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mikee90197
[列印本頁]
作者:
mikee90197
時間:
09-5-9 18:11
標題:
mikee90197
恩...終於在這邊開了個主題
其實也沒有什麼理由
然後我的詩集是
【這個】
只是有時候也會想寫多點東西
然後讓被遺漏的字句能夠被撿拾
所以不管是悶還是不悶
在這邊也能算是個開始
因為
五味雜陳。
作者:
mikee90197
時間:
09-5-9 18:26
從來都不是個情感濃烈的人。
儘管常陷入一種自以為的執著情緒當中,但是相較於外界的變動來說,不如說像個僅微微隨風輕搖的旁草而已。
曾經,前前後後寫了幾首作品(其實大概是二十首左右)給一個前輩去評析,當然滿江紅的回來也是相當正常的(每首都用掉一張A4紙),從說話的節奏、用詞的雕琢到那些沒有意義的助詞。
然而,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部份。
我偶爾會買些書,理論性的或者欣賞性的都有。已經記不起在哪看到一個理念:「所謂的詩能感動人,並且能夠把自身的情緒擴散出去。」而前輩真正讓我記住的評論(*1)是:不管怎樣,讓這杯白開水加點味道。
在某些我認為已經傳達出太多念頭的句子,在別人眼中看來往往是平淡無奇的。也就是說我的情緒常常表達的很少很淡。
我相信,所謂的詩其實是另外一種的語言,每行句子都是寫作者呼吸的韻律、意念流轉的痕跡,所以我曾在遍地黃昏的室內寫下了「馱起一輪斜陽」的句子。
我在意的,是忘記自己之後僅有的存在。
有人說,在遇到苦難之後會懂得堅強。我不禁想問究竟這種堅強是一種成熟,亦或是一種麻木?在認為年幼的時光中開始面對死亡(摯友、同窗、親戚),每種不同的消逝不得不使人學著面對,在最無憂無慮的歲月。
所以,有時候就用在午後喝起一杯茶的口吻說話吧。
就像最擅長說笑話的人其實本身完全沒有反應一樣,我想用完全無機質的方式表達那個只被文字和意念形塑的世界。
只是這樣子的方式往往讓人很難在第一時間內理解。
所以在帶有一點自傲的情況下,我深深地相信,這些看似生澀的文字絕對值得品茗
因為,回甘。
(註:其實之後還有另外一句評語:「你不要再看席慕容了,再下去會變成娘砲。」(呃...||||||||||||
[
本文章最後由 mikee90197 於 09-5-9 10:27 編輯
]
作者:
mikee90197
時間:
09-5-17 23:22
標題:
關於李後主
其實想寫這篇有點久了
不過大概是惰性使然,一直沒有動"鍵"
大概是說明一下,這首的句子有用到哪些作品
全部都是從"詞"的部份出來的
教坊飄出的別歌撕下
這邊用的是「破陣子」中的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
昨夜夢魂的車水馬龍
則是「望江南」當中的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那棵西樓旁的梧桐
是「'相見歡」中的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僅留春草記離恨
是「清平樂」中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在金陵堆築遐思...
這段是指當宋軍攻入南昌時,後主依然在淨居寺當中聽詠佛經的史實
至於最末段,有用來自於大家耳熟能詳的「虞美人」的部份
牽機是後來被賜死時所用的毒藥,再回到那天被攻陷時聽佛的場景
某飄說角度有點太超凡了,不過我想以後主的角度而言,說不定他想念的並不是那個已故的國家,而是那段還有自己國家時逍遙自在的生活(或許是我看淺了,但是有這樣子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既然後主已然逝去,我覺得用一個已經死去的人重新看待的角度去寫。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想試著看看能不能融進他的詞句便是,總之這首作品依然有要加強的空間。
題外話:聽音樂的確很容易影響一首詩的節奏,而寫這首作品時...我正在聽戰地風雲= =|||
[
本文章最後由 mikee90197 於 09-5-17 17:46 編輯
]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