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Computex 2007:固態硬碟正當紅  
文/蘇文彬 (記者) 2007-06-11


今年SSD大放異彩,眾家記憶體模組業者紛紛展示最新的產品,規格多元外,容量也達到256GB;儘管採用SSD的筆電相當少,但業者仍表示樂觀的看法。



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07)展示上,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SSD)呈百家爭鳴,也成為各家記憶體廠商展出的重點。

此次台北國際電腦展以展出零組件與儲存產品為主的世貿一館,聚集了包括金士頓(Kingston)、勁永(PQI)、宇瞻(Apacer)、創見(Transcend)、晟碟(SanDisk)、威剛(A-DATA)等著名的記憶體廠商一同展示最新的記憶體模組、隨身碟,等產品。其中除金士頓未展出外,其他業者均展出各自的SSD產品,產品線包括2.5吋、1.8吋大小。介面規格含蓋IDE、SATA、PCI Express,容量由2GB到256GB均有。連生產碟片聞名的錸德(RITEK)也展出兩款SSD樣品,而金士頓則表示明年也將進軍SSD市場,SSD市場前景由此可見一斑。

眾多記憶體廠商中,SanDisk與三星(Samsung)為推動SSD最快的業者,同時也是目前少數為筆電業者所採用的SSD品牌。此次在Computex開展首日SanDisk即發表兩款容量為64GB的SSD,分別是2.5吋大小的SATA 5000,以及UATA介面的1.8吋UATA 5000。SanDisk計畫在今年第三季提供工程樣本給客戶測試,並於年底前開始量產供貨。

這兩款SSD產品均可提供200萬小時的平均固障時間,讀取速率每秒67MB,以及7000 IOPS(每秒輸入與輸出)。SanDisk表示,相較於傳統的硬碟,採用2.5吋SSD的Vista Business電腦開機只要30秒,而一般傳統硬碟則需要48秒左右;SSD也比較省電,運轉只需1瓦,閒置時則為0.4瓦,而硬碟為1.9瓦。

SanDisk另外也展示戴爾(Dell)採用SanDisk 2.5吋32GB SSD的筆電Latitude D420,以及播放實驗室中測試SSD與傳統硬碟間效能差異的記錄影片。

國內業者投入者眾
而國內業者中,以PQI展出的內容最為豐富,包括IDE介面的2.5與1.8吋SSD,容量最大至32GB;2.5吋SATA介面的64GB、128GB與256GB產品,以及其介面如常見的IDE與每秒傳輸可達30、40MB的32GB ZIF介面SSD。勁永國際業務三處儲存媒體部課長簡志峰表示,目前32GB與64GB已開始供貨給客戶進行測試,今年第三季128GB就會出貨;而256GB則要等到第三季底至第四季才可能發表。

至於國內另一業者創見,在展場上以櫥窗方式靜態展示PCI Express介面8GB、16GB與最大32GB容量的SSD,可利用USB插入筆電當作擴充儲存空間使用;另外還有IDE介面的1.8吋產品,容量有2GB、4GB與8GB,而2.5吋容量則為8GB、16GB與32GB。

Apacer靜態展示2.5吋大小,讀取效能可達每秒120MB,寫入速度為80MB的SATA 2介面128GB容量的Serial ATA Flash Drive(SAFD),並展示一個同為2.5吋,但在SSD內部快閃記憶體部份可插入兩張CF記憶卡供作SSD快閃記憶體使用的SATA RAID Flash Drive(SRFD),可利用內部插入的兩張CF卡進行RAID 0/1。

Apacer e-Flash產品行銷部產品經理陳偉齡表示,目前Apacer 擁有SATA、PATA等介面的SSD;其中現場展示的SATA介面128GB容量產品尚處於工程樣品階段,需等到今年第四季才可供客戶測試,明年第一季才有可能量產;至於SRFD則由於控制器可支援以RAID 0提昇資料存取速度,或以RAID 1支援資料備份,因此鎖定對資料安全有需求的商用筆電市場或是監控市場使用。

而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曾展出64GB SSD的威剛則一樣在此次Computex中展示32GB與64GB的SATA與IDE介面產品;光碟片大廠錸德則是在攤位的一角展出兩款32GB產品,支援兩種傳輸介面,包括2.5吋每秒傳輸值可達150MB的SATA 1.0,以及1.8吋傳輸值可至每秒66.7MB的ATA-5/UDMA 66。

普及再等兩三年
雖然各家業者均紛紛推出SSD產品,但是在每GB價格過高下,採用SSD的筆電業者卻相當少;但記憶體業者仍對未來表樂觀,並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內可望普及。

以台灣雅虎奇摩購物中心外接式行動硬碟報價為例,目前主流筆電用的2.5吋120GB硬碟,每GB單位價格為台幣20元左右,160GB單位價格則為23元左右。而1.8吋60GB容量單位價格則為83元。

陳偉齡表示,由於SSD目前每GB價格約15美元左右加上容量無法與硬碟相比,因此較適合小容量儲存需求的裝置如UMPC、低價筆電等產品使用;至於NB適合使用SSD,但仍需兩、三年後單位價格跌至2或3美元左右才可能大量被採用。

SanDisk台灣分公司專案經理黃三奇卻認為,現階段SSD由於價格仍高,以SanDisk 的32GB SSD售價為例就要500美元,因此高容量高單價的SSD不適合低價位的筆電或UMPC、MID產品使用,例如低價筆電安裝Linux系統,對系統的儲存容量需求不大下,現有主機板內建USB介面的快閃記憶體模組或更小容量的SSD即足夠;因此SSD的採用需視筆電產品的定位決定,定價過低的產品自然不可能採用。

日前英特爾(Intel)展示多款筆電業者將推出的UMPC與MID產品,內部儲存裝置均採用2.5吋或1.8吋20至40GB的硬碟;僅有華碩(Asus)公開展示與英特爾合作價位在199美元至300美元間的低價筆電Eee PC才採用4GB、8GB、16GB與32GB的SSD。另外,稍早前Dell則開始提供最大至32GB的SSD給Latitude系列三款筆電選擇搭載。

資料來源: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3820

=====================
硬碟向來是發展最慢的硬體!
這次發表的SSD容量達到256GB!:酷
要等SSD普及還要等個2~3年!!

讓我們期待其發展囉!~:微笑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肖像被遮蔽

禁止訪問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簽名被遮蔽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16 05:35 , Processed in 0.02543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