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想了解一下,法師的學習 [列印本頁]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3-24 01:14
標題: 想了解一下,法師的學習
大部分的法師

都是給予智者、科學家的形象來描寫

除了一堆魔法實驗與考察

就是在魔陣上考究及摸索


提高精神力的方法

無非是冥想與元素感應( 捕捉 )


而魔法學徒在老法師上

感覺都是吸收人生道理、古老傳說、施法咒語

那想問一下

大家認為一個法師學徒應該是如何向老法師學習的

有什麼會是很講究,有那些會是追求自我成長

而第一次施展魔法,又是如何引導?
作者: 銳鱗亞鼠    時間: 08-3-24 11:10
正常來說,首先由LEGACYWEAPON(塑法師)入門
學院並不會刻意將塑法師和旅法師(PLANESWALKER)在初期就區分開來
當然,旅法師級的學生可以通過選課或指導教授推薦,嘗試直接開始旅法師的課程範圍

在學園曆32年以後,由A.D.(艾琳娜)提出「身為施法者其本身都是能自由對自身週遭能量進行塑型,自主或非自主意識下以所希望的型態表現在空間中」,並首創了「魔法力源學」;這直接的影響了其他課程的教導方向,開始會探討各術者自身的法力從何而來、法力源定位。(甚至旅法師也開始會注意魔法力曲線的問題!)

塑法師掌握的術能相當原始(以旅法的角度來看),因為並沒有明確的「置換性」(Draw)
塑法師的養成與指導較傾向「概念邏輯化」
以一位有施法經驗的學生來說,就像要求一個人「詳細的將自己的呼吸過程,從血液含氧量降低開始敘述一次」的詭異、不自然。

但是沒有施法過的學生,必須通過感知課程才得以延續(有趣的是,感知、提取…等基礎課程是魔法力源學的強項,卻是在如此多年之後才確立);通常是讓學生分辨哪些法力容器內有或無法力開始,持續進展到詳細區分種類、多寡、甚至在各種環境變數或情緒因素下,辨識度依然準確…等等。

之後會進入提取(Add)的課程部份。「將外部能量引導」解。
「將法力提取」這門課程需要有專業助教在一旁處理;因為不論是多細微的法力,隨意提取至體內暫存都是危險的行為(尤其是有些學生連『池』的觀念都不具備),「魔法力灼傷」(Mana Burn)在這項課程與下一門暫存(Pool)課程是最常發生的意外事件。
初級實習就是瞭解法力由某容器傳導到另一個容器的過程;最後才會讓學生體驗成為導體的感覺。

助教的責任是將任何「提取成功」(進入體內)的能量立刻排除。這需要具有「魔導」(能導引他人使用的法力)能力的人才能直接做到;通常只是使用其他神器儀器來達到效果。

暫存課程有時會和提取同時應用。「Add 『①』 to your MANA Pool」解。
讓學生熟悉「池」(Pool)的觀念,並在體內開闢法力暫存區;這是此課程的目的。助教需求也更嚴格、更缺乏。
隨著自身「池」的形成與成熟,此時學生才正式進入足以稱為「術者」的先決條件門檻:能夠感知法力、汲取法力。

------以下進入正式塑法師課程-----
塑法師不同於強調「置換性」(Draw)的旅法師,著重於利用次數、連續性來達到優勢。
塑能課程:依據個人的記憶極限,將自己所選定的術能(通常以記滿七種為底線)強行記憶下來。
此課程與旅法師的「建構課程」有著微妙的差異性;旅法師由於要求術能的臨場即時置換性,對各術能的記憶是相當單一效果與運作片段的各式描述型態,這其中又牽扯到將自身的記憶開發、開闢「術能庫」與「索引語」…等等複雜、精神轟炸的潛能開發。
塑法師要求的是將現有的基礎做好最佳化的處置;最好讓學生即使失去理智,身體也有剩下的長期記憶與反應可以完成整個「將能量塑型」的流程。
因應實戰性與快速記憶,能夠快速塑型、術能構造式簡單的「瞬間咒」(Instant)通常是塑法師們最偏好的術能種類。
一般來說,瞬間咒的構成,基本型是:效果→持續時間→目標→結束(結算)。
由於目標的指定在於構成式的接尾,所以在構成式崩壞前,術者可以繼續進行其他行動(如閃躲),才指定目標而啟動結算(施放)。

比起尋常生物體的先天性「異能」(可作超能力、能力解。)
塑法師的訓練便是將「施法」視作如同「異能」般的收放自如。

[ 本文最後由 銳鱗亞鼠 於 08-3-25 12:46 AM 編輯 ]
作者: 國師    時間: 08-3-24 11:21
標題: c c
前言:我認為法師的學習與修煉猶如現在的"學者"
Q1大家認為一個法師學徒應該是如何向老法師學習的
  首先該學習"法術知識"...及施展的方法.儀式.手勢.動作.咒語.....等等!
  再來還有施法的原理...因為懂了道理才能操縱法術能力

Q2 有什麼會是很講究
  有講究之處...除了"努力練習"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
  就是強大的"精神力"...施法該會耗損精神力!而所謂法力強大的施法者,也只是精神力強
  所以能施展多項法術或耗損精神的強大法術!
  此猶如學問研究很深的學者...其一天可以專注讀書7.8個小時以上....

Q3有那些會是追求自我成長 而第一次施展魔法,又是如何引導?
法術的成長不外乎:豐富的魔法知識與...精神力增強
而首次施法:即是在穩定的"精神力"專著當中,其能夠正確的完成施展法術的標準動作
這樣即可完成施法.....

PS:樓上的解答....好像是他的"個人設定"!但是本座以為我的回答比較類似"概論的"....大致說個原理而已
這其中該可以和許多各人的設定不衝突哩!

[ 本文最後由 國師 於 08-3-24 03:32 AM 編輯 ]
作者: 國師    時間: 08-3-25 09:42
標題: 回應 國師 第 3 篇文章
"是以知識為底來施展嗎?那第一次有什麼特別的 "
樓主既然這樣問...我試著回答看看

我以學者比喻法師
那首次施法成功猶如:
學生理解知識後,把這套知識再呈顯!!!
不論是實驗成功!寫成文章....等!只要是"正確的呈顯"以學習的知識
就算是施法成功

回想自己第一次成功的做成實驗...正確算出證明題
...完整解答歷史的申論題...等等!都可以算是首次施法的心情!
作者: 銳鱗亞鼠    時間: 08-3-25 12:08
我以學者比喻法師
那首次施法成功猶如:
學生理解知識後,把這套知識再呈顯!!!
不論是實驗成功!寫成文章....等!只要是"正確的呈顯"以學習的知識
就算是施法成功

小鼠我看了這種敘述仍是感覺撲朔迷離
以我對kevin.chang大大的觀察,應該希望的答案是「更具體」的例子?(將觀察角度拉近)
否則這種敘述我私自認為毫無焦點;哪種「學習」的初期不是「正確的再做一次」?
眼光拉高來論事的確可以和各系統都相容、毫不出錯,但這對就事論事的討論沒有任何助益(聚焦固然有失偏頗,但是這才是自己的意見)
前一陣子在某島的爆米花心得:
閣下您這樣的魔法系統乍看之下似乎「非常容易學習」?(入門門檻:精確重現)
環境背景是否為「人人都是法師」的世界?(只要能精確重現就好了,也不用顧忌沒學的人)
假設是,那「理解」的意義又如何界定、為何要理解?(精確的模仿有時並不需要多精確的理解)
學徒除了「精確複製經驗」,未來的「發展性」又在哪裡?(只交代了模仿,這系統的成長曲線似乎只能一直萎縮)

系統的敘述要求「精簡」、「扼要」(這點我一直達不到)
而非一直「概論」。
作者: 書籤    時間: 08-3-26 02:23
原文由 銳鱗亞鼠 於 08-3-25 04:08 AM 發表 [原文]
閣下您這樣的魔法系統乍看之下似乎「非常容易學習」?(入門門檻:精確重現)
環境背景是否為「人人都是法師」的世界?(只要能精確重現就好了,也不用顧忌沒學的人)
假設是,那「理解」的意義又如何界定、為何要理解?(精確的模仿有時並不需要多精確的理解)
學徒除了「精確複製經驗」,未來的「發展性」又在哪裡?(只交代了模仿,這系統的成長曲線似乎只能一直萎縮)

其實大部分的設定底下"學習魔法"也不過就是從法術列表一覽選取項目填到自己的法術格裡面而已
魔法就像是把各種生物/怪物的天生/超自然能力加以解析,轉變成讓人也能使用的方法
就應用層面而言,能夠重現已知的穩定運用方式便符合需求
即便是施展驚人的遠古禁咒也不過是把某個老舊的執行程序成功重新執行過
至於自創魔法,那是過的太閒或是實在沒有現成魔法能達成需要的效果時才做的事
幹這事情一來危險二來很難保證效果如何
各種知識與理論的學習可以說是為了自創魔法做的準備
但是也甚少有人會有自創魔法的能力或需求
作者: 銳鱗亞鼠    時間: 08-3-26 04:21
原文由 書籤 於 08-3-26 02:23 AM 發表 [原文]
自創魔法,那是過的太閒或是實在沒有現成魔法能達成需要的效果時才做的事
幹這事情一來危險二來很難保證效果如何
各種知識與理論的學習可以說是為了自創魔法做的準備
但是也甚少有人會有自創魔法的能力或需求

也許…
認為「發展至今天的魔法也該有所進步」的我
因為認真而輸了

190.jpg


作者: 國師    時間: 08-3-26 10:16
標題: 回應 銳鱗亞鼠 第 5 篇文章
看了上述的回應!看來要好好解釋才可以了....

有人問:"哪種「學習」的初期不是「正確的再做一次」?"
這說的沒錯!所以我眼中的施法有"簡單法術"與"困難法術"
因為前述的施法中我涉入了"精神力"的設定...精確施法仍有
配合"精神力"的問題!但是此精神力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世界所有的
所以我沒有描述...這有待作者自己的想像!我認為此乃奇幻之因素所在

再說學會不只是"模仿"而已!了解幾何學原理以候...不管題型如何變化
皆可以解出來!所謂「正確的再做一次」...不該只是表面的模仿...仍有
依循老師所教授的"思考幾何原理的思路"然後順此思路再做一次"思考"的
動作,我所謂"正確"乃指"思路正確"不是單純只有"動作一模一樣"而已!

再說有人問:閣下您這樣的魔法系統乍看之下似乎「非常容易學習」?
這要涉及"簡單法術"與"困難法術"的問題
所謂"簡單法術"大概類似D&D的零級"戲法"而已
所謂"困難法術"是比較高級的法術....
這猶如現代的教育:
一般加加減減是"數學"...那麼"純粹數學系"所研究的"幾何學"也是"數學"
那麼請問"數學"到底是困難還是容易呢?
我所謂有資格稱為"法師"者至少要"博士畢業"才有可能...
否則只會玩玩戲法,猶如我也會加加減減一樣。但我不可以稱為有
"數學專長"的學者!

所以其下問道:「理解」的意義又如何界定、為何要理解?(精確的模仿有時並不需要多精確的理解)
這個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了!

[ 本文最後由 國師 於 08-3-26 02:17 AM 編輯 ]
作者: 銳鱗亞鼠    時間: 08-3-26 17:27
旅法師課程摘要:
學生需求門檻不同塑法師,只要求具備能夠感知(Search)、汲取法力(Tap)。

旅法師的訓練準備,首先是將腦內的記憶環境重新分割,把「長期記憶區」另闢一區專收納「術」零件的「術能庫」(Library)。
依照各學生的生理、精神評估結果,院方會提供這兩方面的投藥、甚至手術手段來幫助學生達到分割記憶的目的。(以學院總歷史上很少有學生能自力達到。)

在分割準備期間
院方也會開始同步進行「瞻視」課程:進入、離開世界次元的構成介面。
初期是非常制式化的講解些次元的構成學、次元旅行的概念、相關現有神器發展史、冥想學、靈魂觀…等雜亂的觀念課程。
中期透過由瞭解神器模擬的虛擬介面、操作神器實做構成範例…等等,開始瞭解各種法術在次元中的組成與運作模型。
後期才正式讓學生開始嘗試自力開啟構成介面。
在學生自力開啟構成介面時,同樣需要專業助教在旁掌握學生狀況。
助教的責任在於監控、維持當時環境的穩定狀況,提高學生開啟的介面的安全性;冒然以自身靈魂去開啟次元介面是有風險的,這其中不乏被次元介面中流動的「熵」、因不健全的術的構成而流失之片段、甚至是惡意的次元生命體與漂流咒術(類似電子病毒)造成傷害的案例。(也有為數不少的個案是靈魂被捲入介面內翻騰的乙太,回不來而成為活死人;助教也必須負責搶救的責任。)

成功建立「術能庫」空間、熟悉開關介面的學生,才正式跨過「成為旅法師」的門檻。

在接下來的日子,學生們所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利用自己的所學,不斷的去拆解(Explode)各式各樣的術能,將這些零件一一吃乾抹淨,構築進術能庫。
在構築(Construct)術能庫時,注意的就是歸納與邏輯性,以及其後的「索引語」(index)。


之後繼續補,終於寫入我不熟的「程式」領域了。

[ 本文最後由 銳鱗亞鼠 於 08-3-27 01:12 AM 編輯 ]
作者: 國師    時間: 08-3-26 21:49
標題: 回應 銳鱗亞鼠 第 9 篇文章
有人問:請教簡單、困難法術如何區分? ...

我說:施主這個問題該問你自己阿!
也就是我的說明是"概略式"的...如果有人想要採用
就在該人自己的故事劇情中設定如何是"簡單的"?
如何是"複雜的"?
如果我說出兩者之間的界線...也只是我自己的設定!
我自己個人的設定與他人的故事不一定適用
作者: 銳鱗亞鼠    時間: 08-3-27 00:20
標題: 回應 國師 第 10 篇文章
問題在於,正是在問先生「您」!「您」的設定又是如何?!
(這篇回覆大概打破我的個人紀錄;字數最少的回應…不想再無意義加聲望了。)
作者: 國師    時間: 08-3-27 08:39
標題: 回應 銳鱗亞鼠 第 11 篇文章
好吧!既然有人要知道我的設定
我說說看好了:

以施展某項火焰塑能法術為例
1.只能在指尖竄出一瞬間的火花
這...算是容易的

2.指間燃燒一燭火燄,猶如火柴一般
比上面好一些些

3.指尖激射3呎的火燄
有難度了....

4.施展一個拳頭大的火彈,定點爆炸後猶如手榴彈
哇厲害!

如果有個法術學派稱為"儒家"...那麼對於該知識的了解即是對施展該法術深淺有關係
其下我用4個問題對應到上述4個法術層級:
1.儒家創始者為誰?(這...很容易吧)
2.儒家的核心價值為何?(比上一題難一些些)
3.試論孔子所言"仁義禮"三者之關係!(有點難度了)
4.比較"牟宗三"與"勞思光"詮釋宋明儒學架構之異同(答的出來...算你厲害!)

[ 本文最後由 國師 於 08-3-27 12:53 AM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3-29 18:28
哦~內容看了
覺得很有邏輯
但,是多少的難度,我比較想了解
儀式.手勢.動作.咒語,繁雜的程度到那裡?

又例如一個單火球,跟一個連發火球
描寫上,有什麼儀式.手勢.動作.咒語的差異,還是完全不同


國師大大的設定上
是屬於「基本交換」原理上,也就是需要「施法煤介」?
追求外在標準動作的「儀式.手勢.動作.咒語」,還是內部的「精神操作、感觸」?
作者: 國師    時間: 08-3-30 08:10
標題: 回應 kevin.chang 第 13 篇文章
這位施主....這些問題不是我要解決的...你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力完成
我說了...自己只是做了"概略的設定",細部該由閣下完成!

你問:儀式.手勢.動作.咒語,繁雜的程度到那裡?
這你可以自己設計阿!還有...我說施法難度時常帶有"理解"困難
的意義!即瞭解"加減運算"的數學題目...和了解"幾何學"的數學
是有困難與否的差異!至於其他儀式.手勢.動作.....你自己設計吧!

再說你問:追求外在標準動作的「儀式.手勢.動作.咒語」,還是內部的「精神操作、感觸」?
當然是...二者都需要阿!我舉個"道教"的例子吧:
正一天威盟的道士,其施法畫符是有既定的標準動作
再者施法者本身要有"內在的功夫修養"...就是"修心"
如果沒有修養...則所畫的符咒沒有效果!因為鬼神並不會聽從
施法者因為修行而有"威德"可以感召鬼神....這比喻你明白嗎?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3-30 08:25
= =

依舊沒有任何收護...

看來細部的結構,並不是所以人都可以講清楚的

其實有些問題,只是想問你意見

不過不想回答的話

那就算了
作者: 國師    時間: 08-3-30 12:33
標題: 回應 kevin.chang 第 15 篇文章
看來閣下想要知道詳盡的施法過程吧
好!本座引用"道藏"的《上清丹景道精隱地八術經》來說明:

第一藏形匿影之術
當以立春之日,平旦入室,向東北角上坐,思紫雲鬱鬱,從東北角上艮宮中,下覆滿一室,晻冥內外,良久,化為九色之獸,狀如燐之形,在我眼前,因叩齒三十六通,而微祝曰:
迴元變影,暎暉幽蘭,覆我紫墻,藏我金城,與氣棍合,莫顯我形。畢,便九咽止,開目,雲氣豁除,便服飛靈玉符。修之一年,形常隱空,有難之日,立於艮宮之上,取本命上土,撮以自障。案如立春之日祝,思氣自覆,人不見焉
============================================================
這是施展"藏形匿影"之術!大概是說立春時,早上入室內。座在室中東北角的位置
,冥想紫色雲氣由東北角"艮宮"處發出...覆蓋全室遮蔽室內室外。許久此煙霧
化成"九色之獸"(這啥我也不知道)出現在眼前
其後叩齒(牙齒互相碰撞)三十六次
持咒言:迴元變影,暎暉幽蘭,覆我紫墻,藏我金城,與氣棍合,莫顯我形
其後咽九次口水...在打開眼睛,服下"飛靈玉符"(這我也不知道?)
如此修行1年...在危急時立在寅宮位置"取本命上土,撮以自障"再如前述之冥思
人就不見了.....好了施法完成!!!

上述有:動作.冥思.咒語.靈符....這些"動作"."道具"配合起來的....複雜吧!
再者本座的意見嘛...我是很喜歡這樣"中國風味"的施法啦
1.上述有詳盡的動作描述...與冥思的內容!
2.能做到用冥思想出"紫氣"."九色獸"等形象(要想的很清楚喔!)
  這需要"心境"的修為!或說體解老子所謂的"無為"....
如此標準的動作.咒語.靈符....加上施法者心靈的修為,才算標準的施法哩!

[ 本文最後由 國師 於 08-3-30 05:01 AM 編輯 ]
作者: kevin.chang    時間: 08-3-30 15:15
呃...

扯到真正的東西呀

說到施法

我個人在幾年前有鬼怪的侵擾

開過光,通過經脈,學了一些皮毛

這種真東西,我問樓下的師父比較快...


================

我想了解其它的設定,也就是虛構的

取特別之處,引用、借鏡

魔法就是因為是虛構的,所以有趣

如果真的用一些現實的來充當的話

縱然真的合理

卻又十分無味了

[ 本文最後由 kevin.chang 於 08-3-30 03:25 PM 編輯 ]
作者: 銳鱗亞鼠    時間: 08-3-31 14:42
我想了解其它的設定,也就是虛構的

取特別之處,引用、借鏡

魔法就是因為是虛構的,所以有趣

如果真的用一些現實的來充當的話

縱然真的合理

卻又十分無味了

最近適逢清明前後,經常往返中南部之間實在沒時間對自己的概念多做整理…(要參考各種語言學)
所以就先「隨口聊聊」吧…
儀式.手勢.動作.咒語,繁雜的程度到那裡?

這部份我的解讀相當遊戲性(For The GAME);這些就省省了吧!
以一個相當誇張化的例子說明:「為了丟出一發『強到亂七八糟、非常IMBA』法術,法師開始吟唱了!手勢必須由擁有六指的人來結印才能完成、結印需要四十九道、每道間距時間不得低於0.5秒、施法前十天必須齋戒、施法後三天內不得進食否則反噬、手印每天同一時間必須完成兩次、總施法時間為期三天、咒語長度三百字集、每集五千字碼、詠唱間隔不得低於0.5秒…」
還想繼續嗎?當然可以,但是已經失去任何意義…


追求外在標準動作的「儀式.手勢.動作.咒語」,還是內部的「精神操作、感觸」?

外部標準都是相當具現化的,而且其實這一部份因為被我獨斷的評為「過於粗陋」而沒有細設。
正常人永遠只有四肢、十根手指(腳趾呢?…嗯…好問題),這並不能滿足我自己對變化性的認知。(以『有限模擬無限』、所以這『無限』至少要有四位數左右的變化性)
所以常態來看,相當普遍的「複雜性」通常都在強調「音調的抑揚頓挫」這一塊。(畢竟這就進入『講不清』的範圍,『看似非常高深』的開始)

我非常看重「魔法也該有所演進」這塊。
這是在某島上得爆米花心得。(原題目是討論兵器的演進,成就了熱兵器、槍械)
因此才開始非常注重所謂的「內部操作與感觸」、並嘗試將之量化、規格化、模組化甚至嘗試「平民化」(挑戰量產可能性)。
例如:「VOCALOID2-初音」這種軟體的存在性就是一個典範。

回最初的引用:
以目前國師大大的作為,我私自覺得是會使人「斷訊」的處理手法。
我非常獨斷的認為,好的設定是要使讀者「自發性」的:「wow!」(我大學時常要求其他組員的『我要賺其他人的那一聲驚嘆!』)
畢竟
當一個說笑話的,還要在笑話後重新解釋那「笑點」來使人發笑,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說是個「雙贏」的環境。
例如一開始連點都沒點到的「概念」、想點到為止的「微操」卻又有些點過頭的提到「數學操作、歷史概念」…
以我(國師大大非常豪爽的自稱『本座』,所以此串我也非常踰矩的微調到自稱『我』)來說,基本上無法和那種調調接軌;也許是我自己並未到達那種領域?(大笑)

[ 本文最後由 銳鱗亞鼠 於 08-3-31 02:48 PM 編輯 ]

1200031682348.gif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