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馬克瓦德‧馮‧安魏勒(Markward von Annweiler) [列印本頁]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10-4 22:17
標題: 馬克瓦德‧馮‧安魏勒(Markward von Annweiler)
本來我對於這個人是完全不了解,只是因為翻譯一篇關於十字軍的文章,才對此人產生興趣,想了解他究竟是誰?為何會讓教皇英諾森三世號召十字軍討伐他?為此,我找了手邊能找的資料,真沒想到,關於這傢伙的資料還真是夠少的。但,光憑這點,就更加引起我對他的好奇了。
在找了幾篇資料後,我才知道,原來馬克瓦德‧馮‧安魏勒是一個出身非自由的僕役階級,而非出身自貴族階級,他之所以得以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膳務總管(Imperial Seneschal)與後來成為西西里王國的攝政,想來自然與其能力出群有關吧!當然,當時的時代背景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馬克瓦德所處的時代,正值霍亨斯陶芬皇帝與教皇政教之爭進入白熱化之際,從弗雷德里希一世‧巴巴羅薩以來,霍亨斯陶芬家族在義大利建立霸權的夢想,現在在皇帝亨利六世的繼續奮鬥下,終於有了成果。而馬克瓦德至晚在1184年便成為了亨利六世在義大利的重要助手,大約也是在此時,他開始擔任了帝國膳務總管的職位。帝國膳務總管,顧名思義他本來的職掌是管理皇帝飲食起居,由於擔任此職的最為貼近皇帝,因此後來這個職位演變為帝國的冢宰。一般而言此職位只由高級貴族來出任(以《薩克森明鏡法》的說法,此一職位向由萊茵宮廷伯爵擔任),但馬克瓦德居然能以一介不但連貴族也不是,且出身非自由民的僕役來擔任,可想而知,皇帝亨利希六世對他有多麼親信了!
在1194年,皇帝亨利六世在義大利大有斬獲後(一則打敗倫巴底的圭爾夫派,二則皇帝於此年兼任了他夢寐以求的西西里國王,一個北起基爾,南到西西里島的偉大帝國遠景就此浮現),於是於隔年任命他擔任安科納邊區侯爵(Margrave of Ancona)與阿布魯佐伯爵(Count of Abruzzo),這兩地位於義大利半島的亞德里亞海側,隔著亞平寧山脈與羅馬城相望,這兩地當時都屬於教皇國治下的羅馬涅地區(這兩地幾乎佔了羅馬涅地區的一半),以當時皇帝與教皇為了義大利的領土與德意志的主教授任權,導致劍拔弩張的局面來看,皇帝的這一任命,無疑地是要他的親信到義大利監視教皇,並且擔任維持西西里王國與神聖羅馬帝國聯絡線的重任,從此又可見到皇帝對馬克瓦德的信任之深了。
當1195年亨利六世致力於組織皇帝十字軍,以擺脫教皇在宗教上對他箝制時,馬克瓦德仍被留置於羅馬涅,繼續監視著教皇與圭爾夫派的動向,作為他遠征時後方的保障。1197年5月,西西里的本土派(其實也算不上本土,他們只是支持霍亨斯陶芬家族統治之前的諾曼人王朝而已)發動叛亂,這些諾曼男爵企圖襲擊當時在墨西拿的皇帝,然而得知消息的皇帝先行逃離,躲過了血光之災。之後,皇帝立即率同馬克瓦德與卡爾登的亨利(同為皇帝的親信,在馬克瓦德受命管理羅馬涅時,他被安插到西西里王國,監管這些桀驁不馴的諾曼男爵)平定這次叛亂。叛亂終止後,皇帝亨利六世繼續籌備著他的十字軍行動,然而就在即將成行時(1197年9月28日),皇帝卻因惡疾纏身(一說是瘧疾,另一說是痢疾),而英年早逝,年僅31歲(虛歲32)。
皇帝的早逝,加上其子弗雷德里希二世年紀尚幼(時年3歲),對於霍亨斯陶芬家族初具芻形的偉大帝國而言,無疑地是一場災難。從1196年開始,便蠢蠢欲動的教皇與圭爾夫派,此時又再度活躍了起來,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受皇帝遺命擔任西西里王國攝政的馬克瓦德。於是,1199年甫上任一年的教皇英諾森三世,便號召起十字軍,討伐這個前皇帝義大利政策的支持者與繼承者。教皇英諾森三世雖然成功地將馬克瓦德逐出安科納邊區,切斷了西西里王國與帝國的陸路聯繫,但卻無法撼動馬克瓦德在西西里的攝政統治,於是雙方一直對峙到1202年,馬克瓦德死後,方告結束。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