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第七艦隊》- LCC-19 藍嶺(Blue Ridge)級兩棲艦隊指揮艦 [列印本頁]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36
標題: 《第七艦隊》- LCC-19 藍嶺(Blue Ridge)級兩棲艦隊指揮艦
LCC 19 Blue Ridge class
LCC-19 藍嶺級兩棲艦隊指揮艦





原文:

Amphibious Command ships provide command and control for fleet commanders. Commissioned in 1970, these are the only ships to be designed initially for an amphibious command ship role. Earlier amphibious command ships lacked sufficient speed to keep up with a 20-knot amphibious force. Subsequently, both ships became fleet flagships. USS Blue Ridge became the Seventh Fleet command ship in 1979, and USS Mount Whitney became the Second Fleet command ship in 1981.

USS Blue Ridge (LCC-19) was conceived in 1963 and was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stage for four years. She was built by the 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 in 1967 and commissioned November 14, 1970. Unlike her World War II predecessor of the same name, which had to be converted from a merchantman to an Amphibious Force flagship, the new 620-foot United States Ship Blue Ridge (LCC 19) represents a unique effort and achievement in the Navy's Command and Control ship design.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is a platform built from the keel up to accomplish the mission of Command and Control coordination. In this 18,500 ton ship are found the facilities to direct and manage every phase of command and control operations. Blue Ridge represents the accumulated knowledge of four decades of the Navy's experience in meeting difficult challenges of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Blue Ridge utilizes her "main battery" of computers,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and other electronic facilities to fulfill her mission as flagship for the United States Seventh Fleet. These systems are also instrumental in her secondary function as a command ship for the Amphibious Task Force and Landing Force Commanders during all phases of fleetwide operations, as well as a Commander Joint Task Force (CJTF) flagship when national interests require it.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36
續:


The Blue Ridge is the most capable command ship ever built, with an extremely sophisticated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The Joint Maritime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JMCIS) consists of numerous powerful computer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ship from which information and data from worldwide sources are entered into a central database. This single integrated database concentrates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into a complete tactical picture of air, surface and subsurface contacts, enabling the Fleet Commander to quickly assess and concentrate on any situation which might arise. This ability to access information from military and civilian sources throughout the world gives Blue Ridge a global command and control capability unparalleled in Naval history.

In addition to her sophisticated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 an extremely refin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is also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hip's radical new design. Through an automated patch panel and computer-controlled switching matrix, any combination of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desired may be quickly connected. The "clean" topside area is the result of careful design intended to keep the ship's interference to her ow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t a minimum.

A description of Blue Ridge would not be complete without mention of her twenty-knot plus speed capability. She is a great improvement in ship design, not only in speed, but also in habitability. Fitness rooms, air conditioning, ship's stores, spacious galleys and messing areas all help make life at sea a great deal more pleasant for the crew and embarked staffs. Blue Ridge has accommodations for over 250 officers, 1200 enlisted men and 100 enlisted females.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37
Specifications(數據)
Power PlantTwo boilers, one geared turbine, one shaft; 22,000 horsepower
Length overall634 feet (190 meters)
Beam extreme108 feet (32 meters)
Displacement18,874 tons (16,987 metric tons) full load
Speed23 knots (26.5 miles, 42.4 km, per hour)
AircraftAll helicopters except the CH-53 Sea Stallion can be carried
Crew52 officers, 790 enlisted
Unit Operating Cost
Annual Average
$37,000,000 [source: [FY1996 VAMOSC]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37
Ships(同級指揮艦)
NameNumberBuilderHomeportOrderedCommissionedDecommissioned
USS Blue Ridge LCC 19 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Yokosuka, Japan
USS Mount Whitney LCC 20 Newport NewsNorfolk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38
LCC 19 Blue Ridge class 電腦繪圖: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38
LCC 19 Blue Ridge class 圖集: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43
武器數據:

藍嶺級艦隊指揮艦的惠特尼山號(USS Mount Whitney LCC-20)。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藍嶺級兩棲指揮艦/美國
(Blue Ridge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美國/
LCC-19──由Philadelphia NSY廠承造

LCC-20──由Newport News廠承造

尺寸(公尺) 長190 寬32 吃水7.5

排水量(ton) 輕載16790 滿載18650
動力系統/軸馬力 鍋爐*2/22000
蒸汽渦輪*1

單軸

航速(節) 23
偵測/電子戰系統 AN/SPS-48 3D對空搜索雷達*1

AN/SPS-40 對空搜索雷達*1

AN/SPS-67平面搜索雷達*1

AN/SLQ-32(V)2電子戰系統*1

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1

MK-36干擾彈發射器(SRBOC)

射控/控制系統 MK-115射控雷達*2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44
續:

人員 842
艦載武裝 MK-25 BPDMS海麻雀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2

(1974年加裝)

MK-15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1985~1987年加裝)

雙聯裝MK-33 3吋(76mm) 50倍徑艦砲*2

艦載機 甲板操作:直昇機*2
登陸載具 甲板吊掛──LCPL人員登陸艇*4
姊妹艦 共二艘──
LCC-19 BLUERIDGE

LCC-20 MOUNT WHITNEY

備註 1970至1971年服役

(以上資料來自:軍武狂人夢頁面庫存)

001.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48
軍武舊文:

美海軍第七艦隊"藍嶺"號 第四次來訪










 親密接觸「藍嶺」號

  作為第七艦隊的旗艦,「藍嶺」號這艘18500噸、「代表美國海上綜合作戰指揮能力最高水準」的兩棲指揮艦的動向一直引人注目。源自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在中美關係史上曾經扮演的特別角色,「藍嶺」號也受到中國人的特殊關注,無論是軍事專家、新聞記者還是艦船「發燒友」。2001年3月「藍嶺」號訪滬時,不少人得以與它「親密接觸」。

  《了望東方週刊》記者當時曾登艦採訪,看到「藍嶺」號更像矗立在城市廣場上的一座現代化寫字樓,從艦首走到艦尾需要好幾分鐘。艦上身材嬌小、金色長髮的女兵,表示「要嘗嘗地道的中國菜」的水手,小型教堂裡20多歲的「牧師」比爾,都給記者留下新鮮而深刻的印象。

  中國海軍新聞官鄒陳東也曾登艦進行專訪。他在《中國國防報》上撰文,將「藍嶺」號稱為「電腦城」。他描述了「藍嶺」號與其他旗艦的不同之處:艙面沒有密密麻麻的天線,前後甲板都顯得非常空曠,只見幾個球狀的物體在艙面上顯得非常突出,這就是「藍嶺」號的天線和雷達;沒有強大的武器配備,主要作用是指揮,最重要的裝備就是各種通訊電子設備和電腦。

002.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49
這位海軍新聞官獲准進入「戰術情報指揮中心(TICC)」參觀,他這樣描述第七艦隊的「大腦」:只見4個投影儀在4塊1.2米×2米的大螢幕上打出4個不同的畫面,右起第一塊顯示的是「藍嶺」號的外部因素;第二塊螢幕可以看出是我國江蘇、上海、浙江3地的海圖,可傳遞空中、海面、海上目標圖像等資訊;第三塊螢幕主要顯示長距離目標;第四塊顯示的是日本沿海至台灣的圖像,主要考慮氣象、風向及洋流。

  上海的一名艦船「發燒友」就沒這麼幸運了,他沒拿到參觀票,在濛濛細雨中繞著碼頭四處踅摸,走出一公里,攀高上低,才得以遠觀「藍嶺」號倩影,為這個「火力比我軍500噸的邊防緝私艇還要弱」、卻具備世界一流海軍指揮系統的「大傢伙」而興奮不已。至今,他拍攝的圖片還掛在網上。

  夏立平向《了望東方週刊》回憶說:在上海文新大廈,當時的第七艦隊司令作了演講。他對美國的亞太防務戰略做了詳細的闡述,也不諱言美國在這一地區保持強大的軍事存在,而且要擴大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夏立平說,總體來說這艘軍艦比較老,差不多是第七艦隊裡歷史最久的了,所以相對來說裝備也比較落後,一般來中國訪問的美國軍艦都不是很新。夏立平接觸到的「藍嶺」號官兵都表示很願意來上海訪問,認為上海是一個很適合觀光購物的旅遊城市。他們還喜歡去上海的酒吧。夏立平斷定此次「藍嶺」號來上海仍會按慣例在軍艦上舉行招待會,接待上海的官員和學者。這是一種宣傳和公關手段。

003.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0
空前絕後的「專業旗艦」

  第七艦隊屬下的海軍主戰陣容中,除排水量8.6萬噸的「小鷹」號航空母艦外,「藍嶺」號是另一亮點:艦長194米、寬25米、航速23節;職員編制821人,指揮部人員190人;多台超級電腦、數百台終端與衛星、導航、預警、通訊及全球定位系統相連,構成複雜完善的電子資訊分析、處理系統,可同時對來自地面、海上、空中、水下的多類電子情報進行實時綜合處理。

  「藍嶺」號身世非凡。二戰時美軍在歐洲和太平洋登陸作戰中發現,為了使各兵種在兩棲作戰中協同行動,順利進行登陸作戰,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通信系統。這種統一指揮所需要的設備是一般艦艇所不具備的。為此,美國國會在戰後專門批准了建造「藍嶺」級新型指揮艦的計劃,這是世界上空前的兩棲指揮艦,一共只造了兩艘,造價7550萬美元的「藍嶺」號是其中的第一艘。它1969年1月在美國費城海軍造船廠下水,第2年11月加入美國海軍服役,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和試用後,1979年10月取代「俄克拉荷馬」號,正式成為第七艦隊的旗艦。它的出現使美國海軍第一次擁有了功能齊全、性能先進的大型海上指控中心,從而在技術上徹底解決了大規模海上聯合作戰的指揮問題。

  儘管從遠處看去,「藍嶺」號的通長甲板佈局很像一艘輕型航空母艦,但事實上除了少量的近距自衛武器外,它沒有什麼攻擊能力;在海上作戰中,「藍嶺」號除了履行指揮控制的職能外,幾乎不擔負其他作戰任務,完全是一艘專業旗艦。

004.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1
圍繞著「一切為保障海上指揮」的需要而設計的「藍嶺」號,為了減少電磁波的干擾,各種系留裝置和補給裝置都盡量佈置在上甲板以下;為了保障兩棲作戰中指揮員離艦上岸的需要,在艦體中部甲板下有三個約占艦體長度二分之一的突出部分,存放了3艘人員登陸艇和2艘車輛登陸艇,艦上還可以搭載700名登陸作戰人員及車輛;艦載武備較少,導彈和火炮均配置在上甲板的中部,以減少對指揮通信系統的影響。

  「藍嶺」號的核心「旗艦指揮中心」是一個大型綜合通信及資訊處理系統,它同70多台發信機和100多台收信機連接在一起,同三組衛星通信裝置相通,可以每秒3000詞的速度同外界進行資訊交流。接收的全部密碼可自動進行翻譯,通過艦內自動裝置將譯出的電文送到指揮人員手中。這種資訊收發處理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藍嶺」號的出現使美國海軍第一次擁有了功能齊全、性能先進的大型海上指控中心,在技術上徹底解決了大規模海上聯合作戰的指揮問題。此後30餘年,在美國海軍每一次重大部署中都能看到「藍嶺」的身影。

  但「藍嶺」號後繼乏人。其他國家的海軍並未群起倣傚,美國海軍也遲遲沒有確定下一代兩棲指揮艦的建造計劃。專家分析認為,這受到戰略需求、經濟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005.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2
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簡介

  第七艦隊成立於1943年3月15日,是美國部署在東亞的最大機動力量,由美國太平洋總部直接指揮,其司令部設在日本的橫須賀港,駐地包括日本佐世保、沖繩和南韓釜山、浦項、鎮海等地。擁有60艘軍艦;作戰飛機350架;「小鷹」號航母;3艘重型艦;5艘核動力攻擊潛艇以及旗艦「藍嶺」號。海軍3.8萬人;陸戰隊2.2萬人。該艦隊曾經參加過日本無人島的登陸戰役、西南太平洋戰役、北韓戰爭、海灣戰爭等。


(以上舊文截錄自:了望東方週刊     2004-02-23)

美海軍第七艦隊「藍嶺」號指揮艦.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3
武器專題:


美國海軍 USS Blue Ridge (LCC-19)藍嶺級指揮艦


藍領號為第七艦隊旗艦,被選為旗艦是因為具有完整的C4ISR指管通情監偵

姊妹艦惠特尼山號(USS Mount Whitney LCC-20)是第二(大西洋)艦隊旗艦,其他艦隊都是由航艦擔任旗艦比較多 。

006.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4
“藍嶺”是戰後美國海軍為適應兩棲作戰需要而發展的一級指揮艦,首艦“藍嶺”號 (LCC-19) 於 1967 年 2 月開工建造 ,1970 年 11 月建成服役 , 後續艦“惠特尼山”號 ( LCC-20) 於 1971 年 1 月服役 , 同級共 2 艘,主要用於遠距離大規模登陸,在登陸作戰中對登陸編隊實施統一指揮。

007.jpg

009.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5
性能特點︰

   自動化指揮系統設備先進。艦內配備先進的戰術指揮和數據處理系統,可為艦隊司令部指揮所屬部隊戰鬥提供可靠保證。

010.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5
依據作戰行動設有各種戰鬥指揮區。如兩棲作戰部隊指揮區,火力支援協調區,水面、反潛作戰協調區,戰術航空兵控制區,戰鬥情報中心,聯合通信中心等,能夠及時協調登陸作戰中的各種行動。

011.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6
兩艘藍嶺級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二次大戰時期建造的多目標指揮艦(AGF)而發展的專業指揮艦,用以指揮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兩棲艦隊,而這些老AGF的航速都已跟不上現代化兩棲艦隊的二十節航速。

012.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6
藍嶺級的艦體以硫磺島級(Iwo Jima class)兩棲攻擊艦為基礎,但是將機庫改成各指揮官的艙房、住艙與辦公室,並在寬闊的甲板上安裝各種通訊、電子反制與支援(ECM/ESM)系統的天線。

013.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7
本級艦上擁有各式先進的通訊、資料處理、決策系統,例如海軍戰術資料系統(NTDS)、兩棲指揮情報系統(Amphibious Command Intelligence System,ACIS)以及海軍情報處理系統(Naval Intelligence Processing System,NIPS)等。

014.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8
本級艦上的指揮設施是專供海軍兩棲特遣支隊指揮官(Commander Amphibious Task Group,CATG)與登陸部隊指揮官(Landing Force Commander,LFC)以及空中管制大隊指揮官(Air Control Group Commander,ACGC)以及上述指揮官的所屬參謀使用,因此艦上除了原有人員外,還搭載200名軍官以及500名志願役士兵。

015.jpg

016.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8
本級艦艦尾的直昇機停機坪可以停放除了CH-53外的任何美國海軍直昇機,但是艦上沒有機庫與直昇機整補設施。本級艦最初只擁有兩門雙聯裝MK-33 76mm艦砲,到了1974年加裝兩具MK-25 BPDMS基本點防禦防空飛彈,1980年代裝兩具MK-15。

[ 本文最後由 jacklf2004 於 07-11-12 10:12 PM 編輯 ]

017.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1:59
完整的C4ISR系統:就是資訊化作戰的趨勢,資訊戰與電子戰的攻防是現代戰爭的前哨戰,干擾與癱瘓敵人的指揮、管制、通信、資訊、情報、監視、偵查系統(C4ISR),正是破解傳統軍事武力的致勝之道。可以指揮所有的兩棲、航空海上艦隊。

018.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2:00
基本數據︰

標準 / 滿載排水量 16800/18400 公頓

長×寬×吃水 194 × 32.9 × 8.8米

主動力裝置 2 台鍋爐和 1 部蒸汽輪機

功率 22000 馬力 (16.2 兆瓦 )

航速 23 節 ( 最大 ) 16 節 ( 巡航 )

續航力 13000 海裡 /16 節

續航時間 800 小時

自給力 29 天

019.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2:00
人員編製 821 人

艦隊指揮部人員 170 ~ 190 人

裝載能力 700 名全副武裝的陸戰隊士兵 ,2 艘車輛人員登陸艇 ,3 艘人員登陸艇

艦載機 UH-2" 海妖 " 多用途直升機 1 架

飛彈發射架 MK25-1 八聯裝艦空飛彈發射架 2 座

艦炮 76 毫米 MK38 型艦炮 2 座 ,MK15" 火神 " 密集陣 , 艦炮 2

雷達 SPS-48C 三坐標雷達 1 部 ,SPS-40C 對空搜索雷達 1 部 , SPS-65(V) 對海搜索雷達 1 部 ,LN-66 導航雷達 1 部 ,SPS649(V)9 導航雷達 1 部 ,MK23TAS 目標跟蹤雷達 1 部 , MK115 火控雷達 1 部

導航系統 URN25 戰術導航系統 1 部

電子對抗設備 SLQ32(V) 電子戰系統 1 部 ,MK36 艦載無源干擾火箭發射器4 部 ,SLQ25 拖曳式聲誘餌 1 部

作戰通信 海軍戰術數據系統 , 兩棲指揮與控制系統 , 海軍情報處理系統 ,SRR-1 、 WSC-3 特高頻、 WSC-6 超高頻、 USC-38 甚高頻、 SMQ-6 衛星通信設備

特種設備 OE32 衛星通信天線 ,SSRI 接收機

020.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2:01
作戰運用:

波斯灣戰爭中,“藍嶺”號和“惠特尼山”號部署在東地中海和波斯灣,作為艦隊旗艦接受和傳達上級作戰命令,在兩棲登陸作戰中,組織和協調海軍艦炮和近程空中火力支援,指揮登陸部隊上陸,協調登陸地區電子戰實施等,為戰爭中的兩棲作戰行動做出了較大貢獻。

021.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2:02
識別特徵︰

艦首形狀與民用貨輪相似,兩舷中部外翻,隔艙外露,清晰可見。

022.jpg

023.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2:02
通長甲板、艏部平直,水線以上翹前傾。

024.jpg

025.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1-12 22:04
上層建築位於艦體右側,其頂部和低桅上天線密布,其前部為網架式天線塔,後部為封閉式塔身的天線塔,塔身呈方形並向上收縮。








以上資料整理者:gb6828
圖集上傳者:jacklf2004




(完)

026.jpg

027.jpg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