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ViewSonic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60 ViewSonic 的文章

日本國

日本國防衛軍編成:


日軍部署
  日本除在海外派遣有少量維和部隊外,所有部隊均部署在本土。根據新《大綱》的計劃,在今後幾年內,日軍在兵力部署上將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陸軍將改變以北海道為重點的部署,通過將有些師改編為旅的方式,逐步削減北海道的兵力,實現兵力的均衡部署;二是通過將有些師旅改編為地面、海上、空中機動旅,加上部署在北海道的第7坦克師、部署在東部地區的空降旅和直升機旅,組成可全方位支援的機動打擊力量;三是在保持空海軍部署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適當加強西部和西南部的力量。例如,1995年海軍已將部署在橫須賀的第4護衛隊群司令部及其所屬的1個護衛隊移防負責西南方向警備的吳港。

  北海道是日本本土防衛傳統上的重點地區,1996年日軍在北海道部署有陸軍l/3的兵力,1/4的火炮,2/3的坦克。日軍自將前蘇聯作為主要作戰對象以來,就一直很重視加強該地區的兵力部署和部隊建設。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將作戰能力較強的師部署在該地區,如部署在北海道的4個陸軍師中有2個是A型機械化師,1個是陸軍唯一的坦克師;最新式的武器裝備優先配備該地區部隊,如日軍研制的新型87式裝甲車、9O式坦克均優先裝備該地區部隊;率先進行現代化改編,目前部署在該地區的陸軍師均已完成改編工作。

  從現在起到2000年前後,根據日本軍事戰略的變化,日陸軍將把部署在北海道的第5師、第 11師改編為 3000-4000人的旅,兵力密度將有較大幅度下降。

  日軍在中部基地和防區部署有海軍的3/4的驅逐艦、3/5的航空兵、全部潛艇以及大部分掃雷、登陸運輸艦艇。空軍的大部分航空團和防空導彈群也部署在中部地區。日軍將如此眾多的海空軍部隊部署幹中部地區,主要出於以下考慮:第一,出於保護日本至美洲的東南海上航線和日本至東南亞、中東地區的西南海上航線的需要;第二,出於保護和加強首都地區和中部重要工業區的安全的需要。該地區重要港口多,人口集中,造船、飛機制造、汽車制造、冶金、化學和輕工業等發達,是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和最重要的工業地帶;第三,便於迅速向各個方向實施支援。日本領土狹長,且沿海有不少地段和平原適於登陸和空降。將大部分具有快速機動能力的海、空軍兵力部署於中部地區,當其他方向上遭到入侵,可隨時向那裏實施快速增援。

  當前及今後~個時期,海空軍的部署有以下變化:一是為加強西南部的防衛,第4護衛隊群司令部及所屬3艘驅逐艦幹1995年由橫須賀移駐吳港基地;二是空軍將把28個警戒群撤並為8個群、20個警戒隊。

  日本陸、海、空三軍具體部署如下。

  一、陸軍

  陸軍現編為5個軍區,12個步兵師,1個坦克師,2個混成旅,1個空降旅,1個直升機旅,l個炮兵旅,5個工兵旅,3個教導旅,8個霍克導彈群等。根據新《大綱》的規定,隨著陸軍兵員的裁減,平時部署在各地的陸軍師將進行必要的改編、將現有的12個固定部署師改編為8個師、6個旅,坦克師仍然保留。日軍認為,這一編成的變化將能更好地適應均衡部署、應付多元化“威脅”的要求。

  陸軍參謀部現設在東京都港區赤板(預計1998年左右遷往東京都新宿區市谷)。

  北部軍區防區為北海道全境。軍區司令部設在札幌市。陸軍在北海道地區部署有3個步兵師、l個坦克師、1個炮兵旅、1個霍克導彈旅、且個坦克群和衛個工兵旅。第2師師部設在旭川,下轄第3、9、25、26團,分別部署於名寄、旭川、遠輕、留萌,師炮兵團、後勤保障團均部署在旭川。第5師師部設在帶廣,下轄第4、6、27團,分別部署於帶廣、美幌、別路,師炮兵團、後勤保障團均部署在帶廣。該師即將被改編為旅,部署地區不變。第7坦克師師部設在東幹歲,下轄第71、72、73坦克團和第11機械化步兵團,分別部署在北千歲、北惠庭、東千歲,師炮兵團、後勤保障團部署在東千歲,師高炮團部署在靜內。第11師師部設在真駒內,下轄第10、18、28、29團,分別部署於沈}11、真駒內、函館、俱知安,師炮兵團、後勤保障團部署在真駒內。該師即將被改編為旅,部署地區不變。第1炮兵旅旅部設在北千歲,下轄第l、4炮兵群,分別部署於北幹歲和上富良野。第1霍克導彈旅旅部設在東幹歲,下轄第l、4霍克導彈群,分別部署於東千歲和名寄。第1坦克群部署在北惠庭。第3工兵旅旅部設在南惠庭,下轄第1、12、13工兵群,分別部署於南惠庭、岩見澤、登別。

  東北部軍區防區在律輕海峽中線以南,福島和山形縣界(含)以北地區。軍區司令部設在仙臺。東北地區部署2個師、二個炮兵群、l個霍克導彈群、l個工兵旅。第6師師部設在神叮,下轄第20、21、22、44團,分別部署於神叮、秋田、多賀城、福島,師炮兵團和後勤保障團分別部署在郡山、神叮。第9師師部設在青森,廠轄第5、38、39團,分別部署於青森、八戶、弘前,師炮兵團和後勤保障團分別部署在岩手、青森。第2炮兵群、第5霍克導彈群分別部署在仙臺、八戶。第2工兵旅旅部設在船岡,下轄第10、11工兵群,分別部署於船岡、福島。

  東部軍區防區在靜岡、長野、新瀉縣南界以北、東北部軍區防區界以南地區。軍區司令部設在東京練馬區。東部地區部署有2個師、l個空降旅、1個直升機旅、1個霍克導彈群、1個工兵旅。其中第衛師師部設在東京都練馬,下轄第1、31、32、34團,分別部署於練馬、朝霞、市谷、板妻,師炮兵團部署在駒門。第及2師師部設在傣東村<相馬原=,下轄第2、1入3O團,分別部署在高田、松本、新發田,師炮兵團和後勤保障團分別部署於宇都宮、相馬原。該師即將被改編為旅,部署地區不變。第1空降旅、第1直升機旅和第2霍克導彈群分別是部署於習志野、木更津、松戶。第1工兵旅旅部設在朝霞,下轄第3、4、5工兵群,分別部署於座間、宇都宮、高田。

  中部軍區防區在東部軍區西南界西南、豐後和關門海峽中線以北地區。軍區司令部設在伊丹。中部地區部署有3個師、1個混成旅、1個霍克導彈群,l個工兵旅。第3師師部設在千僧,下轄第7、36、37、45團,分別部署於福知山、伊丹、信太山、大久保,師炮兵團部署在姬路。第10師師部設在守山,下轄第14、33、35團,分別部署於金澤、久居、守山,師炮兵團和後勤保障團分別部署在豐川、守山。第13師師部設在海田,下轄第8、17、46團,分別部署在米子、山口、海田,師炮兵團和後勤保障團分別部署於日本原、海田。該師即將被改編為旅,部署地區不變。第2混成旅旅部和下轄的第15團均部署於善通寺。該混成旅即將被改編為旅,部署地區不變。第8霍克導彈群部署在青野原。第4工兵旅旅部設在大久保,下轄第6、7、8工兵群,分別部署於豐川、大久保和善通寺。

  西部軍區防區為九外1及衝繩地區。這一地區部署2個師,1個混成旅,1個霍克導彈旅,1個炮兵群和1個工兵旅。第4師師部設在春日,下轄第16、19、40、41團,分別部署在大村、春日、北九州、別府,師炮兵團、後勤保障團和對馬警備隊,分別部署於久留米、春日、對馬。第8師師部設在北熊本,下轄第12、24、42、43團,分別部署在國分、惠比野、北熊本、都城,師炮兵團和後勤保障團均部署於北熊本。第1混成旅旅部設在衝繩島那霸市,下轄第1混成群、第6霍克導彈群,分別部署於那霸、島夙郡。該混成旅即將被改編為旅,部署地區不變。第2霍克導彈旅旅部設在飯家,下轄第3、7霍克導彈群,分別部署於飯家、竹松。第3炮兵群部署在場布院。第5工兵旅旅部設在小郡,下轄第2、9工兵群,分別部署在飯家、小郡。

  二、海軍

  海軍編有1個聯合艦隊(轄護衛艦隊、航空集團、潛艇艦隊、2個掃雷隊群等)、5個地方隊、1個教育航空集團、1個練習艦隊等。

  海軍聯合艦隊擔負海上機動作戰任務,地方隊擔負近海防禦任務。日海軍將日本近海海域劃分為5個警備區,分別由5個地方隊負責守備。橫須賀警備區的範圍為從青森縣與岩手縣縣界交會點引垂線和從三重縣與和歌山縣縣界引170度線之間海域;吳港警備區範圍為北與橫須賀警備區南界相接、南至鹿兒島縣與宮崎縣縣界交會點引170度線之間海域;住世保警備區範圍為東南與吳港警備區南界相接、西北至島報縣與山中縣縣界交會點引315度線之間海域(含衝繩周邊海域);舞鶴警備區範圍為北起青森縣與秋田縣縣界交會點引315度線、南接佐世保警備區西北界之間的海域;大湊警備區範圍為北海道與青森縣周邊海域。

  為方便起見,下面將不按序列、而按警備區來敘述日海軍的兵力部署。 海軍參謀部現設在東京都港區赤板(將與陸軍參謀部同時遷往市谷)。

  海軍聯合艦隊、護衛艦隊、潛艇艦隊、練習艦隊和橫須賀地方隊司令部設在橫須賀。橫須賀警備區部署有1個護衛隊群、1個潛艇隊群、1個掃雷隊群、3個航空群、2個航空隊等。其中護衛艦隊的第1和第4護衛隊群的第1護衛隊,潛艇艦隊的第2潛艇隊群,第2掃雷隊群,橫須賀地方隊的有關部隊,均部署在橫須賀。航空集團司令部及其所屬的第《航空群、第51航空隊、第門航空隊部署於厚木,第21航空群部署在館山。航空集團的第111航空隊、教育航空集團司令部及其所屬的下總教育航空群部署在下總。

  海軍吳港地方隊司令部設在吳港。吳港警備區部署有1個護衛隊群、l個潛艇隊群、1個掃雷隊群、1個地方隊、2個航空群、1個航空隊。其中第4護衛隊群、潛艇艦隊的第1潛艇隊群,第1掃雷群,吳港地方隊的有關部隊等部署在吳港。航空集團的第31航空群部署在岩國,教育航空集團的德島教育航空群部署在德島。

  海軍佐世保地方隊司令部設在佐世保。佐世保警備區部署有1個護衛隊群、1個地方隊、4個航空群、1個航空隊。其中護衛艦隊的第2護衛隊群和佐世保地方隊的有關部隊部

  署在佐世保。航空集團的第1航空群、第5航空群和第22航空群分別部署在鹿屋、那霸、大村。教育航空集團的小月教育航空群和第Zll教育航空隊分別部署於小月、鹿屋。

  海軍舞鶴地方隊司令部設在舞鶴。舞鶴警備區部署有護衛艦隊的第3護衛隊群和舞鶴地方隊的有關部隊。

  海軍大湊地方隊司令部設在大湊。大湊警備區部署有大湊地方隊的有關部隊。航空集團的第2航空群部署在八戶。

  三、空軍

  空軍編為l個航空總隊(轄北部航空方面隊、中部航空方面隊、西部航空方面隊、西南航空混成團)、l個航空支援集團、1個航空教育集團、1個航空開發實驗集團等。設北部、中部、西部、西南部四個防空區,其兵力均部署在這四大防區內。

  空軍參謀部設在東京都港區赤板(將與陸、海軍參謀部同時遷往市谷)。

  航空總隊司令部、航空支援集團司令部設在東京都府中市。

  空軍北部航空方面隊司令部設在三澤。在北部防空區內部署有2個航空團、2個防空導彈群、l個航空警戒管制團、1個警戒航空隊、1個基地防空群。其中第2航空團、第3防空導彈群、第1基地防空群部署在千歲,第3航空團、第6防空導彈群、北部航空警戒管制團、警戒航空隊部署在三澤。、

  空軍中部航空方面隊司令部和航空開發實驗集團司令部設在入間。空軍航空教育集團司令部設在濱松。在中部防空區內部署有之個航空團、2個防空導彈群、1個航空警戒管制團、l個飛行開發實驗團、l個航空救護團、l個偵察航空隊。第1和第4訓練航空團、第6航空團分別部署在濱松、松島、小松;第7航空團、偵察航空隊部署在百裏;第1防空導彈群、中部航空警戒管制團、航空救護團部署在入間;第《防空導彈群、飛行開發實驗團部署在歧阜。

  空軍西部航空方面隊司令部設在春日。在西部防空區內部署有2個航空團、1個防空導彈群、1個航空警戒管制團。其中第5和第8航空團分別部署在新田原、築城;第2防空導彈群、西部航空警戒管制團部署在春日。

  空軍西南航空混成團司令部設在那霸市。在西南防空區內的衝繩島那霸市部署有第83航空隊、第5防空導彈群、西南航空警戒管制隊。

航 空集團

  第1航空群 第1航空隊(P-3C B-65)

  第7航空隊(P-2J)

  第1地勤隊

  鹿屋航空基地隊(S-61A)

  第2航空群 第2航空隊(P-3C B-65)

  第4航空隊(P-3C)

  第2地勤隊

  八戶航空基地隊(S-61A)

  第4航空群 第3航空隊(P-3C)

  第6航空隊(P-3C)

  第4地勤隊

  厚木航空基地隊

  硫黃島航空基地隊(S-61A)

  第5航空群 第5航空隊(P-3C)

  第9航空隊

  第5地勤隊

  那霸航空基地隊

  第21航空群 第101航空隊(HSS-2B S-61A)

  第121航空隊(HSS-2B)

  第124航空隊(HSS-2B)

  第21地勤隊

  館山航空基地隊

  第22航空群 第122航空隊(HSS-2B)

  第123航空隊(HSS-2B)

  第22地勤隊

  大村航空基地隊

  第31航空群 第8航空隊

  第71航空隊(US-1A)

  第81航空隊(UP-2J U-36A B-65)

  第31地勤隊

  岩國航空基地隊

  第51航空隊 (P-3C P-2J HSS-2B SH-60J U-36A)

  第61航空隊 (YS-11M LC-90)

  第111航空隊 (MH-53E)

  航空管制隊

  航空設施隊



日本國防體制

  一、軍事力量的任務

  日本《自衛隊法》規定,日軍是“國家的防衛組織”,其基本任務是:保衛國家的和平、獨立與安全,應付直接侵略和間接侵略,並在必要時負責維護公共秩序和搶險救災。因此,除了為保衛國家實施防衛出動,以應付外來侵略外,自衛隊還可根據有關方面的請求實施治安出動、海上警備行動、搶險救災,以及對敵機侵犯領空等事件採取必要措施。1995年11月28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的新《防衛計劃大綱》和1997年9月日美聯合簽署的新

  《日美防務合作指導方針》對日軍的任務又作了擴充規定:日軍除擔負上述《自衛隊法》所確定的任務外,還將擔負發生所謂“周邊事態”時與美軍聯合作戰及日軍對美軍支援的任務。包括:維和、人道主義救援、撤退有事地區的非戰鬥人員、為美軍幹預周邊事態提供設施、後勤支援等一切便利條件、必要時日美聯合行動幹預周邊事態等。

  二、軍事力量的編成

  日本軍隊主要由統帥機構、機關、陸、海、空三軍組成。

  (一)統帥機構與機關

  日軍的統帥機構係指對軍隊擁有指揮監督權的機關及其代表,包括內閣總理大臣、安全保障會議、防衛廳、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各軍種參謀部。其職責和組織將在下節詳述。

  日軍的機關主要指防衛廳下設的負責院校訓練、軍事科研、採購補給、醫療、招募等支援業務的機構,包括院校、防衛研究所、技術研究本部、採購實施本部、各軍種補給機構、醫院、地方聯絡部等。防衛廳下設的防衛設施廳作為防衛廳的外局,也是日軍的機關之一。這些機關分為共同機關和軍種機關兩大類。共同機關為三軍業務機關,通常由防衛廳長官指揮監督,在序列上有的直屬防衛廳,有的則編在各軍種序列。編在各軍種序列中的共同機關的指揮監督,由防衛廳長官通過各軍種參謀長實施。

  (二)陸軍

  陸軍主要擔負直接保衛領土和國民安全,排除侵略和應付所謂“周邊事態”及維和等任務,此外,還擔負新《大綱})規定的搶險救災等任務。陸軍由陸軍參謀部、受防衛廳長官指揮監督(經陸軍參謀長)的部隊及機關組成。陸軍的部隊包括5個軍區及其他防衛廳長官直轄部隊。軍區由軍區司令部、師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師為陸軍基本的建制作戰兵團,由師司令部、團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陸軍的機關包括15所學校、補給控制本部和5個補給處(根據1997年度防務計劃改編)。體育學校、中央醫院、7所地區醫院和50個地方聯絡部為三軍的共同機關,由陸軍參謀長代管。

  (三)海軍

  海軍主要擔負保衛領土、保護周邊海域海上交通線安全及應付所謂“周邊事態”的任務,此外,還擔負維和中的掃雷、輸送及搶險救災等任務。海軍由海軍參謀部、受防衛廳長官指揮監督(經海軍參謀長)的部隊及機關組成。海軍的部隊包括聯合艦隊、5個地方隊、教育航空集團、練習艦隊及其他防衛廳長官直轄部隊。聯合艦隊作為擔負海上作戰任務的 主力機動打擊部隊,由聯合艦隊司令部、護衛艦隊、航空集團、潛艇艦隊、掃雷隊群、開發指導隊群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地方隊作為擔負近海防禦任務的作戰部隊,由地方隊司令部、護衛隊、掃雷隊、魚雷艇隊、基地隊、航空隊、教育隊、通信隊、警備隊、”防備隊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教育航空集團由教育航空集團司令部、教育航空群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練習艦隊由練習艦隊司令部、練習隊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海軍的機關為6所學校及後勤補給機構等。5所地區醫院是三軍的共同機關,由海軍參謀長代管。

  (四)空軍

  空軍主要擔負通過確保領空及其周邊空域的空中優勢,保衛國家免遭侵略和應付所謂“周邊事態”的任務,此外,還擔負維和運輸、撤出危機地區日本僑民等任務。空軍由空軍參謀部、受防衛廳長官指揮監督(經空軍參謀長)的部隊及機關組成。空軍的部隊包括航空總隊、航空支援集團、航空教育集團、航空開發實驗集團及其他防衛廳長官直轄部隊。航空總隊作為擔負航空作戰的主力部隊。由航空總隊司令部、 3個航空方面隊、 1個航空混成團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航空支援集團由航空支援集團司令部、航空救護團、3個運輸航空隊、航空安全管制群、航空氣象群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航空教導集團由航空教育集團司令部、2個訓練航空團、3個飛行教育團、航空教導隊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航空開發實驗集團由航空開發實驗集團司令部、航空開發實驗團、電子開發實驗群、航空醫學實驗隊及其他直屬部隊編成。空軍的機關包括7所學校和補給本部等。補給本部下轄4個補給處。3所地區醫院為三軍的共同機關,由空軍參謀長代管。

  統帥機構

  日本軍事力量統帥機構由內閣總理大臣、安全保障會議、防衛廳及其所屬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陸、海、空三軍參謀部組成。

  一、內閣總理大臣和內閣會議

  內閣總理大臣是國防問題的最高領導人、三軍的最高統帥,他代表內閣對三軍行使最高指揮監督權。內閣會議是國防問題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對提交國會審議的有關國防問題的法律草案、預算草案作出決定,制定有關政令,決定有關國防的重大方針和計劃。

  二、安全保障會議

  1986年5月,日本國會批準了《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同年7月正式成立安全保障會議,同時撤消國防會議。安全保障會議由內閣總理大臣、外務大臣、大藏大臣、內閣官房長官、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防衛廳長官、經濟計劃廳長官以及根據內閣法第6條和第9條的規定事先指定的其他國務長官等組成。內閣總理大臣任會議主席,總理會務,確定議事事項。總理大臣遭意外事故或出現空缺時,按內閣法規定由預先指定的國務大臣例總理大臣)代行會議主席之職。當主席認為必要時,可讓有關國務大臣、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及其他有關人員列席會議,陳述意見。安全保障會議既是有關國家安全方面的最高審議機關,也是總理大臣的咨詢機構。其職責有二:一是審議有關國防的重要事項,主要包括國防基本方針、國防計劃大綱、國防產業等的調整計劃大綱、作戰行動及內閣總理大臣認為必要的其他有關事項;二是審議重大緊急事態對策,當發生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重大影響、依靠通常體制採取對策有困難時,內閣總理大臣應就重大緊急事態對策向會議進行咨詢。必要時,安全保障會議還可就國防重要事項和重大緊急事態對策主動向總理大臣陳述意見。為協助安全保障會議主席和成員的工作,會議編有從有關行政機構抽調由內閣任命的10名幹事(即內閣官房副長官和有關省廳的事務次官)

  內閣官房下設安全保障室,負責具體處理安全保障會議的日常事務工作,主要包括有關防務的事務、恐怖事件、劫機事件、與國防有關的其他緊急事態。該室編制27人。

  按法律規定,內閣會議是國家安全重大事項的決策機構,安全保障會議只是內閣總理大臣的咨詢機構。但由於內閣總理大臣是安全保障會議的主席,其他會議成員均為內閣重要成員,因此凡經安全保障會議審議後提交內閣的議案,一般均為內閣所採納。安全保障會議從某種意義上說起著有關國家安全問題的最高決策機構的作用。此外,將安全保障會議設在內閣而不設在防衛廳,其目的也是為了從更高、更全面的立場審議國家安全方面的方針政策,貫沏文官治軍和政治指導軍事的原則,加強政府對軍隊的控制。

  三、防衛廳

  防衛廳成立於1954年7月,是在內閣總理大臣領導下處理國防事務的指揮監督與行政機關。其任務是‘管理、指揮陸、海、空三軍,處理與此有關的事務,以保衛日本的和平與獨立,維護國家的安全”。防衛廳是國家的行政機構之一,直屬總理府。防衛廳長官由內閣總理大臣任命的的國務大臣擔任,在內閣總理大臣的指揮與監督下領導防衛廳的工作,統管防衛廳的業務,並通過陸、海、空軍參謀長指揮軍隊。

  防衛廳編有政務次官和事務次官各1名,參事官10名以內。政務次官負責協助防衛廳長官制定政策和計劃,處理政務工作。政務次官由執政黨的國會議員擔任,必要時可代行防衛廳長官職責。事務次官負責協助防衛廳長官處理防衛廳的行政業務,督導各部局和機關的事務工作。參事官負責輔助防衛廳長官制定有關防衛廳掌管事務的基本方針政策。10名以內的參事官中有1名擔任防衛廳長官官房長,5名擔任防衛廳各局局長,其餘專職參事官分別掌管外事、衛生、設備和科研工作。日軍的方針政策通常都是在參事官會議上產生的。

  防衛廳由本廳和防衛設施廳組成。本廳包括內部部局、參謀長聯席會議、陸海空三軍的參謀部、部隊與機關,以及附屬機關等。

  (一)內部部局

  內部部局是在運用自衛隊的基本方針等方面輔助防衛廳長官的參謀機構,經過1997年機構改革後,由長官官房、防衛局、運用訓練局、人事教育局、經理局和裝備局組成。主要負責日軍作戰和警備行動的調整、軍事行動、編制裝備、人事工作、軍費預算決算和財會工作、教育訓練、醫療保健、軍品採購、研究開發、工程設施等三軍業務的計劃、管理和領導。長官官房長和各局局長均為防衛廳長官的參事官,負責直接協助防衛廳長官對陸海空三軍實施全面監督和領導,並指導三軍參謀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工作,包括制定方針、計劃;下達指示;審查、批復工作方針和計劃。內部部局是舊軍的中央職能機構,1996年編制員額為583人,均為文職官員。

  1、長官官房

  下設防衛審議官5人、長官官房計劃官6人、秘書課、總務課、法規課和宣傳課,主要負責協調各局工作和與國會聯係。其中,防衛審議官和計劃官負責協助官房長調查、計劃、處理官房的主要業務工作;秘書課負責保管官房和防衛廳的印鑒,掌管內部部局的組織編制、人事業務和外事活動等;總務課負責審查、收發、編輯、保管文件,提高工作效率和辦公室現代化,考核和統計工作成績,與國會聯係,圖書館工作等;法規課負責審定和起草各種有關法令及重要文件,對有關的法律進行調查研究等;宣傳保負責宣傳、出版業務等。

  2、防衛局

  下設防衛政策課、國際關係課、調查課和計劃課,主要負責作戰、軍備控制與裁軍和情報工作。其中,防衛政策課負責防衛和警備的基本業務,對本局的各種規章制度進行綜合調查研究,以及掌管防衛研究所工作;國際關係課負責國際軍事合作業務、對外軍事交流、軍備控制和裁軍工作,內含軍備管理計劃室;調查課負責制定軍事情報工作的方針政策,協調參謀長聯席會議與陸海空三軍的情報工作,搜集整理國內外有關的軍事情報資料,負責作戰與警備行動的保密工作;計劃課負責三軍組織、編制、裝備和部署的基本業務,對中、長期的防衛計劃和全局工作做出科學的分析和評估。該局的防衛政策課、國際關係課和計劃課是近年來防衛廳依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日軍任務擴大的需要,在機構改革過程中新設的。

  3.運用訓練局

  運用訓練局於1997年由原教育訓練局、裝備局、防衛局的有關課撤並而成,下設指揮通信課、運用第1課、運用第2課和訓練課,主要負責指揮通信和部隊的運用、訓練工作。其中,指揮通信課負責部隊作戰文書傳輸手段等的研討,中央指揮所的管理,有關通信器材的採購、勞務人員的雇用、設施設備維護、統一規格和研制改進的計劃與管理,通信設施施工的計劃、管理,通信技術指導,綜合防衛數據通信網的建設和電波管制等工作;運用第1課負責部隊制度方面的研究和調整、綜合政策的立案等;運用第2課負責部隊搶險救災、國際維和活動的派遣等;訓練課負責部隊的基本訓練。

  4、人事教育局

  人事教育局於1997年由原人事局和教育訓練局有關課改編而成,下設人事第1課、人事第2課、教育課、衛生課和福利課,主要負責全軍的人事、院校訓練、衛生保健和福利工作等。其中,人事第1課負責軍官。學員的任免、身份、獎懲。服務、規章制度及其他人事業務,有關職員的勤務制度,公證審查會和退役軍人就業審查會的管理事宜;人事第2課負責職員(不含內部部局的職員)、士兵和預備役人員的任免、身份、獎懲、服務、規章制度、供給制度、退職手續、受災補助制度及其他人事業務;教育課負責院校基本教育訓練,有關防衛大學的管理,舉辦運動會,協助對南極的科學考察以及其他事宜;衛生課負責全軍的衛生保健和醫療的基本調查研究,藥品和醫療器材的採購計劃、規格的統一和醫療器械設備的改善,有關防衛醫科大學的管理事宜等工作;福利課負責全軍的基本福利待遇、互助會管理、宿舍計劃、養老金和退職金的管理等。

  5、經理局

  下設會計課、監察課和工程設施課,主要負責全軍的財經工作等。其中,會計課負責日軍的經費使用、預算和決算,內部部局的財會業務和行政資產管理;監查課負責會計和旅費制度、經費使用預算(不含會計課所管項目),財會監查、訴訟和賠償損失的有關事宜;工程設施課負責行政資產的全面管理,設施(不含通信電子設施)的接收、維護、使用的調整和管理,土木建築的承建管理等。

  6、裝備局

  下設管理課、艦船軍械課、飛機課和開發計劃課,主要負責武器裝備的採購、維修和補給等的計劃管理工作。其中,管理課負責綜合協調本局各課的業務,制定裝備品的採購。統一規格和研制改進工作方針與計劃,裝備採購和勞務人員雇用制度的制定、管理及統一規格,並負責採購實施本部業務管理工作;艦船軍械課負責艦船、武器、彈藥、車輛、設施器材、掃雷器材、化學器材等的採購計劃與管理、統一規格和研制改進工作等(不含飛機課和開發計劃課所管項目)事宜;飛機課負責飛機、機載武器、制導武器及其有關器材的採購計劃與管理、統一規格和研制改進業務(不含開發計劃課所管項目)等工作;開發計劃課負責裝備的研制改進(不含管理課所管項目),制定裝備品的研制改進制度和計劃,並負責技術研究本部業務管理工作。

  (二)參謀長聯席會議

  參謀長聯席會議設立於1954年,是輔佐防衛廳長官的合議體參謀機構,主要任務是統一和協調陸海空三軍的指揮與運用。職責是:制定聯合作戰計劃,聯合後勤計劃和聯合訓練計劃,調整各軍種制定的作戰、後勤和訓練計劃,統一和協調日軍行動的指揮命令,協助防衛廳長官指揮聯合部隊作戰,搜集情報,調查研究,管理參聯會的附屬機構,並完成防衛廳長官交辦的其他事項。參謀長聯席會議由主席和陸海空三軍參謀長組成。主席為日軍現役軍人中職務、軍啣最高者,主持和領導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工作。會議每月召開兩次,必要時可臨時召集。會議出席者通常為陸海空三軍參謀長,必要時防衛廳有關人員可列席。會議決議必須一致通過,當意見不一致時,需把意見分歧及其理由寫成書面材料,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簽署個人意見,上呈防衛廳長官裁決。主席因故不能出席並主持會議時,應事先指定一名參謀長代行主席職權。軍種參謀長有事或缺任時,則由副參謀長代理出席。參謀長聯席會議下設事務局、聯合參謀學校和情報本部。

  1、事務局

  事務局是參謀長聯席會議的辦事機構,局長由中將或少將擔任,奉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之命掌管事務局工作,為會議準備議案,並列席會議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局下現設4個參謀室,第1參謀室負責參聯會的總務、印鑒、文書、經費預算、會計、有關業務計劃,為制定聯合作戰計劃進行人事分析,管理中央指揮所和聯合參謀學校等;第3參謀室負責制定年度聯合作戰計劃,協調陸海空三軍年度防衛計劃、訓練計劃以及部隊聯合行動時的相互關係,統一日軍行動的指揮命令,協調協同關係等;第4參謀室負責制定聯合作戰後勤補給計劃並對各軍種制定的後勤計劃進行調整,統一與調整後勤指揮命令等;第5參謀室負責制定中、長期防衛計劃,並對各軍種這方面計劃進行調整,對裝備體係進行科學分析和評價。需要說明的是,1996年日軍新設情報本部,歸參聯會領導,參聯會原設的第2參謀室因與情報本部合並而撤編。

  2、聯合參謀學校

  聯合參謀學校創辦於1961年,是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附屬機關,主要培訓中校級軍官幅煙長、海軍艦長、空軍飛行隊長),使其掌握部隊聯合運用的有關知識和技能,並能勝任高級指揮官和高級參謀的職務。課程設置主要有為期10個月的一般課程(防衛學、聯合運用、綜合研究)和為期2周的特別課程(軍事形勢、更高級的聯合運用)。

  3、情報本部

  1996年5月,日本國會通過《防衛廳設置法》部分相關法令的修正案,決定在參謀長聯席會議下設立三軍統一的情報本部。1997年l月20日情報本部正式成立。它是現日本最大的情報綜合搜集、處理和分析機構,本部設在東京市谷。

  情報本部由參聯會事務局第2參謀室、防衛廳防衛局和三軍參謀部的調查一、二課及資料作業隊的部分人員合編組成,編制1582人,其中軍人1220人,文職人員362人。其主要任務是對國際新軍事形勢下的日本防衛所必需的情報進行搜集、處理和分析,以提高防衛廳整體的情報機能。

  情報本部機關設本部長1名,由將級軍官擔任;副本部長1名,由防衛審議官擔任;技術官1名,負責總理有關情報的技術業務;情報官3名,負責各國安全保障和國防政策的有關情報本部下設 5個部和 1個通信所,總務部負責總務、會計、人事、教育等;計劃部負責全面業務的調整、情報計劃、數據管理等;分析部負責國際軍事形勢和不同地區情報的收集、處理、分析等;音像部利用地球觀測衛星的照片數據、掌握地形的變化、地面設施的情況等,並進行數據處理技術的研究;電波部負責無線電技偵情報的處理;通信所負責全國電波情報的搜集與通信。

  .(三)各軍種參謀部

  陸海空三軍參謀部是防衛廳中央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防衛廳長官的參謀機構和協助長官對各自軍種實施指揮、管理的機構,其主要職責是:制定本軍種防衛、警備計劃;制定教育訓練、行動、編制、裝備。部署、情報、財會、採購補給、衛生保健、人事、兵員補充計劃;對部隊的管理和運用進行調整,對部隊各項業務工作效率進行調查研究;貫徹執行防衛廳長官的方針;完成防衛廳長官的指令;完成防衛廳長官交辦的其他事項。各軍種參謀部設參謀長1人,副參謀長1人,均由中將以上軍官擔任,在特殊情況下,副參謀長可由少將啣軍官擔任。在防衛廳長官的指揮監督下,各參謀長統管各自軍種的事務,副參謀長協助參謀長工作。各參謀部人員以軍人為主,配備事務官、技術官和其他文職人員。

  1、陸軍參謀部

  陸軍參謀部由監察官和7部23課組成。監察官受參謀長之命,掌管總務和監察工作;監理部下設總務課、法務課、會計課3個課,主要負責文書工作,協調陸軍參謀部各部之間的聯係,研究業務計劃,掌管訴訟、損失賠償等法律事務,各種有關法令和規定的調研與審查,財會和審計工作;人事部下設人事計劃課、任免課、招募課、福利課、就業支援業務課和警務課6個課,主要負責陸軍的人事、福利待遇、招募、退役安置和憲兵工作等;調查部下設調查課,主要負責搜集整理防衛和警備所需的軍事情報,根據情報本部提供的各種情報和自己搜集的情報開展業務活動,制定情報搜集等有關計劃及保密工作;防衛部下設防衛課、運用課和研究課3個課,主要負責制定陸軍的防衛、警備計劃,部隊的行動和運用及與此有關事項的調研等;裝備部下設裝備計劃課、軍械化學課、通信電子課、飛機課、軍需課、工程設施課、運輸課和研究開發課8個課,主要負責陸軍武器裝備的採購、補給、保管、維修的計劃和管理,統一規格和研制改進工作等;教育訓練部下設教育和訓練2個課,主要負責陸軍部隊和院校的教育訓練工作;衛生部主要負責衛生保健和醫療,藥品和醫療器材的採購、補給、保管、維修等業務計劃和管理,統一規格和研制改進工作。

  2、海軍參謀部

  海軍參謀部由監察官、首席衛生官和6部21課組成。監察官受海軍參謀長之命,掌管監察、安全和事故調查工作;首席衛生官受海軍參謀長之命,掌管衛生保健、醫療,藥品和醫療器材的採購、補給、維修有關業務,統一規格和研制改進工作等,下設衛生計劃室;監理部下設總務課、法務課、經理課和監理課4個課,主要負責文書工作,宣傳與涉外工作,審查海軍的業務計劃,有關法令和規定的調研與審查,經費預算和決算,財會和審計工作等;人事教育部下設人事課、福利課、就業支援業務課和教育課4個課,主要負責海軍的人事、福利待遇、教育訓練和退役安置工作;防衛部下設防衛課、裝備體係課、運用課、通信課和工程課5個課,主要負責制定海軍的防衛、警備計劃,制定編制及業務計劃,確定裝備體係,掌管部隊的行動和運用及通信與工程設施業務等,運用課下還沒有南極觀測支援室;調查部下設調查課,主要負責搜集整理防衛和警備所需的國內外軍事情報,並根據情報本部提供的各種情報和自己搜集的情報開展業務活動;裝備部下設裝備課、艦船課、飛機課、軍械課和軍需課5個課,主要負責制定後勤補給計劃,海軍武器裝備的採購、補給、保管和維修等的計劃、管理工作;技術部下設技術第1和第2課,主要負責統一海軍武器裝備規格和研制改進工作。

  3、空軍參謀部

  空軍參謀部由監察官、首席衛生官和6部20課組成。監察官受空軍參謀長之命,掌管監察、安全和事故調查工作;首席衛生官受空軍參謀長之命,掌管衛生保健、醫療,統一藥品和醫療器材規格以及研制改進工作等,並有衛生次官和助理衛生官協助工作;監理部下設總務課、法務課、監理課和會計課4個課,主要負責文書工作,宣傳和涉外工作,審查空軍的業務計劃,有關法令和規定的調研與審查,財會和審計工作等;人事教育部下設人事計劃課、任免課、福利課、就業支援業務課和教育課5個課,主要負責空軍的人事、福利待遇、教育訓練和退役安置工作等;防衛部下設防衛課、運用課、通信電子課和工程設施課4個課,主要負責制定空軍的防衛、警備計劃,制定編制和業務計劃,掌管部隊的行動和運用及工程設施業務等;調查部下設調查課,主要負責搜集整理防衛和警備所需的國內外軍事情報,根據情報本部提供的各種情報和自己搜集的情報開展業務活動以及保密工作等;裝備部下設裝備課、採購課、補給課和維修課4個課,主要負責制定空軍的後勤補給計劃、武器裝備採購補給、保管和維修的計劃與管理工作;技術部下設技術第1和第2課,主要負責制定空軍武器裝備的研制改進計劃,以及技術指導工作等。

  (四)附屬機關

  防衛廳的附屬機關包括防衛大學、防衛醫科大學、防衛研究所、技術研究本部、採購實施本部等。這些單位的性質、任務、機構設置等,本書的“教育訓練”、“軍事科學研究”、“軍事科技研究”、“後勤體制”各章有專門介紹,這裏不再贅述。

  (五)防衛設施廳

  防衛設施廳隸屬於防衛廳,其主要任務是負責日軍的設施(營房、基地、倉庫等)的建設、管理和維修,以及駐日美軍的有關後勤業務。防衛設施廳的具體性質、任務、機構設置情況等。

[ 本文最後由 ViewSonic 於 06-7-12 10:36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61 ViewSonic 的文章

德意志共和國


德國軍力
  現役部隊34.45萬人。

  文職人員18萬人。

  預備役部隊31.5萬人,其中陸軍25.8萬人,海軍1.02萬人,空軍4.68萬人。

  準軍事部隊2.505萬人,其中聯邦邊防警察2.45萬人,編有5個司令部;海岸警衛隊550人。

  德國陸軍擁有23.99萬人。編有3個軍(下轄8個師共20個作戰旅),1個直屬司令部的空中機動師、4個作戰支援旅。

  主戰坦克:“豹”1A1/A3/A4/A5型共1460輛、“豹” 2型1788輛。

  裝甲偵察車:“山貓”409輛、“狐”式114輛。

  步兵戰車:“貂”式2089輛、“黃鼠狼”式343輛、蘇式“BMII-2”型1輛。

  裝甲運輸車:“狐”式924輛、M-113型2760輛。

  牽引炮:105毫米163門、155毫米196門。

  自行炮:155毫米559門。

  火箭炮:234門。

  迫擊炮:906門。

  反坦克導彈:“米蘭”1975具、“陶”式牽引型98具、 “霍特”226具、“陶”式自行型136具。

  反坦克炮:2門。

  高炮:20毫米1345門、35毫米379門。

  地空導彈:“羅蘭”143部。

  攻擊直升機:PAH-1型204架。

  直升機:422架。

  登陸艇:24艘。

  巡邏艇:24艘。

  德國海軍擁有2.77萬人(包括海軍航空兵)。編有1個艦隊,下轄7個分艦隊。

  潛艇:206/206A級14艘、205級2艘。

  驅逐艦:“呂特晏斯”級3艘。

  護衛艦:“不來梅”級8艘。

  導彈護衛艦:4艘。

  導彈攻擊快艇:143級10艘、143A級10艘、148級14艘。

  掃雷艦艇:“哈爾默恩”級10艘、“林道特洛伊卡”級6艘、 “林道”改裝級8艘、“弗蘭肯塔爾”級10艘、“弗勞恩洛布” 級5艘、“射手座”級1艘。

  兩棲登陸艦艇:13艘。

  供應補給艦船:42艘。

  海軍航空兵:4500人,編有3個航空團、7個飛行中隊。作戰飛機53架,武裝直升機17架。

  德國空軍擁有7.69萬人。編有南部和北部2個地區空軍指揮司令部、4個航空師、10個航空團、2個雷達團和空運、通信等部隊。作戰飛機455架。

  攻擊/戰鬥機:F-4型154架、“旋風”278架、米格-29型23架、“阿爾法噴氣”式105架(儲存)。

  運輸機:C-160型84架、波音707型2架、A-310型5架、圖-154型2架、CL-601型7架、L-410-S型4架、T-37B型35架、T-38A型40架、VFW-614型3架。

  運輸直升機:UH-1D型103架、米-8S型6架。

  地空導彈:“霍克”72部、“羅蘭”84部、“愛國者”36部。

[ 本文最後由 ViewSonic 於 06-7-12 10:38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62 ViewSonic 的文章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法國軍力

  法國是北約集團成員國,但於1966年7月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推行獨立的防務政策和軍事戰略。冷戰結束後,由於國際形勢特別是歐洲地區形勢發生了一係列戰後以來最為深刻的變化,法國的安全環境已大大改善。在此基礎上,1994年法國正式發表了指導21世紀初法防務政策和軍隊建設趨向的綱領性文件一《國防白皮書》。白皮書明確指出, “有史以來法國首次在其邊界附近不再有直接的軍事威脅”,但國際戰略新格局尚未形成,世界進入了一個更加不穩定和不確定的新時期,法國的戰略和安全利益依然面臨多種形式的威脅和挑戰。法國國防政策的調整改革趨向和基本內容為:

  (一)堅決捍衛法國的利益,確保法國的大國地位。

  (二)致力於歐洲建設和為國際穩定作出貢獻,加強西歐聯盟的作用,強調歐洲的防務特性以作為北約的補充,在堅持不重返軍事一體化、自主支配核力量的前提下,將積極參加北約重大政治和軍事決策過程。支持聯合國在處理危機和維持和平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落實總體防務的思想,即在軍事防務的基礎上,密切協調和組織民防、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行動,增強綜合的整體防務能力。

  (四)提出威懾與行動平衡互補,核威懾與常規運用相結合的新的戰略思想。核威懾的基本概念不變,但今後將更多通過非核條件下的常規幹涉行動,阻止戰爭、預防危機、限制衝突、維持和平。

  (五)繼續加強質量建軍。軍隊建設應以“少而精,訓練有素”為原則,著重增強部隊的作戰效能。重新確定軍隊規模。優先加強軍事情報建設。改革作戰指揮體制。突出三軍參謀長在指揮軍事行動中的核心地位。重點提高戰略機動和快速投放能力。

  (六)調整國防工業政策。走獨立發展、合作研制與直接引進二結合的道路。在1996年法軍制訂通過的《1997—2002年軍事綱領法》中,更是明確地提出了核威懾、預防、投送和保護本土的根本戰略。

  法國武裝力量由陸、海、空三軍和憲兵組成。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為三軍參謀部。總統通過國防部和三軍參謀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施領導和指揮。現役部隊38.04萬人(含1.38萬直屬總部的人員和單位)。

  戰略核力量:10400人(其中陸軍1700人,海軍5000人,空軍3100人,憲兵600人)。裝備有戰略導彈核潛艇“可畏”級4艘、潛射導彈64枚;戰略轟炸機18架;中程彈道導彈18枚。準戰略核力量,裝備有海軍“超級軍旗”攻擊機36架;空軍編有3個飛行中隊,裝備“幻影”2000N型轟炸機60架。

  文職人員:約10萬人。

  預備役部隊:29.25萬人,其中陸軍19.55萬人,海軍2.7萬,空軍7萬。

  準軍事部隊:憲兵9.23萬人。裝備有裝甲車333輛,81毫米迫擊炮278門,巡邏艇16艘,各種飛機46架。

  駐外兵力:駐德國(原聯邦德國地區)1.17萬人、法屬圭亞那3600人、新喀裏多裏亞3900人、中非共和國150人、乍得800人、科特迪瓦500人、吉布提3200人、加蓬600人、塞內加爾1300人、太平洋派遣艦隊3800人、印度洋地區4000人、安的列斯地區5000人。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駐安哥拉22人、波黑3594人、克羅地亞52人、埃及17人、海地46人、黎巴嫩247人、沙特阿拉伯170人、阿爾巴尼亞1000人、科威特1人。

  法國陸軍兵力21.99萬人,編有1支快速行動部隊(4個師)和 1個軍(轄2個裝甲師、1個山地師)。

  主戰坦克:AMX-30型658輛、“勒克萊爾”式110輛。

  裝甲偵察車:AMX-10RC型337輛、ERC-90F4型192輛、AML-60/90型155輛、VBLM-11型899輛。

  步兵戰車:AMX-10P/PC型713輛。

  裝甲輸送車:VAB式3820輛。

  牽引炮:155毫米238門。

  自行炮:155毫米264門。

  火箭炮:380毫米59門。

  追擊炮:120毫米520門。

  反坦克導彈:“愛利克斯”354具、“米蘭” 1390具、 “霍特”135具。

  高炮:20毫米781門。

  地空導彈:“霍克”69部、“羅蘭”156部、“西北風” 345部。

  飛機:7架。

  直升機:508架,其中攻擊直升機342架。

  法國海軍兵力6.33萬人(包括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編有3個作戰集群。

  航母:“克萊蒙梭”級2艘。

  直升機航母:“聖女貞德”級 1艘。

  導彈驅逐艦:“卡薩爾”級2艘、“絮弗倫”級2艘。

  護衛艦:35艘,其中“喬治·萊格”級7艘、“圖爾維爾” 級3艘、“弗洛雷亞爾”級6艘、“拉斐特”級3艘、 “德蒂安納·多爾韋”級16艘。

  潛艇:14艘,其中“可畏”級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4艘,戰術潛艇10艘。

  巡邏艦艇:36艘。

  掃布雷艦艇:25艘。

  兩棲艦艇:9艘。

  支援艦船:38艘。

  海軍航空兵:7600人,裝備作戰飛機69架,武裝直升機25架。

  陸戰隊:2900人。編有4個突擊群、14個海軍基地防衛隊。

  法國空軍兵力8.34萬人。編有1個防空軍(下轄10個雷達基地、1個飛行中隊、10個地空導彈連、170個高炮連)、1個戰術空軍(下轄9個航空團、18個飛行中隊)、1個機動支援空軍(下轄13個運輸機中隊、2個直升機中隊和1個電子戰中隊)。作戰飛機505架。

  作戰飛機:“幻影”345架、“美洲虎”50架、“阿爾法噴氣” 110架。

  空中預警機:E-3F型4架。

  空中加油機:C-135F/FR型11架。

  各種運輸機:約144架。

  教練機:約177架。

  直升機:97架。

[ 本文最後由 ViewSonic 於 06-7-12 10:40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63 ViewSonic 的文章

大韓民國


韓國軍力
  韓國自1994年以來奉行面向未來的獨立自主的國防政策。其主要內容包括:戰略概念將從“對北為主”改變為“周邊國家的全方位的友好合作”,以韓美軍事合作為中心,發展與日、俄、中的友好合作,尋求與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地區間的軍事交流與合作,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長期的軍事力量,推進“國防人力精銳化、武器係統科學化、運營體制合理化、國防信息化”,以實現“先進、精銳化的國防”,樹立值得信賴的軍隊形象;在加強韓美軍事合作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對北方軍事挑釁的遏制能力,一旦威脅消失,則韓國的防衛可向著以韓國為主導的安全合作關係發展。與此相適應,建軍方針也著眼於改善現有軍事力量的部隊結構,“縮減數量,實現質量上的精銳化”,將現在以兵力為主的部隊結構改變為“以質量為主的技術集約型”部隊結構。

  現役部隊69萬人。

  預備役軍隊:307.3萬人。

  準軍事部隊:民防部隊350萬人(50歲以下);海岸警衛隊約4500人,裝備有大型巡邏艇10艘(“馬山湖”、“海龍”/“海鯨”級等),海岸巡邏艇29艘(其中“海狼”/“鯊魚”級22艘),近海巡邏艇“海鷗”級等共38艘,直升機休斯500D型9架。

  外國駐軍:美國駐軍3.7萬人,其中陸軍2.85萬人,編有陸軍組成司令部1個步兵師1個;空軍0.8萬人,裝備有作戰飛機78架;海軍500人。

  韓國陸軍擁有56萬人。編有3個集團軍部、11個軍部、3個機械化步兵師、19個步兵師、2個獨立步兵旅、7個特種作戰旅、3個反滲透旅、3個地地導彈營、3個高炮旅、3個“霍克”地空導彈營、2個“奈基”地空導彈營、1個航空兵指揮部。

  主戰坦克:共2130輛,其中:88型800輛、T-80U型80輛、M-47型400輛、M-48型850輛。

  裝甲輸送車:共約2490輛,其中:M-113型420輛、M-577型140輛、“菲亞特”6614/KM-900/-901型200輛、KIFV型1700輛、 M -3型30輛。

  牽引炮: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共3500門。

  自行炮:155毫米、175毫米、203毫米共1040門。

  火箭炮:130毫米156門。

  迫擊炮:81毫米、107毫米共6000門。

  無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90毫米、106毫米若干門。

  反坦克炮:共58門,其中,76毫米8門、90毫米50門。

  高射炮:20毫米、30毫米、35毫米、40毫米共600門。

  地對地導彈:NHK- /-Ⅱ型12部。

  反坦克導彈:“陶”式若幹具。

  地對空導彈:共1020部,其中“輕標槍”350部、 “紅眼睛”60部、“毒刺”130部、“霍克”110部、 “奈基”200部、“西北風”170部。

  陸軍航空兵:裝備有O-1A型飛機5架,攻擊直升機AH-IF/-J型75架、休斯500MD型68架,運輸機CH-47D型15架,通用直升機休斯500型170架、UH-IH型130架、UH-60型90架。

  韓國海軍擁有6.7萬人(含陸戰隊2.5萬人)。編有3個艦隊司令部。

  潛艇:“張保阜”級(德制209型)6艘。

  驅逐艦:“忠北”級(美制“基林”級)7艘。

  護衛艦:“蔚山”級9艘、“浦項”級24艘。

  輕型護衛艦:“東海”級4艘。

  導彈艇:“白鷗”52型8艘、“白鷗”51型1艘、 “大雁”71型2艘。

  近海巡邏艇:共107艘,其中“大雁”11型92艘、 “海鷹”51型15艘。

  掃雷艇:共14艘,其中“江津”級獵雷艇6艘、“金山”級掃雷艇8艘。

  登陸艦艇:“鱷魚”級2艘、“雲峰”級(美制LST-511型)8艘、“巨文”級(美制LSM-1型)7艘、坦克登陸艇6艘、機械化登陸艇10艘、車輛人員登陸艇20艘。

  支援和其它艦船:12艘。

  海軍航空兵:編有3個反潛中隊。裝備作戰飛機23架、武裝直升機47架。

  海軍陸戰隊:2.5萬人,編有2個師、1個旅、若幹個支援分隊。裝備有坦克、M-47型60輛;裝甲運輸車,LVTP-7型60輛;牽引炮,105毫米、155毫米若幹門;敵對艦導彈,“魚叉”式若幹部。

  韓國空軍擁有6.3萬人。編有戰鬥飛行團10個(約30個飛行大隊)、戰術空運團1個、防空管制團1個、偵察飛行團1個、訓練飛行團1個、防空司令部1個。作戰飛機461架。

  對地攻擊戰鬥機:F-16C/D型60架、F-5E/F型195架。

  戰鬥機:F-4D/E型130架。

  防暴機:A-37B型23架。

  引導機:O-2A型10架。

  武裝偵察機:RF-4C型18架、RF-5A型10架。

  搜索與救援直升機:UH-60型15架。

  運輸機:BAE-748型(要員專機)2架、波音737-300型(要員專機)1架、C-118型1架、C-130型10架、CN-235型15架。

  運輸直升機:貝爾412型3架、UN-IH/N型16架、CH-47型6架、AS-332型3架、VH-60型3架。

  教練機:F-5B型25架(具有作戰能力)、T-37型50架、T-38型30架、T-41B型25架、“隼”式MK-67型18架。

  空對地導彈:“小牛”、“魚叉”式反輻射導彈若干枚。

  空對空導彈:“麻雀”、“響尾蛇”、“阿姆拉姆”若幹枚。

  地對空導彈:“奈基-大力神”、“霍克”I型、“輕標槍”、 “西北風”若干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64 ViewSonic 的文章

亞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空軍實力
  武裝部隊結構

  概況

  美國空軍由三部分組成:現役空軍、空軍預備隊和空軍國民警衛隊。所有這三部分都包含支援和戰鬥飛行部隊。但是,對於空軍預備隊而言,主要是承擔支援任務,例如運輸和空中加油。而大部分空軍國民警衛隊是戰鬥部隊。空軍的這三個組成部分的主要任務是空中運輸(包括戰略性和戰區間)、戰術作戰任務(近空支援、空中優勢和封鎖)和戰略性核打擊(洲際彈道導彈和遠程轟炸機)。根據部署需求和任務需要,空軍是一支需要重新編制的重要部隊。為了適應日益增多的海外部署的挑戰,空軍正在建設10支空中遠徵部隊,或者稱空間遠徵部隊,這就增加了人員的滯留率。兩支空中遠徵部隊將一直處在隨時被調遣或徵召的狀態中。空中遠徵部隊安排了為期15個月的行動日程,包括四個階段:正規練習和訓練、調配/部署準備、部署和最後的恢復階段。空軍能夠在48小時內迅速調遣一支完備的空中遠徵部隊,目標是在緊急情況下15天之內能夠調遣5支或更多的空中遠徵部隊。空中遠徵部隊是遠徵空間部隊(EAF)的一個部分,它由空中遠徵部隊的精銳(原來的空中遠徵部隊根本不具備的作戰能力)、遠徵空間部隊的機動能力(調遣和持久生存使命)和遠徵空間部隊的基礎(空中遠徵部隊原來根本不具備的支援能力)。除了空中遠徵部隊以外,空軍還維持了一支空間遠徵聯隊,依然是用於不間斷地警惕緊急事件。空軍還維持著多支徵召的先鋒聯隊,用來建立遠徵基地。

  空軍有8個主要的作戰司令部(1992年從13個司令部減為8個)。作戰司令部直接接受派遣完成空中作戰任務。支援司令部則提供資源和裝備以援助作戰司令部。作戰司令部還為美國聯合司令部提供直接支援。

  【空軍器材司令部】

  空軍器材司令部(AFMC)於1992年6月成為美國空軍的主要司令部,其前身是空軍後勤司令部和空軍係統司令部。AFMC的任務是:管理武器係統的綜合研究、發展、試驗、採辦和維護;提供和獲得先進係統;管理主要的產品中心、後勤中心、試驗中心和空軍研究所。AFMC包括4個主要的產品中心、2個試驗中心、5個空勤中心、2個專業中心和1個研究所。

  【空軍教育和培訓司令部】

  空軍教育和培訓司令部(AETC)的任務是:為空軍培訓男、女兵,包括基本軍事訓練、軍官培訓(包括後備軍官培訓隊)、空軍大學裏的高級培訓、領飛、醫療服務、救援和為空軍和精選的聯合部隊進行人員的技術培訓。AETC包括兩支有番號的空軍部隊(第2軍和第9軍)、教育總部(空軍大學)和三個直屬機構(空軍徵募處、空軍救援培訓中隊和第59醫療聯隊。

  【空軍空間司令部】

  空軍空間司令部(AFSPC)代表聯合司令部、美國空間司令部的空軍武力。在這一角色中,AFSPC 的主要任務是對攻擊北美的海基發射的或洲際彈道導彈提供早期預警。AFSPC也可以監視所有人造空間物體,執行空間發射任務和管理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控制權。空軍第14軍負責軍用空間發射、彈道導彈試驗支援、衛星控制和導彈預警。第20軍負責操作和維護美國的民兵III 和和平保衛者洲際彈道導彈。AFSPC由第14軍、第20軍、空間作戰中心、7支空間聯隊和1空間大隊組成。

  【空軍機動司令部】

  空軍機動司令部(AMC)於1992年6月1日成立,接管了軍用飛機司令部的職能和戰略戰術空軍司令部的運輸和加油資產,這兩個司令部均於同一天被裁減。AMC 是美國運輸司令部的空中組成部分,為空中戰鬥部隊和支援裝備提供戰略和戰術空中運輸,包括由第15軍和第21軍承擔的醫療護送。AMC的司令員有雙重頭啣,即總司令指揮員和美國運輸司令部指揮員。

  如果需要的話,AMC 能夠發動民用後備航空隊(CRAF),一支由商業民用飛機和機組人員組成的為美國士兵提供空運能力的飛行大隊。CRAF已經簽約的有40架短途和315架長途民用飛機。參與該計劃的個體航空公司均出自自願。參與的航空公司被要求按照軍用規範改裝某些裝備以隨時能夠攜帶更多的燃料。1990~1991年CRAF參加了‘沙漠盾牌‘/‘沙漠風暴‘行動。AMC包括第15軍和第21軍、空中機動作戰中心、油料空運控制中心、國防急件運送部、6個空運聯隊、2個空中機動聯隊、4個空中加油聯隊、2個空運大隊和1個空中加油大隊。

  【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

  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AFSOC)為美國特種作戰部隊提供空運能力和近空支援,並且是美國特種作戰部隊的空軍組成部分。AFSOC 於1990年5月成立,兼管第23軍。AFSOC還擁有一批專門的遠途救援和救助飛機。AFSOC負責在世界各地派遣空軍特種作戰部隊,指示地區聯合司令部執行非常規作戰、快捷行動、特種偵察、反恐怖、國內外防禦、反擴散、民事、人道主義援助、心理戰、人員救助和反毒品行動。AFSOC包括1支現役部隊、1支預備隊、1支空軍國民警衛隊特種作戰部隊、2個特種作戰大隊、 1個特種戰術大隊、1個飛行試驗中隊、1個支援行動中隊和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學院。

  【美國駐歐洲空軍】

  美國駐歐洲空軍(USAFE)主要由部署在歐洲和地中海地區的第3軍和第16軍組成,主要執行支援北約行動的任務。USAFE包括第3軍、第16軍、3個飛行聯隊、1個空運聯隊和1個空中加油聯隊。

  【太平洋空軍】

  太平洋空軍(PACAF)的任務是在從北美和南美的西海岸線到非洲的東海岸線、從北極到南極的區域內發動空中進攻和實施空中防禦。PACAF是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地基空軍組成部分,包括第5、第7、第11和第13軍,擁有270多架戰鬥機和攻擊機。除了這4個軍,PACAF還包括2個多任務聯隊、4個戰鬥聯隊、1個空運聯隊和2個空軍基地聯隊。

  【空軍作戰司令部】

  空軍作戰司令部(ACC)於1992年成立,兼有原戰略和戰術空軍司令部的職能。ACC在行政上接管了原戰略空軍司令部的任務--載人核轟炸機的控制權。ACC負責指揮飛機,與北美防空司令部相互協調,作為美國、冰島的防空部隊。ACC還繼承了戰略空軍司令部的戰略情報使命,盡管在大多數情況下完成這些任務的飛機都暫時部署在海外基地。ACC的最重要的任務是為其他聯合司令部(例如中央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提供戰備加強部隊。ACC包括第1、第8、第9和第12軍和23個聯隊以及空戰中心。

  【空軍預備隊與空軍國民警衛隊】

  空軍預備隊司令部(AFRC)和空軍國民警衛隊(ANG)是美國空軍的軍事預備隊組成部分。它們不是主要司令部,而是野外作業機構,從空軍總部直接接受命令。空軍預備隊包括空軍第4、第10和第22軍,大多數部隊執行軍需空運任務。戰略和戰術司令部也擁有預備隊。除了以上帶番號的部隊以外,AFRC還包括37個飛行聯隊和620多個任務支援部隊。兩個空間作戰中隊與現役部隊一起共同完成衛星控制任務。

  ANG在和平時期是50個州的下屬部隊,但是也可以由總統或國會下達軍事任務。ANG主要負責戰術飛行、偵察和戰術支援任務。ANG包括88支飛行部隊和280支獨立支援部隊。

  【空軍直屬單位】

  以下是空軍直屬的獨立單位和機構,而不是特定司令部的一個組成機構。 空軍華盛頓區 空軍通信與信息中心 空軍條令中心 空軍作戰試驗與鑒定中心 第11聯隊 空軍學院

  【空軍野外作業機構】

  空軍審計局 空軍基地變遷局 空軍環境凈化中心

  空軍民用工程支援局 空軍人事中心 空軍作戰參謀處

  空軍費用分析局 空軍飛行標準局 空軍軍史研究局

  空軍審查局 空軍法律服務局 空軍後勤管理局

  空軍醫務支援局 空軍軍人中心 空軍新聞局

  空軍特派調查局 空軍人員行動局 空軍項目執行局

  空軍房地產局 空軍檢查委員會 空軍安全中心

  空軍保安部隊中心 空軍服務局 空軍研究與分析局

  空軍技術應用中心 空軍情報局 空軍氣象局

  空軍軍史編制辦公室 空軍建模與倣真局 空軍人力改革局

  空軍國民警衛隊備戰中心

  兵力

  國會批準的最終空軍兵力

  FY96 FY97 FY98 FY99 FY00

  現役空軍 388,200 381,100 377,356 370,882 357,777

  空軍預備隊 73,969 73,311 72,750 74,242 73,708

  空軍國民警衛隊 109,458 109,178 108,500 106,991 106,678

  空軍文職人員 195,000 184,000 155,680 164,934 160,111

  裝備

  【現役空軍】

  1998年1月 1999年7月 2000年10月 飛機

  戰略轟炸機

  85 85 70 B-52H同溫層堡壘

  81 73 93 B-1B槍手

  19 21 21 B-2A精靈(4架用於試驗)

  戰鬥機/攻擊機

  433 615 397 F-15A/F-15B/F-15C/F-15D鷹

  194 202 205 F-15E 攻擊鷹

  809 792 791 F-16A/F-16B/F-16C/F-16D法爾孔

  0 2 4 F-22A Raptor(訂購)

  56 51 54 F-117A秘密戰士(包括6架教練機和1架試驗機)

  233 271 209 A/OA-10雷電II

  8 8 9 AC-130H幽靈

  12 12 12 AC-130U幽靈

  12 12 不詳 F-4 鬼怪

  # 1 1 YF-15

  # 3 3 YF-117

  電子/偵察/觀察

  4 4 4 E-4 NEACP指揮/控制

  32 32 33 E-3A哨兵機載早期報警

  4 4 3 EC-18B

  22 22 31 EC-130E/H/J

  24 0 不詳 EF-111大鴉

  1 5 8 E-8A/E-8C JSTARS

  31 35 31 U-2S龍夫人

  2 2 2 SR-71黑鳥

  2 2 3 OC-135B Open Skies驗證飛機

  2 2 2 E-9A遙測中繼飛機(加拿大DHC-8)

  19 19 19 RC-135S/U/V/W/X

  5 9 6 EC-135A/EC-135E距離測量飛機

  3 3 不詳 EC-135K

  12 12 9 EC-135C/EC-135Y戰略指揮與控制

  1 1 1 EC-137D

  0 4 6 WC-130J氣象偵察

  5 2 3 WC-135B氣象偵察

  加油飛機

  7 9 9 HC-130大力神SAR

  28 28 31 MC-130P戰鬥影子

  59 59 59 KC-10A補充者

  253 255 250 KC-135A/KC-135E/KC-135R同溫層油船

  2 3 3 NKC-135同溫層油船

  運輸機

  81 81 70 C-5A/B/C銀河

  23 23 23 C-9A/C-9C夜鶯

  36 34 38 C-12C/D/J休倫人

  27 43 48 C-17環球霸王III(定貨)

  13 12 12 C-20A/C-20B/C-20H彎流III/IV

  78 76 77 C-21

  0 3 0 C-22(見空軍國民警衛隊)

  3 3 3 C-23A雪帕(英國)

  10 7 10 C-27A剛強

  0 2 4 C-32A

  1 1 1 CT-43A

  201 191 201 C-130E/H/J大力神/大力神 II

  4 4 4 NC-130大力神

  7 7 6 C-135同溫層起重機

  7 4 4 C-137B/C

  154 122 95 C-141B運輸星

  2 2 2 VC-25A空軍一號

  3 3 2 NT-39

  其他

  23 53 64 MC-130戰鬥爪 E/H I/II

  2 3 3 UV-18B雙水獺(加拿大DHC-6)

  無人機

  # RQ-4A全球鷹

  0 RQ-3A暗星(項目取消)

  # RQ-1A肉食動物

  教練機

  156 180 180 T-1 Jayhawk

  112 110 110 T-3螢火蟲(英國)

  420 418 414 T-37B鳥鳴

  402 416 413 T-38A爪

  69 69 77 AT-38B爪

  1 1 1 T-39(25架儲存中)

  3 3 3 T-41A/T-41C

  13 11 10 T-43A

  9 9 9 TG-7

  3 2 2 TC-135

  3 3 3 TG-3

  14 14 14 TG-4

  4 4 4 TG-9

  # 1 1 TG-10

  2 2 2 TG-11

  4 4 4 U-2ST

  2 TC-135S/W

  直升機

  40 40 40 MH-53J鋪路微光(H-53超級種馬)

  13 13 9 MH-60鋪路鷹

  43 47 49 HH-60G鋪路鷹

  14 14 8 HH-1易洛魁人SAR

  66 63 63 UH-1N易洛魁人

  6 6 10 TH-53A教練機

  導彈

  空對空

  # # 4,300 AIM-7E/F/M麻雀

  # # 9,200 AIM-9P/L/M響尾蛇

  # # 4,500 AIM-120A AMRAAM

  空對地

  23,689 23,689 27,000 AGM-65A/AGM-65B/AGM-65D/AGM-65G小牛

  90 90 70 AGM-84A魚叉(用於 B-52G/H)

  200 200 200 AGM-86C常規空射巡航導彈

  19,607 19,607 8,000 AGM-88A/B哈姆

  502 502 100 AGM-130A

  # 66 # GAM(GPS制導彈藥)

  10,145 10,145 # GBU-10

  29,654 29,654 # GBU-12

  2,823 2,823 # GBU-15(僅用於F-15)

  13,114 13,114 # GBU-24A/B鋪路III

  3,213 3,213 # GBU-27(GBU-23A/B改進後用於F-117)

  125 125 # GBU-28 Penetrator

  130 130 110 AGM-142A/AGM-142B/AGM-142C/AGM-142D猛禽

  0 5,000 4,920 傳感引爆武器(正在訂購)

  地對空

  46 46 46 輕劍(英國)

  27 27 27 羅蘭(法國/德國)

  # # # FIM-92A/B/C毒刺(部署在韓國)

  戰略(核)導彈

  530 530 500 LGM-30G民兵III

  0 0 0 LGM-30F民兵II

  50 50 50 LGM-118A和平保衛者(MX)

  1,360 1,360 1,100 AGM-86B空射巡航導彈

  423 423 400 AGM-129 先進巡航導彈

  1,228 # 1,500 AGM-69 近程攻擊導彈

  【空軍國民警衛隊】

  戰略轟炸機

  14 17 20 B-1B槍手

  戰鬥機/攻擊機

  116 116 99 F-15鷹

  631 607 577 F-16戰隼

  64 74 84 A-10雷電 II

  0 0 0 F-4G野鼬鼠

  30 26 18 OA-10雷電 II

  電子/偵察/觀察

  0 0 0 RF-4C 鬼怪

  加油飛機

  224 72 222 KC-135A, KC-135E, KC-135R同溫層油船

  運貨/運輸/教練機

  11 32 14 C-5銀河

  10 C-9A/C夜鶯

  4 4 4 C-21A利爾傑特

  3 3 3 C-22B

  40 40 12 C-26A梅特羅III

  224 110 214 C-130大力神B/E/H/J

  16 48 15 C-141運輸星

  2 2 1 T-43A(波音737-200)

  6 6 10 LC-130H大力神

  直升機

  18 17 18 HH-60G鋪路鷹

  【空軍預備隊】

  戰略轟炸機

  9 9 9 B-52H同溫層堡壘

  戰鬥機/攻擊機

  60 71 75 F-16A/F-16B/F-16C/F-16D法爾孔

  10 24 24 O/A-10雷電

  24 27 27 A-10雷電 II

  運輸機

  32 32 32 C-5A銀河

  111 111 106 C-130E/H大力神

  9 9 4 MC-130P大力神

  5 5 8 MC-130E戰鬥爪I/II

  10 10 10 WC-130H大力神

  46 46 45 C-141B運輸星

  62 62 75 KC-135E/R同溫層油船

  直升機

  25 25 24 HH-60G鋪路鷹

  部署

  空軍空間司令部

  總部 皮特森空軍基地

  第14軍 範登堡

  第21空間聯隊 皮特森

  第30空間聯隊 範登堡

  第45空間聯隊 帕特裏克

  第50空間聯隊 施裏弗

  第750空間大隊 Onizuka

  第20軍 沃倫

  第90空間聯隊 沃倫

  第91空間聯隊 邁諾特

  第341空間聯隊 馬姆斯特羅姆

  空軍作戰司令部

  總部 蘭利

  空戰中心 內利斯

  第57戰鬥聯隊 內利斯

  第99空軍基地聯隊 內利斯

  第53聯隊 內利斯

  第1軍 廷德爾

  第8軍 巴克斯代爾

  第2轟炸機聯隊 巴克斯代爾

  第5轟炸機聯隊 邁諾特

  第7轟炸機聯隊 戴斯

  第28轟炸機聯隊 埃爾斯沃思

  第509轟炸機聯 懷特曼

  第27戰鬥機聯隊 坎農

  第85大隊 冰島

  第9軍 肖村

  第4聯隊 西摩·約翰遜

  第1戰鬥機聯隊 蘭利

  第20戰鬥機聯隊 肖村

  第33戰鬥機聯隊 埃格林

  第347戰鬥機聯隊 穆迪

  第12軍 戴維斯-蒙森

  第9偵察聯隊 比爾

  第55聯隊 奧富特

  第355聯隊 戴維斯-蒙森

  第366聯隊 芒廷霍姆

  第49戰鬥機聯隊 霍洛曼

  第552空中控制聯隊 廷克

  空軍教育與培訓司令部

  第2軍

  第17教練聯隊 古德費洛

  第37教練聯隊 拉克蘭

  第81教練聯隊 基斯勒

  第83教練聯隊 謝潑德

  第381教練聯隊 範德伯格

  第19軍

  第12飛行教練聯隊 蘭道夫

  第332軍

  第14飛行教練聯隊 哥倫布

  第37飛行教練聯隊

  第49飛行教練聯隊

  第48飛行教練聯隊

  第50飛行教練聯隊

  第47飛行教練聯隊 勞克林

  第56戰鬥機聯隊 盧克

  第58特種作戰聯隊 柯特蘭

  第64飛行教練聯隊 裏斯

  第35飛行教練聯隊

  第71飛行教練聯隊 萬斯

  第80飛行教練聯隊 謝潑德

  第97空中機動聯隊 阿爾特斯

  第314空中機動聯隊 小石城

  第162戰鬥機大隊 特斯康

  第325戰鬥機聯隊 廷德爾

  空中機動司令部

  總部 斯科特

  油料空運控制中心 斯科特

  空中機動作戰中心 麥圭爾

  第15軍 特拉維斯

  第6空中加油聯隊 麥克迪爾

  第60空中機動聯隊 特拉維斯

  第62空運聯隊 麥科德

  第375空運聯隊 斯科特

  第22空中加油聯隊 麥康內爾

  第92空中加油聯隊 費爾柴爾德

  第21軍 麥圭爾

  第89空運聯隊 安德魯斯

  第436空運聯隊 多佛

  第437空運聯隊 查爾斯頓

  第305空中機動聯隊 麥圭爾

  第19空中加油聯隊 羅賓斯

  第319空中加油聯隊 大福克斯

  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

  總部 赫利博特菲爾德

  第16特種作戰聯隊 赫利博特菲爾德

  第352特種作戰大隊 英國米爾登霍爾

  第353特種作戰大隊 日本嘉手納

  第720特種戰術大隊 赫利博特菲爾德

  空軍特種作戰學院 赫利博特菲爾德

  太平洋空軍

  總部 夏威夷希卡姆

  第5軍 日本橫田

  第15空軍基地聯隊 夏威夷希卡姆

  第18聯隊 日本嘉手納

  第374空運聯隊 日本橫田

  第35戰鬥機聯隊 日本三澤

  第7軍 韓國烏山

  第8戰鬥機聯隊 韓國群山

  第51聯隊 韓國烏山

  第11軍 埃爾門多夫

  第3聯隊 埃爾門多夫

  第11空中控制聯隊 埃爾門多夫

  第354聯隊 艾爾森

  第13軍 關島安德森

  美國駐歐洲空軍

  總部 德國拉姆施泰因

  第3軍 英國米爾登霍爾

  第48戰鬥機聯隊 英國拉肯希思

  第4空中支援大隊 德國海德爾堡

  第52戰鬥機聯隊 德國施潘達勒姆

  第86空運聯隊 德國拉姆施泰因

  第46空軍基地大隊 德國萊茵-美恩

  第100空中加油聯隊 英國米爾登霍爾

  第16軍 意大利阿維亞諾

  第31戰鬥機聯隊 意大利阿維亞諾

  第4190臨時聯隊 意大利阿維亞諾

  第39戰術大隊 土耳其因契爾利克

  中央司令部

  第4404聯隊(臨時) 沙特阿拉伯阿爾卡吉

  空軍器材司令部

  航空係統中心 賴特-帕特森

  第88空軍基地聯隊

  第4950試驗聯隊

  賴特實驗室電子係統中心 漢斯卡姆

  第66空軍基地聯隊 格裏菲斯空軍基地羅馬實驗室

  人因係統中心 布魯克斯

  阿姆斯特朗實驗室空間與導彈係統中心 洛杉磯

  第377空軍基地聯隊 柯特蘭

  空軍研制試驗中心 伊格林

  第46試驗聯隊 伊格林

  第585試驗大隊

  第96空軍基地聯隊

  空軍飛行試驗中心 愛德華茲

  第95空軍基地聯隊

  第412試驗聯隊 愛德華茲

  第450試驗聯隊

  第545試驗大隊 希爾

  阿諾德工程發展中心 阿諾德

  奧格登空軍後勤中心 希爾

  第75空軍基地

  俄克拉何馬空軍後勤中心 廷克

  第72空軍基地聯隊

  薩克拉門托空軍後勤中心 麥克萊蘭

  第77空軍基地聯隊

  第76空軍基地聯隊

  第78空軍基地聯隊

  宇航維護與改造中心 戴維斯-蒙森

  空軍科學研究局 博靈

  預算

  【空軍預算】(單位:1×10億美元)

  FY99 FY00 FY01

  人員 17.0 17.8 18.3

  作戰與維護 27.0 25.7 27.7

  採辦 18.2 18.6 20.9

  研究發展試驗與鑒定 13.7 13 12.8

  軍用建築 1.1 1.2 1.2

  住宅 1.2 1.1 1.1

  合計 78.2 77.4 82.0

  【係統】(數量/百萬美元)

  FY99 FY00 FY01

  C-17環球霸王 3/2,570.4 5/2,671 2,211.9

  C-130J大力神II 0/29.1 0/46.4 2/208.1

  E-8C聯合星 2/473.3 1/226.3 1/260.6

  F-15A攻擊鷹 5/267.3 --/-- --/--

  聯合基本飛機教練係統 22/108.2 29/111.4 27/113.8

  阿姆拉姆 180/89.7 187/89.7 204/98.7

  MLV 5/225 0/64 0/55.9

  全球定位 --/87.8 --/125.4 --/196.9

  聯合可編程引信 --/11.5 --/-- --/9.3

  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3,778/79.5 8,158/189.7 9,098/219.8

  肉食動物無人機 7/129.8 7/57.1 7/22.1

  【研究發展試驗與鑒定項目】

  FY98 FY99 Fy00

  F-22先進戰術戰鬥機 2,010.7 1,571 1,222.2

  聯合強擊戰鬥機 913.4 923.3 476.9

  B-2精靈隱形轟炸機 434.9 131 201.8

  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 167.2 130.9 168.4

  MILLSTAR 609.7 546.5 361.3

  導航星全球定位係統衛星 259.4 188 269.8

  機載激光器技術 153.5 257.3 308.6

  空間基地紅外係統 551.4 731.6 557.7

  發展規劃與計劃

  【B-2A隱形轟炸機】

  B-2精靈或隱形轟炸機是空軍主要的遠程戰略轟炸機。目前計劃採購20架,足以裝備兩個中隊,預計耗資444億美元。首批10架B-2 Block-10在懷特曼空軍基地服役,裝備在第393轟炸機中隊。剩下的10架於1998年初裝備在第715轟炸機中隊。空軍所有的B-2都按照Block-20的標準進行改進,隨後又按照Block-30的標準進行改進。

  【B-1B槍手】

  作為耗資27億美元的常規任務改進項目中的一部分,B-1B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常規作戰能力將得到改進。該項改進要求在2002年前具備常規攻擊能力,包括JDAM、JSOW和JASSM。從1996起,CBU-87、-89和-97集束炸彈將經過鑒定後加裝在B-1B。第2項改進工作稱作防禦係統改進項目,包括安裝綜合防禦電子對抗(IDECM)係統。IDECM將替換目前B-1B上使用的ALQ-161係統。

  【C-17環球霸王III遠程戰略運輸機】

  1996年5月,麥道公司獲得一份7年期142億美元合同,建造追加的80架C-17環球霸王III遠程運輸機。1997年安排8架的產量,1998年9架,1999年13架,2000~2002年每年15架,2003年5架。2000年,波音成為飛機採購的主承包商,將負責完成全部交付工程。在另一項價值17億美元的分包合同中,Pratt & Whitney公司在1997~2003年之間將制造350 F117引擎。C-17將逐步取代空軍老式的C-141和C-5A 遠程運輸機。1999年12月,空軍接收了第56架C-17環球霸王III。

  【E-8A/C聯合星】

  聯合星是是一種改進的波音707-300飛機,裝有一個24英尺長的合成孔徑雷達,能在所有天氣條件下跟蹤地面目標。1996年9月,空軍批準49億美元採購20架聯合星(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係統)飛機。首批8架於1996年秋季裝備第93空中控制聯隊。到2004年,該聯隊將擁有20架E-8聯合星。

  【聯合強擊戰鬥機(JSF)】

  JSF項目以前被稱作聯合先進強擊機技術(JAST)項目,用於更換海軍的A-6E入侵者、海軍陸戰隊的F/A-18黃蜂和AV-8B鷂、空軍的F-16戰鬥鷹和A-10疣豬以及英國皇家海軍的海鷂。美國預計採購3000架JSF,其中大多數由空軍採購。英國將為JSF項目提供10%的費用,在JSF概念演示階段作為一個全參與的合作夥伴。在JSF項目中,英國是合作研制夥伴,土耳其和以色列是主要夥伴,意大利是情報互通夥伴,丹麥、挪威和荷蘭是交往夥伴。

  【T-38C爪教練機改進】

  1996年8月,麥道公司獲得一份價值45.6百萬美元的合同,將兩架T- 38 改造為T-38C。1998年改造後的T-38開始試飛。改造包括安裝頭盔顯示器、GPS/INS導航係統和兩個多功能顯示器。整個改造周期預計耗資700百萬美元。改造工作將使教練機的壽命延長至少到2020年。整個項目將改造509架美國空軍的T-38和北約的聯合噴氣式領飛教練機。

  【機載激光器計劃(ABL)】

  1996年11月12日,空軍授予波音/TRW/洛克希德·馬丁聯合研究小組一份11億的項目定義與風險降低階段合同,於1998年春季單獨建造一架載有攻擊激光器的YAL-1A飛機樣機。飛行試驗將持續至2002年,隨後將機載激光器對付戰區彈道導彈模型的作戰試驗。YAL-1A由波音747-400F遠距離民用運輸機改造而成,飛機頭部裝有高能氧化碘化學激光器(COIL)。據悉COIL的作用距離為185~360英裏。

  【無人機】

  空軍繼續管理肉食動物(Tier II)、全球鷹(Tier II Plus)和暗星(Tier III Minus)無人機項目所有這三種無人機將由空軍第11偵察中隊使用。三種無人機能裝備不同的傳感器組件,包括電視制導、前視紅外、合成孔徑雷達、通信情報組件和電子情報組件。肉食動物中空耐久戰術無人機是一項先期概念技術演示項目。造價為31.7百萬美元的肉食動物無人機合同於1994年1月授予通用原子能公司,1995年1月首次交付全套係統(三架無人機、一個地面接收站)。1996年7月空軍簽定一份價值36百萬美元的合同採購5架肉食動物無人機。空軍計劃共計採購50架肉食動物無人機。1999年12月21日,空軍授予通用原子能公司一份49百萬美元的合同,採購12架無人機、1個地面控制站、6 套除冰裝置和其他支援裝備。預計2000年11月開始生產。全球鷹高空耐久無人機由Teledyne Ryan公司建造,單價為1000萬美元。按照1995年5月由高級研究計劃局授予的Tier II Plus第2階段價值164百萬美元的合同Teledyne Ryan公司正在研究、制造和試飛兩架全球鷹無人機,首次試飛是在1997年。項目共需採購20架20全球鷹無人機,費用約5億美元。2000年2月16日,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贏得一份價值7千2百萬美元合同採購兩價全球鷹樣機,這項合同預期於2002年3月31日完成。暗星無人機用於比全球鷹無人機距離更近、威脅更高的環境。價值1000~1200萬的暗星Tier III Minus低空觀察無人機項目由高級研究計劃局提出。暗星項目開始是作為一份保密合同於1994年授予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究小組。1995年暗星無人機公諸於眾,1996年4月首次試飛。1996年4月22日,首架暗星墜毀,項目推遲12個月,盡管第2架樣機已準備在1997年5月試飛。根據空軍擬訂的採購20架的目標,兩架暗星無人機正在建造中。

  【AIM-9X】

  見美國海軍實力--發展規劃與計劃。

  【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

  JDAM項目要求在非制導的常規重力型炸彈上安裝GPS制導組件。JDAM的制導組件能安裝在Mk 83、Mk 84和BLU-109深埋目標侵徹炸彈上。1999年7月,波音公司成功地演示了在Mk 82炸彈上使用制導組件。使用GPS和慣性導航提供了高精度、所有天氣條件下的高空和低空轟炸能力。空軍和海軍計劃以4萬美元的單價採購87496套組件。1997財年JDAM用於B-2轟炸機,1999財年用於F/A-18 C/D和B-1B轟炸機,2000年以後將用於F-15E、F-16 C/D和F-14,2005年將用於F-22。此外,JDAM還將用於AV-8B、B-52和P-3。

  【AGM-154聯合防區外武器(JSOW)】

  見美國海軍實力--發展規劃與計劃。

  【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JASSM)】

  由空軍和海軍聯合投資30億美元的JASSM項目是研制射程超過100英裏(160.9公裏)的防區外精確打擊導彈。1996年6月,麥道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都被授予了進入研制工作的項目定義和風險降低階段(PDRR)的合同(分別為126.5百萬美元和110.9百萬美元)。PDRR階段之後,1998年又簽定了一份為期32個月的工程與制造發展合同。軍方正在計劃以單價40萬美元從2000年開始採購2400~4000枚該導彈。麥道公司的設計採用了HAVE SLICK、JDAM 和SLAM-ER項目中現有的子係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設計方案除了主要依靠為其它保密的導彈項目研究之外,公開的信息並不多。JASSM項目是已取消的三軍防區外攻擊導彈的替代項目。1999年11月23日,JASSM 在白沙導彈靶場首次完成以發動機為動力的飛行試驗。2000年4月25日,JASSM項目正式全面展開。

[ 本文最後由 ViewSonic 於 06-7-12 10:46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65 ViewSonic 的文章

亞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國防軍事力量全面解析
  主要統計

  面積952.9202萬平方千米(其中本土937.2614萬平方千米)。人口2.75636億人(其中13~17歲男960.9萬人,女915.9萬人;18~22歲男929.2萬人,女887.0萬人;23~32歲男1939.6萬人,女1854.4萬人)。國內生產總值9.2萬億美元(1999年)。國防預算3100億美元(2001年)。粗鋼1.0764億噸(1998年)。原煤10.33億噸(1996年)。原油22.35億桶(1997年)。天然氣5592.61億立方米(1995年)。發電量29950億度(1996年)。糧食3.49703億噸(1996年)。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509艘,總載重量1858.5萬噸(2000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834處,客運量8697億人千米,貨運量212.7億噸千米(1997年)。

  國防政策

  2000年2月美國防部發表了《2001財年國防報告》(簡稱《報告》),6月美參聯會頒布《2020年聯合構想》 (簡稱“新《構想》”),以保持美國在21世紀的絕對軍事優勢和實現“美國統治下的”單極世界為目標,進一步闡明和調整了美國的國防政策。

  (一)認為美國仍面臨諸多現實和潛在的安全挑戰。

  《報告》在肯定安全環境中“有許多積極的因素”的同時,強調“在未來的歲月裏,美國仍將面臨嚴峻的安全挑戰”。關於現實挑戰,《報告》按其性質劃分為5類:越境侵略。指“在某些對美國的利益至關重要的地區,一些國家將繼續對其鄰國的領土主權構成威脅”。認為最值得關注的是伊拉克威脅中東的石油通道、朝鮮威脅鄰國和東亞某些國家間的領土衝突。特別強調,到2015年將有“一個以上雄心勃勃的地區性大國具有對美國的利益構成軍事威脅的動機和能力”。內部衝突。“包括內戰、內部侵略(比如一個國家鎮壓本國的人民或一個民族進攻另一個民族)、武裝起義和民間騷亂。”在這裏,美國首次提出了“內部侵略”的概念。這是美國根據科索沃戰爭的實踐,為推行其新幹涉主義而提出的新概念。《報告》說,美國所以關注內部衝突,因為它容易引起外部大國的侵入,從而影響美國的利益。危險軍事技術的發展與擴散。主要指核生化武器及運載工具的發展與擴散。認為這不但對美國造成直接威脅,而且使“對美國懷有敵意的較小國家和團體”擁有重要的軍事能力,挑戰美國的常規軍事優勢。跨國性危險。主要包括恐怖主義、非法毒品交易、海盜活動等,其中恐怖主義的威脅最值得關注。它不但危及在海外的美國公民及盟友的安全,還危及美國的領土和關鍵性基礎設施,而且採用的手段包括常規攻擊、信息戰,甚至核生化武器攻擊,在攻擊目標的選擇、宣傳方法和政治行動等方面將越來越精明。人道主義災難。認為“各種人道主義危機也會影響美國的利益”,需要美國軍隊發揮其獨特能力作出反應。《報告》關於現實威脅的闡述,與過去的相比,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突出了“內部衝突”的威脅,並提出“內部侵略”的概念。表明美國更重視以“炮艦政策”推行其國家安全戰略意志;二是重視恐怖主義分子“對美國本土的威脅”,強調它們的攻擊手段和活動方式都在發展,需要認真對付。

  關於潛在挑戰,《報告》認為有兩類:全球競爭對手。到2015年之後,中國和俄羅斯“看來具有成為這種競爭對手的潛力”。所以把中俄視為這樣的潛在對手,中國方面原因有三條:經濟一直在快速增長,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一直在加強,以及擁有一支盡管不大但可打到美國本土的戰略核力量;而俄羅斯方面原因有兩條:擁有規模龐大的戰略和戰術核武庫,以及重新建設向周邊地區投送軍事力量的能力。意外情況。包括“新技術威脅”的突然出現,美國“無法使用”利益攸關地區的至關重要設施和運輸線,“敵對組織奪取友邦政府的政權”,等等。要求美國保持足以靈活對付這類意外事件的軍事能力。

  《報告》重申,為了有效地對付上述安全挑戰,美國必須堅持3點:保持對現在和未來競爭對手的軍事優勢,履行對國際義務的承諾,堅持對國際事務發揮領導作用。

  (二)繼續推行以“塑造”、“反應”和“準備”為要素的防務戰略。

  關於“塑造”,即“以促進和保護美國國家利益的方式塑造國際安全環境”。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海外部署常駐部隊;向海外派出輪換部隊;派部隊進行軍事演習、聯合訓練或軍事交流;實施防務合作、安全援助和國際軍事合作計劃;建立訓練外國軍政官員、傳播西方軍事觀念的學術中心(已建立對南歐國家的“馬歇爾中心”、“亞太中心”、對拉美國家的“半球研究中心”、非洲戰略研究中心和近東-南亞戰略研究中心)。上述措施從三個方面塑造國際環境,一是“促進地區穩定”,二是“防止或減少衝突與威脅”,三是“懾止侵略與威脅”。

  關於“反應”,即美國軍隊“為保衛美國的國家利益,顯示美國的決心和確保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而隨時奉命對危機做出反應”。反應的方法:一是“對危機中的侵略和威脅實施威懾”,二是“實施較小規模的應急行動”,三是“打贏大規模的戰區戰爭”。《報告》特別強調美國必須有能力懾止和擊敗“在兩個相距遙遠的戰區幾乎同時發生的”大規模戰區戰爭,目的有二:一是避免另一對手乘美軍在其他地區投入大量部隊作戰之機發動又一場大規模戰區戰爭;二是確保美國有足夠的力量“在更加困難的情況下威懾和打敗更強大的敵人”。

  關於“準備”,即“必須從現在起就為應付難以,預測的未來安全挑戰做好準備”,目的是在邁入21世紀的時候保持美國的軍事優勢,使美國“領導全球的能力及創造有利於實現國家目標的國際條件的能力”不受到懷疑。主要措施,一是“加速美軍現代化進程,用新式裝備替代正在老化的武器係統,用最先進的技術武裝部隊,以確保美國的長期軍事優勢”;二是“繼續充分利用軍事革命的成果,改進美軍執行近期任務和應付未來挑戰的能力”;三是“利用商業革命的成果,對國防部的基礎機構和支援機構進行徹底的改造”;四是“有效防範那些雖不大可能出現但卻是極其嚴重的未來威脅,確保在新出現的威脅面前處於有利的地位並及時有效地作出反應”。

  (三)確定防務戰略對美軍的三大要求。

  《報告》稱,防務戰略要求美軍“不僅能應付當前已知的威脅,而且還能夠適應未來的各種作戰環境和勝任各種預想不到的任務”。因此,對美軍提出以下三大要求:

  第一,美軍必須是一支全能軍隊。全能部隊不僅指在執行任務上的多能性,而且指行動上的靈活性。這樣一支軍隊有3個特徵:保持強有力的海外存在態勢;有高效的力量投送能力,即向全球任何地方快速移動、集結、支援和部署的能力;擁有至關重要的保障能力,即擁有高素質的人員、傑出的指揮官、全球預警情報係統、可靠的綜合性通信能力和戰略機動能力。

  第二,美軍必須能夠滿足戰略的需要。點能夠通過全球軍事參與活動塑造有利於美國的國際安全環境;能夠在非戰爭動員狀態下懾止侵略和脅迫行為;能夠實施各類小規模應急作戰行動;能夠打贏兩場幾乎同時進行的大規模戰區戰爭。關於打贏大規模戰區戰爭,美軍必須做到三點:能夠在兩個敵手達到其目的之前迅速將其擊敗;能夠對付使用或威脅使用大規模毀傷武器的敵人;能夠迅速從全球參與狀態(在多處實施海外塑造行動及小規模應急行動狀態)轉入進行大規模戰區戰爭。

  第三,美軍必須能夠戰勝非對稱威脅。所謂的“非對稱威脅”,即《報告》所說的“以美國為敵的國家越來越依賴於以非常規的戰略戰術和手段抵消美國的常規力量優勢”。“非對稱威脅‘的具體內容包括信息戰、核生化武器的使用、彈道導彈威脅及恐怖主義行動等。

  《報告》強調,發展反非對稱威脅的能力,已成為把美國的軍事優勢保持到下個世紀的關鍵環節。

  (四)對軍隊進行面向21世紀的轉型性改革。

  在克林頓政府的第2任期,美軍開始實施面向21世紀的轉型性改革。正如《報告》所言,改革的目的是“有效地開發和利用新的作戰概念、新的組織形式、新的信息係統和其他新的科學技術使美國軍隊規模更精幹、反應更迅速、行動更靈活、打擊更準確和防護更嚴密,”能夠以絕對的優勢戰勝未來的任何威脅。

  國防體制

  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是武裝部隊的總司令,全軍最高統帥。總統通過國防部領導和指揮全軍,緊急情況下可越級指揮。戰略核力量不論何時都由總統指揮控制。

  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防務決策咨詢機構。其法定成員包括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其法定軍事顧問,中央情報局局長是其法定情報顧問。該委員會日常工作由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顧問)負責。

  國防部是總統領導與指揮美國武裝力量的最高軍事機關,負責防務政策、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全般國防事務管理,並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對全軍實施作戰指揮。它由國防部本部係統、軍事部係統和作戰指揮係統三部分組成。

  國防部本部係統主要負責政策、財政、軍務等全軍性事務,以及各軍事部間的協調。下設政策、採購與技術、人事與戰備、審計與財務、指揮通信控制與情報、立法、後勤事務、情報監督、行政管理、公共事務、監察、作戰試驗與評估等部門,分別由副國防部長、助理國防部長、主任、局長或部門長等主管。

  軍事部係統包括陸軍部、空軍部和海軍部3個軍事部(軍種部)。各軍事部負責本軍種的行政管理、教育訓練、武器裝備研制和採購及後勤保障等事務,並有責任在戰時向各聯合作戰司令部提供作戰部隊及相應的勤務和後勤支援,但無作戰指揮權。軍事部長為文官,在其下設軍種參謀長(海軍為作戰部長)。軍種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是本軍種最高軍事長官。

  作戰指揮係統指參謀長聯席會議(以下簡稱“參聯會”)及隸屬於它的各聯合司令部、特種司令部。參聯會既是總統、國防部長、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軍事咨詢機構,也是總統和國防部長向聯合司令部和特種司令部發布作戰命令的軍事指揮機關。從某種意義上講,國防部是總統的軍政部門,而參聯會是總統的軍令部門。

  參聯會成員包括主席和三大軍種參謀長(海軍為作戰部長)。參聯會主席是美軍最高軍事長官,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參聯會下設聯合參謀部和國家軍事指揮中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和作戰指揮業務。美軍設九大聯合司令部,它們是直屬國防部的美軍高級作戰指揮機構。美三軍部隊除執行特別勤務者外,均編入某一聯合司令部。一旦發生重大緊急情況,各聯合司令部即可對編入本司令部的部隊實施作戰指揮。

  目前九大聯合司令部含五個地區司令部,即歐洲總部、太平洋總部、大西洋總部(已於1999年10月改組為聯合部隊司令部)、南方總部和中央總部;四個職能司令部,即航天司令部、特種作戰司令部、運輸司令部和戰略司令部。必要時,也可根據總統指示將其他聯合司令部的部隊臨時劃歸處於緊急情況的聯合司令部指揮。

  美國武裝力量

  由現役部隊、後備役部隊和軍內文職人員三部分組成。現役部隊分陸軍、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4個軍種,分屬陸軍部、空軍部和海軍部三大軍事部領導。美軍後備役部隊按組織係統分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後備隊兩部分。國民警衛隊含陸軍國民警衛隊、空軍國民警衛隊和海岸警衛隊,其中海岸警衛隊平時由美政府運輸部管轄。後備隊含陸軍後備隊、海軍後備隊、空軍後備隊和陸戰隊後備隊。後備役人員按動員程度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待命後備役人員,即編入後備役部隊的精選後備役人員,可立即用於增援正規部隊;第二類為待編後備役人員,即動員時可徵召的參訓個人;第三類為退役後備役人員,必要時可應召增補負責作戰支援和訓練的部隊。文職人員是美國聯邦政府雇員的一部分,本國雇傭的稱直接雇員,由住在國政府雇傭的稱間接雇員。從事的工作種類有科學家與工程師、行政管理人員、技術員、秘書和辦事員、服務員、勤雜工等。

  領導人物

  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喬治·W·布什(2001.1)

  國防部長唐納德·H·拉姆斯菲爾德(2001.1)

  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康多莉扎·賴斯(2001.1)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亨利·H·謝爾頓陸軍上將(1997.10)

  參聯會副主席理查德·B·邁爾斯空軍上將(2000.3)

  陸軍代部長格雷戈裏·達爾伯格(2001.1)

  陸軍參謀長埃立克·欣塞基(新關)上將(1999.6)

  空軍代部長勞倫斯J·德拉諾伊(2001.1)

  空軍參謀長邁克爾·E·瑞安上將(1997.10)

  海軍代部長羅伯特·皮裏(2001.1)

  海軍作戰部長維恩·克拉克上將(2000.7)

  海軍陸戰隊司令傑姆斯·瓊斯上將(1999.7)

  海岸警衛隊司令傑姆斯·M·洛伊海軍上將

  歐洲總部司令約瑟夫·W·羅爾斯頓空軍上將(2000.4)

  太平洋總部司令丹尼斯·C·布萊爾海軍上將(1999.2)

  聯合部隊司令部(原大西洋總部)司令威廉·F·克南海軍上將

  南方總部司令彼得·佩斯陸戰隊上將

  中央總部司令托米·R·弗蘭克斯陸戰隊上將(2000.5)

  航天司令部司令拉爾夫·E·埃伯哈特空軍上將(2000.2)

  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查爾斯·R·霍蘭德空軍上將

  運輸司令部司令托尼·羅伯遜空軍上將(1998.5)

  戰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W·米斯海軍上將(1998.6)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總人數136.58萬人

  陸軍

  47.17萬人。編有3個集團軍司令部、4個軍部(1個為空降軍)、10個作戰師(2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師、2個輕步兵師、1個空中突擊師、1個空降師)、5個航空旅、3個裝甲騎兵團、6個炮兵旅、9個“愛國者”和2個“復仇者”防空導彈營、1個獨立步兵營和1支空降特種部隊。另有2個一體化師。司令部編有6個加強陸軍國民警衛隊旅,作平時的一體化作戰訓練之用。

  主戰坦克:M-1Al和M-lA2等型,共約7900輛。

  步兵戰車M-2和M-3型,共6710輛。

  裝甲輸送車:M-113A2、A3型15200輛。

  裝甲偵察車:TPZ-1型110輛。

  各類火炮:6074門,其中277毫米多管火箭炮1075門,自行火炮2512門,牽引式火炮1591門。

  反坦克導彈:29000餘部,其中“陶”式8686具、“龍”式20000具。

  防空導彈:“復仇者”式884部,“愛國者”式485部,FIM-92A“毒刺”導彈若幹。

  兩棲艦船:51艘。

  各種用途飛機:249架

  直升機:約5039架,其中武裝直升機1502架。無人駕駛飛機“獵人”式7架。

  海軍

  37.07萬人。編有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和大西洋艦隊司令部;5個作戰艦隊,即第2艦隊(大西洋)、第3艦隊(太平洋)、第5艦隊(印度洋、波斯灣、紅海)、第6艦隊(地中海)、第7艦隊(西太平洋)。還設海軍運輸司令部和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

  潛艇:74艘。其中戰略潛艇18艘,戰術潛艇55艘(核動力導彈攻擊潛艇33艘、核動力攻擊潛艇22艘),其它用途1艘。

  航空母艦:12艘,包括8艘“尼米茲”級和1艘“企業”級核動力航母,2艘“小鷹”級和1艘“肯尼迪”級常規動力航母。11個航母艦載機聯隊,每個聯隊一般配備3個F/A-18型戰鬥攻擊機中隊、1個F-14中隊、1個S-3B型和EP-3型反潛戰鬥機中隊、1個SH-60型反潛直升機中隊、1個EA-6B型電子戰飛機中隊、1個E-2C型空中預警機中隊和1個C-2型支援飛機中隊。

  導彈巡洋艦:27艘(均為“提康德羅加”級)。

  導彈驅逐艦:52艘(“阿利·伯克”級29艘,“斯普魯恩思”級24艘)

  導彈護衛艦:35艘(均為“佩裏”級)

  掃雷艦:27艘

  兩棲艦:41艘。

  軍事運輸司令部轄船只約110艘,可調用商船327艘。

  海軍(含陸戰隊)共裝備作戰飛機1456架,武裝直升機543架。

  海軍陸戰隊

  16.98萬人。編有3個陸戰隊師、3個勤務支援大隊、1個安全保密營、1個安全警衛營。

  主戰坦克:M-1A1型403輛

  輕裝甲車:734輛

  兩棲裝甲車:1321輛。

  牽引火炮:927門

  反坦克導彈:2300部

  反坦克火箭筒:1300具

  無座力炮:1650門

  迫擊炮:586門

  航空兵

  3.64萬人。編3個現役飛行聯隊,每一聯隊裝備固定翼機130架,直升機167架。

  空軍

  35.36萬人。編有空中作戰司令部和空中機動司令部兩大司令部。空中作戰司令部轄4個航空隊、23個飛行聯隊;空中機動司令部轄2個航空隊,13個飛行聯隊。美空軍1999年10月開始進行體制改革,將其現役、後備役和國民警衛隊部隊統一編組成10支“空天遠徵隊”,每支約編1~1.5萬人,15個月中有3個月處於戒備狀態,任何時候至少有兩支處於戒備狀態。

  遠程轟炸機:208架,其中B-52H型94架、B-2A型21架、B-1B型93架。

  偵察機:83架,其中U-2R/S型32架、SR-71型16架(封存),RC-135型21架,E-8C“聯合星”8架。指揮所機:40架,其中E-3B/C型33架、EC-135型3架,E-4B型4架。

  戰術飛機:2529架,其中F-15型717架、F-16型1420架、F-22A型6架、F-117型52架、A-10A型225架、OA-10A型109架、EC-18BD型先進測距飛機3架、AC-1301VU型飛機21架、特種作戰飛機EC-130刀型31架、MC-130EHP型66架、氣象偵察機11架。

  運輸機:約1100架,其中C-5式126架、C-17A型59架、C-14lB型125架、C-130式521架。

  加油機:605架。

  教練機:1200餘架。

  直升機約220架。

  戰略力量

  由美國戰略司令部管轄,實力計在海、空軍內。主要裝備有432枚潛射彈道導彈,配置於18艘戰略導彈核潛艇中(“俄亥俄”級的6N-734型核潛艇10艘,每艘攜24枚“三叉戟”型D-5導彈;SSBN-726型核潛艇8艘,每艘攜24枚“三叉戟”型C-4導彈)。洲際彈道導彈,共550枚,其中“民兵”型500枚,“和平衛士”50枚;戰略轟炸機208架,其中B-1B型93架(只執行常規作戰任務)、B-52H型94架、B-2A型21架。

  海岸警衛隊

  3.62萬人。其中文職人員6000人。根據法律,是武裝力量的一個組成部分,平時由運輸部維持和使用,兵力不計人三軍後備役部隊內。預算授權2000財年41億美元,2001財年申請45億美元。主要武器裝備:各類艦船174艘,其中近海巡邏艦41艘(大部分可攜直升機),近岸巡邏艇85艘,內河管理船37艘,破冰船24艘,飛機53架,直升機80架。

  特種作戰部隊

  2.85萬人(實力計在各軍種)。

  陸軍特種作戰部隊1.53萬人,編5個特種作戰大隊(每個含3個營)。1個別動隊步兵團(含3個營),1個特種作戰航空團,1個心理戰大隊(含5個營),1個民事營(含5個連),1個通信營和1個支援營。

  海軍特種作戰部隊4000人,編有1個指揮部,1個作戰中心,3個大隊,6支部隊,6個“海豹隊”,2支“海豹”輸送車隊,2個特種舟艇中隊。

  空軍特種作戰部隊9300萬人,編有1個司令部、1個飛行聯隊、14個飛行中隊。

  文職人員

  70.02萬人。

  按雇傭部門計算,陸軍雇傭21.99萬人,海軍(含陸戰隊)雇傭19.95萬人,空軍雇傭16.26萬人,國防部雇傭11.84萬人。

  後備役人員

  約90萬人,其中精選後備役人員86.52萬人,待編後備役人員約3萬人。精選後備役人員中,陸軍後備隊20.5萬人,海軍後備隊9.03萬人,陸戰隊後備隊3.96萬人,空軍後備隊7.37萬人;陸軍國民警衛隊35萬人,空軍國民警衛隊10.66萬人。

  部署

  2000財年,美軍駐美國大陸93.08萬人。駐歐洲約11.8萬人,其中駐德國5.75萬人、意大利1.05萬人、英國1.25萬人,西班牙2130人、土耳其2040人,另在地中海部署1.4萬人;太平洋總部約26.5萬人,其中駐阿拉斯加1.61萬人、夏威夷3.45萬人、日本3.98萬人、韓國3.66萬人。關島3700萬人、迪戈加西亞670人、新加坡150人、泰國120人、太平洋艦隊13.23萬人;中央總部駐中東地區約1.5萬人,其中駐科威特6000人、沙特阿拉伯5700人、巴林900人、安曼690人;南方總部駐洪都拉斯410人;聯合部隊司令部駐百慕大800人、古巴1100人、海地230人、冰島2000人、英國1200人;在世界各地參與維和等行動1.2萬人。

  軍事基地

  截至1998年2月,美軍在國內擁有軍事設施969個,其中陸軍184個,海軍164個,海軍陸戰隊27個,空軍96個,其餘為國防部及後備役部隊的設施。海外軍事設施203個,遍布世界32個國家或地區,其中陸軍102個,海軍32個,海軍陸戰隊9個,空軍50個,其餘為國防部和聯合勤務設施。

  兵役制度

  從1973年起實行志願兵役制度。

  軍啣

  分6等25級:將官5級(五星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準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上尉、中尉、少尉),軍士6級(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準尉5級(一、二、三、四、五級準尉),士兵3級(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軍隊節日

  武裝力量節,5月第3個星期六;美國陸軍節,4月6日;美國海軍節,10月27日;美國空軍節,9月第2個星期六。

  對外軍援

  2000財年美國國際發展和軍事援助估計達146億美元,其中撥給聯合國維和行動6.05億美元,國際軍事教育和訓練0.5億美元,對外軍事援助47.98億美元;不擴散和反恐怖主義活動等2.16億美元;國際掃毒行動11.22億美元;對前蘇聯國家的“減少威脅計劃”9.85億美元。在對外軍事援助中,以色列得到19.2億美元,埃及得到13億美元,約旦得到0.75億美元。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大家加油寫,有些都還沒動進。

另外台灣篇應該會非常陰暗,6歲兒童不宜...Orz
 
請至控制面板重新儲存簽名檔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67 末日巨獸 的文章

末日巨獸兄  您是那一國的阿???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68 ViewSonic 的文章

代 隆美爾元帥 移動問題:

戰鬥機不是剛剛購買了f-15k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69 ViewSonic 的文章

我的資料為1998~2003年的資料

謝謝您的指正!稍後更改!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9 16:08 , Processed in 0.0475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