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克里斯Chris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現在,我們繼續介紹法國的情況。繼「安塔克」之後,法國研製成功的另一種反坦克導彈,是SS12,但它無疑地是一種車載導彈。導彈自行化跟火炮自行化的發展思路是一樣的,我們在前言中已有交待,對自行化問題本書將不予討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認為,SS12是SS11的一種放大型號,只是在動力系統上,作了相應的變動。它採用了半自動制導方式,並且在使用這種方式的導彈中,它大概是第一個加入現役的。這裡,順便說明一下半自動制導及其原理還是值得的。在各種不同的系統中,基本的思路都是一致的,這就是,導彈發射出去之後,射手需要完成的全部動作,就是不管目標怎樣運動,都應當始終將瞄準鏡視軸線對準目標。不管瞄準線怎樣移動,導彈都將沿瞄準線飛行。這一點是通過一個複雜的控制箱實觀的,控制箱內裝有紅外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探測到位於瞄準鏡視界範圍內的導彈所發出的火光,並問相應的信息傳輸裝置發出電信號,信息傳輸裝置通過導線將修正指令傳到導彈上,「通知」導彈移動到瞄準線上。當導彈與瞄準線重合時,修正指令消失,導彈即可徑直向前飛抵目標。但是,實際上,射手在操作時並不能一勞永逸,需要經過不斷地修正,才有可能最後達到目的。在跟半自動制導體制相結合時,導彈本身幾乎不需作任何改變,但從上面所進行的簡要敘述中可看出,瞄準裝置必定要大為複雜和高度的精密,這不可避免地又會導致價格的急劇增長。如果僅從命中目標這個標準進行衡量,那麼,半自動制導方式確實佔有明顯的優勢,而且射手的全部工作就是扣壓扳機和使瞄準具對準目標,只要做到這一點,就肯定會命中目標。訓練完成這種動作的射手,自然非常容易。然而,在武器發展領域內,並不存在完美無缺的東西。  

  半自功制導系統,不僅造價昂貴,而旦也給戰術使用帶來了麻煩。發射時,射手必須位於能夠清楚地看到目標的位置上,並且必須位於導彈的近旁。如果目標作橫向運動,那麼,射手就必需轉動瞄準具進行追隨瞄準,同時,導彈也將隨同瞄準具進行同步轉動。為了完成上述動作,要求發時陣地——在某種程度上說——必須處於暴露狀態,儘管人們在主觀上總希望發射陣地能夠設在距敵人較遠,因而使敵人難以發現的隱蔽地段上。而第一代反坦克導彈,在這方面卻顯示有明顯的優點。由於它是利用控制手柄進行人工制導,因此,發射時,射手並沒有必要靠近導彈。射手可以把控制箱放在另一個地方,再用電纜把發射架與控制箱連接起來,就可以在距離發射位置若干碼之外發射並控制導彈。這段距離的大小,雖然通常都嚴格保密,但有人暗示,50-100m的距離,並不是不能實現。發射這種導彈時,首先必需使導彈飛到瞄準線上,然後,才能使其正常地飛達目標。開始階段的方向引導,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而用在起始階段這幾百碼的飛行距離,也確實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但它帶來的好處是,射手可以隱蔽在山頂,而導彈發射架則可以放在山頂的後面,因此,在實際發射時,導彈可以處於良好的隱蔽狀態。而在飛行中,則很難能夠判明導彈射手的意圖和目的。只要陣地選擇適當,射手技術熟練,導彈就能夠在敵人對發射陣地和來襲方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一舉將坦克毀殲。種種跡象表明,在1973年的阿以戰爭中,就已經做到了這一點。這種控制方法的最大缺點,是引導導彈進入瞄準線時所需要的最小射程比較大,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有些導彈所給出的諸元中,有效射程是從300、400m到最大射程的道理。這300-400m,就是使導彈進入控制狀態所必需的飛行距離。而在第二代反坦克導彈上,由於採用的是半自動制導方式,因此,就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導彈進入瞄準線,就如同火炮所發射的炮彈進入彈道是一樣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讓我們回過頭來再繼續敘述法國的導彈系列。法國的另外一種,也是最後一種反坦克導彈,是「米蘭」(Milan)反坦克導彈,這是一種設計先進、單人便攜的半自動制導導彈,它現在已經在法國陸軍中服役,而不久還將在西德陸軍中服役。「米蘭」的研製和試驗階段先後經歷了10年的時間,它採用了不少新的概念。首先,它是一種預先包裝好的全備彈,工廠交貨時,即已進入待發狀態,裝於玻璃鋼包裝筒內。發射時,裝入發射筒的後部,因此,雖然不能說包裝筒就是發射筒,但起碼應該說是發射筒的一個組成部分。發射的瞬間,包裝筒被吹向後方,發射筒即可再裝進一發新彈。「米蘭」系統在使用上非常簡便,但其作用卻極為有效。它的彈長為30 in(762 mm),連同包裝筒一起,共重24 lb(10.9kg),發射裝置重33 lb(15kg),因此,裝有導彈的發射裝置的全重,已經超過了單個步兵進行長途行軍所能攜帶的負重置,但裝填程序非常便捷,而且,在行軍時,通常都是導彈和發射裝置分開攜帶。導彈在發射之前不需要再進行檢查,全套裝置就如同是1門火炮跟彈藥一樣。如果導彈不發火,可以退出故障彈並裝填一發新彈。導彈的飛行速度為590 ft/s(179.8 m/s),或者說是,每小時稍超過400 mi(643.6 km/h)——應當說,是相當的快。導彈能夠快速飛行的優點之一,是在緊急情況下,能像火炮進行直瞄射擊時射出的炮彈那樣,打擊近距離內的目標,而根本用不著進行制導。當使用這種方法時,它的最小射程為75m。與50年代那些大吹大擂,但性能落後,飛行速度很低的導彈相比,「米蘭」導彈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武器。然而,像其它任何半自動制導的反坦克導彈一樣,它的價格比較貴。  

  儘管法國在反坦克導彈發展領域內一度處於領先地位,但這種局面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到1960年,其它許多國家就已經生產出了他們自己的產品,各式各樣的導彈型號幾乎匯成了一股小小的發展熱潮。它們全都利用控制手柄進行人工制導,並且絕大多數的尺寸都相當小。在西德,梅塞斯米特公司(Messerschmitt)生產出了「柯布拉」(「Cobra」,「眼鏡蛇」)反坦克導彈,並於1960年開始服役,據說,一直到1969年還在生產。這是一種設計普通的反坦克導彈,彈上有四片控制尾翼,彈重23 lb(10.4 kg),戰鬥部重5 lb(2.27 kg),射程據稱為2000 m。它的唯一的特點是,發射時既不用發射箱,也不用發射軌,只靠兩片尾翼支撐在地面上。在彈體的外側有一個外加的助推火箭,發射時,助推火箭使彈體跳起並向前飛行,飛出幾碼之後,續航發動機點燃,導彈即轉入正常飛行,並納入射手控制之下。這種導彈的售價比較合理,因此,對那些沒有導彈工業的國家頗有吸引力。到1969年,已經生產了120000多枚,並銷售到18個國家,其中有很多是北約成員國。這種導彈的飛行速度比較低,約為190 mi/h(305.7 km/h),而那對尺寸很大的尾翼,也肯定會對橫風比較敏感。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在意大利,它所生產的「蚊」式(Mosquito)反坦克導彈跟西德的「柯布拉」非常相似,只有一點除外,就是它是從包裝箱上發射。它比「柯布拉」尺寸稍大一點,但戰鬥部尺寸大體相同,並且飛行特性也非常相近。據說,這種導彈目前仍在生產,但並沒有大量向國外出售。瑞典生產的反坦克導彈,被稱之謂「斑塔姆」( Bantam),它是「博福斯反坦克導彈」一詞的字母縮寫。這種導彈由博福斯公司在1956年開始自費研製,1963年被瑞典陸軍採用,1967年瑞士陸軍也進行了裝備。雖然聲稱它的尺寸接近於「柯布拉」——彈長3 ft(914.4 mm),翼展16 in(406.4 mm),但重量較小,僅17 lb(7.7 kg),所以,人們必定會估計到,它的戰鬥部相對來說比較小,效能也比較差。為了縮小包裝箱尺寸,它的彈翼嵌在發射架內,發射時,先砰的一聲彈射出去,然後再展開。跟SS11一樣,「班塔姆」也是用發射箱進行發射,而在瑞士陸軍中,它則被安在一個專用的支架上,而支架則安於普什-哈爾林格(Puch-Haflinger)微型汽車的前部。  

  甚至日本,也已擁有他們自己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KAM 3式,它於1957年開始設計,1963年進入服役。它同樣也跟「柯布拉」類似,只是尺寸比較大。它在一個放置於地面的輕型支架上進行發射,並且據說非常容易控制。在一本介紹世界兵器的圖書所刊載的一張照片上,似乎有顯示KAM 3在夜間發射的鏡頭,如果果真如此,那麼,它就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具備夜間作戰能力的反坦克導彈中的一種。由於在已經進行準確瞄準的條件下,發動機的火焰和炫目的閃光會遮住目標,射手根本沒有辦法判斷目標的準確位置,因而,也就無法對命中與脫靶之間的區別實施有效控制。所以,在夜間使用反坦克導彈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日本已經生產出了第二代反坦克導彈——KAM 9式,採用的是半自動制導方式,然而,這是一種車載導彈,已經超出了單純由步兵攜帶和使用的範圍。  

  像其它國家一樣,英國對反坦克導彈的發展也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1956年,密塞斯威克斯(Messrs Vickers)公司開始自費研製反坦克制導武器,結果是,研製成功了「威基蘭特」(「Vigilant」,「警惕」)式反坦克導彈,並於1963年進入現役,並很快又出售給芬蘭和科威特,1964年又大量出售給沙特阿拉伯,次年又大量出售給利比亞。「威基蘭特」的外形和性能跟其它導彈非常相似,但由於飛行速度比較大,所以其彈翼比較小。導彈在出廠時,被密封於包裝箱內;發射時,導彈從包裝箱內直接射出。它採用姆指控制桿進行制導,而不是像一般導彈那樣,採用實際的控制桿。它的射程比較小,僅1370 m,但精度比較高,在第一代反坦克導彈中,「威基蘭特」是唯一一種沒有採用「加速度控制」系統的導彈。威克斯公司是「速度控制」系統研製工作的先驅,他們事先就曾預見到,這種導彈的價格可能會比較貴,然而,事實已經證明,增加這筆額外的開支還是值得的,從試驗記錄來看,「威基蘭特」的精度確實高得驚人。它是一種名符其實的單兵武器,使用一個輕型控制箱和瞄準具。導彈在飛行中,依靠空氣動力控制面進行控制,因此,在能夠對控制指令作出反應之前,必須達到一定的速度,但它的最小射程比其它任何型號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都小,而且,在可靠性和堅固性方面都很好。它的悲劇在於,它出現的時間太遲,在它問世時,絕大部分的導彈市場,已經被一些性能低劣的導彈型號所充斥。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英國的第二種反坦克導彈是「斯文費厄」(Swinfire),它是「威基蘭特」的放大型號,因而具有相當大的威力和通用性。和其它反坦克導彈相比,它在設計上有獨到之處。從外表上看,它彷彿跟其它有線制導、手工控制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並無二致,但是,實際上遠非如此。它的外形很小,速度很快,並且在制導方式上,也與其它已經生產的導彈有所區別。像「威基蘭特」一樣,「斯文費厄」採用的也是姆指控制稈和「速度控制」原理,但對導彈的控制,卻是通過轉動和傾斜發動機噴管的辦法來實現的。這是一種異乎尋常的發展,因為這意味著,導彈從發動機點火和離開發射架的瞬間,就已完全處於射手的控制之下,因此,「斯文費厄」的最小射程極小。「斯文費厄」的另一大特點,是採用了計算式瞄準具和程序飛行控制盒。發射時,射手可以在任何方向上,離開導彈一段相當遠的距離。導彈將沿預定的航線飛行,導彈能自動進入瞄準具視線並一直向前飛抵目標,因此,射手也就根本用不著擔心捕捉或搜索不到導彈。這種自動飛行的程序,可以在一個很大的射擊區域內進行計算。使射手可以放心的是,只要在導彈發射時,他能把瞄準具對向預定的射擊區域,那麼,導彈就會立即調轉方向,自動進入射手的瞄準視界,而無需射手再作任何其它動作。這一點的使用價值非常之大,它大大簡化了射手訓練,使射手在發射陣地的選擇擁有很大的活動餘地,而這一點是其它老式反坦克導彈所做不到的。「斯文費厄」現已在英國陸軍中服役,並將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發揮其威力。  

  對於在世界範圍內所興起的這股生產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熱潮,美國人明顯的是持旁觀態度,他們僅購買了少量的SS11和「安塔克」導彈,以便進行試驗和獲取知識。美國陸軍並不認為,他能從控制手柄制導的導彈中,得到他所需要的全部東西,在經過對一種被叫做「標槍」(Dart)的車載反坦克導彈進行初步探索之後,美軍斷然決定,越過控制手柄制導階段,全力以赴地著手從事半自動制導導彈的研製。事實證明,這條途徑既不容易,又不省錢,更不會迅速,自1960年開始進行研究,到1972年第一枚導彈投入使用,前經歷了12年時間,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種被稱之謂「陶」(TOW)的反坦克導彈,終於被研製出來。「陶」是英文「管式發射,光學跟蹤,有線制導導彈」一詞的縮寫。它很大,比「米蘭」導彈要大得多,很重、很貴、也很複雜,但威力大得驚人,並且對坦克極為有效。這種導彈不需經過任何改變就可安裝到直升飛機上——自然,瞄準系統必定會跟地面全然不同。在越南戰爭的結束階段,有兩架攜載「陶」式導彈的直升飛機,在對越共坦克與裝甲車作戰時,曾經獲得了80%的成功率,直升飛機在作水平直線飛行的情況下發射導彈,機上使用的是一種特製的穩定式瞄準具。  

  使用地面發射架時,「陶」式導彈的戰鬥全重為170 lb(77.2 kg),對於它的4人發射小組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導彈連同包裝筒一起,共重40 lb(18.2 kg),同「米蘭」一樣,導彈發射後,包裝筒被吹向後方,一個小型的無座力炮發射藥先將導彈推出發射管,在導彈飛出發射管之後,火箭發動機開始點火。發射藥向後所產生的衝擊波非常不利於隱蔽,特別是在沙塵地形條件下就更是如此。由於發射時射手必須能夠看到目標,因此,反過來說,目標也容易看到射手及其在發射時所暴露出來的徵候,然而,對於這種如此有效的武器來說,這只是所付出的一點小小的代價。使美國陸軍深信不疑的是,它所擁有的「陶」式導彈,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一種反坦克武器。根據所援引的材料,當射程在1 mi(1610 m)左右時,「陶」式導彈具有高度精確的命中概率。由於「陶」式導彈的飛行時間比較短,因此,和用一些老式導彈相比,目標機動到遮蔽物後面的機會非常小;由於射手跟蹤坦克的時間只有僅僅幾秒鐘,所以,射手在發射時的緊張程度可以大為減小。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美國設計的第二種反坦克導彈,是「龍」式反坦克導彈。這是一種名符其實的單兵便攜式導彈。跟「陶」式導彈一樣,採用的是半自動制導方式,安裝的是普通的跟蹤裝置及指令傳輸系統。它的彈徑為90 mm,交貨時,導彈放在玻璃鋼製發射筒內,從而組成了完整的發射裝置,射手再將瞄準/跟蹤裝置安在發射筒上以後,就組成了完整的「龍」式導彈系統。發射後,射手取下瞄準跟蹤裝置,空的導彈發射筒即被扔掉。但是,「龍」式導彈並不是「陶」式導彈的一種小型化,二者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區別,事實上,在所有的反坦克導彈中,「龍」式導彈的動力系統是最為獨特的,對外行者來說,它的工作過程,簡直令人難以理解。它不像其它導彈那樣,在尾部裝有一個大的火箭發動機,而是在彈體中部排著12行共計60個微型火箭噴管,每個噴管都跟彈體軸線成一定的角度,因而,經過噴管噴出的氣流,既流向後方,也流向側方。這些發動機點燃的時間很短,不到一秒鐘,但因為是位於同一排兩端的一對微型火箭同時點燃,因此,並不會使彈體發生上下擺動。  

  射手發現目標以後,先將跟蹤器安裝到發射筒上,再展開輕型雙腳架,然後設置好發射陣地。在目標進入瞄準線後,射手扣動扳機,在一個普通的小型無座力炮發射藥的推動下,導彈即可發射出去,並一面向前飛行,一面作低速滾動。在經過幾碼遠的無控飛行後,第一對微型火箭開始點火,彈上的陀螺裝置可以確定,被選定的微型火箭噴管何時面向下方,並在其指向地面的時候開始點火。其作用是給導彈以向上和向前的推力。經過大約半秒鐘之後,相鄰的下一對微型火箭接著點火……,依次類推,逐次點火,用以克服重力和空氣的阻力。在飛行過程中,當每對火箭點燃時,導彈即稍稍上升,飛行速度下降後,導彈又慚慚下降,這時,另一對火箭即開始起動……,此種過程一直持續到導彈命中目標為止。發射時,「龍」式導彈所發出的聲音也非常獨特。夜晚,當幾乎全黑的導彈被射到航程上以後,從火箭發動機噴發出來的火焰,就會形成一串快速移動的亮點,用攝像機拍出的照片表明,「龍」式導彈的飛行軌跡非常像是,在一條長長的絲光線上串著的一串閃閃發光的明珠;白天,人們在觀看「龍」式導彈的發射時,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隻正在大草原上奔馳的獵犬。  

  半自動制導瞄準具,可以向導彈提供必要的修正量。當需要導彈向側方運動時,陀螺儀將等彈體傾斜一定角度後,再讓下一對微型火箭點燃,這樣就可以防止橫向推力將導彈推回原來的航線。導彈發射後,射手從發射筒上取下跟蹤裝置,拋掉空發射筒,並準備好下一次的發射。「龍」式導彈的戰鬥全重為30 lb(13.6 kg),其中瞄準裝置總共不到7 lb(3.2kg)。導彈有一個巨大的空心裝藥戰鬥部,至於它的破甲力,自然是嚴加保密,但根據製造廠商透露出來的可靠情報表明,它能夠穿透現今所有的坦克裝甲,而不管命中角度有多大。「龍」式導彈唯一的明顯缺點,似乎是射程太近,僅有1000 m,也就是1100 yd,無論從任何意義上說,這樣的射程都是不夠的。「威基蘭特」的早期型號之所以受到責難,就是因為它的射程僅有1375 m,而其改進型已經達到1700 m,而「龍」式導彈的射程比「威基蘭特」的早期型號還近!利用目前的動力系統來增大射程的辦法是否可行,尚值得懷疑,當然,低估製造者的聰明才智和獨創精神,顯然也是愚蠢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在反坦克導彈發展方面應當考慮的最後一個國家,是蘇聯。描寫蘇軍的情況,這是一個使人心灰意冷的課題,因為,來自蘇聯的情報異常貧乏,而且又都經過宣傳部門的渲染和歪曲,因此,要想從中得出嚴密的結論,顯然是十分困難的。然而,我們可以肯定一點,就是蘇聯至少有三種反坦克導彈。現在可能還會更多。據我們所知,最老的一種,是PUR 61式,北約稱其為「斯拿波」(Snapper),「斯拿波」很像SS11,其尺寸與重量也基本相同。根據目前的判斷,它的有效射程為500-2300m,飛行速度可能相當低,因為它的尾翼比較大,並且成十字形配置。飛行中依靠空氣動力進行控制,配用的是空心裝藥戰鬥部。說它具有跟SS11同樣的性能可能是公正的,假定它採用的是「加速度控制」型制導系統的說法,同樣,也可能是公正的。「斯拿波」雖然是一種步兵武器,但它通常都以多聯裝的形式,安裝在車輛上。根據有關的規定,射手可以在距發射架50m遠的地方,進行遙控發射。  

  在「斯拿波」裝備部隊之後不久,另一種作為「斯拿波」的補充的導彈即已出現。這種導彈,在蘇軍內部稱之謂PUR 62,而北約則稱其為「斯瓦特」(Swatter)。這種導彈真是高深莫測,人們至今對其尚知之甚微,目前,人們唯一知道的是,它大約在60年代中期即開始服役。它似乎是「斯拿波」的改進型,可能在彈頭內配有多種末端制導系統,這意思也就是說,在導彈飛行的最後幾百碼距離內一些敏感裝置能夠探測到目標,並導引導彈一直飛抵目標。如果真是這樣,那它可就是一種走在時代前面的超級武器。因為,它實際已經具備了把所有這些高級而複雜的東西,集中到一個窄小空間的能力,更何況,在數年之前,它就已開始服役。大概要等很多年之後,我們才有可能知道它的底細。跟「斯拿波」相比,「斯瓦特」的彈翼要小得多,顯然,其飛行速度也會高得多,它通常採用的是車載機動方式,迄今,還沒有跡象表明,它可以從車上卸下來,以遂行純粹的步兵任務。  


  蘇軍的第三種,也是本書所介紹的最後,—種反坦克導彈,是PUR 64式「賽格」(Sagger)反坦克導彈,人們初次見到這種導彈的時間,是在1965年。雖然它的結構比上述兩種緊湊,但據認為,它的戰鬥部和效能與前兩種一樣。其彈體比前兩種稍長,但安於彈體末端的尾翼則很小。從一張有些模糊的照片所顯示的情況看,在尾翼上並沒有控制面,這只能意味著控制是由象「斯文費厄」那樣的旋轉噴管完成的。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蘇聯對這項技術成就,顯然是秘而未宣——而這又不大符合蘇聯人的習慣,特別是在他們認為他們的某項發明已經居於世界第一位的時候——但很難想像,除此之外,「賽格」還會採取別的控制方式。「賽格」可以從地面進行發射,有一張清晰的照片顯示出,「賽格」導彈正在雪地上的一個簡單支架上準備發射。除上述情況外,我們對這種導彈的詳細情況並未多少認識,而有關其瞄準及制導系統的情況,更是毫無所知。如果「斯瓦特」真的已經安裝上了多種制導系統,那麼,「賽格」導彈就很可能採用的是半自動制導體制,這當然只是一種推測,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就是,克里姆林宮永遠不會在這種問題上出安民告示。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在1973年的阿以戰爭中,阿拉伯軍隊曾經發射了大量的「賽格」導彈,似乎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從一定程度上說,阿拉伯軍隊使用導彈的戰術,正好同西方相反,他們常常是用3或4發導彈進行齊射,顯然,他們擁有數量充足的導彈。為了能夠確保命中,他們採用了浪費驚人的「連珠炮」戰術。即使是這樣,導彈也常常脫靶,有幾份以色列的報告說,在戰場上開動的以色列坦克,曾經被「賽格」導彈所落下來的—串串長長的控制導線所覆蓋。據估計,阿拉伯軍隊之所以要採用齊射戰術,其目的,是為了彌補射手訓練的不足。可以肯定,看到如此浪費的場面,那些蘇聯「顧問」們必然會氣得心臟病發作。據我們所知,這也不是蘇軍使用反坦克導彈的戰術。然而,如果「賽格」一旦命中目標,那麼,坦克立即就會喪失作戰能力,毋容懷疑,「賽格」確實是一種致命性的武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第九章 發展上的失誤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需要乃發明之母 —— 安農
任何一種武器系統的發展,都將會給人們留下一條或者成功或者失敗的發展思路。而成功或失敗的多少則既取決於發明者的熱情,又取決於他對設計中所包含的各種利弊所作判斷的準確程度。有些項目失敗的是如此離奇,以致使人們驚訝,那些頭腦健全的工程師們怎麼竟然能跟它們連繫到了一起;還有一些系統雖然僅僅是現有系統的發展,但由於這種或那種充分的理由,竟也沒能在生產線上獲取一席之地。前一種情況跟後一種情況當然應當屬於同一個範疇。  

   1918年,毛瑟反坦克槍的研製成功,曾經大大激勵了德軍最高統帥部,以致他們毅然決定再研製一種反坦克機槍變型。結果這種機槍果真被造了出來,它依然由毛瑟公司(Mauser)製造,採用的是馬克西姆(Maxim)機槍的原理。實際上,這種機槍只不過是馬克西姆機槍的一種放大型號,正如毛瑟反坦克槍是毛瑟步槍的一種放大型號一樣。這種槍的性能良好,但到戰爭結束之前,才不過只造出了幾挺,最後又都進入了柏林博物館。在那裡一直保存到1944年,到盟國空軍對柏林所進行的一次空襲中被徹底炸毀為止,現在僅存有幾張照片。一種武器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如果德軍在戰時能夠早點進行研究的話,它一定會紿盟國坦克部隊造成巨大的威脅。一挺機槍居然能夠擊毀一輛坦克,這對德軍來說,自然是一種無價之寶,這不僅是因為它比當時不得不採用的野炮要便宜得多,而且還能把野炮從反坦克作戰中解脫出來而專用於通常的炮兵作戰任務。有充分的理由使人們相信,使用13 mm機槍進行第一次點射,就可以阻止住早期的坦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在同一時期內,即1918年的夏天,一項關於發展輕型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的建議被推薦給了美國陸軍。這項建議的倡導者是R·H·戈達德(R·H·Goddard)博士——他後來成了美國火箭技術的創始人之一。戈達德先後曾經設計了多種火箭發射筒和無座力炮,但最後僅選中了一種口徑為2 in(51 mm)的火箭,認定它作為一種步兵反坦克武器最為合適。它的發射管長度為66 in(676.4 mm),重7.5 lb(3.41 kg),前部支撐在射手的肩膀上,後部則用了一個輕型的雙腳架。之所以作出這種安排,主要是指望在對運動目標進行射擊時,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射向。火箭彈長20 in(508 mm),重8.5 lb(3.86 kg),其中包括一個重為4 lb(1.82 kg)的戰鬥部。1918年11月初,這種火箭筒曾在阿伯汀靶場進行過多次試驗表演,最大射程曾達到750 yd(685.5 m),看起來這是一種大有發展前途的武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終止了戈達德博士工作的發展,而這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頭3年的坦克及坦克手們來說,確實是一個莫大的幸運。如果在1939年大戰爆發時,歐洲陸軍能夠使用上「巴祖卡」,而不是反坦克槍,那麼,德國所發動的「閃電戰」的結果,則很可能是另外一種景況。  

  在兩次大戰之間的年代裡,有兩項發明曾經導致反坦克武器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兩項發明是格裡什錐膛炮(Gerlieh Squeeze-bore)和空心裝藥。格裡什炮從時間上看雖然對反坦克武器發展的影響十分短暫,但有關它的理論卻得到了若干重大發展。這種理論曾經影響了波蘭的馬諾奇克(Marosczek)反坦克槍。這種槍一直到1938年始為外人所發現,當時的原型已經顯得有些過時,於是,一個專門小組即通過改為錐膛的辦法對其進行改進。當德軍入侵波蘭時,設計小組剛剛完成圖紙繪製工作,於是,他們不得不設法逃到法國,在法國他們繼續夜以繼日地進行工作。到1940年春,他們首次造出了2支樣品槍,並已做好了發射準備,但正在這個時候德軍又開始入侵法國。這次他們已經沒有可能把樣品或圖紙再帶往第三國。自此以後,馬諾奇克反坦克槍即失去了蹤跡,並且再也沒有出現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在德國,由於德軍在蘇聯境內遇到了嚴重困難,特別是蘇軍T-34坦克取得的輝煌戰果,迫使德軍在反坦克武器發展上掀起了一個發明與試驗的熱潮,其中的多數都非常成功,而在反坦克炮中,最為成功的是38式50mm牽引反坦克炮,但象任何別的牽引反坦克炮一樣,這種火炮的最大缺點,同樣也是機動性差。由於36式37mm反坦克炮裝在「容克87」(Junker87)飛機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將38式50mm反坦克炮裝在飛機上自然也就似乎順理成章了。於是,軍方同時跟毛瑟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分別簽訂了生產一種38式50mm自動炮的合同。與此同時,德國空軍也提出了類似要求——即希望能夠得到一種大口徑的自動炮,因為當時他們發現,要想用他們當時的武器來對付擁有重型防護的美國強大的轟炸機群,已經變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最後,軍方選中了萊茵金屬公司的火炮,並將其安裝在4至5種不同的機型上,其中包括「容克88」式(Junker88)、「梅塞斯密特410」式 (Messerschmitt 410)、「漢捨爾HS129」式(Henschel HS129)等。火炮置於位於機身下方的一個特製吊艙內,身管有很長一部分伸出機頭之外,火炮借助後座力工作,彈藥通過彈鏈裝填,彈倉則環繞於炮尾周圍。整個結構設計得非常緊湊,但吊艙全重卻達到了1200 lb(544.8 kg)以上,這就嚴重地破壞了空中格鬥時飛機所必須具備的空中特技飛行能力,當然,在對地面掃射時也會有一些弊病——儘管這後一點並不像前面一點那麼嚴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足,雖然安裝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胡椒瓶」式炮口制退器,但其後座力仍然相當可觀,並且耀眼的炮口火焰幾乎能使駕駛員致盲。雖然它的設計十分巧妙,但機載38式自動炮並沒有獲得多大成功。至於將40式75mm反坦克炮裝到飛機上的方案,就更加沒有什麼價值。因為這種火炮太重,射速又太低,並且炮口衝擊波和火炮的後座力,無論是對駕駛員還是對飛機本身都顯得太大。大約有20架「漢捨爾129」式飛機安裝了這種火炮,還有幾門被安裝到了患有「肥胖病」的「海因克爾177」式(Heinkel 177)飛機上。同以前一樣,萊茵金屬公司僅僅是對半自動發射裝置做了更改,辦法是採用了一個靈巧的裝填系統和氣動裝彈機構,40式75mm牽引炮的炮閂則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

正是由於這些傳統火炮的重量和後座力太大,才激勵著德軍最高統帥部去努力研製大口徑的機載無座力炮,提出這種需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用當時裝備的制式火炮對於遠程轟炸機來說已經變得無效,但同時還有一個第二位的任務——就是在反坦克作戰中使用,這一點在技術說明書中也已強調說明。到大戰結束時,萊茵金屬公司依然還在為滿足軍方提出的這項要求而緊張地工作,並且此時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十分明確的製造方案。這是一種55mm的自動無座力炮,也是當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火炮。雖然整個工作被迫停了下來,但在這方面的發展研究卻是前進了一大步,沒有理由認為,它的最終型號不會成為一種完美的武器。炮彈是由彈鏈供入炮尾,而進行往復運動的炮閂,則跟各種類型的機槍完全相似。藥筒從外形看跟普通藥筒完全相似,但實際上卻有本質的不同。這種藥筒用硬紙板製作,而硬紙板的主要成份則是可以燃燒的硝基化合物。藥筒底部有一個用黃銅製作的筒底,筒底中央安置底火,炮彈的發射方式跟普通炮彈一樣,筒底用於密封炮尾以防氣體外洩,由於發射藥燃燒時藥筒也一起燃燒,因此,火藥氣體將與藥室壁直接接觸。一根由藥室引出的導氣管,引導火藥氣體繞過自動裝填機上部經過一段距離後,到達位於炮身最後端的噴管內,然後排入大氣中,用以抵銷彈丸的動量。位於藥室內的一個不大的氣孔則將一些火藥氣體導入活塞室內,並且像傳統的方法那樣,通過活塞驅動閂體,抽出藥筒,並且將一發新的炮彈裝進炮尾。這是傳統方法與特種方法的一種巧妙結合,並且萊茵金屬公司的工程師們已經達到了這樣的水平:這就是只要他們在樣炮上進行幾次單發射擊,就能夠發現為了抵銷後座力所必需的精確的噴管形狀,但在彈藥研製方面依然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這就是口徑達55mm的沉重的彈丸很容易從紙質藥筒中脫離出來。火炮初速為2000 ft/s(610 m/s),理論射速為300發/min,這對任何同其對抗的坦克來說,都是一種難以對付的武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6 19:21 , Processed in 0.02303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