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克里斯Chris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法國「超軍旗」艦載輕型攻擊機


該直升機動力裝置早期出口型裝有2 台「寶石」2 渦軸發動機,單台最大應急功率912 軸馬力;後來的型別改裝2 台「寶石」41-1 或41-2 渦軸發動機,單台最大應急功率1135 軸馬力,或「寶石」43-1 渦軸發動機,單台最大應急功率1150 軸馬力。「山貓」艦載直升機裝備的機載雷達和中央戰術系統提高了載艦的對空預警能力,可提前發現飛機和導彈;還可對飛行性能相近的空中目標,如無人偵察機、無人電子干擾機等實施攻擊,並可進行直升機空戰。對小型艦艇的攻擊是「山貓」艦載直升機的主要任務,它可攜帶4 枚「海鷗」空對艦導彈,此時作戰半徑為93 公里,巡航速度184 公里/小時,留空時間1 小時36分,機上可有2 名乘員。這樣,「山貓」直升機可在導彈艇對艦導彈的射程外,阻攔導彈艇對載艦的攻擊。「海鷗」空對艦導彈射程為10~15 公里,而小型艇的高炮的射程只有5 公里左右,根本無法對直升機進行反擊。英阿馬島海戰中,「山貓」艦載直升機取得擊沉、擊傷阿水面巡邏艇多艘的戰果。在海灣戰爭中,「山貓」又協同其他作戰飛機一次出擊就擊沉伊拉克艦艇13艘。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五、部分航空母艦知識

艦島
  早期航母,像英國「百眼巨人」號和美國的「蘭利」號等整個艦面是平坦的飛行甲板,沒有突出部分。而現代航母基本上是把艦橋、煙囪等集中在飛行甲板的一側,好像一個小島,它就是「艦島」。

  從飛機起降的要求上講,航母的飛行甲板上空空無物是最理想的。但是,航母的指揮塔、飛行控制室、航海室、雷達和通信天線等又是需要高聳在甲板上的。所以,現代航母都是把這些上層建築設計得很緊湊,集中在飛行甲板右舷的「艦島」上,空出甲板的絕大部分來方便飛機起降。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飛行甲板

  飛行甲板就是航母艦面上供艦載機起降和停放的上層甲板,又稱為艦面場。早期飛機由於起降速度不大,可以從軍艦首部或主炮塔上部鋪設的小型甲板上起飛,從艦尾的短小甲板上著艦。但現代航母都是貫通全艦的大面積的上層甲板。需要指出的是,航母的飛行甲板要比艦體寬得多。從正面看,飛行甲板從艦體上面向兩舷張出,形狀很怪異。

  飛行甲板要承受飛機著艦時的強烈衝擊載荷,所以要用高強度鋼板製成。二戰時航母飛行甲板表面要鋪設一層木質甲板,而現代航母的飛行甲板表面都是金屬的了。

直式和斜角式飛行甲板

  從航母出現直到50年代初,航母的飛行甲板都是直式的。其形狀為矩形,防沖網把甲板分成前後兩部分;前部供飛機起飛、停放用,後部則是飛機降落區。當防沖網放下時,前後兩區合二為一,艦載機就能從艦尾向前做不用彈射器的自由測距滑跑起飛了。

  隨著噴氣式飛機的上艦,直式甲板的局限性就顯露出來了。50年代初,英國海軍上校卡梅爾提出了斜角甲板設想,經試驗後證明它有許多優點,遂成為現代航母的標準甲板樣式。

  斜角甲板分為兩部分。艦前部直甲板為起飛區,後半部斜角甲板為著艦區,斜直相交處形成三角形停機區。斜式甲板的斜度以斜角甲板中線與航母首尾中線夾角來表示。斜角甲板的優點是著艦飛機未能鉤住攔阻索時,可馬上拉起復飛而不致於與前甲板停放的飛機相撞。另外,艦載機起飛和降落可同時進行。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航母導流板

  在彈射前,艦載機的噴氣發動機已經全速運轉,此時它向後噴射出高溫高速燃氣流,對它後面的飛機和人員危害甚大。這時彈射器後方張起的擋板可使燃氣流向上偏轉,不會噴向後面的甲板了,這些擋板就叫做「偏流板」或「燃氣導流板」。

  一般來講,每個彈射器後面有一組共3塊燃氣導流板。當單發飛機起降時張開正中一塊;當雙發飛機起降時三塊都張開。為了降低燃氣流的灼熱溫度,燃氣導流板後面都裝有供冷卻水循環流動的格狀水管。

航母知識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航母頭部的「回收角」

  航母飛行甲板的前端有時會伸出一些角狀物。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些「角」都正好對準彈射器的前面。實際上,這是航母拖索的「回收角」。

  我們知道,在使用拖索式彈射方式時,拖索會從被彈射的飛機上脫落。這些拖索一般是直徑20-40mm的鋼索,如果一次性使用未免太可惜了。於是,設計師在彈射器前方的甲板頂端裝上前伸的角狀物,「角」的前端和兩側張著網兜,拖索落在網兜中就可以再次使用了。

  1964年,美國試驗成功了前輪式彈射方式,拖索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在美國新建造的大型航母上已經很難見到回收角了。

航母的升降機

  機庫位於飛行甲板下面,因此,飛機在機庫和飛行甲板之間的移動需要借助於升降機。早期航母的升降機一般佈置在飛行甲板的中線上,稱之為「舷內升降機」。這種升降機不受風浪影響;但它既影響了飛行甲板的強度,又影響了飛機的起降。美國在1942的完工的「埃塞克斯」號上首先採用了「舷側升降機」,它消除了上述缺點。不過也存在著易受風浪影響的不足。
  權衡利弊,舷側式升降機被普遍應用於現代航母上。美國海軍從「福萊斯特」號開始一律使用舷側升降機,一般設4台,左舷1台,右舷3台。以「企業」號上的升降機為例,它是用鎂鋁合金製造的,長23.5米,寬15.9米,面積374平方米,自重105噸。這種升降機可容納2架主翼折疊的A-7攻擊機,具有1分鐘內升降全重47.6噸的能力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艦載機的降落引導

   50年代以前,航母由站在飛行甲板左端的著艦引導官(LSO)雙手持旗板打信號指揮飛機著艦。但噴氣式飛機上艦以後,這種方法已不適用。1952年,英國海軍中校格特哈特從女秘書對著鏡子搽口紅的動作中得到啟發,設計出了早期的光學助降裝置--助降鏡。它是一面大曲率反射鏡,設在艦尾的燈光射向鏡面再反射到空中,給飛行員提供一個光的下降坡面(與海平面夾角為3.5-4度),飛行員沿著這個坡面並以飛機在鏡中的位置修正誤差,直到安全降落。

  60年代,英國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系統,它在原理上與助降鏡相似,也是在空中提供一個光的下滑坡面,但這提供的信號更利於飛行員判斷方位,修正誤差。70年代,美國海軍又研製出了全自動助降系統,它通過雷達測出飛機的實際位置,再根據航母自身的運動,由航母計算機得出飛機降落的正確位置,再在指令計算機中比較後發出誤差信號,艦載機的自動駕駛儀依據信號修正誤差,引導艦載機正確降落。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系統的工作原理

  該系統設在航母中部左舷的一個自穩平台上,以保證其光束不受艦體左右搖擺的影響。它由4組燈光組成,主要是中央豎排的5個分段的燈箱,通過菲涅爾透鏡發出5層光束,光束與降落跑道平行,和海平面保持一定角度,形成5層坡面。每段光束層高在艦載機進入下滑道的入口處(距航母0.75海里)為6.6米,正中段為橙色光束,向上、向下分別轉為黃色和紅色光束,正中段燈箱兩側有水平的綠色基準定光燈。當艦載機高度和下滑角正確時,飛行員可以看到橙色光球正處於綠色基準燈的中央,保持此角度就可以準確下滑著艦。如飛行員看到的是黃色光球且處於綠色基準燈之上,就要降低高度;如看到紅色光球且處於綠色基準燈之下,那就要馬上升高,否則就會撞在航母尾柱端面或降到尾後大海中。

  在中央燈箱左右各豎排著一組紅色閃光燈,如果不允許艦載機著艦,它發出閃光,此時綠色基準燈和中央燈箱均關閉,告訴飛行員停止下降立即復飛,因此被稱為「復飛燈」。復飛燈上有一組綠燈,叫做切斷燈,它打開即是允許進入下滑的信號。

  這些燈光由著艦引導員(LSO)控制,他們在艦後部左舷LSO平台上,分工觀察著艦機的位置、起落架、襟翼、尾鉤等的情況,一面與飛行員通話,一面操縱燈光信號。在艦島上部左側後部設有主飛行控制室,一名飛控官監視著飛行甲板和空中的情況,對著艦機的安全進行最後把關。在美國航母上,飛控官由老資格的中校級飛行員擔任,並配有一名少校做為助手。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艦載機的停放 

    航母艦載機不使用時一般存放在機庫裡,機庫位於飛行甲板的下面,是停放和檢修艦載機的場所。數十架艦載機需要較大的地方停放,所以現代航母的機庫有越來越大的趨勢。艦載機在機庫中處於折疊狀態,排列緊湊有序,而且空出必要通道,以便每架飛機迅速通過升降機升到飛行甲板上去。

  在氣候較好時,艦載也可以停放在飛行甲板上,用索具繫好均勻佈置在飛行甲板和機庫甲板的眼塊上,就不會在風浪時滑動碰撞了。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開放式和封閉式機庫

  這兩種機庫實際上是指兩種構造方式。開放式機庫以機庫甲板為強力甲板,是直到二戰中期航母仍採用的機庫主要構造形式。其艦體的上甲板就是機庫甲板,而機庫和飛行甲板作為艦體的上層建築來設計。這種構造的飛行甲板只承受飛機載荷,不需要縱向隔壁,機庫佔用艦的全寬,艦的兩側就是機庫的兩側,機庫面積大,但防護能力差。

  英國1938年完工的「皇家方舟」號航母把飛行甲板作為強力甲板,承受波浪作用於艦體的力,飛行甲板與強力縱梁牢固連接,縱隔壁從飛行甲板一直延伸到艦體下部,形成一個整體結構,把機庫包在裡面,所以稱之為「封閉式機庫」。後來,英國更在1941年完工的「光輝」級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加鋪了76mm厚的裝甲。在二戰的生死搏鬥中,這種結構的機庫經受了考驗。現已成為航母的標準機庫形式。只有西班牙的「阿斯圖裡亞斯親王」號仍採用開放式機庫。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航母上的運輸機

  人們一般對航母上載的戰鬥機、攻擊機、預警機、反潛機等習以為常了。但是在美國航母還裝有固定翼運輸機,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這些運輸機主要用於岸艦之間及航母之間的貨物運輸。儘管大型核航母海上自持能力很強,但一艘航母出海少則數月,多則半年,它上面的90架飛機和5000名人員難免會出現一些臨時性的緊急的問題,像人員的調換、傷員的撤離、某些零部件和物品的急需等,這時,艦載運輸機就是最方便的運輸工具了。

  其它國家的航母一般是用直升機執行運輸任務的,但對於美國擁有的重型航母來說,就需要航程遠、速度快的固定翼運輸機了。現役的美國航母運輸機主要為C-2A型。該型運輸機是由E-2「鷹眼」預警機改裝而成的。1964年E-2服役的當年,C-2也進行了首次試飛,兩年後開始批量生產,該機在艦上彈射起飛時最大載重量是4530公斤,陸上滑跑起飛時為6800公斤,最大飛行速度574公里/小時,航程1930公里。該型機在運送人員時可載運28名。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6-8 04:15 , Processed in 0.03081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