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騎士

守護騎士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大龍峒,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巴琅泵社」的居住地,「巴琅泵」又名巴浪泵或大浪泵,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大浪泵後來稱為「大隆同」,又因文風鼎盛而又名為「大龍峒」。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

        大浪泵的開發,在台北盆地漢人的拓殖史上其地位是僅次於艋舺,而開發的時間是要比大稻埕為早。

  在明鄭時期,漢人在台灣的拓墾主要是在台灣的南部。北台灣或是台北盆地內漢人的拓墾則稍晚。從其地理範圍來說台北盆地的開發,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陳賴章墾號的墾照中,大龍峒已是其北邊開墾的界域之一。


提起大龍峒,人們最先想到的是窄街、舊宅和四處林立的古蹟,但是二百多年來,這一個位於台北市西北角的老社區,也曾經是文風最盛、名士最多,在北台學術文化及教育上獨領風騷達百年之久的重鎮。

  在當年,街坊之間,象徵科舉功名的旗竿,隨處可見,門楣之上的文旆匾額,更是金碧輝煌,所以有「五步一秀,十步一舉」的美譽。

  大龍峒最早的名稱是凱達格蘭平埔族的「巴琅泵社」,康熙四十八年陳賴章墾號所申請核准的「大佳臘墾荒告示」中改稱「大浪泵」,乾隆三十年前後,再改稱「大隆同庄」,嘉慶以還,此地陸續興建四十四坎街肆、保安宮、陳悅記祖宅及樹人書院,自此墾民穈集,人文蔚起,不出數年而英才輩出,科第聯翩。一時文人雅士,多把大隆同視為依山傍水之世外桃源,凡是想要遠離塵囂、進德修業的人,無不以此地作為依歸。

  當時地方人士,以為此地之所以文風鼎盛,乃是全賴龍峒山靈氣所賜,幾經集思廣益,終於決定更名為「大龍峒」。這一個名稱,就從同治年間沿用到今天。

  大龍峒,最早的名稱是巴琅泵社(paronpon),「番俗六考」和「諸羅縣志」上面,則寫成大浪泵社,根據荷據時期戶口表記載,此地原是凱達格蘭平埔族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屬北路諸羅番淡水總社二十三番社之一。  
     清順治三年(丙戌.西元一六四六年)有社番十八戶,七十二人;順治五年(戊子.西元一六四八年)有二十五戶,八十人;順治十二年(乙未.西元一六五五年)有十七戶,五十二人。

  大龍峒的開墾,在康熙四十八年七月以前已經由「陳賴章墾號」開墾成相當規模,根據諸羅縣發給陳賴章墾號的墾單上面記載,當時拓墾的範圍有..「上淡水大佳臘地方,有荒埔一所,東至雷厘、秀朗,西至八里分、干脰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泵溝。業經批准。……著該社社商、通事、土官查勘確定……有田園約五十餘甲」等語,墾單上面的大浪泵溝就是後來所稱的大隆同溪,也就是經過大龍峒北面的基隆河,由此可知墾民大量湧入的結果,商業跟著興起是必然的。

  大龍峒街肆的形成,始於四十四坎的建造,閩南語稱「一間商店」為「一坎店」,所以「四十四坎」就是指四十四間商店的意思。

  這四十四間商店,位於保安宮西邊,南北各建二十二間,沿著中間的車路並排相向。以門牌號碼辨識,北側部分就是現在哈密街六十九號到一百一十一號,南側部分則是哈密街八十號到一百二十二號。(本文摘自大龍峒史蹟源流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名望的騎士

守護騎士

保安宮興建

  保安宮興建的年代,《淡水廳志》記載保安宮是在嘉慶十年(1805)捐建道光十年(1830)告成。
《台北保安宮專誌》所提到的是乾隆七年(1742)時有泉州同安移民從其原鄉白礁慈濟宮,乞求保生大帝分火來台。而起初是以木造所架設的簡陋廟宇,後來因神威顯赫,居民感念而於乾隆二十年(1755)起擴建,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竣工。
另外,保安宮大殿的龍柱落款是嘉慶甲子年,即嘉慶九年(1804),這是比《淡水廳志》所記載的更早;又三邑人與同安人在台北盆地內的對立過程中,乾隆三年(1738)三邑人在艋舺建龍山寺,同安人在大龍峒建保安宮以壯聲勢抗之。因此,保安宮創建年代是要比文獻記載的更早數年。


保安宮與四十四坎


  保安宮和大龍峒街聚落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過去談到保安宮的興建亦多會論及它和四十四坎的關係。傳聞四十四坎是在保安宮落成後,剩下一些建材,由當時的富戶王、鄭、高、陳等合資廉價承購用以建造四十四間店舖。所謂的四十四坎,即是指位於保安宮左側的木造瓦蓋店舖,兩排店舖共計四十四間,一間叫做一坎。這四十四坎每間大小均等,在建構的形式上則被稱為「一進帶過水」。各棟式樣、大小、尺寸均無不同。

  而四十四坎亦有「隘門內」的稱號,乃是為了聚落的防禦功能,在兩端各設有一個隘門。

靠保安宮之側,題有「小邑絃歌」,西側則為「大隆同」,這兩個隘門後來因為道路的拓寬而被拆除了。除被稱為「隘門內」,四十四坎那一塊地方也被稱為「頂街」,這是相對「下街」而言的。所謂的下街是泛指隘門西側至土地公廟的地方。四十四坎可說是大龍峒較早發展的商業市街。

初期發展與整修


  保安宮最初是由當時四大姓合力集資而成,而由王姓族人捐出土地蓋廟,並獲陳、張、蔡姓等大姓的支持。而這些大姓與四十四坎的商號也多有關連。在發展上,保安宮的祭祀範圍在一、二、三堡的部份地區:

一堡:大龍峒、滬尾、北投。
二堡:和尚州、三重埔、新庄。
三堡:大稻埕。

        
  保安宮的宗教活動,每年祭祀三回,在大帝的誕生日(舊三月十五日)、昇天日(舊五月二日)、中元(舊七月十日至十二日)其費用三堡居民輪流負擔,多沿此舊慣。而保生大帝的誕辰時由同安各姓醵金演戲是為家姓戲,自三月五日起至二十八日止,以張姓為始,吳姓殿後,次第輪流。而由此可看出張姓是力量最為雄厚的。過去俗傳有「大浪泵張,加蚋仔楊」之說。

  而在三堡居民的支持下,保安宮幾經整修愈見風華。在道光八年至十三年(1828-1833)即延請來自泉州的名匠許嚴來本宮雕刻三十六神將,其造型、手法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並曾於咸豐五年(1855)重修後殿。同治七年到十二年(1868-1873)廟方還重修大殿及東西護室。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騎士

守護騎士

日治時期


  光緒二十一年(1895)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唐景崧逃回廈門,日軍登陸攻陷台北,地方混亂,位於圓山的火藥庫爆炸,波及保安宮。光緒二十四年(1898),保安宮被日人佔據,設立國語學校第三附屬班及製筵會社,又改為大龍峒公學校。保安宮後因遭占用多年缺乏保養,廟宇丹青剝落無人修整,後由三堡士紳發起募捐興修。

重建與慶成


 在大正六年至八年(1917~1919)是一次大規模的重修,保安宮由三堡士紳沈豬、陳培根、林明德、李聲元、鄭根木、陳春輝、黃贊鈞、林清敦、蔡受三等人分別募集資金,費時兩年終於重修完工,為了慶祝這次規模最大的重修順利完工,廟方決定於大正九年(1920)一月十八日(農曆大正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起,一連舉行五天的建醮活動。

  醮壇的安排:玉皇壇在保安宮殿前、天師壇設於保安宮前殿、北極殿設於辜顯榮別墅、五穀壇設於大稻埕新媽祖宮前、龍王壇設於保安宮前東畔新起店。另有四副壇:外城隍壇在太平街、福德壇在稻江市場內,觀音壇在城隍廟邊,灶君壇在牛磨車庄福德祠內,此外也有其它個別自願人士設壇共襄盛舉者。

   這五天的建醮經費據估計約花了五十萬圓,從保安宮有能力邀結政要、地方士紳名流的參與,同時在一兩個月內,便得以募集如此龐大的經費,當可看出保安宮的充沛的人脈與影響力


法會與誕辰祭


  根據大正年間《寺廟台帳》的記載,保安宮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有三個: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盂蘭盆會、三月十五日的保生大帝誕辰祭與五月二日保生大帝昇天日。另《臺灣日日新報》記載,原已沉寂多時的五穀王誕辰祭在日治中期恢復,成為保安宮在此時期的另一重大慶典。

一、 中元節盂蘭盆會
  保安宮中元祭典於每年農曆的七月十、十一、十二日三天舉行,祭典分由三堡輪流主持,這三天祭典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有兩項:一是放水燈,一是殺豬公,各堡相互競逐。保安宮的殺豬公與放水燈可說是地方上的一大盛事,每年都會吸引大批人潮前來參觀,不過到「皇民化運動」後便漸歇止。

二、 保生大帝誕辰祭
  保生大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十五日,在前一天先舉行遶境,十五日當天則有賽會及盛大的戲劇表演,遶境之前,舉行正式的三獻祭典。凡宮內重要人士均要「衣冠禮服」到場參拜。三月十五日晚上,保安宮還有一種「放火獅」的習俗,所謂「火獅」是信徒還願的供獻品,獅子以竹為胎,上紮諸色炮,首置紙糊的獅子頭,屆時在廟庭中燃放,一時炮聲隆隆,火光四射,十分熱鬧。

管理階層




  保安宮雖有僧人擔任住持,但真正掌握實際權力與管理廟產者為管理人。大正初年因管理人王慶忠的管理不善,引發了三堡信眾的不滿,於是由信徒鄭萬鎰等二十餘名發起,假大稻埕慈聖宮開會,會中決議解除管理人的職務,並重新選舉,就三堡中各選出兩名擔任管理人;另外選出董事三十名,另有評議員若干名。管理人的任期為六年,六名管理人如下:一堡陳培根、沈豬,二堡林啟輝、林明德,三堡黃玉階、鄭萬鎰。

祭孔與祈雨

 在保安宮重修完成後至皇民化時期,廟方做了不少事情。其一是祀孔。因台北孔廟尚未興建完成,『台北崇聖會』主辦的祭孔典禮,早在大正十五年(1926)即在保安宮內舉行。昭和二年(1927)九月廿二日,台北崇聖會又於保安宮舉行祀孔典禮。

  二是祈雨。明治三十五年,當地住民即因久旱而在保安宮祈雨。後中斷多年,至昭和十八年方又舉行。這是由地主代表陳錫慶為主事者,於五月十六日舉行,先請道士上表,儀式完成後,在陳氏的率領下,數十名農夫正式的參拜了台灣神社。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騎士

守護騎士

光復初期


 民國三十四年(1945)八月,台灣光復。由於戰爭的影響,台灣各地景況不佳,保安宮亦難倖免。在光復初期,保安宮因管理人員多已亡故或離散,宮務幾近停擺。三十九年(1950),大陸撤退來台,士兵軍眷及難民等計一百三十餘戶,佔住東廡之佛祖殿及西廡之註生娘娘殿,後進之五穀先帝殿,僅存正殿由中門出入而已。

  民國四十一年,地方宿儒成立「保安宮臨時重整委員會」,商請黃贊鈞主持整修大業;民國四十六年六月,改組成立「保安宮管理委員會」,由林拱辰接任主任委員。在林氏多方奔走下,民國五十五年台北市政府提撥款項補助,遷走寄居多時的軍眷,並拆除宮內違建,工程才得以順利進行。民國五十六年重修後殿,並將舊有不完整的先帝寶像焚化,重新木雕寶像及孔聖先師寶像。

  林拱辰在重整期間尚有二項活動,一是在保安宮設壇扶鸞煉丹;二是印行士林慎修堂扶鸞造著的鸞書《大道真經》。由於《大道真經》篇幅不多,適合誦讀,成為保安宮中的重要經典,此外,保安宮也在當時出版了《吳真人傳》,介紹保生大帝吳真人的相關事蹟。

  民國五十年十一月,由林拱辰策劃,將本宮的廣場,建築圍牆及卍字橋,同時美化庭園,栽植花木,漸具規模,惜因經費短絀及民國六十三年七月林拱辰去世,部份工程因而擱置。

改組成立財團法人


  在林拱辰二十年的領導下,保安宮不僅很快地解決光復後混亂的局面,更建立了許多富有建設性與開創性的制度,使保安宮面目一新,香火日益鼎盛,重興台北地區寺廟的指標地位。民國六十三年七月,林拱辰逝世,本宮的發展進入另一個階段,在組織型態上,進行局部人事改組,保安宮也朝向財團法人模式發展。

  重要記事:

  民國六十四年二月制定章程,訂定信徒資格,並選出委員二十五名,候補七名,監事七名,新的管理委員會正式立案成立。

  民國六十六年十月,通過財團法人組織暨捐助章程,並於民國六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選出第一屆董監事,其中董事二十五名,監事七名。

  民國六十八年,本宮開始在後院興建四層大樓社教館,四樓作為凌霄寶殿,七十三年一月十二日,舉行落成安座三獻禮。

  民國七十年,本宮為慶祝建宮二百四十年,由張介人主編,《臺北保安宮專誌》問世,本書內容含括有保安宮的創建與沿革發展,並對諸神明奉祀緣起、神明事蹟、古蹟風俗、楹聯、整修記錄等,提供了對本宮理解與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惟本書仍有一些明顯的缺失,在內容上,對於保安宮發展具歷史意義的日治時期所論甚少,林拱辰對於保安宮的貢獻也著墨極少,在資料的運用上,除多處引用錯誤外,也很少參考外部的文獻資料,使其參考價值為之失色。

  民國七十二年,本宮修改組織章程,廢除信徒代表大會,並將董事減為十五人,監事減為五人。
        
   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本宮進行後進三樓大雄寶殿及二樓圖書館的規劃設計與施工,董事會成立了委員會,籌劃進行施工事宜,至八十年底完成,於農曆十二月初八日大雄寶殿落成安座,並啟建七天的護國息災梁皇寶懺法會。民國八十一年改組後,本宮圖書館正式啟用。

以上出處來至『大龍峒保安宮』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騎士

守護騎士

孔廟簡史



    臺北市孔廟的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年間,臺灣北部設置臺北府,當府城於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動工後,隨即在城內南門內建造文武廟,兩座廟皆座北朝南,文廟在左,武廟在右,這即是臺北府的孔廟。

    臺北府孔廟初建時,由當時臺北知府陳星聚督工,在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完成了大成殿、儀門與崇聖祠。第二年,再由臺北士紳提議募捐,再建造禮門、義路、櫺星門、泮池與萬仞宮牆,到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才完成竣工,形成頗具規模的孔廟

    這座孔廟在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每年均如期舉行盛大祭典,為臺北讀書人之盛事。到了光緒十七年(西元1891年)邵友濂繼任巡撫之後,派員赴福建添購祭祀用器,且敦聘禮官樂師來臺北教習。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臺灣割讓給日本,第二年日軍進佔臺灣,開始了日據時期。日據初年,抗日義軍蜂起,日軍進駐 臺北孔廟,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多被損毀,禮器與樂器亦遺失,建築物逐漸遭到荒廢,而祭孔典禮也停止了

     至光緒三十三年(西元1907年)日人為建立日語學校,乃拆除孔廟,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現臺北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不久,再於日語學校之內建一小閣,重雕至聖先師及諸賢之牌位奉祀,每年的孔子誕辰,由學校師生致祭。

    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元月,臺北的詩人團體瀛社及大正協會會員組織崇聖會,推舉日人木村匡為會長,由臺北士紳顏雲年,李景盛為副會長。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孔誕,從日語學校小閣恭迎牌位,於大稻埕公學校、蓬萊女子公學校或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等處舉行祭典。雖然主事者力倡重建孔廟,但經濟條件不足,未能償願。

    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元月,臺北士紳黃贊鈞、陳培根、辜顯榮等人再磋商,邀請官紳商賈二百多人集會,議決建廟規模及募款辦法。二月即成立臺北聖廟建設籌備處,綜理募建事宜。終於,消失十多年的 臺北孔廟又將復建了。三月,大龍峒士紳陳培根捐獻田地二千多坪,辜顯榮購地捐獻一千多坪,另外又以捐款購買田地一千多坪,合為約五千坪作為孔廟的建築基地。 土地與經費解決之後,其次就要聘請設計師。

   當時,臺灣沒有興建孔廟的經驗,所以擬聘請唐山師父來建造。早先於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時,泉州名匠王益順受邀來 臺北修建艋舺龍山寺及新竹城隍廟。他的設計頗為眾人賞識。所以就聘請他擔任臺北孔廟的總工程師,擔任設計與建造的工作。


    王益順為泉州惠安縣的溪底村人,為清末福建最有名望的建築木匠,廈門的南普陀寺即由他修建。他將中國南方建築的許多精華,表現在臺北孔廟之中。因此我們今天所見的 臺北孔廟,可說是很典型的閩南式建築。

    臺北孔廟開工時,聘鄭孝廉伯嶼勘察風水,定南北方位,民國十六年(西元1927年)興工,十七年(西元1928年)四月舉行大成殿上樑典禮。而儀門亦興工。到民國十八年(西元1929年),大成殿落成。十九年(西元1930年),崇聖祠、儀門及東西兩廡亦告成,而新雕的聖賢牌位亦完成。所以於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舉行中斷三十多年的祭孔典禮。

    當大成殿、儀門、崇聖祠三大殿與東廡、西廡落成之後,因捐款頓挫,財政拮据,興建工事暫告中止。到了民國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臺北士紳黃贊鈞及辜顯榮等人又倡議復工,再行勸募。於是再採購材料,招聘工匠續建。但此時原來的設計師王益順已經回泉州逝世,續建的工事乃另聘臺灣本地的匠師來完成。先築櫺星門,再建禮門、義路、黌門、泮宮、泮池及萬仞宮牆。至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全部告竣,形成今天所見的宏整規模。總計前後募款兩次,計費二十六萬多元,總面積達四千一百六十八坪,建築面積佔一千六百坪。

啟用數年後,因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勒令廢止中國古式的祭典,禮樂改用日式靖國神社之神樂。不久之後,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臺灣即光復了。

     臺灣光復之初,百廢待舉,祭典暫停,到民國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官民為了恢復孔誕祭典,公議復興臺北崇聖會,並推臺北市長游彌堅為主任委員,教育局長黃啟瑞及士紳辜振甫為副主任委員,主持每年孔誕祭典。到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年),為孔子誕生二千五百年紀念,特別擴大舉行,當時蔣總統中正先生特敬獻手書匾額「有教無類」。

    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年),相關人士決定組織臺北孔子廟管理委員會,選臺北市長吳三連為主任委員,推動平常事務及每年祭典事宜。至民國六十年(西元一九七一年),這座由民間所捐獻建造之 臺北孔廟由初建時功勞者後裔辜振甫與陳錫慶代表全體捐獻者呈獻給國家,他們認為尊孔重道乃是國家大政。經行政院核交臺北市政府接管,並於民國六十一年(西元一九七二年)七月,正式成立 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隸屬民政局。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29 11:24 , Processed in 0.01953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