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ViewSonic

名望的英雄

黑暗籠罩大地.死亡悄悄降臨 ... ...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全國飛彈防衛系統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NMD

在美國國防部彈道飛彈防衛局(BMDO)現行的兩大計畫中,NMD算是真正繼承雷根時代星戰計畫的東西。
 1991年冷戰時代正式宣告結束,美蘇以大量核武互相嚇阻的情況不再出現,但是部份第三世界或共產國家,持續發展彈道飛彈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這些國家幾乎都與美國敵對,因此美國認為有必要持續發展以保護美國本土、抵擋少量或有限度彈道飛彈攻擊為宗旨的防禦系統,這便是NMD的宗旨。
 計畫中NMD的特性包括:
 一、以陸上固定式基地為發射平台;
 二、彈頭不是核子彈頭(這是和星戰計畫、俄國反彈道飛彈系統最大的不同);
 三、配合佈署在陸地、太空的偵測器或雷達,以求能對彈道飛彈攻擊做出及時反應。

 NMD的幾個主要元素(子計畫),以及整個接戰的過程大致如下:
 一、改良過的早期預警雷達(Upgraded Early Warning Radar, UEWR)配合部署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偵測敵人發射的飛彈,並在追蹤過程中蒐集重要資料;
 二、確認來襲飛彈是以美國本土為目標之後,即通知地面的戰鬥管理暨指揮、通訊、管制(Battle Management/Comm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BM/C3)中心,同時地面的X波段雷達(X-Band Radar, XBR)加入追蹤來襲飛彈的工作;
 三、指揮官決定接戰(發射飛彈予以攔截);





四、地面發射站依命令發射一枚或多枚陸基式攔截飛彈(Ground-based Interceptor, GBI);
 五、BM/C3指揮各個XBR及其他偵測器,持續追蹤來襲飛彈,並分辨空中目標是解體後的殘骸、誘餌還是真的彈頭,依判別結果指揮GBI飛向攔截點;
 六、在最終的導引階段,GBI上的彈頭(或稱為『大氣層外獵殺載具 Exoatmospheric Kill Vehicle, EKV』),將以本身的紅外線偵測器,決定攻擊的目標,並以本身的向量動力修正方向,完成硬殺(hit-to-kill)的攔截任務。
 七、在GBI飛行過程中及完成接戰動作後,XBR持續蒐集敵我雙方資料,並評估攔截成果。

 根據美國前國防部長柯恩在1999年宣佈的計畫,NMD的佈署將從2005年開始,分成三個階段來進行。



陸基式攔截飛彈
Ground-based Interceptor, GBI

 是整個NMD系統最重要的「武器」,整個系統運作的目的,就是要GBI「殺」來襲的敵人彈道飛彈。
 GBI的彈體本身可分為「外大氣層獵殺載具(Exo-atmospheric Kill Vehicle, EKV)」和推進器兩個部份,當然,GBI必須要有適當的發射基地才能升空。
 每一個EKV,都使用高感度紅外線尋標器,在最後的攔截階段找出目標的精確位置、速度和方向,配合靈敏的向量動力系統,使EKV能在和目標高速接近(超過10馬赫)的狀況下,準確抵達攔截點。這一點,目前仍有待突破。事實上,整個NMD計畫中,最難完成的就是這個部份,其他諸如長程預警雷達、X波段雷達等,都是以現有或較成熟的科技為基礎修正而成。因此GBI,特別是EKV的研發,已經被列為NMD計畫內最優先要完成的部份。



EKV的主承包商有兩家,分別是波音公司和雷神公司,而在1998年12月,NMD計畫下的先期系統整合小組(Lead System Integrator, LSI),選擇雷神公司的設計,但波音公司的設計也被保留,以降低技術風險。
 而在發射基地方面,根據BMDO的「全國飛彈防禦系統佈署草案環境影響報告(NMD Deployment Draft Environment Impact Statement)」,目前可能的地點有5個,包括阿拉斯加州的克利爾空軍雷達站(Clear Air Force Station)、葛利里堡(Fort Greely)陸軍航空站、艾爾森空軍基地(Eielson Air Force Base)、北達科達州的格蘭德佛克斯空軍基地(Grand Forks Air Force Base)和史坦利麥克森基地(Stanley R. Mickelsen Safeguard Complex)。
 其中史坦利麥克森基地,就是1975到1976年,美國依據ABM條約建立的反彈道飛彈基地(詳見『反彈道飛彈條約』),但早在1976年即因運作成本太高而關閉。
 發射基地的平面設計圖如下(可能因選定地點而稍有變更)

 

改良型早期預警雷達
Upgraded Early Warning Radar, UEWR

 美國現有3座早期預警雷達(EWR),分別位於阿拉斯加州的克利爾空軍雷達站(Clear Air Force Station)、加利福尼亞州的畢爾空軍基地(Beale Air Force Base)、麻塞諸塞州的寇德角空軍雷達站(Cape Cod Air Force Station)。



在NMD計畫中,3座雷達站將先後進行改良作業,硬體的改良包括雷達站內的電腦、圖形顯示器、通訊裝備和雷達的接收/發送器,以期符合NMD作戰中精確追蹤來襲飛彈的要求;軟體的改良則是指早期預警作業的程式重新改寫,使改良後的UEWR具備追蹤地平線附近小目標的能力。
 沒有改變的部份則是整座雷達天線的外型,雷達站的操作人力需求也不變。由於這些雷達站在沒有執行NMD任務的大部份時間裡,仍照常執行現有的早期預警工作,其雷達天線輸出功率也和改良前一致。


太空紅外線系統
Space-based Infrared System, SBIRS

 SBIRS和UEWR是必須共同運作的一個組合,任務是早期發現來襲飛彈並予追蹤。
 目前美國有所謂「防衛支援計畫衛星(Defense Support Program Satellite)」,和已有的EWR合作進行早期預警任務。這些衛星都在地球同步軌道上,以固定的方式掃描地面目標。
 未來10年,SBIRS將逐步取代現有的衛星,但基本上這和NMD的部署進度無關。換言之,即使沒有NMD,SBIRS仍可執行一般的早期預警任務,若是NMD其他系統的進度超前,整個NMD作戰也可在新、舊衛星中擇一使用,或是兩者共用。
 和現有衛星不同的是,SBIRS將全程追蹤來襲的彈道飛彈,並精確預測其彈道,以供BM/C3部門做為指揮GBI接戰之用。
 SBIRS的衛星分為3種,第一種就是和現有衛星一樣的地球同步軌道(Geosynchronous Orbits, GEO)衛星,預計有4顆GEO衛星,2002年第一顆將首度升空;第二種是高度橢圓軌道(Highly Elliptical Orbits, HEO)衛星,預計要2顆,首度升空將在2001年;第三種是低空地球軌道(Low Earth Orbits, LEO)衛星,也是2顆,首度升空要等到2006年。
 三種衛星未來在地球軌道上的相對位置如下圖:




戰鬥管理/指揮、管制、通訊
Battle Management/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BM/C3

 BM/C3可再分為2大部份。一個是戰鬥管理/指揮、管制(BM/C2),而通訊在此指的是NMD各作戰單位之間的通訊以及「攔截飛彈飛行中通訊系統(In-Flight Interceptor Communication System, IFICS)」。
 如果說GBI是NMD的武器,BM/C2就是NMD的大腦。每個GBI發射場內都會有BM/C2設施,具備自動化目標追蹤、接戰規劃和決策支援,各個BM/C2的資訊都將彙整到設於科羅拉多州的雪岩山基地(Cheyenne Mountain Operation Center, CMOC)。
 CMOC目前是北美防空司令部(North America Air Defense Command, NORAD)的所在地。從冷戰時代到現在,它都是美國針對蘇聯、俄羅斯或其他國家彈道飛彈攻擊的預警作業中樞,而未來NMD上線執行後,CMOC也將繼續扮演類似的角色。
 而各個發射場指揮官在接到命令後,即透過BM/C2發射GBI,並以IFICS全程監控GBI的外大氣層獵殺載具(EKV)在和彈體分離後,直到完成接戰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地面雷達站蒐集的目標資料(高度、速度、方向、彈道..等),透過BM/C3(BM/C2+IFICS)指揮EKV維持或調整方向。
 IFICS通訊站的剖面簡圖如下:



X波段雷達
X-Band Radar, XBR

 XBR也是前面所提到BM/C3體系裡的一環,但是預定建造的2座雷達站,並不在任何GBI發射場內,而是另擇地點興建。包括阿拉斯加州申雅島(Shemya Island, 屬阿留申群島)上的艾瑞克森 (Eareckson Air Force Station) 空軍雷達站,以及北達科達州的騎士 (Cavalier) 空軍雷達站。

巨型海基X-波段雷達
以下為墨西哥灣佈署

本圖片縮小為原圖的61.9%,在本文字框內點一下恢復原尺寸。
750)this.width=750" border=0>



本圖片縮小為原圖的61.9%,在本文字框內點一下恢復原尺寸。
750)this.width=750" border=0>



本圖片縮小為原圖的61.9%,在本文字框內點一下恢復原尺寸。
750)this.width=750" border=0>


約81,000片的雷達波收發模組,組成1個約123平方公尺的天線,以每平方公尺170千瓦的輸出功率來算,1座雷達站的輸出功率應該有209萬瓦以上,但是雷達波要集中在預定的角度裡(上下、左右各50度),才能發揮功效,如果扣除預定範圍以外的部份,雷達的輸出功率是40萬瓦。
 因此每座XBR的偵測距離,對一般的目標可達4,000公里,對不明顯(reduced signature)的目標也有2,000公里的偵測能力。
 執行NMD任務時,XBR在GBI接戰前,可主動--或由衛星、UEWR等引導--進行偵測與辨任目標、並估計目標之彈道。在GBI接戰過程中,XBR也把偵測到的最新目標數據,透過BM/C3系統傳給飛行中的獵殺載具(KV),供其修正方向。
 若是平時不執行NMD任務,XBR也將協助太空偵測的工作,例如偵測進入大氣層的太空隕石等等。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回覆: 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防禦 

rtsp://real-od.stream.ne.jp/vod05/jda/040528_300r.rm

日本防衛廳所製作 飛彈防禦的影片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29 10:16 , Processed in 0.01937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