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德國裝甲擲彈兵的戰術運用

(一)

作者:元首衛隊


德國軍事中心所有。



坦克兵和裝甲擲彈兵作戰隊列

前段時間我曾經寫了寫關於德國裝甲擲彈兵的編制演變(註:參見二戰論壇相關文章),很多戰友和我聯繫表示對對於德軍的基層戰術很感興趣,正好我在赫爾辛基考研時翻看了一些當年大戰時期的德軍教程(1944年版德國陸軍裝甲兵科裝甲擲彈兵教程,重印版),於是結合資料寫了一些關於德軍單兵作戰的文章,供各位參考,本文將分為隊列篇和戰術運用篇,這次貼出的是第1篇。

1。裝甲兵的戰術隊列簡述

通常德軍在一場開始前會先進行全面的戰地偵察。戰場整體偵察由空軍,陸軍集團軍或者軍直屬飛行偵察中隊完成。而戰地局部偵察則一般由裝甲師或裝甲擲彈兵師內的裝甲偵察營(Panzer Aufklarungs Abteilung) 負責。其主要裝備裝甲車,半履帶車和其它車輛,強調高機動性。偵察部隊的職責是偵測敵軍陣地位置,部隊部署情況和搜索適合裝甲部隊行進的道路,炮兵以及反坦克炮安置的位置,可以架橋或者渡過突擊艇的渡口等等。

而裝甲擲彈兵部隊在徒步行進中,也要適當進行偵察。通常分為兩種:
1. 搜索(Späher)---在一個裝甲擲彈兵排前進時,每排由2-3名擲彈兵擔任搜索員(Sicherer)。
搜索員應當在排之前200-400米之處。他們的任務是暴露敵人的陣地,通常的方法是誘使敵人開火。
2.巡邏(Spähtrupp)---由裝甲擲彈兵連負責,根據地形和戰術情況的不同每次進行1到數次巡邏。而每次巡邏由1名巡邏隊長(Spähtruppführer)和3-6名擲彈兵組成。每支巡邏隊將定時派出一名巡邏兵回到連部報告。而巡邏隊長應當學會如何使用無線電方法將信息傳達。在必要情況下,巡邏隊甚至可以借用一名連部的無線電或電話操作員同行。每支偵察巡邏部隊在完成任務時都必須能夠清晰準確的回答以下5個基本的問題:
1、Wann ---何時進行的偵察?
2、Wer—誰進行的偵察?
3、Was—偵察到了什麼?
4、Wie—是如何去偵察的?
5、Wo—在何處進行的偵察?(這也是德軍軍事理論中的精華之一---「Frage und Antwort」,「問與答」。由普魯士時期軍官團所創,用於各兵種,目的是明確部隊的作戰目的和培養各級官兵對於任務認識的條理性和準確性。)

從大戰中後期開始,由於其高度的機動性,裝甲偵察營的作用顯得越發重要,古德裡安在1943年3月9日任裝甲兵總監後第一次向希特勒所作的備忘錄中甚至提出到「裝甲偵察營已經成為可裝甲師的後繼者」。足可見對其的重視程度。

戰鬥正式打響後,德軍一般採取以下幾種攻擊方式(Gefechtsdienst):

側翼攻擊(Der Flankenangriff),以步兵部隊在正面牽敵,裝甲部隊及機械化快速機動部隊對敵軍兩翼進行攻擊。
正面攻擊(Der Frontalangriff),以我方主力部隊進行正面突破。
包封式攻擊(Der Umhüllungangriff),同時採取側翼和正面攻擊,一般在我方兵力佔優的情況下使用。
遠距離穿插攻擊(Der Flügelsangriff),以長距離的運動盡量深入攻擊敵人主要戰線後方。
包圍(Der Kesselschlacht),以主力部隊迂迴敵軍側翼,攻擊其後方陣地,擾亂防禦,並形成合圍之勢,然後緊縮殲滅之。

攻擊方式的使用則依據德軍戰地指揮官對戰地地形,敵軍兵力部署以及我方可用攻擊力量等因素來決定(德軍在理論上延續腓特烈大帝時期的傳統:既認為上級對戰場上的指導部署只要提及大原則與戰略目標,其它戰術細節則由中下級軍官自行判斷裁決,而整個大戰期間德軍一直都強調希望各級指揮官都能擁有這種勇於判斷和負責的特質。)。而無論使用何種方式,其坦克/步兵突襲戰術都十分相似:坦克被用於突破防線和攻擊敵炮兵陣地及指揮所。步兵伴隨坦克,主要任務是消滅敵反坦克武器和步兵。敵軍坦克則主要由隨行的自行反坦克炮來對付。

突擊的先鋒一般是一個裝甲師的裝甲團(或者是一個裝甲擲彈兵師的裝甲營)。在大戰初期,德軍攻擊的標準形式由3個攻擊波組成,儘管有一些變更,但是基本戰術是一致的:

第一攻擊波是由坦克組成推進線。通常使用的陣型是「鈍楔式隊型(Stumpfkeil),一個營的2個裝甲連並排前進,之間的間距大約在200-300米內,每連掩護前線400-500米的範圍。營部在先鋒的2個裝甲連後方500米,第3連和第4連作為預備隊,在營部後方900-1000米排成兩列縱隊隊型。

先鋒的裝甲連首先要盡快突破至敵炮兵和反坦克防禦陣地。如果遇到激烈抵抗,先鋒連應當迂迴,或者由營指揮官增派其它連的坦克來支援。坦克步調一致的推進,隨時都要盡可能依靠地形來掩護。後方梯隊則為前進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當領頭的坦克抵達理想射擊點後,馬上開火再為跟進的坦克掩護。這種「交互越進」(Das Bockspringen)的前進方式是德軍在二次大戰中最為基本的坦克進攻戰術,這要求作戰官兵擁有高度的作戰素質和合作精神。通常德軍一個團內最好的坦克都會放在第1攻擊波,而由於第一波的角色都會由第一營擔任。

第二攻擊波負責為第一攻擊波提供火力支援,其包括第1營剩餘的或第2營的坦克部隊以及伴隨的搭乘Sdkfz251半履帶裝甲運兵車的裝甲擲彈兵。第二波主要攻擊殘餘的敵反坦克陣地,重型步兵支援武器和機槍等等。

第三攻擊波,包括第2營內其餘坦克和剩下的裝甲擲彈兵,用於鞏固第一波取得的戰果,清掃突擊部隊迂迴的敵抵抗力量和為先鋒部隊預備。大部分第三波的裝甲擲彈兵都是搭乘卡車的,也就是我前文所提到的」橡皮擲彈兵」。


2,裝甲擲彈兵的戰術簡述

前面簡述了德國裝甲兵的戰術,現在要詳細談談裝甲擲彈兵的戰術組成和運用了。

首先,德國裝甲擲彈兵最基本和主要的戰術目標是伴隨和協助坦克集中突破攻擊敵人防線上的薄弱地段,迅速展開陣型,包圍,分割敵軍要點之間的聯繫,盡快消滅敵反坦克力量,在前線保障一個通道以便讓其它裝甲和支援部隊擴大突破口等等。

在戰前,德國的步兵訓練就十分著重於對小規模編製的運用,通常最基本的裝甲擲彈兵單位是一個「班」(Gruppe),由12-14個人組成,共同搭乘一輛半履帶裝甲運兵車或卡車,而一個群分為2個組(Truppe)。其中班長(Der Gruppeführer)一般是一名下級士官(Der Unteroffizier ohne Portepee),例如下士(Der Unteroffizier),裝備衝鋒鎗。在搭乘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前進時,他負責指揮本班車輛和操作車載機槍。

此外,班長的副官(Der Assistent)通常由一名上等兵(Der Obergefreiter)擔任,裝備步槍,當本班分散時,他負責指揮1個組。

此外有1個機槍組(Die Maschinengewehrtrupp),每組又分為2個小組(Die Maschinengewehrrotte),每個小組,1挺機槍2人。而有時機槍組內只有1個小組,1挺機槍2個人。

4-6名裝備步槍的裝甲擲彈兵以及駕駛員和副駕駛員組成剩下的1個「裝甲擲彈兵組(Panzergrenadiertrupp)。(如果在機槍組內只有1個小組的話,那麼裝甲擲彈兵組將額外增加2個擲彈兵)一般由3個班組成一個排(Der Zug),排指揮部在一輛單獨的指揮車內,包括:一名排長(Der Zugführer)—通常由上士(Der Unterfeldwebel)擔任。一名駕駛員,一名無線電員,兩名機槍手和一名軍醫。

當一個班由半履帶裝甲運兵車輸送時,由副班長坐在車艙後方負責車後部的艙門開閉,班長坐在前方負責車載機槍的操作。一人負責觀察敵機。其他人觀察車外兩側。

半履帶裝甲運兵車最主要的目標是對付敵人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步兵。側翼則由突擊炮和自行火炮掩護。如果需要的,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也會跟隨突擊炮前進,用於攻擊敵反坦克步兵小組和隱蔽的反坦克武器等等。

在前進時,裝甲擲彈兵連的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一般在坦克後方100—150米左右的距離伴隨,由於自身防護力的原因,基本上不會駛入距離敵防線400米內的範圍。每輛車間距在5-10米左右而在作戰時,車間距擴大為50米,一般採用「散線式陣型」(Die Zerlumptlinie),如果是整個裝甲擲彈兵營的話,則通常是「箭頭式陣型」(Die Pfeilspitze)。車速不會超過30公里/小時(即使是在理想狀況下,一個德國裝甲師也不會一天行進200公里以上)。

在敵人部署有強大反坦克防禦或者廣闊的反坦克障礙物時,則裝甲擲彈兵部隊必須在坦克前方前進。在盡可能的接近敵防線後--既400米距離左右,裝甲擲彈兵下車作為步兵作戰,由於自身的防禦不足,所以在任何危險地帶,半履帶裝甲運兵車都不應當停頓超過15—25秒以上。這要求裝甲擲彈兵在下車時必須迅速。而坦克應在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後方100-200米處進行火力支援。
下車前進或作戰時,一般由班長指揮本班中最重要的組,根據戰況,如果整個班在前進中,由班長指揮機槍組。如果敵人的陣地被發現,則由副班長指揮裝甲擲彈兵組佔據火力位置,班長則指揮機槍組進行掩護。如果敵人的陣地已經被我方攻奪或是壓制,則換由班長指揮裝甲擲彈兵組前進 ,而副班長可以留在他身邊或者移至後方指揮機槍組。如果2位班長都指揮裝甲擲彈兵組前進,則機槍組暫時交由一等機槍兵(Oberschütze)指揮。

裝甲擲彈兵在前進時,一般排成2種隊列:

一路縱隊(Schutzenreihe)---只有在安全地帶前進時使用,由班長口頭下令「Schutzenreihe!」,如果是在靜默狀態,則應作出將單臂水平向前抬起的姿勢。
得到命令後,所有人排成一列縱隊,通常是班長在最前,機槍手隨後,副班長在最尾。如果預感到要與敵人接觸時,班馬上分成前後2個組,中間隔開一段距離。或者在前進途中排成2條平行線,每個組間距80米。
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每列之間前後人員的間距是5步距離。機槍組和裝甲擲彈兵組的情況都是一樣的。

散兵隊型(Schützenrude或者Schützenkette):一般整個班在開闊地帶行進時,如果班長想繼續保持隊列前進,同時有能讓每個部下隨時使用武器,那就應該以口頭或者信號下達組成「散兵隊型」,如果是在靜默狀態,則應作出將兩臂平舉向前,交叉張開的姿勢。然後通常以機槍手為核心成員(Anschlussmann),加上他的助手和配備有流彈步槍榴彈發射器的擲彈兵組成中心,其它全員錯列排開。前半部分擲彈兵由班長帶領位於機槍手右面,後半部分則由副班長帶領位於左面。隊列仍保持前進狀態。而如果僅僅是裝甲擲彈兵組散開,則由該組中領頭的士兵成為核心成員。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下,隊列中每人之間的距離應在5步左右。

在核心隊列的組成上,德軍明顯是借鑒了腓特列大帝時期普魯士軍隊的做法:當時普軍步兵是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全營的隊列圍繞著營中的火炮展開,而營火炮佈置在集中打擊敵人陣地的位置上。大戰德軍的班用機槍的配置正是延續了這一作法,將機槍作為整個擲彈兵班的火力重點。

射擊位置(Stellung)---如果班長希望他的部下佔據戰鬥陣地,就會發出「射擊位置」命令,或者在靜默狀態中,水平抬起右臂,然後將右拳垂直朝上舉起。得到命令後,全班應立即散開,機槍手馬上為他的機槍組選定理想的火力點。其他的人分別以機槍火力點為核心左右分別鋪開。所有的人應快速佔據陣地,臥倒準備開火。在沒有得到特殊命令的情況下,每人之間的距離大約是5步,並且要確保每個人都能看見自己身邊的戰友。然後由班長以口頭或者手勢方式下令---
1.開火!--- 口頭命令:「Feuer frei!」 手勢:高舉單手,然後垂直向下揮動。
2.停火!---口頭命令:「Stopfen!」 手勢:高舉單手,然後水平揮動。
3.全力掩護!---口頭命令:「Volle Deckung!」 手勢:高舉單手,然後連續2次垂直向下揮動。

 

(待續)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5   檢視全部評分
ViewSonic  精華文章  發表於 06-9-8 19:04 聲望 + 5 枚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寫的好棒喔!!很有意義!!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29 21:24 , Processed in 0.01900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