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克里斯Chris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蘇聯T-62主戰坦克


國別 蘇聯  

名稱 T-62主戰坦克
T-62 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  

研製單位 蘇聯
SU  

生產單位 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SU、CS、KP  

現狀 蘇聯已完成生產計劃  

裝備情況 蘇聯(14000輛)、阿富汗(100輛)、安哥拉(90輛)、阿爾及利亞(250輛)、保加利亞(100輛)、古巴(300輛)、埃及(600輛,其中100輛安裝英國生產的115mm滑膛炮)、伊朗(約150輛)、伊拉克(1600輛)、以色列(150輛)、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200輛)、利比亞(900輛)、莫桑比克(160輛)、索馬裡(30輛)、敘利亞(100輛)、越南(200輛)  


概述
T-62坦克是蘇聯繼T-54/T-55坦克之後於50年代末發展的一代新型主戰坦克,1962年定型,1964年成批生產並裝備部隊,1965年5月首次出現在紅場閱兵行列中。

蘇聯T-62坦克的生產一直持續到70年代末T-72坦克投產時為止,共計生產約2萬輛。為滿足軍火市場的大量需求,蘇聯還准許捷史斯洛伐克生產該坦克,在1973~1978年間大約生產了1500輛。朝鮮民主主義義人民共和國也在為本國和出口市場生產T-62坦克。

該坦克大量用於1973年中東戰爭,從實戰中暴露出射擊速度慢、火炮俯角小、115mm滑膛炮及其火控系統不如以色列105mm線膛炮等缺點和問題,有待改進和發展。


結構特點
一、總體佈置
車體為焊接結構,駕駛艙在車體前左,前右是彈藥倉,車體中部是戰鬥艙,動力艙在車體後部。

駕駛員有1個可向上升起並向左旋轉打開的單扇艙蓋,艙前有2個觀察鏡,靠左邊的觀察鏡在夜間可換成有30°視場、60m視距的TBH-2紅外駕駛潛望鏡。在駕駛椅後的車體底甲板上開有向車內打開的安全門。車體前上裝甲板裝有防浪板,板的右側有2個前燈,靠左邊的是白光燈,靠右邊的是紅外燈。

車體兩側翼子板上裝有外組燃料箱和工具箱,車體後部還可以加裝附加燃料桶。

炮塔為整體鑄造結構,呈圓形,安裝在車體中部。炮長在火炮左側,車長位於炮長後上方,裝填手在火炮右側。車長和裝填手各有1個艙口,艙蓋為單扇結構,向後開啟,可在垂直狀態時閉鎖。炮塔外部焊有供搭載步兵使用的扶手,炮塔頂部正後方開有1個拋殼窗。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2A20式115mm滑膛坦克炮,炮身全長6090mm、全炮重2382kg、身管長5740mm、身管重1720kg、正常後坐長為340~410mm、極限後坐長430mm、高低射界為-4°30′~+17°。發射炮彈後火炮自動回到3°30′仰角位置,以便裝彈。

該炮配有自動拋殼機,由上架、下架和拋殼窗3部分組成,位於防危板活動部分上方,利用火炮後坐時儲存的能量將射擊後剩下的空彈殼拋出車外。

筒式反後坐裝置安裝在火炮下方偏右位置上。

115mm滑膛炮配有雙向穩定器,由1個電氣-液壓系統和1個直流電傳動系統分別實現火炮高低向和水平向的瞄準與穩定,其工作原理與T-55坦克使用的СТП-2雙向穩定系統相同,但是由功率加大的緣故又對某些部件進行了修改。


    2.彈藥
該滑膛炮可以發射ОФ-18式尾翼穩定榴彈、БК-4式和БК-4M式尾翼穩定破甲彈和БМ-6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該坦克的彈藥基數為40發,正常配比為榴彈17發、脫殼穿甲彈13發、破甲彈10發。40發彈的布放位置是駕駛員右邊的前組彈架油箱存放16發、中組彈架20發、炮塔右壁2發、車體右甲板1發和1發空包彈。

脫殼穿甲彈重20.95kg,初速1600m/s,直射距離1700m,膛壓在294.3MPA(3000kgf/cm2)以上。榴彈重28.5kg,初速1000m/s,膛壓在235.4MPa(2400kgf/cm2)左右。破甲彈重25.3kg,初速1000m/s,破甲厚度400mm,膛壓235.4~245.3MPa(2400~2500kgf/cm2)。


    3.火控系統
車長指揮塔有4個潛望鏡,2個裝在車長艙蓋上,2個在指揮塔前部。車長還有1個TKH-3晝夜合一雙目潛望鏡,內有紅外光路,與指揮塔前安裝的紅外大燈配合使用。該鏡的晝間放大倍率為5×、視場為10°,夜間放大倍率為4.2×、視場為8°,當與ОУЗГК紅外探照燈配合使用時,有效視距為400m。使用 旋轉反射鏡組實現晝夜型轉換。車長使用瞄準鏡手柄轉動車長指揮塔,並操作探照燈、目標指示設備和其他系統。

炮長有1個ТШ2Б-41У望遠式瞄準鏡,鏡上刻有發射不同彈種使用的高角旋轉分劃線,該鏡有2個放大倍率,當放大倍率為3.5×時視場為18°,放大倍率為7×時視場為9°。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最大瞄準距離為4000m,破甲彈為3700m,18號榴彈為4800m,11號榴彈為3600m。炮長另有1個ТПН1-41-11紅外潛望瞄準鏡,與主要武器右邊並列安裝的Л-2Г紅外探照燈配合使用,夜間有效視距為800m,該鏡有5.5×的放大倍率和6°的視場。炮長還有1個ТНП-165潛望鏡,放大倍率為1×。

炮塔右邊有1個供裝填手向車前方向或車後方向觀察用的ТНП-165單目潛望鏡。


    4.輔助武器
裝有1挺TM-485式7.62mm並列機槍,由250發彈的彈箱供彈,射速為200~250發/min。

後期生產的T-62坦克裝有1挺ДШКМ式12.7mm高射機槍,安裝在裝填手艙外由裝填手在車外操作。

該坦克上還備有1支AK-47式衝鋒鎗、1支信號槍和數枚手榴彈。

車上攜有7.62mm機槍彈2500發,分別儲放在5個彈箱內。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該坦克上安裝的B-55-5發動機系T-54坦克的B-54發動機的改進型,與T-55坦克的B-55發動機基本相同,外形尺寸和安裝位置沒有大變化,標定功率為426kW(580馬力)。

    2.傳動裝置
該坦克的傳動裝置與T-55坦克的基本相同,僅作了局部修改。


傳動裝置包括變速箱、轉向裝置和側傳動,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為了提高齒根強度,將三檔和四檔齒輪改為26°的大墳力角齒輪,採用人工手動方式變速;轉向裝置為二級行星式轉向機構。

    3.冷卻系統
與T-55坦克相比,該坦克的水散熱器由管片式改為管帶式,增大了散熱面積和提高了散熱效果;仍採用T-55A坦克的風扇,只對風道作了一些改進。

由於發動機頂蓋上的空氣濾清器進氣口改至發動機頂蓋右邊緊貼右側甲板部位,為形成良好的風道,風扇下方的車尾下裝甲板局部向外凸出。

該坦克的水散熱器面積約為64m2,冷卻液容量為77L。


    4.行動裝置
該坦克仍採用扭桿懸掛。車體每側有5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1個前置誘導輪和1個後置主動輪。在第一和第五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液壓減振器。

新履帶由96塊履帶組成,重1386kg,為鋼質單銷式履帶。在距履帶銷頭部28mm處,開了1個卡環槽,以便安裝彈簧卡環,防止履帶銷脫落。主動輪正前方的車體上焊有推銷鐵。

該坦克還配有非制式裝備的銷耳掛膠履帶,使用時,需將主動輪齒圈換成有14個齒的專用齒圈。


四、防護系統
    1.裝甲防護

該坦克的車體裝甲厚度與T-55坦克基本相同,但為了減輕車重,車體頂後、底中和尾下等部位的裝甲厚度有所減薄,同時採取特殊的沖壓筋或加強筋等措施提高剛度。炮塔為整體鑄造結構,流線型較好,防護力較T-55略有增加。

    2.滅火系統
動力艙和戰鬥艙均裝有集中的溴化乙烯滅火裝置,可以由安裝在上述兩艙中的8個熱傳感器自動促動滅火,也可以由車長或駕駛員手動操作。

    3.三防裝置
該坦克裝有集體式防原子裝置,該裝置由РБЗ-1M輻射探測器/促動器、5個獨立的爆炸導火管機構和1個增壓風扇組成。箱形輻射劑量探測器裝在炮塔右側壓縮空氣箱後面,可感受γ射線或中子輻射劑量,起動增壓風扇和促動包括瞄準鏡、增壓風扇、排氣風扇、發動機進氣百葉窗和發動機冷卻空氣進氣管的關閉機構。

增壓風扇安裝在炮塔後部,橡膠軟管的一端與炮塔上的鋁套進氣口相連接,另一端裝在增壓風扇進氣口上。當增壓風扇葉輪以大約7000r/min轉速工作時,密封的車體裡可以形成一定超壓以防止放射性塵埃進入車內。

該裡未裝集體式防化學裝置,但4名乘員各配備1副防毒面具。


    4.煙幕施放裝置
該坦克與其他蘇式坦克一樣,裝有熱煙幕施放裝置,能產生250~400m長的煙幕,可持續大約4min,其持續時間的長短取決於當時的風力大小。施放煙幕時,坦克掛二檔或三檔行駛,每分鐘需要消耗10L柴油。


型號演變和變型車
    1.T-62M(北約稱T-62A)坦克
該坦克與T-62坦克的主要區別是炮塔的外形尺寸不同,取消了固定式裝填手艙蓋,代之以裝有12.7mmДШКМ式高射機槍的旋轉塔,但是高射機槍只能由裝填手在車外操作,機槍彈藥箱存放在炮塔外部右邊。此外,發動機頂蓋設計也有所不同,T-62M坦克還可以安裝同T-54/T-55坦克一樣的掃雷設備。蘇聯正在對T-62坦克進行類似美國對M60坦克一樣的現代化改造,改造計劃包括裝用激光測距儀和彈道計算機,採用新型車長和炮長微光瞄準鏡代替Л-2Г紅外探照燈的紅外瞄準鏡。

    2.T-62K指揮坦克
該坦克除裝備附邊通信設備外,還裝有THA陸地導航設備,1973年出現的陸地導航設備由陀螺儀羅盤,1個或2個羅盤指示器、續度校正裝置、里程表、坳力轉換器和計算器等部件組成。

陀螺儀羅盤安裝在炮塔左後部,指示車輛正在行駛的方位和方向,羅盤指示器裝在駕駛艙或車長指揮塔中,某些T-62K坦克裝有2個羅盤指示器,駕駛艙和指揮塔各裝1個。緯度校正裝置、里程表和動力轉換器裝在車體左側的炮塔裡,校正裝置可調節陀螺儀羅盤,使之與緯度變化相適應;里程表可將驅動軸的轉數換算成行駛距離;動力轉換器向THA-3陸地導航設備提供電能。計算器裝在炮塔內部炮長右邊,由其他部件提供信息,產生導航用的讀數。

導航裝置起動陀螺時間大約需15min,這時T-62K指揮坦克不能開動,否則損壞陀螺儀羅盤。因為羅盤有漂移並受其他機械因素影響,經過一定時間,例如數小時,需要將該裝置積累的誤差進行消除,即歸零。該裝置不能自動地將斜坡行駛距離換算成準確的水平地圖距離,但操作人員可以用手調節的校正裝置進行誤差較正。此外,該核算正裝置能根據道路情況,例如,對干的石砌道路、泥地或雪地,進行不同調整。

乘員一旦為導航裝置提供了起始位置和預定目標位置,計算器就可以連續和直接給出坦克的位置的航線讀數,至目標地的距離和方位。操作者以此數據可算出自己所處的地圖坐標位置。


    3.埃及T-62坦克
一些埃及T-62坦克的炮塔後部兩側裝有雙管發射器,發射埃及研製的薩克爾(Sakr)地對地煙幕火箭。


    4.裝法國GIAT 120mm滑膛炮T-62坦克
1986年中期,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GIAT)提出用裝在AMX40坦克上的GIAT 120mm滑膛炮取代T-62坦克的2A20式115mm滑膛炮。改換時,保留了原炮的高低機和方向機,從左邊裝彈改為從右邊裝彈,現有的反後坐裝置也要改進。

    5.裝L7式105mm火炮T-62坦克
為了在埃及試車,奧地利諾林坎(NORICUM)公司用1門英國皇家兵工廠(Royal Ordnance Factory)的L7式105mm線膛坦克炮改裝了T-62坦克的原2A20式火炮,整套更換組件包括L7式105mm線膛坦克炮及現有反後坐裝置、改進的炮塔後部拋殼窗、改進的彈藥倉、新的瞄準鏡分劃及應急擊發裝置。進一步的改進還包括被動夜視設備和簡單的火控裝置。

    6.改進型T-62坦克
許多T-62坦克,包括一些部署在阿富汗的蘇軍T-62坦克,裝有附加裝甲。

附加裝甲的類型有對負重輪上方燃料箱進保護的附加裝甲、對車體前上裝甲進行增強防護的附加裝甲和圍繞火炮兩側半圈炮塔的馬蹄形附加裝甲。

馬蹄形附加裝甲是一種被動防護裝甲,安裝時與炮塔體留有一定距離,安裝方法和佈置方式與T-64Б及T-80坦克的附加裝甲不同。

60年代蘇聯還出現過一種在炮塔後部裝有導彈發射器的T-62坦克。導彈用於對付空中目標。

    7.裝備新型履帶T-62坦克
70年代末,蘇聯為改裝T-54、T-55和T-62坦克專門研製了一種新型履帶,稱РМШ型履逞,使用這種履帶時需要更換與此履帶相配的主動輪齒圈。

    8.裝皇家兵工廠115mm坦克炮管T-62坦克
由於埃及不能繼續從蘇聯得到115mm炮管,英國皇家兵工廠向埃及供應RO 115mm坦克炮炮管以更換報廢的蘇制2A20式115mm炮管。

    9.T-62噴火坦克
該坦克的蘇聯名稱是TO-62坦克,與T-62坦克相同,只在115mm火炮旁並列安裝了1支噴火槍,噴火距離為100m。


    10.T-62-T(M1977)裝甲搶救車
50年代末,蘇聯用T-55坦克底盤發展了一種裝130mm火炮的ИТ-130型坦克殲擊車,其方案及外形與早期CY-100自行反坦克炮相似,與以T-62坦克底盤發展的坦克殲擊車一樣,只進行少量生產,而且至今尚未裝備使用,其中一些已改裝成裝甲搶救車。這種搶救車的外形與CY-85-T和CY-100-T的相似,用途是搶救牽引作業,車上未裝絞盤和其他搶救設備。蘇聯把它稱為T-62-T裝甲搶救車,美國稱它為M1977式裝甲搶救車。



T-62坦克車族
T-62坦克--------------------------T-62-T裝甲搶救車(M1977式裝甲搶救車)
  ----T-62M(北約稱T-62A)坦克
  ----T-62K指揮坦克
  ----埃及T-62坦克
  ----裝GIAT 120mm滑膛炮T-62坦克
  ----裝105mmL7式火炮T-62坦克
  ----改進型T-62坦克
  ----裝備新型履帶T-62坦克
  ----裝皇家兵工廠115mm滑膛炮T-62坦克
  ----TO-62噴火坦克



性能數據
型號             T-62
乘員             4人
戰鬥全重           37500kg
單位功率           11.4kW/t
單位壓力           75.5kPa
車長
 炮向前           9.750m
 炮向後           9.247m
車體長            6.247m
車寬             3.270m
車高
 至炮塔頂          2.208m
 至指揮塔機         2.360m
火線高            1.840m
車底距地高          0.430m
履帶中心距          2.640m
履帶著地長          4.240m
公路最大速度         50km/h
越野平均速度         30~32km/h
燃料儲備
 內組油箱          640L
 外組油箱          285L
 附加油箱          400L
公路最大行程
 不帶附加油箱        450km
 帶附加油箱         650km
土路最大行程
 不帶附加油箱        320km
 帶附加油箱         450km
涉水深(無準備)        1.4m
潛渡深            5.0m
爬坡度            60%
攀垂直牆高          0.8m
越壕寬            2.7m
最小轉向半徑         1.635m
發動機
 型號            B-55-5
 類型            4沖程12V水冷柴油機
 功率/轉速          426kW(580馬力)/2000r/min
傳動裝置
 類型            固定軸機械式
 前進檔/倒檔數        5/1
轉向裝置類型         二級行星式
懸掛裝置類型         扭桿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115mm/2A20/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7.62mm/TM-485/機槍/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12.7mm/ДШКМ/機槍/1挺
車內武器型號/類型/數量     AK-47/衝鋒鎗/1挺
熱煙幕            有
彈藥基數
 115mm炮彈          40發
 7.62mm機槍彈         2500發
 12.7mm機槍彈         500發
穿甲彈初速          1600m/s
炮塔驅動方式         電液/手動
炮塔旋轉範圍         360°
車長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範圍         -4°~+17°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           有
 高低向           有
車長瞄準鏡型號        TKH-3
炮長瞄準鏡型號        ТШ2Б-41У
炮長夜間瞄準鏡型號      ТПН1-41-11
裝甲結構類型/厚度/水平傾角/材料
 車體
  前上裝甲         均質/100mm/30°/鋼
  前下裝甲         均質/100mm/35°/鋼
  側部裝甲         均質/80mm/90°/鋼
  頂部裝甲         均質/15~30mm/0°/鋼
  尾上裝甲         均質/20mm/88°/鋼
  尾下裝甲         均質/20mm/20°/鋼
 炮塔
  正面裝甲         均質/200~220mm/弧/鋼
  側面裝甲         均質/170mm/弧/鋼
  頂部裝甲         均質/30mm/弧/鋼
  尾部裝甲         均質/65mm/弧/鋼
三防裝置           有
滅火系統           有
光電報警或對抗設備      無
發電機電壓/功率/型號     28V/6.5kW/г6.5
蓄電池數量/電壓/容量     4個/12V/150Ah

蘇聯T-62主戰坦克.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蘇聯T-64主戰坦克


國別 蘇聯  


名稱 T-64主戰坦克
T-64 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  

研製單位 蘇聯
SU  

生產單位 哈爾科夫坦克制造廠
Харьковский Танкогый Завод,SU  

現狀 完成生產計劃  


裝備情況 蘇聯(8000輛)  


概述
60年代初,蘇聯在T-62主戰坦克定型生產後製造了多種新型坦克樣車,其中之一是T-64坦克樣車,該車由哈爾科夫坦克制造廠從1965年開始小批量生產。

最初的T-64坦克沿用T-62坦克的115mm滑膛炮、火控裝置和穩定系統,火炮配有自動裝彈機,炮塔為鑄造結構,炮塔前弧部和車體前上裝甲板為含有非金屬材料的複合裝甲。由於自動裝彈機、火控系統、發動機和懸掛裝置經常出故障,所以最初的生產量很少。1965~1970年間,對該坦克進行了大量改進,可靠性明顯提高,此時將改進後的坦克定名為T-64A型坦克,並投入大批量生產。改進後的T-64A型坦克裝有125mm火炮,而且火控系統和穩定裝置也有了較大改進。

1970~1981年間,蘇聯一直在生產T-64A坦克,到1976年,駐民主德國蘇軍已用該坦克換裝了大量T-55坦克,1980年8月以後,駐匈牙利蘇軍也開始換用該型坦克。自1980年起,蘇聯開始生產T-64Б型坦克,該坦克的125mm坦克炮可發射AT-8鳴禽(Songster)反坦克導彈。

蘇聯生產T-64系列坦克約8000輛,全部裝備蘇軍部隊,尚未提供任何國家。




結構特點
一、總體佈置
該坦克的總體佈置與T-72坦克大體相同,然而主要部件,例如火炮型號、液氣懸掛、履帶、發動機和炮塔,均與T-72坦克不同。

T-64A型坦克的高度比T-62坦克低,火線高度大約下降110mm,主要原因是該坦克採用了既小又矮的炮塔。

坦克車體用裝甲鋼板焊制而成。車內分為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艙3部分。駕駛員位於車體內前部中央,有1個向上抬向右旋開的單扇艙蓋,艙前有觀察潛望鏡,前上裝甲板兩側有ФГ-125駕駛照明燈。

車體前上裝甲板中央位置有V型凸起,其間有3~4條橫筋,這樣凸起可起防浪板作用。前下裝甲板外裝有推土鏟,還備有安裝KMT掃雷器的托架。車體兩側裝有外張式側裙板。

炮塔為鑄鋼件,裝在車體中部上方,中彈率高的正面面積窄小,炮塔呈卵形,頂視圖呈盤狀,高度比從前炮塔都矮。

炮塔內有2名乘員,車長在右邊,炮長在左邊,因採用自動裝彈機裝填炮彈,故無裝填手。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
T-64A型坦克裝有1門2A26式125mm滑膛坦克炮,炮管比較長,為單肉結構,採用橫楔滑動式炮閂,炮塔中央裝有圓筒形抽氣裝置,炮塔外部裝有4段輕金屬勢護套。炮管壽命為:常規彈600~800發,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280發。


    2.彈藥
2A26式125mm火炮通常發射3種不同類型的炮彈:一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初速為1600m/s,最大有效射程為2100m,穿甲厚度為375~335mm;二是尾翼穩定榴彈,彈重23kg,初速850m/s,裝藥量4kg,最大直接瞄準距離為2300m,最大間接瞄準距離為9400m;三是初速為900m/s的空心裝藥破甲彈。

改進後的T-64Б型坦克的125mm火炮除發射普通炮彈外,還可以發射AT-8鳴禽反坦克導彈,有效射程為3000~4000m,破甲厚度為600~650mm。


    3.火控系統
該坦克裝有與T-72坦克同類型的火控系統,是安裝在T-55/T-62M坦克上的簡易型火控系統的改進型。該系統包括合像式光學單目測距儀、紅寶石激光測距儀、模擬式彈道計算機、ТПД-2炮長瞄準潛望鏡、ТПН-1-49-23炮長夜間瞄準望遠鏡、車長晝夜合一觀察潛望鏡、ТКН-3觀察鏡及紅外探照燈、火炮/炮塔控制放大器、手動/機動火炮俯仰驅動機構、炮耳軸傾斜傳感器、瞄準點注入裝置以及射擊控制面板等。

作為激光測距儀的輔助設備的光學測距儀與主要武器聯動。瞄準鏡由車長操縱,內有測距刻度線、校準測距儀和炮膛軸線用的調整裝置及刻度照明裝置。

激光測距儀的使用使T-64坦克的首發命中率提高到80%以上。雙向陀螺穩定裝置的使用使該坦克在行進間的射角可以不受車體俯仰及橫向擺動的影響。

該坦克的紅外探照燈裝在火炮左側,T-72坦克則裝在右側,紅外大燈的夜間最大作用距離為800m。


    4.輔助武器
該坦克的輔助武器包括1挺安裝在火炮右側的ПКТ式7.62mm並列機槍和1挺裝在車長指揮塔外的新型HCBT式12.7mm高射機槍,炮塔左邊還裝有2個或3個12.7mm高射機槍彈匣。

並列機槍由彈帶自動供彈,射速為650發/min,有效射程為1000m,槍彈共2000發,分裝在8個彈匣內,每個彈匣裝250發彈。

高射機槍可360°射擊,主要對付空中目標,也可以對付地面目標,用彈鏈自動供彈,由車長操作。該機槍為風冷式,有效射程1000m,初速860m/s,共300發子彈,分裝在5個彈匣彈鏈上,每個彈鏈60發彈。


    5.自動裝彈機
該坦克的自動裝彈機與T-72坦克的自動裝彈機結構不同,彈丸和藥筒一起放在培訓彈槽中,再一起裝進炮膛。射速為6~8發/min。這種裝填機構較T-72的複雜,容易出現故障和損壞。後來改為分裝式彈藥,彈丸與裝藥分別放在上下兩層圓盤上,但彈丸仍垂直放置。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該坦克使用的是2沖程臥式5缸對置活塞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該發動機輸出功率為551kW(750馬力)。

從理論上講,2沖程發動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和輸出功率大等特點,然而它的油耗高、熱效率低、容易過熱、氣缸活塞容易變形、故障率高,因此,以後的T-72坦克重新採用了4沖程柴油機。

    2.傳動裝置
該坦克的傳動裝置與T-72坦克相同,為機械式行星變速箱,有7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採用液壓式操縱系統。
T-64A坦克可以進行以任何一側履帶為中心的轉向,但不具備原位轉向能力。


    3.行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液氣式懸掛和扭桿彈簧。車體每側有6個小直徑雙輪緣負重輪,有4個單輪緣托帶輪,僅托住履帶板的靠車體的半邊。誘導輪位置在前部,其直徑與T-72坦克相同,主動輪在後部,齒圈上有12個齒。在第一、二、五和六對負重輪位置處裝有筒式液壓減振器。

該坦克採用雙銷式銷耳掛膠的履帶,寬580mm,履帶板之間用端部聯結器連接。



四、防護系統
    1.裝甲防護

車體前部採用了複合裝甲結構,T-64A的炮塔是整體鑄造加頂部焊接結構,並列機槍射孔附近的炮塔壁厚約為400mm,主炮兩側的間隙裝甲中填有填料,頂裝甲板厚度約為40~80mm不等,炮塔側面裝甲厚120mm,後部裝甲厚90mm。

附加裝甲是T-64坦克提高裝甲防護的重要措施。在車體前下甲板裝有推土鏟,乘員艙內壁裝有含鉛防中子輻射的襯層,車體側面裝有張開式側裙板。


    2.反應式裝甲
-64Б和T-80坦克一樣,除採用新型複合裝甲外,還在車體前上裝甲部位和側裙板上,在炮塔的正面、側面和頂部等部位,裝有111塊反應式裝甲。

炮塔掃應式裝甲的安裝方式與T-80坦克有所不同,為雙層下傾式結構,上層有2排爆炸塊,下層為1層爆炸塊,而T-80坦克的為雙層呈朝前的尖角形,上下層各有1排爆炸塊。

    3.其他
三防裝置與T-72坦克相同。

該坦克裝有類似於T-80坦克的激光報警裝置。

T-64Б坦克裝有可探測10km範圍內直升機的探測裝置,為使用AT-8鳴禽導彈攻擊敵機提供了足夠預警時間。


在T-64A坦克炮塔前部兩側逐步補裝了煙幕彈施放裝置,該裝置由12個煙幕彈發射器組成,兩側發射器數量不等。T-64Б坦克因為安裝了反應式裝甲,煙幕彈發射器的安裝位置不在炮塔前部兩側,而是裝在炮塔左邊,分成兩組,共8個發射器。
在炮塔後部還攜逞有潛渡筒。


型號演變和變型車
    1.T-64基型車
該車裝有115mm滑膛炮、自動裝彈機和新的行動裝置。

    2.T-64 M1981/1(美國稱T-64A)坦克
該坦克為炮長安裝了改進型瞄準鏡、第四負重輪增加了限製器、加裝了煙幕彈發射裝置和安裝側裙板的鉸鏈。

    3.T-64 M1980/2坦克
該坦克裝有側裙板,其他與T-64 M1981/1坦克相同。

    4.T-64Б坦克
該坦克裝125mm滑膛炮,與T-80坦克一樣,可發射AT-8導彈,也可發射與T-72一樣的分裝式樣125mm炮彈,但自動裝彈機不同。該坦克還裝有激光測距儀和反應式裝甲。

    5.T-64B坦克
該坦克未裝高射機槍,但在指揮塔上裝有附加天線。炮塔中央有一套管,在停車工作時,可把一個車外多節高大天線插入該套管,行軍狀態時,天線桿和拉線裝在百葉窗後的一個管狀容器內。



性能數據
型號              T-64         T-64Б
乘員              3           3
戰鬥全重            38000kg        42000kg
單位功率            14.5kW/t       13.1kW/t
單位壓力            108kPa        81.4kPa
車長(炮向前)          9.100m        9.900m
車體長             7.400m        7.400m
車寬
 帶裙板                       3.640m
 不帶裙板           3.380m        3.380m
車高(至炮塔頂)         2.300m        2.200m
車底距地高           0.377m        0.377m
履帶寬                        580mm
履帶著地長           4.100m        4.400m
公路最大速度          700km/h        600km
涉水深(無準備)                    1.4m
潛渡深                        5.5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40%
攀垂直牆高                      0.8m
越壕寬                        2.72m
發動機
 型號                        5ТДФ
 類型                        2沖程臥式5缸對置活塞渦輪增壓柴油機
 功率                        551kW
傳動裝置前進檔/倒檔數                 7/1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115mm/2A20/滑膛   125mm/2A26/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7.62mm/ПКТ/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12.7mm/HCBT/機槍/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       12具         8具
彈藥基數
 炮彈                        40發
 7.62mm機槍彈                    2000發
 12.7mm機槍彈                    300發
 導彈             無          有
炮塔驅動方式                     電動/手動
炮塔回轉範圍                     360°
車長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範圍                     -5°~+18°
火炮穩定器
 高低向            有          有
 水平向            有          有
炮長晝間瞄準鏡型號                  ТПД-2
炮長夜間瞄準鏡型號                  ТПН-1-49-23
夜間瞄準鏡類型                    紅外
三防裝置                       有
光電報警或對抗設備                  有
電氣系統電壓                     24V

蘇聯T-64主戰坦克.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蘇聯T-72主戰坦克


國別 蘇聯  

名稱 T-72主戰坦克
T-72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  

研製單位 蘇聯
SU  

生產單位 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南斯拉夫和印度
SU、CS、PL、YU、IN  


現狀 蘇聯完成生產計劃  
裝備情況 蘇聯(8500輛)、阿爾及利亞(100輛)、安哥拉、保加利亞(150輛)、古巴、捷克斯洛伐克(400輛,本國製造)、埃塞俄比亞(40輛)、芬蘭(50輛)、民主德國(300輛)、印度(350輛,本國製造)、匈牙利(200輛)、伊拉克(500輛)、利比亞(160輛)、波蘭(400輛)、羅馬尼亞(30輛)、敘利亞(1100輛)、南斯拉夫(200輛,本國製造)  


概述
蘇聯在1961年開始生產T-62主戰坦克,以後研製了T-64主戰坦克,由於後者存在許多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未能大量生產。為了保持坦克技術的優勢,蘇聯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術,經T-70試驗車,發展成T-72主戰坦克。

該坦克1971年投產,1973年大量裝備部隊,從1979年起,還裝備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及羅馬尼亞等華約國部隊,同時向敘利亞、利比亞、伊拉克、埃塞俄比亞、阿爾及利亞和印度等國出口。

該坦克於1977年10月第一次向法國國防部長率領的代表團公開展出,接著又在同年11月的莫斯科紅場檢閱中公諸於眾。

1982年黎巴嫩戰爭期間,參加戰鬥的T-72坦克曾被以色列的制式105mm坦克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直升機發射的陶式反坦克導彈、155和203mm火炮發射的改進型常規炮彈以及美制集束炸彈的反坦克子彈擊毀了多輛。


結構特點
一、總體佈置
該坦克的車體用鋼板焊接製成,車內分為前前駕駛艙,中部戰鬥艙,後部動力艙3部分。

駕駛椅在車體前部中央位置,駕駛員有1個位於車體頂裝甲板上的艙口蓋,可從車內開關艙蓋。駕駛員開窗駕駛時,首先必須將火炮向一側轉動一定角度並加以固定,關窗駕駛時,晝間借助潛望鏡、夜間借助紅外或微光潛望鏡觀察。

車體前上裝甲板上有1個「V」型防浪板,並裝有前燈,型號為ФГ-125。駕駛員兩側的車首空間存放可防彈的燃油箱。車體前下甲板上裝有推土鏟,平時有防護作用。

車體兩側翼子板上有燃油箱和工具箱,車體後部還可以安裝兩個各200L柴油的附加油桶。

炮塔系鑄造結構,呈半球形,位於車體中部上方,炮塔內有車長和炮長2名乘員。車長在炮塔內右側,炮長在左側,他們各有1個炮塔艙口蓋。車長指揮塔採取雙層活動座圈結構,可相對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轉。

戰鬥艙中裝有轉盤式自動裝彈機,取消了裝填手,戰鬥艙的佈置圍繞自動裝彈機安排。

整個戰鬥部分連同車體頂甲板前傾1°30′,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時的俯角,可達-6°,而且火炮轉向後方時俯角自動抬高3°,避免與後部突起部相碰。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2A46式短後坐距離的125mm滑膛坦克炮,身管長是口徑的48倍,由身管、炮尾、搖架、駐退機、復進機、熱護套和抽煙裝置等部件組成。

火炮相對於炮塔的俯仰角為-4.5°~+14.5°,由於炮塔座圈向前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時實際俯仰角為-6°~+13°,火炮向後時實際俯仰角為-3°~+16°。

熱護套用輕合金薄板製成,共4節,抽氣裝置在炮管中段偏向炮口位置。


    2.彈藥
125mm滑膛炮可以發射3種分裝式炮彈: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ЗБК14М式尾翼穩定破甲彈和ОФ19式尾翼穩定榴彈。穿甲彈最大有效射程為2120m,初速 1800m/s,兩種穿甲彈的穿甲厚度分別為300mm/1000m和400mm/1000m;破甲彈初速為900m/s,最大直射距離為4000m,破甲厚度為475mm/1000m;榴彈初速為850m/s,最大有效射程9400m。

該坦克攜有39發炮彈,其配比一般為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12發、尾翼穩定榴彈21發和尾翼穩定破甲彈6發。

分裝式炮彈採用半可燃藥筒;自動裝彈機的旋轉輸彈機中存放22發炮彈,上層為藥筒,下層是彈丸;炮塔吊籃後的中組彈架存放9發炮彈;車體前部駕駛員右邊的小室存放4發炮彈,旋轉底板上立放3發、臥放1發炮彈。


    3.自動裝彈機
該裝彈機由旋轉式輸彈機、鏈式提升機、鏈式推彈機、火炮閉鎖器、自動拋殼機、控制盒和操縱台等部件組成。

旋轉式輸彈機中的炮彈按彈丸和裝藥分別存放在輸彈機的下層和上層,呈圓形輻射狀盎,由驅動電機將所需彈種轉至提升機提升位置,提升機提升彈匣內的彈丸和裝藥至火炮正後方位置,推彈機分別將彈丸和裝藥推入膛內,記憶盒記憶所儲放彈種。

在裝填之前,火炮閉鎖器將火炮固定在4°30′仰角位置上,以便進行準確裝填。自動拋殼機可將非可燃的短柱形金屬藥筒底殼自動拋向炮塔外。該炮射速為8發/min。

自動裝彈機出現故障時,可採取半自動方式裝填,其過程包括人工選彈、人工提升和人工推彈入膛。


    4.火控系統
車長指揮塔前面有1具TKH-3雙目晝夜合一瞄準鏡,它的紅外探照燈裝在指揮塔上。車長瞄準鏡兩旁各有1具潛望鏡,指揮塔艙蓋上有2個朝向左後和右後方向觀察的觀察鏡。

炮長艙蓋上有1個潛渡時裝潛渡筒的通氣孔和2個觀察潛望鏡,艙蓋左前位置有1具晝夜合一的周視瞄準鏡,紅外探照燈在瞄準鏡左前方。炮長瞄準鏡通過四連桿與火炮同步動作,型號為ТПН-2,左側是夜間使用的ТПД1-49-23紅外瞄準鏡,其目鏡高度與ТПД-2齊平。

早期的T-72坦克裝有合像式光學測距儀,基線長為1.5m,放大倍率為8×,測距範圍為1000~4000m。ТПД-2瞄準鏡右目鏡系光學測距儀的目鏡,測距時用炮長主瞄準鏡粗瞄目標,使目標置於視場中心區,目標圖像位於分像線上下,距離不符時目標垂直輪廓線在左右錯位,轉動操縱台使垂直線在分像線上對齊,此時距離指示線對著的數字即表示目標的實際距離。

改進型T-72坦克在炮長艙蓋前下方裝有激光測距儀。125mm火炮配有雙向穩定器。

    5.輔助武器
在主要武器的右側,並列安裝1挺7.62mmПКТ式機槍,配有250發待發射彈。車長指揮塔上裝有1挺新設計的HCBT式12.7mm機槍,它只能由車長將上身露出炮塔進行操作,對地面目標射擊的最大瞄準距離為2000m,對空射擊時的最大瞄準距離為1500m。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該坦克裝有1台B-46型4沖程12V60°水冷多種燃料機械增壓發動機,結構與B-54發動機基本相同,外形尺寸變化不大。由於該發動機採用機械增壓,標定功率比B-54發動機提高50%,達到574kW(780馬力)。為了安裝增壓器,取消了原發動機曲軸的第八主軸承,使發動機長度與B-54發動機基本相同。

該發動機在車內橫向佈置,可以燃用柴油、煤油和辛烷值為68~78號的汽油以及上述燃油的混合物。燃油供給量因燃料品種不同有差異,通過轉動轉輪、調節供油桿進行控制。轉輪上標有Д、К和Б3個字母,分別代表柴油、煤油和汽油供給位置,使用混合燃料時,需要將轉輪轉到燃用重油位置上。

    2.傳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行星式機械傳動裝置,由傳動箱、雙側變速箱和側傳動裝置及手動液壓操縱裝置組成。

傳動箱連接發動機、變速箱以及風扇、起動電機和壓氣機等裝置。

在車體兩側各有1個結構相同、用手動液壓操縱的3自由度行星式機械變速箱,它有4個行星排、6個操縱件、7個前進檔、1個倒檔,除變速作用外,還具有轉向、制動和切斷動力等功能。

直線行駛時,兩側變速箱同時換入相同排檔,通過剛性聯動軸的左右兩個操縱閥閥芯保證兩側變速箱同步操作。

一檔或倒檔轉向時,轉向側的變速箱制動,高速側掛一或倒檔;二至七檔轉向時,轉向側的變速箱檔位比高速側的變速箱低一檔,外側履帶保持原速。

傳動裝置中無主離合器,但具有主離合器功能,需要切斷動力時,只要操縱油路使換檔制動器和離合器油缸與回油道相連通即可。

側傳動裝置是單級同軸式行星減速器,太陽齒輪為輸入件,齒圈固定、框架輸出。

    3.冷卻系統
冷卻系統由離心式冷卻風扇、油散熱器和水散熱器等部件組成,採用了高溫冷卻技術。為消除水蒸汽對散熱效果的不良影響,系統中增加了1個膨脹水箱,收集氣缸排和水散熱器中的蒸汽,進行冷凝,返回水泵,部分水蒸汽經調壓活門排出水箱。

   4.行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高強度扭桿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6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3個托帶輪、1個前置誘導輪、1個後置主動輪,在第一、二和六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液壓減振器。

履帶為單銷式,銷耳掛膠,寬580mm,節距為137mm。

由於使用了難溶於水的ЯНЗ-2潤滑脂,行動裝置的使用壽命得到提高。

    5.潛渡設備
潛渡設備由進氣管、密封蓋、排氣閥、導航儀、排水泵等件組成。

進氣管分3節,按直徑大小依次套裝在一起,平時裝在炮塔後部或右後部位,使用時蓋可防止水大量進入車內;排氣閥可將發動機廢氣順利排出車外;排水泵可排除進入車體內的積水;導航儀確保潛渡時不迷失航向。

四、防護系統
    1.裝甲護防

該坦克車體除在非重點部位採用均質裝甲外,在車體前上部分採用了複合裝甲。

前上裝甲厚200mm,由3層組成,外層和內層分別為80mm和20mm的均質鋼板,中間層是100mm厚的非金屬材料,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2°。

炮塔為鑄鋼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2.張開式屏蔽板
早期T-72坦克車體前側部翼子板外緣各裝有4塊張開式屏蔽板,第一塊較小,其餘3塊稍大,由較厚的金屬板和橡膠板組成,以鉸鏈方式裝在翼子板上。鉸鏈上有彈簧,可將屏蔽板向外張開,與車體縱軸線成70~80°夾角。

坦克通過時,車旁障礙可以將屏蔽板壓至與車體平行,不影響坦克通過性;平時,屏蔽板用帶鉤的鏈條固定在與車體平行的狀態。

後期的T-72坦克裝有整體式側初板。張開式屏蔽板和整體式側裙板都具有防破甲彈的屏蔽作用。

    3.防輻射襯層
該坦克的駕駛艙和戰鬥艙四壁裝有含鉛有機材料製成的襯層,厚度為20~30mm,具有防輻射和防快中子流的能力,同時還能減弱內層裝甲破片飛濺造成的二次殺傷效應。

    4.三防裝置
三防裝置為集體防護式,由探測裝置、控制裝置、增壓風扇、濾毒罐、關閉機構等部年組成,可對進入車體的空氣進行過濾,車上濾毒器可對車內的放射性法埃及化學毒劑進行消毒。

    5.其他措施
車體前下甲板為均質裝甲,與水平面夾角為30°,其上裝有推土鏟,駕駛員可以從車內操縱推土鏟進行構築工事作業。不使用時,將推土鏟收起,置於前下甲板外側,可增加前下甲板的防護力。

在車體前下甲板上還備有安裝KMT-4G型掃雷器用的螺栓孔,安裝前需要收起推土鏟。蘇軍為每個坦克連配備了3具KMT-4型掃雷器。

    6.附加裝甲
該坦克能安裝類似於T-80和T-64坦克一樣的反應式爆炸裝甲。

    7.煙幕裝置
早期T-72坦克裝有與T-62坦克相同的熱煙幕施放裝置。施放時,駕駛員打開儀表開關接通油路,柴油經噴油霧化器噴入發動機排氣管的廢氣流中,柴油受熱蒸婦生成的蒸汽與廢氣混合後排出車外,過飽和狀態柴油蒸汽受冷迅速凝結形成微粒白色煙霧。
後期生產的T-72坦克除裝有熱煙幕施放裝置外,還裝有煙幕彈發射器,發射器數量隨車型不同而變化,例如T-72M1型制式坦克裝有12具煙幕彈發射器,炮塔右邊5具,左邊7具;1986年型T-72M1坦克裝有8具煙幕彈發射器。

    8.滅火裝置
該坦克上裝有自動滅火裝置,當探測器感受到存在火災信號時該裝置能自動控制滅火瓶噴出滅火劑進行滅火。


型號演變和變型車
自T-72坦克生產以來主要型號變化為:

   1.T-72坦克
該坦克系T-72的最初車型,裝2A26式125mm火炮,光學測距儀,未裝側裙板,炮長紅外探照燈裝在火炮左邊。

    2.T-72A坦克
該坦克車體側面裝有張開式屏蔽板,探照燈裝在2A26式火炮右邊。

    3.T-72Б46坦克
該坦克裝有2A46式125mm火炮,探照燈裝在火炮右邊,其他與T-72A相同。

    4.T-72Б(M)坦克
該坦克前裝甲加厚,其他與T-72Б46相同。

    5.T-72Г坦克(早期的)
該坦克裝有激光測距儀。

    6.T-72Г坦克(標準的)
該坦克裝有橡膠側裙板,其他與早期的T-72Г相同。

    7.T-72Г坦克(最後的)
坦克裝有滅火系統和12具煙幕彈發射器,其他與標準的T-72Г相同。

    8.T-72M坦克
該坦克加強了前裝甲,裝有滅火系統和激光測距儀,未裝煙幕彈發射器。

    9.T-72M1坦克(早期的)
坦克有附加的前上裝甲,其他與T-72M相同。

    10.T-72M1坦克(標準的)
該坦克裝有12具煙幕彈發射器,其他與早期的T-72M1相同。

    11.T-72M1坦克(1984年式)
該坦克無滅火系統,其他與標準的T-72M1相同。

    12.T-72M1坦克(1986年式)
該坦克裝有8具煙幕彈發射器,其他與1984年式相同。

    13.T-74坦克
該坦克是T-72的改進型,主要變化包括整體式側裙板、煙幕彈發射器、動力艙上方有附加裝甲板。

    14.T-72K坦克
此系指揮型坦克,車內有多台通信設備。

    15.БРЗМ-1裝甲搶救修理車
此系用T-72坦克論盤發展的變型車,車體左前部裝有液壓絞盤,締造盤起吊能力為12t;25t主絞盤的牽引拉力可以增加到980kN(10000kgf);車上還裝有輔助絞盤;車體前面裝有液壓操作的推土鏟。此外,還裝有拖牽設備、全套修理工具和搶救設備。

   16.ИМР戰鬥工程車
該車以T-72坦克為底盤用以代替用T-55坦克底盤製成的ИМР戰鬥工程車,備有車前安裝的V型或一字型推土鏟,車上還有1個液壓吊車,配有包括拔樹根的鋏子等多種吊具。


性能數據
型號             T-72
乘員             3 人
戰鬥全重           41000kg
單位功率           14kW/t
單位壓力           81.4kPa
車長
 炮向前           9.445m
  炮向後           9.275m
車體長            6.410m
車寬
 帶裙板           3.520m
 不帶裙板          3.380m
車高(至炮塔頂)        2.190m
火線高            1.645m
車底距地高          0.470m
履帶寬            580mm
履帶著地長          4.250m
公路最大速度         60km/h
越野平均速度         35~45km/h
燃料儲備           1600L
公路最大行程         460km
涉水深(無準備)        1.2m
潛渡深            5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40%
攀垂直牆高          0.8m
越壕寬            2.7m
最小轉向半徑         1.76m
發動機
 型號            B-46
 類型            12V水冷多種燃料機械增壓發動機
 功率/轉速          57kW/2000r/min
傳動裝置
 類型            行星機械式雙側變速箱
 前進檔/倒檔數        7/1
轉向裝置類型         離合和制動(一或倒檔)
               低速側變速箱降檔(二~七檔)
懸掛裝置類型         扭桿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125mm/2A46/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7.62mm/ПКТ/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12.7mm/HCBT/機槍/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       5+7具
熱煙幕            有
彈藥基數
 炮彈            39發
 7.62mm機槍彈        3000發
 12.7mm機槍彈        500發
穿甲彈初速          1800m/s
射速             8發/min
炮塔驅動方式         電動/手動
炮塔旋轉範圍         360°
車長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範圍
 炮向前           -6°~+13°
 炮向後           -3°~+16°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           有
 高低向           有
車長晝間瞄準鏡型號      ТКН-3
炮長晝間瞄準鏡型號      ТПД-2
夜間瞄準鏡型號        ТПН1-49-23
裝甲結構類型/厚度
水平傾角/材料
 車體
  前上           復合/204mm/22°/鋼、非金屬材料
  前下           均質/80mm/30°/鋼
  側部           均質/前80mm/90°/鋼
               後70mm/90°/鋼
  頂部           均質/前30mm/1°30′/鋼
               後20mm/1°30′/鋼
  底部           均質/20mm/0°/鋼
 炮塔
  正面           均質/約400mm/60°/鋼
               均質/80mm/30°/鋼
  頂部           有
滅火裝置           有
光電報警或對抗設備      無
發電機電壓/功率/型號     28V/10kW/СГ-10-1
蓄電池數量/電壓/容量/型號   4個/12V/140Ah/6-CT-140P

蘇聯T-72主戰坦克.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蘇聯T-80主戰坦克


國別 蘇聯  

名稱 T-80主戰坦克
T-80 Основной Боевой Танк  

研製單位 蘇聯
SU  

生產單位 蘇聯
SU  

現狀 生產  

裝備情況 蘇聯  


概述
蘇聯T-80主戰坦克是以T-64主戰坦克為基礎發展而來的,從80年代初期開始生產到1987年中期為止約有2200輛裝備部隊。



結構特點
一、總體佈置
T-80坦克的總體佈置與T-64主戰坦克相似,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央,車體中部是戰鬥艙,動力艙位於車體後部。為了提高對付動能穿甲彈和破甲彈的防護能力,車體前上裝甲比T-64坦克有進一步改進,前下裝甲板外面裝有推土鏟,還可以安裝KM-4掃雷犁。

炮塔為鋼質復合結構,帶有間隙內層,位於車體中部上方,內有2名乘員,炮長在左邊,車長在右邊,車長和炮長各有1個炮塔艙口。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仍是1門與T-72坦克相同的2A46式125mm滑膛坦克炮,既可以發射普通炮彈,也可以發射反坦克導彈,炮管上裝有與T-72坦克2A46火炮相同的熱護套和抽氣裝置。

    2.彈藥
125mm坦克炮可以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尾翼穩定破甲彈和榴彈3種炮彈,它們均為分裝式彈藥,用自動裝彈機裝彈。

部分T-80坦克裝備有用125mm火炮發射的AT-8鳴禽(Songster)反坦克導彈。

導彈制導控制器鋼箱裝在炮塔頂部右側的車長指揮塔正前方,不使用導彈時可以收藏在炮塔裡。

鳴禽反坦克導彈彈徑120mm,射程4000m,無線電指令制導,制導頻率8000MHz,彈長1200mm,導彈初速150m/s,助推發動機可將導彈飛行速度增大到500m/s,飛行3000m距離只需7s,飛行4000m需要9s。戰鬥部有破甲和殺傷兩種作用,用於反坦克,破甲厚度為600~650mm。每輛坦克攜帶2~4枚導彈。

該導彈用炮長瞄準鏡跟蹤目標,由火控計算機解算導彈位置及相對於瞄準線的偏差,將其轉換成指令信號並修正彈道。


    3.自動裝彈機
2A46式125mm火炮用自動裝彈機裝填炮彈,裝彈機的結構與T-72坦克的相同。彈藥分成彈丸和裝藥兩部分,分別儲藏在戰鬥艙底部的旋轉輸彈機的下層和上層,其餘彈藥分別存放在駕駛員旁的車前空間和戰鬥艙中,作為備用彈。

    4.火控系統
該坦克的火控系統比T-64坦克有所改進,主要是裝有激光測距儀和彈道計算機等先進的火控部件,但仍采主動紅外型夜視設備。

    5.輔助武器
在主要武器的右邊並列安裝1挺7.62mmПКТ式並列機槍,在車長指揮塔上裝有1挺HCBT式12.7mm高射機槍。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與T-64坦克不同,T-80坦克裝有1台新型燃氣輪機,是蘇聯採用燃氣輪機的第一種主戰坦克,標定功率約為724kW(985馬力)。

發動機的排氣口開在車體尾部裝甲板上。

    2.傳動裝置
燃氣氣輪發動機相匹配的是一咱有5個前百檔和1個倒檔的手操縱傳動裝置,也可以採用一種帶有預選器的、帶負荷自動換檔的變速箱。

    3.行動裝置
該坦克的車體每側有6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兩個半輪緣用螺栓相連接),3個托帶輪,1個前置誘導輪和1個有12個齒的後置主動輪。負重輪之間的距離不等,第二和第三、第四和第五對第五和第六對負重輪之間的距離明顯偏大。側裙板完全遮住了托帶輪。
履帶為雙銷結構,履帶板之間用端部連接器連接,其上有橡膠襯墊。T-80坦克的履帶比T-64坦克約寬50mm,履帶著地長也比T-64坦克增長250mm,因此單位壓力比T-64坦克小。


四、防護系統
    1.裝甲防護
車體正面採用複合裝甲,前上裝甲板由多層組成。其中外層為鋼板、中間層為玻璃纖維和鋼板、內襯層為非金屬材料。不計內襯層的總厚度為200mm,與水平面成22°夾角。車體前下裝甲分3層,總厚度為80mm的兩層鋼板和一層內襯層。除此之外,在前下裝甲板外面還裝有20mm厚的推土鏟。前下裝甲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包括推土鏟在內的鋼裝甲厚度達到100mm。炮塔兩側前部裝有儲存箱。


    2.附加反應式裝甲
與T-64Б坦克一樣,T-80坦克的炮塔前半圈和車體的前上裝甲部位裝有附加反應式裝甲。炮塔部位的反應式裝甲安裝結構形式與T-64Б坦克不同,T-80為上下兩排,兩排呈朝前的尖角形佈置,T-64為雙排下傾式佈置,其中上排有兩層,下排為一層。炮塔前部頂上也佈置有反應式裝甲,可對付頂部攻擊武器。車體和炮塔上的反應式裝甲的爆炸塊總數量在185~221塊之間,其中炮塔上有95塊。側裙板上沒有象T-64那樣的反應式裝甲。


    3.三防裝置
超壓式集體防護裝置是T-80坦克的制式裝備。


    4.煙幕裝置
T-80坦克的煙幕彈發射裝置安裝在125mm火炮兩側的炮塔反應式裝甲之後的位置。


    5.激光報警裝置
T-80坦克的激光報警裝置可能矣敵激光測距儀、激光指示器或激光精確制導裝置發出的激光作出反應,發出報警信號。在指揮型T-80坦克的車長指揮塔前的炮塔頂上還裝有能發出調製波束的激光指示器,它由矩形裝甲箱體保護著。


    6.其他
該坦克的其他制式裝備還包括平時載於炮塔後部的潛渡筒和載於車體後部的自救木。潛渡時須安裝兩根管,粗管進空氣(包括乘員艙所需空氣)、細管用於排氣。

為了增大坦克行程、車體後部還可以加裝附加燃料桶,進入戰場前或必要時可將該桶迅速拋掉。



型號演變
T-80 M1989(又稱SMT M1989)
西方最近報導的T-80 M1989或SMT M1989,不再採用燃氣輪機而是採用柴油機;不安裝反應式附加裝甲而安裝被動式附加裝甲。



性能數據
型號              T-80
乘員              3人
戰鬥全重            43000kg
單位功率            16.8kW
單位壓力            81.4kPa
車長(炮向前)          9.900m
車體長             7.400m
車寬              3.400m
車高(至炮塔頂)         2.200m
車底距地高           0.380m
履帶寬             580mm
履帶著地長           4.400m
公路最大速度          75km/h
燃料儲備
 車內             1000L
 車外             400L
公路最大行程
 帶附加燃料箱         600km
 不帶附加燃料箱        400km
涉水深(無準備)         1.4m
潛渡深             5.5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40%
攀垂直牆高           0.9m
越壕寬             2.9m
發動機
 類型             燃氣輪機
 功率             724kW(985馬力)
傳動裝置
 前進檔/倒檔數         5/1
轉向裝置類型          離合與制動
懸掛裝置類型          扭桿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125mm/2A46/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7.62mm/ПКТ/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12.7mm/HCBT/機槍/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       8~12具
彈藥基數
 125mm炮彈           40發
 7.62mm機槍彈          2000發
 12.7mm機槍彈          500發
 導彈             2~4枚
炮塔驅動方式          電動/手動
炮塔旋轉範圍          360°
火炮俯仰範圍          -6°~+18°
火炮穩定器
 高低向            有
 水平向            有
夜間瞄準具類型         主動紅外
裝甲結構 類型/厚度/水平傾角/材料
 車體
  前上            復合/200mm/22°/鋼、玻璃纖維
  前下            復合/100mm/30°/鋼
  側部            均質/60~80mm/90°/鋼
  尾部            均質/30~40mm/ /鋼
 炮塔
  前部            均質/400~500mm/ /鋼
  側部            均質/90~120mm/弧/鋼
  後部            均質/60~90mm/弧/鋼
  頂部            均質/40~50mm/弧/鋼
三防裝置            有
光電報警或對抗設備       有
電氣系統電壓          24V

蘇聯T-80主戰坦克.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蘇聯T-90主戰坦克




冷戰時期,前蘇聯陸軍曾有主戰坦克5萬輛之多,其中T-90是在役的最新型主戰坦克。在它之前,前蘇聯還有幾種主戰坦克也相當出名,而且它們之間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血緣關係,外形也基本差不多。


前蘇聯的第一種第三代主戰坦克是T-64。這是一種先進的高級坦克,主要為對付當時北約的威脅而研製,幾乎全部都部署在與北約靠近的戰區,而且從未出口過。但由於T-64的價格昂貴、結構複雜、保密程度又高,不可能大量生產裝備,也不能提供給盟國,所以70年代初,前蘇聯在它的基礎上研製了一種比較簡單廉價的主戰坦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T-72。因此也可以說T-72就是T-64的簡化版本。

T-72主要部署在遠東地區,不但大量出口,而且還有許多國家進行了仿製,其產量相當大,改進型號也非常多。直到現在,俄羅斯和不少國家還在不斷推出新改進的T-72主戰坦克,當然,其性能與早期的型號已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在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中,T-72的幾種出口型號表現不佳,敗在了以色列的「梅卡瓦」和美國的M1A1手下。所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前蘇聯為對付西方新型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脅,以T-64以基礎,研製出了一種比較先進的T-80主戰坦克。T-80是前蘇聯第一種採用燃氣輪機為動力的坦克,目前世界上除它之外只有M1系列使用同類發動機。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又以T-80和T-72為基礎,發展出了T-90主戰坦克。



事實上,T-90主戰坦克在研製初期也是T-72的一種改進型,但由於使用了T-80的先進技術,並且性能提高相當大,因而重新命名為T-90。它主要採用了T-72BM坦克的裝甲防護系統和T-80坦克先進的火控系統,戰鬥全重50噸,乘員3人,發動機功率840千瓦,最大公路行駛速度6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50千米。


與T-72和T-80相比,T-90的火力和防護系統都有不少改進。火力系統的改進表現在火控系統上。T-90的火控系統為1A45T型,是T-80y坦克上的1A45型的改進型,改進項目包括:彈道計算機、炮長測距/瞄準鏡、火炮穩定器等。T-90坦克的火炮和T-80y的型號相同,為1門125毫米滑膛炮,但彈藥做了改進,採用新型破甲彈和殺傷爆破彈,提高了對付反應裝甲的破甲能力。另外,T-90配有4枚9M119型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由125毫米滑膛炮發射,可用車內的自動裝填機裝填,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約750毫米,可使該坦克在敵坦克、車載反坦克制導武器和攻擊直升機攻擊T-90之前將其消滅。


防護系統的改進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炮塔的改進,二是加裝了「施托拉」-1型光電干擾系統。T-90坦克的炮塔是T-72BM坦克炮塔的改進型,是俄羅斯坦克炮塔中防護性能最好的一種,其基體是類似於英國「喬巴姆」裝甲的複合裝甲,加上附加裝甲而成。它的裝甲由一個交替地鑲有多層鋁板和塑料板的主裝甲殼體和一個可控制變形的部分組成。

在主裝甲外面,還加裝了「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施托拉」-1型光電干擾系統由四大部分組成:光電致盲器、激光報警探測器、抗激光煙幕彈發射器和系統控制裝置。在炮管的兩側裝有2個光電干擾發射器。該光電干擾系統通過產生一對酷似導彈後部的跟蹤應答信標的兩個假圖像,使制式有線制導的反坦克導彈的跟蹤器「受騙上當」。激光報警探測器受到激光的照射時能向乘員發出報警,該光電干擾系統可以自動方式工作,發射煙幕彈,使激光測距儀或激光指示器失效;也可以半自動方式工作,由車長決定是否發射煙幕彈。

T-90坦克上採用的是3D17型煙幕彈,該彈形成煙幕的時間約3秒,煙幕持續時間為20秒。這套光電干擾系統能連續工作6小時,能有效地對付諸如美國「陶」式、「龍」式、「海爾法」、「小牛」等導彈和激光制導炮彈,使西方國家大多數反坦克導彈的命中概率降低75%~80%。


T-90坦克從1994年開始小批量生產裝備俄陸軍起,即在不斷改進和提高。目前,它至少已有兩種變型車,即T-90E和T-90C,估計未來幾年還會有新的改進型出現。T-90及其改進型坦克很可能成為俄陸軍2000--2020年間的主要作戰裝備。這期間,俄陸軍將是T-64、T-72、T-80和T-90坦克並存的時代,但為簡化後勤保障,T-90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性能數據:
乘員:3人
武器配備:125mm火炮/導彈發射器×1門;7.62mm機槍(並列)×1挺;12.7mm機槍(高射)×1挺;煙幕彈發射器2×6具
彈藥基數:125mm炮彈×43發;7.62mm機槍彈×2000發;12.7mm機槍彈×300發
車長(炮向前):9.53m
車體長:6.86m
車寬:3.78m
車高(至炮塔頂):2.226m
車底距地高:0.47m
戰鬥全重:46,500kg
淨重:44,500kg
單位功率:0.91kg/cm2
發動機:V-84MS型12缸柴油機 840hp
公路最大速度:60km/h
公路最大行程:550km
燃料容量:1,200L
涉水深:1.8m
有準備涉水深:5m
攀垂直牆高:0.85m
越壕寬:2.8m
爬坡度:60%
側傾坡度:40%
裝甲厚度:保密
裝甲類型:鋼/復合/反應
三防系統:有
夜視裝置:有(車長、炮長及駕駛員使用)


主要識別特徵:
車體前上裝甲傾斜明顯,裝有附加裝甲。炮塔位於車體中部,動力艙後置。通常在車尾裝有自救木和附加油箱。發動機排氣口位於車體左側最後一個負重輪上方。
球型炮塔,頂部右側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炮塔後部兩側安裝有煙霧彈發射器。125mm火炮兩側各有一個shtora-1輔助防禦系統的箱式傳感器。
車體兩側各有六個負重輪,主動輪後置,誘導輪前置。行動裝置上部遮有側裙板,裙板靠車前端部分裝有附加的大塊方型裝甲板。


變型車種:
有供出口的T-90E/T-90S車型。

蘇聯T-90主戰坦克.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西班牙蘭斯主戰坦克

(未有該型坦克圖資料)

概述
1984年初西班牙陸軍提出需要裝備約400~800輛新的50噸級的主戰坦克以取代和補充現役的舊式坦克。為此多家廠商紛紛投標,最後可供選擇的4種車型有聯邦德國克勞斯-瑪菲的蘭斯坦克、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GIAT)的AMX-40坦克(特許生產)、英國維克斯(Vickers)公司的勇士(Valiant)坦克和意大利奧托·梅拉拉(OTO Melara)公司的改進型OF40坦克,至今尚未作出最後決定,但新坦克的承包商必須是西班牙的廠商。

蘭斯坦克是專門為西班牙陸軍而設計的,它實際上是豹2坦克的縮小型,具有相當的火力、機動性和防護,比豹2輕6t,符合50噸級的要求。

該坦克的主要部件(如發動機、傳動裝置、武器、懸掛裝置和履帶式)成本較低,研製週期短。採用該車底盤可發展裝甲搶救車,工程車和架橋車等。



結構特點
一、總體佈置
該坦克採用傳統佈置,駕駛艙在前,戰鬥艙居中,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在後。

駕駛員位於車首左側,配有3個前視潛望鏡。裝填手在炮塔內火炮左側,車長在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

該坦克炮塔比豹2小,前部兩側形狀各異,防盾四周較傾斜,彈藥補給窗口設在炮塔左側,炮塔尾部有一筐籃,電台裝在炮塔尾艙內。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和彈藥
該坦克採用聯邦德國萊茵金屬(Rheinmetall)公司的120mm滑膛炮,帶有熱護套和抽氣裝置,最大有效射程是4000m,可發射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曳光破甲彈,採用可燃藥筒。彈藥存放在車體前部駕駛員右側(27發)和炮塔尾艙左側。
該坦克安裝了與火炮配套的先進的火控系統,具有行進間射擊能力。


    2.輔助武器
該坦克在火炮左側裝有1挺7.62mm並列機槍,在炮塔頂部裝有1挺12.7mm機槍,由裝填手操縱,用於地面支援和防空,炮塔兩側各裝4具76mm維格曼(Wegmann)公司的煙幕彈發射器。

三、推進系統
    1.動力裝置
該坦克發動機採用聯邦德國MTU公司的MB871Ka-502型V-8柴油機,帶有廢氣渦輪增壓器和中冷器,標定功率為882kW(1200馬力)。與之配套的是一種液力機械傳動裝置。

    2.行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扭桿懸掛,每側有6個負重輪和3個托帶輪,履帶具有可更換的橡膠襯墊。


四、防護系統
外形低矮的蘭斯坦克前部採用最新的特種裝甲,可防動能穿甲彈和空心裝藥破甲彈;底甲板採用特種鋼構件使靠近兩側部位得到加強,改善了對地雷的防護;裝有車側裙板。


動力艙和乘員艙內均裝有火警探測和滅火抑爆系統。該車還裝有發動機廢氣熱煙幕施放裝置。

任選設備有陸地導航系統和敵友識別系統。



性能數據
型號            蘭斯
乘員            4人
戰鬥全重          49000kg
單位功率          18kW/t
單位壓力          84.3kPa
車長(炮向前)        9.588m
車體長           7.100m
車寬            3.740m
車高
 至炮塔頂         2.500m
 至車體頂         1.640m
火線高           2.030m
公路最大速度        70km/h
公路最大行程        550km
涉水深
 無準備          0.80m
 有準備          2.25m
潛渡深(裝通氣筒)      4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30%
攀垂直牆高         1.1m
越壕寬           3m
車底距地高         0.5m
履帶中心距         2.845m
履帶著地長         4.492m
履帶寬           635mm
發動機
 生產公司         聯邦德國MTU
 型號           MB871Ka-502
 功率/轉速         882kW/2600r/min
傳動裝置類型        液力機械式
懸掛裝置類型        扭桿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    120mm/Rh120/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數量      7.62mm/1挺
防空武器口徑/數量      12.7mm/1挺(裝填手用)
彈藥基數
 120mm炮彈         42發
 7.62mm機槍彈       2500發
 12.7mm機槍彈       500發
炮塔驅動方式        電動,備以手動
炮塔旋轉範圍        360°
火炮驅動方式        電動,備以手動
火炮俯仰範圍        -9°~+20°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          有
 垂直向          有
煙幕彈發射器口徑/總數量   76mm/2×4具
熱煙幕           有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意大利OF 40主戰坦克



國別 意大利  

名稱 OF 40主戰坦克
OF 40 Main Battle Tank  

研製單位 奧托·梅拉拉公司、菲亞特公司
OTO Melara SpA、FIAT SpA,IT  

生產單位 奧托·梅拉拉公司、菲亞特公司
OTO Melara SpA、FIAT SpA,IT  

現狀 完成生產計劃  

裝備情況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概述
OF 40主戰坦克是意大利奧托·梅拉拉公司和菲亞特公司為出口市場研製的。研製工作從1977年開始,奧托梅拉拉公司負責總體設計和總裝,菲亞特公司負責發動機與傳動裝置的生產。坦克型號的含義是,OF代表兩家公司的第一個字母,40表示該坦克的戰鬥全重約40t。

意大利研製該坦克主要針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東國家的需要。因為這些國家需要新坦克,但又感到象M1、豹2和挑戰者等先進坦克過於昂貴。該坦克是在豹1坦克基礎上改進而成,第一個型號OF 40MK1坦克的第一輛樣車於1980年製成,其部件類似於後期生產的豹1A4坦克。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訂購了18輛OF 40MK1型坦克,第一輛坦克於1981年交貨。1984~1985年奧托·梅拉拉公司又向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交付了18輛OF 40 MK2型坦克和3輛裝甲搶救車。早先交付的18輛OF 40 MK1型坦克經過改進達到了MK2型標準。
OF 40坦克還在泰國做過試驗,在埃及做過表演,並允許西班牙和希臘在本國生產。



結構特點
一、總體佈置
該坦克的車體用焊接方法製成,分為3個艙,駕駛艙在車體前右部,戰鬥艙在車體中部,動力艙位於車體後部。駕駛員有1個單扇艙蓋艙口,艙蓋升起後可向左轉動,以便出入駕駛艙和開艙駕駛,駕駛員前面有3具潛望鏡,中間1具在夜間駕駛時可換成艾裡塔利亞(Aeritalia)公司微光潛望鏡,座椅後的底甲板上開有安全門,駕駛艙左邊的車體前部空間裝有三防裝置和42發105mm炮彈。

炮塔系焊接而成,安裝在車體中部上方,車長和炮長在炮塔右側,裝填手在左側。車長有1個圓形艙蓋,可向後打開,其上有8具潛望鏡,可360°觀察,其中1具可換楊艾裡塔利亞公司微光潛望鏡。裝填手也有1個向後打開的艙蓋,前面裝有2具向前和向左觀察的潛望鏡。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由奧托·梅拉拉公司設計和製造的105mm線膛坦克炮,炮管上裝有抽氣裝置和熱護套,炮管長為口徑的52倍,採用立式滑動炮閂,同心式駐退機及彈簧式復進機,電控擊發,也可由手操縱脈衝發電機擊發,可發射北約組織的所有制式105mm彈藥,包括脫殼穿甲彈、榴霰彈、破甲彈、碎甲彈、煙幕彈和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訓練有素的乘員可達到每分鐘9發的射速。穿甲彈初速1470m/s,直射距離1600m。


作為任選設備,還可為該炮安裝雙向穩定系統。

    2.輔助武器
輔助武器包括並列安裝在火包左邊的1挺7.62mm機槍和炮塔上安裝的1挺7.62mm高射機槍。


    3.火控系統
OF 40 MK1型坦克的火控系統是由伽利略(Officine Galileo)公司研製的,由炮長火控系統、炮長望遠式瞄準鏡和車長晝夜兩用穩定瞄準鏡組成。火控系統由艾裡塔利亞公司生產的C215光學瞄準鏡、塞列尼亞(Selenia)公司生產的VAQ-33激光測距儀、火控計算機、車長控制及讀出裝置、炮長控制裝置和角度傳感器組成。

炮長的C215瞄準鏡放大倍率為8×,鏡上刻有105mm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以及7.62mm並列機槍射擊用的距離分劃。激光測距儀測距範圍為400~9995m。SFIM公司生產的車長的VS580-B瞄準鏡可360°旋轉,放大倍率為8×,可進行視距法測距,並具有發射上述3種炮彈用的距離分劃。


OF 40 MK2型坦克採用伽利略公司OG 14L12A或OG 14L12B火控系統,前者包括105mm火炮穩定系統以及橫風、藥溫、環境溫度和彈種傳感器;後者與OG14L12A型相似,但有穩定式瞄準鏡。炮長除了有1個與火炮並列安裝的8×望遠式瞄準鏡外,還有1個與激光測距儀合一的瞄準鏡,該鏡有7×和14×兩種放大倍率。微光電視攝像機裝在火炮防盾上方,監視器在炮塔裡。車長晝夜兩用潛望鏡有10×和3×兩咱放大倍率,在環形搜索使用時該鏡本身是穩定的,在射擊使用時隨動於火炮穩定。

火炮俯仰和炮塔回轉均採用電液方式驅動。炮塔旋轉360°需17s,火炮最大俯角為-9°,最大仰角為+20°,最大俯仰速度為7°/s。火炮和炮塔驅動由炮長操縱,但車長有超越控制系統,可優先於炮長控制火炮瞄準和射擊。


三、推進系統
該坦克的發動機和傳動裝置用法蘭盤連接,冷卻系統佈置在傳動裝置上方,3個部件構成獨立的動力組件,4人使用吊車在45min內可將動力傳動組件從車上拆下。


    1.發動機
該坦克採用MTU公司設計的4沖程10缸預燃室多種燃料機械增壓發動機,2200r/min功率為610kW(830馬力)。為了適應中東地區高溫多沙氣候,該機裝有可控制燃料供給量的熱帶裝置和專門供沙漠地區使用的溫度控制的徑向風扇。冷卻系統為水冷式。


    2.傳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聯邦德國ZF公司為豹1式坦克設計的4HP-250自動傳動裝置,發動機扭矩由變矩器傳入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變速操縱為電液式,但第二檔還備有機械操縱裝置,以便在電液操縱出現故障時能應急操縱坦克行駛。

在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之間裝有1個離合器,可從乘員艙手動操作分離,以便在低溫情況下使發動機容易起動,此時起動電機僅帶動發動機,而不帶動傳動裝置。

制動系統包括行車、停車和應急3種操縱系統,行車制動靠液壓操縱,停車制動由人工機械操縱,應急制動為液壓機械操縱。


    3.行動裝置
車輛每側有7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獨立扭桿懸掛裝置、前置的誘導輪和後置的主動輪。每邊有5個托帶輪。在第一、二、三、六和七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液壓減振器和限製器,可避免負重輪行程過量。

履帶為雙銷式,銷耳和履帶銷之間有橡膠襯套,履帶板和誘導齒用履帶銷串聯,履帶銷彼此間用端部連接器相連接。


四、防護系統
    1.裝甲防護
該坦克的車體有良好的傾斜角度、有較好的防彈效果,設計炮塔時考慮了跳彈問題。為防止炮塔和車體結合部卡彈,專門設計了彈道偏離裝置。

為提高車體側面防護,裝有用鋼加強的橡膠裙板,有一定的防破甲彈能力和防塵作用。

    2.三防裝置
該坦克上裝有核生化(NBC)防護系統,能有效地過濾放射性塵埃和化學戰劑,使進入車內的空氣為新鮮清潔空氣。該系統實際上是一套超壓系統,在車輛門窗全部關閉情況下用新鮮空氣建立一定超壓,壓力大小由乘員艙測量儀器監控。

    3.自動滅火系統
該坦克的自動滅火系統安裝在動力艙內,當動力艙起火溫度達到180℃時,艙內的傳感器便能自動觸發滅火系統,噴出滅火劑進行滅火。

    4.煙幕裝置
在炮塔兩側各安裝1組由4個煙幕發射器組成的煙幕裝置,由乘員在車內遙控發射。


型號演變和變型車

   1.OF 40坦克型號演變
該坦克共有兩個型號:OF40MK1和OF40MK2。兩者的主要區別在火控系統,詳見OF40坦克「結構特點」的火控系統部分。


    2.OF40裝甲搶救車
該車裝有1個前置絞盤,掛一檔時接力為343kN,加裝滑輪組時拉力可以增大。車體前部左側裝有1部液壓吊車,借助車前安裝的推土鏟支撐時最大提升重量為18000kg。推土鏟還可以用於推土填溝、清除路障。奧托·梅拉拉公司已向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交付了3輛這種搶救車。詳見「裝甲搶救車和修理車」部分。

    3.OF40坦克的新動力
菲亞特公司正在試驗一種735kW(1000馬力)的V12MTCA型柴油機,裝在OF40坦克上可使單位功率增大到16.2kW/t(22馬力/t)。

    4.OF40武器系統
利用OF40坦克底盤可以改裝出多種武器系統,例如安裝雙管35mm高炮製成類似獵豹的自行高炮,安裝奧托·梅拉拉公司帕爾瑪利亞(Palmaria)155mm榴彈炮製成的OF40 155mm自行榴彈炮。


F40車族
F40MK1坦克-------------------------OF40MK2坦克
(1981年)               (1984年)
  -------OF40裝甲搶救車
  -------新型動力OF40坦克
  -------OF40雙35mm自行高炮
  -------OF40 150mm自行榴彈炮



性能數據
型號          OF40
乘員          4人
戰鬥全重        45500kg
淨重          43100kg
單位功率        13.67kW/t
單位壓力        90kPa
車長
 炮向前        9.222m
 炮向後        8.114m
車體長         6.893m
車寬
 帶裙板        3.510m
 不帶裙板       3.350m
車高
 至車長瞄準鏡頂    2.760m
 至炮塔頂       2.450m
火線高         1.890m
車底距地高       0.440m
履帶寬         584mm
履帶著地長       4.250m
公路最大速度      60km/h
燃料儲備        1000L
公路最大行程      600km
涉水深
 無準備        1.2m
 有準備        2.25m
潛水深         4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30%
攀垂直牆高       1.1m
越壕寬         3m
最小轉向半徑      原位
發動機
 生產公司       菲亞特(FIAT)
 型號         MB838
 類型         4沖程10缸水冷增壓柴油機
 功率/轉速       610kW/2200r/min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       菲亞特
 型號         4HP-250
 類型         液力機械
 前進檔/倒檔數     4/2
轉向裝置類型      雙半徑再生式
懸掛裝置類型      扭桿
主要武器口徑/類型    105mm/線膛
並列武器口徑/數量    7.62mm/1挺
高射武器口徑/數量    7.62mm/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   2×4具
彈藥基數
 炮彈         57發
 機槍彈        5700發
 穿甲彈初速      1490m/s
射速          9發/min
炮塔驅動方式      電液/手動
炮塔旋轉範圍      360°
車長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範圍      -9°~+20°
火炮最大俯仰速度    7°/s
炮塔最大回轉速度    360°/17s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        無(MK2坦克有)
 高低向        無(MK2坦克有)
測距儀型號       VAQ-33
車長晝夜瞄準鏡型號   VS 580-B(MK1坦克)
炮長晝夜瞄準鏡型號   C215(MK1坦克)
夜間瞄準鏡類型     微光電視
三防裝置        有
滅火抑爆系統      任選
光電報警或對抗設備   無
電氣系統電壓      24V
蓄電池數量/電壓/容量  8個/12V/400Ah\

意大利OF 40主戰坦克.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意大利C1主戰坦克



國別 意大利  

名稱 C1主戰坦克
C1 Main Battle Tank  

研製單位 奧托·梅拉拉公司和伊維科·菲亞特公司
OTO Melara and IVECO FIAT.IT  


現狀 研製  


概述
1984年,奧托·梅拉拉公司和伊維科·菲亞特公司達成合作為意大利陸軍發展第二代主戰坦克的協議。根據該協議,奧托·梅拉拉公司負責C1坦克總體設計和武器系統研製,伊維科·菲亞特公司負責機動部件設備。該坦克最初叫特裡科洛雷(Tricolore)坦克,1987年改稱阿瑞特(Ariete)或蘭(Ran)坦克。

1988年初,已製成6輛C1坦克樣車,並交意大利陸軍試驗。原計劃C1主戰坦克於1989年投產,第一批的生產量為200~250輛,用以替換意大利陸軍中的M47中型坦克。1987年年中西班牙與意大利國防部達成一項協議,西班牙將參與該坦克的研製和生產工作。


結構特點
一、總體佈置
該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用軋制鋼板焊接而成,重點部位採用新型複合裝甲。

車內分成3部分,右前部是駕駛艙,中部是戰鬥艙,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

駕駛員有1個單扇艙蓋和3個潛望鏡,中間1具可以更換成被動式液視潛望鏡。

炮塔在車體中部上方,有3名乘員,車長在炮塔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炮塔左側。車長和裝填手各有1個向後開啟的單扇艙蓋,車長艙蓋前有1個周視潛望鏡。炮塔左側開有補彈窗。炮塔呈長方形,後部有1個大尾艙。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和彈藥
該城的主要武器是1門由奧托·梅拉拉公司研製的120mm滑膛坦克炮,配有動能彈和化學能彈。

    2.輔助武器
輔助武器包括1挺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7.62mm機槍和1挺安裝在車長炮塔艙蓋上的7.62mm高射機槍,高射機槍由車長在車內遙控射擊。


    3.火控系統
該坦克裝有伽利略(Officine Galileo)公司設計的TURMS OG14L3型坦克火控系統,該系統是用通用模件新設計的主要部件包括車長晝間周視瞄準鏡、炮長激光潛望瞄準鏡、彈道計算機、傳感器、炮口校正裝置,以及車長、炮長和裝填手控制面板。

由意大利和法國SFIM公司共同投資研製的車長周視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可360°旋轉和進行-10°~+60°的俯仰運動。該鏡本身帶穩定裝置,有2.5×和10×兩咱放大倍率。車長還有1個單人使用的電視屏幕顯示器,夜間可為車長顯示炮長瞄準鏡上的熱圖像。

炮長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由主穩定的頭部反射鏡、觀察鏡、激光收發器和熱圖像裝置等4個主要模件組成,裝在一個殼體內。晝間觀察鏡放大倍率為5×;夜間採用有寬窄兩咱視場的熱圖像裝置進行觀察,晝夜觀察鏡均通過同一個頭部反射鏡接收圖像。

炮長還有1個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由伽利略(Galileo)公司製造的望遠式瞄準鏡,放大倍率為8×,鏡上刻有3種瞄準分劃,供發射不同彈種使用。

彈道計算機為1台數字式微處理機,可完成全部彈道裝置(包括光學瞄準鏡、激光測距儀及伺服裝置)以及傳感器、車上自檢裝置和訓練裝置工作的計算、控制和管理。當該機出現局部故障時,計算機能使系統從正常工作方式轉為備用工作方式。
裝填手有兩個在炮塔頂部安裝的潛望鏡。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該坦克選用1台菲亞特公司的MTCA V-12型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標定功率為882kW(1200馬力)。

    2.傳動裝置
該坦克選用聯邦德國ZF公司設計的LSG3000全自動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在每個排檔可實現3個規定轉向半徑的機械轉向並能原位轉向。

    3.行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獨立扭桿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7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5個托帶輪、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
履帶為雙銷式,有橡膠襯墊。履帶板和導向齒先與履帶銷串在一起再用端部連接器將兩個履帶銷連接起來。


四、防護系統
    1.裝甲防護
該坦克的正面弧形區(包括炮塔正面、車體正面以及第一、二負重輪位置處的裝甲裙板)採用新型複合裝甲。

車體兩側的上支履帶及懸掛裝置被側裙板遮蓋著,從而提高了車體側裝甲的防護力。


    2.煙幕裝置
在炮塔兩側各安裝1組由4個發射器組成的煙幕彈發射裝置。

    3.三防裝置
該坦克裝有由意大利塞克爾(Seker)公司設計的、型號為SP-180的三防裝置。


性能數據
型號          C1
乘員          4人
戰鬥全重        48000kg
單位功率        18.4kW/t
單位壓力        83.4kPa
車長(炮向前)      10.540m
車體長         7.595m
車寬
 帶裙板        3.545m
 不帶裙板       3.420m
車高(至炮塔頂)     2.46m
火線高         1.910m
車底距地高       0.44m
履帶中心距       2.802m
公路最大速度      65km/h
公路最大行程      550km
潛水深         4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30%
發動機
 生產公司       菲亞特·伊維科
 型號         MTCA V-12
 類型         12V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
 功率         882kW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       聯邦德國ZF
 型號         LSG3000
 類型         液力機械
 前進檔/倒檔數     4/2
主要武器口徑/類型    120mm/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數量    7.62mm/1挺
防空武器口徑/數量    7.62mm/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   2×4具
彈藥基數
 炮彈         40發
 機槍彈        2500發
炮塔驅動方式      電液/手動
炮塔旋轉範圍      360°
車長超越控制      有
火炮俯仰範圍      -9°~+20°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        有
 高低向        有
三防裝置        有
電氣系統電壓      24V

意大利C1主戰坦克.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印度勝利主戰坦克


國別 印度  

名稱 勝利主戰坦克
Vijayanta Main Battle Tank  

研製單位 英國維克斯有限公司
Vickers Limited,GB  

生產單位 印度阿瓦迪公司
Avadi Compay,IN  


現狀 完成生產計劃  

裝備情況 印度(約1500輛)  



概述
1961年8月,為滿足印度陸軍對新型主戰坦克的需要,印度在評價了英國和聯邦德國的主戰坦克設計之後與英國維克斯有限公司簽訂了一項合同,包括在英國製造樣車,由維克斯有限公司供應90輛生產型坦克,並在印度馬德里附近的阿瓦迪市建造一家新的坦克生產廠。印度稱由英國維克斯有限公司設計的這種坦克為Vijayanta或Victorious,即勝利式主戰坦克。

該坦克又稱為維克斯MK1型坦克。最初的兩輛樣車於1963年製成,其中一輛交給了印度,另一輛留在維克斯公司供發展改進使用。維克斯公司埃爾斯維克工廠(Vickers Elswick Work)於1965年生產出第一批生產型勝利式主戰坦克,印度也於1965年1月生產出第一輛該種坦克,但是主要部件是英國供應的。此後,印度逐步擴大坦克部件的自給能力,最終達到全部部件在印度生產。

英國維克斯公司設計和製造的維克斯MK1型坦克重量在39t以下,但由印度生產的勝利式坦克戰鬥全重達到41~42t。

截止1984年初,印度完成了陸軍訂購的1400輛勝利式坦克生產任務,連同從英國進口的坦克在內,總共擁有該型坦克1500輛。

1981年初,英國馬可尼雷達系統(Marconi Radar Systems)公司獲得一項600萬英鎊合同,為印度勝利式坦克提供70套SFCS 600型坦克火控系統,同時附有選擇購買70套(600萬英鎊)SFCS 600型火控系統的附加合同。

然而到1988年初,只兌現了70套主合同。印度其餘勝利式坦克仍安裝印度巴拉特電子設備有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 Ltd)設計的坦克火控系統。1981年,英國巴爾和斯特勞德(Barr and stroud)公司向印度提供了1套已在奇伏坦(Chieftain)坦克和其他裝甲戰車上使用的帶激光測距儀的瞄準鏡供勝利式坦克試驗使用。

1983年,印度陸軍對分別裝有英國維克斯防務系統(Vickers Defence Systems)公司動力傳動裝置和美國康明斯(Cummins)公司動力傳動裝置的勝利式坦克進行了對比試驗,前者採用羅爾斯·羅伊斯(Rolls Royce)公司的康達(Condor)柴油機,後者使用康明斯公司KTA3柴油機。1983年年中印度宣佈從裡蘭德(Leyland)公司訂購了250台L60發動機,第一批150台,第二批100台。該發動機將在印度生產,但印度的生產能力不能滿足裝新車的改造老車的需要。

1987年春印度陸軍執行比松(Bison)計劃,按照此計劃勝利式坦克將要安裝新型發動機、新型火控系統、附加裝甲,火炮配有印度設計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炮口校正系統。

1987年年中,對3種裝有3種不同型號發動機的勝利式坦克完成了試驗工作,3種發動機是功率為551kW(750馬力)的珀金斯發動機(Perkins Engines)公司的康達(Condor)CV-12柴油機、聯邦德國MTU公司MB837型8缸柴油機和康明斯公司柴油機,將從中選定一種作為更新型動力裝置,其數量至少400台。

到1988年5月,該坦克更新用動力裝置仍未選定,為此珀金斯發動機公司與印度格裡夫斯·科頓(Greaves Cotton)公司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決定由格裡夫斯·科頓公司作為向該坦克供應康達CV-12發動機的印度代表。最初,由珀金斯公司供應全部零件,以後逐步增加印度自己生產零部件的比例。

在印度自行研製的阿瓊(Arjuna)主戰坦克上安裝的坎錢(Kanchan)式複合裝甲也將安裝到該坦克上。



結構特點
一、總體佈置
車體由軋制鋼板焊接而成,分為3個艙,駕駛艙在前部,戰鬥艙在中部,動力艙在後部。駕駛員在車體右前方,有1個單扇艙蓋和1個廣角潛望觀察鏡。駕駛員左邊是25發炮彈的彈倉。

炮塔為焊接結構,左邊有1個補彈窗,後部有1個儲物籃。裝填手在火炮左側,車長和炮長在右側。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及彈藥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L7A1式105mm火炮,該炮通常用12.7mm試射機槍瞄準。105mm火炮發射以下整裝彈:L28A1和L52A1脫殼穿甲彈、L64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L45A1脫殼教練彈、L37破甲彈和L39發煙彈。

    2.火控系統
車長有1個10×放大率的瞄準鏡和6個環視觀察的潛望鏡。炮長有1個帶彈道分劃的望遠式瞄準鏡。裝填手有1個觀察鏡。

位於印度馬德拉斯的坦克電子設備支援中心(Tank Electronics Support Centre)正在為印度150輛勝利式坦克生產巴拉特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的MK1A型坦克火控系統。該系統與巴爾和斯特勞德公司的帶激光測距儀的瞄準鏡裝在一起使用。

MK1A型坦克火控系統有1個改進的瞄準鏡架和1個能使瞄準鏡架與聯動裝置以及聯動裝置與火炮之間的浮動量最小的聯動裝置,使零位調整失真最小,並能改進火炮瞄準鏡的跟蹤精度和減少非重複性誤差。改進後的瞄準鏡架比現有鏡架更結實,瞄準鏡線的最大允許位移量為0.15密位,瞄準鏡的極限活動範圍為-7°~+18°。炮口校正系統光源總成包括鹵燈和黃色過濾器,可產生環形光束。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該坦克裝有1台與奇伏坦坦克相同的L60發動機(詳見「坦克裝甲車輛發動機」部分),由於該坦克比奇伏坦輕15t,所以有較高的單位功率。

    2.傳動裝置
該坦克的傳動裝置是TN12型傳動裝置,詳見「坦克裝甲車輛傳動裝置」部分。

    3.傳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扭桿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6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3個托帶輪、1個前置誘導輪和1個後置主動輪,在第一、二和六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液壓減振器。鑄造履帶板上有可更換的橡膠塊。

四、防護系統
該坦克除裝甲防護外,還裝有火災報警及車內滅火系統,可以選用三防裝置。



變型車
    1.勝利式130mm自行火炮
印度陸軍大約擁有100輛用勝利式坦克底盤改制的稱為石弩(Catapult)的自行火炮。該自行火炮比勝利式坦克多1對負重輪,取消了坦克炮塔,加裝了安裝1門130mm M-46式野戰火炮的炮塔,武器系統方向射界有限,車上裝有30發炮彈。


    2.裝GBT 155炮塔的勝利式自行火炮
利用勝利式坦克底盤安裝1個由英國維克斯造船與工程公司(Vickers Shipbuilding and Engineering)提供的GBT 155炮塔製成1輛自行火炮,該炮塔裝有1門155mm火炮,炮管長為口徑的39倍。該自行火炮曾進行過廣泛的火力和機動性試驗。



性能數據
戰鬥全重        40000kg
車長(炮向前)      9.788m
車寬(帶裙板)      3.168m
車高(至指揮塔頂)    2.711m
公路最大速度      48.3km/h
爬坡度         60%
攀垂直牆高       0.914m
涉水深         1.143m
最大行程        350km
車長瞄準鏡       雙目潛望鏡和潛望瞄準鏡
炮長瞄準鏡       No 30MK1潛望瞄準鏡
裝填手潛望鏡      No 23MK1
晝視鏡
 車長         No 7 MK1(M1)投影器
 駕駛員        裝甲戰車101A潛望鏡
夜視鏡
 車長         裝甲戰車 紅外 101A潛望鏡
 炮長         裝甲戰車 紅外 102C潛望鏡/瞄準鏡
 裝填手        裝甲戰車 紅外 101A雙目鏡
發動機
 型號         L60
 類型         2沖程對置活塞發動機
 功率/轉速       393kW/2375r/min
(安裝 GBT155炮塔的勝利式自行火炮)
火炮俯仰範圍      -5°~+70°
火炮俯仰速度      10°/s
炮塔旋轉範圍      360°
炮塔回轉速度      10°/s
主要武器        155mm火炮
 最大射程
  普通彈       24700m
  底噴彈       31500m
 最小射程       2500m
炮塔儲存彈丸數量    31個
炮塔儲存裝藥數量    32個
射速
 連續發射       3發/min
 強射擊        6發/min
 恆速射擊       2發/min\

印度勝利主戰坦克.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


國別 印度  


名稱 阿瓊主戰坦克
Arjuna Main Battle Tank  

研製單位 戰車研究院
Combat Vehic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IN  

現狀 研製  



概述
1972年,印度陸軍提出用新型主戰坦克替換正在生產中的勝利式(Vijayanta)坦克的要求,同年8月,印度戰車研究院即開始新型主戰坦克方案研究。

1973年5月中旬,印度國防部長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印度議會上說,印度自行研製一種稱為印度豹(Chetak)的新型主戰坦克。該坦克起初叫MBT-80坦克,最後定名為阿瓊式主戰坦克。

印度正式批准研製該坦克的時間是1974年3月,該研製計劃同時得到第一次撥款為1.55億盧比,預研工作自此開始。

該坦克重50t,主要部件例如發動機、傳動裝置、120mm線膛火炮及其彈藥、先進的裝甲和火控系統均要求在印度生產。

直至1984年3月第一輛阿瓊式坦克樣車製成時,該項計劃已支出3億盧比。1985年3月,對外展出了該樣車。到1988年年底,印度擬製造20輛阿瓊坦克樣車以便對武器、火控系統、發動機及傳動裝置和懸掛裝置等部件進行廣泛試驗。然而截止1987年年底,才製成10輛樣車,其中6輛交給印度陸軍試驗,其餘4輛留在戰車研究院供院方試驗和改進發展。


該坦克正式研製以來計劃一再延期,時過15年仍未完成,原來確定的1990年裝備部隊的目標至少要推遲到90年代中期。研製經費一再追加,已達29.20億盧比,是第一次撥款的20倍,其中,對外交流費用為8.936億盧比,約占總經費的三分之一。僅戰車研究院1986年3月以前的開支就達到6.882億盧比,其中對外交流費為3.286億盧比。

印度陸軍對阿瓊坦克的評價不高,在樣車鑒定報告中指出:「試驗結果表明,阿瓊坦克在設計和性能方面不能滿足用戶的驗收條件」,「最糟糕的是發現設計阿瓊坦克時未考慮安全性、可靠性和易保養性」。報告中提出的主要具體問題是:

(1)炮塔和車體設計不適於順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駕駛員開窗駕駛時,炮塔轉動會碰到頭部;火炮處於正前方向時,駕駛員無法出入駕駛艙。

(2)火控系統的部件既未做到一體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3)炮彈裝填速度慢得無法接受,例如裝待發射彈一發需15s,裝非待發射彈的時間更長。
(4)裝填炮彈時火炮必須調到一定仰角,否則無法裝彈。
(5)高射機槍由裝填手在車外操作,操作高射機槍與裝炮彈不能同時進行。
(6)炮塔中只有3發待發射彈,陸軍要求至少有12發待發射彈。
(7)樣車炮塔結構不合理,容易卡彈。
(8)樣車重達52~60t,比原計劃的45t增加太大,嚴重影響坦克的機動性並造成鐵路運輸困難和超過橋樑安全通過標準。
(9)乘員工作環境對發揮乘員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調節量小、坐著不舒服、乘員不易接近操縱設備。


總之,樣車試驗結果不能斷定該坦克可以有效地執行戰鬥任務。

阿瓊MK1型坦克樣車研製於1988年春季、阿瓊MK2型坦克從1988年8月開始,擬生產24輛樣車,首輛樣車計劃於1989年完成。


結構特點
該坦克總體佈置採用常規方案,樣車以均質裝甲板製成,生產型坦克將採用印度國防冶金實驗室(Defence Metallurgical Laboratory)研製的坎錢(Kanchan)式複合裝甲。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120mm線膛坦克炮,配用由印度火炸藥研究院(Explo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tablishment)研製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榴彈、破甲彈、碎甲彈和發煙彈。因為這些炮彈用該院研製的新型高能發射藥發射,所以彈丸初速較高,穿甲彈的穿甲性能較好。

輔助武器包括1挺並列機槍和1挺高射機槍,炮塔兩側各裝1排電操縱的煙幕彈發射裝置。

火控系統由巴拉特電子有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研製,是在該公司為勝利式坦克研製的改進型坦克火控系統基礎上發展來的,由晝/夜熱像瞄準鏡、激光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及各種傳感器組成。

該坦克起初準備採用燃氣輪機,但後改用1103kW(1500馬力)12缸風冷可變壓縮比柴油機。6輛樣車上裝的是聯邦德國MTU公司的柴油機,功率為809kW(1100馬力)。因為訂貨時沒有提出在印度使用的特定條件,造成使用問題。印度試圖使發動機生產國產化,但國產發動機難以達到陸軍要求的1029kW(1400馬力)的標準,這是阿瓊坦克研製計劃一拖再拖的主要原因之一。

該坦克樣車裝有聯邦德國ZF公司製造的LSG3000型自動傳動裝置,採用液氣懸掛,並裝有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habha Atomic Research Center)研製的三防裝置。



性能數據
型號         阿瓊
乘員         4人
戰鬥全重       52000kg
公路最大速度     70km/h
爬坡度        60%
攀垂直牆高      0.9m
越壕寬        3.0m
主要武器口徑     120mm
裝甲         坎錢複合裝甲
三防裝置       有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jpg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2.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總評分:  聲望 + 2   檢視全部評分
勛老大  資料齊全  發表於 07-7-12 18:34 聲望 + 2 枚  回覆一般留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12 05:08 , Processed in 0.0290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