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T75K1 半自動手槍
[列印本頁]
作者:
勛老大
時間:
06-2-17 17:13
標題:
T75K1 半自動手槍
聯勤
T75K1
半自動手槍
[RIGHT] [/RIGHT]
T75K1
精緻型半自動手槍
T75
發展至今近
13
年,聯勤對於
T75
半自動手槍性能提昇精進未曾停歇,這其中還有兩款重大改良:
T84
全自動手槍與
T75K1
精緻型半自動手槍。
此次展示
T75K1
為最新版本
,
扳機護弓已是第三次修正(改為
M9
設計),在結構強度上比前兩次更佳,更合乎握持人體工學;
T75KI
手槍握把前端的手指握槽,已由三指改為只剩一個,此設計不僅有增加握持之效用,且能顧及通用握持之舒適性,比三指式更優異。原本對聯勤提出設計建議中含及這兩項,不料聯勤早已作出改進。
T75K1
半截式滑套以”前半部側面削薄”和”後端切挖凹槽”增加強度,針對此半截式滑套的疑慮,聯勤提出已有三把
T75K1
各試射過兩萬發,皆未發生過美軍
M9
滑套爆裂問題(美軍
M9
發生問題約在
5,000
發耐久射擊後);加上參訪當日正例行進行
T75
耐久射擊測試,觀察分析其品管測試嚴謹態度與持續性,今日聯勤產製小口徑武器,其可靠性是值得相當信賴的。
一般緊緻型手槍設計,會採短槍管和縮減子彈量來減少重量體積,筆者也贊同聯勤對
T75K1
仍維持
15
發彈匣作法,此舉不僅能與標準型
T75
互換彈匣,且能維持槍戰中火力持續。對於
T75K1
手槍
15
發彈匣以手裝
10
發後就十分吃力的傳聞,向聯勤工程師提起,在旁的新聞官立即說:「當場試最準!」,並請聯勤士兵領出
15
發子彈,請筆者親自試裝,試裝結果並未發生上述不易裝填現象,且
15
發裝入後還可壓下約略半顆子彈的彈性空間,以實測方式澄清誤解。
由於此次參訪並非鎖定單一槍型,故無法做針對
T75K1
進行多項射擊測試:十分鐘
300
發持續無故障射擊測試、
25
公尺遠距精度射擊測試、複動式扳機精度射擊測試(因略感
T75K1
扣壓力過高)、泥沙海水浸泡後測試、兩發快射式精度射擊測試。
現場提供每次
5
發彈數的
15
公尺體驗性射擊,因可射擊彈數不多,且推測此次兩把
T75K1
靶槍應為平日作為耐久射擊受測用,其精準性應不會如同新槍準確,或射擊前經過再調校,加上第一次使用
T75K1
,
故無法事前掌握該槍射擊特性;由於筆者的手槍射擊方式皆採單手持槍,而非雙手持槍的二分法或偉佛式,如此一來正好也可以無預告方式測試
T75K1
射擊精度。
兩次
5
發右手與左手單手射擊體驗,
T75K1
皆可維持靶心至
8
分圓圈內範圍內,不會左右散射情形。第二天
T75K1
分組射擊比賽中兩次
5
發射擊,右手單手射擊
96
分/偉佛式持槍射擊
98
分;聯勤副總司令王詣典中將,其
T75K1
射擊竟達
99
近滿分成績。相較筆者在美國射擊
GLOCK 19
與
P228
經驗,
T75K1
精準度並不差,不過其槍口上揚程度略為高,短時間要回復瞄準其時間較長,此項缺失,聯勤應該可以再做些許修改。
聯勤所投入的持續研發精神,已讓
T75K1
不再是完全模仿
M92
。現階段聯勤發展,必須避免前幾款槍械例子,可試行對
T75K1
做整體外型改良(主以全覆式滑套為重點),否則會因外型雷同因素,又造成仿傚誤解。
[RIGHT] [/RIGHT]
88
年航太展中
T75K1
半自動手槍(加裝雷射指標器)
請注意其護弓造型與握把,後期將會再修改
作者:
勛老大
時間:
06-2-17 17:14
標題:
回覆: T75K1 半自動手槍
補充:
T75K1
減音型手槍
第二天試射
T75K1
減音型手槍,使用聯勤次音速中鉛心軟彈頭子彈,前兩發先以雙手持衝鋒槍姿勢射擊,感覺操控性良好,緊接以單手方式射擊後面
3
發,
T75K1
減音型手槍雖有大型減音器,但以單手持槍射擊並不感到吃力,不過這款減音器還有兩項必須改進之處(在此保留)。
加裝減音器之最新款
T75K1
(槍管已更換)
加裝減音器
T75K1
&
T75
作者:
勛老大
時間:
06-2-17 17:15
標題:
回覆: T75K1 半自動手槍
來源:
http://www.geocities.com/Pentagon/Camp/3592/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