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你認為台灣文學有辦法占指考比三分之一嗎? [列印本頁]

作者: 天下創世    時間: 07-7-21 02:40
標題: 你認為台灣文學有辦法占指考比三分之一嗎?
最近是冷掉了我想就先就指考爭議問一下大家的意見好了

請問台灣文學有辦法列入教材超過三分之一嗎?

我個人是認為不太可能啦.....

你們覺得勒?

更進一步說台灣作家如果硬是要區分省籍的話  真正所謂的本土作家 又有資格列入課文的又有幾隻咧?

而又說世界文學也要列入

但是看譯文真的好嗎?

如果是日本文學倒是OK啦 翻譯的信達雅是不會差太多

但是英文就一定會出問題吧

我是覺得文學是不分國界超越政治的

何必硬是將中國文學跟台灣文學分開

大家都是用中文再寫的嘛~~

難道說要用新發明的閩南語文字去寫一篇火星文的那種  才是正港的台灣文學

文學在台灣的確是很可憐啦

金庸曾是禁書  因為政府說他通匪= =

沒跟政府撤退道台灣的作家通通都變通匪  都不能看了~~

[ 本文最後由 天下創世 於 07-7-21 02:49 AM 編輯 ]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7-21 07:20
台灣現在是政治領導考試!考試領導教學!

文學的重點不在於它後天被加諸的意識形態!

而是它的詞藻和它反映出來的時代意義!

中國文學多屬於前者!台灣文學多屬於後者!

就是這麼簡單!
作者: 深幽之人    時間: 07-7-21 18:36
標題: 回覆 #2 上帝使者 的文章
可是執政者不這樣認為阿

所在呼的是 出身

所認同的是 思想

所想要的是 選票
作者: eric0956    時間: 07-7-21 19:28
不是有沒有辦法

而是需不需要



我們所謂的白話文以及白話文學

在中國的歷史中也只能算是一個方言文學

畢竟我們的國語不過是北京語的變種



那麼

如何以一個方言文學來比擬數千年的文化?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7-21 21:49
原文由深幽之人 於 07-7-21 06:36 PM 發表
可是執政者不這樣認為阿

所在呼的是 出身

所認同的是 思想

所想要的是 選票

贊成和反對者都有它的政治目的在!

所以基本上政治人物都是半斤八兩!

執政黨和在野黨都是一樣的!
作者: minivoov    時間: 07-7-22 00:48
我實在很難把閩南字和閩南發音連在一起
每次政客都只是增加學生的困擾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7-22 07:58
我想....大家好像有點把台灣文學的定義給混淆了= ="

台灣文學所指並不是一定得要以方言寫成!

而是它所反映的時代背景!意義!

所以吳晟寫的是台灣文學!莫那能寫的也是台灣文學!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作者: pcoverman13    時間: 07-7-22 09:22
當然有可能啊,文學這種東西怎能看他的時間多久呢?

五千年如何? 難道要當那個食古不化的孔乙已?

[ 本文最後由 pcoverman13 於 07-7-23 09:53 PM 編輯 ]
作者: ACT    時間: 07-7-22 12:32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了
應該要有國際觀
作者: minivoov    時間: 07-7-22 13:01
原文由pcoverman13 於 07-7-22 09:22 AM 發表
當然有可能啊,文學這種東西怎能看他的時間多久呢?

五千年如何? 難道要當那個食古不化的孔已乙


如果你說的是魯迅的作品
主角的名字好像是孔乙己吧(印象中)
作者: eric0956    時間: 07-7-22 16:26
有一句話叫做知古鑑今


沒有一定文學的根基

如何去妄稱自己的文學素養?



胡適、魯迅等人

若不是有漫長數千年的文學素養

他們如何去找出八股文的缺失?



要反的是八股,而不是古文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在慢長的數千年文化裡

隱含了多少的教訓,多少的錯誤

才演化出如今的文學




以一個粗淺,毫無美感的白話語文

如何去印證中國數千年的驕傲




美國如今最自卑的地方

在於他們沒有漫長的文化

所以他們打拼,他們努力

就是要在這世界上找出自己能夠立足的地方

所以創造出了美帝



但是科技強,經濟好又如何

在法國人眼中,在英國人眼中,甚至在漫長的各大文化人眼中

美國依然是一個沒有文化歷史,沒有歷史培養的野蠻民族

他們的文化是個大熔爐

這是褒還是貶?




之所以為熔爐

在於他們沒有一個文化能夠強勢的,優勢的覆蓋掉其他文化

所以美國種族歧視特別嚴重

來自於天生的文化自卑



羅馬中有一句話

羅馬人用野蠻征服了希臘

卻被希臘用文化所征服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

沒有一個政治,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永遠的走下去

只有文化,能用文學來記載



學習一個國家的文學

是學習這個國家文化的基本

沒有一定的文學素養

妳如何用美麗、有魄力的言詞令人稱服?



罄竹難書

短短四個字要用多少白話文來解釋?

黑羊與白羊

又隱含了多少數量的白話文?



中國,各國

漫長的文化演變

無非就是把人類的言詞

用最精短,最美麗的文字來記載

如今的白話文法,甚至簡體字

都是一個褻瀆語言文化的精簡

所以白話文為了自己的美,自己的質感

他不斷的創造出新詩

要用白話文去學習文言詩的美




班門弄斧

就是這些不斷號稱廢文言,起白話文的人

甚至是獨尊台灣文學,而刻意廢棄中國文學的人

最好的註解









那些號稱文言無用論

台灣文學獨尊,最好的

請把我簽名檔我自己寫的短詩

用白話文翻譯,並且用你們自己認為比這短詩更好的文法寫出來吧

再比一下在美感上、文語上、藝術上的優劣如何?


情殘存,獨留深,筆下心事,雨落皆黃昏

戀笑顏,漫長夜,月下依舊,斜陽無存。難!難!難!




經過漫長日子,我的情感只剩下殘薄的些微,卻是如此的深刻。

拾起墨筆寫下的一切,發現悲傷如黃昏般的淒涼。

想著你的笑容,在這不知何時天亮的夜晚

月亮依然掛在天空,與妳的回憶卻如那斜陽般,瞬間消逝無影無蹤,嘆~嘆~嘆



文學要的是美感

就算他是表面

他就是種藝術

[ 本文最後由 eric0956 於 07-7-22 10:54 PM 編輯 ]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7-22 18:32
文學和文化一般!以種類來說!

可以是水平上的各具特色!

卻沒有垂直上的優劣關係!

所謂優劣!那是自以為是者所產生的偏見!

正反雙方皆如是!

就是這麼簡單!
作者: eric0956    時間: 07-7-22 22:39
台灣文學

他充斥著一種被殖民文學

也就是對於官方的恨有著特殊的強調

被清朝,日本政府殖民,而接著的白色恐怖

讓台灣文學充滿一種,很特別的地位

他不以自身的政府為榮

在文學中滿滿的恨意





也許每個朝代都有這種文學存在

但是更多的是所謂的愛國詩人來加以平衡

更多的是抒情的詩曲詞

在僵硬的政治文學中

佈滿了一種柔和的情調



這是台灣文學所沒有的

也是我之所以不贊成太過於學習台灣文學的主因



所謂台灣文學

非常容易被刻板的片面解釋到政治層面中

喪失了他在歷史文學中應當有的中庸地位




在給予為到達一定文學素養的學習者

應該先給予非常充分的中國文學來加以作為根基

再把台灣文學與國外文學以同等地位加以輔助學習

文學是會有隔閡性的

就如同我們學習悱句無法完全感受那種情感一樣

所以國外文學我並不贊成太過於重視

那只會讓學習者以自身角度去偏視該文學原本的意涵

而台灣文學在有著充分的根基後

以一個中庸角度去學習他

用一個非常中立的第三者




所謂文學

要學習的是文筆、意涵、以及美感

以文學的角度來學習文學

才是對於文學最大的尊敬!
作者: 上帝使者    時間: 07-7-23 07:46
說真的!無論是課外閱讀或是課文中!

我實在很少看到有這種恨意存在!

真正有將對政府的不滿反映出來的!

反而以畫作居多!

例如前文所舉的吳晟!

他的台灣文學就是奠基於農村社會的人事物!

例如莫那能!

它的台灣文學就是奠基於現代社會下原住民的困境!

文學沒有先來後到!

與其爭論文言白話的比例!

與其爭論中國文學台灣文學的比例!

不如想想怎麼讓學生對他們有興趣!

不然!一群老古董在台面上講的口沫橫飛!

並不會讓學生有所進步!

難道要像當年余光中一樣!

開口閉口就是批評人家是什麼"工農兵"文學?

總之!

台灣的學者文人政治色彩已經太明顯了!

各位考生們!還是照自己的步調來走吧= ="
作者: pcoverman13    時間: 07-7-23 21:51
標題: 回覆 #11 eric0956 的文章
如果您認為文字是所謂的美感、藝術王道的話,那您盡可去。

但是所謂的「學以致用」您認為文言文有任何實質上的好處?

一謂強求無用的美感,難道就不是「八股」?

當時韓愈強調為文應當學習秦漢文風,不應再用駢文事。實上說穿了

就是跟現在提的少用文言文一樣,遺棄那個只會找冷闢語言

引經據典一堆的駢文,走白話路現(當時文人中的白話)

但是當時的文體,現在也已變成這個時代的文言文了

甚至現在有些人還會覺得文言文可以提升寫作能力、用詞精美等

這不是當時古人只想寫駢體文一般的思維嗎?

又或者是藝術思維中的抽像畫,那可大大的不易理解了。

「經過漫長日子,我的情感只剩下殘薄的些微,卻是如此的深刻。

拾起墨筆寫下的一切,發現悲傷如黃昏般的淒涼。

想著你的笑容,在這不知何時天亮的夜晚

月亮依然掛在天空,與妳的回憶卻如那斜陽般,瞬間消逝無影無蹤,嘆~嘆~嘆」

 符合文法,意境能夠在每個讀者心中參透,不會像文言文那般一個字

 蓋過一堆意思  我覺到得這句好多!
作者: pcoverman13    時間: 07-7-23 22:02
       「知古鑑今」

再說何為知古鑑今?

文言文不過是記錄文化的一種方法罷了

重點是裡面的東西產生的作用而非該記錄文字

說實話,目前的文言文幾乎可以等於是外文了

我不知道版裡有誰有通天本領可以隨便抓一本線裝書全部

看完且看懂的? 專業人事吧?!語言學家吧?!

要大家花大多數時間(高中生活~),去學一個一輩子都可能用不太到的語言

實在是太無聊也太不理性。

不過我知道資治通鑑有完整的白話本(現代話言),看完那套書到是真正的「知古鑑今」啊!
作者: eric0956    時間: 07-7-23 22:39
就如同讀書要讀原文書一樣

古文自然要自己讀最好!!!!

翻譯的加減都會加入譯者自己的思想

只有讀原文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的真義




就如同孫子兵法

十則圍之、倍則分之、平則謀之、寡則守之

短短16個字道盡所有陣行的大方向

而且留下了後人專研的空間

八陣圖難道不是十則圍之與倍則分之的結合嗎?

這些都是白話文所無法比擬的




白話固然淺懂

但是他失去了文字的意含

之呼也者

難道想懂一個作者畢生的心血知識

還得去計較妳花那少許時間去學習文言嗎?



文言的美

在藝術的外表之下

有著中國數千年的知識

為何文言只用來紀錄

就是因為他能夠完全包含作者的心思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8個字含著多少的感嘆?

還是只有短短的敘述一個大自然的生物鏈?




學習,是無窮盡的

我至今依然無法看透文言

尤其是詩經



但是,在讀古文書籍時

我儘量都會找尋文言來讀

這不但是對於作者的一個尊敬

也是讓自己在這書中能找到更大的獲取



這些不是白話文的缺失嗎?
作者: 麥峱    時間: 07-7-24 20:34
應該說詩經是台灣文學吧
(代為保管)



哪來的五千年?
就算有也被燒了也被砸了
我看~~現在中國大陸的古文都是偽造的吧?
哈哈哈
作者: HOLMESLEE    時間: 07-7-25 00:20
原文由麥峱 於 07-7-24 08:34 PM 發表
哪來的五千年?
就算有也被燒了也被砸了
我看~~現在中國大陸的古文都是偽造的吧?
哈哈哈

這未免太偏頗了吧!
作者: eric0956    時間: 07-7-25 05:06
詩經如何又成為台灣文學?

妳所謂的台灣文學





不會是"好的都是台灣屬,爛的都是對岸貨",這種觀念吧= =


始皇焚書坑儒

後代都還可以拼湊出如此多的商、周文學

文革之後

也多得是老人家的記憶,慢慢由後人拼湊,去除矛盾所建立出來

如何說是造假




造假嘛........

我想文革後的知識缺乏年代

也寫不出如此的文章



歷史可以造假文學

卻只有真實

就算文學是後代所杜撰

他也是杜撰者畢生的智慧

[ 本文最後由 eric0956 於 07-7-25 05:18 AM 編輯 ]
作者: 3到5    時間: 07-7-25 10:50
如果建立在沒有任何前提

只從文學價值來選材的話

我認為台灣文學  嗯  其實我不太能理解台灣文學的定義

離題了  

我很懷疑  台灣文學的創作  是否在量與質方面  能夠勝過古人日積月累的沉澱

當然  世界上還有很多的文學巨著  如莎士比亞之類的

只是  不管翻譯地有多好  與原文總有不同

但我們所讀的東西  起碼字是看得懂的

在學習上  理解上有先天優勢

文學價值也好  想要文以載道也行

個人覺得大可不必強調作者的出身  也不必硬性規定文學應專注於有關哪些方面

能讓人從文章中得到知識  反省己身  抒發情感  就很好了

這樣可能會簡單點
作者: AnIllAngel    時間: 07-7-26 22:25
台灣文學的年齡太小
要與其他文學P.K.難喔
除非已成長至一定程度
才會占指考比三分之一吧!:微笑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