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列印本頁]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5-12-31 21:47
標題: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真田信繁
真田 信繁さなだ のぶしげSanada Nobushige
??月??日-1567年六月三日)

  
本名「信繁」,關原合戰後隱居九度山,受豐臣家之招而入大阪城。在冬之陣時,築城於大阪城的弱點三之丸南側,大敗德川軍;大阪夏之陣時,也曾經奮勇殺到德川本陣,讓敵方的島津氏不禁讚曰:「真田乃日本第一之兵也」。

  別名
真田幸村,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真田昌幸之次男,真田昌幸、片倉守信之父。少年時被送往上杉景勝和豐臣秀吉家做人質,於14歲出仕,被豐臣任命爲從五位左衛門佐。

  關原之戰中與父脫離德川方轉投石田三成的西軍,協助其父於上田城拖住德川秀忠的部隊。關原之戰後與其父一同被流放高野山,居於高野山麓的九度山。

  慶長十九年(1614)年10月,他在大阪城豐臣家的召喚下,逃出九度山進入大阪城。並受托於大阪城外構築防禦工事真田丸,並於該年十一月的大阪冬之戰中於此大敗德川家康的軍隊,聲名大盛。但澱殿和秀賴等豐臣方領導人受讒言影響,不接受幸村等的正確意見。

  終於導致在次年的大阪夏之戰之中,豐臣方徹底失敗,真田幸村亦死於是役。但在此陣中,真田依然靠少量兵力贏取了數次勝利,爲自己贏得了『戰國第一強兵』的美名。


日本第一兵!
   

轉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C%...B9%B8%E6%9D%91

http://www.gamecity.com.tw/products/products/ee/new/taikou5/sub_chara01.htm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5-12-31 22:07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
  昌幸二子,原名真田信繁。年幼時曾在上杉家與豐臣家做過人質。天正十四年(1586),在大阪元服後出仕。以後隨父親參加了小田原之戰、朝鮮之戰、會津合戰、第二次上田合戰。戰後與父親一起被流放至九度山。

  在九度山的幽閉生活中,幸村派屬下各處打探消息,當秀賴發出大阪保衛號召後,幸村成功的從九度山脫出,率屬下十勇士趕赴大阪城。欣喜的秀賴立賞其黃金三百枚、銀三十貫。

  當時,進攻的德川方兵力超過三十萬,大阪的豐臣方大約十二萬,因此主要的戰略是守城。真田幸村根據大阪城弱點,在城南茶臼山上修建了真田丸以火槍隊配 合守成。並從大阪城的三光神社到真田丸挖設地道以相互聯絡。在這種嚴密的防守下,德川軍未能占得一點便宜。於是,家康提議講和,膽小的澱姬不顧幸村的反對 答應了。

  大阪夏之戰結束。和談期間,家康出動了數萬人,一天之內填平了大阪城的護城河,還破壞了二之丸、三之丸的城牆。

   第二年夏天,家康輕易的撕毀和約,動員了六十余州的所有大名,發動了大阪夏之戰。此時的大阪城已成了裸城,只有出城決戰了。此時幸村主張集中兵力與敵人決戰,而秀賴奶媽的兒子大野治長(大阪軍方總指揮)錯誤的主張分兵禦敵。

  結果是出征奈良的後藤又兵衛隊二千八百人在道明寺與十倍與己的敵軍奮戰,最終全部 陣亡,取道若江、八尾的木村成重隊在使敵人付出折兵三倍於己的代價下壯烈戰死。

   最慘烈的一戰發生在次日,在四天王寺附近,幸村率領著身著赤甲的近衛部隊,以強悍的正攻法對數倍於己的德川軍展開突擊。戰前幸村等一再請求秀賴出來鼓舞 軍心,但卻被澱姬阻攔。在這種情況下,幸村等人是抱著一種必死的信念決戰的。幸村的影武者的戰術在此戰中將德川軍搞的暈頭轉向,幸村本人直殺到家康的主營 前,令家康落荒而逃,但由於沒有後援,這位戰後被家康稱為『第一強兵』的勇將最終還是戰死!

日本第一兵!

轉載
http://www.gamerhome.net/main/jingtai/120/67500.htm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5-12-31 22:18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
  家康一身紅色盔甲使用六文錢圖案的旗幟。護衛兵是人們所期待的真田十勇士。

  
在父親昌幸與德川軍對立之時,就以少勝多德強數倍於自己的大軍擊退,獲得了極大的勇名。在關原決戰之時,兄長信之於父親站在對立的陣營。
  
  而作爲西軍一員的父親成功的在上田城阻止了德川秀忠德3萬8千大軍趕 赴戰場。西軍戰敗後被流放到九度山。經過了14年的漫長歲月後,應豐臣秀賴的邀請進入大阪城。

  在大阪冬之陣中成功的修築了"真田丸"顯示出他智勇雙全的卓 越才能。並且拒絕了德川家康用信濃一國爲條件的拉攏。
  
  在大阪夏之陣的茶臼山之戰中採用了必死的感到恐懼。幸村也因此被稱爲『日本第一之強兵』。



另一種版本

   當父親昌幸與德川對立時,以寡敵眾擊退大軍而一舉成名。關原合戰時,與兄長信之對壘,跟隨了父親和西軍,成功的在上田城拌住德川秀忠的大軍,後來西軍戰 敗,幸村雖然被流放到九度山,但志氣未減,蟄伏14年後應豐臣秀賴之邀進入大阪城。
  
  在冬之陣中佈「真田丸」,發揮智略和武勇大敗來犯的大軍,並且嚴拒家康企圖用信濃一國來拉攏的誘惑,而在夏之陣,更於茶臼山之戰時三度殺到家康眼前,嚇得家康丟棄帥旗而逃。

日本第一兵

轉載
http://games.sina.com.cn/newgames/2004/02/021314054.shtml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5-12-31 22:29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真田幸村,誕生於永祿10年(1567年),原名真田信繁,昌幸的第二個兒子,年幼時曾在上杉家與豐臣家做人質。天正14年(1586年),在大阪出仕。

  以後他隨昌幸參加了第一次上田合戰、小田原之戰、朝鮮之戰、會津合戰、第二次上田合戰、關原之戰後,與昌幸一起被流放至九度山。

  慶長16年,昌幸病逝,三年後,幸村聞悉德川對豐臣宣戰,立刻與其子大助逃出九度山,進入大阪。

  這一天是慶長19年10月9日,羿年的5月7日,幸村戰死,在這短短的七個月的時間裏,幸村如一個耀眼的將星籠罩在大阪城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軍事奇跡!

  未入大阪之前,幸村並沒有多少戰陣經驗,以前經歷的幾場戰役都是憑借其父的奇謀妙計完成的,但他作爲執行者,顯示了極好的帶兵藝術,第一次上田城之戰 時,當大久保勉強抵擋住昌幸的猛攻時,幸村的兩百騎兵從正面發起了突擊,一般而言,兩百人的部隊的突擊,很難對八千人的部隊産生什麽影響,更何況這種突擊 是在敵人的正面展開的,但幸村卻成功的讓三河軍團陷入了混亂,這也許是連昌幸都沒有想到的意外之喜吧!此戰中,幸村還親自斬殺德川數名大將,真是勇猛無匹 阿!

  進入大阪之後,幸村作爲當時大阪浪人中名氣最大的一個,不可避免的擔當起大阪方面軍的統帥(雖然名義上並不是),習慣了在昌幸的戰略下進行作戰的,他 此時要考慮戰略層次不可以不說是對他的一個挑戰,但他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雖然京都作戰計劃被澱姬否決,但他以真田家特有的守城天賦在大阪城外建造了真田 丸,成功的遏制了德川軍的進攻,逼得家康強攻不成只得利用內應在真田丸中放火,12月4日深夜,內應武將南條成功的放了火,造成真田軍的混亂。
  
  然而,僅僅幾分鐘後,幸村就帶領恢複過來的真田軍順勢對蜂擁過來的德川軍進行密集火力的狙擊,結果德川軍不得不丟下大量的屍體撤退了,如果說建造真田 丸很好的體現了幸村的戰略眼光的話,那麽在混亂中很快的恢複並反客爲主克敵制勝更說明了真田部隊的良好訓練和軍事素養,大阪冬之陣讓家康清楚的認識到了幸 村的守城能力和大阪城的難攻不落,不得已之下開始了所謂的"和談" 。

  於是一夜之間被德川軍隊填平的大坂城外的護城河以及被拆毀的真田丸宣告著大阪城成了一座無設防的裸城。從這一刻起,大概幸村也已經有了死的覺悟了吧!

  1615年五月,大阪夏之陣開始,5月6日淩晨4時,後藤又兵衛到達道明寺,但後續的真田幸村的3000人與毛利勝永的3000人以及明石、大谷等的 9600人由於大霧的影響都沒有準時到達。後藤以2800人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發動突擊,激戰之後終於全軍覆沒,中午時分,真田和毛利趕到,並立刻分別與 伊達、本多軍捉對厮殺。

  幸村面對同樣生於1567年的伊達政宗的伊勢鐵騎,再次顯示了他的臨陣戰術變化。由於對方是使用火器的騎兵,擁有良好的機動力和遠程攻擊,幸村先命令 全軍臥倒,待對方一陣炮彈過後,立刻開始突擊,(第一次接觸就看出敵人兵種的弱點,幸村不可不說是一個天才)於是伊達軍賴以自豪的鐵騎部隊就這樣被真田軍 輕易的擊潰了。若不是下午傳來出征京都的木村,長宗我部方面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大阪軍被迫撤退的話,也許幸村還會取得更大的戰果!!

  次日,真田幸村本打算請得秀賴出戰,以此來分化震懾德川軍中的原豐臣勢力,然而在澱姬的阻撓下,不得不抱著必死的信念,在五萬對十五萬這樣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幸村用出其不意的影舞者戰術看到了一絲希望,可惜的是德川的旗杆不夠結實!

  仔細看真田幸村在大阪指揮的這些戰役,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天才的戰術指揮家和奇計壘出的軍師,不過他的命運就好像楊威利,即使戰術層面上再成功也無法挽救戰略層面上的失敗....

日本第一兵

轉載
http://www.gamerhome.net/main/jingtai/120/39145.htm

作者: 天下創世    時間: 06-1-1 20:26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打一些個人感想吧 資料蒐集的很多 不錯~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2 22:07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感想喔~"~我也想阿 鍵盤壞了耶 現在只能用 螢幕小鍵盤打= =累

不過買新鍵盤後我一定會附上感言的!!相信我

我的另一個作品有感想  前田慶次 可以去看看喔

話說 我還沒趕完這篇的說 資料還在找 會一直貼就對了

而且我找的都是簡體字還有很多我有改過 麻煩 不過我不怕 因為我愛戰國
作者: 俠●蜀道行○刀    時間: 06-1-2 22:35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我是從戰國才知道他的~"~,因為他的主題曲,他算悲劇英雄吧...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5 20:53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关原决战之后,虽然家康乘机把秀赖的领地减少,但是随着自己不断的衰老,而秀赖则一点一点长大成人,家康不能不为死后自己的家业担心。于是,家康便下定决 心,必须在自己有生之年将秀赖这个大患除去,便再一次的挑衅。这次的矛头直指渐渐长大成人的秀赖,在随意列举了一些罪状以后,于 1614年再度发动了战争。在关原之战中,由于很多西军阵营的大名失去领地,还有很多武士失去主家。所以当大坂发出通告招募保卫大坂城的士兵后,很快就有 从全国各地而来的十万浪人前来报名,并且在秀赖的邀请下真田幸村,长宗我部盛亲等天下闻名的武将也进入了大坂城。而此时的家康已经动员了三十万大军。幸村 进入大坂城后受到极大欢迎,丰臣秀赖亲自赐金200枚,银30贯,配6000兵。幸村主张先占领京都,以迎击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但由于秀赖母亲淀夫人的 反对而没有实行。但幸村还是决定在城外于德川一战,他在城南的突出位置上成功的修建了真田丸,以5000人对抗德川30万大军。可德川围而不攻,不断派间 谍在城内破坏,想使大坂不战自乱。对此,幸村派少数步枪手摸到真田丸和敌阵之间一座叫“斋山”的小丘上,对另一边山下的敌人射击。当敌人冲上山时,真田队 已退回真田丸,这种游击战术令家康很头疼。于是德川派忍者混入真田丸,成功的制造了混乱,不料幸村在一瞬间便使部队从混乱中恢复,在夜里大败进行偷袭家 康。之后感到幸村的棘手后的家康,用大炮威胁城内要求和谈,淀夫人下令和德川和解,并拆除了大坂城外的五到城墙至此大坂冬之战结束。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5 20:54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關原決戰之後,雖然家康乘機把秀賴的領地減少,但是隨著自己不斷的衰老,而秀賴則一點一點長大成人,家康不能不爲死後自己的家業擔心。

  於是,家康便下定決心,必須在自己有生之年將秀賴這個大患除去,便再一次的挑釁。這次的矛頭直指漸漸長大成人的秀賴,在隨意列舉了一些罪狀以後,於1614年再度發動了戰爭。在關原之戰中,由於很多西軍陣營的大名失去領地,還有很多武士失去主家。

  所以當大阪發出通告招募保衛大阪城的士兵後,很快就有從全國各地而來的十萬浪人前來報名,並且在秀賴的邀請下真田幸村,長宗我部盛親等天下聞名的武將也進入了大阪城。

  而此時的家康已經動員了三十萬大軍。幸村進入大阪城後受到極大歡迎,豐臣秀賴親自賜金200枚,銀30貫,配6000兵。

  幸村主張先占領京都,以迎擊遠道而來的疲憊之師,但由於秀賴母親澱夫人的 反對而沒有實行。

  但幸村還是決定在城外於德川一戰,他在城南的突出位置上成功的修建了真田丸,以5000人對抗德川30萬大軍。可德川圍而不攻,不斷派間諜在城內破壞,想使大阪不戰自亂。

  對此,幸村派少數步槍手摸到真田丸和敵陣之間一座叫''齋山''的小丘上,對另一邊山下的敵人射擊。

  當敵人沖上山時,真田隊已退回真田丸,這種遊擊戰術令家康很頭疼。於是德川派忍者混入真田丸,成功的制造了混亂,不料幸村在一瞬間便使部隊從混亂中恢複, 在夜裏大敗進行偷襲家康。

  之後感到幸村的棘手後的家康,用大炮威脅城內要求和談,澱夫人下令和德川和解,並拆除了大阪城外的五到城牆至此大阪冬之戰結束。

  第二年五月,家康背信棄義再度進攻,大坂夏之戰拉開戰幕。戰前,德川分兵兩路分別從京都和奈良向大坂進軍。
  
  對此,大 坂方的猛將後藤又兵主張遠途迎擊,先破奈良之敵,再乘勝敗京都之敵,幸村則主張在大坂附近與疲憊之師合戰,一戰而奪之。而名義上的總指揮大野治長確不但要迎擊,還要分兵迎擊,而澱君也批準此方案,後藤和真田爲之啞然。

  這種戰法對於本來就兵力匮乏的大坂方來講無異於自殺。於是京都方面由木村重成,長宗我部盛 親率領,奈良方面由後藤又兵衛,真田幸村,毛利勝永率領分別迎敵。

    由於大霧彌漫,各隊都延遲出發,只有後藤隊冒大霧前進,率先到達集合地點,在沒有等到其 他部隊的情況下後藤決定繼續前進。率領2800人的後藤隊在小松山與敵軍遭遇,後藤一鼓作氣奪下小松山,這時霧氣散去,德川的大軍就在對面的山頂上。

  後藤再次單獨沖擊德川軍,結果在對方步槍的齊射下全軍覆滅。這時真田軍殺到,另一邊的毛利隊也趕到,於是毛利對本多,真田對伊達撕殺起來。伊達正宗引以爲豪的騎馬步槍隊很快被幸村掌握弱點而成功突破,真田隊切入敵隊,直沖敵本陣而去。

  就在戰事正酣時,大阪城傳令退兵,因爲京都方面迎擊部隊已經被德川軍打敗,木村重成等將領戰死。由真田幸村墊後大阪方開始撤退,面對畏懼幸村而不敢追擊的敵軍,幸村放聲大笑:''百萬軍中也只有我是真丈''

   決戰當天,幸村請秀賴親自上陣,以便震懾敵軍鼓舞士氣,卻再度被澱夫人阻止。開戰後幸村率領全套赤甲裝束的騎兵直衝德川軍,不久四倍於其的松平忠直軍敗走,接著被突破的部隊越來越多,真田隊直衝德川本陣而去,德川本陣開始混亂。

   突然旁邊幸村單槍匹馬衝了過來,就在這時本陣的火炮隊一起開槍狙擊,幸村被流彈所中。家康長出了一口氣,突然,另一邊又出現了幸村,還是單槍匹馬衝了過來。德川軍徹底陷入了混亂,這時,真正的幸村帶領騎兵隊殺了過來。

  德川的本陣開始逃跑,這是德川自武田信玄以來吃的唯一敗仗,幾乎使家康切腹。逃跑中家康的帥旗折斷了,使幸村失去了目標,最終,由於體力不支,幸村被鐵炮打中,戰死沙場。由於幸村做戰勇猛幾乎以少勝多創造奇蹟,因此被後世譽爲『日本一之強兵』。

  戰鬥結束以後,孤立無援大阪迅速落城,秀賴及他的母親澱夫人被燒死在一個倉庫內。豐臣家在日本歷史上經過一個短暫的輝煌以後,就這樣迅速的消亡了。自此戰國時代的最後一仗以家康的勝利而告終。

日本第一兵

轉載
http://games.sina.com.cn/newgames/2004/02/021314077.shtml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5 21:53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松井田城之戰——幸村初陣記略

   
  猛將也好,軍神也好,都是在血與火的阿鼻地獄中磨練出來的,智勇兼備的真田 幸村也不例外。普通武將的初陣都在元服前後,幸村因爲背負著身爲人質的淒慘命 運,天正十八年(1590)作爲初陣隨父出征小田原時已經23歲了,雖然史料中對此次戰鬥中幸村的表現沒有明確記述。


1.關於幸村的由自及元服

2.幸村初陣的檢討

3.此後的幸村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5 22:06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關於幸村的由自及元服

     
  歷史上的真田幸村本名真田信繁,遺留文書證明這名字一直被使用到其晚年,並沒有任何正式的文獻記載幸村這個名字,幸村不過是江戶時代軍記物語和通俗讀物及講談中出現的造名而已,也可以當作江戶百姓對信繁的愛稱吧。  [LEFT]  
  據記載幸村的生日及出生地爲永祿十年生於甲府,但出生日月一概無法確認,與之相對的是,早一年出生的兄長真田信幸(即後來的上田藩祖)的生日則被記載的十分詳盡。

  (《大峰院殿禦事迹稿》《新編信濃史料叢書第十六卷》)幸村的父親是我們熟知的稀代謀將『表裏比興者』真田昌幸,這個階段還是武田信玄的近席眾。 正好在永祿十年幸村誕生時拜信玄之命繼承了甲斐名族武藤氏的家業,昌幸從此脫離近席衆以家督身份晉升爲武田的侍大將。
[/LEFT]
         [LEFT]
  幸村的生母與信幸同樣是『山之手殿』,關於山之手的出自,各家歷來說法不一,疑點也很多。據寺島隆史的考證,是作爲京都公家正親町家的養女嫁到真田家的,所以又被稱爲『京之禦前』,這種說法目前被大多數人認同。(《真田幸村的詳細》)
[/LEFT]
         [LEFT]
  幸村幼名弁丸,後改爲源次郎。關於幸村元服的具體年月還不清楚,不過根據天正十三年(1585)八月,昌幸因與德川家康交戰而向上杉景勝提出的求援書 狀中 『拙次男弁丸,晉上禦被官』(《景勝一代略記》)的內容來看,至少在這個時候幸村還在使用弁丸這個幼名,說明元服應在此之後。

  此時幸村已經十九歲了,按當 時通例,應該已過元服年齡,之所以遲遲沒有舉行儀式的原因,大概在於在幸村十六歲的天正十年,主家武田勝賴遭織田、德川兩家聯合軍所滅,當時作爲人質滯留 於新府城的昌幸妻小逃離新府,九死一生中返回上田城。

  此後,由於昌幸一族受武田氏滅門的影響逡巡於政局的去就,始終無暇舉行元服儀式的緣故吧。

關於幸村的由自及元服 完
[/LEFT]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8 20:22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幸村初陣的檢討 上篇

         
  文獻方面關於幸村的正式傳記應爲《佐衛門佐君傳記稿》(《新編信濃史料從書第十八卷》)。

    
這本文書是由江戶後期松代藩真田家所編纂的家傳的一部,內容是藩祖信幸之弟的通傳,做爲史料的信憑性應該很高。
    

  據此文書記載:幸村元和六年(
1615) 五月七日於大坂夏之陣中突擊德川家康本陣時壯烈戰死,時年四十九歲。
  
  前面提到的生年也是根據此記載逆推而來的。奇怪的是,作爲真田家菩提所的松代長國寺文書記載幸村享年四十六歲,如按此逆推,生年當為永祿十三年。幸村的墳墓和戒名院號也不盡相同,所以已經很難正確推斷其生死的確切結論了。

  可是這本松代藩的正傳並沒有記載幸村初陣的任何記錄,因此歷來研究幸村的文章也很少提及 與初陣相關的內容。所以不得不重新檢討一下幸村的軍事歷程,從中得到相關訊息。

  首先最可能成爲初陣的一次是天正十三年八月的第一次上田城攻防戰。真田昌幸 於武田家沒落後一度臣從於德川,此間與藐視上野沼田領地的北條氏相對立。
  
  德川與北條的同盟成立之後,昌幸審讀關東的政治局勢有變,所以脫離德川與上杉景勝 結盟,因此誘發了這次合戰。

  當時的政局錯綜複雜,先此一年由於本能寺之變信長身死導致中央政權的歸屬紛爭仍在繼續,西面發生了豐臣與德川逐鹿而展開的小牧 長久手合戰,關東地方則有與豐臣聯手的上杉與德川勢力角逐信濃主導權的上田之戰。

  這個時期,真田昌幸早以從家臣身份獨立脫化爲大名,管代本領上田領和上野國吾妻領及沼田 領。天正十一年四月開始著手於上田築城,將根據地從戶石城轉入上田盆地一帶。

  天正十三年,普請基本完工,對小鼎郡的統一工作也已經結束,昌幸乘此余威開始 對信濃佐久郡諸城展開攻勢,與家康的對立衝突表面化了。

  爲了能有堅實的後盾,昌幸在於德川明確對立關係的同時,與長久以來在川中島地方相互藐視的上杉景勝 和睦並結成盟約,上文所述的將“次男弁丸”交與景勝作爲人質的書信正是此時寫成的。

  此時幸村十九歲(一說十六歲
,被送往景勝支配川中島的軍事據點海津城 (松代町),因爲年少,所以有家老矢澤綱賴的長子賴幸作爲近侍同心衆陪同前往。同心衆的規模根據記載爲騎馬武者5人以及從東松本鄉調撥的足輕十二名。(《矢澤文書》)

  家康接到小諸城主大久保忠世奏報,得知昌幸離反的消息,遂於七月十九日離開濱松進駐駿 府,先行爲征討真田氏進
  
  準備八月二十日,命以松本城主小笠原信嶺爲首的信濃諸將出陣,命以鳥居元忠爲首的譜代家臣進兵上田。

  據說德川進攻軍勢合計超過 七千人,上田方的真田守勢則不足兩千。昌幸立即向上杉景勝要求給予援助,景勝派遣海津城代須田滿親率兵至真田坪曲尾地方(真田町)給予救援。
  
  此時,有資料 明確顯示作爲幸村近侍的矢澤賴幸也曾隨軍出征(《矢澤文書》),但關於幸村自己是否也參與其中卻並無任何記載。

  一般來說,因爲尚未舉行元服儀式,按理不會參與戰陣。從後來的軍記類史料來看,關於此次 合戰的記述中只有昌幸的嫡男信幸的相關記錄,次男弁丸(幸村)則只字未提。
  
  還有,很多相關文獻提到,此次戰役之後,弁丸作爲秀吉的小姓被送至大阪,景勝對 此曾表示強烈不滿,並以文書的形式訴諸秀吉本人,後被秀吉說服。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8 20:48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幸村初陣的檢討 下篇

[LEFT]  第一次上田合戰以德川方大敗告終,此後,由於秀吉的居中調停,昌幸成爲家康的與力大名,嫡男信幸則(實際有人質性質)出仕於家康。
[/LEFT]
        
[LEFT]  至於弁丸,在史料中自出仕大阪後幾乎音信皆無,直到天正十八年七月秀吉圍攻小田原之戰時才有了“源次郎信繁”的相關記述。

  因此,幸村的元服應判斷爲在大阪期間於秀吉的掌控下進行的。天正十五年三月,昌幸初次上洛接見秀吉。因爲有景勝作爲堅實的後援,此時的真田氏終於確立了豐臣氏大名的立場。

  信繁(幸村)也仕於秀吉,所以在家康處效命的也僅余嫡男信幸了。此後,昌幸本人在京中時間較長,間或曾處理與北條氏的沼田領歸屬紛爭。

  天正十七年春,秀吉的沼田裁定結果終於頒布,從七月起,利根川以東領地歸屬北條氏,昌幸則轉封信濃伊那郡箕輪領地。

  利根川以西劃歸真田氏,名胡桃城則作爲真田氏墳墓所在地一並劃歸。本來事情至此應該終結 了,但十一月三日,沼田城代豬俣邦憲突然發難,奪取了名胡桃城,根本無視秀吉的裁定。

  事件的直接結果就是導致了秀吉對關東用兵。同年三月,北條氏政接到秀 吉的宣戰布告,同時,作爲實質上的動員令,諸大名也接到了同樣的文書,秀吉自己引兵於翌年三月到達小田原,開始了小田原之役。

  根據同年二月二日前田利家給伊達政宗的書信(《伊達政宗文書》)記載,家康作爲東海道側 的先鋒出陣,自己(利家)也會於十日遣先衆與真田、上杉勢合流從上州口發動攻擊。

  實際上,真田軍在三月十二日在輕井澤與前田、上杉合流,此後即駐陣碓冰 嶺,開始攻擊由大道寺政繁據守的松井田城。

  此時幸村二十四歲(一說二十一歲),經秀吉允許歸參於昌幸麾下。寄身家康的信幸也在此時回歸上田城助陣,至此父 子三人終於再次重逢並一同上陣。松井田城是北條方的堅城之一,攻打此城可說是很費了一番周折。

  四月二十日昌幸給淺野長政及石田三成的信中方提到松井田 城終於被攻下,已耗時四十日左右(《真田家文書》)。在書信中,昌幸特地誇獎了嫡男信幸在此次戰鬥中的英勇表現。

  關於此次戰役的具體經過大致是這樣的。從聯合軍駐兵上信國境的要沖碓冰嶺之前,北條軍就 加大了對此的防衛力度,並且在大軍難以靈活行動的嶺道險路施以先制攻擊,準備力挫兩萬五千聯合軍的銳氣。

  大道寺政繁是北條氏麾下悍將,並不是可以輕易取勝 的無名之輩,他命與良與左衛門率兵八百駐紮於碓冰嶺的險要之處磐根石,靜待真田軍的到來。

  十五日,真田信幸先遣斥候偵察松井田及碓冰嶺,正巧遭遇預先埋伏 的與良部隊,經過一番激戰,信幸家臣吉田政助率領的物見小隊和與良隊展開肉搏,此間富永主水用鐵炮狙擊與良成功,與良勢被擊退。

  此後,真田軍在磐根石再次 遭遇大道寺軍,在亂戰中,信繁(幸村)率少數手勢突入大道寺軍,給敵方造成混亂,大軍乘勢突破碓冰嶺防線直接攻至松井田城下。

  由於受到北條勢的頑強抵抗, 攻城戰遇到了極大困難。秀吉於三月二十九日只用了一天時間便攻陷了箱根山中城,越過箱根之險的他很不滿意聯合軍對松井田攻略的延誤,指示聯合軍建造付城 (對城堡攻擊用的臨時城砦)強化攻擊以對付北條的防衛。

  受到督促的真田軍於四月七日占領了根古屋,並於周邊地帶放火以削弱城中守軍的銳氣。四月十日,更截 斷了城中水源進入兵糧攻勢,同時組織別動隊對國峰城等周邊諸城砦發起大舉進攻。在支城相繼陷落的情況下,大道寺政繁不得已於二十日開城投降。

  值得注意的是,與信幸相對的,雖然幸村此次出陣是事實,但關於他在此次戰鬥中的具體表現 則基本不見於相關史料。

  在同年八月十日幸村給安中平三的親筆判物中明確的提到安中在戰役中表現英勇,所以賜其名字以彰其功。並許諾如果自己能夠獲得知行地 的話會將其中一部分作爲恩賞(《左衛門佐君傳記稿》)。

  安中平三到底爲何人尚不得而知,不過根據書信可以推定他是松井田城攻略中隸屬真田勢的一名上野吾妻 領武士。攻落松井田的得勝之師乘勢進圍群馬郡箕輪城,十日後城落。

  在四月二十九日秀吉給昌幸的書信中要求其對箕輪地方加以賞罰,在沒收武器、彈藥、兵糧後 遷居民還鄉居住,並命昌幸嚴厲杜絕對女人和孩子的人身買賣雲雲(《真田家文書》)。

  此後,在圍困小田原的同時,昌幸等統屬的北陸聯軍進一步實施對武藏及北 關東諸城的攻略,六月十四日武藏缽形城陷落,並包圍最後殘存的北條氏照居城——八王子城。本城小田原於同年七月六日開城降伏,八王子城隨後被攻落。

  小田原之役後,家康接管北條舊領,真田氏則正式受封沼田領。信幸作爲獨立新領主接管沼 田,昌幸安堵本領上田。

  雖然在此時幸村並未獲得領地的封賞,但可以確認的是他回到了父親昌幸身邊。此後幸村的具體經曆史無記載,但從前面提到的給安中平三 的判物來判斷,幸村似曾一度代理昌幸處理並經營上野吾妻領的事務。


幸村初陣的檢討 完


   [/LEFT]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8 21:07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此後的幸村

[LEFT]  幸村在二十四歲(二十一歲)完成初陣,在當時習慣來說相當晚,當然是由於作爲人質展轉於上杉、豐臣家所造成的。

  回歸昌幸身邊後一直輔佐父親的領國經營,昌幸也絲毫沒有令其自立的形跡。但昌幸在駐京期間與豐臣氏恩顧的大名交往頗深,並爲幸村迎娶大谷吉繼之女爲妻。

  文祿三年(
1594)十一月在秀吉的推舉下幸村榮位從五位下左衛門佐之職,遂有“豐臣信繁”之稱。

  慶長三年(
1598八月,秀吉殁,天下遂成德川氏與豐臣恩顧諸大名的對立之勢。真田父子此時隸屬於德川,作爲關原合戰的前哨戰,於慶長五年六月父子三人共同參與了攻打上杉景勝的會津之役。

  七月二十一日,石田三成遣秘使贲書至軍中,昌幸、幸村父子遂倒戈以事西軍,留在家康陣營的只有嫡男信幸。

[/LEFT]
        [LEFT]
  初陣隨父親征戰以來的幸村,在此時才顯露出非凡的軍事才能。衆所周知,九月上旬德川秀忠率大軍圍困上田時,幸村始終立於陣頭指揮進退,以寡兵將秀忠大軍戲 弄於掌股之間,造成了秀忠的關原遲參。

  但即使如此,亦未能扭轉九月十五日關原西軍大敗的定數,惜哉將才之不運。戰後真田兩父子被流配紀州高野山麓的九度 山,此後幸村
在大阪夏之陣中活躍已經是人盡皆知

此後的幸村 完

日本第一兵

轉載
http://www.sanada.net.cn/shiliao/shiliao_14.htm
[/LEFT]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8 21:19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悲劇英雄-真田幸村 上篇

[LEFT]  真田幸村,是真田昌幸次子,號稱『日本第一兵』,是日本最有名氣之武將,武田信玄還未病死前,已經身為武田家最引以為傲的騎兵隊隊員,可惜被織田家的鐵炮隊擊破,最後武田信玄病死,其兒子武田勝賴掌帥

  武田信玄被喻為最強兵法家、戰略家,行軍動如疾風,不動如山,其兒子可以說果真是『再世劉禪』,毫無突出,做事膽小,一代名世家武田家亦主要因為這個敗家子而亡,真田幸村從此被流放。

  慶長十九年(1614年),豐臣秀賴(羽柴秀吉,即豐臣秀吉之子)帶領的豐臣家決意於大阪舉兵對抗德川家康軍,被流放於附近的幸村自然成為了其麾下之一 員,因為受先前名氣的關係

  當時四十餘歲的幸村進入大阪城受到極大的歡迎,豐臣秀賴亦厚待他,配兵6000人,幸村最先主張要先攻佔京都,以迎擊德川家康的疲憊之師,但可惜無人回應,因為豐臣秀吉的關係,當時大阪城號稱『難攻不敗之城』,所以大家都覺得少兵還是守城最安全。

  但幸村還是執意要在城外與德川一戰,他先在城南地方建設真田丸,以5000士兵對抗德川家十萬大軍,而『難攻不敗之城』亦不是浪得虛名

  德川軍只圍不攻, 只是派間碟到城內作擾攘,想令大阪城不戰先亂,真田幸村用盡方法,誘導德川各小隊接近真田丸,德川方面又派忍者混入真田丸作破壞,但被幸村識破,反倒被利用,於黑夜間大破德川小隊,及後家康引大炮威脅大阪

  膽小的秀賴(名將之子多無能…)立即向家康提出和解,而德川對『難攻不敗之城』確實無計可施,於是欣然答應,大阪冬之陣正式結束。

悲劇英雄-真田幸村 上篇 完

[/LEFT]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8 21:28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悲劇英雄-真田幸村 下篇
[LEFT]
  但是,德川家康本身就不是真心想和解,和解條件十分苛刻,於是下一年戰事又再開始,名為大阪夏之陣

  大阪5萬兵力對德川軍十五萬人,德川軍兵分兩路由京都與奈良直指大阪城,豐臣家猛將後藤又兵衛主張先遠途迎擊奈良之兵,再一鼓作氣追擊京都之兵

  
而幸村則在大阪城附近與後藤又兵衛包抄京都之兵,當時『掛名』大軍總指揮大野長治同意方案,但要分兵同時迎擊,而秀賴亦同意此方案,令後藤與幸村當時極度啞然

  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京都迎擊部隊由木村重成,長宗我部盛率領,奈良方面由真田幸村,毛利勝永,後藤又兵衛出戰,因為行軍大霧,進軍速度有極大參差


  
濃霧散去後,行軍最快的後藤於小松山上與德川本隊狹路相逢,只有2800兵力的後藤結果全軍覆滅,這時幸村與毛利趕到,於是毛利勝永對本多忠勝

  
真田幸村對伊達政宗,真田幸村勇猛無 比,大破伊達最自豪的騎兵鐵炮隊,真田軍正值士氣全盛,準備直衝敵軍本陣之際,突然收到大阪城傳來撤退之命令,因為分兵造成 寡不敵眾的關係,令京都部隊長宗我部盛,與及熟讀孫子兵法十數年的木村重成戰死。全都是無能的豐臣秀賴與大野長治所害。

悲劇英雄-真田幸村 下篇 完

日本第一兵

轉載
http://realjustice.hk/devildragon/senhis.htm


[/LEFT]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8 21:52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熾熱的日本第一兵 上篇

     
  真田左衛門佐信繁是他的本名,而真田幸村是經過後人渲染後人物。他作為信濃豪族真田家的次男,在關原合戰中的上田城攻防戰成名,經過十四年的流人生活後進入大阪城。

  大阪夏之陣中將德川方總大將德川家康逼入絕境,最終力盡討死的傳奇生涯被後人寫成小說流傳至今,他也是戰國最著名的武將之一。

  信繁作為「軍配者」,在大阪夏、冬兩陣半年內的表現,使他得到和他的父親昌幸、兄長信之同樣高的評價。

  永祿十年(1567年),信繁生於甲府,他是武藤喜兵衛的次男,幼名禦弁丸,後該名源二郎。其兄源三郎,就是後來的松代藩祖真田信幸。

  父親武藤喜兵衛在信繁誕生時年僅二十一歲。他是謀將真田幸隆的三男,作為武田信玄的近習而得以繼承甲斐的名門武藤家。
  
  在信玄死後的天正三年(1575 年),繼承真田宗家的兄長信綱、昌輝戰死,喜兵衛得以繼承真田宗家,該名真田昌幸。天正十年(1582年),昌幸在武田家滅亡後運用權術,不斷更變主家。

  被世人稱為 「表裏比興之人」、「稀代的橫著者」、「生得危險的奸人」。

  但是昌幸對主家武田家報有忠勝的敬慕之情,源二郎元服後就以武田信玄的親弟弟武田典廄信繁的「信繁」為名。武田信繁是智勇雙全的武將,他在背後默默的支持著信玄。

  永祿四年(1561年),武田信繁在川中島合戰中戰死。昌幸為了表示對武田家的敬慕,故而給源二郎起名信繁,而沒有用真田家代代相傳的「幸」字。

  信繁年輕時正是真田家最為興旺的時代,父親昌幸周旋於上杉家、北條家、德川家等周邊有力大名之間,在上田築城,將上田沼田城收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內。

  天正十三年(1585年),在上田城擊退德川家的大軍,但是信繁此時正在趕往海津為上杉家人質的路上,並沒有留在上田,信繁一到上杉家就受到上杉景勝的厚遇,賜以知行一千貫。

  上田城攻防戰之後,信繁被從上杉家招回,又被送往大阪城作豐臣家的人質。信繁深得天下人豐臣秀吉的喜愛,賜以從五位左衛門佐、豐臣姓,任秀吉的近習,還把五奉行之一的大谷吉繼的女兒嫁給信繁。

  而此時信繁的兄長信幸正在德川家康處為近習,並迎娶了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勝的女兒。不同的婚姻關係決定了以後兄弟兩人的命運。

  慶長五年(1600年)七月二十一日,真田昌幸、信繁父子跟隨德川家康的上杉討伐軍先鋒著陣下野犬伏。

  正在這時,石田三成的密使前來告知真田父子西軍舉兵一事,昌幸顯得非常的激動,馬上找來了宇都宮在陣的信幸,父子三人在一起促膝密談。

  嫡男昌幸主張加入東軍,次男信繁主張加入西軍,連一向冷靜處事著稱的昌幸本人都舉棋不定,不停的來回走動。

  最終昌幸和信繁父子從屬西軍,信幸從屬東軍,信幸馬上返回宇都宮德川秀忠軍中,昌幸和信繁父子則通過赤城山麓回上田城準備籠城。

  德川秀忠率三萬大軍沿中山 道一路西上,準備和經東海道西上的德川家康軍會師,而此時真田父子所在的上田城僅有士兵二千五百人。

  九月一日,秀忠到達輕井澤,並派出本多忠政和真田信幸 為使者勸告昌幸降服,勸降遭到拒絕後的九月五日,秀忠軍開始向上田城發動總攻。

  然而卻遭到真田軍的突然襲擊,秀忠軍大敗後退往木曾路,一直到九月十五日關 原合戰結束,秀忠軍也沒能趕到關原戰場。

  雖然西軍最終戰敗,但是真田父子以二千五百人將秀忠三萬大軍釘死在上田城轟動了世間,從當時三十四歲的真田信繁在上田城合戰的表現中可以看到他作為一個優秀指揮官的出色才能。



日本第一兵

熾熱的日本第一兵 上篇 完
作者: gp03    時間: 06-1-17 10:18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幸村可說是戰國遊戲的英雄人物其名氣只有信長相比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17 23:25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quote=gp03]幸村可說是戰國遊戲的英雄人物其名氣只有信長相比[/quote]

跟信長比?不只吧

幸村還可以跟很多人比!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20 18:46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熾熱的日本第一兵 中篇

           
  由於西軍的敗北,真田父子原本是要被家康處以死刑的。但是在加入東軍的信幸和他的岳父本多忠勝的再三懇求下,真田父子被罪減一等,流配紀州高野山。

  同年十二月,昌幸、信繁父子出發前往紀州,同行家臣僅十六人。與此同時,信幸為了將來傳下真田家血脈,去掉了被忌諱的父親昌幸的“幸”字,該名信之。

  到達高野山的真田父子一行住在蓮華定院,那裏被世人稱為九度山村。真田父子在九度山依靠上田的信之以及舊臣送來的生活費勉強度日,隨行的家臣還一起做真田紐拿出去買錢。
  
  由昌幸親筆書寫的借據還流傳至今。也有說是真田父子一行在九度山整頓軍備,等待機會打倒德川政權。

  在蟄居期間,昌幸為了幫助信繁再出世,通過家康的側近本多正信請求赦免罪行。然而在事情還沒有結果的時候,昌幸本人就在慶長十六年(1611年)六月四日去世。

  享年六十五歲。昌幸死後,隨行的大部分家臣也回歸了上田的信之處。九度山上就留下了信繁一家過著寂寞的生活。

  在慶長十七年信繁寫往上田鄉里的書信中可以看出,此時信繁已經年過四十,他的身心都顯的十分的疲憊。

  他已經是一個身上染病,牙齒鬆動,連頭髮也開始發白的半老之人。在他的身上一點也看不到以後被世人稱為“鬼”的猛將的影子。

  信繁雖然是個英雄豪傑,同樣也是一個平凡人。他和他的兄長信之同屬那種“外柔內剛”的人物。

  慶長十九年(1614年)十月,在配所虛度暮年的信繁的命運突然發生了轉機。鐘銘事件後,大阪城的澱君等人下決心要與家康決戰。

  大阪城的使者帶來黃金二百枚、銀三十貫及手土產,邀請信繁進入大阪城。翌年,信繁四十八歲。

  信繁本身就原為秀吉的近侍,真田家也深受豐臣家的恩惠。信繁為了報答豐臣家的恩情毅然入城。十月十日,信繁引軍一百三十餘人進入大阪城。

  信繁心裏清楚,大阪方其實處於很明顯的劣勢。但是當他想到他的父親昌幸,想到上田合戰大勝秀忠軍,自己從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的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過的最為 充實的日子,信繁無法忍受那種無為的生活。

  幸運的是,真田宗家由深的家康信賴的兄長信之繼承。這使信繁可以了無牽掛,把大阪作為他表演的最後舞臺。

  大阪城內與信繁一樣同是原大名家出身的後藤又兵衛、長宗我部勝親、毛利勝永、明石全登等著名的牢人眾被稱為“五人眾”,受到特殊的厚待。

  但是大阪城的運營權利全部掌握在大野治長等豐臣秀賴的側近及澱君等女官眾的手上,信繁等牢人眾的意見被完全無視。這樣的軍議註定了大阪方最終的幻滅。

  慶 長十九年十一月,德川二十萬大軍將大阪方十萬人團團包圍在大阪城內,後世稱之為大阪冬之陣。信繁等牢人眾出城迎擊的提案被採納。
  
  信繁在玉造禦門以南築起著 名的真田丸,親率五千人駐守。因為信繁十分清楚,大阪城以南沒有任何天然的障礙可守,自然成為敵軍主力攻擊的目標。
  
  五千真田軍所用的全部軍旗、指物、甲胄 都是武田家以來的赤色裝備。


日本第一兵

熾熱的日本第一兵 中篇 完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20 19:09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熾熱的日本第一兵 下篇

[LEFT]  事實證明信繁的猜想是正確的。十二月四日拂曉,德川方主力井伊直孝、前田利常、松平忠直軍以晨霧為掩護,開始向真田丸發起進攻。

  信繁巧妙的運用空堀誘敵,然後用鐵炮齊射,最後主力殺出。松平軍四百八十騎、前田軍八十餘騎討取,德川軍雜兵討死無數,真田軍獲得全面勝利。

  經過真田丸一戰,家康認出了這個真田昌幸的遺子。家康馬上派出本多正純和信繁的叔父當時任德川家旗本的真田隱歧守,以信濃一國為條件前往調略信繁失敗。

  在 激烈的今福合戰和真田丸攻防戰後,大阪冬之陣此後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合戰。十二月中旬,家康提出議和。
  
  二十日,和議成立。雖然信繁竭力反對這樣的結局,但是 他的建議被澱君和秀賴的側近駁回。不久後,家康就運用他高超的謀略填平了大阪城的所有壕溝,大阪城變成一座只留下本丸的”裸城”。

  元和元年(1615年)四月十日,家康藉口出席九子義直的婚禮,率軍著陣名古屋。事實上既是家康再次侵攻大阪的出陣。

  而大阪方在和議成立後,信繁等牢人眾的意見根本不被掌握實權的側近所重視。但是在冬之陣中立下戰功的信繁等牢人諸將贏得了豐臣秀賴的信賴,這自然就引起了豐臣譜代家臣的妒忌。

  在休戰中的三月十日,信繁在寫給出嫁到小山田家的姐姐的書信中就寫道,他雖然獲得殿樣(秀賴)的信任,但是側近眾對他們的排擠與日俱增。信繁心裏充滿著孤獨和絕望。

  五月五日,家康和秀忠率大軍在大阪城東北佈陣。大阪軍依靠夏之陣後成為裸城的大阪城,已經無力在城外進行野戰,完全處於劣勢。

  五月六日,勇將後藤又兵衛、木村重成、薄田兼相先後戰死。真田軍與伊達軍激戰,擊破伊達家引以為豪騎馬鐵炮隊。在真田軍接到撤退的命令退出戰場時,伊達軍連追擊的力氣都沒有了。

  五月七日,大阪方挑起最後的決戰,在茶臼山至岡山一線布下迎擊線,信繁率真田軍佈陣茶臼山。當日,信繁身穿緋威的鎧,頭戴白熊付鹿抱角前立的兜,手下士兵依舊是全身赤色裝束。在他的面前是松平忠直指揮的越前軍,然後就是家康的本陣。

  最 後的決戰開始。真田軍三千正面突破越前一萬三千大軍後,信繁率剩餘的部隊從背後突擊家康本陣。雖然真田軍的進攻一度被壓制,但他們依然不停的向家康的本陣 突進。

  這完全出乎家康旗本眾意料的攻擊,令家康的本陣倒退了三裏。連家康的馬印“金扇”都被丟在了地上,這是自三方原以來第一次,家康本人都一度想要自刃 了斷。

  終於,在頂住了真田軍的三次突擊後,家康從玉造方向脫出。信繁力盡,在茶臼山北部的安居天神附近戰死。此時的信繁年僅四十九歲。

  信繁的嫡子大助幸昌也在大阪落城之時殉死。

  信繁在大阪最後近乎自殺的突擊,使他獲得了「真田日本一之兵」的稱號。「真田左衛門佐」的名字遭到德川家的忌憚。他被人們稱為“真田幸村”,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海野氏輝 作】

日本第一兵

熾熱的日本第一兵 下篇 完

轉載 遊戲基地

[/LEFT]
   

作者: 雷斯魔    時間: 06-1-20 20:53
標題: 回覆: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修正加強版)(v1.1)
六文錢的大幹 真田幸村

  
  1567年出生,本名真田信繁,真田昌幸的次男,父親曾一度獨立,最後雖被降服,但仍保留土地,武田勝賴死亡,決定獨立,因領上上州一地。


  1600年關原之戰昌幸決定加入石田三成﹙西軍,而信之﹙昌幸長子﹚卻因不滿而改投德川家康﹙東軍﹚,在9月5日與德川秀忠的軍隊一度交戰,而使秀忠在關原主戰場完結之後才能到達,受到家康責罵。

  而真田家因為西軍的戰敗,土地全被沒收,成為了浪人,而且被幽禁於紀洲。期間過著的是苦悶的生活。1611年, 父親也死亡。

  在1614年,豐臣家決定利誘這名人材加入,而他出色的智謀,也使他成為了軍師。在大阪冬之陣中,針對最弱的南門,在城南建設真田丸,也迫使德川軍的先鋒受到重創,而且表現非常出色。也確定了他帶領大阪城的重要人物。

  在大阪夏之陣中,對著還比自軍兵力更多的德川軍仍然毫無變色,也善用了影武者﹙即替身﹚的戰法,但是最後在混戰中死去,但是日後的評價被譽為「真田日本第一兵」

  日後締造了真田十勇士等的傳說。


日本第一大兵

轉載
http://www.ccplay.com/viewthread.php?tid=12637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