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標題: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列印本頁]
作者:
GILDOR
時間:
05-2-18 21:22
標題: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一整年的事件都想知道.因為44年東部幾乎沒有"決定性會戰".資料一直很難查.
當然最好是能有現成資料(我沒錢買書啊= =)
作者:
messerschimitte
時間:
05-2-18 22:25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其實1944年的東部戰線 可說都是蘇聯軍的天下...
1944年6月22日, 跟3年前德軍發動"紅鬍子作戰"同一天...
蘇聯軍發動代號為"巴克拉其恩(Bagration的音譯)"的反攻作戰
蘇聯軍總共投入250萬兵力, 6000輛戰車, 45000門火砲, 7000架戰機,
總計14個軍團加上6個獨立戰車軍團 - 共207個師的壓倒性兵力,
對德軍東部中央集團軍, 僅由38個師的兵力所防衛的戰線發動猛攻...
當時德軍中央集團軍只有40架戰機負責空防, 因此制空權完全被蘇軍控制,
德軍中央集團在喪失空優且數量上又居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
戰線在48小時以內便全面崩潰了,
對中央集團軍的德軍官兵而言, 接下來他們要面臨的只剩下無窮無盡的地獄...
包圍, 殲滅, 包圍, 殲滅, 包圍, 殲滅....,
5個星期之內, 中央集團軍的38個師已有28個師遭到殲滅,
蘇軍宣稱有20萬德軍戰死, 8萬5千餘人被俘虜, 僅有少數德軍僥倖逃生...
而蘇軍更在短短3周之內推進700公里,
直逼當初德蘇開戰的邊境線....此後, 德軍的東部戰線便節節敗退...
期間德軍雖然靠著優秀的戰術及戰技, 取得不少局部的勝利,
但是都已無法逆轉局勢了~
最後蘇軍還是攻入了首都柏林, 終結了第三帝國的生命....
{以上資料參考於 日本漫畫家-
小林源文
作品 "
街道上的怪物
"以及"
颱風作戰
"
如有錯誤, 請不吝指正~!! :耍酷: }
作者:
GILDOR
時間:
05-2-19 20:21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既然談到維克斯戰記,那我順便問一下三次的庫爾蘭會戰好了.
作者:
messerschimitte
時間:
05-2-20 20:12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前言)
對於1944年庫爾蘭半島地區所發生的3次戰役,說實話的,小弟所知不多...
小弟只約略知道第一次庫爾蘭戰役是在1944年10月29日正式展開的,
之後在11,12月間又再發生所謂第二,三次戰役的庫爾蘭戰役...
以下小弟只就
庫爾蘭戰役發生的時空背景做簡介
,
至於該戰役本身的詳細內容,小弟也希望其他知道的大大能夠分享.... :古怪的:
-----------------------------<廢言分格線>---------------------------------------------
<<庫爾蘭前哨戰 part.1>>
>>蘇軍在1944年夏季的大攻勢獲得極大的成功,進而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定一股作氣,
粉碎波羅的海沿岸的德軍武力並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國家,
同時為攻略東普魯士地區做準備,
因而做出"攻略波羅的海沿岸"的戰略決定.
>>德蘇雙方都深知這場戰役的重要性,
德軍倘若輸了波羅的海沿岸攻防戰,
不僅會失去當地豐富的戰略資源,
同時德國還會失去對於波羅的海小國以及最重要幫手-芬蘭的威信,
並且使蘇軍得到攻擊東普魯士的最佳跳板...
>>為此德軍加緊重整兵力並加強防禦態勢,
利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崎嶇的地勢以及密佈的森林沼澤,佈下縱深梯次的防衛線,
其中以里加地區為重點防衛區, 共計5個德軍裝甲師駐防於此,
其他波羅的海沿岸方面,主要由德軍"北方集團軍(第16,18軍團組成,又稱"納爾瓦戰鬥群")",
再加上原隸屬於"中央集團軍"的第三裝甲軍團(9月21日起轉屬"北方集團軍")所共同防衛,
德軍投入兵力總計為70餘萬人,1200餘輛坦克和突擊砲,7000門各型火砲以及近400架戰機;
>>相對的,進攻的蘇軍則投入了5個方面軍("列寧格勒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第3方面軍",
"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
總計有90萬官兵,約3000輛戰車及自走砲,17500門火砲,2640架戰機,加上波羅的海艦隊.
整體而言,蘇軍的戰力至少為德軍的2倍以上...
>>依照戰前蘇軍統帥部的計畫,3個波羅的海沿岸方面軍將以向心方式正面攻擊里加的德軍防線,
列寧格勒方面軍則偕同波羅的海艦隊,由北面以海陸空包抄位在愛沙尼亞的德軍"納爾瓦戰鬥群",
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則負責牽制東普魯士地區的德軍,使其無法援護"北方集團軍",
蘇軍最終目的是要粉碎德軍"北方集團軍"並予以殲滅.
<<未完-待續>>
作者:
messerschimitte
時間:
05-2-20 20:15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庫爾蘭前哨戰 part.2>>
>>9月14日起,這場波羅的海沿岸攻防戰正式拉開序幕...
其中第一階段(9月14日~9月27日)一般稱做"里加戰役",
蘇軍趁著連續數日的惡劣天候,德軍可能抱持"蘇軍應該會等天候好轉才進攻吧!"的態度下,
由波羅的海沿岸方面軍於9月14日清晨對里加防線展開猛攻,
而列寧格勒方面軍則在3天後偕同波羅的海艦隊,對愛沙尼亞地區展開進擊;
蘇軍先對德軍陣地施以猛烈砲擊,隨後坦克及步兵開始向德軍防線衝鋒,
一開始德軍的確被蘇軍的猛烈突擊所震撼,使得整體防線多處遭到突破,
但德軍很快便穩住陣腳,並在隔天起展開有組織的抵抗,
蘇軍的攻勢很快便陷入頓挫;在經過一週的血戰之後,蘇軍僅僅推進了80公里不到,
而在里加防線正面的德軍,更在14日當天下午便穩住了戰線,
甚至於第二天起發動數次的逆襲行動,
其中在9月17日,德軍集中2個裝甲師及1個機械化步兵師的兵力,
向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面軍所屬的近衛第6集團軍正面實施了猛烈的突擊,
德軍近200輛各式戰車及自走砲殺進擊蘇軍近衛第6集團軍兩個步兵師的防線交界處,
由於蘇軍反戰車武器不足加上戰車部隊來不及支援,
德軍一度在蘇軍戰線上撬開一個寬達54公里的缺口,
隔日起,蘇軍第1和第19戰車軍以及近衛第5戰車集團軍紛紛趕來支援,
才將敵人的攻勢壓制,重新填補好戰線缺口...
儘管成功擊退德軍逆襲,但蘇軍攻擊行動仍然陷入膠著,
因為德軍憑藉著先前構築的強大防禦陣地加上天然地利,繼續拼死抵抗,
使蘇軍付出相當高的犧牲仍難以突破德軍防線.
>>當"里加戰役"呈現白熱化,蘇軍高層不得不重新思考攻擊方針,
剛好,偵查部隊於此時送來重要情報,
德軍駐防在美麥爾的第3裝甲軍團的大部分兵力都被抽調至里加戰線南部了,
當地所剩下來的兵力不到8個師,
蘇軍高層因此研判德軍此舉是為確保"北方集團軍"與東普魯士的聯系通道,
以便在必要時將其部隊全部撤離波羅的海沿岸地區.
"怎麼可以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
蘇軍高層因此於9月22日決定暫停強攻里加的計畫,
盡速轉移里加正面的兵力去攻擊美麥爾地區戰力相對減弱的德軍第3裝甲軍團,
一但攻下美麥爾,則代表截斷了德軍"北方集團軍"的退路,
如此一來,要消滅"北方集團軍"就有如甕中抓鱉一般容易...;
同一時期,北方的蘇聯列寧格勒方面軍則獲得了重大勝利,
在9月17日至27日間,該方面軍於塔林-愛沙尼亞地區重創德軍"納爾瓦戰鬥群",
將德軍殘部驅趕至波羅的海上的西伍瑪島,薩雷瑪島以及拉脫維亞境內,
並成功攻抵波羅的海海濱,解放了大部分的愛沙尼亞地區,
之後開始偕同波羅的海第3方面軍攻擊拉脫維亞北部地區的德軍防線,
至此第一階段的波羅的海沿岸攻防戰暫告一段落...
<<未完-待續 嗚...打字苦手啊 :死亡: >>
作者:
GILDOR
時間:
05-2-22 18:23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我記得書上是說"庫爾蘭集團軍在此地戰至戰爭結束",這麼說他們被截斷之後仍然有繼續戰鬥嚕?
作者:
messerschimitte
時間:
05-2-27 19:04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不好意思,這個禮拜開始上班了,
先前放假積了不少工作,因此這週比較忙,所以事隔一週才將文章補完... :耍酷:
--------------------------(分隔線)----------------------------------------------------
<<庫爾蘭前哨戰 part.3>>
>>第二階段(9月28日~11月24日)一般稱做"美麥爾戰役",
其戰役主軸便是蘇軍將德軍趕入庫爾蘭半島的作戰行動...
前面提到蘇軍高層決議變換攻擊方向,
攻擊美邁爾的德軍第3裝甲軍團以切斷德軍"北方集團軍"的退路.
蘇軍最高統帥部於9月24日正式發布訓令,"於10月5日攻擊美麥爾!"
由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擔任攻擊的箭頭,另將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第39集團軍也納入攻擊戰力之中.
為了不使德軍察覺蘇軍新的作戰企圖,
蘇軍將波羅的海第2方面軍調來填補先前第1方面軍的缺口,
命令波羅的海第3,2方面軍繼續攻擊里加防線,
同時蘇聯軍機也搭配重砲兵大舉出擊,對德軍陣地狂轟濫炸,
使德軍深信蘇軍即將對里加防線發動新一波的攻勢,
因而更加集中兵力(先前由愛沙尼亞地區撤退的部分德軍也加入里加防線的守備戰力),
德軍一共集結了33個師團,包含4個裝甲師的強大防衛力量,準備迎擊蘇軍....
另一方面,轉移的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在空軍及砲兵的掩蔽下,
成功進入希奧利文及其以北地域,為接下來的攻擊發起做準備.
>>1944年10月5日,"美麥爾戰役"正式打響!
蘇軍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朝美麥爾-里耶帕雅方向進擊,
而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第39集團軍則由拉瑟尼往陶拉格方向進攻,
由南北兩面夾擊美麥爾地區的德軍.
正式進攻前的50分鐘,340多架重型轟炸機組成的轟炸機群向德軍陣地投下了數百噸的爆彈,
緊接著240多架對地攻擊機組成的攻擊機群對德軍的各種工事和暴露的戰鬥隊形展開獵殺,
再來是各種口徑的火炮的猛烈砲擊敵軍前線,整個美麥爾到帕蘭加地段上煙霧升騰,火光沖天,
接下來便是由戰車及步兵攻向德軍陣地...
在蘇軍絕對優勢的兵力壓迫下,美麥爾地區的德軍防線迅速崩潰,當天幾乎就勝負底定....
"北方集團軍"的後路幾乎完全遭到蘇軍截斷了!
在里加地區的德軍在聽聞美邁爾陷落後大驚失色,
儘管德軍高層知道蘇軍遲早會採用突破波羅的海沿岸防線的戰術來截斷北方集團軍退路,
但他們萬萬沒想到敵人居然還在里加地區激戰時期便發動攻勢了!
原本,依照德軍的計畫,當其在里加防線成功遲滯蘇軍的進擊後,
便要盡速轉移陣地去攻擊在里加南面相對薄弱的蘇軍,突破戰線後將部隊撤回東普魯士地區...
只是,德軍晚了蘇軍一步;而這一步之差對"北方集團軍"來說,宛如敲響了喪鍾...
作者:
messerschimitte
時間:
05-2-27 19:10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庫爾蘭前哨戰 part.4>>
>>面對退路遭到截斷的危機,繼續固守里加防線已失去戰略意義了...
因此自"美麥爾戰役"第2天起,便有大批德軍部隊開始經由庫爾蘭地區往東普魯士方向撤退,
由於德軍開始棄守里加防線,當天蘇軍第5近衛戰車軍團便成功突破里加防線,
並且迅速往防線縱深處進擊,擴大突破口;整個里加防衛線崩潰了!
隨後,蘇軍各集團軍開始由各個方向突破戰線,追擊德軍...
德軍在倉皇撤退之下,難以組織有效的攔截行動,
因此蘇軍一路往崁穆克斯方向突擊,並於10月10日攻抵波羅的海海濱.
而先前攻擊美麥爾的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的近衛第6集團軍和突擊第4集團軍,也開始朝北面進軍.
牢牢地堵住了已經進抵薩爾杜斯,普雷克林地區"北部集團軍"的退路.
就這樣,東北有第5近衛坦克集團,西南有近衛第6和突擊第4兩集團軍,
蘇軍構成了銅牆鐵壁一樣的包圍圈,德軍要突破的可能性可說是完全破滅了.
德軍的33個師(先前在撤退中遭到蘇軍追擊而損失慘重,因此實際的兵力可能剩下不足30個師),
只好一面重新組織抵抗,一面後退至先前構築好的庫爾蘭防御地帶,為求生存展開最後抵抗,
這就是戰史上所習稱的"庫爾蘭圈".
>>10月13日,蘇軍宣布解放了里加;
而先前逃竄至波羅的海上小島的德軍也於11月24日前完全被肅清...
至此,德軍在波羅的海地區只剩下庫爾蘭半島上的"北方集團軍"了,
蘇軍重整態勢,將波羅的海第3方面軍解散,分別編入波羅的海第1.2以及列寧格勒方面軍,
於10月16日起開始朝庫爾蘭地區發動攻勢,但剛開始僅止於砲擊,空襲以及威力搜索...
等到10月22日之後,蘇軍攻擊態勢已經完成,才正式對庫爾蘭地區的德軍發動猛攻,
展開了第一次庫爾蘭會戰...
往後蘇軍數度嘗試突破防線,將德軍一舉殲滅,
但是由於該地區濃密的山岳森林地形,使得蘇軍無論是空襲或者戰車都不易發揮真正的威力,
再加上德軍在背水一戰的情勢下拼死頑抗,因此戰況異常慘烈!!
蘇軍屢次發動猛攻都遭到擊退,而第2.3次的庫爾蘭會戰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後來隨著西南方戰線的迅速推進,強攻庫爾蘭半島的戰略意義似乎不再那麼重要了,
因此蘇軍改變策略,以陸海空構成的立體封鎖網困住該區的德軍,
要讓該部德軍處於彈盡援絕的絕境下,再以"蠶食"的方式攻下德軍防線...;
蘇聯在這一場戰役中損失不小,
總計6萬1千餘人陣亡,21萬8千多人受傷;損失522輛戰車,2593門大砲以及779架戰機.
後記...關於GILDOR大大的問題,小弟查了些資料,
該地區的"北方集團軍"後來改稱為"庫爾蘭集團軍,並且繼續留在於該區作戰,
其中有些許部隊後來經由海路後撤回德國本土,
而其餘留下的德軍則持續堅守戰線直到德國投降為止.
作者:
青空。天夜
時間:
05-2-27 19:13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衛城作戰也是1944..庫斯克坦克大會戰
作者:
messerschimitte
時間:
05-2-27 19:19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QUOTE=疾風幻翼]衛城作戰也是1944..庫斯克坦克大會戰[/QUOTE]
嗯.這裡似乎有點錯誤.
"衛城作戰"應該是在
1943
年夏季(7月5日至12日)發動的...
而德軍寶貴的裝甲戰力及預備兵力也是在這一戰被消耗掉的.
"
我要在俄國放一把全世界都看的到的大火
"... :偷窺: !?
真搞不懂希特勒到底在想什麼 ?.? ?
作者:
青空。天夜
時間:
05-2-27 21:51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QUOTE=messerschimitte]嗯.這裡似乎有點錯誤.
"衛城作戰"應該是在1943年夏季(7月5日至12日)發動的...
而德軍寶貴的裝甲戰力及預備兵力也是在這一戰被消耗掉的.
"我要在俄國放一把全世界都看的到的大火"... :偷窺: !?
真搞不懂希特勒到底在想什麼 ?.? ?[/QUOTE]
原來如此..
真慚愧OTZ...
作者:
GILDOR
時間:
05-3-6 12:07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很久沒回來了!來挖一下自己發的文.
1943年夏天,在蘇聯本部已經知道德軍即將攻擊庫斯克突出部的情況下(因為蘇聯有一個很有效率的情報組織"路西"情報網),德軍90多萬大軍分南北分別從奧略爾和卡爾可夫南北夾殺庫斯克,企圖包圍並殲滅庫斯克的守軍,但是他們沒想到他們是在攻擊蘇聯已經準備了好幾個月的"縱深陣地",在幾個星期之內,中央集團軍竟消耗掉了六分之一的兵力,而南方的霍斯裝甲軍團和肯夫兵團雖然獲得成功,但卻因為北部失利而被迫後退(其實在中央集團軍遭到巨大損失時,因為馮.曼斯坦判斷敵人即將崩潰,因而下令霍斯繼續攻擊,最後南方部隊差點遭敵人包圍),而後再希特勒以政治立場為前提的堅持下一定要死守住卡爾可夫,但馮.曼斯坦說:我不想為了一些無聊的理由而葬送掉六個師.因而下令撤退.
之後庫斯克所獲得的成功升格成蘇軍發動戰略性總的攻擊.在幾個月的追擊後,德軍放棄了東烏克蘭,而蘇聯大成之一的基輔也在蘇聯政府創見的週年日這天被解放了.
作者:
messerschimitte
時間:
05-3-7 00:44
標題:
回覆: 我想知道44年的東線作戰
嗯~說到庫斯克會戰,
就一定會讓人想到那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大戰...
1943年7月12日的"普羅霍羅夫卡(Prokhorovka)戰役",
在下頗想知道這場戰役的詳細細節說...
不知道有哪位大大能夠分享的... :古怪的:
歡迎光臨 鐵之狂傲 (https://www.gamez.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