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談談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 [列印本頁]

作者: 姬冰雁    時間: 05-2-27 15:08
標題: 談談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
春秋末年,霸政局面近於尾聲,中國逐漸進入一個新時期,即七雄競爭的戰國時代。
本來春秋初年之大小諸候國有一百數十個,後經不斷兼併,小國漸被消滅。
據《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所載,
齊桓公併國三十五』,『晉獻公併國十七,降國三十八』,
楚莊王併國二十六』,『秦穆公滅國二十』。
因此,到了戰國初期,大小國家只餘下二十來個,其中又以韓、趙、魏、楚、燕、齊、秦
最為強大,號稱『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之形成並非全是春秋時代兼併戰爭之結果。燕、楚、秦固為春秋舊國,
通過兼併小國而得以壯大,然韓、趙、魏則是晉國被瓜分後出現的,
齊國之國名雖一仍其舊但國君卻已易姓。
『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正是由春秋進入戰國時,
政治權力重心從諸侯下移至卿大夫之典型表現。



先來說說三家分晉
晉國本來是春秋時代大國,長期稱霸於中原。
但到了春秋末年,其政權逐漸操於卿大夫之手。
晉國之卿原有十餘族,到悼公(前五七二年 -- 前五五八年執政)時,
只剩智、韓、趙、魏、范、中行六氏輪流掌政。
公元前四九零年,趙氏擊敗范氏、中行氏。公元前四五八年,智、趙、韓、魏
四家盡分范、中行氏之地,此後智氏乃獨擅朝政。

公元前四五三年,智伯集結韓、魏伐趙,但韓、魏反而與趙聯合起來攻滅智氏,三分其地。
從此晉君成了韓、趙、魏三家的傀儡,之後便開始衰敗...如風中殘燭。
『幽公之時,晉畏,反朝韓、趙、魏之君。獨有絳、曲沃,餘皆入三晉』《史記.晉世家》。
到了公元前四零三年,『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皆命為諸侯』《史記.晉世家》。
一直到公元前三七六年晉才完全被滅。


再來是關於田氏代齊
齊原本是周室分給功臣姜尚之封邑,在桓公時亦曾盛極於一時。
到了春秋、戰國之交,姜氏之國亦大權旁落,漸被卿大夫田氏所控。
齊景公時(前五四七年 -- 前四九零年執政),田桓子聯合鮑氏,攻滅了欒氏和高氏。
後來田厘子攻滅國氏、晏氏等,擁立齊悼公(前四八八年 -- 前四八五年執政),馬上又殺齊悼公,
另立齊簡公(前四八四年 -- 前四八一年執政)。
過了四年,田厘子之子田成子再殺簡公和右相,完全操縱了朝政。
公元前三九一年,田成子的曾孫田和把齊康公(前四零四年 -- 前三七九年執政)遷往海邊。

公元前三八六年,周室冊命田和為侯,過了幾年康公死,姜氏遂絕其祀,齊國全部為田氏所統治。
史稱『田氏代齊』,只是國君易姓,國名未變,所以戰國時代之齊國往往被稱為『田齊』。




本文所參考資料:史記、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





作者: 伊索格林    時間: 05-2-27 16:35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作者: 獨孤天龍    時間: 05-2-27 23:18
標題: 回覆: 談談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
伊大
我不想和你筆戰
但你眼睛好像太白了
不管你多有幽默感
不管你殺了你幾個姊姊
但你不要污衊古人
織田不姓田
最糟的話他姓織
耍冷也要有限
歷史可以開玩笑
但不行裝死
作者: 神無 闇燁    時間: 05-2-27 23:29
標題: 回覆: 談談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
歷史...很嚴肅、很無聊。所以開個小玩笑無傷大雅。但是...想開玩笑也要有個分寸,織田信長並不是姓田,是姓「織田」,只不過中間正好有個田字罷了。照你講,全日本所有姓裡有「田」的通通都是你的親戚啦?
作者: 伊索格林    時間: 05-3-1 20:44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