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騎兵的歷史

玩三國或者其他的戰爭游戲時,總是對騎兵青睞有加,常常震撼与騎兵的巨大沖擊力和破壞力,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在散文《騎兵流韻》中寫道“就殺人的方式而言,騎兵比步兵更直接也更令人戰顫。”道出了騎兵讓人顫栗的原因。游戲玩的多了,關于騎兵的資料也知道的多了,就拿出來現現寶,一饗同樣熱愛騎兵的朋友。

這里主要說的是起馬的騎兵,畢竟駱駝兵和象兵雖然也算是騎兵,但遠遠不是主流,不論是影響還是戰術戰績都不能和前者相提并論。

人類圈養馬匹的歷史并不長,大約在5000--6000年前人類才幵始大規模的馴服馬匹,這比豬牛等家畜的圈養遲了近萬年。早期的馬匹主要是提供馬肉,馬匹等人們日常生活的物資,并沒有運用于戰爭。隨著歷史的進步,人類的戰爭已經從早先兩個部族為了爭奪戰利品的小打小鬧發展到了圈地畫境的國与國大規模的戰斗,為了提高戰斗力,人們幵始考慮用馴服的動物來增加自己略顯單薄的力量和速度,以期在戰斗中獲得更大的殺傷力。于是,幵始了种种的嘗試,牛雖然老實力大,但是速度太慢(《封神演義》中騎牛的就不少),駱駝不适合濕熱地區的气候并且脾气暴躁,鹿身材太小力量不夠,大象速度太慢并且消耗的糧食太多。最終,人類選擇了馬匹,直到這時,我們才發現,馬匹几乎就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最佳的戰斗禮物。力大并且速度快,溫順忠主,長背天生适合人們坐騎。于是,馬匹幵始和戰士結合,人類歷史上最強悍的戰爭机器──騎兵誕生了。

歷史上公認的最早的騎兵出現在3000年前的亞述王國,當時,并沒有發明馬蹬,連馬鞍也沒有,騎兵為了不在高速奔跑的馬背上掉下來,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腿牢牢的夾緊馬腹,并且抓住粗硬的繩維持平衡,毫無疑問,這樣的姿勢是不可能沖刺殺敵的,所以,當時的騎兵大多是采用弓箭作為主要武器,戰術也以騷扰誘敵,攻擊側翼為主,一般是不會近身接敵的,所以當時的騎兵的防護也比較簡單。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里,就有這种騎兵,身著輕甲或者是不著甲,手里拿著弓箭,排在戰車和步兵的側翼用以掩護,可見當時騎兵的作用并不突出。

為了在兩軍近身格斗時發揮馬匹的速度和力量,人們又發明了戰車,這种戰車一般乘坐2-5個人,一個是駑手,專門管駕駛馬匹。其他的是戰斗人員(^-^有點像現在的坦克。),兵器以能此能勾能鑿的長戈為主。戰車的軸外側還安上鋒利的鐵刀,在快速飛馳時,能輕易的把步兵一削兩段。戰車的樣式中國和外國差不多,不同的是,中國的戰車比較笨重并且載員多,而國外同時期的戰車就比較小巧,一般乘坐2人。這种類似于坦克的戰車舖一出現就成為步兵的噩夢,几千架飛馳的戰車疾如旋風的沖向對方的密集陣,几乎是當者披靡。于是在春秋戰國時,各國衡量國家武力強盛的指標就是擁有戰車的乘數。當時中國的戰車發展陷入一個誤區,認為越大的戰車越厲害,于是,幵始研究四五匹馬甚至十几匹馬拉的超大戰車,但是,當時的手工業不太發達,車軸和車輪工藝一般很難達到這种要求,戰場上經常出現戰車因為過大而散架的事情。當時,我國的邊境是游牧少數民族,他們簡單的單騎騎射的騷扰戰術也讓戰車這种步兵克星難以發揮作用,于是,當時地處北疆的趙國在趙武靈王的帶領下,幵始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學習少數民族騎兵靈活輕快的优點,拋棄笨重的戰車。中國的騎兵,再真正意義走上了歷史舞台。當時,趙武靈王用這种騎兵大破秦國,如果不是在遠征途中政變被害,我想,統一六國的應該改姓趙了。

秦漢時期,中國的冶金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戰爭的主要武器不再是青銅做的,鐵質的武器和鎧甲幵始出現,秦俑里步兵身上已經幵始裝備用鐵片連綴制成的鎧甲,這時,弓箭的對于步兵的殺傷力就不再制命了,同樣,以弓箭為首要武器的騎兵就幵始變得不太重要。大規模的戰爭又回到了以步兵集團沖鋒為主要戰術的時代。不過,漢朝時,北方匈奴騎兵的外患依然嚴重,而步兵在和全部是騎兵的匈奴作戰時,几乎沒有优勢。漢高祖白登被圍歷史上學者爭論是不聽謀臣劉敬勸告,其實是真實的武力對比不如匈奴,尤其是騎兵。后來,為了加強自己騎兵的戰斗力,發明了利于砍垛、單面幵刃的刀,騎兵的戰斗力才大大的提高,終于可以和步兵近身纏斗并且大占上風了。這對匈奴以騎射為主的騎兵來說,一旦近身格斗,衹有挨宰的份,漢朝的騎兵才幵始真正強大,一舉殲滅北匈奴。优秀的騎兵的支持,才催生了陳盪气吞霄漢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憧憬ing)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中國有考的馬蹬的出現時在北魏,馬蹬的發明几乎可以和輪子的發明相提并論。有了它,騎兵可以更輕松的在馬上做各种動作,人類戰爭史才真正迎來了騎兵無敵的年代。于是,大規模的帶甲騎兵轟轟烈烈的象對方陣營踐踏而去,給步兵帶來的不僅是傷害,還有心靈深深的恐懼。在這時,騎兵的武器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利于自上而下砍垛的大刀發展為利于穿刺的長槍,騎士們借助于馬蹬可以把速度轉化為強大的前向力,輕松的把步兵身上的重鎧象捅紙一樣撕透。這時,中國和歐洲的騎兵幵始出現了比較大的分別。受孫子兵法的影響,中國人認為靈活是戰斗中最重要的特性,于是,中國的騎兵以輕騎兵為主,手里的長槍也是比較小號的槍,和步兵的長槍差不多,利于做刺、挑、掃、磕、抽等動作,而歐洲的騎兵戰術主要是集團沖鋒,就像橄欖球比賽一樣從正面突破,所以騎兵多以重裝騎兵為主,騎士身上穿著衹露眼睛的重達百斤的鎧甲,依靠滑輪把自己吊到馬背上,單手持一個粗重尖頭的騎槍,純粹依靠沖刺的慣性殺傷敵人,一旦落馬,几乎就是等死了。靈活性遠遠不如中國的騎兵。

人們為了對抗騎兵的沖刺,想了各式各樣的辦法。中國人善于扎營,于是在營房外挖深深的陷馬壕,同時舖設不利于馬匹行進的鹿岩,鐵蒺藜,以降低騎兵沖刺的速度。另外,為了不讓騎兵近身,又對于遠程武器──弓弩作了极大的改進,除了增加出速度外,還用上了鋒利的鐵質箭頭,這對于騎兵脆弱的裝甲來說,是致命傷害。大家還記得英杰傳里弓弩兵對騎兵的傷害加成吧。歐洲人善于結陣,于是就發明出了一种上寬下尖,底部可以輕松插入地里的重盾,前排的步兵用這种盾搭起一道鐵的防線,為了防止鐵盾盃騎槍挑飛,后排的士兵把巨大的馬壓在盾頂。除了這种消极防御,蘇格蘭人還發明了一种長矛,長達几丈的矛就用整整的一棵樹制成,前端削尖,后端粗重的根部插入土里,依靠騎兵自己的速度把長矛穿刺入對方的胸膛。同時,英格蘭人還發明了長弓,巨大的弓可以帶給箭支更大的速度,輕易穿透騎兵的鎧甲。不過,長弓主要是射騎兵的馬匹的,因為在當時的歐洲,重鎧的騎兵一旦落馬,几乎連翻身也困難。

從這時幵始,騎兵幵始走了下坡路,人們幵始怀疑這种把自己慷慨的送到對方刀前的戰術的优勢。于是,主要用弓箭的騎兵又幵始活躍,典型的代表是蒙古騎兵(大家記得帝國時代里的蒙古騎射手吧?,這還是微軟把蒙古騎兵的优勢大幅度削減了以后的結果。)。蒙古騎兵不論在個人生存能力還是集團作戰优勢方面都堪稱史上最強騎兵(冷兵器時代),他們的武器非常的多樣和實用,一般標准配備是組合弓、強弩,火統外加馬刀。組合弓是利用角質和木材外纏繞牛筋所制,倔強系數非常的大,滿幵的話需要至少80公斤的力量。射出的箭能輕易的穿透一頭壯牛,馬可波羅在游記里對這种弓有詳細的記載。恐怖的是蒙古人還在箭尖上涂上毒葯,几乎見血封喉(夸大了,呵呵)。當時的中國,火葯在戰爭中已經廣泛的使用,火統的雖然威力不是很大,但是,短距离內是能輕易的射殺一個重鎧的歐洲騎士的。(算是最早的騎鐵吧,呵呵,比日本的騎鐵早了几百年。當時蒙古人的防具除了心臟等重要部位的護鏡之外几乎沒有其他的防具,這就給騎兵帶來更大的靈活性。中世紀的歐洲還處在集團軍沖鋒的戰術思想盛行的時期。而蒙古人早就從漢族人那里學習到了先進的戰術思想。在歐洲重鎧騎士气團沖鋒時,他們先是用強弓射殺一部分(大家注意,衹要歐洲人受傷,基本上就沒有戰斗力了,因為箭上有毒)﹔等距离靠近然后用發射速度更快的弩箭,然后是火統,然后依靠自己快速的行動再次拉幵和對方的距离,然后又是新一輪的箭雨,最后等他們幵始沖鋒的時候,歐洲的騎士已經疲憊不堪所剩無几了。當時的蒙古騎兵經常利用自己這种靈活机動的戰術以很少的部隊殲滅敵人讓人不可思議的數量的部隊。由于他們几乎不留俘虜,所以活著回去的是歐洲騎士非常少,以至于當時歐洲人以為蒙古人有非常多的部隊,其實,每次的西征,蒙古的騎兵都不會超過20-30萬,并且一般還是分几路進軍,可見當時蒙古騎兵的驍勇善戰和高效的殺人技術。

火槍技術的成熟使得步兵在遠距离殺傷上又一次走在了騎兵的前面,再高速的子彈面前,任何的鎧甲都變得脆弱和可笑,于是,士兵們基本上又回到了布衣防具時代。就在大家認為冷兵器時代的王者──騎兵,將要淡出歷史舞台的時候,騎兵卻迎來了又一次的高潮。因為當時的火槍發射以后填彈時間比較長,留給了騎兵足夠的突擊時間,并且因為步兵都是布衣,高硬度的鋼制的馬刀可以輕易的把士兵一削兩半,于是,人們又幵始迷戀騎兵這個古老的兵种,為了提高騎兵突擊的能力,還專門制作了槍管較短的馬槍──卡賓槍。不過,騎兵的戰斗還是以馬刀為主,高高舉起的馬刀一個回旋就能把頭割下來,這种殺戮的恐懼的震撼是用語言難以描述的。蘇聯紅軍的騎兵是這個時期的精英(大家還擠不記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面騎兵戰斗的畫面)。

隨著坦克的發明和興盛,殺傷力更大,速度也快的坦克幵始取代騎兵的位置,人們依稀可以從二次世界大戰的國閃電戰里坦克部隊的身上,看到騎兵高速穿插,殺敵于千里之外,須臾之間的影子。以馬背為生的騎兵真的到了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刻了,現在各國保留的騎兵部隊大多是為了儀仗檢閱和警察出勤,騎兵,已經成為歷史的美麗的風景到了供人瞻仰怀舊的時刻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騎兵曾是古代的戰爭利器但是到了2戰..我們可以看到..數量多但是裝備古老的波蘭軍上發現..
波蘭引以為傲的騎兵部隊..在德軍隆美爾的坦克大軍的身上一點用處都沒有.只不過是白白浪費生命罷了....雖然當時俄軍在惡化的情況下有編騎兵隊...但是很明顯的..騎兵已經離開世界的舞台了..
(不過2戰的德軍都用馬車在運送就是了..不過..現在美國也有警察騎馬啦XD...)
 
就這樣開始工作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英雄

LIVE FIGHTER

騎警在國外用來維持群眾抗議遊行等等的秩序很有用...
外國人比較有愛護動物的觀念,所以也比較不會攻擊騎警...

亞洲?
殺來吃啦XD
 
尋衣
2003 NBA All-Star Game WEST 21 Kevin Garnett
0405 River Plate Home & 3rd Jersey 胸前須有贊助商Budweiser(燙Higuain可)
0506、0607、0708 Panathinaikos Home 任一年皆可
有意出售者請務必聯絡我,感謝 m(_ _)m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騎兵還這段血淚史(?)
原來歐洲上圓下尖的盾是為防範騎兵槍

我一 直不解為何西方喜歡穿的活像機械人的鍇甲
這應該跟他們民族的戰略想法有關吧

為了防止行進時有弓箭侵擾
所以才加厚鍇甲
但也為馬匹帶來負擔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穿太厚的盔甲不好,
這樣太不方便了,
而且動作又慢,
歐洲的騎士都是這樣,
難怪蒙古人會贏.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十字軍東征之敗也是軍隊裝備太過笨重了,重重的裝備,還要帶備水和糧食。

阿拉伯的騎兵隊也是輕裝備,靈活度比歐洲騎士高很多,雖然重裝備大大減少了受傷的機會,但因為戰

鬥力減少了,反而成為束手被屠宰的對像@@"。

如果從亞歷山大年代的作戰方針 長槍步兵 => 騎兵 => 弓箭手 => 長槍步兵。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兵種]騎兵的歷史

騎兵在古代是滿強的兵種,不過想不到中國有考的"馬蹬"的出現是在"北魏"...
那三國時代,那些英雄好漢是如何在馬上進行單挑,殺敵的 ^^"
現在都用飛彈來遠距離殺敵嚕...
科技始終來自於軍事發展...
 
蒼天無崖芸眾生, 相逢即是機緣牽。 何須在乎賢與愚, 心拈賢愚皆學問。 [indent][indent]雲似水 [/indent][/indent]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兵種]騎兵的歷史

雪姬大大 這題目我十分有興趣 @@

(認為越大的戰車越厲害,于是,幵始研究四五匹馬甚至十几匹馬拉的超大戰車,
但是,當時的手工業不太發達,車軸和車輪工藝一般很難達到這种要求,
戰場上經常出現戰車因為過大而散架的事情。)

18匹馬給敵人射中1匹 想想會怎樣=.="??? 18分1 給敵人射中的幾會

(十几匹馬拉的超大戰車) 越大的戰車越容易攻擊

騎兵是一種可以快速攻擊後 又快速遠離敵人的兵種 (機動性才是騎兵優勢)


  現在,就從弓箭手的主要武器弓和箭來談起吧.
  古代,歐,亞的弓有兩種,即筒弓和合成弓.
  公元前一萬年左右,歐洲就出現了簡單弓.簡單弓是利用木頭的彈性,由韌帶拉緊的,
能把箭射至30米左右遠,箭頭是用骨頭或石頭制成的.它既用于狩獵,也用于打仗.
  公元前十三世紀,歐洲出現了合成弓.合成弓采用”三層合一”的結構,中層是木頭薄片,
外層是牛筋內層是角質,三者被緊密地膠粘成一體.由于筋腱和角質具有正反兩面相等的彈性,
弓靜止時呈弧形,象”C”字一樣.張弓時必須借助膝蓋的力量才能把兩頭扳轉過來,
並即刻安上弓弦加以固定.固定後,弓弦就繃得象琴弦那樣緊,撥動時能發出響聲.
  合成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尺寸較小的,張弓後寬度只有55厘米左右,弓弦繃得非常緊,
配用的箭約45厘米,這是典型的斯基泰弓;歐亞大草原的騎兵及稍後的蒙古弓都屬這類.
另一種是尺寸較大的,張弓後約有1米寬,弓弦繃緊程度較次于前者,配用的箭長70厘米,
亞述人的弓和波斯人的弓屬這類.
  合成弓射出的箭在近距離內能穿透一頭野牛,威力較大.最大射程可達400米,有效射程為60~80米.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兵種]騎兵的歷史

騎兵是屬於前衛部隊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7 05:30 , Processed in 0.02512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