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回覆: 思考的動作(潛意識)

而且我不是April fool(應該是這樣拼吧)
 
[SIZE=5]滿天銀雪夢一生,[COLOR=green]悲乎[/COLOR]?[COLOR=lime]樂乎[/COLOR]? [/SIZE] [SIZE=5][COLOR=yellow][B]遍地[/B][B]寒霜[/B]醉紅塵[/COLOR],[COLOR=red]仇乎[/COLOR]?[COLOR=magenta]情乎[/COLOR]?[/SIZE]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思考的動作(潛意識)

不自覺的動作大概是由潛意識而來的吧!

並非經由思考來做出行動的判斷...

潛意識中的意識,就是平常雖想~

卻未浮現過在你腦海中的想法~

現在大概祇能想出這些說法而已...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思考的動作(潛意識)

[quote=不死探長-克盧梭]不,並非離題,
而是問題中所在的部份衍生問題,
沙特(不認識,有機會幾十年後再看)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對與錯,
而是開始大家的共識點,
並連鎖效應的行成共識,
才會認為那是所謂的對錯,
談不出結果,
也並非如此,其實結果已經有了,
而是結果並非所謂的一個結果。[/quote]

因為本身現實生活有蠻重要的事要做,所以不太能抽空參與討論。

一個思想的堆演起源於一項假設,之所以稱之為假設乃是因無法確定為真理。
你的說法亦是假設的推演,所以你的話若必須成一家之派,
則你必須嘗試說服眾人,然而即便是說服,虛假仍無法成為真實。
同理,這樣的話題持續下去已無意義。
然而,你的內涵需加以充實,你的論點過於巧而不實。
好比共識點,何謂共識?共識的範圍何在?多少人同意才算是共識?
而你對於結果的定義何在?我對於結果的解釋是否等同於你對結果的認知?
即便是衍生問題,然而該問題已非原問題:人跟雞源自同祖先,但人並非雞。
 
[center][img]http://home.pchome.com.tw/togo/pilijacky2000/Good(1).jpg[/img] [/center] [center]A program to synchronize to the peculiar resonance of the earth inthe Protocol 7.[/center] [center]And it makes "the group of unconscious" into consciousness.[/center]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思考的動作(潛意識)

這篇快變聊天了....適可而止唉

此外,生物的所有行動永遠都是經由大腦下達命令,肌肉接受訊息,然後開始行動
不管是催眠也好,或者藥物控制

比方:
   快要跌倒了,幾乎所有人都會用手去扶地吧!
   請問這是反射動作,還是淺意識!?

淺意識比較不牽扯哲學,那個算是心理學的內容吧 =____=?
 
                                                                             我寧願見熱心的錯誤,不願見冷淡的聰明。  爺の 天空部落格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肖像被遮蔽

禁止訪問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簽名被遮蔽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思考的動作(潛意識)

像電腦中的蟲洞 誰能知它怎樣形成...編程者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思考的動作(潛意識)

[quote=不死探長-克盧梭]今天,
換個新問題了,

我曾經想過這個問題,
究竟人的動作是思考出來後而行動,
還是不自覺的做出反應,
而會有(思考)與(不自覺)的動作名稱,
這又是從何而來的?
潛意識嗎?
佛洛伊德曾說過的,
這是非你自己所思考過所想過,
並且與你的(人)完全不同的意識,
那麼,潛意識中的意識,
又能說成什麼呢?[/quote]


嗯,個人的小小見解,主要是以曾上過的心理學課程所學,加上自己的看法,若有缺誤,懇請更正指教

思考的動作,必須先區分何謂思考,何謂動作,以及而思考與淺意識之間的關係


一.思考與淺意識

首先,思考與動作(以下稱行為),一直以來便是心理學所要探討的內容,人的思考與行為之間具有如何的關聯性,佛洛伊得在這關係中,首重於所謂的淺意識,即佛氏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會受到淺意識的影響,而通常無法明確的知悉,且淺意識的型塑往往是導源自人在兒童時期的記憶,因此,所謂的人的思考,在此可以大概的分為兩層,一為具體的心理層面的思考,一為抽象的不屬於人之具體思考的一圜

然而,佛氏的見解,在今日已多有分歧(心理學的發展中,淺意識僅是其一,而非全部),佛氏將人的行為與淺意識作聯結,在一般的具體思考外,而對人的行為作出更深入的解釋,但是,卻無法將具體的思考與淺意識的界線區分,亦即兩者之間是存有模糊地帶的,如佛氏常將人們於兒童時期的不愉快經驗,認為是型塑淺意識的重要因素,比方說,甲女於幼稚園時曾受到性虐待,因此在成年後對於夫乙的生殖器有著莫名的噁心,引起生理上的嘔吐,在此例子中,雖然甲女受到淺意識的影響,然而在面對乙時,仍舊是以當時具體的思考而感到噁心(接受外在訊息),之後再嘔吐(內化為內部基模後,再進行反餽),因此即便受到淺意識的影響,仍舊必須具有具體的思考,而方能作出行為

淺意識,仍屬於人的意識範疇之內,而屬於一種長久性的意識留存,無論意識或淺意識,都是屬於人的意識範疇之內


二.淺意識與反射動作(所謂的不自覺)

佛氏的淺意識理論,大致上的說,(淺意識-模糊地帶->思考)->行為,而所謂的反射動作,則無需經過思考過程,因此兩者間實有不同,不可一蓋而論


三.思考與行為-思考本身的來源

此即涉及到人之自由意志的有無,自古以來,便是哲學家們熱烈討論的議題,至今仍是


四.概念與名詞

概念為一種抽象的性質,是由人經過抽象性的思維過程後,所得的結果,當人們接受外在經驗世界的種種訊息後,便透過內化的過程,而將其化約為內部價值的一部分,而這價值部份是抽象的,當人們就這抽象的價值部份為思考時,便是抽象性的思維過程;而名詞,則是在人們欲加以對外反餽時,所運用的手段,使得抽性的概念能夠具體明確,當然這中間必須依靠著嚴謹而合理的論證,而簡單的說,此過程便是所稱的哲學
 
知識係由閱讀積累而成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思考與動作是同時進行
並無前後之分
若過於思考
便無法行動
若過於動作
便無法思考而呆滯
 
大雄拿著剛買的銅鑼燒...嘴裡說著好鹹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這些話是我看完各層樓上的大大假設出來的.......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說過一句話︰我思故我在

假設我思"是為了滿足"我在"的條件

假設潛意識是先滿足"生理需求"的思考指令,以能夠達到"最快的滿足點"為基準。
其次是意識,是滿足"心理需求'的思考指令,以能達到"最高的滿足點"為基準。
接著是意志,是滿足"精神需求"的思考指令,以能達到"平衡的滿足點"為基準。

假設凡是會思考的,都是以這這三個點作為互補的基準,指示各基準的強弱之分不同,各需求的強弱之分不同

假設世界的一切物種的潛意識的是已經被設定為一個基準模式-"先天潛意識",
而"先天潛意識"又會依環境的不同而不斷的思考、學習、調整所約制成第二個模式-"後天潛意識"
但是每一個物種所體會的環境都不同,又各別繁衍出不徒的潛意識成維第三個模式-"差別潛意識"

當一個生命體處於需求狀態時,
假設1︰
我餓了,假設我以"最快滿足"為基準,將最近的東西吃掉達到滿足。

當某一天我吃到一個更好吃的東西,下次兩樣東西一起拿出來時,我可能會開始比較哪個東西好吃,哪個東西不好吃,當然!我也可以兩個都吃,不過會很吃的很撐。

之後我開始要求更多的選擇性:有吃的必要性嗎?吃什麼東西對我有什麼意義?怎樣吃阿?等等...

假如2︰
我需要繁衍的性行為,假設我以"最快滿足"為基準,我可以找任何異性達到滿足。

當某一天我遇到更好的條件對象時,下次兩個異性(或同性)一起擺出來時,我可能會開始比較哪個比較優,哪個東西醜,當然!我也可以兩個都要,不過這麼做會很累,或者我可以用手就地正法。

之後我開始要求更多的選擇性:有繁衍的必要性嗎?跟哪人做對我有什麼意義?怎樣做阿?等等...

如此自然養成習慣,開始影響一個人思考模式、行為模式,這是再做一個調整
當你下次在遇到相同或類似的東西時,你會與過去熟悉的事情來做反應
當你遇到相同或類似的東西產生疲勞的時候,你會與過去相同的事情來做反射
有時候反射的程度快到當事者都不知道,只覺得好像有什麼事情發生過
如果遇到從來都沒遇過的事物,可能會讓你不知所措

假設,潛意識的反射是讓"你自己覺得自己"是否"對條見滿足的情況下"所造成的
不管是滿足生理、心理、精神....

假設潛意識就像考試一樣,有時候才剛看到題目就以為自己知道了答案,
如果遇到熟悉的題目,可能會讓你.........爽個半天
如果遇到不熟悉的題目,可能會讓你...........弄個半天
如果遇到從來都沒遇過的題目,可能會讓你..........."當"個一年

教授....我真的是搞不懂你阿.......Orz

[ 本文最後由 心雁 於 06-6-25 12:59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18 13:31 , Processed in 0.03218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