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美國在對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上,面臨來自世界各國的影響,其中以英國、蘇聯、日本為主。
1.英國
由於英國的沒落,英國希望於戰後維持其在華投資,以挽救其本國濱臨崩潰的經濟,因此英國亟欲與中國建立正常關係,然而美國卻視此舉為刺激共產革命的舉動,將會被視為歐洲殖民主義在亞洲的復辟。英、美在對華問題的歧見早在二戰便已浮現,當美國企圖將中國視為國際的四強時,英國首相邱吉爾便譏之為「偉大的美國夢想」。到了內戰時期,由於國民黨政府的腐敗與法西斯主義,英國更對國民黨政府不存在有任何的幻想,英國內閣甚至在1949年8月便已斷言共產黨將統治全中國,並應為此制定新的對華政策。中、英矛盾其來有自,二戰後中國政府刻意延後對英國開放貿易港口、歸還長江地區的英資產業與恢復償還對英債務,已使英國感到不滿。蔣介石政府甚至還企圖阻止英軍在香港受降,更使英國感到不快。英國在戰後,對東方有兩大政策主軸,一為保有香港,另一就是確保大英帝國的持續存在。因此,英國希望與中共建立外交關係,並盡力阻止殖民地內部顛覆的可能,而這兩者均需美國的協助。美國對於承認中國的問題上,顯得十分保守,它希望英國不要擅自行動,給予共產世界感到西方列強陣線分裂的觀感,但對此英國採取自主外交,不願接受美國的干涉。
2.蘇聯
美國對於蘇聯與中共的關係一直存有「國際共產主義共謀」的想像,他們從實際的觀察中也呈現出紛歧的結果。一部分的人認為毛澤東將成為蘇聯的傀儡,另一部分卻認為毛澤東是個民族主義者,他將不會聽從蘇聯的指示。從歷史來看,毛澤東雖然公開宣示要向蘇聯一面倒,但他卻也並非對蘇聯的指示言聽計從。同時,史達林也曾多次為了蘇聯的利益,而不惜犧牲中共,更為重要的是,史達林根本不樂見中共迅速取得勝利,這也隱然存在著中蘇兩國的緊張關係。在西方,南斯拉夫的狄托採取非蘇聯的共產主義,給予美國促成中共成為一個獨立的東方共產政權的靈感,美國內部甚至認為,承認將有助於促成中國狄托主義的出現,這將使局勢更為有利。
3.日本
在美軍對日本占領的時期,美國盡力將日本加以改造,意圖防止日本成為一戰後的德國,因而加以改革,瓦解其大財閥、解散陸軍省、海軍省。然而隨著中共的勝利,重建日本成為美國防堵共產革命的重要一環,而促進日本經濟則為其是否能承擔此一任務的關鍵。然而,美國對日本的重建,也加深了中國對美國的不滿,一則因為日本侵略的記憶仍在,二則中國對日本重建後的軍事威脅感到不安。雖然如此,中國仍亟欲與日本建立外交關係,以獲得在蘇聯方面無法取得的物資。同時日本也亟需取得中國的市場與原料,以促進其經濟的復甦。而美國也因無力負擔日本的重建費用,而對日本承認中國產生兩難。
4.從全球觀點看承認問題
美國承認中國的好處在於促使民族主義挑戰蘇聯集團的一統性,緩和美英之間的緊張關係,促進日本經濟恢復,甚至能限制共產黨在東亞的擴張。但是,由於美國國內的雜音不斷,美國因而躊躇不前,導致錯失良機,同時英美的不和諧,也使共產世界得利其中,團結的西方遂成幻影。

原文為在下閱讀 N. B. Tucker,《艱難的抉擇──美國在承認新中國問題上的爭論(1949-1950)》第二章的書摘與心得。

[ 本文最後由 HOLMESLEE 於 08-1-13 04:26 AM 編輯 ]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沒辦法阿,當時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是國外支援的
國外不支持我們,我們也沒辦法
不然對日戰爭也不會拿大刀跟子彈拼命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3 21:40 , Processed in 0.02731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