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關於希特勒的軍事無能 [列印本頁]

作者: 黃昏碑文    時間: 06-9-24 21:10
標題: 關於希特勒的軍事無能
我剛才很驚訝的發現大家都把希特勒當作軍事天才(幾乎啦..)

你們來戰史板之前真該好好的惡補一下戰史才對

希特勒是導致納粹德國失敗的最主要人物

在1940年之前.他似乎還有一些運氣讓他征服了整個西歐

沒錯.是運氣

1942年之後的徳國之所以屢戰屢敗

完全是因為希特勒開始加強了對前線指揮官的控制

莫斯科.列寧格勒.卡耳可夫.史達林格勒.阿登(最後一個不算東線...)

這些東線戰役之所以付出慘重的損失...幾乎完全是由於希特勒在他的指揮官的背後遙控

國防軍喪失了他的機動性...只為希特勒的"堅守陣地"的低能策略

而機動性卻是德國在1940年之所以能橫掃低地國的優勢

自莫斯科會戰以後

希特勒逐步的剝奪陸軍總帥部的權利

任何的重要的決定都要交給他定奪

後果通常是巨大而損失慘重的

尤其他並不怎麼會反省(剛好跟史達林相反)

大家之所以會認為它是個軍事天才

大概就跟納粹宣傳部的強力宣傳有關吧....六十年後的今天

還有一大票人認為它是是軍事天才..由此可見戈培爾的宣傳是多麼成功

[ 本文最後由 黃昏碑文 於 06-9-25 11:29 PM 編輯 ]
作者: ViewSonic    時間: 06-9-24 23:05
標題: 回覆 #1 黃昏碑文 的文章
我從不認為他是個軍事天才~

以他的指揮部隊的能力充其量指揮一個班罷了!

只是他在二戰初期懂得用人~不胡亂瞎指揮!

(只有初期而已)
作者: 魔流小白    時間: 06-9-29 07:23
........我從不認為他是軍事專家 , 也許他手下能力好的都比他多吧?

我看完很多史事 , 認為他只是個有權力的變態罷了(笑
作者: aesir    時間: 06-9-29 07:49
希特勒是個愛自充軍事天才的白癡,這應該已經算是公開的事實了,尤其是史達林格勒之役,很大一部份都是因為他的關係,不但德軍第六軍團的三十三萬名官兵(希望我沒記錯數目)統統賠掉,也種下德軍在東線戰場潰敗的種子。希特勒的此一“特點”應該是無庸置疑了吧?搞不清楚怎麼還有人認為他是軍事天才呢?
作者: 網路閒人    時間: 06-10-3 21:01
希特勒感覺上和劉邦有相似處
手下有"多多益善"的將才...
不過最後那種人都因為他而掛點

希特勒.....政治天才吧
也可以說是有點"軍事"天才
政治影響軍事...沒他怎麼有辦法把戰爭打那麼大(這是稱讚嗎=.=)
作者: 克里斯Chris    時間: 06-10-3 21:11
原文由 ViewSonic 於 06-9-24 11:05 PM 發表
我從不認為他是個軍事天才~

以他的指揮部隊的能力充其量指揮一個班罷了!

只是他在二戰初期懂得用人~不胡亂瞎指揮!

(只有初期而已)


我認同 ViewSonic 的看法。

我剛才很驚訝的發現大家都把希特勒當作軍事天才(幾乎啦..)

這句話有點以偏概全的味道?
那是對希特勒不了解的人才會這麼認為,相信對歷史有研究的,一定很清楚。
作者: 蘿莉天皇    時間: 06-10-5 01:44
希特勒所以展開控制行動   似乎是跟軍方人員企圖暗殺他有關?

我記得歷史上有讀過這段   雖然跟他的梅毒病情造成的精神失常也有點關聯.....


軍事天才兼任政治統帥   恐怕拿破崙才是最經典的人物吧(雖然後期也慘遭失敗)? 希特勒恐怕沒得比......


希特勒  我只能說他是演講高手兼民粹操弄高手  他的軍事能力不怎麼樣  基本上  2次大戰的德國領導人都不怎麼樣.........  

可是將軍都很強=.=+   第一次大戰的毛奇  以及  二次大戰的隆美爾  都是經典人物....

[ 本文最後由 蘿莉天皇 於 06-10-5 01:46 AM 編輯 ]
作者: 青空。天夜    時間: 06-10-5 22:22
個人以德軍迷的立場來看,我抱持相同的看法

希特勒純粹是跟精神指標.一個"元首",錢其因為他喜好"冒險"的心態,准許了一些大膽的作戰行動導致勝利,這我絕得只是運氣,到了1942開始..沒有運氣給他用了,戰爭是殘酷的.下錯顆棋子,一切都完了..偏偏希特勒又一直愛亂下棋.就像名名城堡只能直衝他偏偏要他走斜的 ..
作者: 貓大王    時間: 06-10-24 02:45
我認為的,很多人都說了,只好用以下方式「獨特」一下:

希特勒是個機會主義者,總在探求不同的可行途徑。在外交上,他很大膽也很有主見,是個賭博高手。但在軍事上,他要不就是漠視一切不利因素,要不就是不肯冒不能避免的風險。在人事上,他敢於起用新人,不過當中從超級天才到應屁蟲都有。在職權上,他永遠用和稀泥不作明確決定的內鬥手腕。不過有一點是真的,就是他對軍事技術有時也頗敏感。

胡說完畢。
^^
作者: ione31    時間: 06-10-25 22:14
原文由ViewSonic 於 06-9-24 11:05 PM 發表
我從不認為他是個軍事天才~

以他的指揮部隊的能力充其量指揮一個班罷了!

只是他在二戰初期懂得用人~不胡亂瞎指揮!

(只有初期而已)


一個懂得用人的上層  比一個能幹的上層  卻有一堆廢材手下來得好



原文由蘿莉天皇 於 06-10-5 01:44 AM 發表
希特勒所以展開控制行動   似乎是跟軍方人員企圖暗殺他有關?

我記得歷史上有讀過這段   雖然跟他的梅毒病情造成的精神失常也有點關聯.....


軍事天才兼任政治統帥   恐怕拿破崙才是最經典的人物吧(雖然後期也慘遭 ...


拿破崙  感覺和希特勒相反  之前去圖書館借了4本的拿破崙傳記來啃  
希特勒在一開始手下就有一些有能力的將領可用  
可是  能完美執行拿破崙的戰略構想的將領卻沒幾個
作者: 無奈    時間: 06-10-28 22:04
希特勒 是個有能力的人
令一次大戰戰敗後的德國一躍至歐洲霸主
他依賴的就是政治思想利用當時形勢及人民心理
希特勒本身有患疾 要用藥物及安非他命 壓制
很多人不知道他 本身有幾痛苦 天天同病魔對抗
又要應付東西戰線 下達無數指令 自己又是"德國"人民軍隊士氣"支柱"
壓力之大 常人沒法想像
這樣的下 如果還能清醒下命令 沒有受藥物及身體情況
就真是超人
---
軍事方面他確不在行 但只要會任用賢能就行了
沙漠之狐 - 隆美爾  至少沒用錯
---
p.s 一個醫生醫好一百一千個人 但有次醫死了一個人
其他人會怎樣看  做了幾多好事都沒用 做錯了一步
大家就眾矢之的 將全部錯誤推到一個人身上
---
有能力的人 多是不長命 有缺憾
他做的事 只是為了創造新世界
不是為了讓歷史家和 無知的人去品評
因為各人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大地上的人類 自古以來 就有戰爭 已不是甚麼新鮮事情
大多數的事情是要付出 才會有回報 戰爭時付出最多是人命
---
美國 只是用兩原子彈 就殺了幾十萬人
納粹黨 殺了數百萬人
大家都是殺人 但很多人只看數字 納粹黨殺數百萬人 要用多少時間和子彈炮彈??
美國用了極短的時間 就殺了數十萬人
說可怕情度不相伯頌
說納粹黨罪大 因為殺人多 及 種族滅絕
那 美國都為了發展中部地區 血洗原住民土著
---
所以希特勒的最大罪 其實都只是他 在短時間 一次過 殺了太多人
---
我有本書"二次大戰 十大風雲人物"
羅斯福 . 邱吉爾 . 史達林 . 艾森豪 . 朱可夫 . 蒙歌馬利 . 巴頓 . 麥克阿瑟 . 蒙巴頓 . 隆美爾
---

[ 本文最後由 無奈 於 06-10-28 10:46 PM 編輯 ]
作者: ione31    時間: 06-10-30 21:53
原文由無奈 於 06-10-28 10:04 PM 發表
希特勒 是個有能力的人
令一次大戰戰敗後的德國一躍至歐洲霸主
他依賴的就是政治思想利用當時形勢及人民心理
希特勒本身有患疾 要用藥物及安非他命 壓制
很多人不知道他 本身有幾痛苦 天天同病魔對抗
又要應付東西 ...


大家都是殺人 但很多人只看數字 納粹黨殺數百萬人 要用多少時間和子彈炮彈??
美國用了極短的時間 就殺了數十萬人


這讓我想到
之前看電視時剛好有一台在播 紐倫堡大審
其中就有一句 "戰犯不得以 "盟軍也有殺人"作為辯解

難道  戰勝國殺人就是合法的   
納粹殺的是平民沒錯  那兩顆丟下去  殺的  不也是無辜的平民?:生氣

====================================================
能力嗎?  能在上臺短短幾年就把經濟搞好  還將被縮編的德國國防軍增強  
這也算是他蠻厲害的一點吧
====================================================
壓力大是沒錯  可是到後來他對軍隊的控制越來越明顯
這不只影響了前線指揮官的應變能力  也造成不少損失
====================================================
大部分的軍事書籍都偏重戰爭部分(像 星光....)
改天去借本希特勒的傳記來啃.......(順便連  "我的奮鬥"   一起借好了  - -)

[ 本文最後由 ione31 於 06-10-30 10:00 PM 編輯 ]
作者: 蘿莉天皇    時間: 06-11-1 16:50
其實  拿破崙實在是史上難有的"天才"  政治ˋ經濟ˋ軍事  甚至文化  他竟然能一手掌握  其智慧之精明 手腕之高段  實在令人懾服......

唯一可惜的就是  他在爭俄戰爭過於自滿  導致判斷錯誤 造成無可挽回的失敗.....  而且在此戰賠掉了不少老將帥  因此墊下滑鐵盧之役戰敗的前因......

滑鐵盧之戰  如果當初拿破崙的手下將軍確實執行他的戰略  先將普魯士的軍隊殲滅  也許今天戰敗的就是威靈頓公爵  而"歐洲帝國"也有可能存在了................


其實拿破崙的戰略  現在而言已經算不了什麼  我們大家多打打世紀帝國其實就會了......

只是在那個時代而言  已經是天才戰略了....=.=+



希特勒  前期戰爭的獲勝  在於他的判斷與任用賢能  不可說沒有功勞  可是後期 無疑的  戰爭打的亂七八糟 他當然必須負起責任....

我個人是認為    他後期精神上已經失常  外加上軍方暗殺他的刺激  導致他對其他人導致絕對的不信任感  而加強控管軍方  自己卻沒有軍事上的才能  導致後期戰爭的戰略完全沒有進展........

而經濟方面  希特勒的做法是擴張軍備  也就是製造武器  增加工作機會 也為引發戰爭做好充分準備....

說到這裡  二次世戰  其實源自於"凡爾賽合約"這個不公不義的條款  不僅沒有任何戰敗國代表在此約中 戰勝國也沒有給戰敗國一些較為公平的待遇.....

理所當然  當經濟恐慌蔓延時  德國遭受衝擊  當然都會把憤怒的矛頭指向凡爾賽條約了  也因此 希特勒煽動群眾 撕毀凡爾賽條約 發動二次世戰.....

這一切的一切  其實某方面來說  也算是英法等國咎由自取所得到的結果....      

可是其實無論如何  德國的失敗都是絕對!!   因為美國老早已經做好準備(諾曼地登陸會如此成功 就證明美國早已事前做好準備)  就算沒發生珍珠港事件  美國也會找理由出兵  在面對美國這個國家 德國實在沒有勝算可言......

美國的生產力實在高的嚇人...........  即使現在也是如此  世界上有哪幾個國家能跟美國1對1單挑?

[ 本文最後由 蘿莉天皇 於 06-11-1 04:59 PM 編輯 ]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6-11-1 18:12
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栽在俄國啊
作者: 貓大王    時間: 06-11-2 14:19
//其實拿破崙的戰略  現在而言已經算不了什麼  我們大家多打打世紀帝國其實就會了......//
-_-"

那也要當時的法國軍隊有足量的人材給拿破崙挑選才行。希特勒可是繼承了毛奇的制度和帝國的傳統這兩份重要的遺產,這是拿破崙所無的。
如何我們看看1918年後的德國軍官的普遍素質,再看看希特勒所用的人的普遍素質,便應該不會以偏概全地認為他很會用人了。

另外,希特勒和德國陸海軍間的關係,其實從來都未好過;雙方交惡並不是戰爭後期才有的事。
作者: 希特勒將軍    時間: 06-11-3 21:14
突出部之役 好幾次看地圖改計畫
我覺得威瑪共和時期的官兵才是真正精銳的
但是我不清楚 威瑪共和時期的國防軍 在二戰中有沒有受到納粹的"宣傳"
作者: 希特勒將軍    時間: 06-11-3 21:20
原文由無奈 於 06-10-28 10:04 PM 發表
希特勒 是個有能力的人
令一次大戰戰敗後的德國一躍至歐洲霸主
他依賴的就是政治思想利用當時形勢及人民心理
希特勒本身有患疾 要用藥物及安非他命 壓制
很多人不知道他 本身有幾痛苦 天天同病魔對抗
又要應付東西 ...

希特勒似乎有著很嚴重的帕斯金氏症 據說當年刷掉他的藝術老師 就是猶太人!!
作者: 希特勒將軍    時間: 06-11-3 21:25
原文由蘿莉天皇 於 06-11-1 04:50 PM 發表
可是其實無論如何  德國的失敗都是絕對!!   因為美國老早已經做好準備(諾曼地登陸會如此成功 就證明美國早已事前做好準備)  就算沒發生珍珠港事件  美國也會找理由出兵  在面對美國這個國家 德國實在沒有勝算可言......

德國在二戰的工業力其實是遠低於美國的 但因為德國人民相信 戰爭會很快結束
珍珠港事件....只能算是奇襲 算不上偷襲 因為當時在珍珠港事件1hr以前 日本就已將宣戰的電報傳給美國 只是美國的解密出了問題 才導致說 珍珠港事件發生時 美國人認為日本偷襲 其實只能算是奇襲
作者: 貓大王    時間: 06-11-5 05:06
這些文章是我在別的地方就別的主題發表過的,只改了幾個字,所以有些地方是看似不關這個主題事的。至於內容上已知的錯漏,也懶得修改了。

那時的陸軍軍官團都是在歐戰的洗禮中存活下來的精英份子(一共只有四千人),而他們都是在騎士社會中成長的,厭惡使用不必要的武力,講究個性和修養,跟我們在荷里活電影中見到的軍人形象很不同。
在Armistice之後,席克特為了避免德國像很多南美國家般不停發生軍事政變,便把一股「民主精神」注入德軍之中,要他們不問政治傾向效忠於政府(之前是效忠於德皇)。所以軍人是沒有投票權的,也不鼓勵他們透過家屬參與選舉。
由於席克特的改革極度成功(期間只有很少人公然加入政黨,並立時遭到同僚的白眼),所以在納粹上台後,軍官對納粹的政策都保持沉默(支持建軍的政策也是他們選擇沉默的原因之一)。
希特勒在自封元首之後,便急不及待的要所有軍官發誓只效忠他個人。由於騎士文化的影響,他們大多數都不情不願地又認真地宣讀了誓詞。打後,部分的軍官便變得對納粹更加狂熱,部分則同樣狂熱地加入了反納粹的地下組織。
納粹的那些黨的武裝部隊,是模仿著陸軍建立的,後來更裝備成一支戰鬥團體上戰場,所以也是「德軍」。對猶太人的暴行,主要是假這支黨軍手執行的,而正規的陸軍並無權干預。不過由於這些黨軍也有編制在正規陸軍之中,所以戰後許多的陸軍軍官都被指為戰犯而入獄(須知在戰時,一般人都會很自然地樂於見到「敵對行為」或「破壞分子」被消滅,從而更加不會出面制止暴行的發生,甚至會主動參與)。

〔這裡說的是一般情形。^^〕

逸事一則:
曾到中國出仕顧問的Falkenhausen將軍,在戰後亦被指為戰犯,但因其轄區的比利時人聯名求情而獲釋。=)
作者: 貓大王    時間: 06-11-5 05:08
接 
話說希特勒一掌權,納粹黨和軍方便出現摩擦。雖然當時的德軍是一支「民主國家的軍隊」,但希特勒要將它改變成一個極權國家,沒有軍方的支持是不行的。但納粹黨那支仿照德軍建立的打手部隊S.A.則主張解散軍隊,以後由他們來負責德國的安全。希特勒打出了兩張牌,以換取軍方的支持。其一是對軍隊的存在的保證,其二是重建軍備的承諾。為了「表示誠意」,希特勒閃電出手,安排了一個幾乎所有S.A.幹部都在休假的晚上,把那些幹部都隸捕並且處決。整肅行動主要是由當時規模尚小的另一支打手部隊S.S.和秘密警察執行的,這些部隊不久便臭名遠播;至於S.A.數以萬計的隊員,則在繳械、申誡、和遣散後,都被吸納到S.S.之中。

希特勒的行動是非法的,但得到警方和軍方的默許。而當事件完滿結束之後,希特勒當然便搬出一大套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解釋那次的整肅是「必要而且無奈的」。

軍方對希特勒的支持,幾乎純出於恐懼-恐懼法國再次強佔德國的產業,以及恐懼波蘭毫不掩飾的侵略威脅(一般教科書都很少提及,當時的波蘭一直都在尋求侵略別人的機會。他後來夥同德國瓜分了捷克,當戰爭爆發時他們又認為那是一次攫取大片德國土地的機會,但現在卻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可憐姿態!)。但他們是反對發動戰爭的。當希特勒一再地冒險時,參謀長貝克便策劃了一次「溫和的政變」,不過正直的軍人在內鬥中不是無恥政客的對手。貝克去職後,接任參謀長的是古板頑固的哈爾德。哈爾德在接任參謀長之餘,也繼承了反對納粹統治的陰謀,但是到他去職之日,他在這方邊甚麼也沒有做過。

希特勒雖然整肅了S.A.,但那只是權宜之計,S.A.的主張根本就是他自己的想法。他根本不信任軍隊,認為那是古老帝國的餘孽,只有由戈林新組建的空軍才是一支真正的納粹軍隊,所以一有機會,他便會著手破壞軍隊的組織,而由S.S.取而代之。

傳統上,德國陸軍參謀長的權力是極大的,僅次於德皇和帝國宰相,而有時其發言權和影響力甚至比後者更大(最種權力關係是非正式的,純係源於對品格高尚的毛奇的尊敬而生的習慣──毛奇一直克己謙遜地當了差不多40年的參謀長);海軍則被視為一種附屬品,在1918年的兵變及艦隊自沉後更無發言權。對此,希特勒先是在陸軍(OKH)之上設置了一個最高統帥部(OKW),貶低了OKH的地位。諷刺的是,這個最高統帥部根本無權插手空軍和海軍的事務,連溝通也不被鼓勵,成員則都是從陸軍精挑出來的應聲蟲。到法國淪陷後,希特勒又封了一整打的元帥,一方邊破壞德國軍制,一方邊製造「通貨澎漲」來貶低陸軍的身份。然後又把OKH的角式局限於對蘇戰爭的指導上,對其他戰場的事不得出聲。希特勒又把最好的兵員和裝備優先供應給空軍陸戰單位和武裝化了的S.S.部隊(此中後者真的成了一支勁旅,而前者則可謂廢中之廢-不過德國傘兵真的是很勁的);當他把這些部隊編到陸軍的指揮架構下作戰時,又縱容這些部隊的幹部不服從陸軍上級的命令。到了戰爭末期,希特勒(在暗殺行動失敗後)更授權秘密警察可以隨便拘捕和以被視為侮辱性的絞刑處決任何陸軍軍官,更明令強制陸軍要行納粹式的舉手敬禮(別信荷里活電影!)。
在希特勒能再進一步前,他死了。

在軍隊方邊,那些獲得晉升的人當然高興。畢竟,他們**大都是**憑實力和戰績而被擢升的。但是他們中的多數都沒有因此而埋葬掉自己的良心。當戰爭爆發時,他們都盡忠職守地全力作戰(德軍將領的傷亡率是最高的),但他們很多都參與了輸出情報、兵變、單獨講和、暗殺等形形式式的反納粹活動,只是都在成功的邊緣失敗了,更有許多人因而送掉了性命。
希特勒對這些反納粹活動並不是毫不知情的,他只是暫時忍耐著,一邊為全面解散軍隊而加速部署。另外,陸軍將領們,不論他們跟希特勒的私交有多好,他們對希特勒所下的無理命令也會據理力爭或冷嘲熱諷或充耳不聞或膚衍了事,也令希特勒忍不住處決或罷黜了許多許多最有才能的指揮官。

以上是內鬥的部分,接下來是暴行。
作者: 貓大王    時間: 06-11-5 05:10
當我們講到德國人在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時,我們除了要知道「是誰幹的事」之外,我們也要明白,這場戰爭在不同的意識形態等因素的相互影響下,有著許多不同的面貌,而事情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戰爭爆發後,第一個被入侵的國家是波蘭。負責入侵的德軍由於準備不周、經驗不足(新建軍嘛!波蘭士兵比德國的高很多)、森嚴的紀律、光榮的傳統等緣故而全力投入於戰爭,根本無暇,亦不屑從事不必要的破壞和暴行。但是緊跟著第一線部隊前進的,包括了初步武裝化的S.S.部隊,他們的工作就是「保護後方的安全」。儘管那時S.S.的規模極小,作風(比起後來)尚算克制,他們的行為觸發了新一輪的軍政緊張局面,「危機」在希特勒應允「加強管理」後不了了之(剛打了勝仗嘛!)不過Blaskowitz(?)將軍由於不肯就此罷休而成為了當時的同級指揮官中唯一一個沒有當上元帥的人(儘管他總算也當上了集團軍司令)。在這段期間,德國的暴行主要是把部分猶太人遷到與世隔絕的城區中。

然後德國在不情不願的情況下佔領了丹麥和挪威。挪威人的游擊活動很激烈(他們很容易便能和英國特工接觸),佔領軍人少,只好聰明地盡量不擾民;即使在有「北極圈老魔王」之稱的Schorner任司令期間,中下級軍官都寧可採取這種你活我也活的做法。

接下來是法國。大概為了「法國人是雅利安人」、認為戰爭已經結束、和「波蘭風波」的緣故吧,S.S.跟在陸軍後方前進時暴行減少了。即使在以後,不論真假,法國百姓和德軍的關係很不錯,德軍士兵對法國人的戒心因之也很低,所以法國游擊隊員通常很容易地完成破壞後安全離開。到了1943年,由於預測盟軍遲早會登陸法國,希特勒遂開始授權秘密警察以任何手段對付「恐怖份子」,德軍和法國百姓的關係便緊張起來。不過後來德軍要徵用法國民工趕建防禦工事時,軍方(當然是基於利害考慮)還是堅持要發出高於市價的工資,以及工人必須是出於自願,結果德軍士兵跟沿海地區的法國百姓的關係在共同流汗的環境中得以緩和。當隆美爾受傷後,所有在醫院工作的法國人和附近地區的居民都非常激動。看來法國人和英國人間的仇怨還是比較深?

當戰場回到巴爾幹半島,情形便開始有點不同。由於南斯拉夫和希臘或多或少是以背叛者的身份而被佔領(南斯拉夫的軍備更有很多是從德國入口的),德國人又對塞爾維亞人有些心結,德軍對政府「反恐行動」的容忍度又高了些──這或許可以解釋為甚麼在這料源貧乏的地區的游擊活動是最激烈的。我們應注意波蘭和南斯拉夫都是凡爾賽和約的產物。

至此,我們已可初步地看到納粹的民族意識所帶來的不幸;當戰火漫延到非洲沙漠,我們便碰到更複雜和奇怪的種族問題。由於士兵經常強暴婦女,阿拉伯人已跟利比亞的意大利統治者成為死敵;紐西蘭部隊中的毛利士兵也會時不時把捉到的意大利士兵肢解;阿拉伯人普遍同情被逼害的猶太人(當時未有以巴嘛!),但阿拉伯人跟德國人卻非常友善,更時常以微薄的酬勞替德國人捉拿逃跑的戰俘,但卻拒絕為高薪向盟軍提供同樣的服務──不過他們還是照樣襲擊意大利人。南非白人戰俘曾要求德軍把黑人戰俘運走,但他們得到的答覆居然是「既然黑人跟白人穿著同樣的制服一同作戰,黑人跟白人戰俘便應被關在一起」。日後英德雙方的老兵回想起這段日子,都會認同這是場騎士間的比拼,一旦有人落難,不論敵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施以援手;只是英國人時會轟炸救護站和不準戰俘飲水──在德軍方面,則是士兵和戰俘都經常無水可飲。

//波蘭士兵比德國的高很多//
是指戰技,不是指身形!
XDDDDDDDDDD
作者: 貓大王    時間: 06-11-5 05:11
最後是蘇聯。

儘管德軍已成為一支能征慣戰的勁旅,他們仍因著嚴格的軍紀,跟以往一樣只專注於作戰,而波蘭人、波羅的海人、白俄人、烏克蘭人都熱烈地歡迎德軍的解放──至少在頭幾個月是這樣的。但是,由於紅軍成功的宣傳,那些主要是文盲農民出身的蘇聯士兵莫不視入侵的德軍為吃人惡魔,必除之而後快,所以戰事一開始,紅軍便非官方地實施了不留活口的方針(這種行為後來有點奇怪地隨著戰俘的增多而減少)。於是,一、德軍士兵都是剛從學校接受洗腦的中學畢業生,早已認定東方的斯拉夫人是低等民族;二、俄境有許多猶太人;三、對共產主義的憎恨;四、在軍旅中不斷發現被虐殺後割得肢離破碎的友軍屍體,令得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執行針對猶太人、紅軍的政治委員、以至一般共產黨員及平民百姓的偏頗命令。S.S.的規模和勢力日益壯大也是原因之一:既然長官們奈何不了S.S.的事,陸軍士兵們便樂得有樣學樣,仿傚他們的同伴的「減壓方法」。這些行為令很多俄國人在家園被毀親人被殺的悲痛中加入軍隊或游擊隊,而愈演愈烈的游擊活動的又令身處陌生荒野的德軍士兵愈加恐懼……很快地,無可理喻的仇恨主宰了這塊草原上的行為。
例如,一位曾擊落過30多架德國飛機的一位蘇聯飛行員(以盟軍的標準來說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經常吹噓他的一次經歷:他將一架德國飛機嚴重擊傷後,德國飛行員以機腹著陸,然後急忙躲避蘇聯飛機的機槍掃射。然而,蘇聯人也駕駛戰機降落下來,把這個德國人掐死了,然後再若無其事地起飛返航。
在德國方面,很多時長官明明偷偷地(請細味)下令把拘捕了的俄國人或猶太人釋放,但下級軍官或士兵仍是把「囚犯」統統殺掉。當這些人被上級送到軍事法庭去時,他們會辯稱,他們的行為跟命令無關,他們殺的都是些本無生存權利的下等人;每一次,被高度政治化的軍事法庭都認為士兵的申辯很有道理而釋放之,再警告他們的上級「要對部下公平」。這些士兵後來多數都戰死了──多數都是為了希特勒的胡鬧而無謂地犧牲;許多「不公平的長官」為了救他們而跟元首起衝突,有更多的長官跟他們一樣無謂地犧牲了。有少數長官生存下來,卻為了部下所犯的罪而入獄。

這樣的仇恨並沒有在柏林的廢墟中消散。單在柏林一地,便有愈十一萬婦女被強姦(是人數,不是次數)。當蘇聯在50年代同意釋放德國戰俘時,**據說**還活著並且精神健全的,不及原來的五分之一。

從這些一鱗半爪,我們已可以看見納粹的種族意識毒素曾在俄羅斯大地上把毒性完全地發揮出來。即使有有人居然認為種族意識不是可怕罪行的主因,我們還是得承認,它為野蠻暴行提供了源源不絕的能量。

1.我希望這篇文章會讓人覺得「比較中肯」。
2.聊聊而已,我不大相信我們會從中學會甚麼。
3.還是那句:我說的是一般的情形。不過有錯的話還是請指正。
作者: 貓大王    時間: 06-11-5 05:21
標題: 這是現在新寫的
到底哪些人是雅利安人,希特勒和納粹從沒有清楚而一致的界定。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講的雅利安人不等同於歷史上的雅利安人。而即使希特勒本人真的對種族極之認真,他也曾對哪些人是雅利安人發表過不一致的觀點。例如他曾表示西北歐人(英法德荷比等等)都是雅利安人,但他在接見祖籍法國清教徙移民的空戰英雄格蘭德時對他說:「為甚麼你不是純種的雅利安人呢?」
更有證據顯示希特勒的手下視種族政策為獲利的工具多於真摰的意識形態信仰,例如在處理米爾希元帥的身世醜聞時,戈林便曾對告密者說:「我會決定誰是猶太人,而誰不是!」

扯遠了,對不起。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