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永遠的 D - DAY

[複製連結] 檢視: 3590|回覆: 8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永遠的D-Day

【文/王岫】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美國艾森豪將軍的領導籌劃下,集結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陸空作戰部隊,包括1200艘戰艦、1萬架戰機、4126艘登陸艇、804艘運輸艦、數百輛各型坦克及15萬6千英、美、加三國軍隊,冒著英倫海峽25年最惡劣的天候,在法國諾曼第登陸(部份軍隊則採用空降敵後方式,以便前後夾擊);經過諾曼第各處海灘的浴血搶攤,以及登陸後一個多月的推進苦戰,盟軍終於達成「可經由法國大舉向東挺進,深入納粹德國心臟地帶」的戰略目標。

諾曼第登陸作戰是二次大戰德軍由盛轉衰的指標,亦為世界戰史上最慘烈的一次作戰;以後的電影經常以這場戰役為取材背景,並成為呈現戰爭殘酷的最佳借鏡———最有名的是1962年拍攝的「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56年的「六月六日斷腸時」(D-Day in the Sixth of June),還有就是最近1998年的「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以及HBO影集「諾曼第大登陸」(Band of Brothers)等。而且,這場戰役發起日的軍事代號「D-Day」(攻擊發起日),不僅成為諾曼第登陸的同義詞,現在的軍隊裡,也借用「D-Day」作為某項行動的發起日的代稱了。

今年2004年恰逢諾曼第登陸60周年,四、五月間幾家英國著名軍事專業出版社,紛紛出版一些有關此次戰役的新書,比較重要的包括:

《D日手冊》(The D-Day Com-panion);是由Osprey 出版社與「國家諾曼第登陸作戰博物館」(National D-Day Museum)合作編印。此書由英國陸軍官校戰爭研究學系主任安德遜博士(Dr. Duncan Anderson)等英美十二位軍事及歷史學家聯合執筆,每人以新的洞察眼光和觀點,撰寫一篇不同主題的相關篇章,如D-Day行動在戰略和盟軍士氣的意義、行動的整體計畫、德軍的防衛準備、盟軍海軍對此役的觀點、兩方士兵的體驗和看法…等。全書共288頁,包含30幅彩色照片及150幅黑白插圖、相片等。

《D 日———遺漏的上空見證》(D-Day:The Lost Evidence;Above the Battle);是由Crecy出版社和「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合作發行,茍英(Cris Going)和鍾斯(Alun Jones)兩位軍事專家合編。諾曼第登陸大作戰時,盟軍統帥及將領,為了解並掌握戰場最新狀況,以供運籌帷幄之參考,曾於戰役期間,派出不少照相偵察機前往各處戰地拍攝,留下不少可貴的從空中鳥瞰的戰場實況相片。這些相片後來存放在盟軍總部,一直沒有公開,有些甚至都毀損遺失了。現在經過多方搜集、補修,終於由出版單位整理出這本以空中攝照的兩百多幅戰場實景為主題,再加文字說明的書籍,全書雖僅144頁,但由雲端上看D-Day的慘烈狀況,對讀者更有震撼效果。

此外,有三本由Sutton出版公司過去一系列的「諾曼第戰役」(Battle Zone Normandy)叢書,今年也配合60周年庚續出版三本登灘戰況分析的書籍,包括:《猶他海灘》(Utah Beach———海灘名均是盟軍取的代號),由貝得塞(Stephen Badsey)編著,192頁,含71幅彩照和65幅黑白照片。此海灘由美軍主攻,是最大區域的戰場。《奧瑪哈海灘》(Omaha Beach),由賓恩(Tim Bean)編撰;192頁,彩照65幅,黑白照片71幅。此灘由美軍第一軍團主攻,但灘頭險急,又遭德軍頑強抵抗,盟軍死傷慘重,有「血腥的奧瑪哈」之稱。《朱諾海灘》(Juno Beach),由福特(Ken Ford)編寫,頁數與彩色、黑白照片數均同《猷他海灘》一書。朱諾海灘主要由加拿大軍隊主攻。

總之,諾曼第的D-Day大戰役,已屆滿60個年頭,這些書籍的出版,除了新增加的史料或戰史觀點外,希望也能帶給世人對戰爭的省思。

[聯合新聞網]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永遠的 D - DAY



D-Day六十年後成歐洲大和解日 2004年06月07日 11:59
       

法國紀念諾曼地登陸六十周年紀念儀式,在二次世界大戰交戰各國和解以及歐洲統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法國總統希拉克不止一次提及歐洲重新統合,共同追求自由民主的時代來臨。德國總理施羅德也表示,統一的自由歐洲將在自由正義的共同價值裏一同建立世界和平。 德國總理施羅德及俄羅斯總統普京是第一次參加諾曼地登陸紀念典禮的德國和俄國首長,施羅德與希拉克于晚間七時三十分在嘎納和平紀念館舉行聯合典禮,分別發表談話;普京此次造訪諾曼第並未公開發表演講。


於戰爭末期的一九四三年出生的施羅德,與前總理科爾相較,較沒有大戰歷史包袱。科爾有一名兄弟在諾曼第戰役中陣亡,他在總理任內一直不願接受法國邀請,參加結束歐戰重要戰役諾曼地登陸紀念儀式。 施羅德於行前表示,這與戰勝或戰敗無關,這個日子已成爲爭取自由、民主與人權的表徵,德國人前來參加全然正當。他又說,紀念儀式是爲所有因爲希特勒的殘暴而死去的人們,不分國籍皆然。施羅德對法國的邀請表示感謝,並相信自己作了正確決定。 希拉克在阿羅芒什多國聯合典禮及嘎納的法德聯合典禮上所發表的談話都強調,德國總理前來參加典禮代表法德大和解。


希拉克表示,今日歐洲已統一,我們應一起建造統合的歐洲,擁有和平與民主。 阿羅芒什的多國典禮在歐洲聯盟盟歌貝多芬的「快樂頌」樂聲中結束。來自美國、英國、比利時、盧森堡、希臘、荷蘭、波蘭、挪威、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德國、俄國等國的國家元首和王室一起出席象徵大和解的典禮,世界和平暫時在此停駐。 當年老兵紛紛對典禮表示滿意。至於如何看待德國首長出席典禮,老兵回答指出,歷史不容遺忘,但人必須原諒。

鳳凰網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永遠的 D - DAY




6月5日,來自世界各地17個國家的領袖和數以萬計二戰老兵將聚集在法國西北部的海邊,紀念諾曼地登陸60周年。
  
1944年6月6日,盟軍部隊在諾曼地登陸,發動了導致二戰在歐洲結束的戰役。這是歷史上最大的兩栖登陸行動,爲解放法國和最終擊潰法西斯德國發揮了重要作用。“D-Day”(諾曼地登陸日)和“H-Hour”(進攻時辰)也成了戰時家喻戶曉的代名詞。
  
登陸60周年紀念活動具有特別政治意義:法國總統希拉克破例邀請了德國總理施羅德參加。這是德國領導人首次參與其盛,標誌著法德領袖友誼猛進,同時也反映兩個昔日敵國今天已發展成爲親密盟友。目前還不知道退伍軍人組織對德國總理和他們一起參加活動,會有什麽反應。
  
十年後諾曼第老兵或絕迹
  
對於二戰老兵來說,今年的心情特別激動還有其他原因:這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長途跋涉,到諾曼第參加十年一次的大典。二戰結束近60年了,當年參戰的軍人現在最年青的都已超過75歲,可能活不過下一個十年。
  
在諾曼地登陸60周年前夕,華盛頓上周末也舉行了國觴日盛大集會,並慶祝期待已久的二戰紀念碑廣場的落成。成千上萬年邁的二戰老兵在家人和朋友攙扶下出席了典禮。據估計,參加過二戰的1600萬老兵中只有約400萬還在人世,目前平均每天有1000多名老兵去世。
  
有媒體說,隨著這些耄耋之年的老人漸漸離世,這次借廣場揭幕典禮的相聚,可能成爲他們的“絕唱”("the last hurrah")。
  
爲了保存歷史,美國國會圖書館特地在廣場搭設帳篷,邀請老兵們敍述他們戰時的經歷。這項稱爲“退伍軍人歷史檔案”的口述歷史計劃,利用電腦把退伍軍人的故事記錄下來,並把內容存放到國會圖書館的網站上,供民衆閱讀。這個電腦系統也能把老兵擁有的珍貴歷史照片放到互聯網上。據外電報道,許多年青義工邊聽老兵敍述往事,邊激動得流淚。
  
另一方面,英國兩家報章最近對年青一代進行測試,考他們對"D-Day"的認識,結果大失所望。當今的年輕人對那段歷史竟然知之甚少:
  
大兵雷恩指揮登陸戰?
  
《星期日電訊報》測試物件是1309名10至14歲的學生,只有28%能正確說出諾曼地登陸行動的內容,只有32%答對登陸的時間和地點。
  
在回答誰參與登陸行動的決策時,只有39%給對答案:邱吉爾首相。其餘叫人噴飯的答案包括英國現任首相布萊爾、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美國現任總統布希和他的父親老布希、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也有人張冠李戴,說是黑人影帝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
  
登陸行動的地點,有人說在紐西蘭、有人說在德國、也有人說是英格蘭本土兩個沿岸城鎮。
  
該報的結論是,60年後的今天,英國年輕一代大多已經不知道這場對二戰具有關鍵性意義的重要戰役爲何物。
  
只有一名學生答案全對,原來他是從“D-Day”電腦戰爭遊戲“認識”歷史。
  
《每日鏡報》則對1000名25歲以下的年青人進行測試,將近三分之二對“D-Day”十分無知,不知時間地點或戰爭詳情。一名20歲學生答說:“我肯定它發生在60年代。我猜確實的時間是1962年。”
  
一名16歲少年說:“D-Day代表Doomsday。”。
  
而最荒謬的答案,莫過於一名學生說,諾曼地登陸行動的統帥是雷恩大兵。他顯然聽說過史匹堡導演的《拯救大兵雷恩》(Saving Pri-vate Ryan),但分不清戲裏戲外的故事和人物,還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把指揮千軍萬馬的重任付託給一名歷史上不存在的大兵。  
  
好萊塢戰爭電影和電視片對後代的影響很大。而50至70年代多位元治學認真的記者和作家結合了歷史文獻和口述歷史(訪問戰爭生還者)寫成的多部史籍,也成了現成的電影題材。
  
當中的經典之作包括:
  “The Longest Day”(《最長的一日》,1959年版),作者:Cornelius Ryan。
  “A Bridge Too Far”(《奪橋遺恨》,1974年版),作者:Cornelius Ryan。
  “Enemy At The Gates”(《兵臨城下》,1973年版),作者:William Craig。
  
官方文獻配合口述歷史
  
《最長的一日》說的便是“D-Day”第一天發生的事件,作者研究了英美德文獻和訪問了700多名生還者,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第戰役的來龍去脈和戰況。
  
《奪橋遺恨》說的是1944年9月盟軍發動的“菜市花園行動”(Operation Market Garden),企圖一舉攻入德國並解放荷蘭,不料德軍頑強抵抗,英國第一空降師差點全軍覆沒的故事。
  
《兵臨城下》說的是歷史上“最血腥戰役”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俄、德雙方死傷200萬人,其中50萬是平民。
  
《最長的一日》和《奪橋遺恨》在60和70年代拍成電影,都具有高水準,前者上映時還取了個貼切的華文片名《碧血長天》,兩片戰爭場面宏大逼真,敍述角度也相對比較中立,忠於原著。
  
反而是數年前改編的《兵臨城下》叫人失望,把可歌可泣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大時代大氣勢,濃縮簡化成兩名狙擊手之間的對決和亂世兒女情的老套故事,一點也不尊重原著。
  
近年來,如果不是史匹堡執導的《拯救大兵雷恩》和他後期監製的寫實電視戰爭系列《戰火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年青一代對二戰的認識,可能更加貧乏。
  
記者對二戰事迹感到興趣,是始于中學後期。當年《讀者文摘》中文版的書摘經常介紹好書,記者拜讀了譯筆簡直不露痕迹的《奪橋遺恨》和《兵臨城下》節譯本,意猶未盡,特地去找原著來讀,而《最長的一日》則是先看電影《碧血長天》後讀原著;靠著翻字典學英文,好不容易才把它們讀完。這幾本書收藏了幾十年,都已發黴卻不捨得丟棄,只因心中尚存一線希望,孩子將來也許會有興趣閱讀。
  
電腦戰爭遊戲草菅人命
  
想當年求學時壓力不大,有充裕時間閱讀雜書,哪像今天的學生,功課忙不完,學校假期還得強制參加課外活動和補課,沒多餘時間讀課外書,更何況是二戰時代老掉牙的歷史故事。
  
看來,要孩子對二戰著名戰役有粗淺的認識,只好走捷徑,乾脆讓他觀賞史籍改編的電影光碟,惡補一番算了。最近帶他觀賞《木馬屠城》(Troy),事後聽他說起戰爭的可怕(當然他最欣賞的還是戲中特技效果),總算聊以告慰。
  
最怕他像那位英國學生,通過玩那草菅人命、殺人如麻的電腦戰爭遊戲而認識二戰歷史,那才真的是可悲呢!

(早報網/公孫笑)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永遠的 D - DAY



D-Day Memorial Speech

Mr. President (Francois Mitterrand of France) , distinguished guests, we stand today at a place of battle, one that 40 years ago saw and felt the worst of war. Men bled and died here for a few feet of-or inches of sand, as bullets and shellfire cut through their ranks. About them, General Omar Bradley later said, "Every man who set foot on Omaha Beach that day was a hero."
No speech can adequately portray their suffering, their sacrifice, their heroism. President Lincoln once reminded us that through their deeds, the dead of battle have spoken more eloquently for themselves than any of the living ever could. But we can only honor them by rededicating ourselves to the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a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Today we do rededicate ourselves to that cause. And at this place of honor, we're humbled by the realization of how much so many gave to the cause of freedom and to their fellow man.
Some who survived the battle of June 6, 1944, are here today. Others who hoped to return never did.
"Someday, Lis, I'll go back," said Private First Class Peter Robert Zanatta, of the 37th Engineer Combat Battalion, and first assault wave to hit Omaha Beach. "I'll go back, and I'll see it all again. I'll see the beach, the barricades, and the graves."


Those words of Private Zanatta come to us from his daughter, Lisa Zanatta Henn, in a heartrending story about the event her father spoke of so often. "In his words, the Normandy invasion would change his life forever," she said. She tells some of his stories of World War II but says of her father, "the story to end all stories was D-Day."


"He made me feel the fear of being on that boat waiting to land. I can smell the ocean and feel the seasickness. I can see the looks on his fellow soldiers' faces-the fear, the anguish, the uncertainty of what lay ahead. And when they landed, I can feel the strength and courage of the men who took those first steps through the tide to what must have surely looked like instant death."
Private Zanatta's daughter wrote to me: "I don't know how or why I can feel this emptiness, this fear, or this determination, but I do. Maybe it's the bond I had with my father. All I know is that it brings tears to my eyes to think about my father as a 20-year-old boy having to face that beach."


The anniversary of D-Day was always special for her family. And like all the families of those who went to war, she describes how she came to realize her own father's survival was a miracle: "So many men died. I know that my father watched many of his friends be killed. I know that he must have died inside a little each time. But his explanation to me was, 'You did what you had to do, and you kept on going.'"


When men like Private Zanatta and all our Allied forces stormed the beaches of Normandy 40 years ago they came not as conquerors, but as liberators. When these troops swept across the French countryside and into the forests of Belgium and Luxembourg they came not to take, but to return what had been wrongly seized. When our forces marched into Germany they came not to prey on a brave and defeated people, but to nurture the seeds of democracy among those who yearned to be free again.
Today, in their memory, and for all who fought here, we celebrate the triumph of democracy. We reaffirm the unity of democratic peoples who fought a war and then joined with the vanquished in a firm resolve to keep the peace.


From a terrible war we learned that unity made us invincible; now, in peace, that same unity makes us secure. We sought to bring all freedom-loving nations together in a community dedicated to the defense and preservation of our sacred values. Our alliance, forged in the crucible of war, tempered and shaped by the realities of the postwar world, has succeeded. In Europe, the threat has been contained, the peace has been kept.
Lisa Zanatta Henn began her story by quoting her father, who promised that he would return to Normandy. She ended with a promise to her father, who died eight years ago of cancer: "I'm going there, Dad, and I'll see the beaches and the barricades and the monuments. I'll see the graves, and I'll put flowers there just like you wanted to do. I'll feel all the things you made me feel through your stories and your eyes. I'll never forget what you went through, Dad, nor will I let anyone else forget. And, Dad, I'll always be proud."


Through the words of his loving daughter, who is here with us today, a D-Day veteran has shown us the meaning of this day far better than any President can. It is enough for us to say about Private Zanatta and all the men of honor and courage who fought beside him four decades ago: We will always remember. We will always be proud. We will always be prepared, so we may always be free. Thank you.
… … … … … … … … … … … … … … … … … … … …
作 者 為 美 國 第 四 十 任 總 統 , 本 文 摘 錄 自 一 九 八 四 年 六 月 六 日 「 登 陸 諾 曼 第 」 四 十 周 年 紀 念 日 , 在 法 國 奧 馬 哈 海 灘 的 發 言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永遠的 D - DAY



紀 念 諾 曼 第 登 陸 60 周 年 慶 典 , 西 方 列 強 歡 聚 一 堂 。 喜 好 吹 毛 求 疵 者 指 法 美 兩 國 為 伊 拉 克 問 題 反 目 , 布 殊 想 以 諾 曼 第 情 懷 喚 起 60 年 前 的 盟 國 聯 手 反 納 粹 的 精 神 , 只 是 一 廂 情 願 。

美 、 法 之 間 有 矛 盾 , 路 人 皆 知 。 如 果 把 百 年 盟 邦 的 小 矛 盾 , 誇 大 到 勢 不 兩 立 , 就 背 離 了 基 本 事 實 。 法 國 總 統 希 拉 克 在 午 宴 前 歡 迎 各 大 國 賓 的 小 環 節 上 , 足 以 看 出 他 對 美 、 英 、 俄 元 首 的 態 度 。 希 拉 克 同 布 殊 握 手 後 , 捧 起 布 殊 夫 人 的 手 行 吻 手 禮 。 表 現 男 主 人 的 彬 彬 風 度 。 對 隨 後 到  的 普 京 伉 儷 , 希 拉 克 只 是 一 一 握 手 。 一 些 親 俄 派 胡 說 希 拉 克 與 普 京 私 交 甚 篤 , 所 以 首 次 請 俄 總 統 參 加 諾 曼 第 慶 典 。 他 們 忘 記 了 普 京 是 老 共 產 黨 員 , KGB 出 身 , 與 法 國 人 的 基 督  文 化 格 格 不 入 , 怎 麼 談 得 上 私 交 ?

倒 是 英 法 兩 國 的 紀 念 儀 式 上 , 雙 方 由 宗  人 士 唱 聖 詩 , 讚 美 主 耶 穌 , 表 示 親 密 無 間 。 希 拉 克 歡 迎 貝 理 雅 伉 儷 時 , 不 但 對 貝 理 雅 夫 人 行 吻 手 禮 , 更 稔 熟 地 搭 她 香 肩 , 殷 勤 耳 語 , 像 一 家 人 似 的 情 分 , 那 是 英 法 兩 軍 幾 代 人 並 肩 作 戰 的 血 肉 情 誼 。 普 京 一 副 KGB 陰 沉 嘴 臉 , 就 算 近 年 皈 依 了 東 正  , 還 有 「 北 約 東 擴 」 以 及 「 歐 盟 東 擴 」 兩 道 關 要 過 。 美 國 是 「 北 約 」 大 頭 目 , 普 京 想 挑 撥 歐 美 關 係 , 正 犯 了 疏 不 間 親 的 大 忌 。

上 世 紀 兩 次 世 界 大 戰 , 美 軍 一 再 跨 海 救 法 國 。 冷 戰 幾 十 年 , 美 軍 力 保 法 國 西 德 不 受 共 產 紅 潮 淹 沒 。 伊 斯 蘭 文 化 的 極 端 分 子 和 恐 怖 分 子 要 發 動 「 聖 戰 」 剷 除 基 督  文 明 , 西 班 牙 和 俄 國 都 捱 了 炸 , 法 國 暫 時 可 以 作 壁 上 觀 , 就 像 當 年 希 特 拉 吞 奧 地 利 、 捷 克 、 波 蘭 時 , 法 軍 按 兵 不 動 , 用 不 了 多 久 , 希 拉 克 會 為 近 視 付 出 代 價 , 那 時 才 知 還 是 西 方 文 化 親 。

軍事評論員:司馬成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永遠的 D - DAY



人 類 的 命 運 , 有 時 由 強 者 來 決 定 , 更 多 卻 盡 憑 天 意 。 就 像 諾 曼 第 大 反 攻 — — 六 十 年 前 的 這 一 役 , 如 果 不 幸 失 敗 , 盟 軍 在 海 灘 被 擊 退 , 希 特 拉 最 終 也 不 可 能 勝 利 , 但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會 拖 得 更 久 。 如 果 諾 曼 第 一 役 打 輸 了 , 盟 國 二 十 萬 大 軍 覆 沒 , 希 特 拉 就 可 以 鞏 固 歐 洲 西 邊 的 法 國 地 盤 , 然 後 把 三 十 個 師 調 去 攻 打 蘇 聯 。 但 一 九 四 四 年 , 德 國 已 是 強 弩 之 末 , 德 軍 調 到 俄 羅 斯 的 東 線 , 經 史 太 林 格 勒 一 役 , 納 粹 最 終 還 不 會 是 蘇 聯 的 對 手 。 結 果 只 會 是 蘇 聯 付 出 更 慘 烈 的 代 價 , 把 納 粹 德 國 滅 掉 。 史 太 林 為 了 收 回 成 本 , 胃 口 必 然 更 大 , 然 後 是 共 產 勢 力 向 西 歐 擴 張 , 意 大 利 、 瑞 士 、 比 利 時 、 法 國 , 都 會 淪 為 共 產 國 。 正 因 為 諾 曼 第 之 役 , 英 美 盟 軍 勝 利 , 不 但 戰 勝 了 希 特 拉 , 還 迫 得 蘇 聯 的 魔 掌 最 終 只 伸 到 波 蘭 匈 牙 利 就 收 手 。 歐 洲 的 半 壁 江 山 , 因 諾 曼 第 登 陸 的 勝 利 硬 是 保 全 了 。 西 歐 的 民 眾 在 一 九 四 五 年 之 後 能 生 活 在 陽 光 燦 爛 的 自 由 空 氣 中 , 要 感 謝 諾 曼 第 之 役 捐 軀 的 盟 國 三 千 子 弟 兵 。


當 然 , 還 有 總 司 令 艾 森 豪 。 這 場 仗 , 盟 國 明 是 對 抗 納 粹 , 暗 地  還 要 堵 截 蘇 聯 , 實 際 上 是 以 一 敵 二 , 吃  碗  的 肉 , 還 要 提 防 那 隻 伸 進 鍋  偷 雞 腿 的 手 。 艾 森 豪 在 西 線 指 揮 進 攻 , 蘇 聯 那 邊 的 總 司 令 是 朱 可 夫 。 三 年 前 , 艾 森 豪 還 只 是 美 軍 參 謀 部 的 一 名 中 尉 , 而 朱 可 夫 早 已 帶 領 紅 軍 打 過 列 寧 格 勒 保  戰 , 全 人 類 安 危 的 重 擔 就 落 在 艾 森 豪 一 人 的 肩 上 。 甚 麼 叫 做 壓 力 ? 在 一 九 四 四 年 六 月 五 日 諾 曼 第 大 反 攻 的 前 夜 , 這 豪 賭 的 一 局 許 勝 不 許 敗 , 艾 森 豪 睡 得  覺 嗎 ? 這 就 是 真 正 的 壓 力 了 。 諾 曼 第 之 役 就 像 中 國 的 赤 壁 之 戰 , 將 領 的 神 機 妙 算 , 還 要 仰 求 天 意 的 東 風 。 曹 操 把 戰 船 用 鐵 鏈 鎖 在 江 邊 , 曹 魏 的 兵 力 有 八 十 萬 , 就 像 當 年 納 粹 擁 有 強 大 的 軍 事 資 源 。 到 歐 洲 、 中 國 旅 行 , 沒 有 到 過 諾 曼 第 的 灘 頭 和 長 江 畔 的 赤 壁 , 凝 視 過 那 碧 水 和 月 色 , 就 領 悟 不 到 人 生 的 真 諦 。 今 年 , 有 一 百 多 個 老 兵 來 到 六 十 年 前 的 戰 場 。 外 國 的 記 者 報 道 : 其 中 一 個 老 兵 , 帶  他 的 一 對 年 幼 的 孫 女 同 來 。


兩 個 小 女 孩 迷 惑 地 見 到 那 麼 多 老 人 聚 集 在 一 個 沙 灘 邊 肅 立 , 看 見 爺 爺 用 手 帕 拭 抹  眼 角 , 就 問 老 頭 子 : 「 爺 爺 , 你 為 甚 麼 流 淚 啊 ? 」 爺 爺 答 : 「 沒 有 甚 麼 , 只 是 些 花 粉 吹 進 了 眼 睛 。 」       


[陶傑]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永遠的 D - DAY

六十年了...

仇恨....慢慢的溶解於人的心中...

但對於一些家亡的人....是否也一樣呢?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永遠的 D - DAY

D-DAY
這個遊戲好難= =
努力破關中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永遠的 D - DAY

D-DAY是美軍對登陸日的稱呼,每次登陸都有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28 16:52 , Processed in 0.03000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