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海軍



資料來源:US Navy 美利堅合眾國海軍
主要資料來源:mdc
上傳與轉載者:jacklf2004










前言

美國東臨大西洋,西有太平洋,一方面與歐亞大陸隔著堅固的屏障,另一方面則提供了向外發展的最佳管道。由於位置優越、港灣優良, 加上本身國力就強,美國可以輕易藉著兩大洋朝外發展,成為世界強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結束了以往孤立自守的政策,並且憑藉雄厚的工業能力,建造了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取代英國成為海上超級強霸。所以,美國海軍除了本身的國土與航線護衛之外,更是投射美國權力、影響力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就二次大戰結束後至今,美國海軍發展的路線做一簡介。

美國航母編隊.jpg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蘇聯的威脅


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最大影響之一,便是蘇聯的全面擴張,因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想盡辦法加以圍堵,開啟了兩大陣營的冷戰。

蘇聯國旗.pn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有兩個因素影響了美國海軍的走向:第一是蘇聯也成功地製出核子武器,對西方國家用以投射權力的海上武力造成威脅,因此美國海軍開始建造較大型的航空母艦如 佛列斯塔級 ,可操作核武轟炸機,以在蘇聯境內執行長程核子攻擊,並由戰鬥機加以保護。

第二,蘇聯建造了數量龐大的潛艦,準備扼殺北約盟國的海上交通線;北約國家若要將兵力、裝備大規模地運抵主要戰區,非得運用商船隊不可,而不像蘇聯可以藉由鐵路運輸。

前蘇聯海軍導彈巡洋艦 - 光榮號模型.jpg

基輔型航空母艦.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當時美國仍有大批二次大戰建造的反潛護航艦,並將十二艘二次大戰時期的中型航空母艦改造成反潛支援航艦(CVS,改搭載S-2反潛機與HSS-1反潛直昇機),便以CVS為核心,搭配反潛護航艦艇組成潛艦獵殺作戰群以及護航艦隊,而此時的護航戰略仍與二次大戰中同盟國對抗德國潛艦的「大西洋之戰」時相同。

蘇聯SA-2防空導彈系統.JPG

蘇聯冷戰武力擴張.jpg

蘇聯冷戰武力擴張2.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此時美國海軍的這類反潛兵力尚稱充足,而到了1960年代,二次大戰時期建造的驅逐艦都進行艦隊更新及現代化改良工程(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sation,FRAM)工程,更新聲納以及加裝現代化反潛設備。

蘇聯冷戰武力擴張3.jpg

蘇聯冷戰武力擴張4.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1970年代的發展




1970年代,二次大戰時代建造的驅逐艦大量除役,美國驚覺到已經沒有足夠兵力遂行沿襲自「大西洋之戰」的傳統的反潛護航戰略。然而,越戰吞噬了大量的國防經費,根本沒有辦法建造足夠的新艦以取而代之。


於是1970年代初期新上任的美國海軍軍令部長松華特(Zumwalt)上將,便花了60天擬定了未來美國海軍建軍計畫──Project60。此計畫的精神在於以數量較少的昂貴高性能主力艦艇作為艦隊骨幹,搭配可以大量建造的廉價低檔軍艦進行制海任務。


高性能艦艇的部分包含 尼米茲級 核子動力航艦、 史普魯恩斯級 驅逐艦、 維吉尼亞級 核子動力飛彈巡防艦、 洛杉磯級 核子動力攻擊潛艦以及 塔拉瓦級 兩棲突擊艦,而前四者都是航艦戰鬥群的成員。


至於低功能艦艇則為四個新出現的艦種,包括巡邏巡防艦(Patrol Frigate,PF,即為後來的 派里級 )、水翼飛彈巡邏艦(PHM,即為後來的 飛馬級 )以及制海艦(Sea Control Ship)。制海艦為一種陽春版的小型航空母艦,類似於二次大戰時代的護航航空母艦,可操作14架SH-3海王反潛直昇機以及8架AV-8B獵鷹式垂直起降攻擊機,以反潛為主要任務,造價為 尼米茲級 的八分之一。

平時這種可容許被消耗掉的制海艦部署於前線威脅地帶,例如東地中海,而大型航空母艦則退至低威脅地區。一旦戰爭爆發,兩者便交換位置。

航艦戰鬥群是現代美國海軍強大力量的象徵。.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但是美國海軍十分擔心制海艦將會排擠航空母艦以及航艦飛行中隊的經費,許多人更認為寧可減少守勢艦隻運用美國無可匹敵的優勢工業實力與科技,對蘇聯採取強勢與積極的攻勢姿態,因此松華特的計畫在其退職後很快就被推翻。

原先Project60中的高檔艦艇的部分完全付諸實行,而低檔艦艇除了制海艦被取消以外,也全部獲得實現。雖然Project60中的造艦計畫多半如期進行,但是該計畫的核心精神──高低搭檔卻受到很大的改變。

為了採取積極態勢,美國海軍需要大量昂貴高性能艦艇,以在高威脅環境中遂行作戰。

基於此項要求,美國海軍開始建造大批 提康德羅加級 飛彈巡洋艦,配備性能優異的神盾(Aegis)戰鬥系統,足以提供航艦戰鬥群在高威脅海域所需要的強大防空能力。
而此一強勢姿態即為美國於1983年起付諸實行的「前進戰略」。

F-14雄貓艦載戰鬥機(已退役).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1960、70年代誕生的 一些新科技使許多人認為需要大批護航艦隻進行反潛護航作戰的戰略已經落伍。


例如1960年代美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以及太平洋海床鋪設的固定式聲音監視系統(Sound Surveillance System,SOSUS),可監視蘇聯潛艦的舉動,而1970年代初期可分析更多資料的新型微處理器出現,使SOSUS可以更精確地追蹤並標定在附近出沒的蘇聯潛艦。


此外,擁有先進反潛裝備的固定翼反潛巡邏機陸續出現,可由北美或冰島起飛去標定蘇聯潛艦,一旦戰爭爆發便將之摧毀。這些飛機包括美國陸基的P-3、航空母艦的S-3、英國的寧祿式(Nimrod)、荷蘭與挪威的獵戶星式以及德國的大西洋式(Atlantic)等。其他還有艦艇用與潛艦用的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可監聽極遠距離的訊號。


至於更大型的拖曳聲納則被部署在特別建造的拖船上,即為海洋監視船(T-AGOS)。SOSUS與T-AGOS等偏向戰略性質的大型聲納設備使北約國家得以在開戰之初搜索並標定大多數進入北大西洋的蘇聯潛艦,但是這些脆弱的高價值設備可能很快就會被蘇軍破壞,因此商船隊又得靠著護航艦隊才能在蘇聯潛艦的封鎖下存活。然而一旦遇上這種狀況,北約將再度面臨反潛護航艦數量不足的問題。


二次大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商船隊規模已經縮小,使它們無法承受如大西洋之戰般的長期巨大損失。而且一旦戰爭時間拖長,則工業能量又將扮演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所以此時如何防衛船團的安全便成為重要課題。

F-14B「雄貓」戰鬥機.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為了因應護航艦隻不足的困境,北約國家的對策是在蘇聯潛艦要抵達北約商船航線前一些必經的出入口處,設立反潛作戰攔截網。



在北大西洋的第一道反潛作戰攔截網是用來攔截來自巴倫支海(Barents Sea)的蘇聯海軍基地的潛艦,方向則由挪威北角的西部向北設立,由於靠近蘇聯海軍基地,此一攔截網被限制只能由反潛巡邏機以及攻擊潛艦組成。而最主要的反潛攔截網──自格陵蘭經過冰島到英國的GIUK防線,則增加反潛佈雷區、可操作反潛直昇機的水面艦艇等,以阻止蘇聯潛艦進入遼闊的大西洋。萬一蘇聯攻擊潛艦突破了GIUK防線,西方國家將防不勝防。


當時北約的護航艦數量僅足夠替主要的軍方船團護航,其他的船團就只能自生自滅。到時,為了提升北約海上兵力在大西洋的攻擊力與護衛能力,美國就被迫將大量部署在太平洋的艦隻經由巴拿馬運河調往大西洋,如此將導致美國無力面對蘇聯海軍在西太平洋上的攻勢。

美國海軍軍港.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版主

S.I.A.M 管理者

Rank: 3Rank: 3Rank: 3

1980年代的前進戰略






1983年2月,美國海軍公布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前進戰略(Forward Strategy)。根據此一戰略,美國海軍將主動地找上敵人,艦隊在承平時期就採取攻勢作為的前進部署,一旦戰爭爆發,便快速地讓可用之兵前往蘇聯海軍部署的區域、基地,在蘇聯海軍進入大洋之前就有計畫地消滅其艦隊與海軍基地。


換而言之,以往美國的「護航、反潛」等戰略是等待蘇聯找上門來再做因應,但是北約的海上兵力遠遠不足以應付廣闊洋面上的護航任務;而前進戰略乃以進攻的姿態迫使蘇聯海軍採取守勢,趁其仍集結在特定範圍內時就將其消滅,避開了北約在大洋上護衛、制海能力越來越弱的事實。


其次,蘇聯陸軍在歐洲中部擁有明顯的陸上優勢,北約不可能建立一支足以與之抗衡的地面武力,因此有必要從海上直接攻擊蘇聯,以分散其軍力。在前進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該戰略被北約盟國視為是美國對其支持的承諾,如此將可鼓勵盟國積極參與攻勢圍堵戰略。

反潛直升機.jpg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25 13:06 , Processed in 1.15202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