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前言:

  有鑒於本版史料眾多.如果能夠充分了解史料的大綱以及史書的分類.
將有助於各位品味熱心版友所提供的文章.因此發表本文.

   中國史書種類之多.篇幅之大.可謂有目共睹.
繼之前所發表的"文字的流變"後.
本次將針對中國史書分類及概要.做一個梗概的介紹.

(由於內容頗多.小弟將會分段將之發表上來.期間間隔年假或者期考.或許稍有延誤.請見諒!)

------------------------------------------------------------------------------------------------
正文:

一.史書的分類
  唐代劉知幾所著"史通"將史書分為六類:

1.尚書家--記言體

2.春秋家--記事體

3.左傳家--編年體

4.國語家--國別體

5.史記家--通古紀傳體

6.漢書家--斷代紀傳體

二.
  清代四庫全書之史部.將史書分為十五類:

1.正史--其名首見於"隨書經籍志".即紀傳體史書.紀錄史事以"人"為主.人物傳記.編寫詳盡.

2.編年--編列史事以"時"為主.年代順序.交代清楚.

3.紀事本末--首創於宋代袁樞通鑑紀事本末.紀錄史事以"事"為主.因其詳其始末.
不但不受人物拘束.亦不受時間限制.可補正史與編年之不足.

4.別史--未經審定認可之"正史藍本"或"正史續作"

5.雜史--首見於"隨書經籍志".即記載一事或一時的"私家野史"

6.詔令奏議--即"君臣論政"之文獻

7.傳記--一人或數人生平事蹟之紀錄或年譜

8.史鈔--首見於"宋書".乃歷史典籍之"鈔錄提要"

9.載紀--始見"漢書".後世或稱"偽史""霸史".

10.時令--四季節令.風土民情之記載.

11.地理--敘述人文為主.輔以紀錄自然.以"尚書禹貢"為最早

12.職官--紀錄官品及所司之務

13.政書--紀錄典章制度之書.

14.目錄--考其源流.品其得失.分門別類之書目.以"七略"最早.

15.史評--辨別史事真偽.得失.以及史體優劣之書.

------------------------------------------------------------------------------
結語:
  下篇將針對"正史"部分做介紹.希望各位拭目以待^^





(以上內容除了參考各方資料外.也請教過小弟的國文老師.如果仍不慎有遺漏或是錯誤.煩請各位指教.)
 
我快溺死了....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正史:

史記      司馬遷   西漢            130卷

1.起自皇帝.終於漢武帝.                                                                                                               
2.分類如下

一.帝王的'"本紀"
二.諸侯的"世家"
三.人物的"列傳"
四.時事的"表"            
3.為紀傳體之"祖"!正史之"祖"!
4.為司馬遷繼其父"談"之志.所成之書.

------------------------------------------

漢書      班固      東漢       120卷   

1. 起自高祖.終於王莽.
2.體例似"史記".但將是家併入列傳之中.
3.班固繼其父"彪"之志.所成之書.
但因尚未成書時.班固已卒.遂由其妹"班昭"續寫而成.

-----------------------------------------

後漢書   范曄      南朝劉宋  120卷

1.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
2.作者未及作志而死.由梁劉昭取晉司馬彪續漢書所補.

-----------------------------------------

三國志  陳壽       西晉        65卷

1.分魏!蜀!吳!三志
2.獨"魏志"有紀.
3.以"曹魏"為正統.
4.裴松之為之作注
5.後世有"曲陳曹美!虛說劉非!"之說.

-----------------------------------------

晉書   房喬        唐          130卷

1.敘述西晉.五胡十六國之事.
2.多採野史.欠嚴謹.

-----------------------------------------

宋書  沈約         梁           100卷

1.奉敕所著.取舊本增刪而成
2.文字優美.史中佳作      
3.此"宋"非彼"宋".請別混淆^^

-----------------------------------------

南齊書 蕭子顯    梁           59卷

1.私撰之書

-----------------------------------------

梁書   姚思廉    唐            56卷

1.作者繼其父"察"之志.奉敕續成.故多半成於其父之手.

-----------------------------------------

陳書  姚思廉    唐             36卷

1.也為作者繼其父所成.但多出自思廉之手.

-----------------------------------------

魏書  魏收      北齊            130卷

1.作者奉敕所著.原名"後魏書"
2.記"北"魏之史
3.惟對"高歡"有所袒護.故有"穢史"

-----------------------------------------

北齊書 李百藥  唐                50卷

1.作者繼其父"德林"所修.奉敕續成.

-----------------------------------------

周書   令狐德棻  唐                50卷

1.奉敕撰寫.又名"後周書"
2.可惜流傳至今多有殘缺.多取北史所補.故有失原貌.

-----------------------------------------

隋書 魏徵       唐                 85卷

1.魏徵等人奉敕著.

-----------------------------------------

南史  李延壽  唐                    80卷

1.作者繼其父"大師"所私撰而成.
2.記宋齊梁陳之事.

-----------------------------------------

北史  李延壽  唐                    80卷

1.較南史佳.
2.記北魏.西魏.北周.隋.東魏.北齊.

-----------------------------------------

唐書  劉昫    後晉                  200卷

1.亦稱舊唐書.

----------------------------------------

新唐書 宋祁 歐陽修   宋           225卷

1.宋撰列傳.修撰本紀.志.表.
2.多有增補.簡潔勝舊唐書.

----------------------------------------

五代史 薛居正         宋           150卷

1.奉敕所撰.
2.史料豐富.但剪裁失當.

-----------------------------------------

新五代史 歐陽修         宋          74卷

1.歐陽修私撰.
2.嚴謹.褒貶分明.但考史多誤.

----------------------------------------

宋史 脫克脫          元           496卷

1.卷帙繁浩為正矢之冠.然詳略不當.失之簡略.

-----------------------------------------

遼史 脫克脫          元           116卷

1.資料有誤.失之簡略

----------------------------------------

金史 脫克脫          元           135卷

1.文筆較宋史簡略.內容較遼史詳盡.

----------------------------------------

元史  宋濂           明            210卷

1.作者不懂蒙古文.多賴人翻譯.故為正史中.失誤最多者.

-----------------------------------------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國        257卷

1.取材自清代補訂元史之作.可謂集元史之大城.勝於元史.

------------------------------------------

明史   張廷玉         清          332卷

1.修撰歷時60餘年.固其書甚為完善.



=====================================================
結語:

本篇中有許多易混淆的字眼.請各位閱讀時務必謹慎.

希望這些資料有助於大家閱讀其他文章.

本系列暫告一段落.

希望大家以後繼續支持小弟喔^^

[ 本文最後由 上帝使者 於 06-12-29 08:46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補充:

三國時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國志》,稱為“前四史”。
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宋、齊、梁、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後來又出現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二十四史”。並刊“武英殿本”。
在中國古代,“二十四史”被稱為“正史”。“正史”這個名稱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當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以後,“正史”一稱就被“二十四史”所專有,取得了“正統”史書的地位。
民國十年(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以《新元史》為“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

在加上趙爾巽等人所撰的《清史稿》就是“二十六史”了

另外《晉書》作者應寫為房玄齡 等比較妥當,畢竟其不是房喬(房玄齡)一人所做
 
人间五十年,
造化天所之。
如梦亦如幻,
生此无常世。
岂有长生者,
终古竟不逝?

人文版遊戲活動先期調查,請各位關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二十四史簡介


                 史記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
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大約卒于漢武帝
征和三年。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漢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負責管理皇家圖書和收集史料,
研究天文曆法。司馬談打算編寫一部通史,願望沒有實現就死去了。臨死的時侯,
囑咐司馬遷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司馬遷幼年時就很刻苦,十歲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後來跟著董仲舒、孔安國
學過《公羊春秋》、《古文尚書》。漢武帝元朔三年,司馬遷二十歲,滿懷求知的
欲望,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考察古跡,採集傳說。通過對歷史遺跡和西漢
建國前後的史實的實地調查,司馬遷開闊了胸襟,增長了知識,為後來編寫《史記
》作了很好的準備。司馬談死後,司馬遷承襲父職,做了太史令,有條件看到大量
的圖書文獻和國家檔案,這對司馬遷編寫《史記》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

  漢武帝太初元年,司馬遷開始編寫《史記》。天漢二年,李陵率兵隨李廣利出
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向司馬遷詢問對李陵的看法,於是,司馬遷說,李陵投
降,是因為眾寡不敵,又沒有救兵,責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有意
替李陵回護開脫,貶責漢武帝的愛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於是,把司馬遷投進監
獄,處以腐刑。三年後他被赦出獄,更加發奮寫作《史記》。大約在征和二年,基
本上完成了編撰工作。司馬遷死後許多年,他的外孫楊惲才把這部五十二萬多字的
不朽名著公諸於世。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
元年,敍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
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
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
《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
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數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
》殘缺是確鑿無疑的。今本《史記》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
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
曰“就是他的補作。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國策》、
《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
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搜集
的材料做了認真地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
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
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漢書

    繼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後,班固撰寫了《漢書》。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
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父親班彪是一個史學家,曾作《後傳》六十五篇來
續補《史記》。《漢書》就是在《後傳》的基礎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隨
從車騎將軍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那時《漢
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補作,馬續協助班
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絕無僅有的女作者。

  《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
分為一百二十卷。它的記事始于漢高帝劉邦元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

  《漢書》的體例與《史記》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史記》是一部通史,《
漢書》則是一部斷代史。《漢書》把《史記》的“本紀”省稱“紀“,“列傳”省
稱“傳”,“書”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漢代勳臣世家一律編入傳。這些
變化,被後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下來。

  《漢書》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書都
有記述。這一部分,《漢書》常常移用《史記》。但由於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和材
料取捨標準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易。

  《漢書》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刑
法志》第一次系統地敍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定。《地理志》記
錄了當時的郡國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和戶口數字,有關各地物產、經濟發展狀況、
民情風俗的記載更加引人注目。《藝文志》考證了各種學術別派的源流,記錄了存
世的書籍,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食貨志》是由《平准書》演變來的,
但內容更加豐富了。它有上下兩卷,上卷談“食”,即農業經濟狀況;下卷論“貨
”,即商業和貨幣的情況,是當時的經濟專篇。

  《漢書》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從太昊帝記到吳廣,有“古”而無“今
”,因此引起了後人的譏責。後人非常推崇《漢書》的《百官公卿表》,這篇表首
先講述了秦漢分官設職的情況,各種官職的權限和俸祿的數量,然後用分為十四級
、三十四官格的簡表,記錄漢代公卿大臣的升降遷免。它篇幅不多,卻把當時的官
僚制度和官僚的變遷清清楚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從思想內容來看,《漢書》不如《史記》。班固曾批評司馬遷“論是非頗謬於
聖人“。這集中反映了兩人的思想分歧。所謂“聖人”,就是孔子。司馬遷不完全
以孔子思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見識卻不及司馬遷。
從司馬遷到班固的這一變化,反映了東漢時期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已在史
學領域立穩了腳根。

  《漢書》喜用古字古詞,比較難讀。


                後漢書

  《後漢書》九十卷,南朝宋範曄撰。范曄字蔚宗,順陽人。出身於一個世族家
庭。他的祖父范甯曾任晉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書。《十三經注疏》中的《
谷梁傳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為基礎寫成的。他的父親范泰官拜金紫光祿大夫
,加散騎常侍,是宋武帝劉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覽群書、潛心著述,作《古今善言
》二十四篇。所以範曄有很深的家學淵源,一直以名門之後自居,生性孤傲,不拘
小節,仕宦不甘居人後,著述也不甘居人後。以此成名,也以此喪身。

  元嘉九年,範曄在為彭城太妃治喪期間,行為失檢得罪了司徒劉義康,被貶為
宣城太守,范曄鬱鬱不得志,就借助修史來寄託他的志向,開始寫作《後漢書》。
元嘉二十二年,當他完成了本紀、列傳的寫作,同時又和謝儼共同完成《禮樂志》
、《輿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時侯,有人告發他
參與了劉義康的篡位陰謀,因此下獄而死。謝儼怕受牽連,毀掉了手中的志稿,使
《後漢書》只有紀傳部分流傳了下來。

  在範曄《後漢書》之前,已問世的有關東漢歷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範曄以
《東觀漢記》為基本史料依據,以華嶠書為主要藍本,吸取其他各家書的長處,刪
繁補缺,整齊故事,超越眾家,後來居上。所以到了唐代,範曄《後漢書》取代《
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稱“三史“,盛行於世。而諸家《後漢書》
,除袁宏《後漢紀》外,都相繼散亡。於是範曄《後漢書》成為我們現在研究東漢
歷史的最基本的依據。

    範曄《後漢書》的記述,起于劉秀起兵推翻王莽,終於漢獻帝禪位於曹丕,詳
載了東漢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


                                    三國志

    《三國志》,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
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

    作者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生於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一年,死于晉惠帝元
康七年。他在蜀漢做過官,三十歲時,蜀漢政權滅亡,入晉後做過晉平令、著作郎。
陳壽寫《三國志》以前,已出現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
(換)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三國志》中的《魏書》、《吳書》,主
要取材於這些史書。蜀政權沒有設置史官,無專人負責搜集材料,編寫蜀史。《蜀
書》的材料是由陳壽採集和編次的。陳壽寫書的時代靠近三國,可資利用的他人成
果並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沒有條件獲得大量的文獻檔案。我們閱讀《三國志
》時,就會發現陳壽有史料不足的困難,內容顯得不夠充實。陳壽沒有編寫志。我
們要瞭解三國時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晉書》。

    《三國志》善於敍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贊許。與陳壽同時的
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毀棄了自己
的著作。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書中,獨有陳書可以同《史
記》、《漢書》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
一直流傳到現在。

                                     晉書

    《晉書》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
記載了從司馬懿開始到晉恭帝元熙二年為止,包括西晉和東晉的歷史,並用“載記”
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國割據政權的興亡。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為的君主,他非常重視史書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
,有關晉代的史料,沒有一家令人滿意的。唐太宗在修晉書詔中對各家史著逐一進
行了批評。撰寫一部系統、完整、旨趣較高的晉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願。貞觀二
十年他下詔讓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擔任監修,組織編寫《晉書》。

  眾人撰寫《晉書》,從受命到成書,僅歷時兩三年。成書時間之所以較短,主
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晉書》由於有政府作後盾,人力、物力、財力和圖書檔案資
料都有保證,這些條件,是私人修史無法比擬的。二是有多種晉史著述可供參考。
由於有藍本作為依據,成書自然較為容易。

  《晉書》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別取捨,喜歡採用小說筆記裏的奇
聞軼事,《搜神錄》、《幽明錄》中一些荒誕不經之談也加以收錄,有損于它的史
料價值。另外,書中有記事前後矛盾和疏漏遺脫的地方。《晉書》的執筆人,大多
數擅長詩詞文賦,撰史過程中,有片面追求詞藻華麗的傾向。因此,後人批評它“
競為綺豔,不求篤實”。這也是《晉書》的缺點之一。


                 宋書

  《宋書》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記述南朝劉宋王朝自劉裕建基至劉准首尾六
十年的史實,為沈約所撰。全書一百卷,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作者根
據何承天、徐愛等所著宋史舊本,旁采注紀,撰續成書。

  紀傳部分成於南齊永明六年,諸志當成于隆昌元年之後。全書以資料繁富而著
稱于史林,為研究劉宋一代歷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內容詳備,篇幅幾占全書之半。志前有《志序》,詳述前代修
志情況,並上溯各志所記制度源流,可為考補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記三國以
來地理沿革並及東晉以來僑州郡縣情況,有補于史事考證。《律曆志》全載景初、
元嘉、大明三曆文字,為曆法學的珍貴資料。

  《樂志》記敍漢魏及兩晉樂府情況,樂府詩章有分類開錄,並保存有漢魏以來
大量樂府詩篇及樂舞文辭,其中“古辭”多為漢代遺篇,是研究樂府及詩史的重要
文獻。紀傳敍事詳密,列目入載二百三十餘人。紀傳中收錄的大量詔令、奏疏、書
劄及文章,雖冗長,但有多方面的史料價值。

  《宋書》的作者沈約,是南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聲律學家,字休文,吳興
武康人。父沈璞,劉宋時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爭權奪位之亂中被害,沈約
時年十三歲。少年時代,沈約橫遭家難,潛竄流寓,家境孤貧。他篤志好學,讀書
晝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屬詩文。天監十二年卒,年七十三歲,諡曰“隱”,後
世亦稱“隱侯”。


                南齊書

  《南齊書》記述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共二十三
年史事,是現存關於南齊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原名《齊書》,至宋代為區別于李
百藥所著《北齊書》,改稱為《南齊書》,撰著者為蕭子顯。

  蕭子顯,字景陽,南朝歷史學家、文學家。出身皇族,蕭子顯博學多識,長於
寫作,又是自齊入梁的貴族人物,對南齊許多史事、王室情況是熟悉的或是親自經
曆過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齊,未經重大戰亂,許多圖書文籍得以保存,都為蕭子顯
撰著史書提供了有利條件。

  《南齊書》現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紀八卷,志十一卷,列傳四十卷。

  所缺一卷為《自序》。

  《南齊書》文字比較簡潔,文筆流暢,敍事完備。列傳的撰寫,繼承了班固《
漢書》的類敘法,又借鑒沈約《宋書》的代敘法,能於一傳中列述較多人物,避免
人各一傳不勝其煩的弊病。又書中各志及類傳,除少數外,大都寫有序文,藉以概
括全篇內容,提示寫作主旨。


                 梁書

  《梁書》記載自梁武帝蕭衍建國至梁敬帝蕭方智亡國共五十六年間的歷史,是
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辛勤撰寫完成的。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南朝歷史學家。歷經梁、陳、隋三朝,于陳朝任
秘書監、領大著作、吏部尚書等職,于隋朝任秘書丞。入隋後於文帝開皇九年又受
命編撰梁、陳兩代歷史,未竟而卒。臨終時遺命,囑其子姚思廉繼續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簡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舊稿。
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歷時七年最終完成了《梁書》與《陳書》的撰寫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于史文撰著方面,
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
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


                 陳書

  《陳書》是南朝陳的紀傳體斷代史著作,記載了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
陳叔寶被隋文帝滅國首尾三十三年間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撰寫的。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姚思廉,字簡之,陳亡後,遷家關中,為萬安人。兩
人事蹟已於本書《梁書》前言中作了介紹,可以參閱。

  《陳書》中的帝紀六卷,列傳三十卷,共三十六卷,無表志。

  陳朝封建政權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沒有特別的建樹,
或許與此有關。《陳書》內容比不上《梁書》那樣充實,本紀和列傳都過於簡略。


                                      魏書

    《魏書》,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
些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實共一百三十卷。
北齊魏收撰。

  鮮卑族是我國古代東北大興安嶺東麓一個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紀末,隨著匈
奴帝國的解體,鮮卑族逐漸向西遷徒,成為大漠一個強大的民族集團,公元三世紀
初,鮮卑拓跋部首領猗盧在塞北建立了代國,公元376年,代政權被氏族建立的前秦
消滅。公元386年,拓跋鮮卑各部複擁拓跋為代王,重建政權。拓跋解散了拓跋鮮卑
原有的部落組織,定居農耕,遷都平城,於公元398年改稱魏,史稱北魏。由於吸收
先進的漢族文化,北魏國力日益強盛,終於在公元439年統一中國北方,結束了十六
國時期的動盪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
漢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時,北魏達到鼎盛時期,在西邊奪取漢中,進窺巴蜀,
在東邊鞏固了洛陽周邊的防禦,並與梁朝爭奪淮南,但不久就由於政治腐敗和人民
的反抗而崩潰,分為東魏和西魏兩個對峙的政權。《魏書》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
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

  拓跋時就曾命令鄧淵撰《代記》十卷,按年月編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燾神
嘉二年,詔撰《國記》,由崔浩定為編年體,成書三十卷。

  《魏書》在流傳過程中亡佚甚多,本紀缺二卷,列傳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
卷殘缺不全,分別由後人取其它史書補足。

  魏收,北齊钜鹿下曲陽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機警能文,與溫子升、邢子
才號稱三才子,但生性輕薄,人稱“驚蛺蝶”。他奉命著《魏書》時曾聲稱:“何
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則使入地。”

  書成之後,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北齊書

  《北齊書》,五十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唐李百藥撰。

  北魏末年,北方六鎮發生聲勢浩大的反叛浪潮,後出身於懷朔鎮低級武官的高
歡獲得了對二十余萬鮮卑人的領導權,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歡所立的孝
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長安,高歡於是另立孝靜帝元善見,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公元
550年,高歡之子高洋廢孝靜帝自立,建立北齊。東魏、北齊統治區域南至長江,與
梁、陳兩朝先後對峙,西邊在今山西、河南、湖北,與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
,北齊被北周吞併。

  《北齊書》本名《齊書》,宋時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雖以記載北齊曆
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後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
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

  李百藥(公元565--648年),字重規,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
之家。李百藥從小好學,博覽經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襲父爵為安平公。貞
觀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歲。

  北齊政權中,皇族內部叔侄、兄弟相互殘殺,使這個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換了六
個皇帝。《北齊書》對封建統治者之間的權勢爭奪有較多的敍述。

  《北齊書》在流傳過程中殘缺嚴重,現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後人
用。《北史》等著作增補,這使《北齊書》的價值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它還是
為我們瞭解東魏、北齊歷史提供了一部斷代史著作。


                 周書

  《周書》,五十三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編,參加編
寫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

  北魏末年,政治動盪,亂事遍起。出身於北魏北方六鎮中武川鎮的宇文泰,率
領一批以武川鎮人為主的鮮卑族軍隊,聯合關隴地區的漢人豪族武裝,建立起西魏
政權。後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稱北周。西魏、北周這兩
個前後相續的政權,統治區域大致包括今天陝西、寧夏、甘肅和四川的大部,山西
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與東邊的東魏、北齊和江南的梁、陳成鼎足之勢。
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公元581年,楊堅代周,建立隋朝。

  《周書》雖以“周”題名,但實際上記述了從公元534年東、西魏分裂到楊堅代
周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歷史。

  《周書》由於根據的資料貧乏,再加上它所記載的人物多是本朝顯官的祖先,
因而顯得單薄而不盡合事實。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權的建立,建立後三個封建
政權之間的戰爭,以及宇文政權上層集團內部鬥爭的情況,是今天研究和瞭解西魏
、北周歷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書。


                 南史

  《南史》是合南朝宋、齊、梁、陳四代歷史為一編的紀傳體史著,記事起自南
朝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公元589年)
,記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歷史。《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
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李大師(公元570--628年),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曆
史學家。他認為南北朝時期各朝的斷代史,彼此孤立,記事重複,又缺乏聯繫,打
算採用編年體,撰寫《南史》與《北史》,使南朝與北國各代的歷史,分別統編於
這兩部史著之中。隋末,李大師曾參加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建立的夏政權,任尚書
禮部侍郎。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會州(今甘肅境內),後遇赦放回,死于唐太宗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所撰《南史》與《北史》未能成書。此後,由李延壽繼續
撰成,合稱為《南北史》。

  李延壽,字遐齡,生卒年代已不可確知,大約卒于唐高宗儀鳳年間(公元676-
-679年),唐初歷史學家,曾任崇賢館學士,官至符璽郎。唐太宗時,李延壽曾參
加《隋書》紀、傳、志和《晉書》的編寫,又參預唐朝國史的編纂工作。但他主要
成就在於承接其父未竟的事業,完成《南史》與《北史》的寫作。

  《南史》以《宋書》、《南齊書》、《梁書》及《陳書》為本,刪繁就簡,重
新編纂,成為史林新著,成書于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南史》有本紀和
列傳,無表、志。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共八十卷。其編撰方法按朝代順序、帝
王在位先後,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諸王、大臣等紀傳。

  本紀中有《宋本紀》三卷,《齊本紀》二卷,《梁本紀》三卷,《陳本紀》二
卷。列傳中除專傳外,列“類傳”九種。

  《南史》文字簡明,事增文省,在史學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不足處在于作者突
出門閥士族地位,過多採用家傳形式。例如將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
集中於一篇中敍述,實際成為大族族譜。《南史》《北史》中,某些傳文亦有重複
現象。


                 北史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記述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
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個封建政權共二百三十三年的
歷史。作者李延壽,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陽)人,曾任史官,參與修撰《隋書》、
《晉書》,並另外著有《南史》。

  《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但也參考了當時所
見各種雜史,增補了不少材料。

  總的來看,《北史》雖有內容偶呈蕪雜之弊,但畢竟體例完整、材料充實、文
字簡煉,在後代頗受重視,以致魏、齊、週三書唐以後皆殘缺不完,後人又多取《
北史》加以補足。作為研究北朝歷史的資料,《北史》與魏、齊、周、隋四書有互
相補充的作用,不可偏廢。


                 隋書

  《隋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本書由多人共
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陳、北齊、北周、隋等五朝史的
建議。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編修,但數年過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
,重修五朝史,由魏征“總知其務”,並主編《隋書》。

  《隋書》的作者都是飽學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書》是現存最早的隋史專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較高的史籍之
一。

  首先,它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親歷了滅隋的戰爭,在執政
之後,他經常談論隋朝滅亡的教訓,明確提出“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的看法。
汲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鑒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導思想。其次,《隋書》弘揚秉筆直書
的優良史學傳統,品評人物較少阿附隱諱。主編魏征剛正不阿,他主持編寫的紀傳
,較少曲筆,不為尊者諱。如隋文帝之“刻薄”專斷,“不悅詩書”,“暗于大道
”,隋煬帝矯情飾貌,殺父淫母,“鋤誅骨肉,屠剿忠良”等情況,都照實寫來,
了無隱諱。

  再次,《隋書》保存了大量政治、經濟以及科技文化資料。其中十志記載梁、
陳、北齊、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漢魏。


                舊唐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時期。五代後晉時官修的
《舊唐書》,是現存最早的系統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書》,宋代
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舊唐書》共二百
卷,包括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後晉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當時的宰相趙瑩負責監
修。趙瑩立即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開運二年(公元945年),全書修成,歷時僅四
年多。

  《舊唐書》的作者去唐不遠,有條件接觸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
四年多時間裏修成這樣一部二百卷的大書。

  但是,由於肅宗以後的國史尚未編出,宣宗以後的實錄也未修成,所以《舊唐
書》的作者在修《舊唐書》時,唐代晚期的史料相當缺乏。雖然作者曾做過不少搜
集史料的工作,但由於成書倉促,所以對於唐代晚期史事的記述,仍顯得粗糙,在
材料的佔有與剪裁、體例的完整、文字的簡潔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點。

  《新唐書》行世後,《舊唐書》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幾乎被人們廢棄。

  等到明朝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聞人詮等重新刊印後,才又廣泛流傳開來
。《舊唐書》傳佈過程中的興衰,既反映了它的缺點,也說明它有自己的長處,非
《新唐書》所能取而代之。


                新唐書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
十卷。

  宋仁宗認為的《唐書》淺陋,下詔重修。前後參預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範
鎮、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其中列傳主要由宋祁負責,本紀、志、
表主要由歐陽修負責,所以《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
知制誥、翰林學士等職。他歷時十餘年完成列傳,於嘉三年(公元1058年)交齊全
部列傳的稿子。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擅長古文,他因參加推行“慶曆新政”
的活動,被貶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調到朝廷任翰林學士,主持
修史工作,等到他寫定本紀、志、表,已是嘉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列傳與
本紀、志、表合在一起時,並沒有經過嚴格的整齊劃一。

  《新唐書》比起《舊唐書》來,確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和優點。首先,《新唐書
》的作者對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沒有的《儀衛志》、《兵志》。其
他幾個志也各增補了新資料,質量多在《舊唐書》之上。


                舊五代史

  《舊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後人為區別于歐陽
修的《新五代史》,便習稱《舊五代史》。

  這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的官修史書。薛居正(公元912--981年)監修,盧多遜、
扈蒙、張澹、李、劉兼、李穆、李九齡等同修。經始于宋太祖開寶六年(公元973
年)四月,至次年閏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後只用了一年半左右時間。成書如此
迅速,主要在於宋太祖十分重視,組織的撰修班子規格高、陣容強;同時也因為去
古未遠,可資參考的史料相當齊備。五代各朝均有實錄,範質又在此基礎上整理出
實錄簡編——《建隆五代通錄》,從而為修史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我國歷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間曾有過封建社會中最後一次的大規模分裂割據
時期。從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間,中原地
區相繼出現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過吳、南唐
、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南平、北漢等十個小國,周邊地區還有契丹
、吐蕃、渤海、黨項、南詔、於闐、東丹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習慣上稱之為“
五代十國”。《舊五代史》記載的就是這段歷史。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記》,是唐代設館修史以後唯一的私修正史。撰
者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大約于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皇祐五年(公
元1053年)的十八年間編成此書。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
一,也是著名的史學家,奉命和宋祁領銜編撰《新唐書》。崇儒復古是他的政治主
張,也是他修史的指導思想。他意稟承孔子的《春秋》筆法、“褒貶”義例,對《
舊五代史》改編重修。在編排體例上,推翻《舊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
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線,把五朝的人事綜合統編在一起,按時間順
序排列。

  《新五代史》全書七十四卷,包括本紀十二卷、列傳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
及世家年譜十一卷、四夷附錄四卷。其中的列傳,最有特色。它採用類傳的形式,
設立《家人傳》、《臣傳》、《死節傳》、《死事傳》、《一行傳》、《唐六臣傳
》、《義兒傳》、《伶官傳》、《宦者傳》、《雜傳》等名目。每類傳目,內寓特
定涵義,用以貫徹作者的“褒貶”義例。臂如將相大臣,凡專事一朝的在《臣傳》
,曆事幾朝的則列《雜傳》。又如根據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為兩等,頭等的進《
死節傳》,次等的入《死事傳》。

  一般史書的“志”,《新五代史》稱作“考”,僅有《司天考》、《職方考》
,分別相當於《舊五代史》的《天文志》、《郡縣誌》。作者認為五代是個名分綱
常顛倒的亂世,其典章制度一無可取,所以將《舊五代史》的“志”刪除。這也是
為了體現以“禮”修史的原則。

  本書的世家及世家年譜,大致相當於《舊五代史》的《世襲列傳》和《僭偽列
傳》,明確將中原以外的割據政權分為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楚、吳越、
閩、南平、東漢等十國。各小國的劃分編排,條理清晰,首尾完具,顯然勝於舊史
。《四夷附錄》相當於舊史的《外國列傳》。

  就整體而論,《新五代史》的史料價值比《舊五代史》要略遜一籌,這是歐陽
修在刪繁就簡時,將不少具體資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於他對舊“志”部分的
大事砍削,人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為訓。但《新五代史》後出,採用了實錄
以外的筆記、小說等多種材料,在刪削的同時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對十國部分
的補充。由於《舊五代史》已非原帙,殘缺不全,《新五代史》特有的價值就更不
應低估。再從其它角度來著眼,歐陽修撰史,渾然一體,結構嚴謹,選材講究,文
字凝煉;思想上不像舊史那樣大肆渲染“天命”而注重人事;創《職方考》,獨樹
一幟,提綱挈領,眉清目秀,頗受稱道,都是它的長處。平心而論,兩部《五代史
》各有短長,可以互為補充,不應偏廢。

  《新五代史》問世後,即有徐無黨注。但徐注旨在解釋《春秋》筆法、闡述微
言大意,對讀者並無多少裨益。


                 宋史

  《宋史》撰修於元朝末年,全書有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
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計四百九十六卷,約五百萬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龐
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因體例未定而未能成書。元朝末年,
丞相脫脫主張分別撰修宋、遼、金三史,各自獨立,這一意見得到元順帝的同意,
於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開局,三史同時修撰。

  經過二年半時間,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書。

  《宋史》是在原宋《國史》的基礎上刪削而成的。兩宋時期,史官組織完備,
雕版印刷術廣泛應用,書籍流傳和保存都較為便利,積累了大量史料。這就為元修
《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是由於《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
史實的考訂、文字的修飾、全書體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點,如一人兩傳,無傳而說
有傳,一事數見,有目無文,紀與傳,傳與傳,表與傳,傳文與傳論之間互相抵牾
等,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蕪雜亂之稱。

  儘管《宋史》存在不少缺點,但是它卷帙浩繁,僅《列傳》就有二千多人,比
《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敍事詳盡,就史料的學術價值而言詳勝於略。同時《
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國史、實錄、日曆等書,這些史籍現在幾乎全部佚失了
,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統的一部書。


                 遼史

  《遼史》撰成於元代,全書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紀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
八卷,列傳四十五卷,國語解一卷。本書較系統地記載了我國古代契丹族建立的遼
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並兼載遼立國以前契丹的狀況,以及遼滅亡後耶律大石所建西
遼的概況,是研究遼和契丹、西遼的重要史籍。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國之初,依仿漢人制度,設立監修國史官,並且仿照中原
的做法,撰修《起居注》、《日曆》、《實錄》等。遼代曾先後四次撰修實錄。

  金朝建立後,很注意總結前朝的興衰得失,著力修撰《遼史》,前後撰成兩部
《遼史》。第一次是熙宗皇統年間(公元1141--1149年),耶律固主持修纂,最後
由蕭永祺完成,此《遼史》有紀三十卷,志五卷,傳四十卷,但未曾刊行。

  第二次撰修《遼史》,由廉惠山海牙、王沂、陳繹曾分撰,從至正三年四月開
始撰寫,四年三月即告脫稿,僅僅用了十一個月的時間。這是因為前人所撰《遼史
》和實錄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一般人認為,元修《遼史》失之簡略,但不應否定它特有的長處。《遼史》的
志、表多有特色,其中一些志、表是其它正史所沒有的。


                 金史

  《金史》撰成於元代,全書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
四卷,列傳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興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議修于元世祖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以後
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別議論過修史的事,都因義例難定
未付諸實行,直到元順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決定“各與正統”,《遼》
、《金》、《宋》三史分別撰修。翌年十一月,《金史》告成,前後用了不到一年
的時間。修三史的都總裁官是右丞相脫脫,參加修《金史》的有鐵木爾塔識、張起
岩、歐陽玄、王沂、楊宗瑞等,其中歐陽玄的貢獻最為突出,他制訂《金史》撰修
的發凡舉例,書中的論、贊、表、奏皆他屬筆。


                 元史

  《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成書于明朝初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朱元璋下令編修《元史》。

  洪武二年,以宋濂、王為裁、汪克寬等十六人為纂修,開史局于南京天界寺,
進行編寫。從洪武二年二月到八月,用一百八十八天的時間,修成順帝以前各朝的
歷史,共一百五十九卷。接著,明朝政府派歐陽佑持等十二人到全國各地徵集順帝
一朝的資料。洪武三年二月重開史局,仍由宋濂、王任總裁,但纂修人員作了大幅
度的調整,這一次纂修共十五人,只有趙塤曾參與第一次工作,其餘都是新人。八
月書成,共五十三卷,歷時一百四十三天。前後兩次修成的文稿經過統一加工,共
二百一十卷,內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兩次開局共
歷時三百三十一天。

  朱元璋在建國之初,立即著手組織《元史》的編纂,而且在很短的期間成書,
主要出於政治上的需要。他的意圖是以此來說明元朝的滅亡和明朝的興起都出於“
天命”,而他自己則是“奉天承運”的真命天子。

  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說:“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
亦無如《元史》者。”《元史》問世後,很多學者對它表示了不滿,錢大昕則是不
滿者中持激烈否定態度的一個。對於《元史》的批評,主要認為它的編纂工作過於
草率,沒有認真的融合貫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獻資料,略加刪削修改而成
。但是,儘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元史》仍是我們今天瞭解、研究元代歷史的
極其珍貴的文獻。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統記述元代歷史的著作。

                                      明史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
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明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
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

    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設立明史館,纂修明史,因國家初創,諸事叢雜,
未能全面開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開明史館,因纂修《清世祖實錄》而
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為監修,開始纂修明史。於乾隆四年
(公元1739年)最後定稿,進呈刊刻。從第一次開館至最後定稿刊刻,前後經過九
十多年,是官修史書歷時最長的一部。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編纂得體、材料
翔實、敍事穩妥、行文簡潔為史家所稱道,是一部水平較高的史書。這反映出編者
對史料的考訂、史料的運用、對史事的貫通、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都達到較高的水平。
雖然它的篇幅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但讀者並不感到冗長而生厭。

                                     清史稿

    《清史稿》,近人趙爾巽主編。自1914年設立清史館起,歷時十四年修成。先
後參加縮寫的有柯劭等一百多人。本書體例一如歷代的正史,分為本紀、志、表、
列傳四個部分,共五百二十九卷。本書的編寫刊行雖在辛亥革命以後,但由於編寫
者大多為清室的遺臣遺民,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場來寫清朝史,更因為本書成於眾人
之手,彼此照應不夠,完稿後又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又不認真校對,是以體例不
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趙爾巽在《發刊綴
言》中指出,本書是“作為史稿披露”的“急就之章”,“並非視為成書”。

  本書記事上起努爾哈赤稱帝,下至宣統三年清朝滅亡時為止。其中一些列傳還
涉及到辛亥革命以後的張勳復辟、溥儀離宮後出走天津、王國維投北京昆明湖自殺
等事件。本書大部分依據《清實錄》、《宣統政紀》、《清會典》、《國史列傳》
和一些檔案資料寫成,編者對這些史料彙集起來,初步作了整理,使讀者能夠得到
比較詳細系統的有關清代歷史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傳,並非取材於
常見的史料,當另有所本。因此,本書仍有它的參考價值。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有空我會再把"編年"史書的部分補上!

到時候這個系列大概就完成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另外,由《左傳》、《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組成了我國編年體史書的系統。

《左傳》

《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它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題解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馬遷、班固等人都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六家》:“左傳家者,其先出於左丘明。”唐朝的趙匡首先懷疑《左傳》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後,有許多學者也持懷疑態度。很多人都認為寫《左傳》的左氏並非左丘明。葉夢得認為作者為戰國時人;鄭樵《六經奧論》認為是戰國時的楚人;朱熹認為是楚左史倚相之後;項安世認為是魏人所作;程端學認為是偽書。清朝的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卻仍然認為是左丘明所著。康有為則認為是劉歆所作。今人童書業則認為是吳起所作,趙光賢認為是戰國時魯國人左氏所作。現在一般認為《左傳》為吳起作,成書時間大約在戰國中期(公元前4世紀中葉。
《左傳》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說:“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
評價
《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左傳》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晉范寧評《春秋》三傳的特色說:“《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指多敘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
《左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它表現在: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又善於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
《左傳》受到學界重視是在魏晉時期,先後有鄭玄、杜預為其作注解,以後成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左傳》在史學中的地位被評論為繼《尚書》、《春秋》之後,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體例
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記錄了當事各方面的歷史。共18萬字。
1.        隱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
2.        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
3.        莊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4.        閔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
5.        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6.        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
7.        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
8.        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
9.        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
10.        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
11.        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
12.        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
13.        書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滅亡

《資治通鑒》是我國司馬光和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資治通鑒》全書294卷,又考異、目錄各三十卷,約300多萬字。《資治通鑒》所記歷史斷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
    《資治通鑒》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註《資治通鑒》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枚舉、數不勝數。歷史上對《資治通鑒》的稱譽,除《史記》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史著可與《資治通鑒》媲美。《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網羅繁富,體大思精,為前古之所未有。”其成就就達到古代編年體史書的高峰,為千古不朽的名學名著,在我國古代史學業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資治通鑒》主編和主要執筆人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
司馬光于君主為仁,做了具體的解說;對於君主的施政,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續資治通鑒》
清 畢沅編著 220卷(通行本)
畢沅(1730~1797),字纕衡,一字秋虹,自號靈岩山人,鎮洋人,清代大臣、著名學者。 《續資治通鑒》凡220卷,含宋紀、元紀兩大部分,起自宋太祖建元元年(960),迄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續資治通鑒》在時間上承接《資治通鑒》,體例上借鑒《資治通鑒》,故得名。雖然《續通鑒》不及《通鑒》跨越年代久遠,但宋、元兩朝,是中國歷史上極重要的時期。宋朝把中國人的精神從唐的淵源博大,局限到了“生死小,失節大”的極端,把中國知識分子封閉到即便亡國也夜郎自大的畸形。而元朝是首度入主中華天下的純正異族,漢族士大夫的思維變化更值得玩味。有志上溯歷史,看透今天中國舉步維艱阻力所在的人,不可不詳查宋之一代;有志辨析元朝異族統治下漢人心態,拔除衍傳到今天的舊道德、舊思維的人,不可不周考元之一代。于此,考宋元兩代,就不得不遍覽《續資治通鑒》了。 此書1935年國學整理社據馮集椿刻本斷句整理,由世界書局縮印出版。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據世界書局本影印。今以中華書局標點本最為通行。

克服了過去史書詳于宋而略于遼、金、元之弊,是為本書一大特色。

[ 本文最後由 不动如山 於 06-12-30 04:32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其實史學家們對《資治通鑒》作了大量續纂工作。續纂工作,可分補前和續後兩類。被前者有劉恕編纂的《通鑒外紀》十卷,起于包犠,止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下與《資治通鑒》銜接;金人宋履祥編纂的《通鑒前編》八十卷,斷自唐堯,下接《資治通鑒》。後續者有南宋李燾編纂的《續資治通鑒長編》五百二十卷起於建隆,迄于靖康,凡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之史事;明王宗沐編纂的《宋元資治通鑒》六十四卷,仿《資治通鑒》義例,記敍宋元兩朝史事;明薛應旂另纂《宋元資治通鑒》一百五十七卷,亦仿《資治通鑒》義例,記敍宋元兩朝史事;清徐乾學編纂的《通鑒後編》一百八十四卷,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亦系記敍宋元兩朝史事;清夏燮編纂的《明通鑒》一百卷,專記明史。而兼備補前續後者,則為明陳纂的《通鑒續編》二十四卷,該書首卷述盤古至高辛氏,備《通鑒前編》所無;次卷述唐與五代契丹史事;另以二十二卷記敍兩宋史事,以續《資治通鑒》。通過上述諸家之續纂,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史部叢書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通鑒》體系列史籍本書之內容安排,對宋、遼、金、元四朝史事,同樣重視。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介紹一下《續資治通鑒長編》

中國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斷代編年史。

原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作者李燾(1115~1184)﹐字仁甫﹐一字子真,號巽岩,四川眉州丹棱人﹐生於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死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累遷州縣官﹑實錄院檢討官﹑修撰等。李燾仿司馬光著《資治通鑑》體例﹐斷自宋太祖趙匡胤建隆﹐迄於宋欽宗趙桓靖康﹐記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事﹐定名《續資治通鑑長編》。燾於正史﹑實錄﹑政書之外﹐凡家錄﹑野記﹐廣徵博採﹐校其同異﹐訂其疑誤﹐考證詳慎﹐多有依據。作者本著“寧失於繁﹐無失於略”的原則﹐凡記載不同者﹐則兩存是說﹐時附己見﹐以註文標出﹐與《通鑑考異》相類。搜集材料時﹐“作木廚十枚﹐每廚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聞﹐必歸此匣﹐分月日先後次第之﹐井然有條”。該書自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分四次上進。淳熙十年﹐重編定為九百八十卷﹐並上《舉要》六十八卷﹐《修換事總目》十卷﹐《總目》五卷﹐總計一千零六十三卷﹐前後歷時四十年。

近代治宋史者對該書史料價值評價甚高﹐《長編》記述詳贍﹐史料豐富﹐為研究遼﹑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九百八十卷本﹐久已亡佚﹐今本系清編《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厘為五百二十卷﹐其中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四月至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三月﹐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七月至紹聖四年(1097)三月﹐元符三年(1100)二月至十二月以及宋徽宗﹑宋欽宗兩朝記事。1979年﹐中華書局開始分冊出版《續資治通鑑長編》點校本﹐是以流行的清光緒浙江書局刻本為底本﹐用遼寧圖書館﹑北京圖書館藏本和文津閣本對校﹐改正了不少錯訛。

李燾生平:

  李燾是唐朝宗室曹王的後代。紹興八年(1138)李燾考中進士,任華陽主簿,調任雅州推官。李燾博覽群書,特別熟悉宋朝的典章制度。後任榮州知州,又改任潼川府路轉運制官,在任期間,秉公辦事,彈劾不法官員四人。乾道三年(1167年),任兵部員外郎兼禮部郎中。十年(1174)七月,久旱不雨,李燾上疏要求皇帝避正殿,減禦膳,徵求百官意見,孝宗皇帝很快採納實行。淳熙十一年(1184)春天,李燾上書要求致仕,皇帝沒有答應,數次派人看望病情,病癒後,任敷文閣學士,並以比致仕。詔命頒下時,李燾十分欣喜地說:“大事了結了。”口授遺表給皇帝說:“臣年已七十,死不為夭,所恨報國缺然。願陛下徑遠以藝祖(趙匡胤)為師,用心以昭陵為則。”卒年七十歲。

  李燾性格剛強,特立獨行。早年時,正是秦檜當政的時候,秦檜死後,李燾才被朝廷瞭解。在朝廷議論國政,慷慨激昂。南宋名臣張拭曾說:“李仁甫如霜松雪柏。”李燾一生自奉甚儉,不事鋪張,沒有嗜好,也沒有姬妾,也沒什麼家產。

  李燾的著述很多,有《易學》五卷,《春秋學》十卷,《五經傳授》、《尚書百篇圖》、《大傳雜說》、《七十二子名籍》各一卷,《文集》五十卷,《奏議》三十卷,《四朝史稿》五十卷,《通論》十卷,《南北攻守錄》三十卷,《七十二候圖》,《陶潛新傳》並《詩譜》各三卷,《歷代宰相年表》、《唐宰相譜》、《江左方鎮年表》、《晉司馬氏本支》、《齊梁本支》、《王謝世表》、《王代將帥年表》合為四十一卷。

  “平生生死文學間,《長編》一書用力四十年”這是南宋時期理學名臣張栻對李燾一生學術成果的高度準確的概括。李燾一生著述豐富,但留傳至今的代表作是長達五百二十卷的《續資治通鑒長編》。為了撰寫了這部巨著,李燾“網羅收拾四十年”,“精力幾盡此書。”

  《續資治通鑒長編》從宋太祖建隆元年開始至宋欽宗靖康元年止,記載了北宋王朝長達一百六十八年的歷史。這部史著的規模很大,淳熙十年(1183年)任遂甯知府的李燾曾上書皇帝,“臣累次進所謂《續資治通鑒長編》,今重別寫進,共九百八十卷計六百冊。其修換事總為目一十卷。又緣一百六十八年之事,分散為九百八十卷之間,文學繁多,本末頗難立見,略存梗概,庶易撿尋,今創為建隆至靖康《舉要》六十八卷,並卷《總目》五卷。已上四種,通計一千六十三卷,六百八十七冊。”

  李燾編著《續資治通鑒長編》的目的是寫一部信史,留給後人。他在隆元元年(1163年)第一次進書狀中有著十分清楚的說明,“臣嘗盡力史學,於本朝故事尤切欣慕。每恨學士大夫,各信所傳,不考諸實錄、正吏,紛錯難言,……臣輒發憤討論,使眾說咸會於一。”

  《續資治通鑒長編》的編撰時間很長,他在任華陽縣主簿時,即有心編撰《續資治通鑒長編》,並開始準備材料。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前後,李燾在北宋司馬光《百官公卿表》的基礎上,擴充增補,撰成一百一十二卷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把自建隆至宣和年間的百官治革,公卿任免,按年列表,為撰寫《續資治通鑒長編》作了初步的準備工作。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李燾第一次奏進十七卷《續資治通鑒長編》內容是太祖朝~太宗開寶十七年的史事。乾道三年(1167年),李燾至南宋朝廷任兵部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官,負責修撰神宗至欽宗四朝國宋及徽宗實錄,這一時期的《續資治通鑒長編》的修撰工作大大的加快了。第二年,李燾又奏進太祖至英宗五朝的《續資治通鑒長編》共一百零八卷。淳熙元年(1174年),李燾第三資進書,是神宗至欽宗四朝。淳熙十年,最後一次進書,終於完成了這部卷帙浩繁的史學巨著。

  李燾對北宋的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十分推崇,不僅史學的觀點接近,而且政治上的觀點也十分接受。他編撰《續資治通鑒長編》的目的之一就是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銜接。在時間上,《續資治通鑒長編》止於五代末年,而《續資治通鑒長編》則始于北宋初年,正好前後相接。而《續資治通鑒長編》這個書名更是表達了李燾對司馬光及其《資治通鑒》的推崇和尊重。這部書原來定名《資治通鑒》,後來李燾認為自己的這部書不能和《資治通鑒》相比,而司馬光在編撰《續資治通鑒長編》的時候又由助手劉恕等人先修叢目,再修長編,是後由司馬光本人刪節而成,所以李燾就把自己準備編撰的這部書定名《續資治通鑒長編》。

  《續資治通鑒長編》有兩個顯著的特點,首先是他在撰寫這部書時,始經不渝地堅持司馬光編《續資治通鑒》的原則,就是“甯失於繁,勿失於略。”《續資治通鑒長編》的取材十分豐富,除宋代的實錄、國史外,還大量採用經、史、子、集,筆記小說,家乘志狀。南宋人陳傅良曾表彰說:“本朝國書,有日曆,有實錄,有正史,有會要,有敕令,有禦集,又有百司專行指揮、典故之類,三朝以上又有寶訓;而百家小說、私史與大夫行狀志銘之類,不可勝紀。自李燾作《續通鑒》(即指《續資治通鑒長編》)起建隆、盡靖康二年,而一代元書萃年於此,可謂備矣。“清人譚鐘麟也認為此書“上據國典,下采私記,參考異同,折衷一是,使北宋一代事實粲然明備,實為《通鑒》後不可不讀之書。”正是由於李燾堅持了這個原則,才為後人保留了大量的宋代史料。

  《續資治通鑒長編》的第二個顯著特點是李燾繼承和發展了“考異”的優良傳統。司馬光在著《資治通鑒》時,著有《通鑒考異》,在書中排列不同材料,說明自己取捨的原因。《續資治通鑒長編》也採用了這一考異的方法,“若舊本有誤處,及有合添處,即當明著其誤削去,氣添處仍具述所據何書,考按無違,乃聽修換,仍錄出為考異;不然則從舊,更勿增改。”《續資治通鑒長編》注文多達一萬二千餘條,七十多萬字。清人黃廷鑒以此評價很高,認為“其中分注考民劃詳引他書,而於神、哲之代尤多。

  如《宋會要》、《政要》、歷朝《實錄》、《時政記》,王禹■《建隆遺事》、蔡襄《直筆》、王拱辰《別錄》、司馬溫公《日記》,王荊公《日記》、劉摯《日記》、呂大防《政目》、呂公著《掌記》、曾布《日錄》、林希《野史》、五岩叟《朝論》、歐靖《聖宋掇遺》、邵氏《辨證》諸書,及諸家傳碑銘,皆無一存者。即幸有傳書,如《東齋記事》、《涑水記聞》、《東軒筆錄》、《湘山野錄》、《玉壺清話》,《邵氏聞見錄》、《筆談》、《揮塵錄》之類,往往傳寫訛脫,亦足據以是正。則此編非特足以考定宋、遼二史之闕訛,而有宋一代雜史、小說家不存之書,亦可賴以傳其一、二,誠溫公《通鑒》後不可不讀之書也。”

  李燾雖然在政治見解和史學觀點上和司馬光很接近,但對司馬光的《涑水記聞》、《日記》等並不是照單全收,而是有所取捨、有所保留,特別是反映司馬光政見且為神宗粉飾的《神宗實錄》更是如此。相反,李燾對於王安石也能公正對待。雖然李燾“恥讀王氏(安石)書”,反對王安石的政治主張,但在《續資治通鑒長編》的正文和注文中也能不認私論害公議,公正、客觀地評價王安石變法期間的一些措施、事件和人物。例如《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四熙寧三年八月癸末對倉法的記述就體現了李燾的態度:“……曾布雲,熙寧三年九月二十五河倉條貫。按此乃是八月二十七日立倉法,舊紀書癸末詔諸倉給受概量者,臨時多寡,並緣為奸,刻軍食十當三四,其增諸倉役人祿,立勾取重法,由是歲減運糧卒,坐法者五百餘人,奸盜以故得不縱,後推及內外吏,吏始重仍法。新紀削去,削去其諛辭可也,如立倉法安可不書。”

  後人對《續資治通鑒長編》的評價頗不一段。清人朱彝尊認為:“宋儒史學以文簡為第一,蓋自司馬君實、歐陽永叔書成,猶有非之者,獨文簡(李燾)免於譏駁。”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續資治通鑒長編提要》則認為為此書“雖采摭浩博,或不免虛實並存,疑信未見,未必一一皆衷於至當。不但太宗斧聲燭影之事于《湘山野錄》考據未明,遂為千古之疑竇,即如景二年三日賜鎮東軍節推毛洵家帛米一事,核以餘靖所撰墓銘,殊不相符。為曾敏行《獨醒雜誌》所糾者,亦往往有之。”儘管如此,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作者仍認為它“廣搜博錄以待後之作者,其淹貫詳贍,固讀史者考證之林也。”

  《續資治通鑒長編》因為篇幅太大,故成書時就沒有全刻,而只是由秘書省按《續資治通鑒》的規格抄寫了一部藏于皇家秘室。清乾隆年修《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從明朝《永樂大典》裏錄出《續資治通鑒長編》入《四庫全書》,但《四庫全書》錄入的不是全本,缺徽,欽兩朝事蹟等。嘉慶二十四年(1819)張金吾用活字排印愛日精廬本。光緒七年(1881年)浙江巡撫譚鐘麟命黃以周等以《四庫全書》本《續資治通鑒長編》校愛日精廬本《續資治通鑒長編》,印成浙江書局本。中華書局出有由上海師範學院和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共同整理的標點本《續資治通鑒長編》。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原文由上帝使者 於 06-12-29 08:28 PM 發表
正史:

史記      司馬遷   西漢            130卷

1.起自皇帝.終於漢武帝.                                                                                                               
2.分類如下

一.帝王的'"本紀"
二.諸侯的"世家"
三.人物的"列傳"
四.時事的"表"            


史記的本紀除了記載帝王生平外,其實最重要的目的在於繫年,所以拿本紀與列傳相參,就會發現,本紀多以某年某月某日如何如何開始一段,而列傳則直接記錄傳主生平。
另外,史記還有"書"這一分類,也就是後來歷代史書的"志",記錄的是天文、地理、制度之類的,以法國年鑑學派的說法,就是"長時段"的歷史。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7 22:48 , Processed in 0.02823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