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gl=red]「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gl]
這兩句取自小說名稱第一個字所串聯起的對聯,代表著金庸一部部膾炙人口、雅俗共賞的文學佳作。讀之,令人血脈沸騰;讀之,令人情牽低迴;讀之,令人歡暢稱快;讀之,令人遙想無窮……。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再三讀,左右看,還是金庸!

飛狐外傳
雪山飛狐
連城訣
天龍八部
射雕英雄傳
白馬嘯西風
鹿鼎記
笑傲江湖
書劍恩仇錄
神雕俠侶
俠客行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鴛鴦刀

金庸網站推薦:
金庸茶館
百萬書庫--金庸作品集



金庸小傳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于1924年,浙江宁海人。
  查家几百年來名人輩出,領盡風騷,清朝皇帝康熙稱之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
  8歲那年,查良鏞無意中看到武俠小說《荒江女俠》,“琴劍二俠”的行俠生涯深深地吸引了他。這是查良鏞看到的第一部武俠小說。之后,查良鏞到處搜羅武俠小說,一睹為快。
  15歲時,查良鏞編寫的《給投考初中者》一書出版,暢銷省內外,初露才華。
  17歲時,查良鏞做出了一件叛逆之事:寫一篇題為《阿麗漫游記》的文章貼在學校牆報,影射學校的訓導主任。
  查良鏞小時候的理想是:當一名外交官。抗戰后期,他如愿考進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查良鏞看不慣一些國民党職業學生在大學里橫行霸道,整人打人,于是“行俠仗義”,打抱不平。誰知,他的“俠舉”惹了禍,校方勒令他退學。“查少俠”只好离開校園,浪跡江湖……
  1948年底,查良鏞被派往香港《大公報》工作。“身無分文走香江”的查良鏞從此就得靠自己的雙手打天下,而他与《大公報》几十年的恩怨情仇也由此開始。
  新中國建立初期,為了圓自己的外交官之夢,查良鏞毅然拋妻离職,北上京都再敲“外交官之門”。由于种种原因,查良鏞最后只好垂頭喪气地南回香港。
  查良鏞重回《大公報》,不久就調到《新晚報》當副刊編輯。梁羽生正好也在《新晚報》任職,兩人遂成朋友。他們一起下棋,一起寫棋話,時常海闊天空閒聊--而聊得最起勁的則是武俠小說。
  1953,梁羽生以《龍虎斗京華》一書打響。
  1955年,查良鏞偶試身手,寫出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一舉成名。“金庸”作為一個“神話”由此誕生。
  50年代,查良鏞、梁羽生、百劍堂主同寫武俠小說,人稱“三劍客”。
  一日,他們突發剞想:在報上開設專欄《三劍樓隨筆》,三人合寫,以展現“三劍客”“社會時互放的光芒”,給“新派武俠”留下一段歷史見證。
  金庸自《書劍恩仇錄》后,一發不可收。接著,《雪山飛狐》一出,石破天惊,全城爭讀。《射雕英雄傳》更被視為“天書”,新派武俠小說的宗師地位,由此奠定。那年,查良鏞34歲。
  35歲那年,查良鏞拿著他的8万港幣,自立門戶,創立《明報》。很多人都認為不出一年半載,《明報》就會關門大吉;但查良鏞憑著他的一支如椽妙筆,憑著他的武俠小說《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等,撐起《明報》大業,使《明報》得以苦苦維持下去。
  1962年5月,10万大陸居民波浪式地涌向彈丸之地的香港,形成一股浩浩蕩蕩的“逃亡潮”,香港處于一片混亂之中。“明報”傾力傾情報道、評論“逃亡潮”,聲名大噪,發行量倍增,苦苦支撐的局面終于結束。
  1960年,台北市出動大批警察,在大大小小書店搜繳武俠小說,查良鏞的武俠小說自然在查禁之列,台灣當局指之為“毒素頗深”,是“統戰書本”。
  1965年年中,查良鏞漫游歐洲一個多月,于是請倪匡“化筆”寫《天龍八部》。查良鏞旅歐回港,倪匡相告:“金庸,真不好意思,我將阿紫的眼睛弄瞎了!”
  1965年底,查良鏞創辦了《明報月刊》。這本雜志是由散居在世界各地、素不謀面的學人通過書信來籌划、創辦的,這在世界出版史上實屬罕見。
  “文革”期間,《明報》以及時、准确的中國報道,在香港報界獨領風騷,大放光芒。《明報》因而銷路突飛猛進,正式确立大報地位。
  1967年夏季,被稱為“香港式文化大革命”的“暴動”發生,查良鏞因支持港府被“左派”罵為“漢奸”、“走狗”、“豺狼鏞”。
  《明報周刊》開了香港娛樂周刊的先河,也為查良鏞帶來可觀的利潤。《明月》和《明周》這兩顆星星,輝映著《明報》這個月亮。
  查良鏞有兩支筆:一支是寫武俠小說的“世界第一俠筆”,另一支是寫社評的“香港第一健行”。香港市民喜歡看他的社評,連國共兩党政要、美國國務院也剪輯他的社評,作為資料加以研究參考。
  查良鏞寫武俠小說,最初是為了賺錢,而后是為了撐《明報》大業;到了60年代末期,則是試圖在武俠小說創作方面進行一些新嘗試,并表達自己的政治取向和對現實社會的一些看法。于是,便有了政治寓言--《笑傲江湖》,以及社會問題小說--《鹿鼎記》。
  1972年,金庸挂印封筆,金盆洗手。
  封筆之后,查良鏞把近20年來所寫的武俠小說逐字逐句地修改。經過10年的修訂,一套15种共36冊《金庸武俠小說全集》終于出版完畢。
  從獲得諾貝爾獎的教授,到販夫走卒,從黃土高原到美利堅,各個階層各個地方,到處都有“金庸迷”。從來沒有一個作家的作品,能像查良鏞的武俠小說那樣廣受歡迎。有人甚至說他是武俠小說創作的“真命天了”!中國武俠小說百年發展的壯麗風景,由“十大宗師”的作品构成;而當中最為輝煌的當是查良鏞、古龍、梁羽生、三位大師的新派作品;而其中又以查良鏞的武俠小說為巔峰。
  這正是:“武林”至尊,唯數金庸;風行天下,誰与爭鋒?
  1973年春,查良鏞應國民党之邀去了台灣,還与蔣經國見面會談。蔣是“金庸迷”,但他与查良鏞所談的,并非武俠小說,而是時政國是……
  查良鏞在金門看到:地底的坑道縱橫全島,大卡車和坦克車通告無阻,地上、地下,到處都是炮位和机關槍陣地……
  “我這一生如能親眼見一個統一的中國政府出現,實在是畢生最大的愿望。”
  鄧小平重新執政后,中共向查良鏞發出信息:邀請他回大陸訪問。查良鏞,向中方提出一個要求:想見鄧小平。報告很快送到鄧小平那里。鄧小平看到報告后,在報告上寫下批示:愿意見見查先生。見面時,鄧小平笑口盈盈地說:“對查先生,我也是知名已久了!”一個是著名政治家,一個是知名政評家,兩個人談起政治,當然不會流于一般的敷衍,政見和才智充分地表露出來。
  此次訪問,還得到廖承志的宴請。廖承志說:“查先生的社評寫得不錯,時常有一些獨特的見解,不過有些觀點,我們并不認同。”“是的,大家的看法并不盡相同。”查良鏞加應道。
  在新疆天池,查良鏞惊喜地發現几個維吾爾族的小孩子手里捧著天山雪蓮--就是《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采來送給香香公主的那种雪蓮。他興奮莫名,習了兩朵,帶在身邊,帶加香港……
  回香港后,查良鏞興致勃勃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暢談大陸之行的所見、所聞、所思--
  “訪問大陸回來,我心里很樂觀,對大陸樂觀,對台灣樂觀,對香港樂觀,也就是對整個中國樂觀!”……
  中新社給《明報》開“小灶”,提供電訊稿給《明報》刊用;向來對中共熱嘲冷諷的“哈公專欄”停刊;“反共”的報道和評論大大減少……有人說:查良鏞“轉”了。
  查良鏞表示:“我對中共的態度,是同意的支持,不同意的批評,總的來說是支持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
  1984年9月,中英草簽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香港從此進入加歸祖國的過渡期,而查良鏞有一段不尋常的、掀起不少惊濤駭浪的歷史也行將開始。
  1985年6月,中方委任查良鏞當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草委第一次全体會議,查良鋃登台發言,他以《一國兩制和自由人權》為題,表明了自己的政治宣言。發言完畢,掌聲熱烈。雷洁瓊拉著查良鏞的手,稱贊說:“你的發言好极了!”
  怎樣設計未來香港的政制模式,各方各派意見不一,政制方案花樣百出。群雄并起,不分上下,于是促成“武林大會”舉行。查良鏞主持“武林大會”,然而得不到積极的成果。“武林大會”決不出胜負輸贏,查良鏞于是親自為未來香港政制設計藍圖--草擬新政制協調方案。
  第一稿出來,遭到強烈反對。
  与中文官員“密謀”一番后,查良鏞又連夜赶改方案……。“新協調方案”略作修改,便成為政制小組的“主流方案”。
  反對查良鏞和“主流方案”的聲音卻舖天蓋地而來。為了平息風波,查良鏞在《明報》撰寫社評,論述自己的政制觀點。誰知,“社評起風云”,引發更大的風波。香港有几十名學生游行示威,火燒《明報》和經影印放大的社評,指責查良鏞“歪曲事實,斷章取義”。
  廣州:12月6日,草委主任擴大會議通過“主流方案”,決定把它原封不動提交給草委全体會議討論。
  香港:仍然群情洶涌,抗議的浪潮一浪接著一浪。
  查良鏞:為息眾怒,拋出洋洋洒洒的万言文章,在《明報》連載12天。
  1990年2月27日,鄧小平、楊尚昆、李鵬、万里接見參加最后一次《基本法》草委會全体會議的成員。當天,《基本法》通過,几年的政制方案紛爭終于塵埃落定。查良鏞說:“我覺得自己問心無愧!”
  在《明報》創刊30周年、查良鏞65歲那年,他下決心淡出江湖。1989年5月30日,查良鏞卸任《明報》社長職務;1991年3月22日,明報企業挂牌上市,查良鏞的持股量從80%減少為65%。
  把明報企業推向市場,表明查良鏞逐漸告別《明報》的決心。查良鏞宣布退休,10多個財團上門來要求購買《明報》。最后,查良鏞卻選擇了一個出較低价錢的智才公司,選擇一個30出頭的年輕人當《明報》掌門人。很多人對此不可理解。
  在英國,查良鏞寄寓于牛津大學城,環境清幽,
  學術空气濃厚。奔波勞碌了几十年的查良鏞,終于找到一處像圣地那樣清幽的地方,酬其一貫神馳的牛劍之情。
  1992年底,新上任的港督彭定康拋出“政改方案”,引發中英新一輪政治風波,中方彭定康為“香港的千古罪人”。
  查良鋃對香港將來的政治制度有一貫主張,從來沒有改變過,他忍不住又“重出江湖”,筆戰彭定康……
  1993年3月,查良鏞在北京會見了中共
  中央總書記江澤民。
  “查先生是久仰了,今日初次想見,我們十分歡迎……你的小說中包含了丰富的歷史知識、地理背景、中國文化傳統、人情風俗等等。”江澤民說。兩人談政論文,話題廣泛。
  1993年4月1日,查良鋃宣布辭去明報企業董事局主席之職。多年來一步步“淡出江湖”的“金大俠”,這次可是一退到底,退得干干淨淨。從此,他不再擁有曾給他帶來財富和榮耀的《明報》。
  “淡出江湖”的查良鏞,過著平平淡琰、自由自在、無牽無持的生活。除了周游列國、游山玩水,更多的時候,他是在家里讀書、研經、下棋、听音樂……
  但查良鏞并未就此封筆。熟悉他的朋友們說,他將來很可能會寫一兩部歷史小說。(選自冷夏的《金庸傳》)


[ 本文最後由 武藤聖 於 06-8-24 10:39 PM 編輯 ]
 
正義與邪惡力量的鬥爭 鐵之狂傲世界的未來命運 通通掌握在你的手裡........... [gl=red][URL=http://www.iron.idv.tw/showthread.php?s=b3ddf9208ddf439a664d1375147e7f3c&threadid=8377]鐵之狂傲故事接龍&角色扮演~^^[/gl][/url]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黃藥師不止專情妻子阿蘅一人,還與徒兒梅超風有曖昧情愫?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最新修訂版日前完稿,新版比舊版多一萬多字,增添的情節集中在桃花島上。金庸不僅完整交代「黑風雙煞」梅超風、陳玄風在桃花島上學藝、相戀的過程,還點出了師父黃藥師對梅超風的曖眛感情,一改舊版中黃藥師對妻子一往情深的形象。新版將在八月一日以大字版、平裝本兩種版本上市。

舊版「射鵰英雄傳」中,陳玄風、梅超風私結夫婦後深怕師父責罵,相偕偷取九陰真經後逃出桃花島,造成黃藥師妻子為硬記九陰真經而死、黃大怒,把仍留在師門的其他弟子打斷腿後,統統趕出桃花島。這段情節引起眾多金迷質疑,為啥黃藥師不讓陳、梅兩位得意弟子結為夫婦?光是「性情古怪」並不足以解釋他的行徑。

金庸在新版中做出「合理」解釋,他將黃藥師改寫為對從小收養的女弟子梅超風有「若即若無」的曖昧感情,也因此不許她與大師兄結為夫婦。

「射鵰英雄傳」中另一個讓金迷「挑骨頭」的重大情節是「黃蓉的年齡」。舊版中描述有一回黑風雙煞潛回桃花島,在阿蘅靈前看到「一歲」的黃蓉,接著兩人練了「十餘年」的九陰白骨爪,在蒙古大漠上遇見「六歲」的郭靖。這樣算來,黃蓉比郭靖至少大了五六歲,怎還能開口閉口「靖哥哥」?金庸在新版中縮短梅超風「修練」的時間,讓她在大漠中出現時年輕了近十歲,不僅郭靖成為貨真價實的「靖哥哥」,梅超風也得以更「青春美豔」的模樣出場。

比起前兩者,「郭靖幫楊過取名」則算是情節輕微的小問題。金迷質疑金庸,資質駑鈍的郭靖怎麼可能想出「楊過,字改之」如此文謅謅的名字。金庸在新版中也從善如流修改,這個名字是由郭靖形容他要的感覺、再由黃蓉取名的。

此外,有人質疑丐幫的降龍十八掌不是在「天龍八部」結局蕭峰自殺後就失傳了,怎麼還能傳到洪七公手上?金庸增添了虛竹曾和蕭峰共同將降龍二十八掌「去蕪存菁」為十八掌,蕭峰再由虛竹傳給丐幫。這段劇情除了在「射鵰」中出現,下一波新修訂的「天龍八部」也會再交代。

協助金庸修訂的遠流編輯鄭祥琳表示,此次修訂,除了參考歷年金迷的意見外,還翻閱大量史書、務使「射鵰」更符合時代背景。比方書末的「郭靖助守襄陽」,金庸查閱史書發現當時蒙古兵不曾攻打襄陽,卻曾攻打易州,當時易州的將領為李全。於是他不僅將郭靖助守的戰場轉到易州,還添加了李全的「真人真事」在小說中,讓小說和歷史的界線更模糊。但是,郭靖助守的若是易州,不是襄陽,那當初在襄陽出生的郭靖之女「郭襄」,是否要跟著改名「郭易」?已有金迷深感好奇,要看金庸如何在將出版的「神鵰俠侶」中自圓其說。

鄭祥琳表示,還有不少金迷質疑、金庸卻「堅持己見」的部分,金庸在修訂版中以「註」的方式呈現。比方黃蓉在郭靖背上唱「山坡羊」那一段,有人以「宋代才女唱元曲」質疑,金庸則在註中解釋,許多曲牌是在元代定名,但在宋代已經出現了。

也有人質疑蒙古掌權時曾將人分為四等,郭靖屬居於最下等的「南人」,怎麼可能成為將領。金庸舉證史實說明,成吉思汗曾聘多位漢人掌帥旗,其中還真的有一位姓「郭」的將領,與郭靖同樣是名將郭子儀的後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射鵰英雄人物 師徒內心故事大翻轉

陳文芬/台北報導  (2003.07.16)

即將在8月1日上市的金庸最新修訂版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大量修訂桃花島主黃藥師與「黑風雙煞」陳玄風、梅超風的情節,昨天傳出黃藥師過去專情於妻子馮衡的形象大變:他居然因為也愛著梅超風,而將雙煞偷取九陰真經遷怒於其他徒弟,悉數遭他打斷雙腳!金庸此一修改,已引來金迷議論紛紛,連當年算是金庸與遠流出版人王榮文介紹人的沈君山,也用關心、打趣口吻說:金庸小說劇情已經是文化資產了,怎麼可以這樣改?

金庸小說主編之一李佳穎細說這段比舊版增添一萬多字情節的來龍去脈,首先,「金庸可能不會承認大家認為黃藥師是愛梅超風的說法!」需要重寫這段劇情起自陳玄風、梅超風私結夫婦後深怕師父責罵,相偕偷取九陰真經後逃出桃花島,造成黃藥師妻子為硬記九陰真經而死,黃大怒而把仍留在師門的其他弟子打斷腿,統統趕出桃花島。這段情節曾引金迷質疑,為什麼黃藥師不讓陳、梅兩位得意弟子結為夫婦?光是「性情古怪」並不足以解釋他的行徑。

新版對於黃藥師、梅超風特殊情愫描述,來自梅超風回憶個人身世,梅超風年少時相貌已出落美麗動人,富商覬覦她的美色,將她買去,黃藥師仗義將她買回收養成為桃花島唯一女弟子,唯黃藥師與她師徒相待,直到其他男弟子拾到一張黃藥師抄寫歐陽修寫給其小姪女的一個詞句「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典故出自歐陽對待小姪女很微妙的情愫。

李佳穎指出,金庸寫這段感情微妙之處,寫得很耐人尋味,黃藥師後來知道徒弟們的猜測非常不高興,不久之後,黃藥師出遊桃花島,帶回一個漂亮師母馮衡,年紀與梅超風相仿。很顯然加寫的這段情節,不是大推翻黃藥師專情於妻子的形象,而是更合理化這些師徒人物內心的故事。

王榮文昨天說,金庸時隔23年第二次大修訂自己的作品,關鍵在於1998年中國時報浮世繪版「金庸茶館」專欄開張,1999年金庸主動交出「書劍恩仇錄」修訂稿,接著「碧血劍」、「射鵰英雄傳」一路改下來,簡直改出興趣來了,原因就在於中國時報的讀者、遠流博識網網友一路大家踢館,提出太多有意思的疑問,各種希奇古怪,推敲劇情,考究人性,八旬的作家坐在書桌上查史書改稿,新編劇情,非常快樂,這是高陽與古龍兩個大作家追趕不上的讀者時代,為此金庸還要請有「修理小組」之名的主編李佳穎、鄭祥琳參加月底的香港書展,還要王榮文給他們加薪。

李佳穎說,金庸現在除了「鹿鼎記」還未動手,其他都有刪改增訂,「射鵰」改得最明顯的是,有一份九陰真經是陳玄風的人皮抄本,讀者就吐槽過,寫在肚皮上的九陰真經如何能歷經時間還留得下來,金庸為了解決矛盾,就大刪這段,另外,每一部金庸小說的主角人物的感情,金庸都非常仔細的推敲內心戲,而有了稍微新的方向的詮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7 19:29 , Processed in 0.02082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