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名望的騎士

☆☆☆☆☆☆☆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文/DUST


  這是一個在我心裡打滾已久的想法,我把它叫作「純知識學習」,它的意思是,我們若把教育目標設定成X,則我們必須藉由教X來達成它,而非透過教Y或Z;例如,目標是獨立思考,則課程本身必須就是獨立思考,而不會是歷史或公民。(至於為什麼要稱為「純知識」,是因為一個知識若為單純的,則不會被賦與其他額外的任務,例如政治就是在講政治,而不會是在講社會人文或管理;政治固然有些關於社會人文與管理的概念,但那是「政治的社會人文與管理」,而非「社會人文與管理」的全貌。)

  這種設計的基本動機有二;其一,這種方式有助於讓學習單純化、直擊核心,因而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學好相關的知識能力。一個學生若對數字沒興趣,但卻喜歡邏輯,我們就很難透過訓練數學能力的方式來教導這位學生邏輯,甚至,當他數學能力不好時,我們可能還會誤以為他的邏輯能力不好(如下一段所述)。這是為了「排除不必要的學習障礙」,當我們嚷嚷著學習英文是為了培養國際觀時,卻完全不顧那些靠中文瞭解世界的人,要求他們一定得學英文來走入國際;在許多時後,妥善運用網際網路的華文資訊與博覽群書,會比現階段台灣所期待的英文人才們更具備國際視野(順帶一提,所謂的國際觀,並不是指「瞭解國際時事」這件事,而是指在判斷、解決問題時具有國際視野;例如外國經驗、各國制度比較、國際趨勢發展、全球化效應等等)。

  其二,我們要確保學生真正學會某樣知識,那就必須獨立審查那個知識的學習成果;例如,如果我們在意學生有沒有學會文字表達與用字遣詞的邏輯性、完整性,那就必須直接對這些項目做評價,而不是評價學生的國文科目能力;就上面這個例子來說,國文能力其實有著許多項目,裡頭可能包含A、B、C、D、E,若一個學生國文成績60分,並不代表他一定就是A、B、C、D、E全部都有60分的水準,而是會因為考試著重方向(例如配分比重、有沒有考出來)而有差異;當然,若是教育目標只在意學生的「國文能力」,那麼評價國文能力自然沒有問題,但是事實上,不管是學生或老師,都會期待與設定某些目標,而那些目標皆被歸納到國文課程裡。

  「純知識學習」並非無前例可循,曾經引起討論的「國中基測加考作文」就是一個很關鍵的例子;台灣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升高中測驗)自2001年廢除作文考試,而從隔年開始,包含中研院院士與各校教師,都呼籲應該讓作文考試重回考場,理由為「作文程度下降」、「遣詞用字不合時宜」,其中最令他們詬病的是網路新興用語(火星文、注音文等)與速食文化(我想這應該是指涉「求快」?);直至2006年,由杜正勝部長通過加考作文,但該年分數不採計,純屬實驗性質(國中生語文能力之參考),延至隔年正式實施。實施之方式,作文成績獨立計算(不納入國文),共配有12級分,因此基測由原來的滿級分300級分,升至312級分。

  以往在學校的課程設計上,作文皆被設為國文科目的內容,而非獨立項目(除了國小的作文課以外,不過我不確定那是不是真的被獨立成一科);若是我們同意,國文成績的高低意味著包含文字撰寫能力的好壞,那其實根本不需要加考作文,顯然這些贊成加考作文的人,都知道國文成績不代表所有國文教學涉及的知識能力成就,它只會基於考試內容而反應出某些特定能力成果而已。換句話說,若沒有考作文,我們是沒辦法藉由國文成績來瞭解學生的作文能力的。

  「純知識學習」在考試上也能作些思考;若我們在意學生的公民素養,那麼考「公民知識」顯然不太正確,因為公民素養並非由訊息構成,而是具有三種內容,分別為「訊息:知道某些資訊」、「內化價值:相信並願意實踐那些獲知的訊息」、「能力:實踐的方法與手段」;測驗公民知識,挺多只能獲知學生有沒有記憶訊息,而關於學生本身的價值內化與能力層次,我們無從評價。當然,要完全評價學生的公民素養是件困難的事,不過起碼我們都得認識,像是透過加考公民企圖提升學生道德(內化價值)這種事,根本是莫名其妙的。

  其實我們還是可以區隔成「教育目標」與「考試目標」,固然也許我們沒辦法測驗出某些知識能力的學習成果,但我們仍有機會教育這些知識能力來讓學生學習;「純知識學習」的思考在這裡的用處是,我們可以清楚地掌握教學與考試的任務目標,而不會空說大話設定一些不具因果關係的理想;這有助於我們檢驗教育目的、教材與教學內容,直到考試測驗與升學,這段過程中的各種互動關係是否有道理。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6 16:29 , Processed in 0.0266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