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M44 155mm Self-propelled Gun

Although the M44 155mm Self-propelled Gun has been withdrawn from service with the US Army, it is still operated by a number of other countries, including Turkey. The upgraded M44T has increased mobility, firepower and reliability. The M44T upgrade package was originally developed in the late 1980s by a German consortium of GLS, MTU and Rheinmetall. The latter company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ordnance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used on the upgraded M109A3G of the German Army which in turn is based on that used in the towed FH-70 system. Turkey has modernised its old US-built 155mm M44 guns in a number of key areas including the installation of a 155mm/39 calibre ordnance an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petrol engine by a more fuel-efficient German MTU MB 833Aa 501 diesel engine developing 450hp, coupled to the original Allis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The original M44 fired a high-explosive projectile to a maximum range of 14.6km while the upgraded M44T has a maximum range of 24.70km using standard ammunition or 30km using enhanced projectiles.



M52 105mm Self-Propelled Howitzer

The M52 105mm Self-Propelled Howitzer was largely deployed in NATO areas and its ammunition was commonly used throughout NATO forces. It was extensively used during the Vietnam era, and subsequently withdrawn from service in the US military. Vehicles of this type remain in service in the militaries of some other countries.

諸元

全長:5790mm
全幅:3140mm
全高:3310mm
乗員:5名
重量:24000kg
最高速度:67km/h
エンジン:コンチネンタル社製空冷6気筒ディーゼル
出力:500ps/2800rpm
武装:105mm榴弾砲、12.7mm重機関銃M2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美國製造,50年代初期研製定型的155毫米裝甲自行火炮,1953年裝備部隊。本炮系由M-45式身管結合M-41輕型坦克底盤而成。裝備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炮兵團。每團1營炮18門。已退役。是50-60年代美國及北約其他國家主要裝甲火炮。1956年改進為M-44A1。70年代開始,大部為M-109式取代。使用國現尚有比利時、希臘、意大利、日本、約旦、西班牙、土耳其及美國國民警衛隊。早已停產。

戰術技術性能數據
乘員5名
重量28.350噸
單位功率17.63匹/噸
炮全長6259毫米
炮全寬3238毫米
炮全高3110毫米
最大速度56.3公里/時
最大行程122公里
最大爬坡60%
引擎功率 500匹
燃料儲備568升
武器1門155毫米炮,1挺12.7毫米機槍
彈藥儲備炮彈24發,槍彈900發
方向射界60度
高低射界-5 ̄+65度
初速564米/秒
最大射程15600米
射速2發/分  
彈重49公斤
裝甲12.7毫米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M52圖集

M52.jpg

M52A1型105毫米.jpg

M52 105毫米.jpg

日軍裝備的M52A1型.jpg

原型號

原型號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1947年,美軍決定研製二戰後的自行榴彈炮,以作為坦克部隊和步兵部隊的火力支援車輛。研製之初就決定採用正在研製中的新式輕型坦克T37(定型後為M41輕型坦克)上的許多部件,研製的代號為:裝105毫米榴彈炮的稱為T98自行榴彈炮;裝155毫米榴彈炮的稱為T99自行榴彈炮。1950年,底特律坦克廠分別製成了2輛T98和2輛T99的樣車,並分別進行了一些初步的試驗。M41輕型坦克定型後,美軍決定採用定型的M41輕型坦克上的部件研製自行火炮,代號改為T99E1。由於朝鮮戰爭爆發,軍方決定T99E1立即投產,很快就生產了250輛。T99及T99E1採用全密封戰鬥室,並引入了彈道計算機、火炮穩定器等,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是很先進的了。不過,由於倉促上馬,炮車的故障相當多,不得不修改設計,取消了彈道計算機和火炮穩定器,由於戰鬥室的空間不夠,戰鬥室也改為敞開式的。改進後的炮車稱為T194,並對已生產的250輛T99E1按T194的標準進行改裝。1953年,T194正式了M44A1自行榴彈炮,發動機的燃料供給系配用了燃料噴射系統。M44系列自行榴彈炮由馬塞哈里斯公司生產。

  M44和M52自行榴彈炮都採用M41輕型坦克的底盤,但將發動機和變速箱都移到車體前部,主動輪在前,最後一個負重輪兼作誘導輪。也就是說,行動裝置是採用誘導輪著地方式。這種方式在自行榴彈炮中常常採用,其優點是可以很好地將火炮巨大的後坐力傳到地面,不過,誘導輪降低,也同時降低了通過障礙物的能力。車體後部有駐鋤,火炮射擊時,要將駐鋤放下來,以輔助傳遞射擊時的後坐力,並減少整車的後坐距離。戰鬥室的頂部是敞開式的,但必要時可以用蓋板或蓬布(有弧形支架)罩上,談不上有什麼頂部防護,只能起到擋擋灰塵和防防雨的作用。

  M44的戰鬥全重為26.3噸,乘員5人(車長、炮長、駕駛員、2名裝填手)全部在戰鬥室中,駕駛員在左前部,他的後面是車長,炮長在火炮的右側,裝填手位於火炮的後方,射擊時,要將車體後部的大型平台打開,裝填手站在平台上運送和裝填炮彈。主要武器為1門M45式155毫米榴彈炮,採用液壓式助退機和復進機,炮尾為橫閂隔螺式。火炮的俯仰角為-5~+65度,方向射界為左右各30度,採用液壓驅動方式。

  所採用的炮彈以M107榴彈為主,炮彈重42.9千克,另有煙幕彈、照明彈、化學彈等。彈藥基數為24發。發射榴彈時的炮口初速為564米/秒,最大射程為14.6千米。其火控系統較簡單,有1具4×、10度視場的瞄準鏡。

  輔助武器為1挺12.7毫米重機槍,安裝在車長的小型旋轉指揮塔上,有機槍彈900發。

  其動力裝置為500馬力的風冷汽油機,傳動裝置為液力機械式變速箱,有2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行動裝置採用扭桿懸掛裝置,每側有6個負重輪、4個托帶輪,最後的負重輪兼作誘導輪。炮車的最大速度為56千米/小時,最大行程僅122千米。

  車體和戰鬥室為鋼裝甲焊接結構,裝甲厚度為12.7毫米。

  整個看來,M44自行榴彈炮在技術上不算先進,但比二戰後期的M40「遠程湯姆」155毫米自行榴彈炮要強些,明顯地帶有過渡型自行榴彈炮的性質。到了20世紀60年代後期,由於更先進的M109自行榴彈炮問世,在美軍中便逐步轉為預備役的自行榴彈炮,但在一些國家中一直服役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M52A1型105毫米自行榴彈炮

  M52自行榴彈炮的戰鬥全重為22.6噸,乘員人數也是5人。所不同的是它裝有105毫米榴彈炮,大型炮塔可以左右各旋轉60度,火炮的俯仰角為-15~+85度。可發射的彈種與M44相同,發射榴彈時的最大射程為11.3千米。炮彈的彈藥基數為102發。輔助武器仍然為1挺12.7毫米重機槍。

  裝備M44/M52自行榴彈炮的國家除美國外,還有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比利時、希臘、約旦和日本等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軍中只保留了M16和M19自行高炮。朝鮮戰爭爆發後,美軍急需一種新式的自行高炮,這便是研製M42自行高炮的初衷。研製的代號為T141自行高炮。在T141的研製過程中,採用了M41、M44/M52上的許多部件,使研製進度大大加快,1952年便正式定型,定名為M42自行高炮。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越戰中美軍裝備的M42自行高炮
  M42自行高炮採用鋼裝甲全焊接結構,裝甲厚度為9~25毫米。戰鬥全重為22.5噸,乘員6人,駕駛員和無線電員位於車體前部,其餘4名乘員位於炮塔內。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炮塔的頂部是敞開式的,但可以360度旋轉。

  主要武器為雙管40毫米機關炮,火炮的俯仰和炮塔的旋轉均為電動式,火炮的高低射界為-3~+85度,方向射界為360度,手操縱時的俯角可增大2度。單炮的理論射速為120發/分。對空中目標的最大射程為5 000米,對地面目標為9 475米。配用的彈種有曳光穿甲彈和曳光榴彈,彈藥基數480發。在越南戰爭中, M42主要用於對付地面目標。

  輔助武器為1挺7.62毫米機槍,攜彈1 750發。主要武器和輔助武器都可以用來對付地面目標。其火控系統主要是3具瞄準鏡,包括計算瞄準鏡、反射式瞄準鏡和飛機航速顯示瞄準鏡,和以雷達為主的火控系統相比較要簡單得多。

  其動力裝置為500馬力的風冷汽油機,傳動裝置為液力機械式變速箱,採用扭桿式懸掛裝置,公路最大速度為72千米/小時,最大行程161千米。

  裝備M42自行高炮的國家,除美國外,還有德國、日本、奧地利、約旦、黎巴嫩等,大都已經退役。但是,台灣軍隊至今仍在裝備M42,這實在是太難為這個「老兵」了。

  這裡還要說明一點的是,美軍在二戰後的一段時間內對自行高炮的發展不太積極,而過分依賴防空導彈。不過,在越南戰爭中,被擊落的美軍飛機,大部分是被高射炮擊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炮部隊為此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這一事實也教訓了美軍。美軍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後期研製出「火神」M163式自行高炮,便是吸取這一教訓的具體體現。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13 08:58 , Processed in 0.03079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