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騎士

☆☆☆☆☆☆☆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那位同學不要說話,專心聽嘛,數學很難嗎?靜下來很難嗎?給自己一次機會嘛,為什麼要這麼放棄自己呢?大家都一樣,好嗎?來,我把它寫在黑板旁邊,『給』…『自』…『己』…『一』…『次』…『機』…『會』…。大家隨時都可以看到提醒自己。」這是高中數學課老師時常上演的戲碼,變換的台詞很多,不過以「給自己一次機會」為最;然而,他在講什麼?

  在校園的宣導旗幟中時常會出現某類標語,以「自」為開頭,後接一字而成詞且具有正面意義,諸如自重、自愛、自省、自律、自覺、自發、自制等,最常見的即是關於反菸毒或飆車,會用自愛與自重來表現,而課業則跟自律比較常作搭配,不過,它們還是會被混著用,或者乾脆指涉反對所有「不良嗜好」而劈哩啪啦地用了推廣者所有想得到的字眼。

  這件事是在社會心理學課被老師提醒的;社會上對人的評價很多時後來自於此,即達成某種理想狀態是普遍可以透過人為的單獨之力去實踐、控制與管理,好比保持體重、不沉迷網路遊戲、每週唸書與複習預習、維持良好的運動與飲食習慣以確保健康、不亂花錢或浪費電源等;進而,當有人違反時,會被批評為「不自律」、「不自愛」、「不自重」,全部責任由違反者自己承擔。

  站在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歸責」把實際問題過於簡單化地處理,而忽略了外圍的淺在因素,影響一個人的態度甚至是行為的原因非常多,那通常不來自於一個人能力範圍內可輕易掌握的抉擇(比方說,在兩個蘋果中選一個來吃是可以輕易掌握的抉擇,而在必須深思熟慮的困難IQ測驗題中,要選出正確答案相對麻煩得多。在前者,我們可以輕易指責當他拉肚子的時候,為什麼要選那顆腐爛的蘋果;在後者,我們就很難因為他不夠認真與花精神去想問題而得到錯誤的答案,去批評他自作自受)。

  這類「自X」有一種強烈特色,那就是泛道德化的非難趨於嚴苛,這不是說適用上的困難度高,而是指承擔責任加重。當我們說一個人「不努力」,相對於說「不自重」或「不自愛」,後者更加強調的是「基本標準」的達成,換句話說,連基本要求都做不到,是讓人無法忍受的;「自己連自己都不愛、都不尊重,那你還能幹嘛?」是這些詞彙背後的邏輯,而跟通常為「標準以上」的「更努力」或「更認真」是兩回事。

  不過,問題不僅如此。那些時常被以「不自X」非難的事務中,也不盡然就真得是不該做的事或壞的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保守分子的非難。大約一年前,李家同先生受邀至某學校演講,學校學生扮演親善大使列隊迎接,讓李家同感到學生「不受尊重」,學校不應該讓學生迎接外賓,那只會讓學生以為自己永遠只能跟人低聲下氣;這件事後來經學校澄清是學生自願的,因此原本以為是學校要求學生這麼做的李家同,可能會變成對學生評價為「不自重」、「犧牲自己的尊嚴」,問題在於,這是否真得是不尊重自己?實質得進一步商榷。

  在教育場合或公共議題場合也時常出現一種對女性的聲音,當女性追求「物化自己」,當模特兒甚至是單純講究打扮,會被批評為「不自愛」或「不自重」,然而對她們來說,那不過只是一種展現自信、表達自我的方式而已;性工作議題上,性工作者也會被指責為「自我墮落」,而欠缺探討那套標準源自哪裡、是不是真得有道理。

  輕易歸責固然方便迅速,但面臨的問題是無法對症下藥,也讓更多人承擔不必要的責任犧牲權益、各種巨惡(*1)繼續在人間肆虐而無法獲得肅清;面對複雜的社會問題,我們必須審慎以對,起碼,必須顧及原因的結構性,人的意志影響力不見得都是問題核心。


‧‧‧



1. 〈人間巨惡〉:http://www.wretch.cc/blog/dustcentury/9122937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30 23:47 , Processed in 0.01743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