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劉禪 小名阿斗 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 俗稱後主..
再三國的歷史上, 一向是成王敗寇-想當然爾 阿斗身為一國之君卻將大好江山奉送給魏當然就不會有多好的評價了....
  在諸葛亮完成三分天下之十 我們來看一下蜀國鏞有益州間有荊州 東聯孫權西合犬戎南睦南蠻內文有諸葛亮之智加益,荊文官官僚;武有五虎上將兼 魏延 王平 廖化 關平等不可謂國勢不盛..先主在位時各安其位各盡 本分
府庫豐盈 兵又久經戰陣一度打的曹魏有遷都之意..要不是劉備硬要移師東征孫權在彝陵一役被陸遜火燒連環營損失七十幾萬大軍..蜀國不可小覷矣...

  阿斗一個應運時代悲劇而生的人,出生之時正值劉備新野大敗又幾乎喪失趙雲這個不得多得的猛將,所以他
會被他老爸丟到地上去 其實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反過來說 或許阿斗會備受寵愛也不一定) 所以"不祥之子"
可能就在他老爸劉備心理深深的烙印下來.....所以他可能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並不是那樣的受到寵愛再加上母親已死所以備受冷落..要不是他是嫡長子 那麼他的命運可能就會像其他皇朝的眾多皇子這樣就此平淡..
但是正因為他是嫡長子在傳統立長的觀念所以在白帝城才會有托孤諸葛亮 有才會有後來的皇位繼承,歷史才因此又對他多加上一筆..
   不過歷史的記載總逃不過成王敗寇的框框 所以對這個亡國之君當然也不會有啥好的記載 殊不見"扶不起的阿斗"這句罵人沒有用的話:樂不思蜀:這句成語都跟他脫不了關係..
   其實細究起來 阿斗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以當皇帝而言如果他是像唐朝或清朝那樣強盛時代的守成之主他可能會有一番作為..可是 三國的時代並不是一個凡庸的人可以留名青史的時代 他是一個有眾多才華出眾的人彼此競技的時代..文不如諸葛 武又不行的情況之下再加上他老爸留下的一班驕兵悍將又不是他所能統馭的情形之下只好將所有的權利交給諸葛自己當個橡皮圖章..當個虛位的元首這可不是一般人辦的到的...
是問有幾個人主再成年後能忍受一個如此的權臣~~諸葛亮~歷史上別朝不說光東漢就發生不少政爭是因此而發生..可是他卻甘於如此..樂當一個沒用的人..可是事實是如此嗎?....
  在一班驕兵悍將+上諸葛已死..好不容易可以輪到自己可以當家做主的時候..蜀漢又勢不可為了..司馬晉
一統天下態勢十分的明顯(中原經歷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人口生產力已恢復 當然不是蜀漢或是孫吳這些國若民貧的國家可以比的,所以在內無智臣外無勇將的情況之下 蜀之滅亡已是定數(一個國家並不是單靠一個人就可以支撐的,雖然姜維也不失為當世豪傑 但畢竟他是降將加上和蜀淵源不深致使其下屬並不如對諸葛
那般忠心的對姜維忠心..所以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情況之下蜀國情勢已大不可為...)
   換成是一般人 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不降還能怎樣呢? 於是乎他只好投降了司馬晉豐為安樂侯以全終身
換個角度而言這不也是一種人生智慧的表現嗎??以人君而言保全百姓不致生靈塗炭不也是一種仁的表現嗎
   所以我認為 以一人君而言能忍 能仁..以一主事者而言難清楚的判別時勢而做出正確的決定是有智,誰能說阿斗是一為無智無德無用之人呢?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呢??

我想阿斗大概不是當君王的料,像是南唐後主李煜不是也無心當君王,整日沉醉在琴棋書畫之中,
不理會國家大事?
何況是一個整天跟著宦官鬥蟋蟀,偷鳥蛋的阿斗了,開城投降大概對他來說也是好是一件,
畢竟他可以當他的安樂公,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可不是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呢??

[QUOTE=Syb.boss]我想阿斗大概不是當君王的料,像是南唐後主李煜不是也無心當君王,整日沉醉在琴棋書畫之中,
不理會國家大事?
何況是一個整天跟著宦官鬥蟋蟀,偷鳥蛋的阿斗了,開城投降大概對他來說也是好是一件,
畢竟他可以當他的安樂公,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可不是嗎?[/QUOTE]
其實或否換個角度而言,以天下大勢而言.以蜀漢益州一地而抗中原無非是螳臂擋車之舉,加上三國間持續不斷的戰鬥 其實以蜀吳兩國而言已是國弱民貧, 所以在接下來的時代裡沒有人會在因戰亂而得好處,,普羅大眾的願望無非是平息干戈過個太平的日子,沒錯  他是整天鬥蟋蟀偷鳥蛋,可是要知道當時情勢而言既已為所為何不過幾天的好日子,反觀中原在曹魏政權興起 在曹家祖孫三代的治理之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國力恢復經濟復甦
加上以當時代而言中原本就是人口較多的地方相對的國力就強大,統一之勢已是指日可待故而以一個領導人而言要捐名利如弊履而能上順天意 下體民心當下的決斷之明非平常人而可集,殊不見記載   "城中尚有甲士數萬
栗可支三年 尚有姜維全師劍閣之地(約20~30萬左右) 是問當時他是否可以玉石俱焚而焦土抗戰,孰勝孰負尚未可知,或遠走南蠻之地尚不失南面稱孤之位哉,所以單從這幾點而言而判 其實他並不如大家所想的那樣
顢頇不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呢??

演義中劉備與孔明的親密君臣關係被視為封建社會中最最完美的君臣關係的典範。而後主劉禪往往被批評為愚笨的表表者,例如"樂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都是貶低這位君王。

但正史中,劉備與孔明關係並非演義中親密,雙方政策上的意見分歧,及臨終托孤派李嚴制衡孔明。相反劉禪與孔明卻是最佳的黃金組合,現在以正史角度看這位樂不思蜀的後主。

劉備生前,孔明曾讚嘆劉禪“非常聰敏,超過人們的期望”。見孔明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後主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晉書.李密傳》載,李密認為劉禪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齊桓公相比,因為齊桓公得管仲稱霸,而劉禪得孔明而能抗強魏。在蜀國未年,魏軍兵臨城下,而劉禪因不戰而降而備受批評,王隱在《蜀記》中說:劉禪之所以寧背罵名而不作辨解,乃“全國為上之策”。如果只個人榮辱為重,堅決抗戰,無疑是令廣大百姓陷水深火熱之中 ,例如明未史可法拒降的楊州事件,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劉禪亡國之后,作為亡國之君,不僅自己生命,而且包括對蜀地百姓性命也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在敵國的待遇,直接影響晉國對蜀地百姓政策的嚴或寬。所以,後主須裝作愚不可及,處處隱藏自己才能,才能暪天過海,養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潛著過人的狡詐和過人機智。

裝作愚弱也非容易之事,莎士比亞曾說:裝傻要好也是要靠個人的才情;他必須窺伺被他所取笑對手的心情,了解敵人的身份,還得看準了時機;然后像窺伺眼前每一隻鳥雀的野鷹般,每個機會也不能鬆懈 。這是一種和聰明人的藝術般困難工作。周壽昌的《三國志集解》對後主有以下一後見解:“恐傳聞失實,不則養晦以自全耳。”所 以,后主不失為“通明智達”的一代君主。人與人其實很艱難長期相處,父子尚且不行,又何況君尊而臣卑而為臣又常直進諫的關係呢?

孔明的違背了先主的遺囑,進而代政,并長期大軍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後主總以大局為重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誤后很內疚,后主安慰:“勝負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貶三級后不久,為了不影響孔明的權威,仍給與行使舊有權力,等孔明稍有功績,後主即恢復孔明的職務,給予無限的信賴。諸葛亮死的消息傳來,劉禪連日傷感,而不能上朝,竟哭倒予龍床之上。當靈柩運回時,後主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

孔明逝世,後主仍保持其舊有政制。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順民意,從而保証了政局的長期穩定。劉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劉禪對此能著眼於遠處,實非很多君王所能及。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后主之賢,于是乎不可及”。

孔明急于北伐,後主曾規勸 :“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雖孔明置自己的意見不顧,但北伐決議一旦形成,後主還是全力支持孔明北伐。諸葛亮死后,劉禪馬上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可惜姜維長期擁兵在外及時常北伐曹魏,蜀國的國力繼續被大量被消耗在戰場上。司馬懿率大軍征伐遼東。劉禪曾專門下詔告誡蔣琬勿妄而行之,“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畔。”

為達權力平衡化,後以費禕為尚書令,主官政務,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制衡,但又各有側重。蔣琬死后,劉禪“乃自攝國事”,解決了蜀國多年“事無巨細,咸決于丞相”的政治體制。

劉琰的妻胡氏入賀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劉炎的猜疑,引致了惡性事件。劉庳接受教訓,廢除了大臣妻子母親宫廷朝賀的禮節。夏侯霸的父親為黃忠所殺,後主安撫前來投奔的夏侯霸時,說:“你父親的遇害,非我先人所為。”一語帶過後,套近乎說:“我的兒子還是你外甥!”使投降者安心歸順。魏延叛亂被殺,后主沒對魏延一概否定他的功,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厚葬之。”后人認為:“后主能作此語 ,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後主的胸襟比他父親劉備要大多了。

危難時,當斷則斷,使國家人民得以保全。如此決策,與“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不斷地鼓動老百姓為自己賣命”的劉備來比,不知進化了多少。跟吳主孫皓和晉朝開國皇帝武帝相比,後主不乏仁德名主。龐永認為:“殘暴之君在位,臣民頌他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視他為贅瘤。”孟德 斯鳩說:“那種歷史記錄讀來乏味的國家是幸福的。”王學泰說:“統治者的招撫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來,無論在當曷老百姓來看,還是從當代歷史學的角度來看,都應該是一件好事。因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價去換得一日之果腹;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看,少破壞一些社會財富也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世界二千年,中國五千年”,中國不健康的文化,以成敗論英雄。如果沒有對過去的正確歷史認識,就談不到現在與未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呢??

[QUOTE=雪姬]
劉禪亡國之后,作為亡國之君,不僅自己生命,而且包括對蜀地百姓性命也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在敵國的待遇,直接影響晉國對蜀地百姓政策的嚴或寬。所以,後主須裝作愚不可及,處處隱藏自己才能,才能暪天過海,養晦自保。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潛著過人的狡詐和過人機智。
。”[/QUOTE] 不僅如此 後主的容人雅量也非他人可比,君不見胡維庸之於朱元璋 年羹堯之於清雍正?哪各皇帝能容忍自己的臣下處處插手自己的事情並長期擁重兵你看 除了孔明 在前尚有姜維在後..以歷史而言這是另一種奇蹟
全國為上這一點就並非其他的君主所能設想的,其實他有還一種最早的制度形成--虛位元首-這不也是一種
民主的制度?舉賢能而委國以聽之--日本 ,英國等君主立憲的國家也才是在最近才形成這種制度其實後主本身並不笨 只是任用賢能本是國君當務之急孫權這一點作的不錯,但是他並沒向後主一樣,孫權每次都是在危及的時候才利用人家,如周瑜之乎赤壁 兵凶戰危才任命他為大都督,呂蒙之取荊州也是餵了某種目的才給予一定的權利;那像後主 孔明以丞相之責代行所有權利,要知道 丞相一般而言是要篡位者的重要職務 雖說劉被不得以讓孔明當了丞相 在孔明在街亭之失而自請連降三級時也大可不必再讓他攝行丞相之事,及至孔明病故仍讓姜維代行大將軍事權力雖無孔明之重,但手擁重兵而在於外這可是犯了君主之大忌他不但不猜忌他
反而殺伐之權一應讓他專斷這一點不可謂不是開君主立憲之先河..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呢??

其實 我並不是對這個人有特別的好感或是同情 只是我們後人對前人給予歷史評價的同時不能只以一言而敝之,對其貢獻也是要與以肯定的 歷史 不只是一種屬於官方的歷史,那是一種成王敗寇以成敗論英雄的不客觀的歷史 多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才能真正的了解歷史更能夠接近歷史真相而與古人神交而看清歷史的真相..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呢??

[QUOTE=roch11]以成敗論英雄[/QUOTE]
三國志遊戲的武將是以活得越久武力值越高做判斷的≧▽≦
(半開玩笑的...)
劉禪的大智若愚到底是真是假
也許是羅貫中為了劇情的需要突顯諸葛亮的人格高尚
但是黃皓弄權.與姜維的對立卻也是史書有記載的事實啊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呢??

我認為100/100得扶不起
因為諸葛亮的後繼者 姜維 由於蜀國的部將個個不合 阿斗又不管政事 姜維又被魏國大敗 於是
氣的投奔魏國


歷史小典故
話說 劉禪獻國後 遷都洛楊 魏元帝封他為 安樂公 給了很多銀兩 女人 一天司馬文王與安樂公喝酒 文王讓人跳蜀地的舞蹈 蜀國降將 聽了都見武思鄉 只有劉禪談笑自如
文王對賈充說:人對故國的無情竟然到了這種地步 諸葛亮都不能輔左他 更何況姜維~~
賈充說:這樣您才能併吞蜀的
第2天文王問劉禪:你想不想念蜀地 劉禪說:我在這很快活 並不想念蜀地
劉禪的原秘書說:以後文王問時你要回答 先人的墓在蜀 我每天心都向西飛去
之後文王又問 劉禪照著說 文王說:這多麼像你原秘書所說的話阿
之後劉禪才吱吱嗚嗚的說這是他告訴我的
出自 三國志 我所編的大意
你看劉禪多笨阿~~~~~~~~~~~~~~~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呢??

我也說一下.話說蜀國亡國後.黃皓與魏帝話曰:魏國無我豈可滅屬!魏帝反答:屬國無汝豈會亡國!由此可見這宦官的下場可是不怎麼好囉!!!!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阿斗是不是真的扶不起呢??

身為主君.其實並不需要有什麼過人的才能
以阿斗來講.只要擁有讓人臣絕對發揮能力的空間就足夠了
就這一點來說.劉禪已經可圈可點
至少孔明在世時是這樣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16 21:02 , Processed in 0.02525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