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自古以來 哪個功高震主的人有好下場?
有誰呢???
請大家考論考論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HOLMESLEE 於 09-8-13 20:29 發表
只可惜他的事績幽暗不明,不同的史料對他的描述也多有衝突
最主要的就是放太甲一事,是他逐君悔過,還是逐君自立,史書就有兩派說法了


这个基本上有定论了,根据出土的甲骨文看,商代一直在祭祀他,说明他没有自立。

贴子不是讨论功高震主又有好下场的人么?能够放逐君主,那都不仅仅是“震”的问题了;下场又绝好,四代宰相,光荣退休,安享天年,后世儒家又把他与孔丘并列坐享大贤之名。做官能混到这份上,那不是一般的牛X。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無名的英雄

人文版元老

回覆 22# zzzyyyhhh 的文章

只可惜他的事績幽暗不明,不同的史料對他的描述也多有衝突
最主要的就是放太甲一事,是他逐君悔過,還是逐君自立,史書就有兩派說法了
 
Nemo me impune lacessit
當十元被別人拿進口袋時,人們常常記恨一輩子。
當百元被笨蛋丟進碎紙機時,人們很容易就原諒。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以上所提到的,都不如伊尹。

起于奴隶,身为帝师,佐汤灭夏,四朝元老,代天言事,废立商王,享年九九,万世贤名。

后世有哪个能比得上他威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何应钦活到98岁.............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 玉日比 於 08-7-19 18:00 發表

唐朝當時是藩鎮割據,只有少數節度史是支持中央的,其他的早就是半獨立狀態,一直延續到唐朝被滅為止

而郭子儀是當時保皇黨的主要成員,迫於時勢唐政府當然對他禮遇有加 ...



如同您所說保皇黨三字,雖當時時勢造就,但可護衛唐王朝的人卻屈指可數,如同戲劇中的打金枝裡所述,郭子儀之子因其妻(其妻為皇帝之女,是為公主)未參加郭子怡的壽宴,怒而打了公主,並說不要以為你父是皇帝,而我父還不願當皇帝的話。試想就他的才能實力,獨霸一方立行稱帝無不可能,可他卻為國家出生入死,代表他忠於國家。雖唐王朝弱,但不代表都因情勢所迫,郭子儀也曾經被貶,那麼多人不用,卻只用他,但表是有一定著實力及忠誠,國家信任他。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是崇禎,都要被迫才禮遇,懷疑就要殺掉,要不皇帝怎會對郭子儀說:(卿乃國之再造之人),早就在他老後把他殺了,是不是這樣呢?所以事實形勢來講,說他是功高震主,意有善終也不為過啊!

[ 本文章最後由 mie1008 於 09-3-10 22:01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帖由 pophigof 於 07-12-12 11:19 發表
我覺得最慘的應該是明朝,雖然建國初期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殺戮功臣,但是在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發生之後,大部分的建國功臣,如:劉基 方孝儒 李善長 宋濂等,大部分都是被滿門抄斬,方孝儒例外,他是被抄了十族,總計在胡案中 ...

方孝儒是被明成祖朱棣所殺,不是太祖朱元璋殺的。
燕王朱棣假借宮中太多奸臣在弄權,起兵攻入皇宮,趕走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當皇帝。
當時方孝儒是很有名的大儒,於是朱棣想要他來寫即位的詔書,方孝儒寫下「燕賊篡位」,並說死就死吧,你要我寫詔書是不可能的。朱棣反問:「你難道不怕滅九族嗎?」,方孝如義正嚴詞的說:「就算是滅我十族我也不怕!」。
這一下可惹惱了朱棣,命人將方孝儒從嘴角割到耳朵,方孝儒仍不段罵道,最後朱棣將他腰斬。據說剛腰斬完,方孝儒仍能用手肘撐著地面爬行,並用手指沾血一連寫下了十二個篡字後斷氣。後來朱棣將他的門生和朋友也算做一族一併處死,總數有八百多人。

[ 本文章最後由 Lightyagami 於 08-9-20 00:50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名望的勇者

守護勳爵

原帖由 mie1008 於 08-7-15 23:53 發表
郭子儀,延續唐朝的名將,不僅子孫綿延,就連休的墳墓,由於國家對他的敬重,還高出一般許多尺,可謂功高震主又有好下場的。

唐朝當時是藩鎮割據,只有少數節度史是支持中央的,其他的早就是半獨立狀態,一直延續到唐朝被滅為止

而郭子儀是當時保皇黨的主要成員,迫於時勢唐政府當然對他禮遇有加
 
http://blog.roodo.com/yowyowyow123
我的部落格,有興趣來看看吧,想要發文我也可以代貼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郭子儀,延續唐朝的名將,不僅子孫綿延,就連休的墳墓,由於國家對他的敬重,還高出一般許多尺,可謂功高震主又有好下場的。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quote]原文由21215421 於 08-1-10 03:58 PM 發表
司馬懿是三國演義裡面描述許多的人物
他在正史是幫魏國擋住許多次諸葛亮的進攻
並多次擊敗孔明

甚至智謀高於諸葛也不為過
曹家從曹操到曹叡.還有曹芳攝政的曹爽.從頭到尾無不沒有懷疑司馬懿
曹家以善疑聞名
如果按照演義劇情內容描述.司馬懿一直被孔明打敗.吃了許多敗仗.早就被操家了

所以可以推斷事實卻是司馬不斷擊退孔明的蜀軍
而孔明消耗過多國力.導致後期蜀國被魏國併吞


司馬懿與諸葛亮真正交手
是在第4~5次北伐
司馬懿交出如何的成積???
諸葛亮以一州之力,伐九州之國,上國大將交出何等功勳???
首伐三郡皆降,貳伐退兵斬將,三伐并陰平.武都二郡
四伐於上邽擊敗郭淮軍並割其麥,在鹵城擊敗司馬懿,交出甲首三千.玄鎧五千.角孥三千一的成積.並於退兵殺張郃
五伐於渭南分兵屯田.上國大軍不敢與之決戰.對峙百於日.直到亮病逝才敢追擊.還被對方所驚不敢在追擊
對曹魏的防禦戰,不但成功抵禦,還遣魏延擊敗郭淮.費遙

諸葛亮死後蜀漢尚能撐30於年國力當真衰弱???
到是曹魏要滅公孫淵,司馬懿請兵四萬,預計一年平定還軍,卻受到群臣反對,認為役費繁多,到底是誰國力出問題呢??



八 年 , 使 延 西 入 羌 中 , 魏 後 將 軍 費 瑤 、雍 州 刺 史 郭 淮 與 延 戰 于 陽 谿 , 延 大 破 淮 等 , 遷 為 前 軍 師征 西 大 將 軍 , 假 節 , 進 封 南 鄭 侯 。

年 春 二 月 , 亮 復 出 軍 圍 祁 山 , 始 以 木 牛 運 。 魏司 馬 懿 、 張 郃 救 祁 山 。 夏 六 月 , 亮 糧 盡 過 軍 , 郃 追 至 青封 , 與 亮 交 戰 , 被 箭 死 。 (後主傳)

九 年 , 亮 復 出 祁 山 , 以 木 牛 運 , 〔 一 〕 糧 盡 退 軍, 與 魏 將 張 郃 交 戰 , 射 殺 郃 。 (諸葛亮傳)

十 二 年 春 , 亮 悉 大眾 由 斜 谷 出 , 以 流 馬 運 , 據 武 功 五 丈 原 , 與 司 馬 宣 王 對於 渭 南 。 亮 每 患 糧 不 繼 , 使 己 志 不 申 , 是 以 分 兵 屯 田 ,為 久 駐 之 基 。 耕 者 雜 於 渭 濱 居 民 之 間 , 而 百 姓 安 堵 , 軍無 私 焉 。 〔 三 〕 相 持 百 餘 日 。 其 年 八 月 , 亮 疾 病 , 卒 于軍 , 時 年 五 十 四 。 〔 四 〕 及 軍 退 , 宣 王 案 行 其 營 壘 處 所, 曰 : 「 天 下 奇 才 也 ! 」(諸葛亮傳)

五 月 辛 巳 , 乃使 張 郃 攻 無 當 監 何 平 於 南 圍 , 自 案 中 道 向 亮 。 亮 使 魏 延、 高 翔 、 吳 班 赴 拒 , 大 破 之 , 獲 甲 首 三 千 級 , 玄 鎧 五 千領 , 角 弩 三 千 一 百 張 , 宣 王 還 保 營 。(漢 晉 春 秋)

漢 晉 春 秋 曰 : 楊 儀 等 整 軍 而出 , 百 姓 奔 告 宣 王 , 宣 王 追 焉 。 姜 維 令 儀 反 旗 鳴 鼓 , 若將 向 宣 王 者 , 宣 王 乃 退 , 不 敢 偪 。 於 是 儀 結 陳 而 去 , 入谷 然 後 發 喪 。 宣 王 之 退 也 , 百 姓 為 之 諺 曰 : 「 死 諸 葛 走生 仲 達 。 」 或 以 告 宣 王 , 宣 王 曰 : 「 吾 能 料 生 , 不 便 料死 也 。 」




[ 本文最後由 深幽之人 於 08-1-12 05:53 PM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1 14:11 , Processed in 0.02359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