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列印本頁]
作者:
雲荻
時間:
05-10-2 14:21
標題: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藉由一篇文章,看看不一樣的觀點,也歡迎大家提出反駁。
孫景壇著〈明代歷史定位問題新探〉,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 (節錄節很大 Orz)
傳統至今,很多人定位明朝,都持「元─明─清」說。其實,北元及蒙古諸部與明以長城為界,一直處於對峙之勢,形成了事實上的南北朝,明朝真正的歷史定位應定為「元季南北朝」的南朝之大明。
若將
1368
年作為元朝滅亡的時間,明軍在那次的北伐中,確實取得了重大勝利,可是第一,明軍並未俘獲或殺死元順帝,明軍北伐,元順帝主動撤離北京,返還元朝的另一個首都─上都。而且此時明軍雖佔領了北京,但是大多數地區如山西、陜西、四川等,仍在元朝統治者手中。第二,元順帝還組織了對明軍的反攻,雖然此次行動失敗,但表明了元朝並未滅亡。第三,元朝最後取消國號的時間是
1404
年,元朝退回上都後,又建都和林,史稱北元,而直到
1404
年才取消了元國號。另外,一般認為南宋滅亡時間在
1279
年─宋朝最後一個小皇帝投海自殺,可是卻把元朝滅亡時間定在元順帝撤離北京那年,其實早在
1276
年,南宋就獻上了降表,元人也接受了宋皇室的投降,以後的兩個小皇帝,最多只能算是個流亡政府,也未在抗元中有所作為。因此兩相比較下,元朝真的可以算
1368
就滅亡了嗎?
再來,
1387
年的「金山之役」能否標誌中國再度統一?明軍的金山之役確實取得成功,也降服了元將納哈楚,可是只能說明朝降服了一支最有實力的蒙古割據政權,解除了其對明朝的威脅,但不代表蒙古諸部都已經降明。而且明軍的金山之役採取的是奔襲的方針,勝利後立即班師回朝,並未對遼東進行直接的管理。除此之外,遼東是契丹和女真的居住地,降服納哈楚,只是把契丹和女真從蒙古人的統治中解放,但契丹和女真在當時並未歸順明朝,即使遼東全部平定,也不代表蒙古地區全部平定,不能說中國再度統一,因為中國再度統一的根本在於蒙古諸部,蒙古諸部是明的前政權的殘餘政權,沒有平定蒙古諸部,很難說中國再度統一。且金山之役後,北元和蒙古諸部依然對明進行反攻,如明成祖就曾經五次親征,元、明之間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沒有停止,怎能說金山之役為中國再度統一的標誌呢?
若統一的標準具體為三點:
1.
要真正消滅了前政權包括當時的各割據政權;
2.
要恢復前一統一政權的疆土或至少要恢復前統一政權之前的那個統一政權的疆土;
3.
統一後要有一段和平期,哪怕是短時間的和平。用這三點來衡量的話,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清都是統一王朝,可有明一代,明朝都沒有滅掉前統一政權─元及衰微後出現的各割據政權,也沒有恢復前統一政權的版圖。
此外,「蒙藩」的出現不能算中國再度統一,因為藩國不是一個統一王國的一部分,藩國跟統一王國的關係是隸屬關係,不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關係。蒙藩也只是蒙古的一部分,非是蒙古的全部。
由於與蒙古之間一直處於鬥爭中,明的邊患不斷,從未有過真正的平安。明一方面在延蒙一線大設衛、鎮進行屯防,另一方面,又大修長城,長城以北,有大寧衛、開平衛、東勝衛三個軍事重鎮,以統治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這是典型的南北朝格局
(
這裡我不是很懂…
)
因此,歷史年表應為
南朝:大明
1368-1644
元季南北朝
北朝:北元等少數民族政權
1368-1644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5-10-3 11:18
標題:
回覆: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如果照他所說,那中國歷史上就沒有統一的王朝了。秦、漢沒能徹底消滅匈奴,唐朝沒解決突厥、回鶻、黠嘎斯問題。清朝對蒙古三部的解決更是不符合他的標準。其實,北元於1402年鬼力赤殺死坤帖木兒汗時就已經結束了統治,而且早在1378年,北元就去皇帝號改稱汗了。而且明朝也於1409年設置了明代東北地方最高軍政機構——奴兒乾都司。其後韃靼、瓦剌等部雖對明朝北疆構成一定威脅,但均下後嚮明朝示好,甘為附庸。他只看到明朝在北邊設防,卻沒看到明朝同時設立諸多互市點,而且掌握互市權。例如,瞿九思的《萬里武功錄》中提到明實行閉關絕互市的政策後,造成韃靼人“爨無釜”“生鍋破,百計圖之,不得已,至以皮貯水煮肉以食”,可見明朝無論在政治經濟上都是占統治地位的
作者:
雲荻
時間:
05-10-3 19:40
標題:
回覆: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QUOTE=不动如山]如果照他所說,那中國歷史上就沒有統一的王朝了。秦、漢沒能徹底消滅匈奴,唐朝沒解決突厥、回鶻、黠嘎斯問題。清朝對蒙古三部的解決更是不符合他的標準。其實,北元於1402年鬼力赤殺死帘?409年設置了明代東北地方最高軍政機構——奴兒乾都司。其後韃靼、瓦剌等部雖對明朝北疆構成一定威脅,但均下後嚮明朝示好,甘為附庸。...『刪除過多引言』[/QUOTE]
我想作者的意思是要與前一朝代來做比較,所以雖然每個朝代皆有邊疆問題,但大致上還是符合作者對統一王朝的定義。另外就如您說的,韃靼、瓦刺是明朝的附庸,因此他們與明朝是宗主國與附庸國的關係,所以作者不把他們歸類到統一王朝的版圖中。
其實我有種感覺是...明朝比較倒楣,因為它前一個朝代是元,元朝的霸業可是難望其項背的 ^^"
作者:
雪姬
時間:
05-10-5 08:45
標題:
回覆: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不動兄,我想雲茨轉貼文中的意思是指元朝曾經入主中華中心建國,消滅了原有的中原政權,但明朝雖然驅逐元軍離開長城以外,但畢竟元朝還在,固不算是統一王朝吧@@||||。這和秦、漢與匈奴的關係又不一樣,因為匈奴從沒入主中原,只是屬於外圍以戰養戰的及擾亂農業社會遊牧民族吧^^。(但我也不太明白文中的意思Orz)
但按照作者的統一王朝門檻也太高了吧=.=,.
要恢復前一統一政權的疆土或至少要恢復前統一政權之前的那個統一政權的疆土
,如果按照作者的統一定義,那從『廣義』來看,其實英、西等國都還不算是統一國家,只是暫時東西對峙的局面 (大噓、眾毆)
另外「金山之役」之後的明對於蒙古多次征伐,我想當時明朝也有一種非要把蒙古連根拔起的想法,之後明成祖朱棣就曾經五次親征蒙古,兩次渡過克倫魯河。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5-10-5 10:01
標題:
回覆: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其實蒙古人後來越分裂勢力越小,最後遠不如匈奴人強勢(匈奴人:我們還有上帝之鞭——阿提拉呢),只是因為他們曾經的輝煌才被人久久不能忘記。
作者:
雲荻
時間:
05-10-5 22:54
標題:
回覆: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既然講到了明朝,就來問問大家對於朱元璋殺開國功臣這件事有什麼樣的看法呢?真是效法漢高嗎?
歡迎持反面意見的人 ^^~
另外上面文章可能會有讓人看不懂的地方,我的用意只是想知道會不會有人和作者持相同看法,理由為何?
想看看大家的意見罷了 ^^"
作者:
不动如山
時間:
05-10-6 14:54
標題:
回覆: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朱元璋和劉邦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從社會底層爬上來的,都在成功之後殺過功臣。但他倆殺功臣卻也有不同:1、劉邦殺的數量少,而且全為武將。韓信、彭越、英布都是能徵慣戰的將軍,即便是劉邦的同學盧綰也是在其成為軍事長官後被攻打的。而朱元璋不僅殺的人數多,而且文臣武將皆有。隨朱元璋一同起兵者只有信國公湯和沒有遭到毒手,而他也是因為早早離開朝廷才得免一死,胡、藍兩案可都是殺死幾萬人的大案啊。2、劉邦殺人看似理由充分。他殺的幾員大將幾乎個個都可以找出所謂“反據”。而朱元璋殺人則多是莫須有的罪名,而且象郭桓案,竟然在結案數年後舊事重提,又殺了三萬多人。3、他們殺人都是為了自己的江山著想,所不同的是劉邦留下了一支可以輔弼漢室的力量,而朱元璋的孫子卻被叔叔趕下了台。
不過兩人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有個聞名歷史的皇后。
我認為,劉邦比朱元璋高明的多。
作者:
源氏物語
時間:
05-10-7 21:06
標題:
回覆: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其實統一大業應該是完成的!
因為烏梁海一代 跟台灣一樣幾度被視為"化外之地"
一直到清朝時才初步收歸國土啊!
作者:
雲荻
時間:
05-10-12 17:31
標題:
回覆: 明朝算是個統一王朝嗎?
其實開國功臣在胡、藍兩案發生前,已有近半逝世,而善終者比率頗高。不過太祖誅殺功臣是事實,但我覺得他對功臣雖有戒心,卻不是完全如劉邦剷除異己諸王一樣的根本原因。太祖要求自己甚高,也不時誡勉功臣,期由不斷的教誨而使君臣相安,唯告誡次數甚多,可能潛意識中含有教而後殺之不為虐的心理,持公正無私的自我期望(期望與實際往往不一致),原意是避免廢法傷恩,但這種理念,即有可能流於苛薄寡恩,要求勳臣過高的結果,導致勳臣一有錯誤,太祖亦不得詘法而顧私情。
不過在馬皇后死後,以及太祖晚年猜疑之心日重,加上燕王可能從中挑撥離間,使他對公侯縱恣不法的情況越是不滿,要求也越嚴格(太祖非常重視禮法),另外太祖深慮身後事,擔心太子皇太孫過於仁厚,也開始認為周遭文武百官會有威脅帝國發展者,遂使他興大獄。但是洪武二十三年後勳臣被誅之由,仍是以僭侈亂制傲慢無禮為主要原因,非是完全莫須有的罪名。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