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短劍與長劍

古劍有短、長之分,不僅形制不同,而且使用的技術也因之各異,古代劍術家有善用長劍者,也有善用短劍者。自漢唐以後,隨著劍的日趨衰落,劍的短、長之分似乎也逐步變得模糊起來,但還多少保存下一些痕跡。但是在當代競技武術的劍術中,已看不到任何現象了。
劍的起源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至今學界無定論。?開起源問題不談,假如從劍的形制的確定和實用的廣泛性上說,我以為劍到了東周才正式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兵器,也才真正進入成熟階段;劍技,也就是劍的擊剌技術也才真正臻於鼎盛。東周的劍,又當分為春秋、戰國兩大階段。概括言之,春秋之劍較短,主要是青銅製品,當春秋末期,在吳、楚地區開始出現鋼鐵劍,如著名的湖南長揚六十五號墓中出土的鋼劍就是顯證。但到了戰國,劍身普遍加長,青銅劍固然仍佔主要位置,但鋼鐵劍已經與日俱增。春秋時代的劍一般在五十釐米左右,個別也有六十釐米稍長者;而戰國劍則常常在七十到一百釐米左右,個別還有長達一百釐米以上。長短變化如此顯著,非常引人矚目。
劍身由短而長的變化,原因大致有三個。
春秋以前,作戰以車戰為主,車戰所用兵器以長兵戈、矛、戟為主;短小的劍對戰車上的甲士而言,無直接斬殺之用,主要用途是「防檢非常」,即用於防身,用於棄車後的短兵相接。所以它可能主要配備給作為「致師」的虎賁(敢死隊性質的步戰勇士),以及隨車步戰的「徒附」。到了戰國,騎戰步戰大大發展,迫切需要相應的短兵,劍的位置便驟然提高。這時,為提高殺傷力,劍體需要加長。這是其一。經過長期實戰應用,劍的實用技術趨於成熟,技術的發展也要求劍身加長,並進而要求劍的形制多樣化,以適應不同技術的需要。這是其二。其三,冶金鍛鑄工藝的突飛猛進,特別是鐵兵取代銅兵的重大變革,使大大提高其堅韌度以延伸劍身成?可能。
在我看來,長劍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劍技進入成熟階段的象徵。從春秋末期到兩漢間的數百年間,長劍短劍並世而存,出現了風行海內的「擊劍熱」,形成了為士太夫所尊從的「劍崇拜」,這個時期可稱為我國歷史上劍的黃金時代。太史公以「論劍」與「道」相提並論,又產生了名為《劍道》的專著,這兩點可以視作「黃金時代」的主要標誌。

        但長劍是短劍的延伸,淵源有自,不成問題。春秋短劍以吳、越製作的最精,世人「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實用技藝也以吳越最發達,漢代民諺說:「吳王好劍客,民人多劍瘢。」?就是最好的寫照。而《吳越春秋》中越女關於劍技的那一段人所熟知的議論,乃是先秦劍論唯一傳存下來的文字,境界之高妙,至今令人品玩不已。長劍則似乎最先出現於楚國。楚國的長劍應當是在了吳、越的冶金技術和擊劍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春秋末期,越滅吳,楚又滅越,楚國奄有了吳、越廣大地區,直接吸取了吳越的優秀文化,舉世矚目的「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等吳越寶劍,不斷出土於戰國楚墓中,就是這一承襲關係的明證。
所以,及至戰國時代,楚國的長劍便獨步於列國,成天下矚目的利器。
楚人稱長劍
「長鋏」。「長挾」就是長柄,是以長柄代稱長劍。屈原所謂「帶長挾之陸離」,就是指這種長柄劍。楚國的長劍考古發現了很多,解放初,在湖南衡陽出土了楚國鐵劍十四柄,其中最長者一百四十釐米,幾乎是現代一般表演用劍的一倍長。從一般格鬥原理上推想,長柄劍既可以剌,又可以雙手揮殺,在這種鐵質長劍面前,短劍便相形見絀了。《鹽鐵論》卷9《論勇》曰:
荊軻懷數年之謀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憚於不意,列斷賁、育者,介七尺之利也。」
荊軻攜帶的是長僅一尺八寸的匕首,王利器先生《校注》引《白孔六帖》云:「匕首,短劍也。」其用法主要在「以劍遙擊」,一擊不中,便成空手!荊軻又但憑智勇而疏於劍術,所以擲劍不能成功,在秦王的七尺長劍面前,無能為力,只有聽憑宰割。秦始皇以長劍自救,使長劍的威力通過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表現得淋漓盡致。
楚國的長劍是楚國兵力的象徵,必定引起列國注意,而最為注意的是與楚國並立?強國的「虎狼之邦」秦國。
秦昭王與應侯有過一段有名的對話,見《史記》卷79《范睢傳》:

昭王臨朝嘆息,應侯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昭王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遠。吾恐楚之圖秦也。』」
這反映了楚國的鐵製長劍的確形成某種軍事上的優勢,對秦國構成威脅。
善於引進人才並積極學習六國之長,是秦國最終能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據《吳越春秋》記載,春秋時代著名的「相劍家」薛燭曾活動在吳、越地區,專門?吳、越國君鑑定寶劍。這位薛燭就是秦人。?說明早在春秋末期,秦人就通過民間交往熟悉了吳、越寶劍的優長,並且?生寶劍鑑定專家。
秦國當戰國之初的秦簡公時期,曾以政令形式要求官吏佩劍,這就是《史記·秦本紀》所載的「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這一年是前409年。相同的記載又見於《史記·六國年表三》:「(簡公六年)初令吏帶劍」。另外,《史記·秦始皇本紀》後附的《秦紀》中也有簡公「其七年,百姓初帶劍」的記載。《史記》對同一件事的重複記載,表明司馬遷對這一歷史事件的鄭重程度,說明對秦國來講,這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史學界對此記載一向都比較重視,許多學者都發表過富有意義的觀點。但,多數學者都是在劍的政治象徵意義上思考問題,忽略了劍作?武器的軍事價值和提倡帶劍的軍事目的。我以?秦簡公接連令吏帶劍,令百姓帶劍,著眼點就在劍本身。一個「初」字,說明在此之前秦人沒有佩劍習慣,或是秦的法律不允許帶劍。一個「令」字,又說明這是以政令方式強力推廣劍的佩帶,是在努力引進吳、越和楚國的先進兵器和戰鬥技藝。對秦國來講,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其意義不亞於後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所乙太史公才三次加以載述。
劍的引進並不是特別艱難的事,難的是劍技的普及和提高。秦簡公的兩條命令,目的就是在秦國營造一個適宜劍發展的環境,藉以提高秦國劍的綜合水平,終極目的是要軍隊掌握這種當時最先進的兵器及其擊剌技術,以提高軍隊戰鬥力。這個道理不難理解。以吳、越和楚國?例,那裡是劍的勃興之地,不僅鑄劍水平天下最高,而且擊劍水平也是最好的。春秋戰國以後數百年,一直到了漢代,吳地人民還保持著「尚勇輕死」的風俗,荊楚故地多「奇材劍客」。這是因?吳、越和楚國有喜好擊劍的傳統。所以,要提高一種兵器的總體實用水平,這需要時間和環境,需要培植基礎,需要造就一支技術隊伍並形成傳統。絕不是一旦有了這種兵器便可以運用自如,絕非如此,因?這不符合冷兵器的實用技術特點。
我以?秦國正是自簡公起,開創了從楚國引進劍技的傳統。這一傳統被後來秦王們所繼承。所以楚國創造了長劍及其技術──後世稱「荊楚長劍」,而真正受益的是秦。湖北宜昌戰國墓中曾發現了一柄製做精到的鐵質長劍,據考古工作者認?,這裡本是楚地,墓葬則屬於秦國,那?,這柄劍就很有可能是秦軍從楚國得到的戰利品。?前已談到,秦始皇所佩帶的就是長劍。《史記·剌客列傳》載,秦始皇猝然遇剌,「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虧得左右提醒「王負劍!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右股。」《文選·吳都賦》劉淵林《注》云:「秦零陵令上書曰:荊軻挾匕首,卒剌陛下,陛下神武扶揄長劍自救。」秦兵馬甬坑出土三柄劍,雖然都是青銅劍,但製作工藝極其精良,深埋地下近兩千後,猶光潔如新,鋒利無比。其長度均在80釐米上下,柄長在20公分以上,都屬於標準的長劍。我很懷疑這些長劍原本就是楚國出產,是秦國的戰利品,或是由楚國工匠製作的,秦人是否具有如此高超的工藝,令人難以遽信。
長劍的出現及普及,使短劍黯然失色,但這並不意味著短劍就此消亡了。長劍有其優勢,這是事實,而短劍也因?有它的特定技術而繼續存在下去。長、短劍同時存在,劍技內容更豐富了。
短、長劍並存的史實,我們從古文獻中可以得到一些認識。
劍既有短、長之別,那劍技家們必然會根據個人的傳授、功力、尚好而有所選擇,有的喜用長,有的喜用短;或以長制短,或持短破長,都會成劍技總體內容的構成部分。《史記·司馬相如傳》司馬貞《索隱》引《呂氏春秋·劍伎篇》來解釋「擊劍」二字時,說擊劍是:「持短入長,倏乎縱橫之術也。」這裡「持短入長」四個字,前提既然是「擊劍」,「長」字必不指戈、戟類長兵,而是指「長劍」。顯然,這四個字主要是從短劍破長劍的角度來看待擊劍技術的。
《莊子·說劍篇》是寓言性質的作品,但其中保存了一些重要的漢以前劍技史料。莊子以劍士身份去遊說喜好擊劍而不惜劍士生命的趙文王,趙文王問莊子曰:「夫子所禦劍長短何如?」此處「劍」字或作「杖」,「杖」是兵器的代稱。可見,長短劍各有千秋,劍士執長執短各隨所宜。
魏文帝曹丕擅長擊劍,他曾經自言:「餘好擊劍,善以短乘長。」曹丕曾經以甘蔗代劍,擊敗了「善有手臂」的奮威將軍鄧展。據曹丕自述,他與鄧展「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為之。」曹丕接著說:

餘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複一交,餘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深進,展果尋前,餘卻腳顙,正載其鄛,坐中驚視。」
我們細審這段文字,能隱約體味到曹丕善於「以短破長」的劍技特點。
曹丕說「吾法急屬」,這固然是有意使鄧展入彀,但持短破長,要法確乎在於步伐便捷,進退疾速,正如清初武藝家吳殳所言:「短兵進退須足利」。(11)所以,前引「持短入長、倏乎縱橫」六個字,「倏乎縱橫」正可借來為「急屬」作注。曹丕用的是以短破長的劍法,因此主要攻擊對方前臂,竟能「三中其臂」。對方則力圖「交中」,攻擊曹丕的面、胸。第二次交劍時,曹丕一改前勢,??深進,給予對方求之不得的機會,鄧展果然受賺「尋前」,曹丕乘勢移步換形,先發制人,擊中鄧展前額。很清楚,劍無論長短,關鍵還在法之高低,「三中其臂」是常法,需要深進時,照樣可以擊中其面,而且還是讓對家自已送上來。曹丕劍技不可謂不高明。
短劍與長劍的長度並沒有什?特定的標準,短劍最短的如上面所說的「尺八」,雖然又稱?匕首,但仍屬短劍範疇。短劍一個重要的技術是「以劍遙擊」,就是擲劍擊人,所用劍應比一般短劍更短些,不然就不好投擲。長劍的長度通常應在80釐米以上,最長的,以考古發現的實物看,前引解放初衡陽出土楚劍14柄,其中最長的一柄達到140釐米。廣州南越王趙昧墓發現的一柄西漢初的長劍,竟達到152釐米,堪稱長劍之冠!從技術上分辨,短劍主要是單手執柄,早期的軍中短劍多是一手執盾牌,一手執劍。後來不一定與盾牌相配伍。長劍在形制上的主要特點是把柄長,長柄是便於雙手執柄以奮力揮殺,所以長劍亦可以叫做「雙手劍」。
在我國歷史上,特別是古代武藝發展演變的歷史上,短劍與長劍的此消彼長,時顯時晦,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文化現象,它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歷史資訊,值得我們深入考察,仔細地解讀其中的隱奧。這篇短文僅限於從「源」的角度談了談我的粗淺認識,也可以說僅僅是開了一個頭而已。希望以後有機會再接著談下去,也希望能聽到讀者批評的聲音。



註釋
?:參見夏鼐先生《考古學與科技史》,文載《考古》1977年第二期。
?:分別見《史記·太史公自?》、《漢書·藝文志》。
?:《莊子·刻意篇》。
?:《後漢書·馬援傳附馬廖傳》。
?:《文物》1973年第六期。


















鐵槍」源流(轉自馬明達《說劍叢稿》)
鐵槍」源流
古代作戰,兵器以輕利
?上乘,所以有「快馬輕刀」之說。兵器笨重,不僅不利於武藝的發揮,而且無論步戰騎戰,都是一種負擔。這個道理是很好理解的。但是,歷史上確有不少膂力過人、武藝絕倫的武將,專門喜歡使用份量超乎尋常的兵器,這在史書上時有所見,並不完全是小說家的誇大之辭。
槍是刺兵,又是騎戰的主要兵器,
?了刺殺便捷,運用自如,古代槍柄主要用竹、木製作,這可以求證於文獻記載,並被考古所得的實物所證實。然而,古代武將確有人不用竹、木作槍柄,而是乾脆使用通體用鐵鍛造而成的「鐵槍」。古代使用鐵槍作戰的武勇之士,常常以「鐵槍」?號,以表示與?不同。
歷史上,最先以鐵槍臨陣的武將出現在何時,現在還不很清楚,唐代名將秦瓊所用的槍就很特別,但不知道是不是鐵槍。史載:

秦武衛勇力絕人,其所用槍踰越常制。初從太宗圍王世充於洛陽,馳馬頓之城下而去,城中數十人,共拔之不能動,叔寶複馳馬舉之以還。迄今國家每大陳設,必列於殿庭,以旌異之。」?
這種描寫不免有誇大,但以秦瓊之勇健,用槍不同於一般是可信的,我們推測,他用的很可能就是鐵製槍。史有明載的「鐵槍」英雄,以後樑名將王彥章最早,也最

?有名。《舊五代史》卷21《王彥章傳》說,他「常持鐵槍,衝堅陷陣」,當時人把他稱?「王鐵槍」。王彥章驍勇善鬥,每戰必勝,然而最後還是敗在槍法似更高一籌的夏魯奇槍下。但,宋以後的話本雜劇裡,「王鐵槍」是五代故事裡最重要的人物,「鐵槍」的名號也隨之傳揚天下,後來不斷有人以「鐵槍」作?名號,應該與王彥章的影響有關。五代另一個慣使鐵槍的將軍,是後樑的王敬蕘,《舊五代史》本傳說他:
敬蕘魁傑沈勇,多力善戰。所用槍矢,皆以純鐵鍛就,槍重三十餘斤,摧鋒突陣,率以此勝。」?
五代以降,宋、金、元之際,使用鐵槍,並以「鐵槍」

?渾號者不一而足,這幾乎成了這個時代的風氣。《宋史》卷197《兵志十一》載:
咸平三年四月,神騎副司馬使焦偓獻鐵盤槊,重十五斤,令偓試之,馬上往返如飛,令遷本軍使。」
鐵盤槊」形制不明,以其重量來看,很可能是用鐵絲纏繞槍柄的槍,這樣可以加強槍柄的堅韌度,比一般竹木槍柄要結實得多,又能保持槍柄彈性。直到明清時代,軍中用槍常有這種形式的。如果是純鐵槍,份量應該比十五斤重。這可以算做鐵槍的一種。
史書中,北宋執用鐵槍的將領雖不多見,但當時鐵槍確是軍中兵器之一,國家曾專門製作以供給邊地將士。《宋史》卷197《兵志十一》載:

仁宗時,天下久不用兵。天聖四年,詔減諸路歲造兵器之半。是歲,詔作坊造鐵槍一萬五千,給秦、渭、環、慶、延州鎮戍軍。」 這是一條需要稍做分析的材料。宋代諸州都有監造兵器的機構,每年所造兵器數量很大,這在宋修方志如《景定建康志》卷39《武衛志》裡都有記載。因

?兵器易於損壞,所以各地添造兵器的數量往往很大,動輒以數萬計。朝廷給秦、渭等五州特意製造鐵槍一萬五千條,一是說明軍中使用鐵槍者不乏其人,但畢竟不是每一個將士都能用得了的,所以平均每州三千條,這個數位不能算多。其二,秦、渭五州與西夏毗鄰,是北宋戰爭最多的地區。西夏雖然是「黑子彈丸」一樣的小國,但民族強悍,武備嚴整,北宋屢屢戰敗。北宋專?五州製造鐵槍,顯然有提倡尚武精神,獎進驍勇敢戰之士的寓意。
宋、金間用鐵槍的武將時有所見,我們舉幾個例子。
《三朝北盟會編》卷249載,與耿京、帝棄疾一起揭起抗金義旗的有一位叫「李鐵槍」,是一個忠義之士,但他的名字已經無從考知。李鐵槍事
?亦見《金史》卷87《僕散忠義傳》,被稱之?「火山賊」,曾被女真名將僕散忠義擊敗。
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李鐵槍」,就是金末縱橫山東的「紅襖軍」首領李全。周密《齊東野語》卷9《李全》條載:

嘗就河洗刷牛馬,於遊土中蹴得鐵槍桿,長七八尺,於是就上打成槍頭,重可四五十斤。日習擊刺,技日以精,??推服,因呼?『李鐵槍』。」 李全是王彥章以後最有名的鐵槍將,《大金國志》卷25說他「身長八尺,手執鐵槍。」《宋史》卷475本傳也說他「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李全的夫人姓楊,號李姑姑,也以槍法馳名,曾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明清以來的流傳甚廣的梨花槍(即六合槍)就託名於她。
金朝用鐵槍的似較宋朝

?多,特別是金末抗擊蒙古的戰爭中,北方出現過好幾個以鐵槍?號的武將。
有楊鐵槍,見《元史·王珍傳》:「金末喪亂,所在盜起,南樂人楊鐵槍,聚
?保鄉里。太祖遣兵攻破河朔,鐵槍以兵應之。」
有另一個楊鐵槍,是關中兵的首領,曾在山西以數千人叛蒙古,被蒙古所擒獲,事見《元史·李伯溫傳》。
有張鐵槍,是金的驍將,被蒙古勇將吾也而俘虜,抗節不屈而死。事見《元史·木華黎傳》和《吾也而傳》。又據《元史·史天倪傳附史樞傳》,這位「張鐵槍」名叫張資祿,是金國鄜州名將。
金末還有「葛鐵槍」,是金朝名將武仙的部下,以驍勇聞名,後被史天澤擒獲。事載《元史》卷155《史天澤傳》及卷120《肖乃台傳》。
蒙古軍將領用鐵槍者以隋世昌最有名。《元史》卷166《隋世昌傳》載:

隋世昌,其先登州棲霞人。……善騎射,身長八尺,鍛渾鐵?槍,重四十斤,能左右擊刺。」 隋世昌的父親原本也是金朝軍官,後降順元太宗。渾鐵即未經鍛鍊的鑄鐵,以鑄鐵

?槍,槍體笨重無彈性,又重達四十斤,足見其人必是非常健壯多力的人。說隋世昌「能左右擊刺」,說明他的鐵槍不止用於直剌,還可以左右橫「擊」。一個「擊」字,對我們瞭解鐵槍的實用功效大有幫助。清初遺民學者陸桴亭?武術家石敬岩寫的傳紀中說到,石敬岩曾說馬上槍「以渾鐵?貴」, ?而明代幾家最主要的武藝圖書中,都說當時的槍柄主要是用「稠木」製成的。?
元末武將用鐵槍者,有楊維楨曾兩次題詠的李鐵槍。其《李鐵槍歌》云:


古鐵槍,五代烈,今鐵槍,萬人傑。紅蠻昨夜斬關來,防關老將泣如孩。鐵槍手持丈二材,鐵馬突出擒紅魁。磔紅頭,鑿紅骨。誓紅不同生,滅紅倒紅窟。君不見錢塘城中十萬家,十萬甲兵赭如血,一夜南風吹作雪。」 另據楊維楨的詩序,這位李鐵槍是元朝的萬戶,至正十二年(1352)曾大破紅巾軍於杭州城外,同年九月作戰受傷。他的姓名事

?待考。
有趣的是,由紅巾軍的戰士起家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用過鐵槍,這可以證明元末使用鐵槍之廣。錢謙益《投筆集·後秋興二》之七云:「十載傾心一旅功,禦槍原廟夢魂中。」原注云:「南門舊存高皇帝手禦鐵槍。」朱元璋用過鐵槍,我以是可信的。朱元璋從軍後以作戰勇敢而屢獲提升,這是大家熟悉的史實。他當了大明皇帝后,非常注意軍官的武藝素質,尤其注重槍法水平,亦見槍是當時軍中最重要的兵器。洪武四年三月,他曾經下令給中書省,要求凡百戶無軍功而積勞升職者,一律要通過比試武藝來確定是否升職。「比試之法,每二人
?偶,持槍角勝負,勝者始得升擢。」這次大比試由都督王銘主持,王銘最善槍法,他親自參加比試,「百戶諸善用槍者,率莫能與銘抗。」
清代武將用鐵槍的應該還有,但見於史載的很少。比較著名的一例是清嘉慶年間的「張鐵槍」
──張永祥。清吳振棫《養吉齋餘錄》卷9《張永祥傳》載:
張永祥,淮寧人,槍法精絕,人呼?張鐵槍。嘉慶丁巳二月,白蓮賊齊王氏,即所謂齊二寡婦者,自楚掠豫,將南趨襄城。永祥以鄉兵三百敗之廬氏。當事給永祥把總銜,意不屑也。後十年,阮相國元撫河南,召祥給役麾下。撫浙時,複攜與俱,使教溫甯營槍法。……聞永祥甚馴謹,而臨事慷慨,無所撓阻,有古烈丈夫風。乃混?縐鈴,不能以功名顯。惜哉。」 張永祥在當時頗有名聲,嘉慶間楊鑄(子堅)也曾寫過一首《張鐵槍歌》,記張永祥隨阮元(芸台)緝捕海盜等事,後又在揚州知府屠倬幕中掌書記,可見張確實是一位難得的文武兼長人材。詩載《自春堂詩集》卷七。
鐵槍應主要是馬上兵器,以它自身的重量,借助於馬的賓士,可以發揮突剌之效,必要時還可以左右橫擊。如步戰用鐵槍,總不及竹木

?柄者輕利便捷,所以明清軍中用槍主要還以稠木?柄桿的第一等材料,南方的攢竹只可做短柄,不可做槍柄,因?長則腰軟。總之,執用鐵槍的前提是必需有過人的膂力,不然便是吃力不討好。有些人?表現其健壯,專門使用重量超常的兵刃,這其實有悖於常理,不足?法。
鐵槍很可能還被用作儀仗兵器,至少民國年間就用過一回。
民國十一年,北洋直系軍閥曹錕在保定駐軍,他積極練兵,擴大力量,準備隨時進入北京攫取更大的權力。當時,他創建了兩個特殊兵種,一個叫「苗刀營」,全營配備雙手執用長柄日本式長刀,改稱苗刀,由靜海人劉玉春任教習。另外一個叫「鐵桿矛營」,一律配備俄國式鐵矛,請了白俄教官訓練。所謂「鐵桿矛」其實就是鐵槍,據說原本是俄國哥薩克近衛騎兵的儀仗隊裝備,騎兵列隊而行,矛插在馬蹬旁,士兵一律用右手握著矛桿,威風凜凜。不久,遭錕在吳佩孚擁戴下進入北京,進城時
?炫耀武力,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苗刀營肩扛長刀,列隊步行;鐵桿矛營是騎兵,走在苗刀營後邊。兩隊人馬,不古不今,不土不洋,煞是好看。這大概是古老的鐵槍又迴光返照了一回吧!
註釋

?:唐劉餗《隋唐嘉話》上
?:《舊五代史》卷20《王敬蕘傳》。
?:見《陸桴亭詩文集》卷6
?:戚繼光《紀效新書》卷10《長兵短用說篇》:「槍桿,稠木第一。」
 

天使的凝視
深夜還在遊蕩嗎?看來需要好好調教一下呢!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以前小時候看沒感覺...

現在覺得很唬爛...長劍放在背上比較好拔= =?....


(遠目
 
全日本劍道聯盟會員                                    
全日本戶山流居合道聯盟台灣支部       全日本戶山流居合道聯盟官網
全日本拔刀道聯盟台灣支部
大中華戶山流居合道聯盟 理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加瀨‧光一 於 09-12-16 18:07 發表
以前小時候看沒感覺...

現在覺得很唬爛...長劍放在背上比較好拔= =?....


(遠目


閣下指那裡?       = =a


以我個人學中國劍幾天的師徒對話中理解
背上真的也不太好拔
大部分應該還是繫在腰上才對
只有華山劍才會背在背後

除非...
如果兵器太長,掛腰會拖地
這種情況掛在背上才比較合邏輯 (我個人見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或者武器太大太重   掛腰會影響平衡......
個人見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kevin.chang 於 09-12-16 18:34 發表


閣下指那裡?       = =a


以我個人學中國劍幾天的師徒對話中理解
背上真的也不太好拔
大部分應該還是繫在腰上才對
只有華山劍才會背在背後

除非...
如果兵器太長,掛腰會拖地
這種情況掛在背上才比較合邏輯 (我個人 ...



刺秦王那段


我覺得很詭異...直接拔拔不出來...放在背上就拔的出來....= =我該說姓秦的拔刀技術很差還是很怪異...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加瀨‧光一 於 09-12-16 18:53 發表



刺秦王那段


我覺得很詭異...直接拔拔不出來...放在背上就拔的出來....= =我該說姓秦的拔刀技術很差還是很怪異...


不對吧!

我記得是有一段距離,秦王覺得不太對勁向後退,所以荊軻的行刺距離不夠,被秦王閃開
皇帝的護衛見狀向前,
荊軻受阻,知刺殺不成,於是向秦王擲出匕首,但沒中

在這段時間內,我想秦王的劍再多麼難拔也應該還是拔出來




嗯!等等!秦王是在手上拔不出來,在背上才拔出來?


[ 本文章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9-12-16 19:00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ann11606 於 09-12-16 18:42 發表
或者武器太大太重   掛腰會影響平衡......
個人見解


如果你有拿過短兵器,會發現到,其實武器都很輕
尤其是表演用的武器,都超輕的
而重的武器,也沒人會想要掛在腰上

所以腰上的武器就是大家印象中差不多的那些東西:劍、刀、小斧啊,之類的。
不需要花太多心力想這事情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kevin.chang 於 09-12-16 19:06 發表


如果你有拿過短兵器,會發現到,其實武器都很輕
尤其是表演用的武器,都超輕的
而重的武器,也沒人會想要掛在腰上

所以腰上的武器就是大家印象中差不多的那些東西:劍、刀、小斧啊,之類的。
不需要花太多心力想這事情 ...

通常
比自己大腿短的才會掛腰上
比自己手肘短的才會隱藏在手腕上
比自己手掌短的則串在胸前、四肢上(上臂、大腿、小腿)
這些情況是比較隨意的裝配法

重點不是重量而是長度
長度不只影響出擊的流暢度
甚至影響使用者的肢體靈活度更多
即使是不會拖地的長劍、劍鞘長度(從腰算起仍長過膝蓋,甚至小腿肚者)
仍有可能在轉進或激烈纏鬥時發生絞住下盤的情況
所以配於腰上的劍,通常仍然會抓個重心點,使之傾斜而不至於完全垂直於地面。

至於背於背上的長劍,有一種說法是需要出鞘時
握住劍柄,直接將肩上的背帶解開,使劍鞘直接隨背帶滑落而使劍出鞘。
所以這一類的劍鞘並不會設計卡榫來固定劍身,只是一個使劍能固定在背後而不傷害到背著的人的「裝置」。

[ 本文章最後由 銳鱗亞鼠 於 09-12-17 01:15 編輯 ]
 

設定──千條萬序 鉅細靡遺 越來越像作品;作品──賣萌帶色 不知所云 越來越像設定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銳鱗亞鼠 於 09-12-17 01:00 發表

通常
比自己大腿短的才會掛腰上
比自己手肘短的才會隱藏在手腕上
比自己手掌短的則串在胸前、四肢上(上臂、大腿、小腿)
這些情況是比較隨意的裝配法

重點不是重量而是長度
長度不只影響出擊的流暢度
甚至影響使用者 ...


很抱歉現在才回,問了一下專門人士


他給我了我兩種比較現代話的說法

1.中國劍的劍身是軟的,如果有去過專賣店拔過中國劍來看的話,其實真的非常軟,所以因為不會硬度的關係而影響背上拔刀

2.就如長度而言,如果不配合以上解說的話,刀長如果超過60CM以上就絕對拔不出來,接著就套上閣下的說詞就有可能說的通了

置於卡準的話我覺得有待討論,畢竟我雖然沒有練過中國劍,但是中國劍的卡準設計基本上都還是會有,畢竟人在江湖身不有己,什麼翻滾跌倒碰撞之類的都很常見,如果不設計一個卡準來措施的話,搞不好自己的劍都掉了還不知道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加瀨‧光一 於 10-1-2 03:37 發表
置於卡準的話我覺得有待討論,畢竟我雖然沒有練過中國劍,但是中國劍的卡準設計基本上都還是會有,畢竟人在江湖身不有己,什麼翻滾跌倒碰撞之類的都很常見,如果不設計一個卡準來措施的話,搞不好自己的劍都掉了還不知道

嘛,那些是針對自己觀察與實際模擬的情況作個描述而已
並不是說之前小鼠列的就是正確的
而是畫圖的時候怎麼畫都感覺不太對,才統整出那一類「很像一回事」的東西
(試著從背後拔一把製圖桌那種一公尺長的尺;這是個又蠢又簡單實際的流言終結法)(文具店很多這種長度的玩意)
(也曾經試著製作cosplay用的道具所以對長度之類的有探討過)
甚至連卡榫的部份也是從西方劍類(背上雙手劍?)抓過來的靈感(知道東方劍有卡榫,可是沒深入研究)
實際上是不是真的這樣讓劍鞘隨手拋也是個大問號
更別提小鼠更是沒接觸過得東方劍…
(如果一個世界,魔法隨處可見、稀鬆平常,那麼所謂『兵器』的觀念就不會還停留在刀劍的『型』上了。)

[ 本文章最後由 銳鱗亞鼠 於 10-1-2 04:46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28 15:55 , Processed in 0.02784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