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中華民族的起源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華帝國和其他古文明帝國一樣,從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區,不斷的和其他的部落聯合,融化和擴張,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帝國。當研究其他的古文明時,現代人一直不能解讀他們祖先的文字,以致難以瞭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現代的中國人卻能讀通幾千年前的文字,瞭解中華祖先的文化。因為我們中華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統一和連續的文明,中華文明的發展當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國也曾經被外族統治過,但是,不是我們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語言,文明,相反的,中華文明是一種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總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們所同化,融合,使我中華文明更趨先進,更具活力。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我們的祖先吧。



自西元前三千至前二十一世紀,是中國文明初起的時代,有三皇五帝之說。三皇的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伏羲,女媧神農。傳說伏羲氏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致嫁娶,以麗皮為禮,創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而已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文字,就約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確實應該是中華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媧是在伏羲氏以後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樂的開始,傳說她練石以補天,聚蘆灰以止滔水。神農氏(炎帝)繼女媧後為天下共主,傳說他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了五弦琴,開始蠟祭和市場。看來,至他開始,中華民族開始進入農耕社會。『五帝』乃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姓姬(或雲公孫),號軒轅氏、有熊氏,原居於西北,後遷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一帶。炎帝傳為神農氏,薑姓,號烈山氏或厲山氏。時南方強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領蚩尤率領之下,和炎帝爭奪黃河下游地區,炎帝失敗,向北逃串,向黃帝求救,並結為聯盟。黃帝統帥炎、黃二部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在大將風後,力牧的輔佐下,大敗蚩尤,結果蚩尤被殺。涿鹿之戰後,炎黃兩部落發生戰爭,黃帝擊敗了炎帝。從此,中原各部落鹹尊黃帝為共主,炎、黃等部落在黃帝的領導下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中華民族素自承為『黃帝後裔』,又因炎、黃兩部落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也稱為『炎黃子孫』。



黃帝之後,最著名的共主有唐堯虞舜夏禹等人。禹係夏後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又稱夏禹、大禹。相傳堯的末年,洪水泛濫,禹父奉命治水,花了九年時間而一事無成,而被堯處死。及舜即位,禹奉命繼其父治理洪水。禹用疏導的方法,廣修溝渠,終於根治了水患,從此成了華夏民族的英雄人物,被稱為『大禹』。



政治:

傳說伏羲氏時官都以龍為名,稱青龍、赤龍、白龍、黑龍、黃龍。後來的神農氏以火名其官,黃帝以雲名其官。這些情況說明,一直到黃帝時,其政權組織都極為簡陋,實際上是部落頭領議事會。傳說,帝顓頊時設五行之官,以及負責祭天的南正之官和負責治民的北正之官,這才有了政權組織的雛形。帝堯時,傳說已有三公六卿百執事的中朝官制,分管各方諸侯的四嶽,以及州、師、都、邑、裏、朋、鄰的各級地方組織劃分和州牧、侯伯的地方長官。帝舜時,有司空、司徒、士、共工、虞、秩宗、典樂、納言等中朝職官。顯然,堯、舜時職官體制的傳說,有許多後人附加的內容。但從另一角度來說,堯、舜當時已經有相對成形的職官體制。

經濟文化:

從考古的發現,中國農業的產生大約在距今一萬年以上,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的國家之一。從炎帝神農氏的傳說表明,在距今四千五六百年前,中原地區的農業已經脫離原始生荒耕作時期,進入鋤耕階段。周朝的始祖後稷,在堯舜時任濃官,是最早種稷的人。

伏羲氏在書契的傳說,表明在五千年前,圖像已經由逼真向線條化演變,並有表意文字。黃帝時的蒼頡對文字予以改進,出現了假借字。



社會生活:

五六千年前,先民已經開始以葛、蠶絲製成衣服。(絲綢受歡迎的程度歷久不衰,中外聞名。)在上古時期,中華文明的科學發展有:



天文學:

是中華文明史上發達極早的知識部門之一。主要的原因是農業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在社會生產中占據了主導地位,而農業的生產對季節有很強的依賴性,所以,僅從為了確定季節這一點來看,人們就已經絕對地需要天文學。重要的發展有:

一,物候的觀察和初始的年歲季節概念。也就是通過觀察動植物的生活,活動現象來斷定季節的變化。

二:天象物候曆。也就是通過天上的星象的變化來斷定季節的變化。

三:記日法的發明。物候曆是一種粗疏不定的曆法。天象物候曆雖然有所進步,但仍然有相當的不固定性。記日法的發明什麼時代已無從知曉。《史記.五帝本記》說:「黃帝 ...... 迎日推策」。「策」是一種小竹木片。迎來一次的日出,就移動一根竹木片。記日法的發明中,以天干記日法影響最為深遠。所謂天干記日法,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逐日依次用一個字來標記一天。這個方法後來和地支結合成為干支記日法,它一直延續使用到現代,成為中華文化中一個極有特色的部分。

四:朔望月的觀測和陰陽合曆。除了太陽之外,月亮是最引起上古前人矚目的天體。有了記日法之後,月亮的圓缺週期(天文學上稱為朔望月)兩個朔望月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因此古人很容易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

五:方向確定中的天文知識。也就是依靠對太陽的觀側。起先人們把日出時的方向稱為「東」,日落時稱為「西」。



醫學:

藥物的運用,人類經過無數次的嚐試,逐漸認識到某些植物的藥用功能,傳說伏羲、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針灸的發明,《帝王世紀》中有伏羲「製九針」以治病的傳說,說明我國古代的針灸發展是很早的。

文字:

在世界各古老國家的文明史上,文字的發明被看做是文明產生的最重要標誌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的(木契)形文字。但是,標音字母的發明是西方文字的特點,中國的漢字最初是以象形文字為主要特徵的。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回覆: 中國歷史

夏朝 (西元前 2033 至 西元前 1562)



西元前二十一世紀至西元前十六世紀,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王朝時期。標誌著中國若干萬年的原始社會基本結束,數千年的階級社會從此開始,他的誕生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夏朝總共傳了十四代,十七個王,延續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此為一家之說)



夏禹治水有功,被禪位為天子,成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後,都於陽翟(音「敵」,今河南禹縣),又曾都安邑(今山西安逸)或平陽。他一再會合諸侯,並將中國分為九州(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州、周禮九州等分別。一般乃指周禮九州,為揚、荊、豫、青、兗、雍、幽、冀、並),定貢賦的制度。



九黎,三苗的侵擾,是遠古時代的嚴重編患。「少昊」、「顓頊」的時候,黎、苗繼作亂,堯、舜曾征討,至大禹時代才將之平服。從此,長江中游平定,黎、苗不再北侵。這是遠古對抗南方部族的一長期的艱苦戰爭。



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業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稱。大禹死後,他的兒子破壞禪讓的傳統,自立為王,恢復了黃帝王朝初期父子相傳的古老制度。從此,王位的傳子不傳賢,實行世襲制度,開始了古人所說的「家天下」。這是一種政治上的進步。



夏啟即位後,很能繼承大禹的事業,可惜死後,他的兒子「太康」無能,被一位諸侯首領、傳說中「嫦娥」的丈夫「後羿」所逐。太康死後後羿立太康的之弟「仲康」為夏王,但實權操縱在後羿之手。仲康死後,其子「相」立,後羿被他的臣子「寒浞(音「濁」zhuoˊ)」所殺,又殺「相」自立。當「相」被殺時「相」的王后「緡(音「民」minˊ)」正在懷孕,逃奔到「有仍」(今山東濟零縣),生「少康」。「少康」長大後,就收聚夏的殘存勢力,滅掉「寒浞」,光復夏王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之子「杼(音「注」zhuˋ)在位時擁有一支比較強大的武裝,徹底肅清了「寒浞」的勢力,併征伐東夷,使夏王朝發展到了鼎盛。其後的五代六王,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夏王朝的統治,東至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當時已經能冶鍊較好的青銅,生產了不少的青銅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商品交換也有所發展。有了比較進步的陰陽合曆和干支記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術鬼神、淫亂,引起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漸衰敗。「孔甲」再三傳到「履癸」(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務修德,奢侈無度,殺人無數,四處用兵,勞民傷財,以致民眾反抗,諸侯叛離,終於被「商湯」所滅。



政治:

夏王朝的最高首腦稱為「王」或「後」,父子或兄弟相傳,是古人所謂「家天下」的開始。從傳世文獻看。夏朝的政治機構相當龐大。在夏王之下有掌政事的「三正」,有為天子輔臣的「疑」、「丞」、「輔」、「弼」四鄰,有為國君親近左右官員的六事(即六吏、六卿),有掌曆法的「羲和」(又稱「太史」),掌訴訟的「大理」,掌音樂的「瞽」(音「鼓」guˇ),掌管教育貴族子弟的「官師」、「國老」,掌出使的「遒(音「囚」qiuˊ)人」,掌收取貢賦的「嗇夫」,掌管山澤的「虞人」,掌畜牧的「牧正」,掌養龍的「禦龍」,掌管夏王膳食的「庖正」,掌管夏王車輛的「車正」,守衛宮門的守門者,掌王室家族事務的「臣」。夏王朝九州的劃分和「甸」、「侯」、「緌(音ruiˊ)」「要」、「荒」五服的存在,說明,夏朝對地方的管理是以個部族首領為諸侯,稱「伯」或「牧」。諸侯必須服從夏王的政令,對王朝承擔貢納、朝見、服役和隨從征伐的義務。諸侯之下,有大夫,即各大家族的族長。所以,古人說,夏王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

夏王朝的政治思想已經有初步的「德治」寬刑思想。《左傳.文公七年》引《夏書》說:「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即在國家治理上,要文治與刑罰並用。而且,在治國問題上可能已經有了防微杜漸,防患與未然的認識。《左傳.成公十六年》引《夏書》說:「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就是這層意思。



法律也隨著夏王朝的建立而產生,所謂「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左傳.昭公六年》。而「磞D」不但是刑法,而且是夏王朝法律的總稱。



經濟文化:

夏代遺址出土的農業生產工具,包括數量較多的石鎌,石刀等收割工具。莊稼以「畎(音「犬」quanˇ)畝法」進行種植,就是在兩壟之間留一條溝,莊稼種於壟上。夏代的農業生產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水平,產量迅速提高,飲酒之風從側面證明瞭這一點。

手工業的發展,在夏朝時金屬器皿已經出現。

貨幣的產生傳說產生與夏朝,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稱為「三品」。此說法恐不可信。就現有資料來看,中國古代最早的貨幣為貝幣,它萌發於原始社會末期,盛於商代。

夏朝的藝術,夏朝有關於樂舞的傳說,首先是圍繞「啟」的傳說,《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一則神話,說啟將三名美女敬獻給天神,從天上得到《九辯》和《九歌》兩部樂舞作品,帶回人間,由是他又製成《九韻》。

在宗教上,夏王朝繼承了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併形成了至上神的觀念。當時夏王朝已經建立了地上的統一王權,在天上再塑造一個至上神保護自己的王權。



科學發展:

《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其經文有463字,按一年12個月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關生產的農耕、蠶桑、養馬以及採集、漁獵等活動。

地圖的出現,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的地圖。傳說大禹通過自己的實踐,收集了九州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獸,有人說這可能是導遊的「指南圖」,或者說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
----------------------
-----------------------
------------------------------------
.:我分開多次發表 , 每之發表一個時代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國歷史

商朝 西元前 1562 年 -- 前 1066 年


商人傳說是「帝嚳」之子「契」的後裔,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被「舜」封於商,開始興起。經過五百年的發展,到成湯時,已經成為以毫為都城的強大方國。在伊尹的輔佐下,成湯首先爭取眾多方國的支持,征討不歸順的方國,最後興兵伐夏,鳴條一站,夏桀兵敗逃至南巢而死,商朝建立。



商湯用武力消滅腐朽、暴虐的夏王朝,建立新的統治,是歷史的進步。新建立的商王朝,雖然在社會型態上與夏王朝並無區別,但是他的誕生,畢竟給古代社會內部注入了新的活力,健全了古代階級社會的機制。所以古書對商湯伐桀滅夏一事作了充分的肯定,認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周易.革》)。



商朝共三十主、十七世。由西元前1562年至西元前1066年。(商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此為一家之說)商的繼統法,是採兄終弟及制,無弟然後傳子。商湯的孫子「太甲」在位時無道,伊尹把他放逐而由自己攝政。三年,太甲悔過,又迎歸復位、勤儉愛民、諸侯親附,社會安定,被稱為守成之主太宗。此後,一直到第九位天子「太戊」,是王朝鞏固和發展的時期。在第八代商王「雍已」時,曾發生過有諸侯不朝的情況,太戊繼位,在「伊陟(音「智」zhiˋ)」和「巫鹹」的輔佐之下,殷道復興,諸侯歸附,太戊被稱為中宗。



從第十位天子「仲丁」開始,商王室出現混亂。其後五代九王,多次發生廢除嫡子而另立弟弟或庶子,以及弟弟、兒子爭奪王位的權力鬥爭,並且多次遷都。先是帝「河亶(音「膽」danˇ)」遷都於「相」,然後是帝「祖乙」遷都於「邢」。「九世之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力衰敗,諸侯不朝,各種矛盾交錯,危機四伏。「盤庚」為了挽救王朝的危機,將都城由邢邑遷至殷,並進行改革,推行成湯的政治,革除奢侈惡習,關心百姓,使局勢得以安定,政治,經濟,文化開始迅速發展。史稱「盤庚遷殷」。第二十二代商王「武丁」自幼在鄉間長大,瞭解民間疾苦和稼檣艱難。他從奴隸中慧眼提拔「傅說」為相,任人唯賢,大力改革政治,使貴族和平民都沒有怨言,並多次出兵平定了土方,鬼方等遊牧民族的侵擾,大規模地對荊、楚用兵,商王朝的的勢力遠及四方,發展到鼎盛。



自二十四代王「祖甲」以後,社會矛盾加劇,殷王朝逐漸出現衰亂的景象。第二十七代王「武乙」無道,以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名為射天。後來他在河間打獵時,遭電擊而死。到第三十代王「紂」時,王權與貴族權勢的鬥爭發展到了鼎點。紂王自持聰明,剛愎自用,文過飾非,淫虐無比,奢侈無度,醉生夢死,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作長夜之飲。紂王設炮烙之刑,大肆殘殺王公貴族。濫施酷刑,加重聚斂,使得諸侯、貴族和小民都相與反叛。紂王在危機日益加深時,還大規模地對週邊部族用兵,平定東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加速了商王朝的滅亡。西方的周人乘機發展起來,終於滅掉了殷商。



政治制度:

商王朝的職官有中朝任職的內服官和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別。內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務官和內廷事務官。最高的政務官,是協助商王決策的「相」,又稱「阿、保、尹」。王朝高級官吏統稱卿士。三公,則是因人而設的一種尊貴職稱、並不常設。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記載的「史」,掌占卜的蔔、掌祈禱鬼神的祝,掌記載和保管典籍的作冊(又稱守藏史、內史),武官之長的師長,樂工之長的太師、少師。內廷事務官是專為王室服務的官員,主要是總管的宰和親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項具體事務,有百工之長的司工,掌糧食收藏的嗇,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獵的獸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車的車正,為商王禦車的服(又稱仆、禦),侍衛武官亞,衛士亞旅,掌教育貴族子弟的國老,掌外地籍田的「畋(音「田」tianˊ)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國首領的侯、伯,有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衛邊境的衛。



商N在實行貢納制度的同時,還有勞役租「助」,就是要求農H助耕公田(籍田),收洵珙假峈v者所得,其比例約佔農人收穫的十分之一。殷紂王加徵賦稅,用以充實鹿臺和钜橋。

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權觀念籠罩下的政治思想,商代統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則,就是依據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國家。



經濟文化:

商人從一開始就是一農業為主的民族,商湯曾派毫人幫助葛人種地。甲骨蔔辭中多次見到「其受年」(能獲得豐收嗎?)的問語,反映商朝統治者對農業的重視。在畜牧業在商代出土的除了有六畜的遺骸外,還有象骨,說明當時北方還有訓象。並且掌握了豬的閹割技術,開始了人工養淡水魚。手工業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細,規模巨,產量大,種類多,工藝水平高,尤以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發展到高峰。成為商代文明的象徵。而且商朝人已經發明瞭原始的瓷器,潔白細膩的白陶頗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細的玉石器表現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藝。絲織物有平紋的紈,絞紗組織的紗羅,千紋縐紗的縠,已經掌握了提花技術。



商代農業和手工業的進步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牽著牛車和乘船從事長途販運的商賈。到商代後期,都邑裏出現了專門從事各種交易的商販,呂尚就曾在朝歌以宰牛為業,又曾在孟津賣飯。



自商代起,中國音樂進入了信史時代。民間的音樂和宮廷的音樂,都有長足的進步。由於農、牧ˋ手工業的發展,青銅冶鑄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從而使樂器的製作水平飛躍,大量精美豪華的樂器出現了。樂舞是宮廷音樂的主要形式。可考證的有《桑林》、《大護》,相傳為商湯的樂舞,為大臣「伊尹」所作。從事音樂專業工作的,主要有「巫(巫見)、音樂奴隸和「瞽」」三種人。有關商朝的民間音樂的材料很少,《周易.歸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會意、形聲、假借、指事等多種造字方法,已經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蔔辭中,總共發現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學者認識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甲骨文因刻寫材料堅硬,故字體為方形。而同時的金文,因係鑄造,故字體為圓形。



科學發展:

天文:商代日曆已經有大小月之分,規定三百六十六天為一個週期,並用年終置閨來調整朔望月和回歸年的長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記錄。

數學: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至三萬的數字,明確的十進位制,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計算能力。

光學知識在很早就得到應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鏡,能在較小的鏡面上照出整個人面。
-----------------------------------
--------------------------------------
---------------------------------------------
周王朝 (西元前1066 -前256)



西周的興起,發展及興亡:西周(西元前1066 - 西元前771年)從武王滅商建國,到幽王亡國,共歷三百多年,是中華帝國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中華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他的物質,精神文明對後世歷史的發展有很深的影響。



先周是活動與中原西部黃土高原的一個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傳說是「帝嚳(音「庫」kuˋ」元妃「薑嫄」的兒子「棄」。「棄」在「帝舜」時擔任農師,號稱「後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於邰。商朝初年,他的後代「公劉」率族人遷到磁。到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一個新興的西部勢力,自稱為「周」。「古公」的幼子「季歷」繼位後,修行道義,發展生產,驅逐夷狄,力量更為強大,與商發生矛盾。商王「文丁」派人將季歷殺死,「季歷」的兒子「」繼位。昌號稱」西伯」,仁慈愛民,禮賢下士,天下士人都來投奔。周的發展,使商紂感到威脅,於是將西伯昌囚禁於羑裏七年。周人以珍寶和美女將西伯贖出,此後,在呂尚的輔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於遊樂,對「殷紂」十分馴服,實際上卻更為積善修德,和悅百姓,大力發展生產,使更多的諸侯前來歸附,進而征討不馴服的諸侯和商的盟國,終於三分天下有其二,成為所謂的受命之主,而自稱王,即周文王,並將都城遷到豐邑(今陝西長安西南灃水西岸)。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繼位, 稱武王。他繼續以呂尚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等人為主要助手,繼續文王未盡的事業。將都城擴至灃水以東的「鎬京」(今陝西長安縣境),積極作滅商的準備。兩年後,武王在盟津召集八百諸侯會師盟誓。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關,聯合各方國諸侯,揮師東向,於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敗商朝的軍隊,殺死殷紂王,史稱「武王滅商」,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周朝」。周朝經歷了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到西元前二百六年,才被秦國滅掉。西元前770年, 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豐鎬二京在西,洛邑在東,習慣上稱西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為西周,以後的為東周。



  武王建周後,大封功臣謀士,如將「呂尚」封於「齊」,「周公旦」封於「魯」,「召公奭」封於「燕」,叔「鮮」封於「管」,叔「度」封於「蔡」。據說,周初總計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兄弟之國十五,同姓之國四十。封邦建國的目的,是加強對各地的統治,並作為周王室的屏藩。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裏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裏分封士,這樣自上而下統治人民。武王死後,其子「誦」繼位,為「成王」。成王年少,天下初定,「周公旦」恐怕諸侯不服,以王叔攝政。「管叔」、「蔡叔」不服,與殷紂之子「武庚」,帶領淮夷,發動叛亂。周公毅然率兵東征,平定了叛亂,誅殺了武庚和管叔,放逐了蔡叔,收伏了殷的餘民。為了加強對東方的統治,周公奉成王之命負責營建「洛邑」的工作。洛邑建成後,成王親自來到洛邑王城,大會天下諸侯和四夷君長,並將跟隨武庚叛亂的殷遺民遷進「成周」,以便控制。周公還制澧作樂,建立了周朝的各項典章制度,確立了以宗法制度為中心的政治體制。成王曾親自討伐東夷,使東部得以安定。成王死後,繼位的康王繼承先王的事業,勤於政事,平易近民,刑罰幾十年不用,社會更加安定。



  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黃金時代。但到第四代天子「昭王」時,就出現了危機。當時,王道微缺,「周昭王」貴為天子,南巡漢水時,卻被船夫用特製的膠船暗算,葬身於魚腹之中。「周穆王」繼位後,為了恢復周王朝的威望,新設太僕一職,作為太禦眾僕之長,以加強王朝的中樞管理。他制定刑律,減輕刑罰,以加強對臣民的控制,施善政於天下。

他西征犬戎,南攝夷人,對邊遠民族的侵擾進行積極的防禦,制止了掠奪。穆王又曾東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諸部的反叛,南討「楚國」,大會諸侯於「塗山」。

  「穆王」以後,周朝逐漸衰微,「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代,由於周圍戎狹的不斷侵擾,王朝陷入長期的戰爭之中,國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對民眾的剝削,國內矛盾日益尖銳。有的貴族也開始破產,而表現出對現實的憤懣。



  長期的矛盾逐漸積累,使王朝產生了深刻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繼位的「周厲王」,不僅不採取安撫民眾、發展民生的措施,反而任用佞臣,大肆揮霍,連年對外征戰,變本加厲地剝奪,壟斷山澤之利,引起民眾的不滿和議論。他就派巫師監視,殺死議論的人,使矛盾更為尖銳。三年以後,憤怒的鎬京居民終於發起暴動,將「厲王」流放到「彘(音「至」zhiˋ」,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政權,歷史上稱為「周召共和」。 共和元年即西元前841年,中國歷史從這一年開始有了明確而且連續不斷的紀年。「周厲王」死後,他的兒子「宣王」整頓朝政,曾經使周王朝有所復興。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時,王朝的危機更為嚴 重。關中地區發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嚴重自然災害,周幽王不僅不撫恤災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貪得無厭。為了博得寵妃「褒姒」一笑,幽王舉烽火欺騙諸侯前來勤王。最嚴重的問題是,幽王決定廢去王后申氏,殺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為王后,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申」後的父親申侯於是聯合西方部族犬戎,舉兵攻打周幽王,在驪山下殺死幽王,據走褒姒。幽王的兒子「宜臼」即位時,關中遭受兵火洗劫,殘破不堪,犬戎又不時前來騷擾。「周平王」宜臼只得將都城遷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東周開始。



政治制度:

西周的官制,更為繁雜。周王左右的輔佐為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三公之下有三事官(政務官、事務官和地方官)、四方(諸侯和方國、部族)和卿事寮。王朝官員為:總攬朝政的太宰、掌祭祠禮儀的太宗、掌曆法記事的太史、掌祈禱的太祝、掌神事的人工、掌占卜的人蔔,合稱六卿,六卿的僚屬,總稱為卿事寮。王朝還有掌土地和農人的司徒、掌百工職事的司空、掌軍賦軍政的司馬、掌版籍爵祿的司士、掌刑罰的司寇,合稱五官。為王室服務的內廷事務官,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師、少傅、少保),有道、輔、弼、承四輔,有膳夫、綴衣、小臣、寺人、內豎、閽者、門尹、司王宥、火師、水師、大酋、太僕、禦、右、萃車、趣馬、師氏、虎資、輿人、醫、藝人、隸人、太子宮尹等。在王畿外服的封國,稱為四方,包括侯、甸、男等諸侯。王朝有時派使臣到諸侯國任監國。諸侯在自己的封國內仿照王室設置百官有司,成為相對獨立的政權,主要有三事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分掌政務、司法和民事。周的各級主要官吏,都是在宗法制度基礎上世襲,而且文武不分,平時治民,戰時就是各級將領。周朝的地方制度,有國、都、邑、野、鄙。周王和諸侯的都城為國,諸侯國中的大城為都,小城為邑,此外的地方稱為野或鄙。



經濟文化:

  西周時,鋒利的青銅農具得到較普遍的使用,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墾殖和耕耘;原來的拋荒制被休耕制代替,土地利用率提高;漚治和施用綠肥,以火燒法防治病蟲害,標誌了田間管理的新水平。王朝中擔任司稼的官員必須熟悉作物的不同品種及其適應地區,從而更好地指導農業生產。農作物品種增加,穀類有黍、稷、粟、禾、穀、梁、麥、稻等,豆類有菽,任菽、藿等,麻類有麻、苴、苧等。王朝特設場人,專管園圃,從事蔬菜、瓜果的生產。

西周比較重要的手工業都由王室和諸侯控制,眾多的百工在司空的領導下負責管理各項手工業,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青銅鑄造業。其分佈地區很廣,生產能力擴大,效率和水平提高,鑄造工藝改進。發明瞭一模翻製數範和焊接的技術。陶器業已逐漸採用快輪法,產品走向規格化。原始瓷片的燒成溫度已達一千二百度以上,胎質更為細膩,施以青、黃綠二色釉,礦物組成已接近瓷器。能夠生產石灰石──矽石琉璃。漆器製作逐漸普遍,器表夾苧,施以紅、黑兩種彩繪,顏色鮮艷,花紋精美。家蠶的飼養十分普遍,紡織成為農家的一項重要副業。絲織物有斜紋提花織品和刺繡品。已經掌握池水漚麻的微生物脫膠法,以便將纖維分離出來。



西周時,商業已成為社會經濟不可缺少的部門,由官府壟斷,設有質人之官作為市場的管理者。商貿的品種有奴隸、牛馬、兵器、珍異等。西周的貨幣除貝以外,已開始使用青銅。



科學發展:

中華科學、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為儒家六經之一的《易經》,最早提出「天文」的定義。《周易》雖然成書於戰國時期,但他表達的確實是周代型成的天命思想。《易》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易.系辭》說:「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等等,西周萌生的陰陽思想,對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周易》有很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被後人稱為河圖、洛書的東西,是燒灼蔔骨的表現,是遠古先民在長期生活和占卜的實踐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互相串連、互相滲透的反映。相傳伏義氏將其歸納總結,對蓍草反覆排列,而畫為八卦,將天地間萬物的現象都包括於其中,這是原始的易。後來,據說經過周文王的悉心鑽研,將其規範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辭、爻辭,人稱《周易》。它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紜繁複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點。其所以稱為「易」,鄭玄解釋有三義:一是簡,二是變易,三是不易。就是講萬物之理有變有不變,現象在不斷變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又具不會變的,這就從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中抽象出了理論上十分豐富的樸素的辯證法。舊說到春秋後期,孔子對《周易》進行解釋和論說,完成十翼,即《易傳》。這樣,《周易》就發展成為一部內容博大精深的闡述宇宙變化的哲學著作。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國歷史

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時期,始於「平王東遷」。他得名於魯史《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經濟急劇變化,政治局面錯綜複雜,軍事鬥爭層出不窮,學術文化異彩紛呈的一個變革時期,是中華古代文明逐漸遞嬗為中世紀文明的過渡時期。

在內亂和戎族入侵的交織打擊之下,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放棄「鎬京」,依仗晉,鄭等諸侯的力量遷都「洛邑」。從此王室開始衰弱,周天子號令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諸侯爭霸,大國兼併,大夫專政與夷夏鬥爭登上舞臺。



春秋初年,大小諸侯國見諸經傳的有一百七十餘個,然其會盟、征伐事蹟彰彰可考者,不外、魯、、衛、燕、陳、曹、蔡、等十數國。



平王東遷以後,一些諸侯國經過長期休養生息發展了起來,而王室的力量卻逐步衰微,漸漸喪失控制諸侯的能 力。強大了的諸侯,不再對周王室唯命是從了,他們有的蠶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別的諸侯國。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周桓王帶了軍隊去討伐桀驁不馴的鄭國,鄭伯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這說明,這時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保存著天下共主的虛名罷了。孔子將魯隱西元年(前722)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的歷史修成了一部史書 《春秋》,後人就把這一段歷史稱為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見於史書的諸侯國名有一百二十八個,但比較重要的不過十幾個,它們主要是位於今天山東的齊、魯,位於今天河南的衛、宋、鄭、陳、蔡,位於今天山西的晉,位於今天北京及其周圍地區的燕,位於今天陝西的秦,位於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兩湖的楚,位於今天江蘇中南部的吳和位於今天浙江一帶的越。這些比較大的諸侯國憑藉其實力,用戰爭來擴充領土,迫使弱小國家聽從他的號令,並互相爭奪,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霸,又寫作伯,就是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

平王東遷以後,一些諸侯國經過長期休養生息發展了起來,而王室的力量卻逐步衰微,漸漸喪失控制諸侯的能 力。強大了的諸侯,不再對周王室唯命是從了,他們有的蠶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別的諸侯國。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周桓王帶了軍隊去討伐桀驁不馴的鄭國,鄭伯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這說明,這時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保存著天下共主的虛名罷了。孔子將魯隱西元年(前722)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的歷史修成了一部史書 《春秋》,後人就把這一段歷史稱為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見於史書的諸侯國名有一百二十八個,但比較重要的不過十幾個,它們主要是位於今天山東的齊、魯,位於今天河南的衛、宋、鄭、陳、蔡,位於今天山西的晉,位於今天北京及其周圍地區的燕,位於今天陝西的秦,位於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兩湖的楚,位於今天江蘇中南部的吳和位於今天浙江一帶的越。這些比較大的諸侯國憑藉其實力,用戰爭來擴充領土,迫使弱小國家聽從他的號令,並互相爭奪,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面。霸,又寫作伯,就是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

  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齊是太公呂尚的封國,其歷代君主致力於整頓政治,發揮濱海魚鹽的優勢,提倡家庭紡織業,發展商業和手工業,使其國力逐漸發展起來。齊桓公(前685-前643在位)繼位後,以管仲為相,整頓國政,廢除公田制,按土地的肥瘠,確定賦稅,設鹽、鐵官和鑄錢,增加財政收入,寓兵於農,將基層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合為一體,增加了兵源和作戰能力,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多次大會諸侯,幫助或干涉其他國家,抗擊夷狄的侵擾,終於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齊桓公帶領八個諸侯國的聯軍,以優勢兵力迫使楚國服從他,訂立了召陵(今河南偃城)之盟,其霸業發展到頂峰。



  齊桓公死後,齊國出現爭奪君權的內亂,力量削弱。楚國乘機發展勢力,先後滅了它北邊的幾個小國,重新把矛頭指向中原。宋襄公(前650-前637在位)以抵制楚人北侵為號召,企圖充當中原的霸主。但無論從國力和業績看,宋襄公都夠不上稱霸。周襄王十五年(前638),楚宋兩國的軍隊在泓水相遇,宋軍大敗,連宋襄公都被射傷了腿,不久死去。



  正當楚國稱雄中原的時候,西部的晉國發展了起來。晉文公重耳(前636-前628在位)曾因「驪姬之亂」,在外流亡十九年,飽嘗艱辛。即君位後,他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國,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吨憭蔡v兵救宋,在城濮大敗楚軍,成為霸主。



  晉文公死後,秦穆公謀求向東方發展,被晉所阻。崤地一戰A秦全軍覆沒,轉而向西,吞併了 一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



  楚國在城濮戰後,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經濟文化發展。楚莊王(前613-前591在位)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為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周定王十年(前597),楚與晉會戰於邲(今河南武陟東南),大勝。不久,又進兵圍宋,晉人不敢去救,於是中原各小國紛紛歸向於楚,楚人稱霸中原。



  連續不斷的戰爭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也引起中小國家的厭倦,加以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吃掉對方。於是由宋發起,於周簡王七年(前579)和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舉行了兩次弭兵會盟,從此,戰爭大大減少。



  當中原諸侯爭霸接近尾聲時,地處江浙的吳、越開始發展。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吳王闔閭以伍員(伍子胥)為大將,統兵伐楚,攻進楚都郢。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又揮師南進伐越。越王勾踐率兵迎戰,越大夫靈姑浮一戈擊中闔閭,闔閭因傷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吳王夫差為父報仇,興兵敗越,越王勾踐求和,送給吳王珍寶美女西施,自己親自為夫差牽馬。吳王乘勝向北進擊,大敗齊軍,成為小霸。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生息,終於在周元王三年(前473)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最後一個霸主。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政治制度:

   春秋時期,諸侯國君稱公、稱侯,只有楚、吳、越稱王,國君之下設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務的稱正卿或上卿,楚國稱令尹,亦稱相,秦又曾稱庶長、不更。卿出征時為三軍之將佐。卿之官職,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寇等,分掌民事.軍事、工事、法事。春秋初期,晉、楚等國開始在新兼併的地方設縣,或聚若干小邑為縣,或將私家之田分置縣。而在邊境地區則設郡。郡縣之間沒有隸屬關係,其長官由國君百接任命,只有少數作為采邑賞給貴族。



經濟文化:

  春秋時期,鐵農具較多地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力。許多荒地被開墾為良田,耕作技術由粗放轉向精耕細作,農業產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制崩潰,土地關係向私有化發展。諸侯們不得不陸續實行改革,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而向土地所有者徵收田稅,自耕農的生產積極性高漲。



春秋戰國時,由於戰爭的需要,馬的數量增多。中原地區的畜牧業則基本上變了農業的附庸,專門從事畜牧業生產的人很少。



  春秋時期,青銅器上的雕鏤紋飾趨向細致工整,造型輕巧靈便,出現了錯金銘文。存世的吳、越青銅劍,其冶鑄淬煉之精,合金技術之巧,外鍍之精良,花紋之鑄造,皆世所罕見。煮鹽、冶鐵、漆器等部門發展起來。鐵器主要為手工業工具和農具。齊國的絲織品、楚國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為個體生產和經營者,聚居於城中的「肆」裏,邊生產邊銷售。被稱為匠師之祖的公輸般「魯班」,就生活於春秋末年。



鑄造金屬貨幣產生於春秋時期,晉國是最早鑄造和使用鑄幣的地區之一。春秋後期,越國的穀價,每石最貴時六十錢,最賤時三十錢。



  春秋時,產生了新的賦稅制度。魯宣公十五年(前594)實行初稅畝,國家根據土地面積向田主徵收一定的實物稅。這是古代田稅的開始。魯成西元年(前590),作丘甲,按土地面積徵收一定量的軍賦(甲),從而使稅和賦合而為一。春秋戰國之際,地稅的徵收已很普遍。秦國於簡公七年(前408)實行「初稅禾」的實物地稅制度。戰國時,各國稅制不一。秦國首先實行戶口登記制,並據以徵收田地租稅和接人頭徵收「頭會」(人口稅)。

科學發展:

形成於春秋戰國時的陰陽五行之說,將整個世界包括天文都納入五行體系。「天」不僅以天象,而且還以各種物象來顯示「天命」,因此,人們要以各種符應去體察「天命」,改變了以往用民心去體察天命的方法。這些符應顯示於「五德轉移」。顯示於「五行之運」。天象的觀察不旦是用於國家政治,特別是異常天象。因為事關「天命」。更是備受重視。



春秋戰國時期,一些精巧的醫療技術被發明並在臨床得到應用。《靈樞.四時汽》記載了中國醫學史上最早的腹腔穿刺術。



哲學思想

  中華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為儒家六經之一的《易經》,有很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被後人稱為河圖、洛書的東西,是燒灼蔔骨的表現,是遠古先民在長期生活和占卜的實踐中感悟出的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互相串連、互相滲透的反映。相傳伏義氏將其歸納總結,對蓍草反覆排列,而畫為八卦,將天地間萬物的現象都包括於其中,這是原始的易。後來,據說經過周文王的悉心鑽研,將其規範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辭、爻辭,人稱《周易》。它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紜繁複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點。其所以稱為「易」,鄭玄解釋有三義:一是簡,二是變易,三是不易。就是講萬物之理有變有不變,現象在不斷變化,而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又具不會變的,這就從客觀世界的辯證發展中抽象出了理論上十分豐富的樸素的辯證法。舊說到春秋後期,孔子對《周易》進行解釋和論說,完成十翼,即《易傳》。這樣,《周易》就發展成為一部內容博大精深的闡述宇宙變化的哲學著作。



中華文明學術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時代才發展起來。這時的學術思想,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大黃金時代。中國人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時期。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國歷史

戰國 (西元前 476 年 ~ 前 221 年)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水利的興修,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春秋中後期,各諸侯國的經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政治形勢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最重要的是諸侯國內部卿大夫的勢力逐漸發展起來,著名的如魯國的三桓,齊國的田氏,晉國的六卿。他們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控制和瓜分公室,並互相爭鬥,以擴充領地。晉國的六卿爭鬥到最後,剩下韓、魏、趙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田民廢除了齊康公,自立為國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認。三晉和田氏的勝利,宣佈了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殘酪政治法則。於是,以魏國的李悝改革為起點,各國爭相進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變法運動。變法的核心是將勞動者固著到土地上,以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社會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統治者對物質享受的貪欲急驟膨脹。增加剝削量的最直接的辦法,是掠奪更多的土地,而掠奪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徑是戰爭。所以,這個時期,戰爭愈來愈多,愈打愈大。據統計,從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爭打起來,雙方動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西漢末年的劉向,將有關這段歷史的各種資料編成一本書,取名《戰國策》,從此,人們都將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最有實力的是齊、楚、燕、秦、韓、趙、魏,人稱「戰國七雄」。魏文侯(前445年-前369年在位)任用李悝進行改革,盡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吳起、西門豹等人治理地方,發展經濟,成為戰國初期第一個強國。魏武侯時,吳起受魏相公叔排擠,離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楚悼王任用吳起進行變法,裁減冗官,廢除貴族的世卿世棣,明法審令,禁止私門請託,也日益強盛了起來。但楚國舊勢力太強,楚悼王剛死,吳起就被亂箭射死。魏惠王將國都遷至大樑,招徠士人,發展水利,對外用兵,圖謀吞併以濮陽為都城的衛國,引起周圍國家的不滿。這時,齊威王任用鄒忌等人進行改革,大力整頓政治,鼓勵臣民進諫,制定法律,招撫流亡,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實力僅次於魏的大國。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的桂陵之戰和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的馬陵之戰,齊國以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用奇計打敗了魏軍,從此,齊國成為中原最強的國家。為了滿足對人才的需求,齊宣王擴建位於齊都臨淄的稷下學宮,對前來稷下的學者,給予土大夫的優厚俸祿和舒適的生活待遇,讓他們專心學術,培養弟子,促進了學術的進步和繁榮。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的變法最為徹底。商鞅變法鼓勵人口增殖,重農抑商,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獎勵軍功,編制戶口,實行連坐之法,使秦國成為戰國中期以後最為強大的國家。雖然後來商鞅被車裂而死,新法卻並未廢止。齊國和秦國東西對峙,展開了爭取其他諸侯國、孤立對方的鬥爭,而韓、魏、趙、楚、燕等國,則在聯秦抗齊和聯齊抗秦中搖擺。這時,出現了兩個著名的政治家--張儀和公孫衍,他們分別連橫(分化六國)和合縱(聯合抗秦),導演了一幕生動悲壯的活劇。

  強大起來的秦國,不斷地向東方擴張領土。周顯王四十年(前329年)魏人張儀來到秦國,向惠文君上連橫之策,建議與魏、楚相親善,接著在魏、楚的配合下,進攻韓國的新城和宜陽,將軍隊開到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再回過頭來攻取魏、楚的領土,迫使天下諸侯都西面事秦,完成稱王的大業。這一策略正中惠文君下懷,遂以張儀為客卿。

張儀一再鼓動秦軍攻打魏國,又將所奪土地還魏,迫使魏國首先事秦,納上郡十五縣予秦,對其他東方國家形成很大的威脅,張儀被任命為秦的國相。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年),魏將公孫衍行合縱之策,促使魏、韓、趙、燕、中山五國互相承認對方君主為王,以聯合抗秦。但不久,楚國就派兵伐魏,公孫衍的策略受到挫折。魏相惠施聯合齊、楚的活動也遭到失敗,被驅逐。魏惠王受到齊楚的打擊,不得不於周顯王四十七年(前322年)任用張儀為魏相,想聯合秦、韓之兵以伐齊、楚。但張儀的真正意圖,是要魏國首先事秦,而讓其他諸侯國仿效。魏惠王沒有聽從張儀的意見,在齊、楚、燕、趙、韓等國的支持下,於周慎靚王二年(前319年),趕走張儀,以公孫衍為魏相。次年,公孫衍發動魏、楚、燕、趙、韓五國第一次合縱攻秦,以楚懷王為縱長,被秦擊潰。

  此後,秦不斷進擊三晉,又利用巴蜀互攻的機會,出兵佔領了巴蜀全境,獲得了一個富庶的後方基地。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燕王噲將王位讓給國相子之。子之為王三年,國內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平結黨進攻子之,百姓反攻,殺太子平和市被,死者數萬。齊宣王乘機派兵伐燕,五十餘日,就攻取燕國全境。由於齊軍大量殺戮平民,燕人起而反抗,齊軍被迫撤退。但此事證明,齊國的力量仍相當強大。同時,齊與楚結盟,更加強了齊與秦抗衡的力量。



  為了破壞楚、齊聯盟,周赧王二年(前313年)張儀出使楚國,使楚與齊絕交。當楚懷王察覺受騙,又發兵攻秦。秦軍在丹陽打敗楚軍,攻取楚國的漢中地六百里。張儀又說服韓、趙、燕與秦連橫。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齊、韓、魏聯合政楚,殺楚將唐昧。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楚懷王受騙往秦,被扣留,最後死於秦國。從此,楚國一蹶不振。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傳統的甲兵為騎兵,改車戰為運動戰,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成為秦國向東發展的新障礙。秦昭王為了打擊趙國,派穰侯魏冉到齊,約齊閔王與秦昭王同時稱帝,聯合五國攻趙。游說家蘇秦識破了秦的陰謀,勸告齊閔王放棄帝號,發動合縱,會合燕、韓、魏、趙等五國軍隊,於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聯合政秦,秦被迫割地給魏、趙以求和。此後,趙將趙奢、廉頗,趙相藺相如一再粉碎了秦人的軍事進攻和外交重壓,捍衛了趙的尊嚴和國土。

  齊軍從燕國撤退後,繼位的燕昭王奮發圖強,卑身事賢,以圖雪恥復仇。周人蘇秦和魏人樂毅受到重用。樂毅幫助燕昭王進行政治改革,使燕國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蘇秦則作為間諜出使齊國,勸說齊閔王伐宋、攻楚,以削弱齊的力量。二人並與趙、魏、楚等國約定,聯合伐齊。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將樂毅率燕、趙、秦、魏、楚五國之兵,聯合攻齊,一直攻破齊都臨淄,奪其大部分疆土,雖然後來齊將田單收復了失地,齊國從此再也沒有與秦抗衡的力量。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揭開了秦國統一戰爭的序幕。楚國避秦軍威勢,遷都於陳,愛國詩人屈原痛感國家淪亡,投汨羅江自盡。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年),客卿范雎向秦昭王獻「遠交近攻」之策,就是與遠方國家結盟,集中力量先打敗鄰近的國家,再逐步兼併其他各國。秦昭王納範雎之策,於周赧王五十年(265前年)出兵伐韓,封閉上黨郡與韓都城新鄭的聯繫,迫使韓國將上黨獻給秦。上黨軍民向趙求救,趙派老將廉頗率軍駐守長平,聲援上黨。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0年),秦派大將王齕奪取上黨,與廉頗軍在長平對峙。廉頗加固壁壘,以守為攻,打破了秦兵速戰速決的計劃,雙方僵持達四月之久。

秦用反間計,使趙國以年輕氣盛且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為長平趙軍統帥。秦國同時秘密地換來大將白起。趙括一到前線就主動出擊,白起派出奇兵分割趙軍,並將趙括包圍起來。趙軍被圍斷糧四十六天,殺人以食,軍心大亂。趙括冒險突圍,當場喪命,全軍大敗。白起將趙軍四十萬降卒全部活埋。長平之戰是秦國與他在中原最後一個強手的決戰,也是戰國最後一次大戰。至此,東方六國都已不再是秦國的對手。



  長平之戰前,東方出現了著名的戰國四公子,即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關心國事,謀取權勢,採取各種公開的秘密的、光明的卑鄙的手段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長平戰後,秦軍乘勢包圍趙都邯鄲。秦軍的殘殺,激起了趙人的義憤和別國的恐懼,在危急存亡面前,楚春申君、魏信陵君率軍與趙軍內外夾攻,大敗秦軍。燕太子丹甚至派遣荊軻去刺殺秦王政。然而,歷史的大潮已無法扭轉,六國終於未能擺脫亡國的命運。



  戰國時,周王室連名義上的共主地位也沒有了,但仍在洛陽一帶勉強維持。西周初年營建洛邑時,共修建了兩座城。西邊的方十七裏,叫王城,東邊的小些,叫成周。戰國時,由於王室內部爭權和分封,先後出現了居於王城的西周公和以鞏邑(今河南鞏縣)為都城的東周公,真正天子的周顯王寄居於東周公治下。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軍攻取韓國的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負黍(今登封西南)二地,斬首四萬。西周君聯合諸侯軍隊出伊闕(今河南洛陽南)攻秦,以隔斷秦與陽城的通道。秦昭王於是發兵攻西周,西周君不得不將其三十六邑全部獻給秦,西周滅亡。同年,周赧王死去,作為天子之國的周朝不復存在。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相呂不韋帶兵滅東周公。



  秦自孝公時商鞅變法,中經秦惠王、武王、昭王,一百餘年間,建立了比較鞏固的中央集權的統治,注重水利和農業生產,獎勵軍功,軍隊裝備優良,又充分利用客卿為秦謀劃作戰,在諸侯國中越戰越強,終於打敗了東方各個強大的敵手,成為天下第一的強國。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年) 而卒,秦莊襄王繼位,商人出身的呂不韋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滅東周,取韓之成皋、滎陽,建三川郡。次年,秦軍擊趙,伐韓,在上黨設太原郡。莊襄王三年(前247年)死,十三歲的秦王政繼位,他就是後來的秦始皇。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秦軍攻魏,奪其酸棗等二十城,設東郡,又於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粉碎了楚、趙、魏、韓等國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合縱對秦的軍事進攻,還用反間計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廣大兵強馬壯的秦國面前,東方六國君主形同於秦的郡縣長官。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平嫪毒之亂,嬴政親自執掌政權,隨即出動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六國舊勢力,史稱秦滅六國。於十七年(前230年)滅韓,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滅趙,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政治制度

   戰國時,各諸侯國陸續形成國君之下將相分職、文武分權的中央官僚體制。相,又稱相邦、宰相,是百官之長。將,又稱將軍,是武官之長。秦國於武王二年(309BC)開始設丞相一職,丞相中最尊貴者稱相邦,最高武職初為大良造,到秦昭王時才設將軍。楚國一直以今尹為最高官職,柱國或上柱國為地位稍次的最高武官。各國次一級的武官為尉,或稱國尉、都尉。國君的秘書稱禦史,並有監察之任。郡縣的設置更為普遍,逐漸形成以郡統縣的格局。原來,官吏世襲,各有封地。戰國中期開始,國君對各級官吏改為給以一定糧食作為俸祿,或賞給黃金、錢幣。同時形成璽符制度,任免官吏以璽為憑,調動軍隊以兵符為據。從而將一切權力集中於國君之手。縣以下,有鄉、裏、聚的組織。鄉有三老、廷掾,裏有裏正。聚是村落,其下有伍、什的編制,五家為一伍,有伍長,十家為一什,有什長。

   戰國初,各國變法進一步使法律系統化。魏國李悝所編《法經》,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和具法。盜法治偷竊,賊法治殺人。囚法和捕法是對盜賊偵查和逮捕的處理程式。雜法是對盜、賊以外犯罪的懲罰規定。具法是根據情況對犯罪予以減輕或加重處罰的規定。秦國本來就有族誅之刑。商鞅變法,設連坐之法,更制定了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其他各國也競相制定嚴刑酷法。如齊有烹、殺、醞、金刀等刑,楚國有戮、肢解、烹、貫耳、鞭,笞、刖、宮、梏、礫、滅家、夷宗、三族等刑,燕有截、刳腹、系獄、劓等刑。



經濟文化

  戰國時,鐵製農具已排斥木、石農具普遍用於生產中,便利丁砍伐樹林、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和深耕細作,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在深耕除草的同時,農民們注意識別土壤性質,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的作物進行種植。施肥技術提高,懂得用肥汁拌種,糞便、綠肥和灰肥被普遍施用。開始注意選擇籽種,防治蟲病,實行畦種法,播種疏密得宜,便於通風排,澇,善於培根、除草、間苗和掌握農時季節。普遍推廣一年兩熟制,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的年產量。魏國李悝曾對當時的糧食產量估計說,一畝地(約當今三分之一畝)在平常年景,可以產粟一石半(約合今四十一公斤),大、中、小豐收時可以達到六石、四石半、三石,小、中、大欠收時則只能打一石、七鬥、三鬥。農民平均每人每月需口糧一石半,五口之家,一年食用九十石,則平常年景一家種地百畝所產糧食,夠全家一年半食用。

  戰國時,手工業大發展,冶鐵、青銅器鑄造、漆器、絲織業的生產水平都有顯著的提高。已經較好他掌握了高溫液體還原法的生鐵冶鑄技術,能鍛打出用於劍身的高碳鋼,鑄鐵柔化術開始出現。青銅器的製作普遍使用熔鑄、焊接、失蠟法和金銀嵌錯工藝,產生了在銅器表面塗金、鎏金和刻紋工藝,器型輕薄靈巧,花紋細致繁複,具有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水平。已經能生產鉛鋇琉璃。漆器製造業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所造漆器以木為胎,有黑、紅、黃、藍、紫、白等十多種顏色的漆,在器物上繪出各種光澤美麗的花紋,並發明瞭催乾劑。有了結構和花紋都較複雜的織錦以及手工針編織物。出現了一些私營大手工業主,如魯國煮監的猗頓,秦國巴地開採丹砂的寡婦清,趙國冶鐵的郭縱等。

為了適應商業發展的需要,戰國時幣的種類多,流通數量大。各國銅幣的樣式不同,齊、燕主要是刀形的刀幣,三晉主要是剷形的布幣,秦、周主要是圓形有孔的圜錢,楚國主要是形似貝殼的蟻鼻錢。金幣有楚國壓成方塊的郢爰、陳爰。

戰國初年,魏國每石粟賣三十錢,農民每戶種一百畝地在平常年景的收穫,除去吃飯和交稅,餘四十五百粟,可賣一千三百五十錢,每戶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要用三百錢,每人一年穿衣要花三百錢,全家要花一千五百錢,還不足四百五十錢。

戰國時代的散文創作十分興盛,有各種歷史散文,諸子的散文和其他散文作品。這些散文都用接近口語的文字寫成,或汪洋恣肆,或娓娓動人,或激情橫溢,或約爛多彩,或譬喻連珠,或剖析透徹,或邏輯嚴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使屈原的詩作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宋玉的作品,在模仿屈原的同時,對楚辭有發展和創造,在騷體中變化出賦體,對後代的文學創作有很大影響。



科學發展

戰國時,傑出的天文學家齊人甘德著有《天文星占》,魏人石申著有《天文》。他們發現五大行星中的熒惑(火星)和金星(太白)有逆行現象,測定金星和木星的會合週期長度,並定火星的值星週期為一點九年,木星為十二年,與現代科學測定極為相近。石申對二十八宿距度和其他一些恆星什宿度的測量,是早期恆星定量觀測的重大成果。戰國時,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和安排大致齊備,對農業生產起了重要的作用。秦朝實行顓頊曆,以夏正十月為歲首,九月為歲尾。

戰國時的《墨經》申,有許多幾何命題,如兩條平行線之間等距、三點共一直線,同圓的半徑相等、矩形四角皆為直角等。發明瞭計算工具算籌,用十根小棍擺成不同的形狀來表示數字,進行計算,大大加快了計算的速度。《考工記》中有分數的簡單運演算法和特殊角度的概念與名稱。《周髀算經》的成書可能在漢初,但它是先秦測量學的經驗總結,其中使用了相當繁複的分數演算法和開平方法。

  力學知識在《墨經》中也有很好的闡述。認為,力是人體所具有的使運動發生轉移和變化的手段,指出槓桿平衡與兩端的重量和力臂的長短都有關係,發現船的形體大小與其在水中下沉深淺有一定的均衡關係,是關於浮力原理的樸素表述。



哲學思想



戰國時代,社會的劇烈變革對學術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加上士階層的形成和統治者的提倡,許多學派紛紛出現,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最有影響的,除了儒道二家以外,還有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以公孫龍子為代表的名家,以孫臏為代表的兵家,以許行為代表的農家,以張儀、公孫衍、蘇秦為代表的縱橫家,以呂不韋為代表的雜家等。各派各家都著書立說,廣授弟子,參與政治,互相批判,又互相滲透,學術思想極為繁榮。秦統一六國,崇尚法家,兼用陰陽家,焚書坑儒,迷信暴力,將法家學說過分誇大君權的一面發揮到極致。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國歷史

個人覺得中華文化雖然博大精深,但是卻矛盾的很!

明明歷史上的人才濟濟,發明跟西方比起來雖然不敢說是有過之,卻也是並無不及,何以到了今天,發明都是西方在發明,而我們卻只是不斷的抄襲,甚至背負了海盜王國的臭名~
 

不寫情詞不寫詩,一番小品望君知

有許多的傷痕,總需要裝瘋賣傻來帶過!
只是卸下面具之後,又有誰敢直視那滿是傷痕的臉龐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國歷史

秦朝 (前248-前206) -



前二四六年,秦王贏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及嫪毐掌管。前二三八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親政,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並著手進行統一六國之策略。
前二三零年,秦派內史騰領兵攻韓,俘虜韓王安,韓國滅亡。前二二九年,秦派將軍王翦領兵攻趙,前二二八年秦軍進入邯鄲,趙王遷獻出地圖投降,趙國遂亡。前二二五年,秦派王賁領兵攻魏,引河水和溝水灌魏都大樑,魏王假投降,魏亡。前二二三年,秦派王翦領兵六十萬攻打楚國,楚王負芻被俘,楚亡。早在前二二七年時,燕太子曾派荊軻前往刺殺秦王,未成,秦乘機於前二二六年攻下燕都薊城,燕王喜遷到到遼東,至前二二二年,秦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前二二一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派王賁領兵由北向南攻齊,俘虜齊王建,齊亡。至此,秦終於全部併吞了六國,完成了一統全國之大業。建立中國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中國歷史上諸侯割據紛爭達五百餘年的春秋戰國代終告結束。

為了加強全國之大一統,使秦帝國長治久安、萬世不移,嬴政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始皇的一系列政策與措施,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不過其事業係在殘酷壓榨民眾的條件下,於短短的十來年內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在始皇當政的十二年間,其為政之苛暴業已顯露無遺。
----------------------------
-------------------------------
----------------------------------
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 -- 秦亡後之群雄遂鹿  (西元前 206 年 -- 西元 8 年) -

楚漢相爭係秦亡以後項羽、劉邦之間爭奪政權的一場戰爭。自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群雄紛紛響應、並起倒秦,其中以項羽、劉邦等所擁立的楚懷王勢力最大。
劉邦(前二五六年 -- 前一九五年),沛(今江蘇沛縣)人,出生於農民家庭中,曾任亭長(秦於郊野設亭,十裏一亭,亭有亭長)。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傳到沛縣後,劉邦在蕭何、曹參、樊噲等人的支持下,聚眾響應,佔領了沛縣,被推為沛公。手下有三千人。項羽的叔父項梁起兵後,劉邦便率眾投奔項梁,勢力逐漸強大,成為一支主要的反秦力量。
項羽(前二三二年 -- 前二零二年),名籍,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大將項燕之孫,其祖世為楚國將軍,跟隨叔父項梁起事。項梁令項羽召吳中子弟八千人,渡江北伐,響應陳勝。陳勝犧牲後,項梁便立楚懷王的孫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作為號召。後來項梁被秦將章邯所殺,項羽又在钜鹿打敗章邯,消滅秦軍的主力;各路起義軍便擁項羽為『諸侯上將軍』。
西元前二零八年,懷王遣項、劉分道伐秦,並共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結果項羽於钜鹿一戰全殲秦軍二十萬,而劉邦自武關入秦,用張良的計策,採取了符合民意的策略,招攬降秦官員,迂迴前進,避免攻堅,結果卻最先順利進入關中。迫於形勢,子嬰殺趙高,投降劉邦,秦朝於西元前二零六年滅亡。劉邦入鹹陽後,申明軍紀,廢除秦的嚴刑苛政,『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去秦法』,於是『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史記.高祖本紀》)。


項羽在消滅秦軍主力之後,聞劉邦已破鹹陽,遂亦迅即率兵入函穀關,與劉軍相對峙,『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源門(今陝西臨潼東北)。沛公兵十萬,在霸上』(《史記.項羽本記》)。在鴻門宴上,項羽謀殺劉邦而未遂,後乃『引兵西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史記.項羽本記》)。在當時群雄並立之局勢下,項羽以為自己已得天下,遂於元前二零六年四月實行裂土分封,尊楚懷王為義帝(後又遣人襲殺之),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此外又另分封了十八個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並把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秦朝降將封於關中,以阻劉邦東出。項羽把虜掠來的財寶美女帶歸彭城,並下令諸侯解散軍隊,各到封地。但是項羽分封諸侯,並不能使天下人心服,就連被封的人也不滿意。劉邦對關中之地分封給秦的三個降將、茼菑w被徙封於漢中,感到極端不滿。齊國的田榮、趙國的陳餘及起義將領彭越等人,因未得封王十分惱火。當分封之事剛告一段落,田榮即於前二零六年五月反於齊地,逐田都,殺田市,自立為齊王。接著彭越、陳餘等也相繼起來反對項羽。一時間諸侯混戰遂起。

相反,劉邦接受蕭何、張良等人的獻策,發展農業,安撫百姓,訓練兵士,力量日漸強大。劉邦乘項羽征討田榮等人之機,北定關中,消滅『三秦』勢力,旋於西元前二零五年正月打著為義帝發喪之名義揮師東進。

在楚漢戰爭之初,項羽佔了優勢。劉邦雖曾利用項羽攻齊之機,襲擊楚都彭城,但很快就被項羽所大敗,退守滎陽(今河南滎陽北)。後來劉邦鞏固了關中之基地,又極力籠絡諸方力量,遂在屢敗之後轉劣為優,使雙方形成長期的拉鋸局面。西元前二零三年,『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滎陽東南之運河)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項王已約,乃引兵解而東歸』(《史記.項羽本紀》),但劉邦卻與韓信(? -- 前一九六年)、彭越(? -- 前一九六年)期會而攻擊楚軍。前二零二年十二月,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四面楚歌。羽力戰而脫,遂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因見大勢已去,項羽以自已『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而死。楚漢之爭至此結束,前後歷時五年(前二零六年 -- 前二零二年)。

---------------------------
--------------------------------
--------------------------------------
西漢 (前202-8) -



西元前三世紀,秦王朝的暴政,令秦王朝以短時間滅亡,起而代之的是由漢高祖劉邦所創立的漢王朝。

中華帝國自此進入了一個長期的繁榮時期,由文景之治到漢武帝的強盛,使中國人和漢人劃上了等號,從此"漢人,漢字,漢族"就用到今天。

正如柏楊的《中國人史綱》所寫的,此段歷史是中華帝國的黃金時代中的黃金時代。再國力上達到空前的強盛,疆域也是擴張到空前的遼闊。勢力也伸展至中亞。

但是,中國人的思維卻遭受到限制,由漢武帝開始,儒學-一種埋沒人性的哲學,開始成為統治者所用的工具,成為讀書人晉身官場的教科書,儒家思想成為中華帝國的主流思想,抹煞了由春秋時期開始形成的燦爛繽紛的諸子百家思想。束縛了中國人的思維,但鞏固了政治,使中華帝國的政治相對其他民族來得穩定。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國歷史

王莽篡漢 新朝 (8-23) -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縣東 ),出生於漢元帝初元四年(西元前四十五年),紅極一時的外戚王氏之家,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但父親王曼早死,未能受封,接著哥哥去世,由他擔起全家生活的責任,莽極為孝順母親而有聲名,尊敬嫂子,照顧侄兒,生活儉樸,平日博學多覽,手不釋卷,學習「禮經」,拜陳參為師,為人謙恭有禮,結交社會賢達俊士,折節力行,宗族稱孝,師友歸仁,為一時人望之所寄

隨著年齡的增加,社會歷練的增長,王莽體認到除讀書之外,還須伯叔父的幫助,因而對伯叔父刻意的恭順,官居大司馬的大伯父王鳳生病時,莽親自煎藥嘗湯,守在榻前數月,不眠不休,比王鳳的兒子還孝順,王鳳臨死前告訴妹妹皇太后王政君,要她照顧王莽。在成帝陽朔三年(西元前二二年),拜莽為黃門郎,稍後拔為射聲校尉( 掌管善射武士的軍官 )。

  西元前二二年,莽二十四歲入中樞開始作官,辦事認真,對人更加恭敬,叔父王商上書成帝,願把封邑部份給王莽,朝中名望大臣,也上表推薦王莽;三十歲,封莽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皇帝侍衛近臣)。而莽之伯叔父鳳、商、根相繼為大司馬輔政。成帝之世,王氏為侯九人,為大司馬五人。西元前八年,王根病重,舉薦莽代替大司馬之位,成帝接受了,莽時年三十八歲。莽作了一年多的大司馬,成帝就病死了,太子哀帝即位,母親定陶丁皇后派的外戚得勢。莽不得不請辭下臺,退居新野 (河南屬地 ),閉門讀書,一面注意朝廷動態,等待機會,準備東山再起。他的兒子王獲殺死了家奴,莽逼子自殺償命,莽此舉得到人們的好感。

  在新野三年,多人上書為他反平。在西元前二年,莽獲允回京居住,隔年哀帝死,太皇太后王政君收了玉璽,召王莽復為大司馬,領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百官奏書也由莽處理;此時莽四十五歲,一夕之間,莽成了國家最高行政的執行人,莽一上臺就清除了丁傅外戚的勢力,立王箕子為平帝,還為平帝祖母馮太后及東平王昭雪,迅速果斷的行動,受到朝野上下的擁戴,為推行以後的新政奠基礎。

隔年太皇太后賜給莽為安漢公,類似周公受封的封號,莽假意推辭再三,接受了名號,卻把俸祿轉給二萬八千人的封賞,大家皆歌頌王莽的恩德,此時正值西元紀元一年。四十八歲莽立女兒為平帝後;長子王宇因呂寬案,被莽逼自殺,牽連數百人,莽之同黨即上書說,安漢公大義滅親,公而忘私,作八篇誡書與孝經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書目。四十九歲莽被封為宰衡,其地位在諸侯王公大臣之上;此時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增加各經博士的名額,由一人增至五人,廣建學校、宿舍,使有才幹之士紛來京師,京師頓時文教昌盛,因此得到漢廷儒生的擁戴,群臣上書說,周公設禮作樂需七年,而莽只用四年天下就昇平,莽因而加封九錫,莽此次卻沒謙讓。

  平帝元始五年,平帝病,莽以自身祈禱上天代平帝病死;但是平帝卻死了。立孺子嬰為皇太子,只有兩歲,太皇太后據群臣之意,叫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為攝皇帝,自稱「予」。此時莽五十一歲,值西元六年,年號稱為居攝元年,翌年,東郡太守翟義及槐裏人趙明、霍鴻起兵反莽,聲勢浩大,莽派王邑平息,稱帝之心浮現。此時讖緯禪讓之說盛行,符命、圖書,層出不窮,如「求賢讓位」、「漢歷中衰,當更受命」、「天告帝符,獻者封侯」,莽則大加利用,獻符命的人,皆得豐厚賞賜,有名哀章之人,更獻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莽為真命天子,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銜,次日莽則入高祖廟拜受,禦王冠即天子位,國號新,稱始建國元年(西元九年),莽年五十四歲。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計八年,中國歷朝除了貴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開篡奪之例。

  莽做了十五年皇帝,欲有所作為,動引經義,對周禮等三代政治為理想,變法大肆改革,號為新政,卻是復古;首定國家經濟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屬,五均賒貸,六筦政策,即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利用公權力控制市場經濟,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下至人民養生嫁娶,官室封國、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皆依周禮,一系列改革,充滿理想;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奉行不得其人,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且改革步驟太快,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王田」、「私屬」,影響了大地主,官僚及商人的利益,加上劉姓宗室失去權位,自然引起不滿和抵制。莽看不起邊疆諸國,野蠻無文明,削王為侯,致使邊疆亂起,不得平息。

  天鳳四年(西元十七年),全國發生蝗、旱災,饑荒四起,莽叫百姓煮草根為酩以代糧,無效,飢民起而暴亂,赤眉、綠林軍相繼揭竿而起,莽軍相繼敗於赤眉及綠林軍,在昆陽之戰以四十餘萬軍不敵萬餘兵力的劉秀,莽自此而衰。在西元二三年,地皇四年,莽率群臣至南郊,舉行哭天大典,稱「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但綠林軍另一支勁旅起事軍仍攻入長安,城中少年嚮應,攻入漸台,商人杜吳殺了王莽,校尉公賓斬其首,起事軍將首級懸於宛市之中,莽死。成為兩漢之間的異類,代罪羔羊。依史上莽死為六十八歲。

  王莽之政治失敗,史上評為改制無方,食古不化,不誠無物及心思漢等。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國歷史

東漢 (25-220) -



王莽的新王朝是一個短命政權,取而代之的是劉姓王族的劉秀建立的東漢王朝,劉秀建都洛陽,故史學家稱之為東漢王朝,追稱劉邦在西安建立的王朝為西漢王朝。

王莽的改革是偉大的措施。但他失敗了,連他的王朝和生命也一起喪失。

劉秀在昆陽之戰顯示了自己的勇敢和機智,再壯大自己的勢力。於西元25年稱帝,建立東漢政權。經十幾年的努力,中國又被他統一。東漢是西漢的延續。

千古一帝-秦始皇建立了中華帝國的第一個專制集權國家,較之西漢,東漢的政權要專制得多,光武帝對此改革了治國方略,權力集中予尚書台,使皇帝的個人專制獨裁起到重要作用,但一旦皇帝昏庸或幼弱無能時,尚書台就成為掌握它的大臣們的權柄的依據,皇權成為他們手中的玩物。不幸的是,東漢的歷史自光武帝之後正是如此。由於幼主即位,出現母后臨朝,權歸女主的嚴重局面,外戚以"決尚書台"的名義,操縱國政,從而破壞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下皇帝與中央政府之間的權力制約。外戚專政,必有宦官之禍。東漢皇統屢絕,外蕃入侵,母后與天子多無骨肉之親,所以多憑外戚專政。及至天子年壯,欲收回大權,必然和外戚發生衝突,於是天子引宦官密謀除掉外戚。外戚,宦官明爭暗鬥,此起彼伏。

東漢在外交上繼西漢後有很大的發展,一代明將班超長期駐守西域,努力經營終使西域五十余國皆向東漢稱臣並派出人質,年年來朝。班超派甘英出使古羅馬帝國,但被阿拉伯人所騙,只到達地中海岸。

57年日本派使臣到中國,中日交往從此開始。

64年漢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即遣郎中蔡愔等出使天竺(印度)求其道。蔡愔於67年回洛陽,帶來一些佛經,並邀請沙門攝摩騰和竺法蘭一起回國,次年,明帝建洛陽白馬寺,供攝摩騰,竺法蘭居住,並翻譯<<四十二章經>> ,為中土佛教之始。

道教在130年代開始由張道陵集神秘之大成所創,他用符咒為人治病祈禱,稱"太平道"追隨的門徒都要奉獻五斗米,故亦稱"五米道"。
-----------------------------
----------------------------------

-------------------------------------------
魏 (220-265)



東漢末年,宦官專政,外戚爭權,政治腐敗,大姓豪族獨霸經濟,壟斷教育,軍閥殘暴,官吏貪汙.民間起義層出不窮,西元184 年,太平清道首領張角率領黃巾軍起義"七州二十八郡同時俱發.""天下響應,京師震動".東漢王朝發動各路大軍鎮壓.在參加鎮壓的隊伍中,騎都尉曹操因軍功突出,戰後被任為濟南相;孫堅因軍功被任為別部司馬;劉備也因軍功被任為安喜縣尉.

在鎮壓黃巾軍後, 全國被地的軍閥所割據,無處不在混戰.
曹操為宰相的東漢政府統一了中國北部.曹操控制了中央政府.220 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奪得政權,把皇帝劉協趕下寶座,建立魏王朝.一年後,以皇族自居的劉備在四川建立蜀漢王朝,又明年,孫權在武昌建立吳王朝.成三國鼎立. 史稱三國

蜀漢 (211-263)



東漢末年,宦官專政,外戚爭權,政治腐敗,大姓豪族獨霸經濟,壟斷教育,軍閥殘暴,官吏貪汙。民間起義層出不窮,西元184 年,太平清道首領張角率領黃巾軍起義"七州二十八郡同時俱發。""天下響應,京師震動"。東漢王朝發動個路大軍鎮壓。在參加鎮壓的隊伍中,騎都尉曹操因軍功突出,戰後被任為濟南相;孫堅因軍功被任為別部司馬;劉備也因軍功被任為安喜縣尉。

在鎮壓黃巾軍後,全國被地的軍閥所割據,無處不在混戰。以曹操為宰相的東漢政府統一了中國北部。曹操控制了中央政府。220 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奪得政權,把皇帝劉協趕下寶座,建立魏王朝。

一年後,以皇族自居的劉備在四川建立蜀漢王朝,又明年,孫權在武昌建立吳王朝。成三國鼎立。 史稱三國。

劉備以宗棓狻騤鴃A繼承漢統,為三國之一,史稱為蜀漢。凡二主,四十三年。有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為魏所滅。



吳 (222-280)



東漢末年,宦官專政,外戚爭權,政治腐敗,大姓豪族獨霸經濟,壟斷教育,軍閥殘暴,官吏貪汙.民間起義層出不窮,西元184 年,太平清道首領張角率領黃巾軍起義"七州二十八郡同時俱發.""天下響應,京師震動".東漢王朝發動個路大軍鎮壓.在參加鎮壓的隊伍中,騎都尉曹操因軍功突出,戰後被任為濟南相;孫堅因軍功被任為別部司馬;劉備也因軍功被任為安喜縣尉

在鎮壓黃巾軍後, 全國被地的軍閥所割據,無處不在混戰.
曹操為宰相的東漢政府統一了中國北部.曹操控制了中央政府.220 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奪得政權,把皇帝劉協趕下寶座,建立魏王朝.

一年後,以皇族自居的劉備在四川建立蜀漢王朝,又明年,孫權在武昌建立吳王朝.成三國鼎立. 史稱三國.

孫吳帝國是三國中最晚滅亡的帝國,盤踞長江東南,又稱東吳.
---------------------------------
---------------------------------------
-------------------------------------------
西晉王朝 (265-316) -



自司馬炎的祖父司馬懿始,司馬氏掌握魏的大權,至司馬炎手篡魏的機會成熟,司馬炎篡魏,吞併吳、蜀而有天下,國號晉,是為晉武帝,傳至湣帝,為前趙所滅,史稱西晉。

西晉王朝結束了東漢末年以後的混亂局面,在西晉的後期,歷時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使晉室諸王勢力耗盡,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各民族紛紛起兵反晉。自西元304年匈奴劉淵稱帝開始,至西元439年北涼降魏止的136年間,北方曾出現五胡十六國。

西元316年西晉亡,共歷5個皇帝52年,其中,病死的一位,國亡被殺的二位,內爭被毒死的二位。
-------------------------
-----------------------------
---------------------------------
五胡十六國 (304-589) -



西晉在曹魏統一北方,進而晉武帝滅孫吳統一中國之後,本可以繼續秦漢統一之格局,但是司馬王朝走的是門閥政體之局.這樣一來,社會個階級的矛盾和對立,動搖了晉王室的基礎.晉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亂,和其他的外患導致中原淪陷,邊垂不保,群雄混戰,生靈塗炭.司馬王室南遷。爾北方的黃河流域則成為各少數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東晉滅亡,中原從未被東晉所收復,國家未為統一,此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是指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曾在中國北部境內建立政權的五個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權。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

此外,還有代國、冉魏、西燕、吐穀渾等都在十六國之外。共有二十國。

五胡世代居住在中國的西北部,因對抗晉政府的腐敗和官員的貪汙殘暴,而叛變晉王朝。他們所建立的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各自征戰,民不聊生。

五胡十六國興替的歷史相當繁亂,這裏僅述其大勢。以西元383年淝水之戰為戒,這百來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既人們常說的“胡亡氐亂”。永嘉(307-313)之亂後“五胡”所建立的多個政權一度為氐族前秦政權所統一,但淝水一戰失敗後頃刻之間便土崩瓦解。第二階段更是禍亂不息,前秦滅亡後北方重又分裂,關中、關東、隴右政局紛亂,民族之間的鬥爭又出現一個高潮,社會動盪比以前更厲害。直到北魏統一北方,才結束“五胡亂華”。
-----------------------
-------------------------

---------------------------------
東晉 (317-420) -



當黃河流域陷入大混亂時,江南較為平靜,中原士族和民眾紛紛南逃避亂.西元316年,晉湣帝被俘,西晉被滅.西元317年,鎮守建康,史稱東晉

東晉的版圖狹小,基本上處與安定狀態,經濟文化得以發展.經它和以前的東吳,以後南的宋,齊,梁,陳歷朝的經營,江南繁華起來了,故史稱六個王朝為"金粉六朝".

東晉是西晉的延續,在歷時104年中,北方有五胡十六國出現.東晉偏安江南,但內亂也不斷,民不聊生,其所以如此,主要是東晉皇帝中無一英明之主。
-----------------------
-----------------------------

--------------------------------------
隋朝 (581 – 618) -

西元581年,二月,北周相國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的"禪讓"稱帝,國號"隋",建元"開皇"。

隋繼承了北周的強大,等內部安定後,隨即在589年滅南方的陳帝國,結束了二百七十餘年的大混戰,統一了中國,有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因為方塊漢字的聚合力,使不同語言卻相同文字的中國人續連在一起,從此,中國境內各民族結合成一個新的中華民族,再沒有鮮卑,匈奴,羯,氐,羌之分,使新的中華民族更充滿活力。

文帝採取了予民休養生息的方針,使中國迅速恢復了應有的強大。但到著名暴君煬帝楊廣的手中後,征高儷,開運河,造洛陽東宮。終導致民不聊生,烽火頻起,十八年間,兵變民變和宮廷政變共136起。有50餘位領袖人物,每人都集結兵力五十萬以上,割據一方,或稱帝王,或稱可汗,互相征伐。最後勝利屬於隋的太原大將李淵,接替隋,建立唐王朝,使中國再度統一。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中國歷史

唐朝 (618-907) -



隋煬帝-楊廣的暴政,兵變,民變宮廷政變紛紛,使剛剛統一的中華帝國又一次面臨大混戰

最後,勝利屬於李淵-唐王朝的開國君主。李淵是一位平凡的領導者,但他的次子-李世民卻是中華帝國史上最偉大的領導者之一,在李世民的輔助下。又一次統一中國。經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使中華帝國進入另一個輝煌的時代,海外的中國人現在叫「唐人」,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

「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貢獻最巨,國力最強,歷時最長的王朝之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其中一半時間在黃金時代之內。」(柏楊.《中國人史綱》)。

唐朝最明顯的特點是帝國擴張。通過一系列大的戰役,它的疆域甚至超過漢朝。 唐朝在中亞建立了中國的宗主權,並在朝鮮的平壤,越南的河內等設有長住官叫(都護府)。當時世界上,只有中東的穆斯林阿拉伯人的帝國能與之匹敵。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大帝是中國人公認的好皇帝,他勵精圖治,廣納善言,任用賢能。太宗李世民被北方部落尊稱為「天可汗」。被中國人真心稱頌,不單是由於他創立的偉大的唐朝,更主要的是他的美德,他的言行被紀錄在《貞觀政要》裏,為後世帝王的模範。

唐朝在政治制度上經過不斷的改革形成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完整而嚴密的職官制度。中央的最高權力機構仍為三省六部制。為「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吏,戶,兵,刑,禮,工」六部。最重要的是唐玄宗在周邊地區設置十個節度經略使,統領重兵,為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唐朝的科舉和教育制度影響中國達1300年之久。除各地有州學和縣學等學府外,首都長安有三間最高學府為尚書省禮部的"國子監",門下省的「弘文館」皇太子的「崇文館」,唐初時國子監的學生已達三千餘人,太宗李世民大帝也常常去國子監視察,學生更來自「東方的高句麗王國,新羅王國,百濟王國,渤海王國,日本帝國;西方高昌王國,後來還有吐蕃王國,南方的南詔王國」成為世界上最可觀的高等學府。

學校教育的發達,促使科舉制度的發達,唐王朝通過考試制度,向平民階層選拔人才,凡考試及格的知識份子,不分等第一律委派官職,並使之成為一種制度為「科舉」,科舉在中國成為儒家學派知識份子所追求的最高目標。考得第一的「狀元」第二的「榜眼」第三的「探花」成為人生的最高峰,李世民大帝看到考生們魚貫而入試時,興奮地說:「天下英雄都被我裝到口袋裏了」。702年武則天又首創武舉,為選舉武官。在此之前統治者的門是關閉的,通過科舉這道窄門,有才華的人可以進入政府。在統治者的方面,可以廣納賢能,並限制百姓的思想,有利社會的穩定。「科舉制度」為中華帝國提供了一種贏得歐洲人敬佩的有效穩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是這一種制度,扼制了創造力,培育了順從性。只要中國孤立再東亞,他就會繼續提供穩定性和連續性。但是隨生氣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轉而起了阻止中國人作出有效的調整和反應的作用,直到1905年最終被徹底廢除為止

唐初,佛教在中國的影響達到頂峰。由於帝國疆土的擴張,陸上海上貿易線的開放,至使外國的宗教能大批湧入中國,尤其是佛教,但在此佛教卻完全中國化了,各種宗派逐漸形成。其中著名的「禪宗」,是唐後唯一繼續朝氣蓬勃,富有理智的教派。

文學方面,唐朝有驚人的發展,唐詩的黃金時代就在這時達到巔峰。著名的有李白杜甫
----------------------
----------------------------
-------------------------------------

五代十國 (907-979) –



唐末,籓鎮之禍,宦官之亂,黃巢起義,朋黨之爭令光輝燦爛的唐帝國終告崩潰。起而代之的是中國繼春秋戰國,三國,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時期。自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改國號為梁,建都於開封。朱梁以後,繼起的朝代,分別是唐、晉、漢、周,與梁合稱為五代。除五代外,當時中國南方境內還有許多其他的割據勢力,即吳、楚、閩、吳越、前蜀、後蜀、南漢、南唐、荊南、北漢等十個王朝,統稱為十國。史稱五代十國,但實際的國卻不止十個。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進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後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後唐所滅。

後唐有比較開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實施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使社會出現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後繼者榷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滅。

石敬瑭認比他年紀小的契丹帝為父,被契丹帝冊封為大晉皇帝,定都開封。但源源不絕的財富榷流入契丹人的國庫,以至石敬瑭的養子石重貴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廣的建議下以向契丹稱"孫"不稱臣的藉口,企圖改變對契丹的依付關係,但契丹人用揮兵南下滅後晉,虜石重貴來作為答案,並在開封建立大遼,耶律德光自立為帝。

後晉滅,但遼政權無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從益為中原之主,太原劉知遠殺死李從益,奪取中原,自立為帝,建立大漢帝國。

他的兒子劉承祐因殺大將郭威不成榷被郭威所代為大周,郭威和他的養子郭榮後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們的經營下,後周漸強,並逐步統一中國,但郭榮的繼承者是七歲的小孩,無力掌管天下,終大將趙匡胤在陳橋被手下黃袍加身,代周立宋。後來宋王朝在趙匡胤的經營下,終統一中國,結束五代時的大分裂。


---------------------
-----------------------
----------------------------
北宋 (960-1127) -



西元 960 正月初一,後周朝廷接到河北邊關告急,北漢和遼進犯,後周宰相未經辨識,就派大將趙匡胤率兵前去應戰.但第三天卻在眾將的踀踴下,在陳橋的地方把事先準備好的皇帝才可以穿的黃袍披在趙匡胤的身上,擁他為帝,史稱"陳橋兵變".於是遼兵和北漢兵也不見了.回到京城後.趙匡胤用古代的禪讓的方式,取後周之位元而成為宋王朝的開國君主,為宋太祖

宋太祖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在取得政權後,又在一次酒會上勸告他的將領們放棄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從此宋王朝成為一個極度中央極權的政權.經十九年的南征北討,宋王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二百二十五年改朝換代的戰爭時代. 但沒有長城的保護,宋王朝面對的是一個群強竭起的天下,北方契丹族的遼,西北黨項族的夏和後來東北女真族的金,蒙古族的元的軍隊都可以長驅直入,對他造成極大的威脅甚至被滅亡.

但宋朝時,中華文化卻繼續有發展,是中華文化的鼎盛期,唐代最突出的成就是詩歌,而宋代在教育,經學,史學,科技,詞等方面都超越了唐代

遼王朝 (916-1125)



契丹(震旦Khitan),本是東胡,西元907年耶律阿保機(後稱遼太祖)于唐末趁中原之亂統一各部進而稱帝,916年建國號契丹。遼太祖多用漢人重視漢文化,並創文字,立制度,築皇都,國土直至天山遼王朝建立。

遼太宗從石敬塘手中得燕雲十六州後,改國號為大遼,設南,北官制以治漢,契丹人,取得鞏固統治的作用。遼太宗滅後晉,把晉併入遼,但因大失民心而草草班師歸遼,自己也死在途中。在太宗後的世宗,義宗,穆宗都無大作為,直至聖宗時,文治武功都達鼎盛,實行科舉,編修<<大藏經>>,佛教極為盛行。對宋戰爭屢勝,和宋訂立澶淵之盟,從此宋,遼和好達一百餘年。

至遼天祚帝朝時(1101),由於沒處理好民族關係,招致女真族反叛,於以致亡國。



南宋 (西元1127~1279)

宋朝靖康之禍以後,高宗南渡稱帝,建都臨安,稱為南宋。傳至帝昺時,於祥興二年為元朝所滅。

南宋的歷史都由抗擊北方外族的戰爭而相關,從1127年開始,南宋王朝對金王朝進行了五次戰爭,最後都要被蒙古人所滅。南宋在抗金的戰爭和抗元戰爭中出現了一些名將,名臣,其中嶽飛,韓世忠,張浚,文天祥和陸秀夫等。



金 (1115-1234)

女真族始於黑龍江一帶,魚獵為生。遼帝國長期向女真人要珍珠,和狩獵用的鷹-"海東青".遼官川流不息的穿過女真部落,魚肉女真百姓,終於導致女真族叛亂,女真族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建立金帝國,後宋,金聯手滅了強大的遼帝國。

西元1127 靖康年,金軍滅遼後即攻北宋王朝,攻破宋首都開封,虜宋徽宗,宋欽宗宋室南遷。金帝國歷經金世宗"大定之治",金章宗的"明昌之治"。國力鼎盛,後至1234年,被南宋,蒙古聯軍所滅。

西夏王朝 (1032-1227)

西夏是以黨項族為主的帝國,自南北朝時,居青海東南部的黨項族強盛起來,隋唐時始內附中原,其居地置州、府首領拓跋赤辭受唐王朝賜李姓。唐初,黨項羌受吐蕃之威逼,請求內遷,在唐王朝的支持和協助下,自原居住地向西北方向大遷移,歷經百年之久才逐漸穩定下來。個部族的分佈形成了以夏州(陜西靖邊線)為中心的平夏部,慶州(甘肅慶陽縣)隴山以東的東山部,橫山地區的南山部等聚居地。唐末因剿黃巢有功,受夏州定難軍節度使,統轄夏州等五州地區,進爵夏國公,首領復賜李姓。二百年來統治著甘肅一帶,宋初,宋朝實行消弱藩鎮勢力的措施,威脅到黨項政權的生存,宋王朝及時利用黨項政權內部承襲發生矛盾,迫使其獻出五州領土。夏州定難軍管內部之蕃落使李繼遷,結援遼帝國並完成黨項故土的任務。該靈州為西平府。後其子李德明繼位,在李德明在為期間(1004-1031),採取倚遼和宋的策略,「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同時向遼,宋稱臣,一方面借助遼的威勢,又能獲得宋朝的賞賜,遼、宋也各為其利,對李德明竟相封王進爵。宋天禧四年(1020),李德明病死,其子李元昊繼位。

李元昊繼位後,實施了一系列提高民族意識的策略,會除唐,宋的賜姓,改姓「嵬名」,自號「兀卒」(青天子)。隨後,李元昊實行變髮式、定服飾、造文字、簡禮儀、立官制等一系列改革,並升興州為興慶府,擴建宮城,準備建國稱帝。脫宋建大夏帝國。元昊於大慶三年(宋寶元元年,1038)十月十一日正式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又大封群臣,並派遣使臣到宋朝上表要求宋朝正式承認他的皇帝稱號。1041年和1042年,元昊的部隊在好水川和三川口相繼大敗宋軍,宋仁宗只好冊封元昊為夏國王。西夏疆域,東臨黃河,西界玉門關(今甘肅敦煌西小方盤城),南接蕭關(今甘肅環縣北),北抵大漠。盛時轄地二十二州,包括今寧夏及陝西北部、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及內蒙古部分地區。實際上,當時的中國形成了宋、遼(金)、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昊於1048年被其親生太子寧令哥刺死。只有周歲的諒昨繼位,其母沒藏氏輔政。1139年,第五代西夏王李仁孝嗣立,他在位54年,大力推行教育、提倡儒學、推行漢文,是西夏的另一個興盛時期。他死後,李純祐、李安全相纏繼位,這時,成吉思汗已經統一蒙古各部,並不斷進攻夏境。自1205年第一次攻夏起,衝突不斷,互有進退。

第九代西夏王德旺繼位後,蒙軍乘西夏國勢積弱大舉進攻。西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軍攻佔肅州、甘州等地之後,揮師東進,越過沙漠、渡過黃河,攻佔應裏(今中衛)、西平府。1227年1月,成吉思汗留兵繼續圍困興慶府,他自已領軍南下,攻佔積石州之後,於4月抵達隆德,並派兵攻佔德川州。閨五月,成吉思汗上六盤山避暑,6月,西夏末主李睍率西夏文武官員投降。7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病死,蒙軍恐西夏有變,就在隨軍途中殺死李睍,從此,立國190年的西夏為蒙古所滅。

 西夏自李元昊始,共傳十帝,歷時190年。大體分三時期,開始的48年是建設期,闊張領土期;發展期,是西夏的鼎盛期,但國內的統治危機日趨激烈;衰弱期共34年,皇室腐敗外部蒙古強敵威脅,至被蒙古所滅。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20 20:50 , Processed in 3.138000 second(s), 15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