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一. 前言

千古以來人類對於生與死的討論一直是不間斷的,畢竟人類對於自身瞭解仍就相當有限,對於生命始期所賦予之意義為何?應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找最終的目的性?以及對於生命終期之到來所應抱持之態度為何?更是亙古來一道人類難以釐清的鴻溝,因此對於生死價值的討論便突顯了其重要的性質,而關於此一討論在中國哲學發展中亦是相當豐富,從而影響到現今中國人對於生死價值觀念的理解及判斷,本文將就中國儒家生死理論發展中較具重要影響力的學說加以分析探究,試以瞭解其對於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於生與死的價值觀念的影響。

二. 儒家之生死觀

儒家係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學派,其對於生死觀之探討自當影響後世人們
鉅深,其關於生死之討論大致可分為向死而生與精神不巧,以下係分述之。

(一) 向死而生

一般人的認知觀念中,總是將死亡視為生命的對立,其係將人之生命活力
以及現實生活的渴望加以消滅,將人從繁華的塵世中脫離至一個神秘昏暗的境界,永遠失去對於現實社會生活的聯繫,因而大部人對於死亡皆是抱著恐懼的心理,害怕死亡的到來。然而儒家則係認為生死並非為對立的,而係相互依存且一體兩面,唯有透過死亡的認識才有可能完全的瞭解生命的意義,生的概念實則蘊含著死的概念,兩者係為動態互變的過程,因而生死本質應為同一的,此可從易經中得知,太極即是宇宙之本體,其為陰陽合一,生死同體之狀態;而具體世界萬物之生存,則是陰陽互動,生死互變的過程。(註一)

基於上述之前提,依此生死實乃不可避免之自然的流程,由生至死,因死而生,生死之間係為連貫的作用,係為同一之體,故人們倘欲瞭解生命之意義,勢必也要將死亡列入思考的範疇內,方能瞭解完整的生命價值觀,即所謂的向死而生。

至於如何來面對死亡,從而瞭解生命的目的性,從儒家所提出的各種理論中總的言之,可分為二。

1. 生活中有理想、有追求,生活過程中由於充實生命而充滿光芒,人們執著地生活,關注於自身目的之追求,當可忘懷死亡之到來,換言之,生活中的快樂和充實是人類擺脫死亡陰影的最佳方法。即所謂發憤忘食以致於不知老之將至。(註二)。

2. 生活為道義的實現而奔波不息,生命活力亦即展現於社會之中。人在社會生活中至少受到三方面的約束,一來自個人的理想和道義;二來自於人際間的各種規範;三來自於社會與國家制定的準則。人們在生活中既要適應外在的規範,又要追求內在的自我價值,雖然付出艱辛的勞力,但亦因此奠立透悟生死而坦然接受死亡的態度。(註三)

(二) 精神不朽

儒家對於死亡之觀念大致係採理性的思維,認為生死必為自然的過程,人
不可能去加以改變,達到所謂長生不老不死的肉體上之永恆,僅能從精神上來跳脫生死達到永恆(此一見解與部分道家學說相似),因而提出所謂的精神不朽的理論,其主要見解大致可分為三。

1. 重視生命行程中道德價值的開拓,追求個體之人與整體之德的合一,進而由有限達到無限,超越死亡。此一見解之代表可為中庸所云,強調進性的全功,至可與天地為參(註四),即為人們經由外在規範的踐行與內在道德的修養,方能逐漸接近宇宙本體之理,從而忘懷肉體上之限制,達到精神上之與萬物齊一的不朽。

2. 堅信內蘊先驗道德的必然性的存在,並將個體的生命與之融合為一,使自我所思所行更具神聖性,進而產生一種使命感直視死亡,面對死亡。此可見於《史記.孔子世家》云:「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於大樹下。宋司馬桓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此種心態即源自於崇高的精神道德,以天命為其依歸,指導其生活之目的,追求生活最終之目的性,因此自得解脫於死亡的恐懼中。(註五)

3. 將真理與道德價值至於生死之上,生為真理道義而奮鬥;面對死亦可為此而付出生命。死亡的存在固使得生命的價值得以彰顯,但相較於真理以及道德之下,死亡則成為下位的價值,反觀於追求真理與道德之上位價值中,死亡現象當然地擺脫其恐懼的價值觀。此於儒家學說中經典之見解可聞,即為追求仁義道德之目的,而寧可放棄生命,殺身成仁,可謂為儒家思想的最高價值理念。(註六)

三. 結論,對於後世之影響力

儒家對於生死觀之看法,影響著歷代以來中國人們之思維,在現代儒學地區當中,亦是深刻地左右著人們對於生命意義以及死亡價值的思考範疇。儒家生死觀係如何影響著現代人們於生於死的看法,以下試簡述之。

儒家視死為生的另一種形式,加以消解生死之間的藩籬,幫助人們從死亡的陰霾中跳脫出來,在觀念上瞭解死亡的價值,進一步達到透徹生命意義之本質。是故,死亡並非是可怕的,僅是一種宇宙天地幻化的過程,人們須要去瞭解死亡之意義,但無須擔憂,而應係更以死作為生之動力,在人肉體上有限的期間內,去追求知識真理,使己身所言所行依循著道義,從而接近天地大道,雖然人們可能永遠無法瞭解何謂宇宙之本體,何謂天地之大道,但僅須依循著外在的社會價值規範以及內在的道德規範,認清死亡價值,進而追尋生命之最終價值目的,即便肉體有限,死亡迫近,但已可謂為無愧於人,但求而已,因而於精神上超脫生死,直視天地真理。

註一: 《易經.繁辭上》:「是故易有太級,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註二: 《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註三: 《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註四: 《中庸》第二十二章所云:「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註五: 相關之文獻可參閱:《論語.子罕》:「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註六: 《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參考書目
1. 邱德修,學庸釋義,台北,合記出版社,1996﹝民85﹞。
2.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台北,東大出版社,1994﹝民83﹞。
3. 侯鴻勛,康德,香港,中華出版社,2000﹝民89﹞。
4. 桂 裕,論語新說,桃園,三民出版社,第二版1986﹝民75﹞。
5. 蕭登福,易經新譯,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民90﹞。

[ 本文最後由 八雲紫 於 06-6-22 10:57 PM 編輯 ]
 
知識係由閱讀積累而成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論中國儒家生死觀及其對現代人之影響

生.死.

都是一門學問ˊˋ

能體會其中意義的人.

真不知有多少人.

昨天我聽到了一句話.

讓我陷入思慮.

那句話是.

[要先學會死亡.才能真正學會活著]

真的很深澳!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論中國儒家生死觀及其對現代人之影響

儒家所提出之"向死而生"的概念 , 即是闡述了要先學會死 , 才能瞭解生的意旨 , 它所講的不是人之生活的具體行為 , 不是要求人去"求死"(現今某些宗教所灌輸的觀念即是這種奇異的想法) , 而是回歸到人之精神生活的層面 , 因為人的行為是受到心靈的主宰 , 一個人的意思能力會控制著他的行為能力 , 所以要探求具體生活上的行為 , 即客觀世界的生死關係 , 應該將重心置於人之心靈層面 , 而這即是向死而生所欲探討的前提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引文:儒家所提出之"向死而生"的概念 , 即是闡述了要先學會死 , 才能瞭解生的意旨 , 它所講的不是人之生活的具體行為 , 不是要求人去"求死"(現今某些宗教所灌輸的觀念即是這種奇異的想法) , 而是回歸到人之精神生活的層面

關於這個說法...我很認同!但是我認同的是:以儒家的理論內涵來說其必定肯定現實人生的價值,而其所謂
的超脫亦是在現世做道德實踐而完成,此有別於宗教的"來生觀"(此乃是對於死後世界的追求)!故儒家確實
回歸到人文層面哩!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3 ~翔宇~ 的文章

“未知生,焉知死”这一著名的命题是孔子提出来了在孔子看来,生与死,包括鬼神的事情都是重大而又深奥的事情,其中现实的人生问题为首要,这里的生有两个含义,一是人的出生,人的生命之始,另一个是人的生存,生活,孔子认为,人的生命之始,人的生存之道还没有搞清楚,何谈生命的终结以及死后的鬼神之事,我们首先应该要重视现实生活与生命,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进而了解与把握死的内涵。从逻辑上讲,孔子指出只有先了解生而后才会懂得死,之后的孟子以及荀子也是这样的观点。从此可以看出儒家对于生死问题表现出明显的重生讳死的倾向。
而西方由于与中国的历史基础和传统不同对于生死的看法主要是从终极(死亡)来看待生命的。死亡本体论的建构——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提出来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人在亡故时已经谈不上“有死”,而是已经丧失了“有死”。死亡当然意味着一种终结或结束,但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结束。结束(ending)有完成、就绪、停止等意思。如一条修建的公路完成了;随着最后一笔一幅画就绪了;雨停了;等等。海德格尔认为:“结束的这些样式中没有一种可以恰当地标画作为此在之终结的死亡。 ”因为“死亡所意指的结束,意指的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Being-at-an-end),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Being-to-wards-the-end)”。亡故相当于“在终极的存在”,死亡相当于“向终结的存在”;就区别的关联而言,死亡比亡故更本真、更实在:亡故作为在终极的存在,其实已经没有存在,虽然人们总幻想“阴间”或“天国”的存在,但那只能确证“阳间”或“人间”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7 04:18 , Processed in 0.03097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