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世界上的恐怖組織,哪個最為殘酷、冷血? [列印本頁]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1:04
標題: 世界上的恐怖組織,哪個最為殘酷、冷血?
世界上的恐怖組織,哪個最為殘酷、冷血?


恐怖份子-愛爾蘭共和軍.jpg


上傳&資料整理:jacklf2004





復仇;無法消滅恐怖主義:

「恐怖活動的邪惡在於,它會與抽象的宗教與政治理念以及過度簡化的迷思掛鉤,不顧歷史脈絡與理智,而這也正是世俗意識必須著力彰顯之處,無論在美國抑或中東都是如此。任何信念、神明與抽象理念都不能為濫殺無辜辯護。尤其是當一小撮人主導此類行動,他們自認為代表某種信念,其實根本不然。

 
宗教或道德上的基本教義派之所以造成禍害,原因在於他們對於革命與反抗懷抱的原始理念-包括願意殺人也願意犧牲-,在今日很容易就能與先進的科技相結合,而且對慘烈的報復行動甘之如飴。


窮苦絕望的人們不會冀望有明智的領導帶領,針對某種信念來從事教育、群眾動員與持之以恆的組織工作。他們經常會受到天花亂墜想法的誘惑,訴諸快速但血腥的解決之道,尤其是經過宗教言辭包裝之後。

有些人還是會盲目追隨,但是未來的世代將會譴責他們輕率地延長戰爭與苦難,他們不願心無成見地看待不義與壓迫的歷史,不願嘗試共同的解放與啟蒙。

將「他方」妖魔化絕非良好政治的基礎,現在尤其是如此,因為這恐怖活動根源於不義,我們可以正本清源,使恐怖份子孤立、受到嚇阻、失去憑藉。這樣做需要耐心與教育,比起更大規模的暴力與苦難,絕對值得。 」

- 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系講座教授 - 薩伊德




世界上每幾分鐘,就有國家、甚至是平民受到恐怖攻擊傷害與波及;每幾分鐘,就有新的恐怖團體與組織產生,

它們或許是分裂出來的;也或者是鬆散、沒有紀律的烏合之眾罷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恐怖主義仍然存在於世界上。





投票活動簡敘:


本篇取材自「美國國務卿《2002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世界恐怖主義報告書」,所衍生出來的投票主題,

與先前的投票主題有很大不同之處,此主題的本義並不是選出各位所"喜愛、支持"的組織團體,

而是讓各位感到印象深刻,存在著「狂暴、殘酷、恐怖」等等負面形容詞的恐怖組織團體。

有請各位年輕朋友的投票者,所帶著的想法切勿本末倒置。


縱觀這整個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曾經遭受過恐怖攻擊,不管是發展中的貧窮國家、政治動盪不安的國家;而或者是

世界經濟的龍頭大國,因此恐怖攻擊皆無所謂的指定國家或目標可言。   雖然說台灣目前為止尚未受到恐怖攻擊

的威脅,但也不可否認與掉以輕心,未來會受到恐怖攻擊的一天。  


本篇投票主題特別列出最大上限的二十個恐怖組織,在這些恐怖組織中,所犯下的事件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包括2001年9月11號的美國雙子星世貿中心攻擊事件、2002年印尼峇里島爆炸案、1995年3月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等等...

相信在各位的人生中都會有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各位對於事件發生後的感覺是?

驚訝?    恐懼?   無法相信?   悲痛?   或者是... 對於他們所犯下的行為感到憤怒?


仔細回想看看,並且表達你(妳)的想法,分享給各位自己所對於恐怖主義的看法與見解。




以下會有各恐怖組織的資料、組織背景、首領成員、犯下事件等等...,各位可以先瀏覽過資料,

或者憑著自己的印象直接投票,但在資料完成以前,切勿發表任何回覆。

待"以上"字樣出現後,即可進行討論。







首篇會列出  美國《2002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恐怖主義組織名單,共五、六十餘提供各位參考。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1:08
《2002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恐怖主義組織名單


以下是由國務卿確定的外國恐怖主義組織名單以及《2002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提到的其他恐怖主義組織的名單:



美國國務院
華盛頓特區
2003年4月30日


美國國務院確定的外國恐怖主義組織

阿布·尼達爾組織(Abu Nidal organization,簡稱ANO)

阿布·薩耶夫組織(Abu Sayyaf Group,簡稱ASG)

阿克薩烈士旅(Al-Aqsa Martyrs Brigade)

伊斯蘭武裝組織(Armed Islamic Group,簡稱GIA)

安薩爾聯盟('Asbat al-Ansar)

奧姆真理教(Aum Supreme Truth,即Amu Shinrikyo,Aleph,簡稱Aum)

巴斯克民族和自由組織(Basque Fatherland and Liberty,簡稱ETA)

菲律賓共產黨/新人民軍(Communist Party of Philippines/New People's Army,簡稱CPP/NPA)

伊斯蘭組織(Al-Gama'a al-Islamiyya,即Islamic Group,簡稱IG)

哈馬斯(HAMAS,即Islamic Resistance Movement,伊斯蘭抵抗運動)

聖戰者運動(Harakat ul-Mujahidin,簡稱HUM)

真主黨(Hizballah,即Party of God)

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Islamic Movement of Uzbekistan,簡稱IMU)

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ad,簡稱JEM)

伊斯蘭祈禱團(Jemaah Islamiya,簡稱JI)

埃及伊斯蘭聖戰組織(Al-Jihad,即Egyptian Islamic Jihad)

保衛猶太人聯盟(Kahane Chai,簡稱Kach)

庫爾德工人黨(Kurdistan Workers' Party,簡稱PKK或KADEK)

拉什卡-塔伊巴組織(Lashkar-e-Tayyiba,簡稱LT)

拉什卡-簡戈維組織(Lashkar I Jhangvi,簡稱LJ)

泰米爾獨立猛虎解放組織(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m,簡稱LTTE)

人民聖戰者組織(Mujahedin-e Khalq Organization,簡稱MEK或MKO)

哥倫比亞民族解放軍(National Liberation Army-Colombia,簡稱ELN)

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e Islamic Jihad,簡稱PIJ)

巴勒斯坦解放陣線(Palestine Liberation Front,簡稱PLF)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簡稱PFLP)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總指揮部(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General Command,簡稱PFLP-GC)

"基地"組織(Al-Qaida)

真愛爾蘭共和軍(Real IRA,簡稱RIRA)

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簡稱FARC)

革命核心(Revolutionary Nuclei)

11月17日革命組織(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 17 November,簡稱17 November)

革命人民解放黨/陣線(Revolutionary People's Liberation Party/Front,簡稱DHKP/C)

薩拉菲斯特呼聲與戰鬥組織(Salafist Group for Call and Combat,簡稱GSPC)

光輝道路(Sendero Luminoso,即Shining Path,簡稱SL)

哥倫比亞聯合自衛力量(United Self-Defense Forces/Group of Colombia,簡稱AUC)

其他恐怖主義組織

巴德爾聖戰者組織(Al-Badhr Mujahedin)

亞歷克斯·邦卡堯旅(Alex Boncayao Brigade,簡稱ABB)

伊斯蘭團結組織(Al-Ittihad al-Islami,簡稱AIAI)

民主同盟軍(Allied Democratic Forces,簡稱ADF)

伊斯蘭輔助者組織(伊拉克)(Ansar al-Islam)

反帝國主義本土核心(Anti-Imperialist Territorial Nuclei,簡稱NTA)

盧旺達解放軍(Army for the Liberation of Rwanda,簡稱ALIR)

柬埔寨自由鬥士(Cambodian Freedom Fighters,簡稱CFF)

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者)/聯合人民陣線(Communist Party of Nepal(Maoist)/United People's Front)

持久愛爾蘭共和軍(Continuity Irish Republican Army,簡稱CIRA)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Eastern Turkistan Islamic Movement,簡稱ETIM)

10月1日反法西斯抵抗組織(First of October Antifacist Resistance Group,簡稱GRAPO)

伊斯蘭聖戰運動(Harakat Ul-Jihad-I-Islami,簡稱HUJI)

孟加拉伊斯蘭聖戰運動(Ul-Jihad-I-Islami/Bangladesh,簡稱HUJI-B)

古勒卜丁伊斯蘭黨(Hizb-I Islami Gulbuddin)

聖戰者黨(Hizb Ul-Mujahedin)

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簡稱IRA)

亞丁伊斯蘭軍(Islamic Army of Aden,簡稱IAA)

伊斯蘭國際維和旅(Islamic International Peacekeeping Brigade)

聖戰者組織(Jamiat Ul-Mujahedin)

日本赤軍(Japanese Red Army,簡稱JRA)

大馬聖戰組織(Kumpulan Mujahidin Malaysia,簡稱KMM)

利比亞伊斯蘭戰鬥組織(Libyan Islamic Fighting Group)

聖主抵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簡稱LRA)

忠英志願軍(Loyalist Volunteer Force,簡稱LVF)

摩洛哥伊斯蘭戰鬥團((Moroccan Islamic Combatant Group,簡稱GICM)

新赤旅/共產主義戰士黨(New Red Brigades/Communist Combatant Party,簡稱BR/PCC)

人民反強盜和毒品組織(People Against Gangsterism and Drugs,簡稱PAGAD)

紅手保衛者(Red Hand Defenders,簡稱RHD)

革命無產者行動核心(Revolutionary Proletarian Initiative Nuclei,簡稱NIPR)

革命聯合陣線(Revolutionary United Front,簡稱RUF)

裡亞杜斯-薩利欣車臣烈士偵察破壞營(Riyadus-Salikhin Reconnaissance and Sabotage Battalion of Chechen Martyrs)

西帕-薩哈巴組織(Sipah-I-Sahaba)

伊斯蘭特別軍團(Special Purpose Islamic Regiment)

突尼斯戰鬥團(The Tunisian Combatant Group,簡稱TCG)

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組織 (Tupac Amaru Revolutionary Movement,簡稱MRTA)

土耳其真主黨(Turkish Hizballah)

阿爾斯特防衛協會/阿爾斯特自由鬥士(Ulster Defense Association/Ulster Freedom Fighters,簡稱UDA/UFF)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1:18
阿布·尼達爾 (ANO) 組織




組織領導人:


阿布尼達爾


阿布尼達爾的本名是薩布裡﹒阿爾班納,他曾被許多國家追捕。他死時年齡為65歲,過著流亡生活,並且患有白血病。

1937年出生於巴勒斯坦,1960年代參加激進巴解組織後,就以殘酷手段執行暗殺、爆破與劫機,因此長期被視為恐怖主義者。他參與的法塔赫革命委員會更因他成立的「阿布‧尼達爾集團」。


組織背景:

與巴解組織分道揚鑣

阿布尼達爾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巴勒斯坦家庭,地點是現今在以色列的雅法港。他早年是一名教師。

1960年,他參加了巴勒斯坦的法塔赫游擊組織。在70年代,他所領導的法塔赫革命委員會從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中分離出來,他譴責巴解組織出賣了巴勒斯坦的奮鬥目標。




阿布尼達爾稱巴解組織出賣了巴勒斯坦的奮鬥目標  


此後,阿布尼達爾和一連串著名的恐怖組織聯繫在一起,這些組織專門針對以色列人,並把傾向同以色列謀求和平的巴勒斯坦官員做為攻擊目標。

曾經著有阿布尼達爾傳記的作者瑟爾這麼描述他:"他顯然不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他是一個極端的反對一切的人,反對與以色列謀和。但他有時為錢而替一些阿拉伯政權服務。"




反對與以色列和解


阿布尼達爾的所為對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政策帶來很大影響,即使到今天仍然可以感受到這點。

瑟爾說:"他往往任意採用暴力和非常具破壞性的行動,這導致以色列將所有參與巴勒斯坦建國運動的人都丑化成一群恐怖分子,並不與他們進行談判。"

謀求和解的計劃似乎是最會激起阿布尼達爾採取恐怖行動的事。







事件:

1970年代末期,他執意的武力暗殺手段讓他與巴解分道揚鑣,並在之後陸續策劃死亡達數百人以上的劫機與暗殺,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發生於1985年12月的羅馬與維也納機場劫機事件。之後,他就受到西方世界的通緝,2002年,流亡的他逝世於伊拉克巴格達。

在阿布尼達爾活躍的時期,他可以和如今的賓拉登相比。他的名字和一長串造成數百人死亡的劫機和暗殺暴力活動相連。

其中最聲名狼藉的是1985年12月的維也納和羅馬機場襲擊事件,襲擊造成18人喪生。阿布尼達爾因涉及這些恐怖活動而成為高居國際追捕名單上的恐怖分子。



看法:



西方媒體多認為阿布·尼達爾的行動並非為巴勒斯坦人的自發行動,而是純粹是為本身利益。BBC知名新聞評論家哈迪稱他為「最終都只是一個唯利是圖的殺手」



BBC中東事務分析員哈迪說:

"在一個我也在場的會議上,巴勒斯坦駐倫敦代表哈馬米曾提出了一個我們如今視為理所當然的計劃,就是巴勒斯坦國和以色列兩個國家共同存在的構想。

當時,這在巴勒斯坦人中引起非常大的分歧。他在提出這個構想之後幾年後就被暗殺了。而那幾乎可以肯定是阿布尼達爾幹的。"


"唯利是圖的殺手"

阿布尼達爾一直以來臭名昭著,這也是因為他所涉及的政治活動其實並非巴勒斯坦人的自發行動。

哈迪對他下了這樣的結論:

"我們應該將阿布尼達爾視為當時最激進的阿拉伯國家的一個工具,像是敘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這些國家。他受雇進行一連串的恐怖行動,比如謀殺自己的同胞巴勒斯坦人、襲擊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猶太人聚會所、以及至少兩次暗殺英國的外交人員等。

無論他有什麼個人動機,他最終都只是一個唯利是圖的殺手。"




無論他有什麼個人動機,他最終都只是一個唯利是圖的殺手。
BBC中東事務分析員哈迪

領導人阿布尼達爾.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1:27
阿布·薩耶夫 (ASG) “持劍者”組織



組織領導人:


阿布沙耶夫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人物?一名長期生活在菲律賓南部的女記者日前通過《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向世人披露了這群恐怖分子頭目的一些底細。


    阿布沙耶夫內部分為幾個派別,基本上每個派別有兩位領導人協調指揮。最出名的是號稱「機器人司令」的安當和蘇蘇坎這對堂兄弟搭檔。安當健談,表情豐富,反應極快,經常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蘇蘇坎則相對沉默,即使說話也是輕聲軟語,很難接近,深不可測。他留著披肩長髮,經常戴一副玳瑁邊墨鏡。兩人行事總是蘇蘇坎拿主意安當言聽計從。

    安當讀到高中一年級退學,因為家人在南部戰火中喪生。他隨後加入了當時反政府的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武裝(摩解)發誓要從政府軍那裡討還一切。蘇蘇坎的家庭背景與安當相似,他的父親是摩解的爆破能手阿加。阿加曾在國外受過訓練,多次在作戰中用地雷炸翻政府的裝甲運兵車。


阿加在戰鬥中死去,使蘇蘇坎很小就成了孤兒。他也只讀到高中就拿起了槍,把對父親的思念化作對所有穿軍裝的人的仇恨。不久前,在與南部其他武裝組織的戰鬥中,他又失去了一個弟弟。

    阿布沙耶夫組織曝光率最高的是他們所謂的「發言人」阿布﹒薩巴亞。通過打移動衛星電話給當地電台,他一次又一次向政府發出挑釁。他能言善辯,是該組織發出的唯一的聲音。


他的措辭有序的講話成了阿布沙耶夫對和平與安寧進行威脅的象徵。他的搭檔是漢哈蘭尼,兩人同樣遵循一個說一個想的合作方式。他們的隊伍主要在巴西蘭島的山區熱帶叢林裡活動,裝備精良。

    薩巴亞匪氣十足。當地電視台有一些他的錄像資料,此人頭系黑巾,戴墨鏡,中等略胖,肌肉結實。在落草為寇之前,他是一個工程師,娶了一名護士,曾在中東工作過幾年。漢哈蘭尼是在去年政府軍打死了他的哥哥阿布巴卡爾(阿布沙耶夫創始人之一)後繼任為巴西蘭派別領導人的。

    另一個派別的領導人胡姆戴爾和薩哈杜拉是幾個領袖人物中最有文化的。胡姆戴爾,人稱「醫生」,曾在傘兵部隊任軍醫,還曾為衛生部工作過。而薩哈杜拉是唯一受過高等教育的,被公認為阿布沙耶夫成員中的「知識分子」。


他博覽群書,英語講得很不錯,字寫得更是漂亮。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知。有一次他通過熟人搞到一本中國的《孫子兵法》,兩天內就全部讀完。  


事件:



    4月23日,阿布沙耶夫武裝的成員在馬來西亞旅遊勝地西巴丹島綁架了21名人質,其中大部分是外國遊客。他們將人質押送到菲律賓南部霍洛島的叢林之中,隨後又陸續綁架了大約20名人質。直到現在仍有一名菲律賓人質沒有得救。 

    本月24日,阿布沙耶夫武裝在南部巴西蘭省附近海域攔截一艘小船,劫持了船上的42人,直到次日深夜才釋放了38名乘客。迄今為止仍有4名船員被扣押。

    4月初,阿羅約總統宣佈阿布沙耶夫武裝為恐怖組織,下令對其進行圍剿,菲軍隊動用了步兵以及大炮、直升機等,重創了這一反政府組織。但到5月中旬時,為確保菲中期選舉安全,用於攻打阿布沙耶夫武裝的軍隊被調離。
  


成立背景:



黑名單D:阿布薩耶夫


阿布薩耶夫:恐怖的持劍者

阿布薩耶夫武裝創立於20世紀70年代,意為“持劍者”。目的是在菲律賓南部諸島成立一個獨立的國家。到1998年,阿布薩耶夫已經發展到數百人,經常襲擊政府軍和天主教徒,把菲律賓南部地區攪得雞犬不寧。

1998年12月18日,菲政府員警成功地把其頭目簡加拉尼誘入一個小村莊,然後突然發起猛攻,簡加拉尼最後中彈身亡。


老大:

簡加拉尼死後,卡達菲·簡加拉尼經過權力之爭後繼承了哥哥的「遺產」,但阿布薩耶夫組織內部矛盾越來越大,最終又分化出數個派別。基本上每個派別有兩位領導人,協調指揮。

最出名的是號稱「機器人司令」的安當和蘇蘇坎這對堂兄弟搭檔,另一個派別的領導人是胡姆戴爾和薩哈杜拉。另外,阿布薩耶夫還有一個派別,首領名叫薩希龍。

阿布薩耶夫游擊隊員將政府軍士兵斬首.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1:37
阿克薩烈士 (A-AMB) "法塔赫"旅

 
組織領導人:

馬萬·巴爾古迪

其餘資料不詳。




成立過程:


暴力襲以的「主力軍」

  2000年9月爆發了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佔領的第二次「因迪法達(起義)」。10月,在約旦河西岸城市納布盧斯的巴拉塔難民營裡,集聚著一批年輕、激進的「法塔赫」青年組織「坦齊姆」成員,他們討論了當前的巴以局勢,認為巴勒斯坦必須採取更加激進的行動來打擊以色列佔領軍,才能贏得勝利。於是,「阿克薩烈士旅」正式宣告成立。


其名取於穆斯林第三大聖地--耶路撒冷舊城內「阿克薩清真寺」,表明其成員願為巴勒斯坦解放事業獻身,甘當「烈士」的決心。2004年11月阿拉法特逝世後,該組織一度改名為「阿拉法特烈士旅」,誓言要繼承阿拉法特遺志,繼續戰鬥。後來,他們又恢復了原名。該組織的宗旨是以武力將以色列從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地區趕出去,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阿克薩烈士旅」主要力量在納布盧斯和拉馬拉,在西岸其他城市和加沙地帶的難民營裡也有其分部機構。

自成立至今,其隊伍一直不斷地在擴大,據巴方透露,該組織現有成員數千人,是一個鬆散而靈活的軍事組織,沒有統一的指揮首腦,各個地區的「阿克薩烈士旅」組織相對獨立行動,並有行動權,直接負責對以目標的襲擊行動。


事件:

 「阿克薩烈士旅」在5年多的巴以暴力衝突中扮演著「主力軍」的角色。最初,他們以以色列士兵和猶太定居點的定居者為主要襲擊目標,頻頻襲擊以色列檢查站,潛入猶太定居點槍殺定居者,伏擊定居點外的行人車輛。但從2002年初開始。「阿克薩烈士旅」逐步走上了進行自殺式爆炸活動的道路。他們持槍在以城市向行人掃射,招募「人彈」進行自殺式爆炸活動,並在2002年1月首先招募巴勒斯坦婦女「人彈」進行自殺式爆炸活動。

為其他巴激進組織招募女「人彈」開了先例。僅在2002年3月,該組織就實施了4次自殺式爆炸事件。


此後,被美國列入「恐怖組織名單」。2003年1月份,該組織在特拉維夫外國勞工集中的地段製造了一起連環自殺式爆炸事件,造成22人死亡,100多人受傷,在此事件中,有3名中國勞工被炸身亡,6名中國勞工受傷。

  據以方統計,5年來,「阿克薩烈士旅」共策劃了300多起暴力襲擊以色列目標(含被以方挫敗,沒有成功的),與「哈馬斯」、「傑哈德」成為製造自殺式爆炸襲以活動的巴三大「主力軍」,而在次數上超過了後兩者。




不同於「哈馬斯」的意識形態

  「阿克薩烈士旅」並不是一個極端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組織,而是一個世俗的民族主義運動組織。它與「哈馬斯」、「傑哈德」等伊斯蘭極端組織的政策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哈馬斯」等極端組織堅持以武力打擊以色列,最終目標是消滅以色列,在約旦河至地中海之間建立一個伊斯蘭的巴勒斯坦國。

  「阿克薩烈士旅」的奮鬥目標和以「巴解組織」為主體的巴民族權力機構沒有多大的差別,但在採取什麼手段來實現這些目標存在分歧。


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張巴以雙方實現停火,執行以美國為首的四方機制擬定的中東和平「路線圖」,盡快與以色列就巴勒斯坦最終地位問題進行談判,欲建立一個民主、獨立的巴勒斯坦國。而「阿克薩烈士旅」則堅持以武裝鬥爭的形式來取得最後的勝利。

  儘管該組織主張使用武力,但並非要消滅以色列,而且還願意與以色列和平共處。

  其領導人表示,如果以色列能接受巴勒斯坦提出的條件,他們願意與以色列實現和平。這些條件包括:以應撤離1967年巴以戰爭中以佔領的所有巴勒斯坦領土;拆除猶太定居點;釋放所有被關押在以監獄裡的巴勒斯坦人;讓逃離在海外的巴勒斯坦難民擁有「回歸權」。

他們不反對在本地區實現兩個國家兩個民族的方案,即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阿拉伯人國家和一個以西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猶太人國家。



編制:


無人管束的「野馬」

  有關「阿克薩烈士旅」的隸屬問題,以及其是否服從「法塔赫」的指揮,換言之,過去的阿拉法特,現在的阿巴斯能否控制「阿克薩烈士旅」?一直是人們爭議的中心。

  從「阿克薩烈士旅」成員的組成以及它的宗旨來看,說他們屬於「法塔赫」組織,並沒有太大意見分歧。一名巴官員表示,「阿克薩烈士旅」的大部分成員都有雙重身份,他們既是「阿克薩烈士旅」成員,又可能服役於「法塔赫」所屬的某一個機構,從巴民族權力機構領取薪水。


如以軍2002年4月抓捕的「法塔赫」西岸地區總書記馬萬·巴爾古迪,以方稱他是「阿克薩烈士旅」的主要領導人。巴總理庫賴2004年6月曾公開承認,「阿克薩烈士旅」是「法塔赫」的一個組成部分。那麼,既然是「法塔赫」所屬的軍事組織,他們就應聽命於「法塔赫」的領導人。

  阿拉法特在世時,他身邊的人曾多次表示,阿拉法特和「法塔赫」並不支援該組織,也無法控制它。


而以色列則認為,阿拉法特完全可以控制「阿克薩烈士旅」,只是他放任該組織。根據以軍繳獲的巴方文件,他們發現了巴民族權力資助「阿克薩烈士旅」2萬美元的一張單據。

  該組織領導人之一馬斯拉馬曾對《今日美國報》記者說:「我們是『法塔赫』的一部分。我們接受『法塔赫』的指令,阿拉法特就是我們的司令」。

但另一個領導人納賽爾對美國《紐約時報》表示:「我們尊重我們的領袖(阿拉法特),但實施襲擊以色列目標行動是由我們自己決定。」他還補充說:「儘管阿拉法特一再譴責自殺式爆炸活動,但他從未直接對『阿克薩烈士旅』說過要停止自殺式爆炸活動。」

  實際上,從「阿克薩烈士旅」近來幾年來的所作所為來看,該組織儘管與「法塔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基本上排斥了「法塔赫」的領導。

它獨自開展襲擊以色列目標行動,甚至多次與「哈馬斯」、「傑哈德」合作進行襲以活動。近期以來,他們還多次在加沙與拉馬拉示威鬧事,公開與巴民族權力機構「叫板」,是一匹無人管束的「野馬」。





後續:

10月23日,巴勒斯坦總理庫賴宣佈,經巴國家安全委員會批准,巴當局將解散「阿克薩烈士旅」,其成員經培訓後編入巴各級安全部隊。

為此,巴當局決定在西岸地區設立5個訓練營地,培訓工作將在近幾周內進行。庫賴稱,此舉是為了改變加沙地帶和西岸地區出現的「無政府主義盛行而造成的混亂局面」所採取的一項措施,旨在恢復那裡的「法治與秩序」。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阿巴斯當選為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後不久就提出來相同的方案,但由於「阿克薩烈士旅」在工資與職務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太高而作罷。

此後,在以色列和美國要求阿巴斯解除巴激進組織武裝的強壓下,巴當局出於無奈再次宣佈解散「阿克薩烈士旅」。但此次能否成功,目前難下結論。


難以預測的結局

  巴民族權力機構現在提出要解散「阿克薩烈士旅」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首先,阿巴斯承受著以色列和美國要求他解除巴激進組織武裝的強大壓力。


今年9月以色列單方面撤離了加沙後,此種壓力日趨加劇,以至阿巴斯上月訪美時,不得不帶上這份解散「阿克薩烈士旅」的計劃。


美國贊同該計劃並希望巴方能「盡快實施」。其二,在以色列撤離加沙後,巴內部鬥爭加劇,無政府主義猖獗,綁架、槍殺、搶劫事件層出不窮,甚至連阿拉法特的堂弟、阿巴斯的安全顧問、前巴加沙安全部隊負責人穆薩·阿拉法特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從家里拉到大街上公開槍殺。


而「阿克薩烈士旅」涉及其中多次案件。如讓此種混亂不堪的局面任其發展,阿巴斯將很難維持政權的正常運作。第三,巴立法委(議會)選舉將在明年1月25日舉行。阿巴斯領導的「法塔赫」的主要競選對手是「哈馬斯」。所以,阿巴斯也需先擺平「阿克薩烈士旅」,避免分散『法塔赫』支援者的選票。另外,「阿克薩烈士旅」成員基本上屬於「法塔赫」派,阿巴斯拿他們「開刀」畢竟要比向「哈馬斯」、「傑哈德」下手容易得多。

  不過,阿巴斯真要解散「阿克薩烈士旅」並非易事。他不願意與「阿克薩烈士旅」發生對抗,以免導致「內戰」。他能使用的無非是「籠絡」政策,以高官厚祿收買他們。


但一名「阿克薩烈士旅」成員最近放出風來說:「當一名警察,每月1600謝克爾(350美元)的工資夠什麼用?」


據悉,「阿克薩烈士旅」原則上接受此計劃,但他們不僅提出比現在高得多的薪水,而且要在安全部隊內擔任各級領導職務的先決條件。那麼,巴當局究竟能出多少錢「買下」這支部隊?上月26日,「傑哈德」在以北部城市哈代拉製造一起自殺式爆炸事件,導致以軍在加沙與約旦河西岸地區進行全面的軍事報復行動。「阿克薩烈士旅」一名成員在以軍的「定點清除」行動中被打死。

該組織誓言要讓「佔領者為他們的罪行付出沉重的代價」。此時,「阿克薩烈士旅」是否還願意接受收編?目前,還難以看出這支「征戰」5年的隊伍的最終結局。

“阿克薩烈士旅”.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1:45
伊斯蘭武裝 (GIA) "塔利班"組織


 
組織領導人:

塔利班領導人之一 - 曼索爾·達杜拉


其餘資料不詳。



塔利班(普什圖語和波斯語:طالبان‎,意即「伊斯蘭教的學生」)也稱神學士,是發源於阿富汗的坎大哈地區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組織。該組織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包括姆拉·奧馬爾,都曾是鄉村裡的伊斯蘭教學者。在蘇聯對阿富汗的佔領結束後的混亂時期,塔利班逐漸控制了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區。

自1996年至2001年,塔利班在阿富汗建立全國性政權,正式名稱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由於它在阿富汗實施獨裁專制和政教合一政策,因此僅被巴基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三個國家承認是代表阿富汗的合法政府,它曾經為奧薩瑪·本·拉登提供庇護。





成立過程:



塔利班的意識形態及其實踐

塔利班的極度嚴格和反現代的思想被形容為一個「結合普什圖部族律法的沙里亞法規創新形式」,以激進的德奧班德學派觀點詮釋伊斯蘭教。

此外,他們的思想也受到瓦哈比派的遜尼派財政支援者及奧薩瑪·本·拉登的影響。[2]塔利班的意識形態與被他們趕走的前反蘇游擊隊統治者有所不同。

塔利班禁制了許多以前舊政權容許的活動,例如女性就業及上學、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等。他們新成立的宗教警察負責執行這些禁令,違例者可被他們鞭打。不過多數阿富汗人並非普什圖族,以前一向奉行比較寬鬆的伊斯蘭教規條。雖然塔利班與瓦哈比派相似,不過兩者也有一些分別。

塔利班反對「部族和封建架構」,把傳統部族領袖的領導角色清除。另一方面,因為他們不願與其他人分享權力,而且他們絕大多數是普什圖人,他們的統治意味多民族的阿富汗由普什圖人當權,可是普什圖人只佔全國約42%的人口。

與瓦哈比派及德奧班德學派一樣,塔利班強烈反對什葉派,他們宣稱佔全國約10%人口的哈扎拉族不是穆斯林。

塔利班不願意跟其他穆斯林辯論教義,甚至不允許穆斯林記者質問他們的法令或討論古蘭經的詮釋。


事件:

在2001年,塔利班政權,不理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外國非政府組織的反對,頒令說巴米揚大佛雕像是崇拜偶像,以炸藥及坦克炮火摧毀它們。

在破壞行動期間,塔利班的信息部長Qudratullah Jamal嘆說「破壞工作並非如人們所想般容易,你不能以炮轟推倒那些佛像,因為它們是鑿入山崖內;它們牢牢地連接山嶺。」在2001年3月,兩尊大佛在經過近一個月的猛烈炮轟下,最後被炸葯摧毀。

九一一事件之後,由於其與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的密切關係,及其對恐怖主義的支持。他們被全球絕大多數傳媒和政府公認為恐怖份子。

該政權在美國的軍事攻擊下垮臺。

然而塔利班組織沒有因此銷聲匿跡,其成員繼續以綁架人質或發動恐怖攻擊的方式對抗阿富汗現政府、美國及支持美國的其他國家,如2007年塔利班挾持韓國人質事件。


文件:

解密塔利班武裝的真實生活。

武裝伊斯蘭團.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1:48
奧姆真理 (Aum) “歐姆神仙會”教


組織領導人:

麻原彰晃



邪教兼恐怖組織,它的總頭目叫麻原彰晃,原名松本智津夫。1987年松本智津夫成立奧姆真理教時,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麻原彰晃。奧姆真理教要求信徒絕對服從麻原,教規對信徒十分嚴厲。一旦加入了奧姆真理教,就如同陷入牢籠一樣。許多加入這個邪教組織的人「下落不明」,其中不少人實際上被麻原為首的犯罪團伙殺人滅口。

一些企圖逃跑、退會的信徒,只要被發現,就會遭到嚴刑拷打,之後被折磨致死。現在奧姆真理教在日本國內的人數已增加到了1700人。另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公佈的一份報告披露,奧姆真理教已經對無菌病毒疫苗進行了炭疽熱細菌武器試驗。

老大:麻原彰晃1955年3月,麻原出身在日本熊本鄉下一個貧困家庭。1984年,麻原在東京都開設了一個練習「瑜伽功」道場,稱作「奧姆神仙會」。

這是奧姆真理教的前身。1987年,麻原以首個得道的日本人自居,儼然一個教主,並把他的教派命名為「奧姆真理教」。2004年2月27日,東京地方法院對製造東京地鐵沙林事件的奧姆真理教教祖麻原彰晃進行一審宣判,以殺人罪、拘禁罪、非法製造武器罪等13項罪行的「首謀」罪名判處麻原死刑。



其餘資料參考-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時間:1995.3.20


成立過程: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時間:1995.3.20

事件:


黑名單E:奧姆真理教


恐怖代表作:東京地鐵毒氣事件

1995年3月20日早晨8時09分至15分,在日本東京交通最繁忙的3條地鐵的15個車站,同時發生毒氣事件,當場造成10人死亡,75人重傷,470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次事件成為人類災害史上的一次典型案例。



後續: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 時間:1995.3.20




[ 本文最後由 jacklf2004 於 07-12-23 09:51 PM 編輯 ]

“奧姆真理教”原教主麻原彰晃.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1:58
巴斯克民族和自由 (ETA) "埃塔"組織


組織領導人:

阿雷吉 疑似是領導人。



成立過程:


“埃塔”:血債累累的恐怖組織

“埃塔”成立於1958年,是西班牙一個地方性激進民族組織,其目標是爭取民族獨立,建立巴斯克主權國家。今天,“埃塔”的“武裝鬥爭”已經演變成分裂國家的恐怖行為,“埃塔”在其暴力活動中,把打擊的主要目標指向軍人、員警、法官、檢察官、黨派政治家,甚至企圖謀殺反對黨領袖、政府首相和國王。

40多年來,“埃塔”的恐怖活動造成千餘人死亡,“埃塔”還通過綁架企業家、監獄管理人員,逼迫他們交納“革命稅”,以解決其經費來源。它所宣稱的目標是要在西班牙北部和法國南部地區建立一個獨立的巴斯克國家。

2000年9月13日,西班牙警方在全國各地發動突然大搜捕,抓獲了“埃塔”的20名核心成員;9月15日法國警方也逮捕了西班牙著名的分裂主義恐怖組織“埃塔”的頭號大頭目。

埃塔(巴斯克語:Euskadi ta Askatasuna,縮寫為ETA,西班牙語:País Vasco y Libertad)為西班牙巴斯克人居住區內的分離主義組織「巴斯克民族和自由組織」的簡稱。

2006年3月22日,埃塔宣佈從3月24日開始永久性停火。6月29日,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宣佈,政府決定開始與該組織進行對話。12月30日,西班牙政府中止與埃塔對話。2007年6月5日,埃塔發表聲明稱,於當天午夜終止永久性停火,恢復武裝活動。



事件:

黑名單F:「埃塔」


* 1961年:「埃塔」首次製造了火車顛覆事件沒有成功。
* 1968年:「埃塔」槍殺了第一個犧牲品——曼扎納斯(Melitón Manzanas),巴斯克市一個秘密警察負責人。
* 1973年12月,「埃塔」為報復政府處決巴斯克分離主義分子,時任西班牙首相布蘭科(Luis Carrero Blanco)在馬德里遭暗殺。

* 1980年:118人死於「埃塔」製造的血腥事件。
* 1985年9月,「埃塔」在馬德里製造第一起汽車炸彈襲擊,一名美國人死亡,16名護衛成員受傷。
* 1986年7月,「埃塔」製造的爆炸案,致使12名衛隊成員死亡,50人受傷。
* 1987年6月19日,「埃塔」在巴塞隆納一家超市製造的血案,致使21人死亡,45人受傷。
* 1995年:「埃塔」企圖以爆炸暗殺當時的反對黨領袖阿茲納爾(Jose Maria Aznar,後任首相)和國王胡安·卡洛斯。
* 1997年:「埃塔」展開對抗地方多數黨政治家的行動。7月,綁架和殺害了議員布蘭科(Angel Blanco),引起了全體國民的憤怒,致使600萬西班牙人涌上街頭舉行遊行示威活動。

* 1998年6月:「埃塔」製造的汽車炸彈襲擊事件致使議員扎納雷恩死亡。11月,「埃塔」單方面宣佈了首次的停火聲明,停火行動從11月18日起生效。

* 1999年11月28日:「埃塔」廢除停火聲明。
* 1999年12月19日:西班牙警方截停一輛載有炸葯的汽車。
* 2000年1月2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遭到兩宗汽車炸彈襲擊。
* 2000年2月22日,社會黨領袖費爾南多·布塞(Fernando Buesa)和其保鏢在維多利亞(Vitoria)遭暗殺。
* 2000年11月21日,前衛生大臣埃內斯特·魯奇(Ernest Lluch)在巴塞隆納遭槍殺。
* 2001年11月6日,汽車炸彈襲擊致使95人受傷。
* 2002年5月1日,在即將舉行歐洲冠軍杯複賽前,「埃塔」在靠近馬德里足球體育場進行汽車炸彈襲擊。
* 2002年6月21日,在福恩吉羅拉(Fuengirola)、馬爾貝拉(Marbella)和沙拉戈沙(Zaragoza)三個城市幾乎同時進行了汽車炸彈襲擊。




目標

「埃塔」的政治目標是通過武裝鬥爭建立起獨立的「社會主義巴斯克國」,這個「巴斯克國」包括西班牙巴斯克人居住的四個省即比斯開(Biscay)、基普斯誇(Guipuzcoa)、阿拉瓦(Alava)和納瓦拉(Navarre),法國的三個省即下納瓦拉(Lower Navarre)、拉普爾迪(Lapurdi)和蘇爾(Soule)。

由於「埃塔」信仰馬克思主義,過去一直受到古巴、利比亞和黎巴嫩等國的資助,也受到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的庇護,並與其他左翼軍事組織有很多聯繫。埃塔組織的成員除了在西班牙本國外,還廣布於西歐的法國、比利時、德國、義大利,以及拉美的墨西哥、烏拉圭等國家。

埃塔(ETA).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2:03
菲律賓共產黨 (CPP/NPA) "新人民軍"

組織領導人:

由施順




新人民軍(New People's Army)是菲律賓國內的叛亂武裝部隊,是菲律賓共產黨的武力。由施順(José María Sison)於1969年成立。目前被菲國、美國等國家列為恐怖組織。



成立背景:

1920年代,菲國農民與農村問題嚴重,共產勢力應運而生。問題最嚴重的呂宋中部,就是共產勢力最強的地區。1930年,塔魯克(Luis Taruc)與拉拔(Jose Lava)成立了親莫斯科的菲律賓共產黨(Partido Komunista ng Pilipinas,PKP)。

第二次世界大戰菲律賓抗日戰爭中,菲律賓共產黨於1942年組織了「虎克軍」(Hukbo ng Bayan Laban sa mga Hapon,直譯為抗日人民軍)以游擊戰對抗日本。大戰後,菲共於1945年成立了人民解放軍(Hukbong Mapagpalaya ng Bayan,HMB),也可簡稱虎克軍,以毛澤東思想為基礎(例如人民戰爭),以建立新政府為目標,運用游擊戰與政治手段打擊菲律賓政府,勢力迅速擴大。

1950年代,當時之國防部長(1953年成為總統)麥格塞塞有效的鎮壓綏靖虎克軍。麥格塞塞了解虎克軍支持者背後之社會困境,所以設法提高國軍素質,一方面與虎克軍作戰,一方面設法改善軍民關係,為政府拉攏鄉村與虎克軍較外圍的士兵。虎克軍逐漸失去武力與群眾基礎,1954年,舊一代領袖包括塔魯克與拉拔都投降被捕。麥格塞塞並且將一些虎克軍士兵「安置」到南部棉蘭老島等地。[1]如此雖然維持當時的安定,卻也造成當地摩洛人的問題。



新人民軍

中蘇交惡後,菲律賓共產黨也分裂了。菲共新一代領袖施順,在1968年另立親北京的菲律賓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CPP)。1969年,施順重整虎克軍,成立新人民軍,同樣以毛澤東思想為基礎,進行游擊戰以追求「新民主」。勢力逐漸再次壯大。

在1970年代新人民軍出現兩大轉變。一是當時中國在鄧小平實用政策下不再「輸出革命」,新人民軍立場因而由親中轉向菲律賓民族主義。二是馬可仕總統執政後,以左派人士威脅國家為由宣佈戒嚴。期間馬可仕縱容親信貪腐,引起廣大不滿,新人民軍勢力因而迅速擴張。

新人民軍在政府無法控制的地方收稅治理,並且與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合作。政治上則以民族主義為立場,反對日本投資、以經濟為由排斥華裔菲律賓人、並且反對美國干涉。


事件:

1985年大選之後

在1985大選中,菲律賓共產黨透過小黨巴揚(Bayan)參選,政見是要求美軍撤出菲律賓與土地改革。1986年,馬可仕下臺,柯拉蓉當選總統。柯拉蓉總統任內曾和菲律賓共產黨進行和談,但共產黨要求的停止美國軍事與經濟援助以及土地改革,與柯拉蓉政府利益衝突太大。

另方面,菲律賓國軍部分軍官因為強烈反對和談與其他原因,於1987年8月28日發動兵變。兵變雖未成功,但對共和談因此停止。在此期間,新人民軍也開始攻擊美軍。


2001年之後

2001年九一一襲擊事件後,美國加強反恐政策,將新人民軍列為恐怖組織。新人民軍與菲律賓國軍衝突一直不間斷,同時艾若育政府也一直在歐洲與新人民軍、菲律賓共產黨代表進行斷斷續續的和平談判。

新人民軍.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2:10
哈馬斯 (HAMAS) "伊斯蘭抵抗運動"


組織領導人:


亞辛、蘭提斯(已死)等人




黑名單I: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伊斯蘭抵抗運動)

「哈馬斯」在阿拉伯語中是勇氣和勇敢的意思,主要在加沙地區活動,對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都發動過恐怖攻擊。其目標是聖戰的目標就是解放巴勒斯坦並建立了一個從地中海到約旦河的伊斯蘭巴勒斯坦政府。

主要從事街頭暴力和暗殺活動。目前是繼本-拉登「基地」恐怖組織之後第二大恐怖組織。





成立背景:

「哈馬斯」起源於20年代的「穆斯林兄弟運動」。

60至70年代,該運動在阿拉伯世界重新開始活動,主要是在約旦和埃及。1978年,該運動的精神領袖謝赫-艾哈邁德-亞辛在以色列以「伊斯蘭協會」為名註冊了該組織。

進入80年代後,該運動對以色列的統治從被動抵抗發展為大規模的暴力抵抗,特別是在加沙地區。此時,該組織正式更名為「伊斯蘭抵抗運動」,即「哈馬斯」。

1988年8月,「哈馬斯」發表了《伊斯蘭盟約》,同時反對以色列和「巴解民族運動組織」。亞辛以清真寺為據點,建立了一個組織嚴密的地下組織,其各部門互相獨立,各有分工,之間的內部傳輸也使用密碼信息。

其軍事部門稱作「穆斯林游擊隊員」,亞辛最初只想建立了一個短小而精幹的軍事組織,但新一代的穆斯林激進分子卻自有想法。1991年,哈馬斯加沙地區負責人扎卡裡亞-瓦利德-艾克成立了卡西姆營。最初,他們的任務是綁架和處死懷疑與以色列合作的人,但到12月份他們的任務就擴展到暗殺以色列人了。




編制:

哈馬斯的組織有以下幾個部門:本部(負責人員訓練、資金分配和分派任務)、暴力執行部、保衛部(情報搜集)和宣傳部(分發小冊子、傳單等)。其中暴力執行部又稱「巴勒斯坦聖戰戰士」,專門負責恐怖攻擊。



事件:

1989年,綁架並殺害2名以色列士兵;1990年,炸死1名加拿大遊客;1992年,1名年僅15歲的小姑娘被哈馬斯刺死;1996年,耶路撒冷一輛公共汽車爆炸,18人死亡(16名平民,2名士兵);1997年7月30日,16人被2枚自殺炸彈炸死,178人受傷;1997年9月4日,在一個商場中,3枚自殺炸彈爆炸,炸死5人,181人受傷。






哈馬斯:籠罩在中東上空的陰霾

“哈馬斯”(HAMAS)組織是一著名的帶有恐怖主義色彩的組織。1987年12月9日,巴勒斯坦人亞辛邀請幾位加沙地帶著名人士在自己家裏召開秘密會議,正式宣佈成立“哈馬斯”組織。

“哈馬斯”一方面組織被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進行反以遊行、示威和罷工等抗議活動,另一方面則開展武裝鬥爭,如伏擊以軍軍車、組織小規模襲擊,甚至製造自殺性炸彈爆炸事件等,具有濃重的恐怖主義色彩。


1991年,以色列一家軍事法庭以煽動暴力罪和謀殺兩名士兵的罪行判處亞辛終身監禁。1992年12月13日的特拉維夫綁架案引起了後來在國際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巴勒斯坦新難民事件。在國際上造成的影響很大,“哈馬斯”因此名噪一時。

近年來,經過數年牢獄之災的亞辛政治態度有些溫和起來,曾不止一次呼籲“哈馬斯”分子停止針對以色列的暴力活動,但他很難改變哈馬斯暴力反抗以色列的大方針。





專題:

哈馬斯是一個宗教性、政治性的組織,主張暴力鬥爭,反對同以色列媾和,主張巴勒斯坦人進行聖戰,用武力消滅巴土地上的猶太複國主義者,建立一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哈馬斯組織和紀律嚴密,擁有正式成員2萬多人及下屬軍事組織。

  哈馬斯成立後,多次製造針對以色列目標的自殺式爆炸事件,還不時襲擊以邊防軍,引起以色列國內極度恐慌和不安。1989年,以宣佈哈馬斯為非法組織,並取締它的一切活動,其精神領袖亞辛被逮捕入獄。

  在反以鬥爭中,哈馬斯曾一直與巴解組織並肩戰鬥,是巴反以鬥爭中一支最積極的力量。哈馬斯堅決反對巴以和談,並主張堅持反以暴力鬥爭。

  隨著巴以和平進程的發展,哈馬斯曾一度改變鬥爭策略。1996年3月,哈馬斯宣佈,該組織將放棄暴力活動,在自治區內進行政治鬥爭。不久,因以內塔尼亞胡政府在巴以問題上的強硬政策,哈馬斯又宣佈恢復暴力活動。

  2000年9月底巴以大規模流血衝突爆發後,哈馬斯活動頻繁,策劃了一系列針對以色列人的自殺式爆炸事件。但在以“定點清除”和大規模的軍事打擊下,哈馬斯傷亡慘重,不少領導成員被殺。

  2001年10月,因以旅遊部長澤維被殺,哈馬斯的軍事組織“卡桑旅”等派別被巴方宣佈為非法組織。

  去年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公佈後,包括哈馬斯在內的巴激進組織曾單方面宣佈停火3個月。8月21日,因哈馬斯三號人物阿布·沙納布遭以軍“定點清除”,巴激進組織中止了停火。

隨著針對以目標的自殺式爆炸事件不斷,以軍加強了對哈馬斯等激進組織的打擊力度。去年9月,歐盟正式將哈馬斯列為恐怖組織,並凍結其資產。澳大利亞隨後也宣佈凍結哈馬斯領導人的財產。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2:20
真主黨 (Party of God)


組織領導人:

納斯魯、哈桑‧納斯拉赫等人




成立背景:

歷史

1982年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時,真主黨由一些穆斯林教士創建﹔真主黨創建的動機是對抗當時佔領黎辦嫩南部的以色列軍隊。

當時一支約2千人的伊朗革命衛隊進駐貝卡穀地,協助真主黨與以色列作戰。伊朗從那時起一直向真主黨提供大量資金和武器彈藥。

真主黨創建初期,在堅持消滅以色列國之外,還表示要通過武力結束黎巴嫩不同宗教信仰共存的制度,目標是在黎巴嫩建立一個以伊朗什葉派革命為典範的政教合一什葉派伊斯蘭政府。

真主黨不承認以色列,也不承認以色利國的存在權﹔真主黨的章程認為,整個中東都因該是阿拉伯穆斯林的國度。

在黎巴嫩內戰期間,真主黨不斷以綁架西方人質為手段向西方國家施加壓力。1983年,真主黨武裝對駐貝魯特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發動自殺攻擊,造成241名美軍士兵死亡。

真主黨在過去20年中,基本控制了黎巴嫩南部,管轄了大部領土,成為黎巴嫩的「國中之國」。真主黨如今不但有數萬的戰士,而且據稱擁有萬枚以上的各類伊朗製造火箭彈。

真主黨在自己管轄黎巴嫩南部初期,曾一度試圖強制在民間推行嚴格的伊斯蘭法規﹔目前伊斯蘭法的推行稍有放鬆。(http://


真主黨是由黎巴嫩什葉派穆斯林組成,受敘利亞和伊朗支持的一個勢力強大的政治和軍事組織。
真主黨1980年代初期在伊朗的資助下,利用將以色列軍隊趕出黎巴嫩領土為號召,逐漸發展壯大。

2000年5月,以色列從南黎巴嫩撤軍。真主黨麾下的武裝組織-伊斯蘭抵抗組織,宣告抗以勝利。什葉派穆斯林是黎巴嫩人口中人數最多的一個族群。以色列撤軍,使得真主黨在黎巴嫩民眾間聲望大振。

如今,真主黨在黎巴嫩議會有很多席位,並佔有2個內閣部長職位。

真主黨本身還掌握媒體,開辦了很有影響力的馬納爾電視台(al-Manar)﹔該組織還由於向貧民社區提供社會救濟和醫療服務,因此基層組織牢固。


拒絕解除武裝

鑒於以色列早已撤軍、敘利亞開始撤軍,以及黎巴嫩民選政府執政,聯合國於2004年通過1559號決議,要求真主黨的軍事力量解除武裝,把安全事務交給黎巴嫩政府軍警。

其實,早在2000年以色列撤軍的時候,黎巴嫩國內不少黨派就開始向真主黨施加壓力,要求其武裝力量整編為黎巴嫩國家軍隊的一部分。不過,真主黨拒絕執行聯合國決議,也拒絕接受國內黨派意見。

真主黨方面表示,雖然「解放黎巴嫩」的任務完成,但是「為整個中東地區抵抗以色列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真主黨自詡為整個地區抵抗以色列的武裝)。


敘利亞

真主黨麾下的伊斯蘭抵抗力量在以色列撤軍後繼續活躍在黎以邊界一帶,與以色列軍隊經常發生小規模摩擦。

真主黨稱,在敘利亞和以色列邊境上的爭議性領土舍巴阿農場(Shebaa Farms)屬於黎巴嫩,因而它的士兵有權向佔領那裡的以色列軍隊發動攻擊。

聯合國認為,舍巴阿農場屬於戈蘭高地一部分,屬於以色列在1967年中東戰爭中從敘利亞奪取的領土。

另一個真主黨要與以色列繼續作戰的理由是,以色列監獄中仍然關押著不少以軍佔領黎巴嫩南部時拘捕的黎巴嫩人。

分析人士指出,真主黨長期得到來自敘利亞方面的庇護和支持。真主黨長期被形容為大馬士革實現在黎巴嫩和中東地區總體利益的「一張牌」。

去年,黎巴嫩人在前總理哈里里涉嫌被敘利亞暗殺後,爆發大規模反敘利亞抗議示威﹔國際間壓力最重迫使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

敘利亞撤軍開始改變黎巴嫩境內個派系間的力量均衡﹔真主黨武裝一躍成為黎巴能境內最大的軍事力量。憑借軍事和政治實力,真主黨在黎巴嫩政府中也實力更加強大。

分析人士指出,真主黨在前總理遇刺和敘利亞撤軍之後,為穩定民心,一方面繼續支持敘利亞,一方面也避免直接批評親西方的黎巴嫩派系。

真主黨不斷通過「反對西方干涉」的口號,謀求成為一個以其為核心的黎巴嫩「民族團結」政府。



事件:

大規模對以色列北部以火箭炮反擊

大規模對以軍侵略部隊採取反抗以及報復行動


2006年以黎衝突

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2:27
穆罕默德(JEM) "標準"軍


組織領導人:

資料不詳。


成立背景:

資料不詳。

事件:


聯合國駐伊拉克總部爆炸案 2003年08月25日



聯合國駐伊拉克總部爆炸案的善後工作仍在繼續。聯合國工作人員呼籲爆炸案的受害者親屬提供死者的牙齒和X光紀錄,以幫助辨認屍體。

  據聯合國官員說,雖然失去親人的伊拉克人提供了死難者的詳細描述,但仍有一些屍體難以辨認。本月19日,聯合國駐伊辦事處遭遇汽車炸彈襲擊,至少有24人在爆炸中死亡,100多人受傷。

目前有12具屍體到確認,但大多是外籍的聯合國工作人員。雖然這起襲擊事件是針對聯合國機構的,但聯合國在伊拉克的人道救援工作並沒有停止。

穆罕默德軍.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2:34
埃及伊斯蘭 (Egyptian Islamic Jihad) "聖戰"組織


事件:





伊斯蘭恐怖事件。



FAS 說明:下列聲明來自賓拉登 ( Usama bin Laden ) 及其助手,作為一個宗教裁決教令 ( fatwa ) ,要求殺害美國人,包括平民和軍事人員。

此份文件是證明本拉登網路與九一一紐約和華盛頓恐怖襲擊有關聯的部分證據。這份文件的阿拉伯原文在:


http://www.library.cornell.edu/colldev/mideast/fatw2.htm


※相關文件基於恐怖主義思想宣揚問題,予以黑字處理。


世界伊斯蘭陣線聲明

1998年2月23日

謝赫吳薩麥本穆罕默德本拉登 ( Shaykh Usamah Bin-Muhammad Bin-Ladin )
埃曼扎瓦希利 ( Ayman al-Zawahiri ) - 埃及聖戰組織 ( Jihad Group in Egypt ) 首領
艾布亞瑟瑞法艾哈邁德塔哈 ( Abu-Yasir Rifai Ahmad Taha ) - 埃及伊斯蘭組織 ( Egyptian Islamic Group )
謝赫米爾哈姆扎 ( Shaykh Mir Hamzah ) - 巴基斯坦伊斯蘭促進會 ( Jamiat-ul-Ulema-e-Pakistan ) 秘書長
法扎盧爾拉赫曼 ( Fazlur Rahman ) - 孟加拉聖戰運動 ( Jihad Movement in Bangladesh ) 首領


一切頌贊全歸真主安拉,是祂啟示了古蘭經,祂能夠控制雲彩,能夠擊敗黨派主義,在祂的天經中說: 「當禁月逝去的時候,你們在哪里發現以物配主者,就在那裏殺戮他們,俘虜他們,圍攻他們,在各個要隘偵候他們」 。願平安歸於我們的先知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 ( Muhammad Bin Abdallah ) ,他說過:我被派遣來,雙手捧劍確保除安拉之外,沒有人值得敬拜。安拉將我的生命放於我長矛的陰影之下,讓不遵守我命令的人蒙羞受辱。

阿拉伯半島 - 自從安拉把它變成了平原,並為它創造出沙漠,用海洋把它環繞以來 - 從未被任何如十字軍的力量猛攻過,十字軍像蝗蟲般擴散,吞食它的財富,消滅它的耕地。現在所發生的是若干國家正在攻擊穆斯林,就像人們為了一盤食物而戰一樣。鑒於目前嚴峻的形勢,再加之缺少支援,我們和你們必須要討論當前的事件,並應在如何解決問題方面達成一致。

對於眾所周知的三個事實,任何人都不會有異議。為了提醒各位,我們將這三個事實羅列如下:

第一,七年多以來,美國一直強佔著伊斯蘭最神聖的領地 - 阿拉伯半島,掠奪財富,強令首領,羞辱人民,恐嚇鄰國,還把它在阿拉伯半島上的基地變為與鄰近穆斯林人民戰鬥的先頭陣地。

如果過去曾有人對佔領的事實有異議,那麼,現在半島上的人民對該事實已經一清二楚了。最好的證據就是美國人利用半島作為補給站對伊拉克人民進行持續的侵略,雖然半島上的首領們反對把各自領土用作此目的,但仍於事無補。

第二,盡管十字軍-猶太復國運動聯盟給伊拉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毀害,盡管眾多人員被殺害 (人數超過了一百萬) ... 盡管有這所有的一切,但美國人再企圖讓恐怖性大屠殺重演,他們好像並不滿足於在殘酷戰爭、粉碎破壞之後強行拖延封鎖。

所以,他們開始殲滅倖存的伊拉克人民,並羞辱他們的穆斯林鄰國。

第三,倘如這些戰爭背後美國人的目的是宗教和經濟方面的,那麼該目標也是為了那個猶太人的小國,並把人們的注意力從猶太人佔領耶路撒冷和謀殺那裡的穆斯林上轉移出來。最好的證據就是他們急於摧毀最強大的鄰近阿拉伯國家伊拉克,還努力瓦解該地區的所有國家,比如伊拉克、沙地阿拉伯、埃及、蘇丹,並通過分裂削弱這些國家來達到確保以色列生存,延續對半島殘暴侵略佔領的目的。

美國人所犯下的這些罪行就是向安拉、祂的使者及穆斯林明確宣戰。在伊斯蘭的整個歷史中,烏里瑪 ( ulema ) 都一致認為:倘若敵人想要毀滅穆斯林國家,聖戰就成為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些是在伊瑪目本蓋達馬哈 ( Bin-Qadamah ) 的 《 Al-Mughni 》 、伊瑪目基塞伊 ( al-Kisai ) 的 《 Al-Badai 》 、和古圖比 ( al-Qurtubi ) 的經注及他著作裡伊斯蘭的 shaykh 中揭示的。古圖比在其書中說: 「擊退 (敵人) 的戰鬥旨在捍衛純潔和宗教,這是 (烏里瑪) 一致認同的責任。除了擊退那攻擊宗教和生活的敵人,再也沒有什麼比信仰更神聖了。」

基於此,並遵從安拉的命令,我們向所有穆斯林發佈下面的教令:

為了從美國人的魔爪中解放阿克薩清真寺,解放 (麥加的) 聖寺,為了把美軍全部從伊斯蘭的土地上趕出去,並把他們徹底打敗使之無法再威脅任何穆斯林,每位穆斯林義不容辭的責任就是:無論自己身處哪國,只要有可能,就應殺害美國人及其盟友 - 平民和軍人。這就遵從了全能的安拉的教誨, 「以物配主的人群起而進攻你們,你們也就應當群起而抵抗他們」 , 「你們當反抗他們,直到迫害消除,而宗教專為真主。」

此外,全能的安拉還說: 「你們怎麼不為 (保護) 主道和 (解救) 老弱婦孺而抗戰呢?他們常說: 『我們的主啊!求你從這個虐民所居的城市裏把我們救出去。求你從你那裏為我們委任一個保護者,求你從你們那裏為我們委任一個援助者。』 」

我們 - 在安拉的幫助下 - 號召每一位相信安拉並希望獲取獎賞的穆斯林遵從安拉的命令,不論何時何地,都應殺害美國人,搶奪他們的財物。我們還要號召穆斯林烏里瑪、領袖、青年和士兵,對撒旦的美國軍隊及與他們結盟的魔鬼的支持者發動襲擊,並清除那些走狗,給他們教訓。

全能的安拉說: 「信道的人們啊!當使者號召你們去遵循那使你們獲得生命的 (教訓) 的時候,你們當回應真主和使者。你們當知道真主能干涉個人的心靈,你們只被召集到他那裡。」

全能的安拉還說: 「信道的人們啊!教你們為真主而出征的時候,你們怎麼依戀故鄉,懶得出發呢?難道你們願以後世的幸福換取今世的生活嗎?今世的享受比起後世的幸福來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你們不出征,真主就要痛懲你們,並以別的民眾代替你們,你們一點也不能傷害他。真主對於萬事是全能的。」

全能的安拉還說: 「你們不要灰心,不要憂愁,你們必佔優勢,如果你們是信道的人。」



--------------------------------------------------------------------------------

這篇文章是翻譯自 Usama bin Laden 的在線文章 Jihad Against Jews and Crusaders
http://www.fas.org/irp/world/para/docs/980223-fatwa.htm





[ 本文最後由 jacklf2004 於 07-12-23 10:36 PM 編輯 ]

“聖戰”手法-縱火燒林.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3 22:38
泰米爾獨立 (LTTE) "猛虎"解放組織


組織領導人:

普拉巴卡蘭




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


猛虎組織是斯裏蘭卡少數民族泰米爾人最大的武裝組織,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其宗旨是謀求在泰米爾人聚居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建立一個獨立的泰米爾國,位于斯北部的賈夫納半島是其大本營,最高領導人為普拉巴卡蘭。


猛虎組織:隨時赴死的“猛虎”

斯里蘭卡政府最頭疼的反政府力量。“猛虎”遊擊隊員往往身攜炸彈,在襲擊目標前拉響導火線,與敵人同歸於盡。慘遭此類“肉彈”襲擊的遇害者中,有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和斯里蘭卡前總統。


組織背景:


斯里蘭卡因僧伽羅族(Sinhalese)與泰米爾族(Tamils)間的種族衝突問題仍未完全解決,泰米爾族分離主義所引發的斯國內戰衝突已持續20年,印度曾在1987年6月至1990年3月捲入斯國內戰,但並未能協助斯國解決泰米爾人的要求獨立建國的分離運動。泰米爾猛虎解放組織成立於1972年,是斯里蘭卡泰米爾人最大的武裝組織,一直採取暴力手段反對斯里蘭卡政府,主張建立獨立的泰米爾國家。

1990年代,斯國政府採取兩手政策,一方面以軍事鎮壓的手段對付泰米爾激進份子的恐怖攻擊行動,另方面也尋求與泰米爾族進行和平談判,以化解泰米爾族離立建國意識。2002年2月,在挪威政府的調停下,斯里蘭卡政府與猛虎組織達成無限期停火協定,斯里蘭卡和平曙光初現。

斯國政府在9月間承認猛虎組織為合法組織,並自9月16日起展開與猛虎組織的和平談判,開啟斯國的和平進程(挪威政府居間協調),自此迄2003年4月猛虎組織宣佈暫停會談止,雙方共進行6回合談判,並在交換戰俘、發展經濟等問題上達成協議,猛虎組織也放棄在斯里蘭卡北部和東部建立獨立泰米爾國家的主張,轉而尋求在聯邦制下實行地區自治(於挪威舉行的第3回合談判中,雙方曾達成了將斯里蘭卡聯邦化,並賦予泰米爾地區高度自治的原則性協議)。

然而2003年4月,猛虎組織以暫停會談為籌碼,提出在斯里蘭卡東部和北部建立臨時行政機構的要求,並表示若斯國政府不同意便不願會談的態度。5月24日,總統庫馬拉東加(Chandrika Bandaranaike Kumaratunga)夫人拒絕了猛虎組織的這一建議,認爲此舉違反了斯里蘭卡憲法。然而,總理維克勒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卻表示政府原則同意猛虎組織的要求。

2003年10月31日,猛虎組織經由挪威向斯里蘭卡政府轉交了一份和平建議,這是猛虎組織自1983年與政府開戰以來首次提出自己的和平建議。在這份建議中,猛虎組織向政府提出一系列分權要求,包括負責在北部和東部地區的重建工作、能夠直接與外國談判投資,擁有稅收及維護法制的權力等。

然而猛虎組織的這項建議不僅沒有為陷入僵局的和平會談帶來新的契機,反而引爆斯國府會政爭,進而造成和談無限期推遲,協助猛虎組織轉交建議的挪威政府也表示在政治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將退出斯國和談斡旋工作。

11月1日,斯里蘭卡政府針對猛虎組織的和平建議的回應是引爆11月斯國府會政爭的導火線,也因而使的原本還有些許進展的斯國和平會談面臨重大挫敗。斯國內閣政府的回應是:儘管雙方存在著「基本」分歧,但政府仍希望與猛虎組織恢復和談。


Kumaratunga總統對於斯國政府的決定表示不滿,認為政府對猛虎組織讓步過多,遂趁總理訪美期間,於11月4日宣佈斯國進入緊急狀態並片面決定因而解除國防、內政及新聞三位部長的職務、國民議會休會兩週(至19日),為白熱化的府會政爭揭開序幕。

此次斯國政治風暴迄2003年底仍未完全解除,也因而導致斯國政府與猛虎組織的和平談判迄2004年1月底仍毫無進展。美國政府對於斯國政爭問題的態度是希望斯國總統與總理能以理性方式結束政爭,以便斯國和平進程能夠重新展開。



事件:

黑名單 G:泰米爾猛虎組織

所有成員脖子上都掛了一個氰化物容器,隨時準備自殺。泰米爾猛虎組織中有一支由3000多名婦女組成的「黑虎敢死隊」,這是一支精銳的自殺部隊。據統計,猛虎組織現有兵力10000餘人。

老大:最高指揮官普拉巴卡蘭被尊稱為「民族的領袖」。

恐怖代表作:暗殺前總統和甘地

「黑虎敢死隊」專門擔負轟炸政府的大樓,暗殺了斯里蘭卡前總統並殺害了拉吉夫·甘地。暗殺的原因是甘地於1987年下令派遣印度特種部隊前往斯里蘭卡參加圍剿猛虎游擊隊。

斯里蘭卡現任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曾在一次自殺式炸彈中險遭殺害,雖然她後來死裡逃生,但也被炸傷眼睛,並且帶著眼傷出席總統就職儀式。





[ 本文最後由 jacklf2004 於 07-12-24 05:10 PM 編輯 ]

猛虎組織領導人普拉巴卡蘭.jpg

猛虎組織士兵.jpg

泰米爾猛虎組織成員.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4 17:44
伊斯蘭祈禱 (JI) 團



組織領導人:

阿布·巴卡·巴希爾


阿布·巴卡·巴希爾(Abu Bakar Bashir)是回教祈禱團的精神領袖,他於1970年代加入回教之家,之後因回教激進份子的身份被印尼當局監禁,1985年,在印尼法院判定他入獄以後,阿布巴卡出逃到馬來西亞,並在馬來西亞招募志願者加入阿富汗的反蘇聖戰,從沙烏地阿拉伯尋求資金及維持和印尼前同僚的連繫。


組織背景:

此組織最早根源於回教之家(Darul Islam),在1940年代崛起,主要活動是反抗荷蘭殖民統治,之後以暴力激進運動主張在印尼建立回教律法,1949年印尼獲得獨立後,回教之家繼續為建立印尼回教國的目標進行武裝和暴力鬥爭。

伊斯蘭祈禱團或回教祈禱團(Jemaah Islamiyah或Jemaah Islamiah)簡稱 J.I.,是一個尋求在東南亞建立獨立國的回教基本教義派的伊斯蘭武裝組織。

其活動範圍遍及印尼、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泰國南部及菲律賓。巴釐島兩次炸彈襲擊都是由他們所策劃。他們的領導人於2005年11月9日被印尼警方槍殺。


事件:

伊斯蘭祈禱團被認為是策劃2002年巴釐島爆炸案的幕後組織。2005年巴釐島爆炸案也被認為是該組織的所為。


黑名單 B:伊斯蘭祈禱團

印度尼西亞恐怖組織,最近幾年活動頻繁,同很多恐怖襲擊有牽連。該組織據稱像跨國公司一樣在東南亞地區建立網絡,從事爆炸、綁架和武器走私等非法活動。美國情報機關認為,「伊斯蘭祈禱團」是同「基地」組織聯繫密切的又一個恐怖組織,是亞洲範圍內對美國最有威脅的恐怖組織。

老大:精神領袖阿布·巴卡爾·巴希爾。巴希爾出生於印尼一個貧苦的普通人家,曾經因發動反政府襲擊兩次被判處入獄。出獄後,巴希爾宣佈放棄武裝活動,一心從事宗教宣講。這一時期,一個名為「伊斯蘭祈禱團」的組織在印尼漸具規模,並逐漸向境外擴展。這個宗教的組織的實際領導人,據稱就是巴希爾。

恐怖代表作:巴厘島恐怖爆炸事件

當地時間2002年10月12日晚上11點左右,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發生兩起爆炸事件。第一次爆炸發生在巴厘島庫塔海灘一家外國人經常光顧的俱樂部;第二起爆炸發生在巴厘島登巴薩市雷能小區,距美國駐巴厘島總領館僅100多米。爆炸造成216人死亡,309人受傷。

“伊斯蘭祈禱團”領導人 - 扎爾卡 (受審時).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4 17:48
裡亞杜斯-薩利欣 (R-SRASB of CM) "車臣"烈士偵察破壞營

組織領導人:

沙米利·巴薩耶夫


組織背景:

車臣 (Chechen) 是俄羅斯聯邦領土,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格魯吉亞隔山爲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里。首府格羅茲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車臣人驍勇善戰,信奉伊斯蘭教。由於戰爭等原因,大部分居民遷出未歸,人口由1989年的40.1萬銳減到1999年的15萬。2000年2月登記註冊的居民爲9833人。


  有關車臣人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爲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


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爲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物件,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殘酷的戰爭。19世紀,沙俄經過40多年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1922年11月成立車臣自治州。1934年1月車臣與其西鄰印古什合併,1936年12月改成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二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爲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和9.1萬多印古什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1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1991年9月6日,即在蘇聯發生“8·19”事件不久,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於9月6日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10月,車臣舉行了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車臣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頒令成立“主權國家”車臣共和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從此,以杜達耶夫爲總統的車臣既不簽署1992年的俄聯邦條約,也不參加1993年的俄羅斯議會選舉,在“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俄羅斯當局爲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於1994年12月出兵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死。


1996年8月,俄聯邦政府同車臣簽署了哈薩維尤爾特協定,將“車臣的地位問題”推遲到2001年解決。1996年底,即車臣非法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1997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係原則條約。但是,車臣領導人始終未放棄其“獨立”主張。


爲徹底解決車臣問題,俄聯邦當局於1999年出動10萬大軍,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非法武裝被消滅,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

但是,剩餘的非法武裝化整爲零,部分殘餘潛入格魯吉亞潘基西峽谷。他們在車臣內外採取遊擊戰術,頻頻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特別是2002年後半年,車臣非法武裝分子活動猖獗,襲擊俄軍哨所,炸毀軍車,擊落俄軍直升機。


8月,俄軍一架米-26直升機被車臣武裝分子擊落,造成100多名軍人喪生。10月23日晚,50多名車臣恐怖分子持槍潛入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劫持了正在聽音樂會的700多名觀衆和100多名演職人員。26日,俄特種部隊發動解救人質行動,救出750多名人質。這期間,除50名武裝分子被擊斃外,另有129名人質喪生。








事件:

黑名單 C:車臣非法武裝


老大:沙米利·巴薩耶夫是車臣非法武裝的頭目,也是俄羅斯通緝的頭號恐怖分子。巴薩耶夫被稱為車臣經驗最豐富、最冷酷無情的戰地指揮官,以「恐怖大師」之稱聞名。

1997年,巴薩耶夫和另一個匪首哈塔卜混到了一起,共同訓練恐怖分子。巴薩耶夫叔侄與本·拉丹有一定的關係,在車臣參加戰鬥的許多恐怖分子是從阿富汗的「基地」組織培訓出來的,並給車臣恐怖組織以財力支持。



恐怖代表作:俄境內發生的多起恐怖事件

俄羅斯境內發生的多起恐怖事件均為巴薩耶夫一手策劃、指揮。1995年6月14日,他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布瓊諾夫斯克人質事件。

車臣武裝分子佔領了斯塔夫羅波爾州布瓊諾夫斯克市市立醫院並扣押上千名人質,結果造成120多名人質喪生。俄聯邦當局被迫同車臣武裝分子達成協議,停止在車臣境內的一切軍事行動,以此作為釋放人質的條件。


2002年5月9日,俄南部達吉斯坦自治共和國發生爆炸,41人死亡,150多人受傷。

車臣頭目-巴薩耶夫.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4 18:00
義大利共產主義戰士黨 (BR/PCC) “紅色旅”

組織領導人:

庫喬


組織詳細背景、事件與經過:

1970年10月28日,意大利恐怖組織「紅色旅」成立。戰後,意大利的經濟恢復和發展速度很快,但也遇到不少困難,失業人數較多。不少人受到來自經濟上的威脅和打擊,這些人感到被這個社會拋棄了。那些對現實社會不滿的人成立「左派」組織,走上搞恐怖活動的道路,「紅色旅」就是一個典型。而意大利的黑手黨早就存在,它搞的恐怖活動使一些人受到影響。
   

1968年,意大利的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相繼出現高潮。 當時,意大利政府採取大學開放政策。各類學校廣收學生。但是對學生畢業後的去向和安排則無人過問。意大利的失業率本來就很高,面對潮水般的學生湧入社會,就更難以應付。於是,畢業就成了失業的同義語。這種情況逐漸促使學生的示威運動達到高潮。
   


1969年秋天,意大利的工人為了要求增加工資,改善工作條件,掀起了「秋熱」工潮。
   

在這種情況下,「紅色旅」開始醞釀成立。它的創建人和最早的成員有的是米蘭工業城市中西門子工廠中的工人,有的是都靈市特倫多大學社會學系的學生。創建人之一雷納托·庫喬就是特倫多大學社會學系的學生。這些人在不斷參加當時的群眾遊行示威活動的同時,逐漸產生了組織城市游擊隊的想法。他們從當時頗有影響力的南美洲的格瓦拉城市游擊隊的模式中獲得啟發和鼓舞,從傳統的意大利共產黨的革命思想中取得經驗。到了1969年底,「紅色旅」成立了。它的徽號是一枚環繞著圓圈的五角
星。它的創建人除了庫喬,還有阿爾貝托·弗朗切斯基尼。
   


如果說,庫喬為「紅色旅」奠定思想基礎的話,那麼,社會學家喬治·寨梅裡亞則為它制定了組織原則。紅色旅的組織極為嚴密,它的最基層單位是小組,成員人數不超過5個,其中只有一人同上級聯繫。每6個小組組成一個「核心」,在各大城市設立
分支機構,再由各地的「核心」組成旅部。從而形成像金字塔一樣的組織系統。平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一個小組的成員落
網,絕不會牽連到其它小組。一位意大利的官員形容說,紅色旅的組織機構活像一條被切成數段的蚯蚓,每一段都能蠕動。
  


  從1969年底成立到70年代初是「紅色旅」的初創時期。那時,它主要是以米蘭市為中心,組織、訓練所謂「歷史性的核心」。「紅色旅」中的學生們在工廠策動罷工,並向工人宣傳「馬列主義革命」的思想,力圖促使意大利發生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
  

  與此同時,「紅色旅」進行了最初的「戰鬥」,這就是名為「使權力機構殘廢」的活動。    在羅馬的國會大廈前,一個高級官員剛從汽車裡出來,突然從斜刺裡衝過來一個青年,舉起手槍對準他的膝蓋連發數槍,然後逃走。
   

在威尼斯機場,外交部一位官員上廁所時,被埋伏在廁所裡的一夥青年抓住,捆在抽水馬桶上。兩支無聲手槍對準了他,朝
他的膝蓋打了幾槍。
   

在那不勒斯、佛羅倫薩等城市相繼發生射擊官員膝蓋的事
件。
   
「紅色旅」認為,政府官員是為權力機構效勞的,官員的殘廢象徵著政權的癱瘓。

   除此之外,「紅色旅」還縱火燒燬或炸掉一些私人企業,襲擊保守派政治家和右翼活動分子。
   

在「紅色旅」活動的初期,行動經常得手,成員不斷增多。這個組織似乎有理論,有綱領,鼓吹走暴力奪取政權的道路,並標榜為「真正的馬列主義」組織。這一切強烈地吸引著社會各階層中對現實不滿的人,特別是青年學生和青年工人。「紅色旅」在這一時期很快發展到400多人。



    1974年9月,「紅色旅」的兩個「歷史性領袖」——雷納托·庫喬和阿爾貝托·弗朗切斯基尼被捕了,同時被捕的還有一批骨幹成員。這標誌著它初期階段的結束。而它的所謂「第二代」活動分子則在殺人的標記下開始了新階段的恐怖活動。此後,意大
利不斷受到「紅色旅」的恐怖活動的衝擊。



    「紅色旅」一直擅長於搞綁架活動。1973年12月,它由於綁架了都靈的菲亞特公司的人事部長埃托雷·阿梅裡奧而大出風
頭。1974年4月,它又綁架了熱那亞的檢察官馬裡奧·索西。1975年2月,庫喬的妻子瑪格麗塔·卡戈爾組織了劫獄,把庫
喬從監獄裡「解放」出來。她自己則在行動中被警方擊斃。同年夏天,庫喬再度被捕。然而,對庫喬的審判卻遲遲進行不下去。


庫喬在法庭上不斷對審判者發出威脅;「紅色旅」分子在外面極力阻撓審判,並揚言再次劫獄。



    柯羅希是都靈市一位有聲望的律師,政府指定他給庫喬擔任辯護律師。庫喬對此不屑一顧。柯羅希並不因為他的拒絕和威脅
而放棄為他辯護,仍然收集資料,做出庭的準備。沒過多久,柯羅希在距離他自己的寓所只有咫尺的地方被人槍殺了。他手中還
拿著裝有為庫爾齊奧辯護的材料的文件包。「紅色旅」稱此事是它所為。


    審判拖了很久才重新開始。當時法院的大法官好不容易才組織了一個陪審團,並定於1978年3月17日進行新的審判。可是,就
在審判的前一天,3月16日,發生了「紅色旅」綁架意大利當時的總理、意大利天主教民主黨副主席阿爾多 ·莫羅的事件。這次綁架震驚了意大利,也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
  

  「紅色旅」在綁架了莫羅之後,不斷地發出公告,要求同政府對話,要求用莫羅交換庫喬。「紅色旅」還發表了莫羅本人的
多達八十封的親筆信。莫羅的信呼籲政府答應「紅色旅」的要求。這一切都受到政府的拒絕。政府持不同恐怖分子對話的強硬
立場。失望的「紅色旅」感到莫羅失去了要挾政府的作用,就在扣押他56天之後,將他槍殺。以此給政府以沉重的打擊。
   


「紅色旅」殺害莫羅的行徑受到意大利公眾普遍的指責。人們開始疏遠「紅色旅」,一些過去同情、支持它的人也紛紛改變了立場。它在意大利人民中間的形象變得異常醜惡。可以說,綁架並殺害莫羅是「紅色旅」達到極盛時期的標誌,也是它開始走
向衰落的起點。



    「紅色旅」內部也出現了混亂。從那時起,「紅色旅」分裂成兩派:一派叫「軍事派」,主張用恐怖手段殺害一切「敵人」;另一派叫「運動派」,主張從事推翻國家機器的活動,但也不過是空談「革命」。



    1978年以後,「紅色旅」在新的領導人馬裡奧·穆雷蒂——一個34歲的米蘭西門子工廠的電工——周圍重新整頓組織起來。
穆雷蒂1975年以來專門負責與國內外其它組織的聯繫。意大利警方在對付「紅色旅」方面曾一度無能為力。但是,到了70年代後期,警方獲得一些重大突破,破獲了「紅色旅」幾個武器庫,逮捕了「紅色旅」的許多活動分子,其中包括它的最高層領導人。於是,警方認為,「紅色旅」這個最危險的恐怖組織已經被摧毀了。但是,警方做了錯誤的估計。「紅色旅」的活動到了80年代仍然沒有停止,只不過是它的活動能量不如從前了。



    1980年1月,「紅色旅」分子暗殺了意大利西西里區區議會的議長馬塔雷拉。


    1980年4月,「紅色旅」米蘭縱隊襲擊意大利天民黨的米蘭地區辦事處,造成4人腿部受傷。當人們聞訊趕來時,只見前眾議院議員納迪爾·泰德索比和埃羅斯·羅比安以及另外兩個受害者躺在血泊中。



    1980年12月,「紅色旅」綁架了那不勒斯市負責監獄事務的官員喬瓦尼·杜爾索,要求關閉建立在撒丁附近一個島上的中世
紀地牢式的監獄。這一次它達到了目的。



    1981年4月,「紅色旅」綁架了那不勒斯市的政治活動家、天民黨中央負責住宅事務的部長齊羅·齊裡羅。「紅色旅」扣押了
齊裡羅,還使用錄像,顯示出他的形象,並威脅說要殺死他。「紅色旅」分子提出的要求是:關閉市內公園,把空閒的私人住
宅分給在1980年地震中失去住處的人。當它的這些要求得到滿足時,它宣佈「齊裡羅妥協」已經達成。「紅色旅」分子勒索了天民黨和齊裡羅家庭的100萬以上的贖金之後,就釋放了齊羅·齊裡羅。



    1981年上半年,「紅色旅」扣押著3名被綁架的人質。一個是某化學公司的經理,後來由於這個經理拒絕同「紅色旅」分子合
作而遭殺害。另一個是阿爾法汽車製造廠的經理倫佐·桑德魯奇,釋放他的條件是:要這個工廠放棄一個解雇工人的計劃;同
時,在1980年9月被解雇的500個工人要重新被錄用。當這些要求得到滿足時,「紅色旅」米蘭縱隊聲明,「無產者法庭已經決定釋放倫佐·桑德魯奇」。第三個人質是一個前「紅色旅」成員的兄弟,那個「紅色旅」分子在被捕後向法庭自首坦白了,於是它
就扣押了他的兄弟做為報復。



    到了1981年底,「紅色旅」又進行了一次轟動世界的綁架活動。這次綁架的對象是「北約」組織在南歐地面部隊的指揮官、
美國陸軍准將詹姆斯·多齊爾。這是「紅色旅」第一次綁架一個外國人。


    後來,據綁架多齊爾的「紅色旅」頭目安東尼奧·薩瓦斯塔交待,他們打算綁架一個「北約」的美國將領,以擴大影響,贏
得更多的支持。但是,他們不知道應該綁架誰。在維羅納,他們買了一本關於美軍官兵的小冊子,從書上得知多齊爾是在維羅納
的「北約」基地任職的唯一美國將領。於是,他們就把他當成目標。



    12月17日,「紅色旅」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維羅納的一所公寓裡綁架了多齊爾,並把他扣押在維羅納附近的帕多瓦的賓得蒙大
街二號公寓的一個房間裡。他們就在這個「人民監獄」對「北約組織的劊子手」進行「人民的審判」。



    綁架多齊爾並不是偶然的行動。1981年下半年,「紅色旅」就曾宣稱,要從秘密活動組織走向高度集中的政黨,進行全面的
階階鬥爭。其首要目標是美帝的多國中心。還宣佈要建立「恐怖國際」,以「紅色旅」和聯邦德國的「赤軍派」為中心,並聯合
西班牙的恐怖組織「埃塔」和英國的「愛爾蘭共和軍」。「多齊爾事件」就是紅色旅的一次政治示威行動。然而,「紅色旅」這次行動徹底失敗了。



    多齊爾被綁架之後,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配合下,意大利保安機關調動空前規模的力量,進行了大搜捕。警方還以「多齊爾
之友」組織的名義懸賞170萬美元,徵求有關多齊爾下落的重要情報。同時,警方還採取有重點地襲擊「紅色旅」據點的辦法,逮捕了一些恐怖分子,繳獲了大量的重要材料。



    被稱為「紅色旅」的「理論家」的吉奧萬尼·申柴尼是這個組織的重要領導成員。他原是大學教授,一年前轉入地下,警方
一直在追捕他。1984年1月9日,警察終於在羅馬郊外的一間學生宿舍裡把他逮捕了。這就是根據頭一天被捕的兩名恐怖分子提供線索找到的。



    據統計,意大利警察當局在營救多齊爾和搜捕「紅色旅」的活動中,逮捕了130多名「紅色旅」分子和嫌疑分子,其中包括一
些「紅色旅」的重要頭頭。破獲了35個「紅色旅」的據點,繳獲了大量機密文件和武器彈藥。



    1982年1月28日,警察衝進了賓得蒙大街二號的「人民監獄」,成功地救出了多齊爾,並且當場逮捕了5名「紅色旅」分
子,其中兩名是警方早已迫捕一年多的「紅色旅」的重要成員。這兩個人是「紅色旅」羅馬支隊的頭目安東尼奧·薩瓦斯塔和他
的女友愛米利姬·利貝拉。他們都曾拒捕逃脫,並被缺席判處有期徒刑30年。這次警方終於抓住了他們。



    「紅色旅」這個意大利社會和歐洲「革命」思想的混合畸形產物,1982年又一次受到致命的打擊。過去曾經表現得頑固不化
的「紅色旅」分子中的許多人都承認自己失敗了。
   

皮斯是前「紅色旅」的骨幹分子。他在1980年2月被捕後向法庭供認,他曾經在「紅色旅」的一個基層組織中參加了16次恐怖
襲擊活動。他說,「我在紅色旅呆了6年,現在認識到我們的鬥爭已經失敗。這就是我同當局合作的原因。」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982年6月9日的一篇題為《悔過的『紅色旅』分子》的文章介紹,有不少「紅色旅」分子由於綁架
前總理阿爾多·莫羅的案件被關在羅馬的監獄裡。這些人中一部分是「悔過者」,他們轉變了立場,並向法官供出他們所知道的
一切;另一部分人則拒絕回答任何問題,繼續採取敵對態度。這兩部分人互相仇恨。但是,他們都承認,「紅色旅」的強大已經
是過去的事了。



    綁架多齊爾的頭子安東尼奧·薩瓦斯塔和他的女友愛米利姬·利貝拉也悔過了。隨之還有一些人轉變了立場,他們承認,「紅色旅」的目的沒有達到,他們的鬥爭失敗了。


    1983年1月27日,法新社羅馬分社的消息說,囚禁在帕爾米高級治安監獄裡的前「紅色旅」領導人公開發表聲明,宣佈他們決
定放棄「武裝鬥爭」。這件聲明由《共和國報》公開發表,文件的署名是「帕爾米集體領導」,主要領導人1974年被判為終身監禁、後來曾逃跑,又被重新審判的意大利「紅色旅」創建人之一雷納托·庫喬。



    儘管「紅色旅」受到嚴重挫折,它並沒有就此從意大利的政治舞台上消失。1983年5月,「紅色旅」新的領導機構又出現了。
它發表了一份長達28頁的文件,聲稱「為了制定新的鬥爭綱領和路線,並創立戰鬥的共產黨,我們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實行了
戰略退卻」。



    到了1984年,新的恐怖活動又出現了。2月15日的傍晚,在羅馬的繁華市區,一輛高級轎車停在一座二層樓房的前面。突然,
有3個人從街對面停著的一輛藍色卡車上跳下來,向那輛轎車猛烈掃射。開轎車的司機高喊著讓車裡的人臥倒。汽車的厚鋼板和三層防彈玻璃擋住了子彈的襲擊。這時,一個恐怖分子掃射小汽車後窗的邊緣。一顆子彈穿過了後窗邊緣的橡膠圈,擊中了一個美國人的頭部,他當場死亡。他就是駐西奈的多國維持和平部隊的負責人、住在羅馬的56歲的美國外交官利蒙·亨特。



事情發生後半小時,米蘭廣播電台接到了一個匿名電話,自稱他們是「戰鬥的共產黨」,說襲擊事件是他們幹的。意大利當局確信這個組織是「紅色旅」的又一個極端分子的派別,這次事件表明,經歷了兩年的失敗之後,「紅色旅」又再次興起,開始活動了。



    尤其讓意大利當局擔憂的是,「紅色旅」的逃亡國外的恐怖分子可能已經和中東一些激進的伊斯蘭國家的恐怖分子合流了。
被殺的美國人亨特並不是高級官員。他遭暗殺顯然是與中東的局勢有關。是他擔任的職務使他成為襲擊的目標。


    意大利當局認為,亨特暗殺案是自1981年綁架多齊爾的事件以來最嚴重的恐怖事件。


看來,「紅色旅」還頑強地存在著!



事件簡敘:

黑名單 H:意大利「紅色旅」

上世紀60年代在意大利崛起的恐怖主義組織,70年代到80年代的大部分恐怖襲擊事件都是他們發動的。如今,在意警方的緝拿和勸降下,紅色旅活動能力已江河日下。

恐怖代表作:槍殺了意前總理莫羅

1978年綁架並槍殺了當時的意大利總理莫羅。

1999年5月20日,時任勞動部長法律顧問的丹托納在其住所門口被槍殺;2001年4月10日,位於羅馬市中心的意大利國際事務研究所門口發生爆炸;2002年3月19日,勞動部長的法律顧問在波倫亞其住所前被槍殺,而且作案武器與1999年槍殺丹托納的完全一樣。

紅色旅 武裝游擊隊.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4 18:10
愛爾蘭 (IRA) 共和軍

組織領導者:

不詳。

組織背景:

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lican Army,簡稱IRA),曾為愛爾蘭獨立,現在為統一北愛爾蘭而戰鬥的組織。 愛爾蘭共和軍是1919年由旨在建立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的民族主義軍事組織「愛爾蘭義勇軍」改編而成。1922年愛爾蘭共和軍因反對把愛爾蘭分割成南北兩部分的英愛條約而遭到鎮壓。愛爾蘭共和軍宣佈繼續為實現南北統一而鬥爭,並實行暴力活動。1939年開始在英國製造爆炸事件,被愛爾蘭政府和英國政府取締。



它由於是反對英國的武裝組織,被許多國家視為恐怖組織。共和軍曾遭戴卓爾夫人夫人殘酷鎮壓。現在該組織分為正統派和臨時派,正統派自稱信奉馬克思主義並放棄所有恐怖主義活動,轉向非暴力鬥爭;臨時派思想極左,堅持恐怖活動。



2005年7月28日(英國當地時間),愛爾蘭武裝力量(愛爾蘭共和軍)正式下令,終止武裝鬥爭。 這一決定於當日下午4時(英國夏令時間1600點)正式生效。 它要求所有的愛爾蘭共和軍單位必須放棄使用武器,只通過和平的方式,協助發展純政治和民主計劃。


事件:

黑名單J: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簡稱IRA),曾為愛爾蘭獨立,現在為統一北愛爾蘭而戰鬥的組織。


龐大規模的對英國進行武裝攻擊與爆炸事件。

愛爾蘭共和軍興起於30年前的北愛爾蘭暴亂時期。

1969年,愛爾蘭天主教教徒和忠於英國的新教徒發生衝突,英國軍隊進入北愛爾蘭。愛爾蘭共和軍隨即成立,並宣稱保護天主教團體。

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愛爾蘭共和軍在英國和北愛爾蘭實施了一系列針對警察、士兵和平民的恐怖襲擊,造成大量傷亡。

1974年,愛爾蘭共和軍在英格蘭城市吉爾福德和伯明翰的酒吧裡製造爆炸事件,造成25人死亡。

1981年,被關押的愛爾蘭共和軍犯人集體絕食,最終10人死亡。

1987年,愛爾蘭共和軍在英國陣亡將士紀念日製造爆炸事件,造成10人喪生。

1994年,愛爾蘭共和軍在與英國和愛爾蘭政府舉行談判後,宣佈停火。但兩年後,愛爾蘭共和軍在倫敦東部Canary Wharf再度製造爆炸。

1998年,愛爾蘭共和軍簽署“復活節停火協議”,協議包括成立權力共享的北愛地方議會、釋放準軍事囚犯,以及解除軍隊武裝。但愛爾蘭共和軍卻通過各種途徑,拒絕解除武裝。

由此,北愛地方議會於3年前被取消,和平進程也陷入僵局。






2005年07月2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11北京時間 23:11  愛爾蘭共和軍聲明全文  發表內容:




愛爾蘭共和軍聲明全文

“愛爾蘭共和軍”命令其成員放棄武裝鬥爭,正式發佈聲明全文如下:
“愛爾蘭武裝力量(愛爾蘭共和軍)正式下令,終止武裝鬥爭。


這一決定於今天(英國當地時間7月28日)下午4時(英國夏令時間1600點)正式生效。

所有的愛爾蘭共和軍單位必須放棄使用武器。

所有愛爾蘭共和軍志願者已經得到指示,只通過和平的方式,協助發展純政治和民主計劃。 志願者不得再參與其他性質的活動。

愛爾蘭共和軍還授權其代表同“解除武裝國際獨立委員會”(IICD)一道,完成核查解除武裝的進程,並盡快結束這一工作。這一進程將進一步提高公眾的信心。

我們已經邀請了愛爾蘭新教和天主教兩方的證人,以見證這一進程。

在和愛爾蘭共和軍的單位及志願者舉行了前所未有的內部討論和磋商進程後,愛爾蘭共和軍軍事委員會做出上述決定。

我們對磋商進程的誠實和坦率性、以及因此提交的意見書內容的深度和充實性表示讚賞。

我們對這一真正歷史性的討論以友誼的方式進行感到驕傲。我們磋商的結果顯示,愛爾蘭共和軍的志願者對新芬黨的和平戰略做出強有力的支持。

對兩個政府和統一黨未能完全參與和平進程的事實,目前存在著普遍的擔憂。

這已經造成了現實的困難。愛爾蘭絕大多數人民完全支持和平進程。

他們和世界各地支持愛爾蘭統一的人士希望,北愛和平協議得到真正的落實。

儘管存在這些困難,我們還是做出上述決定,推進我們的共和和民主目標,包括我們建立一個統一愛爾蘭的目標。

我們相信,為了達到結束英國在我們國家統治的目標,存在著另一條道路。我們所有的志願者有責任就此表現出領導力、決心和勇氣。

我們絕不會忘記我們死難愛國者做出的犧牲,還有那些被捕入獄的人,志願者,他們的家人以及所有支持共和軍的群眾。

我們重申我們的一貫立場,即過去的武裝鬥爭完全是合法的。我們清楚的知道,許多人在衝突中受到了傷害。

目前各方急需建立一個公正的和持久的和平。人們向我們提出,共和派和統一派的群眾社區安全需要得到保護。

我們的社會有責任保證1969年和70年代初期的大屠殺事件不再重演。

同時,現代社會都有責任反對各種形式的信仰宗派主義。

愛爾蘭共和軍完全致力於其1916年宣言中聲明的目標,即:致力於愛爾蘭民族團結和獨立,並建立愛爾蘭共和國。

我們呼籲世界各地的愛爾蘭共和派人士保持最大的團結和努力。我們相信,只要共同努力,愛爾蘭共和派可以達到我們的目標。

每一位志願者都清楚我們決策的重大意義,所有的共和軍人士都必須完全遵守這些決定。

現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將巨大的力量和意願投入到和平進程中去。

我們主動採取一系列空前的舉動,就是為這一和平進程做出的貢獻,也體現了我們為愛爾蘭人民帶來獨立和團結的不懈努力。”

愛爾蘭共和軍.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4 18:14
日本 (JRA) 赤軍



組織領導人:

重信房子



組織背景:


日本赤軍(Japanese Red Army,或譯赤軍旅)是一個日本極左派武裝組織。美國國務院認定的國際恐怖組織之一,但該認定現已隨著赤軍宣告解散而解除。

該組織成立於1970年,其目的是推翻日本政府,鼓吹通過暴力實現「世界革命」。其核心組織有15名成員,總人數目前約為100人左右,在許多亞洲城市,如馬尼拉和新加坡等,都設有分部。據悉,該組織在七十年代是日本最令人害怕的恐怖組織。



1969年從日本共產主義者同盟分離出來,1971年由重信房子與丸岡修於巴勒斯坦正式宣告成立,並於1974年定名為日本赤軍。

根據地為敘利亞控制的黎巴嫩地區,如貝卡山谷。主張推翻日本皇室和政府,並在全世界推動革命。丸岡修在1987年被捕,而最重要的領袖重信房子也在2000年11月落網。赤軍目前已極少活動。2006年2月,重信房子在日本以綁架罪和故意謀殺罪被判處20年監禁。


事件:

在1970年代與1980年代,日本赤軍在全世界從事多起恐怖活動,包括有:

特拉維夫機場掃射事件:1972年5月30日,24名平民與2名赤軍成員喪生。
杜拜日航劫機事件:1973年7月20日。
海牙事件:1974年9月13日。
吉隆坡事件:1975年8月4日。
達卡日航劫機事件:1977年9月28日。
三井物產支店長綁架案:1986年11月15日。
那不勒斯事件:1988年4月。



70年代初,日本「赤軍」在日本境內和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一系列攻擊:1970年,骨幹分子之一的精實田和其他6名同夥劫持了一架日本航空公司的客機,機上有131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1972年5月30日,「赤軍」分子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機場劫持兩架日本飛機,導致24人死亡、76人受傷;同年,他們還企圖攻佔美國在吉隆坡的大使館;1977年9月28日,5名日本「赤軍」分子劫持了一架由巴黎飛往東京的日本航空公司的飛機,要求日本政府釋放被捕的赤軍成員並勒索巨款;1988年4月,攻擊了美國在那不勒斯的一家勞軍聯合組織的俱樂部,造成5人死亡。




後續:

後來,在日本警視廳的嚴厲打擊下,日本「赤軍」逐漸銷聲匿跡。據說,組織大部分領導成員逃到了中東,隱居在黎巴嫩的貝卡谷地。近幾年,黎巴嫩政府和泰國政府不斷將捕獲的赤軍分子引渡回日本,但目前仍有6名「赤軍」領袖在逃。

去年11月8日,日本「赤軍」首領重信房子經過近30年的逃亡生涯後,在日本大阪一家酒店被警方逮捕。現年56歲的重信房子綽號「女皇」,年青時因美貌和暴力傾向而遠近聞名。

她曾策劃過多起綁架、劫機和爆炸事件。但1974年在海牙的法國大使館挾持人質之後,便不見蹤跡。本來,日本警察一直以為她還生活在黎巴嫩。不過,重信房子的煙癮很重且喜歡吐煙圈。因此,雖然重信房子的外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日本警方還是憑習慣在大阪一家酒店內認出了她就是通緝多年的「赤軍」首領的。

“赤軍”的女創始人-重信房子.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4 18:22
庫爾德 (PKK、KADEK) 工人黨




組織領導人:

奧賈蘭



組織背景:

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是庫爾德游擊隊組織,成立於1979年,其宗旨是通過武力手段在地處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交界處的庫爾德人居住區,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

該組織1980年被土政府取締後轉入地下活動,自1984年以來,一直在土東南部地區從事反政府活動。

上世紀90年代後,該組織被美國和歐盟列為恐怖組織。目前,該組織擁有武裝人員3500人至3800人,主要活動在伊拉克北部地區。


事件:

並多次與土政府軍發生衝突,造成3萬多人喪生。




後續:

黑名單M:庫爾德工人黨

「庫爾德工人黨」成立於1978年,主要成員由土耳其庫爾德人組成,其宗旨是在地處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交界處的庫爾德人居住區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

作為代表一個民族的反政府政黨,「庫爾德工人黨」同時也是一個游擊隊組織。

在「庫爾德工人黨」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土耳其政府就以該黨企圖分裂國家為由,宣佈予以取締。從那以後,「庫爾德工人黨」和土耳其政府軍的衝突一直不斷。在上世紀90年代初,「庫爾德工人黨」武裝力量比較強,共有約1萬名武裝人員。


游擊戰的範圍也從農村逐漸擴大到城市。1999年2月16號,「庫爾德工人黨」領袖奧賈蘭在肯尼亞被捕,被押回土耳其接受審判。同年6月被判處死刑,暫緩執行。

2002年10月,被改判終身監禁。

奧賈蘭被捕後要求庫爾德工人黨放棄武裝鬥爭。

從1999年下半年起,「庫爾德工人黨」退入伊拉克北部地區,基本上處於停火狀態。2000年庫爾德工人黨宣佈將採取和平手段實現其獨立目標,並在2002年更名為庫爾德自由民主大會。

在土耳其政府軍的頻繁打擊下,目前「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人員人數下降到不足5000人。

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4 18:27
光輝道路 (SL) 組織


組織領導人:


阿維馬埃爾·古斯曼


組織背景與事件:

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在拉丁美洲的很多國家都出現了游擊隊。他們學習游擊戰術,試圖推翻所在國的政府。「光輝道路」則是1970年從秘魯左翼政黨裡分離出來的,其領導人古斯曼本來是秘魯左翼政黨的領袖之一。



  上世紀60年代初期,古斯曼還是秘魯聖克裡斯托瓦爾大學的一名普通哲學教授。他在學校宣揚自己的「暴力哲學」,吸引了一批追隨者。1965年,古斯曼出國學習游擊戰術以及如何組織地下政治活動和恐怖活動。到1970年回國時,他已經成為聞名全國的左翼政黨領導人。



  1970年,古斯曼創建了「光輝道路」(組織名稱的意思是秘魯已經完全垮掉了,要靠他重新締造)。當時,在秘魯除了「光輝道路」之外還有一支影響比較大的游擊隊,那就是「圖帕克·阿馬魯」,該組織成員主要是印地安人。




 可怕的殺人魔王



  六年之後,古斯曼的追隨者已經配備了武器,在深山密林裡打游擊,企圖推翻當時的政府。古斯曼指揮游擊隊進行暗殺、綁架、搶劫銀行等恐怖活動。當時,秘魯全國上下聽到古斯曼的名字都會「談虎色變」。



  1980年,秘魯恢復民主秩序,古斯曼卻宣稱要向秘魯人民宣戰。在古斯曼的鼓吹下,5000名全副武裝的游擊隊員全都聽命於他的指揮。古斯曼向追隨者們吹噓,稱追隨者們必須趟過一條血河,建立一個新社會,為此要殺掉100萬秘魯人。



  企圖重新統一印加王國



  「光輝道路」曾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秘魯製造多起恐怖事件,最初估計造成了大約3萬人喪生。更令人吃驚的是,古斯曼還把「魔爪」伸出秘魯之外,他想重新統一古老的印加王國。古斯曼的恐怖活動不僅危及秘魯,還影響到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的安全。



  古斯曼通過售賣古柯來賺取恐怖組織的活動資金。秘魯的古柯供應量為全世界的60%,該國大部分古柯出產在上胡亞拉賈山谷。到1985年,古斯曼已經控制了上胡亞拉賈山谷的大部分地區,他通過出售古柯賺錢去買精良武器和高當量炸藥。



  除此之外,古斯曼還非常仇視一些外國國家,尤其是美日。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他率領追隨者對位於秘魯首都利馬的幾乎每個國家的使館發動過襲擊。美國、日本的使館就不用說了,前蘇聯的大使館也曾經遭受過古斯曼策劃的炸彈襲擊,就連古巴大使館也因為向秘魯政府出售武器而被「光輝道路」炸過。



  得到許多窮人擁護



  「光輝道路」在秘魯人民中還是有一定群眾基礎的,其成員主要來自秘魯最貧窮、最下層的農民或者山區群眾。古斯曼當時命令把搶劫銀行的錢都分給窮人,因此得到了很多窮人的擁護。該組織規模最大的時候達到了3萬人,分佈在全國各地。該組織勢力最大的時候,古斯曼只要給該國各地的省長、議員發一個命令要求他們「必須在某月某日前辭職」,這些人就會一律如期辭職。只要命令哪個城市的商店必須關門,那些商店就都會關門。秘魯曾有70%的領導人因古斯曼的「命令」而辭職,使得國家機構幾乎癱瘓。



  道道地地的獨裁者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世界已進入和平和發展的新階段,停止暴力、實現和平已成為廣大民眾的共同心願,但古斯曼仍然偏執地採取武裝奪取政權的方針。武裝鬥爭沒有給秘魯人民帶來幸福,而是更沉重的災難。



  「光輝道路」在1991年至1992年曾將武裝鬥爭的浪潮席捲全國,使當時的籐森政府幾乎成瓦解之勢。籐森把鎮壓反政府武裝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直接調動軍隊鎮壓。也正是在1992年,聲勢日增的「光輝道路」局勢陡轉,其創始人古斯曼和最高領導層幾乎被一網打盡。隨後不久,古斯曼被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



  「光輝道路」上美國黑名單



  古斯曼被抓後,「光輝道路」領導核心被破壞。1992年之後,該組織雖依然開展活動,但其規模和政治影響力早已江河日下,光輝不再。同時,該組織也因其所主張的激進的暴力鬥爭和實施的恐怖、爆炸暗殺活動而兩次登上美國所頒布的國際恐怖主義組織黑名單。有秘魯官員透露說,目前「光輝道路」僅存數百名殘餘分子,藏匿在叢林中和安第斯山地區。





11月5日,出席秘魯最高法院庭審的古斯曼對著照相機舉起了拳頭




  情人為追隨他拋夫棄子



  自1992年被捕以來,古斯曼一直被關押在距離秘魯首都利馬14公里的卡亞俄海軍基地一所看守嚴密的監獄內。



  本月中旬,古斯曼的情人安麗娜被從該監獄轉往一所女子監獄,這使古斯曼傷心不已。安麗娜本來是一名教師,她崇拜古斯曼的「暴力哲學」,甘心拋棄丈夫和兒子,追隨古斯曼長達15年之久,並成為「光輝道路」的領導人。




  想提前安排後事



年老多病的古斯曼還利用有議員前來調查的機會,表示了自己心中的憂慮,他擔心自己死後會被簡單地埋掉。



  古斯曼說,他並不在乎重新宣佈對他的判決,哪怕是無期徒刑。不管怎麼樣,他都無法活著服滿刑期,他只希望能提前安排自己的後事。



  兩次絕食的垂垂老者



  2003年11月20日,古斯曼與情人安麗娜以及同時被囚禁的秘魯另一著名恐怖組織「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組織」的兩個主要領導人進行絕食,以此要求秘魯政府恢復他們接受探視的權利並給予他們新聞自由。引發他們這一行動的直接原因是埃爾卡亞奧監獄的獄卒中斷向他們提供報紙、書籍和雜誌並強行取走了他們房間的收音機。



  這是古斯曼第二次在獄中進行絕食。上一次是在2003年8月初,古斯曼以抗議對他單獨監禁為由進行了絕食。



  依據秘魯法律,被單獨監禁的犯人不能會見律師和收聽廣播,而且在半個月內也不能同其他犯人見面。而由於古斯曼8月份的絕食行動,秘魯政府暫時取消了對他的上述規定,並和普通囚犯享有一樣的權利。



事件簡敘:

黑名單L:光輝道路

「光輝道路」曾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秘魯製造多起恐怖事件,包括汽車爆炸和暗殺,使約2.5萬人喪生。該組織領導人阿維馬埃爾·古斯曼於1992年被捕,被判終身監禁。

自去年以來,「光輝道路」在秘魯首都和境內部分地區重新展開恐怖活動。去年12月,在首都利馬發生了兩名「光輝道路」分子企圖襲擊美國駐秘魯大使館未遂事件。

光輝道路領袖古斯曼.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4 18:36
蓋達 (Al-Qaida) "基地" 組織


組織領導人:

奧薩瑪.賓拉登



基地組織———全球最大的恐怖組織網,由沙烏地阿拉伯富翁賓拉登領導建立,被指控曾在世界各地策劃了多起針對美國人的恐怖爆炸行動

1987年,拉登開始建立自己的基地,參加者懷著各種目的,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也有從美國等西方國家來的。1988年,本·拉登聖戰者們在阿富汗建立了大本營,專門訓練“聖戰者”,目的就是推翻幾乎所有的在拉登眼中看來是“腐敗無能”的政府,驅逐這些國家的西方勢力。

短短幾年,拉登就在全球織起了一張巨大的恐怖活動網。


根據美國中情局的分析,設在阿富汗的基地共訓練了5000多人,他們分別在50多個國家建立了基層組織。


組織利用了從埃及到菲律賓,從烏茲別克斯坦到以色列的各國國內恐怖組織,使這些原本聯繫很少的組織,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聯盟。基地的組織結構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有一個由高級領導人組成的協商會議,下設職能委員會:軍事委員會負責培訓和武器採購;貨幣和商業委員會負責基地公司的經營管理。在拉登遍及阿富汗各地的軍火庫中,迫擊炮、火箭、坦克甚至先進的“毒刺式”地對空導彈都一應俱全。本·拉登的軍力足以與一個小國相媲美。



事件:



黑名單 A:「基地」組織

恐怖代表作:2001年「9·11」事件

當地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8時30分,紐約110層的世界貿易中心的南塔上端被一架波音767客機撞擊。18分鐘後,另一架飛機撞向北塔的中上端。

半個小時後,一架小型飛機又撞向美國國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樓,該飛機隨後墜毀。另有一架民用飛機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附近。整個世貿中心最終夷為平地,雙子大廈徹底消失。

撞擊世貿中心的兩架民用客機一架為波音757,是從華盛頓飛往洛杉磯的,機上有58名乘客,6名機組人員;另一架為波音767,是從波士頓飛往洛杉磯的,機上有81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 這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共造成4000多人死亡或失蹤。




專題:


阿爾.蓋達組織是由奧薩瑪.賓拉登所領導的全球恐怖網路,當它看見西方玷污回教並想要取代阿拉伯政府的回教基本教義政體時,它便尋求要將西方勢力趕出回教國家,在2001年9月11日蓋達成員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之後華府對阿富汗發動戰爭,目的是要摧毀蓋達的基地和推翻塔利班政權,其回教基本教義派領袖和追隨者仍庇護著賓拉登。
蓋達組織的起源?

1979年國際穆斯林旅反抗蘇聯入侵阿富汗,1980年代奧薩瑪.賓拉登和巴勒斯坦宗教學者Abdullah Azzam招募這些外國的回教游擊份子和聖戰士進行訓練和籌措資金,他們來自超過50不同國家,賓拉登招募這些人來持續他的聖戰,1988年上下賓拉登成立了阿爾.蓋達組織。


誰是蓋達組織的領袖?
根據1998年美國政府在會議中討論蓋達組織的主要經營工作,包括恐怖份子的運作,Ayman al-Zawahiri是埃及伊斯蘭聖戰組織的領袖,它被認為是賓拉登的軍師及蓋達組織的思想指導,是較為年長的蓋達領導者之一,Muhammad Atef死於美軍對阿富汗的空襲中,另一個領導者Abu Zubaydah在2002年3月在巴基斯坦被補,911攻擊事件的可疑策劃者Khalid Shaikh Muhammad為蓋達組織的財務主管,Mustafa Ahmed al-Hawsawi也在巴基斯坦被補。

蓋達組織於何處運作?
我們並不知道它的指揮總部在何處,自1991到1996年,蓋達組織在蘇丹運作,1996年至2001年塔利班下台為止,蓋達組織在阿富汗維持恐怖份子訓練營的運作,美國情報官員現在認為蓋達組織的資深領導者設法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邊界附近的地區進行重組,該組織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中有著細胞組織,包括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阿爾巴尼亞和其他國家。
 
蓋達組織的規模有多大?
這不可能精準地獲知,因為蓋達組織是分散開的,估計大約有好幾百甚至幾千名成員。

蓋達組織和其他恐怖組織之間的聯繫?
有聯繫的大致如下:
伊斯蘭聖戰(埃及)
伊斯蘭會社(埃及)
利比亞回教武裝團體
亞丁伊斯蘭軍團(葉門)
哈拉喀特聖戰士組織(喀什米爾)
烏茲別克伊斯蘭運動
武裝伊斯蘭團(阿爾及利亞)
阿布薩雅夫(菲律賓岷答那峨)

 
恐怖主義專家表示這些組織大部分是遜尼派回教基本教義者,蓋達失去在阿富汗的基地後,可能會越來越倚賴於同情組織的成員來執行它的議程,情報官員和恐怖主義專家表示蓋達組織加速和真主黨之間的合作與訓練。

蓋達組織策劃那些恐怖活動?
此組織以美國和其他西方人、猶太人和腐敗的阿拉伯政府(如沙烏地阿拉伯)作為攻擊目標,和蓋達有關的活動如下:

1998年8月,美國在肯亞和坦尚尼亞的大使館遭炸彈攻擊

2000年10月美國柯爾號驅逐艦遭炸彈攻擊

2001年9月11日,蓋達成員劫機攻擊雙子星大樓和五角大廈

2002年4月,突尼西亞的猶太教堂發生爆炸案

2002年10月,法國油輪在葉門海岸遭到炸彈攻擊

2002年11月,蓋達成員企圖在肯亞以肩射飛彈擊落以色列的客機,但失敗了

2003年5月,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德發生汽車炸彈攻擊住宅區的事件

該組織被懷疑指揮同情本身的激進組織於執行1993年世貿中心炸彈攻擊事件,2002年10月在印尼巴里島的炸彈攻擊,和2003年5月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市對西方人的自殺攻擊。

蓋達成員也在1994年策劃殺害在馬尼拉訪問的John Paul二世教皇,1995年計劃炸毀12架美國商用飛機、暗殺在菲律賓訪問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及1999年企圖對洛杉磯國際機場進行炸彈攻擊。

蓋達組織和1993年世貿中心爆炸案有關?
1993年Sheikh Omar Abdel Rahman這位激進份子被判有罪,它曾帶領埃及激進份子加入蓋達組織,他的二個兒子是資深的蓋達成員,Ramzi Ahmed Yousef也被證明策劃此起攻擊事件,計劃攻擊太平洋上空的美國客機,他是資深蓋達成員Khalid Shaikh Muhammad的姪兒,目前受到美國監禁。

蓋達組織如何在美國運作?
在千禧年攻擊洛杉磯機場和911事件之前,大部份的蓋達成員是以研究員和學生身份在美國活動,美國在911之前逮捕並控告Zacarias Moussaoui,檢察官描述攻擊前劫機人員如何在美國租用公寓、獲取飛行執照、參加健身俱樂部,在海外募集資金等。

蓋達組織仍在美國大規模運作?
專家表示這是有可能的,我們並不知道有多少人,2003年二月,FBI局長Robert Mueller III對好幾個伊斯蘭基本教義者和蓋達組織之間聯繫的情形提出警告,聲稱它們有組織地規劃未來的恐怖攻擊活動。

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相同?
蓋達組織是個國際恐怖組織,而塔利班是建立回教共和政體的阿富汗基本教義派者,然而這兩者之間確有著共生關係,塔利班為賓拉登和蓋達成員提供庇護所,而賓拉登提供思想指導和資金援助給塔利班。

蓋達組織熱衷暴力行為勝於恐怖活動?
蓋達組織曾支持並提供訓練和給在南斯拉夫、烏茲別克和其他國家的伊斯蘭武裝及好戰份子。

蓋達組織有自己的指導手冊?
在1990年代晚期,蓋達組織編製出名為聖戰百科全書的手冊,裡頭的細節包括如何使用槍械、爆裂物,及生物和化學戰劑的使用,除了印刷成書外,也被弄成CD-ROM,蓋達成員也從中學習偽造文書和諜報活動的技術。

基地組織領袖 賓拉登.JPG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7-12-24 18:39
上敘資料來自:

“阿克薩烈士旅”的過去與未來

世界戰區情報網

Wikipedia

國際縱橫

意大利恐怖組織「紅色旅」成立(1970年)

真主黨的歷史背景

S.I.A.M軍事零時差

U.S. Department of State (IIP) - Meiguo Cankao

BBC 中文網

plunther - 網易博客

向猶太人和十字軍發動聖戰


以上。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