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減重兼抗衰老,是目前飲食和養生潮流中的新顯學。綜合東西方專家建議,營養師說,可以稍微改變進食觀念,調整進食順序,先喝湯、吃蔬菜,白飯等主食和肉類最後吃,有益於減重兼排毒。營養師還說,每周減重半公斤最健康。

健康飲食應吃哪些,各家說法漸趨一致,包括多蔬果、少精緻人工食物。但對坐在飯桌上進食的順序,各家說法不一。巴黎抗衰老醫學中心院長克勞德.蕭夏最近出版了一本「30天年輕10歲」,他提出「飲食黃金定律」: 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溫開水、每餐先吃蛋白質 (如肉類)、每天喝足量的水或茶、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等。許多人奉行,盼能愈吃愈年輕。

但提出地瓜排毒餐並風行一時的美國環球大學醫學博士林光常,在他著的「無毒一身輕」書中卻主張,要排毒減重就要調整進食順序,用餐時應先吃水果、喝湯、吃生的蔬菜、熟蔬菜、吃米飯或地瓜、最後再吃蛋白質 (肉類)。

林光常認為,水果一定要在空腹時或飯前半小時食用。因飯後吃水果,會被消化慢的蛋白和澱粉阻塞,水果在體內攝氏37度高溫下,很容易腐爛產生毒素,反而易引發身體疾病。

面對兩派南轅北轍的建議,到底哪一方專家的說法才正確 台大醫院營養師黃素華說,排毒減重餐主張主食和蛋白質最後吃,且要先吃蔬菜、喝湯,好處是可以讓人先有飽足感且可攝取較少熱量。最後再吃主食和肉類,自然不會吃進太多卡路里,確實較適合熱量、蛋白質攝取過多的國人。

至於克勞德.蕭夏提出的「飲食黃金定律」,黃素華說,每天多喝水、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 (如白米飯)、多吃含有抗自由基 (造成老化原因)食物,如鮭魚、鮪魚等也都是很正確的飲食建議。

為何他建議每餐要先吃蛋白質,黃素華表示,她不了解克勞德.蕭夏的根據。但因有配合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使整體熱量攝取下降,吃了也不過胖,可能是這種吃法的優點。

尤其如把肉類動物性蛋白質改為植物性蛋白質,更是一種健康減重的聰明吃法。如大豆製品就有豐富植物性蛋白?
 
  [URL="https://www.gamez.com.tw/showthread.php?t=146152&page=1&pp=10"]【個人詩集】[/URL] [COLOR=deepskyblue]☆★☆★☆★☆★☆★☆★☆★☆★☆★☆★☆★☆★☆★☆★☆ ╭╧╮╭╧╮╭╧╮╭╧╮╭╧╮╭╧╮╭╧╮╭╧╮ ║鐵│║之│║狂│║傲│║網│║*│║~│║!│ ╘∞╛╘∞╛╘∞╛╘∞╛╘∞╛╘∞╛╘∞╛╘∞╛ [/COLOR]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8-21 17:41 , Processed in 0.38501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