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天下創世

回覆: 95年學測社會科歷史考題(不知道有沒有錯誤)

對於20題
個人覺得明太祖和清雍正這兩個選項對的機率大一些
之所以不選秦始皇的原因在於
雖然在秦漢時代是三公制
丞相-行政
太尉-軍事
御史大夫-監察
可是太尉本身只對丞相負責
所以太尉仍是丞相的部下
丞相仍掌握軍權
且丞相下的九卿都是皇帝的家務官,是官職,而系統屬於丞相
換句話說
丞相,可以管到皇宮裡的一切
當時的制度可稱為獨相制
丞相的權力是可以制衡皇帝的
所以了漢代
常發生皇權與相權的衝突
所以秦始皇這一選項並不符合題目中的敘述
個人是覺得這題選明太祖比較恰當
至於原因我必須先整理一下思絡
晚上在貼上來吧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一般的英雄

天中皇帝!!人中蘿莉!!

回覆: 95年學測社會科歷史考題(不知道有沒有錯誤)

[quote=denise]對於20題
個人覺得明太祖和清雍正這兩個選項對的機率大一些
之所以不選秦始皇的原因在於
雖然在秦漢時代是三公制
丞相-行政
太尉-軍事
御史大夫-監察
可是太尉本身只對丞相負責
所以太尉仍是丞相的部下
丞相仍掌握軍權
且丞相下的九卿都是皇帝的家務官,是官職,而系統屬於丞相
換句話說
丞相,可以管到皇宮裡的一切
當時的制度可稱為獨相制
丞相的權力是可以制衡皇帝的
所以了漢代
常發生皇權與相權的衝突
所以秦始皇這一選項並不符合題目中的敘述
個人是覺得這題選明太祖比較恰當
至於原因我必須先整理一下思絡
晚上在貼上來吧[/quote]三公乃古官名,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秦無三公名稱,但中央官職最高者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尉主五兵,丞相總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貳於丞相。漢代官制大率依秦制而略事更改,有三公之稱,但名號有差,前漢三公為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後漢三公則為太尉、司徒、司空。而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或「上三公」,然一則時置時廢,二則職責僅關皇帝私人品行,不涉天下政事,故不若三公重要。

漢代以丞相總掌庶政,御史大夫乃副丞相,太尉掌全國軍政。但太尉漢初雖置,武帝時省,更名大司馬,變為加官,職併丞相。故前漢之制,雖名謂三公,實則丞相、御史:丞相掌政策,御史大夫掌法度;丞相權重,御史法隆。後漢雖三公並相,且分部九卿,即太尉公主天,部太常、衛尉、光祿勳;司徒公主人,部太僕、鴻臚、廷尉;司空公主地。部宗正、少府、司農。但三公並無決策之權,而事歸臺閣。故雖云「漢世故事,三公之職,無所不統。」且秩均萬石,其實情卻如此。魏晉相承,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迄於江左而不改。隋置太尉、司徒、司空以為三公,參議國之大事;唐宋承之,唯加重太尉,使居太傅之上。(馬先醒)


太尉並不是由丞相掌管喔 它是跟丞相平起平坐的.....

而御史大夫名義上是副丞相 其實是皇帝來監視丞相所用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95年學測社會科歷史考題(不知道有沒有錯誤)

[quote=蘿莉天皇]
太尉並不是由丞相掌管喔 它是跟丞相平起平坐的.....

而御史大夫名義上是副丞相 其實是皇帝來監視丞相所用的........
[/quote]


太尉和御史大夫的確和宰相平起平坐
然他們仍須向宰相負責
以御史大夫為例
在御史大夫下設有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副手
御史中丞駐紮在皇宮裡
皇帝又什麼事就交代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再丞報給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再轉報宰相
宰相若有事也是照這個手續
由御史大夫轉御史中丞
再轉入內廷
所以就變成御史中丞隸屬於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隸屬於宰相的局面

+++++++++++++++++++++++++++++++++++++++++++++++++++++++++++

唐代是三省分職制一個中書省一個門下省一個尚書省。到了宋代門下省退處無權給事中也如諫官般變成和宰相對立很少能對詔敕行使封駁權。其時的宰相只有中書省一個。從元代到明代中書省還是正式的宰相。直至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因宰相胡惟庸造反明太祖受到了這個刺激從此廢止中書省只留中書舍人僅是七品小京官。中書門下兩省都廢了只剩尚書省但尚書省令及左右僕射也不設了於是尚書省沒有了長官改由六部分頭負責就稱為六部尚書。在唐宋時六部中每部的第一個司稱本司如戶部有戶部司其餘吏、禮、兵、刑、工皆是如此。而尚書省則有尚書令左右僕射。現在明代等於升本司為部長六部就是六個尚書變成一個多頭的衙門。六部首長各不相屬。政府諸長官全成平列上面總其成者是皇帝。
所以我覺得這題應該以明太祖為恰當的答案。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5-8 06:11 , Processed in 0.01923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