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bluecas1

原文由eric0956 於 07-8-28 08:57 PM 發表
但是你要把當時政治情況納入考量

在秦之前,應該說漢朝獨尊儒術之前

所謂朝廷不過是一個聯盟的集合體

皇帝不過是聯盟推舉出的一個領導人



在那個情況下

皇帝的地位隨時有可能會被替代,尤其是宰相(一直到了唐開始宰 ...

我印象中的墨家並沒有否定君權制度,它所反對的是禮樂制度的束縛.

孔子一心恢復周朝時代的社會制度,他非常重視禮樂的教養,罵子貢隨便跳八佾舞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墨子出身下層階級,對儒家禮樂規制人心的主張一概否定,他認為促進大同世界的原動力,來自於各階層互相真誠的善待,我記得墨子依舊把社會制度劃分成天子,庶民的階層,他並沒有以民為本做為理念的根源.

閒雲野鶴

就我觀察...
所謂的有"名"的中國男人...
沒有一個不虛偽吧...

你在說林覺民嗎?:邪惡

可憐早逝英豪,嘆平陽落難虎!
 

缺錢!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eric0956 於 07-8-26 07:02 PM 發表

要不是他,封建制度不會如此穩固



基本上,中國自周朝滅亡後,就脫離了封建時代,進入了中央集權制
現在封建一詞之所以被引用的這麼泛濫,是因為中共學者為了配合馬克思的理論而強制劃分的
不知從何時開始台灣也跟著用,這讓台灣的歷史學者相當痛心疾首
曾經有個教授說,誰敢誤用"封建"這兩個字,誰就會被當掉,說話時表情還挺猙獰的

我想問虛偽有什麼不好?如果是用在對社會大眾有益的時候
羅馬帝政的開國皇帝奧古斯都就是一個虛偽的人,但他創造了兩百多年的羅馬和平
 
因為不是人類,所以會永遠等待...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8-11 14:53 , Processed in 0.6728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