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俗生的皮蛇是什麼?

[複製連結] 檢視: 5196|回覆: 0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斬皮蛇」的傳統民俗療法時有所聞,凡皮膚上出現紅腫、水泡、疼痛等疑似罹患皮蛇的症狀,應由神經內科專業醫師評估診斷,切勿聽信坊間未經證實療效的民俗療法自行治療,以免對病情造成更大的影響與傷害喔

一、什麼是帶狀皰疹?
答:帶狀皰疹顧名思義是一種呈帶狀分佈的皰疹,台語俗稱「皮蛇」,當人體免疫力不好時,潛伏的病毒(帶狀皰疹與水痘同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aricella Zoster Virus 感染所致。)會再次活躍起來,並沿著神經遊走到皮膚,引起神經發炎受傷,並使這條神經分佈的皮膚區域產生紅腫及水泡,因為神支配的皮膚呈特定的帶狀分布,所以帶狀皰疹的紅疹水泡會呈帶狀分布,長得像一條長長的蛇,故俗稱「皮蛇」。
帶狀皰疹較常見於免疫力較不好的老年人、癌症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或壓力大時。最常發生在軀幹或臉上,但其他地方如手臂、腿上也可能發生,通常只會在身體的單側一邊長「一條蛇」,除非患者的免疫力極差,才有可能一次長「多條蛇」。

二、帶狀皰疹是否由接觸傳染?
答:除非病者體內已有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即曾患水痘),否則是不會患上帶狀皰疹的。但帶狀皰疹患者可能會把病毒傳染給不曾感染帶狀皰疹病毒的人,使他們患染水痘。
三、帶狀皰疹有何徵狀?
答:帶狀皰疹在發作之初會引起皮膚搔癢,而後會產生灼熱疼痛感,這是因為病毒由單側感覺神經活化後,沿著此一神經分佈的皮節造成神經發炎而產生疼痛感及皮疹。
在皮膚病灶方面,起初會出現成群且帶狀分佈的紅疹,再來轉變為清澈的水泡或出血性水泡,而這些水泡約於一週後形成膿包、並於糜爛之後陸續結痂,一般在三至四週之後癒合結疤。雖然身軀任何部位均有機會感染帶狀皰疹,但以胸部、腰部或面部尤為普遍。
上述病灶若發生於臉部,會出現單側頭痛、畏光等症狀;若侵犯胸部則會在
呼吸時造成牽扯和上背痛;若侵犯腰部則會出現腸胃不適或腰痛等相關
症狀;倘若侵犯生殖器官或肛門附近則易影響排泄功能。

四、帶狀皰疹發作的誘因?
答:帶狀皰疹較常見於較年長者、癌症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患有其他疾病、日光灼傷、酗酒、接受外科手術、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或壓力大時。

最後提醒大家,醫學發達的今日,關於「皮蛇」,民間還是存在著一些以訛傳訛的傳說及千奇百怪的傳統療法,有人用香燒水泡﹝燒「蛇」的頭﹞,有人畫蛇斬蛇,有人畫蜈蚣,最常見的是道聽塗說地亂塗來路不明的偏方,或利用朱砂或草藥來斬蛇,其實這些都是基於迷信的錯誤觀念,並不具有特別的療效,
來路不明的草藥常常會使皮膚產生嚴重潰爛發炎及細菌感染這樣不但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反而常使得傷口癒合不佳,甚至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及潰瘍。因此,若出現類似之疼痛感與皮膚病灶,建議立刻就醫接受治療,以期縮短病程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http://blog.sina.com.tw/soaper/a ... 50&entryid=2769


要說到以痛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病,非帶狀皰疹莫屬。因為病源起於神經節,所以疼痛可在發疹前三到五天即出現,容易被誤為是心絞痛、結石或牙痛等問題。接著便沿著皮節出現一群群的水皰,水皰化膿結痂,痂皮約在二到四週後脫落,一般只要沒有細菌感染,並不會留下疤痕。帶狀皰疹的分佈以胸部皮節最多,比率占一半以上,其次是頭頸及腰薦部。病患一般不會發燒,但會伴隨局部淋巴結的腫大。帶狀皰疹多屬自癒性,大多數病患在給予止痛藥、注意傷口照護後,即可安然度過。但若病灶發生在一些特殊部位時就需特別注意:
(1    (1)長在額頭及眼周的帶狀皰疹,尤其是連鼻尖也出現水皰時,容易侵犯眼部,甚至影響視力。
(2    (2)侵犯第七或第八對腦神經的帶狀皰疹,會在外耳道出現水泡,並有顏面麻痺、耳痛、聽覺喪失、耳鳴等現象。
(3    (3)侵犯薦部神經者可能引發排泄功能障礙。
若有上述症狀或患有癌症、紅斑性狼瘡等免疫力缺損者,需接受五到十天口服或針劑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可有效縮短病程,並減少疼痛及水泡數目,但前提是要在發疹後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時內即開始用藥,才能有效抑制病毒繁衍。
許多人在得到帶狀皰疹後共同的疑慮是,為什麼皮膚已經癒合地很好了,卻還是感到一陣陣的疼痛,這就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惱人的併發症。它的定義是在帶狀皰疹發作後一個月或皮膚已癒合後仍然持續的神經痛,在年長者或發生在額臉部的帶狀皰疹,比率會提高。其症狀多變,可以是慢性持續的鈍痛,如刀割般的神經抽痛或異位痛,意即稀鬆平常的碰觸,都可產生莫名的疼痛。此外也會合併麻癢的感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時間可長達數月到數年,有些病患甚至因而產生厭世的想法。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治療較為複雜,往往需要多面向的治療。目前臨床研究發現口服三環抗憂鬱劑或抗癲癇劑Gabapentine,外用辣椒素(Capsaicin)或Lidocaine麻醉藥貼布,都能有效抑制疼痛,但需注意其副作用,特別是年長者。至於對一般藥物反應不佳者則可嘗試皮下藥物局部注射,或在疼痛門診施行神經節阻斷術或脊髓內類固醇注射。
有辦法預防帶狀皰疹嗎?現在發現施打水痘疫苗確實可以增強淋巴球殺死水痘病毒的能力,但是否能降低帶狀皰疹的罹病率或是減輕日後發生的症狀,則仍在研究探討中。

http://www.mhcf.org.tw/monthly/077/07771.htm

目前最常使用的抗病毒藥物 叫 acyclovir,此藥對於減輕急性期的症狀及加速癒合較被肯定,至於是否能減低「疱 疹後神經痛」發生的頻率則有不同的研究報告。目前用來治療「疱疹後神經痛」的藥 物包括一些抗癲癇藥物、三環抗憂鬱劑及各種不同的止痛藥物。
http://med.mc.ntu.edu.tw/~neuro/4_educate_07.htm



我想問問:
治療期間應該如何改善飲食方式,有何環境因素會影響此症發生,中醫藥的醫療方式又為何呢?

[ 本文最後由 tonyyyy111 於 06-10-8 10:18 PM 編輯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3   檢視全部評分
~月狐~    發表於 06-10-8 22:21 聲望 + 3 枚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5-14 22:34 , Processed in 0.01938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