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樓主: 克里斯Chris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SⅡ級攻擊型核潛艇

    冷戰時期,美、蘇爭霸海上,美以超級航母游弋大洋相威脅,蘇以水下核攻擊潛艇來抵抗。

  前蘇聯發展核潛艇具有「一級多型」的特點,隨型號的增加,尺度、性能都有所改進,這樣在節省設計費用的情況下,不擔太大風險,便能得到相對先進的裝備。攻擊型核潛艇的發展也具有此特點,例如從60年代至70年代,前蘇聯相繼設計、建造了V級Ⅰ、Ⅱ、Ⅲ型, 使攻擊型核潛艇在數量、技術上得到很快發展。

  進入80年代以後,核戰氣氛逐漸離人類而去,世界一片和平發展經濟的景象,前蘇聯攻擊型核潛艇也放慢了繁衍與發展的節奏,迄今為止,只研製建造了2型S級和2型Ak級。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成為大批裝備的繼承者,在經濟連年衰退的情況下,保持和發展了SⅠ、SⅡ、AkⅠ、AkⅡ級攻擊型核潛艇,因為它們的先進性能,足以使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心神不定。從這次介紹的俄羅斯並非最先進的SⅡ級攻擊型核潛艇,就能感受到這種震憾力。

  SⅡ級由SⅠ級發展而來,不僅只是尺度有所增加,性能上也有很大改進。

  SⅡ級只有2艘在役,都建於北德文斯克市的尼茲涅-諾夫格羅德船廠。首艇「普斯科」號(原「祖貝特卡」號)舷號K 534,1988年6月下水,1990年12月28日服役。第二艘為「尼茲涅-諾夫格羅德」號(原「奧庫恩」號),舷號K 336,1992年7月下水,1993年8月12日服役。原計劃中還有第三艘「火星」號,但該艇在沒有建成之前,於1992年7月被取消。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


排水量:13 900t(水面),18 300t(水下)。
艇總長:154m。
艇寬:18.2m。
吃水:9m。
航速:28kn(水下),15kn(水面)。
人員編制:107人。
動力裝置:核動力,2座380MW的VM-5壓水堆;2台GT3A汽輪機,功率為72MW(98 000馬力),雙軸,2個推力器。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導彈:該級艇可能到適當的時候裝載革新家設計局「阿爾法」SS-N-27潛射巡航導彈。

攜帶24枚切洛梅設計局SS-N-19「艦毀」潛對艦導彈(具有較低飛行高度的SS-N-12的改進型),指令修正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飛行速度1.6Ma,射程20~550km,彈頭為750kg烈性炸藥或500kt當量的核彈頭。

革新家設計局SS-N-15「星魚」反潛導彈,從53cm魚雷管中發射,慣性飛行距離45km,彈頭為200kt當量的核彈頭或40型魚雷。革新家設計局SS-N-16「種馬」反潛導彈,從65cm魚雷管中發射,慣性飛行距離100km,攜帶40型魚雷或200kt當量的核彈頭。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魚雷:4具533mm和2具650mm魚雷發射管。65cm和53cm魚雷結合起來使用。包括魚雷管發射的反潛導彈在內,共有28枚魚雷管發射的武器。

水雷:能載32枚水雷。

對抗措施:「圓邊帽」雷達偵察儀。

火控系統:「擊球」火控系統,用於第三批目標確定。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雷達:「魔頭」/「魔對」對海搜索雷達,I波段。

聲吶:「鯊魚鰓」艦殼聲吶,被/主動搜索與攻擊,低/中頻。「鯊魚肋」低頻被動舷側陣。「鼠叫」艦殼主動攻擊高頻聲吶。「黑蠣蛇」(Pelamida)甚低頻被動搜索拖曳基陣。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奧斯卡」級核潛艇是在前幾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基礎上改進的。

其主要發展目標是在靠近前蘇聯的海域攻擊敵方航母作戰編隊,佔據航母編隊航線的前方陣地,在導彈的最大射程 內用多枚導彈攻擊航母編隊。

根據需要,擊毀一艘大型艦艇需要2~7枚導彈,齊射數為4~15枚左右,因此研製了裝備24枚導彈的潛艇,可進行二次攻擊。


  「奧斯卡」級核潛艇共分為兩型,I型艇在1978~1983年內建造2艘;Ⅱ型艇從1983年開始建造,已建成11艘,在建1艘。

O(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K(Kilo)級常規潛艇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前蘇聯共研製了5代10級近100艘攻擊型常規潛艇。K(Kilo)級(亦稱「基洛」級)潛艇就是其第5代,也是現役最新一代潛艇。

K(Kilo)級常規潛艇.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50年代初期前蘇聯建造的第一代Z級、W級和Q級常規潛艇,以及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建造的第二代F級和R級潛艇均屬於中、近程潛艇。

這類潛艇自持力較低,只適合於在波羅的海和黑海等淺水海域航行。

60年代末期建造的第三代B級潛艇以及70年代初期建造的第四代T級潛艇是前蘇聯執行發展遠洋海軍大國政策的產物。這類潛艇的自持力有較大提高,適合於在公海活動,

故稱其為遠洋潛艇。但因其技術性能比較落後,大部分後來退役或被封存起來。

K(Kilo)級常規潛艇.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由於自F級潛艇之後,前蘇聯只注重遠洋潛艇和核潛艇的研製,近、中程潛艇的研製工作中斷了近10年。


而老式的W級和R級潛艇的服役期已達到或超過20年。這類潛艇性能也相對落後,迫切需要更新換代。另一方面,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西德、荷蘭及瑞典等西歐國家的常規潛艇技術有了很大進步。


性能先進的常規潛艇不斷湧現,面臨西歐的這種優勢,前蘇聯也不甘示弱,重新展開了中型常規潛艇的設計工作。


70年代末期該國決定建造一級噸位較大、性能較高的現代常規潛艇,即K級潛艇,來取代W級和R級潛艇,以充實和加強前蘇聯在淺水海域活動的常規潛艇力量。

K(Kilo)級常規潛艇.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K級潛艇由前蘇聯第18中央設計局一現名為紅寶石設計局研究設計,總設計師為IO.H.科爾米利蒂。


1974年海軍總司令批准了技術任務書,1976年12月20日開始技術設計。由共青城、下新城和列寧格勒海軍部等3家造船廠批量建造。

首艇於1979年在共青城船廠鋪設龍骨,1980年下水,1982年建成並交付海軍使用,最後一艘於1994年3月12日服役。

K級艇的產品設計編號為877型,迄今該級艇共建造了40多艘,除該國海軍服役的15艘外,其餘大部分相繼出口到波蘭、羅馬尼亞、印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以及伊朗等國家。

K(Kilo)級常規潛艇.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23 18:41 , Processed in 0.74532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