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日本駐印度大使榎泰邦3月31日在新德里對媒體表示,中國-日本-印度三邊戰略軸心有助於地區穩定和繁榮。他表示,印、日兩國已就該議題進行了非正式討論,而目前尚未正式向中國提出上述建議。

  與迄今人們十分關注和經常議論的東亞地區合作或所謂“東亞共同體”的構想相比(近年來關於東亞地區合作的討論中,所謂“東亞”或日語中的“亞細亞”幾乎被視為“東盟加中日韓”的代名詞),有關中日印戰略性合作的建議不能不說是一個能多元、交錯地思考地區合作、能重視拓寬地區合作空間的新思維。那麼,中日印三國實現戰略性合作的可能性如何呢?

一,中日印戰略性經濟合作的可能性

  中日印三國都是人口超過一億人的大國,其中,中印兩國更是人口超十億的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國;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1.4萬億美元、4.3萬億美元和0.5萬億美元,然而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印度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因此,中日印三國堪稱亞洲地區的三個“巨人”,這3個巨人如果能夠加強戰略性合作,不僅有利於三國的發展,而且有利於亞洲的振興。

  事實證明,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互補性主要取決於以下5個因素:(1)經濟和技術的發展階段和水平的差異;(2)經濟增長率;(3)有關國家GDP規模的總和;(4)國土、人口、資源等國情條件的非對稱性;(5)地理位置的接近等。只要對上述5個因素加以分析,人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中日印經濟具有很大的互補性。

  從經濟和技術的發展階段和水平看,基本實現工業化是中國在本世紀頭20年所面對的主要任務之一,與此同時還要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日本則已經實現工業化,在很多重要工業領域達到領先世界的水平,在資訊化方面也居於世界前列。印度在軟體業方面擁有突出的優勢,並具有利用勞動力低成本的優勢大興製造業的條件。但是,中印兩國的工業化顯然處在不同的發展層次上。

  從經濟增長率看,中國經濟持續保持著高增長的水平,在2003年實際增長率達到9.1 %。日本經濟經過長期低迷狀態,已經明顯恢復,2003年度實際增長率可望超過3 %。近年來印度經濟有很大的起色,2003年實際增長率達到8.2 %,預計2004年超過9 %,如果中國經濟實際增長率保持在政府預計的7 %的水平,那麼,2004年印度經濟實際增長率將超過中國,這將是20多年來印度經濟的實際增長率首次超過中國。

  從GDP規模看,中日印三國的GDP總和超過6萬億美元,占世界各國GDP總和的20%左右,三國的人均GDP相差較大,這意味著中日印三國將構成世界上最大的多層次的市場。從國土、人口、資源等國情條件來看,中日印可說是同處亞洲的三個不同類型的國家。中印在人口和國土面積方面比日本大很多,而日本則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島國。日本的勞動力素質高於中印,但是日本人口少子化、高齡化問題十分突出。中國的勞動力素質在總體上高於印度,中國13億人口中有2億左右的文盲和半文盲,而印度的10億人口中卻有5億左右的文盲。然而,中國也將在不遠的將來面臨人口高齡化問題。先是日本、然後是中國,都將面臨工作年齡人口數趨向減少的問題。而印度的人口結構相對年輕化,預計到2020年15歲至59歲的人口將占印度總人口的47%(目前這個比例是35%),屆時印度將成為全世界工作人口和消費者人數最多的國家,這可能成為印度經濟在今後可能保持較快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導致中日印在時間座標上有經濟互補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地理條件看,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國,中國與印度是隔山相連的鄰國。日本與印度之間雖然相距較遠,但是印度處在日本“常來常往”的海上通道的中段,運輸十分便利。因此,中日印經濟交往也有著比較明顯的“地利”之優勢。

  根據以上分析,中日印三國經濟合作的潛力很大。日本在資金、技術方面的優勢對中印兩國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中印兩國在工業化的過程中需要日本領先於全球的機械設備製造和重化工技術、節能與環保技術、清潔型汽車技術、高速安全的鐵路運輸技術以及日本的民間資金和先進管理技術等等,日本可成為中印兩國引進資金和先進技術的最重要的來源國之一。

  特別是在資訊化方面,中日韓三國業已在開放源代碼軟體(LINUX)、下一代互聯網(IPV6)技術與標準化、第3和第4代移動通信、電信服務政策、網路與資訊安全、軟體和內容產業的發展、資訊技術的推廣應用、認證服務、人才培養、知識產權等方面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今後,需要考慮將國際公認的資訊產業大國印度吸收進來,將中日韓三國的資訊化合作擴大為中日韓印四國合作。中日韓印三國的手機市場合在一起將可能占到全球市場30~40%。

二,在政治與安全方面中日印開展戰略性合作的可能性

  目前,中日印三國的相互關係、即中日、中印及日印關係總的來說是好的,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摩擦,這恰恰表明中日印三國需要通過共同發展多邊合作來為改善中日、中印及日印這三對雙邊關係找到超越雙邊關係的新平台,在推進三邊合作的共同事業中進一步改善相互之間的雙邊關係。

  中國和日本、印度的社會制度不同。三國應該遵循1954年中印兩國領導人共同倡導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原則來處理好相互關係。早在1937年,印度領導人尼赫魯曾經說過:“印度和中國——這麼廣大的國家,但是比兩國面積更大的是它們面臨的問題,兩國的問題都是天字第一號的世界問題。印度和中國最終如何發展對整個世界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彼此瞭解和諒解,因為我們在將來都會有很多事情要相互決定。” 尼赫魯的話也適用於今天的中日印三國:我們必須彼此瞭解和諒解,因為我們在將來都會有很多事情要相互決定。

  中日印三國在發展全面的合作關係的同時,也需要理性地正視相互間的競爭關係,三國都不應該謀求地區霸權,也不應該刻意製造“某大國威脅論”。正如印度總理瓦傑帕伊所表示,印度與中國相互間是一種“健康的競爭關係”。 同樣,中國和日本相互間也應該形成一種“健康的競爭關係”。

  海上交通安全問題顯然將成為中日印戰略性合作的一個突出課題。中日兩國對國際石油、特別是中東地區石油的嚴重依賴是一個既成事實,而印度洋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通和石油輸送紐帶,歷史上不少西方戰略家都公認,“五把鑰匙鎖住世界”, 印度洋就抓了蘇伊士運河、麻六甲海峽和好望角三把。印度前出印度洋縱深1600多公里,居於扼守印度洋的重要戰略位置。在處理好對美關係的同時,中日印在三國共同的或“重疊的”海上交通安全問題上,能否避免形成相互戒備、防範甚至衝突的“共輸”局面,能否攜起手來共同對付恐怖主義、海盜猖獗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重大的戰略選擇問題。

  中日印三國要實現戰略性合作的一個最重要前提就是不應存有“拉攏一方以牽制第三方”或聯手亞洲地區之外的超級大國來遏制乃至包圍三國之中的一國的心思。中日印三國都很重視對美關係,與此同時也應該十分重視發展三國之間的相互關係,而不應該將自己作為亞洲地區之外的超級大國制約地區內的別國的棋子,將三國之間的關係置於一種相對於對美關係而言的“等而下之”的地位;特別是日本與美國的軍事同盟不應帶有針對中國的意圖。中日印三國都重視發展與東盟的關係,都要同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在對待東盟的關係上中日印應該形成良性、健康的競爭關係,同時提高加強中日印三國合作的緊迫感。

  中國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國。中日印三國之間需要通過發揚東方文化來加強彼此間的思想和感情紐帶,特別是通過發揚東方的大同思想來增強相互關係的和諧,通過發揚東方的“天人合一”思想來共同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崇高境界。

中國(大陸)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 馮昭奎/著

感想:大家覺得?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日印戰略性合作的可能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美國的經濟學人雜誌,有一期刊登了歐美各國的經濟學者意見,他們都一致認為印度會是未來最有潛力的國家,當然是印度擁有全世界最多的I.T界人才。

中印會不會合作,我不肯定,在國際政治層面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要大家利益一致,那怕以往有過千絲萬縷的過節。不過小SNOW曾經看過英文版的印度國策文章,印度在國策上列明,把中國當成假想敵。這可能是過往美英拉攏印度,中國拉攏巴基斯坦的政略引起了雙方敵視,不過中印的領土糾紛還沒解決,我看暫時合作的機會不大,不過早前巴基斯坦自動媚美,不知道與巴基斯坦稱兄道弟的戰略伙伴中國有何感想。

難怪中國要出走到非洲的也哥招募盟友,與東歐的波蘭簽下戰略伙伴,不過人家波蘭才堅稱要與老美在伊拉克戰場上共同進退,自動請纓當爛頭卒,我看中國的多方元外交政策是失敗的。美法兩國是超越盟友關係的朋友,不知中國除了阿非拉民族大團結時的盟友外,還有那個國家是中國的朋友呢?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日印戰略性合作的可能性!?

中國要發揚東方文化
記得雪姬姐說過
日本比中國更接近中國文化
因此中國似乎沒有發揚東方文化的本錢...
以政治.經濟.軍事三方利益來說
跟印度結盟似乎沒有利益
恐怕是日本另有心機
因此想拉中國入盟
或許可以從中(?)獲得好處
至於結盟後
是一起增長經濟
或是牽制他國經濟增長
各心裡有數吧
比起多元外交
中國內部問題比較嚴重...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29 02:41 , Processed in 0.02862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