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測】國文考題

[複製連結] 檢視: 3891|回覆: 4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連結:http://www.ceec.edu.tw/AbilityExam/AbilityExamPaper/96AbExamPaper/01-96.pdf

題目:
【單選題】

1. 下列文句「」內文字的字音, 依序與哪一選項文字的字音完全相同?
星期日中午, 健民到餐廳點了清炒「莧」菜、糖醋「鯛」魚片這兩樣他最喜歡
的菜。健民正吃得開心,沒想到一不留神,魚肉掉在褲子上,留下一片污「漬」。
儘管如此, 他還是覺得美味的佳餚令人「吮」指回味。
(A)件/ 稠/ 眥/ 楯 (B)件/ 凋/ 嘖/ 允
(C)現/ 稠/ 嘖/ 允 (D)現/ 凋/ 眥/ 楯

2. 下列文句中, 有關「齒」、「恥」二字的使用, 正確的選項是:
(A)謙虛的人能不齒下問, 驕傲的人總自以為是
(B)高舉公理正義的大旗做傷天害理的事, 最令人不恥
(C)他公然說謊卻絲毫不覺歉疚, 難怪會被批評為無齒
(D)有些人只寫過幾篇小文章就自號才子, 真是讓人齒冷

3. 下列文句「」內成語的運用, 正確的選項是:
(A)李大華的爸爸和媽媽身材都很高大, 稱得上是「椿萱並茂」
(B)他把子女教養得很好, 對子女而言, 真可說是「無忝所生」了
(C)小李經常花大錢買漂亮的衣服送給父母, 不愧是「彩衣娛親」的孝子
(D)陳先生提早退休, 全心照顧年邁的母親, 「烏鳥私情」的孝行, 令人感動

4. 閱讀下列詩句, 選出最符合作者人生態度的選項:
賦命有厚薄, 委心任窮通。通當為大鵬, 舉翅摩蒼穹。窮則為鷦鷯, 一枝足自
容。苟知此道者, 身窮心不窮。( 白居易〈我身〉)
(A)人生多艱, 宜苦中作樂, 自求安慰
(B)人生在世, 難免遭遇挫折, 當積極解決困境
(C)人生際遇不同, 宜順應自然, 使心不困滯於外境
(D)生命苦短, 享樂宜先, 不求為大鵬, 唯願成鷦鷯

5. 下列是小說中的一段文字, 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餐廳建築在濱海的山崖上, 從落地玻璃窗望出去,
(甲)海獸呼吸了一陣, (乙)便是粼光閃爍的海洋,
(丙)光滑的背脊沾滿綠油油的燐光, 背上一排呼吸孔開闔著噴出灰霧,
(丁)餐廳裡並沒有多少人留意海獸出沒, (戊)又緩緩沉入海底,
(己)這時正有一頭巨大的海獸緩緩從海中浮現,
只有端菜來的侍者不經意提了一句。 ( 張系國〈傾城之戀〉)
(A)乙丁甲戊丙己 (B)乙己丙甲戊丁
(C)己丙甲乙丁戊 (D)己丁甲丙戊乙

6. 古代漢語有一種用來表示「認為某( 人、事、物)是… … 的」的用法,例如《戰
國策. 齊策》:「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句中的「美我」即是「認為我是美
的」之意。下列文句「」內文字屬於此一用法的選項是:
(A)《論語• 里仁》: 唯仁者能「好人」, 能惡人
(B)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將有作, 則思知止以「安人」
(C)《孟子• 盡心》: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登泰山而小天下
(D)司馬光〈訓儉示康〉: 小人寡欲, 則能謹身節用, 遠罪「豐家」

7. 下列《孟子》文句, 說明「學習成效受客觀環境所限制」的選項是:
(A)離婁之明, 公輸子之巧, 不以規矩, 不能成方圓
(B)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慮而知者, 其良知也
(C)一齊人傅之, 眾楚人咻之, 雖日撻而求其齊也, 不可得矣
(D)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
故達

8. 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 求之不可得」, 句中的「鼎鑊」一詞, 是由
可各自獨立的「鼎」與「鑊」所構成, 且「鼎」與「鑊」意義平行對等, 不互
相修飾。下列文句「」內的詞, 與「鼎鑊」構成方式相同的選項是:
(A)《論語• 為政》: 五十而知「天命」
(B)《論語• 衛靈公》: 「俎豆」之事, 則嘗聞之矣
(C)蘇軾〈赤壁賦〉: 寄蜉蝣於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
(D)顧炎武〈廉恥〉: 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 稍欲通解

9. 閱讀下文, 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昔有雄雌二鴿, 共同一巢。秋果熟時, 取果滿巢。於其後時, 果乾減少,
唯半巢在。雄瞋雌言:「取果勤苦, 汝獨食之, 唯有半在! 」雌鴿答言:「我不
獨食, 果自減少! 」雄鴿不信, 瞋恚而言:「非汝獨食, 何由減少? 」即便以
嘴啄雌鴿, 殺。未經幾日, 天降大雨, 果得濕潤, 還復如故。雄鴿見已, 方生
悔恨:「彼實不食, 我妄殺他! 」(《百喻經• 一鴿喻》)
(A)雄鴿多疑固執, 闖禍而不知悔悟
(B)雄鴿未察真相, 以至於誤殺雌鴿
(C)雌鴿吃了果子, 卻寧死不肯承認
(D)雌鴿沒吃果子, 果子是被偷走的

10. 閱讀下文, 選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選項:
周秦間諸子之文, 雖純駁不同, 皆有箇自家在內。後世為文者, 於彼於此, 左
顧右盼, 以求當眾人之意, 宜亦諸子所深恥歟! ( 劉熙載《藝概• 文概》)
(A)周秦諸子主張各異, 互不相服
(B)為文宜廣納眾說, 以求左右逢源
(C)文章當求表現自我面目, 不可一味迎合世俗
(D)後世為文者多慎選諸子的論述, 印證自己的見解

11. 先秦諸子的思想與文章各有其特色, 請推斷下列敘述中的甲、乙、丙、丁各指
何人?
甲、強調民貴君輕, 其文表現出氣勢浩然的風格。
乙、主張以嚴刑峻法治國, 筆鋒峻峭犀利, 論說透徹精闢。
丙、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 善於運用排偶句法議論, 邏輯周密。
丁、追求逍遙的境界, 善於寓哲理於寓言之中, 想像玄妙, 說理高超。
甲 乙 丙 丁
(A) 莊子 孟子 韓非子 荀子
(B) 孟子 韓非子 荀子 莊子
(C) 莊子 孟子 荀子 韓非子
(D) 孟子 韓非子 莊子 荀子

12-13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 回答12-13題。
多年前,我獨自站在杳無人煙的鄉間路旁等候公路局巴士。無風之夏,炎
熱中藏著一股詭奇的安靜,像千萬條火舌欲□ 一塊冰,卻嚥不下。我站得腳痠,
忍不住蹲著,因而感覺那股安靜漸漸往我身上□ 來,即將形成威脅,彷彿再近
一步, 會把我給粉碎了。忽地, 樹蟬驚起, 霎時一陣帶刀帶槍的聲浪框住了人
間。
就在這時,站牌後那排蓊藹老樹無緣無故□ 下一截枝葉,不偏不倚掉在我
面前, 著實叫人一驚。我抬頭, 樹上無人; 低頭審視, 不過是尋常的斷枝殘葉
罷,應屬自然律支配下無需問為什麼也不必尋覓解答的自然現象。多少草木之
事, 斷就斷, 枯就枯了, 落就落, 腐就腐了, 若苦苦逼問「何以故」就顯得長
舌。這道理我懂, 只是在驚魂未定之時觀看那截枝葉, 心思不免忙起來; 頓覺
枝非枝,葉非葉,必定有什麼深不可測的天諭包藏其間。是一段枯萎青春還是
遺失的記憶? 象徵死生與共的戀情或是老來彌堅的諾言? 我蹲在那兒發愣,掐
一葉仔細瞧,看不到喋喋不休的天機倒瞧見了蟲嚙,覺得人生沒有解答,只有
各自感受。( 簡媜〈閒閒無代誌〉)


12. 上文三個□ 若均使用「擬人化」的動詞, 且須兼顧前後文的呼應連貫, 則□ 內
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A)吞/ 欺/ 扔 (B)舔/ 溜/ 打
(C)融/ 游/ 挽 (D)嚐/ 飄/ 捻

13. 「觀看那截枝葉, 心思不免忙起來; 頓覺枝非枝, 葉非葉, 必定有什麼深不可
測的天諭包藏其間」, 這一段文字所描述的經驗, 實為文學形成過程中的一種
心靈活動。下列敘述, 與此活動最相近的選項是:
(A)睹物興思, 感物興情 (B)虛靜其神, 清和其心
(C)想像鮮活, 翻空出奇 (D)摹寫景物, 如在目前

14-15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 回答14-15題。
山公( 山濤) 與嵇( 康)、阮( 籍) 一面, 契若金蘭。山妻韓氏, 覺公與
二人異於常交, 問公, 公曰:「我當年可以為友者, 唯此二生耳。」妻曰:「
羈之妻亦親觀狐、趙, 意欲窺之, 可乎?
」他日, 二人來, 妻勸公止之宿, 具
酒肉。夜穿墉以視之, 達旦忘反。公入曰:「二人何如? 」妻曰:「君才致殊不
如, 正當以識度相友耳。」公曰:「伊輩亦常以我度為勝。」(《世說新語》)

﹝註﹞負羈之妻亦親觀狐、趙: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
曹國,曹國大夫僖負羈之妻觀重耳身邊的狐偃、趙衰。


14. 下列關於山濤及其妻的敘述, 正確的選項是:
(A)山濤之妻有識人之明
(B)山濤之妻善妒而好猜忌
(C)山濤自認才能不輸嵇、阮
(D)山濤之才極受嵇、阮肯定

15. 文中畫底線的「契」、「覺」、「以」、「勝」四個詞, 各與下列選項「」內相同的
詞比較, 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馮諼曰: 願之。於是約車治裝, 載券「契」而行
(B)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意有所極, 夢亦同趣, 「覺」而起, 起而歸
(C)連橫〈臺灣通史序〉: 茍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大勢
(D)蘇軾〈留侯論〉: 其平居無罪夷滅者, 不可「勝」數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多選題】

16. 下列文句「」內的比喻詞語, 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眾溪是海洋的「手指」, 索水於大山
(B)他們像一群「螃蟹」, 在地方上橫行
(C)憂愁似「鹽巴」, 少許可以提味, 吃多倒盡胃口
(D)煙囪就像是建築物的「眼睛」, 能為房子帶來光明
(E)書正如同「藥」, 善讀可以醫愚, 不善讀恐受其害

17. 古典詩詞常有「時」、「空」對舉的文句, 藉時、空的廣遠寄寓內心的慨歎。下
列詩詞, 使用此一表現方式的選項是:
(A)玉界瓊田三萬頃, 著我扁舟一葉
(B)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C)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D)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E)世態十年看爛熟, 家山萬里夢依稀

18. 孔子認為, 良好的道德修養具有普世價值, 不受族群、地域的局限。下列《論
語》文句, 強調此一道理的選項是:
(A)天下有道則見, 無道則隱
(B)言忠信, 行篤敬, 雖蠻貊之邦行矣
(C)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學也
(D)君子敬而無失, 與人恭而有禮,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E)孔子於鄉黨, 恂恂如也, 似不能言者; 其在宗廟朝廷, 便便言, 唯謹爾

19. 下列李白詩句畫線處, 詮釋恰當的選項是:
(A)「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 雲傍馬頭生」,形容山勢陡峻,
行路窘迫
(B)「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意謂友情如浮
雲、落日, 難得易逝
(C)「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強調滿腔憂鬱, 揮之不去
(D)「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表達盛衰無常, 繁華成空
(E)「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盛讚殿宇富麗, 宛如天庭

20. 下列敘述, 說明作家的作品風格與作家氣質相關的選項是:
(A)陶淵明閑靜少言, 崇尚自然, 其詩樸質無華, 真淳恬淡
(B)韓愈耿介堅毅, 敢於直諫, 其散文雄渾剛健, 氣勢磅薄
(C)劉基博通經史, 為明朝開國功臣, 其散文筆致駿邁, 意旨閎深
(D)蘇軾器度恢弘, 樂觀曠達, 其散文汪洋恣肆, 豪放詞尤獨具一格
(E)王安石為北宋神宗時宰相, 推行新法, 其散文風格峭拔, 結構謹嚴

21. 國文課堂上討論「宋代貶謫文學」, 範圍為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脩〈醉翁
亭記〉、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則下列敘述, 正確的選項是:
(A)三篇文章雖皆流露遭逢貶謫的感慨, 仍不忘對時局提出諍言
(B)三篇文章的敘寫次序皆為: 登高望遠→ 遙望京城→ 抒發感懷→ 物我合一
(C)歐陽脩〈醉翁亭記〉認為官運難卜, 應該及時享受與民同遊共飲的快樂
(D)范仲淹〈岳陽樓記〉認為儘管仕途受挫, 知識分子仍當以百姓安樂為念
(E)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認為心胸坦然, 超越人生的缺憾, 才能擁有自在的
生命

22.章回小說多由說書人的底本增潤而成, 情節敘述往往掺雜說書人的解釋或評
論。下列文句, 具有此一特色的選項是:
(A)玄德訪孔明兩次不遇, 欲再往訪之。關公曰: 「兄長兩次親往拜謁, 其禮
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於斯人之甚也? 」
(B)巨靈神回至營門,徑見托塔天王,忙哈哈跪下道:「弼馬溫果是神通廣大!
末將戰他不得, 敗陣回來請罪。」李天王發怒道: 「這廝剉吾銳氣, 推出
斬之! 」
(C)孔明曰:「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
玄德聞言, 頓首拜謝。只這一席話, 乃孔明未出茅廬, 已知三分天下。真
萬古之人不及也
(D)當時林沖扳將過來,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先自手軟了。高衙內說道:「林
沖, 干你甚事! 你來多管! 」原來高衙內不認得他是林沖的娘子, 若還認
得時, 也沒這場事
(E)八戒道: 「哥哥說得有理。你去, 你去。若是打敗了這老妖, 還趕將這裡
來, 等老豬截住殺他。」好行者, 一隻手提著鐵棒, 一隻手拖著死虎, 徑
至他洞口。正是: 法師有難逢妖怪, 情性相和伏亂魔

23. 閱讀下列現代詩〈我不和你談論〉, 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我不和你談論詩藝/ 不和你談論那些糾纏不清的隱喻/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看看遍處的幼苗/ 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

我不和你談論人生/ 不和你談論那些深奧玄妙的思潮/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撫觸清涼的河水/ 如何沉默地灌溉田地

我不和你談論社會/ 不和你談論那些痛徹心肺的爭奪/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探望一群一群的農人/ 如何沉默地揮汗耕作

你久居鬧熱滾滾的都城/ 詩藝呀! 人生呀! 社會呀/ 已爭辯了很多/
這是急於播種的春日/ 而你難得來鄉間/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領略領略春風/ 如何溫柔地吹拂著大地

(A)詩的第三段, 末句的「沉默」與前兩句的「談論」相對照, 暗示與其爭辯
不休, 不如默默耕耘
(B)作者不和「你」談詩藝、人生、社會, 「你」代表腳踏實地而常來鄉間的
都市知識份子
(C)作者認為, 到「廣袤的田野」比在「書房」更能真切體會生活的內涵與生
命的意義
(D)詩中藉奮力生長的幼苗、灌溉田地的河水、揮汗耕作的農人等, 展現田野
的生命力
(E)這首詩間接呈現作者喜歡玄思妙想的性格, 以及追求華麗辭藻、艱深隱喻
的寫作態度


第二部分:文章分析

一、文章分析( 佔9 分)
仔細閱讀框線內的文章, 分析作者如何藉由想像力, 描述搭火車過山
洞時所見的景象與感受。文長限100〜150字。

鄉居的少年那麼神往於火車, 大概因為它雄偉而修長, 軒昂的車頭
一聲高嘯, 一節節的車廂鏗鏗跟進, 那氣派真是懾人。至於輪軌相激枕
木相應的節奏, 初則鏗鏘而慷慨, 繼則單調而催眠, 也另有一番情韻。
過橋時俯瞰深谷, 真若下臨無地, 躡虛而行, 一顆心, 也忐忐忑忑吊在
半空。黑暗迎面撞來, 當頭罩下, 一點準備也沒有, 那是過山洞。驚魂
未定,兩壁的迴聲轟動不絕,你已經愈陷愈深,衝進山嶽的盲腸裏去了。
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 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 遲疑不決, 驀地天光豁
然開朗, 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這一連串的經驗, 從驚到喜, 中間還帶
著不安和神祕, 歷時雖短而印象很深。( 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二、闡釋與表述( 佔18 分)
閱讀框線內的對話, 先依對話內容的象徵意涵, 闡釋「玫瑰」與「日
日春」分別抱持哪一種處世態度, 再依據自己提出的闡釋, 就玫瑰與日日
春「擇一」表述你較認同的態度, 並說明原因。文長限300〜350字。

玫瑰說:「我只有在春天開花! 」
日日春說:「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 ( 杏林子《現代寓言》)



三、引導寫作( 佔27 分)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驗: 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裝, 即將變成服飾店;
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後,成為社區民眾休閒的好所在;曾經熱鬧的村落街道,
漸漸人影稀疏, 失去了光采。… …
這些生活空間的改變, 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故事或啟示。請你從個人具
體的生活經驗出發, 以「走過」為題, 寫一篇文章, 內容必須包含: 生活
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 文
長不限。


大家一起討論解答跟解析吧(雖然大考中心有提供解答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隨題奉上解答,解析晚點再來

1 D
2 D
3 D
4 C
5 B
6 C
7 C
8 B
9 B
10 C
11 B
12 A
13 A
14 A
15 C
16 ABCE
17 CDE
18 BD
19 ACD
20 ABD
21 DE
22 CDE
23 ACD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幻影神兵解析版】歡迎大家持續補充我沒解析或錯誤的題目

1.
莧 > 教育部字典 > 音同「現」
雕 > 教育部字典 > 音同「
漬 > 教育部字典 > 音同「
吮 > 教育部字典 > 音同「

2.
A)不「恥」下問 > 恥辱
B)不「齒」 > 並列之意
C)無「恥」> 恥辱

3.
A) 椿萱並茂,比喻父母健在。不符。
B) 無忝所生,做事對的起父母之意。不符。
C) 彩衣娛親,教育部沒有這個成語,因此不算成語(毆),本意大概就是孝順父母沒有老幼之分,也沒停止的時刻。
D) 烏鳥私情,指奉養長輩的孝心。

4.
【神兵版翻譯】
給予的命運有好有壞,讓自己的心情應和著好與壞。假若通達了,就當做大鳥,舉起翅膀向天空飛去。若窮困之時,只要有一枝樹枝便可容納自己。若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就算身在窮困之中心也不會因此而沮喪。

因此選 (C) 較恰當。

5.
餐廳建築在濱海的山崖上, 從落地玻璃窗望出去,便是粼光閃爍的海洋,這時正有一頭巨大的海獸緩緩從海中浮現,光滑的背脊沾滿綠油油的燐光, 背上一排呼吸孔開闔著噴出灰霧,海獸呼吸了一陣,又緩緩沉入海底,餐廳裡並沒有多少人留意海獸出沒,只有端菜來的侍者不經意提了一句。

靠判斷,只能按照連接詞來思考。

6.
A) 好人 > 喜歡人
B) 安人 > 使百姓安定
C) 小魯 > 認為是小的
D) 豐家 > 使家富饒

7.
A) 非受客觀環境影響。
B) 並非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而是說明先天的才智。
C) 受客觀環境影響而無法學習。
D) 與學習成效無關

8. (這題我有疑問)
A) 天命 > 天地萬物的法則,在這天為形容詞,天地萬物的,命為名詞,命運,有修飾到。
B) 俎豆 > 俎原為切肉的墊板,豆就是豆子,都是名詞,合在一起則變成「祭祀用的物品」。
C) 滄海 > 滄為形容詞,青、綠色之意。海為名詞,因此滄有修飾海。
D) 琵琶 > 雙聲副詞,拆開無義。

9.
【神兵版翻譯】
從前有雌與雄兩隻鴿子,一起住在一個巢中。當秋天的果子成熟時,便將果子收集滿整個鳥巢。在一段時間後,果子因為水分乾枯而體積減少,最後只剩下半個鳥巢的多寡。雄鴿就很生氣的對母鴿說:「我們收集果實如此辛勤,而你卻自己偷偷吃掉它,還吃了一半。」,而母鴿則回答:「我沒自己吃,是它自己減少的。」雄鴿不信這番話,還是很生氣的說:「若不是你偷偷吃掉,那它怎麼會變少?」於是就用嘴喙將母鴿殺死。沒過幾天,突然下了場大雨,當樹果淋到雨後變得濕潤,於是變回原來的大小,就跟以前一樣。當雄鴿看到後,才後悔的說:「她(母鴿)真的沒吃,是我冤枉而殺了她。」

(B)為敘述最正確也最精準的。

10.
【神兵版翻譯】
在周朝與秦朝之間各家門派的文章,雖然只是爭辯不同,但是都有個個人見解在內。但是後世做文章的人,在這在那,左顧右盼,而求取各家人的意見,這是每個人所深深感到恥辱的啊!

文旨與(C)較相符。

11.
甲、強調民貴君輕, 其文表現出氣勢浩然的風格。 >> 孟子主張民貴君輕。
乙、主張以嚴刑峻法治國, 筆鋒峻峭犀利, 論說透徹精闢。 >> 嚴行峻法是韓非子的主張。
丙、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 善於運用排偶句法議論, 邏輯周密。 >> 教育與禮法是荀子的主張。
丁、追求逍遙的境界, 善於寓哲理於寓言之中, 想像玄妙, 說理高超。 >> 莊子最愛說寓言故事了:D 另外,這是老莊思想。
12.
靠判斷,第一格後面是「嚥」不下,因此判斷是「吞」或者「嚐」。最後一格用「扔」比用「捻」來的好,因為捻是用「兩個指頭輕拾起東西」,一截枝葉不適合,於是答案便可找出。

13.
純個人判斷,「枝非枝,葉非葉」,代表可由枝葉想起其他的情景或事物,因此 (A) 較為適合。

14.
不會翻譯

15.
A) 文:意氣相投的好友 >> 答:?
B) 文:發覺 >> 答:睡覺
C) 文:用 >> 答:用
D) 文:? >> 答:盡、全部


其他慢慢補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多選題】
16.
A) 恰當,因此不說明
B) 恰當,因此不說明
C) 恰當,因此不說明
D) 煙囪不適合以眼睛形容,窗戶比較適合,而後面說帶來光明也是眼睛。
E) 恰當,因此不說明

17. 時 = 時間,空 = 空間
A) 只有空間 (三萬頃)
B) 只有空間 (萬國)
C) 兩者皆有 (萬里、百年)
D) 兩者皆有 (三十、八千里路) >> 三十就是指三十年
E) 兩者皆有 (十年、萬里)

18. 不受群族、地限影響
A) 沒強調
B) 雖蠻貊之邦行矣 >> 有強調

C) 與題旨無關
D)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 有強調
E) 有受地限也沒強調

19.
A) 正確
B) 指思念,非友情易逝
C) 正確
D) 正確
E) 描述楊貴妃的容貌與美麗,並非稱讚殿宇的富麗。

20.
純記憶性題目,要了解各個人的個性,無法解析。

21.
A) 沒流露遭貶之感慨,也沒提出諍言。
B) 沒有全部都遙望京城
C) 沒認為官運難卜,亦沒說到要及時享受與民共飲的快樂。
D) 正確
E) 正確
本題可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82115639

22.
A) 無
B) 無
C) 「只這一席話, 乃孔明未出茅廬, 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

D) 「原來高衙內不認得他是林沖的娘子, 若還認得時, 也沒這場事」

E) 「正是: 法師有難逢妖怪, 情性相和伏亂魔」

23.
A) 正確
B) 「而你難得來鄉間」,答案完全與題目相反意思。
C) 正確
D) 正確
E) 作者完全沒有答案中的想法以及作風。


【幻影版國文選擇題解析到此結束,若有錯誤或者需要補充之處請各位多多包含以及幫助。】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7 14:48 , Processed in 0.02535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