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聖代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南北朝時代》

南北朝是個難以一言以蔽之的時代,大致上是在東晉滅亡之後,天下就分為南北兩半,
而這個時代的特徵,說起來應該是貴族文化及佛教文化。
尤其是佛教,在中國社會中開始普遍化,就是在這個時代。

東晉遭到篡奪而滅亡之時,也就是南北朝時代的開始。
而篡奪東晉的,則是劉裕這個人。

劉裕(紀元後三五六~四二二年。南朝宋武帝(高祖)。於紀元後四二○~四二二年時在位。雖為有許多軍人出身的劉氏一族,惟因出生於貧窮之家而成為無賴之徒。三九九年時因討伐孫恩之亂而嶄露頭角,四一○年時還曾出兵山東。此外,也曾制壓四川,還在四一六年進行征伐洛陽等,是個八面活躍的人物,因而地位逐漸上升。四一九年時殺了東晉安帝自立為宋,亦即劉宋之建國。教科書上則以土斷而有名。——《宋書》卷一~三《武帝紀》)
出生於非常貧窮的家庭,而當他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因難產而死,
於是父親就抱著小孩,不知道該要怎麼辦,甚至還在想要不要把自己的小孩殺掉時,
母親的妹妹——也就是劉裕的阿姨——出現了,剛好她那時也生了自己的小孩,
說她可以一起餵乳,千萬不要把小孩殺掉,而在千鈞一髮之際救了他。
聽說劉裕在長大以後,在這位阿姨的面前還是一直都無法抬頭直視。

基本上,劉裕是個勇敢、而帶些粗野的人,每日都生活在打架和賭博中。
不過,後來還是當上了地方的官吏。
在他於這小公職工作的時候,有一天,出現了一位新的同僚。
這位同僚和劉裕不同,算是名門出身,雖然不受重視而被派至此一小職,
但他的自視甚高,再加上又不大會做事,總是酒醉吟詩,和劉裕之間的交情非常差。
這個人就是陶淵明(名潛。紀元後三六五年~四二七年。潯陽芝桑(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出身。武將陶侃的曾孫。陶潛雖為名字,但一般陶淵明這個名字較常見,曾有懷疑其是否為純粹漢族之說法。在孫恩之亂時也曾活躍,但還是以詩人身份擁有極高的名氣。就如同其代表作「歸去來辭」一般,以氣品高沽、洞察社會的文學作品而出名。——《晉書》卷九十四《陶潛傳》、《南史》卷七十五《陶潛傳》)。

就這樣,劉裕雖然曾在公職工作,但不久就加入了軍隊,我想在這應該非常適合他的個性才對。
當東晉的天下開始逐漸混亂、叛亂事件頻傳時,他就為了討伐叛亂而從軍,立下了不少武勳,
前述的淝水之戰他也曾參加戰鬥。

不知何時起,他認識了一名叫諸葛長民的男子,這個諸葛長民曾說過:
如果你是劉的話,那我就是諸葛,就像劉備和諸葛孔明一樣,而詢問他要不要起事。
對於這個問題,劉裕回答道:
別說傻話了,我又不是漢室子孫,只不過是貧窮庶民出身,
因而並沒有與其合夥舉事。

不管怎麼說,由於軍隊是看實力的世界,因此劉裕也逐漸出名。
而另一方面,那個諸葛長民也趁機出頭,
只不過,畢竟他並不是孔明,很快他就遭到了劉裕的肅清。
對劉裕來說,如孔明一般的人物乃是一位名叫劉穆之的人,
他是個有能力的行政官,同時也是富有智略和識見的軍師。

好了,在此話題要回到之前曾經提過的桓溫這個人。
桓溫乃是東晉的重臣,在蜀為異民族所佔領的時期,他曾發兵攻蜀,
使之完全成為東晉的版圖,立有莫大的功績。
當恆溫進入蜀地之時,曾發生過有名的一段逸話。
當時有位認識諸葛孔明的一百幾十歲的老人,聽說他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替他汲過茶,
恆溫就詢問道諸葛孔明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物?
回答道:活著的時候雖然並不覺得他是個那麼偉大的人物,可是現在看起來,確實是不曾看過像他這樣了不起的人。

這個叫做桓溫的人,乃是一位具有相當野心的人,之前也曾經說過,他想要收王猛做為部下,
意圖篡奪東晉建立新的王朝,只不過這個心願尚未實現即已身亡。

桓溫的兒子名叫桓玄,由於他殺死了劉裕的恩人並且發起叛亂,
劉裕意圖與之對戰,然而在桓玄這一方面具有龐大的軍力,而劉裕則只有數百人而已,
周圍的人都認為不會有勝算而建議其停手,沒想到劉裕卻不聽。
他說這就像博弈一般,勝負的機率各為五成,
而他也在接下來的突擊中獲得勝利,確實是個相當亂來的人。

而平定叛亂有功的劉裕,也一舉成為東晉朝廷中的實力者,
甚至在往北邊出兵時也獲得勝利,立下了相當的武勳。
這時,在他的麾下奮戰的,有一名叫王鎮惡的勇將——鎮壓罪惡,倒是個十分勇猛的名字——
其實,這個人乃是前述的王猛之孫,在前秦滅亡後不久即渡過長江來到南方。

就這樣,在蓄積實力之後,劉裕就篡奪了東晉,開始了宋王朝。
這個宋被稱為南朝宋,或者是加上劉裕的姓而稱為劉宋。
順道一提,姓劉而建立的王朝不稱為「漢」的,在歷史上的就只有這一個。

再接下來就是第四十二位的檀道濟(?~紀元後四三六年。高平金鄉(今山東省金鄉縣)出身。出仕於南朝宋。在三國西晉以後的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屬於看著東晉衰亡時期的人。當時北魏登場於華北一帶,而江南則因劉裕篡東晉即帝位而建國宋。跟隨著劉裕的檀道濟,在宋建國以前即立下不少武勳,當劉裕北伐時也大為活躍,因此在建國時就被封為永修縣公。以後則累進至於司空,在此之間還有幾度的力戰。其武力在當時可與關羽、張飛相提並論,只不過,由於身擁經百戰磨練的多數心腹,加上子孫也才氣煥發之故,招致到文帝的猜疑,最後為其所殺。——《宋書》卷四十三《檀道濟傳》、《南史》卷十五《檀道濟傳》)這個人物了。

這個人乃是劉裕的心腹,除了是個非常勇猛的人之外,也非常精於用兵。
就勇猛這點而言,可說是張飛再世。
不過,在用兵的方面,他和張飛比起來可說是柔軟多了,
如果對方很強的話,他會故意退卻引誘對手,等到對手疲累時再加以攻擊。
而「三十六計逃為上策」也是出於這個人的作戰方法,
總之,他是個絕不會做無益之戰的人就是了。

當劉裕攻上北方之時,檀道濟以先鋒之姿而活躍。
他雖然是個被稱為武將的人,然而卻能夠嚴密戒慎軍隊的殺戮,相當得到人心。
接著,在劉裕死後,檀道濟也以四位重臣之一的身份支撐著國家。
但由於畢竟實力太過強大,為劉裕之後繼者文帝所猜疑,最後遭到了肅清。
當被肅清之際,被綁著的檀道濟還瞪著文帝大叫道:是你以自己的手毀壞萬里長城的!

就這樣,在檀道濟死後,正好北方的敵人次第攻擊而來,
當首都遭到包圍之時,文帝不由得大呼檀將軍何在,只可惜,再後悔也沒有用了。

文帝這個人在國內的政治上雖然也有不少功績,然而在另一方面,
卻是個會殺害名將的君主,算是此較可惜的一點。

而宋,也沒有能夠長久持續下去,後來就為齊——歷史上稱為南齊——所取代了。

這個南齊也一樣沒有延續多久,很快就為梁取而代之。
南齊最後之君主乃是個無道之人,除了趁醉斬殺部下外,到了大街上竟然還隨便亂殺路人。
加上沉溺於美色與酒,最後國家就滅亡了。

當時有一名叫蕭衍(紀元後四六四~五四九年。南朝梁武帝(高祖)。紀元後五○二~五四九年間在位。蘭陵(今山東省)出身。先祖為南齊一族,本身也被任命為雍州刺史,以知賢的身份置於齊中央。因南齊東昏候之暗愚,以及聽聞兄長遭殺害的消息後自立,即位成為梁的第一位皇帝。由於希望能有名君之名而實行寬容政治,不過,也因其姿勢之低而導致了諸侯橫暴,晚年因信任北方而來的侯泉而招致混亂,最後被幽閉而死。——《梁書》卷一~三《武帝紀》、《南史》卷六、七《梁紀》)的貴族,
就因為亂來的天子殺害其兄長,而計劃了復仇作戰,在叛亂後,一舉攻入首都而將南齊滅亡。

這個人乃是有名的梁武帝,不過本人倒是自稱為文帝就是了。

這個人雖然也是篡奪帝位,不過他將流血抑制到最小的程度,同時施行寬大之政治,
在南北朝時代,尤其是在南朝,被譽為是最佳的名君。

然而在蕭衍即位不到幾年,北方的百萬大軍就攻擊而來,
當時南北朝的北朝,乃是北魏的王朝時代。

在此之際,第四十三位的韋睿(紀元後四四二~五二○年。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出身。聽說為漢之丞相韋賢的子孫,也是南朝貴族名門。自紀元後四六五年被登用為雍州主簿以來,出仕於宋、齊、梁等南朝三代,在粱代雖與不斷進逼而來的北魏相戰,惟因其大破中山王元英之大軍於邵陽洲(今安徽省鳳縣)而出名。因此功而受命為永昌侯。——《梁書》卷十二《韋睿傳》、《南史》卷五十八《韋睿傳》),
以及第四十四位的楊大眼登場(?~紀元後五一八年。武都(今甘肅省鎮原縣)出身。自祖父以來即出仕北魏。北魏並不是漢族王朝,而是自北方南下之鮮卑族所建立的王朝,甚至內部也組合了不少的異民族。因此,說是鮮卑的北魏,倒不如應該想為是由鮮卑族為主流所指導的王朝。楊大眼仕孝文帝、宣武帝,以平東將軍、荊州刺史的身份在淮南與梁作戰,由於一破再破其軍,因此讓梁之兵卒民眾甚為恐慌,只要說到「楊大眼來了」,甚至連哭泣的小孩都會止住。他親愛部下,與精於騎射、被稱為潘將軍的妻子潘氏一同在戰場上疾驅,也十分有名。——《魏書》卷七十三《楊大眼傳》、《北史》卷三十七《楊大眼傳》)。
關於這兩人,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中也曾提過,在此再將它做個總結。

第四十四位的楊大眼這個人,他的武藝高強,可說是南北朝第一人,是知名的猛將。
不過,他的用兵也十分精良,再加上他非常照顧兵士,因此書上寫道兵士都願意為其捨命而戰。
這個人的體能甚高,聽說能夠在頭部綁上三丈——也就是九公尺——長的布跑步,
而布的末端甚至不會著地。
這讓我想到日本忍者的訓練。
這時的日本乃是處於古墳時代,因此楊大眼的時代可說是早得多,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逸事後來傳到日本,就被寫入了忍術書籍中呢!

就這樣,這個人以北魏的前線指揮官身份,在齊之時數度擊破南朝軍隊,
在這時的江南甚至有如果孩子哭泣的話,只要說「楊大眼來了」,哭泣就會止住的說法。

這個楊大眼的妻子名為潘氏,由於身為女性的緣故,因此只知其姓。
這個潘氏雖身為女性,但總是穿著甲冑立於戰陣,是個女將軍般的人物,
與楊大眼夫婦兩人一同在戰場上驅馳。

除了楊大眼以外,北魏的名將還有個於栗碑,在時代上約比楊大眼要早個百年左右。
由於他帶著黑色的矛,總是立於全軍陣頭勇戰,因而被稱為「黑矛將軍」。
而且,不只是武藝高強,他還曾復興當時因戰亂而荒廢的洛陽市街,
且曾救濟民眾,是個把他從百人中剔除十分可惜的人物。

再接下來談談第四十三位的韋睿。
他在這時已經超過了六十歲,是個有名的老將。
雖然相當受到武帝信任,但是之前也曾經提到過,他並不是一名武勇之人,而是智略方面的文將。
這個人也非常愛惜部下兵士,在部下兵士全員未進餐之前,自己絕對不吃飯。
而當兵士們在淋雨的時候,他也不會搭上帳蓬,總是與大家一起淋雨。
就因為這樣,所以兩軍都會願意為了自己的指揮官而拚命,成了精銳之間的衝突。

而在韋睿的部份,之前也曾經寫過,他從不穿甲冑,
是以儒家學者的服裝就這樣乘上木製的轎輿,而且還不拿槍或劍,總是帶著一支竹杖,
就揮舞著它指揮全軍,是個非常投日本人喜好的軍師型人物。

在此,北魏派出了號稱百萬的軍隊,實際上至少也有其半數,也就是五十萬大軍;
而另一方面,梁這邊則只有二十萬軍隊,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來作戰才行。
而這時在韋睿之下擔任副將職務的,乃是曹景宗這名人物。

這個人是非常有趣的人,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將之列人百名的名單中,
他從少年的時代即是位使弓的名人,這是發生在他某次在與友人一同前往獰獵時的故事。
那時的江南應當是棲息著許多山鹿,而在獰獵時發現了鹿群正打算要射殺的時候,
鹿群突然驅奔而來,和我方的馬群混在一起,因此如果隨便亂射的話,就會射到我方的馬。
正在感到頭痛的時候,曹景宗接連地放出了箭矢,
一一地將鹿射倒,因而留下了這則使弓名人的逸事。
不過,也由於這時的曹景宗曾說過他是能夠區分鹿和馬,
稍有著自大的小缺點,因此我只有深感可惜地將之刪除了。

這個人還有在喝醉後在武帝面前吵嚷的記錄,
還有一次也是,當武帝召集文人要展開作詩大會時,他要求要讓自己加人,
文人們使問道:你會作詩嗎?
他就當場作了一首不錯的詩,把大家都吃了一驚。
另一方面,他非常喜好女色,
在屋子裡集結了數百名的美女,說此乃人生樂事,確實是個非常有趣的男子。

不過,這個曹景宗倒是非常尊敬韋睿,不管韋睿說什麼他都聽從,
而二十萬的梁軍在得到智將和勇將後,就能夠如驅使手足般地充分行動了。

在戰場上,不遜於赤壁之戰的戰鬥依次發生。
有的時候,北魏軍在淮河的兩岸築成了巨大的陣營,再將它們以兩條巨大的長橋連結,
而在一個風暴激烈的日子裡,卻因受到梁軍誓死的攻擊而燒燬。

又有的時候,在一夜之間竟於北魏軍的面前出現了梁軍堅固的陣地,
不由得讓北魏軍吃驚地大呼「神也!」這也是相當有名的故事。
這句話應該怎麼來解釋呢……大概就是「無法置信」的感覺吧?
如果用英語來說「Oh!My Cod!」的感覺可能更為貼切。

總之,在激戰之末,北魏軍敗退了,那是因為總司令官逃走的緣故,
而為了要庇護總司令官,楊大眼也沒辦法再有什麼作為。
如果在此時,北魏獲勝的話,那麼北魏就可以統一天下。
而由於此戰役的勝利,梁也因此能夠穩固地盤,其後就迎向了其發展期。

在楊大眼部份,於其死後還曾發生了了不起的逸話。
前面曾經說過楊大眼有位女將軍妻子潘氏,這個潘氏乃是十分奔放的女性,
甚至還擁有另外的愛人。
這在當時也是十分不好的事情,甚至可以因此而命其自殺。
其後,楊大眼準備再婚時,她已經有三個兒子。
而當後妻過門之後,後妻又生了一個兒子,於是,在楊大眼死後,
兩位妻子的兒子便形成了對立,這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楊大眼的長男——也就是女將軍潘氏的長男,他名叫楊華。
這個人和母親長得很像,十足是個美少年,在父親死時才十七歲。
當時北魏的朝廷是由皇太后專政,光是這樣也就算了,
她還非常喜歡美少年,因此就看上了楊華,準備逼他就範。
然而楊華非常不願意,再加上後妻想要把前妻的孩子除去,讓自己所生的兒子來繼承家業,
於是楊華在父親的葬禮之後,就和兩位弟弟一同挑著父親的屍體準備亡命到梁去。

這時候,後妻——或者可說是繼母——大驚而跳入河中,
楊華的弟弟雖欲以箭射之,然楊華說不管怎樣,畢竟還是母親,因而加以阻擋。
於是他們便挑著父親的遺體渡過了長江。

這個楊華後來一直出仕於梁,只不過死的時候帶有點悲劇的色彩。
他是在有名的侯景之亂時,被捲入其中而死的。

好了,不要再說這些有的沒的了。
這時的韋睿尚且健在,不過,他有沒有與楊華相會過,那就不知道了。

在楊大眼死後,由於北魏皇太后的專橫,政局十分混亂,
在經過大混亂之後,就分裂為兩個,一個是東魏,另一個則是西魏。

先將西魏放著不談,而相對的東魏後來則為北齊所取代。

在進入了北齊的時代後,第四十五位的斛律光(紀元後五一二~五七二年。與楊大眼同為服屬於北魏之異民族出身,高車丁零族人。高車是個就如字面一般使用大的車輪而得名的地方,父親乃為現在山西省大同附近的部族之長,由於幫助高歡建立北齊,因而出仕。再因擊退北周接連而來之攻擊有功而當上左丞相。女兒還成為後主的皇后,勢力逐漸增大。感到不安的後主雖然後來將其殺死,但這卻也成了北齊滅亡的關鍵。——《北齊書》卷十七《斛律光傳》、《北史》卷五十四《斛律光傳》)
和第四十六位的蘭陵王(姓名為高長恭。?~紀元後五七三年。北齊皇族、文襄帝第四子。除擁有美麗的容貌外,也相當勇猛。在武成帝、後主之下也曾參加戰鬥而立功。特別是在北周攻擊洛陽之時,於邙山激戰中率領五百騎的部下二度突人敵陣,在到達洛陽城時,也因為己方不知曉之故,就脫下頭盔顯示出其面目而入城。北齊兵士還曾為了誇讚其勇猛而做了「蘭陵王入陣樂」的歌曲,這背曲子後來被編人唐代的傲樂中,更被傳人日本,而以雅樂之姿伴上舞蹈。只不過在《通典》中,將其美麗的面容隱藏而上戰場作戰的說法應非事實。其勇猛後來受到後主所疑,遂賜毒命其自殺而亡。 ——《北齊書》卷一一《蘭陵武王孝瓘傳》、《北史》卷五十二《文襄諸子傳》)
終於可以出場了。

北齊王朝可以說是從高歡這個人物開始的,這個人乃是東魏的宰相。

這個高歡在死時,繼承其位置的乃是長男高澄。
而在高澄要繼承之際,由於聽聞了繼承者竟是這個孺子,因此一個名為侯景的人就起而謀反。
這時高澄以巧妙的方法平定了叛亂,侯景失敗之後,就渡過長江逃往梁。
後來,他在梁又引起了叛亂。
這部份可以參照個人所著的《長江落日賦》,就可以瞭解其來龍去脈。

這個高澄雖然是非常有才能的人,可惜他有酒亂的致命缺陷,
只要一喝酒就會變了個人,而十分殘忍暴虐。
在高澄的時代,東魏王朝依然持續著,而這個高澄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出任了東魏的宰相。
比較誇張的是,他竟然以宰相的身份毆打東魏皇帝。
後來,高澄遭到暗殺,繼任的乃是其弟高洋。

這個高洋也有一些逸話。
在他少年的時候,父親高歡曾經故意打了一個很難解的繩結要他試著解開,
而高洋就無言地拔劍將其切成兩斷。
這個應該是亞力山大大帝之哥魯迪斯繩結的故事,
大概是亞力山大的傳說在經過數百年傳至中國之後,高歡也想讓他的兒子試試看的情形吧!

高洋這個人——雖然他的兄長高澄是個優秀的政治家——乃是個勇敢的武將,
最後就篡奪了東魏而開始了北齊王朝。
不過,就算他武藝高強,還是跟兄長一樣有著喝酒亂性的毛病,甚至比兄長更嚴重。
高澄還只是會打人而已,而高洋卻是拿劍砍人,是個相當麻煩的人物。
在酒醒之後,雖然他又會臉色發青地後悔自己所做的事,
但卻沒有因此而戒酒,算是破滅型的人格。

而高澄的兒子,在父親被暗殺時還十分年幼,這個人就是蘭陵王。

這個蘭陵王,除了是個美男子外,聽說連聲音都很好聽,這點在正史上也有記載。
此外,他還是位軍事天才。
有一次,他前往援助遭到包圍的己方城池,並突破了敵人的包圍網。
當他站在城門前大叫開門時,城內的人認為這可能是敵方的計略,
己方的人怎麼可能來到這種地方,而不肯將門打開。
這時蘭陵王就將頭盔脫下,以真面目示人。
位於城門之上的兵士一見是蘭陵王方才開門將其迎人。
這時北齊的兵士們還特別為了誇讚其勇猛而做了「蘭陵王入陣樂」這首歌曲,載歌載舞地歡迎他。

在戲劇中,蘭陵王因為自己的面孔太美麗,因而感到嫌惡,
於是就有他後來覆上面具把自己的面孔隱藏起來的說法。
而這點在傳入了日本之後,也就成了能劇的形式而流傳下來。

關於蘭陵王的小說,在日本也曾出版過不少,不過,卻沒有以之為主角的歷史小說。
大體來說,都是留下了因自己的面孔太美麗而覆上面具把面孔藏起來的說法,
而被使用於有美少年出場的小說中。

在此,和蘭陵王一同支撐著北齊的,乃是斛律光。

他的姓為斛律,名為光。
是十分罕見的姓氏,這是因為他本來就是西北的異民族出身。
這個人無論是擔任宰相或是將軍都非常優秀的人,同時還是使弓箭的名人。
在年輕時,他曾看見比人還大的怪鳥從雲間飛過,而以一箭就把它射下,
因而有著「落鳥都督」之稱。

前面說過蘭陵王和斛律光一同支撐著北齊,
當時北齊的軍隊非常強大,無論在何處作戰都獲得勝利。
像是從北方大舉來襲的突厥等騎馬遊牧民族,就完全被其打敗。

而這兩人最後也同樣地為北齊最後的皇帝所妒,正巧當時從敵國傳來了謠言。
於是,蘭陵王遭到毒殺,而斛律光亦被殺害——甚至斛律光全族遭到殺害。
本來由兩支支柱支撐的東西!在將兩支柱子都斬斷之後,如同赤裸裸般的北齊就被北周所滅。
這時北周的皇帝雖為敵人,也不免為他們感到惋惜,還曾歎息道:
如果這兩人還健在的話,就算是我們也是無法佔領北齊的首都吧!

剛才曾經說過東魏後來被北齊所取代,而西魏則是變成了北周。

建立北周這個國家的——正確地來說,建立的人是他的兒子——
是一個叫做宇文泰(紀元後五○五~五五六年。北周文帝(太祖)。武川鎮(今內蒙武川縣)出身。先祖為在遼西宇文部族之長,在中國內部混亂之際出仕於諸地方王朝,最終進入北魏蓄積力量。當時配置於邊境武川鎮的武人集團,對北魏的漢化政策有所不滿,此雖深繫著北魏後來的滅亡,但他則在此嶄露頭角而成為後來北魏分裂後之西魏宰相。在軍事和政治上均創下相當的,奠定了北周的基礎。在其子宇文覺即帝位後,謚其為太祖文皇帝。——《北史》卷九《周本紀九》、《周書》卷一《文帝紀》)的人。
這個人姓宇文、名泰,所以也是北方的異民族。

這個叫做宇文泰的人,雖然只是建立了地方政權,但還是可稱為與曹操或是劉裕等匹敵的英雄。

這個人的容貌在正史上有記載:耳大、手長過膝,與《三國誌》中的劉備相似。
不過其真實性就難以得知了。

在他的部下中也有許多的人才,像是於謹、李弼、田弘、韋叔裕等都是名將。

田弘是個在一生中負傷百處以上的驍勇善戰之人,
就在前一陣子,中國大陸與日本所組成的共同調查隊發掘到他的墓地。
從墳墓中還發現了羅馬的硬幣,可知當時的北周經由絲路與西方世界交流的情形。

至於韋叔裕這個人則不光是作戰,還精於情報戰與謀略,
曾放出許多的細作(間諜)至北齊獲取其國內情報。
在北齊放出關於斛律光之流言的也是這個人。

當時,雖說是南北朝,但就像三國誌再現般是屬於三國鼎立的狀態;
北為北齊、西為北周,而南方這時梁已經滅亡,取而代之的是陳。



在這三國之中,政治最優的乃是北周。
北齊皇帝代代均為會喝酒亂性的殺人狂,而在陳這一邊,實行的則是非常軟弱的政治。
被稱為陳後主的人,只會溺於美女、酒、以及詩文之中,對於國政則幾乎是完全不顧的。

結果,北周首先就滅亡了北齊,而支配大概了天下的四分之三。
不久後,北周又為隋所篡奪。

隋文帝,也就是叫做楊堅的這個人——在這時已經進人了《隋唐演義》的世界——
本來乃是北周的重臣。
在發動政變後取得了國家。

接下來只要把剩下的陳加以合併的話,天下就將再度成為統一的狀態了。
這時,非常難以信賴的陳國,卻出現了一個獨自努力的第四十七位名將蕭摩訶。
(紀元後五三二~六○四年。蘭陵(位今山東省)出身。南朝陳武將,生來勇猛。在梁武帝末年的侯景之亂後出仕侯安都而隨其展開徵討。五七三年時則跟隨將軍吳明徹討伐北齊,後來也與北周作戰,雖以敗北告終,但卻可說是完美地率兵歸國。他也努力於國內的安定上,對後主即位時所起的國內動亂鎮壓有功,故升至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之位,女兒更成為皇后。可惜後來後主並未重用蕭摩訶,陳就滅亡了。陳滅亡後仕隋累進,最後在六○四年因跟隨漢王楊諒發動叛亂而被殺。——《南史》卷六十七《蕭摩訶傳》、《隋書》卷三十一《蕭摩訶傳》)

這個人在南北朝的南朝中,可說是最厲害的人!
他年輕的時候就被稱為關羽再世,而有一次當別人問到聽說你是關羽再世是真的還是假的時,
他竟默默地一個人突擊進敵陣,在與敵將單挑後獲得勝利回來,真的是非常厲害。
只可惜由於國勢衰弱,實在也莫可奈何,
再加上又被文弱的君主所疏遠,因而也無從支撐國家大局。
就這樣,在到了西曆五八九年時,隋動員了百萬大軍,準備一舉統一天下。

到了這個時候,蕭摩訶也無心再努力下去,最後陳就因此而滅亡了。

關於陳滅亡時的情景,在《隋唐演義》中有詳細的記載。
那時陳後主,亦即最後的皇帝,抱著兩名美女三人一同藏在井中,
當上頭要填石將之封閉時,才慌忙大叫這裡有人。
隋的兵士們欲將之拉出,一拉之下卻發現異常地重,才看到原來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三人一起。
就在這不是很雄壯的情景下,陳遭到了滅亡,而天下也因此而統一。

蕭摩訶由於武將的名聲而被認同,後來就成了文帝最小兒子漢王的家臣。
經過十多年之後,當漢王發動叛亂時,蕭摩訶就以首謀者之一的名義遭到處刑。
如果他死於陳滅亡之際的話,那他肯定會是一位忠臣,
只可惜他卻死在不正確的時間和地點,真是個相當倒霉的人。

而就這樣,正式進入了《隋唐演義》的世界。

在南北朝時代,當然也還有其他的勇將,只是由於身處分裂之時代,
如在一邊的國家發動謀反失敗的話,就可能會遭到肅清,最後也只有逃到另一個國家去。
因而在這個時期,有不少人會來來去去,如果把這些人的故事全都收錄的話,
那最後一定會變得難以收拾,所以在此我只介紹一個王琳。

這個人本是梁的將軍,而當梁滅亡之時,他遵奉在北朝當人質的皇族,持續為梁之再興而作戰。
結果,他被代梁而起的陳軍所敗,並因此而被殺。
由於他對朝廷忠實,又得兵士們的信望,因此在他死時,有許多的人都替他感到惋惜。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隋時代》

西曆五八九年,天下經過兩百七十年之久後,又再度統一了。

隋文帝這個人,大致上可以想做是和西晉武帝一樣,很輕鬆地就統一了天下。
只不過,文帝這個人在統一天下之後,就一直以政治家的身份而努力,
將因連綿戰亂而荒廢的天下加以安定。
實際上,在短短的十年之間,隋就走向了富強,因此可說他確實是一位有能力之政治家。

而在此時輔佐文帝的左右軍師,在《隋唐演義》中也有出場,那就是楊素與高熲(?~紀元後六○七年。渤海(今河北省景縣)出身。當初是出仕北周武帝,後來在隋興起時登上丞相之位,致力於國家創建。雖於平定事業中活躍,惟後來因受告而失勢,最後更服罪致死。由於人望甚篤之故,因而惋惜的聲音甚多。——《隋書》卷四十一《高熲傳》、《北史》卷七十二《高熲傳》)。

這兩人雖然沒有被歸入百人之內,但均是文武兩道並行之人,
無論擔任宰相或是將軍都相當有能力。
不過,他們的性格則大大不同,高熲這個人對文帝是直言不忌,非常剛直而公正。
楊素則比較帶些奸雄的氣質,他好玩陰謀,也喜於奢侈,
但這都只是小方面,氣度非常大,還是個風流之人。
因此也留下不少與美女之間的逸話。

至於現在要敘述的,則是第四十八位的韓擒虎(生歿年不明。河南東坦(今河南省新安縣)出身。北周、隋之官僚。韓家為北周名家,具為將軍世家,韓擒虎還通於文才,出仕北周太祖具有軍功,因而自新安太守累進至儀同三司新義公。武帝時代則隨其討代北齊,到了隋時,則跟隨文帝遠征江南,立有不少功勳。順道一提,在唐代由於不用「虎」字,故稱為韓擒。——《隋書》卷五十二《韓擒虎傳》)。
就如同他的名字「捕捉老虎」一般,是個相當勇敢的人。

這個人最初在滅亡北齊之戰中就十分活躍,而在滅陣之戰中,也曾立下不少功績。

他對那些雖為敵方、但勇敢的對手均十分寬大,同時也因對民眾公正而受到歡迎。
在這個人死後,還有成為閻羅王替民間說話的傳說。

傳說中在這個人將死之前,他將家族集結至病房中,
此時外頭突然跑進一個奇怪的人,伏身在地大呼其為王。
就在大家準備把這個瘋子趕走的時候,在病床在的韓擒虎笑道:
生時為隋之將軍,死後則為彼世之王,那不是十分愉快的事嗎?
說完之後他就死了,因此才有這樣的傳說。

這個韓擒虎還曾經養育一個失去親人的小孩,而這小孩也就是第五十一位的李靖。

在此有一件非注意不可的事情,那就是在中國道教的諸神,
大家都是在生前就極度受歡迎,而在死後才成為神的。
而大體上這些神也都是看其生前是怎麼樣的人,死後就是什麼樣的人。
也因此,成為閻羅王的人並不只有一個,但都是具有公正、剛直等重要的素質。

接下來談第四十九位的劉方(?~紀元後六○五年,京兆長安(今陝西省長安縣)出身。一開始仕於北周,惟在北周、隋交替之際立下功績而當上大將軍。其功績特別在於外國遠征上,他與周邊之民族作戰,於六○四年遠征林邑,並佔領其首都。惟因全軍染上風土病,後來自己也死于歸國途中。——《隋書》卷五十三《劉方傳》、《北史》卷七十三《劉方傳》)這個人。

這個人在《隋唐演義》中完全沒有出場,那他是怎麼樣的人呢?
雖然他對文帝的統一天下也有貢獻,但他主要的功績乃在煬帝(姓名為楊廣。紀元後五六九~六一八年。隋第二代皇帝。煬為帶有惡逆意味的皇帝謚號,但他喜好學問,進行減稅,還為了南北統一將各地運河連結而完成了大運河,在政治上也有其業績。然在另一方面他也具有豪奢的性格,除了在各地建築土木工程外,還極力於高句麗的遠征,因此造成百姓的負擔也是事實,最後竟導致隋的提早滅亡。究其原因,除了他缺乏輔佐的親族之外,也因他憧憬江南之文物而使得政治衰廢,再加上官僚派閥抗爭激烈,最後還發生高達禮部尚書地位之楊玄感叛亂,使得國內不安定。——《隋書》卷三、四《煬帝紀》、《北史》卷十二《隋本紀》)時代的海外遠征。

本來,劉方是生於北方的人,在隋統一天下成功之後,他當上南方的太守,
特別是在西曆六○四年他對中南半島進行了遠征,目標乃是佔領這個國家。

在此時,他來到相當南方的地方,與敵人的象部隊進行作戰,獲得勝利之後凱旋。
只不過,由於南方的水土畢竟不合,他在回師途中身亡。
說到前往南方與象部隊作戰的人嘛,劉方乃是第二位,第一位則是馬援。

再來談到第五十位的張須陀(紀元後五六三~六一四年。弘農(今河南省靈寶)出身。本來即以善政官僚而有名,亦參加了隋末的戰役。除生來果斷之外,又再加上勇猛善戰,在許多戰役中獲得勝利。惟後來在與李密之戰中敗死。——《隋書》卷七十一《張須陀傳》、《北史》卷八十五《張須陀傳》)。
隋時代也有許多十分著名的名將,我本人也非常喜歡這些人,
而想要把他們都寫到自己的作品中,不過由於想寫的東西實在太多,在此就以張須陀做代表。

這個人在《隋唐演義》中,也是個不錯的角色。

本來張須陀一開始也是位小官,只不過他一直到五十歲左右都沒有辦法好好出仕,
連一個州的太守也當不上,而只不過是個副手的地位。
就在這時,發生了饑荒,民眾一一死去。
此時,官倉中的米糧雖然非常多,但如果要開官倉救人的話,需要皇帝直接許可,
因此必須要派使者前往都城,在獲得後帝許可後才能開官倉。
然而這樣往復大約需要十天的時間,在這期間,餓死的人只會不斷增加,根本沒辦法等這麼久。
於是,張須陀獨斷地打開了官倉,將其中的米糧配給民眾,以防再有人餓死。
只是,打開官倉再怎麼說都是一條罪狀,於是他便遭到了彈劾。
沒想到煬帝卻稱許張須陀做的好,而原諒了他。
這個煬帝在後來雖然是個有名的暴君,但是他對張須陀的態度倒是非常寬大。

其後,當國內捲起大叛亂之時,張須陀以太守身份將各地群起的叛亂軍一一打敗。
這也是《隋唐演義》中有的故事,
當時秦叔寶及羅士信等勇者就位於其下,援助張須陀平定了許多亂事。

也因此,我也真的蠻喜歡像這樣的人物,不知道他是在哪裡學得戰術和武藝才成為勇將的呢?
由於這個張須陀正好位於天下的中央部位,因此他能夠一一打敗四方的亂軍,
對於隋的持續統一相當有貢獻。

關於羅士信這個人,他雖然有在《隋唐演義》中出場,但在正史中還有不同的事跡。
當張須陀募集義勇軍之時,有個十四歲的少年也前來要求加入,
在此張須陀以沒有合於你身體的鎖甲為由要他回去。
而這名少年,也就是羅士信,就憤然地當場穿上了兩倍重的鎖甲。
不但穿上大人的鎖甲,而且還穿了兩層,讓一直站在旁邊的張須陀不由得笑出來,
說道:我知道了,就把我的馬送給你吧!
此後羅士信便一直跟在張須陀的身邊。

張須陀這個人在平定了許多次叛亂之後,便成了抗隋之人的眼中釘,
認為如果不解決這個人的話,就難以成就大業,只是總是勝不了他。
在此時,有個名叫李密的人物出現,在他的計略之下,張須陀最後戰死於沙場上。
當時,張須陀的軍隊為叛軍所包圍,張須陀雖然成功脫出,如果這時他一個人逃跑的話,
應該是可以成功的,然而他卻無法放下他的部下,因而再度前往救援。
脫出包圍之後又再回頭,再脫出之後,回頭看到部下尚有幾個被困在包圍之中,
他又再度跑回……就這樣持續了五、六次,雖然幾乎將兵士們完全救出,
但自己也因為力盡而亡,讓所有的部下和兵士皆不由得流下淚來。

從這段故事中可以看出張須陀真的是個很愛護部下的人,
光從受到部下的愛慕這點看來,就足以將其列進名將之列了。
而在張須陀死後,叛亂軍立刻就佔領了隋帝國的中央部分
——煬帝在這時則逃到了南方,與北方的都城再也無法取得聯絡——
就這樣,隋再也不是一個天下統一的國家,也因此,雖然有些誇大,
但隨著張須陀的死,統一帝國的隋也告終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唐時代-前》

好了,我們繼續來看《隋唐演義》的世界吧!
隋與唐雖然像是不同的王朝,然而隋煬帝其實和唐的李淵乃是母系的表兄弟,
因此其實這也可看做只是同族之同的帝位移動而已。

總之,在這樣的亂世中,群雄四處並立,也因此優於武勇的人也存在於各地,
當然,也有些人是有意圖地選擇君主,然而大部分的兵士卻只是單純地跟著軍隊,
而隨著這些軍隊不斷改變其君主,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在各陣營間遊走。

在此,第五十一位的李靖登場。
這個人在中國的歷史上,不用說是百人了,
就算把百人削到只剩十人為止,他也應該還是在十人之中的名將。

這個人如前所述,雖然有一位有力的養父韓擒虎。
只是韓擒虎這個人是個不太明白人情世故的人,
因此就算他的位置很高,但在隋的朝廷中總是懷才不遇。
因此李靖這個人也沒有很好的遭遇,在韓擒虎死後,更是失去了後盾,也更難以出仕了。

如前面所言,李靖一直到五十歲左右都爬不上去,
不過,他曾有一次被請到前面也曾提到過的楊素家中,述說著自己的軍事理論。
楊素十分佩服,敲著自己的椅子說:卿有遭一日必將坐上此位,認同了他的才能。
只可惜在還沒有為他做些什麼之際,楊素便已死去。
根據《隋唐演義》的故事,楊素的小妻對李靖一見鍾情,就想跑到李靖那兒,
然遭到其拒絕,因而楊素自然也沒有要擔負李靖未來出仕的義理。
就這樣,本以為將會終老於田野的李靖正巧遇到了唐高祖李淵對煬帝起了叛旗。
李淵本人倒是對於這件事十分磨菇,不過他的兒子李世民(註:紀元後五九八~六四九年。唐第二代皇帝〔太宗〕。於紀元後六二六~六四九年在位。李氏乃是在北魏以來逐漸形成之隴西豪族集團,因此他為名門出身,代代均為武學世家。幼時即有相當資質,在隋末混亂開始之際便快速地起義呼應,幫助其父李淵往來於戰場上,而立下唐建國最大之功。於六二六年時,他曾召集部下將與其敵對之兄弟殺死於玄武門,同年,受父親讓位而即上帝位,為中國有數之英明君主。同時還驅使其家臣盡力於國內之統一與對外領土之擴張,奠定了唐帝國之基礎,惟因死時並沒有可靠的後繼之人,因此在死後曾造成帝國短暫的動搖。——《舊唐書》卷二、三〈太宗紀〉、《新唐書》卷三〈太宗紀〉)——這時方才十七、八歲的年紀——
卻趕著父親的屁股,認為起事再也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因此就舉兵起事。

煬帝對於悅樂之事可說是什麼都喜歡,他特別喜歡以奢侈的行列至各地去旅行。
除了數萬的兵士以外,還有其他的官吏,
以至於宦官、甚至連女性都要幾萬人隨著他以各種裝飾弄得美美的上同前進,
因此他的來本身就是一種麻煩。
而當煬帝前往北方巡幸時,北方的突厥突然攻擊而來,因而受到了包圍。
由於城池被圍困,因此煬帝也沒有辦法脫逃,
隨著食糧的減少,突厥的攻擊也一刻一刻地加緊,這時部下提出了一道計策。
就是在流經城內的河川中將信順流而下,流出城中,
剛好這封信被一個帶著馬在河邊飲水的少年所拾,這位少年就是李世民。
在看到了這封信後,得知皇帝處於危機之中,如果能夠加以解救的話,就能夠獲得獎賞,
因此李世民就向父親報告,並組織了援軍前往救援。
正巧這時突厥的食糧也差不多將盡,且知道隋之援軍很快就會從各地趕來,
繼續待在此地也是無益,於是就退兵而去。

而當李世民率領援軍到達後,雖然是揀現成的便宜,但畢竟還是救駕成功,
沒想到煬帝這個人卻早就把要給賞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所以兵土們就沒有獲得任何獎勵。
看到這個情形的李世民,這時就看出這樣的皇帝遲早會不行,這也是有名的故事。

就這樣,他在十幾歲時就隨著父親起兵,在二十幾歲時就取得了天下。
在中國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中,二十幾歲以實力取得天下的,就只有楚的項羽及李世民兩人。
而相對於項羽一代就遭滅亡,唐則延續了近三百年,因此說他是空前絕後的霸王也不為過。

接下來回到李靖的故事。
就算他之前都非常懷才不遇,但他本來還是打算為隋效忠的,當李淵起來叛亂的時候
——姓李的人在此真的出現了很多——他本欲通知煬帝,結果卻被發現而被捕。
從李淵看來,李靖是個間諜,因此就想要將之處刑。
這時李靖大叫道自己乃是隋的臣下,只不過是想要對隋盡忠而已,
如果因為這樣就要殺他的話,那又何以取得天下呢?
聽到這段話的李世民,就對父親說原諒這個人吧!而把李靖留了下來。

不過,在《隋唐演義》中,這個場面卻完全沒有任何記載。

在我重新讀了一下《隋唐演義》後,還發現剛才所提的,
李世民在河裡揀到求救信而前往援助煬帝的故事,也沒有記載於其中。
因此,不由得讓我有這個作者到底有沒有讀過正史的疑惑。
也許他是讀了許多的稗官野史之類的,然後再重新將之建構,不過該不會沒有讀過正史吧?

總之,最後的結果就是李靖成了李世民的部下。
根據《隋唐演義》的設定,當時李世民為十七歲,而李靖則剛好比他大三十歲,也就是四十七歲。
而李靖在與李世民相遇後,就以獨一無二的軍師之姿活躍。

接下來的是第五十二位的李勣,這個人可以和李靖並列為唐的兩大軍師。
他和李靖不同,從年輕時就有名望,怎麼說呢?
原來他自十七歲前就組織叛亂軍起來反抗煬帝暴政。
只不過,由於他真的太年輕了,因此如果以自己為頭的話實在不太好,
就以他人為統領,而自己則掌握實權,一次次打敗隋軍,可說是個令人感到恐怖的少年。

這時,被李勣推為統領的,是一個名為翟讓的人物,這也是《隋唐演義》中的世界。

而在此雖然稱為李勣,其實他的本名乃是徐世勳。
因此在作品中也常被稱為徐軍師。

順便一提的是,翟讓和徐世勣所起兵的山寨,名為瓦崗寨。
既然是堆瓦為崗,那想來也不會是座高大險惡的山地,
如今這兒也是河南省的一處重要之地,往東南西北之交通四通八達。
在中國民眾文學的世界中,與《水滸傳》的梁山泊相同,
這個所謂的瓦崗寨,也是一種世外天地的象徵。

這瓦崗寨的軍隊,正是讓之前曾經提過的隋最後之名將,
也就是第五十位的張須陀戰死的那支軍隊,而也因此,瓦崗寨便上舉成名。

在這兒,翟讓這個人當然是並沒有什麼作為,實際指導作戰的人乃是李密。
這個人雖對煬帝發起了叛亂計劃,但也因失敗而被捕,在護送的途中又巧妙地逃走。
後來就在群雄之間來回,伺機取得天下。
在《隋唐演義》中,對於這一方面就有詳細描述了。

在此,李密就以打倒了張須陀的男子之名聲,震驚了天下。
於是這座瓦崗寨也不斷有一些嚮往這種亂世非法氣節的勇者投靠。
於是瓦崗寨就把原來在山上的城寨根據地移往較靠近洛陽的地方,建立了魏這個國家,
而李密就成了魏公。

這時,在《隋唐演義》中並沒有出場,而是在其他的書中出場的,有所謂魏的五虎將軍。
這指的就是秦叔寶、單雄信、王伯當、程知節、羅士信等五人,
這是《三國誌》的書迷們應當會感到欣喜的設定。

其他還有一個文官魏征,因此這時魏國人才的豐富可說是相當了不起。

魏成立之後立刻就包圍了洛陽,號稱軍隊三十萬,支配著天下的中心地點。
這時乃是西曆六一八年的事情,而當時李密已有大概會取得天下的感覺了。

只不過,李密本身是個對自己的才能非常有自信的人,
他首先把翟讓,也就是這一派最初的統領給謀殺了,因而造成人心的離異。
根據《隋唐演義》的設定,當時魏征、秦叔寶、以及徐世勣等都對唐持有好意,
認為唐總有一天會統一天下。
而李密由於看不過去,就把這一幫人都趕了出去。
沒過多久,李密被群雄之一的王世充所打敗,狀況非常糟糕,把至今的勢力在一日之間完全失去。
李密在苦思之後,就無可奈何地投降給了李淵。
只不過,李密並不是個可以待在他人之下的人,在經過一個月左右,他就背約逃跑,
而在途中因遇到伏兵而被殺害,當時年僅三十七歲。

這時,所謂的魏之將軍,由於大舉歸順於唐之故,
是以對這時的唐來說,尤其是在軍隊方面,也是一舉經過強化。

如果李密這個人能夠用心,不要逞強與王世充作戰,而保存勢力的話,
那麼歷史將會如何轉變就令人難以預測了。
順道一提,在日本也有以李密為主角的小說,那就是狩野朝美所著的《隋唐陽炎賦》。

這時的李世民是為秦王,而李淵則為隋的唐國公。
因此在李淵即位的時候,就以自己的封地而自稱為唐。

而在徐世勣與李密不和之後,就領著自己的軍隊,還在城的附近徘徊時,
李淵就放話希望他能夠投降於唐。
不過徐世勣說道,就算自己與之不和,但畢竟是李密的部下,
因此並不希望在未透過李密的狀態下歸順,而讓李淵非常感佩。

接下來,在六一九年初,徐世勣終於降唐,這時方才二十六歲。
而唐也給予其厚遇,賜予其國姓李,因而改名李世勣。
不過也在此就直接改稱為李勣,這乃是因為對其君主李世民表示尊敬之故。

就這樣,李勣自十幾歲起便當上叛軍的指導者,在天下有相當的名份,
而在三十六歲時,則當上了唐的軍師。
故他和李靖不同,是個在年輕時就有名聲的人。

接下來看到第五十三位的秦叔寶。
這個人在年紀上比李勣大個十幾歲,在《隋唐演義》中,乃是北齊某將軍的兒子,
不過是否屬實就不知道了。
我想也許他根本是個無名的庶民出身也說不定。
只不過,他自年輕時就因武勇與孝順而知名,關於這一點,在《隋唐演義》中也有說明。

一開始,當秦叔寶還只是軍隊末端的兵士時,他的母親死去。
於是隋之大將軍叫做來護兒的——這個人也在《隋唐演義》中有出場——
就在秦叔寶母親的葬禮中特別請使者送上弔唁,此舉讓大家吃了一驚,
就問道:像你這樣的一位大將軍,為什麼要對那樣一介無名小兵家的葬體特別派使者去呢?
來護兒答道:這個叫做秦叔寶的男子,可不是平凡之人,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的。
因此,在《隋唐演義》中,這個來護兒是個相當不錯的角色,以秦叔寶的知音身份一直守護著他。

秦叔寶在張須陀旗下,與羅士信一同與叛亂軍作戰。
由於行動出色,在張須陀死後,就移至李密旗下。
只不過,如果從表面上看來,李密是張須陀的仇人,那為什麼還要特別跑去李密那兒呢?
關於這樣的疑問,在《隋唐演義》中也對這段複雜的人際關係有所說明,
就是設定秦叔寶從很久以前即與李密相識。

在這樣的時代中,剛才也曾經說明過,昨日之敵,也許就是明日的己方,
離合聚散總是接二連三地發生。
總之,在遇到對自己來說真正好的君主之前,大家都是東跑西跑、分分合合的。
就算你找到了一位君主打算對他盡忠,可是在君主不行的時候,
就不要磨磨蹭蹭,還不如趕快去找下一個更好的君主。
像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而跟著如兄長般的秦叔寶,羅士信也一樣到處遊走。

接下來要談的是第五十四位的尉遲敬德。

像秦叔寶等人,於隋之末期是在山東及河南一帶活動,
而尉遲敬德則是在更北的山西一帶與附近的賊軍什麼的作戰。
其後,群雄中有個劉武周的人得到了力量興起,而尉遲敬德就進入其下而成為將軍。
之後,劉武周就與唐展開了作戰。
劉武周的勢力其實相當大,如果當李世民與李密作戰時,
劉武周從背後突擊長安的話,那麼唐很可能會因此而滅亡。
在收拾了李密之後,李世民就為了征討劉武周而向北行,
這時所率領的包括李勣、秦叔寶,以及程知節、羅士信等,幾乎昨日的魏軍都被納入其下的感覺。

而在與劉武周的軍隊衝突之際,在京劇的標題乃是《秦尉大戰》,
也就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的單挑。
能夠在歷史上留名的單挑戰,大概除此之外也不多了。

總之,他們兩個一下換馬再戰、一下是稍事休息之後再戰,
戰鬥持續了數日夜,勝負一直無法分出。
其後,劉武周死亡後,李世民還鄭重地把劉武周的首級送回尉遲敬德那兒,讓他好好地舉行葬儀。
而尉遲敬德也在君主死後,因感念李世民的恩義,就降伏而成為其部下。

關於這場《秦尉大戰》,在《說唐》中,有比《隋唐演義》更精采的描寫。

所謂的《說唐》,是比《隋唐演義》更加偏離歷史,是如講古一般,非常充滿故事色彩的東西。
根據《說唐》,李世民在帶領程知節前往前線偵察時,突然遭到尉遲敬德的急襲,
在程知節一番奮戰之後,兩人依然被捕。
正當尉遲敬德要誇耀其武略時,程知節道:
你不過只是井底之蛙罷了!我還有個大哥秦叔寶,在他面前,你根本就不算什麼!
尉遲敬德大怒,說對方說謊。
程回道:是真的,如果你認為我說謊的話,就讓我去把秦叔寶帶來。
然而尉遲敬德卻說,怎麼可能讓你這麼簡單地逃掉。
因此程知節也只有把年輕的君主——也就是李世民——當做人質留下,
說如果自己沒回來的話,那君主就任你看是要燒還是要煮,隨便處置吧!
李世民雖想說這個人怎麼這樣,但也只有相信程,
於是尉遲敬德就把李世民留下,讓程知節快馬回去迎接秦叔寶。

像這樣的故事,其實真的是很有趣,讓人一面讀一面就想笑。
只不過,日本人最初在接觸《說唐》之時,我想可能發現不了其中的樂趣,
最好是能夠先讀過《隋唐演義》,在大致瞭解其背景後再來看《說唐》,就會比較有意思了。

尉遲敬德在出仕於李世民後,就以其武勇而活躍。
至於秦叔寶這個人,則由於他在戰場上曾經受過很多傷,
因此其實他以後就沒有那麼活躍,而讓尉遲敬德取代其第一武將的地位。
關於尉遲敬德,在《隋唐演義》中是以神勇來形容,至於秦叔寶就沒這麼說過了。
舉個例子來說,在《隋唐演義》的書末介紹中曾說,尉遲敬德的武藝高強,
可說在其生涯及戰場上,從來沒有負過傷。
讓人感覺似乎帶著點神秘的氣息。
在年齡方面,由於尉遲敬德也較之年輕十歲左右,因此在以後他也一直守護著李世民,
甚至還有帶著他突破敵軍重圍的記錄,在在顯示他的活躍。

不過,這個人卻在太宗李世民從高句麗遠征歸來之後,就突然捨棄了一切的地位而引退,
並離開長安住進了鄉下的道觀,也就是道教的寺院中。
在此一面修行仙術,一面欣賞音樂、下圍棋,同時還與附近的小孩子們一同遊玩,
在過了十數年的歲月後,才悠悠地告終其七十四年的生涯。
說實在的,像這樣不以重臣的職位繼續留在崗位,也沒有破滅死亡,
真的可說是悠然自適的人生了。

再說到同時代的羅士信——他倒是一直和秦叔寶在一起。
這個人雖然只比太宗李世民小個一歲,但卻在二十歲時死亡。
原因是他在與敵作戰之中被捕,雖然受到勸降,但因遭其拒絕之故,因此就被處刑。

不管是羅士信、秦叔寶,還是其他的人,隋末的武將們大都曾經換過好幾任的君主,
這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在遇到可以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他的君主之前,是不會妥協的。
羅士信也是曾換過君主流浪過,最後才成了李世民的手下,
而在加人了李世民之後,即使敵人勸降,他也不願答應,因此才被殺死。

日本在中日戰爭時也有過一段不說中國人的壞話不行的時代,
說是中國人可以數度轉換君主,和日本人比起來可說是忠義之心甚薄什麼的。
在日本的戰國時代中,碰到不合的君主時,家臣還是可以離開的。
只是在接續江戶時代下來的體制中,卻有了如果君不君,臣還是必須要臣的說法,
非常的武士道就是將這種觀念形式化,因而變得十分偽善。
也有人說日本人是「忠臣不事二君」,而中國人則否,
基本上,「忠臣不事二君」的說法就是從中國所衍生的,
以這樣的觀點來說中國人的壞話,未免流於滑稽。

之前說過李世民是李淵的次子,可是由於他所建立的功績最多,
因此李淵的長男李建成雖然當上了皇太子,然在唐取得天下之後,
後繼者的問題果然就浮上了台面。
在制度上,當然應該是由皇太子繼位,這一點並沒有異議,可是由於李世民的功績較大,
再加上在李世民的部下中,有許多非常有力的將軍。
因此這時身為李建成部下的魏征就曾勸說過:
如果你想要平安無事繼承皇位的話,就一定要把李世民殺掉。
如此一來,就可以用兄弟之爭乃是身為次男的李世民無禮的說法,
讓別人知道皇太子也不是默默地坐以待斃的。

因此這就成了吃人或是被吃,不管哪一方當上了皇帝,
而另一方就一定會被殺死的狀況,兩邊針鋒相對。
從李淵的角度來看,自然不希望兒子們互相殺來殺去,
可是如果選了其中一方為後繼者的話,那另一方又絕對會叛離,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難以決斷之中,發生了有名的玄武門之變。
在此,發生了兄弟相殘的悲慘事件,總之,在此事件之中,與其說是一步,
不如說李世民只以半步之差獲勝,成功地打倒了其兄長。

於是,李世民接受了父親的讓位——這時候,父親也到了不讓位不行的地步,
這對李淵來說也是莫可奈何的事,再怎麼說,李世民的功績最大乃是事實。
就這樣,李世民即位成為太宗皇帝。

我們現在雖然稱其為太宗皇帝,但這和前面也曾經提過的梁武帝的情況相同,
乃是歷史上的稱呼方式。
由於這是在其死後才給的名字,因此在其生前是絕不會這樣稱呼的。
這件事在井上柘美子小姐的短篇中,玄宗皇帝出場時也曾提過玄宗乃是死後的廟號,
因此在生前是不可能這樣稱呼的,而喚起了大家的注意。
在此,我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做一番提醒,此乃因為我也覺得必須要做這樣的事才行。
之前,我讀到一份寫到隋煬帝與日本聖德太子的奇幻小說,
裡頭就有煬帝的臣下向煬帝稱呼「煬帝陛下」的場面。
在此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前面說過的,「煬帝」乃是死後的謐號,生前是沒有這個稱呼的;
另一個則是「煬帝」這個謐號其實意思是非常不好的,指的乃是為女所溺因而誤國的君主,
因此如果向煬帝本人稱呼「煬帝陛下」的話,這名臣下不當場被砍頭才怪呢!

當然,並不會因為有這樣的例子,我就說這本小說不行,
說實話,我想我自己也還是有不少的錯誤,只不過沒發現罷了。

中國在明代以後,實行一世一元的制度,也就是說,一位皇帝就只有一個年號,
因此以年號來稱呼,就非常容易瞭解了。

在此,李世民當上了皇帝,而死後,則被給予了太宗這個廟號。
所謂的太宗,一定是給予第二位皇帝的稱號。
第一位則稱為太祖或是高祖之類,只要說到太宗的話,那就一定是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記住了這點之後,我想在歷史考試中,應該是有所幫助的。

李世民在即位後,赦免了兄長的謀臣魏征並加以重用。
魏征這個人也認為在其生涯之中終於遇到了合適的君主,而盡其忠誠。
所謂的「人生意氣」,就是魏征在敘述其欣喜高歌時所寫下的詩詞,
而這首詩也收於《唐詩選》中,算是首蠻有名的作品。
在太宗即位三年後,他發動了討伐突厥的大軍。

突厥,並不能單純以騎馬民族——也就是中國北方作亂的騎馬遊牧民族——來看待,
當時的突厥帝國幾乎支配了幾個歐亞大陸的中央部份,
其領域甚至可說比唐帝國還要廣,連鹹海一帶都為其領土。
因此,只要在北方有這個大敵國存在的一日,就很可能會侵入而來,唐的國境也難以安定。
出兵雖然是發生在太宗即位三年之後,然而在此之間也不是說李靖就完全什麼事都沒有做,
恐怕在這三年間,他都一直在研究對突厥作戰的戰略,以及養成騎兵什麼的才是。
而在此時,正巧出現了一個機會,那就是突厥內部發生了分裂。

分裂就產生了抗爭,而對唐來說,這時也正值整軍隨時準備出發的狀態,
於是太宗皇帝就命令李靖出擊。
這時李靖所率的騎兵隊,我想應該可稱為中國歷中上最強的騎兵部隊之一才是。

大體上,光是帶領他們的人就很夠瞧了!
他的副將是李勣,其他則還有程知節與尉遲敬德等,全都是名將。
首先,他們一舉襲向突厥的根據地,而突厥方面則認為,就算唐要攻過來,
由於其是以步兵為主力,因此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沒想到十日左右便往其根據地急襲而來,而在一日之間便將其陷落。
此時突厥的可汗,也就是他們的王慌忙地逃逸。
不過,就算說是逃逸,他還是帶著數十萬的騎兵部隊,準備伺機反擊。

在冬季的蒙古高原,也就是敵地之中,李靖以騎馬民族為對手,
深入其中與其以騎兵戰正面相接,卻一次次地獲得了勝利。
甚至還派遣分支部隊趁著霧氣前進,突然對敵人的後背進行突擊,
可見其對地理方面也做了一番研究。

就這樣,突厥的可汗遭到了逮捕,而突厥帝國就此滅亡。

隨便說某人是個騎兵戰的天才也許大過妄為,因為在世界歷史上,這樣的人算是很少見的。
可是就李靖來講,光是從他以騎馬遊牧民族帝國為對手,深人敵地,
正面以騎兵戰與之挑戰而將其滅亡,我想就可以說李靖真的是個騎兵戰的天才了!

話題有點說遠了,不過像在日本史中說源義經乃是個騎兵戰術的天才,我卻覺得那感覺大不相同。
義經之所以被這樣認為,乃是因為他在一谷的戰役中反敗為勝的表現,
可是那卻不應該說是騎兵戰術。
確實義經會以騎馬做為短距離高速移動的方式,可是在到了戰場之後,
自古以來就是在兩邊報上名號後就展開單挑作戰的。
就如熊谷直實與平敦盛所言,是乘馬一對一對決,在落地之後還要互斬以分出勝負。
這樣子根本不能說是騎兵的集團戰法,說義經是騎兵戰術的天才,其實是抬舉他了。
義經所做的事,和成吉思汗等的騎兵戰術完全不同,這點在數十年前海音寺潮五郎先生便曾指出,
只不過由於這說法已經一般化,因此義經為騎馬戰天才的錯誤認知才會繼續流行下來。

雖然很可惜,但基本上,在日本的歷史裡並沒有騎兵戰術的天才。
因為並沒有這個必要的緣故。
因此,當蒙古襲來、第一次接觸到騎兵的集團戰術之時,
日本才會那麼慌亂,就是因為不曾見過的緣故。

真的談得有點過頭了,還是趕快在此打住吧!

就這樣,李靖建立了滅亡突厥帝國的大功。
在此之後,雖然也有與西方異民族為對象的作戰,
不過大抵上李靖站在第一線的出征,也在此告一段落了。

而在此,更年輕的——這時才二十歲左右的李勣,便取代了其地位而為唐軍部的第一把交椅。

說起李勣的功業,第一就是滅亡高句麗一事。
高句麗在《隋唐演義》中寫作「高麗」,
總之就是在經過了約七十年,自唐以前就存在於中國東側國境的國家。
之前隋煬帝曾經三度發動大遠征軍前往,然而均遭到了失敗的命運。
除了補給難以連繫的問題,高句麗的軍隊也很強盛,甚至還是在後方發生叛亂,
於敗死了數十萬人之後,竟還可以成功地保衛其國家。

其後,其實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高句麗的內部發生了戰爭,
大致也就是重臣要除去國王之類的事情,讓太宗下了出兵的決心。
只不過,由於隋煬帝曾經失敗,因此就有人反對,
可是,由於有和隋煬帝之比較,太宗的意志反而更堅持。
於是,尉遲敬德就是想要阻止其出兵的人,不過太宗並沒有聽從,
因此只有拖著過六十歲的身體繼續在戰場上立功。
這時,秦叔寶已死,而惟一可能勸諫太宗的魏征也死了。

惟一的例外就是李勣,他積極提出為了安定東方國境,就必須要出兵的贊成意見。

於是太宗也展開了三度對高句麗的遠征,但是也沒有成功。

在途中第五十六位叫做薛仁貴的這個人,
曾演出穿著白色武裝斬殺高句麗軍士,並且將敵人驅散的勇猛場面。
關於這故事,有本叫《薛仁貴傳》的書,描寫薛仁貴與其一族的武勳,
創造了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不亞於《隋唐演義》或《三國誌》的故事,在其中有著詳盡的描述。

這時對高句麗的遠征已經失敗。

雖然唐太宗後來在還算在年輕的時候就死亡,但他與李勣還是有三十年以上的親密友情。
這時的太宗皇帝正因挑選後繼者失敗而非常擔心自己死後的事情,
而由於李勣的才能自己最清楚,不管是從李勣與朝廷的關係,還是李勣與太宗個人的信賴關係,
太宗都相信自己在死後,李勣一定也會對自己的兒子和對自己同樣盡忠。
可是,在一些小地方他又抱著懷疑,於是就想出自己將李勣貶到地方,
然後自己的兒子在即帝位之時,再將李勣給召回,並給予和以前一般的高位的話,
那麼李勣不就會感念自己兒子的恩惠而對其盡忠了嗎的方法。

其實,這行事非常不像太宗,他還不如乾脆就握著李勣的手,
將自己的兒子托付給他,說不定還來得好些。
然而他卻在死前玩弄了這樣的手段。
在太宗死後,繼位的兒子高宗皇帝就依計將李勣召回,並重新給予高的位置,
然而這時的李勣大概就因為一些不滿的感覺吧,後來在高宗想要將自己父親的愛人武曌,
也就是則天武后納為皇后的時候,雖然其他的重臣都持反對情況,
然李勣卻回說那是陛下的家事不便過問,就這樣認可了高宗皇帝與武曌的婚事。

當然,也有李勣這個人對於宮廷內的權力鬥爭等事情毫不關心的說法,
但我的看法則是比較偏向他就不管這一切,隨便你去的感覺。

其後,李勣又重新演練出了征討高句麗的新戰略,最後獲得了成功。

這是相當壯大的一種作戰計劃,首先是將身為高句麗友好國的百濟滅亡,
然後再以百濟為前線基地,向南往高句麗進攻。
另一方面,從西方再以唐之正規軍出擊,自南與西兩方夾擊高句麗。
這戰略最後獲得了成功,與中國對抗了七十年的高句麗就這樣被滅。
這時的李勣已是七十五歲的高齡,而在功成名就的次年,他就以七十六歲的年紀死亡。

在這時,跟隨太宗李世民一起打天下而成功統一天下的戰友已經一個都不在,
而轉移至下一個世代去了。

我想在這兒大概是說得太多了。

總之,說到下一個世代,那就是第五十五位的蘇定方和第五十六位的薛仁貴了。

當李勣遠征高句麗時,在其下的包括有蘇定方、薜仁貴、以及另外一位雖然沒有被歸人名單中,
但我仍想一提的劉仁軌。
這個人我本想加入名單中,但畢竟有著人數的限制。
他就是在白江口這個地方與日本軍作戰,而將之全滅的人。
白江口在日本史上稱為白村江,而由於這次的敗戰,
古代日本就完全失去了伸展大陸勢力圈的能力。

在隋的時代中,蘇定方這個人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親一起上戰場,據說是個非常勇猛果敢的人。
在年齡方面,他和李勣並沒有相差太多,因此說是下一個世代也有一些不正確。

這個人在李靖滅亡突厥之戰中就已經開始加入,
其後就以程知節副將的身份,與西方的異民族交戰。
他並不是一個優等生型的人,常會吹噓一些有的沒的,像是在滅亡百濟之時,
他就曾經寫過當時池中有龍飛出,自己本欲將之捕獲,可惜失敗的報告書。

其後,他在前往西域方面時,也曾立下不少的武勳。

如果從受人民歡迎的這點來看的話,第五十六位的薛仁貴可說是具壓倒性的高票。
因此,在《薛仁貴傳》中,蘇定方這個人就不是什麼好角色了,
在書中他還曾利用陰謀陷害薛仁貴的孩子們。
另一方面,得到非常好的角色設定的是程知節,這個人本來應該是在九十歲左右死亡的,
然而在《薛仁貴傳》中,他卻上直活到一百二十歲,還幫助過薛仁貴的孩子。

在中國來說,秦叔寶與程知節等人,其知名度可不亞於《三國誌》中的登場角色唷!

之前曾看到過一則關於《三國誌》書評的新聞,
說《三國誌》在中國大陸的電視上曾經拍成連續劇,曾經有幾億人都曾看過。
我想這應該不是完全胡說的。
而其他像是《隋唐演義》、《岳飛傳》、《楊家將演義》等,也全都拍成了連續劇,
相當受到歡迎,只不過日本媒體並沒有報導出來就是了。

也因為這樣緣故,從結果看來乃是經過非常選擇後的情報才流入日本,
因此自然也就只有《三國誌》受到歡迎,而其他的就全然不知了。
在此我希望大家多想一想,而不要只有對結果重要的情報才傳入。

關於這個《三國誌》,在此再度閒談一下,當我在某一次受到台灣的出版社邀請前往台灣之時,
那出版社的人就非常不可思議地問我說,為什麼日本人會那麼喜歡《三國誌》呢?
如果我回答是因為有趣的話,那其他也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呀!
只不過日本人是只對《三國誌》感到關心就是了。

對中國人來說,《三國誌》確實是部有趣的作品,但那也不過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而日本人則是根本對其他的作品不屑一顧。

在此我舉一個例子來說,假設有一個來到日本的中國人,這個人乃是《平家物語》的書迷,
對平家物語中登場的人物,甚至連源義經的家臣之家臣的名字都能夠如數家珍,
然而對其他的故事或是歷史卻完全漠不關心,
就算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阪本龍馬等名人也一無所知。
然後,他就說在日本史中最有趣的乃是《平家物語》為背景的源平合戰之時代。
那麼,當一個日本人碰到這樣的中國人時、內心又會做何感想呢?會不會覺得很頭痛?
就像這個樣子,自信滿滿地說:「在中國歷史之中,最有趣的就是三國時代。」的日本人又有何根據呢?

對於這種自信滿滿的人,如果問他:
「那麼,唐或宋的時代和三國時代比起來,又有哪裡不夠有趣呢?」
的話,那我想他一定也會不知如何做答的。

當然,《三國誌》本身是無罪的,而《三國誌》很有趣也是事實,
因此,會有對《三國誌》狂熱的人也是理所當然。
可是反過來看,這是不是也是經過炒作後的結果呢?
而媒體則又更助長了這樣的風氣。

在這兒說過有名的笑話,這是發生在二十世紀以後的事。
在山東地方的某個鎮上,有個上演京劇的地方,當街上的小霸王問道:「演些什麼呀?」之時,
回答道是關羽的故事。
結果小霸王就怒道:
「什麼?關羽?那傢伙不是山西的鄉下人嗎?這兒可是山東呢!山東也有很偉大的英雄哇!」
再回道:「是說秦叔寶嗎?」
「沒錯!就演個秦叔寶的故事吧!對了對了,就演『秦叔寶單挑關羽』的故事好了!」
關羽和秦叔寶可是差了四百年之久,要舉日本史為例的話,就像是弁慶與加籐清正單挑一樣離譜。
而在京劇的幕打開後,大家前往觀賞時,
卻發現台上的關羽和秦叔寶打在一起,大家不由得啞然失笑。

這在中國乃成了說故事的人極佳的有名笑話,然而到了日本大概不會是這麼一回事,
大家雖然知道關羽,可是對於秦叔寶則是一問三不知。
這個笑話是在於秦叔寶的武勇與知名度和關羽匹敵的前提下,才能夠讓人一聽就笑的。

好了,再回到薛仁貴的身上。
這個人在此後也是守護唐之邊境,而在東方大為活躍的人。
就算是把名將百名篩減到十人,我想他也是會留在其中的名人。

尤其是「薛仁貴三箭定江山」的故事更是非常有名。
原來在與敵軍大戰時,薛仁貴以三支箭依次將敵軍第一、第二、第三把交椅一一自馬上射落,
因而造成了敵軍的恐慌,於是就一哄而散。

這在中國乃是眾人皆知的有名故事,然在這樣的實力和功績之下,
這個薛仁貴卻沒有大大受到封賞,只不過,從他的兒子乃至於孫子,
倒是都成了民眾眼中的英雄,就像是唐王朝的守護神一樣,一直留傳到後世。

薛仁貴兒子的妻子,名叫樊梨花,乃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既強又美麗的女將軍。
只不過,其真實性如何無法得知,大概是傳說、也或者只是文學中的人物吧!
她雖然沒有被計入百人之外,但依然非常有名,可說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女英雄。

說到女英雄,我倒是想到另一個人,大抵也是在這個隋唐時代,有著上個名叫花木蘭的女子。
這個人,與其說是歷史上實際存在的人物,
倒不如說是文學或傳說中人物的感覺,因此這次也將之剔除。
對我來說,雖然不知其是否實際存在,但故事中她是代替父親以男裝從軍。
這個故事也是非常有名,自然也都曾改編為戲劇以及電影等。

在《隋唐演義》中,花木蘭雖然也曾登場,但這應是將既成傳說加以錄下,
帶有點勉強的感覺,關於這點並不能說做得很成功。
當然,像這樣一個策馬持劍的女英雄,實在非常少見,
我個人也覺得蠻可惜的,不過畢竟不能勉強加入。

再接下來的是第五十七位的王玄策。
他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中也曾被我提及。
他乃是在印度這樣的異國中,率領著尼泊爾異國的軍隊,與象之大軍作戰而獲得勝利的人。
在與陳老師對談時也曾經說到過,希望能夠讓這個人以英雄之姿受到更多人的歡迎。
這個人其實曾經三度前往印度,最初並不是以正使的身份,而是副使。
第二次前往時則升為正使,被捲入「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一文中所提的王位篡奪事件,
而率領了尼泊爾的騎兵大為活躍。
其後他還曾經再一次前往,去做什麼呢?其實他是去寺廟中參拜。
是個立下了大功之後,揮揮雙手就回去的人。

由於在中國境內他並沒有做過什麼,因此也沒有什麼特別發揮。
在從印度回來後,也只是句辛苦了就結束,算是有點可憐。
這個人曾把包括自己所做過的事,以及印度的地理等做了詳細的記錄留傳,
叫做《中天竺行記》,可惜如今已經散落,幾乎沒有留存下來。

關於這個人,我認為即使是把他當成如好萊塢電影般具華麗風格之冒險電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之前,日本曾拍過《釋迦》之類的電影,
雖然我也曾想說「怎麼不拍這個人的電影呢?」之類的問題,
但為了怕被人說:那你就出錢來拍好了,也就莫可奈何了。

再接下來是第五十八位的裴行儉這個人,
他是從高宗時代開始,活躍於則天武后時代的人,同時也是第五十五位蘇定方的弟子。
蘇定方這個人之前也曾經提過,喜好吹吹牛皮,是個有點怪怪的人,
然他在見到了少年時期的裴行儉之後,倒是將自己所知的軍事知識全部傳授給他。
裴行儉這個人是非常正直的人,對於他和好吹牛皮的師父間是怎麼樣相處的呢,
我光是想像都覺得十分有趣。

裴行儉這個人在則天武後,也就是女皇帝武則天掌握權勢的時候,
曾經寫過批判的文書,因此遭到生氣的武則天流放。
從宮廷中被放逐,命其前往西域。
而這個至今以前是以文官的身份活動的人,在到了西域之後,
就以蘇定方所教的兵法為生,反而大為活躍。

而本來這個人就以書法名人而為世所知。

特別是在此時西藏的勢力增強,常常與唐軍發生衝突,
於是他就一下與西藏軍作戰,一下是討伐突厥的殘黨,立下了相當的武勳。
不過,裴行儉最大的功績卻是在救了波斯王子一事上。
從大視野的世界觀看來,當時乃是伊斯蘭帝國的大發展期,
以西曆來說,大約是在七世紀後半左右,而這也就是發生在六七七年的事情。

在此,往東進的伊斯蘭勢力,將沙珊朝波斯帝國滅亡。
而沙珊朝波斯帝國的王子就帶著聖火一同亡命前往唐。
所謂的沙珊朝波斯帝國,就是拜火教,
他們帶著聖火拚命越過沙漠,正當翻越天山山脈要前往唐時,碰到了出擊的裴行儉。
裴行儉就一路護送他前往長安,因而立下了功績。

接續裴行儉後,出場的是張仁願這個人,他經營黃河北方的受降城池,也穩定了邊境的守備。
在這兒,唐的時代前半已經結束,
而接下來終於進人玄宗皇帝的時代,則代表著大唐帝國極盛時期的開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由於文章字數過多.為避免影響閱讀.將人物介紹刪除.另開一篇文章^^


《李靖》

紀元後五七一~六四九年。唐初期武將。京兆三原(今陝西省三原縣)出身。為大唐創業之功臣。最初雖然仕隋,惟後來加入認同其才能之李世民帷幕之中盡其忠誠,不久後,即位為唐太宗的李世民在凌煙閣描畫心腹二十四人之時,以第一等的武臣之身留下其畫像傳世。跟隨李世民乃是起自紀元後六二○年之時,除了參加王世充等隋末群雄之討代戰役外,平定江南之役亦有參加。六二九年當突厥侵攻前來之時更以行軍總管身份負責防禦,以後也從事對外民族之作戰。特別是在六二九~六三○年之間的突厥討代戰中攻入其根據地,並成功捕得頡利可汗。六三四年吐谷渾侵入時,他亦前往討代,成功地確立了唐的勢力,為唐安定的第一功臣,受封為衛國公及開府儀同三司。——《舊唐書》卷六十七《李靖傳》、《新唐書》卷九十三《李靖傳》

《李世民》

紀元後五九八~六四九年。唐第二代皇帝(太宗)。於紀元後六二六~六四九年在位。李氏乃是在北魏以來逐漸形成之隴西豪族集團,因此他為名門出身,代代均為武學世家。幼時即有相當資質,在隋末混亂開始之際便快速地起義呼應,幫助其父李淵往來於戰場上,而立下唐建國最大之功。於六二六年時,他曾召集部下將與其敵對之兄弟殺死於玄武門,同年,受父親讓位而即上帝位,為中國有數之英明君主。同時還驅使其家臣盡力於國內之統一與對外領土之擴張,奠定了唐帝國之基礎,惟因死時並沒有可靠的後繼之人,因此在死後曾造成帝國短暫的動搖。——《舊唐書》卷二、三《太宗紀》、《新唐書》卷三《太宗紀》

《李績》

?~紀元後六六九年。曹州離狐(今山東省單縣)出身。本名為徐世績,後來因唐賜姓李,同時也因為要避太宗李世民之世字而改稱李績。仕唐之後,於討伐王世充等群雄時立下功勞,當太宗即位後亦參加對外民族之戰,為創業功臣。六三○年時同李靖一同活躍於突厥之討伐,六四五年則參加對高句麗之經略。討伐高句麗乃是隋以來之宿願,然真要實現則十分困難,這時亦是以撤退告終。高句麗之討伐完成,則是在高宗時代,為紀元後六六八年之事。——《舊唐書》卷六十七《李績傳》、《新唐書》卷九十三《李績傳》

《魏征》

字玄成。紀元後五八○~六四三年。曲城(今山東省掖縣東北)出身。在隋末混亂之際雖曾加入李密之下,然隨著李密的降唐,而改為跟隨李世民之兄建成,除很早便曾勸說要將李世民除去,在玄武門之變中也曾活躍。然而,李世民,也就是太宗雖然知道此事,卻還是把他延攬入帷幕中加以重用。雖然被舉入太宗之二十四功臣內,惟不久僅因一些事件而招致懷疑,因此不再為其所用。——《舊唐書》卷七十一《魏征傳》、《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征傳》

《秦叔寶》

名瓊。?~紀元後六三八年。齊州歷城(今山東省濟南縣)出身。在隋末混亂中跟隨張須陀與李密等作戰。然在張須陀敗死之後,就加入李密手下而被拔擢。當李密被打敗時,又再加人王世充麾下,並再度受到撥擢。其後則跟隨唐太宗建立武勳,成為唐之左武衛大將軍。像這樣,他雖在仕唐之前一直轉換主君,然在跟隨太宗之後就一直盡忠,而以側近之姿受到寵愛,最後還陪葬於太宗陵墓昭陵之中。——《舊唐書》卷六十八《秦叔寶傳》、《新唐書》卷八十九《秦叔寶傳》

《尉遲敬德》

名恭。紀元後五八五~六五八年。朔州善陽(今山西省朔縣)出身。在隋末叛亂討伐戰中成名,在群雄割據時以馬邑出身之劉武周偏將的身份與唐敵對。六二○年因勢力被破四散,因而降伏於太宗,被任為右一府統一軍。在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群雄平定金國時有不少貢獻。對太宗十分忠實,於討伐王世充之際雖然有不少之前劉武周時代的同伴叛離,但他則應太宗之信賴而勇猛作戰。另外,他也曾數度解救太宗之危機,特別是在與皇太子李建成與弟弟李元吉等的皇位紛爭中有著決定性的行動,就是在六二六年六月發動玄武門之變,並射殺李元吉,打開了太宗即位之道。於六二一年、六二七年也均曾將侵入之突厥擊退。他雖反對出征高句麗,但依然參加了伐討戰爭,於駐蹕山破高句麗軍。但因生來即為武人之故,而與長孫無忌、房玄齡等文官不合,自遠征回來後便隱退,在十六年間修行神仙方士之道。除了是凌煙閣中被描畫的武將外,死後亦賜予司徒并州。——《舊唐書》卷六十八《尉遲敬德傳》、《新唐書》卷八十九《慰遲敬德傳》

《則天武后》

姓名為武曌,也稱為武則天。紀元後六二四~七○五年。紀元後六九○~七○五年時在位。本來是先進入太宗的後宮,後來則進入其子高宗的後宮,並一路升為皇后。六六○年當高宗臥病時開始與政治有所相關,於六八三年高宗歿後,更以改廢以後的皇帝之位逐漸確立自己的權力。在此之間,雖曾發生徐敬業等的叛亂,她在將之鎮壓後大開密告制度,同時也打開新興官僚登用之道,穩固了政權。六九○年即位,國號為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個性殘忍、素行不端的反面,卻支撐了人材錄用早已變質的唐。於實行果斷政治之際,卻又相反地惑於宗教,還創造了武周文字,亦有其神秘的一面。——《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紀》、《新唐書》卷七十六《則天武皇后紀》

《蘇定方》

名烈。紀元後五九二~六六七年。冀州武邑(今河北省衡水縣)出身。十歲時就跟隨父親出入戰場,自幼時即具豪勇與膽力。後跟隨李靖討伐突厥,亦曾前往遠征高句麗。進人高宗時代後,則盡力於討伐突厥、安定西域等。另一方面則於征討百濟時立下大功,其後亦活躍於高句麗、吐蕃、吐谷渾等討伐,盡力於唐邊境之安定。——《舊唐書》卷八十三《蘇定方傳》、《新唐書》卷——《蘇定方傳》

《薛仁貴》

紀元後六一四~六八三年。絳州龍門(今山西省稷山縣西)出身。生於農家卻志於武人,在唐之遼東遠征時從軍而下戰功。見其奮戰而欣喜的太宗曾說:能夠得遼東,乃是因有卿之故。因而列右領軍中郎將之職。其後,在高宗時代亦極活躍,在六六八年設置安東都護府時即成為其初任都護。在天山破九姓突厥時還有「三箭平定」的說法,這逸話後來也成為元曲而為民眾所樂道。六七○年時曾因被突厥打敗而被貶為庶民,其後就因左遷而仕途不順,在六八一年時再度為突厥所破,以七十歲之齡而亡。——《舊唐書》卷八十三《薛仁貴傳》、《新唐書》卷——《薛仁貴傳》

《王玄策》

由於身為下級官沒有傳世之故,因此其生歿年及出身地均不明。紀元後六四一年因北印度的瑪卡達送使節來唐,因而以對其答札之副使節身份,於六四三年前往、六四六年歸國。接著,翌年再度前往印度,然瑪卡達國之西拉迪提亞王已歿,印度進人混亂期。特別是因其王位為一小國提拉布庫提之王所篡奪,還阻止使節團進入。於是王玄策就以迎娶太宗養女文成公主而與唐具友好關係的吐蕃(即今之西藏)、以及王中之王的名義,向尼泊爾的阿姆修瓦爾曼王借兵。在大破敵軍、俘虜提拉佈陣提王后,於六四八年將之獻予太宗。到了高宗時代,於六五八年第三度被選為往印度之使節,在各地訪問之間,還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參拜。關於這些印度旅行的事跡,他雖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惟完本早已失卻,只餘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殘篇。——《舊唐書》卷九《西域傳》、《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上》、八馮承鈞「王玄策事輯」

《裴行儉》

紀元後六一九~六八二年。絳州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出身。因反對武則天之皇后冊立而被貶。然而卻在人材錄用巧妙的武後安排下被派往西域,於六六五年成為安西大都護,立有顯著的功績。六七六年以護送亡命至唐的沙珊朝波斯帝國皇太子為名擊破突厥,翌年亦獲大勝,為唐絕頂時期經營西域之代表武人。——《舊唐書》卷八十四《裴行儉傳》、《新唐書》卷一○八《裴行儉傳》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唐時代-後》

好了,這裡是從大唐世界帝國的極盛期所開始的。
要說到相關的小說的話,則正是《隋唐演義》的精彩之處。

在提到《隋唐演義》這個名字之際,有一個地方讓我有點在意,
因此在進入本題之前,也許先將之做一番整理會來得較好些。
也就是關於將歷史上的人物對讀者做介紹時,
如果說是在傳說、小說、或者是在戲劇之中所描寫的事件的話,那都是屬於比較虛撰部份的問題。

從結論上看來,對我個人而言,
我是希望能夠盡量多花一些篇幅用於描寫介紹像這樣子的虛撰部分。
就算不見得是真實的歷史,但也都是在經過了漫長的時間之後,
由眾多的人所創造出來,方才使得這些人成為民眾眼中的英雄的。
這同時也證明了在民眾的眼中,是如何地接納了什麼樣的歷史。
本來,我寫這一本書的目的就是在於「將日本的讀者所不知道的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介紹給大家」,
也因此,我自然會希望能夠讓他們盡量發揚出不同面相的光芒,讓讀者得知他們的魅力。
在這樣的意圖之下,
自然是從最初開始就積極地提及那些他們登場於其中的傳說、小說、或者是戲劇了。
在前面我曾提過像《吳越春秋》、《李廣傳》、以及《隋唐演義》等,
而在這裡,則還會有《楊家將演義》以及《岳飛傳》等的登場。

只不過,如果是大多數人都已經聽聞過其名,而且對虛撰的內容反而更有所感的情況下,
有時也會出現一些現實考量上的矛盾情形。
像是關於《三國演義》一書,我就認為已經不需要再於這些虛撰的故事之上作文章,
反而是將話題集中在於虛撰與實際之間的落差之上。
也許因為這樣,寫出了一些讓人看了可能有點不能接受的內容吧!

前言似乎拖得有點長了,接下來我們就正式切入正題。

西元七一二年,唐玄宗(註: 西元六八五~七六二年。在位時間為西元七一二~七五六年。姓名為李隆基,是唐的第六代子孫、第八任的皇帝。年輕之際即有英邁果斷之名,他結束了因武則天所導致的混亂朝政,而展開了所謂的開元盛世。即位當時雖然任用良臣並熱心改革,可惜後來因倦於長久之統治而逐漸放縱。他本來也具有藝術的才能,惟在得到原為皇子妃的楊貴妃〔西元七一九~七五六年,幼名玉環〕之後,便沉溺於其女色中,也因此導致玄宗後期的政治紊亂。除了楊貴妃的一族專橫之外,更招致了安史之亂,以致種下唐衰亡的遠因。安史之亂之際,於向四川逃亡的途中,因兵士的要求而賜死楊貴妃,是以在長安回復之後,於失意之餘,竟自己過著如幽閉一般的生活。——《舊唐書》卷八一九〈玄宗紀〉、《新唐書》卷五〈玄宗紀〉。《舊唐書》卷五十一〈后妃傳一上〉、《新唐書》卷七十六〈后妃列傳〉)即位。
他的本名叫做李隆基,乃是太宗李世民的曾孫,同時也是則天武后的孫子。
當時的他不過才二十八歲,是個年輕而充滿英氣的天子。
這個人和之前曾經提過的例子——漢武帝,以及之後將會提至的清朝乾隆皇帝有許多相像的地方。
除了都是在先人之前所蓄積的業績之下,創造了華麗非凡的極盛時代之外,
他們也都才能豐沛,充滿了自信和霸氣。
不過他們雖然都建立了華麗的政績,但也都在長時間治世的後半段發生了一些矛盾和失政,
以致使得帝國蒙上了一層陰影。
另外,這三人也都有著與美女之間的羅曼史,
武帝是衛子夫、玄宗是楊貴妃、而乾隆皇帝則是香妃。
這三位美女同時也都死於不幸,也許這就是他們不吉利的共通點吧!

玄宗在帝位和貴妃兩者都失去了之後,後來便和身邊最後的隨待一同渡過寂寞的晚年。
這一點在《隋唐演義》之中也給人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
可見玄宗勝過武帝的,大概就是在民眾之間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這一點上吧!

在前面我們也曾經提到過一點,那就是所謂的玄宗這個名字,乃是在死後所給予的稱號或謐號,
因此在其生前,是絕對不可能會有「我就是玄宗皇帝」這樣的自稱的。
不過,玄宗這個謐號倒是十分少見,幾乎可說是舉不出其它的例子來。
至於像太宗或高宗這樣的稱號,則可舉出相當多的例子。

說到玄宗皇帝在位其間,理所當然地,花都長安自然是熱鬧非凡,
關於其熱鬧的情狀,在許多的歷史書中均有加以解說。

也許可說是開玩笑吧,在之前,我曾經讀過在日本史中關於江戶時代文化的書籍,
大體上在日本是於江戶時代的中期之際才開始出現有料理店這樣的東西的,
由於當時在歐洲還沒有出現所謂的餐廳,
因此它上頭就寫著世界上最初建立餐廳的乃是日本的江戶。
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很不恰當的,因為在唐時代的長安就有名為「旗亭」的豪華餐館了!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認為,會說出這種話的人,
應該是那種認為世界就是由歐洲和日本所構成的人,
他似乎根本就沒有把中國列入世界之內,在寫下了倫敦和巴黎尚還沒有餐廳之後,
就不顧其他的地方,管它是中國、印度、還是阿拉伯諸國什麼的。

好了,現在我們從第五十九位的高仙芝(註:?~西元七五年。雖為高句麗人,但自父親那一輩起便出仕於唐,並因父之功勳而成為游擊將軍從事於西域方面的軍事置作。西元七四七年曾進出帕米爾高原討伐與吐蕃結盟的小勃律,並因此而使得包括大食等西方七十二國服屬於唐。西元七五○年於討伐石國之際雖然將其圍王俘虜,惟西域諸國向新興的阿巴斯朝求得援助,造成西元七五一年與其聯合軍於但羅斯河畔之戰吃得敗仗。此仗正是唐之勢力在西城消退的原因之一。他雖然逃避掉了此一失策的責任而保全了自己,然當西元七五五年發生安史之亂、洛陽遭到陷落之際,他因退守潼關,使得玄宗大怒,因而被殺。——《舊唐書》卷一○四〈高仙芝傳〉、《新唐書》卷一二五〈高仙芝傳〉)、
以及第六○位的郭子儀(註:西元六九七~七八一年。華州鄭縣〔今河南省鄭縣〕出身。唐代玄宗皇帝時期的武將。在安史之亂時與李光弼共同在河北地方轉戰,獲得不少功績。繼承玄宗之後的肅宗也曾讚賞郭子儀有再興唐朝的功勞,然因他的意見不見容於肅宗,在戰後便為宦官所妨礙,於解除了兵權之後便一直不遇。後來在肅宗之後的代宗時代,隨著吐蕃的侵入而再度開始活躍。於西元七六三年與吐蕃聯合的僕固懷思之亂,以及七六五年再加入回紇的三十萬聯合軍侵入之時,他擊破了主力的吐蕃。德宗即位後受尚父之稱號,並升進為太尉中書令,是支稱者動搖的席帝國時代之武人。——《舊唐書》卷一二○〈郭子儀傳〉,《新唐書》卷十二七〈郭子儀傳〉)開始談起。
這兩個人在安史之亂的時候,乃是可區分為明暗兩種類型的人。
安史之亂是在世界史的教科書上一定會提到的重要大事,
是唐時代由安祿山和史思明所引起、延續了九年之久的大叛亂。
由於其規模實在是相當地巨大,因此直到今日,也是常會被提及的話題。

本來高仙芝這個人,就並非身為漢人,而是高句麗人。
也許這樣說有一點失禮,但他確實是高句麗被滅亡之後的遺族,
而在來到了大唐之後出仕的一個例子。

關於高仙芝的事跡,乃是在於大唐帝國的邊境,特別是在擔任西方之守護而建立其功勳的。
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西元七四七年,他曾率領著一萬名士兵越過帕米爾高原西行的事。
關於這件事在我與陳舜臣老師的對談之中也曾經有提到,根據英國的東洋史學家M·A·史坦所言,
這乃是超越了罕尼拔越過阿爾卑斯山以上的壯舉。
的確,以一萬的部隊要渡過那樣的帕米爾高原,沒有獨到的指揮統率能力是絕對不可能辦得到的。
而他自渡過帕米爾高原之後繼續西行,讓西域七十二國盡皆服屬於大唐之下,
在歷史上可說是非常大的勝利。

在此所提到的都是他好的地方,其實,高仙芝這個人在功名的慾望之上非常地強,
在此之後也曾發起過不必要的戰鬥,那就是對石國的討伐。

石國所在的地理位置大致是現在的塔什干特,是一個綠洲型的國家。
他在捕捉其國王之後便將他送往長安,最後和其他的俘虜一同盡數斬首,可說是件非常無益之事。
要說這事無意義嘛,也許說他殘忍無道還更貼切一些。

國王被殺死之後的石國,就開始謀畫對唐的復仇,
而由於其單獨之力沒有辦法完成,因此就向阿巴斯朝的伊斯蘭帝國求援。
在此高仙芝再度越過了天山山脈向西行,與伊斯蘭軍展開了對決。
這場在歷史之上留名的大會戰,也就是怛羅斯河之戰。

這時在唐軍之中,有著由土耳其系的少數民族
(譯註:由於土耳其乃是唐代突厥西行之後所形成,因此此處指的應是突厥系的民族)
所組成的部隊,他們對高仙芝也有所反感,因此就投向伊斯蘭軍之中,造成高仙芝的大敗。

在這個時候,有許多的中國人為伊斯蘭軍所俘虜,其中還包括制紙的工匠,
這些人一路前往西方,甚至到達了薩馬爾甘得。
於是,紙的製法就初次地傳到了西方的世界。

在這群俘虜之中,有一個名叫杜環的人,被抓到了伊斯蘭帝國的根據地,也就是阿拉伯。
後來在他回來之後曾留下了有關阿拉伯的貴重記錄,可惜目前已經失傳。

就這樣,這場怛羅斯河之戰,造成了不只對阿拉伯世界,
甚至連對遙遠的歐洲都有非常意義的結果。
紙在中國是在後漢時代由一名叫蔡倫的宦官所發明的,一直到這時為止,
經過了六百數十年,在歐洲都一直未曾有過紙的使用。
而也是因為如此,西方的文化終於能夠追上中國
——其實正確地來說應該只能說是比較接近了而已。
不過,總是比以往在歐洲使用紙莎草或是羊皮紙來得方便,文化的傳播度也大不相同。

對了,剛才所提到的杜環,他在去的時候是以俘虜的身份經陸路前往的,
然在回來的時候則是搭乘阿拉伯商人的船隻,由海路所返回的。
至於書的標題,則是叫做《經行記》。

在高仙芝吃了敗仗之後,他並沒有向朝廷報告,就這樣繼續過著他的日子。
而當時的玄宗皇帝正與楊貴妃每天過著快樂的日子。
同樣地在南方,楊國忠一黨在對南詔國的作戰之中也吃了敗仗,這件事也並沒有告訴玄宗。

大抵上這是西元七五○年左右的事情,那時的玄宗已經即位約四十年左右,
早就不若以往那麼地看緊政務了。

所謂的南詔國,位於現今雲南這個地方,立國的並不是漢民族。
它同時受到中國和印度二方面的影響,文化程度甚高。
而其第五代的國王閣羅鳳這個人更是十分英明,曾三度將楊國忠派來的大軍擊破,
形成了完全拒唐獨立的態勢。

在作戰中,有個名叫鄭回的唐朝官吏遭到俘虜,閣羅鳳認同他的才能,
讓他當上了重臣,倣傚唐的文化將國家進行全面性建設。

而鄭回也不負所托,在南詔除了制訂國家制度之外,也導入漢字,並確立了與唐之間的友好關係。
以後,南詔的王族也都赴唐的成都留學。
關於閣羅鳳和鄭回兩人的描寫,雖然也應該能夠寫成有趣的小說,但似乎還沒有這樣的作品出現。

在此之後,安祿山就發動了有名的叛亂,關於當時的事情,
在《隋唐演義》、以及井上靖先生所寫的《楊貴妃傳》之中有著詳細的描述。
此外,當然陳老師的《小說十八史略》之中亦能夠讀到相關的故事。

楊貴妃這個人本身並沒有什麼積極地想要掌握權勢的具體行為,
然而她的族人除了過著奢侈的生活之外,卻也形成自己的派閥而意圖穩固自己的政權。

楊國忠這個人,在《隋唐演義》的原文之中,是即使殺了他都還嫌便宜他了的惡黨。
在財政等等的方面上,他倒並不是完全地無能,
惟在個人的感情上一直嚷嚷著安祿山會叛變!安祿山會叛變!
結果,安祿山真的被逼得叛變了。
這時候楊國忠還把這件事當成自己的預言成立,真可謂是不要臉至極的說法。

安祿山發動叛亂,時值西元七五六年的十一月,
而在十二月時便攻陷了洛陽,舉兵不過短短一個月而已。
本來大唐帝國的正規軍隊號稱總數有六十萬,
其中的十八萬由安祿山一個人所掌握,大約佔了全軍的三成。
由於這樣的數字實在太過巨大,因此曾經有過削弱其兵權的提案,然而玄宗卻沒有採取行動。
這個時候,玄宗到底是完全信賴安祿山呢,還是因為怕如果處理得不當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因此才一時難以下手呢?這確實是非常微妙。

不管怎樣,安祿山在起兵的一個月後攻下了洛陽,
而在洛陽與長安之間有一座歷史上有名的城寨,叫做「潼關」。
如果不通過此處的話,從洛陽是絕對無法到達長安的。
潼關就是這樣的一個軍事、交通要塞,同時也難以攻陷。
當時鎮守此地的正是高仙芝。
高仙芝雖曾一度出擊,惟此時同僚封常清因遭到擊破而逃回,並提出只能圃守潼關的進言。
就算還想在其前方進行防禦,但其勢實在難以阻擋,因此兩人便後退回潼關。
同時為了防止敵人的追擊,還將街道上兩旁的大槐樹砍倒阻於路中,
現在看來的話,實在是非常地可惜。

接下來,安祿山軍雖然攻向潼關,但畢竟一時之間難以攻陷,而被一一地擊退。
可是就在此時,玄宗竟將高仙芝和封常清一起處死。
如果就這樣讓高仙芝和封常清繼續守著潼關的話,也許長安就能夠平安無事也說不定,
可是此時負責監視高仙芝的宦官,一個名叫邊令誠的,因為曾賄賂高仙芝還是封常清遭到拒絕,
因此便懷恨在心,竟聲稱兩人不戰而逃回潼關,而且還將軍需物資中飽私囊等等。
早已失去判斷力的玄宗聽信了這番話,於是在潼關便將二人處死。
就在兩個人將死之際(當然遇戰而後退是事實,但是將軍需物資中飽私囊則是冤罪),
潼關的兵士們為此大呼冤枉,更有其聲響撼動天地之說。

在這兩位將軍遭到處斬之後,由於潼關不能不守,因此便派了另一位名叫哥舒翰的人前來代替。
哥舒是姓,而翰是名,是個相當少見的姓名,此乃由於他為異民族出身之故。
結果,守潼關的任務失敗,在作戰中不幸身亡。

安祿山這個人也不是漢人,而是胡人。
就像高仙芝是高句麗人一樣,哥舒翰也不是漢人,而是北方騎馬民族出身。
不論是攻的一方還是守的一方,大家都是少數民族的人,連安祿山的部下也都不是漢人。
由於他們都是少數民族的將軍,因此也有
「安祿山的叛亂乃是唐方面主觀的說法,其實根本就是受虐的少數民族的革命」的看法。
不過從既然連防守的一方也是少數民族出身這一點看來,就應該不能夠說是革命了!
而且,安祿山並沒有受到虐待,反而是受到禮遇而大大出仕呢!
我認為這樣的看法,只不過是教條式地看待多數民族對少數民族關係錯誤的刻板意見罷了。

在此,關於高仙芝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大體上,
唐是一個相當國際化的國家,即使不是漢人,也是能夠逐漸出仕的。
像是日本人阿倍仲磨呂,就以文官的身份出仕,深受玄宗的信任。
另外,在高仙芝擔任將軍的時候,還曾有位上官看他不順眼,罵高仙芝是個吃狗肉的高句麗傢伙。
關於這一點,陳老師認為這正是在唐帝國中還有種族歧視的例證。
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我也有不同的意見。

如果高仙芝是漢人的話,當然也就不會被這樣說了,
然而那位駕高仙芝的上官,也並非漢人,而是西藏人。
因此,我認為這是多民族國家中少數民族同仁之間感情的互相排斥,
也可能是官場的競爭,甚至是一種嫉妒。
陳老師將之舉為歧視的例子也不無可能,因為大唐帝國並不是烏托邦,
彼此之間還是可能有差別意識,也可能有缺點或是不好的地方,
畢竟這是個普通的人類社會,大可不必過度美化。
至於前述論點也只是我個人專斷的推測罷了。

事實上,高仙芝當上了將軍,而那個照高仙芝的西藏人更在將軍之上,應該是大將軍之類的吧!
從這點看來,倒沒有因為民族的關係而不能出仕的事情。
舉例來說,如果因為是高句麗人,因此就算再怎麼有才能也難以出仕,或著只因為是西藏人,
所以就算有實力也難以浮上台面,像這樣社會制度上的差別可說是並不存在的。
以現在日本的官公廳幹部中並沒有外國籍這一點看來,當時可能還更為開放。
不過這不只有日本才如此,近代的民族主義以及民族國家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制約而形成的,
如此較古代或中世紀的世界更為排他的構架,反而是另一種諷刺。

好了,之前我們也曾經提過將高仙芝和郭子儀分為明暗兩者的說法,
暗的一方是高仙芝,當然,明的一方就是郭子儀了。

這個人姓郭,名子儀,字也是子儀。
在現在的日本,舉《三國演義》為例來說,像是劉備玄德、或是諸葛亮孔明之類,
把姓、名以及字三者同時加在下起稱呼乃是一種誤用,
如果用這種方法來稱呼郭子儀的話,那不就成了郭子儀子儀了嗎?
從這一點即可說明將姓名與字號一起稱呼是一種錯誤的做法了。
由於《三國演義》的登場人物全都具有響噹噹的名字,因此我在此特別提出這一點說明。

在此要多作說明,所謂的字這種東西,基本上就是在本名之外可供人稱呼的俗名。
一般都是自己取的,根據日本的漢和辭典上頭的記載,給自己取字號是二十歲時的事情。
也因此,有一些讀者寫信來告訴我:那你把登場人物中十幾歲的人就取了字號,是不是不正確呢?

在此說明一下,告訴我這件事的人,在廣義上來說應該也是三國誌的讀者,
所以我以三國誌為例來回答。
在《三國演義》的第十回中,有著「馬超,字孟超,年僅十七」的文字敘述,
如果是熟瀆《三國演義》的人,應該對這句話有所印象吧?
關於這一點,陳老師做了以下的說明:有些人甚至在七歲時就取了字號,
像這樣的場合可能是自己一直沒有決定,而可能由塾裡的老師或是誰所取的。

在此之後,在宋這個朝代之中,有個著名的人物——文天祥,字宋瑞,乃是由天子所賜。
這個人是個大秀才,在二十歲時便考取科舉,於是天子為了鼓勵他,就給他這樣一個字號。
從此,他便改掉以前所取的字。
由於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得知「字」這個東西,並不限定要到二十歲的時候才由自己取。
此外,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字,至於女性,若是文人或詩人的話,則也有取字號的可能。

在取字號時,雖然選擇與本名有一些關係的文字的例子不少,但也有許多例外。
以三國誌為例,像是諸葛亮的名字為「亮」,
與他的字孔明中的「明」字都一樣是代表光明的意思,因此是有關係的。
不過,在向我表示意見的人之中有人提到,張飛的字是翼德,
名字中的「飛」和字中的「翼」不是也有所對應嗎?
然而實際上,張飛的字是益德而非翼德,翼德乃是《三國演義》之中的創作。
因此,字與本名也不見得是一定有所關係的。

還有,在中國有著伯仲叔季的順序,這是一種兄弟的順序,從上開始依序排列。
要以三國誌中登場人物來說的話,孫策乃是孫家的長男,
而他的字正是伯符,取了「伯」這上一字!
而司馬懿乃是司馬家的次男,他的字仲達,就取了「仲」這一個字。
雖說大部份是依照這樣的順序,然而在《隋唐演義》之中登場的秦叔寶,明明身為長男,
卻取了「叔」這麼一個字,因此可知,辭典上所寫的畢竟是原則,例外還是存在的。

好了,現在回到正題,郭子儀乃是在安祿山之亂中指揮軍隊而大獲全勝的人,
在郭子儀手下有個以副將的身份活躍的人,叫做李光弼。
這個人也是位名將,在戰術方面上看來,說不定李光弼還來得更為優秀也說不定。
我在此選擇了郭子儀,乃是因為他在安祿山之亂中,最為活躍而具代表性之故。

其他的有名人物則首推顏真卿(註:西元七○九~七八六年。長安出身。以書法而為人所知,同時也是名剛直之士。雖為當時的宰相楊國忠所嫌惡而擔任山東省平原的地方官吏,但當西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亂開始時,雖然周圍均投靠安祿山,惟他與堂兄顏杲卿一同興起義兵加以抵抗。後來在七五六年時脫出平原,前往位於陝西省的肅宗跟前,為重建大唐而奔走。他雖以直言而聞名,惟也因此之故易於遭到疏遠,其生涯可說是非常不遇。晚年因被派避至淮西去說服李希烈而反遭到俘虜,經三年間的幽閉之後為其殺害。留下其革新性且充滿活力的舊法字帖。——《舊唐書》卷一二八〈顏真卿傳〉、《新唐書》卷一五三〈顏真卿傳〉),
這個人是以書法名家而出名,被稱為是繼王羲之以來的書法名家。
也因為他的書法被用作為練習用的字帖,因此凡是寫書法的人,必定會知道這個人的名字。

接著,則還有顏真卿的堂哥顏杲卿,以及張巡等。

這個叫做張巡的人,也是在中國歷代名將之評傳中一定會出現的人。
這個人主要的功績是守住睢陽,此地為中國南北交通之動脈,是非常重要的據點。
如果這個城池落到安祿山軍手裡的話,安祿山軍就能夠一舉進入長江的下游流域,
而可能使得大唐帝國失去其經濟的基磐,最後走向滅亡。
雖說是這樣的一個重大據點,然而張巡卻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以三、五千的兵士對抗十萬敵軍,
一直死守了二年之久。
聽說他在這期間之中雖也曾派人前往求援,惟大家因嫉妒張巡的功勞而不願前往救援。

這個張巡曾使用過許多不同的計略來守城,但也許有人會想,
這些會不會是延用《太平記》中楠木正成的那些戰法呢?
根據記載,他曾以稻草人來欺瞞敵人的耳目,而這件事是發生在早楠木正成六百年之前的事情,
因此張巡是絕不可能倣傚《太平記》的。

張巡在孤立無援的情勢下,持續奮戰的結果用盡了食糧,全城均陷入了飢餓之中。
這樣的情形造成了兵士因營養不適而失明的情況,在敵人前來攻擊時幾乎可以說連站都站不穩,
最後終於失守,而張巡也因此而被殺。
張巡的活躍雖然救了大唐,稱得上是唐的大恩人,然而張巡並沒有立刻受到表彰,
說到底就是因為他在失守之前曾經因為飢餓而有過吃人肉的事情。
吃人可說是人倫上的大罪,因此自然有人會對是否要對犯這樣大罪的人加以表彰有所意見。

而最妙的是,在中國,會把吃人這樣的事情,當作是普通的事一樣地寫出來。
當然,在中國會發生這種吃人的事情,一定會是在像這種圍城作戰而食糧耗盡,
或者是在大饑荒的場合,這樣的例子在日本也不是沒有,
中圍人對於因為喜好而吃人肉這樣的事情還是會感到很怪異的。
不過歷史上,將吃人肉這樣的行為加以美化的例子可說是絕對沒有的。

就這樣,雖然張巡造成了許多的議論,但平心而論,未將食糧送達,
朝廷方面也有責任,而且他也確實對唐有恩,因此最後還是加以表彰。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到今天,說到守城戰的代表,還是一定會提到張巡的。

再說到郭子儀這個人,他也有著有趣的故事。
當他還沒什麼名氣的時候,軍隊的食糧曾因失火而被燒掉,他因被問及管理的責任而被押入牢房。
就在可能會因重大的過失而被處死的當兒,押解運送途中,碰到了詩人李白。
李白在與郭子儀談話之後,認為這傢伙將來一定會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因此就向玄宗皇帝求情,這故事在《隋唐演義》之中也有所記載。
而後不久,李白因捲入叛亂而在將因反逆罪被殺頭的時候,
郭子儀就以自己的功績代之而將其救回,來報答其當初的救命之恩。

郭子儀這個人雖然建立了相當大的功績,不過卻沒有因此受到朝廷的猜疑而被賜死,
很幸運地渡過他的晚年。
甚至,當郭子儀的兒子後來娶了皇帝的女兒,而在夫妻吵架的時候曾脫口而出道:
你雖然自以為是皇帝的女兒,但我的父親如果要做皇帝的話,
也不是辦不到的,只不過是沒有這麼做而已!
這位公主後來氣得跑上朝廷告狀,
畢竟這樣的話還是不能夠說出口的,這在別人耳中聽來可不得了。
我在《隋的時代》中也曾經提到過一個叫做楊素的人,這個人在夫妻吵架的時候也曾脫口而出道:
如果你再這麼自大的話,等我當上了皇帝,就不讓你當皇后了!
結果這麼說,他的太太因為向別人訴苦,而使得楊素因為這緣故而遭到一時的免職,
可見這樣的玩笑是絕對開不起的。

而這時的皇帝——也就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郭子儀兒子的人——聽完女兒告狀之後,
卻只是對她說道:「事實正是如此,這件事是你不對。」
反而沒有對郭子儀的兒子採取任何舉動。
不過郭子儀聽了倒是非常地惶恐,甚至打了自己的兒子好幾大板來請罪。

總的來說,郭子儀這個人,是個十分幸運的人,當他從第一線退下來以後就當上宰相,
擁有地位和財富,並且受到人們的尊敬,過著幸福的人生。
但也因為這個緣故,自然也就不太能夠成為小說的題材了。

要說到小說的題材嘛,李泌這個人倒還蠻適合的。
這個人乃是玄宗之子——也就是肅宗皇帝的好朋友,
在安史之亂時被招攬成為皇帝直屬的軍師,立下了平亂的大功。
他雖因討厭宮中的權力鬥爭而曾經隱於山野,但不久後又被召回當宰相,
充滿著那種會受日本人喜愛的軍師風格。

好了,正如大多數人所知,安祿山是被自己的兒子所殺的,
而他的兒子則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又再被自己的兒子所殺,而後安史之亂方才結束。

總之,唐帝國是踏上了通往滅亡深淵之路後才又走了回來的,
不過,社會卻因此而產生了很大的變動。
對於那些建立了功績的將軍,以及在叛亂之後棄暗投明的將軍來說,
不給他們一些領地是絕對不行的。
正確地說,由於當時並不再是屬於封建的時代,而是中央集權的社會,當然不會稱之為領地,
但他們還是握有一定地域的支配權,在當地獨佔了可以收取稅金、以及徵募兵士的權利。
當時這樣的情況叫做藩鎮。
重點在於,這已經是一種半獨立的地方軍事獨裁政權,關於其內政,朝廷幾乎也已經無力干涉。

這時,就算朝廷的權威依然殘存,但也只是一種形式,
對於藩鎮的支配者來說,只要在形式上能夠實施善政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也只是一種形式,對於藩鎮的支配者來說,
有種擁民眾以養兵的感覺,因此民眾自然是叫苦連天了。

這樣的情形下,好不容易苟延殘喘延續下來的唐帝國,
自然不得不對這些藩鎮採取行動,於是朝廷便緊緊地握住住江南。
江南乃是富庶的泉源,只要這片富庶能夠一日流向朝廷,長安便能夠繼續繁榮,
相對地,而唐朝也能夠確認其富強的地位,個別的藩鎮是沒有辦法單獨與朝廷對抗的。
但也因為如此,一些有野心的節度使,便決定要攜手共同來對抗朝廷。

在這樣的時代之中可做為名將代表的,就是李晟這個人。
不好意思,名字相似的人實在太多了,必須要注意加以分辨才行。

這個人乃是第六十一位李恕(註:西元七七三~八二一年,隴右〔今甘肅省〕出身。本來為文官,因身為宰相之父李晟的庇蔭而成為官僚。當唐後半期朝廷的支配力量衰退時,要以強大武力將世襲化的藩鎮加以平定統合可說是一大難事。憲宗雖以壓抑藩鎮為名,但討伐蔡州的吳元濟卻幾度均遭遇失敗。西元八一六年時擔任此一要務的李朔便以計謀捕得吳元濟,並將之護送回京問斬。這樣的成功衝擊了蕃鎮,而成為抑壓藩鎮成功之關鍵。李朔可說是唐在守勢之下盡力於維持國家之時代中的典型武將。——《舊唐書》卷一三三〈李朔傳)、《新唐書》卷一五四〈李朔傳〉)的父親。
在名將列表的李朔之處特別把他的父親寫出來,就是因為這位父親李晟也是非常有名的名將之故。
只不過在逸話的部份,兒子這邊比較來得有趣就是了。

李晟這個人對於朝廷十分地忠誠,曾滅過數個橫暴的藩鎮。
同時他還是個沉默、禮遇兵士的人。
對於兵士們若有好的表現,即使是微不足道,他也會給予獎勵。
能夠被稱為名將的人,基本上對於兵士一定都是非常地禮遇,
甚至能夠讓兵士們在其手下願意不惜生命為其作戰。
說到這一點,似乎張飛就沒有做得很好了。

由於李晟建立了那樣大的功勞才成為宰相,照理說他的兒子李朔應該能夠提早出仕才是,
然而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李晟這個人認為自己的兒子什麼能耐也沒有,自然不能夠只憑著父親的名聲而出仕
——這在現代的日本似乎並不是如此,不管是政要還是職業棒球選手都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也因此李朔一直不能夠出仕。
然而朝廷倒不這麼認為,曾數度想要提拔李朔,只是這一直到身為父親的李晟死後方才實現。
當李晟還在世的時候,李朔一直是沒有什麼大作為的,
不過他倒沒有因此而對父親有所怨懟就是了。

這個叫做李朔的人,後來也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將其生涯都投注在打倒強橫的藩鎮之上。
其中最有名的,就屬發生在西元八二一六年的戰事,這年李朔剛過四十歲。

當時有名叫做吳元濟的節度使,其勢力非常強大,吳氏一族歷經三代,
大抵支配了中國東部地方的藩鎮,在數十年之間,朝廷的軍力根本就一步也踏不進這個範圍之中。
而吳元濟這個人還聯合了其他的藩鎮,做了許多非常蠻橫的事情,
像是派刺客到京城長安將宰相暗殺之事。
因此也使得朝廷再也不能坐視不管,而命李朔前往討伐吳元濟。
惟在我方兵少、敵方兵多的狀態下,看起來實在是沒有勝算。

當冬季來臨的時候,兩軍依舊對峙——大家應該知道所謂的黃道吉日吧?
時至今日,這樣的事情還是有的,指的就是好日子。
而相對地,不好的日子就稱為黑道凶日——在一個降雪的黑道凶日裡,李恕命令兵士出征。
這時部下們都非常吃驚,一般來說,出征不都是要選吉日來進行的嗎?
像隋的煬帝要遠征高句麗之時,即使準備早已妥當,還是要等到正月一日才出發。
當然,現代也許有人對這些根本不以為意,然而像是結婚典禮不也要選好日子,
而火葬場在大凶之日甚至會關閉不都也是受到這個的影響嗎?
連現代都尚且如此,對於距今一千二百年前的人們來說,在黑道凶日出擊,不更是件破天荒的事!
不過由於李朔這個人深受部下的信賴,即使是在這樣大雪紛飛的黑道凶日夜裡,
就算可能全數滅亡,仍舊願意為了他這個人而送命。
就在全員有了這樣的覺悟之後便出發去了。

而相對地在吳元濟這一方面,雖然坐擁大軍,然而在冬日的大雪期間,
都相信絕不可能會被敵方攻擊,更何況還是在黑道凶日呢?
當他還抱著美女在城內睡覺的時候,於黑夜將明之際,李朔便迫近了城下附近。
就在此時,李朔在城外的濠渠中見到了數萬隻的候鳥歇息其間。
一般來說,奇襲的時候應該都是不發一點聲音的,
然而李朔卻對濠溝投石,驚起了這數萬隻的飛鳥。
當時守城的兵士覺得奇怪而前往察看,一看之下發現不過是鳥,
便不以為意,沒想到李朔的部隊竟會趁此時入侵。
激戰之後,吳元濟遭到俘虜,奇策獲得了大勝。
之後,李朔也打倒不少其他橫暴的藩鎮,
當上宰相後不久便過完了他的一生,父子兩代均為朝廷盡忠。

另外,在這時間前後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人,就是唐代一個叫做王式的人。
這個王式本來生在學者之家,當時正是裘甫之亂發生之際,那是九世紀後半的事情。
當時這個裘甫在今日漸江省的海岸一帶發動亂事,並急速地擴展勢力,到了已有日益擴大的態勢。
這時,學者出身的王式當上了討伐軍的司令官。
這個人所擔心的只是不希望民眾被捲入叛亂之中而已。
如果等到民眾卷人其中的話,那事情就不可收拾了。
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好呢?
王式趕到了當地,首先便是打開官庫,做了隋代的張須陀也曾做過的事,
就是將官庫中的米糧全部分給貧窮的人民。
此外,他還宣佈那些因飢餓而加入叛亂的人不加以問罪一事,
於是便將民眾從叛亂軍的核心加以分離,而使得叛亂軍變得孤立。
在三天八十三次的戰鬥之後,他留下了八十三戰八十三勝的記錄,將叛亂完全地鎮壓了下來。

這個人也曾經說過許多有意思的話,例如他曾經說過出去偵察的兵士最好是選膽小一點的,
為什麼呢?因為勇敢的兵士很可能會憑恃自己的勇敢而與敵人進行不必要的戰鬥,
而膽小的兵士反而會愛惜自已的生命而平安地回來報告,因此膽小的兵士比較適合。

此外,在這時,有一支名叫維吾爾的少數民族,在國內許多地方過著貧苦的生活。
事情之所以變成這樣,就是因為唐與維吾爾交惡而發生戰爭。
在邊境地帶的這些人雖然遭到俘虜,但卻不便將他們殺死,
然而若是將之送回,又會造成兩邊關係的惡化,因此也不可行。
雖然想要找一塊適當的土地讓他們居住,但開拓似乎並不順利,於是就只好讓他們貧苦地活著。

王式把這份工集結了起來,對他們說:「如果想要單純地獲得一些好處的話,我倒是可以提供,但如果你們想要做些什麼事情以獲得正當的報酬的話,那就加入我的軍隊吧!」
於是大部份的維吾爾族就加人了他的軍隊之中。
總之,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因此將他從百人之中挑離也實在是蠻可惜的一件事。

不過就算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唐在安史之亂後,也總算持續了約一百四十年之久,
只是,最後還是發生了黃巢之亂。
這場亂事可說是中國史上最大的動亂。

要談到黃巢的事情,其實也是說來話長,不過這場黃巢之亂,
可是造成了唐帝國自北而南一陣大混亂,而且最後還攻進了都城長安之中。

黃巢這個人乃是鹽賊出身。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鹽這項物資從漢的時代開始就一直是中國朝廷的專賣品,
也因此當景氣蕭條的時候,鹽的價格卻反而不斷地攀高。
總之,鹽的售價就這樣一直上升,甚至到了百倍、千倍的無理價格。
可是不管怎麼貴,這畢竟是生活的必須物資,只是要買又買不起,
於是就出現了一些投機取巧的人,他們自己開闢了一條黑市路徑。
如此一來,只要花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鹽,這對民眾來說可是件天大的好事。
而另一方面,鹽賊也因此賺了很多錢。
雖說是半價,不過就算是以十分之一的價格出售也一樣是可以賺到錢。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擁有財富的黃巢便發起動亂,將整個中國都給捲了進去。

因此,朝廷也必須奮力對抗,而第六十二位的李克用,就是在這個時候出場的。
這個名叫李克用(註:西元八五六~九○八年。唐末的武將,實際上為後唐的建國者〔太祖〕。土耳其系、突騎施族。在唐末的混亂之中與後梁建國的朱全忠常有著對立的關係。被稱為用兵的天才,率領著身著黑色服裝的軍隊,以黑鴉軍之稱而為人所懼。由於單眼之故,被稱為獨眼龍。無論其激烈的行動,在大局的抗爭中終因無法完全勝過朱全忠而只得承認後梁。惟後來到了其子一代時硬打倒後梁而建國後唐,使之成為短命的王朝。——《新唐書》卷二一八〈沙陀傳〉)的人,
本來是騎馬民族出身,是個非常勇猛的人。
這個人一生下來就瞎了一隻眼睛,因此被稱為獨眼龍。
至於日本伊達政宗的獨眼龍之稱,就是學他而來的。
在這一方面,李克用也是比伊達政宗要早了八百年左右。

李克用所率領的軍隊全部一身黑,包括甲冑、軍服、馬匹,全部都是一片黑鴉鴉,
因此有著鴉軍——烏鴉部隊的稱呼,非常地厲害。
當這支部隊在地平線現身時,自然是一片黑——如同黑雲襲來般地具有迫力。

這時,在另一方面,也就是黃巢這一邊發生了內部的分裂,
有個叫做朱溫的男子背叛了黃巢,而加人了唐那一邊。
朝廷賜給了他新的名字,叫做朱全忠,因此,有一段時間他被叫做朱全忠。
然而從中國所出的書看來,幾乎都還是叫他朱溫。
原來這個人除了一開始背叛黃巢之外,最後也背叛了朝廷,把皇帝和他的兄弟全都給殺了。
在將唐滅亡之後,還在長安放火,把都城整個燒燬,是個非常無法無天的人。
也因此在中國的歷史書中,全都是以朱溫來稱呼,而無法讓他使用像全忠這樣一個偉大的名字。
他在將腐敗的宦官一掃而光之後,就將首都由長安移到了開封,
之後雖然有推行改革,惟粗暴而殘忍的行事過多,終為其子所殺。
在那之前,他還曾說過:「隨便給我兒子一個沒用的職務,跟狗或豬一樣就行了!」
這實在是蠻諷刺的。

另一方面,李克用這個人,無論是在好的方面還是不好的方面上看來均是典型的武將,
和朱全忠這樣的奸雄可說完全不同。
怎麼說呢?像朱全忠就曾故意不將李克用的功勞照實傳達至朝廷之中,
有時甚至還對李克用的部隊急襲放火,然後在煙霧瀰漫之際對乘馬逃脫的人放暗箭使對方落馬。
當李克用覺得情況不對而接近時,竟發現是朱全忠的部下。

就在這兩人的抗爭過程中,唐滅亡了,接下來就進人了五代十國的時代。

說到在五代十國之中建立諸國的帝王,其實也就是那些在唐末活躍於天下各地的武將們。
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的個性與才能,如後漢末期的群雄一般具有魅力,
就算是各自將之放到帝王紀中來敘述也不會說不過去。
不過,在這之間,我要說一個有趣的人,那就是建立前蜀這個國家的王建。

他在少年的時期是一名無賴,做過各式各樣的惡事,讓故鄉的人相當地頭痛。
後來雖然一度從商,不過還是在進入了軍隊之後才逐漸嶄露頭角。
他在與黃巢叛亂的戰鬥期間,三十八歲當上將軍,可說是名亂世中的勇者。
而若是在平和的世界裡,他就只會是一個精力無處發洩的混混罷了。

在西元八八五年的冬天,當強大的賊軍進攻長安之際,當時的皇帝
——也就是後來被稱為倡宗的人——
年輕卻無能,在無法與賊軍對抗的狀況下逃到了蜀。
大約是和一百三十年前的玄宗采相同路線前往的,而這條路線也就是俗稱的「蜀之棧道」。

這時賊軍的追擊十分猛烈,在逃亡的皇帝一行人後方一路追趕,並開始對棧道放火。
冬夜裡,自北方而來的強風吹襲著峽谷,乘著這股風勢,猛烈的火勢幾乎將棧道完全捲入,
連皇帝身旁的隨從也一一地被捲人其中,而掉落至黑暗的谷底之中。
年輕的皇帝抱著馬背,幾乎呈現半昏迷的狀態,而救了皇帝的,正是王建。

王建背上背了裝著傳國玉璽的箱子,左手牽著皇帝的馬韁,
右手則不斷地揮劍斬落燃燒中的木枝,才好不容易在煙霧之中突破重圍救出了皇帝。
由於他身為皇帝的救命恩人之故,因此得到皇帝莫大的信賴,
當皇帝回到長安時,自己便留在蜀地,以一己之力取下了蜀。
當唐滅亡之後,他雖曾呼籲各地群雄組織打倒朱全忠的義勇軍,只可惜後來未能成事。
結果,他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國號為大蜀,在歷史上被稱為前蜀,而首都當然也就設於成都。

王建自己本身雖沒什麼學識,但卻十分尊重文化和藝術,也對文人相當禮遇。
他除了集結避戰亂而來的文人,將蜀建為文化的中心地之外,
連他的妻子也以女詩人而聞名,被稱為花蕊夫人。
王建的墓在死後千年以後被發現,而成了成都貴重的文化遺產。
當然,這此事情對日本人而言也是毫不起眼的。
不過,在讀了這本書之後,若是有機會前往成都的話,請一定要到王建的墓地永陵去看一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五代十國時代》

五代十國時期正值西元十世紀。
這時也正是從中世紀到近代、從貴族的時代進入庶民時代的過渡期。
這樣的變化,事實上是從安史之亂以後就已經開始的,
只不過大唐帝國的滅亡算是其中一個相當大的標記。

說到唐時代的最後一段時期,關於李克用這個人可說是最典型的武將。
要說其它的才能,尤其是政治上的才能的話,那幾乎是沒有什麼好提的。
關於這一點,李克用本人也十分地清楚,因此他相當信任自己手下一個叫做張承業的人,
把大部份的事情都交給他處理。

張承業乃是仕奉唐朝的宦官,被稱為歷史上最忠誠的宦官。
自中國大陸方面所出的宦官列傳來看,上頭所書寫的正是「忠誠無比的張承業」。
而他確實也是一個可以將「忠誠無比」這樣一個形容詞加於其身上的人。

這個人為李克用所任用,並和李克用一同為著即將滅亡的唐朝盡一己之力。
在年輕的時候,他就曾為了唐朝而賣命。
有一次,他為敵人所追,那時正是嚴冬黃河結冰的時期,
雖說是已經結冰,但薄冰還是隨時有破裂的危險。
沒想到他竟然就這樣從黃河的冰上渡過,一路逃回朝廷告知所發生的大事。

事實上,這個人確實有著可以擔任宰相的能力,當李克用出征的時候,
他就負責統治其根據地,有相當良好的治績。
不但可以提供前線補給,甚至還可以在本營之中訓練各種不同的作戰方式。

當李克用即將過世之時,他把自己的兒子托給了張承業,其子名為李存勖,也就是後唐的應宗。

在此,第六十四位的周德威(註:?~西元九一八年。朔州馬邑〔今山西省朔縣〕出身。仕奉李克用有功,因其勇名轟動天下。當時,在華北有握有大運河一帶勢力的後梁,以及握有鹽鐵等資源的精悍土耳其〔譯註:土耳其乃是當時唐代的突厥部族西移形成〕系部族等與後唐不斷地進行死鬥。其中,於西元九○八年之時,周德威隨後唐之應宗力戰,擊破後梁軍隊。以後也在一次次對後梁的勝利之中立下不少確立後唐之功績,惟九一八年時於柳坡之役中戰死。——《舊五代史》卷五十六〈周德威傳〉,《新五代史》卷二十五〈周德威傳〉)出現了,
這個人乃是李克用的部將,以類型看來,雖是屬於猛將那一型的人物,但其用兵也非常地巧妙。

從這個人的傳記來看,他曾有好幾次和敵人單打獨鬥的經驗,
每次都能獲得勝利,而且還能活捉敵方大將,可見雙方的力量差異。

周德威曾率軍與朱全忠的大軍對抗,當時敵方的數目八萬,
而己方則只有一萬之數,而且幾乎都是騎兵。
然而這時的周德威卻一直避免與敵對決,只是在帳蓬中睡他的大頭覺。
這一點讓李存勖非常地生氣,他認為,我軍的騎兵數量甚多,因此想下令速戰速決。
但周德威只有哼了一聲,仍舊按兵不動,因此李存勖便向張承業詢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而張承業也只對其說道:周德威自有其作戰的想法,交給他就不會錯了!
事實上,周德威確實是一直在觀察敵方的動向。
原來他發現敵方因為是急襲而來,因此並沒有任何的存糧,
所以當敵人絕糧而準備退兵時,一定會從山上往平地移動。
而當敵人真的開始往平地移動的時候,周德威就以騎兵全軍突擊,一口氣把敵人驅散。
這場以少數的騎兵大破多數步兵的戰事件,也成了後世有名的戰役。

就這樣,張承業和周德威的組合成了李存勖的兩大支柱。
只是後來也曾經發生另一次相類似的情形,周德威一樣遲遲不出戰,
而李存勖則強要其一定要出面迎戰。
沒有辦法,周德威只有出擊。
就在這場戰事之中,周德威和他的兒子們一同戰死於沙場上,
這件事讓李存勖十分地後悔,但事已至此,也無力回天了。

後面將會講述到岳飛在年少時候,曾經在壁上看過一面篇額,
上頭的文章就是之前李克用寫給周德威的書信。
從這樣的一段逸話之中,也可以得知周德威確實是五代的武將之中相當有名的人。

其後,當李存勖要即帝位的時候,張承業大驚而前往制止。
他說道:「如果你現在登上帝位的話,那麼便會立刻失去人心。百姓都是抱著我們是為了再建唐朝而作戰的想法,而且朱全忠也尚未滅亡,怎麼可以現在登上帝位呢!」
李存勖瞪了他一眼,答說:「部下們都推舉我當皇帝,所以我也不得不這麼做。」
這番話讓張承業也只能垂下肩無言地離去,最後竟絕食而死。

最具有忠誠的宦官,具有既是唐的功臣,同時也是後來後唐之功臣的高評價。

接下來談到第六十三位的王彥章(註:西元八六二?~九二三年。鄆州壽長縣〔今山東省壽長縣〕出身。五代後梁的武將。常以一支鐵槍臨上戰場,因此有著王鐵槍的綽名。晉〔也就是後唐〕曾因恐其力量而在九一五年時俘虜其妻欲加以招降,然他卻將使者處斬,斷然予以拒絕。後來累進一路升到宣義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在後梁因晉激烈的攻勢而崩壞之際依然力戰至最後,末為李克用之子——也就是後唐的莊宗李存勖——所敗而受斬,可說是內亂時代的武將。雖說因此後梁便即宣告滅亡,但其忠義亦受到了敵方的讚賞,由後晉的高祖迫贈其為太師。——《舊五代史》卷二十一〈王彥章傳)、《新五代史》卷三十二〈王彥章傳〉),
這個人乃是朱全忠的部下,也是以猛將之姿而聞名,有著王鐵槍的綽號。
他總是揮舞著沈重的鐵槍衝入敵人之中,就像砍草一樣,一個接一個地把敵人刺倒。
他同時也是位射箭的好手,能夠在短時間之中連放十八支羽箭,留下了連倒十八人的事跡,
這有名的故事在《水滸傳》之中也曾作為引用。

就是這個樣子,在五代十國的時代中,主要能夠逐鹿於中原之地相爭的,
就是李克用的後唐和朱全忠所建的後梁。
王彥章和周德威乃是同一時代的人,也是代表兩軍的猛將,兩人都習於與敵方大將的單挑。
我想,如果我將來再寫這樣的小說的話,
也一定要加入一些像這樣子單騎前往敵陣單挑的壯烈場面才行。

王彥章這個人當然也是經歷多場的奮戰、討伐過不少的敵人,
但後來還是在敗戰之中為李存勖所俘虜。
這時的李存勖因對王彥章的武勇有相當高的評價,因此就勸其降伏,願意加以重用。
然而此時王彥章卻留下了有名的台詞:「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他愛惜自己的名節,絕不背叛自己的主君。
因此,他就於陣中遭到處斬。

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是非常亂世,然而要說到武將的話,那大概也只有這兩個人而已。
原因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之中也曾經提到過,在這樣的時代中有實力的武將,
大多會自立為皇帝,因此在整個五代十國之中即使是努力地尋找,
我想大概還是只有王彥章和周德威兩個人而已吧!

談到五代十國,在後來中國的小說裡,大多會用紛紛擾擾的五代十國這樣的形容詞,
簡直可說是亂世的代名詞了!
在此一個按一個的王朝不斷交替,而其周邊也建立著無數的國家,是個各自據地為王的時代。

不過,在這個時代之中,商業和農業依然十分地發達。
在五代十國之中有個叫做楚的國家,大抵上是以今日的湖南省為領域的小國家,
這個國家雖然力量薄弱,但舉國上下卻努力地生產茶葉,
以這些茶葉的輸出來支撐整個國家,可說是以茶葉立國,相當地有意思。
雖然種茶的人相當地辛苦,但要說武力的話,這個國家幾乎完全沒有,
真可說是非常獨特的立國方式。

在當時,群雄輩出,各自成為其國家中具有魅力的國王。
楚的建國者為馬殷,而在繼承了第十代的王位後還能讓國家富強豐盛的,則是吳越的錢弘佐;
還有以政治家而言實在是不行,但以詩人來說卻具有相當地位的南唐李煜,
都是獨具個性的君主。

五代十國期間一共持續了七十年之久,將之結束的,乃是被稱為後周世祖的人,
他幾乎要一統天下,惟在統一天下的最後階段,卻在三十九歲時英年早世。

在這樣的後周世祖身邊以武將的身份活躍的,就是不久後即位的宋之太祖趙匡胤。
於是,接下來就要進入了宋的時代了。

關於宋代,要研究起來其實有一些冗長,可是我還是必須從頭開始說起才行。
之前我曾經對那些只有讀過三國誌而已,
就認為三國時期乃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思的時代的人有一些非難,
不過,對於那些從京劇的觀點上來看,然後就認為宋是歷史上最有趣的時代的人來說,
我倒不認為他們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有一本書叫做《京劇劇目辭典》,這是一本將京劇的作品名全部記載於上的一本大辭典。
大抵上,這本書是依照各個時代背景來區分其章節的,以漢代為背景的作品有若干,
以三國時期為背景的作品有若干,以唐代、宋代為背景的作品又有若干。
其中,以宋的時代為題材的作品乃是全部之中最多的。
三國時代有五百一十篇,而宋時代則共有一千二百零一篇。

說起來,講到宋代,就一定會提到《水滸傳》這部作品,
此外還有《岳飛傳》,以及《楊家將演義》、《三俠五義》,
或者是《包公案》——內容描述的是清官包拯的故事。

總之,說到那些一直延續至今都還常被提及的民眾眼中的英雄,在這個時代可說是如湧泉一般,
因此,在中國各代之中,要說宋代最有趣也是可以的。
自黃帝以來具有四千七百年歷史的中國,
要以某一個特定的時代來和其他的時代比較到底是不是比較有趣當然是相當困難的,
但是若是從前面所述的觀點來看的話,有這樣的說法也理所當然。

唐代的長安是個繁華之城,其城壁之中又有城壁,在夜晚是不可以隨意進出的。
可是到了宋的時代,在城壁之中已經可以自由來去,即使在夜聞也是可以通行的。

以百姓的活力與文化方面看來,宋代可說是個非常熱鬧的朝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宋時代》

接下來終於正式地進人了宋的時代。
在這兒我也希望能夠盡量同時述及同時代的遼和金兩個國家。

說起宋這個時代,是在五代十國之後統一了天下而建立的,
然而要是從領土這一點來看的話,則大約只有唐代的一半,
大抵上,只佔有如今中國大陸的萬里長城以南地帶,也就是中國本土的部份而已。

這時,在北方最強大的勢力是所謂的契丹族。

關於中國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關係,其實就是一種拉鋸戰,當中國衰弱而分裂的時候,
北方的遊牧民族便會南下,是一種很單純的關係。
而在五代十國的混亂期間,契丹在北方的勢力便一直坐大。
之前在隋末的亂世之際,突厥的勢力也是一樣的情形,
一直到唐最盛時期將之擊潰為止,而如今也只是類似地情況再現而已。
惟一不同的是,宋的軍事力量並不若唐一般強大,
因此在領土方面就一直無法收復,關係也就這樣一直僵持下去。

在此,第六十五位的曹彬登場。
建立宋的乃是太祖趙匡胤
——所謂的太祖,也是死後的謐號——
趙匡胤原先是出仕於五代最後的王朝後周,
在三十歲的時候當上了全軍的總司令官,是一名優秀的武將。
總之就是在年輕的時候即已意氣風發,而由於他是一位能夠濟弱扶傾的人,
在民眾眼中確實是具有成為英雄的條件,因此以這個人為主角的小說就有《飛龍傳》傳世。
不管是另稱的《飛龍記》或是《飛龍全傳》,稱呼的方式雖有不同,
但在飛龍這一點上倒是一致的——要和日本作比較的話,大概也只有像《太閣記》(譯註:太閣指的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名武將豐臣秀吉)這樣的故事足堪比擬了。

曹彬這個人,就是在與趙匡胤同樣仕於後周的時期與之相識的。
本來,曹彬這個人只不過是個小小官吏而已,與趙匡胤的相識,正是在其擔任酒品的管理官時。
基本上也不過就是在宴會之上負責出酒的小官罷了。
不過,這在宮中的宴會上仍然算是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當時,趙匡胤正巧想要飲酒,於是就跑到曹彬那兒去,要他分一些酒來。
而曹彬卻說即使是區區的酒,亦仍屬國家之物,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任意給予的。
他更從自己的口袋掏出錢來告訴趙匡胤說,你就用這些錢去買酒來喝好了。
從此,趙匡胤發現即使是向他這樣一個小官,也有偉大的節操,
因此便想,日後如果自己當道的話,就讓他跟著自己吧!
而後,曹彬果然當上了大將軍。

在中國史上,確實是有這樣的事情,
本來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最後卻因被發掘而大為活躍。
只是這樣的遭遇以文官來說還比較容易理解,如果是武將的身份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趙匡胤當上皇帝的故事也是十分有名的。
後周的世祖皇帝在三十九歲英年早逝,能夠繼承他王位的兒子自然還是小孩,
由於當時亂世尚未完全結束,國家當然不能交給這樣的一個幼主,
因此這時王朝發生叛變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
而最具聲望與實力的趙匡胤也就因此為軍隊所推舉,
並成了新的皇帝,而幕後推手就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
像這樣子在為兄弟命名時使用共同的文字,對中國人來說是十分常見的。
有時也會使用文字的一部份,也就是偏旁的部份。

或許有些贅述,不過還是來談談中國人取名字的方法。
在日本,德川家康的兒子名為德川信康、織田信長的兒子名為織田信忠、
豐臣秀吉的兒子名為豐臣秀賴,以父親的名字中的一個字來替兒子取名乃是十分普遍的情形,
當然這在日本並無可議之處,但是在中國,
就不太可能發生父親的名字和兒子的名字有共同的文字出現的情形。
我所知道的惟一例外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名家王羲之,他的兒子名叫王獻之,兩人的尾字相同。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本來應該是不會發生的才對,這大概只能夠從「之」這個文字本身來加以考量,
可惜由於本人才疏學淺,雖然認為其中應該有些道理,但實在是不太瞭解。

趙匡義本人編了這齣戲,並命兵士們拿黃袍前來
——黃色的衣服基本上是只有身為皇帝的人才能夠穿的——
趁著趙匡胤因喝醉而熟睡的時候突然將黃袍披蓋在其身上。
這麼一來,趙匡胤自然也就只有登上帝位了,這是個十分有意思的故事。

當然,這些事情毋須盡信,趙匡胤這個人本來就不是個會做沒有準備之事的人,
因此自然不可能慌慌張張,應該早就有所認知跟想法了。
在形式上,趙匡胤還是由幼主讓位之後才登基,
因此他也十分地尊重皇室遺族,並以貴族的身份地位待之。
這就是趙匡胤他偉大的地方,這要是發生在南北朝時代的話,
不把之前皇帝的一家子都給殺了才奇怪呢!

在趙匡胤為取得天下而前往攻打強敵南唐之時,其總司令正是曹彬。
而其副將,則是一個名叫潘美的人。

當趙匡胤送這兩人出征的時候,曾經問過兩人對此行的意見,
此時曹彬回答說這對他而言是一項十分重大的任務,
然而潘美卻很自以為是地說這不過是小事一件。
於是趙匡胤便看著曹彬說道:將大言不慚的副將除去也是大將的工作之一啊。
這是另一個了不起的逸話。

就這樣,曹彬在成功地渡過長江之後,便將南唐滅亡了。
而單就能夠成功地渡過長江這件事來說,本身就算是一件壯舉了。

關於曹彬這個人——從前面,以我們後來加入的成為名將之條件D來說,
他的確是個不害於民的人。
在之前蜀為宋軍所佔領時,其餘的將軍都曾做過不少放火以及掠奪的事情,惟獨曹彬不做這此事。
太祖趙匡胤就是看中了他這一點,才命其擔任南唐征伐軍的總司令官的。
而在滅亡南唐的時候,曹彬也依然沒有做任何的掠奪。

只不過,征戰歸來的時候,曹彬卻帶了不少的行李回來,
於是便有人以為這是他所掠奪而來的東西,還因此而批評他,這點讓太祖相當地生氣,
經過調查之後,才發現那些行李裡面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財物,
全都是一些古書,而留下了這樣的一段逸話。

當然,曹彬也有子嗣,而且各有不同的發展,不過最有趣的是其中居然有一個人成了仙人的故事。

在八仙這幾位中國有名的仙人之中,有一位名叫曹國舅的人,傳說正是曹彬之子。
由於這只不過是民間故事而已,自然無從考據其真實性。

曹彬於後來元朝忽必烈滅宋之時還傳出了一則相當有名的故事,
原來忽必烈曾對部下提出他要向曹彬學習一事,
原來他征服江南的軍事行動不但可說是完全地成功,
而且也沒有對當地進行任何的掠奪行動,因此才說是向曹彬學習。

在滅了南唐之後,宋的天下統一大業可說是差不多要實現了剩下的就只有北漢這一個國家而已。

那是位在現今山西省境內一個不算很大的國家,
但由於它的後台是契丹,接受他們的援助,因此並不容易輕取。

在好不容易將北漢滅亡,成功地統一天下之後,趙匡胤卻突然過世,
由其弟趙匡義繼位,這也是歷史上有名的神秘事件。
當趙匡胤臥席在床之際,弟弟趙匡義前來探病,本以為要其他人等迴避是因為要密談要事之類的,
沒想到趙匡胤卻突然舉起手邊的斧頭大叫道:這就是你的意圖吧。
之後,就在斧頭落地而發出聲響驚動大家前來察看時,趙匡胤就已經死了。

因此當時也有著是不是弟弟把哥哥給殺了的說法,只不過由於實在是太奇怪了,一點證據也沒有。
因此自古就有這樣的說法:「斧聲燭影千古疑」
所謂的斧聲乃是指斧頭的聲音,而燭影指的則是燈火搖曳的樣子。
千古疑也就是經過了千年依舊無法解開的謎團。

總之,趙臣義就順理成章地接任了皇位,成了宋太宗。
因為是第二位,所以叫做太宗,天下就在這個人的手上完全地統一了。
因為經過後周的世宗、宋的太祖、宋的太宗共三代以至天下統一的事業,
宮崎市定博士就拿來和日本的信長、秀吉、家康等三代統一天下的事情比擬。

最後被攻陷的北漢,最初還想要與宋進行對抗,然而實在沒有辦法獲勝,因此最後就降服了。
此際北漢的將軍中,有著第六十六位的楊業,就是這個人勸說君主向宋投降是較為明智的。

中國賣得最好的小說之一的《楊家將演義》,也就是從這個叫做楊業的人開始的。
這本《楊家將演義》也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因此要說哪一個才是正確的稱呼其實也非常地困難。

這個人的一生,都是在與北方的契丹——其國號為遼——進行作戰。
從其歸順於宋來看,他歷經了不少次的戰爭,而在最後一次出征時,於潘美——之前曾經提及,
就是那個在征伐南唐之時大言不慚而被太祖叱罵的人之下,以副將的身份遠征北方。
將潘美派到北方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他對北方的事物幾乎完全不瞭解,卻要勉強出征。
楊業的反對不但無效,還被硬派出去。
抱著一死的決心下出擊的楊業終究為敵人所包圍,於打倒十數人之後因中槍落馬而遭俘。
契丹雖然勸其歸降,惟其抵死不從,
在傷口尚未處理、連飯都沒得吃的情況之下,數日後氣憤而死。
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潘美這個角色在《楊家將演義》中就成了徹底的大惡人。

這楊業一門的所謂楊家將,其後歷經五代,一直都在北方與契丹進行作戰。
而在這延續了好幾個世代的故事之中,最有名的要屬女英雄穆桂英,
她除了是楊業孫子的妻子之外,也是我們要介紹的第六十八位武將。

在那之前,我們要先來看看第六十七位的耶律休哥。
從名字上來看,耶律休哥乃是契丹族,也就是遼國的人。
他有著「電帥」的綽號,也就是電擊將軍的意思(Thunder General)。
除了他本身非常地勇敢之外,也表示出他在用兵的速度上也是相當地快速。

這時宋太宗自行領軍進行北方的遠征,這是發生在西元九七九年的事情。
在世界史的教科書上大概都會出現一個叫做燕雲十六州的地名,
這個地方在中國境內北方的領土,大致位於今日的北京稍微北方的一帶。
在五代十國的亂世時,契丹自北方南下,而後就一直佔據著此地。
對於統一天下的未來說,如果不能夠收復此地的話,就很難以身為中國正統王朝的身份立足。
畢竟這兒還是位於萬里長城以南的固有領土,因此不收復不行。

在率領五十萬的大軍出擊之後,宋軍竟遭到耶律休哥的正面迎擊,而且還被打得慘敗。
就在即將全軍覆沒之時,太宗乘著由驢馬所拉曳的車子,好不容易才逃出去,保住了一條小命。
太宗實在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在經過了數年之後又再度率軍前來,
只是結果依然相同,最後還是落得個大敗的下場。

總之,耶律休哥這個人好似契丹.遼國.的南國方面軍司令官兼宰相一樣,
只要有這個傢伙在的一天,宋就沒有辦法,收復其北方領土。
他不只是軍事能力強而已,他對南方國境地帶的統治也非常地用心,
使得宋即使想使出引發民眾叛亂的手段都不成。
而也就是如此,在契丹族,也就是遼的歷史上,耶律休哥可說是聲望最高的名將,
甚至和楊大眼一樣,有著只要聽到耶律休哥的名字,連哭泣的小孩都會止住的說法。

就這樣,宋關於北方的攻略即使出大軍都依然敗退,而僅能成為防戰的一方。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努力的,就是楊氏的一族。

穆桂英這個人本來是山賊首領的女兒。
楊業的孫子,也就是一個叫做楊宗保的美少年,他在戰場之上與穆桂英相會。
結果穆桂英便說:好!那我就把他拿下了!
而在出擊之中將之俘虜帶回自己的山寨中。
接下來就逼迫楊宗保:怎樣?你就和我結婚吧!
於是兩人就這樣結婚,而使得穆桂英也成為楊家將的一員,日後亦大為活躍。
除了是歷史上的人物同時,她也是虛構世界中的超級女英雄。
說到中國歷史上的女將軍,首先就一定會提到穆桂英的名字,她就是這樣的有名人物。
其後,穆桂英還曾有抱著嬰兒突破敵陣的事跡,不光是武力高強,
同時還能夠指揮軍事,相當地努力。

對了,第六十六位楊業的太佘賽花也是一位有名的女將軍。不好意思,故事又要倒回去了。
話說在楊業為契丹所俘,壯烈犧牲之後,帶領楊氏一族的就是這個人,
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即使年過百歲,還是能夠帶著其子孫征戰沙場,
關於這個部份,在歷史上也較難以考證,而多是些稗官野史。

總之,楊氏一族依序出現了幾位了不起的女性,以英語來說,
就是「Yang Lady Generals」的標題最為人所知,
說到「Lady Generals」的話,那可是非常響亮而了不起的說法。
在故事的最後,還有著女將軍們齊集出陣的場面。
當然,這也成為中國和香港電視連續劇的題材,眾多女主角
——就如同日本赤穗浪士四十七人的女性版一般——
同時登場的華麗場面,確實是讓人想目睹。

而在這之中也有著許多的故事,大多都成了京劇的題材。
前一陣子,在東京天王洲劇場上演的京劇中,也將《楊家將演義》內的一則故事搬上舞台。
其戲碼就是「四郎探母」,此外,其它有名的故事亦不勝枚舉。

在宋這樣的一個時代,經濟和文化方面可說是極度地繁榮,
不過就像之前提過的,在領土方面實在是狹小了許多。
惟就算如此,依然是日本的十倍以上。
此時期在中國的周邊各民族也都非常地活躍,北邊為契丹族的遼,西邊則是黨項族的西夏。
這也是井上靖所寫的《敦煌》的時代。

楊氏一族就在北抗契丹、西抵西夏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不少偏離史實的奇幻故事。
總而言之,這些都是民眾對於他們的讚賞。
而其中的穆桂英更成了中國歷史上女將軍的首位代表,因而被我選人九十九人的名單之中。

接著是第六十九位的狄青。
這個人在正史之中被稱為宋朝武功最高強的名將。
那是在仁宗皇帝的時代。
像這樣才能出眾的人,自然會是小說中的主角,狄青也正是《萬花樓演義》的主角。
他本是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庶民,但在小說之中則說他出生貴族,不過,我想這畢竟還是虛構的。

雖然他是從一位默默無聞的小兵一路到將軍而出仕的人,
但當其居於下位之時,也曾和其他人一樣為了防止逃兵而在額上被刺青。
據說這個刺青一直到他成為將軍時都還一直留在身上。
通常,他都只穿著鎖甲而不戴頭盔,散亂著頭髮立於陣頭向敵陣突擊,非常地勇敢。
不過,光是勇敢並不見得能夠當上大將軍,還是必須要能夠有優秀的用兵方式才行。
他在四年之間曾參加過二十五次的大型戰役,留下了曾受敵人八次箭矢所傷的記錄。

他在各地建立了許多的功勳之後,當上了這個時代稱之為樞密使的職位。
一般來說,中國的國防大臣以前叫做兵部尚書,而這個樞密使的職位卻是比兵部尚書更高,
也就是擔當軍事宰相般的極高地位。
狄青這個人乃是從小兵一直升到樞密使的,這在宋這個重文輕武的朝代中,
樞密使一職由武將來出任可是建國當初怎麼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像這種大部份都是文官才能達到的地位,卻由一個從基層升上的人擔任,真的是非常了不起。
只不過他本人似乎對於在朝延之中擔任這樣的一個軍事宰相非常地不能適應,總是想著要上戰場。
此外,這個人對待部下也十分地公正,能夠和部下同甘共苦,讓官兵願意捨命為其戰鬥。

再來看看他的上司:韓琦和范仲淹這兩位當時的重臣。
他們雖然身為文官,但也通於軍事,是相當有名的人物,而狄青也就是被這兩人所提拔的。

狄青這個人物在《楊家將演義》之中也有出場,但卻是個不好的角色,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來楊家將等人數年皆為國盡忠,但卻一直沒有獲得朝廷善意的回應,
而狄青在此是以朝廷的代理人之身份出現,理所當然不會是個好角色。

不過,從《楊家將演義》和《萬花樓演義》兩本書來看,
宋朝最盛時期的兩大英雄大致還是勾勒得出來,如果光是偏重一方的話,我想還是會失之偏頗的。
說到《萬花樓演義》,其實萬花樓乃是欺虐狄青的都城高官所建的一座非常雄偉的建築物,
此書就是以此為舞台,由狄青與惡黨所共同演出的故事。

狄青可說是仁宗皇帝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武將,而此時文官的代表則為包拯。
這個人也是中國歷史上的超級英雄,雖然和名將傳並沒有關係,但我想還是有一提的必要。

仁宗皇帝本身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一位相當受到歡迎的皇帝,
這個人在身世上有個相當大的秘密,不過真要說起來可就有些長了。

而為了要幫助這位仁宗皇帝,從天上降下了兩位神仙,
一位是文曲星的包拯,而另一位就是武曲星的狄青。
在《萬花樓演義》有著關於狄青的描寫,而包拯方面則有所謂的《七俠五義》。
這本又叫做《包公案》,其中的主角正是包拯。
所謂的公案,指的就是案件的仲裁記錄,
而包拯這個人正是一位名留歷史的判案專家,綽號包青天。
會被稱為青天,也就是青天白日的青天,就是表示其光明正大的人格。
在香港、台灣也都曾做過以《包青天》為題的電視連續劇。
要和日本做比較的話,大概就是像大同越前、或是水戶黃門之類代表體制正義的英雄。
關於他的小說,在日本倒是可以閱讀井上祐美子小姐的《桃花源奇譚》,
這並不是井上小姐的隨意創作,而是真有其傳聞的。
同樣地,關於狄青,在日本也有一篇短篇的小說,作者同樣是井上小姐。
這方面可說是井上祐美子的專門,除了前面提到的作品外,連《七俠五義》都是由她所翻譯的。
由於《包公案》一書乃是由數個短篇所集結而成的,我倒是還沒有全部看完。
此外,我也在期待有一天她能夠把《萬花樓演義》也給翻譯出來。

以前曾有一部中港合作的電影《秦俑戰士》在日本上映。
大意是說,一位仕奉秦始皇的劍士,一直被深埋在地下二千年之久,
而到了一九三○年代的西安——也就是以前的長安,突然復活以懲戒惡人的故事。
雖然蠻有趣的,不過當這名劍士復活的時候,一九三○年代的女主角曾經問過他:
既然你睡了二千年,那你知不知道這期間歷史上的人物呢?
其中提到的,就包括了包拯和岳飛等人。

在我與陳老師的對談之中也曾經提過,我認為亂世的超級英雄如果要說是岳飛的話,
那麼和平時代的超級英雄,應該就非包拯莫屬了!
也許有些日本人會感到憤慨,為什麼不是三國誌裡頭的英雄呢?

關於這一點嘛,之後才會正式介紹的岳飛乃是排在第七十一位出場。
當時宋朝對中國的百姓來說,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因此光是從能夠成為小說題材的故事看來,
就有《飛龍傳》、《楊家將演義》、《萬花樓演義》、《包公案》及《七俠五義》,
以至於之後的《水滸傳》等,而這些小說也都一一成為京劇的題材。
也因此,若以京劇的基本論點來看,宋代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有趣的時代。
這當然也是一種極端的看法,不過,要比較出那一個朝代才是最有趣的這件事,
本身就不具有什麼意義。

在第六十九位的狄青和第七○位的宗澤之間,
時間相差約有百年之久,而這正是《水滸傳》的時代。

中國的經濟與文化上的繁榮、百姓生活水準的提升,這些都在宋朝全部實現。
舉例來說,像是料理用的石炭,就是在這時候開始普及的。
石炭的火力大,能夠提供高熱,因此也使得中華料理的種類和味道在此時躍升。
另外,在城內,也能有一定限度的夜間通行自由。
雖然仍有一些矛盾和缺陷,但從整體看來確實可說是個和平與繁榮的時代。
也因為這樣,後世的民眾也對於這時代出現的超級英雄樂觀其成。

同時,還有另一個天才般的人物,這個人叫做沈括,
他以當官的身份在財政、外交,以及治水等各方面都有著良好的政績。
而在科學家的身份上,他則研究化石和地層,
是世界上首位發現時代不同地質及氣象亦會有所發化的人,較李奧納多·達文西早了四百年。

只是,這樣的繁榮後來突然被硬生生地打斷,
原因其實要從隨著契丹族的遼國開始衰敗,新興的金國出現談起。

剛才也曾經說過,宋雖致力於北方領土的收復,惟均為遼所敗,因此便不得不放棄。
在表面上雖然是與遼維持著良好的關係,但仍卻心有不甘,
所以當金在遠的更北方出現的時候,宋便與金達同盟,提出了共同夾擊遼的策略。
這就是在《水滸傳》中擔任惡官的童貫等人所提的。
童貫雖是一名宦官,但是身材高大,鬍鬚雖不濃密,卻依稀可見,
他就是這樣一名看來很有活力的人。

在這樣的策略下,如果配合得當,當然可以用夾擊作戰的方式一舉滅遼,
然而事實上,宋軍卻為遼所敗,而金軍則幾乎靠一己之力大敗遼國。

於是,這下在宋與金之間的關係就變得很詭異了。
本來與金結盟,對宋來說應該是有益的,實則不然。
基本上,宋與金結盟,為的就是要收復為遼所奪的北方領土,然而事實上,
金在將遼滅亡了之後,是以實力取得這塊土地的,因此宋實在是沒有立場要求金國歸還。
而且若是要論武力的話,宋實在無法獲勝,於是就策劃陰謀,鼓動遼的餘黨在金叛亂。
這件事為金所察知,對他們來說,這當然是該死的背信行為,因此就對宋發動了攻擊。

在這之間當然會有著各式各樣的政治工作以及外交交涉、調停等行動,
然而由於宋朝用了太多的小手段,因此金這方面就決定不再繼續交涉,
而準備以實力加以降服,開始大舉進軍,一舉破壞了宋的和平與繁榮。
結果,宋的首都開封被佔領,剛剛才即位的欽宗皇帝、以及其父親,
也就是剛剛才退位的徽宗,兩人就一同被俘虜到遙遠的北方荒野。

這麼一來,朝廷就不再存在,官兵們也不能做些什麼,而開始有了義勇軍的編成。
在黃河流域漸為金軍所佔領的狀態下,慌張逃亡的人大抵上依著八百年前西晉滅亡時同樣的路線,
開始往南方逃,一一渡過了長江。
其中,好不容易渡過長江的欽宗之弟便即位成為高宗皇帝,總算保住了宋王朝的命脈。
在歷史上,此一時期叫做南宋,首都置於杭州。

就這樣,在黃河與長江之間成了無政府狀態,而在其中努力的,就是第七○位的宗澤。

這個名叫宗澤的人是個通過科舉考試的文官,一直在各地擔任知事一職。
雖然他在各地均因善政而深受民眾仰慕,
但卻一直未能受中央政府重用,儘管年歲增長卻一直未能出仕。
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他擔任了開封留守一職。
其重點就在於高宗即位後,朝廷已經南遷,們又不能說就這樣放棄北方,
因此就把所有的責任交給宗澤,把他給推上了前線。

金軍在俘虜了徽宗和欽宗、離開開封之後,宗澤便趁機進入並加以守備。
金軍雖回頭意圖再度攻陷開封,卻被宗澤擋了下來。
他不光是守護開封而已,還召集全國的義勇軍加以整編,意圖渡過黃河收復北方的失土。
這個人的所作所為雖然不為中央政府所接受,但在百姓之間卻極受歡迎,
同時亦深受義勇軍將士們的敬愛,因此義勇軍不斷集結,甚至達到數十萬之眾。
宋澤將之整編完成,正待渡過黃河之際,曲於不能任意行動,
因此他便派使者往南向朝廷請求出兵的許可。
然而這時逃到南方去的高宗卻派人將使者暗殺掉,沒有給予任何的回應。

為什麼如此呢?
從高宗的立場來看,宗澤的勢力太大,集結了數十萬的義勇軍,如果他擁兵自立的話怎麼辦?
結果,宗澤提出了十數次的出兵許可卻都遭到漠視。
其實,如果宗澤真的是朝廷所懷疑的那種野心分子的話,
那他根本就不需要得到什麼朝廷的許可,靠自己的實力就可以任意行動了。
只不過他確實是一個十分認真而正直的人,這種事他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在數次派出使者均被漠視之後,宗澤已經老去,隨著事態的絕望而臥病在床。

這是西元一一二八年七月的事情,
他在病床上意識不清地大喊著:「渡過黃河」之後就過世了,享年七十歲。
這在中國的歷史上乃是與諸葛孔明死於五丈原並稱的著名場面,只不過日本人不太知道罷了。

這時在宗澤所集結的義勇軍之中,有著第七十一位的岳飛,也有第七十二位的韓世忠;
只是在宗澤過世之後,他們也無可奈何,惟有領軍回朝。
而也就因為如此,宋就永遠失去了收復黃河以北領土的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七十一位的岳飛、中國歷史上最高強、偉大的民族英雄出現了。
岳飛當然也有當過小說中的主角,這本書就叫做《岳飛傳》,
不過,這本書原先的標題乃是《說岳全傳》,完整的說法則是《說岳全傳通俗演義》。
在此,就依俗叫它《岳飛傳》吧!

以前我也憎經寫過,當我在中國大陸、番港、台灣等地旅行之際,都一定會向當地人詢問:
對你們而言,中國歷史上的英雄應該是誰呢?
關於這個問題,大概百分之百都會提到岳飛。
其次再根據各地的民情,像是台灣會回答鄭成功。
而諸葛孔明的名字,如果我這邊不提的話,也許就根本不會提到也說不定。

有副中國大陸所出的「中國歷代名將撲克」,將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一一列在撲克牌的花樣之上,
其中最強的一張,也就是鬼牌,上面的圖案就是岳飛。
諸葛孔明則是方塊七,我本來以為是紅心七的,
在其它的地方可能有寫錯過,實際上應該是方塊七才對。
總之至少數字是對了,就請大家原諒我這小小的錯誤吧!

接下來,不好意思要順便作個宣傳,這本《岳飛傳》即將由我田中芳樹來進行編譯,
大概明年會出書,如果到時大家能讀到的話,那我就很慶幸了。

岳飛這個人物出生於貧窮的家庭之中——也有人說本來並不貧困,
只是後來家道中落,總之不是個有錢人就是了。
他自少年時期開始習武,並且參加了武舉也就是武官的考試,而後在一面討伐山賊,
一面呼應宗澤的過程中成為義勇軍的一員,在大混亂之際來到開封。
當時的岳飛只有二十五歲左右,在與宗澤相遇時幾乎可說是一個無名小卒,
而宗澤在見到岳飛之後,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直覺就想教給他許多兵法上的知識,
然而岳飛卻加以拒絕,他認為與其學了許多理論上的東西,還不如能夠臨機應變來得重要。
一般來說,碰到這樣的人應該都會覺得這小子很自大才是,
但是宗澤卻認為他有他的道理,還任命他為士官,當宗澤死後離開開封之際,
岳飛就以前線武將的身份繼續和持續南下的金兵抗衡。

是以從中國所出關於歷代名將的評價來看,常會有稱其為抗金名將的情形,
其重點就在於岳飛是持續抵抗金兵侵略的名將,自然也就成為中華民族的英雄了。
包括第七十一位的岳飛、第七十二位的韓世忠、以及吳玠、吳璘、劉等錡這些人在內,
在歷史的虛實之間還是有著落差存在,
但光是與侵略中國的北方民族作戰這一點上來看,就足以稱為英雄了。
畢竟他們抵抗了如怒濤一般南下的金軍,進而守住中國人的疆土、自尊的。

接著再談到第七十二位的韓世忠。
這個人一開始也是位無名小卒。
當動搖宋朝的方臘之亂開始時,韓世忠便加人了討伐軍,並建立了將叛亂之首方臘俘虜的大功。
然而這分功勞卻為其上官所霸佔,所以韓世忠並未因此事而受到任何的賞賜。

這場方臘之亂在《水滸傳》之中也有記載。
說到這方臘之亂的叛亂軍到底有多強呢?
在《水滸傳》中登場的梁山泊義賊一百零八人在此亦加入了討伐軍,
而其中的三分之二皆盡於此戰中喪生,強度可見一斑。
至於在《水滸傳》中最後捕得方臘的乃是花和尚魯智深,
韓世忠無論在史實、還是在虛構的小說中,功勞皆為他人所搶,應該算是蠻不幸的吧!

韓世忠本為西北邊境出身,在方臘之亂時來到長江的下游,
也就是所謂的江南一帶,在當地與梁紅玉相遇。
在列表上所見的括弧,註解的就是他的妻子梁紅玉。

梁紅玉當時在某個城鎮之中是個有名的藝伎,不但生得好看,
而且氣度風格均佳,表演可說是樣樣在行,韓世忠對她一見鍾情。
不過,倒並不是在相遇之後兩人就在一起的,當時的韓世忠不過是一名地位卑下的士兵,
因此他也在等著自己日後的出仕。
總之,他們兩人後來結婚了。
結婚之後,這位文武兼備的奇女子梁紅玉從此就在戰場上幫助韓世忠而有著非凡的表現。
當然,這些故事後來也被改編為京劇,此外,在《岳飛傳》中亦有出場。

在當時,所謂的軍隊,有許多都不再只是由政府所組成,
而是由許多的義勇軍出身、由義勇軍之間所推舉的首領來帶領其部下所形成的一種傭兵集團。
也因此,初期的南宋軍隊可視為是這種傭兵集團的綜合體。

而也因為這樣的關係,不管是岳飛還是韓世忠,他們都不只要指揮軍隊,
同時還必須要負責養這二萬、三萬的兵才行。
在這種時候,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進行掠奪,
大部分的將軍就是利用這樣的手段來養活他們的部下,
不過這些被稱為抗金名將的人物卻不這麼做。
岳飛、韓世忠,他們都沒有進行掠奪,最多只是接收從敵人手中所奪得的東西。
就這樣,在岳飛及韓世忠的手下就集結了許多極具個性的將軍,
後來,岳飛的軍團被稱為岳家軍,而韓世忠這一方則被稱為韓家軍。

好了,既然有所謂的抗金名將,那麼在金國的這一方又是如何呢?
採取攻勢的金國當然也有不少的名將,其代表則為第七十三位的宗弼。
這是他的漢名,本來的名字是兀朮,也被稱為四太子,意即為金太祖的第四個王子。

這個人還有一位兄長宗望,被稱為二太子,
雖然也是位以用兵神速而聞名的勇將,可惜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過世了。
宗望是位熱心的佛教信徒,行事也有不少溫和之處,
還曾一度想要讓徽宗和欽宗回國,不過在此事尚未實現之前他就死了。

宗弼曾數度率軍出征,而南宋方面只好迎擊,這樣的情形持續了數年之久。
這個宗弼雖然身為名將,但倒不是因為他常勝的緣故,他也吃過敗仗,
不只曾敗給岳飛,也一樣曾為韓世忠和吳玠所敗。

光從表面上來看,宗弼當然是敗得很慘,但是他只有一個人,
而南宋這一方面卻是同時有多位將軍與之對抗。
也因此,在這段時間裡,留下了不少歷史上有名的戰役。

舉例來說,像是韓世忠與宗弼之間最有名的戰役就被稱為黃天蕩之戰。
當時宗弼率領了十萬大軍南下,越過了長江,準備一舉將高宗俘虜,使南宋滅亡。
聽到消息的高宗便乘船逃往海上。
本來宗弼是想要繼續追捕的,可是後來卻因為補給的問題而不得不放棄,
而造成這樣結果的,就是因為韓世忠的出擊截斷了金軍的後勤補給之故。

當時韓世忠掌軍八千,相對於宗弼的十萬大軍,竟能夠爭取四十日以上的緩衝優勢。
在經過了數度的戰鬥之後,把宗弼逼回了長江的岸邊。
正當宗弼想要乘船渡河的時候,長江上又有韓世忠的船隊殺到,形成了水面上的激戰。
這時,梁紅玉便乘上船,咚咚地敲著大鼓,以其鼓聲指揮全軍,算是此戰役中最有名的場面。
這一段故事不但被改編成為京劇,連電影中都曾經登場過。

這場戰役的結果使得宗弼的軍隊著實吃了敗仗,也使得金軍不得不在無法渡過長江的情況下退兵。

在此有個重點,那就是當時宋的船隻,如渡長江的輪船,就是先進的外輪船
(在船體的兩側有著兩個外輪,而連結到船的內部,以機械來加以動作)。
根據當時的記錄,這已經是用人力來轉動轆砥A
使船能夠在水土產生如在平原之上策馬前進速度的船隻了。
至於其大小,則已有四層到五層的構造,可說是數百噸級的巨船。

宗弼就有這樣的船隻。
當然,這不是由他所作的,而是將宋朝之內的所有船隻集結而成。

另一方面,在韓世忠這邊,由於外輪船幾乎全都落入了宗弼的手中,
因此就只剩下帆船,只得走走停停地對宗弼進行追擊。
某一天,江上平靜無風,韓世忠的帆船完全無法動彈,
宗弼看準了這一點,便乘著外輪船想要強行突破。
韓世忠由於船無法行動,只能待其靠近。
對金來說,擁有能夠自由行動的外輪船自然是壓倒性地有利,因此方能成功地突圍。

而在吳玠和吳璘——兩人乃是兄弟——這方面,其大破宗弼之役稱做和尚原之戰。
由於此地地形之故,宋軍將金兵引入了山間,使其進入惟一的山徑之後,
再從四周的崖上加以攻擊,並且將其切斷,一路追趕到谷底,大致的經過就是如此。
宗弼在吃了敗仗後也只能逃,當差點被追兵追上時,聽說他還切除髭鬚改變容貌以便脫逃。
這故事在《三國演義》之中也被引用,而寫成了曹操被馬超追殺時切除髭鬚逃走的故事。

在這之間,岳飛也建立了不少的武功,一度還差點奪回首都開封,只可惜後來失敗。
不過,由於他的功勳較韓世忠、吳氏兄弟來得更大,
因此高宗還曾賜給他親筆所寫「精忠岳飛」的軍旗。

岳飛這個人在背上有著刺青,刺著「精忠報國」四個字。
從現代的觀點來看,似乎是偏向右翼的,不過這畢竟是八百年前的事情。
根據《岳飛傳》上的記述,這個精忠報國的刺青,乃是由其老母親手所刺。
當時,像是《水滸傳》中的英雄們,也有不少人身上有著刺青,
因此可推論當時刺青應該是一件蠻流行的事情。

在這些抗金英雄們的努力下,金國一直沒有辦法征服中國,
就在對立呈現膠著狀態之際,出現了一個叫做秦檜的人物。

這個人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惡人。
當然,在《岳飛傳》中也是個惡人角色——宗弼在《岳飛傳》中當然也是敵人的角色,
但就算身為敵人且有多次的失敗的經歷,不過在書中仍有其扶養敵將遺孤的故事。
而在秦檜這方面,則是個完全無可救藥的惡人角色。
在某種意味上,與一開始就是敵人的人物比起來,背叛者還是來得更令人憎惡吧?

這個叫做秦檜的,一開始是以俘虜的身份被扣留在金國,不久之後,
其族人都被放了回來,並佯稱是在被俘虜的時候將看守的金兵殺死才逃回來的。
然而卻連下人都能夠一起帶回,這件事本身就很令人起疑,
因此一開始便有秦檜是金國間諜的說法。

不過,由於他是非常有能力的一個人,因此他很快又再受到高宗重用,並開始高唱和平論。
其主張也就是說,當金不斷地攻擊而來時,就算再努力抵抗,終究是沒有辦法長久下去,
同時又不可能一舉北上收復全國的失土,因此就只有和平一途。
而實際上,由於南宋在財政的狀況上也非常地吃緊,因此和平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在秦檜握得了朝廷的實權之後,就開始推動他的和平策略。
當然,這時的另一方就成了反對派,而岳飛就是這反對派的急先鋒。

秦檜為了要和金能夠進行和平交涉,就一定要對這個持反對意見的岳飛有所行動才行,
於是他就將岳飛以謀反的罪名打入獄中,在拷問之後便將他殺死。
當岳飛在受拷問時,由於這是天大的冤罪,因此他怎麼樣都不肯認罪,
於是秦檜就讓岳飛拿著筆、押著他的手命其寫下自白書,
因而留下了岳飛在牆上寫下「天日昭昭」的故事。
意思就是說自己乃是無辜遭陷,老天爺會明白他所受的冤屈。

最後,秦檜命令部下在獄中將岳飛殺死。
除了絞殺的說法外,也有下毒一說。
不管如何,在岳飛死後,岳飛的軍隊也遭到解散,
甚至連岳飛的養子及其心腹等人也都一同為其所殺害。

此時的秦檜,其權力之大,再也無人敢違抗,只有韓世忠例外,
他生氣地跑到秦檜的面前,質問他有關岳飛謀反的證據何在。

秦檜本來還想辯解,但在其一一追問之下實在是答不出來,最後就只說出三個字「莫須有」。
倒不是說完全沒有,而是也許可能會有的意思。

這一點讓韓世忠更為光火,大叫道:
竟然連個證據都沒有,而只是「也許可能會有」這樣的一句話就將岳飛殺死是嗎?
然而,除此之外也沒有辦法再為岳飛做些什麼了。
至於這時的高宗皇帝則是裝做不知情,讓韓世忠也感到非常地厭惡,因此便自朝中引退了。

引退之後的韓世忠在杭州的近郊,西湖的湖邊建了一間小屋,然後就在那兒度過了他的晚年。
他總是讓隨侍拿著酒壺,自己帶著根釣竿,然後就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在湖邊釣魚。
就算有客人來訪,他也絕不談到有關軍事的話題。
他在西湖邊的小屋叫做翠微亭,聽說是因為以前岳飛曾說過翠微一地的風景十分優美,
因此便以此為名。
光從這一點來看,就知道韓世忠的心情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就這樣子,殺了岳飛的秦檜與金國之間達成了停戰的協議。
至於和平的條件,就是宋必須對金稱臣,每年還必須奉上為數龐大的銀兩,
說明白一點就是講和的代價,此外還要割讓邊境地帶的領土等等。

剛才也曾經提到過的和尚原這個地名,此乃宋軍確保戰力的據地之一,
然而像這樣的地方也被割讓給了金軍。
因為這件事,在朝中也有所非議,只是在岳飛被殺,
而其他的反對派也一一遭到放逐或被打入牢中之後,就再也沒有反對聲浪了。
之後,秦檜就因促成和平的功勞而居於高位,並握有實權。 .

從整體上看來,秦檜乃是利用和平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從這個所謂的和平之中,秦檜可說是沒有任何的損失。
即使是被金俘虜而被帶到北方去的欽宗就這樣在被幽閉之下死於異地,
即使像岳飛這種在不久之後,岳飛恢復了名聲,百姓們更在岳飛的廟前立超了秦檜的塑像。
他的形象以鎖縛住,並遭到任由參拜岳飛的人吐口水的下場。

不論如何,宋終究是得到了和平,於是便致力於經濟的開發。
也曾有高宗皇帝自行下詔繁盛海上貿易的說法。
在商業和農業的發展下,成為一個豐饒國家。
從這一點看來,秦檜的和平策略從政策上來看是沒有錯的。
只是在實行之前,把無辜的人以謀反的污名加以處死則不應該的。
然而就算有這樣的看法,以當時的秦檜來說,大概也很明白自己會被人怎麼說吧!
他除了壓迫、暗殺反對派之外,還纂改歷史書,這正是想要隱瞞自己所做所為的舉動。
在談和成立之後,來到南宋的金國使者,還曾經以貴國為了國家,
竟然願意殺死重要的將軍一事拿來消遣,表示連從金國的立場來看,也都不是一件尋常的事。

岳飛在被殺的時候不過三十多歲,十分悲壯地走向他的末日,而成就了現實上的和平。
所有人都感覺到這所謂的和平乃是由岳飛的血所換來的,
因此不久之後,岳飛便成了民族英雄的象徵。
從名將的條件看來,他在愛護部下以及不為害民眾等方面皆合格,
再加上他也是個調兵遣將的高手,要拿日本史來比較的話,
他大概可以跟源義經和真田幸村所綜合起來的悲劇英雄相提並論吧!

在日本,以前一說到岳飛也都稱其為忠臣,全身充滿忠義之名將,只是在中日戰爭開打之後,
由於岳飛乃是抵抗外國侵略的象徵,以日本的情況來說實在不宜,因此才開始說岳飛的壞話。
當時外務省(譯註:日本的外交部)的職員就提出了「支那(指中國)應向秦檜學習」的論文。
其重點就在於要與日本締結和平。
然而其根本上的錯誤,就在於秦檜乃是一個濫殺無辜而出賣國家,並獨享樂華富貴的極惡之人,
因此就算當時中國方面想與日本締結和平盟約,也絕不願將自己比做秦檜,更不用說學習了!
也因此,日本政府打錯了如意算盤,倒不是說大家不願和平。

之後,南宋在確保了豐饒的江南之後,一取得和平,在經濟上便開始急速地發展。

至於宗弼,則以其金國最有力的皇族身份,在日後仍領導著金國的政治與軍事,
直到他安然度過晚年——這樣的說法或許有些奇怪,但大致上就是這樣的感覺。

其後,兩個國家之間維持了約二十年左右的和平,
著名的《白蛇傳》就是以這個時代背景為舞台的神話故社。
也就是在和平成立之後,杭州日益繁榮的時代。

在經過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之後,和平被打破了。
在金國方面發生了許多的內部抗爭,皇帝遭到殺害,
而新皇帝又是一名暴君,歷史上被稱為海陵王。
才能出眾卻不自律,由於他景仰南方的文化,因此自己就率了六十萬的大軍,南下意圖滅亡宋朝。
在突破了長江之後,於長江的南岸再度遭遇到宋集結的二十萬兵力,其兵力相差非常懸殊。

這時,指揮軍隊擊退金兵而救了國家的,正是第七十四位的虞允文。
這個虞允文本是文官,在他接任之時,
宋軍的前衛部隊已經吃了敗仗,正準備從長江之北收兵退回。
當時援軍尚未抵達,而虞允文便接任指揮,首先在金兵第一波準備渡過長江之時加以擊退。
而後,當金的水軍以盛大的船隊南下而來時,他則在海上迎擊,用火攻予以擊破。

就在數次的戰鬥防止了金軍南下之後,金國的暴君海陵王
——他是那種在財政上極盡奢侈,把看不順眼的人殺掉,而後再把其妻納入自己後宮的那種人——
由於是自己領軍南下的關係,北方遂引發叛亂,新的皇帝即位。
知道了這件事的海陵王本來還想繼續遠征,結果在部下之間卻發生了政變,而將海陵王殺死。
之後,金國退兵,宋國危機方才解除。

這場由虞允文指揮擊退金兵的戰役稱為採石磯之戰,
也是歷史上的「南北大戰」之中最為有名的戰爭之一。

虞允文這個人後來也有過不少經歷,一直到最後當上了左丞相兼樞密使,
也就是宋國家戰略的最高負責人。
在這個人手下也有不少人活躍著——韓世忠的兒子亦在其中。
韓世忠的兒子本來是個文官,他將岳飛的財產遭到惡官侵佔一事詳細調查,
連一枚銅錢也不欠地交還給岳飛的遺族,是個很不錯的故事。

在這個時期,金的領土之內還有不斷抵抗的武將等有趣的人物。
這個人叫做魏勝,他有製造新兵器的才能,像是猛獸形體的戰車、火箭矢等,
以其許多的發明來抗戰。

此外,還有另一名抗金名將,他的名字叫做劉錡。
這個人自與金對抗的年代一路走過來,在採石礬之戰時,他的年歲已經相當大了。
這個人雖曾在戰略上國撤退而遭到非難,因而曾被流放到後方一段時期,
但當他回到前線時,曾於官捨的牆壁上寫下「完顏亮死於此」六個黑色的大字。
完顏亮乃是海陵王的本名,當海陵王率軍來到此地時,
因為見到了這不吉祥的文字,氣得將這官廳的牆壁全部以墨塗黑。
結果,後來海陵王真的就在此地因政變而亡。
於是人人皆非常佩服劉錡的預言居然能夠成真。

再來,關於這個時代中的武將,我還想一提的,就是李顯忠這號人物。
李顯忠的命運乖桀,他本來是宋人,而由於自己的出生地為金所佔據的緣故,
因此曾有一時是不得已而仕於金的,不過,他無論如何都要歸順於宋,
因此便計劃帶著族人一同脫逃。
沒想到事跡敗露,族人皆被殺死,而他則好不容易才能夠與部下一同逃離,
只是因為通往宋的道路都遭到封鎖之故,無奈只得西行投靠西夏。
他在成為了西夏的將軍之後,還曾帶領少數的部下擊破五萬敵軍,建立相當的功績。

不久之後,西夏與金交惡,當李顯忠攻陷金國的某一城池時,
在那兒發現了殺死族人的兇手,因此便將其斬首而報了大仇。
在終於報了仇,即將前去投靠宋的途中,卻因背叛的罪名而遭到西夏軍的攻擊。
他以三百人對抗西夏的二萬大軍,在將之驅散之後,才好不容易歸順宋。
而這時他也以援軍的身份將金的將軍殺死,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由於環境的關係,這個人從宋、金、西夏,而後再回到宋,雖然出仕不同的國家,
但他卻一心向宋,因此皇帝方才賜給他顯忠這個名字。
至於其本名,那我就不知道了。

這樣說起來,如果真要仔細找的話,其實要想找出這樣可以成為小說主角的人,還是很容易的。

西元一二六一年,虞允文在採石礬一戰中擊退了金軍。
翌年,也就是一二六二年,有一個年輕人從金脫逃而歸順於宋,這個人叫做辛棄疾。
棄疾這個名字和霍去病的去病有著相同的意思,就是遠離疾病之意。
他一面擔任地方上的官吏,一面致力於抗金軍隊的訓練,
他所集結的勇猛義軍被稱為「湖南飛虎軍」,相當地有名。
同時,他也是一位知名的優秀詩人。

其後,宋與金之間是以締結和平契約的狀態和平共存的,
以現在的地圖來看,中國大陸的北半邊是金、南半邊是宋。
在某種意味上,金替宋抵擋了北方的威脅,因此宋得以致力於經濟的發展。
使得宋在七十年之間,一直保持著平和的狀態,繁榮的程度非常驚人。
當時首都杭州的人口高達一百五十萬人之多,
來自阿拉伯、波斯、印度、日本等地的商船在港口雲集,可說是世界上最富裕繁榮的國際都市。

另一方面,金卻沒有這麼順利,這是因為北邊蒙古部族興起的關係。
根據氣象學者的說法,在十三世紀時,隨著地球寒化的結果,蒙古平原逐漸變成不毛之地,
而以前一直各自分裂為政的蒙古部族,也不得不開始統一。
總之,我相信是在許多的原因之下,出現了這名叫鐵木真的人,並統一全蒙古而成為成吉思汗。

在此,有一個很荒謬的說法,那是自古從日本流傳下來的,說源義經就是成吉思汗。
提出這說法的人簡直是妄想,根本不足採信。
其實,成吉思汗的家系十分清楚完整,當然,以遊牧民族來說,
有關於其出生年份可能並不十分真確,但至少父母的名字是十分清楚的。

源義經就是成吉思汗的說法,基本上就是要把日本給並進大陸的歷史之中,追根究,
其實就是「蒙古人是不可能征服世界的,有如此偉業的一定是日本人」這類的奇怪思想。
首先,正如剛才所言,成吉思汗的家系清楚而完整,不論是父母的名字,
還是兄弟的名字,都可以清楚查得,根本沒有源義經可以插入的空間。
其次,從義經的戰法和成吉思汗的戰法來看,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在前面時也曾經提到過,
其重點就在於騎馬的集體戰策略,這點與義經的戰法完全無關。

接下來,根據那些主張成吉思汗就是義經之說的人所言,成吉思汗以竹葉龍膽紋為旗,
與源氏的旗印相同(關於這一點,海音寺潮五郎先生斬釘截鐵地說了「NO」)。
也就是說源氏也有一些流派有所謂的竹葉龍膽紋旗,
而成吉思汗的紋章和由村上天皇所分出的村上源氏的紋章十分相近。
不過義經乃是由清和天皇所分出的清和源氏之流派,
為什麼他非得要那麼可悲地使用村上源氏的旗印不可呢?這就是最好的證據了。
如此一來,之前的說法自然不成立,只是這樣的論證並不廣為人知,因此才造成了許多人的困惑。

而最為可笑的,則是那種寫超自然神秘文章的雜誌所提出之說法。
上面說成吉思汗在與人談話的時候,他的會話記錄乃是用漢字所寫成的。
根據那些相信成吉思汗乃是源義經的人所說
「既然成吉思汗是蒙古人,那為什麼不使用蒙古文字呢?那是因為他是日本人的緣故」。
成吉思汗是蒙古的貴族,當然不可能不會讀蒙古的文字才對,
然而不管成吉思汗是蒙古的貴族還是蒙古的平民,在那當時,他都是不會讀蒙古文字的!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蒙古還沒有文字,
因此會話的記錄當然就只能使用漢字或是維吾爾文字來寫成囉!
一直到成吉思汗的孫子,也就是忽必烈的時候,
才因為覺得這種情形很糟糕,所以創立了蒙古的巴斯巴文字。
這一點在世界史的教科書上一定會有所提及,也因此,
提倡這種異說的人,根本究沒有好好地讀過世界史的教科書。

關於成吉思汗的部份,由於我認為這並不屬於中國的歷史,
而是屬於蒙古的歷史之故,因此就不再多提下去了。

至於蒙古南下攻金的想法,則是在成吉思汗的兒子,也就是窩闊台時候的事。
那時蒙古就提出了與宋聯合夾擊金並將之滅亡的計劃。
大約在一個世紀之前,宋與金合力要滅遼,之後卻導致宋受到金壓迫的結果,
所以這一次,宋就想要與蒙古合力滅金。
後來,卻也造成了其為蒙古所壓迫的後果,關於這一點,
從後世來看,總讓人有為什麼不懂長進的感覺。

金在此時也派使者來到了宋說:「回想自百年前,我國就與宋締結條約和平共存,如果我國滅亡的話,那麼宋不就會直接受到蒙古的威脅了嗎?」
然而這樣的說詞並未被宋所接受。
說來當時宋的復仇心很強,因此才會願意與蒙古合力滅金。

就這樣,金在兩國的夾擊之下滅亡了,而在金滅亡之時出現的將軍,
正是第七十六位的完顏陳和尚。

從這個人年輕時來看,已是蒙古逐漸強盛,而金逐漸衰弱的狀態。
由於蒙古在人口的數量之比較少,因此在侵略金的時候,必定會將人俘去,
甚至是將整個家族全部抓走,並讓其從事手工業或是政務。
完顏陳和尚也是在小的時候隨家族一同被抓去的,因此便一直住在蒙古。
可是隨著母親漸漸老去,便一心要回去故鄉。
有一天,他在讓母親乘上貨車之後,就拉著貨車脫逃,
途中雖然受到追捕,卻在他一面躲避之下走了數百公里,好不容易才回到金的領土。

之後,完顏陳和尚便加入了軍隊,與蒙古軍展開了戰鬥。
這個人曾兩度領著騎兵與蒙古軍作戰並獲得勝利。
當時,雖說金在建國之時軍力十分強盛,然而在與宋締結盟約之後,很快地便削弱下去。

清朝時,趙翼著有一本名為《二十二史創記》的書,這是一本對各朝代的正史加以評論的書籍,
在其中就有著「金之兵、強弱不同」一章。
金這個國家,在建國時非常地強,然而在亡國之際卻非常地弱,因而特別地寫了一篇來討論。
不過,雖說已經變弱,然在對蒙古軍的作戰中也不是沒有獲勝過,
當時這個完顏陳和尚就是以四百個騎兵勝過八千騎的蒙古軍,
而在正史上留下了數十年不見的好評。

只是,畢竟金與蒙古之間的國力之間有壓倒性的差距,
光靠完顏陳和尚一個人再怎麼努力,還是沒有辦法挽回頹勢。
當釣州這個城池陷落、蒙古軍進入城中之時,
完顏陳和尚就在大混亂開始之前放棄了抗戰,隱居在一間小屋裡。

不過,這並不是因為他不想送命所以才躲起來的,
當大混亂結束,蒙古軍的治安奠定之後他又跑了出來。
這時蒙古軍的司令官要他報上名字,他說道:
「我乃完顏陳和尚,也就是那個曾經二次勝過你們的人。」
於是蒙古軍的司令官——這在《金史》上並沒有記載他的名字,但我猜想應該是史普台,不過因為沒有經過精確的比對,因此不能夠確定——就問道:「那你為什麼又跑了出來?」
完顏陳和尚回答說,「我不願意在亂軍之中,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兵士所殺,但自己並非貪生怕死,所以你現在就殺了我吧!」
蒙古軍的司令官就說:「如果你是完顏陳和尚的話,那你只要願意投降,就可以獲救。」
而力勸他出仕於蒙古,但完顏陳和尚卻拒絕了。
司令官便說道:「那麼,讓你受一點苦如何呢?」
於是便下令折斷他的腳骨。
而後再問道:「如何?要不要投降呢?」
完顏陳和尚還是不從,最後就被殺死了。

完顏陳和尚乃是金滅亡時期的勇將代表,從他的臨終之前來看,會讓人覺得怎麼不乾脆逃走算了,
不過,他終究還是一個愛惜自己名聲甚於生命的人就是了。

順序雖然有此而後顛倒,但我還是要來談談在滅金之時,
參戰中的宋軍司令官孟珙,陳舜臣老師對他有很高的評價。
關於當時孟珙的作戰表現,其勇敢及巧妙的程度,據說是連蒙古軍都很感佩的。

所以很快地,當後來宋與蒙古之間的盟約破裂,也就是蒙古成為宋北方的威脅,壓迫而來之時,
孟珙便擔任北方的軍司令官,在與蒙古軍戰鬥的十年間,幾乎都是靠他一個人在獨撐大局。

當金滅亡之時,在金統治下的漢人們,有許多便遷往宋的領土。
當時的蒙古軍還是十分野蠻的軍隊,對農民相當地苛刻。
而這些逃到南邊的人,就由孟珙提供開拓的土地,讓他們能夠落地生根。

孟珙這個人,要和日本作比較的話,大概是如向上杉謙信一樣風格的人,
他除了通曉佛理之外,對易經也有所研究,據說在他發動軍隊之前還一定會先焚香祝禱。

另外,於明治時代在日本所出的《通俗宋元軍談》這本書之中,
也有著「孟珙,雖處於衰宋,然其忠義、兵略,則不劣於岳飛。」的記載,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

實際上,他也給人善戰的感覺,不管是率領水軍還是陸軍,
對抗蒙古軍經常獲得勝利,使得蒙古因為孟珙的存在而一直沒有辦法突破邊境。
像是在江陵之戰的時候,蒙古軍的陣營位於陸地,夜晚之時,受到了孟珙從水上而來的奇襲。
當時的蒙古軍建立了二十四座堡壘,卻在一夜之間完全失守,真的是非常活躍。
其後,還歷經了黃州之戰。
當黃州這座城在被蒙古的大軍圍困的時候,他則率領少數的兵主,
自己揮舞著長槍突破了蒙古軍的重圍而解救了黃州城。

因為這樣的關係,當這個人存在的時候,蒙古軍就一直無法南下。
一般來說,不管是在蒙古壓倒性的兵力方面,還是關於「宋朝弱兵」什麼的說法,
在這時都是無法成立的。
結果,被稱為世界最強的蒙古軍,光在滅宋這方面就花了四十年。

孟珙去世是在西元一二四六年的事情,其後,支撐宋朝的樑柱的則是一個叫做趙葵的人。
他的父親趙方、兄長趙范,均是為人所知的北方防衛名將。
雖然趙方只是通過科舉的文官,但兒子趙葵卻一直當上了右丞相,
只是他認為自己並不是讀書人之故,因此在一年之後就離職了。

到了西元一二五七年時,蒙哥汗終於開始認真並派出了要將宋征服的大軍。
只是蒙哥汗這個人本身卻在出征之中病故,接下來才輪到忽必烈的出場。

忽必烈的即位,倒不是蒙古全體一致同意的,
而應該說是實在是在沒有其它的辦法之下,最後只好讓他冠上了大汗的稱號。
忽必烈這個人,乃是在蒙古非常理解中國文化的人,因此就蒙古的保守派看來,
自然是會害怕蒙古的傳統是否會因此而被中國的東西所掩蓋,因而對他的評論不佳。
惟從反面來看,他卻是非常受到蒙古所統治的漢人期待的。

西元一二六○年,忽必烈即位,一二七一年時改國號為元。
這就是元的世祖皇帝的誕生。
而世祖這個稱號,當然也是死後的稱呼。

自此開始,宋確實感受到了元的壓迫,而往滅亡之路前進,
惟其間的一二七四年,蒙古發動了攻日的大軍,被日本稱為元寇。

關於元寇的事情,我有一些想要提出的,事實上,從以前就有關於元寇的兩種極端的看法。
一個是戰前的看法:當時是暴虐無道的蒙古攻擊而來,而日本則是以北條時宗為代表,
受神風之助的鐮倉武士因此才能夠將之完全擊破。

到了戰後卻變為:忽必烈是不會做出那樣亂來的事情的,本來應該能夠相互友好,
只是北條時宗那個阿呆完全不知道外交是什麼,居然把使者給斬了,因此才會有無謂的犧牲。

我記得NHK之前曾經做過一個相關的節目,當時我也在思考這件事,
只是不管如何,對日本來說都沒有什麼一定的利益就是了。
就算忽必烈當時的確是想要與日本友好好了,然而如果接受了:好,那我們就相互友好吧!
那是否表示和平就一定會到來呢?其實我覺得也不一定。

基本上,為什麼忽必烈會想要和日本友好呢?
日本本來與宋的關係是非常良好的,雖然並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
不過在文化上和經濟上均是密接而相結合的。
像平清盛的政權,還是在不與宋相接觸就沒有辦法維持的情況下,保持密切關係的。
還有,聽說宋和日本之間在學者及和尚方面也有著諸多的交流。
從忽必烈的眼光看來,他的出兵可能只是為了要將日本與宋的關係切斷而已。

再接下來,如果日本接受了忽必烈的請求,兩邊達成友好協定的話,
那麼難道到時忽必烈要求日本一同對宋出兵,日本也能夠辦得到嗎?
我想不太可能。

關於這一點到底如何?
我發覺到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什麼人再對這一段歷史提出見解,
但也或許是因為我自己不用功的關係,所以才不知道罷了。
總之,根據我個人的想像,元攻擊高麗,在高麗降伏之後,便強迫其幫助遠征日本。
從這一點來看,實在是不能保證這次元不會要求日本對宋。
若日本回應了忽必烈的請求,之後被強求要對宋出兵的話,
那雖然沒有對元作戰,但卻要代之為與宋作戰。
若是拒絕的話,那麼元是否又會攻擊而來呢?

這些當然都是假設,只是我這麼想而已。
對日本來說,本來與宋那麼友好,自然就不能夠一下就反掌與元聯合而與宋對立的,
因此也就只有拒絕了。

而在拒絕了之後,元就立刻攻打而來,一般的看法是認為北條時宗的判斷過於天真,
但我覺得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說起來,中國王朝渡海攻擊日本的例子,在之前和之後可說是一遍也沒有的。

不管是在唐的最盛期,或是明的最盛期,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不過,就算不認為會受到渡海而來的攻擊是普通之事,
然而若是說沒有預測到就是天真,也實在是很過分。
實際上中國的王朝既然位處大陸!
自然或多或少會有著膨脹主義的傾向,這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
像是漢武帝設置樂浪郡,隋煬帝征服高句麗等,這些都是要擴展在陸上的領地。
只是,做這種事的帝王,大多會被評為瀆武,在評論上絕對是不好的。
然而,越過大海出兵這樣的想法,在中國的傳統中幾乎是不存在的。
是以,將其國書加以拒絕,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因為壓根就想不到對方會攻擊的緣故。

西元一三七七年,到了明代,朝廷派遣使者前往南方的蘇門答臘,
當時與蘇門答臘對立的爪哇就在途中偷襲將其使者殺死,而激怒了明的朝廷。
可是激怒了又怎麼樣呢?
明朝只是把前來的爪哇使者加以流放,然後禁止與爪哇的貿易而已。
至於渡海去攻擊爪哇一事,則是想都不曾想過。

所以,雖然說中國的王朝對於渡海攻擊一事,並不是絕對沒有,
不過如果再加上忽必烈本身並不是漢人的這項條件的話,也許就不會這麼想了。
至於那是日本人所寫的歷史小說或是假想歷史小說,
關於唐、宋、明等對於日本領土野心之描述,我想其實應該也只不過是個無理的設定罷了。

無論如何,元確實是一度攻擊而來,卻因為神風而不得不退兵。
在第一次的遠征時,威嚇的意味應該大於實質,
本來應該是只要稍微給日本嘗一點苦頭就可以退兵吧。
畢竟,正面之敵一南宋尚且存在,因此若對日本派遣個幾萬的軍隊,
從效率上來看還真是一件蠻愚笨的事。

第一次對日本的遠征是在西元一二七四年。
而在到了一二七六年時,第七十八位的伯顏就領軍佔據了宋的城都,也就是杭州臨安府。

佔領的過程不破壞分毫。
忽必烈這個人從不好的方面來看是貪慾,
而從好的方面來看則是一個對於財政和經濟非常關心的人,
他實在是不願意將地上最為繁榮的一個都市加以破壞,
希望盡量能夠在毫髮無傷的情況之下將之取得。

結果確實也如了他的意。
由於在來到此處之前已經經過了無數滿是鮮血的戰役,
因此後來當蒙古軍壓迫而來時,許多的都市乾脆就依次開城投降。
另外,忽必烈也曾對伯顏說過——這事之前好像也提過,
要向曹彬學習一事,也就是不需要流無益的血,而伯顏也遵守了。
只是,要不要多流無益的血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對方必須不抵抗才行。
是以,對於那些自認為已經不行了而開城投降的城池,
當然是就盡量不去動它,而那此會抵抗過的,則給予徹底的破壞。

在常州之戰中,由於守城的宋軍曾有過激烈的抵抗,因此當蒙古大軍人城的時候就大肆加以屠殺。
當然其中也有著要殺一儆百的意味在內,只是事情做得實在是太過殘忍。
據說當時蒙古軍在將城外的農民抓來殺死之後,還將屍體的油脂取出,
然後用聚集起來的油脂當做火攻城壁的材料。
在聽聞了這樣的事情之後,其他的城池莫不悚慄,因此才決定盡早降服。

到了現代,許多研究蒙古的歷史學家對於這常州的屠殺事件還是不太願意多談,
甚至還有敘述蒙古是在幾乎沒有什麼流血衝突就接收了南宋全土的書籍,這實在是貽笑大方。

對了,伯顏他另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百眼」,在發音上是差不多的。

這時宋的皇帝其實只是個五、六歲的小孩,他的祖母,也就是皇太后握有實際的大權。
這個祖母是個很迷信的人,當她召來預言者詢問這個國家是否守得住時,這名預言者回答,
只要具有百眼的男人不攻來的話,那就沒有問題。
由於實際土人不可能真的有一百隻眼睛,因此這位祖母便很安心,
怎知當蒙古軍攻來時,竟聽聞其總帥就叫做百眼,因此不由得臉色發青,留下了這則傳說故事。

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於西元一二七六年時杭州開城,形式上宋朝在此時即已滅亡。
只是實際上宋尚未全部滅亡就是了。

有些頑強的抗戰派就仕奉了皇帝的年幼兄弟之命,從杭州臨安府逃出。
這就是第七十七位的張世傑。
以及文天祥、陸秀夫等人悲壯抵抗的開始。

至於降服的宋帝,則被一路帶往北方,來到了現在的北京謁見忽必烈。
忽必烈對於降服的宋帝倒沒有給予什麼殘忍的對待,而是將之列於貴族,供養其後半生。
只是,一個曾為皇帝的小孩子必須要在忽必烈的面前行跪禮,說來也真是個悲哀的光景。
忽必烈的皇后在看了之後不由得流下眼淚,當忽必烈問道是否是因為可憐這些人的緣故時,
皇后的回答出乎意料,答道:
聽聞人世間無有能夠持續千年的王朝,誰知道何時我們的子孫是不是也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讓忽必烈也不由得帳然。

接著,忽必烈對那些頑固的抗戰派下令討伐。
只是伯顏在將杭州臨安府陷落之後,認為總司令官一職已不再需要,就轉回北方去了。

關於這個伯顏,在美國竟有位作家寫了本伯顏在其中登場的歷史小說。
這本書名為《黑薔薇》,作者則叫做威斯坦。
內容敘述中世紀的英格同巴士越過絲路而來到了中國,當時正是伯顏攻陷杭州臨安府的時候,
因此關於伯顏,裡頭也有著那是當時世界一流將軍的敘述。

這本小說曾被搬上大銀幕,而且還是好萊塢電影。
擔任那名騎士主角的演員為泰羅·鮑瓦,而飾演伯顏將軍的,則是歐森·威爾茲。
以前曾經在電視上放映過一次,我對那個由歐森·威爾茲穿著蒙古的將軍服飾,
乘著馬在水田之上越過的影像,到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由於這部電影實在是少見的珍品,因此在我經過一番努力地尋找錄影帶後依然不可得。
我和陳老師之間還有找到帶子一定要讓他也看一看的約定呢!

好了,關於第七十七位的張世傑這個人,本來乃是北方出身,
後來從軍隊之中脫走投向宋軍,並且當上了將軍。

有些說張世傑壞話的人,罵他是從無賴漢竄出來的下等士官,但他畢竟還是為宋朝而作戰的人。

至於忽必烈這邊,他之所以不殺文天祥而將之俘虜,乃是想要讓他為自己所用之故。
當時降服於元軍的人很多,當然忽必烈也會將這些人加以採用,
然而以他的眼光來看,這些人乃是因為事態對宋不利,因此才降服的,
實際上就如皇后所說,當事態對元不利時,那他們便會捨元而去了。
所以,反而那些頑強抵抗的人,人格比較值得信賴。
由於忽必烈這麼想,所以他也曾對降服的人出言諷刺道:
「難道說宰相不好,就是背棄皇帝的理由嗎?」。

特別的是文天祥不但是科舉合格,也是以前曾經說過的那種能夠得到天子賜字的人,
因此忽必烈自會想要讓這種人能夠出仕於自己。
在他的計算下,如果連這種人都願意跟隨自己的話,
那麼不論是以武力抵抗的人,或是在精神上抵抗的人,大家應該都會降服的。

然而文天祥還是一直頑強地抵抗,並展開了游擊戰。
只是文天祥實在是太為正直,在他的心目中也認為別人都應該是如此,
是以也曾好幾次地遭到背叛。

他曾一度為元軍所俘,幸好後來以計謀逃脫。
其後,由於連身份低下的人都對文天祥十分尊敬,而不惜生命來跟隨他,
因此又持續了數年的轉戰,惟在情勢依然不利之下,文天祥再度為元軍所俘。

在陸秀夫這一邊,則雖然一度扶立幼小的皇帝,惟他後來卻因病而死,
所以只有再立其弟衛王趙幕為皇帝,而這也正是宋最後的一位皇帝。

這個人在海岸乘上船一面輾轉往南逃去,一面躲避元軍的追擊。
當時應當是有著擁大船團以逃向海上的想法才是,於是就想前去倚賴蒲壽庚
——這個人的名字看來有點奇特,乃是因為其祖先乃是阿拉伯人之故,
同時他也是泉州這個港都的支配者。
自唐至宋,泉州這個港口已成了僅次於杭州的世界最大貿易港口,
從阿拉伯、波斯、印度各地都有不少外國人前來。
當然,這個人也是伊斯蘭教徒。
總之,泉州這個港口是在他的支配之下,擁有著從大船團到水軍、陸軍等的力量
——所以陸秀夫才會想前來投靠他。
然而蒲壽庚卻看穿了宋朝氣數已盡。
而且,不只是忽必烈,在蒙古帝國之中,不管是行政官,
還是在商業等方面,其實都是非常重用色目人的。
在此所謂的色目人,指的就是各種西方的外國人,其中波斯、阿拉伯等伊斯蘭教徒就佔了大半,
因此蒲壽庚捨棄宋朝,其實是對他非常有利的。

是以,當陸秀夫和張世傑來到的時候,泉州的城門是緊閉的,
不但不得其門而人,甚至還把他們趕走。
至於當時在泉州的城中,早已有數百名趁早脫逃而來的宋代皇族,
蒲壽庚也將他們趕盡殺絕,而後就降服於蒙古。
在降服於蒙古之時,他的說法指張世傑這個傢伙實在非常自大,
態度也十分惡劣,讓人相當生氣,因此才想要歸順於蒙古。
不過,我認為這應該是個借口,只是把它歸罪到張世傑的頭上罷了。
至於宋的皇族,反正不是將之俘來交給元軍,就是把他們殺死,
從這地方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蒲壽庚這個人物的性格。

總之,在此時,蒙古軍就取得了龐大的船團。

在此,元的大將張弘范——此人是從父親那一代便出仕於蒙古的漢人,
就領著軍隊追擊陸秀夫和張世傑。

結果,宋朝廷最後停泊船團的地點,就在崖山這個地方。
這是個位於現今香港以西大約一百公里左右的島嶼。
宋在這兒聚集船團,同時,也讓義勇軍加入。
在崖山這個小島上,當時共有包括宮女在內約有十萬人聚集。

也因為這樣,蒙古軍並不能夠完全無視於他們的存在。
宋已經滅亡了,其殘黨也必須要加以肅清才行。
如果就這麼放著不管的話那將會成為其精神上的支柱,
而可能會造成各地反蒙古的叛軍起義也說不定。
張世傑和陸秀夫也是這麼想,當反蒙古軍一齊蜂擁而至時,
他們就要成為其核心的武力,也因此他們必須保存實力,因而沒有直接出面迎戰。

在元軍方面,則是要以全力來攻擊崖山的。
在西元一二七九年的正月,蒙古軍大舉從海上攻向崖山。
這時,負責指揮防禦的張世傑將幼小皇帝的乘船置於中央,
在周圍集結巨大的船隻,然後再以鎖連結成海上的要塞。
雖然蒙古軍意圖攻進,然而卻被阻於大船團之壁下,完全無法靠近。
即使利用箭矢攻擊,也沒有辦法射人其中。

對於這種將巨大的船以鎖連結的陣仗,一般來說就是要利用火攻,
因此蒙古方面便將數百艘小舟上積滿薪柴、點上火,然後一齊放出。
張世傑料準這一招,早就在最外側船隻的船體外側塗布了滿滿的泥,如此一來,火就不會蔓延。
另外,當著火的小舟靠近時,他們也準備了非常長的竿子,把小舟一一推開。
如此一來,乘著潮流的小舟在回頭後就反過來往元軍的方向靠進,
反讓元軍的數十隻船著人,而趕緊棄船。

張世傑這個人出身北方,本來是習於陸戰,據聞對於水戰是完全不懂,
然而此時他卻打了一場實實在在的勝仗。

這時的張弘范也只有自己率領大軍將崖山包圍。
並曾一度派遣張世傑的族人前去勸降,然而張世傑不為所動。
他雖然知道如果自己投降的話,將可以得到榮華富貴,只是這事實在是做不得,於是便令其退下。
沒多久,張弘范就以大艦隊將宋軍給重重包圍,首先斷絕了宋軍的水路。
當宋軍在水上的補給中斷數日之後,兵士們逐漸衰弱之時,張弘范就發動了總攻擊。

這時,文天祥為張弘范所捕,在張弘范的旗艦之上看著宋滅亡。
當時乃是二月天,海面為濃厚的大霧所籠罩,在早就已經無法區分敵我方的狀態之下兩方開戰了。
結果,在宋軍體力較弱,而張弘范又乘著潮流攻擊而來的情況下,末了,宋軍終於被迫逼至角落。
在當時,佔據船隻的印記就是將那艘船的帆柱切斷,
在宋軍的帆柱依次倒下之後,元軍也步步進逼。

張世傑看到大勢已去,就想用少數的船來突破元軍的包圍網向外逃出。
陸秀夫也是這麼想的,只可惜海上要塞乃是位於最內部的地方,
因此就算想要逃也會被前方的船所阻。
當時周圍的船沉的沉、燒的燒,而元軍又已迫近,無能為力的陸秀夫惟有背著幼小的皇帝跳海。
見到這一幕的殘兵敗將、以及官吏、宦官、宮女等,也就跟著紛紛投海自盡了。

這樣的結果,造成了海上十萬餘的屍體漂浮,真的是很淒慘的情況。
這件事發生在日本壇之浦之戰約略百年之後,造成了壇之浦之戰五十倍左右的犧牲,
光是想像起來,都能夠深覺這是中國史上最悲痛的光景。

在此時,張世傑好不容易突破了包圍逃出,卻還沒有放棄,
一面搜尋著宋皇族的生還者,還準備要東山再起。
元這邊也發現了這件事,並且瞭解到張世傑這個人絕對不是一個會投降,
或是會放棄的人,因此也努力地搜查他的下落,但是一直都找不著。

在這之間,張世傑遇到了暴風,船隻即將沉沒,就在兵士們認為岌岌可危,
準備要棄船逃往陸地上之際,張世傑命所有的兵士離開,自己一個人則留在船上,
大叫道:如果上天真的要亡宋的話,那就讓這艘船翻覆吧!
結果,在巨大的風暴吹襲過後,船還是翻覆了,而張世傑應當也死於其中。

從《十八史略》中的文章來看,「舟覆世傑遂溺宋滅」的短短八個字,
可說是充滿了悲愁的思緒,中國文字的表現力確實是令人吃驚。
而在《宋史》中,則是以「世傑死宋遂滅」來形容。
由於張世傑的死,宋就因此而滅亡。
在遂滅這兩個字之中有著很深的感情。

《宋史》基本上乃是在元時代中所編撰的東西,而且是元朝皇帝所承認的歷史書。
在這本歷史書中,寫著因為張世傑的死而使得宋滅亡。
在名義上,宋是於西元一二七六年時出降時被滅的,
而七九年於崖山滅亡的說法,則是當時人的想法。

就這樣,張弘范對文天樣說,正如你所見,宋已經滅亡了,你也乖乖地放棄,出仕元朝如何?
文天祥當然是加以拒絕。
於是張弘范也只有將文天祥帶回今日的北京,去與忽必烈會面。

當張弘范從崖山退兵時,還曾在海邊的大石頭上寫下誇耀自己功績的文字。
十二個文字一共分為三行,寫的是:
 鎮軍大將
 軍張弘范
 於此滅宋
連張弘范自己也認為是他在這裡將宋給滅亡的。
因此,一二七六年當時宋帝降服一事,雖說是宋在名義上就是一位年僅五、六歲的少年,
由於這少年的週遭全都沒有同年紀的玩伴,所以他的朋友就只有一隻鳥,無論何時總要在一起。
而當少年皇帝為陸秀夫所背、躍人海中時,見了此一情景的那隻鳥,
據說還帶著籠子一起跌跌飛飛地追在後頭號泣,留下了淒美的傳說。

至於文天祥,他被帶到今日的北京去與忽必烈會面。
帶著他去的就是張弘范,由於他個人也對文天祥十分尊敬,因此一路上也都以禮相待。

接下來開始,就完全地進入元的時代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曹彬》

西元九三二~一○○○年。真定靈壽[今河北省正定縣]出身。五代末北宋初期的武將,亦為後周的姻親。本來仕於後周的世宗,在北宋建國之後即跟隨太祖進行對蜀及江南的征討,立下許多功績。在太宗的時代也參加對北漢的征討以及回復燕薊的作戰。在真宗的時代以樞密使的高位病逝。清廉潔白的人品深受歷代皇帝的信任,是在宋這個軍事力量脆弱的國家之中盡力於平定天下的武人,與漢、唐等時代建國初期武將的類型可說是不太相同的。——《宋史》卷二五八〈曹彬傳〉

《趙匡胤》

西元九二七~九七六年。在位時間為西元九六○~九七六年,為宋的初代皇帝[太祖]。繼父親趙弘殷以來,以武人的身份跟隨後周的英主世宗立功而當上近衛軍的隊長。在世宗以英年之姿去世時,他正因遼入侵的傳言而率兵出擊於陳橋,並在當地被推薦為皇帝,建國號為宋,是名豪爽的人物。他收拾了五代以來的混亂,並奠定了宋王朝的基礎,但同時他也為了要維持宋王朝而將麾下之武將兵權解除,具有考慮周到的英邁之面。只可惜在建立業績的隆盛時期依然未能取勝於遼,僅能夠將遼的南下加以阻止而已。關於他的死有很多的謎團,一說是突然暴斃,但也有為其弟,也就是太宗趙匡義所弒的說法。——《宋史》卷一一三〈太祖紀〉

《楊業》

?~四元九八六年。麟州新秦〔今陝西省神木〕出身。年輕時即精於騎射,出仕於北漢。在北漢為宋所滅後改仕於宋。駐守於代州,並於雁門之戰中將契丹擊破。後來即有著一旦契丹見到楊業的軍旗即立刻退兵的轟動名聲。之後也一直於北邊對契丹進行備戰。可惜最後於監軍王侁的強制下出戰,在沒有任何諸將的援助之下,孤軍奮鬥之末終為契丹所俘,在絕食三日之後而亡。當朝廷追究其死因時發現問題所在,最後便將大將潘美及王侁等問罪。——《宋史》卷二七二〈楊業傳〉

《耶律休哥》

?~西元九九八年。征服王朝遼的武將。自第四代穆宗到六代聖宗之間均一直處於第一線上指導遼軍。西元九七九年,當北宋的第二代皇帝太宗對遼的南京〔現今的北京〕進行攻擊時,負責救援的他大破宋軍。以後也數度南進與宋作戰,進出於莫州〔位今河北省〕。此外,西元九八六年宋的南京攻擊之戰中亦將其擊退。他雖如此地善於軍事,然在民政之上亦相當有能,以異民族的身份支配著中國的一部分,可說足征服王朝最初的政治家之材。——《遼史》卷八十三〈耶律休哥傳〉

《穆桂英》

生歿年不詳。也有木桂英的寫法。在正史上雖然不見其記述,卻可說是中國史上女將軍、巾幗英雄的代表,幾乎可說完全沒有不知其名的人。她兼具美貌、武勇、智略、俠氣等身為民眾眼中英雄的條件,算是在與遼和西夏等異民族國家的持續苦鬥之中,宋對於外的象徵人物。「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穆桂英大擺迷魂陣」等冠有她名字的故事甚多。——《中國著名女將小傳》、《一百仕女圖》

《狄青》

西元一○○八~一○五七年。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陽縣〕出身。以一農家之子的身份從兵卒開始,活躍於對西夏間的戰爭,並得到韓琦及范仲淹等的知遇,於一○五二年時撥擢成為樞密副使。同年,於華南鎮壓依智商之亂成功。寡言而謹慎,是名在熟慮之後才會行動的武將,能與部下共甘苦,深得部下的信賴,而願意跟隨共同力戰,被稱為宋朝第一的名將。——《宋史》卷二十〈狄青傳〉

《包拯》

西元一○○○~一○六三年。廬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出身。生來對親盡孝,在政治上也以清廉之名臣而知名,同時待人和睦,無論政府高官或是貴族都很看重他。一般是以包待制稱呼他,在元曲等也以名裁判官的身份登場。於西元一○六一年時當上三司使、樞密副使而坐上政治的中樞,但於翌年過世。以他為主角的故事在各種戲劇上亦搏得相當的人氣與歡迎,傳到日本亦受到喜好,常為其它的故事所取材,像是「大岡政談」中便可見其影響。——《宋史》卷三一六〈包拯傳〉

《宗澤》

西元一○五九~一一二八年。浙江省義烏出身。本為文臣官僚,後於金滅北宋,而南宋再興的時期於軍事面上活躍。以使者的身份一面對金,一面救出未被俘至北方的康王再建南宋。於宗室南渡後亦在守護華北之際用心於民政,築成一大勢力,讓金都對英有所忌憚。只是,在主戰派支持者稀少之下,還受到對其勢力警戒的南宋政府監視,因而功績無以回報。——《宋史》卷三六○〈宗澤傳〉

《岳飛》

西元一一○三~一一四一年。活躍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當時的武將大半均為在北宋滅亡時期自擁私兵而立,不但不識大字,而且在軍團規律統制上亦十分糟糕,然處在其中的岳飛不但教養甚佳,軍團規律亦十分嚴整,相當有名。他的背上刻有「精忠報國」等四個字,在力戰之下一時甚至達到是以收復開封之勢。其文學造詣以「滿江紅〞而有極高名聲,惟同時也成為企求與金達成和議之主和派最高指導者秦檜的眼中釘,最後因其誣告而死於獄中。在秦檜死後,好不容易才回復名譽,並以排鄂王的身份加以祭祀,參拜其位在西湖邊之廟與墓地的人們至今絡繹不絕。在墓前置放有秦檜等陷害岳飛於罪者的銅像,常會受到民眾的唾棄。岳飛在近代也成為許多故事的主角,可說是中國最重要的民族英雄之一。——《宋史》卷二六五〈岳飛傳〉

《韓世忠》

西元一○八八~一一五一年。陝西省延安出身。雖然出生在貧窮的家庭,但在十八歲時即加人軍中嶄露頭角。西元一一二七年北宋崩壞之際,他迅疾前往南宋初代皇帝高宗之跟前,翌年並擔任高宗南渡時之後陣守護一職。當時即曾在山東省沐陽一地大敗金軍,之後於一一二九年亦曾對金侵入浙江省的兀朮之退路造成威脅而活躍。除盡力於揚子江以南之地域安定外,在一一三三年以後亦以其宣撫使之地位擁有五萬之兵力,以及其背後豐富的財源守護淮東一帶。一一四一年,因秦檜奪取兵權而隱退,據說就此不再談論兵事。此外,其妻梁紅玉亦隨夫出征於戰場之上而為世人所熟知。——《宋史》卷三六四〈韓世忠傳〉

《宗弼》

?~西元一一四八年。金之宗室出身,女真名為兀朮。宗弼則為漢名。(編者按:宗弼漢名另有完顏的姓氏,但作者不知無意還是故意加以省略,讀者應予以注意。)為金之太祖皇帝的第四子,除活躍於對遼的討伐之外,之後的一生都在與宋的戰爭之中渡過。西元一一二八年到一一三○年之間曾追擊高宗在江南一帶轉戰。其後亦一面與宋進行作戰,一面經營取得的華北,以及努力於對宋的外交交涉之間。金對華北的經營在直接統治之前也曾有過一段傀儡政權的迂迴曲折時期,但他一直努力幹華北的軍事和民政之上。身為金最高之重臣與勇將之身,讓宋戰戰兢兢過一段日子。———《金史》卷七十七〈宗弼傳〉

《海陵王》

西元一一二二~一一六一年。姓名為完顏亮,金第四代皇帝。本為皇族出身,而擔任表弟——也就是第三代皇帝——熙宗的宰相一職,當熙宗沉溺於酒而梢神衰弱之際趁機發起政變而當上皇帝。當時的金雖然不斷地在進行漢化,但他則是非常醉心於中國文化,意圖將金代換成為中國王朝般的中央集權國家,他這樣的理想相當地有名。同時他也南下意圖滅亡宋朝,以達成統一中國的目標。惟在採石磯一戰中敗戰,而後,在背地又發生契丹人的叛亂,立於窮地的海陵王結果就於揚州為叛亂軍所殺。還被第五代的皇帝世宗廢為庶人。關於他的事情甚至後來被拿來說成荒淫無道的代名詞。——《金史》卷正〈海陵紀〉

《虞允文》

?~西元一一七四年。隆州仁壽〔今四川省仁壽縣〕出身。西元一一五三年時進士及第而歷任地方官吏,在秦檜死後登用進入中央政界。他的名望提高乃是在於海陵王南下之時,由於虞允文早就憂慮到這點而能夠迅速且無怠地對應,遂於採石礬一戰中大破金軍。造成海陵王被殺,而再度成立宋、金間和議。當時曾有高唱回復陝西省之對金強行策的論調,惟因不為其所接受而遭左遷。不過,他在兵制改革的進行時,同時也對支撐南宋的官僚多所推薦,使得人事之間變得較為公平。——《宋史》卷三八三〈虞允文傳〉

《完顏陳和尚》

西元一一九二~一二三一年。金之武將。西元一二一六之前雖為蒙古所俘,但歸國後當上官吏,於地方赴任之後誤入獄中,翌年由衷宗加以赦免。於一一二八年蒙古軍人之時率領四百騎擊破八千騎蒙古軍,氣勢大為提升。接著在倒回谷及衛州之戰中又獲得勝利,惟終究無法改變金覆亡之勢,在一二三二年於三峰山之戰敗戰,逃往釣州之後死去。——《金史》卷一二三〈完顏陳和尚傳〉

《盂珙》

?~西元一二四六年。襄陽棗陽〔今湖北省棗陽縣〕出身。生於武將世家,率領父親留下的忠順軍於荊襄一帶活躍,然這也表示著南宋的武將將所率領的軍隊私有化的事實。其顯著之例即是支配四川的吳氏一族,自建國以來四代握有四川之軍權。盂珙在對蒙古以及金的攻擊之中建立轟轟烈烈的勇名,同時還以那些為搏戰禍而南下的中原人民來增強自己的部隊,並為了維持增大後的軍團而進行兵、民的屯田工作,確保經濟的地盤。另外,他對佛教亦有所關心,有在動員軍隊之際必定焚香的傳說。——《宋史)卷四一二〈盂珙傳〉

《伯顏》

西元一二三六~一二九四午。八憐部族之人。跟隨身為夫拉可汗部將的父親,在西域長大成人,後來在其請求之下直屬於世祖忽必烈汗,同時還娶了宰相安頓的妹妹為妻。西元一二六五年成為中書左丞相,以處事果斷而為人所知。一二七四午以降,成為對宋作戰總司令官,能夠完全指揮統率這支由多民族所編成的大軍,其實也是倚靠其力量。一二七六年,攻陷了杭州臨安府,捕得宋之皇族後凱旋回到大都,因功而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大司徒。死後並被追封為淮安王。有「兼具將相之才」之評,可說是元初最大的功臣。——《元史》卷一二七〈伯顏傳)、《新元史》卷一五九〈伯顏傳〉

《張世傑》

?~西元一二七九年。范陽〔今北京〕出身。本來跟隨出身為金,後降服於蒙古的張柔,但因犯罪而南逃成為南宋的臣下。在呂文德的支配之下轉戰,因而嶄露頭角,西元一二七五年進入受到元之攻擊下的臨安府進行防皮而成名。以後也為南宋而力戰,於一二七六年臨安府陷落以後,舉益工為瑞宗皇帝,一面轉戰一面南逃。一二七七年時在與之呼應的文天祥等皆敗,而端宗亦沒的情況之下依然奮戰。下二七九年於崖山之決戰中雖然失敗,然還是脫逃而出準備再戰,惟因船遇大風翻覆而亡。——《宋史》卷四五一〈張世傑傳〉

《文天祥》

字宋瑞。西元一二三六~一二八二。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出身。在僅二十歲的年紀便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士及第。當蒙古南下之際,遷都論調興起時,他則始終皆持反對意見,因此曾有一段時間遭到疏遠。西元一二七五年,蒙古軍來到江南,於文天祥的力戰之下曾使其敗退。在相繼的敗戰,以及欠缺人才的宋朝中,成績優異的文天祥自是快速出仕,西元一二七六年,當宋朝降服之際,已爬至右丞相兼樞密蒙古的抵抗,雖於一二七八年時被俘,但一直到宋在崖山完全滅亡之後都不改其氣節,還在獄中詠唱「正氣歌」等詩表示其反元之氣概。——《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傳〉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元時代》

故事進入元的時代,在敘述文天祥的命運之前,在此先對所謂的「正史」做一番整理。

當查閱《亞細亞歷史事典第五冊》中「正史」這一項目時,有著如下的說明:
「中國以紀傳體所書寫的歷史書,相對於編年體或是所謂的別史、雜史。
目前受到政府正式承認的,乃是特定的二十五史。」
所謂的二十五史,就是從《史記》開始,一直到《明史》為止的二十五本史書。
關於《清史》的方面,目前似乎還在做資料的搜集整理,因此尚未完成。
二十五史全部的書名於本書的冊末,主要參考文獻的部份有所記載,還請讀者參照閱讀。
在二十五史之中,除去評論不佳的《新元史》,其他的就稱為二十四史。
如果再除去《舊五代史》的話,則稱為二十三史。
此外,也有所謂的二十二史或是十七史等的分法。

正如《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漢書》的作者班固一樣,著寫史書最初乃是個人的一大事業。
而後到了唐代,在皇帝的敕命下編纂了《晉書》等,
這種由多數的專家分擔執筆的形式,就讓著寫史書成了國家的事業。
其後,新的王朝負責編纂前代的歷史書一事,就成了自己乃是繼承正統之王朝的表示。

也因為這樣的狀況,自然就會出現一些是否會將有關新王朝的那些不好的話都加以隱瞞的疑問,
關於這個問題倒沒有過度懷疑的必要。
像是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人,對元來說應該都是屬於惡人,
然而在《宋史》之中卻都被善以記載。
如果將這此事情加以曲解或是篡改的話,那是一定會被抖出來的,
因此還不如用心而實在地寫會來得好些。
畢竟只要對照多本史書,就能夠從各方面瞭解到一個真正的事實,也能夠看清一個人物。
另外,由於是由多數的人分擔寫作,因此在同一本書中也可能會出現一些相互矛盾的情形,
這時也應該要互相對照來加以判斷。
像這樣的努力,乃是自正史中受惠的後世之人所理所當然應該要做的事情。

我曾想過,如果能夠將中國的二十五史全部翻譯成日語版的話,那真是應該感謝的一件事情,
只是,從各出版社的出版事業上來看,應該也是不太可能的事。
或許這件事情應該交給文部省(譯註:日本類似我國教育部的政府機關)來做,
只要運用那些拿來救濟不良金融機構資金的百分之一就可以了!
日本真是一個幾乎都不太願意投資在文化上的國家。

好了,現在回到文天祥的命運上。
在北京,忽必烈曾親自想要說服文天祥為自己所用,然而文天祥卻頑抗不願意答應,
因此就被打入牢中,在酷暑、嚴寒之中渡過了四年的光陰。
由於文天祥一直不願屈服,最後忽必烈也只有將其處死。
在沙暴吹襲的刑場之上,據說文天祥還曾笑言道「我的事終於結束了。」相當地悲壯。

而那首有名的「正氣歌」,則是文天祥於死之前在獄中所作的。

文天祥這個人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忠臣、義士,可說是中國的民族英雄。
這個人的行為能夠感動他人,倒不是因為他是個贏家,而是在於他不向強敵屈服,
無論受到什麼苦都不曾變節、並未因一般的價值觀而改變其志向的這一點上。

那些從以前就對文天樣反感的人,便認為根本不需要做無謂的抵抗,
還不如趕快投降,就不用再流無謂的血了。
他們這些有的沒的說法,重點就是在批評文天樣乃是個自我膨脹的自戀狂,
然而要是文天祥只是這種沒用的人的話,那麼忽必烈也不會一直想要讓文天祥出仕於他了!
關於這一點,其實在侮辱文天祥的同時,也侮辱了忽必烈。

忽必烈深知文天祥這人的價值,因此才會願意花上數年的時間說服,
一直到最後知道不可行了,方才考慮:好吧,那就讓你就死吧!

百姓眼中的英雄如果要說是包拯的話,那麼,
文天樣就可說是士大夫,也就是知識分子階級的英雄。
所謂的忠,本來就是士大夫的德目,和一般的百姓並沒有關係。
一般的民眾只要能夠按時納稅、遵守法律就可以了,當朝廷滅亡的時候,要一同殉死的是士大夫。
從這一點看來,在中國歷代的王朝之中,士大夫為朝廷殉死的數量也是以宋最多。
據說光是在最後的崖山一處就有十萬人一同赴義,
像這樣的例子可說是在宋之前之後都不曾見過,而元朝滅亡時,殉死的人總共也不超過十萬人。

由於宋的滅亡,全中國第一次被異民族的王朝統治。
在此之前雖然也曾有過像遼或是金這樣的國家,或是再更以前的五胡十六國時代,
然而最多也只不過是中國的北半部,並非整個中國都被納入異民族的支配之中。
從這一層意義看來,大概就可以瞭解為什麼在宋滅亡之時會有十萬人以上殉死了,
因為宋的滅亡所代表的意義,和其他王朝的滅亡可說是大不相同,
是在中國人的記憶之中所殘留的最痛苦的一件事。

關於伯顏這個人,在前面一連串的敘述中似乎已經被遺忘,
不過這個人在攻陷杭州臨安府的時候不過四十歲,還算是相當地年輕。
本來他是忽必烈的弟弟夫拉可汗的部下,除了是名美男子外,也教養豐富、能言善道,
讓忽必烈一眼見到就喜歡他,還曾經讓了自己的席位給他。
在名單列表中,其名字下括弧裡的「八憐氏族」,
就是要與另外一個有相同名字的奸臣伯顏作為區分,而特別寫下其出身的。
由於蒙古人並沒有姓,因此就只好以這樣的方式來加以分別。

接下是第七十九位的郭侃(註:?~西元一二七七?年。華州[今陝西省渭南縣]出身。年輕之時即以武將身份活躍,西元一二五二年時跟隨夫拉可拉遠征西方,討伐了諸多國家。其足跡越過喀什米爾,甚至還曾與阿拉伯及法蘭克等作戰,為其征服之地的人們所畏懼,而稱為神人。他在聽聞憲宗之訃報後率兵歸國,除了向即位的世祖獻策建國號與置國都之外,也曾進言制壓南宋之事。累積戰功而達萬戶之位,並因制壓江南之功而被任命為海寧知州,於在職一年餘之後去世。——《元史》卷一四九〈郭侃傳〉、《新元史》卷一四六〈郭侃傳〉)。
這個人在時代上乃是比宋滅亡的時候略早一些,
是以忽必烈弟弟——也就是夫拉可汗——的部下身份而參加遠征波斯的人。
關於這個人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的文章之中也曾有所敘述,讀者可以對照閱讀。
總之,他跟著夫拉可拉一同遠征波斯,攻陷了其都城巴格達,
一直前進到地中海岸,其事跡相當地驚人,是中國的武將中西行最遠的人。
加上他的用兵非常厲害,因而有著「極西之神人」的稱號。
他在與波斯、阿拉伯作戰之後,由於當時地中海沿岸正值十字軍進出之際,
因此他也曾與十字軍的騎士作戰。
這點在史書上確實有所記載,並不是幻想神話,而是個真實的歷史事件。

只不過,這雖然是在《元史》之上的記述,
但是也有人對於《元史》本身到底值不值得信提出了懷疑。

像是蒙古軍會不會讓漢民族出身的武將來率領部隊就是一個問題,不過,
光是從張弘范這個怎麼看都是漢民族的人所率領的部隊讓未在崖山之役滅亡這件事來看,
應該就能夠充分地解答了。

說到郭侃這個人,他雖然是一直遠征到地中海沿岸再回到中國的,
然而在他回來之後就在也沒有那麼活躍了,大概在攻陷杭州臨安府的時候就過世了。
據說他在回到中國之後還曾經出戰,他的軍律嚴明,在不加害民眾方面也受到相當的讚譽。

總之呢,整個中國被元朝統治,一共過了數十個年頭。
剛才也曾經說過,這乃是全中國初次被異民族統治。

同樣地,之前也曾經說過,忽必烈這個人在財政和經濟政策上可說是非常熱衷的,
他建立了如南宋一般的海上貿易路途,積極地與海外進行交易。
在南宋滅亡後,他還強行地進行了第二次對日本的遠征。

在這時,他讓許多宋降服而來的兵士參加這場遠征,形式上是採取志願募集的,
但這倒不可盡信,事實上我想不太可能會有這麼多人是因為喜歡才去的。
再怎麼說,誰都不知道如果不參加會發生什麼事,因此應該還是屬於強制的性質。

正如大家所知,遠征的隊伍又再度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而完全覆滅,
對於日本的遠征也就只好以失敗告終。
關於蒙古遠征日本的理由,雖然有不少專家提出自己的看法,
但說不定其實只是因為第一次的遠征失敗,而就這麼不管的話,忽必烈的面子會掛不住的關係吧?

在艦隊全部覆滅之後,有數萬人以俘虜的身份落入日本手中,
其中的蒙古人及高麗人大多被殺,而南宋出身的兵士則全部被赦免。
這應該是當時的日本已經有了國際上的認知,南宋的人應該也是討厭侵略,
而且也是因其屬於被害者之故,所以才有所區別的。
當時的日本與南宋之間的交流已深,也瞭解其背景,知道他們並不是因為喜歡才這麼做的。
相對地,蒙古兵則是因為好戰,這是一般的認知。
至於高麗方面,則是因為他們在第二次遠征之際已是積極地在為蒙古軍領路的緣故。
只是或許是小國的悲哀,因為如果不聽從蒙古的話,
也許會遭到不好的對待,因此還不如積極地為其做事吧!

關於這時期的事情,在井上靖先生所著作的《風濤》這本作品中有著詳細的記載,
看了之後大概就能夠對受到大國壓迫的小國的悲哀能有真切的感受了。

此外,再從舊南宋領土內所建造的元之軍艦,
事實上沒受到什麼重大損害便因浸水而沉沒的這一點來看,以南宋的造船技術來說,
這樣的事情應當不會發生才對,因此這應當也是故意偷工減料的結果吧。
這也是舊南宋統領下的人民並不希望對日本進行遠征的另一項證明。

在這樣的狀況下,日本與元之間是不是就完全沒有往來了呢?
事實上並不是這個樣子的,除了兩國間有著確實的貿易之外,日本的和尚也會到元這邊來學習。
兩國之間雖然因有過戰爭而沒有正式的外交,但並不是就老死不相往來。
因此鐵倉幕府認為因為曾發生過那樣的事,
所以就沒有辦法回到和以前一樣友好的說法,其實也並不正確。
就算是沒有正式的外交,但是在貿易和文化的交流上還是得繼續進行的。

再說到元朝統治中國,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非常奇特的狀況,但在政治上這並不是極端不好的。
對元來說,只要能夠納人舊南宋,也就是江南的富裕就好了,
因此並沒有特別對其有什麼干涉,百姓的生活也幾乎完全沒有任何改變。
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知識分子。
由於科舉消失了,因此他們便無法借此獲得在朝廷出仕的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滿的情緒便逐漸地升高。

忽必烈當然對中國的文化有所理解,不過他並不耽溺。
而就算把蒙古人和色目人都給加起來,人口大概也只有二百萬人左右,
相對地舊南宋的人口卻有六千萬人之多,因而必須要以少數的民族來統治多數的民族。
然而這事本身的結構就有所矛盾,因此元朝的統治自然不可能長久,
但就算如此,還是必須要以極少數的蒙古人、以及作為其手足來作動的色目人,
來統治這些無論在文化上或經濟上均高度發展的多數民族。

科舉這件事情在當時也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制度,
像歐洲當時就正處於惟有貴族才有可能獲得出仕機會的狀態。
只不過,就算是形骸,也比完全破滅要來得好些。
以蒙古來說,如果能夠確立一種取代科舉的制度的話,那當然是最好的,
可是結果卻沒有,因此最後也只能再讓科舉復活。

科舉再度復活的時候,就依據蒙古人、色目人、漢人、以及南人的區別
——所謂的漢人,指的是舊金國領土內的漢民族;
而所謂的南人,指的則是舊南宋國內的人上一而分為四個組別,四組的錄取數量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如果光是靠實力來取決的話,那麼錄取者大概全部都是南人,因此必須要加以區別。
此外,蒙古人的考試科日也簡單許多,這對統治世界的蒙古帝國來說,
其所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

然而,讓科舉重新復活這件事情本身,
就代表著本來要拿來取代舊有中國制度的元之制度有著相當的破綻。
此外,以色目人擔任各地方的長官來執行行政工作這件事也有著不同的問題,
基本上就算色目人本身能力強好了,然他們並不見得會愛這片土地,
就算短時間之內要他們建立績業,大概也只會造成嚴重的壓搾問題吧。

對了,馬可.波羅這個人就是在忽必烈的時候來到中國的。
關於這件事似乎也有著不同的說法,在歐洲就有人寫書,
提出其實馬可.波羅並沒有到過中國的說法——不過這本書日本應該還沒有譯本出現就是了。

此一論調的根據在於馬可.波羅的書中對於萬里長城竟然完全沒有提及這一點上,
此外,對於纏足這種將女性的雙足以布緊縛以阻止其生長下一的這種習俗也完全沒有提到過。
只是,萬里長城在元代其實應該已在逐漸地腐朽破敗中,今日如此雄偉的長城乃是在明代重建的,
因此馬可.波羅對其毫不關心應當並非不可思議之事。
另外,馬可.波羅並不會說中國的語言,所以他應該是在色目人的社會之中活動。
纏足這件事情乃是中國人專屬的習俗,當時也不像在之後明代那麼地風行,
因此他沒有注意到應該也是能夠理解的。
不過事實上,關於馬可.波羅這個人來到中國的漢文資料幾乎付之闕如也是事實就是了。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有名的耶律楚材(註:西元一一九○~一二四四年。遼王族的子孫,雖曾出仕於金,但於西元一二一五年蒙古陷落都城燕京之時遭到俘虜,而開始出仕於太祖成吉思汗。後來,因深得太祖的信賴而常伴其左右,幫助政治上的運作。當太祖死後,依其遺命繼續輔佐太宗窩闊台,對其有相當大的助益。他不但壓抑了蒙古苛酷的征服戰爭以及支配征服地的過分行為,對於蒙古帝國諸制度的整飭也有相當的評價。只不過,亦有關於其功跡經過誇張的說法存在。——《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傳〉)。
關於這個人,在阿拉伯語及波斯語的資料中也幾乎見不到,但卻是確實存在的人。

關於蒙古的歷史,漢文的資料到底有多少可信度是一個問題,
如果不將數國語言的資料加以對照的話,實在是很難勾勒出一個立體的輪廓。
由於漢文的資料全部乃由對蒙古人反感的中國人所寫的,因此也有著完全不可信的極端說法,
不過如果這麼說的話,對於被征服的一方,也就是輸家這邊的記錄完全加以漠視的狀況下,
要來述說這段歷史的話,我認為也是一個問題。

何況在蒙古的統治之下,從科舉復活這一類的事情來看,其制度本身就有著破綻。
本來元這個王朝是由忽必烈這種極具有能力的個人所建立的,當忽必烈不在時,
它就開始趨於衰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正如剛才所言,極少數的蒙古人要來支配大多數在經濟、文化上均較優越的中國人,
這樣的結構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此元朝也是不可能長久的。

雖說如此,在忽必烈死後,元朝還繼續保有了六十九年的統治局面,
我認為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了不起了。

當時的南方像杭州及泉州等都市,還持續著自宋代以來的高度繁榮,
而在北方,則有著大都這個城市的繁盛。
所謂的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北京成為全中國的首都就是自這個時代開始的。
由於其政治都市的屬性,可說是經過相當的人工雕琢。
除了有許多色目人居住其中外,國際色彩也十分豐富,是個相當具有魅力的都會。
只是它在經濟上必須要仰賴南方,「以南養北」的結構可說是時至今日依然存在。
也因為如此,忽必烈全面地改修大運河,用以強化與南方之間的聯繫。

沒有多久,在元的朝廷之內就捲起了爭奪勢力的陰謀,暗殺和內亂相繼不絕。
有一說法是因為當時氣候的條件變差,引起天災不斷。
因此在研究蒙古的歷史學家中就有人提出元乃是滅於人類不可抗力的天災的說法。
只是自古以來並沒有哪一個王朝是真正因天災而滅亡的,反倒是因為對天災的防範沒有作好,
失去民心方才滅亡的,而元應該也是其中之一。

當時黃河的洪水連年不絕,因此元朝便派脫脫(這個人是位非常認真的宰相)出馬,
他在下定決心之後集結了數百萬的勞動者,準備進行黃河的大型整治工程。
這應當是十分有益的事業才是,只是在工程結束之後,
這數百萬的勞動者就同時遭到解雇,一下子產生了數百萬的失業人口。
這些人全都是從事土木工程的人,健壯而有體力,為了要養家活口就只好選擇成為盜賊一途。
當然並非只有這麼一個原因,總之天災還是繼續不斷,而元的朝廷則忙於內部的抗爭,
根本沒有辦法對應,於是不久之後就釀成了全國性的叛亂。
其中,最初自元的統治下脫離的,當然就是江南的部份。

脫脫對此事的反應就是率領大軍出擊,一時之間雖然將反叛軍加以擊破,
然卻遭到嫉妒而因小人讒言,最後被逼到自殺的地步。
如此一來,元再也沒有足以支撐大局的人才,而只能眼看著叛亂之火不斷擴散燎原。

這時候,朱元璋(註:西元一三二八~一三九八年。在位時間為西元一二六八~一三九八年。明的初代皇帝〔太祖〕。出身貧賤,在元末的混亂之中因一家離散而成為僧侶四處流浪。後來因參加紅巾之亂而嶄露頭角,逐漸擴展自己的勢力。西元一三六四年自立稱為吳王。在此前後持續著與周圍其他有力人物的作戰,在其他人依次滅亡,因將小明王韓山童殺死而與紅巾軍決別。四元一三六八年於南京即上帝位,而後則努力於國內的平定及對元的討伐,完成了明帝國的開國,是興於江南而統一了華北的第一個王朝。他也開始建立一世一元的制度,用心於民政而促使社會安定。但反面看來,他亦建立以錦衣衛為中心的間諜網,且因殺死不少功臣而給人冷酷薄情的印象。同時,他也建立了明的專制體制等黑暗的部分。——《明史》卷一本〈太祖紀〉)於長江以南登場。
這個人正是明太祖、洪武帝。
他出身於貧困的農民,自小的時候就以到別人的家中幫傭為生。
以下就是他在看管牛隻時的故事。
當時,一夥年輕的同伴們因為肚子餓到快要死了,
於是他就大膽地殺了那隻牛,然後將肉分而食之。
為此,他遭到牛只主人的處分,不過,
那時吃到肉的少年們卻都因此而非常感動,發誓要一生跟隨著他。
第八十一位的徐達(註:西元一三三二~一三八五年。濠〔今安徽省鳳陽縣〕出身。跟隨趁著元末的動亂起兵的朱元璋,具有擁其建立明帝國的功績。雖和朱元璋同為農民出身,惟因具有軍事上的才能,因而能於江南盡力於地盤的確保,數度在危急之際解救朱元璋的事跡亦很有名。當朱元璋成為吳王后,他也盡力於確保其勢力以及全國的平定之上。朱元璋即帝位後,更與在華北的元軍進行對決,北上一路迫近大都。當元朝最後的順帝逃至上都之際,便乘機進佔大都。西元一三七○年亦曾以大將軍的身份與擴廓帖木兒作戰,將元軍驅逐回外蒙古。他除對朱元璋,也就是洪武帝盡忠外,對待下屬亦能苦樂共享,而深受部下之信賴。——《明史》卷一二五〈徐達傳〉),
就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這個人後來一時之間沒有了工作,就以僧侶的身份開始流浪,
不久後加入了叛亂軍,以實力獲得出仕的機會。
據說朱元璋這個人的容貌十分地怪異,當叛亂軍的首領見到他時也不由得大驚,
說這人並不是個普通之人云云。

當朱元璋開始嶄露頭角之後,以前的同伴們也都一一前來投靠,而逐漸地建立了自己的勢力。
像徐達是一開始就跟在朱元璋的身邊,而當朱元璋往上爬時,
第八十二位的常遇春(註:西元一三三○~一三六九年。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出身。跟隨朱元璋建立明帝國有功,其活躍僅次於徐達之後而有第二之稱。他和徐達共同轉戰於各地,將朱元璋的對手一一打倒,而展開了朱元璋即位為吳王以及明帝國之皇帝的道路。其中在西元一六六三年,於鄱陽湖與陳友諒的激戰之末攻破通往揚子江之要衝,乃是其最大的功績。後來在大破擴廓貼木兒進入陝西省,以及使元順帝北走等事件中亦有功,之後猝死於柳河川。——《明史》卷一二五〈常遇春傳〉)出現了,
他要求朱元璋將自己收為部下。
常遇春這個人也是曾經做過盜賊的,當別人問他人生的志向為何時,
他的回答是領著十萬大軍橫行天下,因此就被取了個常十萬的綽號。

從類型上來說,徐達是名智將,而常遇春則是猛將。
此外,在朱元璋之下也集結了許多的人才。
後來徐達和常遇春皆受封為王,號稱二王的兩人也正是立下最多汗馬功勞的人。

當朱元璋的勢力尚未完全成熟時,如果元以全軍之勢攻擊的話,我想歷史應該會有所不同才是,
但就在元還搞不定內部的抗爭之時,朱元璋在長江之南早已建立了穩固的勢力。

當時的朱元璋大致佔有在長江中游的位置,而在其上游與下游則各自有不同的強敵。
上游的敵人為陳友諒,而下游的敵人則是張士誠。
這兩個人在當初的勢力皆較朱元璋強,朱元璋可說是處在不知何時會被這兩人攻滅的狀態之下。
結果一開始,朱元璋就在鄱陽湖的決戰之中解決了陳友諒。

這個鄱陽湖乃是長江中游的一個大湖,約有日本琵琶湖的六、七倍大,
看起來就像海一樣,兩人便於其上進行大船團的決戰。

這時候,陳友諒這邊是以鎖鏈將船團連繫在一起,因此朱元璋便以火攻之。
這場鄱陽湖之戰在當時乃是非常有名的戰爭,在我的想像中,
也許《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便把它拿來作為描寫赤壁之戰時的參考也說不定。
總之,以火將以鎖鏈繫在一起的船團全部燒盡的作法是相同的。

而朱元璋讓陳友諒的有力部下看來似乎要造反,而由陳友諒自己親手將之除去的計略,
在赤壁之戰的描寫中也有十分類似的地方。

還有,我也曾聽聞被認為是《水滸傳》作者的施耐庵、
以及被認為其弟子的羅貫中(註:兩人皆為留名中國小說史上的人物。羅貫中除有留下西元一三四一年到一三六八年在世的記錄之外,詳細情況一切不明。出身地也有太原及杭州兩種說法。羅貫中傳世的作品除《三國演義》外還有多數,也有觀點是認為這只是此種作者的代名詞而已。而據說與羅貫中共同著作《水滸傳》的施耐庵,也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生歿年不明。近年,關於其位於江蘇省興化縣《續縣志》中有墓誌銘與列傳的說法也遭到懷疑。不管如何,從此處應可看出過去小說家地位低下的狀況)等二人,
在這時期便是於這一帶話動的說法。
不管如何,這此事都只有任憑大家的想像了。


在這一場所謂的鄱陽湖之戰中,一夜之間就造成了十萬餘的死傷,真的可說是一場大激戰。
當時有個名叫張定邊的勇將曾經躍上朱元璋的船,就在差一點要將朱元璋的首級給切下的時候,
常遇春從隔壁的船射了一箭將之射死,十分地驚險。
當朱元璋在將陳友諒給滅了之後,緊接著就回頭滅了張士誠,因而統一了江南。
關於這段故事也有被改編為京劇,劇名叫做「九江口」,還曾經在日本上演過。

就這樣,在統一南方之後,朱元璋正式登上帝位。
立國號為明,而成為明太祖洪武帝。
在這裡,太祖當然還是死後所稱的謐號,至於洪武帝的稱呼,則是因為他的年號為洪武的關係。
自朱元璋以後,中國開始了一世一元的制度,也就是一位皇帝只會有一個年號,
因此就以他的年號來稱呼這個皇帝,是以稱其為洪武帝。

接下來,為了要滅元以實現統一天下的願望,自然就必須送出軍隊北征。
這支北征軍的總司令為徐達,而副司令則為常遇春,兵數號稱有五十萬。
隨著軍隊的北上,元軍一一地遭到擊破。
這時,在元這一邊死守的人據說不少,不過諷刺的是,
這些人全都是科舉合格的漢民族文官,卻為了元朝而送死。

在這兒登場的乃是第八○位的擴廓帖木兒(註:?~西元一三七五年。沈邱〔位今河南省〕出身。擴廓貼木兒之名乃由順帝所賜,漢姓為王。是元有力官僚之甥,支撐著即將滅亡的元,勇敢地戰鬥,建立了不少功勳。惟畢竟無法改變元衰退之事實,自己也因觸怒順帝而受到疏遠。然而他自始至終對元盡忠義,即使是當元的家臣一一降服之際也未曾背叛過元。當順帝沒後,他也在新的皇帝之下力戰。西元一三七二年,他在與徐達之間的戰鬥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方才使得北元獲得安定。連朱元璋都對擴廓帖木兒深深傾倒,據說還將他的妹妹嫁給其第二王子為妃。——《明史》卷一二四〈擴廓帖木兒傳〉)。
抱歉在順序上有一些顛倒就是了。

擴廓帖木兒這個人乃是蒙古的貴族出身,
元朝廷內亂之時也在其中,而與其他的蒙古人同志之間相互討伐。
然而到了這個地步,這個人也只有為了屈居弱勢的元朝而起來戰鬥了。
只是雖然經過了一番奮戰,最後還是為徐達所敗,
一直被追到黃河岸邊,只有乘著水面的浮木渡過黃河脫逃的分。
一般來說,這應該不是靠游泳就能夠渡過的河流,
然他竟能夠游泳渡過黃河逃脫,也實在是蠻厲害的。
大致上看來,蒙古人是一生下來大概就能夠騎馬的民族,
對於游泳應該不是十分內行的,也因為這個緣故,更顯得了不起。

就這樣,徐達和常遇春所率領的明軍在渡過了黃河之後,
以山嵐一般的態勢迫向了北京——也就是元的大都。

當時在大都的乃是元最後的皇帝——順帝。
順帶本來還想靠著大都的城壁來與明軍一決生死,但最後還是選擇了打開城門往北邊逃亡。
是以明軍就在不流一滴血的情況下進入了大都。

順帝這個人非常著迷西藏的佛教,本來這應該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然而他沉迷的卻是怪異的西藏佛教,而且還耽溺於酒色,
殺死忠臣,是被稱為自取滅亡那一型的人。
關於這個人也有一些奇妙的軼事,那就是順帝其實並非蒙古人的說法。

當宋朝——就是杭州臨安府——在滅亡之際,當時幼年的皇帝一直逃往北方,
結果這個人在成年之後當了和尚,還偷偷地跟一名女子生下了一個小孩,據說這個小孩就是順帝。
這個說法在年代之上似乎有些不合,所以也許是孫子也說不定。
總之,這是一個傳說,並沒有要那麼精緻地求證的價值。

在此,順帝——基本上順帝這個人確實並非前任皇帝的親生兒子,
而是不知從哪裡抱來而後當上皇帝的,因此要說其從最初開始就身世奇怪也不是說不通。
不過總之他應該還是個蒙古的皇族,只是因為皇帝沒有後代所以才過繼過來的吧!
據說在當順帝知道自己出生的秘密時,就私下做了一些讓元加速滅亡的舉動,
但是這應當也只是傳說,而不是真正的史實,我只是告訴大家有這樣的說法就是了。

在普通的考量上,由於當時明軍的支配並非十分地穩固,站在順帝的情況來看,
一時先回到根據地的蒙古去避難,然後再伺機奪歸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只是明的支配在其後突然急速地穩固了下來,以致於再也沒有重新將其奪回的餘地。
結果,元的朝廷就因為從大都逃出一事而放棄了對中國本土的支配。

再提到蒙古的統治階層,說他們是為了不流不必要的血而引兵退卻,其實也沒有這麼美好的事,
基本上,要說他們是痛快的退卻其實也是很怪異的表現。
從結果看來,元王朝畢竟還不是中國的王朝,而只不過是外國攻進來的佔領軍之證據就在於此。
就像是強盜強硬地佔了別人的家,而當這個家待不下去時,就拍拍屁股走人一般。

不管怎樣,明統一天卞的大業成功了。
像朱元璋這樣從南方的長江流域興起,而後北上統一天下的皇帝,
也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個例子。

於朱元璋的部下之中,除了徐達和常遇春外,要說到其他的有名人物,
第一個要算是李文忠,他也是朱元璋的侄子。
接下來還是鄧愈、沫英、湯和,以上的四個人也都受到封王,
和前述的徐達及常遇春合稱「六王」。

這六王有留下他們的畫姿,其中李文忠和鄧愈在圖上還不見髭鬚,是以年輕男子的姿態描畫的。
可見他們應是在少年之時即建立了大功,很年輕就當上了高官才是。

再接下去還有馮勝,這個人的外號是常勝將軍。
雖然他的功績並不劣於前述的六王,但後來卻為不實的罪名所殺。

在這之後,元朝被流放至其本來出身地的蒙古高原,
而明朝則管這樣的元朝叫做北元,表示其已不再是正統王朝的狀態。
只是其勢力依然存在,還曾有派大軍南下的風頭,因此徐達便率大軍越過戈壁沙漠遠征。
迎擊的依然還是擴廓帖木兒,這時是以勝利收場。
實在來說,徐達這個人又不像唐代的李靖,他在騎兵戰的部份真的是沒有那麼擅長,
因此就算在以前於中國本土的戰鬥之中能夠對擴廓帖木兒連戰連勝,
但在遠征蒙古之時就反為擴廓帖木兒所敗了。

至於元順帝,則在自大都逃出之後沒有多久就死了,
因此朱元璋就對擴廓帖木兒還能繼續一直不斷地對元盡忠作戰感到欽佩。
當擴廓帖木兒的妹妹被俘虜之後,朱元璋還不論其敵方的身份,把她嫁給了自己的兒子。

再回到擴廓帖本兒身上,由於他擊敗了徐達,因此明軍也不再前往蒙古的範圍,
造成了中國本土與蒙古完全地分裂。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6 00:10 , Processed in 0.06601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