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我對布袋戲武戲的看法
[列印本頁]
作者:
linss
時間:
06-10-31 20:18
標題:
我對布袋戲武戲的看法
武戲通常是看布布的最大賣點
但隨時代的進步 電腦特效卻佔去動作的絕大部分
從早期 霹靂異數到霹靂幽靈箭
雖然操偶 與木偶結構沒那麼先進
動作也還沒那麼講究 但比例上是最多的
動作:特效 8:2
到 霹靂烽火錄~~江湖血路
開始引進特效的視覺效果
但往往對敵時 敵我雙方一人發一顆氣功就帶過去了
人物的衝刺也改為特效 布偶都不見了(請看創狂時期)
動作:特效 4:6
風起雲湧2~~龍圖霸業
這個時期編劇開始玩多打一的大場面
EX:六宮陣圍攻邪神 4刀4劍戰真龍
人物一多 場面就壯觀 每一個操偶的動作都很重要
又要整齊劃一 又要注重走位 招式 等
是最值得鼓勵的一個時期
當然特效也比前期精采精緻
配合動作有相輔相乘的作用
PS~爭王記算是這時期著一個例外 以文戲較多
而緊接著霹靂圖騰 武打戲場面之多 算是令人意外的地方
動作:特效 6:4
霹靂兵燹~~霹靂九皇座
因為加入了術法的元素
使武打場面更加豐富 不在侷限於掌刀劍 氣功 等
另外引動術法的口訣再加上作法的動作
在配上特效場面
畫面當場變的很華麗
EX:臥江子VS 女陰陽師的術法對決(九皇座43)
刑天師VS龍魁海(兵燹46) 等
都算是經典術法對決
動作:特效 5:5
闍城血印~~霹靂奇象
此時挑戰西洋風的元素
或許要突顯服裝華麗和氣質優雅
所以在動作上文靜許多
接著後面的宮廷戲碼 也是文戲較多
但值得一提的是
地理師VS皮鼓師 的鼓陣
那麼多鼓 是要怎麼控制 要怎麼拍
這時期動作最多的就屬~四聖戰雙極(日月才子VS地理師)
在”日月才子VS地理師”場戲中 動作 剪接 後製的部分
不知耗了多少心力 才能拍出這樣的畫面
至於刀戟堪魔 或 刀戟斬龍 都是屬於特效為重的戰役
動作:特效 6:4
無論動作或特效都是金光布袋戲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兩者間有著相輔相乘的作用
時代在進步 布袋戲的進化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論在 木偶 服裝 配樂 特效 燈光 等
但在看戲之餘~~還是要想到霹靂的幕後工作人員
沒有他們 大家也沒有好戲可以看吧
對霹靂的幕後工作人員致上敬意:你們真是辛苦了~~謝謝你們
最後~~此篇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勿筆戰)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blog.xuite.net/kenshin103/media/8070159/track
[
本文最後由 linss 於 06-10-31 10:41 PM 編輯
]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