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 Wolfmann 於 09-10-9 22:22 發表
中華民國的三軍武器裝備,遷台以來,從50~70年代,尚有台美正式邦交時,就是接收美國二戰及韓戰的美軍制式軍備,承襲美國的作戰思想。而在70年代末,美中建交後,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嚴重遭到擠壓。中華民國國軍與國際間的軍事交流 ...
原文由 Capt.Martin 於 2009-11-21 12:16 發表
最近敝人有個很矛盾的問題,高科技的IT產業的確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指標,也是少數能夠在國際立足的籌碼,
但大多數的高科技產業,其工作所需之員工數量不多,在政府大力支援這些高科技產業之下,這些用人精簡的科技廠固然有鉅額利益,以及技術提升的空間,但是正因為其用人精簡,所以會導致該產業所提供之就業人數較低,而在傳統重、中工業上政府則是沒有多加注意,再經濟衰敗的這段時間,有不少的工廠進行大幅裁員甚至是倒閉,更進一步的造成了失業率攀升的現象,而工業則是生產軍備之母,在台灣工業日益衰微的情況下,勢必有許多軍備品無法自行研發吧?
在高科技與工業之間是否真的沒有平衡?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