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墨子, 姓 墨 名 翟, 墨 家 學 派 的 創 始 人。
生卒不能肯定是哪年,大概是在公元前479~前381年以内。《史記》上没有說他是哪國人,關於他的生平也說的很少。有些學者者說他是宋國(今豫東魯西)人,另一些學者說他是鲁國人。


墨翟著有《墨子》一書,共53篇,是墨子本人及其後學的著作總集。墨子創立的學派名為墨家。

墨子自稱”賤人”, 因為他出身寒微, 並且當過木匠。他的門徒大多來自低下階層。

墨子一生主張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 “非樂”、”非命”。”
當時人們把儒墨兩家並稱為”顯學” 。

他的兼愛思想認為當時社會的一切動盪混亂皆因為人們不相愛。於墨子看來, 只要國君之間比此相愛, 就不會發生戰爭; 大夫卿士之間相愛,就不會為利益互相殘殺; 人人比此相愛, 天下就可太平。

他的”非攻”主要反對侵略戰爭。而”尚賢”就是主張官位應由能者擔任; 而”尚同”就是說最高統治者也應該是”賢者”, 並且要根據最高統治者所制定的標準來統治天下的是非。

墨子也是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在《墨 子》一書中,他比較自覺地、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証自己 的政治、倫理思想。

墨子最早提出名實必須相符的思想。他還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 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 在《耕 柱 篇》中,要求 “能談辯者談辯”,並要求將“辯”作。

為一種專門知識來學習。他在反駁別人的觀點時常說 “子未察吾言 之類,未明其故也”,並把“無故從有

故”,即沒有理由的服從有理由的作為辯論的原則。墨子的 “辯” 雖 然統指辯論技術,但卻是建立在知類 (事物之類)明故(根據、理由)基礎上的,因而屬於輯類推或論証的範疇。

墨子所說的 “三表”既是言談的思想標準,也包含有推理論証的因素。墨子還善於運用類推的方法揭露論敵的自相矛盾。

由於墨子的倡導和啟蒙,墨家養成了 重邏輯的傳統,由後期墨家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古代邏輯學的體系。

墨子的哲學思想反映了從宗法奴隸制下解放出來的小生產者階層的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為後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所繼承和發展,其神秘主義的糟粕也為秦漢以後的神學目的論者所吸收和利用。

墨子作為 先秦墨家的創始人,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10 20:44 , Processed in 0.01827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