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反坦克戰史》- 作者:[英國] 約翰·威克斯 [列印本頁]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09
標題: 《反坦克戰史》- 作者:[英國] 約翰·威克斯
反坦克戰史




俄制RPG-7型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緒言  

第一章 初期  

第二章 覺醒中的英國——1940年  

第三章 德國國防軍  

第四章 英語國家之間的聯盟——英國和美國  

第五章 東方的強者  

第六章 戰後的發展  

第七章 無座力炮的歷史  

第八章 反坦克導彈  

第九章 發展上的失誤  

第十章 未來
  







投筆從戎 [掃瞄] 2001  
投筆從戎 [OCR] 2001  
投筆從戎 [校對製作] 2001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12
緒言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所謂專家應該是這樣一種人,這就是對於很小很小的事情,他卻瞭解得很多很多。 —— 尼克勒斯·麥瑞·巴特勒為了對那些在本書寫作中給我以幫助的人表示感謝而列出的致謝名單中,還缺少一個人的名字,而正是這個人第一個激勵我產生了寫作這樣一本書的念頭。事情的經過大體是這樣的:好多年以前,有一天下午,我到皇家步兵學校電影場去看軍教影片,中間,一部介紹德軍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訓練情況的舊拷貝被映上了銀幕。影片介紹的是在對坦克進行攻擊時,步兵應當採用的方法。時間大約是在1943年或1944年。這些方法都非常簡單,並且都包含著為了達到成功所必需的高度勇敢精神。放映的時間很短,但整部片子卻極其感人。這部片子的德文片名叫 Manner gegen Panzer,即《人與坦克的較量》。從那以後,這個題目就牢牢地銘刻在我的心中。現在,這部影片已無從查找,而我永遠也不可能再知道對我鼓舞如此之大的這位製片人的名字,但我內心卻一直對他懷著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謝意。對於參加影片拍攝的那些多才多藝的士兵們,我也懷有同樣的感情。從那一天起,我的志趣就同這個事關重大但又往往惹人非議的課題聯繫到了一起。  


  在全部戰爭史中,反坦克作戰的歷史或許是最短的,它甚至比空戰的歷史還要短。當它於1917年開始的時候,空戰已經進行了2年,而潛艇、無線電和類似的一些現代化裝備也已開始普遍使用。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坦克與反坦克武器之間的戰鬥還完全是以「單打一」的形式進行的,即使用坦克作戰的只有協約國一方,而掌握反坦克作戰技藝的只有德國方面。雖然作戰雙方在總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並沒有什麼事情足以令人矚目。然而它可足以使人感到,為了對未來的所有戰爭做好準備,這中間確實有一些問題需要加以研究和探討。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講,從20年代到30年代初,都是反坦克作戰的一個停滯時期。那時的陸軍參謀人員們實際上是抹煞了這個問題,他們所採取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非常像是在野外被追逐的鴕鳥,白白浪費了大量寶貴時間,以致不得不在以後進行補償。英國在1929年組建的試驗裝甲部隊,是繼裝甲車輛使用以後在思想認識上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但當人們閱讀有關報告時,又確實很難發現其中有任何與反坦克作戰手段有關的敘述。雖然其中也有幾處提到了工兵作業,諸如設置地雷和障礙等,但總的來看,有關反坦克手段的問題被忽視了。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13
這個時期,無論是英國、法國、美國和蘇聯的軍隊,都沒有裝備任何專用反坦克火炮。英、法、美這些西方大國全都心甘情願地把全部研究項目丟給了私人企業,而這些私人企業正在財政緊縮、和平主義氾濫和軍工產品下馬的局面中苟延殘喘,根本不可能全面地瞭解軍事裝備的需求。他們當時雖然也生產過一些大同小異的火炮,但其口徑幾乎完全相同,性能則驚人的低。當時絕大多數歐洲國家的陸軍都曾對這些小型火炮進行過各種形式的試驗,但在採用時卻顯得格外慎重。英國曾經試驗過一種瑞士生產的厄利空(Oerlikon)20mm機關炮,將它放在一輛履帶式拖車上,用卡登·洛德(Carden—Loyd)履帶牽引車牽引,但結果卻不了了之。丹麥和荷蘭也都試驗過本國製造的樣炮,但人們的印象是,他們的設想並未成為現實。由於缺乏資金,這些項目都以落空而告終。  
  造成反坦克武器發展停滯不前的原因,除了財政短缺之外,還有其它一些原因。首先,從1918年到1936年的近30年內,坦克在裝甲防護方面並沒有什麼進展,在1918年的麥西尼斯(Messines)戰鬥中能夠有效穿透 MK IV 型坦克側裝甲的武器,對1934年出現的坦克幾乎同樣有效,因此,火炮設計師們並未面臨什麼嚴重挑戰。對於任何反坦克火炮而言,只要能夠穿透 1 in(25.4mm)厚的硬質裝甲就被認為是已經足夠了。其次,在未來戰爭中,塹壕戰,或者至少是某些形式的陣地戰,被認為將會和1918年時大體相同。再者,當時還認為,用野戰間瞄火炮仍然可以阻止住絕大多數坦克的進攻。因此,反坦克手段問題被擱置—旁,幾乎變得無人問津。遺憾的是,西班牙內戰並沒有在提高人們對發展反坦克武器重要性的認識方面起促進作用。雖然,當時在軸心國國家裡已經出現了一些值得重視的情況,但直到閃擊戰在法國出現之後,人們才恍然大悟。幸好,當時雙方在反坦克方面的境況同樣不佳。在二次大戰中倖存的人們,對反坦克火炮與坦克的競爭投入了極大精力,因此,二次大戰是反坦克作戰的一個真正的發展時期。閱讀這段歷史,足以使讀者愛不釋卷,激動不已。  

  在這個階段,任何—個發展項目都不缺乏資金,但卻往往缺乏、甚至根本沒有將各種設計轉入生產所需要的廠房。同盟國感到,它需要死死盯住幾種簡單的武器型號,但每當這些武器投入服役,就往往已經變得過時。而與同盟國對立的德國則涉獵了各種不同的思路和幾乎所有的方法,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成功,並且生產了一系列名目繁多的反坦克武器,其品種之多、範圍之廣,在其它武器領域內是罕見的。1945年以後繳獲的德國研究工作記錄,曾經得到鐵幕雙方的充分利用,並且構成了現代反坦克武器系列賴以發展的基礎。  

  本書僅限於敘述從1917年到今天這一段內容豐富和引人矚目的歷史,並且只能是部分地進行敘述。正如本書書名所表示的那樣,這是一部人同武器較量的歷史,也可以說是那些同武器作戰的人所使用的裝備的歷史。這一人為的限制意味著,這一部歷史是圍繞著那些由徒步的人們所攜帶和推拉的反坦克武器展開的。本書對裝甲車輛和自行火炮將不加考慮,因為它們屬於另外一門十分深奧的專門學科,並且已有其它作者進行過充分地論述。至於諸如障礙、地雷、壕溝以及類似的工程作業等,這類複雜的作戰手段,也被有意刪去,因為這也完全是另一門學科,而且既不容易撰寫又不容易閱讀。筆者有時也感到需要離開主題,轉而敘述一兩個其它領域,譬如飛機領域,因為這些領域與戰場武器的機動性有內在的邏輯聯繫。然而,從根本上講,本書還是一部步兵與坦克戰鬥的歷史。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15
 每門學科都有它自己的專用術語,反坦克作戰自然也不例外。但對於那些不熟悉技術術語的讀者來說,對以往和現用的反坦克手段與方法作些簡要的解釋或許還是有益的。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反坦克戰鬥的總的意圖都是設法打破裝甲對車輛所提供的防護。廣義地講,實現這個意圖可以有以下三種途徑:第一,在車輛上放火;第二,在裝甲外表面引爆大量炸藥,從而將其內表面炸碎;第三,在裝甲板上鑽孔。  

  用火燒燬裝甲車輛的辦法,儘管在以往曾經取得過驚人的成功,但實際上卻並不容易奏效。作為一種普遍的反坦克手段,縱火這種辦法,自1942年以後已很少為人使用。雖然使用現代凝固汽油彈或許是一種有價值的方法,然而,現代坦克並不容易點燃起火,因此,人們也就沒有在這方面開展多少工作。

  用大量炸藥將坦克裝甲炸碎可能是一種卓有成效的反坦克方法,但是對於步兵來說,做好爆炸前的準備工作卻非輕而易舉。需要攜帶的炸藥很重,而接近坦克又十分困難,況且在坦克後面往往還伴隨有敵人的步兵。這種方法在以往曾被多次採用,當今的碎甲彈實際就是這種方法的一種延伸。  

  人們在反坦克武器發展中下功夫最大的,是探求各種能在裝甲板上開孔的方法。最古老然而至今仍然還是最成功的方法,就是向坦克發射一種由十分堅硬的金屬製成的實芯金屬塊,依靠金屬塊的動能或動量在裝甲板上打開通路。設計這種彈丸是一門十分嚴密和高深的學問,但它也遵循一些一般的原則。首先,彈丸的飛行速度必須很快,這意味著它必須由高速火炮進行發射,其結果必然是導致火炮炮口焰和後座力明顯增大;其次是,彈體質量要大,材料要硬;最後,彈丸在撞擊目標時的命中角度必須適當,否則就會發生跳飛現象。為了減少跳彈現象,通常在這種彈丸的頂部都安有一個用延展性能較強的金屬製作的金屬軟帽,其作用相當於一種金屬「緩衝器」,它可以使彈丸貼在裝甲板上達幾分之一秒的時間,以便使彈丸能夠開始鑽孔。這種緩衝裝置通常稱之謂「被帽」。為了真正起到緩衝作用,被帽必須做成鈍頭形狀。為了減小彈丸飛行中的空氣阻力,在被帽前面還需安裝一個精心製作的流線型風帽。結果,這種硬芯彈的結構就變得異常複雜,價格也變得異常昂貴。人們將這種炮彈稱之謂「被帽穿甲彈」(APCBC)。這個名稱在有關反坦克彈藥的資料中經常都會遇到。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17
使彈丸獲得較高初速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在藥室內增加發射裝藥。當然,這將導致後座力成比例地增大,因此,在二次大戰中,人們的著眼點都集中在探尋一種在不增加後座力情況下使初速得以提高的方法。德國選擇的途徑(這點在後面還將詳加敘述)是採用錐膛身管,這種身管能以比平行炮膛更高的初速將彈丸射出炮膛。英國也試驗過類似結構,但很快就放棄了。從作用上說跟錐膛炮相同的另一種方法,是製造一種復合彈丸,這種彈丸的主要組件是一個直徑小於膛徑的硬質彈芯,彈芯周圍環繞著幾個由輕質金屬製成的軟殼,這些軟殼的外徑尺寸剛好與身管內徑相適合。射擊時,金屬軟殼在炮口附近脫落,而硬質彈芯則以比全尺寸彈丸高得多的速度飛抵目標。這種炮彈被稱之謂「脫殼穿甲彈」(英文縮寫為APDS),它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由英國首先研製成功的。這種彈丸的出現大大改善了當時正在服役的那些易摧毀的反坦克火炮的性能,並且直到現在仍然是對坦克進行攻擊的一種最好手段。  

  然而,發射硬質實芯彈丸的辦法超了大多數步兵武器本身的能力範圍,特別是超出了所有單兵便攜式武器的能力範圍。對於輕型武器來說,最好的方法,實際上也是唯—的方法,就是採用空心裝藥。空心裝藥是通過一種奇特的現象工作的,它的工作原理至今仍未被人們完全理解。最初,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門羅效應」,有關這種現象的詳細情況,本書在有關章節中還將要提到。在現代的空心裝藥彈丸內都裝有一個圓柱形炸藥塊,炸藥塊的一端有一個錐形孔,這個錐形孔的作用和光學透鏡的作用非常相似,它可以將全部炸藥能量集中在一個方向上,產生一種具有極大侵徹力的流體束或射流,這種射流的能量和運動速度比一般的平面爆炸波要大得多。如果在炸藥的錐形孔內再襯上一層諸如紫銅這樣的軟金屬,那麼,獲得的能量還將會進一步提高。自然,熔化後的紫銅也將會被射流帶走。在純粹的炸藥能量作用下,這種射流既可將裝甲板熔化,又可將熔化後的裝甲熔液吹走,其效果十分驚人。一個不足0.5 lb(0.227kg)重的小型裝藥,如果設計合理,並且能在合適的距離上起爆,那麼,它就可以在一塊厚度為9-10in(228.6-254mm)的裝甲板上打開一個通孔。這也就是說,使用一種非常小的火箭彈就足以能夠摧毀一輛龐大的坦克。正是由於出現了空心裝藥,才使近代步兵反坦克武器的出現成了可能。  

  作為序言,就寫到此為止。在以後各章中,對於一些複雜技術問題的敘述,我們將採取盡可能簡單的形式,其目的是不給那些對技術細節和專門術語難於消化的讀者造成困難。無論如何,本書所遵循的原則,就是不去追求細節。從根本上講,本書的目的就是直接了當地敘述步兵與位於坦克裡的人這兩者之間所進行的戰鬥。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19
第一章 初期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噴吐火焰的鋼鐵長龍在炮兵和步兵心目中所產生的可怕印象影響了一切……。 —— 1918年8月德軍某營戰鬥日記


關於第一批英國坦克的外部特徵,讀者已經十分熟悉,因此,這裡僅只做些起碼介紹,而沒有必要再作詳細敘述——它有兩個巨大的斜菱形側舷和一個正方形箱體。側舷上安置著可以繞其轉動的履帶,箱體內容納著乘員和發動機。火炮安裝在突出於車體一側的炮位上,其它武器安裝在前後裝甲板上。「男人」(「male」)坦克上裝有2門老式發射6 lb重炮彈的海軍炮,每個炮位上各裝有1門,同時還裝有4挺「霍奇基斯」(Hotchkiss)或「劉易斯」(Lewis)機槍;「婦人」(「female」)坦克上則僅裝有6挺機槍。這兩種坦克的最大時速為3.5mi(5.63 km),並且具有良好的越壕能力。在它們的懸掛裝置上並未設置彈簧,車體內部各部分之間也沒有隔音設備。按照今天的標準看,車內乘員艙的空間非常大,發動機直立於艙底的前半部,發動機後面安置著變速箱。乘員共有8名,其中4名射手,坐在炮位上;另外4名乘員中,1名車長,坐在左手位置的前方,1名駕駛員,與車長並排而坐,另外2名是變速箱操作手。變速箱操作手位於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兩側,他們的任務,是根據駕駛員發出的手勢變換速度。  
  
坦克在行進時,乘員艙內活似一座人間地獄。發動機很快即可使艙內溫度升高到華氏90度(攝氏32.2度)以上。裡卡多(Rickardo)發動機早就以冒發濃煙而聲名狼藉,它所排出的濃煙充滿了艙室,濃煙中含有一種有害氣體,它不僅對人眼有強烈刺激作用,而且能使人頭痛發惲,喉嚨紅腫。艙內的噪音大得無法形容,聽起來使人頭昏腦脹。不僅發動機光禿禿地直接暴露在外面,而且變速箱內使用的全都是直齒輪,直齒輪所發出的尖銳刺耳的嘎吱聲,履帶所發出的吭鏜卡嗒聲,和來自座艙底板、頂篷和側壁的震動聲響,匯成了一股持續不斷、震耳欲聾的噪音。採用通常的傳話聯絡方式已經根本沒有可能,而由於光線只能從艙口和觀察縫內射入,因此,艙內一片昏暗,乘員之間利用手勢進行聯繫通常也十分困難。在一些戰例中,坦克之所以不能乘勝前進,擴大戰果,或者說之所以不能對前進的命令做出反應,唯一的原因,就是因為乘員已經被機器弄得精疲力竭,因而力不從心。  
  
在全車8名乘員中,只有車長和駕駛員2個人知道坦克當時的位置和行駛的方向,而且駕駛員的觀察距離,通常也僅限於能夠看清從坦克到下一個障礙物之間幾碼(1 yd=0.914m)遠的距離。4名射手必須時刻盯著車外,才能選定目標並與其進行作戰。如果車長需要調動某一門火炮,向由他所選定的目標射擊,那他就必須離開自己的座位,下爬到炮位上,親自給射手指明目標的方位。由於行駛速度緩慢,所以,坦克可以在行進間進行射擊,即使在車體前後起伏、左右搖擺的情況下,砰地一下打出一發炮彈也並無多大問題。不用多說,發射時的音響,發射後火藥的氣味,在跟艙內原有的聲、煙混雜以後,會使艙內本來就已經十分惡劣的工作條件更為惡劣。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20
在這種坦克上,並未設置強力通風設備,外界的新鮮空氣只能憑其自然流入車內。由側壁上的小門和頂部上的艙口所提供的進出口都很小,而且設計得也很不合理,無論是爬進還是爬出都很不容易。為要把一名傷員拖出車外,救護人員需費九牛二虎之力,而傷員本人也要受到很大折磨。車內既沒有安裝緩衝襯墊,也沒有為乘員提供其它防護設備,當坦克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行駛時,乘員們由於被甩到遍佈艙內的稜角與突出物上而負輕傷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在初期型號的坦克上,曾經安裝過一具用於觀察的小型潛望鏡,但不久即被拆除,原因是,當對方使用輕武器射擊時,被打碎的玻璃鏡片往往會飛到觀察者的面部,因而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後來,曾經試圖用一組經過拋光處理的金屬表面炸反射鏡面,但沒有取得成功,這樣,開鑿在裝甲板上的粗糙的觀察窗縫,便成了當時的唯—觀察手段,而正是這種觀察手段,在後來的戰鬥中,曾經使坦克乘員的士氣遭受了嚴重挫傷。  


   1916年9月15日,在松姆(Somme)河進行的首次戰鬥中,在人類整個衝突史上,坦克破天荒第一次在戰場上佔據了主宰地位。59輛坦克,在極其秘密的清況下,被運抵法國,它們在戰場上的突然出現,一度在德軍中引起了極大驚恐。在這59輛坦克中,有10輛因為機件發生故障,被留在後方作為「預備隊」,有32輛到達進攻出發地域,其中有14輛按時離開了出發線,9輛離開的時間稍遲,有5輛在衝擊中陷入泥潭內不能自拔,只有9輛圓滿地完成了預定任務。15%的成功率雖然不可能給人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但這種局部的成功,已經足以使人激動不已,正是在這次戰鬥之後,坦克的發展計劃才獲得了英國將軍們的支持。在這首次坦克戰鬥中,坦克的主要敵人不是來自德軍,而是來自自身機件的不可靠性,早在運抵法國之前,在英國本土訓練坦克乘員時,這些坦克中的多數實際上就已經損壞。根據戰報記載,在這次戰鬥中,只有2輛坦克遭到了抵抗,而意味深長的是,這種抵抗是來自德軍的野戰炮。在古德科特(Gudecount)附近,1輛坦克曾經擊毀了1門德軍的77 mm野戰炮,但後來,這輛坦克自己也被消滅了。另外1輛坦克雖然曾被一發炮彈直接命中,但卻安然返回了部隊。在這第一次坦克戰鬥中,英軍雖然並未大獲全勝,但卻受到很大鼓舞,而在1916年的最後幾個月內發動的兩次較小規模的攻擊中,坦克同樣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坦克的出現在德軍中曾經造成了極度的驚恐,甚至在戰鬥結束了相當一段時間之後,德軍士兵仍然驚魂未定。這些初期的坦克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一方面應當歸功於它們對武器裝備的巨大破壞作用和機動作戰能力,另一方面應當歸功於它在德軍士兵中所產生的巨大心理作用。在對情報加以分析之後,人們就不難看出為什麼要把士氣因素看得這麼重要了。這裡,在人類歷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巨大的機動能力、同火力和防護成功地組合成了一體,並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進攻性武器,這樣的武器人們在有史以來的任何戰爭中還從來沒有見到過。當這種隆隆而來的坦克怪物步步逼近時,位於第一線的步兵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緊迫的問題就是必須當機立斷,迅速作出決定。步兵面臨著三種可能的抉擇:要麼阻住坦克,要麼舉手投降,要麼臨陣脫逃。這裡既沒有以往的經驗可資借鑒,又無平時的訓練提供幫助,他手中擁有的武器在這種迎面開來的坦克面前,已經變得毫無用處,而其夥伴們的處境也跟他彼此彼此。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德國人選繹第二種和第三種辦法顯然是不足為怪的。難怪德國人最初傾向於把坦克視為一種不正當的武器。在松姆河進行的第一次坦克戰鬥結束之後,德軍第3軍團的參謀長對其上級作了這樣的報告:「在最近這次戰鬥中,敵人使用了一種新型作戰武器,這種武器極為有效但又十分殘酷」。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21
 但是,德軍非常善於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後來的幾次坦克進攻,一直到1917年春天才得以發生,但在這些進攻中,英軍的坦克都只是部分地取得了成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坦克乘員缺乏適當訓練,另一方面是由於道路泥濘,還有就是步坦之間缺乏有效協同。在這次戰鬥中,德軍步兵首次對英軍坦克進行了反擊。自1915年以後,德軍曾經給其機槍射手和阻擊手發放過一種特殊型號的子彈,這種子彈就是著名的「K」型子彈。K型子彈比普通子彈重,並且含有一顆碳化鎢彈芯。這種子彈的加工非常精細,彈丸的重量與發射藥的重量嚴格相匹配,這就使得所有這種子彈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和彈道。它們的主要用途是用於對遠距離目標和帶有防護的目標進行精確瞄準射擊。這種重型碳化鎢彈芯子彈的遠距離射擊精度比普通的鉛芯子彈要高,這就給阻擊手對800 yd(731.2m)甚至更遠距離的目標進行射擊提供了條件。在稍近於800yd的距離上,它可以穿透用以防護前沿塹壕內的哨兵與瞭望哨的薄綱板。但在阿拉斯(Arras)戰鬥中卻發現這種子彈還能穿透英軍MK I和 MK II型坦克的裝甲板。這兩種型號坦克的裝甲薄得要命,它們的厚度在0.2-0.4in(5.98-10.16mm)之間,而且使用的是一種在商業上被稱之謂「鍋爐板」的軟質鋼板。然而,對於這種「鍋爐板」的缺點,德軍最高統帥部並不知道,那是在阿拉斯戰鬥已經開始2天之後,即在1917年4月11日,在布裡闊特(Bullecourt)的一次猛烈反擊中,德軍繳獲了2輛英軍坦克以後,K型子彈的實際效能才被德軍發現。在此之後,為了跟坦克進行作戰,德軍最高統帥部立即給每個德軍步兵戰士發了5發K型子彈,而給每個機槍手則發給了—條滿裝 K型子彈的彈鏈。  

  然而,此時的英軍同樣也已發現了K型子彈的侵徹威力,於是,對行將發展的下一代新型坦克,立即提出了必須增強裝甲防護的要求。除此之外,德軍還意外地發現了另外一個情況,這就是普通的步槍和機槍射出的子彈所具有的「濺射」作用,同樣具有殺傷坦克乘員的能力。在早期生產的坦克上,到處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孔洞,例如,裝配不合理的車門、窺視孔、觀察縫、槍炮發射孔、手槍射擊孔等等——因此,在裝甲上布有大量縫隙,而處於烘熱狀態的熔化鉛可以乘隙鑽入車內。當帶有鉛芯的子彈命中坦克表面時,彈體首先被撞扁,接著鉛芯被從殼體內擠出,形成一個以圓周狀向外輻射的「濺射體」。在高速碰撞的作用下,鉛芯已近乎變成流體,並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向四周擴展。在1 ft(0.305m)範圍內,這種「濺射物」具有致命性的殺傷效果,並且這種高速運動的鉛質流體,可以通過各種裂縫進入坦克內部。在通過縫隙和接合部進入坦克戰鬥室的鉛質「濺射物」的作用下,無論是炮手還是車長都逃脫不了死傷的命運。這種作用對士氣的影響十分嚴重。為了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曾經試制過一種十分原始的防護面具。這種面具由一付護目鏡和一個縫在皮革上的鎖子甲面盾組成,護目鏡和面盾接在一個重量非常輕的頭盔上。這種辦法聽起來似乎頗有道理,然而,沒有人能戴著它進行戰鬥,因為戴護目鏡向外觀察時,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而戴著皮革面具又熱得使人無法忍受。因此,坦克乘員們寧願冒傷亡的危險,也不願使用這種東西。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21
1917年6月,英軍在墨西尼斯(Messines)戰鬥中,首次使用了MK IV型坦克,這種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有很大增強,足以抵禦K型子彈的攻擊。在得知這一情報以後,德國人又立即著手執行一項新的計劃,結果導致了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武器的誕生。當時,德國軍方將這項任務交給了毛瑟(Mauser)公司,毛瑟公司採取的解決辦法,是將制式7.92mm步槍按比例放大到13mm。由於在此之前從未使用過這麼大尺寸的彈藥,因此,還必須為它專門生產一種子彈,為了製造這種大型槍枝,毛瑟公司還必需增添一些新的加工設備。然而,儘管如此,整個項目的進展仍然非常順利,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毛瑟公司的「T」型步槍即開始在部隊中服役。「T」是代表「坦克」,德國人給這種槍起的名字叫「坦克-格屋爾(Tank-Gewehr)」,通常簡稱為「特-格(T-Gew)」。這種槍的全長為67 in(1701.8mm),全重26 lb(11.8kg),它與M98式步槍幾乎完全相似,唯有身管長度超出了放大比例,另外,就是多了一個手柄,而且手柄安裝在一個小槍托上。顯然,身管這樣長的步槍,不可能採用通常的方法握在手裡進行射擊,於是,在槍托前面又安上了一個輕型雙腳架。它的槍尾由一個轉動式槍機進行閉鎖,槍機的樣式與7.92 mm步槍相同,只是沒有彈倉。每發子彈都需用手裝入槍尾。在120 yd(109.7 m)的距離上,只要子彈著角適當,就可以穿透英國MK IV型坦克的裝甲板,但在著角等於或小於45度時,它的子彈則連MK IV型坦克上最薄的裝甲也穿不透,就是在60 yd(54.8 m)的距離上,也是如此。這種槍的後座力大得驚人,有一份報告提到,很多部隊都不願意使用這種武器,但由於它相當有效,所以不管人們喜歡與否,它仍然被大量地發給了部隊。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29
當時,德國還有另外一種反坦克武器,這就是輕型塹壕迫擊炮。德國人在為此制式迫擊炮重新設計了一種新型炮架以後,使這種武器具備了進行低射界射擊的驚人性能。自然,這種迫擊炮必需放在塹壕外面射擊,但只要能巧妙地選擇場地,操作起來倒也非常容易。根據1918年8月21日一份德軍文件的說法,在通常被認為是由野戰炮所造成的坦克損失中,有一部分歸因於塹壕迫擊炮似乎更為合適:
  在兩個師中,用於執行反坦克防禦任務的輕型塹壕迫擊炮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其中有一個師,由於是使用火炮、塹壕迫擊炮和機槍同時進行射擊,所以,對射擊效果無法進行精確分析。而另外一個師,即192師,則作了如下報告:
[/td]
   (1)那些裝甲已經被打穿的坦克著了火,似乎無論是英國坦克的側裝甲還是炮塔裝甲都沒有得到加強;
[/td]
   (2)在500m的距離上,射擊精度非常好,在這個距離上,坦克肯定會被消滅。在稍遠的距離上,即在500-800m距離上,輕型塹壕迫擊炮的火力非常有效,結果,坦克不得不調頭逃跑……。
 同一份報告又繼續說到,坦克機槍的壓制火力,只是在300m距離以內才比較準確,這就意味著,一個塹壕迫擊炮的炮手班,可以在距「婦人」坦克火力200yd(182.8m)以外的地方,將坦克擊毀,而自己則並不存在任何危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對英國坦克所形成的最大威脅,是來自德軍的野戰炮,只要野戰炮命中一發炮彈,坦克就難以倖存下來,而且,又不存在坦克避開野戰炮的任何希望。英國MK I和MK IV式坦克的長度和高度已分別超過20 ft(6.1m)和8 ft(2.44m),而且外部裝甲都是垂直放置,要想在如此大的面積上,佈置具有適當厚度的裝甲,就會在本來已經有些超重的車體上額外增加幾噸重量,而在地面車輛上使用傾斜裝甲的辦法,是在若干年之後才出現的事情。德國的M 1896式77mm野炮是一種理想的反坦克火炮。

按照當時的標準衡量,它相當輕便,並且能夠發射15 lb(6.81kg)重的彈丸,這種彈丸,只要命中一發,就可將坦克徹底擊毀。德軍很快就學會了在靠近前沿的相互支援陣地上使用這種火炮的方法,他們在這種陣地上,不僅可以用77mm野炮對付迎面開來的坦克,而且在等待坦克接近的間隙內,還可把它作為近距離支援火炮使用。但是,德國人也已注意到,不能賦予它們太多的火力支援任務,否則,在與敵坦克正式開始作戰之前,這些火炮就很可能已被對方炮兵連的火力所消滅。德軍的每個步兵師還從其預備隊中抽調出一部分野戰炮,並且始終使火炮跟前車掛在一起,騾馬也做好了可以隨時出戰的準備,在出現緊急情況時,只要一聲令下,火炮立刻就可出動。在這些值班火炮的前車上備有鋼質尖頭穿甲彈,這就組成了一支可以隨時奔赴任何危險地區的「游擊小隊」。這種安排雖然十分周密,但卻給炮兵增加了額外負擔,而且.更為嚴重的是,能夠用於執行通常射擊任務的火炮數量被大量削減。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30
在英國皇家坦克團的戰史上,充滿著關於英軍坦克遭到德軍野戰炮襲擊的記述,這些野戰炮對坦克所產生的多種作用之一,就是通常都能使坦克起火燃燒。在早期的坦克上,用作發動機燃料的汽油,盛裝在戰鬥室前半部兩側的2個大型油箱內,每側各安有1個,在這個區域的任一部位上,只要命中一發炮彈,就足以能使坦克燒燬。野戰炮挫敗坦克進攻的一個最著名的戰例,也許要算是1917年11月20日,英軍在坎布裡亞(Cambrai)的首次戰鬥中,對福萊斯可威斯(Flesquieres)所發動的進攻了。當時,英國皇家坦克團第5坦克營的坦克與其隨伴步兵被割斷了聯繫,而當他們在越過一座位於一個村莊旁邊的小山時,遭到了德軍為執行反坦克任務而專門配置在一旁的數個野戰炮兵連的猛烈而準確的射擊。英軍有16輛坦克被迅速擊毀,而在這些被擊毀的坦克中,有5輛是由一名叫克魯格(Kruger)的勇敢的下級軍官單人操縱的野戰炮消滅的,此人因此而一舉成名,他的事跡被立即刊登在當天的《黑格電訊新聞》(Haig's despatch)上,他的照片也被收錄在官方出版的戰史中,並被授予「福萊斯可威斯」炮手的榮譽稱號。這個故事的悲劇就在於,這樣慘重的傷亡本來就不應當發生,因為事先已經知道德軍在那裡佈署了野戰炮,在這場地面戰鬥開始之前,英國皇家空軍的第64飛行中隊(薩普威斯·卡密爾斯中隊)曾奉命前往偵察,並使用機槍和20 lb(9.08kg)重的「庫帕」(Cooper)炸彈,對這些野戰炮陣地進行掃射和轟炸,但由於這些野戰炮偽裝得十分巧妙,因此,在英國空軍長達3天的偵察中,只發現了一、兩門火炮的位置。如果英軍坦克有步兵伴隨的話,他們或許能夠制服這些野戰炮,而不致蒙受如此慘重的損失。雖然在這次戰鬥中德軍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他們的野戰炮全部被英軍繳獲,但對英軍來說,這次戰鬥確實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然而,使英軍坦克遭受損失的因素,並不單單只是來自野戰炮。德國人很快就領悟到,每一個步兵戰士,都必須為對付坦克而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而到1918年年中,在凡是英軍坦克有可能通過的地方,德軍都已建造了專用的反坦克碉堡。建造碉堡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辦法,碉堡裡面放置著大量的、當時能夠收集到的反坦克槍和迫擊炮,同時,還有少量野戰炮。進駐碉堡的部隊,都經受過特殊的反坦克訓練,並且要求他們採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阻住坦克。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一些德國士兵,三五成群地蜂擁到坦克上,用他們的手槍,對著坦克裝甲上的各種孔洞,向車內進行射擊。在另一些情況下,他們則把集束手榴彈放到坦克頂部,將裝甲頂部炸扁。還有一、兩個例子,就是德軍士兵曾經用手抓住機槍,試圖將其拖出車體之外。還有1輛坦克是被含磷手榴彈消滅的,這種手榴彈通過窒息作用殺死了坦克的全體乘員。當時,德軍的統帥魯登道夫(Ludendorff),十分強調跟坦克作戰,1918年8月21日,他在一項命令中宣佈,凡是在反坦克作戰中表現出色的個人,都將被登在《每日通訊》上,並將被授予勳章或榮譽稱號。  

  對於同盟國來說,反坦克問題,在當時尚不十分緊迫,因為德軍當時只研製了20輛他們自己設計的坦克,另外,就是繳獲的大約12倆英國坦克。這些坦克總共才參加過10-11次戰鬥,並且每次都是以很少的數量支援步兵進行衝擊,這些德軍坦克所取得的效果與英國坦克大體相同,塹壕內的英國步兵,對它們幾乎是束手無策,但不管什麼時候,只要野戰炮一出現,坦克肯定會被消滅。然而,要知道,這種局面不可能會永遠持續下去,因為當時英國已經裝備了一種新穎的反坦克武器——這就是利用步槍發射的反裝甲榴彈,也就是No44型榴彈,這種榴彈自1918年4月開始在英軍中服役。它的彈體是一種利用馬口鐵片製作的圓柱體,裡面裝11.5 oz(盎司)(326g)阿馬吐炸藥和一枚著發引信。它是一種長桿式榴彈,這也就是說,有一根短鋼桿旋在彈體後部,射擊時,射手將鋼桿插入步槍槍口,然後,用空包彈將它發射出去。飛行時,榴彈後面拖著一個絲織「裙」帶,用於保持飛行穩定,並可確保彈頭始終朝前。有關這種榴彈的情況,人們瞭解得甚少,大概總共只生產過15000-20000發,到1919年,只剩下不到10000發,後來就退出了現役,至於它的效能如何,現在已無從查考,甚至在它是否參加過實戰這一點上,也已無法調查清楚。可以想像,總共才這麼一點點炸藥,也不可能會對坦克產生很大作用。特別是當時德國人已經發現,為了使它們的長桿式手榴彈能夠對坦克產生效果,必需把幾枚手榴彈捆在一起,作成集束手榴彈使用。No44式槍榴彈之所以出名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是反坦克槍榴彈這一武器系列中的第一種型號,而這個武器系列至今不僅依然存在,而且還在蓬勃向前發展。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32
法國人在其專用反坦克武器的生產上並未下多大功夫,因為,當時他們已經擁有一種小型火炮,可以滿足應付緊急情況的需要,這種火炮,就是M 1916式37mm「皮托」(Puteaux)火炮,首批37mm口徑系列的火炮,從完成設計到投入使用,前後居然經歷了30年時間。「皮托」火炮最初是由陸軍少校加尼爾(Garnier)在1886年作為一種輕型步兵支援火炮設計的,但設計完成以後,即被棄之一旁,一直到1915年,塹壕戰鬥正式開始,法國步兵迫切需要發展一種能夠消滅機槍掩體的武器的時候,人們才想到了加尼爾的設計。小巧輕便的「皮托」火炮非常適合於完成此種任務,它所發射的實芯彈丸足可穿透厚度不大的鋼板,它所提供的作戰距離也比較適度。全炮重340 lb(154.36kg),它的外形看起來非常像是75mm野戰炮的一個縮影,甚至包括諾頓費爾特(Nordenfelt)炮尾、開腳式大架和防盾在內。當美國陸軍參戰時,他們也選中了「皮托」火炮,並根據許可證,在美國進行了特許生產。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共有600門「皮托」火炮在法國國土上服役,而前後總共生產過884門,這些火炮幾乎從來都未用於反坦克作戰。戰爭一結束,它們就被淘汰,並被封存於軍械倉庫內。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反坦克武器的發展工作也隨之陷入停頓狀態。這種狀況,幾乎持續了整個20年代。1927年,在賽裡斯伯瑞(Salisbury)平原所進行的機械化部隊編組試驗,曾經促使人們對裝甲部隊恰當編成問題的必要性,給予了很大注意,但對反裝甲作戰問題,則幾乎沒有涉及。雖然,坦克在實際上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進展,但反坦克武器,跟1918年時的反坦克武器相比,則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一直到1930年,這種狀況才開始有所好轉,2年之後,情況又有了進一步的改善。一些兵工廠家開始對反坦克武器發生興趣,各種不同型號的反坦克火炮開始在市場上出現。但這些火炮中的多數具有一個令人奇怪的特點,這就是它們的口徑幾乎是同出一轍,對於任何國家都沒有例外。各國在開始起步時的口徑都是20mm,瑞士的索羅通(Solothurn)公司和厄利空(Oerlikon)公司,丹麥的馬德森(Madsen)公司,荷蘭的哈依哈(HAIHA)公司和法國的貝克爾(Becker)公司,他們所提供的都是這種口徑的火炮,而且又都全是自動機關炮,其中絕大多數又都是利用彈倉進行供彈。它們的平均穿甲厚度,在400 yd(365.6m)距離上,大約是在0.6-1.0 in(15.24-25.4mm)之間,]這些數據摘自製造廠商的發射試驗說明。英國陸軍曾經試驗過厄利空公司的產品,並把它安裝在小型履帶拖車上,用卡登-洛德(Carden-Lloyd)運輸車牽引。然而,由於未被軍方正式採用,因此也就談不上成功與否。  

  繼20mm火炮之後出現的下一代火炮的口徑是37mm。在1933年,曾經發現世界上有八種這種口徑的火炮,其中,有六種,分別來自英國的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瑞典的博福斯(Bofors)公司、俄國的馬克陵(Moklen)公司和羅森伯格(Rosenberg)公司、法國的皮托(Puteaux)公司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斯科達(Skeda)公司,另外兩種分別是來自美國的M2E1式(法國「皮托」火炮的一種變型)和來自日本的M1922式火炮。這八種火炮的重量全都是在200-700 lb(90.8-317.8kg)之間,所發射的彈丸重量均大於1 lb 8 oz(0.681kg)而又小於2 lb(0.908kg),除了一種以外,它們的穿甲厚度,都是在1000 yd(914m)距離上,剛好超過1 in(25.4mm)。這種例外的火炮,就是阿姆斯特朗,只有它是在300yd(274.2m)距離上能夠達到這樣的穿甲能力,它的突出優點是,在所有這些火炮中它最輕。美國的M2E1式火炮是法國「皮托」火炮的一種改進型,它配用的是一種性能較高的彈藥,並且採用的是一種能夠承受較大壓應變的滑動式炮閂和炮尾,除了日本的M1922式之外,其它七種全都非常像是一種小型化了的野戰炮,這七種全都採用的是一個大架,一塊防盾和兩個車輪。日本的 M1922式火炮沒有車輪,它的炮身系架在一個與機槍類似的三腳架上,結果是,它的穩定性相當差,而初速也比較低。有若干理由使我們相信,這種火炮所使用的彈藥與「皮托」火炮相似,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它的性能很可能比「阿姆斯特朗」還要低。然而,日本人對這種火炮的所有細節,全都採取遮掩的態度。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34
30年代,反坦克火炮曾經達到的最大口徑是47mm。30年代後期,在世界軍火市場上曾經出現過五種這樣的火炮,它們分別來自英國的比爾德莫(Beardmore)公司和威克斯(Vickers)公司、瑞典的博福斯公司、荷蘭的的哈依啥公司和波蘭的波契斯克(Poczisk)公司。同樣,所有這些火炮,在其尺寸和所公佈的性能方面,與37mm口徑火炮相比,並沒有多大改進。在這幾種火炮中,只有威克斯火炮被接受進入現役,並且曾有少量安裝在坦克上,被稱之謂發射3 lb重(1.36kg)炮彈的火炮。


  在這期間,人們又重新對反坦克槍發生了興趣。波蘭是重新設計出這種武器的第一個國家,十分明顯,德國毛瑟公司在1918年所生產的「特-格」反坦克槍,為波蘭人的設計奠定了基礎。正是在毛瑟槍的啟發下,波蘭人才開始了自己的設計,波蘭最後生產出來的這種反坦克槍,稱之謂「馬諾斯奇克(Marosczek)」。與「特-格」反坦克槍相比,它在性能上有很大改進。首先,它比較輕,事實上,在那時所有已經生產出來的反坦克槍中,它是最輕的一種。它的全重是19.5 lb(8.85kg)。其次,由於它採用的是一種小型彈丸和一種大的彈殼,因此,既能夠獲得很高的初速,又能使後座力保持在射手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它的彈殼與毛瑟公司的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彈殼縮頸部的尺寸變化非常急劇,其目的是為了能跟7.92mm的彈丸相匹配,在這種彈丸內有一個碳化鎢彈芯,在300 yd(274.2m)距離上,可以穿透0.75 in(19.05mm)厚的裝甲板,這樣的穿甲能力,起碼是和當時的20mm機關炮相一致。當然,為此也必須付出一定代價:這就是,它的槍管磨損很快,在使用全裝藥發射時,槍管的平均壽命只有200發。為了進行教學和訓練射擊,他們又重新設計了一種減裝藥彈殼,使用這種彈殼射擊時,槍管的壽命幾乎沒有限度。當馬諾斯奇克反坦克槍於1935年開始服役時,跟任何別的國家所裝備的同類武器相比,它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因而引起了人們的很大興趣。英國人很快就發現了這種武器的長處,在馬諾斯奇克問世不到1年,英國就成立起了設計小組,並且迅速投入工作,以便能利用同樣的原理盡快生產出同樣的武器。有充分的根據可以相信,德國人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  

   1年以後,西班牙內戰爆發,國際上的獨裁者們很快就倒向一方,並在各種各樣的偽裝下,派去了軍隊和裝備。幾個月以後,坦克即開始出現並被用於實際戰鬥。在西班牙內戰中,雖然不存在對大規模裝甲隊形進行演練的條件,但對於各種不同型號的坦克及其配用武器進行徹底試驗的條件還是具備的。這一點,對反坦克武器也是真實的,在凡是有坦克出現的地方,反坦克武器就有用武之地。西班牙人自己,既沒有坦克,也沒有反坦克武器,他們所能得到的最好武器,就是從法國買來的口徑為25mm的「哈金斯(Hotchkiss)」火炮和口徑為37mm的改進型「皮托」火炮。「哈金斯」火炮很快就被證明是毫無用處,因為它所發射的彈丸,在命中當時戰場上出現的每一種坦克以後,都將發生跳飛現象。事實上,「哈金斯」火炮比口徑為20mm的厄利空火炮的性能還要差,它所發射的彈丸也比後者要輕。37mm火炮的性能較好,但也只能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然而,由於它確實能夠穿透一些輕型坦克,特別是意大利輕型坦克的側裝甲和後裝甲,因此,當時它曾經獲得了一定的聲譽。然而,正是這種聲譽,在幾年以後,使法國陸軍蒙受了災難。希特勒德國向西班牙派出了6個反坦克炮兵連,並配齊了全部炮手,這些炮兵所使用的火炮,就是36式37mm反坦克炮。 這種火炮是德國人獨自設計完成的一種新型火炮,它既沒有求助於其他國家的幫助,也不是以其它國家的37mm炮為基礎,然後作些輕微的改進。

這種火炮小巧輕便,它發射的是一種重為1.5 lb(0.681kg)的彈丸,初速達到2700ft/s(823m/s),它的威力足可穿透當時絕大多數坦克的裝甲。加之炮手班操作已經熟練,因此,36式反坦克炮既受德國人自己喜愛,又使對方感到害怕。這種情況,跟法國人,連同他們所使用的37mm反坦克炮一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曾經使德國陸軍蒙受了損害,因為36式37mm反坦克炮的實際效能完全不像人們原來認為的那樣好。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36
面臨著在火力和機動性方面都佔有極大優勢的坦克的步步逼近,西班牙人拿不出更有效的對策。在絕望中,他們只好跟坦克進行交手戰。人們躺在壕溝或塹壕內,等坦克快要開到他們身體上方時,他們突然跳出來,爬到坦克頂部,對著觀察孔向車內射擊,或者用撬槓撬開乘員艙口蓋板或火炮發射孔的護板,然後向裡面射擊,或者是向發動機艙內傾注汽油,然後點燃。正是在這樣的戰鬥中,所謂的「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Molotov Cocktail)」才得以應運而生。這種炸彈內裝的是汽油(或其它揮發油)、水和黃磷的混合物,同時還附有一塊膠皮,膠皮和揮發油作用後可以生成一種粘性膠體。這種混合體裝在一個玻璃瓶子內,在投擲之前,應當首先用力搖動瓶子,拋擲出去的玻璃瓶撞到目標硬質表面以後,瓶殼破碎,流出的黃磷在空氣中自燃,揮發油即隨之而猛烈燃燒。1 pt(品脫)(0.568L)左右的燃油並不會對坦克造成多大破壞,但汽油在燃燒時所發出的濃煙,很快就會被坦克上的抽風機吸入坦克乘員艙內,進入艙內的滾滾濃煙通常都能在乘員中引起巨大驚慌,以致不得不迅速停止操作並倉忙跳出車外。西班牙內戰時的坦克都是採用汽油發動機驅動,因此,只要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投擲的數量比較多,坦克上的油箱就可以被點著。「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無論是在攜帶時還是投擲時,都有很大的危險性,然而,下面將要提到的另外一種武器,則比它還要糟糕,這種武器是位於西班牙北部的阿斯塔讓(Asturian)的礦工們奉獻出來的。  


  這些礦工們所發明的,就是用於反坦克的一種炸藥包,其實,它只不過是一個布袋子,袋內裝著用於一次爆炸所使用的炸藥,同時還安裝著一個燃燒時間很短的引信和一個拉發開關。在對坦克進行攻擊時,炸藥包攜帶手必須衝到坦克跟前,拔出引信保險銷,然後,將炸藥包扔到發動機蓋板上,或者扔到車體下面,其結果,無論是對於坦克還是對於投擲者自己,通常都有致命效果。但是,坦克很快就認識到,必須以集群方式進行活動,坦克之間互相警戒。然而,採用這種方法使坦克在行動中變得十分小心謹慎,而很少再敢橫衝直闖,但坦克這種過分謹慎的舉動,很快又為西班牙人所利用,他們採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以誘騙坦克。其中有一種辦法,而且這是一種後來變得非常出名的辦法,它發生於一次撤退行動中,當時迫切需要阻止住一些意大利輕型坦克,因為這些坦克正在迅猛地向西班牙人逼進。在撤退之前,西班牙人在一個村莊的街道上拉了一根繩子,繩子距地面有若干英尺高,繩子上面掛滿了毯子,這些毯子組成了一個人工屏幕,並且把整個街道遮擋得嚴嚴實實。2輛意大利輕型坦克出現以後,發現道路封鎖,不知其中虛實,於是,只好停車於道口上,使用坦克機槍對毯子進行射擊,但機槍子彈對毯子並未產生什麼作用,於是,1輛輕型坦克急忙回去叫來了1輛中型坦克,中型坦克使用自己的坦克炮發射了幾發炮彈,但不肯從屏幕處通過,經過近半個小時射擊,由於一發炮彈打斷了繩子,毯子落到了地上,坦克這才顫顫驚驚地摸索著開了過去,這時,退卻中的西班牙人早已跑得無影無蹤。  

  由於戰爭的陰雲籠罩了整個歐洲,因此,所有的國家都將他們的注意力投向了西班牙戰場,看看他們能從西班牙內戰中學到一些什麼經驗。不幸的是,這些「經驗」——特別是那些與反坦克作戰有關的「經驗」——中的絕大多數,卻把人們引入了歧途。問題的要害似乎在於,雖然坦克和裝甲車倆的設計師們已經十分清楚地看到,他們必須對坦克的裝甲和坦克的攻擊能力迅速加以改進,然而,那些專門從事反坦克武器設計的人們,卻十分滿足於他們已經有的東西,因此,很少採取什麼積極步驟,去改進任何武器。致使當時僅能勉強滿足需要的37mm反坦克炮,仍被留在部隊中繼續服役,而反坦克槍(它們並未在西班牙內戰中經受檢驗),也被假定認為可以滿足需要而進行了大批訂貨。顯然,當時在坦克設計師與反坦克武器設計師之間並未溝通聯繫,否則,坦克在其裝甲防護方面所取得的進展,應當能夠促使在制服坦克的武器方面,作出相應的改進。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38
在英國,由於受波蘭「馬諾斯奇克」反坦克槍的鼓舞而建立起來的設計小組,已經在反坦克槍的研製方面開始著手工作,該設計小組由伯義斯(Boys)上尉領導,然而,就在這種槍支將要進行最後階段試驗的前夕,伯義斯上尉不幸去世,為了對自己的領導表示敬意,該設計小組,在伯義斯逝世後,決定把這種反坦克槍改名為「伯義斯」。本來,已經把這種反坦克槍取名為「斯坦欽(Stanchion)」,而且以此命名的這種反坦克槍的樣品至今依然存在。這是一種帶有滑動式槍機的步槍,用一個垂直的箱形彈倉進行供彈,這種供彈方式跟布朗(Bren Gun)火炮非常相似。它的槍管和機匣裝在一個滑動裝置上,在滑動裝置的後方抵著一個抗力很大的彈簧,槍口裝著一個尺寸很大的槍口制退器。儘管採取了這些預防措施,但射擊時作用在射手身上的後座力仍然大得難以承受,射擊時所產生的聲響也大得令人吃驚。它是英軍中第一種規定射手在射擊時必須戴上耳塞的步兵武器。它與波蘭「馬諾斯奇克」反坦克槍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彈殼的縮頸部的尺寸變化並不急劇。這種槍的口徑為0.55 in(13.97mm),彈丸最初採用鋼質彈芯,但後來發觀這是一個很大的失誤,於是很快就為碳化鎢彈芯所取代。


伯義斯反坦克槍的全長為5 ft(1270mm),重量為36 lb(16.34kg),雖然它的尺寸和重量都這樣大,但它的穿甲能力卻是在300 yd(274.m)距離上,能夠穿透0.5 in(12.7mm)厚裝甲。在1937年英國陸軍頒發的反坦克槍訓練手冊中,包含著一些十分有趣而樂觀的勸告。例如,它強行要求教官必須在下列戰鬥背景下進行班的射擊教練,這就是,用以表示坦克的目標,必須位於正前方500yd(457m)處並作橫向運動,而目標的運動時速必須在15-25mi(24.14-40.23km)的範圍。時速20 mi(32.18km),這是一匹奔馳著的戰馬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讀者必定很快就會想到,在1/4mi(402.2m)距離上,命中以這樣高的速度運動的目標,究竟會有多大的機遇,即使是使用高速步槍射擊,也仍然存在這個問題,但對這種射擊所得到的報應,則不能漠然視之。最好的情況,是坦克置這些製造麻煩的人於不顧,而繼續執行自己的戰鬥任務。最壞的情況,是坦克被「激怒」之後專門去尋找這些「肇事者」。然而,不管在這兩種情況中出現哪一種情況,對反坦克槍射手來說,似乎都不特別有利。  


  作為對「伯義斯」反坦克槍的一種補充,英軍還裝備了一種發射2 lb(0.908kg)重炮彈的反坦克炮,這是一種製作精美、並且具有巨大魅力和良好精度的小型武器,它沒有一般意義上的那種大架,但有四根可進行折疊的外伸支架,這四根支架支撐著一根中心軸,炮身可以以該軸為中心作360度旋轉。這種火炮的外廓相當高,它的穿甲能力也相當低,但當時並沒有對它提出什麼異議,因為根據西班牙內戰的標準衡量,它的性能還相當好,並且它還是火炮製造者技藝的一個光輝範例,因而,輕而易舉地就戰勝了懷疑者。不幸的是,它異常精美的外形反倒成了受人非議的口實,因為製造這種精美火炮所需要的生產週期太長,因此出廠緩慢,所以一直未能為自己打開銷路。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38
行將被捲入二次大戰的一方或另一方的絕大多數國家,對未來反坦克作戰所做的準備情況幾乎完全一致。這些國家幾乎全都有一種口徑大約為37mm的反坦克炮——而且這些37mm口徑的反坦克炮,追根求源,又大都來自法國1916年所生產的「皮托」火炮——支援這種反坦克炮的是一種大口徑的機槍。在德國,這樣的火炮,就是1936式反坦克炮,而這樣的反坦克槍,就是Pzb 38式(或1938年式)反坦克槍。這種反坦克槍製作精良,唯結構稍顯複雜,就其使用滑動閂體封閉槍尾這一點來說,它倒類似於一門小型野戰炮。它所使用的彈藥,完全是「馬諾斯奇克」槍彈的一種原封不動的複製品,但所使用的彈殼卻是毛瑟公司的直徑為13mm的老式彈殼,通過縮頸部,其直徑由13mm過渡為7.92mm,彈丸內有一顆碳化鎢彈芯。槍管和槍尾沿著一個滑板後座,當後座到位時,槍閂自動打開,當槍機向前復進到待發位置時,空彈殼被拋出槍膛,然後,射手再用手壓進另外一發子彈,槍閂即砰的一聲關閂。像發射2 lb重炮彈的反坦克炮一樣,這種反坦克槍製作得如此精良,以致不可能不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遺憾的是,它的使用價值竟是那樣的可憐。  


  在法國,也有一種37mm口徑的火炮,但它是「皮托」火炮的一種改進型,雖然,與1916年的「皮托」火炮相比,性能上已有很大改進,然而,就其所可能面臨的坦克而言,則已顯得相形見絀。當時,在法國陸軍中,並未裝備用以彌補反坦克炮所留下的火力空白的反坦克機槍,雖然,有幾種老式13.2mm高射機槍,也可用來遂行反坦克作戰任務。在波蘭,裝備的是由瑞典博福斯公司生產的37mm反坦克炮,以及由波蘭本國生產的「馬諾斯奇克」反坦克槍。而到1939年,這種反坦克槍,在當代新式坦克面前,已經變得極為軟弱。在意大利,只裝備有一種普通的47mm反坦克炮,但這種火炮的數量很少,並且根本沒有任何的反坦克槍或者反坦克機槍。在美國,也裝備有一種37mm反坦克炮,但它幾乎是德國1936年式37mm反坦克炮的一種原封不動的複製品。美國從德國生產的第一批37mm反坦克炮中,購買了2門樣炮,並在本國進行了試驗,結果非常令人滿意,這就成了原封不動進行仿製的根據,有人曾羞澀地透露,在仿製時,美國對該專利品和許可證的一切細節安排,都奉若神明。美國陸軍並沒有為它已經看到的歐洲的反坦克槍的發展所感動,而是把他們的全部信心傾注到了勃朗寧(Browning)0.5 in(12.7mm)重機槍身上,企圖把它作為步兵的一種輔助反坦克武器。在芬蘭,情況有些與眾不同,因為在這個小國中,而且僅僅是在這個小國中,只裝備了一種以相當數量出現的反坦克槍,這就是拉蒂(Lahti)反坦克槍。這種反坦克槍來源於以同一名字命名的高射機槍,它的口徑為20mm,既可用於進行半自動射擊,也可用於進行全自動射擊。由於它的槍機質量很大,因而往往會使人認為,它的自動動作是來自後座力,但實際上,它是一種氣動式武器。它很重,全重達到95 lb(43.13kg),也很長,全長達到88 in(2235.2mm),但它又明顯地是一種易於射擊的武器,這一點,應當主要歸功於它的雖然普通,但卻非常精巧的後座緩衝系統。這種反坦克槍的特點之一,是使用了雙腳支架,這一點,突出說明了在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半島作戰的困難性。


在這種槍的標準型號上,配有兩套支架,其中的一套,使用時旋上,不用時可以卸下,另—套則固定在槍管上。一套支架的下端,安的是通常的尖腳,而另—套支架,在其每個架腿的下端則安裝的是一個小型滑撬。這些滑撬不僅可以在雪地中支撐槍身,而且能夠在春天雪融之後的泥濘地面上用作槍身的一種堅實基座。在雙腳支架上,還裝著兩個小型彈簧式平衡機,其作用是協助克服將95 lb重的槍體放在左右兩個支架上時,可能形成的不平衡狀態。這種製作精細的反坦克槍,到底有多少曾經參加了1939年冬季的芬蘇戰爭,人們尚不確切知道,但起碼是,其中有一些,在阻擊蘇軍裝甲威脅方面,曾經起過重要作用,或許,還曾對蘇軍在制定他們自己的步兵反坦克武器的發展政策上,發生過影響。  


  當戰火在一代人的時間內第二次在歐洲爆發,而一個國家接著一個國家相繼投入戰爭的時候,每一個國家都感到非常自信,認為自己擁有一種十分適當的——如果不是十分出色的話——反坦克防禦武器。然而,還沒過1年,各國又都發現,他們原來的預見是何等的樂觀,他們的部隊又是何等的脆弱,而他們的設計師們為行將開始的一場裝甲戰爭——閃擊戰——所做的準備工作又是何等的低劣!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0
第二章 覺醒中的英國——1940年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如若問及任何一種坦克,「它的最大弱點是什麼?」答案將永遠是,「車內乘員的士氣。」 —— 國民警衛隊講義(1940年)

當英國遠征軍在一代人的時間內,第二次揚帆遠航前往法國的時候,可能有一些持懷疑態度的人曾經預見到,如果在英國和德國之間爆發一場步兵對坦克的戰鬥的話,僅由「伯義斯」反坦克槍和發射2 lb(0.9kg)重炮彈的火炮所提供的軟弱防衛將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說當時確實曾有少數這種預言家的話,那麼,他們顯然也是足夠機敏的,因為他們並沒有把自己的觀點訴諸於世。那時,在充滿著愛國激情的報刊雜誌上,到處都登載有「新式致命反坦克火炮」的文章和照片,而實際上,在部隊中這些東西卻難得一見。  


  德軍的閃擊戰徹底證實了人們的懷疑。經由敦刻爾克(Dunkirk)撤回的英國遠征軍已經潰不成軍,他們的裝備奇缺,並且對作為一種戰場武器的坦克充滿著恐懼心理。閃擊戰在—定程度上扭轉了德國在1917年所曾經遭受過的厄運,現在這種厄運轉到了英國頭上。這一次,被坦克所戰勝的國家是英國,對於世界上最先使用坦克的英軍來說,這種經歷自然是一種莫大的恥辱。由於在德軍的追擊下,英軍倉慌登船逃命——主要是在橫渡敦刻爾克海灘時——因此,重型裝備都沒有能帶回英國,有不下500門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連同50門以上的哈金斯(Hotchkiss)25mm機關炮一起,被丟棄於法國本土。後者雖然後來曾由從挪威戰場上撤回的一些火炮中得到過補充,但在英國本士上的哈金斯炮的總數已經很少。它們或由3 t卡車搭載,或由法國雷諾(Renault)輕型坦克牽引。然而後來不久又發現,將這種火炮架設在拖車頂部再由坦克進行牽引的效果更好一些,因為用原來的辦法在公路上牽引幾英里以後,車輪往往會從火炮上鬆脫。因為哈金斯火炮的生產數量非常有限,因此不值得再為它專門建立一條彈藥生產線,當庫存彈藥用完以後,這種火炮也就被棄之一邊。  


  與此同時,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仍在繼續進行生產,在當時這是一項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作出的上乘之策。因為工廠裡已經裝備著觀成的生產這種火炮的工裝設備,並且當時尚沒有可供大量投產的其它現成設計,而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的發展計劃大約得推遲1年以上的時間。因此,儘管人們對它的效能十分擔憂,但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仍被繼續安排生產。這種火炮一經總裝完畢,就立即被發往部隊。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1
外,在對發射2 lb重炮彈火炮的改進工作方面也取得了進展。1938年2月,捷克的武器製造專家F·姜尼塞克(F·Jenecek)博士和他的兒子弗朗梯斯科(Frantisek)越來越感到,德軍很快就會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當時,在姜尼塞克父子二人所開辦的小型工廠的圖板上正張貼著—種新型反坦克火炮的設計圖紙。他們商定,這種新型設計無論如何不能落到德國人手裡。於是,弗朗梯斯科被火速派往英國,與英國的伯明瀚輕型武器公司(Birminoham Small Arms Co.)進行交涉,在這家公司認識到這項計劃的重要性之後,留下了弗朗梯斯科,並將他安排到小希斯(Small Heach)工廠工作。1939年3月,德軍侵入了捷克斯洛伐克,但就在德軍侵越捷克國境的前一天夜晚,英國駐捷大使館接到了一個緊急電話,根據通話人的要求,英國大使館立即派人前往姜尼塞克工廠,將這種新型火炮的原型部件拉回大使館內。一經到了大使館,它們的安全也就暫時地有了保證。大約經過3個月以後,它們才被偷運出捷克國境,然後運到英國,到英國之後,又立即運往伯明瀚輕型武器公司。在英國同德國正式宣戰前幾天,一輛私人小轎車,載著姜尼塞克火炮的全套圖紙,從布拉格出發,橫越歐洲大陸,最後抵達英吉利海峽的渡口。

  
  以如此戲劇般的方式運抵英國的這種火炮,就是後來加裝到發射2 lb重炮彈火炮上的「錐膛炮(Squeeze bore)」。儘管它的原理十分簡單,但製造起來卻十分複雜,只有經過長期的悉心研究和反覆試驗,才有可能最後實現。從本質上講,它就是一根旋在普通火炮炮口部位的錐形滑膛短炮管,它的作用和德國的格裡什錐膛炮的作用非常相似。它所發射的彈丸是一種特種彈丸,這種彈丸的彈芯是一個細長的碳化鎢圓柱體,其中部環抱著利用軟質金屬製作的「彈帶」或「彈裙」。彈丸以通常的方式沿身管向前運動,彈帶密封火藥氣體,並緊緊嵌入膛線內,因此,當彈丸到達原身管口部時,它將具有象普通彈丸一樣的初速和轉速,然後彈丸進入後加的錐形炮膛內,這種附加的錐膛炮管有時也被稱之謂「小約翰」。彈丸繼續向前運動,其金屬彈帶在逐漸縮小的炮膛擠壓下不斷壓縮,當彈丸從「小約翰」內飛出時,彈帶已經變成一層薄殼,其大部分質量被磨平後聚成一團,附在碳化鎢彈芯的後面。彈丸在離開「小約翰」時的速度比離開原炮口時的速度要高得多。由於初速很高,再加上碳化鎢的質量很大,因此,就使這種彈丸具有很強的貫穿能力,同時可以形成比較低伸的彈道。1942年年中,「小約翰」開始全面投產,但它並沒有獲得像姜尼塞克原來所期望的那種成功。儘管曾經打算將「小約翰」分別安裝到發射6 lb和17 lb(7.72kg)重炮彈的火炮上,但這項計劃並未被執行。  

  安裝在裝甲車上的一些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曾經安裝了「小約翰」裝置,其目的是想提高射程和其它性能,並且也有幾門是以步兵炮的形式出現的,但總的來看,這種努力並未獲得很大效果,因為,在它投入服役時,坦克裝甲的改進已經遠遠超過了安裝這種裝置後火炮性能的提高,只有少量無法安裝比發射2 lb重炮彈火炮更大的火炮的車輛上,才依然保留著這種裝置。1944年,當空降偵察團乘坐漢密爾卡(Hamilar)滑翔機飛抵法國的時候,在泰特拉什(Tetrach)坦克上裝載的就是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並且在其中的大多數火炮上都安裝著「小約翰」裝置。然而,到了這時,它已只不過是一種使人感到好玩的過時的玩意而已。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1
然而,英國遠征軍當時確實有一種武器在性能上超過了世界上其它任何國家的軍隊,這就是他們所裝備的世界上第一種裝有空心裝藥的反坦克榴彈,事實上,在所有的反坦克彈藥中,它也是第一種採用空心裝藥的彈藥,它的經歷幾乎也像姜尼塞克炮和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一樣離奇。大約是在1938年慕尼黑危機的前後,英國駐瑞士武官應邀觀看了一場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新型」反坦克炸藥表演試驗,試驗中,一發炮彈在擊中一塊很厚的鋼質靶板後爆炸,結果在綱板上穿了一個鋸齒形的小孔。設計師們對他們取得這項成果所採用的技術途徑嚴加保密,並且為這項秘密技術提出了漫天要價。這位武官覺得其中頗有蹊蹺,因此,對他們所說的他們已經發明了一種具有驚人威力的新型炸藥的說法深為懷疑。在經過一番調查之後,這位武官發現,他們所使用的就是隨時都能從市場上買到的普通諾貝爾(Nobel)黃色炸藥——即TNT炸藥。

於是,他立即從倫敦伍利治(Woolwich)兵工廠邀請一位炸藥專家前往瑞士觀看另一次表演試驗。在第二次試驗中,瑞士設計師們製造了一個小小的假象:他們把黃色炸藥染成了另外一種顏色。然而,迷離的色彩遮不住內行人的眼睛,來自伍利治兵工廠的這位專家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破綻,發現了其中的奧密,並且將這種當時人們尚不大理解的實驗現象稱之謂「門羅效應」——也就是如今已經眾所周知的空心裝藥原理。瑞士的兵工人員,只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一種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發現過的「門羅效應」的應用方式,即用它在坦克裝甲板上穿孔。但他們肯定會悔恨自己倒霉的運氣,在前面提到的事例中,由於買價太低,因此沒有達成協議。正因為這樣,由於他們沒有發明任何東西,因此,也就談不上能夠得到任何東西。相反,英國卻利用瑞士的成果開始製造一種榴彈,這種榴彈利用安裝在短彈倉的裡因弗爾德(Lee Enfield)步槍上的制式榴彈發射杯發射,經過幾次試驗之後,證實了它的效能,於是被投入部隊服役,取名為No68式榴彈,它的射程僅有100 yd(91.4m)。這種射程使它僅能作為一種最後的自衛武器使用,然而,即是這樣,有也總比沒有要好。  

   No68式榴彈在戰爭結束之前就已被宣佈廢棄。這一則是因為到後來杯形發射器已經不受人們歡迎,二則是因為空心裝藥原理的應用技術已有很大改進,因此,將這種榴彈的5.5 oz(155.9g)重的炸藥轉用到其它系統上,可以獲得更高的效益。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2
對於英國人來說,1940年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年頭。來自海上和空中的侵略威脅一直籠罩整個夏季。在敦克爾克撤退完畢的幾天以後,地方上的老百姓即被組織成所謂的「抗傘兵」守備部隊,他們開始在自己的村鎮上站崗放哨,手中使用的武器是鳥槍。當時,在英國本土上到處傳佈著傘降到戰場上的德國人已經將自己打扮成修女、牧師和盟軍士兵的謠言。大約兩周以後,「抗傘兵」守備隊改編為「地方守備志願軍」,英文簡稱為LDV,它後來成了許多人進行嘲弄的笑柄。地方守備志願軍承擔的任務是觀察和報告敵情,而不是使用他們的鳥槍去抓捕入侵者。LDV成立以後不久,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情況,這就是1940年7月成立了國民警衛隊。按照原來的打算,國民警衛隊應當是一個准軍事團體,它的主要任務是防禦德軍對英國本土的入侵。在剛成立時,他們幾乎沒有任何裝備,只有很少一些軍服,並且很少甚至根本沒有考慮如何和坦克作戰。但是,不久之後,他們就認識到,如果他們用自己學到的那點東西,去同由訓練有素的坦克乘員所駕駛的坦克作戰的話,那麼,這些方法或許還會使他們自己陷入嚴重困境。  


  在威脅最為嚴重的時候,英國陸軍正規部隊正為自身訓練忙得不可開交,以致在初期階段根本無法給國民警衛隊提供什麼幫助,於是,國民警衛隊只好轉而去找尋西班牙內戰時的老兵作為自己的教官。由於國民警衛隊可用於實戰的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手榴彈和炸藥——甚至很多正規陸軍部隊也是如此,所以,在當時編寫的條令上,突出強調的就是人的勇敢精神。在倫敦近郊的奧斯特利公園內,國民警衛隊建立了一個訓練中心,他們曾經頒發過一種阿斯特瑞安(Asturian)地雷工兵條令,同時,還頒發過一些價值不大的其它條令、條例。但當時也存在著一種使人感到不愉快的情況,就是教官們的調子很不一致。不過這並無多大關係,他們富有熱情,並且學員也是個個豪情滿懷。在1940年的漫長夏季裡,始終籠罩著一種凶多吉少的緊張氣氛。有不少地方守備志願軍人員都迫切想要知道:必須同來自自家後院的敵人作戰的時刻,到底還有多長時間。  

  在教學中,教官們下功夫最大的,是致力於「戳穿」坦克無敵論的神話,並且使學員們相信,人在距坦克2 yd(1.83 m)距離之內要比距坦克200 yd(183 m)安全得多。並且教導學員:坦克在受到突然的迫近攻擊時,會被嚇得驚慌失措。他們在講課中,常常把在西班牙內戰中意大利坦克的經歷以及橫掛在道路上的毛毯的故事作為戰例,同樣,還引用過一名英軍步兵連長所講述的經歷:那是在1940年5月,在德軍坦克的衝擊下,該連被迫從一個法國村莊撤退,由於他們在公路上底面朝上放置了五個白色湯盤,結果使德軍坦克被迫耽擱了30 min。這些坦克開到「湯盤」跟前以後,以為自己遇上了地雷。於是,先是在「湯盤」跟前停了下來,接著是作了一個很大的迂迴,從而延誤了時機,使得這個連隊能安全撤退。還有一些類似的戰例。這些戰例是否真實,並不重要,但當時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這就是減少人們對裝甲車輛的恐懼心理。當然,有些說法確實也有點天真。例如,在一份講義中,曾經這樣告訴學員,記住,車外0.303in(7.62mm)步槍的咻的一聲音響,甚至透過觀察縫的鳥槍衝擊波,都會使坦克乘員膽顫心驚。這樣講自然有些言過其實,但這種課程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使學員接受這樣的觀點,即:不管採用什麼方式,攻擊總比不攻擊要強。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2
當時,在如何阻擊坦克方面,也曾提出過一些異想天開的設想和使人誤入歧途的忠告。例如,在西班牙內戰時,由於當時所使用的輕型坦克的馬力很小,因此,利用阻塞的辦法就可以迫使坦克停車,然而對於1940年的馬力已經大大提高的德軍坦克來說,繼續沿用這個辦法,顯然是毫無作用。還有一種更為天真的想法,就是在公路上橫桂一根直徑為2.5in(63.5mm)的鋼絲繩,繩的兩頭繫在路兩旁的大樹上,據稱,採用這種辦法可以使坦克發動機損壞,從而達到阻止坦克前進的目的。然而,到海軍船塢以外的地方去尋找這種鋼絲繩的工作談何容易,即使找到了也極難進行處理。人們至今仍在考慮,不知西班牙人在1937年是通過什麼辦法找到這種東西的。這裡,我還將全文摘錄一段另外一種建議,因為它曾經在國民警衛隊中引出了一段完整的傳奇故事。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3
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勇敢的人們利用這種方法就可以把坦克阻止住。在坦克行經的道路進入密林地區、或是坦克在農村窄狹街道上行駛時,你可以手持一根金屬撬棍(撬棍的長度最好是與電車軌道的寬度差不多),隱蔽在一旁,等候坦克的到來。這種戰鬥最好是從一所正好對著坦克開進方向的房子的門口進行,而且坦克的運動速度應當十分緩慢,與房子的距離應當十分靠近。

當坦克開到跟前時,先將撬棍投向或推向坦克側方,使撬棍插在履帶的驅動輪和負重輪中間。如果坦克行駛速度很快,撬棍很可能會從手中滑脫,以致達不到目的,但是,只要撬棍位置放置得當,就可以迫使坦克拋錨,並且或許還能阻塞住後續坦克的前進道路。對於一些較小的坦克,如果能把十字搞扔到履帶裡面,有時也可起到同樣的效果。


 在使用這種攻擊方法時,保持樂觀情緒至關重要。後來,這種辦法被擴大為四人一組,並進行了正式演練,其中兩人手執撬棍,一人攜帶汽油桶,最後一個人,要麼配帶「瓦利」手槍,要麼攜帶防風火柴。當坦克經過時,第一和第二號組員將撬棍插入坦克履帶,阻止坦克前進,第三號組員將汽油潑在坦克側表面上,有時也可以把一塊浸蘸煤油的毯子放在坦克的適當部位上,然後,第四號組員上前將汽油或毯子點燃。此後,預計坦克就會開始燃燒。如果此時坦克乘員企圖跳車逃跑,可以用手槍將其擊斃。  
  雖然湯姆·溫特林厄姆(Tom Wintringham)對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並不熱情,認為對它的評價有些言過其實,並且聲稱,在使用這種炸彈時,有10%的投擲手將遭受嚴重燒傷,然而,在這時的國民警衛隊手冊中,仍然不厭其煩地大肆宣傳對坦克應當進行火攻。當然,也有一些人持有不同看法。在一本小冊子中,曾用熱烈的言詞推薦使用火攻的辦法,並且規定,如果坦克的重量小於9t,就只能從後面實施火攻。1940年的英國,是一個家家戶戶都在製作炸彈的年頭,在大多數國民警衛隊圖書上,都詳細記載有如何製作反坦克炸彈的方法。湯姆·溫特林厄姆認為,在反坦克炸彈內應當裝2-3 lb(0.9-1.4kg)重的炸藥,這一點,即是按照今天的觀點,也仍然是正確的,然而,他又提出,引信的燃燒時間不應大於2-3s,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投擲手根本來不及脫離危險區域。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4
1940年夏季,出現了一種性能最佳的反坦克手榴彈,這就是No74式反坦克手榴彈,或者叫粘性炸彈(Sticky Bomb)。一直到目前為止,還從來沒有哪一種手榴彈可以跟這種手榴彈相比美。絕大多數職業士兵都十分讚賞粘性炸彈。所謂「粘性炸彈」,就是一個裝有1.25 lb(0.465kg)膠狀硝化甘油炸藥的球形玻璃瓶。在它的木質的手柄內,裝有一個作用時間為5s的引信,球形玻璃瓶外面用一種象長筒襪那樣的針織品包裹著,針織品外面塗了一層很厚的粘鳥膠——所謂粘性炸彈也就由此而得名。球形破璃瓶外面還有一個薄金屬殼,殼體分為兩半,在手柄處結合為一體。拔出連接銷後,殼體脫落,粘鳥膠即可暴露出來,此時,投擲前的準備工作即告完成。使用時,投擲手必須盡可能地靠近目標,然後,用力將炸彈投擲出去,用力的大小,應以能夠保證炸彈撞上裝甲目標並能使玻璃瓶破碎為宜。

然後,炸藥向外漫延,並且在和裝甲接觸後形成「奶塊」形狀,而當延期引信燃完時,即可將炸藥引爆。炸藥可以穿透稍小於1 in(25.4mm)厚的裝甲板,或者使比這厚的裝甲遭到嚴重破壞。引信由一根槓桿點燃,而槓桿在投擲時即被解脫。這種炸彈也可用手直接放置到坦克上,而且這種方法曾經受到推薦,原因是放置比投擲的效果要好。投擲法存在著一定的缺點:首先,在緊握槓桿投擲時,如果轉動手臂時稍不小心,炸彈就有可能挨住投擲者的身體,以致可能將衣服粘住,此時,他必須設法迅速將炸彈和衣服剝離,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另外,玻璃瓶在碰擊目標後,也可能未被碰碎,在這種情況下,要求投擲手必須迅速跑到他所選定的坦克跟前,用手把炸彈在坦克發動機艙蓋或側裝甲上撞碎。雖然國民警衛隊對這種令人生畏的炸彈懷有熱情,但它從來都未得到英國軍械局的批准。在1940年9月出版的一份材料中,曾經這樣提到過它:「對這整套東西都必須加以徹底反對。」正規部隊從來沒有在戰鬥中使用過,不但如此,就是在訓練和演習中,也嚴格禁止使用它們。此彈於1943年被取締,並被埋於地下。由於這些老式炸彈的貯藏時間已經很久,裡面的硝化甘油炸藥已經開始變質,伴隨著這種情況的出現,隨之又產生了一系列困難,所以1943年正是淘汰這種炸彈的最為恰當的時機。

在1940年首次公開出現的另一種不受歡迎的手榴彈,是阿爾布萊特和威爾森(Allbright and Wilson)炸彈,簡稱為AW炸彈,也稱其為No.76式手榴彈。阿爾布萊特和威爾森是一家位於伯明翰附近的化工廠的名字。該廠是戰前英國生產自磷的主要廠家,他們發明AW炸彈的目的也是想在緊張的備戰活動中,能為國家作出一份微薄的貢獻。這種炸彈實際上就是一個短而粗的玻璃瓶,容量約為0.5 pt(9.284L),瓶內裝的是可怕的白磷、石油和水的混合物,還有一塊膠皮,膠皮溶解後可以形成一種流體狀的粘性膠體,這種膠體能夠粘附住目標而又不致流到地面上。玻璃瓶由一個圓頭的軟木塞密閉,軟木塞上標塗著紅、綠兩種顏色。標塗紅色的是投擲用的型號;標塗綠色的,瓶子比較堅固,是由諾斯歐瓦(Northover)發射器發射的。有關諾斯歐瓦發射器的情況,下面還要詳細介紹。AW炸彈僅限於發給國民警衛隊,幸虧並未在實戰中使用過。從作用上看,它和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的原型並無多大區別,只是在混合物的成份和配方上作了一些改進。然而,攜帶這種炸彈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因為混合液在點燃瞬間,玻璃瓶即行破裂或破碎,而產生的火焰又很不容易撲滅。  


  還有多種其它樣式的手榴彈,但對操作手而言,它們或多或少都具有危險性,而且為了獲得較好的效果,要求操作手必需具備高度的犧牲精神。為了發射這些十分原始的炮彈,當時迫切需要發展幾種火炮或者迫擊炮。國民警衛隊中的一些彈道學家們,自己動手製造了一些武器,但其中的多數在使用時都具有很大的危險性,筆者對「加姆廷(jamtin)」炸彈的一次發射情況,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它用一門自造迫擊炮進行發射,由於發明者在瞄準時發生了誤差,結果炮彈落到了附近的一座花園內,炮彈爆炸以後,不僅破壞了一所綠色房屋,而且還險些引起空襲警報。國民警衛隊的第一批比較穩妥的武器,就是上面說到的「諾斯歐瓦」發射器,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滑膛炮,身管長度接近於4 ft(1.22m),使用的是一個非常原始的鑄鐵炮閂,它的口徑名義上是2.5in(63.5mm),實際上是2.625in(66.68mm),這正好可以確保彈丸在膛內運動時,不會有任何東西粘附在膛壁上。炮身可以在由四根管形架腿組成的炮架上轉動,架腿的下端插進土內。這種火炮沒有什麼反後座裝置,瞄準裝置也極為簡單。後面的照門實際上就是一根帶有穿孔刻度的金屬桿,桿上的最大表尺距離為200 yd(183m),表尺間隔為25 yd(22.85m)。它所配用的制式彈藥就是AW炸彈,AW炸彈由其藥筒內所盛裝的黑藥加以推動,為防止發射時把炸彈的玻璃殼弄被,炸彈外面包覆有若干層較厚的膠皮套。發射用的黑火藥由一個銅火帽點燃,火帽與外面的火門對正,這種辦法與老式的克裡米亞(Crimean)滑膛槍所使用的辦法完全一樣,火藥穿過藥筒內的紙板後即可將黑藥點燃。出現瞎火情況時,根據訓練要求是先打高炮身,然後再不斷搖動炮身,使炸彈和藥筒下落,直到兩者接近於和炮閂接觸為止,然後,重新裝上一個火帽,進行再一次發射。其最大射程是200 yd(183m),在這個距離上飛行時,AW炸彈會在空中翻觔斗,因此,除了碰上運氣之外,實際命中目標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但國民警衛隊員們卻非常喜歡他們的這種「四腳獸」,並且樂於把這種74 lb(33.6kg)重的東西隨身帶在身旁,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炮兵。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4
在諾斯歐瓦發射器出現後不久,國民警衛隊又得到了另外一種反坦克武器,這就是布蘭克爾臼炮(Blacker Bombard),或者叫29mm插口式迫擊炮。布蘭克爾中校是低檔武器的一位多產發明家,而這種迫擊炮就是他對德軍坦克的一種有力回答。這是一種大型插口式迫擊炮,它可以把一發20 lb(9.08kg)重的反坦克炮彈發射到幾百碼遠的地方,而它們的最佳射程是150 yd(137.1m),這種迫擊炮的重量十分驚人,達到405 lb(183.87kg),所以,在多數情況下,它都是配置在預先準備的設伏陣地上,作為一種掩體內的火炮使用。炮彈的初速為245 ft/s(74.68m/s),這也就是說,炮彈飛行150 yd(137.1m)的距離需要1.5s以上的時間。因此,用它對運動目標射擊時,有效射程要更近一些。然而,這種迫擊炮的射擊精度相當高,並且具有極大的破壞威力,如果命中部位適當,它可以將I型和II型坦克的炮塔摧離車體。它的炮手班由5人組成,1名班長,4名炮手,在移動火炮時,它所需要的人員數量更多。儘管這種迫擊炮並不是一種適用的武器,但如果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得到應用的話,它也許可以得到一個為自己申辯的機會,而那些從未獲得過任何榮譽的炮手班,或許也能為自己贏得一定的榮譽。在1941年的一份訓練通報中,曾有一段在一般軍事著作中不常見到的有趣說明,其中有這樣一段敘述,即:如果這種迫擊炮不得不拋棄、或者被繳獲,那麼,最好的應變措施就是把關鍵部件弄彎,但如果還有失而復得可能的話,則提倡只對其進行輕微的破壞。  


   1940年時的另一種特殊的武器是「史密斯(Smith)」火炮,這是一位名叫史密斯的軍事人員的豐富想像的產物,實際上,它就是一種安裝在車輪上的滑膛炮,它的性能並不比「諾斯歐瓦」發射器高多少,但結構卻複雜得多,重量也大得多。它的炮架是一對被加工成碟形的鋼盤,外緣套著一個很薄的高壓輪胎。身管可以在車軸上轉動,但它在射擊時的放列方式,在整個炮兵史上卻是獨一無二的。發射時,整個火炮被翻倒向一側,車軸由水平狀態變為垂直狀態,此時,被翻倒在地上的那個車輪就成了炮身賴以進行旋轉的支座,而位於上面的車輪,則可為射手提供一定限度的防護,儘管它所提供的「防護」,只不過是避避雨而已。它的彈藥裝在一個其結構樣式和炮車相同的拖車內,在陣地上,火炮與前車分開配置,但存放彈藥的前車,上下不能倒置。它所配用的彈種與1940年流行的標準一致,即榴彈、汽油彈和一種小型殺傷彈。它的有效射程大約是250 yd(228.5 m),穿甲能力也比較低。這種火炮的生產數量不大,並且僅只發給國民警衛隊,而正規部隊則從來沒有接觸過它。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5
其中,主要有以下四種:
固定式火焰噴射器; 定向火焰雷、半燃氣雷和樹椿式漏斗雷; 灘頭火焰堤; 國民警衛隊用噴火器。


至於固定式火焰噴射器,顧名思義,讀者自然就會理解它的含義。它由可以將燃油噴射到公路或道路上的噴射系統和點燃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使用一種大油桶,油桶埋設在離開道路200m左右的山坡上。油桶上接有導管,導管的另一端一直伸到路邊上。這些噴射器,幾乎全部是依靠重力供油,但也有少數需要使用油泵將燃油泵到噴嘴上。燃油是由25%汽油和75%瓦斯油所組成的混合物,燃油噴灑在路上以後,使用「瓦利」手槍或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進行點燃。如果覆蓋一段60 ft(l8.3m)長的路面,每分鐘大約需要噴灑39 gal的油料。截至1941年6月為止,在英國全國各地已經建好了168個這樣的噴射裝置,其中有些裝置所儲存的燃油,足可以燃燒長達20min的時間。  

  定向火焰雷是固定式火焰噴射器的一種變型,這種裝置的特點,是利用炸藥將燃油噴灑到路面上。通常的做法是,將一個容量為40 gal的油桶埋在路邊,油桶下面放著1-2 lb(0.45-0.91 kg)火藥棉以及少量的縱火劑。拋射後,可以在與道路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一個長為30 yd(27.4m)、寬為10 ft(3.05m)的火焰區。半燃氣雷與定向火焰雷相同,但它採用的是露天放置方式,因而無法在路邊隱蔽。發火時,油桶被炸開,燃油可以濺落在一個30 yd(27.4m)見方的地段內。它的作用雖然不如放置適當的定向火焰雷有效,但在窄狹空間內也還頗為適用。樹椿式漏斗雷就是立在地面上的一個油桶,桶底下面偏心地放置著少量炸藥。點火後,油桶被拋到10 ft(3.05m)的空中,同時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動7 yd(6.4m)遠,油桶一邊飛行、—邊將熾熱的燃油灑布在預定區域內。  



以上這些不理想的裝置顯然對運動坦克不會發生作用,為了使它能夠成功地對付運動坦克,設想應當首先採用其它辦法使坦克停車。這些辦法,可以是採用象前面提到的那種在路上放置「湯盤」的有效辦法,也可以是在先頭坦克履帶內塞入地雷,還可以採用各種形式的壁障。然後再發射定向火焰雷。在這種情況下,敵坦克尚來不及倒車回逃,要命的6s鐘時間可能已經過去,而發動機就會被迫熄火。然而,這些裝置是否真的能像預期的那樣順利工作,確是值得懷疑,然而,在坦克周圍所燃起的大火對坦克乘員所產生的心理作用,則不容低估。1942年6月,當入侵恐怖業已消失的時候,在英國各地已經設置了7000多個各種樣式的火焰噴射裝置,並且都已處於工作狀態,其中所使用的油桶超過12000個,另有27000個油桶已經訂了貨。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5
灘頭火焰堤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這種思想就是:當登陸艦艇靠近灘頭時,通過在海上噴灑液體油料並加以點燃的辦法,就可以阻止艦艇登陸。它所使用的油料,是汽油和煤油的混合物。油料可以在水下管道內被泵離岸邊幾碼遠的距離,漂浮在海面上的油料用磷化鈣進行點燃,但由於海浪、海風和海潮的影響很大,因此,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目的,所以這項計劃被放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海灘和登陸通道上設置灘頭火焰堤。當時英國所設置的灘頭火焰堤的總長已超過15 mi(24.1km),其唯一的目的是,在敵裝甲車輛下船時將其消滅。那時,曾經廣泛地流傳著這樣一種謠傳,說是德軍在1940年下半年曾經企圖入侵英國,但他們的全部船隻和人員,在噴注在海面上的一片大火中,都已化為灰燼。甚至有人「證實」,德軍被燒焦的屍體曾在南海岸進行過清洗。其實,這些都是一相情願的設想,這些設想很可能是因為受到所謂的一種早期型灘頭火焰堤曾經進行過一次試驗的傳聞編造的。然而,火焰武器壓跟兒就未進行過試驗。戰爭後期,皇家工程兵的爆破部隊曾經受領了一項棘手的任務,就是拆除這些裝置,並從生銹的油桶內排出燃油,但輸油管道通常都被遺留在地下,以至20年之後,還在進行拆除。  


  事實上,直到前不久,在英國各地到處都還可以見到1940年入侵後所留下的恐怖見證物。在一些人跡罕見的鄉村地區,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用混凝土製成的路障,直挺挺地屹立在灌木叢中。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用可以盛裝40 gal的油桶構成,油桶外面包裹著混凝土,油桶下面的中央插著一根導管。如果在混凝土殼上的孔內插上槓子,即可用人力把這種混凝土圓柱放到道路中間。作為一種有效的路障,通常有8~10個混凝土圓柱也就夠了,如果放置數量太多,坦克就會選揮另外的道路,或者繞開路障,結果反使路障失去作用。然而,最近在我的家鄉又發現了一種例外的情況。我的家附近有一座鐵路橋樑,這座橋樑為設置反坦克路障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其辦法是,在公路上挖鑿若干個頗為精巧的方孔,而每個孔都由他們自製的一種獨特的生鐵蓋覆蓋著,當聽到入侵警報時,取下蓋子,再將拆下的鐵軌豎立於方孔內,即可構成一道有效而堅固的鐵柵欄牆,1940年服役的多數坦克,在它面前將會變得無可奈何。由於鐵路被切斷,因而也就沒有其它可供選繹的迂迴路線,大橋由—座混凝土碉堡守護著,而這座碉堡則巧妙地座落在這座橋樑的另外一端。這就是目前在北沃爾特郡(Wiltshire)——一個遠離海岸的地方所依然存在著的情況。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6
第四種,也就是最後一種火焰武器,就是國民警衛隊使用的火焰噴射器。其實,採用火焰噴射器這個名字,確實有些名不符實。因為它既簡單、原始,且又具有危險性,它是由英國軍事油料部(Petroleum Warfare Department)利用現有庫存物資製作的,並且直接發給國民警衛部隊。它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內裝65 gal燃料的油桶,燃油是由汽油(40%)和柴油(60%)所形成的混合物;另一部分是一個可作半周轉動的手搖泵;還有一部分是長約100 ft(30.5m)的蛇形導管。所有這些東西,全都安裝在一個雙輪手推車上。

按照預定的方案,這種武器應當被用在要點或路障等固定防禦上。它的機動能力十分有限,在其4-5名操作手所組成的操作小組的推拉下,僅能移動幾碼遠的距離。噴射距離大約是15 yd(13.7m),燃燒的持續時間大約為2 min左右。使用時,將蛇形導管一端的噴頭直接連接於直立導管或類似的支架上,點燃的方法,可以是使用一塊著火的油布,也可以是投擲一枚「阿爾布萊特和威爾森」炸彈。這種武器是一種結構笨重且又效能低劣的武器。只有在迫切需要給國民警衛隊提供一些裝備,以便使其能用它與預期的裝甲入侵作戰的條件下,製造這種武器才被認為是正當的。當時發給國民警衛隊的數量是250套,並且在1942年年底即被收回。  

  當1940年炎熱的夏季漸漸消失的時候,所有的英國人都深深地鬆了一口氣,因為在來年春季到來之前,已經不存在德軍入侵的危險了。這就給英國提供了時間,以便改進為了滿足以往幾個月的需要而倉促建立起來的無效防禦。然而,正當人們開始從事此項工作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又不得不從英國南海岸移向另一個遙遠的熱帶地區,因為這時非洲沙漠戰役的第一陣隆隆炮聲,正聞聽於耳。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7
第三章 德國國防軍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德國為她的裝甲師而感到驕傲,我為作為裝甲師的指揮官而感到高興。 —— 古德裡安將軍 1940年5月

德國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使用的反坦克武器與它的敵對國十分相似。主要的裝備是一種輕型的牽引火炮,即1935/1936年式37mm反坦克炮,同時還有一種大量發給步兵部隊使用的反坦克槍。在步兵營的轄屬內,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槍,每個步兵連配備3支這種槍。37mm反坦克炮裝備在專門的反坦克連內,每個步兵團轄屬一個反坦克連。對這種火炮的信心是在1939年8-9月份的波蘭戰役中得以確立的,然而,由於波蘭軍隊裝備的裝甲武器極為有限,因此,在德波戰爭中這種武器並沒有經歷什麼嚴峻的考驗。真正的考驗是在1年之後,那時這種火炮在法國遇到的是擁有重型裝甲防護的英國坦克。  


   1935/1936年式反坦克炮的效能主要在於它的機動能力。它是一種輕型火炮,戰鬥全重僅為8.5 cwt(英擔)(432kg),火炮放在兩個裝有氣壓輪胎的大型車輪上運行,依靠炮手班人力操作火炮並不費力。它可由汽車或某些類似的輕型車輛牽引,並且將它放在卡車車箱上或鐵路平板車上也非常容易。對於德國空軍新組建的空降部隊,以及山地作戰部隊,它也具有明顯的吸引力。它能發射穿甲彈,又能發射榴彈,所以可執行多種任務,而不僅只限於打裝甲車輛的單一任務。它的弱點是穿甲能力相當的差。在1934年時它的穿甲能力還被認為是令人滿意的,但到了1939年則就顯得十分落後了。然而,它的這一缺陷卻被西班牙內戰和波蘭戰爭中所面臨的老式坦克所掩蓋了。此外,坦克上所採用的傾斜甲板也很容易使37mm反坦克炮的小型彈丸歸於無效。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8
1940年,德國對法國發動閃電式攻擊時,1935/1936年式反坦克炮曾跟德軍裝甲部隊一起被派往法國,作為對敵坦克進行防禦的主要火力支柱。然而,正如巴西爾·李德爾·哈特(Basil Liddell—Hart)在其所著《坦克》一書中援引道格拉斯·普拉特(Douglas pratt)准將所說的那樣,這種火炮並沒有滿足德軍對它所寄托的厚望。道格拉斯·普拉特將軍這樣敘述了1940年5月20日在阿拉斯(Arras)附近所發生的情況:
  這段時間裡,德國佬的大量運輸車輛及其裝備遭到了我們的嚴重破壞,曳光彈燃起一片火海。以至當我們的「麥梯爾德」(Matilda)坦克在600-800yd(548-731m)距離上用機槍掃射時,他們的反坦克炮手在發射幾發炮彈之後,就丟棄火炮落荒而逃。有些德國兵舉手投降,另一些則裝死躺在地上!他們所裝備的反坦克武器沒有任何一件能夠穿透我們的「麥梯爾德」I型和II型坦克,甚至連他們發射榴彈的野戰炮也不例外。我們有一些坦克的履帶被打斷,有幾輛坦克被敵人的曳光彈命中後起火,主要是「麥梯爾德」I型坦克發動機機艙部位起火。有1輛「麥梯爾德」坦克雖已被他們的1門37mm反坦克炮直接命中了14發炮彈,但競沒有造成致命效果,僅有的效果是穿破了一點裝甲!
[/td]
  對我軍坦克的主要威脅是來自德軍的野戰炮,其中有些野戰炮竟是佔領暴露陣地進行直接瞄準射擊。同時敵機也在步兵頭上俯衝轟炸,但這並沒有給我軍坦克造成多大麻煩。僅有一、兩枚炸彈在一輛「麥梯爾德」坦克旁邊爆炸後,將這輛坦克炸翻,並使車長受傷身亡。另有一枚炸彈在爆炸後曾將一輛輕型坦克上拋到大約15 ft(4.6m)的空中!
[/td]
  這次參戰的德軍指揮官是陸軍少將隆美爾(Rommel),隆美爾的敘述同樣也證實了37mm反坦克炮性能上的不足:
  事實證明,我們那些可以快速展開的反坦克炮,由於太輕以致根本不能對付擁有重型裝甲防護的英軍坦克。這些反坦克炮中的大多數,在敵壓制炮火射擊時,都連同炮手一起喪失了戰鬥能力,爾後又被英軍坦克軋得粉碎。我軍的大批車輛被燒燬,友鄰的黨衛軍部隊,在敵坦克的猛烈進攻下,被迫南撤。最後,依靠師屬野戰炮和一些88mm高射炮兵連,才成功地將敵坦克阻止在比蘭斯-阿格尼(Beaurains-Agny)一線以南。這次戰鬥,師屬野戰炮消滅了28輛坦克,高射炮兵消滅了1輛重型坦克和7輛輕型坦克。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9
在這次戰鬥中,高炮打坦克所取得的成功,對隆美爾將軍本人並非沒有影響,兩年之後,在西非沙漠之戰中,他曾經利用這些88mm高炮取得了更加輝煌的戰果。  

  通過法蘭西戰役證明,37mm反坦克炮已不再是一種優良的武器,於是,德國立即開始著手執行下一項發展計劃。這項計劃的設計工作當時已經就緒,只是還沒有為轉入生產作好準備。其間,37mm炮也已作了改進,並為它生產了一種性能更好的反坦克炮彈,這種炮彈的初速比較大,穿甲威力比制式炮彈提高30%。在新型火炮出現之前,採取這種過渡性辦法也是合理的。對德軍來說,幸運的是,從1940年下半年到1941年上半年,在裝甲作戰方面是一個相對平靜的時期,因此,他們手中的37mm炮在性能上的缺陷被暫時掩蓋了過去。  

  與37mm反坦克炮配合使用的武器是步兵用Pzb 38式反坦克槍,或稱之謂1938年式反坦克槍。有關這種結構獨特的反坦克武器的情況,本書在第一章中已經作過介紹。這種武器頗受士兵歡迎,至少應該說,在其無效性徹底暴露之前,它頗受士兵歡迎。同德軍其它許多裝備一樣,這種武器同樣也有它的新穎之處,其中多數都很適用,只有彈藥有點例外。在它的子彈內有一顆碳化鎢彈芯,彈底有一個曳光管,而在曳光管和彈芯之間,令人驚奇的是竟安置著一個微型的催淚性毒氣彈!碳化鎢彈芯是為確保子彈具有最佳穿甲效能而採用的一種合理而有效的手段。然而催淚彈卻完全是多此一舉。他們原來的設想是,當子彈鑽入坦克以後,毒氣彈將被擠碎,釋放出來的毒氣預計可使殘存的坦克乘員窒息或致盲。然而,催淚彈的尺寸只不過像阿斯匹林藥片那樣大,因此毒煙很小。這些情況是在繳獲的彈藥解剖之後才被發現的。  


  然而,儘管它的毒氣彈的作用微不足道,但這種Pzb 38式反坦克槍在波蘭戰役中卻表現得相當出色,因而也就獲得了一種名不符實的危險聲譽,因為它和37mm反坦克炮一樣,在閃擊戰開始之後立即就暴露出它並不具備所需要的穿甲威力。但因為當時沒有其它可供替代的武器,於是它的簡易變型——Pzb 39式反坦克槍被繼續投入生產,並於1940年下半年和1941年上半年大量下發部隊。Pzb 39式反坦克槍去掉了後座槍管和自動開門裝置——開門動作改由射手以手工下搬擊發手柄的辦法實現——這就意味著,在保持同樣性能條件下,槍的全重可以減少7 lb(3.18kg)。它的最大穿甲厚度為在100 yd(91.4m)距離上剛剛超過1 in(25.4mm),在300 yd距離上則可穿透約0.75 in(19mm)的鋼板。對於裝甲車或一些輕型坦克的側、後裝甲板來說,這樣的威力還是足夠的,但對正面裝甲卻是無效的。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9
1940年下半年,一種新型的首批反坦克樣炮問世,這是將37mm反坦克炮按比例放大後的一種改變型,它同時還被列為德軍坦克上的一種主裝火炮。由於在坦克炮和反坦克炮上採用了同一口徑,所以在生產上可以大大節省開支,而且自1940年以後,在這兩種炮上還使用了一種通用彈藥。但在兩種不同火炮上採用相同身管的作法並不總能行得通,有時甚至連使用同一種炮尾也不可能。然而,只要可能,就應當力求使二者保持一致。這種新型火炮就是38式反坦克炮,它將成為戰時德軍反坦克武器的主力。相對其尺寸而言,這種火炮的重量較輕,大約剛好達到1t,為了減小作用在炮身上的後座力,它安有一個高效率的炮口制退器,這也為輕便反後座裝置的使用創造了條件,從而使全炮重量得到減輕。它的車輪外面包的是經過硬化處理的橡膠輪胎,其目的是簡化保養和節約當時短缺的橡膠使用量。行軍時,來自地面的衝擊由富有彈性並且堅固耐用的扭桿式緩衝裝置吸收。這種火炮所具有的這兩個特點——即炮口制退器和扭桿式緩衝裝置,獲得了很大成功,以致在德國後來所生產的每種反坦克炮上都得到沿用。  

  在第一批38式反坦克炮下發部隊之前,又出現了一批新的設計方案,並且整個工作正在夜以繼日地進行著。其中有些設計方案是為了滿足軍方所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而另一些則是設計師們自己提出的新穎設計。

  
  
一些未經過訓練的設計師們首先設計了一個被稱為是戰時唯一真正的「秘密武器」,這些所謂的真正「秘密武器」,就是第一批錐膛炮,直到這種武器在戰場上出現之後,人們才不再懷疑它們的存在。錐膛炮的原理並不新穎,早在20世紀初它就已被人們發現,此後曾經多次嘗試將其運用於軍用或運動步槍,但都未能獲得成功。而在二次大戰中,一個名叫格裡什(Gerlish)的德國人卻將這種原理成功地應用到了一種反坦克炮上。格裡什的設計是一種內膛直徑從炮尾的28mm均勻縮小到炮口處的20mm的錐膛炮,同時,膛線的纏度也逐漸增大,因此,彈丸在身管內的直線運動速度不斷增加的同時,其轉速也不斷增加,從而可以保證彈丸的飛行穩定性。當然,製造這種火炮,特別是加工帶錐度的身管,具有極大的難度,但它的初速可以大幅度提高。這種火炮發射的是一個帶有碳化鎢彈芯的直徑為20mm的彈丸,初速達到4600ft/s(1402m/s),在1941年,這確實是一種前所未聞的速度。在800 yd(731.2m)距離以內,這種彈丸的穿甲能力非常好,但在800 yd以外,穿甲能力則明顯下降。與其性能相比,它的重量輕得驚人,戰鬥全重剛剛超過500 lb(227kg),還生產過一種專供空降部隊使用的變型武器系統,採用的是看上去非常單薄的管式炮架,它的重量僅為260 lb(118k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49
然而,總的說來這種火炮並非理想。首先是在性能方面。我們說它的性能「好」,只是相對於像它這樣的尺寸而言的,嚴格地說,它的穿甲威力只比已經過時的35/36式37mm反坦克炮略好一點,而在穿甲性能方面存在的缺陷並不能由所節省的重量加以補償。其次是在彈藥方面,這種火炮的彈丸實際上就是口徑為20mm的普通彈丸,所不同的是在其周圍安置了一個用輕合金製作的金屬軟殼和兩條用軟質材料製作的環形彈帶,以便與錐膛炮的起始膛徑相適應。射擊時,由於彈帶緊貼內膛,因此能可靠地密封火藥氣體,防止外洩。隨著彈丸向前運動,膛徑逐漸縮小,彈帶不斷受到擠壓,到彈丸飛離炮口時即變成一個直徑為20mm前面帶有一顆沉重的碳化鎢彈芯的金屬長棒體。與普通彈丸相比,製造這種彈丸所需要的生產週期要長得多,技術難度也高得多。隨之而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由於它的彈丸必須由碳化鎢製造,而戰時德國這種材料的供應又極為缺乏,因此不可能大量用於製造反坦克炮彈。除了上述之外,這種火炮還有其它一些缺點。這種錐膛火炮只能發射穿甲彈,不能發射榴彈,而且它的身管壽命也只有大約500發左右,超過500發後,身管即告報廢。磨損和燒蝕最嚴重的是炮口,因而炮口部位的磨損量最大。  


  由於上述原因,這種被定名為41S Fzb式28mm火炮的生產數量很少。但它製作精巧,並且採用了一種在方向和高低上可以自由轉動的新式結構,射手只要推動手柄,而不是轉動手輪,就可在方向和高低上任意轉動火炮。儘管這種火炮的使用數量十分有限,但它卻開創了一種新的樣式,這種樣式曾為後來的幾種火炮所沿用。  

  另外一種錐膛炮是42/30式錐膛炮,或稱之謂41年式42mm反坦克炮。顧名思義,我們就可知道,這種火炮的內徑,在炮尾處為42mm,到炮口處縮減為30mm。這種火炮的生產數量也很少,但它卻試圖打破錐膛炮只能發射單一穿甲彈的先例,因而研製出了一種榴彈,然而榴彈彈丸的重量僅有10 oz(283.5g),所以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用處。這種火炮所使用的炮架與35/36式37mm反坦克炮相同,但射擊方式與41S Pzb式28mm火炮一樣,即只需一名炮手就可進行發射和操作。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0
1941年秋天,38式50mm反坦克炮開始在西非沙漠戰場上大量出現,而在此之前,德軍在那裡進行反坦克防禦所依靠的一直是37mm反坦克炮。德軍的炮手們很快就發現了這種新型火炮的使用價值,並且不僅在防禦中而且在進攻戰鬥中也開始使用這種武器。對於英國人來說,這的確是一種新的戰術,他們在化費了很長時間後才找到了答案,而在此之前,他們不得不像漢斯·施米特(Heinz Schmidt)在其所著《跟隨隆美爾在沙漠中作戰》一書中所曾經作過的描述那樣:
   ……我們現在已經研究出了一種新的攻擊方法。我們帶著我們的12門反坦克炮,從一個有利地段向另一個有利地段躍進,此時,我們的坦克則盡可能保持原地不動並停留在隱蔽陣地上提供掩護火力,爾後,我們在新的有利地段上臨時佔領陣地,而當坦克開始進行下一次衝擊時,我們轉而給坦克提供火力……。這種戰術效果很好,儘管敵人的火力十分猛烈,但並不能阻止我們的前進。敵人接連不斷地遭受損失,並且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撤出了陣地……。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0
38式反坦克炮,在1000 yd(914m)距離上射擊時,可以穿透著角為30度、厚度為2 in(50.8mm)厚的裝甲板,隨著著角的增大,穿甲厚度還將會大幅度增加。這種火炮的外廓非常低矮,如果構築的火炮掩體超過2 ft(0.61m),那麼它的炮身就幾乎會貼到地面上,因此整個炮位很難被發現。  

  為了能給步兵提供一些比笨重而無效的反坦克槍更為有用一些的武器,德國曾經試圖將Pzb 39式反坦克槍改造成為槍榴彈發射器。他們把原來的槍管截短,然後在槍口上擰上了一個發射管,這種發射管可以發射德造制式步槍所發射的槍榴彈,射程也大致一樣,最大可達200 yd(182.8m)。由於這種反坦克槍的重量較大並且使用了兩腳支架,所以原先以為它所發射的槍榴彈的精度可能會更高一些,但實際結果卻不大令人滿意,因此也沒能受到步兵的多大歡迎,這主要是因為,與這種反坦克槍原來所發射的穿甲彈相比,新式槍榴彈在效能上並未多大提高,而在射程上反倒有所減少。  

  對現行武器所作的另一項改進,是將35/36式37mm反坦克炮也改裝成為榴彈發射器。把這種火炮所發射的炮彈叫作槍榴彈或許是大了點,因為它重達19 lb(8.6kg),長達30 in(762mm),然而,從外形看,它和很多從步槍槍口發射的槍榴彈完全一樣,而且射程也大致相同。這種炮發射的榴彈的尾稈是空心的,裝填時尾桿從炮口方向插入炮口,尾翼安置在尾桿上,尾桿內有一根實心棒,實心棒跟尾桿一起插入炮膛,其作用是密封發射藥燃燒後所產生的火藥氣體。這種榴彈的球形彈體內裝有5 lb(2.27kg)炸藥,炸藥採用了空心裝藥結構,其威力足可穿透5 in(127mm)厚的裝甲板。這種炮射榴彈利用空包彈進行發射。超過200 yd(183m)距離之後,它的精度肯定不會太高,因為身管實際上並未賦予它正確的飛行方向。這種炮發射榴彈的另一大缺點是,炮手只有繞到炮口處才能進行重新裝填,這就不僅要求炮手必需具有非凡的勇敢精神,而且在敵密集火力掃射下,進行第二次射擊的機會幾乎是微乎其微。  

  然而,到1941年末,德軍發現,要想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需大量培訓具有非凡勇敢精神的戰鬥人員。雖然在蘇德戰爭開始之後的頭幾個月內,德軍在蘇聯境內的挺進非常順利,但隨著冬季的來臨,已有跡象表明蘇軍將要進行反攻,而且在反攻中將要大量投入使用性能非常好的新型坦克。其中就有K VI型坦克。這種坦克運動速度緩慢,體大而笨重,配用的武器也不大理想,但它的裝甲防護能力非常強,除了88mm高炮之外,德軍的其它任何火炮對它都無可奈何。由於多種原因,K VI型坦克在蘇軍中並未服役多長時間,而且裝備數量也並不很多,然而單只德軍碰到的一些,就足以便他們驚恐不安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1
德軍和KVI型坦克首次相遇的地點是在立陶宛(Lithuania)境內,當時,有一輛KVI型坦克徑直插到了位於一條河上的兩個德軍橋頭堡之間,迫使一支沿橋行進的德軍部隊撤離了好幾英里。這輛坦克獨自停留在道路中央不動。德軍部隊調來了一個6門制38式50 mm反坦克炮炮兵連,但這種火炮所發射的炮彈在命中坦克裝甲後,一觸即飛。而這輛KVI型坦克則自由地調整著它的76.2mm火炮,在900 yd(822.6m)距離上,接連擊毀2門德軍反坦克炮,使另外4門炮遭到不同程度損壞,並使其炮手遭受嚴重傷亡,但坦克本身卻安然無恙。


當天夜裡,德國派出12名工兵匍匐爬向這輛KVI型坦克,並將炸藥包塞入坦克的懸接裝置內引爆,但這些炸藥包既沒有把履帶炸斷,也沒有給坦克造成別的嚴重破壞,這些工兵才得以活命。第二天,1門88mm高炮從橋頭堡被緩慢地推向這輛坦克,並在距坦克800 yd(731.2m)處佔領了陣地,從表面看來這門高炮似乎並未被坦克發現,但就在這門高炮的炮手班完成最後一項陣地準備工作時,這輛蘇軍坦克調轉炮口,一炮將88mm高炮打翻在溝裡。情況十分嚴重,一輛坦克竟阻止了一個步兵師的前進。第三天,德軍調來6輛坦克在附近的樹林裡來回運動,並從不同的方向同時向這輛KVI型坦克射擊,但炮彈並未使坦克遭受任何損傷,而蘇聯坦克仍在持續不斷地進行回擊,可它沒能發現在它後面還有另外1門88mm高炮。這門高炮在連續發射7發炮彈以後,才將這輛坦克擊毀,即使到了這時,坦克內的乘員仍然活著,只是後來在從鬆脫的艙門內扔進去幾顆手榴彈以後,才將坦克乘員炸死。事後在察看這輛坦克時,德國炮手才吃驚地發現,在他們所發射的全部炮彈中,只有2發88mm炮彈真正穿透了裝甲,而其餘的僅在裝甲板上留下了一些深坑。而從德軍坦克炮上射出的彈徑為50mm的炮彈,則僅只在裝甲板上留下了一些青藍色的印痕。這個德軍步兵師在清醒之後,又繼續前進了,但它竟被1輛蘇軍坦克攔截了整整48 h。  

  德軍的35/36式37mm反坦克炮根本打不透蘇軍的T-34坦克,但這種火炮卻是德軍步兵連唯一的反坦克武器。至於反坦克槍更是毫無用處,以致在德軍開赴前線時,都索性把它留到了後方。當時能夠摧毀蘇式T-34坦克的唯一真正有效辦法,就是靠近坦克,將一個巨型炸藥包扔列坦克後甲板上,或是將一顆「圓盤」(Teller)地雷扔到履帶下面,或是將一顆帶有引信的「圓盤」地雷扔到炮塔突出部的下邊。這是一種不惜代價的作法,在使用這種辦法時,步兵的傷亡很大。但在性能更好的新型火炮下發之前——這還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除此之外,別無它法。還有一種辦法是,一些勇敢的士兵靜候在戰壕內,等T-34坦克開近到幾碼(1 yd=0.914m)遠的地方時,他們突然跳將起來,使用槍榴彈從坦克側方或後方對坦克進行射擊,這種辦法有時也還奏效,但多數情況下都不起作用,而被激怒的坦克往往會調轉頭來將他們消滅。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1
一種行之有效的權宜之策,是重新揀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發明的一種攻擊辦法,這就是把5-6枚手榴彈捆綁在一起,用其中一枚上的引爆裝置加以引爆。這種集束手榴彈在爆炸以後足可以擊穿T-34發動機的艙蓋,並能使發動機熄火,但同樣也是只有勇敢而堅定的士兵才能勝任此項工作。另一種權宜之策,就是迅速給盡可能多的武器配上空心裝藥榴彈,甚至連信號槍也被認為具有充分的能力可以發射一種超小型榴彈,這種榴彈的重量僅為4 oz(113.4g),它是專為這種手槍製造的一種特種蛋形榴彈,雖然它攜帶的炸藥比較多,但仍不足以擊穿蘇聯坦克的裝甲。這些超小型榴彈當時到底毀沒毀傷過任何一輛坦克,這確實是一個問號,而當時為了把這種超小型榴彈發射到蘇聯坦克上又到底有多少勇士作了無謂犧牲,也將永遠是一個未知數。可以想見,部隊對這些如同玩具一樣的東西,也絕對不會信心十足。  


  德國人在尋求應急措施的過程中,還試驗過另外一種反坦克槍,它是德國反坦克槍系列中尺寸最大、性能最好的一種。如果能夠提前2年問世,它或許還可以得到一個成名的機會,可惜到1941年才出現確實是為時過遲。這種武器就是41式反坦克槍。這種槍的口徑為20mm,它是一種製作精巧、造價昂貴的武器,採用了半自動彈匣裝填機構和空氣冷卻裝置,它以1933年索羅通(Solothurn)公司的設計為蘭本,由赫拉西(Herloch)和拉庫拉(Rakula)設計小組在1938年加以改進。早在1938年人們就已看到,口徑為7.92mm的槍彈的威力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增加子彈的沖量和動能。赫拉西和拉庫拉為這種單人用武器選擇了一種最切合實際的彈藥尺寸,然後,圍繞這個最佳彈藥尺寸,對「索羅通」進行改進。由於這種槍由萊茵金屬公司生產,因此,有時稱其謂「萊茵」槍,而有時又稱其謂「索羅通」槍。  


  一根可以迅速進行更換的槍管通過一個槍尾閉鎖螺帽(fermeture nut)同槍尾結合在一起。整個設計的出發點是後座部件在向前運動的過程中進行擊發,這也就是說,在把反後座裝置推回後方之前,後座力首先必須克服掉槍管與槍機這一組合質量所具有的動量,這就使得作用在射手肩部的後座力變得較為緩和。美軍在對這種武器進行試驗以後宣稱,這種反坦克槍的後座力並不比7.62mm「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步槍大。在第一次發射時,必須由人力將後座部分拉向後方,此時應轉動位於右側的手輪,手輪上環繞有自行車鏈條,通過鏈條,即可將後座部分拉向後方。在第一發完成人工開閂動作以後,以後各發在發射時的火藥氣體作用下,槍機即可自動構成待發狀態。它的彈匣系由左方供彈,彈匣容量為5發。其步兵用型號的全重,包括雙腳架在內,大約為97 lb(44kg)。槍手班的人數不得少於2-3人。它的人員數量雖然有所增加,但卻可以在250 yd(228.5m)距離上穿透30mm或1.25 in厚的裝甲。

這種威力雖然已經達到其它反坦克槍的2倍,但對於1941-1942年的中型坦克仍然毫無效力。37mm反坦克炮的炮彈尚且從T-34坦克上跳飛,而20mm口徑的槍彈——不管它的飛行速度多快——也不會有更好效果。更何況,這種武器還有其它一些缺點。譬如,它的部件結構比較複雜,只有使用複雜的機加設備才能製造;此外,它的運動機件對塵土和雨雪也比較敏感,因此,在使用中經常出現麻煩。同時又由於它必須由2-3人的射擊組才能進行操作,因此在步兵連內很少有使用機會。然而,步兵連又恰恰是最需要它的單位,也只有在步兵連裡,它那本來不大高超的性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沒有辦法,後來只得把它改裝到步兵營,作為營一級的專用武器,儘管它也曾受到一些部隊的歡迎,但並未普遍進行裝備。這種反坦克槍後來有很大一部分被轉交給意大利陸軍,意大利人曾將這種武器使用於北非和西西里島戰役。1943年,在意大利投降時所交出的清單中,就有這種武器的名字。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2
上述這些權宜之策,對前沿步兵並未帶來多少幫助。而前沿步兵,當時在蘇軍的強大坦克攻勢面前,正面臨著日益沉重的壓力。展望1942年,儘管他們的佔領區正在擴大,但就反坦克火炮的發展而言,他們的前景卻令人不寒而慄。僥倖的是,有幾種替代火炮即將問世。第一種,就是40年式反坦克炮,這是德國自己設計的一種口徑為75mm的火炮,為了生產這種火炮,早在1939年,德國陸軍就已與克擄伯(Krupp)公司和萊茵一博西格(Rheinmetall-Borsig)金屬公司分別簽訂了合同,但由於忙於其它任務,因此,一直到蘇德戰爭爆發,這兩家公司都還沒有為這種火炮作好生產準備。而當現有武器的局限性一經發現之後,這兩家公司便立即加快了40式反坦克炮的合同進度。  


  十分懂得戰時對兵工產品需求量巨大的萊茵-博西格金屬公司,率先生產了一種標準型號的等口徑火炮,這種火炮在結構上與當時已經裝備並且取得很大成功的38式50mm反坦克炮相同。而克擄伯公司設計的則是一種新的錐膛火炮,為了與其它火炮加以區別,將其取名為41式反坦克炮。由於40式反坦克炮具有結構簡單和易於掌握的優點,因此贏得了合同,並且投入了大批生產。這種火炮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績卓著,而它所具有的在1000m距離上,著角為30度時,可以穿透94mm(3.7in)裝甲的穿甲威力,在當時被認為是非常令人滿意。後來,在一段時間以後,又提出了第二種計劃,因為必須為這種火炮的簡單性付出一定的代價。這種火炮重達1 t 9 cwt(即1498.2kg),炮手班難以進行操作,而在俄國境內,在春季雪融或冬季泥濘時,有很多性能完好和得心應手的火炮,就是由於炮手班無法將它們拖到拖拉機能夠到達的地點,而不得不被忍痛拋棄掉。  


  雖然撤消了41式反坦克炮合同,但作為德國在武器發展中所一貫遵循的「雙管齊下」政策的一個有機部分,還是安排了少量生產。總共生產了大約50門,下發給執行特種任務的團隊,他們一直使用到後來彈藥供應完為止。這種火炮具有一些新穎的特點。它的身管由兩部分組成,後半部分是一根普通的等口徑身管,前半部分是一根滑膛的錐膛身管,到炮口時,彈丸的直徑被壓縮為65mm。彈丸自然還是通常那種周圍帶著「裙形」彈帶的碳化鎢彈芯結構樣式。而正是由於這種彈丸才導致了這種火炮的衰亡。因為當時鎢材料供應十分短缺。以致在1941年以後。凡是用鎢製作的彈丸都不得不全部停產。這無論從哪一方面講,都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因為這種火炮的性能非常優越,如果不是出現了鎢材供應短缺這種狀況,它很可能會在萊茵-博西格金屬公司的設計方案之前被選中。它的穿甲威力比40式反坦克炮高約50%,火炮全重則比後者輕300 lb(136.2kg),而且配用的是一種獨居一格的既低又輕的炮架。它的防盾本身就是炮架的一個組成部分,既可用於支撐炮身,又可用於支撐大架。炮身吊在一個位於防盾前面的球軸上,因此,在方向和高低上轉動非常輕便。身管前半部份(滑膛部分)的壽命為500發,在陣地上依靠炮手班自己的力量即可將其旋下更換,在整個身管全部報廢、專用彈藥全部用完以後,這種火炮中有一些,在換上它的競爭對手——40式反坦克炮的身管以後,仍在繼續使用。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2
 然而,在1942年這個困難的年代裡,真正拯救德軍於危難之中的並不是一些新型設計,德軍在其新型火炮大量生產之前,採用了一個果斷的應急措施,這就是大量起用繳獲到的兩種蘇式火炮。其中,對德軍貢獻最大的是蘇聯的1936年式76.2mm野戰炮。這種火炮在1941年德軍所發動的初期攻勢中曾被大量繳獲,德國人在經過一番改裝、換上了一種改進型炮架之後,即將其重新投入蘇德戰場,作為反坦克火炮使用。


這種火炮的性能並不顯赫,但卻相當適用,在配上由德國設計的改進型彈丸和將藥室加大以後,它的性能變得非常可靠,並且很像是一匹載重馬。它的缺點依然是重量較大,它比40式反坦克炮重400 lb(181.6kg),所以操作更加困難。另一種調過頭來與其原來主人作戰的蘇式火炮是1939年式76.2mm野戰炮,它只不過是1936年式野戰炮的一種改進型號。這兩種俄國火炮又得到了一種老式M97式75mm野戰炮的改進型號的補充。這種改進所涉及的面很廣,其中包括新的炮架、大架和防盾,外加一個「胡椒瓶」式炮口制退器。如果不考察它的炮尾和它所採用的老式諾登菲爾德(Nordanfelt)螺紋,那就很難能辨認出它的本來面目。德軍炮手們對這種75野戰炮並不樂於使用,主要原因是它的穩定性差,並且外廓太高,不易隱蔽。然而,不管這種火炮存在多少缺點,但它畢竟曾經幫助德國國防軍度過了1942年這道難關。爾後,它即被轉交庫存,以待戰爭的結束,然而,在此期間仍有少量被拖出倉庫再次投入了戰鬥。  

  到了1943年,德軍必須在兩個方向上從事反坦克作戰的態勢已經變得十分明顯。首先,必須使步兵擁有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反坦克手段,即使這些手段的作戰距離很短也罷,再繼續使用手榴彈和步兵攻擊,從而導致人員作大量無謂犧牲的辦法已經變得毫無價值,因為這時在蘇軍坦克上已經搭載了步兵——這些步兵被稱之謂「坦克騎兵」——他們的任務就是為了對付上述威脅,從而給坦克提供防護;在另一個作戰方向上,沙漠戰役已經結束,另一場行將在意大利境內進行的更加艱難的步兵之戰也已迫在眉睫。  

  對德國人來說,當時值得慶幸的是,碰到了一種取之即來的現成解決辦法。1942年,一艘滿載美制「巴祖卡」原型火箭筒的貨船抵達蘇聯。德國人不久之後就繳獲了一些樣品。這種火箭筒的優越性很快即被德軍發現。7、8個月之後,一種「巴祖卡」的德國改進型號就已下放給在蘇聯境內作戰的德軍部隊。這就是的88mm反坦克火箭筒(88mm Raketenpanzerbuchse),它的尺寸比「巴祖卡」大得多,它所發射的火箭彈是「巴祖卡」的2倍。這兩種火箭筒的原理相同,作戰距離也完全一樣,即都是100 yd(91.4m),但德制改進型的破甲威力要高得多。這種火箭筒很受德軍步兵的歡迎,用它對付蘇軍的T-34型坦克非常有效。這個結果大大鼓舞了德國設計師們,他們在此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改進,將筒徑增大到了100mm,但最後卻以失敗而告終。這種經過改進的發射筒重量達到近30 lb(13.6kg),筒長變得非常長,以致很難在實戰中使用。由於在尺寸和重量大大增加的情況下射程和威力並無很大增加,所以這個方案遭到了中途天折的命運。但88mm火箭筒卻是—種非常理想的武器,它繼續在各個戰場上大量使用,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3
在反坦克作戰方面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雖然在各種反坦克炮(其中包括40式75mm反坦克炮)方面都已取得了進展,並且已經大量下發部隊,但仍然有一些坦克需要在這些火炮所能達到的射程之外加以消滅。因此,還需要重新設計一種新的反坦克火炮。當時雖然存在著多種可供選揮的方案,但其中業已經實戰證明是十分可靠和成功的一種,就是選用88mm高炮。幸虧,早在1940年,軍方就已提出了生產一種口徑為88mm、並且兼有反坦克和防空雙重用途火炮的要求,而到1942年下半年,克擄伯公司和萊茵-博西格金屬公司都已小批生產出了他們自己準備好的樣炮。由於萊茵金屬公司的樣炮在性能上更接近於高炮,於是被作為41式88mm高炮投產;而克擄伯公司的樣炮在性能上更接近於反坦克炮,於是被作為43式88mm反坦克炮投產,但它使用的卻是一種在高炮上使用的輕型四腳炮床。這種炮床雖然尺寸較大,結構也比較複雜,但火炮本身卻非常容易操作,只是在佔領發射陣地後,火炮高出地面太多。在火炮正式投產以後,身管的產量一度超過了炮架產量——這在武器生產中也並不是一種完全不可預測的觀象——於是,不得不臨時尋找一些別的炮架進行替代。最後利用105 mm榴彈炮工廠所生產的部分部件匆忙拼湊出了一種混合式雙輪炮架。雖然結果並不完美,但它意味著在迫切需要時可以及時投入使用。這種火炮被定名為43/41式反坦克炮,它的外形很高,使用不大靈活,射擊時穩定性也比較差;但在43式反坦克炮大量出現之前,它確實填補了德軍在反坦克火力上的一段空白。  

   88mm口徑系列的火炮,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直都在前線部隊中服役,可以說當時沒有任何一種反坦克武器可以與它相匹敵。但是移動這種火炮卻十分困難,在沙漠地區,情況還稍好些,即使是5t的重量,還可以進行快速機動和轉移;然而,在蘇聯以及戰爭後期在比利時境內的泥濘地段上,情況則大不相同。儘管如此,88mm系列的火炮,仍然是德國武庫中最歷害的一種武器。這種火炮還曾被裝在坦克和多種自行火炮車體上,作為車載武器。但是,這些88mm火炮在性能和結構上並非完全相同,有一些火炮的初速較高,有一些火炮採用的是橫楔式炮閂,另有一些採用的則是立楔式炮閂。甚至配用的彈藥也有差別,唯一的是口徑始終保持統一。為了使它具有充分的機動能力,在最後一種型號上採用了自行方式,但這已超出了單純的反坦克炮的範圍,變成了裝甲車輛,因而也就超出了本書的限定範圍。  


  然而,88mm反坦克炮並不是擔負德軍反坦克作戰重任的唯一火炮。由於德國人在設計和製造方面具有驚人的應變能力,以至於在盟國軍隊已經打到大門口的時候,德國陸軍軍械部還在繼續研製各種不同的反坦克火炮,這種狀況幾乎一直持續到大戰結束。當時,壓倒一切的考慮應當是保持口徑和型號的連續性,同時,生死悠關的問題是不能間斷火炮的生產,但德國人卻仍在繼續引進一些新型設計。對現有裝備改進本來可以獲得更高的效益——正像88mm火炮在其整個戰鬥生涯中所顯示的那樣——然而,德國人卻熱衷於涉獵那些新型的並且往往是沒有任何經驗可資借鑒的項目,而對現有武器的改進卻通常是不屑一顧。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3
1943年,又出現了另外一種結構樣式的反坦克火炮,這是一種小巧、輕便、使用輪式炮架的火炮,它很快就被人們起了一個「洋娃娃」(Puppchen)的綽號。實際上它只不過是反坦克火箭筒的一種更為有效的改進型號,「洋娃娃」非常像是一種小型火炮,它採用一種輕型的雙輪式炮架,安有一塊防盾,使用的是單腳式大架,並且裝有炮口消煙器,只不過在尺寸上比一般火炮要小。不裝彈時,火炮的全重為23O lb(104.4kg),它使用的是一種薄壁身管,身管長度稍稍超過5 ft(1524mm)。它發射的是一種特種火箭彈,火箭彈使用了一個小型藥筒,其尾翼裝於藥筒內。火箭彈的裝填方式與普通炮彈相同,炮尾可由一塊能夠轉動的簡單鋼板和一個插銷加以封閉。發射時,火箭彈的工作狀態與在火箭筒內類似,但由於此時火箭彈系處於一個密閉炮尾內,所以彈後的壓力有所提高,因而可以獲得一種比較高的初速,這也就是說,這種武器並不是一種完全不承受後座力作用的武器,但這種後座力並不能使230 lb重的火炮產生多大位移。本來曾經期望,由於初速提高,有效射程可能會增大到700m左右,但實際上並未達到這個指標,而達到300-400m的有效射程看來還比較現實。而且,實際的作戰距離通常都比700m要小得多。「洋娃娃」的產量不大,有幾門1944年曾在法國使用過,但效果不佳,它們在那個時候是否還能贏得德國士兵的信任,確實是大可值得懷疑。  

  一年之後,即1944年秋季,又出現了另外一種反坦克火炮,它也是一種滑膛炮,但卻經過精密的研究和設計,它的名字有些囉嗦,叫做PWK8 H63式80mm反坦克炮。如果能夠給它提供充分的研製週期和適當的材料保證,它很有可能會成為戰時生產的一種最好的步兵反坦克火炮。可惜時間過於緊迫,還未來得及進行充分試驗和修改,它就於1944年12月被倉促投產。根據原定生產計劃,頭1個月的產量是40門,以後每月的產量是220門,但這兩項指標當時都沒有達到。按照最初的想法,是把它作為一種新型步兵火炮,並且用它重新裝備每個步兵營,但由於工廠在敵機轟炸下損壞慘重,再加上電力和材料奇缺,因此,實際上只是象徵性地生產過幾門。這種H63型反坦克炮的性能,在當時是相當的出色,它的最大射程達到700m,有效射程達到600m。它的彈丸採用的是尾翼穩定原理,其結構與火箭彈相似,它的推進系統採用的是高低壓原理,在藥室內有一個特製的台階,短藥筒的前端抵在台階上。藥筒的前方彼一個帶孔的圓盤封閉,從圓盆的中央部位向前伸出一個很短的突出部,突出部伸進炮彈的尾部,將彈丸和藥筒連接在一起。炮尾後面用一個輕型的立楔式炮閂封閉。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4
發射時,藥筒內的火藥氣體壓力逐漸升高,而當火藥氣體流經藥筒前方圓盤上的通孔時,氣體壓力將得到適當平滑,因而可使身管內的氣體壓力保持不變,這樣,身管所承受的壓力就將比一般火炮平穩得多,而且,這種平穩壓力的數值也比一般火炮要小,這就可以使身管做得較為輕些,彈壁也可採用薄壁鋼板製作,而用不著擔心由於彈丸在身管內作加速運動而造成彈體變形或損壞。在這種火炮上還安有一個大尺寸、高效率的炮口制退器,它可以大大減輕作用在炮架上的後座力,因而使得火炮戰鬥全重僅有1300 lb(590.2kg)。  

  高低壓系統雖然卓有成效,但並未因此而產生出一種高速火炮。H63反坦克炮用中號裝藥發射時,初速為1000 ft/s(304.8m/s),用強裝藥發射時,初速為1400ft/s(426.7m/s)。為了保護炮手,在火炮上安有一塊小型傾斜防盾,防盾一直向四周展開,從前面看,它的形狀非常奇特,很像是中世紀騎士在比武時所戴的那種畫有方格的頭盔。整個火炮的外形極低,炮身十分靠近地面。如果它能早些參戰,並且得到充裕的發展時間,它肯定會取得巨大成功,而且,如果在意大利和法國北部作戰的德軍能夠裝備上這種重量很輕,但射程和威力很大的火炮的話,那無疑將會給盟軍裝甲部隊造成巨大威脅。然而,實際上,這種火炮對整個戰爭的進程並未產生任何影響。因為那時人們並未發現它曾經參加過戰鬥,只有為數很少的幾門一直保存到現在。在戰爭已經進行到這種階段的時候,作出更換一種全新的,並且沒有經過考驗的火炮的決定,顯然是不明智的。H63反坦克炮究竟是否曾經消滅過任何一輛坦克,確實大可值得懷疑。  

  有一種武器確實曾經消滅過坦克,而且消滅過比一輛要多得多的坦克,這就是「噴氣式空心裝藥反坦克榴彈」(Faustpatrone)。這是第一種真正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它既輕便靈活,又富有實效,於1942年下半年首次發往部隊。它在戰場上的出現,曾經引起了一場小的革命,使得位於狹長塹壕內的單個步兵一下子達到了近乎與坦克勢均力敵的地位。不僅如此,它也是當代拋射武器的先軀,就其簡單性、有效性和低成本這幾方面來說,它和現在正在服役的很多武器相比,仍然毫不遜色,唯一的缺點是射程太近。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4
這種「噴氣式空心裝藥反坦克榴彈」或「輕型火箭筒(Panzerfaust)」,實際上就是1門小型無座力炮,它的發射筒是一根薄壁鋼管,筒長31.5 in(800.1mm),口徑接近2 in(50.8mm)。發射筒內裝有3 oz(85.1g)重的黑藥作為發射藥,發射藥借助一個簡單的火帽進行點燃,火帽安置於筒壁上的一個孔內,它可由一個由彈簧提供動力的擊發槓桿進行擊發,觸發槓桿用一顆雙頭螺栓連接在發射筒上。雙頭螺栓就是扳機,射手用姆指就可毫不費力地將扳機推開。行軍時,擊發裝置被一塊由薄鋼片製作的扳機護蓋蓋著,護蓋被輕輕彈起後就成了瞄準裝置的照門。照門上排列有一系列小孔,不同的小孔對應著不同的射距所相應的射角。對射手來說,除此之外,出就再沒有別的什麼部件。火箭上有一個結構精巧的戰鬥部和一根短小的尾稈。戰鬥部內裝有重量為3.5 lb(1.59kg)的炸藥,可以穿透7-8 in(177.8-203.2mm)厚的裝甲。火箭彈的尾桿是一根木質的管形桿,桿基周圍環繞著四片柔軟的尾翼。裝彈時,火箭彈的尾部首先被推入發射筒內,裝填到位後,彈尾抵在發射藥上。裝上一發彈後,武器系統的全重為11.5 lb(5.22kg),其中火箭彈部分約占近7 lb(3.18kg)。  

  發射時,首先需拔出保險銷,將扳機護蓋解脫,然後,向上推動扳機護蓋,並使其與發射筒垂直。這同一個保險銷還可用於使火箭彈在發射筒內定位,所以,在發射操作階段,射手不能猛烈晃動或傾倒火箭筒,如果不能保證作到這一點,則任何危險都有可能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退出火箭彈,將其放在地上,然後,再重新進行裝填。這樣,發射時就不會爆炸。然後,將發射筒挾在右臂腋下,並用左手迅速握住筒口後方,再低下頭去進行瞄準。在進行立姿射擊時,完成這套動作頗不輕便。而在進行蹲姿或臥姿射擊時,完成這套動作就更加困難。事實上,在進行臥姿射擊時,完成這套動作最為困難,因為此時為了使自己不致遭受後噴火藥氣體的傷害,射手必須將發射筒的後方指向自己軀體以外的空間。發射筒的準星就是火箭彈彈體最大外徑的外緣曲線,表尺就是處於垂直狀態的扳機護蓋上的某個通孔。這種武器的瞄準基線很短,所以在射擊難度較大時,不易使用,但在非常近的有效射擊距離之內射擊時,還是頗為有效的。

這種火箭的初速是145ft/s(44.2m/s),比最好的扳球投擲手的速度稍快一點。由於火箭戰鬥部在爆炸時所產生的破片對射手有破壞作用,因此,為了免遭意外,射手在射擊時,必須戴上頭盔。它的作戰距離為30m,或33yd,儘管這個射程很近,但它總比派一名士兵跑到坦克跟前,將一枚「圓盤」地雷扔到坦克後甲板上的辦法要好得多。早期型號的「輕型火箭筒」製作非常粗糙,在—些情況下,射擊也不大安全,但這種設計後來有明顯改進,戰鬥部的性能也有所提高。它的最後一種型號的射程已經增大到66yd(60.3m),但超過這一距離之後,命中概率急劇降低。它的要害問題在於彈尾在發射筒內的運動距離太短,因此,無論是提高初速還是提高精度的餘地都很小。但即是這樣,它也已能夠滿足作戰要求。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4
相對其尺寸而言,「輕型火箭筒」的戰鬥部威力相當高,這主要是因為在戰鬥部內使用了黑索今炸藥。黑索今炸藥,由於其安全性較差,所以,通常都只以少量作為起爆藥使用,現在將好幾磅重的黑索今裝入「輕型火箭筒」戰鬥部內,確實具有相當的風險。為了防止發射時由於黑索今炸藥分子互相摩擦,從而產生足夠的能量而使炸藥在炮口爆炸,因此,在黑索今內摻上了蜜臘。即是這樣,也不時會發生一些不測事件。曾經使用過這種武器的大多數德國射手,他們都毫不掩飾對這種武器的恐懼心理。它的戰鬥部的破甲威力非常驚人,其空心裝藥戰鬥部所形成的金屬射流長度達5-6 ft(1.52-1.83m)。1944年,在法國曾經發生過一起有據可查的情況:有一輛「捨曼」坦克在某個小城內沿街行駛時,它的側面被「輕型火箭筒」所發射的火箭彈命中,金屬射流在穿過乘員艙並將一名炮手殺死以後,又穿過另一側進入大氣中。坦克遭受了巨大破壞,而坦克乘員——除了那位不幸的炮手以外——都只負了點輕傷。在另外一些戰例中,「輕型火箭筒」的戰鬥部射流曾經很容易地就穿透了「捨曼」坦克的炮塔,但從炮塔一側穿透到另一側的情況,卻還不曾見諸報端。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5
四種肩射反坦克武器:

A.德國1943年式反坦克火箭筒(Raketenpanzerbuchse),它所安置的大塊方形防盾,是為了保護射手免遭後噴火焰的傷害。它的看起來很大的空心扳機,實際上是電擊發機構的扳機手柄。

B.美國「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的一種早期生產型號。彈頭呈圓形的火箭彈是一種晚期型號;彈頭呈尖形的是一種早期型號。擺在一起,就可以比較出二者之間的差別。

C.德國的60式「輕型火箭筒」(Panzerfaust),它是在曾經被大量投入使用的該武器系列中,尺寸最大的一種。這具火箭筒的瞄準具已被扳起,扳機也已處於待發狀態。

D.蘇聯的RPG-2火箭筒及其火箭彈。使用這種武器時,火箭彈須從炮口裝入筒內,而戰鬥部則停留在發射筒口部。

德軍的「輕型火箭筒」曾經給盟軍裝甲部隊造成很大傷亡,然而,它對盟軍裝甲部隊所造成的最大破壞,還是心理上的影響。在缺乏強大步兵掩護的情況下,坦克在接近遮蔽物時,就變得極其謹慎小心。即是這樣,一名隱蔽巧妙的火箭筒射手仍然可能從壕溝或大樹背後突然跳出來。有時,雖然只有寥寥幾名射手,但卻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1945年3月29日,英軍皇家坦克團的一個坦克連,曾被一支用「輕型火箭筒」裝備起來位於堅固路障後面的德軍小分隊阻擋了4h。這並不是由於這個英軍坦克連的乘員缺乏勇氣,而是因為,在德軍這些火箭筒手被徹底消滅之前,採用試圖靠近敵人的辦法,並無多大價值。在盟軍穿越法國和歐洲低地國的攻勢中,有不計其數的「捨曼」坦克,就是由於坦克乘員們採取了魯莽的冒險行動,結果遭到了被消滅的命運。  
  

德國人也曾試驗過機載反坦克炮,具體方案同英國人在「颶風」式戰鬥機上所採用的方案大同小異。當時,雖然有數種火炮參加備選試驗,但最成功的一種,是35/36式37mm自動反坦克炮。這種火炮是萊茵金屬公司在1942年生產的,在生產這種火炮時,他們借鑒了製造41式20mm重型反坦克槍所取得的經驗。這種37mm火炮原來計劃作為高炮使用,儘管在執行防空作戰任務時也取得過某些成功,但由於它的射程太近,因而並無很大價值。它跟41式20mm重型反坦克槍一樣,採用的也是前衝原理,所以後座力相當小。它所使用的彈藥與35/36式反坦克炮相同,只是配用了一種為執行對空射擊任務而專門設計的特種高靈敏度引信。它的炮彈由一個容量為6發的彈匣,從左手方向供入炮尾。這種火炮的動作非常可靠——這一點正是它能夠擊敗毛瑟公司的競爭設計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由於上述原因,產生了將這種火炮裝機的計劃。在任何氣候條件下都將被懸掛在機翼之外的機載火炮所必須具備的兩項最重要的性能就是後座力要小,可靠性要大。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5
德國人最後選用「容克87 斯圖卡」(Jurkers 87 Stuka)式飛機作為這種火炮的載機。他們之所以選用這種飛機,一方面是因為這種飛機在遂行俯衝轟炸任務方面已經變的非常過時,另一方面,是因為這種飛機非常堅固,飛行穩定性好,而且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飛行,因而可以給駕駛員提供進行精確瞄準所需要的時間。每架一飛機上安裝2門37炮,在飛機左右起落架的外側各裝1門。炮尾外面環抱著一個流線型的護罩,供彈箱伸出於護罩之外。全炮的總長為10 ft(3048mm),而至少有6 ft(1828.8mm)是突出於機翼前沿之外,這就使得本來就很醜陋的老式「容克」飛機更顯得有些奇形怪狀。除去彈藥箱的容量較小以外,這種機載火炮的效能非常好。德國人喜歡採用的攻擊方法是:以非常低的高度——4000-5000ft(1219-1524m),在戰場上飛行,飛臨目標上空以後,進行則滾翻,並以大角度向選定好的坦克目標俯衝。先用機槍發射曳光彈修正瞄準,一旦機槍曳光彈命中目標,駕駛員即發射37mm炮。通常,左右2門火炮各發射1發炮彈,就應當摧毀1輛坦克。當然,如果需要,也可發射2發以上。即使象T—34這樣的坦克,在這種攻擊方式面前,也變得非常容易損環,為了消滅這種坦克,很少需要兩發以上的炮彈。「斯圖卡」攻擊方法的傑出代表人物是魯德爾(Rudel)少校,此人至今仍然健在。在1942年到1945年這段時間內,他曾在東方戰線上進行了2530架次的攻擊,根據官方記載,他一個人曾經擊中了519輛坦克和1000多輛小型裝甲車。魯德爾顯然具有超人的精力,他經常在得不到適當休息的情況下,連續飛行,每天都要飛行5、6個架次,而且居然在蘇聯戰鬥機和高射炮的沒完沒了的攻擊下倖存了下來。他能夠作為德國空軍中一名獲得榮譽最高的飛行員,自然是當之無愧的。  


  這些作為反坦克使用的「容克」87式飛機一開始曾被編成「空中反坦克試驗支隊」,但很快就又改編成第4航空集團軍的第9地面攻擊聯隊,在不同時期內,該聯隊轄屬的飛行中隊數量並不相同,但通常平均是6個中隊。其中,有2個中隊裝備的是配用2門30mm機關炮的「沃克-沃爾夫190」(Focke-Welfe 190s)式飛機,另外4個中隊則是「容克」87、「容克」88和「漢捨爾(Henschel)」129式飛機的混合編隊。「容克」88式飛機在遂行反坦克任務方面很不成功,因而很快即被淘汰。在它所裝載的1門火炮中,曾經使用過兩種型號,一種是38式50mm反坦克炮的改進型,另一種是75mm反坦克炮,但在這兩種火炮中,無論哪一種,在載機上的工作情況都不好,而且飛機本身也和打坦克所需要的攻擊方法不相適應。但「漢捨爾」129式飛機卻是另外一種情況,這種飛機在西方戰線上很少使用,它是一種下單翼、雙引擎的地面攻擊戰鬥機,儘管它的速度並不特別快,而且空中機動能力也不特別靈活,但卻可以在速度比較慢的蘇式戰鬥機的攻擊下得以生存。在這種飛機上安裝的是2門由毛瑟公司生產的MK 101型30mm機關炮。

這種MK 101式火炮原本打算作為一種空對空武器使用,但後來發現,它在遂行反坦克任務方面具有的潛力更大。它採用的碳化鎢彈芯的穿甲彈可以輕而易舉地穿透蘇式坦克的後裝甲和頂裝甲。像在「容克」87式飛機上一樣,它也安裝有一挺試射機槍,可以確保30mm機關炮首發命中。1943年7月8日,德國第4航空集團軍曾經徹底地擊退了一次由蘇軍一個坦克旅從第一黨衛軍背後所突然發動的反攻。在1h內,這個集團軍中的4個「漢捨爾」飛機中隊,以中隊為單位,對蘇軍坦克部隊進行了輪番攻擊,並且在德軍地面部隊根本沒有參與的情況下,迫使這支蘇軍裝甲部隊撤了回去。蘇軍這支裝甲部隊大部已被消滅,整個戰場上留下了一片火海。在另一次戰鬥中,即在1943年的奧裡爾河(Orel River)畔戰鬥中,第4航空集團軍共進行了37421架次的攻擊,他們自稱總共擊毀了1100輛坦克和1300輛輪式及履帶車輛。這個數字自然會使人感到吃驚,但在對飛行員的報告詳加核實以後,發現這個數字比較合乎實際。德國空軍所取得戰績表明,在充分享有空中自由、可以任意選擇攻擊時機和方法,並且擁有適當武器的地面攻擊機面前,坦克很容易遭受破壞。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6
能夠看到在德軍部隊中服役的最後一種反坦克武器,幾乎也是最後出現的一種反坦克武器,就是另外一種反坦克槍。這種情況似乎有些令人難以置信,然而確是事實。這種槍就是MSS 41式反坦克槍,它是由布爾諾市ZB工廠設計的。雖然戰後曾經留下幾件樣品,但有關它的歷史情況,人們幾乎足—無所知。數字「41」,大概是表明它的裝備時間是1941年,但實際上,一直到1944年,才發現它曾參加過戰鬥,很可能是,ZB工廠在反坦克槍的全盛時期曾經小批量生產過這種武器,但卻把它們存入了倉庫。但為什麼時至戰爭後期才被拖出使用,這至今仍然是一個不解之謎。  


  作為一種和坦克作戰的武器,MSS 41式反坦克槍自然已歸於無效,但作為反坦克武器設計方面的實例,它卻仍然具有很大魅力。這種槍的外形和「巴爾-帕布」(bull-pup)步槍 [ 譯者註:「巴爾-帕布」步槍的槍管固定在槍托後面,因此槍匣距槍托底部很近。 ] 類似,它的彈匣裝在手柄和扳機的後面,彈匣由下向上進行供彈,而且沒有一般槍支上所具有的槍機。肩托上抵著一個緩衝器,緩衝器前面有一個完整的帶閉鎖突筍的機頭。機頭後面安裝著擊錘和擊針。槍管的後端部上方壓著一個活動閉鎖套筒,這個活動套筒既可以和緩衝器前面的閉鎖突筍嚙合在一起,還可以和槍管上的突筍嚙合在一起。這個套筒的作用是作為一種放大了尺寸的閉鎖螺母,通過它可以將槍管和槍尾端面接合在一起。重新裝彈時,應先將手柄轉至右方,從而使閉鎖突筍處於開鎖狀態。然後,手柄被迅速推向前方,並使槍管一起向前方運動,此時,仍然被抓子鉤牢牢固定在機頭上的空彈殼開始暴露,在槍管運動至最前方位置的瞬間,或剛剛超過最前方位置的瞬網,空彈殼即被拔出,而另一發新彈則被從彈匣內推向上方。  
  此時,如果拉手柄向後,使槍管和槍尾覆蓋在下一發新彈上,並且向左轉動手柄,使它回到垂直位置,武器即處於待發狀態。雖然這種系統具有多種優點,但它幾乎也有同等的弊端,其中,並不算小的一個弊端,就是對灰塵和髒物的影響過於敏感。再有,就是槍管和支座之間的間隙太大,再加上磨損,將會直接影響射擊的精度。但人們對ZB工廠的首創精神不能不表示欽佩。這種槍是在那時生產的所有反坦克槍中尺寸最短並且重量最輕的一種。如果在1938年出現,它肯定會被視為珍品,然而到了1944年,它卻成了一種累贅。  

  以上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曾經實際裝備使用過的反坦克武器的情況。如果用幾句話對上述情況進行一番歸納,那麼,下述說法或許是比較公正的,這就是: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反坦克武器發展的歷史,是一部充滿著巧妙的想像、機敏、獨創和膽略的歷史——無論是在設計方面還是戰場使用方面,都是如此——然而,由於生產困難——這不全是武器設計師們的過錯——以及方案和型號過於繁雜,而使整個計劃受到了阻滯。結果必然是只有少數幾種武器能得到發展。  
  除此之外,德國在反坦克武器發展中,還有一個幾乎全然不為人知的秘密計劃領域,這些項目,或者從來未公佈於眾,或者只在經過數次試驗之後,就中途夭折,關於其中的有些項目,我們將在另一章中加以論證。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7
四章 英語國家之間的聯盟——英國和美國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坦克是對坦克進行防禦的最好手段。 —— 安農 於1940年6月開始參戰的意大利人深信,他們選擇在這個時候參戰,既可以撈取到豐碩的戰果,又不需要長期地從事激烈戰鬥。然而,他們打錯了算盤,戰爭的實際結束時間是在4年之後。對意大利人來說,這段漫長的過程自然是耗資巨大、財政拮据的歲月。沒過2個月,韋維爾(Wavell)將軍即通過攻擊位於埃及防線上的意大利前哨陣地揭開了北非沙漠之戰的序幕,不久之後,盟軍便開始了沿北非海岸線的首次突進。在以後的幾年裡,英國公眾對沿海岸狹長地帶內戰爭雙方命運的變遷和戰局的起伏局面即習以為常,首先是一方交上好運,接著是另一方佔據上風,戰局像拉鋸一樣地進行著。在開始階段的衝突中,雙方使用的都是輕型裝備,但不久之後,荒無人煙的沙漠就變成了大量新型裝備的試驗場。  

  在首次戰鬥中,英國人使用的是眾所周知的發射2 lb重炮彈(即彈重0.91 kg)的火炮和「伯義斯」反坦克槍。前者的大多數是安裝在坦克上,但步兵的確也分得了自己的份額。意大利人使用的是MK II式坦克和一些M 35式47mm反坦克炮,然而在多數情況下,他們還不得不依靠炮兵進行反坦克防禦,為此,有些火炮的配置位置十分靠近前沿,這與德國人在1917-1918年的作法並無任何不同。然而,即是這樣,反坦克火力也仍顯不足。1940年12月9日拂曉,英國皇家第7坦克團與第4印度師配合攻擊西迪·巴拉尼(Sidi Barrani),不到10min,就消滅23輛意軍坦克,其中不少在被第7坦克團的「麥梯爾達」(Matildas)坦克上的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命中後起了火。與此相比,意軍炮兵發射的炮彈卻從低速機動的「麥梯爾達」坦克上跳飛了,這使意大利人大失所望。即使是他們的47mm火炮也無濟於事。應該承認,這主要並不是由於火炮的實際性能不好,而是由於炮手操作水平低所致。2個月以後,即在1941年2月5日至7日發生的貝達·弗姆(Beda Fomm)戰鬥中,發現有101輛意大利坦克被丟棄在戰場上,其中有48輛是被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命中而失效的。然而,必須記住,這些坦克都是M 13式坦克,它們的裝甲很薄而且鋼材質量也不高。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7
當第一批德國坦克到達的時候,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在一定程度上還佔據優勢。德國MK III式坦克上安裝的是1門口徑為50mm的克威克(KWK)式短管炮,而英國的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具有較強的侵徹能力,並且炮口焰與炮口衝擊波也較小。然而麻煩在於對1000 yd(914m)距離以外的坦克,英國的這種火炮即不起作用,而克威克炮仍然可以發射一種非常有效的榴彈。因此,每當發現有發射2 lb重炮彈火炮的時候,MK III式坦克只需停在較遠距離上,發射榴彈就可將英國的這種火炮徹底消滅。總起來說,在1941年的西非沙漠戰役中,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畢竟可以擊毀所有德國中型坦克的炮塔、車體與側面裝甲,甚至在1000 yd(914m)距離上也可以做到這一點,而MK III型坦克上的50mm炮彈則往往從英國「麥梯爾達」和「十字軍戰士」(Crusaders)坦克上跳飛。雖然英國這種火炮的服役壽命正在迅速接近尾聲,但由於沒有可供接替的火炮,所以只好繼續使用,直到部隊實際領到更好的火炮為止。由於在沙漠中作戰的步兵一再要求,才促使一種自1938年以來就一直被束之高閣的發射6 lb重炮彈(即彈重為2.72kg)的火炮得以重見天日,並列入了低速生產計劃之中。儘管在1940年6月就一次訂購了400門這種火炮,但到1941年才被生產出來,1942年年中,才首次發到在沙漠中作戰的英軍手裡。  

  在這期間,由於將發射2 lb重炮彈的火炮搬上了卡車成為車載火炮,從而才使它的裝備壽命得以延長。這種炮架選用的是15 cwt(約762 kg)重的卡車,卡車兩側的車廂板與後車廂板解脫後,可使車廂形成一個平台,借助兩根長支架可將火炮拖到平台上固定。此時,火炮的兩個車輪被卸下,並用螺栓固定在車身側方。火炮既可在此平台上發射,也可從車上卸下置於地面掩體內發射。當從掩體內發射時,卡車應倒車進入掩體,甩下火炮及其支架後即迅速撤離陣地。但晝間這樣動作可能不大安全。使這種火炮上車的目的,是想賦予這種火炮以多年來所一直渴望得到的機動能力。這種車載炮的炮手又想出了一個點子,就是他們躲在矮坡背面,只順著土坡側面露出火炮炮身和防盾頂部,這就可以大大保障炮手們的安全。只有當對方坦克開進到土坡側方因而炮車開始遭到坦克炮攻擊時,炮車才必須進行轉移。1942年上半年的一天,一個英軍反坦克炮團幾乎損失了整整一個炮兵連。第一批下發的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也被改裝成車載炮,自然,在支架上拖拉這種火炮將會感到有點吃力。  


  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是在二次大戰中頗受歡迎的一種火炮。從人員操作角度來看,它小巧輕便,而在戰爭末期大量坦克出現時,它仍然卓有成效。它是這樣一種火炮,炮手使用它時覺得他本人就是整個火炮機件的一個組成部分,有點像步兵在使用步槍時所具有的那種感覺。這種火炮的方向轉動不受限制,僅通過射手的肩膀進行控制,這就使得它在跟蹤運動目標時要比通過轉動方向手輪進行跟蹤的辦法容易得多,射手只要將身子歪到想使身管移動的方向上就行了。射擊時,火炮的後座力大小適度,操作又這樣容易,因此射手發射它時都感到是一種莫大的樂趣。從炮手班的角度來看,它的另一大優點,就是外廓低矮,只要挖一個淺坑就足以將它隱蔽起來。要知道,挖掘一個反坦克掩體絕不是英國士兵樂於從事的一種消遣活動。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7
 起初,步兵對這種武器的性能持懷疑態度,但經過第一次戰鬥之後,這種疑慮即煙消雲散。當時,第4印度步兵師沿阿萊曼(Alamein)一線陣地挖壕據守,1942年7月16日夜,第5步兵旅受到一支裝甲部隊持續3h的進攻,第二天拂曉,這個旅的士兵向外一看,發現戰場上散列著24輛坦克、6輛裝甲車、1門自行突擊炮、5門20mm高射炮、5門37mm反坦克炮、8門75mm野炮和6門88mm高射炮(作反坦克炮使用)的殘骸。在如此輝煌的戰果中,第5步兵旅的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確實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用官方歷史上的話說就是:「在一天之內,這些一度被人懷疑的小炮竟突然變成了第8軍的驕傲」。  

   3個月之後的另一次戰鬥,更加鞏固了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在爾後戰爭中的聲譽。這就是10月27日在阿萊曼陣地東南開始的被稱謂「斯奈波」(Snipe)或吉尼高地(Kidney Ridge)的戰鬥,這是第8軍在即將進行突圍之前所進行的一次戰鬥。參加這次激戰的部隊是步槍旅的第2營、皇家炮兵第239炮兵連大部以及皇家工程兵的一部分。第2營中有一個用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裝備起來的建制反坦克排,而炮兵連使用的也是這種火炮。除此之外,這些分隊並無其它更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還有另外一種武器,就是大量裝備的機槍,因為這是—個摩托化營,因此,儘管編製的兵員比普通步兵營要少,但裝備的車輛較多,火力也強得多。戰鬥的結果確實果然不出預先所料。  


  制定的戰鬥預案是在夜間發起突襲,衝進敵占區內後,於沸曉前奪取並佔領指定的陣地,屆時由一支旅一級規模的部隊前來換班,爾後由他們以這個「堅固的基地」為立足點,再發動一系列的攻擊行動。此陣地的代號定為「斯奈波」,但它的精確位置並不十分清楚,從可以得到的地圖上判斷,只知道它距離前沿大約1 mi(1.61 km)多,在這個地區內聚集著大量敵軍部隊,敵軍陣地四周布設了雷區。當夜漆黑無月,為了避開雷區封鎖的近路,該營繞道迥前進,最後在距真正的「斯奈波」陣地不遠的一塊平地上掘壕據守。他們所在的位置剛好是敵人幾個坦克停車場的中央。沒過多久,敵人的步兵即開始對他們進行騷擾,天亮時分,敵人開始了首次進攻,此時陣地上大約有300餘人,配備有19門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還有大量機槍和機槍彈藥。遺憾的是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帶的彈藥太少,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直到次日白天被敵人圍困長達幾小時之久時才被人們感到,而在被四面德國坦克的轟鳴聲與叮噹聲響所困擾的那個緊張的夜晚竟然絲毫沒有被人察覺。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8
在第二天的整個白天,這支300餘人的部隊又連續遭到意大利與德軍裝甲部隊和步兵部隊的輪番攻擊,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竟然守住了陣地。原定的接班部隊由於無法通過開闊的沙漠地帶而不能前來支援,只有少量車輛巧妙地溜了進去又從另—方向將陣地上的傷員送回到己方地域,但該旅的任何前進行動都立即被來自半身隱藏在工事內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集中而猛烈的火力所阻止。在「斯奈波」陣地上,備用的彈藥不斷減少,四周被燒焦的屍體逐漸增多,但能夠作戰的人員數量則越來越少。反坦克炮手們憑著他們的大無畏勇敢精神和熟練技術全天都在堅持和敵人坦克作戰,由於人員和裝備損耗甚大,能夠用於阻擊敵坦克的火炮一次比一次減少,所以在多數情況下,炮手們都嚴格控制開火時機,直到敵坦克開得不能再近時才開火,甚至常常是在敵坦克距火炮只有50 yd(46m)時才開火。在這個距離上開火,首發射彈就可將德國MK III式坦克徹底摧毀,其中多數頃刻之間就會起火燃燒。開火之前,敵坦克往往不能發現反坦克炮的陣地位置,而在打炮之後,即便敵坦克發現了反坦克炮的位置,想要進行還擊也已為時過晚。在面臨集群坦克衝擊的情況下,即使有任何一輛坦克能夠發現火炮位置,那麼在它轉動炮塔、進行瞄準和實際開火之前,炮手卻早已把3-4發炮彈打了出去。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9
 這種火炮的輕便性和靈巧性在戰鬥中顯示得非常清楚。裝填手將炮彈裝進炮尾的速度幾乎跟揀取炮彈的速度一樣快;瞄準手通過肩膀可以隨心所欲地轉動炮身進行快速方向瞄準,由於在這樣近的距離上根本不需要變換表尺,因此瞄準手只需將瞄準線從一輛坦克轉向另一輛坦克,同時裝填手在每次射擊之後再砰地一下裝上一發炮彈就可以繼續射擊。在這種情況下,每隔3-4s發射一發炮彈是完全可能的,然而發射的總彈數最多也只能是3-4發,因為這種射速也不可能無限制地持續下去。當然,並非所有敵坦克都是在近距離內打中的,在戰鬥的某些階段,還需要向1200 yd(1097m)甚至更遠距離上的展開成戰鬥隊形向接班旅進攻的敵坦克開炮,而這些坦克的絕大多數也都被命中,或者只是暫時受到損傷,或者乾脆被徹底摧毀,只有個別坦克逃過了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的攻擊。但到傍晚時,彈藥供應已近枯竭,這時的情況正如L·E·盧卡斯·菲利普斯(L·E·Lvcasphilipss)在他寫的《阿萊曼》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
  然而,敵人,無論是德國人還是意大利人,人員和武器彈藥都很充足。在這個前哨陣地內及其四周的淒慘景象使人目不忍睹。大約共有7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除7輛外,全部是敵人的。這些車輛毀的毀,丟的丟,很多還在燃燒,從油箱處冒出的股股濃煙掠過沙漠上空飄向遠方。除這些車輛外,還有一些被打壞的履帶和輪式車輛。被燒焦的坦克手的屍體吊接在敞開著的炮塔外面或倒臥在車艙之內,顯然他們未能來得及從大火中逃脫。車輛周圍橫七豎八地倒著那些被步兵機槍子彈所擊斃的屍體。在這片孤立陣地的裡面和邊緣上還散置著7輛英軍坦克和1輛德軍坦克以及16輛「布林」(Bren-Carriess)運輸汽車、幾輛吉普車及10門火炮的殘骸。在英軍總數為19門的火炮中,有5門已經徹底損壞,能夠繼續同敵人作戰的只有大約6門。
[/td]
  然而,就在這片淒慘景象中,卻仍然有200餘名勇士,他們身著佈滿污漬和汗水的軍裝,雙眼佈滿血絲,腹中飢渴不堪,但他們的士氣卻比他們剛出發時還要高昂。在這個沙漠要塞內,當燦爛的陽光開始灑滿大地,由被擊毀的坦克冒出的滾滾濃煙開始散發出陣陣腥臭氣味時,這些勇士們和他們的殘存火炮及彈藥一起,仍在沉著地等待著一次一直沒有到來的攻擊。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4:59
當天夜裡,這個步兵營的勇士們,攙扶著傷員,帶著火炮炮閂撤了下去。他們用事實表明:在英勇善戰的士兵所掌握的優良反坦克火炮面前,坦克是多麼地無能為力(這一點在今天也是同樣如此);同時,他們也以自己的輝煌業績證明:任何一種德國坦克都不是這種發射6 lb重炮彈的新式火炮的對手,只要能對這種火炮使用得當,步兵就完全能夠擋住坦克的攻擊而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斯奈波」的勝利頓時蜚聲於世,一個專門的調查委員會在進行實地考察之後,證明上述一切情況屬實(只有個別溢美之詞除外)。參加這次戰鬥的英軍步兵和炮兵共傷亡72人。敵人的傷亡遠為慘重,除了個別坦克手倖免一死外,很多步兵都在猛烈的機槍火力下死於非命。英軍的這個步兵營的官兵們榮獲一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一枚優異服役勳章,同的還榮獲三枚多米尼加戰役獎章和幾枚大十字勳章和軍事獎章。  


  由於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尺寸很小,所以也是空降部隊的一種理想武器。恰巧這時研製出了一種機身寬大的「霍莎」滑翔機(Horsa glider),完全可以裝裁這種火炮和牽引這種火炮的牽引車,只是還需將炮架作些改進。這樣空降師的反坦克防禦也就有了保證。在經過幾次並不成功的試驗之後,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也被用於從「哈里伐克斯」(Halifax)轟炸機上進行傘降。火炮作為飛機的一種外加載荷置於彈倉的下方。為便於傘降,又對火炮作了—些小的改動,將火炮放入一個堅固的板條箱內,在板條箱上安有降落傘的吊索和速成平板。為防止傘降時這種巨大的載荷翻觔斗,投放時火炮必須保持炮口朝下的姿勢,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火炮安全離開機艙,如果不能保證做到這一點,火炮就會後翻從而將纜繩切斷,即使不能把纜繩切斷,火炮也會被纜繩緊緊纏住,從而使火炮從空中摔落地面並陷入土中墜毀。即使是像發射6 lb重炮彈這樣堅固的火炮,在此種情況下也難以倖存。  
  

在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繼續作為步兵的全面支援反坦克火炮的時候,單個步兵或步兵班、排等小分隊依然缺乏近距離反坦克武器。「伯義斯」反坦克槍還在繼續下發部隊,而且一直在繼續生產,而到1943年,英國伯明瀚輕武器公司總共已生產了大約69000支,然而這種武器並不受部隊歡迎,原因是它們太重,效能也不高。在沙漠戰役初期,這種槍枝在對付防護薄弱的意大利輕型坦克時曾經取得一些成績,但絕大多數步兵對這種武器都毫無信心。當剛剛組建的空降部隊要求下發一些反裝甲武器時,他們得到的也就是「伯義斯」槍,只是槍管已經截短,因而可裝進傘兵用的包裝箱內。由於槍管截去了6 in(約152mm),槍口制退器也一併取消了,結果射擊時射手感到很不舒服,所以儘管空降部隊十分需要反裝甲武器,然而在經過短期使用之後,他們還是把這種武器拋棄了,轉而使用了步兵反坦克發射器。後者的使用時間更短。「伯義斯」槍也曾安裝在一些裝甲車的炮塔上,目的是想使它具有比「威克斯」(Vickers)機槍更好的穿甲能力。少數「伯義斯」槍甚至還安裝到通用的「布林」運輸卡車頂端。在馬來西亞,印度陸軍旁遮普師的第1步兵營,由於頂不住日軍長時間的襲擊,在日軍大舉進攻前的一次撤退中,曾將「伯義斯」安裝在2輛輕型坦克上,以期衝破敵人的沿路封鎖,結果坦克被擊毀,乘員被生俘。然而這種情況畢竟是罕見的。1940年和1941年期間使用的大部分反坦克槍,相對於它們所承擔的任務而言,是全然無用的。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0
英國針對這種情況所作出的反應是力求尋找一些能夠發射較大型的68式反坦克榴彈的辦法。68式榴彈是一種性能良好的現成的榴彈,可是在戰鬥中很少使用,然而如果採用在步槍上裝擲彈杯的方案進行發射,彈丸就會變得很輕,射程也很近,於是設計師們專心致力於尋求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而最有希望的一種方案似乎是採用象「布萊克爾」插口式迫擊炮(Blacker Bombard)所採用的那種插口連接式原理。1941年出現了兩種樣品,二者在外形和原理上十分相似。其中一種是由一名叫沃茨(Watts)的人設計的,另一種是一名叫傑弗裡斯(Jeffries)的人設計的。兩者的發射管都是一種薄壁鋼管,內裝擊發彈簧和扳機。前端有一個用以容納彈丸的凹槽,而插口伸出在凹槽的中央。發射管的另一端有一個肩托,管上安有一個簡單的覘孔式瞄準具。彈體後方有一根空心尾桿,尾桿前端裝有一個小型發射藥筒,彈丸戰鬥部採用的是空心裝藥原理。兩種設計的不同之點在於,傑弗裡斯設計的彈丸比沃茨設計的稍大一些。  


  發射前,應將彈丸上的尾桿插在火炮插口上,並確實到位,擊發時,插口穿過尾桿上的通孔擊發火帽和裝藥,然後彈丸即在火藥氣體推動下飛離插口,並沿其固有的彈道飛抵目標,同時,發射藥氣體的推力回推插口,插口壓縮擊發彈簧,擊發彈簧壓縮一定程度後即被固定在待發位置上。第一發彈射出之後,另一發彈即滑入凹槽內,從而可保證再次射擊。這種系統有幾種優點:其一,它不需要對身管進行精密加工,也不需要任何高級材料,因此,它很受軍工生產部門的歡迎;其二,炮口衝擊波小,易於隱蔽;其三,由於它不受口徑限制,因此,它對任何尺寸的彈丸都具有很好的適應能力。軍方採納了這種系統,但生產的型號是沃茨與傑弗裡斯兩種設計的組合型號,賦予它的也是一個名不符實而又頗為自負的名稱——「步兵反坦克發射器」。這種稱呼僅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採用,當時跟它打交道的人,都簡稱它為「匹阿特」(PIAT——英文「步兵反坦克發射器」的縮寫)。  


  插口式迫擊炮的一個特點,是在第一次發射之前首先必須將插口扳成待發狀態,在步兵反坦克發射器上這一動作是用手工來完成的,而且在完成這個動作的過程中充滿著危險。完成這種動作有兩種辦法,第一種,如果炮手能夠起身站立,他首先應當握住發射器並使筒口朝上,然後彎腰用雙手抓住扳機護蓋,再用雙腳踏在肩托上,爾後用力下拉插口,直到聽到扳機阻鐵卡塔一響之後,插口即進入發射器內。在進行這個動作時,需要推動彈力為200 lb(90.8kg)的彈簧,然後,稍事放鬆一下,再將插口外殼下推到已經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上。這種方法要求射手要有像希臘大力士神哈恰裡斯那樣大的臂力,而這正是眾多士兵背部肌肉扭傷的原因。第二種方法也並不省力,但不會像第一種方法那樣損傷背部。這種方法主要是在戰壕內使用。射手側身躺在戰壕內,握住扳機護蓋並使其靠近自己胸部,然後用雙腳用力外蹬,這個動作很像是一名躺在地上的運動員在同一個奇怪的單腳彈簧高蹺在進行摔交比賽。這種方法既不容易實行,而且在敵人面前也難以實現。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0
「匹阿特」也可作為一種原始的迫擊炮使用,它的肩托可在轉動90度後置於地面上,賦予炮身更高的射角,為此其架腿也需要適當加長。這種迫擊炮的最大射程為300 yd(274m),其精度如何很值得懷疑,但它卻可滿足爆破的要求,曾經計劃利用它來摧毀工事和機槍掩體。  


  發射時,必須牢牢握住發射器,右手控制扳機——只有五個手指全部動作才能扣動扳機——同時左手伸向扳機護蓋前面並竭盡全力回拉發射器。當鬆開扳機以後,經過一段短暫的停頓,然後插口才向前運動。在這至關重要的停頓瞬間,射手必須一直緊握發射器,否則,粗心大意的新手必然會受到後座力的猛烈撞擊,以致不得不扔下尚未被扳動的插口在一旁發呆。緊緊靠在發射器上的射手首先將被火藥的爆炸聲震聾(這確實是他們的一大擔憂),然後當彈簧叮擋作響地推動插口外殼向後並進而將插口重新固定成待發狀態時,射手又會被猛烈地推向後方。儘管這種武器的射擊與保管都很方便,但使用時絕不能掉以輕心。  


  圍繞著步兵反坦克發射器曾經有過一系列的傳聞,這些並非全都不可置信。我特別感興趣的一件傳聞與警衛裝甲師的一個營有關。這個師1944年夏季時正在法國北部作戰,像當時其它許多部隊一樣,該營編制內配有狙擊兵。這些身懷絕技的士兵在如何作戰方面享有充分自由,而他們通常都以特殊方式進行作戰。一天,有兩個狙擊兵——為了不披露他們的真實姓名,讓我們暫時叫他們布萊克和懷特吧,因為他們當中至少有一個現在已經成了令人尊敬的倫敦商會的會長了——鑒於當時的狙擊任務不多,他倆決定用狙擊坦克的辦法來消磨時間,對於即將進行的戰鬥行動,他們並沒有什麼周密計劃。他倆臨時向別人借了一具反坦克發射器,並且請原使用者給他們打開了扳機,順便又拿起了一個可裝3發炮彈的彈藥箱就立即出發了。布菜克手持發射器在前,懷特提著彈藥箱隨後。  


  碰巧他們遇到一輛德軍「虎」式坦克正在威脅著一個先頭連的順利行動,更為幸運的是,這輛坦克剛好停在一塊麥地的邊沿,從而使他倆可以麥棵作掩護悄悄地接近坦克。當時的「虎」式坦克有一個與本故事密切相關的特點,這就是它的炮塔只能用手工進行轉向,炮塔與火炮一起有幾噸重,只有唯一的一個手輪經過多次轉動才能使它轉向,不僅如此,一旦炮塔達到較高的轉速後,想使它停下來也需要—段時間。過去曾經有過這樣的說法:即使是一個赤手空拳的人,在一輛位於平地上靜止不動、並且是由確定的乘員所操縱的「虎」式坦克面前,他也能做到安然無恙。其辦法非常簡單,這個人必須始終保持在距坦克前方大約50yd(46m)的距離上,不停地繞坦克左右跑動,使坦克炮和並列機槍來回不停地調向,直到坦克乘員被折騰得精疲力竭之後,他們就會自動停止射擊。這種說法雖然有些牽強,但也並非全然不可置信。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1
經過1h的努力之後,布萊克與懷特二人已經匍匐前進到幾乎距坦克不到100 yd(91.4m)的地方,當布菜克探頭觀察時,發現他們已被坦克發現,巨大的炮塔正在轉向他們,坦克火炮的長身管隨著炮塔的高速轉動正在變得越來越短。此刻,除了冒險射擊之外已經別無它擇。「快!」他用肩膀碰了懷特一下,「給我一發炮彈。」於是麥棵裡立即響起了一陣急切的沙沙聲和低語聲,接著是突然打開用硬紙板製作的彈藥箱蓋的聲音。「天哪!」懷特哭喊道:「快跑!我拿的是他媽的空彈藥箱。」  
  至今,在該團舉辦的隊友團聚會上,他們還在講述這個故事。  

  然而,步兵反坦克發射器具有一種現代武器至今尚未具備的突出優點,這就是它的炮口焰很小,並且沒有炮尾衝擊波,這就使得它在有限空間內,例如房屋內射擊時異常安全。在阿納姆(Arnhem)的激烈戰鬥中,英國傘兵團的一個營扼守著一座被裝甲部隊輪番攻擊的公路大橋,而首當其衝的就是這種步兵反坦克發射器。儘管原先只是打算作為一種過渡性裝備,但步兵反坦克發射器幾乎一直到朝鮮戰爭時還在服役。它之所以不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它的射程只有100 yd(91.4m),而重量卻有32 lb(14.5kg),不僅如此,因為笨重,它也不便於使用和攜帶。  


  當步兵反坦克發射器正在經受早期試驗並且處境不妙時,另一種和坦克進行作戰的方法也正在西非沙漠進行著試驗。其實,從戰役開始之日起,飛機即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了對裝甲車輛的戰鬥。早在1940年12月14日,當第1輕騎兵師正準備襲擊靠近巴狄亞-塔布瑞克(Bardia-Tobruk)公路附近的崖壁工事時,他們的一些裝甲車就曾被意大利的戰鬥機所摧毀。當時在裝甲行軍縱隊內並無有效的對空防禦手段。而戰鬥機可以使用炸彈和20mm機關炮。由於沙漠地區的通視條件極好,所以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應當利用飛機的快速機動能力來搜索坦克,於是「坦克爆破」飛機的方案也就應運而生了。恰好這時部隊手裡有一種非常合適的火炮,即「威克斯(Vickers)40mm炮」。此炮自1938年即開始設計,最初是計劃用作打飛機的高炮,然而從1940年初開始進行的多次試驗表明,一發40mm口徑的命中彈,不大可能擊毀一架飛機,於是這種火炮的進一步改進工作也就被降到次要地位。1941年初,決定將這種炮安裝在「英俊戰士」戰鬥機(Beaufigter)上進行空中射擊試驗。同時,豪科爾飛機公司開始設計一種特殊的「颶風」(Hvrricane)式戰鬥機——M II D式,上面裝有2門40mm炮,每個機翼下面安裝1門。具有這種裝備的第一架「颶風」戰鬥機於1941年9月送往部隊進行試驗。這次試驗包括對「瓦倫廷」(Valentine)坦克的實彈射擊表演,試驗證明,在飛機上安裝這種火炮攻擊裝甲車輛非常適宜。於是決定在中東地區用反坦克「颶風」式戰鬥機裝備一個飛行中隊,結果選中了第6飛行中隊,開始改裝的時間是1942年4月,42年年底之前,這個中隊參加過多次對敵坦克編隊的作戰並取得顯著成功。  


  這種火炮最初採用的是一個可以裝15發炮彈的彈倉,但容量仍顯不夠,於是威克斯公司又設計了一種新彈倉,可容納30發炮彈,仍保留了原來的彈鏈供彈機構。這種機構的原型相對機翼來說尺寸顯得過大,因而被放棄了,而後來設計的一種,經過一些修改後則變成了一種制式裝備。為了抵禦輕武器在近距離內的攻擊,在飛機座艙和發動機底部加裝了裝甲護扳。一種制式的反射式瞄準具剛好與40mm炮的800 yd(約731m)射距離相匹配,因而保留了下來,但另外一些裝置則被取消了。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2
這2門火炮可以同時射擊,但這時飛機的飛行速度起碼要減小40mi/h(約64.4km/h),如果1門炮發生故障,另1門炮則必須立即停止射擊。否則,在作用點偏離中心的後座力的作用下,飛機就會向後翻觔斗。對地面的攻擊高度大約是19 ft(3m),這就要求飛行員不能發生任何飛行差錯。但是結果卻滿不錯,40mm實芯彈對軸心國坦克的側裝甲效果相當理想。通常的攻擊方法是首先找到裝甲車輛的停車場和捕捉住發動機熄火的坦克群,然後幾架「颶風」式戰鬥機從2000 yd(1830m)外衝向沙漠,對準預定的坦克目標,以嚴格的一線式編隊魚貫平飛,到700 yd(約640m)或更近的距離上再開火射擊。當然,這些飛機自己也是地面射手,尤其是那些20mm高炮射手們的絕好打擊目標。儘管這個飛行中隊所毀傷的坦克數量之大使人印象非常深刻,然而在高炮猛烈射擊下飛機的損失率也非常高,因飛行事故導致機毀人亡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當戰鬥轉移到突尼斯時,又對這些飛機進行了改裝,並將其作為運輸機的護航機使用。從此以後,原來裝載的40mm機關炮也就再沒有進行試驗。  


  在後期的戰爭中,機載反坦克武器又以另外一種稍有不同的形式得到了恢復。1944年,英國皇家空軍的另一種戰鬥機——「颱風」(Typhoon)式戰鬥機為了遂行對地面實施攻擊的任務而安裝了—種能夠打擊各種車輛的火箭彈。與「颶風」相比,「颱風」戰鬥機既大又重,它使用的戰區是在法國北部而不是非洲沙漠地區。它的通常攻擊方法是進行小角度俯衝,而不是水平接近,這樣危險性較小,損失也較少。它所配用的火箭彈既大又重,火箭發動機的管徑是3 in(76.2mm),發射管長6 ft(1828.2mm),戰鬥部旋接在彈體前端。最初使用的戰鬥部是一種舊式5 in(127mm)艦炮炮彈戰鬥部,但很快即被一種專門設計的彈壁較薄、結構比較簡單的新型戰鬥部所取代。第一種戰鬥部重為20 lb(9.08kg),而第二種達到60 lb(27.24kg)。  

  這些火箭彈被裝載在吊於兩個機翼下面的滑軌上,飛機座艙內的電發火機構既可以保證進行單發、也可以保證進行連發和齊發。一架「颱風」式戰鬥機滿載時可以攜帶12枚火箭彈,這就使它具備有非常強大的火力。只要有一枚火箭彈命中坦克,就幾乎可以將它徹底摧毀。1944年7月,在諾曼底(Normandy)的法萊士,這種發射火箭的「颱風」式戰鬥機曾使撤退中的德軍摩托化縱隊遭到了慘重的傷亡。儘管這種火箭彈戰後曾繼續服役多年,但英國皇家空軍對它並無好感。事實上,這種火箭的精度比較差,在法萊士所取得的巨大戰果似乎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它很難命中單個坦克目標。在諾曼底的公路上,裝甲車輛幾乎俯首皆是,所以只要飛機概略地對準正確的方向,就不大會出現脫靶情況;但向單個坦克目標射擊則是另外一個問題,通常需要發射很多發火箭彈才能命中一發。所以,當時迫切需要發展一種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戰鬥部,可惜的是,這種戰鬥部直到戰爭結束時也還沒有問世。  


  正當人們對這些火箭彈給以極大注意的時候,在法國的一個機場上,「颱風」戰鬥機的火箭彈正在進行下一步的改進工作,戰鬥部的重量由20 lb增大到60 lb,而這意味著整個發射系統需作根本改變。隨著改裝工作的不斷進行,被換掉的發射軌在機場也就越堆越多。警衛裝甲師的一個排對此曾提出過詢問,當他們得知其中的原委之後,立即要去了一些被拆下來的導軌和戰鬥部重為20 lb的火箭彈,由他們自己的裝配工將導軌焊到一些坦克炮塔的兩側,並且安上了經過改進的發射電路。幾天之後,英軍的一支進攻分隊受到一輛位於一座穀倉後面的「虎」式(Royal Tiger)坦克的攔阻。於是,英國的一輛可發射火箭彈的坦克開到了現場,一連發射了4發火箭彈,隨著一陣爆炸,這輛「虎」式坦克竟被炸得四分五裂。幾小時後,位於這個地區的每個皇家空軍機場都受到了索要這種火箭彈的士兵們的包圍。但是,他們過於盲從了,因為一次證明有效,並不能說明多次重複也必然有效。其理由是,當火箭彈從靜止的發射器上發射時,它的飛行速度很低,所以命中目標的可能性很小,而裝在飛機上時,它們卻可以得到載機本身的飛行速度的補償。即使這樣,皇家空軍也覺得它仍不能滿足要求。但在許多英軍坦克炮塔上卻仍然可以見到這種火箭彈,直到接近德國的護林軍(Reichswehr Forst)防區時,才迫使坦克乘員們將它拆下扔掉。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2
在西非沙漠戰役的全部過程中,德國坦克炮的射程一直超過英軍火炮的射程,這就導致出現了一些險情和困境。由於德軍坦克能在自身不受威脅的情況下摧毀對方的反坦克防禦,因此,就可進而徑直進入英國的反坦防禦陣地,也就是說,德軍坦克可以非常靠近英軍的野戰炮兵陣地,從而威脅到野炮的安全,迫使炮手們不得不去考慮自身的防禦。在這種情勢下,才不得不為發射25 lb重炮彈的野戰炮(即其彈重為11.35kg)生產了一種反坦克炮彈,這是一種實芯穿甲彈,雖然精度不太高,但動能卻相當可觀。它的彈徑為3.45in(87.6mm)。對這一點,盟國的宣傳家們卻全然忽視了。為了使這種火炮能夠達到盡可能高的初速,它僅只用強裝藥進行發射,這就在駐退復進系統中產生一種難以承受的應變,為此又很快生產出了一種炮口制退器,安裝在所有這種火炮的炮口上。這種火炮配用的實芯穿甲彈十分有效,於是炮手們發現,只要步兵瞭解到這種情況,他們就以空前的熱情勸說炮兵把野戰炮拉到前面。這自然不會符合遠在步兵後面的炮兵指揮官的作戰計劃,因為他們可以用於完成炮兵自身任務的火炮數量本來就不寬裕,因此,不可能會允許在反坦克戰鬥中損失它們。而步兵提出這樣的要求顯然也是愚蠢的,因為當面臨敵人的進攻時,這種即將在陣地前沿上拋出彈片和炸藥的火炮所需要的配置位置與那些需要在坦克上穿孔的火炮是不同的。然而,在沙漠戰鬥中,正常的戰鬥程式往往會被一時的困惑弄顛倒。  


  沙漠戰役表明,與英國的反坦克炮相比,德國的坦克佔有優勢。發財6 lb重炮彈的火炮儘管具有令人振奮的優點,但很快就已不是德軍坦克的對手。步兵馬上又提出需要裝備—種更大的火炮,而設計師們又立即為此投入了工作,選擇的方案是研製一種其所發射的彈重約為6 lb重炮彈的3倍——即17 lb(7.7kg)重的火炮。這個項目的預研工作早在1941年上半年即已開始,那時就已預見到遲早需要發展一種更重的火炮,所以,當這項要求剛剛提出時,主要的設計工作實際上已經大體就緒了。新炮在很短時間內就被生產了出來。據說從初次提出要求到第一批火炮交付部隊使用,只用了1年時間,但這種說法不足為信,實際的時間很可能是比這長3個月。然而,這種火炮的步兵用型號是1943年3月才首次應用於瑪瑞斯戰線(Mareth Line)的戰鬥中。加速生產的第一批產品被匆忙運往戰場,並及時地投入了戰鬥,結果對德軍「虎」式坦克進行了嚴勵的懲罰。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2
這種火炮的戰鬥全重近2.5t,早在設計階段,這個重量就已引起了步兵的憂慮,他們認為火炮的重量太大,操作起來肯定會有很多困難。但後來發現,雖然依靠人力移動這種火炮很不容易,但炮手班在近距離內畢竟還能夠拖得動它,而且構築工事並將其隱蔽起來也不是不可能的。步兵遇到的最大麻煩,是無法找到一種適當的車輛進行牽引。吉普車可以用來牽引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但要求在這種原設計能力只有1000 lb(454kg)的車輛後面牽引4600 lb(2088.4kg)的重量,顯然是十分吃力的。後來決定既可以選用3 t卡車,也可以選用大型履帶運輸車,但當時這兩種車輛的數量都很稀少,在1943年4月的瓦迪阿克瑞特(Wadi Akrit)戰鬥中,第50皇家坦克團曾經動用坦克把16門這種火炮牽引到了目的地,這樣才使步兵在德軍反擊面前得到了相應的反坦克防禦能力。用坦克將反坦克火炮牽引到前沿的作法這並不是最後一次。直到戰後,這種火炮的牽引工具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適當解決。  

  發射17 lb重炮彈的火炮,實際上是發射6 lb重炮彈火炮的一種放大型號,儘管為了適應複製品的強度和重量的大大增加,二者之間必然會產生許多差別。例如,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的那種用肩部控制火炮自由轉向的特點被放棄了,彈藥也不再能那樣輕易地就可搬動,火炮的隱蔽問題非常突出,尤其是第一發炮彈射出以後,炮口衝擊波和發射時的聲音大得驚人。對於這種火炮,最初人們總有—定的抱怨情緒,但炮手們不久就感到,這是一種有效的火炮,它幾乎可以在任何距離上與「虎」式坦克較量並把它「送上西天」。直到大戰的最後幾天,當龐大的德國坦克群在法國與荷蘭出現時,這種火炮依然可以做到這一點。  


  發射17 lb重炮彈的火炮在1000 yd(914m)距離上能夠穿透所有中型坦克的車體前裝甲與炮塔裝甲,並且能夠穿透重型坦克的側裝甲。在500 yd(457m)距離上,「虎」式坦克的側裝甲也處於危險界限之內,甚至在2000 yd(1828m)距離上,炮彈也可對坦克履帶和外部的各種附件造成嚴重破壞,儘管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坦克乘員會想到在這麼遠的距離上進行戰鬥。作為一種自行火炮,這種火炮真可以說是馬到成功,把它安裝在「捨曼」(Sherman)坦克炮塔上,很快就被證明是一種十分巧妙的組合,並且立即使火力不足的「捨曼」坦克產生了新的活力,以致人們覺得「捨曼」坦克本來就應該裝配這種火炮。到1944年,它受到普遍的歡迎,以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因而兵工廠不得不開足馬力全力以赴地進行生產。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3
 除了安裝在「捨曼」坦克上之外,發射17 lb重炮彈的火炮還與另外一種坦克——「瓦倫廷」坦克結合成為另一種自行火炮,後來在「慧星」(Comet)式坦克上也安裝過,但數量很少。這種火炮的各種不同型號—直使用到戰爭結束,步兵用型號使用的時間更長,—直到50年代中期才被營屬反坦克武器系列所取代,而步兵學校中開設的有關這種火炮的課程直到1956年才宣告停止。作為一種在戰時生產的火炮,竟能持續服役達13年之久,這確實也是一個罕見的記錄。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3
在突尼斯的另一個戰場上,美國的第1軍所擁有的反坦克武器更少,所以蒙失的損失也就更大。他們唯一擁有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火箭筒——「巴祖卡」(Bazooka)。這種武器的詳細情況,在本章下面有關美國情況的篇幅中,我們將詳加介紹。至於英軍的境況也不妙。在空降旅中僅裝備有反坦克手榴彈和「伯義斯」反坦克槍兩種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手榴彈的名稱叫「加蒙」(Cammon),它是由一位名叫加蒙的上尉發明的。它是一個用鬆緊布做的袋子,一頭裝有一個著發引信,這種引信與No69式手榴彈上使用的引信相同。引信內有一顆鋼珠,鋼珠在投擲瞬間轉為解脫狀態,當手榴彈碰擊堅硬物體時,鋼珠撞擊雷管,雷管引爆炸藥。打開布袋的下部可以放進炸藥。所以,每個傘兵都帶有2 lb(0.91kg)塑性炸藥。這種辦法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就在於炸藥數量的多少可以依據所承擔的任務進行調整。它可以在幾種情況下應用,希拉裡·聖·喬治·桑德斯(HilarySt George Saunders)在他寫的《紅色貝蕾帽》一書中有一段文字記述了它的典型使用情況:
  敵軍縱隊已經進入視線,傘兵們早就嚴陣以待。上級命令在敵人的第1輛戰車觸雷之前,任何人都不准開火。敵人的第1輛戰車是裝甲車,它在觸發地雷之後,很快就被炸到土坡的一側,堵塞了公路。接踵而來的2輛偵察車在遭受「加蒙」手榴彈的多發猛轟之後,立即燃起了熊熊烈火,2輛戰車內的8名乘員也都被炸身死,並燒成灰燼。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4
投擲這些手榴彈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這次小型戰鬥中,有一些投擲手就是被自己投出的手榴彈炸傷的。

  借此機會順便敘述一下裝甲車輛在反坦克武器襲擊下的易損性也許是值得的。這個題目並不是能夠輕易說情楚的,然而,它與我們研究的主題密切相關,只有瞭解這一點,才能使那些對這個題目不大熟悉的讀者認清,為什麼不同的車輛在受到攻擊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裝甲車的裝甲板都比較薄,並且都用汽油發動機驅動,所以很容易起火,使用任何一種反坦克炮來對付它,都不會有多大困難。但對付坦克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德國坦克全部都是採用汽油發動機——僅只大戰末期出現的—些秘密型號除外——但裝甲普遍較厚,所以反坦克炮手必須精心選擇瞄準點。一旦命中要害部位就會立即爆炸。英國坦克卻不同,「瓦倫廷」坦克猶如一顆難以砸開的硬核桃。通常都能給乘員提供足以逃脫的時間。美國的「捨曼」坦克素有「火焰炸彈」的盛名,據說1輛被擊穿的「捨曼」坦克在火焰漫延到乘員艙、並且在乘員被火蛇吞噬之前,有5秒可用於逃脫的時間。「邱吉爾」(Churchills)坦克起火緩慢,乘員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逃脫。而蘇聯坦克不僅裝甲很厚,而且使用的是柴油發功機,因此要殲滅它們就極為困難。
  
   1945年,英國陸軍主要依靠三種武器進行反坦克作戰,這就是:步兵反坦克發射器;仍在許多部隊服役的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以及配用在各種炮架上的牽引式或自行式發射17 lb重炮彈的火炮。這個清單顯然不夠充分,但它確實反映的是當時的實際情況。因此,在一段時間內,英國陸軍的主要反坦克任務不得不落在英軍坦克身上。當時,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就是:「坦克是對坦克進行防禦的最好手段。」儘管這種論斷並不正確,然而在大戰的最後幾個月內,這確實是一種既合乎時宜而又恰如其分的議論,因為當時英軍確實有充足的坦克和彈藥。因此,步兵認為只要有數量充足的坦克,就可以使他們化險為夷。而由於交上了好運,同時也由於來自美國的源源不斷的坦克供應,他們也確實很少遭受過失敗。然而,在阿納姆的空降突擊行動卻是一個例外。當時出現在戰場上的全部坦克都是德國坦克,由於沒有確定的作戰方向,所以,發射6 lb重炮彈火炮的缺陷很快就暴露了出來。而後來德軍坦克之所以能被圍困在凹地裡,則應完全歸功於那些殘存的少數火炮的炮手和使用步兵反坦克發射器的士兵們的勇敢精神和殊死戰鬥。當時,如果能有1門無座力炮就可以拯救許多人的生命,然而那時擁有這種武器的只有德國一個國家。  
  在3000 mi之外的大西洋彼岸,美國參戰時的景況並不比1939年時的歐洲更好。經濟蕭條、工作懶惰以及緩和情緒仍有根深蒂固的影響。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5
 美國陸軍對反坦克作戰的無準備情況,可以從1941年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清楚地反映出來,據該報告透露,當時只有第6軍下達過有關反坦克防禦的指示。菜斯利·J·麥克耐爾(Lesley J.Mcnair)將軍在1941年4月12日寫道:
  對國外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情況所待的冷漠和無所謂態度,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我本人一直不失時機的強調必須在反坦克防禦方面做些切實的準備工作,但至今仍然毫無進展。現在,我沒有理由感到鼓舞,唯一的希望就是,這種漠不關心的態度再也不要無限期的繼續下去。
 在麥克耐爾將軍起草上述報告的當時,美國陸軍在反坦克作戰中真正能夠依靠的武器,就是已經過時的37mm步兵火炮和12.7mm機搶。而支援這層薄弱防禦的武器則是用於執行各種任務並置於各種不同炮架上的老式75mm野戰炮。當時,美國陸軍已經看到,德國的閃擊戰術正在迅猛地席捲著歐洲低地國家 [ 譯者註:「歐洲低地國家」是指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的統稱。 ] 和法國,而在1940年和1941年的兩個夏天裡,各種經過改進的自行火炮——或者像美國人喜歡稱呼的那樣,叫坦克殲擊炮——正在進行試驗。人們很快發現,在1941年後期所進行的運動戰中,機動能力好壞是反坦克火炮能否獲勝的關鍵。1941年下半年,有50輛新型M2式半履帶運輸車安裝上75mm火炮後,被送往菲律賓群島,在那裡正好趕上用來對付日本人的入侵。  

   M2式半履帶車已經成了二次大戰中一種負有盛名的車輛,它確實像吉普車那樣受到乘員們的喜愛。將1門75mm口徑的火炮安裝在這種車體上,即使不能說已經超過了它的載運量的限度,起碼也是已經達到了它的限度。將野戰炮架上的車輪、大架和車軸去掉,然後,用螺栓將火炮的其餘部件固定在半履帶車緊靠駕駛員後面的車箱上,火炮的身管伸出車體之外,身管後座時將進入乘員艙內相當一段距離。火炮方向射界左右各21度,火線高離地面7 ft(2133.6mm)。如果炮身的方向轉動量超過21度,就有可能使一條履帶離開地面,而在車體側方射擊時,就有使車體傾覆的危險。無論採用什麼辦法,都很難使這種火炮隱蔽,而由於它的裝甲厚度僅為1/4in(約6.4mm),因此除了輕武器之外,任何別的武器都可以給它造成嚴重破壞。但是用它來對付日本人卻非常有效。美國人對這種車型的生產及時地進行了安排,並大量運往北非,在那裡同樣證明非常有用,儘管並不是在每次戰鬥中都能穩操勝券。它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除了尺寸較大以外,主要是在彈藥方面。它配用的彈藥與1918年使用的彈藥相同,事實上,其中許多就是1918年的產品,所以已不具備消滅後期的德國坦克所需要的威力。再者,引信的作用也一直不大可靠,而到1944年9月,這種被稱為M3式的火炮運載車也被宣佈為過時產品而廢棄掉。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5
這裡還得再說幾句題外話。這種75mm火炮也曾安裝在「格蘭特將軍」(General Grant)和「捨曼」坦克上,為了與這些坦克的炮塔相適應,火炮的反後座裝置相應地作了一些變動,但它的彈藥的缺點此時也就顯得格外明顯。1941年下半年,曾派出一個小組到敘利亞,負責修復所有能搜羅到的法國引信,大約有69000發1917年生產的老式引信被從倉庫中拖了出來,並被運送到蘇伊士運河地區,在那裡,它們被安裝到美國炮彈上,同時又抓緊時間對它的發射藥進行了改進。先將藥筒內的全部發射藥倒入一個大桶內,然後摻入相同重量的新式大威力發射藥,再由僱用的工人對這種混合發射藥進行攪拌,直到拌勻以後,再裝入藥筒內。結果,這種發射藥賦予火炮的初速要比原來使用的發射藥高得多,而且,由於坦克多是在距離目標比較近的距離上開火的,所以射角的變化量很小,這就比較容易進行估計。改裝的彈藥批量剛好滿足阿萊曼戰鬥的需要,而當坦克沿著海岸追擊退卻中的德國隆美爾(Rommel)兵團時,由於改裝的彈藥已經用盡,所以這些火炮又不得不轉用舊式彈藥。  

   75mm火炮還有一種較輕的變型,它原來是為輕型坦克發展的,但到戰爭後期也被用作機載炮,裝入「道格拉斯·波斯頓」(Douglas Boston)或「馬丁·馬裡蘭」(Martin Maryland)飛機的頭部,用於遂行反艦和反潛任務。雖然它在遂行反坦克作戰任務方面也許同樣有用,但卻一直沒有這方面的記載。  

  美國最好的火炮之一,是3 in(76.2mm)火炮,它是根據1940年下半年提出的一份戰術技術說明書的要求生產的。該說明書要求生產一種能夠遏制當時世界上已知的任何一種坦克的火炮。由於來不及重新設計和研製新炮,於是,美國兵工署決定利用現有火炮的部件拼湊一種新炮,這就導致出現了M5式3 in(76.2mm)火炮。該炮採用的是一種高炮身管,將其安裝在105mm野戰炮炮架上。這種火炮的效能很高,但比較笨重,引信又常出故障,致使它的穿甲彈始終都沒有達到原先要求的穿甲能力與可靠性。一直到1944年它的引信才得到改進,這時,它開始具有極好的穿甲效能,然而,在此之前,它已獲得了一種難以洗刷的壞名聲,因此在部隊中此種火炮的數量也已所剩無幾。由於彈藥的問題太多,致使火炮的生產速度也緩慢了下來,到戰爭末期,這種3 in的火炮已十分罕見。如果能在克服彈藥存在的問題方面再稍加努力,它就很可能會成為二次大戰中的一種性能優良的步兵火炮,這樣,美國士兵當然也就不致於在坦克進攻面前處於缺乏還手之力的境地。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6
到1944年,美國陸軍已經生產出了T8式90mm反坦克炮,這是一種大而重的武器,但卻極為有效。這種火炮採用的仍然是高炮身管,但為遂行反坦克任務,配用了一種專門設計的炮架。這種性能優良的火炮的問世時間顯然已為時過晚,以致已經不可能再大量裝備部隊。90mm火炮的身管也被安裝在「捨曼」坦克底盤上,組成了M10式坦克殲擊炮。這種戰鬥車輛曾經獲得很大成功,並且極受那些欣賞90mm火炮威力的坦克乘員的讚賞。到90mm火炮出現的時候,安在「捨曼」坦克上的老式75mm火炮幾乎已經成了一大負擔,儘管它的初速已經提高,身管也已加長。很可能是美軍在大力增強其坦克火力的時候,卻沒有想到應當對90mm火炮的步兵型號給予優先的考慮。    

總之,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步兵從他們的火炮設計師那裡得到的東西要比他們應當得到的東西少得多。當37mm反坦克炮已經明顯變得過時的時候——這種情況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已發現,但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國防部對此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並沒有可供替換的新型火炮。37mm炮不得不繼續湊合使用,並且被迫裝在各種炮架上,其目的是指望通過提高機動性的辦法來彌補其在火力方面的不足。這種情況同盟軍中所有其它小口徑火炮的沿革過程一樣。它既有汽車搭載式變型,也有半履帶車搭載式變型,但不管如何變化,都掩蓋不了它不具備反坦克作戰威力這一致命弱點。對於即將奔赴歐洲參戰的美軍部隊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極其嚴峻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唯一的可行方案,就是立即選用他人的設計,並盡快投產裝備。美國人走的正是這條路子,他們選中的國外結構就是英國的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  

  這種被定名為M1式57mm的火炮很快就源源不斷地從美國工廠中生產了出來,除了方向機的佈局和炮口稍有加粗等局部變動外,它在各個方面幾乎都與英國原型火炮完全一致,但它的列裝已為時過晚,火炮本身的重量也顯太輕。1944年,當盟軍橫貫法國進行大規模進攻的時候,一些步兵師索性將這種火炮棄之路旁,因為,那時盟軍已經具有如此眾多的坦克,以致那種認為進行局部防禦已經不再需要火炮——它完全可以用坦克取而代之——的見解已經佔據上風。從當時「捨曼」坦克的確在數量上佔據優勢的情況看,這種觀點似乎頗有道理,然而,這就為以後埋下了危險的種子。在後來的戰鬥中,當德軍發動反攻並成功地楔入步兵防區時,一些部隊確是後悔莫及。然而,「坦克是對坦克進行防禦的最好手段」的論調卻已廣為傳播,而且在美國陸軍中,這種論調居然持續了長達20年之久,直到反坦克導彈的事實、以及坦克本身的事實,徹底推翻這種觀點為止。在這20年期間,無座力炮起著支配性作用,而關於這一方面的情況,本書將在另外一章中專門進行敘述。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6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反坦克防禦科學——如果可以稱得上是一門科學的話——所作出的最大貢獻,是發明和創製了首屈一指的單兵反坦克武器系統——「巴祖卡」火箭筒。這種「巴祖卡」火箭筒成了全世界各種肩控火箭發射筒武器系列的鼻祖。由於關於它的起源問題眾說紛雲,莫衷一是,所以,敘述一下它的來龍去脈,對讀者或許可能有所助益。  


  美國陸軍中有一位名叫斯金奈(Skinner)的上校,此人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從童年時代起,就對火箭具有濃厚的興趣,並曾自己動手製造和發射過許多火箭。1931年,他被調到美國陸軍軍械部所屬的阿伯丁靶場任職,在那裡,他繼續利用業餘時間製造和發射小型高速火箭。到了1938年,他在這個當時美國陸軍絲毫不感興趣的無名項目上,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後來,他被調往夏威夷,1940年又被調回美國本土參加一種「特殊項目」的研究工作,所謂「特殊項目」,就是想看看他的火箭技術能否作為一種武器使用。在既無資金又無支援的情況下,他同一位參謀—起,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就製造並試驗成功一種採用管式發射、以折疊尾翼穩定的簡易肩射火箭。當時唯一缺少的就是戰鬥部,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正當斯金奈為此發愁的時候,一種理想戰鬥部卻奇跡般地出現了。在本書第二章中曾經提到過的那名瑞士空心裝藥設計師,由於他設計的裝置「沒有能夠打動」英國駐瑞士的武官,而帶著他的原封未動的秘密武器——起碼當時對美國來說是如此——來到了美國。他設法將他的設計賣給了美國,然後十分滿意地返回了瑞士。美國立即著手實現一項應急計劃,以求陸軍部隊能夠迅速裝備空心裝藥彈藥。被選中的方案是M10式反坦克高爆榴彈。這種彈藥除了重量之外,其它各方面的性能都非常出色。它的重量如此之大,以致不僅不能從步槍上發射,甚至也不能在12.7mm機槍上發射(這種武器雖曾幾經試驗,但最後仍以失敗告終),而軍械部也因這種彈藥無人問津而被弄得積重難返。後來還試驗過一種榴彈發射器,結果尺寸和後座力都很大。另外一個不大引人注目的方案是在榴彈底部安置一個火箭,全彈用「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步槍發射,並且利用一把長刺刀作為發射導軌。這一方案頗有獨到之處,但卻不大合乎實際,因為火箭發射時產生的後噴氣體將徑直後噴到射手的臉上。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7
1942年春天,斯金奈決定嘗試將M10式榴彈同他的肩射發射器結合起來,為了能跟M10榴彈的尺寸相適應,他又重新設計了發射器;為了具有足夠大的空間以便使榴彈能在其內通行無阻,他將發射管的內徑擴大到2.36in(約60mm),根據這個規格,他製造了一根整體式發射管,安裝了兩個手柄和一個使用手電筒電池的電擊發裝置,又製造了12發裝著假彈頭的火箭彈,並成功地發射了其中的3發。帶著剩下的9發火箭彈,斯金奈前往阿伯丁試驗場,以便在正規靶場上試驗他的設計方案。出乎意料的是,當時靶場上正在進行一項表演試驗,試驗場上正奔馳著一輛為了試驗利用其它發射器發射M10式榴彈而動用的坦克實靶。這可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斯金奈和他的助手厄爾(Uhl)中尉也在發射線的一邊佔領了發射位置,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們根本沒有告訴別人他們是誰。至於後面的故事,我們最好還是用斯金奈自己的話來敘述為好,而這份資料是由阿拉巴馬州紅石兵工廠的代夫·哈金斯(Dave Harris)先生向我提供的:
  當時的情況是,坦克為了轉彎,正在朝我們所在的方向開來,於是,我們決定向它進行射擊。厄爾利用從地上揀起的一段金屬絲就地做了一個代用瞄準具,他打出的第1發彈就命中了目標,然後,在坦克尚未完成轉彎動作之前,我又用1發火箭彈打中了它。這時,部分原因也是由於大家不熟悉火箭發射時所產生的特殊聲音,那些用星徽裝飾起來的所有觀眾全都把頭轉向了我們,其中就有負責地面部隊發展部的巴尼斯(Barnes)少將。巴尼斯走過來拿起火箭筒打了一發並命中了坦克,其他參謀人員也都輪流前來發射,直到把我們剩下的火箭彈全部打完為止。就在此時此地,「巴祖卡」被正式定為小批生產項目,而在很短時間之後,甚至在統計檢驗之前,就已全面投產。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7
這是一項重大的決策,然而也是一項十分正確的決策。

   1942年5月19日,軍械部同通用電器公司簽訂了在30天內生產5000具「巴祖卡」的合同,通用電器公司提前89min完成了任務,爾後又安排了一次射擊表演,這次表演非常隆重,有很多高級官員和盟國代表出席觀看。可能是在這次表演中,蘇聯人才第一次知道美國發明了這種武器,因為他們在表演之後就立即提出了希望得到這種武器的要求,結果,在「巴祖卡」的首批產品中,有數百具被運往蘇聯並直接投入戰場使用,自然德軍也就繳獲了這種武器。繼第二次表演之後,又進行了大批訂貨,其中絕大多數直接從工廠送往碼頭,然後裝船運抵北非,以抗擊德軍的入侵。為了能在輪船起錨之前趕上裝船,有些則是用飛機運到港口的,這種作法,在1942年也是一種驚人之舉。結果,首批使用「巴祖卡」的部隊幾乎沒有經過訓練,就帶著它投入了戰鬥,儘管如此,他們的使用效果卻出乎意料地出色。首批來自北非的戰報之一說,一支德軍坦克分隊,由於在相當遠的距離上差一點就被幾發火箭彈命中(這顯然是因為火箭射手精神過份緊張和開火時機過早的結果),因而舉起了白旗。在審訊俘虜時,德軍的這支分隊的指揮官說:他們以為自己正在遭到105mm榴彈炮的射擊,所以再堅持下去就太愚蠢了。德國人最初稱它為:「肩射75mm炮」,而美國大兵們則無聊地稱它為:「花花公子喬治炮」,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有些聰明人俏皮地稱這種管子為「巴祖卡」為止。人們之所以會給它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發射管跟當時一位名叫鮑勃·彭斯的美國廣播喜劇演員在表演時使用的自製粗管長號「巴祖卡」十分相似。這個名字沿襲至今並已馳名於世。  

  美國陸軍軍械部很快就發現,儘管「巴祖卡」是一種奇異的發明,但它的口徑太小,因此不久以後就會在戰場上變得過時,他們又設計和製造了一種更大和更有效的型號,這種型號的口徑為3.5in(88.9mm),但美國國防部卻拒不接受這種武器,這樣,儘管在試射中已經取得了成功,但此項設計仍舊只能束之高閣。「巴祖卡」和它的戰鬥部重為3.5 lb(約1.59kg)、初速為每秒300 yd(274.2m)的火箭彈仍繼續保持服役。果然不出軍械部所料,到1945年即已表明,在對付德國的最新型坦克時,「巴祖卡」的口徑顯得太小,威力也太弱。  

  關於「巴祖卡」,還有一個至今不為人知的有趣故事。1944年,在法國北部的橋頭堡四周所進行的一場殊死的步兵對戰中,美軍有一名軍士,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在戰場上就地製作一種更為有效的榴彈發射器的權宜辦法,他從「巴祖卡」火箭彈上擰下戰鬥部,並在原部位上串連安上了2枚美制標準手榴彈,這種裝置自然十分簡單,但卻取得了成功。裝填手從手榴彈中拔出保險針,然後,將它們小心翼翼地插入發射管尾部,再由射手進行發射,4s鐘後,手榴彈爆炸,接著彈片像暴雨般地落下。碧加汀尼兵工廠被迫強制生產了90000發這種榴彈,但該工廠一邊生產,一邊提出抗議。這些榴彈生產出來以後被緊急送往法國,但此時戰鬥已從博卡日(Bocage)的灌木叢林和塹壕中轉移到了別的地方,對於這種榴彈的需要已經不大迫切。此後,就再沒有生產這種榴彈,現在僅有一發存放在碧加汀尼兵工廠的小型展覽館內,以作為戰時一種個人天才發明的憑證。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8
原型「巴祖卡」還曾作過另外一些改進,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將原電擊發機構內使用的手電筒電池改為發電器。後來的一些型號上還安裝了光學瞄準具,並且為了方便攜帶,還將發射管由單根變成了兩段式。這種或那種型式的「巴祖卡」一直持續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並且一直到1950年夏天朝鮮戰爭爆發時,美國士兵們仍舊繼續帶著它參加了朝鮮戰場上的首次戰役。但在朝鮮,它大大地敗壞了自己的名聲。由於彈藥組配不佳,加之士兵訓練太差,因此,當北朝鮮部隊第一次向釜山推進時,「巴祖卡」沒有能夠阻止住坦克部隊的進攻。於是,一份份十萬火急的電報被急速發往美國。美國陸軍軍械部想起了1943-1944年研製的改進型「巴祖卡」——3.5in火箭筒,他們迅速派人找出圖紙,隨後即馬不停蹄地投入生產,不到幾周時間,遍及美國本士的好多家兵工廠所生產的數千具新型火箭筒和火箭彈,被空運到西海岸,並立即裝船緊急運抵朝鮮,還有少量甚至是使用飛機被直接空運到了朝鮮,為的是在船運大批火箭筒到達之前,能利用這些武器訓練部隊。這種3.5in火箭的到達真如雪中送炭,它的使用效果又非常之好,以致直到不久之前,它還在美國陸軍正規部隊中服役,就是今天,也還可以在國民警衛隊中看到它們。它被出售給許多其它國家,並且很多年以來,一直是北約步兵進行近距離反坦克防禦的重要支柱,直到後來被更加現代化的武器取代為止。「巴祖卡」的發展過程是—部光彩奪目的歷史,它起源於兩個專心致志的年輕人,借助一個偶然的機會,向顯貴的官員們進行了表演,並且受到一位高級官員的重視。  


  除了震驚世界的「巴祖卡」之外,美國在二次大戰中的反坦克武器的發展經歷,基本上是平淡無奇的,由於美國的設計師與兵工廠為美國陸軍服務得很不出色,致使他們不得不依靠一種過時的外國野炮作為其主戰坦克的主用兵器,而在戰爭的絕大部分時間內,他們的最重要的反坦克火炮又少得可憐。除了「巴祖卡」以外,步兵基本上沒有有效的反坦克自衛武器,其結果是:「坦克是對坦克進行防禦的最好手段」的觀點即應運而生。但這種觀點之荒謬早在1941年7月就已被人看出。當時,麥克耐爾將軍在另一篇文章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在用價格只有坦克的零頭那麼多的1門火炮就可以殲滅坦克的時候,非要用價格為35000美元的坦克去完成同一任務,這簡直是敗家子。」然而,當時美國確實擁有數量充裕的坦克。  


  在朝鮮戰爭結束之後的數年內,美國步兵仍然抓著3.5in火箭筒不放,直到它已十分陳舊,因而超過了它的預定取代週期時,才肯放手。60年代初期,美國人又發明了另外一種引人注目的反坦克武器,它像20年前的「巴祖卡」一樣,新穎別緻和富於革新性,這種武器就是M72式拋射式火箭筒。它在拋射方式上並不新穎——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鋼甲拳」(Panzerfaust)式反坦克火箭筒已經開創了這方面的先例——但它在此基礎上又向前發展了一步:它實際上是一發預置式整裝彈藥 [ 譯者註:即火箭彈在出廠時封裝於發射管內,發射管兼作火箭包裝筒。 ] 既可防水,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還具有相當程度的堅固性。

需要時,每個士兵可拿起一具,打開發射管即可發射,發射後,空發射管即被扔掉(即一次使用)。需要發射第二發時,再取出另外一發完整的全備彈。這種異常輕便小巧的武器的發射管由兩段組成,一段套在另一段內,管內裝著一發待發的火箭彈。發射管外壁上部安著一具簡易瞄準具和一個擊發按鈕。發射管兩端由護蓋密封著,兩個護蓋又與背帶兩端連接。武器全重僅5.5 lb(2.5kg),大約相當於兩枚手榴彈的重量。使用時,先將兩端的護蓋取下,連同背帶一起扔掉,然後,將發射管的內管拉出至極限位置(這時發射管的全長為27in,即685.8mm),此時,瞄準具即自動豎起,構成戰鬥狀態,再打開保險機,武器即完成全部射擊準備工作。射手將發射管置於有肩上,用瞄準具瞄準目標後,扣壓發射管頂部的按鈕,火箭彈即可被發射出去。它既沒有手柄,也沒有扳機。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8
火箭的尺寸很小,直徑只有66mm,所以,它對坦克不可能會產生很大破壞作用,但是如果能夠命中要害部位,即使是最重型的坦克,也可以被摧毀,至於對裝甲車和輕坦克,則完全可以使其徹底報廢。在越南戰場上已經證明,它完全可以置蘇式T76輕坦克於死地,但條件是它必須由信心堅定的射手來操作。它的射程自然很小,大約是150yd(137m),但也不能指望這樣小而輕的武器會有更大的射程。它目前正在北約幾個國家的陸軍中服役,受到這些國家的熱烈歡迎。並且,看來它可能是空降部隊、特種部隊和國民警衛隊的一種理想武器。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9
第五章 東方的強者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決不能相信暴君。 —— 齊洪奇 公元前112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使用的全都是美國或英國裝備,唯獨蘇聯使用的是他們自己設計和生產的武器。雖然蘇聯人愉快地接受了其它國家所能轉讓的任何東西,但通常都是以少量坦克作為回禮。  


  與其它盟國相比,蘇聯是在更加缺乏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加入二次世界大戰的。在先前的冬季作戰中,蘇聯坦克在對幾乎毫無裝甲防護的芬蘭陸軍的進攻中,曾經一度取得了勝利。由於蘇聯人被這種表面上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反坦克武器的發展很少給予過認真考慮。這樣,當蘇德戰爭爆發時,面對著德軍的閃擊戰,蘇軍步兵所擁有的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根據37mm火炮按比例放大後製成的47mm反坦克炮,與37mm反坦克炮相比,這種火炮在性能上並沒有多大提高。用這種火炮對付德國的一些舊式坦克,威力尚還充分,但作為一種應時的作戰武器,即使按照1941年的標準衡量,它也已經過時。因此,迅速淘汰這種火炮顯然已成定局,而這個淘汰過程由於當年德軍在夏季攻勢中大量繳獲這種火炮而得到了加速。它的替代品是57mm反坦克炮,但這種火炮在性能方面並未很大改進,而到1942年開始裝備部隊時,就也已過時。然而,僅僅把口徑從45mm增大到57mm,這無論如何也無法和坦克防護能力的提高幅度保持一致,甚至也無法和那些完全沒有經過改進的坦克保持一致。面對這種情況,蘇聯人並沒有打算重新生產一代新型火炮,而是退而採用了1917年的做法,即使所有的野炮都具有把打坦克作為第二任務的能力。這種做法大大簡化了生產過程,並且可以保證使反坦克火炮具有足夠大的口徑,從而足可保證與坦克相匹敵。因此,這個決定的意義不容忽視。任何事情看起來似乎都十分簡單,但實際上卻往往隱藏著潛在的問題。由於這些火炮不屬於步兵指揮,因此步兵就不能夠將它們配置在自己需要的地方。但從另一方面看,就是步兵可以不去搬運它,這一點或許比不能指揮它更為重要。總之,蘇聯的兵工廠具有能夠生產巨量火炮的驚人能力,因此,在渡過了1941年的災難性困境之後,他們從未感到過火炮不足。  


  同德軍首次交戰的結局,對蘇聯人來說要悲慘的多,他們在反坦克防禦方面的弱點,馬上就暴露得一清二楚。1941年10月,只是由於一個85mm高炮團的浴血奮戰,才使得圖拉(Tula)城免遭淪陷。這個高炮團疏開配置在圖拉城前的一個反坦克陣地上,在幾十分鐘時間內,他們就消滅了20輛德軍坦克,從而繼德國88mm高炮之後,在高炮反坦克的光輝戰史上又增添了新的一頁。在此之後不久,作為野戰炮/反坦克炮和T-34坦克上的坦克炮使用的85mm口徑火炮就已問世,它在完成這兩項任務方面表現得極其出色,並且至今仍在蘇聯的衛星國家軍隊中服役。但是,可以肯定,這種火炮觀在大多轉交給了預備役部隊。跟德國人在對88mm火炮的做法上的不同之點是,蘇聯人從來沒有打算把這種85mm火炮裝在高炮炮架上。在戰場上,它一直都是以帶一塊小型防盾和具有一對傳統的開腳式大架的形式出現。到1944年,85mm火炮又得到了100mm野戰炮的支援,這種100mm火炮至今仍然還在一些國家中服役。在100mm火炮出現時,它不單被作為野戰炮和反坦克炮使用,而且被安裝到坦克上,並且還被安裝在自行車體上,稱之謂殲擊炮。這種火炮和蘇聯生產的其它火炮比較,在結構上相同,但在尺寸上則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以致很難構築工事和進行隱蔽,並且只有大型牽引車輛和人數眾多的炮手班才能使其機動或轉移陣地。在草原作戰中,取勝的關鍵是軍事實力,而不是陰謀詭計,德軍的最後失敗完全是由對方佔絕對優勢的實力所壓垮的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09
對其步兵的近距離防禦,蘇軍並沒有表現出多大關心,也沒有花多大氣力,他們只是將兩、三種型號的空心裝藥手榴彈大量發給了部隊。可以斷定,為了正確地使用這種武器,投擲手必須具有大無畏精神和奮不顧身的勇氣。在當時的條件下,這種作法自然無可非議,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手榴彈至今仍在服役。據多方面有關的可靠情報來源證明,這些手榴彈當前確實仍在蘇軍步兵中服役。而在越南戰爭中,越共曾在很多場合下使用過這種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步兵使用的另一種專用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槍,它有兩種型號,即PTRD型和PTRS型,這兩種反坦克槍同時於1941年開始服役,並且發射的都是14.5mm的重型子彈。這兩種武器的列裝時間與在其它國家陸軍中的同類武器退役的時間大體一致,而且整個戰爭期間一直都在蘇軍中服役。出現這種情況的唯一可能理由是,當時蘇聯國內沒有現成設計,而工廠生產火炮與坦克等更為重要武器的任務已經安排得十分飽滿。如果真是如此,這倒是一個值得稱道的理由,但人們很想知道,蘇聯人為什麼沒有對美國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進行複製。因為當時蘇聯人已經知道了如何製造空心彈藥。這也許依然是由於工廠生產任務已經十分飽滿的緣故。鑒於蘇聯人從來不樂意向軍事史學家們提供幫助,因此,真正的理由或許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  

   PTRD式反坦克槍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在確保能夠正常工作的條件下,它的各種組件達到了不能再少的最低限度。乍一看到,人們首先就會對其長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槍管產生深刻印象,它的槍巢看起來彷彿只是一些小玩意所構成的—種堆積物。因此,給人的印象總是不大好。它的機匣是一個短管,被旋在槍尾上,槍尾上有一個很小的槍托,擊發手柄和夾板位於機匣後端,提把固定在身管上,緊靠提把的前方固定有一個雙腳架。槍口處安一個大方孔槍口制退器和準星。再有就是槍機和照門,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東西。它僅有的非金屬部件是安在提把兩側的兩塊木片,和安在握把兩側的兩塊木片,以及捆在肩托上的帆布襯墊。然而,PTRD反坦克槍所擁有的東西比人們表面所看到的東西要多:在其體積很小的槍托內裝有一根彈簧,彈簧的作用是用於吸收後坐力;在非移動部分上固定有一個非常小的楔形板,楔形板用於起凸輪作用,以便在後坐時打開槍栓,開栓時,空彈完被從膛內抽出並被拋出槍巢以外。重新裝彈時需要射手完成的唯一動作,是另外取出一發子彈,並通過管狀槍機滑動槽頂部的缺口,把子彈裝入槍尾,然後將槍機閉鎖。這一動作簡單易行,但當槍機在後座過程中不能自動打開時,如果用人工完成轉動機柄並抽取彈殼的動作就可能會十分困難。為了防止機械裝置傷害射手,射手的面部被用一塊平板保護著,該平板位於槍管左側。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0
雖然結構非常簡單,但這種PTRD反坦克搶的重量卻相當可觀,達到38 lb(17.25kg),而且長度也非常驚人,達到79in(2m)。這種反坦克槍的同伴,是41式PTRS反坦克槍,這是一種與PTRD式非常相似的半自動槍械,但它卻是另一位設計師——西蒙諾夫設計的。PTRS式反坦克槍所發射的子彈與PTRD式相同,只是採用了一種簡單的導氣系統進行工作,在這種系統中,槍機載體由一個活塞帶動,此活塞可使槍機以通常的方式進行工作,在槍機復進過程中,子彈從下方的彈夾中供入膛內。雖然PTRS式反坦克槍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武器,然而,它非常「嬌氣」,機械部件屢屢發生故障。即是這樣,它的重量也已達到46 lb(20.88kg),全長達到84in(2.13m)——精確地說是7 ft(2133.6mm)。這種武器之所以具有一些弊端,其根源在於它試圖從一種輕便的武器上發射一種威力很大的子彈。在其它西方國家中製造的20mm口徑的火炮,重量達到PTRS的2倍,因此,它能夠經受大威力子彈的猛烈衝擊。蘇聯人曾經試圖把PTRS反坦克槍作為一種單兵武器系統使用,但最後未能實現。PTRD和PTRS兩種反坦克槍在蘇聯陸軍中一直服役到1945年,此後,PTRD還經常在蘇聯衛星國的軍隊中出現。在朝鮮戰爭中,有少量PTRD式反坦克槍曾被北朝鮮軍隊安上望遠瞄準鏡,作為阻擊步槍使用。它的精確射程大約是1500m,在彈道末端,子彈仍然具有很大的初速和動能。而在一些小國中,PTRD槍作為一種步兵反坦克武器,曾被沿用了很多年。根據可靠的情報來源證實,在1973年時,仍然可以在阿爾巴尼亞陸軍的第一線部隊中看到這種武器。  

   PTRD和PTRS反坦克槍雖然在蘇軍中早已被淘汰,然而,它們所使用的14.5mm口徑的子彈,在被轉作KPV重機槍用彈藥以後,仍在蘇軍中繼續服役。KPV重機槍安裝在蘇聯的裝甲人員輸送車和一些坦克上。這種子彈同樣也被轉用於對敵低空飛機作戰的雙聯裝或四聯裝高射機槍上。KPV重機槍是當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一種機槍,只有20mm口徑的火炮可以與之相比,但這種火炮的尺寸和重量全都比它要大。  

  和英國、德國一樣,蘇聯也試驗了空中反坦克武器。起初,他們的努力僅限於用伊爾-2斯托莫維克(IL-2 StOrmovik)轟炸機進行轟炸和俯衝轟炸攻擊,結果並沒有取得完全成功,進而又試驗了火箭助推炸彈。最初他們打算使用這種炸彈攻擊堅固工事,但後來發現,用它對付坦克也有一定效果。而這種方法所存在的根本問題,跟其它方法一樣,依然是如何命中目標,一旦命中了坦克,無疑就會將其徹底消滅。幸虧伊爾-2型飛機是一種結構堅固並具有良好裝甲防護的飛機,因此能夠抵禦各種輕型步兵武器和輕型防空武器的猛烈攻擊,後來曾經決定倣傚斯圖卡(Stuka)飛機的方式,在伊爾-2上安裝2門口徑較大的火炮。當時在蘇軍中裝備著一種口徑為37mm的高炮,該炮是瑞典博福斯公司在戰前的一種設計。在作為高炮使用時,它利用一個容量為6發的彈夾進行供彈,而裝機後則改為用彈鏈供彈。這項改裝工作經過18個月的時間才告完成,這段時間似乎是拖得太長了,以致於裝載這種火炮的斯托莫維克飛機直到1945年初才開始服役,但這時,使用它的緊迫感已經大為減弱。伊爾-2型飛機並沒有馴服地接受架設2門火炮的方案。這2門火炮都採用彈鏈供彈,彈鏈上的載彈量,依據所執行的任務和燃油攜帶量的多少而有所差別,但總的變化範圍是在55發到80發之間。由於火炮和彈藥的重量相當大,結果使飛機變得異常遲鈍和笨重,而當火炮射擊時,飛機將發生偏航和搖擺,結果使瞄準線受到破壞。由於飛行員們不喜歡這種安裝方式,所以這種飛機並未存在很長時間。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0
1945年以後,像在其它國家出現的情況一樣,蘇聯的武器發展工作同樣也出現過停頓現象。到了50年代,蘇聯才出現了第一種肩射反坦克火箭筒,即RPG-2式火箭筒,它是介乎於美國「巴祖卡」和德國輕型反坦克火箭筒(Panzerfaust)之間的一種武器。它的戰鬥部伸出於發射筒口之外,在這一點上,它和德國的輕型火箭筒相同;但它用火箭推進,發射筒由射手扛在肩上,在這兩點上它又和美國的「巴祖卡」一致。在RPG-2式剛剛問世時,儘管它的精確有效射程並不比戰時的「巴祖卡」及其變型大多少,但它的戰鬥部威力卻相當高。大多數的蘇聯衛星國都採用了RPG-2,其中許多國家還在對RPG-2稍事改進之後,生產出了各自的變型。它至今仍在許多國家中服設,越共曾使用它同美國的裝甲車輛作戰。但對現代坦克來說,它的戰鬥部威力已顯不足,所以用它來對付坦克裝甲很少能夠奏效。RPG-2的替代者是RPG-7,這種武器要比RPG-2有效得多。從外表上看,RPG-2和RPG-7兩者之間並沒有很大區別,兩者採用的都是短髮射筒,並且戰鬥部伸出於發射筒之外,採用的都是肩射發射方式,使用的也同樣都是一種小型光學瞄準具,但RPG-7卻有一些明顯的改進。發射筒的後部擴大成喇叭形狀,在戰鬥部的後部有幾個向後開口的小型火箭噴管,當彈體位於火箭筒內時,這些噴管恰好露出發射筒口,因而正好對著射手的面部。火箭彈首先由無座力炮發射藥射出發射筒並開始飛行,但發射藥所提供的能量並不能使火箭彈飛行多遠。當火箭彈飛離發射筒一段距離後,彈體後方的火箭開始點燃,火箭彈所提供的推力可使彈體保持等速甚至加速飛行。這種在結構上顯然比較複雜的推進裝置曾經獲得了極大成功,它具備有三方面的優點:首先,它可以使發射筒發射時產生的尾焰相對減小,因而便於隱蔽;第二,它可以使火箭彈的彈道比較低伸,因而可以簡化射手操作;第三,它的射程明顯地大於許多同類的其它武器。而且它的戰鬥部也十分有效,這一點已被以色列人在1973年的10月戰爭中所證實。雖然RPG-7的實際破甲威力至今依然嚴格保密,然而看來蘇聯人已經在一個相當小的火箭彈彈頭空間內安裝了一種威力很大的空心裝藥,這種裝藥足以摧毀坦克。如此說來,單個步兵似乎只要蹲在自己的單人掩體內就可以捕獲到坦克,但問題在於,在捕捉到坦克之前他可能得先於坦克在掩體內等待很長時間。  


  像任何別的國家一樣,日本人對坦克的危險同樣充滿著戒備,甚至可以說較之其它國家更甚,因為他們一直在嚴密注視著歐洲各國並且在努力傚法他們。而「中國事件」也多少給他們在反坦克作戰方面提供了實驗機會。然而像其它國家一樣,日本人在投入戰爭時主要依靠的同樣也是兩種武器,這就是一種步兵用反坦克槍和一種輕型火炮,其中的反坦克槍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武器,但它和西方國家開始發展的型號並不相同,這種武器就是97式20mm自動反坦克槍,它是當時日本在武器設計方面最接近於進入獨創性的一種武器。根據最初的設計目的,這種武器應當是具有防空和反坦克的雙重用途,但由於兩種不同的用途對武器性能所提出的要求有所差別,因此,最後只得針對這兩種不同的要求,發展出兩種不同的武器,但兩者卻使用的是同一種彈藥。這種武器依靠火藥氣體和後坐力自動進行操作,由一個容量為20發的彈夾供彈,並且採用空氣冷卻方式。它安有一個普通的雙腳槍架,為了幫助個頭矮小的日本士兵,還在槍托下面安裝了一個單腳支架,這就使它非常容易固定和瞄準,但同時幾乎完全喪失了在方向上隨同目標轉動的能力。其彈藥威力並不特別大,據一份援引的材料講,它的穿甲能力,在200 yd(183m)的距離上是0.5in(17.7mm),對於20mm的口徑來說,這個數值似乎是低了一點。射手在發射這種反坦克槍時,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據一位曾用繳獲到的這種反坦克槍發射過很多子彈的人講,它的後坐力非常小,但在自動發射時槍身的移動幅度很大,以致使槍身可能會完全脫離原來的瞄準目標,並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目標都將會被槍口的濃煙所遮蔽。  

  這種反坦克槍,連同一個滿裝的彈夾一起,共重152 lb(69kg),這就使它成了在當時製造的同類武器中最重的一種武器。槍手班必需借助兩個特製的提把才能搬運它,而提把的形狀和一種大型的比賽用自行車把手非常相似,在單腳支架的前後備有一個手柄。這種反坦克槍的最大特點是只能進行自動連發射擊,這顯然是從對空射擊武器中直接繼承下來的,為了便於組織生產,在它的反坦克變型上並沒有增加單發射擊能力。對這種武器在使用與效能方面的評價,現在已經很難得知,人們不得不作出這樣的推斷:這就是,它在遂行反坦克任務方面,並未經歷過多少戰鬥。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0
97式反坦克槍的補充武器是34式37mm步兵炮,這種火炮本來就是打算既作為一般支援火炮使用,又作為反坦克火炮使用。它可以分解成若幹部件進行攜帶,也可使用車輛或騾馬牽引。它的性能指標到1941年雖然已經有點過時,但仍然不失是一種有用的武器,它是步兵營的裝備之一,並且整個戰爭期間一直都在服役,只是到了戰爭末期,由於日軍極其缺乏牽引車輛或騾馬,因此,戰場上才難得見到這種火炮的足跡。它的炮身可以在方向上轉動60度,為了在左手方向上能給炮手提供一個較大的活動空間,它的左輪可以在不脫離輪軸的情況下向外偏轉45度。除了這個新穎之點以外,它與當時世界上的37mm火炮並無很大區別,但它的初速已經達到2400 ft/s(732m/s),這就使它當時能以躋身於世界火炮技術的先進行列。它之所以一直被沿用到戰爭結束,並不是因為沒有性能更好的新式火炮加以取代,而是因為新式火炮的數量不充足,不得已只好讓37mm火炮繼續在部隊中服役。  


  跟34式配合使用的火炮是M1式47mm火炮,這種火炮出現於1941年下半年。M1式炮在當時來說是一種先進的設計,相對其尺寸而言,它的效能相當的高。它的缺點是,在它首批發往部隊的時候,口徑已經顯得太小,然而,對於這一點日本並未發覺,而且在1941-1942年的歷次戰役中,也並沒有因此而發生使人感到憂慮的情況。而到後來,當美國的「捨曼」坦克通過島嶼的灘頭向陸地發起猛攻的時候,可就完全是另一種情況。M1式也是一種發射6 lb重炮彈的火炮,它所發射的彈丸重量,與6 lb這個標準重量之差不超過幾盎司的範圍。它的身管相當長,但它的大架甚至更長,其炮架低矮,車輪輪距很寬,因為這種火炮沒有安裝炮口制退器,因此,為了保證火炮具有良好的射擊穩定性,所以採用上述措施是必需的。但為什麼日本人一直未在這種火炮上安裝炮口制退器,這始終是一個謎,因為設計良好的炮口制退器足可使後座力減小25%,在使用良好的炮口制退器以後,就能夠或者使火炮製造得更加小巧輕便,或者是利用現有的炮架得到更高的初速。然而,不管有無炮口制退器,M1式火炮在當時的同類產品中,都是一種性能優良的武器。它的初速已經達到2700 ft/s(824m/s),並且射速也非常高。射速之所以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採用了半自動機構,水平滑動炮閂,以及重量非常輕的彈藥。  


  在日本步兵師內,每個步兵團轄屬一個反坦克炮兵連,這個連名義上是裝備47mm炮,但實際上幾乎全都裝備的是僅有的37mm炮。反坦克炮兵連的火炮數量,依據不同的戰區和步兵團所承擔的不同任務而有所區別,但標準的裝備數量是6門,偶爾也有4門的情況。每個步兵師還管轄有一個獨立反坦克炮兵營,該營直接受師司令官指揮,原計劃在這個炮兵營內建制3個6門制的炮兵連,共裝備18門火炮,但到戰爭後期,由於火炮和人力缺乏,結果獨立反坦克營變成了獨立反坦克炮兵連,每個連裝備8門火炮。每個步兵團內還有一些建制炮兵,這些炮兵使用的是75mm野炮,這些火炮的型號雖然並不相同,但配用的全部是同一種彈藥。在每種型號的火炮上都配有一種反坦克彈種,因此,這些火炮偶爾也會被推到步兵防區內,作為近距離反坦克防禦使用。在執行這種任務時,這些火炮相當厲害,只是不便於隱蔽,而且一旦被摧毀,全團也就失去了建制的炮兵。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1
在太平洋諸島的作戰中,當美軍投入裝甲部隊上岸支援兩棲攻擊時,M1式火炮的弱點才被暴露得一清二楚。當時迫切需要生產一種比M1式口徑更大的火炮。在戰爭即將結束時,這種大口徑火炮確實出現了,而且這是日本在當時生產的所有火炮中,性能最為出色的一種火炮。這種火炮就是M90式75mm火炮。它能在1000 yd(914m)的距離上穿透「捨曼」坦克的前裝甲。有幾門配置在島嶼上的這種火炮,在它們被對方摧毀之前,確實工作得非常出色。就一般而論,這種火炮和M1式火炮類似,但由於它裝有一種與M1式不同而且頗為複雜的緩衝裝置,因此,它距離地面的高度相應地要高。這種火炮的性能非常好,以致曾經打算把它裝在坦克上,只是由於坦克炮塔容納不下,這個計劃才被迫放棄了。最後,又用它建造了一種自行火炮,可惜已經為時過遲,到日本投降之日(1945年9月8日),才有少數幾門發到部隊手裡。這種在各方面都非常現代化的火炮卻有一個奇異的特徵,這就是,在它的炮手班中有兩名乘員是面朝後坐在防盾前面的座位上行軍的。這種辦法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即已在西方國家中廢棄,但在日本的M90式火炮上,它又得到了復活。  


  日本人儘管採用了多種辦法,但在他們的武庫中並沒有別的專用反坦克武器。一旦戰鬥需要,所有的高炮都將被迫用於和坦克作戰。起碼有一次,在一個飛機場上,曾將20mm高炮從對空作戰任務中抽調出來,安裝在一輛簡陋的木製手推車上,用於和進攻的坦克作戰。至於位於散兵坑內的日本步兵,則很少有什麼有效的反坦克手段。1940年曾經為步兵生產了一種磁性地雷,它可以緊緊地吸在坦克的任一部位上。這種手段促使人們接受了這樣一種認識:這就是,向坦克投擲地雷將是消滅坦克的一種好方法——但作者本人並不這樣認為——然而,不管怎樣,磁性地雷還是值得稱道的。後來,大約是1943年,又出現了另外一些手擲式裝置。其中有一種就是一個裝在木質基座上的空心裝藥,外面用絲帶包裹著。為了產生空心裝藥效應,在炸藥內製造了一個錐形孔,並且安裝了一個簡易的著發引信。這種炸藥的有效作用範圍據稱是10 yd(9.14m),或者還要少一些。它不僅能將坦克徹底炸毀,而且也可以確保投擲手和坦克一起同歸於盡。同時,日本還仿製了德國的「尿盆」(Scheissbecher)槍榴彈,但它除了可以對付輕型裝甲車輛之外,實際上對坦克並未什麼作用。  

  日本人並沒有過份相信傳統的反坦克手段,他們將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到建立「坦克獵擊」小組上。這些小組平時單獨進行專門訓練,戰時才配屬給步兵排。坦克獵擊手能巧妙地滲入到盟軍防線內,特別是滲入到坦克夜間停車場內。他們也伏擊運動速度比較低或與步兵相脫離的敵方坦克,伏擊點大多選在淺灘或十字路口附近。依照規定,他們應當首先破壞敵方的指揮坦克,如果能夠發現它們的話。獵擊行動事先都經過周密的協同訓練,例如,一號士兵應當把一顆地雷扔到坦克履帶下面,而二號士兵應當通過將燃燒手榴彈扔在發動機蓋板上的辦法來轉移坦克乘員對一號士兵的注意力。還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就是直接把地雷推到坦克下面,具體辦法是,由一名士兵躺在和道路平行的長條形塹壕內,待坦克靠近時,利用一根長桿將地雷推送出去。  
  在沖繩島,起碼有一個日軍步兵連是僅僅被用炸藥包武裝起來的。步兵搭乘坦克前進,當接近盟軍反坦克炮時,步兵即跳下車使用手榴彈實施攻擊,或者在坦克火力掩護下清除雷場,或者前出攻擊進入他們防區之內的盟軍坦克。而將頭部伸出炮塔外面的盟軍坦克車長,隨時都有被專門分派擔任此項任務的阻擊兵射殺的危險。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1
還有一種更為原始的裝置,就是刺雷(Lunge mine)。其實它只不過就是一個在一根6 in(1.83m)長的長桿末端放置著的大型空心裝藥地雷,長桿插在位於地雷頂端的一個套筒內,長桿頂端安有一顆向外伸出的長釘。地雷內部安有一個雷管,雷管的放置要求是,如果長桿沿著套筒向內的位移超過2 in(50.8mm),長釘即能將雷管引爆。在雷管與長釘之間裝有一個保險銷,在保險銷拔出之前,地雷一直處於保險狀態。在空心裝藥的底部安有3只外伸的支腿,其作用是用以獲得最理想的炸高。這種刺雷的使用方法雖然簡單,但要求使用者必須具有奮不顧身的勇敢精神。當坦克前進到離操作手幾碼遠時,操作手應當首先拔下保險銷,然後站起身來衝向坦克,並象拼刺刀那樣,將刺雷刺向坦克。結果,炸藥在將「捨曼」坦克徹底炸毀的同時,操作手自己也將被炸得粉身碎骨。後來「捨曼」坦克很快就學會了對付這種刺雷的辦法,即沒有步兵伴隨,它們就決不越出雷池一步。

  日本人的另一種特產,是現場指揮起爆雷。當英國的第14軍於1944年進入緬甸平原並開始把日軍驅回到仰光時,他們才發現了這種新奇的反坦克武器。他們發現,在許多公路或土路的中間挖有很多小坑,坑口都經過精心而巧妙地偽裝,每個小坑內彈頭朝上放置著一發大型炮彈,有些坑道內放的則是航空炸彈。在每發的彈頭上安有一隻雷管,旁邊坐著一名一手環炮彈丸、一手緊握手錘的日軍士兵,待坦克行進至隱蔽坑上方時,士兵用手錘錘擊雷管,引爆彈丸,從而將坦克底部裝甲擊穿。根據記載,還有些日本士兵是將幾枚地雷捆在背上,然後爬到坦克下面或者迅速撲倒在運動的坦克下面,當地雷正好對準坦克底部中央時,迅速拉響導火索。還有一次,一名日軍軍官竟然獨自一人握著指揮刀向坦克衝去,在刺傷多名坦克乘員以後,他自己最後也死於非命。  
  對日本人來說,反坦克戰鬥是一種得不償失的,或者說是代價高昂的戰鬥。與蘇軍不同,日本人並沒有充裕的裝備,而他們所擁有的少量裝備又已大部無效。日軍步兵被迫採用的一些奮不顧身的自殺性手段,僅僅能夠用來對付在太平洋戰區的為數不多的坦克,如果盟軍能像在歐洲戰區那樣大規模的使用坦克,那麼,日軍就根本不可能會阻住它們。  

  蘇軍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他們面臨的是一種規模宏大、戰術熟練的坦克進攻。面對著這種形勢,蘇軍的回答並不是乞求於詭計,或致力於作戰手段的多樣化,而是集中全力大量生產結構簡單、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火炮。二次大戰結果證明,蘇聯的火炮取得了勝利,而德軍的坦克被戰勝了。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2
第六章 戰後的發展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他們將鍛劍為犁,鍛矛為鐮。 —— 舊約以賽亞書1945年以後,很少有錘鍛犁頭和加工鐮刀的跡象。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竭盡其能地保持著一支盡可能強大的軍隊。雖然在裝備方面少有進展,但起碼1945年時的裝備依然保留在戰鬥部隊中服役。這種狀況一直到朝鮮戰爭以前很少有所改變。然而,朝鮮戰爭爆發以後,人們在認識上發生了突變。首先,朝鮮戰爭突出地表明:武器裝備的發展研究工作,必須刻不容緩地持續進行下去;其次,朝鮮戰爭大量暴露了二次大戰時老式裝備的嚴重缺陷。這一點,在任何武器中,都不如反坦克武器表現得那樣突出。幸好美國已有一種3.5in(88.9mm)火箭筒,並且已經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可以立即投入生產,而用不著再中途校核設計。1954年以後,「北約」各國在近距離武器發展方面表現出了一種引人注目的樂觀情緒,而這種樂觀情緒跟第一種反坦克導彈發展計劃所取得的進展有直接關係。  

  美國的3.5in火箭筒已經成了「北約」各國陸軍的主要近程反坦克武器,它的聲譽,起碼在一定程度上說,是基於人們對戰時的「巴祖卡」效能的印象,而不是3.5in火箭筒本身的戰績。實際上,3.5in火箭筒以及其它許多反坦克火箭筒,過去以至現在仍然被人們稱之渭「巴祖卡」,但這只是一種通俗的稱呼,並沒有被軍事術語學正式採納。目前,數以千計的反坦克火箭筒,仍然繼續在世界各國陸軍中服役,自然,彈藥的供應肯定會有些困難。在任何火箭系統中,發射筒都只是一個非常次要的部分,而它的彈藥,換言之,也就是火箭彈,才是決定系統成敗的關鍵因素。  


  火箭發射筒的作用,僅只是在火箭彈起動初期,賦予其一定的運動方向,它既不承受發射應力,也不產生應變,而且也用不著導引彈丸旋轉。它可以用任何材料製作,只要求它在火箭彈通過時,不要燃燒起火,並且當火箭彈在筒內運動時,具有支撐火箭彈的強度即可。這種材料幾乎可以是壓制的紙板,然而,實際上,這些材料要比紙板強韌得多。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部隊生活——即士兵的行動,有其獨有的特點。一個用硬紙板造的火箭筒,在戰鬥中,也許保持不到2 min,就會被徹底壓碎。為了使其能夠適應戰場上的惡劣使用條件,火箭筒通常都用具有一定規格和足夠強度的金屬材料製作,其結果自然會導致戰鬥重量的增大。火箭筒的前後兩端要比中間容易損壞,基於這個原因,在原型「巴祖卡」的改進型上,前端炮口部裝上了一個喇叭口,而在尾部則用金屬絲纏繞了一層加固的座環。這些加固措施減少了火箭筒變形的危險性,因而曾被後來的許多設計所倣傚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2
由於發射火箭彈時,射手必需把火箭筒放在肩上,並且面部剛好與火箭筒並列,因此,射手射擊時,一直處於高度的易損狀態。這樣,對火箭筒設計所提出的一個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當火箭彈飛離發射筒時,不能向後噴射火焰。而在火箭筒設計中耗費精力最大的,就是必須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發生後噴火焰燒傷射手面部的情況。火箭彈的發動機必須在發射筒內燃燒完畢,這一過程是如此之快,以致幾乎是一種跟火炮發射完全類似的瞬間爆發現象,然後,火箭彈即像任何尾翼穩定炮彈一樣,飛出筒口,進入飛行軌道。儘管採用的是一種微型火箭,不會尾噴火焰,但仍然存在後噴的火藥氣體,並且能夠向筒口後方噴出幾碼遠的距離。這一點,常常被火箭筒的反對者們所引用,認為火箭筒在發射陣地偽裝方面,存在著嚴重困難。然而,在實際上,這僅僅是部分事實。因為後噴氣體存在的時間僅僅只有千分之幾秒,而且在戰場上很快就會消散。  


  火箭筒所存在的一個既無法避免又無法輕視的最大缺點,是它的炮口初速太低。而這才是一個真正嚴重的問題。絕大多數肩射火箭筒在發射時的初速,都低於500 ft/s(152.4m/s),這樣的初速所能達到的射程很小,通常小於100 yd(91.4m)。在這個射程上,火箭彈的飛行彈道還非常彎曲,如果射手不瞭解陣地到目標的精確距離,他就根本無法命中目標;如果目標正在運動,他還得計算出一個不小的提前量,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命中目標,就只能靠射手的運氣。如果既不知道目標的精確距離,又打的是運動目標,那麼,射手就可能是發發脫靶。  


  火箭筒本質上只是一種單發射擊的武器,但不時總有人試圖提供一些連發機構或自動裝填裝置,從彈藥尺寸和重量的角度看,這種想法並不很實際,可是這種或那種方案仍不時出現。這種情況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美國陸軍中一些具有革新精神的人,曾經將兩具「巴祖卡」火箭筒聯裝在一起,目的是使其具備連發能力,以提高命中機會。朝鮮戰爭時,這種想法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美國人在當地造出了一種四聯裝的3.5in火箭筒。但這種笨重的裝置並沒有打算作為反坦克武器使用,而是作為步兵排在局部地區專用的一種近距離支援武器,這種武器的價值,雖然也曾得到過承認,但當時也僅僅只是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壕進行過射擊。然而這種計劃具有—定的吸引力,以致在朝鮮戰爭結束之後不久,美國碧加汀尼(Picatinny)兵工廠就開始進行一種三連發的3.5in火箭筒的試驗。  

  這種新穎的佈局,是在普通發射筒的上方採用了一個箱形彈倉,火箭彈借助一個彈性供彈器壓進彈倉內,當下面的一發彈發射出去以後,射手轉動位於彈倉前方的曲柄手柄,另一發彈即落於發射筒內。發射筒的側面安有一個電器插頭,電器插頭跟火箭彈上的接頭相接觸,因而也就不再需要像一般火箭那樣,必需接到地線上。這樣,射手轉動曲柄的速度有多快,發射速度也就有多快。遺憾的是,這種裝置也存在著一些麻煩,其中,最嚴重的一點,是它時刻都在受到自炸的威脅。這種威脅是由正在發射的火箭彈所產生的火焰引起的,這些火焰能夠進入彈倉,並點燃下一發待裝火箭彈。這種系統,僅只依靠重力供彈,並且在彈倉與發射筒之間也沒設隔板。儘管幾乎全部火藥氣體實際上都將從發射筒後方噴出,但也足以能夠噴到彈倉後壁上,將下發火箭彈的發動機點燃。當然,這種情況並不是每次都會發生,而一旦發生此種情況,所形成的煙火場面,將會煞為壯觀。不過,坦率地說(或是在一定程度上坦率地說),連發火箭筒確實不是一種符合實戰要求的近戰武器。早在這種方案的研究工作鋪開之前,由於受到重量和尺寸的限制,多數人都已持否定態度。不管人們多麼渴望使火箭筒具備2連發或3連發的能力,然而用彈倉形式供彈,並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理想方法。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3
儘管火箭筒存在著上述缺點,但它仍然是為步兵提供的一種富有成效的反坦克武器,所以,在50年代中,數量驚人並且型號大同小異的火箭筒開始在世界各國陸軍中相繼投入現役。在隨後不久出現的一股反坦克火箭筒設計熱中,名列前矛的,是推出了「布林吉西」(Blindicide)火箭筒的比利時人。這種武器採用的是只有一根管子的整體式發射筒和傳統的擊發機構。它與3.5in火箭筒(奇怪的是,從來沒有人給這種火箭筒起個正式的名稱)不同,因為3.5in火箭筒採用的是長度可變的兩段式身管,一個管子可以插於另一個之內,為了行軍時便於攜帶;而「布林吉西」火箭筒則堅持採用一根整體式身管,這就意味著,相對於火箭彈的長度來說,發射筒的長度比較短,這進而也就意味著,當火箭彈離開筒口時,發動機仍在燃燒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所有出售的「布林吉西」火箭筒上,都安有一個由金屬製作、用以保護射手面部的面盾。它的擊發機構也比較別緻,因為比利時的設計師們對美國在「巴祖卡」系列中所採用的電發火系統明顯地缺乏信心。因此,他們在發射藥管的底部安裝了一個普通火帽。裝填動作完成以後,通過一個彈性彈夾,使火箭彈在炮尾內準確定位,使其既不能前移,也不能後移。長形擊錘被安裝在發射筒外部的一個轉軸上,並可以用手扳動;射擊時,擊錘轉向上方,錘擊火帽;發射藥點燃後,火藥氣流將擊錘吹回原位,從而為下一發再次扣動扳機作好了準備。使用這種裝置,重新裝填的速度非常之快,並且由於擊錘不在火藥燃氣流中停留,所以,它的燒蝕並不厲害。  

   「布林吉西」火箭筒是一種非常出色的武器,並曾向世界上很多國家出口。使英國陸軍感到惱火的是,他們曾在亞丁(Aden)遇上了這種武器,並且它已成了恐怖主義分子武庫中的主要裝備。「布林吉西」系列有多種口徑,其中最大的是100mm,這在當時的肩射武器中可能是最大的。如果口徑比這再大,它的火箭彈就必然需要一個更大和更重的發動機,反過來又要求有更長的發射筒。其結果必然是,這種只能由單人攜帶和隱蔽的武器,在尺寸和重量上大大超過戰術使用所能接受的範圍。即使是100mm的口徑,也已經超出了絕大多數國家所能接受的範圍,所以,「布林吉西」更為流行的口徑是83mm。  

  法國人通過「斯特安」(Strim)系列建造了一個優秀的火箭筒和火箭彈的體系,其中的最後一種型號,至今還在法軍中服役。「斯特安」系列採用的是十分普通的傳統式發射筒,它的第一種型號是50式73mm火箭筒,這種型號與任何別的型號幾乎完全類似,但它現在已經被更高級、毀傷威力更大的F1式88.9mm火箭筒所代替。在F1式火箭筒設計上,法國人最注重的,是使火箭彈流線型化和得到盡可能大的炮口初速。精確數據目前尚未透露,但它的有效射程是400m,對於火箭筒來說,這已經是相當好了。F1式火箭彈的彈體形狀,非常像是一發細長的野戰炮炮彈,彈頭呈銳尖的圓錐形。尾部有九片尾翼,彈體飛離炮口後,尾翼即自動展開,由於火箭彈在飛行中低速旋轉,因此提高了射擊精度。火箭彈裝在一個塑料包裝筒內,發射前,包裝筒插於發射筒尾部;發射後,包裝筒即被拋棄。F1式火箭筒的整個結構和使用過程,集中反映了老式傳統火箭筒的水平,後來的其它型號,似乎都還沒有超出它的範圍。然而,現在已經出現了能夠把火箭彈發射到更遠距離上的、比較理想和比較簡便的方法,蘇聯的RPG-7火箭筒已經顯示出了這種趨勢。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3
法國另一種更新的設計是APX80式火箭筒,它實際上是一種比F1式火箭筒尺寸稍小一點的無座力炮,但其性能卻比F1式火箭筒提高25%。從這種武器上發射出去的彈丸,依靠一個小型火箭發動機進行續航飛行,這一點,跟蘇聯的RPG-7所採用的方法相同,儘管這種方法還談不上是一種革命。在APX80上,火箭彈發動機是通過尾部的噴管向後噴射氣體。根據要求,它的80mm口徑的空心裝藥戰鬥部應能穿透最重型的坦克裝甲,並且據稱它的精度也非常好。這裡再次顯示出了,當前各國正在極力利用現代技術成果,使口徑較小的武器發揮出最大的效能。對反坦克作戰來說,如此小的一種武器,就能完成作戰任務,因而,考察它所採取的辦法,自然也就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在這些高級火箭筒中,無論哪一種,都既不是非常便宜,也談不上是一種真正的單兵武器。為了生產一種真正能由單個步兵攜帶和發射的火箭筒,法國陸軍正在試驗幾種非常輕便的型號。聖·埃蒂埃(MAS)兵工廠製造的A式火箭筒,實際上是一種微型傳統火炮,火炮的身管是一根一次使用的加固玻璃鋼管。分解以後,兩段身管的總長超過15 in(381mm);結合以後,插入膛內的長度不超過4 in(101.6mm)。發射筒即是火箭彈的包裝筒,發射筒的一端安有一個橡膠肩墊,另一端戴有一個炮口帽。發射筒上方的一個方盒內,安有一個簡易瞄準具,並有一枚柱銷,該柱銷就是火箭筒的扳機。製造廠商聲稱,這種微型火炮的有效射程為50m,但人們會同意,在不損傷射手肩膀的情況下,這種射程也就是它的最大射程。這是一種頗為誘人的方案。  

  西班牙人,由於其國防預算很小,因此,到目前為止的許多年內,不得不使用一些簡單的武器。西班牙人的制式反坦克武器,是根據美國3.5in火箭筒改制而成的一種變型武器,稱之謂「因斯特拉薩」(Instalaza)。「因斯特拉薩」與3.5in火箭筒的主要區別,似乎就在於它增大了初速和射程。這表明,西班牙人已經對火箭彈重新進行了設計。鑒於它的口徑比美國原型火箭僅稍有增加,所以,初速和射程增大還是可能的。  

  在對較遠距離上的目標射擊時,估測目標距離,是反坦克作戰中的一個最大難題。而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之一,就是在瞄準具上加裝測距機。加拿守大人首先在其被稱之謂「海勒爾」(Heller)的火箭筒上進行了這種嘗試。它的第一種型號出現於1956年,1961年以前,很少有什麼改進,這種型號一直到1967年前後,仍然在部隊中服役。「海勒爾」是一種設計簡單、性能良好的傳統型火箭武器。初速為715 ft/s(218m/s),這是當時已有火箭筒中的最高值。它的最大有效射程為300 yd(274m),然而,在450 yd距離上,仍然十分精確。但研製工作者們並不以此為滿足,他們還在發展比這更好的武器。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4
瞄準具是這種武器系統的核心,它包括一具基線長度為9 in(229mm)的合象式測距機。9 in的基線長自然達不到很高的精度,但安裝上它以後,在300 yd(274m)的距離上,可以獲得很高的首發命中概率,而在450 yd(411.3m)的距離上,它的首發命中概率還可以達到80%。  

  英國陸軍已經非常接近於採用「海勒爾」火箭筒,但在最後一刻,卻選中了瑞典的「卡爾·古斯大夫」,這使加拿大人大失所望。這兩種武器的性能幾乎完全相同,英國陸軍選擇後者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但加拿大貨幣的行情,或許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在東方集團中,蘇聯的設計一直是其它各國遵循的樣板。50年代,在火箭筒方面的樣板,就是蘇聯的PHT-2式。這只不過是一種簡單的火箭發射筒,使用的是一種相對其口徑而言顯然是尺寸過大的火箭彈。幾乎所有的蘇聯衛星國都根據這種有效但不惹人喜愛的裝備生產了它們自己的變型,並且各種變型又都有一些各自的特點,有的配上了一個光學瞄準具,有的則換上了另外一種三腳架或是手柄握把。但所有這些變型,都沒有偏離原有的基本設計,而且還可能全都發射同一種彈藥。儘管這後一點尚不能完全肯定,因為據說有幾種變型與蘇聯原型的口徑並不相同。然而,這一點並不重要,人們並不希望在這些國家之間必須交換彈藥。如果事情果真已經達到了這種地步——即一個國家軍隊的火箭筒所配的彈藥已經全部用盡,那麼,接著下一步,遠為嚴重的事態就會到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能夠補充到彈藥,也已經無法挽回敗局。  

  在戰後幾年裡,英國人對火箭筒的發展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熱情。其實,在40年代後期,在英國就已有人提出了兩項頗有意義的設計,因為那時「博尼」3.5 in肩射無座力炮顯然已經無法再繼續使用下去。「紅星」(Red Planet)即是這兩項設計之一,這是一種4.5 in(114mm)的火箭筒,可以在一個三腳架上發射,也可以放在士兵肩上發射,根據保存下來的一張照片使人有理由相信,相對其火箭發動機的尺寸而言,發射筒的長度可能有點短,因而火箭彈發射時噴出的尾焰很可能會噴到射手臉上。然而,這種武器並沒有超過模型階段。另一項設計是「紅雞」(Red Biddie),與「紅星」是姐妹關係,或許應該說是後者的姐姐,它的口徑是5 in(127mm),對於一種肩射武器來說,這樣大的口逕自然會令人望而生畏。根據這一方案,不久即演變出了一種無座力炮。即使這樣,它顯然還是有些過大。像「紅星」一樣,它也沒有超出模型階段的範圍。人們設想,口徑這樣大的武器並不能打算作為一種遠距離的交戰武器使用,而是用單人每次只攜帶一發大口徑空心裝藥戰鬥部,在對坦克所進行的一次性打擊中,能夠達到很高的單發毀傷概率。根據外形判斷,290 yd(183m)可能已經是他們所期望達到的最大射程,而在這個射程上仍然可以得到一個比一般要高的命中概率。  

  這兩種方案被放棄以後,英國人就沒有再進一步提出本國的設計,而在朝鮮戰爭一結束,就採用了美國的3.5in火箭筒。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4
戰後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的第二種趨勢,是發展反坦克槍槍彈。這種武器跟火箭筒一直是「攜手共進」的,並且事實上至今仍然如此。儘管在二次大戰中,小型步槍發射的榴彈的信譽很低,以致英國陸軍在1945年就已全部淘汰了這種武器,但有些國家在戰後依然堅持發展這種武器,因為它可以用只有幾盎司重的炸藥,給面對坦克進攻的單個步兵提供一種最後決鬥性的防禦。這種觀點的主要倡導者,是比利時的「麥卡」(Mecar)公司,他們早在1950年就已開始推銷他們的「埃奈加」(Energa)槍榴彈。憑心而論,麥卡公司的「埃奈加」確實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優秀設計。它的空心裝藥戰鬥部內裝有110 oz(3118.5g)多一點的炸藥,對裝甲板的作用,起碼象3.5in火箭筒一樣有效。而比當時仍然是許多國家制式裝備的「巴祖卡」更是有效得多。發射這種槍榴彈時,步槍手需在槍口安裝一個特製的接合器,這種接合器僅有幾盎司重,可以很方便地裝在口袋內攜帶,它的作用是作為榴彈的發射套筒。把榴彈裝在套筒上,並把發射藥筒裝進槍尾以後,射手即做好了全部發射準備。  

  使用這種裝備的最大問題,在於瞄準困難,並且彈丸飛行速度太低。在套筒上有一個用手指即可扳動的照門,照門上用一系列小孔表示不同的距離,而「準星」就是榴彈彈體時弧形線外緣。這種辦法,起碼也應當說是不精確的。練習瞄準是射手訓練中的一個最大難題,更為要命的是,由於榴彈的飛行彈道非常彎曲,所以,要求射手估測目標的誤差,不能超過幾碼遠的距離。儘管麥卡公司聲稱:「埃奈加」對125 yd(114.3m)距離上的目標射擊時,精度仍然很好,但對絕大多數的射手來說,能夠掌握的距離是75 yd(68.6m),而對50 yd(45.7m)的距離則更為可取。然而它能穿透200mm厚的裝甲板,儘管作為一種反坦克武器,看來有些勉強,但用於對付輕型裝甲車輛、工事、塹壕和掩體的武器,則是十分有效的。北約一些國家的軍隊,其中包括英國,已經採用了這種槍榴彈,英國引進以後,立即給它定名為No94式。  

   「埃奈加」取得成功以後,其它廠商立即步其後塵,截至1967年為止,在北約各國服役的、利用步槍發射的反坦克榴彈已經不下7種。追溯它們各自的歷史自然使人十分乏味,但值得強調的一點是,這些型號所採用的發射方式,跟「埃奈加」完全一樣。而到1967年,很多步槍在設計時就在槍口安裝了一個整體式榴彈套筒,因此也就不再需要另加一個接合器。這些榴彈的有效射程,幾乎都一樣,並且都很短,在破甲性能方面也都大同小異。然而與此同時,又出現了另外一種趨向,這就是發展尺寸更小的反裝甲榴彈。這種小榴彈既便於攜帶,又具有較高的飛行精度。槍榴彈小型化是為跟步槍口徑小型化(如0.223in——即5.66mm)的發展趨勢相一致,同時,也是為了實現這樣的想法,即要想使它們不受損壞,步兵就不能攜帶尺寸較大的槍榴彈。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5:14
步槍口徑小型化的趨勢,給槍榴彈設計師們帶來一個相當麻煩的難題,因為將後座力保持在規定限度之內這一點,是帶有強制性的。如以「埃奈加」為例,那麼,當用比利時的FAL步槍發射時,它所產生的後座力幾乎要比它用同一步槍發射普通子彈時大7倍。後座力的急劇增長意昧著,射擊時必須用支架把步槍支撐住,或者用繩子捆住槍體然後吊起來。而如此猛烈的後座負荷可能很快就會使目前被很多歐洲國家陸軍所重視的、重量很輕的0.223in步槍解體。從射手訓練角度看,猛烈的後座力也不會使人嚮往,因為它的射手只有經過相當程度的訓練,才能克服扣動扳機時所具有的那種使人不難理解的神經緊張感覺。對於比較小的榴彈,比較容易作到堅固,且又不致增加額外的重量。「埃奈加」槍榴彈必須保存在一個金屬容器內,以免其受到損壞,但現在有些公司(如FN公司)所生產的小槍榴彈已經可以放在皮製子彈盒內,而結果並沒有造成大的損壞。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它們對目標到底能有多大的破壞作用。於是,有人挖苦說,要想使一個如此之小的槍榴彈,能夠消滅世界上的任何坦克,看來只有使它擊中車長的眼睛時才有可能。  

  槍榴彈的黃金時代,目前幾乎可以肯定已經結束,在如此優秀的拋射式火箭筒已經大量湧現的條件下,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陸軍還在繼續使用它們。跟當時希望擁有的任何別的槍榴彈相比,美國的M-2式單發火箭筒,射程更遠,精度更高,而且戰鬥部的威力也更大。在當前的情況下,讓槍榴彈繼續在部隊服役的唯一可能理由,必定是因為它的造價較低。儘管這種說法可能會受到批駁。  

  儘管當前各國都想努力趕上美國,但仍然有許多國家,出於各種不同的原因——其中多半是財政上的原因——仍然繼續使用著十分陳舊的裝備。例如,在類似於西班牙內戰規模的戰爭中,只要具備適當的條件,並且具有機智和勇敢精神,原始的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Molotov Cocktail),仍然可以用來阻止裝甲車輛前進,並且能發揮良好的作用。在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在一些場合,曾經使用一些可能是最原始的手段,結果使蘇聯的T-34坦克退出了戰鬥。最成功的方法,是進行火攻,使坦克乘員窒息。將數桶汽油潑在坦克頂部,當坦克開至狹窄街道以後,再從另一所房子內,或是拋出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或是拋出蘸有煤油的燃燒破布,將坦克頂部的汽油點燃。顯然,利用這種古老的攻擊方法,迫使坦克乘員跳車,將是極為奏效的,坦克乘員跳車以後,再由埋伏在別的建築物內的阻擊手將他們擊斃。由於匈牙利人在布達佩斯的一條陡峭的卵石坡道上,澆注了大量的潤滑油,因此,起碼有2輛蘇制T-34坦克被消滅。這2輛坦克在失去控制以後,沿著坡道下滑,並且不由自主地一直滑進坡道下面的房子內。在那裡,它們又馬上受到了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的攻擊。  

  為了迷盲蘇軍坦克,在布達佩斯大街上還使用了煙幕彈。結果,這些坦克有的闖入障礙物中,有的衝到建築物內,在車體陷入困境、寸步難行、或是炮身插到某個方向、炮塔動彈不得的時候,預先埋伏好的匈牙利人,就立即開始用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進行攻擊。  

  倍受稱讚的美國106mm無座力炮,已經為大多數西方國家所採用,究竟有多少國家至今還不清楚,但它先後曾在「北約」的每一個成員國、南美洲幾乎每一個國家、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部隊中服役。各採用國在這門火炮上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主要是想把這種火炮安裝在各種各樣的車體上,但結果並非全都成功。法國的申納爾特(Chennavlt)公司,在50年代曾經生產了一種小型的雙人裝甲車,上面可以安裝一門106mm無座力炮。車體的外形極為低矮,高度不到3 ft(0.9m),所以2名乘員都是臥姿進行操作。它是一種履帶車,並且十分機動靈活,但馬力較小,並且沒有頂蓋,不能從上方給乘員提供防護。儘管存在著以上缺點,但它體現了一種頗有意義的設想。行軍時,炮身固定於2名乘員之間,炮口指向前方;射擊時,裝在支架上的炮身被向上抬高,並且可以繞軸做360度旋轉。原打算把它作為一種快速機動的火炮,使它能迅速到達步兵營防線受到威脅的地點,或是配屬偵察部隊,為其提供—種有效的反裝甲防護。可惜的是,法國陸軍並沒有買這種武器,從上述試驗中,倒是日本人從中受到了啟發,並且試製出了日本自己的變型車輛。  

  日本人的車型和法國的原型車非常相似,車體低矮,頂部敞開,2名乘員——發動機的功率可能也不足——安裝的也是2門火炮,但它的火炮口徑是75mm,而不是106mm。2門火炮安裝在一個特製的液壓支架上,液壓支架可以向上伸出幾英尺遠,並且能夠通過遙控裝置控制轉向,通過一具型號不明的潛望鏡進行瞄準。設計這種武器的目的是,發射時,車輛先隱蔽在遮蔽物後面,然後使火炮上升到頂端。這樣,既開闊了視野,又可以在安全條件下進行射擊。射擊後,火炮下降並收回,在敵人還未察覺炮彈來自何方的時候,車輛即已轉移。這個情況就像是,當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還在剛剛組建的見習生學校就讀的時候,他已經立即被搶走了。不用說,除了日本人外,別人不會這麼做。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1
七章 無座力炮的歷史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對於每一種作用都存在著一種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 艾撒克·牛頓讀者至此定已十分明白,製造一種有效的傳統反坦克火炮的巨大困難,就在於必須發明—些可以高速發射重型彈丸但又不致對火炮產生太大後座力的方法。不論是小彈丸以高速飛行,還是大彈丸以低速飛行,對設計者來說,火炮的後座力都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要提高穿甲威力,必然導致火炮重量的增加,於是,步兵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是跟一個笨重的大傢伙撮合到了一起。隨著重量和尺寸的迅速增加,火炮很快就超出了炮手班的操作能力限度,就像德國40式反坦克炮於1942年在蘇聯所遇到的那樣,沒有機械的幫助,炮手班根本無法把火炮撤離陣地。  


  無座力炮的理論並不是新的東西,工程師們已經對它探索了好幾個世紀。然而,隨著無煙火藥的大量使用以及火藥威力的迅速提高,對無座力炮的需要也就變得更加迫切。除了由一位著名的美國白癡所提出的彈性炮尾襯層之類想入非非的臆想之外——與此同時還有一些類似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唯一的解決辦法,似乎就是把2門火炮背靠背地放在—起並同時進行發射。這樣1門火炮的後座力可以跟另1門火炮的後座力相互抵銷,從而可以使2門火炮在發射時保持靜止。乍看起來,這種方案似乎十分荒唐可笑,然而它至今卻仍然是現代無座力炮的工作方法,自然是經過了一番改進。這種經過改進的方案是1910年由一位名叫戴維斯(Davis)的美國海軍指揮官發明的。他當時建議採用同一根身管和同一包發射藥向相反的方向同時發射2發炮彈,因而也就完全不再需要使用2門火炮或2個炮尾,他的建議的實質是將兩根身管合而為一,並且將2門火炮所需要的發射藥,在身管中央背靠背地放置在一起。這是一種天才的妙想,以至於一開始就取得了圓滿成功。戴維斯很快又通過在後方裝填一種大型鉛彈的辦法克服了同時發射2發同樣炮彈所帶來的問題。由於對大型鉛彈的最佳重量經過了精心選擇,因此,仍然可以使火炮在發射時不產生後座,而且鉛彈也僅只向後飛行很短一段距離。由於把這種武器作為地面武器吸引力不大,於是戴維斯轉而計劃把它作為一種機載武器。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所使用的飛機非常脆弱,以致於根本承受不了比機槍更大的其它武器的後座力。於是,美國海軍當時設想把戴維斯炮作為一種機載武器,用以遂行反潛巡邏任務。他們把戴維斯炮直立著架設在機頭內一個轉動自如的炮架上,並由一名專職炮手進行操作。身管上安裝一挺劉易斯(Lewis)槍作為試射槍,計劃是垂直向下射擊,並容許鉛彈一直向上運動超越機翼的頂部。雖然試驗非常成功,但裝備的數量卻很少,存在的主要問題大概是身管太長,它幾乎有9 ft(2743.2mm),所以在高速氣流中必定是很難控制。在機載炮架上進行一番嘗試以後,安裝戴維斯炮的計劃取消了,於是機載武器又繼續恢復使用跟步槍口徑相當的武器。  

  我們現在需要把故事轉向30年代的德國。當時,德國的克擄伯公司正在試圖尋找一種製造新式步兵支援火炮的方法,這種火炮應當能夠發射較大的彈丸,但重量又不能太大。於是,戴維斯原理又得到了復活。克擄伯公司的工程師們在經過一番推理以後認為,至於火炮向後拋射的配重採用什麼介質,這一點絲毫無損於大局——大型鉛彈只不過是可供使用的介質之一,而一定質量的氣體也應當同樣可以達到此種目的。當然,要想提供相等的動量,氣體的流動速度必須加快,然而實現這一點並無很大困難,只要使用一個尺寸適當的噴管,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得到解決。經過多次秘密試驗以後證實,這個原理是完全正確的。雖然彈丸的速度可能不高,然而這一點並不重要,因為彈丸的尺寸可以充分滿足使用者的需要。實際上,彈丸尺寸的大小,與其說是取決於能否發射,不如說是取決於能否攜帶。  

  在無座力炮中利用氣體作為配重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主要是因為氣體通過點燃發射藥的辦法可以很容易地產生出來。在經過一系列的試驗以後發現,氣體的比較合適的重量是彈丸重量的1/3。為了保持動量平衡,氣體的後噴速度就必需達到3倍於彈丸的炮口初速,但是這種要求並不苛刻,也不會招致多少麻煩。而後來通過進一步的試驗又發觀,如果氣體的流速高於3倍,那麼,藥室的側壁就會發生磨損與燒蝕。為了提高氣體的流速,採用了一個噴管或叫文氏管,它實際上是安在炮尾內的一個節流裝置,從炮尾內流出的火藥氣體流向後面的維形漏斗內。一定重量的氣體是由同等重量的發射藥經過燃燒而產生的,因此,為了得到相同的初速,克擄伯無座力炮藥筒內所盛裝的發射藥應當是普通火炮的5倍,在這五部分中,一部分用於推動彈丸向前,一部分用於推動氣體向後,另外三部分燃燒以後作為配重介質,由此即可實現戴維斯的無後座效應。這是克擄伯的工程師所完成的一項重大突破,因為在戴維斯炮中必須獨立地裝填三樣東西——彈丸、發射藥和配重;而在克擄伯火炮上則僅只需要裝填兩樣東西,而且這兩者可以像任何別的炮彈那樣,裝在一個普通的藥筒內,只是藥筒的尺寸要較為大些而已。  

  這裡存在著兩個難點。第一點,是發射藥只有在一定的壓力下才能正常燃燒;第二點,是使彈丸啟動比較困難。但這兩個難點都被克服了,採取的辦法是在藥筒底部開了一個通孔,以便使作為配重的氣體能夠向後面噴出,而這個通孔又用一個膠木隔板封閉著。火炮發射時,膠木隔扳由於受壓變形而將通孔封死,於是膛內壓力不斷增大,從而可保證發射藥完全燃燒,同時賦予彈丸以足夠大的推力,使其能夠沿身管開始向前運動,爾後,膠木隔扳碎片與顆粒狀的火藥殘渣一起飛出炮膛,它們在幾碼(1 yd = 0.914 m)遠以外就已對人員構不成什麼危害。此後,火炮即以典型的戴維斯原理進行工作:氣體向一個方向運動,彈丸向另一個方向運動,這也就是現代各種純粹的無座力炮的工作方式。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3
克擄伯公司的工程師們很快就又發現,並不一定非要使用象戴維斯火炮那樣一種位於身管中央的炮尾結構形式,將噴管直接安裝到普通炮尾的後端也並不費力。這又是一個驚人的進展,因為它意味著在無座力炮上可以採用傳統的火炮製造技術,因而也就用不著再安裝很多專用的機械加工設備。像在普通藥筒上一樣,他們也把火帽安在藥筒底部爆炸隔板的中心位置上,這就同樣大大簡化了彈藥的製造工藝。由於沒有後座力,所以炮架可以做得很輕,只要能以支撐火炮和瞄準裝置的重量就可以了。從一開始就有明顯的跡象表明,無座力炮將會首先提供給空降部隊和山地部隊使用。  

  德國研製的第一種無座力炮叫LG40型無座力炮(Leichtes Geschütz輕型火炮)。它的口徑為75mm,重量為320 lb(145.28kg)——也就是說只有同口徑普通火炮重量的大約1/6。它利用兩個摩托車輪作為火炮車輪,並且火炮可以分解成四個部分,這就使得傘兵可將其裝於空投容器內。它所發射的彈丸重10 lb(4.54kg),使用的是空心裝藥戰鬥部。空心裝藥很快就被證明是給予無座力炮設計師們的一種特殊恩賜,因為它不需要象普通穿甲彈那樣,為了能在裝甲板上穿孔,必須具有非常高的初速。對這種炮彈來說,唯一的要求是把空心裝藥送到目標上,爾後炸藥自己就能完成剩下的工作。人們之所以對空心裝藥發生興趣的第二個原因,是相對於尺寸而言,彈丸的重量較輕。LG40型無座力炮曾經在克里特(Crete)空降戰役中經歷了實戰考驗,並且獲得了完全令入滿意的效果。作為傘兵和特種部隊使用的一種專用武器,曾經進行過少量生產,但在克萊特戰役之後,由於空降兵和特種兵一直沒有得到多少作戰機會,因此,LG40型無座力炮也就沒有遇到適宜的環境以顯示它們自身的優越性能。在這種無座力炮中,曾經有一部分投入過北非戰役,其中有少量在被英國第8軍繳獲後,被迅速運回英國和美國,並且在這兩個國家中立即引起了濃厚的興趣。  

  繼LG40型無座力炮獲得部分成功之後,德國人對無座力炮的發展又採取了一些新的有力措施。為了研製口徑為105mm的新型無座力炮,合同書被接二連三地迅速發往克擄伯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克擄伯公司採取的辦法是將LG40型75mm無座力炮直接按比例放大,所不同的是變換了擊發機構的位置,將它安置於滑動式炮閂的上方。而在75mm無座力炮上,擊針安置在一個小的流線型炮閂內,而炮閂則安裝在一個位於火藥氣流中的徑向旋臂上。由於75mm無座力炮的底火位於藥筒中央,因此必需採用這種結構,但射擊時產生的快速熾熱氣流很快就會在擊針室內引起嚴重燒蝕,從而使擊針無法正常工作。在105mm無座力炮上,底火被置於藥筒的一側,擊針則安於炮閂的側壁上,這樣可以保證使噴管處於不間斷狀態,然而同時也意味著,裝填時,藥筒在炮尾內的放置位置必須跟炮尾側壁上的擊針恰好對正。為了保證實現這一點,在藥筒底緣上挖了一個刻槽,在藥室側面上安了一個鍵,當鍵跟刻槽對正時,即表明藥筒的裝填位置已經適當。這種結構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炮的裝填速度,但影響的程度幸而不大。萊茵金屬公司所設計的105mm無座力炮與克擄伯公司的設計非常相似,只有一點不同,就是它採用的是一種更輕、更窄的炮架,因此在射擊時,由於旋轉彈丸的扭矩的作用,炮架會向一側發生擺動,對於這一點,萊茵金屬公司並沒有採用加寬輪軸的方案,而是在噴管圓錐內部焊上了一組螺旋形葉片,螺旋形葉片可以產生足夠大的扭矩,從而可以使火炮在射擊時保持側向穩定。在這兩種105mm無座力炮中,無論哪一種都沒有投入大量生產,即使是少量生產的一些,也沒有主要作為反坦克武器使用。而真正主要作為反坦克武器使用的,是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另外一種無座力炮。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3
德軍曾經訂購過一批75mm無座力炮,但它的第一種型號並未獲得成功,於是轉為對LG40型75mm無座力炮進行改進,這就出現了LG43型無座力炮。LG43是一種非常輕便的火炮,只帶有一個簡單的三腳支架,全然沒有車輪。如果不包括彈重,它的全重僅有95 lb(43.13kg),整個火炮可分解為三部分:身管、噴管和三腳支架。裝彈時,通過轉動並解脫卡口式連接鎖,即可使噴管脫離身管,待炮彈裝入敞開的藥室以後,再將噴管與身管連接在一起,這種動作已經簡單到了無法再簡單的地步。它的擊針象105mm無座力炮一樣位於側方,炮彈和炮尾上相應的標誌對正以後,即表示已經裝填到位。其首批試驗型藥筒用硬紙板製作,而正式的生產型號則採用的是塑料藥筒,這也是克擄伯公司的又一項值得稱道的首創。這種無座力炮似乎並末生產多少,因為在戰鬥中連一門都未繳獲過,而且在保存下來的樣品照片上也看不到瞄準具。然而另外一種型號確實有一些曾經投入過實戰,它依然是一種75mm口徑的無座力炮,而且同樣非常輕便,但其裝填方式卻和獵槍類似,即裝填時使身管以耳軸為中心向前傾倒,炮彈裝入以後,將身管轉回原位並使其同噴管鎖接在一起。這種火炮的開閂與扣動扳機的方式跟獵槍完全相同,既簡單迅速,又十分可靠。  

  這種75mm無座力炮僅只生產了很少一部分,這是因為,在當時無座力炮的主要競爭者——反坦克火箭筒已經開始問世,而火箭筒所使用的發射藥比無座力炮要少。由於從1943年起,德國的火藥供應已經十分緊張,再加之經濟等其它方面的原因,所以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了不少頗有前途的設計項目。跟75mm無座力炮一樣,105mm無座力炮也被取消了,這就使德國步兵喪失了回頭來看可能是那時能夠提供給他們的最好的和最有發展前途的武器系列。如果1942年,在蘇聯境內的德軍能有幾百門105mm反坦克炮,那麼蘇德戰場的形勢就有可能大為改觀;如果1944年,德軍能在法國部署數百門無座力炮,那麼跨越法蘭西北部的盟軍所遭受的損失,肯定會比後來的實際要大得多。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4
但是,德國人卻把自己的信念部分地轉向了另一種無座力炮,這就是「輕型火箭筒(Panzerfaust)」 [ markgraf註:「輕型火箭筒(Panzerfaust)」和下文中「重型反坦克火箭筒」(Panzerschreck)常譯作「鐵拳」和「坦克殺手」。 ] 。有關這種武器的情況本節在前一部分中已經作過敘述,這裡僅僅是將其作為此種原理的一個實例再加以引用。「輕型火箭筒」可能是對無座力炮的一種最淺顯的應用,它所使用的發射藥就是黑色火藥,黑色火藥裝在一個附加於彈丸底部的硬紙管內。發射管就是一根簡單的直壁式圓管,發射管後部既沒有噴管也沒有隔板。並且在設計時就沒有考慮再進行二次裝填,打完第一發之後,要求射手立即扔下發射筒就地隱蔽起來。這種武器在射擊時將產生大量的火焰和煙霧,特別是尾端更為嚴重。它的彈丸也只能以非常低的速度和非常彎曲的彈道搖搖晃晃地飛抵目標。儘管具有以上缺點,但它卻可以完成反坦克作戰任務,因而仍然被大量的生產和裝備。德國人之所以對這種武器產生興趣,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它僅需要很少一點稀有的金屬材料。  

  在英國,在幾乎整個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座力炮的發展工作幾乎都掌握在一個人的手裡,這個人就是丹尼斯·博尼(Dennis Burney)爵士。這是一位富有才幹和長期從事發明的歷史人物,他所發明的東西,上到空中飛船,下到地面上的小汽車。大戰剛已開始,博尼就已看到,反坦克火炮的唯一出路,就在於必需找到一些減小後座力的方法。他遵循戴維斯原理,獨立地得出了跟德國克擄伯公司的工程師們所得出的同一結論。根據這一結論,他製造了自己的第一種無座力炮,這是一種四膛的鴨式火炮(4-bore duck gun),利用一根焊接於炮尾側面的簡單的導管,將火藥氣體導到炮尾後面。這種方案獲得了成功,並且從那以後又接連對這種系統進行過多次改進和擴大,但無論怎麼改進,他都始恪守著一條原則,就是炮尾閉鎖裝置始終保持不變,而火藥氣體必需經過藥室的側方,轉個彎子拐到炮尾後面。他堅持認為,這種辦法可以簡化火炮的生產,因為傳統的火炮結構完全可以不作任何變動,唯一需要的是在藥室側面再加上一組噴管。這倒是千真萬確的,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卻把無座力炮重量輕這個根本優點喪失了。再者,博尼所設計的無座力炮的所有部件都需要經過專門製造,從而使它的論證方案受到了挫折。  

  博尼所設計的第一種實用武器是20mm的單發火炮,它的初速異乎尋常的高,達到了2850 ft/s(868.7m/s)。根據設計者的意圖是想把它作為一種反坦克武器使用,但這時已經是1942年,20mm口徑的火炮對於反坦克作戰來說,早巳不再具有任何價值。後來,博尼又根據這種單發火炮重新研製出了一種變型,這種火炮或許對反坦克作戰具有一定的用場,但英國陸軍部並未將此項計劃堅持到底。於是,博尼又用了2年的時間轉而去研究野戰炮和榴彈炮,一直到1944年,他才又重新回到反坦克武器領域,並提出了兩種比較切實的反坦克武器設計,其中的一種跟陸軍部的想法相一致,因此被批准進行研製。這是一種肩射的3.45in(88mm)火炮,它與發射25 lb(11.35kg)重炮彈的火炮的口徑完全一致,即都是88mm。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一些口徑相同的武器總會不約而同地在世界上突然同時問世,回味起來,這可真是件咄咄怪事。如果不考慮彈丸,這種肩射火炮的全重為75 lb(34.kg);如果考慮彈丸,尚需再增加16 lb(7.26kg)的重量,因此使用它的射手必需具有健壯的體質。它的身管長度接近5 ft(1254mm),放在射手肩上很難保持平衡。如果它能得以投產的話,無疑會給它配備一個三腳支架。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4
這種火炮安有四個噴管,或者像博尼本人所說的那樣,是四個噴射器,噴管由藥室向外伸出。它的藥筒,如同所有使用復合噴管的設計一樣,在側壁上刻有通孔,以便使火藥氣體逸出。為了保證達到一定的初始壓力,在藥筒內壁襯了一層很薄的黃銅襯墊,當藥筒內的壓力達到一定數值時,這些黃銅薄片即可從側壁上的通孔中飛出。這種原理至今仍然還在應用。除了側壁上刻有通孔外,藥筒的結構跟普通藥筒完全一樣,即在藥筒底部的中央安著底火,並且所用黃銅材料的規格也跟普通火炮一致。這也是博尼爵士本人十分欣賞的一個重要特點,因為這樣一來,對於當時已有的彈藥生產設備就不需要再作大的變動。有人覺得,採用側向噴管比較安全,理由是它的黃銅片不會向後方飛出,而如果使用中央噴管,則塑料隔板的破片則肯定會從後方飛出。這種想法似乎頗有道理,但實際上則顯然是荒謬的。因為塑料片的飛行距離很近,而衝擊波的作用距離甚遠,一個人在還沒有接近到能被塑料碎片傷害的距離以前,它可能早就已經受到了衝擊波的嚴重傷害。事實上,對這種火炮來說,真正嚴重的問題是在其噴管側壁上所發生的磨損與燒蝕。由於迫使高速流動的熾熱氣流急劇改變方向異常困難,從而必然會對噴管內壁產生嚴重的磨損與燒蝕。雖然博尼火炮可以通過旋下並更換身管的辦法部分地克服這一缺點,但這畢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博尼炮上,藥室內的峰值壓力最高只有1.5t,這自然是一個很低的數值,因此,它的初速僅為555 ft/s(169.2m/s),彈道自然也十分彎曲。從能否成功地跟坦克進行作戰這個角度講,博尼火炮的射程估計會受到非議,要求的射程是300 yd(274.2m),而它可能剛剛能達到這個要求,由於彈丸飛完這段距離起碼需要2.5s時間,所以要想命中一輛運動中的坦克,就要求射手必需對距離和方向提前量作出準確的判斷。  

  博尼肩射火炮之所以能夠得到採用,主要的原因在於它的彈藥,而這種彈藥在以後的絕大多數設計中,曾經得到過廣泛應用。由於博尼本人從不相信空心裝藥的作用,所以在他所設計的反坦克彈藥中,從來也沒有採用過這種結構(現在看來,丹尼斯·博尼爵士的看法,確實是與眾不同)。作為一種替代方案,他採用了一種薄壁彈丸,彈丸內可以最大限度地盛裝塑性炸藥。命中裝甲的瞬間,彈丸殼體破碎,塑性炸藥擴展成像是一塊大的生麵團,牢牢貼附於裝甲表面,幾分之一秒後由專用引信起爆,炸藥可以將裝甲震碎,但不能在裝甲上形成穿孔。設想的結果,是在裝甲內壁上震下一個凸塊,並使裝甲內壁呈現剝落,震下的裝甲凸塊和剝落的裝甲碎片可以極高的速度在乘員艙內反覆碰撞,從而使乘員和設備遭到嚴重破壞。這並不單純是一種設想,實際上也確實可以取得此種效果。同時,炸藥爆炸所形成的震撼作用,也足可以使大多數坦克乘員喪失戰鬥能力,因而也就不再需要把別的拋射物投入車內。這種原理至今仍在沿用,只是現已被命名為「碎甲彈」。在博尼炮上還配有一種高爆榴彈,射程是反坦克彈種的2倍,它的主要用途是破壞混凝土工事和機槍掩體。  

  丹尼斯·博尼緊接著進行的下一個設計項目,是營屬反坦克炮,這裡他依然是沿照歷史發展的慣例來選擇自己的火炮口徑,這一次他選用的口徑是3.7in(94 mm),跟一種高射炮的口徑完全一致。事實上,這種所謂的新型營屬反坦克炮,只不過是一種放大了的3.45in火炮,所不同的是身管按照一定比例作了加長,初速也相應地有了提高。按照原定計劃,是想用這種火炮同時取代發射6 lb重炮彈和發射17 lb重炮彈這兩種火炮。同時,由於377 lb(171.2kg)的全炮重量可以全部放在兩個車輪上,因此,看來這種火炮似乎是一種頗為新穎的設計。遺憾的是它的重量太輕,經過多次試驗以後發現,在炮架和大架上有許多部位由於發生變形而出現了裂紋;同時,火藥氣體對身管的燒蝕情況也比預料的要嚴重。於是,3.45 in和3.7 in兩種火炮的研製工作陷入了困境,整個試驗從1944年一直拖到1948年,最後,仍然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4
以上兩種反坦克炮,僅僅是丹尼斯·博尼爵士所發明的火炮中的一小部分,但在所有這些設計中,除了一些具有明顯價值的部件曾被軍方採用之外,沒有任何—種完整火炮曾被軍方正式採用過。最後,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年以後,才有一種火炮被接受投入現役,而且還是一種經過大量修改的型號。這種火炮在開始是作為一種4.5 in(114.3mm)無後座力的近距離支援火炮而設計的,配用的也是當時炮兵所裝備的4.5 in制式彈藥,它所採用的依然是使用多個側向噴管的博尼原理,但噴管被置於炮閂的最後方,放在這個位置要比放在最前方磨損或許要小一些。它的炮架異常堅固,並且設置了一個用以保護炮手安全的鋼質防盾。這種火炮的發展工作一直堅持到最後,直到1950年,它才作為第一種營屬反坦克炮——或者說「巴特」 [ 原作者註:「巴特」(BAT)——是英文「營屬反坦克炮」的縮寫。 ] 系列的火炮而出現,並且,一直到1963年,它才正式被批准下發部隊。而且,在這幾年當中,這種火炮又已經歷了相當的變化。  

  營屬反坦克炮「巴特」使用的是單個噴管,噴管安裝在炮閂後面,它的安置方法跟德國的LG40型無座力炮相同。藥筒的底部有一塊塑料隔板,但在藥筒側壁上並沒有安裝偏置的側發火帽,它的點火動作由電傳火管完成,電流可以通過藥筒內的一個專用條帶進入電傳火管內。炮架和車輪既大又重,結果火炮的全重達到2200 lb(998.8kg),這雖然比同口徑的普通火炮要輕一些,但要想能在陣地附近進行機動,這個重量顯然還是太大。它的口徑已經達到120mm,僅彈丸就重達28 lb(12.7kg),一發全備彈重達60 lb(27.2kg)。這種炮彈纖長而脆弱,敲打或震動都足可使彈丸軸線偏離中心位置,從而妨礙裝填;或者使藥筒的側壁產生凹陷變形,同樣造成裝填困難。在這些缺點被克服之前的幾年內,炮彈必須放在一個堅固的鋼製包裝筒內進行保存,位於包裝筒內的一發炮彈的重量達到100 lb(45.4kg)。重量如此之大的巴特火炮及其彈藥自然不可能用吉普車進行牽引,於是不得不使用一噸重的卡車。就其車輛尺寸、炮手班人數,隱蔽難易程度和全重而論,這種營屬反坦克無座力炮並不比發射17 lb重炮彈的火炮具有多大優越性,但它有一個巨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發射一種致命的彈丸。120mm口徑的碎甲彈足可以對坦克造成驚人的破壞:履帶可以被打飛,就像紙做的一樣,所有的玻璃鏡塊可以全部被震碎,坦克外部的全部附件可以無一例外地發生移位。在坦克內部產生的效果雖然難以描述,但是,即使不考慮被震碎的裝甲碎塊在艙內的碰撞作用,也幾乎肯定會對乘員和設備造成致命的殺傷和破壞,更何況通常都必然要產生大量的裝甲碎片,而且碎片的尺寸也相當之大。  

  繼「巴特」營屬反坦克無座力炮之後,緊接著又出現了一種重量比較輕的、被稱之謂「機動型的營屬無座力炮」,簡稱為「莫巴特」(MOBAT)。在這種火炮上所進行的一項最大改進,是與身管並列安裝了一挺「布朗」(Bren)型輕機槍。利用「布朗」機槍進行試射,可以使火炮射手獲得這樣的信念:即他雖然正在進行射擊,但並不致於暴露他們擁有大口徑火炮這一事實。炮手根據試射槍所發射的曳光彈即可將火炮身管瞄向目標,而一旦曳光彈命中了目標,他就可以開始發射火炮,從而可以保證獲得很高的首發命中概率。「莫巴特」可用「流浪者」汽車牽引。雖然它依舊保留著一個全然沒有必要的炮尾和一根沉重的身管,但它仍不失是一種性能良好的火炮,並且至今仍在服役。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5
正是在這個時候,「莫巴特」又被「翁巴特」(WOMBAT)無座力炮取代了。「翁巴特」是一種全新的設計,與前者相比,除了使用的彈藥相同而外,二者很少有相同之處。「翁巴特」這個名字是一個動物學上的名詞——即澳洲「袋熊」,而不是英文字母的縮寫。它的全重僅比「莫巴特」身管的重量稍重一些,炮架輕便而細長,有點仿照德國LG40型無座力炮的樣子,並且安有兩個較小的車輪,以便人力推拉火炮時使用。此炮通常是由作為其運輸工具的「流浪者」牌汽車搭載。身管用優質合金鋼材製造,因此,與其尺寸相比,重量顯得很輕,但實際上,它的身管的重量已經佔到全炮重量的大約2/3。炮尾完全是重新設計的,原來那種笨重的滑動式炮閂已被取消,在炮閂位置上安了一個簡單的圓環,圓環用以安裝噴管,並借助鉸鏈連接在身管上。開閂時,圓環轉向測方,關閂時,借助於卡口式連接裝置與身管連接在一起。炮身在方向上的轉動,由依靠在炮尾上的炮手通過身體轉動進行控制;高低上的轉動,則通過轉動手輪實行。這種無座力炮幾乎跟德國無座力炮系列中的最後一種一樣簡單,但卻遠為有效。兩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瞄準裝置。「翁巴特」上的瞄準裝置是一挺0.5 in(12.7mm)的試射槍,試射槍所發射的子彈的彈道與120mm炮彈的彈道相匹配,所以,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試射槍子彈能夠命中目標,炮彈也必然會命中目標——而不會出現脫靶現象。  

   「翁巴特」並沒有安裝用以保護炮手的防盾,而且對它來說也沒有這種必要,因為它很容易進行偽裝和隱蔽,而且火炮全重僅只600 lb(272.4kg),由3名炮手所組成的炮手班很容易就能進行機動。它的一發全備彈的重量大約是火炮全重的1/10,而一發彈丸的重量大約是火炮全重的1/20。這個比值雖然還不是最高記錄,但它依然可以顯示出這種火炮所具有的驚人性能。隨著有關「翁巴特」無座力炮的介紹,英國無座力炮的發展歷史也就接近了尾聲。隨著反坦克導彈在技術上的進展,再繼續生產營屬無座力炮系列的新成員看來已經不大可能。  

  美國著手設計無座力炮的時間比英國要晚得多,然而這也使得它能以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上開展工作。美國開始研究無座力炮,是受到從西非沙漠繳獲的1門德制LG40型105mm無座力炮啟發的結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耽擱之後,美國生產出了一種幾乎跟LG40型105mm無座力炮完全相同的仿製品,所不同的是,它配用的是美國自行研製的105mm炮彈。與此同時,步兵也開始要求把這種原理應用於反坦克火炮,到1944年下半年,第一門應用這種原理的反坦克炮已經投入試驗,這就是57mm反坦克炮。其身營長5 ft(1524mm),全炮重40 lb(18.2kg)。這種57mm無座力炮跟當時其它一些無座力炮的主要區別,在於它的藥室和噴管構造。它的藥室是一個擴大了的圓筒,藥室內壁和藥筒之間留有大小適度的空間,藥室前端逐漸變細,然後插入身管,彈丸即容於其內。藥室後部被一個圓形平板所封閉,圓形平板上環繞著輪緣,開有扇形孔,並通過卡口式連接裝置同炮尾連接在一起。像博尼無座力炮一樣,57mm無座力炮藥筒的側壁上同樣開有許多通孔,所不同的是,57mm無座力炮上開的孔數很多,但孔徑很小;而博尼無座力炮上炮彈的孔數很少,但孔徑很大。射擊時,火藥氣體首先充滿藥室內的空間,然後通過炮尾封閉平板上的通孔向後衝出,由此形成與後座力相等的反作用力。咋一看來,好像在發射最初幾發之後,封閉平板必然會被燒燬,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封閉平板在火藥氣體的沖刷下幾乎沒有什麼磨損和燒蝕。  

  首批生產的57mm無座力炮具有一種別具一格的特點,而這種特點在後來的其它火炮上並沒有再現過,這就是在其彈丸的彈帶上預先刻有用以跟膛線相配合的溝槽。採取這種措施的目的是試圖減小彈丸在膛內運動所需要的壓力,並且對因發射裝藥不均勻和藥溫變化所引起的初速跳動加以平滑。事實上,這兩種目的一個也沒有達到,唯一的結果,是使裝填手的工作更加複雜,因為裝填手在裝彈時,只有通過「感觸」才能使彈帶上的溝槽對正炮身上的膛線。正如我們已經知道的那樣,為了保證發射藥能夠正常燃燒,膛內必需具有一定的初始壓力,而刻制溝槽這種促使彈丸順利起動的措施,對這一點並不會提供助益。然而,不管怎麼說,除了在彈帶上預先刻制溝槽這一點不夠理想之外,這種57mm無座力炮仍然是一種成功的武器,到目前為止,美國的部分國民警衛隊仍在繼續使用,而且幾乎在東南亞所有國家的陸軍中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中國也仿製了這種火炮,並將它使用於朝鮮戰場,但在後來的越南戰爭中又曾被美軍繳獲過。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5
57mm無座力炮的原型曾被大量訂貨,並已也是二次大戰中曾被使用過的少數幾種無座力炮之一。它曾被使用於太平洋戰場上,在戰爭結束階段,特別是在菲律賓群島戰役中,它主要是用作步兵的一種近距離支援武器。這種火炮在戰場上所遇到的坦克,如果說有的話,恐怕也是為數寥寥,但實戰證明,這種火炮確有其使用價值。因此,美國又立即制定了兩項發展計劃,首先,是為57mm無座力炮發展多種彈藥,包括榴彈、白磷煙霧彈和榴霰彈;其次,是在57mm無座力炮的基礎上發展一種更大的型號,這就是75mm無座力炮。75mm無座力炮也配有比較完整的彈藥系列,但它在非律賓群島戰役中卻很少得到使用,而在後來的朝鮮戰爭中卻曾經大量地參戰。它同樣也為東南亞各國所採用,這也包括中國。中國得到這種武器以後,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對美國這個原發明者進行了回敬。75mm無座力炮比57mm無座力炮銷重一些,全重達到114 lb(51.8kg),但與其彈丸尺寸相比,這個重量仍然顯得很小。它通常都使用一個帶有輪子的三腳支架,並安有一個高低機。  

  同英國一樣,戰後,美國在無座力炮方面的研究步伐也幾乎已經減緩到了停滯不前的程度,然而還沒有完全止步,因為在朝鮮戰爭之前的蕭條年代裡,也還曾經出現過兩種新型無座力炮。第一種,是90mm無座力炮,它比75mm無座力炮要輕而且體積更小,但兩者所使用的彈丸尺寸卻幾乎一樣。90mm無座力炮計劃是完成另外一種任務,即步兵排的防禦任務,因此,它的射程只有作為連、或者甚至作為營用火炮的75mm無座力炮的一半。90mm無座力炮被作為一種留用裝備至今仍在繼續服役。奇怪的是,亞洲各國卻從沒有採用這種武器,這或許是由於美國沒有把任何一門賣給信仰資本主義的中國人,而信仰共產主義的中國人則一門也沒有繳獲到。將重達34 lb(15.4kg)的90mm無座力炮放在肩上,自然不會使射手感到輕鬆,但它相當堅實,能經得起各種碰撞和摔打。  

   1945年,美國將75mm無座力炮按比例放大成為105mm無座力炮,生產這種樣炮的目的是打算將其作為一種制式營屬火炮。但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這項計劃一直都是停留在紙面上,朝鮮戰爭爆發以後,才匆匆忙忙開始組裝,直到戰爭末期才付諸戰場使用。由於下述種種原因,因此,它是一種難中人意的設計:首先,它的耳軸過於靠後,因而需要設置彈簧式平衡機;其次,全炮重量太大;第三,炮上沒有安裝試射槍。於是,不久就又出現了一種口徑完全相同的改進型號,這種型號並沒有被命名為M2型,也沒有給它以類似的名稱,為了避免與其原型發生混淆——因為兩者的口徑完全相同,索性決定在叫法上給它換個口徑,於是,著名的所謂106mm無座力炮即應運而生。  

   106mm無座力炮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並且理所當然地幾乎被西方世界各國的陸軍所先後採用。它很輕,火炮全重僅為485 lb(220.2kg),可以把一發威力很大的破甲彈丸發射到1000 yd(914m)甚至更遠的距離上。它配有一挺0.5 in(12.7mm)口徑的試射機槍,可以確保彈丸首發命中。從吉普車上卸下以後,它的機動性能比英國的「翁巴特」要差些。但如果需要,它可以分解成兩大部分由炮手班進行短途搬動。奧地利陸軍採用這種火炮以後,曾經為它設計了一種專用炮架。這是一種帶有兩輪的炮架,大架很短,整個火炮堅固耐用而且比例諧調。經過這番改裝之後,106mm無座力炮即可牽引在吉普車後面沿崎嶇不平的道路高速行進。進行這種改裝的目的,為的是想使這種火炮能由奧地利陸軍所裝備的多種不同的車輛進行牽引,而不僅只限於一種專用吉普車。就目前所知,還沒有看到別的國家採取過類似的作法。50年代,美國海軍陸戰隊曾將6門106mm無座力炮架設在他們當時使用的輕型坦克的炮塔上,其目的是在重量增加不大的情況下,大幅度地增強火力。他們把這種怪物取名為「奧圖斯」(Ontos)。它的唯一的一次使用是在1964年的多米尼加共和國,當時,美國海軍陸隊在一怒之下,曾經用它來向隱藏有狙擊手的房屋內噴火。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6
對無後座力原理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另一個國家是瑞典。瑞典一直是技術領域的先驅。瑞典人開始研究無座力炮的時間大致和英國相同,並且跟在英國一樣,它是由一位名叫胡格·艾布拉姆森(Hugo Abramson)的工程師設計出來的。他在1941年展出了一種口徑為20mm的單發無座力炮,隨後,在2年之內,它的一種改進型號即被軍方正式採用加入服役。這種武器採用的是單一噴管,這跟德國的LG40型幾乎完全相同,為了裝填炮彈,整個噴管需借助於一個安裝於側方的銷軸轉向一側,裝填之後,通過一個掛鉤式手柄將噴管固定到原來位置。火炮的身管很長,這就使得彈丸可以比較充分地利用發射藥的能量,得到比較高的初速,在當時研製的無座力炮中,它的初速是最高的,達到2950 ft/s(899.2m/s)。擊針位於噴管中央,借助外部的一根擊發槓桿進行操縱。這種火炮設計得非常好,加工也十分精細,唯獨口徑太小。1943年還曾試驗過一種37mm口徑的無座力炮,但中途即告停止。1946年又開始研究一種新的型號,這就是現在已經名聞遐彌的卡爾·古斯塔夫(Garl Gustav)84mm無座力炮。  

   「卡爾·古斯塔夫」在1949年被瑞典陸軍正式採用,並且自那時以來,它的結構形式一直保持到現在。它已被全世界很多國家的陸軍所購買,尤其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現代輕型反坦克武器中的一個驕驕者。這是一種身管比較短的無座力炮,帶有一個單一的噴管,採用的是跟M42式20mm無座力炮一樣的擺動式炮尾。藥筒上有一個可以被吹掉的塑料隔板,底火位於藥筒一側。為了確保裝彈時底火能和擊針位於一條線上,在藥筒底緣上刻有一個缺口,而在藥室上則安有一個凸筍,這種結構形式跟43式克擄伯公司的105mm無座力炮完全一樣。在夜暗條件下,裝彈可能要麻煩一點,但只要經過訓練,也並無多大困難。火炮用高級合金鋼材製造,加工精細,表面光潔度很高,堅固而又可靠。但這種武器現在已經顯得有些過時,並且跟它的32 lb(14.5kg)的重量相比,350 yd(320m)的有效射程也顯得有些偏小。  

  瑞典還有一種口徑更小,可以堪稱是「卡爾·古斯塔夫」的小兄弟的無座力炮,這就是「米尼曼」無座力炮。它是沿襲德國「輕型火箭筒」(Panzerfaust)而製成的一種拋射式武器,但射程比較遠,精度也比較高。它的身管採用經過纏繞加固的玻璃鋼製作,口徑68mm,內裝一發2 lb(0.91kg)重的彈丸及其配用的發射藥。發射藥裝在一個專用的圓管內,側壁上刻有許多通孔,這種結構跟博尼炮彈一樣,而且發射時所起的作用也跟博尼炮相同。發射藥燃燒時,火藥氣體衝出發射藥管並使藥室內部壓力升高,賦予彈丸以起始推力,爾後,隨著彈丸飛出炮口以及火藥氣體通過極糙的噴管噴向後方,一次完整的發射即告完成。「米尼曼」的所有零、部件都已達到不能再簡單的地步,瞄準具是塑料做成的,並且擊發裝置也大多是塑料製品。彈丸在飛行中不旋轉,靠尾翼穩定,武器全重只有6.5 lb(2.95kg),而有效射程則超過250 yd(228.5m)。對於如此簡單的一種武器來說,達到這樣的射程,確實很不容易。「米尼曼」曾被用於大量裝備瑞典陸軍和國民警衛隊,但在開闢出口銷路方面卻未能取得很大成績。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6
瑞典還有一種無座力炮,就是博福斯(Bofors)90mm無座力炮。這是一種結構簡單、性能先進、並且十分現代化的營屬火炮,只有一點,就是它的炮身的架設方式應當除外。它沒有使用耳軸和方向轉軸,而是將炮身懸掛在上方的一個連接球軸上。為了使球軸能夠固定於身管上方,必須由炮架向上伸出一個形狀古怪的鵝頸式支臂。這種結構的優點是炮手通過移動肩膀就可以完全自如地控制火炮的高低和方向射界,因此,訓練與瞄準非常容易。火炮上安有一挺試射槍,並且火炮既可以安裝在堅固的雙輪支架上進行牽引,也可由瑞典的吉普車進行搭載。  

  蘇聯人對無座力原理從來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熱情,他們傾向於把自己的希望寄托於火箭或者傳統的火炮。戰後,他們曾經生產過一種式樣一般的82mm無座力炮,這種火炮使用的是單一噴管,炮彈通過噴管裝入膛內。這種無座力炮非常笨重,因此在蘇軍中並未服役多長時間,但在蘇聯的一些衛星國以及南斯拉夫的軍隊中,至今仍然依稀可見。繼82mm無座力炮之後,蘇聯又生產過—種107mm口徑的變型,但由於種種原因,這種火炮並未普遍裝備,並且至今已經完全銷聲匿跡,甚至蘇聯的衛星國也沒有大量購買,顯然這種武器的設計非常低劣,以致最後不得不徹底拋棄掉。捷克斯洛伐克曾經接受過蘇聯的82mm無座力炮,並在此基礎上造出了他們自己的型號,這種被稱之謂「塔斯奈斯」(Tarsnice)的火炮,體積比蘇制82mm無座力炮小得多,重量也輕得多,雖然射程只有蘇制原型的一半,但使用起來非常得心應手。捷克的另一種無座力炮也是蘇制火炮的革新型號,它的重量是蘇式火炮的4倍,而射程卻只有蘇式原型的2倍,達到1000 yb(914m)。捷克人想必已經認識到,這是一種毫無價值的努力,因為它也很快就很不體面地退出了現役。  

  芬蘭是獨立自主地從事無座力炮設計的另一個國家,儘管它的生產數量一直不大。芬蘭所設計的無座力炮被取名為M58式,這個名字來自它問世的時間。從時間上看,它確實有點「生不逢時」,因為到1958年那個時候,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已裝備了自己的無座力炮,並且最晚的也已有4年之久的歷史。但大量跡象表明,芬蘭人從其競爭對手中吸取了經驗,由於博採了眾家之長,使他們生產出了一種可能是最好的無座力炮。M58式無座力炮的口徑為95mm,全重僅308 lb(139.8kg),比其同類要輕得多,與瑞典「博福斯」90mm無座力炮的572 lb(259.7kg)相比,顯然是一種帶有根本性的進展。關於這一點,或許可以部分地用下面的事實加以說明——這就是芬蘭無座力炮沒有安裝用以提高首發命中概率的試射槍,然而也正是由於沒有安裝試射槍,所以也就大大削弱了由於火炮重量輕而在戰術使用上所帶來的好處。即使是這樣,能夠生產出一種如此輕便的火炮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從外形上看,它跟美國106mm無座力炮相似,而炮尾則非常明顯是美國系列中的「克羅姆斯吉特」(Kromuskit)型炮尾的複製品。它所發射的彈丸重22 lb(9.08kg),初速接近1800 ft/s(548.6m/s),對於無座力炮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數值,而且只有「博福斯」90mm無座力炮超過這個數值。人們總希望能夠更多地瞭解一下這種有趣的火炮,但它顯然是沒有大量投產,也沒有出售給任何外國,這也可以說是對它投放市場「遲緩」的一種「報應」。如果能夠安裝一支試射槍,那麼,它看起來很可能會成為一種有用的武器。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6
在設計上唯一顯示出有點獨創性的,是日本人於1945年後期所生產的一種試驗型無座力炮。日本人原計劃是將其作為一種由單兵攜帶的武器系統,並且力求能把當時流行的德國同類武器的一切特點都集中在這種武器上。它是一種介乎於德國「重型反坦克火箭筒」(Panzerschreck)和LG43型無座力炮之間的武器,如果有幸能夠進一步得到發展的話,它很可能會成為一種非常有用的武器。口徑為82mm,這在當時是恰到好處的。它的試驗型號的全重為90 lb(40.86kg),也是適度的。其炮尾幾乎跟LG43式無座力炮完全相同,使用一個短的錐形噴管和一根位於中央的擊針。最大射程據稱是850 yd(776.9m),但在同坦克進行作戰時,其實用射程要比這小得多。它安有一付輕型三腳架和一具光學瞄準具。儘管它的製作工藝水平遠不能跟美國57和75mm無座力炮相比,但其原理是正確無誤的。對美國裝甲部隊來說,值得慶幸的,是這種無座力炮僅只生產過1門。由於沒有留存下彈藥,所以美軍亦未對它進行過發射試驗。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8
第八章 反坦克導彈
約翰·威克斯 [英國]
[出自《反坦克戰史》]
  能夠投擲的東西就能用於破壞(石塊、魚叉,以及其它無數種東西都可用作軍用武器)。 —— 《袖珍牛津字典》
現在,反坦克導彈已經成為現實。但人們往往難以理解的是:它的出現為什麼竟然會經歷了那樣漫長的時期。製造反坦克導彈的技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具備,當時,德國已經擁有滑翔炸彈和導線控制的爆破坦克。而在戰前,盟國方面就已擁有用無線電進行遙控的靶機。儘管靶機和小型導彈之間有很大差別,但二者的原理卻大同小異。然而,即便是擁有驚人發明潛力和在探索有無可能、有無必要方面擁有明顯自由的德國人,也從來未敢冒然涉獵反坦克導彈領域,如果能夠開展此項研究,那肯定會對德國軍隊大有助益。人們必定會作出這樣的推斷:戰時,科技工作者之所以對反坦克導彈漠不關心,其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軍方沒有人提出過這方面的要求。  

  戰爭時期,發明家和發展工作者們,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時間和使用者要求的制約。如果軍方一開始就提出需要一種新的和口徑更大的火炮,那麼,它通常得到的也就只能是一門火炮。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者在提出其要求之前,通常都來不及進行周密的思考:當他手中所使用的火炮在射程上已經不如他所遇到的坦克上的火炮遠,在對付坦克裝甲方面已經無效時,他所作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求得到一種更大和更好的火炮——當然是越快越好。面對著這種要求和一張緊迫的時間表,研製工作者就只能應其所求,發展一種口徑更大的火炮。而當使用者驚呼火炮太重的時候,那他就只好自作自受。大多數的時間都花費在對產品的改進上。如果軍方在一開始提出的是要研究一種對付坦克的更好方法,那麼,他所得到的武器很可能就會跟火炮全然不同。這就是我們提出下述看法的根據:即如果軍方提出的是研究對付坦克的方法而不是局限於發展火炮。那麼,反坦克導彈在二次大戰中很可能已經被製造出來並得到了應用。然而,由於軍方並未這樣提出要求,因此,他所得到的武器自然只能局限於火炮,外加一點輕型火箭。除此之外,就再無其它品種。而反坦克導彈也就只能在戰後資金短缺和軍方漠不關心的條件下,自生自長了。  

  第一批反坦克導彈是在50年代中期出現的,它的誕生地是法國。在考察各種反坦克導彈的不同特點之前。我們將首先澄清一下在下面敘述中所使用的一些專用術語,以及導彈的發射和制導方式。  

  從廣義上說,凡是拋擲或發射出去的物體,都應當稱之謂導彈。這既包括聖經上所提到的牧羊人大衛殺死歌利亞人勇士菲力士時所使用的那種用繩索投擲的光滑的圓形石塊,也包括重達數噸,帶著原子彈頭、並能環繞地球飛行半周的洲際火箭。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8
但根據通常的慣例,人們所使用的都是狹義的定義。即那些由火箭發動機推動、依照發射者發出的指令飛行,並且能夠攜帶多種戰鬥部的物體,才稱之為導彈。本書所採用的就是這種定義。所謂制導導彈,是指那些在整個飛行過程中,明顯的是由發射人員控制的物體。然而,這種定義和含義也還有些含混,因為絕大多數的火箭導彈都能歸入這一類。如果採用習慣用法(也可以說是濫用),那麼,賦予這個詞的將是這樣一種含義:所謂導彈是專指那些在其整個飛行過程中均被加以制導的物體,而在本書中則是專指那些專門用於同坦克作戰,並且從始至終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下的物體。  

  絕大多數反坦克導彈都採用有線制導,這也就是說,導彈在飛行過程中,是由沿著拖在導彈尾部的兩股精製金屬導線所傳輸的電子信號進行控制的。指令信號非常簡單,僅限於控制導彈在兩個平面上移動,上或下,左或右。在練習彈上,通常還需要給導彈擬定一個自毀程序,以便在導彈明顯偏離航線或超過射程極限時,能夠自毀。除此之外,在指令信號中就再也沒有別的東西。自毀動作是由一個額外的附加指令信號所完成的。導線製作得非常精細,並且與外部絕緣,以防止飛行過程中發生短路。導線載於導彈的尾部,在導彈飛行過程中,逐漸從線軸或線管中拉出。由於導線十分纖細,因此,在導彈飛行結束之前,幾乎不可能飄落到地面上。像這種把導線放在導彈上的方法,恐怕是使導線不產生應變的唯一方法。指望利用火箭把導線從固定在發射陣地上的線軸上拉出去的辦法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採用上述方法也有缺點,過就是導彈必須承載導線的全部重量,並且必須能在飛行過程中,把導線均勻而迅速地釋放出來。釋放導線這個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問題,已經成了一種全新的專門技藝,而且時至今日,在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停止。除了導線釋放問題之外,還存在著另外一個問題,這就是導線被拉出以後,導彈本身重量所發生的變化,將會給導彈的飛行與控制帶來麻煩,這樣,如果不從電器或電子方面尋找辦法,那麼,用機械方法進行解決的難度將是非常之大的。  

  與火炮相比,導彈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它僅只需要一個異常簡單的發射架——甚至往往不需要發射架就可以發射;它能攜載一個尺寸很大的戰鬥部;因為它是一種制導武器,因此具有很高的命中精度,這種精度比火炮自然要大得多。導彈在命中精度方面的最大特點是,只要保證射手能夠看到目標,那麼,它在最大距離上的命中精度,幾乎仍然像在任何其它距離上一樣好。事實上,當目標距導彈非常近時,命中反而會更加困難,因為此時導彈的飛行時間還很短,以致難以使導彈處於控制之下——這一點,正好跟火炮相反。對火炮來說,目標距火炮越近,命中的精度就越高。現在,一個中等尺寸的導彈,其射程就已能夠超過常規火炮。而且有種種跡象表明,導彈的射程還將會進一步增大,而火炮對此則只能望塵莫及。由於只有一個十分簡單的發射架,因此,反坦克導彈非常便於機動,並且很易進行隱蔽。由於一般沒有炮口焰和衝擊波,因此,大多數反坦克導彈,在其整個發射和飛行過程中,均難以用肉眼看見。坦克無法知道反坦克導彈是否正在對它進行射擊,即使能夠發現正在對它進行射擊,也無法探知反坦克導彈發射架的準確位置。而使用反坦克火炮,則一直存在著這個問題,因為炮口衝擊波能被坦克發現,因此,坦克駕駛員通過各種迴避辦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炮手的瞄準。使用反坦克導彈時,雖然坦克駕駛員同樣也能採取他所喜歡的迴避動作,但導彈控制手能夠輕易地跟蹤坦克的每一個機動動作,而不存在任何大的麻煩。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9
當然,反坦克導彈也有其不足處,因為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物。這些不足之處在人工制導的老式反坦克導彈上表現得尤為突出。為了給射手(或控制手)提供控制飛行的條件,反坦克導彈的飛行速度都比較小,每小時僅約300-400 mi。若飛行速度為400 mi/h(643.6 km/h),則飛完2000 yd(1828 m)所需要的時間約為10 s;若飛行速度為300 mi/h(482.7km/h),則飛行2000 yd所需要的時間約為13 s。在13s的時間內,可能會發生各種情況。例如,目標可能會運動到樹木或房屋的後面,或者剛好運動到一些稀薄的遮蔽物後面,使導彈射手無法看到。這樣一來,射手可就無計可施了,因為,如果射手根本看不到目標,自然也就不可能會命中目標。  

  因為導彈以跟飛機同樣的速度飛行,所以,用控制飛機的方法來控制導彈也就不足為奇了。絕大多數早期型號的反坦克導彈,大多是採用升降舵和副翼,利用氣動力進行控制。這種系統的優點,是製造簡單、價格便宜。再安上一個陀螺儀,就可以將指令信號傳送到相應的控制面上,以完成所要求的機動動作。安裝陀螺儀是必需的,因為否則便不能測出導彈的飛行姿態。在有些導彈上,還特意作出了下述安排,即使其在飛行中不停地轉動,其目的,是為了抵銷製造誤差及火箭推力偏心的影響。升降舵連接在彈翼或尾翼上——在所有這些低速飛行的導彈上,都需要多個彈翼,目的是使其能夠上升或概略地保持直線飛行。

  然而,簡單的空氣動力控制系統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這就是它必須借助於空氣動力才能工作。這也就是說,導彈只有在達到所需要的飛行速度時,才有可能達到全面控制狀態,而在導彈起飛之後的一個關鍵性階段內,幾乎不能處於真正的受控狀態。這就意味著導彈的最小射程相當大,換句話也就是說,導彈在處於受控狀態之前,將要飛行相當長的距離。因此,只要目標坦克跟導彈接近到足夠近的程度,除了偶然情況之外,它就能夠免遭命中——這與火炮的情況恰巧相反,對火炮來說,射程越近,射擊精度越高。為了克服這個缺點,更為現代化的反坦克導彈,都在噴管處安上了燃氣控制舵,自然,這也就意味著,這種控制舵必需用一些特殊的耐熱材料製作,只有這樣,才能承受住發動機工作時所產生的燒蝕和沖刷作用。這種控制方法已經在英國的「斯文費厄」反坦克導彈上得到了應用,有關這種導彈的其它特點,我們還將在後面詳加敘述。由於採用了利用轉動噴管進行控制的方法,使得「斯文費厄」在飛離發射箱幾英尺之內,就能進行令人吃驚的機動。  

  絕大多數反坦克導彈——當然不是全部——都是由人通過控制箱和控制手柄、或它們的變型進行控制的。控制手柄跟飛機上的操縱桿非常相似,而有幾種導彈,特別是蘇制導彈,它們的控制箱,在外形上,跟無線電航模靶機的控制箱近似,操作手通過一個潛望鏡或一個雙目望遠鏡,並通過移動控制手柄的辦法,引導導彈沿瞄準線飛行。這個動作,跟飛機駕駛員的動作幾乎一樣。射手根據火箭發動機所發出的火焰可以看到導彈,而在有些導彈上,由於在彈尾又加裝了一個專用的曳光管,因而使火焰變得更加明亮。沿著導線輸入的控制指令使控制面移動,移動量的大小以及回歸原位的時機,則需要由射手進行判斷。要完成這樣的任務,自然需要有相當熟練的技能和經過大量的實際訓練,而困難的程度,則主要取決於所採用的控制系統的類型。目前,有兩種類型的控制系統,在考察具體的導彈型號之前,瞭解一下兩種控制系統所包括的含義還是必需的。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9
幾乎所有的老式反坦克導彈採用的都是被稱之謂「加速度控制」的原理,採用這種原理時,應將控制手柄扳向一方,比如左方時,導彈即轉向左方,當控制手炳再轉回居中位置時——也就是說不再需要導彈轉彎——則導彈將改作直線飛行,但此時,它只能沿著新的航線作直線飛行,即它仍然是在與其初始航線成一定夾角的航線上向左飛行,這種情況與駕駛汽車完全相同:當將方向盤打向左方幾秒鐘後,再轉回原位,汽車就會向左作直線運行,如果方向盤打向左方後保持不動,那麼,汽車將總是向左轉彎,以致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周。導彈也同樣如此:如果控制手柄沒有處於居中位置,那麼,導彈將一直轉彎,並形成一個圓周。而圓周的大小則取決於控制手柄移動量的大小。這裡不妨再闡述一下,對射手來說,這意味著什麼。我們假定,如果射手想讓導彈向左飛行以進入瞄準線,那麼,它就需要將控制手柄扳向左方一段時間,而在導彈進行橫向移動時,他應當將控制手柄從左方移開。在導彈即將與瞄準線重合的某一點上,射手則必須向右扳動手柄,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將導彈引導到瞄準線上。但事情並不會一次成功,通常不是修正的偏大,就是修正的偏小,因此,必需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出修正指令,這樣,導彈在飛行中,實際上是圍繞著瞄準線,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不停地擺動。  

   「速度控制」原理與「加速度控制」原理有所不同。為了能夠使「速度控制」成為現實,需要有一種複雜得多的陀螺裝置。在「速度控制」系統中,當控制手柄移向左方時,導彈即移向左方;當控制手柄轉回中間位置時,導彈則向右轉動一個同等的角度——從而使導彈最後沿著一條與原來航線平行的航線飛行,這就改變了射手對校正移動只能進行估測的狀況,從而使射手的負擔大為減輕。從作用上說,這種方法的實質,是把導彈引導到按照手柄移動的方向上,而不是使導彈轉向。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在對導彈提出要求以後,對射手來說,導彈將總是橫貫瞄準線進行等速運動;採用「加速度控制」時,導彈顯然將越運動越快,因此,才取名為「加速度控制」系統。採用「加速度控制」系統將很難把導彈引導到預定的航線上;採用「速度控制」系統時,射手只要在控制手柄上輕輕一捅,就能「輕輕推」著導彈作橫向運動並對到目標上。而對採用「加速度控制」的導彈來說,實現這一點則是相當困難的。在對這兩種原理進行比較之後就會發現,「加速度控制」系統需要進行大量的初始訓練和重複訓練。  
  儘管「加速度控制」系統具有以上缺點,但它仍然為若干種導彈所採用,這主要是因為它製造簡單,並且維修容易。


當然,事實上,現代的反坦克導彈也並不需要部隊進行多少維修工作——就工作狀況來說,它要麼能正常工作,要麼不能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可以直接送回工廠返修。第一種實用的反坦克導彈是50年代中期由法國北方航空公司(Nord Aviation)製造的,這種導彈是在德國在二次大戰中研製的一種叫「魯爾斯塔爾」(Ruhrstahl)空對空導彈的啟發下,研製成功的。而這種空對空導彈,在大戰結束時尚處於發展階段。法國的第一種使用型號是SS10反坦克導彈。在其被更大型的SS11取代之前,它在部隊持續服役了6年以上。SS10的大小,在當時是合適的。彈重33 lb(15kg),彈長不到3 ft(914.4mm),翼展30in(762mm)。彈上有四片尾冀,尾翼有一個很大的後掠角。它以平均80 m/s的速度飛行,或者說每小時概略為180 mi,射程為1600 m。SS10的飛行速度太慢,射程也太近,但它畢竟是第一個投入現役並取得成功的導彈,因此,在反坦克導彈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據一些報告說——雖然其中大部都未經證實——法國陸軍曾在阿爾及利亞戰爭中使用過這種導彈,主要是用於消滅在複雜地形上的點狀目標,例如,山頂上的防禦支撐點和巖洞內的防禦工事等,都曾被SS10的空心裝藥戰鬥部摧毀過。而要完成這些任務,使用一般火炮是異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5-13 17:49
SS10的最大貢獻就在於,它用事實證明了,人們可以造出反坦克導彈。同時,它還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設計思想。例如,導彈的發射裝置兼作運輸包裝箱的方案,就為後來的許多導彈所倣傚。取下包裝箱,將前端支起,再將瞄準具安於後部,導彈即作好了發射準備。它是一種名符其實的單兵反坦克武器,然而性能不理想,威力也顯得不足,因而,在50年代末期被SS11所取代。SS11比 SS10大1倍,戰鬥部也比較大,彈長達到46in(1168.4 mm),但翼展卻減小到20in(508mm)。續航速度幾乎是SS10的2倍,達到 335mi/h(539 km/h),最大射程增加到3000 m。SS11是一種十分厲害而成功的武器,先後曾有二十多個國家進行購買和裝備。全彈重30kg(66 lb),戰鬥部可以穿透23 in(554.2 mm)厚的裝甲板——這是一項驚人的性能,並且也是導彈能夠攜帶大量炸藥的一個有力證據。如將同等重量的炸藥裝入炮彈內,彈徑就會達到155 mm左右,而火炮的重量將會達到5-6 t。 SS11不僅可以在地面上利用發射箱發射,而且可以安裝在車體上,並在車上發射。導彈和發射箱可以由吉普車搭載,既可以在伸出於車體兩側的支架上發射,在有的情況下,也可以在風擋玻璃上方發射。採用車上發射時,射手和司機必須下車,並向側方走出幾碼遠的距離,以避免發射時受衝擊波傷害。當安裝在裝甲車或坦克上時,導彈要麼安裝在發射箱內,要麼安裝在發射軌上,而發射箱或發射軌安裝於炮塔的兩側。總之,SS11在裝車方式上幾乎不受任何限制,並且只需經過稍事改動,就能裝在直升飛機上。  

  作為法國陸軍反坦克防禦的一種骨幹武器,SS11曾在法國陸軍中服役達10餘年之久,但作為單兵便攜式武器使用,它的重量顯得有些太大,因此,在SS11裝備部隊之後不久,一種被稱之謂「安塔克」(Entac)的反坦克導彈即告問世。「安塔克」是「反坦克制導導彈」一詞的法文字母縮寫,與SS11相比,它既小又輕,裝有導彈的發射箱全重為70 lb(31.8kg),飛行重26 lb(11.8 kg),最大射程2000 m,戰鬥部較輕,僅裝有8 lb(3.6 kg)炸藥,但卻具有足以穿透20 in(508 mm)以上裝甲的能力,儘管穿孔的孔徑可能很小。「安塔克」於1957年被法國陸軍採用,並曾向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和美國出口,這些國家購買安塔克的目的,或者是進行試驗,或者是進行裝備。截至1968年為止,訂貨總數已經達128000枚,交貨總數已達116000枚。這就使得「安塔克」導彈,像SS11導彈一樣,成了北方航空公司的「搖錢樹」。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