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世界上的恐怖組織,哪個最為殘酷、冷血?


恐怖份子-愛爾蘭共和軍.jpg


上傳&資料整理:jacklf2004





復仇;無法消滅恐怖主義:

「恐怖活動的邪惡在於,它會與抽象的宗教與政治理念以及過度簡化的迷思掛鉤,不顧歷史脈絡與理智,而這也正是世俗意識必須著力彰顯之處,無論在美國抑或中東都是如此。任何信念、神明與抽象理念都不能為濫殺無辜辯護。尤其是當一小撮人主導此類行動,他們自認為代表某種信念,其實根本不然。

 
宗教或道德上的基本教義派之所以造成禍害,原因在於他們對於革命與反抗懷抱的原始理念-包括願意殺人也願意犧牲-,在今日很容易就能與先進的科技相結合,而且對慘烈的報復行動甘之如飴。


窮苦絕望的人們不會冀望有明智的領導帶領,針對某種信念來從事教育、群眾動員與持之以恆的組織工作。他們經常會受到天花亂墜想法的誘惑,訴諸快速但血腥的解決之道,尤其是經過宗教言辭包裝之後。

有些人還是會盲目追隨,但是未來的世代將會譴責他們輕率地延長戰爭與苦難,他們不願心無成見地看待不義與壓迫的歷史,不願嘗試共同的解放與啟蒙。

將「他方」妖魔化絕非良好政治的基礎,現在尤其是如此,因為這恐怖活動根源於不義,我們可以正本清源,使恐怖份子孤立、受到嚇阻、失去憑藉。這樣做需要耐心與教育,比起更大規模的暴力與苦難,絕對值得。 」

- 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系講座教授 - 薩伊德




世界上每幾分鐘,就有國家、甚至是平民受到恐怖攻擊傷害與波及;每幾分鐘,就有新的恐怖團體與組織產生,

它們或許是分裂出來的;也或者是鬆散、沒有紀律的烏合之眾罷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恐怖主義仍然存在於世界上。





投票活動簡敘:


本篇取材自「美國國務卿《2002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世界恐怖主義報告書」,所衍生出來的投票主題,

與先前的投票主題有很大不同之處,此主題的本義並不是選出各位所"喜愛、支持"的組織團體,

而是讓各位感到印象深刻,存在著「狂暴、殘酷、恐怖」等等負面形容詞的恐怖組織團體。

有請各位年輕朋友的投票者,所帶著的想法切勿本末倒置。


縱觀這整個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曾經遭受過恐怖攻擊,不管是發展中的貧窮國家、政治動盪不安的國家;而或者是

世界經濟的龍頭大國,因此恐怖攻擊皆無所謂的指定國家或目標可言。   雖然說台灣目前為止尚未受到恐怖攻擊

的威脅,但也不可否認與掉以輕心,未來會受到恐怖攻擊的一天。  


本篇投票主題特別列出最大上限的二十個恐怖組織,在這些恐怖組織中,所犯下的事件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包括2001年9月11號的美國雙子星世貿中心攻擊事件、2002年印尼峇里島爆炸案、1995年3月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等等...

相信在各位的人生中都會有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各位對於事件發生後的感覺是?

驚訝?    恐懼?   無法相信?   悲痛?   或者是... 對於他們所犯下的行為感到憤怒?


仔細回想看看,並且表達你(妳)的想法,分享給各位自己所對於恐怖主義的看法與見解。




以下會有各恐怖組織的資料、組織背景、首領成員、犯下事件等等...,各位可以先瀏覽過資料,

或者憑著自己的印象直接投票,但在資料完成以前,切勿發表任何回覆。

待"以上"字樣出現後,即可進行討論。







首篇會列出  美國《2002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恐怖主義組織名單,共五、六十餘提供各位參考。
單選投票, 共有 30 人參與投票
0.00% (0)
0.00% (0)
0.00% (0)
13.33% (4)
0.00% (0)
3.33% (1)
0.00% (0)
3.33% (1)
3.33% (1)
3.33% (1)
3.33% (1)
6.67% (2)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63.33% (19)
你所屬的會員群組沒有投票權限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上敘資料來自:

“阿克薩烈士旅”的過去與未來

世界戰區情報網

Wikipedia

國際縱橫

意大利恐怖組織「紅色旅」成立(1970年)

真主黨的歷史背景

S.I.A.M軍事零時差

U.S. Department of State (IIP) - Meiguo Cankao

BBC 中文網

plunther - 網易博客

向猶太人和十字軍發動聖戰


以上。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蓋達 (Al-Qaida) "基地" 組織


組織領導人:

奧薩瑪.賓拉登



基地組織———全球最大的恐怖組織網,由沙烏地阿拉伯富翁賓拉登領導建立,被指控曾在世界各地策劃了多起針對美國人的恐怖爆炸行動

1987年,拉登開始建立自己的基地,參加者懷著各種目的,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也有從美國等西方國家來的。1988年,本·拉登聖戰者們在阿富汗建立了大本營,專門訓練“聖戰者”,目的就是推翻幾乎所有的在拉登眼中看來是“腐敗無能”的政府,驅逐這些國家的西方勢力。

短短幾年,拉登就在全球織起了一張巨大的恐怖活動網。


根據美國中情局的分析,設在阿富汗的基地共訓練了5000多人,他們分別在50多個國家建立了基層組織。


組織利用了從埃及到菲律賓,從烏茲別克斯坦到以色列的各國國內恐怖組織,使這些原本聯繫很少的組織,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聯盟。基地的組織結構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有一個由高級領導人組成的協商會議,下設職能委員會:軍事委員會負責培訓和武器採購;貨幣和商業委員會負責基地公司的經營管理。在拉登遍及阿富汗各地的軍火庫中,迫擊炮、火箭、坦克甚至先進的“毒刺式”地對空導彈都一應俱全。本·拉登的軍力足以與一個小國相媲美。



事件:



黑名單 A:「基地」組織

恐怖代表作:2001年「9·11」事件

當地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8時30分,紐約110層的世界貿易中心的南塔上端被一架波音767客機撞擊。18分鐘後,另一架飛機撞向北塔的中上端。

半個小時後,一架小型飛機又撞向美國國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樓,該飛機隨後墜毀。另有一架民用飛機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附近。整個世貿中心最終夷為平地,雙子大廈徹底消失。

撞擊世貿中心的兩架民用客機一架為波音757,是從華盛頓飛往洛杉磯的,機上有58名乘客,6名機組人員;另一架為波音767,是從波士頓飛往洛杉磯的,機上有81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 這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共造成4000多人死亡或失蹤。




專題:


阿爾.蓋達組織是由奧薩瑪.賓拉登所領導的全球恐怖網路,當它看見西方玷污回教並想要取代阿拉伯政府的回教基本教義政體時,它便尋求要將西方勢力趕出回教國家,在2001年9月11日蓋達成員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之後華府對阿富汗發動戰爭,目的是要摧毀蓋達的基地和推翻塔利班政權,其回教基本教義派領袖和追隨者仍庇護著賓拉登。
蓋達組織的起源?

1979年國際穆斯林旅反抗蘇聯入侵阿富汗,1980年代奧薩瑪.賓拉登和巴勒斯坦宗教學者Abdullah Azzam招募這些外國的回教游擊份子和聖戰士進行訓練和籌措資金,他們來自超過50不同國家,賓拉登招募這些人來持續他的聖戰,1988年上下賓拉登成立了阿爾.蓋達組織。


誰是蓋達組織的領袖?
根據1998年美國政府在會議中討論蓋達組織的主要經營工作,包括恐怖份子的運作,Ayman al-Zawahiri是埃及伊斯蘭聖戰組織的領袖,它被認為是賓拉登的軍師及蓋達組織的思想指導,是較為年長的蓋達領導者之一,Muhammad Atef死於美軍對阿富汗的空襲中,另一個領導者Abu Zubaydah在2002年3月在巴基斯坦被補,911攻擊事件的可疑策劃者Khalid Shaikh Muhammad為蓋達組織的財務主管,Mustafa Ahmed al-Hawsawi也在巴基斯坦被補。

蓋達組織於何處運作?
我們並不知道它的指揮總部在何處,自1991到1996年,蓋達組織在蘇丹運作,1996年至2001年塔利班下台為止,蓋達組織在阿富汗維持恐怖份子訓練營的運作,美國情報官員現在認為蓋達組織的資深領導者設法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邊界附近的地區進行重組,該組織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中有著細胞組織,包括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阿爾巴尼亞和其他國家。
 
蓋達組織的規模有多大?
這不可能精準地獲知,因為蓋達組織是分散開的,估計大約有好幾百甚至幾千名成員。

蓋達組織和其他恐怖組織之間的聯繫?
有聯繫的大致如下:
伊斯蘭聖戰(埃及)
伊斯蘭會社(埃及)
利比亞回教武裝團體
亞丁伊斯蘭軍團(葉門)
哈拉喀特聖戰士組織(喀什米爾)
烏茲別克伊斯蘭運動
武裝伊斯蘭團(阿爾及利亞)
阿布薩雅夫(菲律賓岷答那峨)

 
恐怖主義專家表示這些組織大部分是遜尼派回教基本教義者,蓋達失去在阿富汗的基地後,可能會越來越倚賴於同情組織的成員來執行它的議程,情報官員和恐怖主義專家表示蓋達組織加速和真主黨之間的合作與訓練。

蓋達組織策劃那些恐怖活動?
此組織以美國和其他西方人、猶太人和腐敗的阿拉伯政府(如沙烏地阿拉伯)作為攻擊目標,和蓋達有關的活動如下:

1998年8月,美國在肯亞和坦尚尼亞的大使館遭炸彈攻擊

2000年10月美國柯爾號驅逐艦遭炸彈攻擊

2001年9月11日,蓋達成員劫機攻擊雙子星大樓和五角大廈

2002年4月,突尼西亞的猶太教堂發生爆炸案

2002年10月,法國油輪在葉門海岸遭到炸彈攻擊

2002年11月,蓋達成員企圖在肯亞以肩射飛彈擊落以色列的客機,但失敗了

2003年5月,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德發生汽車炸彈攻擊住宅區的事件

該組織被懷疑指揮同情本身的激進組織於執行1993年世貿中心炸彈攻擊事件,2002年10月在印尼巴里島的炸彈攻擊,和2003年5月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市對西方人的自殺攻擊。

蓋達成員也在1994年策劃殺害在馬尼拉訪問的John Paul二世教皇,1995年計劃炸毀12架美國商用飛機、暗殺在菲律賓訪問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及1999年企圖對洛杉磯國際機場進行炸彈攻擊。

蓋達組織和1993年世貿中心爆炸案有關?
1993年Sheikh Omar Abdel Rahman這位激進份子被判有罪,它曾帶領埃及激進份子加入蓋達組織,他的二個兒子是資深的蓋達成員,Ramzi Ahmed Yousef也被證明策劃此起攻擊事件,計劃攻擊太平洋上空的美國客機,他是資深蓋達成員Khalid Shaikh Muhammad的姪兒,目前受到美國監禁。

蓋達組織如何在美國運作?
在千禧年攻擊洛杉磯機場和911事件之前,大部份的蓋達成員是以研究員和學生身份在美國活動,美國在911之前逮捕並控告Zacarias Moussaoui,檢察官描述攻擊前劫機人員如何在美國租用公寓、獲取飛行執照、參加健身俱樂部,在海外募集資金等。

蓋達組織仍在美國大規模運作?
專家表示這是有可能的,我們並不知道有多少人,2003年二月,FBI局長Robert Mueller III對好幾個伊斯蘭基本教義者和蓋達組織之間聯繫的情形提出警告,聲稱它們有組織地規劃未來的恐怖攻擊活動。

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相同?
蓋達組織是個國際恐怖組織,而塔利班是建立回教共和政體的阿富汗基本教義派者,然而這兩者之間確有著共生關係,塔利班為賓拉登和蓋達成員提供庇護所,而賓拉登提供思想指導和資金援助給塔利班。

蓋達組織熱衷暴力行為勝於恐怖活動?
蓋達組織曾支持並提供訓練和給在南斯拉夫、烏茲別克和其他國家的伊斯蘭武裝及好戰份子。

蓋達組織有自己的指導手冊?
在1990年代晚期,蓋達組織編製出名為聖戰百科全書的手冊,裡頭的細節包括如何使用槍械、爆裂物,及生物和化學戰劑的使用,除了印刷成書外,也被弄成CD-ROM,蓋達成員也從中學習偽造文書和諜報活動的技術。

基地組織領袖 賓拉登.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光輝道路 (SL) 組織


組織領導人:


阿維馬埃爾·古斯曼


組織背景與事件:

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在拉丁美洲的很多國家都出現了游擊隊。他們學習游擊戰術,試圖推翻所在國的政府。「光輝道路」則是1970年從秘魯左翼政黨裡分離出來的,其領導人古斯曼本來是秘魯左翼政黨的領袖之一。



  上世紀60年代初期,古斯曼還是秘魯聖克裡斯托瓦爾大學的一名普通哲學教授。他在學校宣揚自己的「暴力哲學」,吸引了一批追隨者。1965年,古斯曼出國學習游擊戰術以及如何組織地下政治活動和恐怖活動。到1970年回國時,他已經成為聞名全國的左翼政黨領導人。



  1970年,古斯曼創建了「光輝道路」(組織名稱的意思是秘魯已經完全垮掉了,要靠他重新締造)。當時,在秘魯除了「光輝道路」之外還有一支影響比較大的游擊隊,那就是「圖帕克·阿馬魯」,該組織成員主要是印地安人。




 可怕的殺人魔王



  六年之後,古斯曼的追隨者已經配備了武器,在深山密林裡打游擊,企圖推翻當時的政府。古斯曼指揮游擊隊進行暗殺、綁架、搶劫銀行等恐怖活動。當時,秘魯全國上下聽到古斯曼的名字都會「談虎色變」。



  1980年,秘魯恢復民主秩序,古斯曼卻宣稱要向秘魯人民宣戰。在古斯曼的鼓吹下,5000名全副武裝的游擊隊員全都聽命於他的指揮。古斯曼向追隨者們吹噓,稱追隨者們必須趟過一條血河,建立一個新社會,為此要殺掉100萬秘魯人。



  企圖重新統一印加王國



  「光輝道路」曾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秘魯製造多起恐怖事件,最初估計造成了大約3萬人喪生。更令人吃驚的是,古斯曼還把「魔爪」伸出秘魯之外,他想重新統一古老的印加王國。古斯曼的恐怖活動不僅危及秘魯,還影響到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的安全。



  古斯曼通過售賣古柯來賺取恐怖組織的活動資金。秘魯的古柯供應量為全世界的60%,該國大部分古柯出產在上胡亞拉賈山谷。到1985年,古斯曼已經控制了上胡亞拉賈山谷的大部分地區,他通過出售古柯賺錢去買精良武器和高當量炸藥。



  除此之外,古斯曼還非常仇視一些外國國家,尤其是美日。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他率領追隨者對位於秘魯首都利馬的幾乎每個國家的使館發動過襲擊。美國、日本的使館就不用說了,前蘇聯的大使館也曾經遭受過古斯曼策劃的炸彈襲擊,就連古巴大使館也因為向秘魯政府出售武器而被「光輝道路」炸過。



  得到許多窮人擁護



  「光輝道路」在秘魯人民中還是有一定群眾基礎的,其成員主要來自秘魯最貧窮、最下層的農民或者山區群眾。古斯曼當時命令把搶劫銀行的錢都分給窮人,因此得到了很多窮人的擁護。該組織規模最大的時候達到了3萬人,分佈在全國各地。該組織勢力最大的時候,古斯曼只要給該國各地的省長、議員發一個命令要求他們「必須在某月某日前辭職」,這些人就會一律如期辭職。只要命令哪個城市的商店必須關門,那些商店就都會關門。秘魯曾有70%的領導人因古斯曼的「命令」而辭職,使得國家機構幾乎癱瘓。



  道道地地的獨裁者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世界已進入和平和發展的新階段,停止暴力、實現和平已成為廣大民眾的共同心願,但古斯曼仍然偏執地採取武裝奪取政權的方針。武裝鬥爭沒有給秘魯人民帶來幸福,而是更沉重的災難。



  「光輝道路」在1991年至1992年曾將武裝鬥爭的浪潮席捲全國,使當時的籐森政府幾乎成瓦解之勢。籐森把鎮壓反政府武裝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直接調動軍隊鎮壓。也正是在1992年,聲勢日增的「光輝道路」局勢陡轉,其創始人古斯曼和最高領導層幾乎被一網打盡。隨後不久,古斯曼被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



  「光輝道路」上美國黑名單



  古斯曼被抓後,「光輝道路」領導核心被破壞。1992年之後,該組織雖依然開展活動,但其規模和政治影響力早已江河日下,光輝不再。同時,該組織也因其所主張的激進的暴力鬥爭和實施的恐怖、爆炸暗殺活動而兩次登上美國所頒布的國際恐怖主義組織黑名單。有秘魯官員透露說,目前「光輝道路」僅存數百名殘餘分子,藏匿在叢林中和安第斯山地區。





11月5日,出席秘魯最高法院庭審的古斯曼對著照相機舉起了拳頭




  情人為追隨他拋夫棄子



  自1992年被捕以來,古斯曼一直被關押在距離秘魯首都利馬14公里的卡亞俄海軍基地一所看守嚴密的監獄內。



  本月中旬,古斯曼的情人安麗娜被從該監獄轉往一所女子監獄,這使古斯曼傷心不已。安麗娜本來是一名教師,她崇拜古斯曼的「暴力哲學」,甘心拋棄丈夫和兒子,追隨古斯曼長達15年之久,並成為「光輝道路」的領導人。




  想提前安排後事



年老多病的古斯曼還利用有議員前來調查的機會,表示了自己心中的憂慮,他擔心自己死後會被簡單地埋掉。



  古斯曼說,他並不在乎重新宣佈對他的判決,哪怕是無期徒刑。不管怎麼樣,他都無法活著服滿刑期,他只希望能提前安排自己的後事。



  兩次絕食的垂垂老者



  2003年11月20日,古斯曼與情人安麗娜以及同時被囚禁的秘魯另一著名恐怖組織「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組織」的兩個主要領導人進行絕食,以此要求秘魯政府恢復他們接受探視的權利並給予他們新聞自由。引發他們這一行動的直接原因是埃爾卡亞奧監獄的獄卒中斷向他們提供報紙、書籍和雜誌並強行取走了他們房間的收音機。



  這是古斯曼第二次在獄中進行絕食。上一次是在2003年8月初,古斯曼以抗議對他單獨監禁為由進行了絕食。



  依據秘魯法律,被單獨監禁的犯人不能會見律師和收聽廣播,而且在半個月內也不能同其他犯人見面。而由於古斯曼8月份的絕食行動,秘魯政府暫時取消了對他的上述規定,並和普通囚犯享有一樣的權利。



事件簡敘:

黑名單L:光輝道路

「光輝道路」曾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秘魯製造多起恐怖事件,包括汽車爆炸和暗殺,使約2.5萬人喪生。該組織領導人阿維馬埃爾·古斯曼於1992年被捕,被判終身監禁。

自去年以來,「光輝道路」在秘魯首都和境內部分地區重新展開恐怖活動。去年12月,在首都利馬發生了兩名「光輝道路」分子企圖襲擊美國駐秘魯大使館未遂事件。

光輝道路領袖古斯曼.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庫爾德 (PKK、KADEK) 工人黨




組織領導人:

奧賈蘭



組織背景:

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是庫爾德游擊隊組織,成立於1979年,其宗旨是通過武力手段在地處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交界處的庫爾德人居住區,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

該組織1980年被土政府取締後轉入地下活動,自1984年以來,一直在土東南部地區從事反政府活動。

上世紀90年代後,該組織被美國和歐盟列為恐怖組織。目前,該組織擁有武裝人員3500人至3800人,主要活動在伊拉克北部地區。


事件:

並多次與土政府軍發生衝突,造成3萬多人喪生。




後續:

黑名單M:庫爾德工人黨

「庫爾德工人黨」成立於1978年,主要成員由土耳其庫爾德人組成,其宗旨是在地處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交界處的庫爾德人居住區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

作為代表一個民族的反政府政黨,「庫爾德工人黨」同時也是一個游擊隊組織。

在「庫爾德工人黨」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土耳其政府就以該黨企圖分裂國家為由,宣佈予以取締。從那以後,「庫爾德工人黨」和土耳其政府軍的衝突一直不斷。在上世紀90年代初,「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力量比較強,共有約1萬名武裝人員。


游擊戰的範圍也從農村逐漸擴大到城市。1999年2月16號,「庫爾德工人黨」領袖奧賈蘭在肯尼亞被捕,被押回土耳其接受審判。同年6月被判處死刑,暫緩執行。

2002年10月,被改判終身監禁。

奧賈蘭被捕後要求庫爾德工人黨放棄武裝鬥爭。

從1999年下半年起,「庫爾德工人黨」退入伊拉克北部地區,基本上處於停火狀態。2000年庫爾德工人黨宣佈將採取和平手段實現其獨立目標,並在2002年更名為庫爾德自由民主大會。

在土耳其政府軍的頻繁打擊下,目前「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人員人數下降到不足5000人。

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日本 (JRA) 赤軍



組織領導人:

重信房子



組織背景:


日本赤軍(Japanese Red Army,或譯赤軍旅)是一個日本極左派武裝組織。美國國務院認定的國際恐怖組織之一,但該認定現已隨著赤軍宣告解散而解除。

該組織成立於1970年,其目的是推翻日本政府,鼓吹通過暴力實現「世界革命」。其核心組織有15名成員,總人數目前約為100人左右,在許多亞洲城市,如馬尼拉和新加坡等,都設有分部。據悉,該組織在七十年代是日本最令人害怕的恐怖組織。



1969年從日本共產主義者同盟分離出來,1971年由重信房子與丸岡修於巴勒斯坦正式宣告成立,並於1974年定名為日本赤軍。

根據地為敘利亞控制的黎巴嫩地區,如貝卡山谷。主張推翻日本皇室和政府,並在全世界推動革命。丸岡修在1987年被捕,而最重要的領袖重信房子也在2000年11月落網。赤軍目前已極少活動。2006年2月,重信房子在日本以綁架罪和故意謀殺罪被判處20年監禁。


事件:

在1970年代與1980年代,日本赤軍在全世界從事多起恐怖活動,包括有:

特拉維夫機場掃射事件:1972年5月30日,24名平民與2名赤軍成員喪生。
杜拜日航劫機事件:1973年7月20日。
海牙事件:1974年9月13日。
吉隆坡事件:1975年8月4日。
達卡日航劫機事件:1977年9月28日。
三井物產支店長綁架案:1986年11月15日。
那不勒斯事件:1988年4月。



70年代初,日本「赤軍」在日本境內和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一系列攻擊:1970年,骨幹分子之一的精實田和其他6名同夥劫持了一架日本航空公司的客機,機上有131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1972年5月30日,「赤軍」分子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機場劫持兩架日本飛機,導致24人死亡、76人受傷;同年,他們還企圖攻佔美國在吉隆坡的大使館;1977年9月28日,5名日本「赤軍」分子劫持了一架由巴黎飛往東京的日本航空公司的飛機,要求日本政府釋放被捕的赤軍成員並勒索巨款;1988年4月,攻擊了美國在那不勒斯的一家勞軍聯合組織的俱樂部,造成5人死亡。




後續:

後來,在日本警視廳的嚴厲打擊下,日本「赤軍」逐漸銷聲匿跡。據說,組織大部分領導成員逃到了中東,隱居在黎巴嫩的貝卡谷地。近幾年,黎巴嫩政府和泰國政府不斷將捕獲的赤軍分子引渡回日本,但目前仍有6名「赤軍」領袖在逃。

去年11月8日,日本「赤軍」首領重信房子經過近30年的逃亡生涯後,在日本大阪一家酒店被警方逮捕。現年56歲的重信房子綽號「女皇」,年青時因美貌和暴力傾向而遠近聞名。

她曾策劃過多起綁架、劫機和爆炸事件。但1974年在海牙的法國大使館挾持人質之後,便不見蹤跡。本來,日本警察一直以為她還生活在黎巴嫩。不過,重信房子的煙癮很重且喜歡吐煙圈。因此,雖然重信房子的外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日本警方還是憑習慣在大阪一家酒店內認出了她就是通緝多年的「赤軍」首領的。

“赤軍”的女創始人-重信房子.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愛爾蘭 (IRA) 共和軍

組織領導者:

不詳。

組織背景:

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lican Army,簡稱IRA),曾為愛爾蘭獨立,現在為統一北愛爾蘭而戰鬥的組織。 愛爾蘭共和軍是1919年由旨在建立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的民族主義軍事組織「愛爾蘭義勇軍」改編而成。1922年愛爾蘭共和軍因反對把愛爾蘭分割成南北兩部分的英愛條約而遭到鎮壓。愛爾蘭共和軍宣佈繼續為實現南北統一而鬥爭,並實行暴力活動。1939年開始在英國製造爆炸事件,被愛爾蘭政府和英國政府取締。



它由於是反對英國的武裝組織,被許多國家視為恐怖組織。共和軍曾遭戴卓爾夫人夫人殘酷鎮壓。現在該組織分為正統派和臨時派,正統派自稱信奉馬克思主義並放棄所有恐怖主義活動,轉向非暴力鬥爭;臨時派思想極左,堅持恐怖活動。



2005年7月28日(英國當地時間),愛爾蘭武裝力量(愛爾蘭共和軍)正式下令,終止武裝鬥爭。 這一決定於當日下午4時(英國夏令時間1600點)正式生效。 它要求所有的愛爾蘭共和軍單位必須放棄使用武器,只通過和平的方式,協助發展純政治和民主計劃。


事件:

黑名單J: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簡稱IRA),曾為愛爾蘭獨立,現在為統一北愛爾蘭而戰鬥的組織。


龐大規模的對英國進行武裝攻擊與爆炸事件。

愛爾蘭共和軍興起於30年前的北愛爾蘭暴亂時期。

1969年,愛爾蘭天主教教徒和忠於英國的新教徒發生衝突,英國軍隊進入北愛爾蘭。愛爾蘭共和軍隨即成立,並宣稱保護天主教團體。

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愛爾蘭共和軍在英國和北愛爾蘭實施了一系列針對警察、士兵和平民的恐怖襲擊,造成大量傷亡。

1974年,愛爾蘭共和軍在英格蘭城市吉爾福德和伯明翰的酒吧裡製造爆炸事件,造成25人死亡。

1981年,被關押的愛爾蘭共和軍犯人集體絕食,最終10人死亡。

1987年,愛爾蘭共和軍在英國陣亡將士紀念日製造爆炸事件,造成10人喪生。

1994年,愛爾蘭共和軍在與英國和愛爾蘭政府舉行談判後,宣佈停火。但兩年後,愛爾蘭共和軍在倫敦東部Canary Wharf再度製造爆炸。

1998年,愛爾蘭共和軍簽署“復活節停火協議”,協議包括成立權力共享的北愛地方議會、釋放準軍事囚犯,以及解除軍隊武裝。但愛爾蘭共和軍卻通過各種途徑,拒絕解除武裝。

由此,北愛地方議會於3年前被取消,和平進程也陷入僵局。






2005年07月2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11北京時間 23:11  愛爾蘭共和軍聲明全文  發表內容:




愛爾蘭共和軍聲明全文

“愛爾蘭共和軍”命令其成員放棄武裝鬥爭,正式發佈聲明全文如下:
“愛爾蘭武裝力量(愛爾蘭共和軍)正式下令,終止武裝鬥爭。


這一決定於今天(英國當地時間7月28日)下午4時(英國夏令時間1600點)正式生效。

所有的愛爾蘭共和軍單位必須放棄使用武器。

所有愛爾蘭共和軍志願者已經得到指示,只通過和平的方式,協助發展純政治和民主計劃。 志願者不得再參與其他性質的活動。

愛爾蘭共和軍還授權其代表同“解除武裝國際獨立委員會”(IICD)一道,完成核查解除武裝的進程,並盡快結束這一工作。這一進程將進一步提高公眾的信心。

我們已經邀請了愛爾蘭新教和天主教兩方的證人,以見證這一進程。

在和愛爾蘭共和軍的單位及志願者舉行了前所未有的內部討論和磋商進程後,愛爾蘭共和軍軍事委員會做出上述決定。

我們對磋商進程的誠實和坦率性、以及因此提交的意見書內容的深度和充實性表示讚賞。

我們對這一真正歷史性的討論以友誼的方式進行感到驕傲。我們磋商的結果顯示,愛爾蘭共和軍的志願者對新芬黨的和平戰略做出強有力的支持。

對兩個政府和統一黨未能完全參與和平進程的事實,目前存在著普遍的擔憂。

這已經造成了現實的困難。愛爾蘭絕大多數人民完全支持和平進程。

他們和世界各地支持愛爾蘭統一的人士希望,北愛和平協議得到真正的落實。

儘管存在這些困難,我們還是做出上述決定,推進我們的共和和民主目標,包括我們建立一個統一愛爾蘭的目標。

我們相信,為了達到結束英國在我們國家統治的目標,存在著另一條道路。我們所有的志願者有責任就此表現出領導力、決心和勇氣。

我們絕不會忘記我們死難愛國者做出的犧牲,還有那些被捕入獄的人,志願者,他們的家人以及所有支持共和軍的群眾。

我們重申我們的一貫立場,即過去的武裝鬥爭完全是合法的。我們清楚的知道,許多人在衝突中受到了傷害。

目前各方急需建立一個公正的和持久的和平。人們向我們提出,共和派和統一派的群眾社區安全需要得到保護。

我們的社會有責任保證1969年和70年代初期的大屠殺事件不再重演。

同時,現代社會都有責任反對各種形式的信仰宗派主義。

愛爾蘭共和軍完全致力於其1916年宣言中聲明的目標,即:致力於愛爾蘭民族團結和獨立,並建立愛爾蘭共和國。

我們呼籲世界各地的愛爾蘭共和派人士保持最大的團結和努力。我們相信,只要共同努力,愛爾蘭共和派可以達到我們的目標。

每一位志願者都清楚我們決策的重大意義,所有的共和軍人士都必須完全遵守這些決定。

現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將巨大的力量和意願投入到和平進程中去。

我們主動採取一系列空前的舉動,就是為這一和平進程做出的貢獻,也體現了我們為愛爾蘭人民帶來獨立和團結的不懈努力。”

愛爾蘭共和軍.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義大利共產主義戰士黨 (BR/PCC) “紅色旅”

組織領導人:

庫喬


組織詳細背景、事件與經過:

1970年10月28日,意大利恐怖組織「紅色旅」成立。戰後,意大利的經濟恢復和發展速度很快,但也遇到不少困難,失業人數較多。不少人受到來自經濟上的威脅和打擊,這些人感到被這個社會拋棄了。那些對現實社會不滿的人成立「左派」組織,走上搞恐怖活動的道路,「紅色旅」就是一個典型。而意大利的黑手黨早就存在,它搞的恐怖活動使一些人受到影響。
   

1968年,意大利的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相繼出現高潮。 當時,意大利政府採取大學開放政策。各類學校廣收學生。但是對學生畢業後的去向和安排則無人過問。意大利的失業率本來就很高,面對潮水般的學生湧入社會,就更難以應付。於是,畢業就成了失業的同義語。這種情況逐漸促使學生的示威運動達到高潮。
   


1969年秋天,意大利的工人為了要求增加工資,改善工作條件,掀起了「秋熱」工潮。
   

在這種情況下,「紅色旅」開始醞釀成立。它的創建人和最早的成員有的是米蘭工業城市中西門子工廠中的工人,有的是都靈市特倫多大學社會學系的學生。創建人之一雷納托·庫喬就是特倫多大學社會學系的學生。這些人在不斷參加當時的群眾遊行示威活動的同時,逐漸產生了組織城市游擊隊的想法。他們從當時頗有影響力的南美洲的格瓦拉城市游擊隊的模式中獲得啟發和鼓舞,從傳統的意大利共產黨的革命思想中取得經驗。到了1969年底,「紅色旅」成立了。它的徽號是一枚環繞著圓圈的五角
星。它的創建人除了庫喬,還有阿爾貝托·弗朗切斯基尼。
   


如果說,庫喬為「紅色旅」奠定思想基礎的話,那麼,社會學家喬治·寨梅裡亞則為它制定了組織原則。紅色旅的組織極為嚴密,它的最基層單位是小組,成員人數不超過5個,其中只有一人同上級聯繫。每6個小組組成一個「核心」,在各大城市設立
分支機構,再由各地的「核心」組成旅部。從而形成像金字塔一樣的組織系統。平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一個小組的成員落
網,絕不會牽連到其它小組。一位意大利的官員形容說,紅色旅的組織機構活像一條被切成數段的蚯蚓,每一段都能蠕動。
  


  從1969年底成立到70年代初是「紅色旅」的初創時期。那時,它主要是以米蘭市為中心,組織、訓練所謂「歷史性的核心」。「紅色旅」中的學生們在工廠策動罷工,並向工人宣傳「馬列主義革命」的思想,力圖促使意大利發生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
  

  與此同時,「紅色旅」進行了最初的「戰鬥」,這就是名為「使權力機構殘廢」的活動。    在羅馬的國會大廈前,一個高級官員剛從汽車裡出來,突然從斜刺裡衝過來一個青年,舉起手槍對準他的膝蓋連發數槍,然後逃走。
   

在威尼斯機場,外交部一位官員上廁所時,被埋伏在廁所裡的一夥青年抓住,捆在抽水馬桶上。兩支無聲手槍對準了他,朝
他的膝蓋打了幾槍。
   

在那不勒斯、佛羅倫薩等城市相繼發生射擊官員膝蓋的事
件。
   
「紅色旅」認為,政府官員是為權力機構效勞的,官員的殘廢象徵著政權的癱瘓。

   除此之外,「紅色旅」還縱火燒燬或炸掉一些私人企業,襲擊保守派政治家和右翼活動分子。
   

在「紅色旅」活動的初期,行動經常得手,成員不斷增多。這個組織似乎有理論,有綱領,鼓吹走暴力奪取政權的道路,並標榜為「真正的馬列主義」組織。這一切強烈地吸引著社會各階層中對現實不滿的人,特別是青年學生和青年工人。「紅色旅」在這一時期很快發展到400多人。



    1974年9月,「紅色旅」的兩個「歷史性領袖」——雷納托·庫喬和阿爾貝托·弗朗切斯基尼被捕了,同時被捕的還有一批骨幹成員。這標誌著它初期階段的結束。而它的所謂「第二代」活動分子則在殺人的標記下開始了新階段的恐怖活動。此後,意大
利不斷受到「紅色旅」的恐怖活動的衝擊。



    「紅色旅」一直擅長於搞綁架活動。1973年12月,它由於綁架了都靈的菲亞特公司的人事部長埃托雷·阿梅裡奧而大出風
頭。1974年4月,它又綁架了熱那亞的檢察官馬裡奧·索西。1975年2月,庫喬的妻子瑪格麗塔·卡戈爾組織了劫獄,把庫
喬從監獄裡「解放」出來。她自己則在行動中被警方擊斃。同年夏天,庫喬再度被捕。然而,對庫喬的審判卻遲遲進行不下去。


庫喬在法庭上不斷對審判者發出威脅;「紅色旅」分子在外面極力阻撓審判,並揚言再次劫獄。



    柯羅希是都靈市一位有聲望的律師,政府指定他給庫喬擔任辯護律師。庫喬對此不屑一顧。柯羅希並不因為他的拒絕和威脅
而放棄為他辯護,仍然收集資料,做出庭的準備。沒過多久,柯羅希在距離他自己的寓所只有咫尺的地方被人槍殺了。他手中還
拿著裝有為庫爾齊奧辯護的材料的文件包。「紅色旅」稱此事是它所為。


    審判拖了很久才重新開始。當時法院的大法官好不容易才組織了一個陪審團,並定於1978年3月17日進行新的審判。可是,就
在審判的前一天,3月16日,發生了「紅色旅」綁架意大利當時的總理、意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副主席阿爾多 ·莫羅的事件。這次綁架震驚了意大利,也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
  

  「紅色旅」在綁架了莫羅之後,不斷地發出公告,要求同政府對話,要求用莫羅交換庫喬。「紅色旅」還發表了莫羅本人的
多達八十封的親筆信。莫羅的信呼籲政府答應「紅色旅」的要求。這一切都受到政府的拒絕。政府持不同恐怖分子對話的強硬
立場。失望的「紅色旅」感到莫羅失去了要挾政府的作用,就在扣押他56天之後,將他槍殺。以此給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紅色旅」殺害莫羅的行徑受到意大利公眾普遍的指責。人們開始疏遠「紅色旅」,一些過去同情、支持它的人也紛紛改變了立場。它在意大利人民中間的形象變得異常醜惡。可以說,綁架並殺害莫羅是「紅色旅」達到極盛時期的標誌,也是它開始走
向衰落的起點。



    「紅色旅」內部也出現了混亂。從那時起,「紅色旅」分裂成兩派:一派叫「軍事派」,主張用恐怖手段殺害一切「敵人」;另一派叫「運動派」,主張從事推翻國家機器的活動,但也不過是空談「革命」。



    1978年以後,「紅色旅」在新的領導人馬裡奧·穆雷蒂——一個34歲的米蘭西門子工廠的電工——周圍重新整頓組織起來。
穆雷蒂1975年以來專門負責與國內外其它組織的聯繫。意大利警方在對付「紅色旅」方面曾一度無能為力。但是,到了70年代後期,警方獲得一些重大突破,破獲了「紅色旅」幾個武器庫,逮捕了「紅色旅」的許多活動分子,其中包括它的最高層領導人。於是,警方認為,「紅色旅」這個最危險的恐怖組織已經被摧毀了。但是,警方做了錯誤的估計。「紅色旅」的活動到了80年代仍然沒有停止,只不過是它的活動能量不如從前了。



    1980年1月,「紅色旅」分子暗殺了意大利西西里區區議會的議長馬塔雷拉。


    1980年4月,「紅色旅」米蘭縱隊襲擊意大利天民黨的米蘭地區辦事處,造成4人腿部受傷。當人們聞訊趕來時,只見前眾議院議員納迪爾·泰德索比和埃羅斯·羅比安以及另外兩個受害者躺在血泊中。



    1980年12月,「紅色旅」綁架了那不勒斯市負責監獄事務的官員喬瓦尼·杜爾索,要求關閉建立在撒丁附近一個島上的中世
紀地牢式的監獄。這一次它達到了目的。



    1981年4月,「紅色旅」綁架了那不勒斯市的政治活動家、天民黨中央負責住宅事務的部長齊羅·齊裡羅。「紅色旅」扣押了
齊裡羅,還使用錄像,顯示出他的形象,並威脅說要殺死他。「紅色旅」分子提出的要求是:關閉市內公園,把空閒的私人住
宅分給在1980年地震中失去住處的人。當它的這些要求得到滿足時,它宣佈「齊裡羅妥協」已經達成。「紅色旅」分子勒索了天民黨和齊裡羅家庭的100萬以上的贖金之後,就釋放了齊羅·齊裡羅。



    1981年上半年,「紅色旅」扣押著3名被綁架的人質。一個是某化學公司的經理,後來由於這個經理拒絕同「紅色旅」分子合
作而遭殺害。另一個是阿爾法汽車製造廠的經理倫佐·桑德魯奇,釋放他的條件是:要這個工廠放棄一個解雇工人的計劃;同
時,在1980年9月被解雇的500個工人要重新被錄用。當這些要求得到滿足時,「紅色旅」米蘭縱隊聲明,「無產者法庭已經決定釋放倫佐·桑德魯奇」。第三個人質是一個前「紅色旅」成員的兄弟,那個「紅色旅」分子在被捕後向法庭自首坦白了,於是它
就扣押了他的兄弟做為報復。



    到了1981年底,「紅色旅」又進行了一次轟動世界的綁架活動。這次綁架的對象是「北約」組織在南歐地面部隊的指揮官、
美國陸軍准將詹姆斯·多齊爾。這是「紅色旅」第一次綁架一個外國人。


    後來,據綁架多齊爾的「紅色旅」頭目安東尼奧·薩瓦斯塔交待,他們打算綁架一個「北約」的美國將領,以擴大影響,贏
得更多的支持。但是,他們不知道應該綁架誰。在維羅納,他們買了一本關於美軍官兵的小冊子,從書上得知多齊爾是在維羅納
的「北約」基地任職的唯一美國將領。於是,他們就把他當成目標。



    12月17日,「紅色旅」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維羅納的一所公寓裡綁架了多齊爾,並把他扣押在維羅納附近的帕多瓦的賓得蒙大
街二號公寓的一個房間裡。他們就在這個「人民監獄」對「北約組織的劊子手」進行「人民的審判」。



    綁架多齊爾並不是偶然的行動。1981年下半年,「紅色旅」就曾宣稱,要從秘密活動組織走向高度集中的政黨,進行全面的
階階鬥爭。其首要目標是美帝的多國中心。還宣佈要建立「恐怖國際」,以「紅色旅」和聯邦德國的「赤軍派」為中心,並聯合
西班牙的恐怖組織「埃塔」和英國的「愛爾蘭共和軍」。「多齊爾事件」就是紅色旅的一次政治示威行動。然而,「紅色旅」這次行動徹底失敗了。



    多齊爾被綁架之後,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配合下,意大利保安機關調動空前規模的力量,進行了大搜捕。警方還以「多齊爾
之友」組織的名義懸賞170萬美元,徵求有關多齊爾下落的重要情報。同時,警方還採取有重點地襲擊「紅色旅」據點的辦法,逮捕了一些恐怖分子,繳獲了大量的重要材料。



    被稱為「紅色旅」的「理論家」的吉奧萬尼·申柴尼是這個組織的重要領導成員。他原是大學教授,一年前轉入地下,警方
一直在追捕他。1984年1月9日,警察終於在羅馬郊外的一間學生宿舍裡把他逮捕了。這就是根據頭一天被捕的兩名恐怖分子提供線索找到的。



    據統計,意大利警察當局在營救多齊爾和搜捕「紅色旅」的活動中,逮捕了130多名「紅色旅」分子和嫌疑分子,其中包括一
些「紅色旅」的重要頭頭。破獲了35個「紅色旅」的據點,繳獲了大量機密文件和武器彈藥。



    1982年1月28日,警察衝進了賓得蒙大街二號的「人民監獄」,成功地救出了多齊爾,並且當場逮捕了5名「紅色旅」分
子,其中兩名是警方早已迫捕一年多的「紅色旅」的重要成員。這兩個人是「紅色旅」羅馬支隊的頭目安東尼奧·薩瓦斯塔和他
的女友愛米利姬·利貝拉。他們都曾拒捕逃脫,並被缺席判處有期徒刑30年。這次警方終於抓住了他們。



    「紅色旅」這個意大利社會和歐洲「革命」思想的混合畸形產物,1982年又一次受到致命的打擊。過去曾經表現得頑固不化
的「紅色旅」分子中的許多人都承認自己失敗了。
   

皮斯是前「紅色旅」的骨幹分子。他在1980年2月被捕後向法庭供認,他曾經在「紅色旅」的一個基層組織中參加了16次恐怖
襲擊活動。他說,「我在紅色旅呆了6年,現在認識到我們的鬥爭已經失敗。這就是我同當局合作的原因。」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982年6月9日的一篇題為《悔過的『紅色旅』分子》的文章介紹,有不少「紅色旅」分子由於綁架
前總理阿爾多·莫羅的案件被關在羅馬的監獄裡。這些人中一部分是「悔過者」,他們轉變了立場,並向法官供出他們所知道的
一切;另一部分人則拒絕回答任何問題,繼續採取敵對態度。這兩部分人互相仇恨。但是,他們都承認,「紅色旅」的強大已經
是過去的事了。



    綁架多齊爾的頭子安東尼奧·薩瓦斯塔和他的女友愛米利姬·利貝拉也悔過了。隨之還有一些人轉變了立場,他們承認,「紅色旅」的目的沒有達到,他們的鬥爭失敗了。


    1983年1月27日,法新社羅馬分社的消息說,囚禁在帕爾米高級治安監獄裡的前「紅色旅」領導人公開發表聲明,宣佈他們決
定放棄「武裝鬥爭」。這件聲明由《共和國報》公開發表,文件的署名是「帕爾米集體領導」,主要領導人1974年被判為終身監禁、後來曾逃跑,又被重新審判的意大利「紅色旅」創建人之一雷納托·庫喬。



    儘管「紅色旅」受到嚴重挫折,它並沒有就此從意大利的政治舞台上消失。1983年5月,「紅色旅」新的領導機構又出現了。
它發表了一份長達28頁的文件,聲稱「為了制定新的鬥爭綱領和路線,並創立戰鬥的共產黨,我們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實行了
戰略退卻」。



    到了1984年,新的恐怖活動又出現了。2月15日的傍晚,在羅馬的繁華市區,一輛高級轎車停在一座二層樓房的前面。突然,
有3個人從街對面停著的一輛藍色卡車上跳下來,向那輛轎車猛烈掃射。開轎車的司機高喊著讓車裡的人臥倒。汽車的厚鋼板和三層防彈玻璃擋住了子彈的襲擊。這時,一個恐怖分子掃射小汽車後窗的邊緣。一顆子彈穿過了後窗邊緣的橡膠圈,擊中了一個美國人的頭部,他當場死亡。他就是駐西奈的多國維持和平部隊的負責人、住在羅馬的56歲的美國外交官利蒙·亨特。



事情發生後半小時,米蘭廣播電台接到了一個匿名電話,自稱他們是「戰鬥的共產黨」,說襲擊事件是他們幹的。意大利當局確信這個組織是「紅色旅」的又一個極端分子的派別,這次事件表明,經歷了兩年的失敗之後,「紅色旅」又再次興起,開始活動了。



    尤其讓意大利當局擔憂的是,「紅色旅」的逃亡國外的恐怖分子可能已經和中東一些激進的伊斯蘭國家的恐怖分子合流了。
被殺的美國人亨特並不是高級官員。他遭暗殺顯然是與中東的局勢有關。是他擔任的職務使他成為襲擊的目標。


    意大利當局認為,亨特暗殺案是自1981年綁架多齊爾的事件以來最嚴重的恐怖事件。


看來,「紅色旅」還頑強地存在著!



事件簡敘:

黑名單 H:意大利「紅色旅」

上世紀60年代在意大利崛起的恐怖主義組織,70年代到80年代的大部分恐怖襲擊事件都是他們發動的。如今,在意警方的緝拿和勸降下,紅色旅活動能力已江河日下。

恐怖代表作:槍殺了意前總理莫羅

1978年綁架並槍殺了當時的意大利總理莫羅。

1999年5月20日,時任勞動部長法律顧問的丹托納在其住所門口被槍殺;2001年4月10日,位於羅馬市中心的意大利國際事務研究所門口發生爆炸;2002年3月19日,勞動部長的法律顧問在波倫亞其住所前被槍殺,而且作案武器與1999年槍殺丹托納的完全一樣。

紅色旅 武裝游擊隊.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裡亞杜斯-薩利欣 (R-SRASB of CM) "車臣"烈士偵察破壞營

組織領導人:

沙米利·巴薩耶夫


組織背景:

車臣 (Chechen) 是俄羅斯聯邦領土,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格魯吉亞隔山爲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里。首府格羅茲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車臣人驍勇善戰,信奉伊斯蘭教。由於戰爭等原因,大部分居民遷出未歸,人口由1989年的40.1萬銳減到1999年的15萬。2000年2月登記註冊的居民爲9833人。


  有關車臣人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爲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


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爲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物件,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殘酷的戰爭。19世紀,沙俄經過40多年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1922年11月成立車臣自治州。1934年1月車臣與其西鄰印古什合併,1936年12月改成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二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爲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和9.1萬多印古什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1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1991年9月6日,即在蘇聯發生“8·19”事件不久,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於9月6日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10月,車臣舉行了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車臣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頒令成立“主權國家”車臣共和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從此,以杜達耶夫爲總統的車臣既不簽署1992年的俄聯邦條約,也不參加1993年的俄羅斯議會選舉,在“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俄羅斯當局爲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於1994年12月出兵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死。


1996年8月,俄聯邦政府同車臣簽署了哈薩維尤爾特協定,將“車臣的地位問題”推遲到2001年解決。1996年底,即車臣非法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1997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係原則條約。但是,車臣領導人始終未放棄其“獨立”主張。


爲徹底解決車臣問題,俄聯邦當局於1999年出動10萬大軍,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非法武裝被消滅,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

但是,剩餘的非法武裝化整爲零,部分殘餘潛入格魯吉亞潘基西峽谷。他們在車臣內外採取遊擊戰術,頻頻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特別是2002年後半年,車臣非法武裝分子活動猖獗,襲擊俄軍哨所,炸毀軍車,擊落俄軍直升機。


8月,俄軍一架米-26直升機被車臣武裝分子擊落,造成100多名軍人喪生。10月23日晚,50多名車臣恐怖分子持槍潛入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劫持了正在聽音樂會的700多名觀衆和100多名演職人員。26日,俄特種部隊發動解救人質行動,救出750多名人質。這期間,除50名武裝分子被擊斃外,另有129名人質喪生。








事件:

黑名單 C:車臣非法武裝


老大:沙米利·巴薩耶夫是車臣非法武裝的頭目,也是俄羅斯通緝的頭號恐怖分子。巴薩耶夫被稱為車臣經驗最豐富、最冷酷無情的戰地指揮官,以「恐怖大師」之稱聞名。

1997年,巴薩耶夫和另一個匪首哈塔卜混到了一起,共同訓練恐怖分子。巴薩耶夫叔侄與本·拉丹有一定的關係,在車臣參加戰鬥的許多恐怖分子是從阿富汗的「基地」組織培訓出來的,並給車臣恐怖組織以財力支持。



恐怖代表作:俄境內發生的多起恐怖事件

俄羅斯境內發生的多起恐怖事件均為巴薩耶夫一手策劃、指揮。1995年6月14日,他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布瓊諾夫斯克人質事件。

車臣武裝分子佔領了斯塔夫羅波爾州布瓊諾夫斯克市市立醫院並扣押上千名人質,結果造成120多名人質喪生。俄聯邦當局被迫同車臣武裝分子達成協議,停止在車臣境內的一切軍事行動,以此作為釋放人質的條件。


2002年5月9日,俄南部達吉斯坦自治共和國發生爆炸,41人死亡,150多人受傷。

車臣頭目-巴薩耶夫.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伊斯蘭祈禱 (JI) 團



組織領導人:

阿布·巴卡·巴希爾


阿布·巴卡·巴希爾(Abu Bakar Bashir)是回教祈禱團的精神領袖,他於1970年代加入回教之家,之後因回教激進份子的身份被印尼當局監禁,1985年,在印尼法院判定他入獄以後,阿布巴卡出逃到馬來西亞,並在馬來西亞招募志願者加入阿富汗的反蘇聖戰,從沙烏地阿拉伯尋求資金及維持和印尼前同僚的連繫。


組織背景:

此組織最早根源於回教之家(Darul Islam),在1940年代崛起,主要活動是反抗荷蘭殖民統治,之後以暴力激進運動主張在印尼建立回教律法,1949年印尼獲得獨立後,回教之家繼續為建立印尼回教國的目標進行武裝和暴力鬥爭。

伊斯蘭祈禱團或回教祈禱團(Jemaah Islamiyah或Jemaah Islamiah)簡稱 J.I.,是一個尋求在東南亞建立獨立國的回教基本教義派的伊斯蘭武裝組織。

其活動範圍遍及印尼、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泰國南部及菲律賓。巴釐島兩次炸彈襲擊都是由他們所策劃。他們的領導人於2005年11月9日被印尼警方槍殺。


事件:

伊斯蘭祈禱團被認為是策劃2002年巴釐島爆炸案的幕後組織。2005年巴釐島爆炸案也被認為是該組織的所為。


黑名單 B:伊斯蘭祈禱團

印度尼西亞恐怖組織,最近幾年活動頻繁,同很多恐怖襲擊有牽連。該組織據稱像跨國公司一樣在東南亞地區建立網絡,從事爆炸、綁架和武器走私等非法活動。美國情報機關認為,「伊斯蘭祈禱團」是同「基地」組織聯繫密切的又一個恐怖組織,是亞洲範圍內對美國最有威脅的恐怖組織。

老大:精神領袖阿布·巴卡爾·巴希爾。巴希爾出生於印尼一個貧苦的普通人家,曾經因發動反政府襲擊兩次被判處入獄。出獄後,巴希爾宣佈放棄武裝活動,一心從事宗教宣講。這一時期,一個名為「伊斯蘭祈禱團」的組織在印尼漸具規模,並逐漸向境外擴展。這個宗教的組織的實際領導人,據稱就是巴希爾。

恐怖代表作:巴厘島恐怖爆炸事件

當地時間2002年10月12日晚上11點左右,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發生兩起爆炸事件。第一次爆炸發生在巴厘島庫塔海灘一家外國人經常光顧的俱樂部;第二起爆炸發生在巴厘島登巴薩市雷能小區,距美國駐巴厘島總領館僅100多米。爆炸造成216人死亡,309人受傷。

“伊斯蘭祈禱團”領導人 - 扎爾卡 (受審時).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5-8-9 13:23 , Processed in 0.18383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