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田中芳樹)

在中國,有一本叫做《百帝圖》的圖文集,
在裡頭除了描畫有中國歷代的無數帝王中所選出的百人畫像外,也敘述了其生平的事績。
如果能夠倣傚這本圖文集,從中國歷代名將之中選出一百個人,加以列表,
做出我等的名將百選,想來也必是一件樂事。
於是我便將企劃提交給負責的編輯,同時展開公開徵求。
當然,要做這樣的事是有些托大,不過,我認為一旦在雜誌上公開,
就比較沒有可能參雜個人的好惡,而能夠更客觀地選擇。
結果,在新年假期結束後,出版社便交給了我被提出的名單。
當然,由於「百選」的緣故,在無數候選人之中自然有許多人被惋惜地捨去,
因此為了公正起見,我等設定了許多條件,現將這些條件列於其下:

一、登上帝位的人物除外。
因為我想我些人應該是被選入「帝王紀」中的人才對,故將同樣身為傑出武將的他們除去。
像是後漢的光武帝(劉秀)、南朝宋的武守(劉裕)、唐的太宗(李世民)、後唐的莊宗(李存勗)、後周的世宗(柴榮)、宋的太祖(趙匡胤)、元的世祖(忽必烈)、金的太祖(阿骨打)、明的太宗洪武帝(朱元璋)、明的成祖永樂帝(朱棣)、清的太祖(努爾哈赤)、以及清的聖祖康熙皇帝等人均是。

二、身為文官,在政治上的實績較軍事的上業績來得更大的人除去。
因為這些人應當是列在「名宰相列傳」或是「名臣列傳」之中的。
如齊的管仲、晏嬰、趙的藺相如;秦的李斯,前漢的陳平、蕭何;後漢的憲法徇;蜀漢的諸葛亮;前秦的王猛,南朝宋的劉穆之;北魏的任城王;隋的高熲,唐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宋的趙普、韓琦、范仲淹,遼的耶律隆運;金的完顏宗幹;宋的文天祥、陸秀夫;蒙古的耶律楚材;元的劉秉忠、脫脫;明的李善長、劉基,以及清的林則徐、左宗棠等人均是。

三、清朝滅亡之後,近代的人亦除去。
因為這樣的人物已非屬於武將,而應該稱為軍人。
我們也不可能把騎兵隊與航空戰力拿來相提並論。
這些人包括了蔡鍔、蔡延鍇、朱德、陳毅等。

四、避免特別執著於某些特定的時代。
也許是我個人管得太多,但是從日本人的眼光來看,由於對中國歷史知識的關心有所偏向,
因此幾乎是只對在某些特定文學作品中登場的人有印象而已。
如果我不注意這點的話,那這份名單就還不如讓對某個時代有專門興趣的人去找這個時代的其他資料好了。

在依照以上四項條件進行考選的過程中,最後還是發現超過了原先所預計的人數約八十餘人,
因而一度陷入了困難。
像是在有名的楚漢爭霸時代,自項羽舉兵至其死亡為止,前後總共也不過只有七年多,
然而卻選出了三人;
再如清朝自康熙帝至乾隆帝的一百三十餘年中,有名的將軍武將共有十人以上,
要從其中挑出一、兩名也都十分困難。
結果,最後就只能再從這些具有相似功績的武將,依其個性做為取捨的基準了。

先撇開這些不談,其實,對於中國的歷史,依中國人的眼光,能夠稱為名將的條件又是如何呢?
根據從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地確認後的結果,主要可歸類和獨立性的人。

A、抵抗北方強大異民族侵略,守護中國人的自尊的獨立性的人。

B、在現實上成功地統一天下,以及重新讓和平恢復的人。

如果不是滿足了上列兩個條件的人的話,當然在評價上就是不會是屬於最高級的。
因此,中國人本身對於諸葛亮的評價,反而就不如日本人想得那麼高了,
這就是因為諸葛亮他並沒有滿足上述兩個條件中任何一個的緣故。
也因此,在這一回我們所編纂的列表之中,大半的人都必須滿足以上兩者中至少一個的條件。
惟一的例外,就是那些身為異民族,卻在中國樹立了征服性的王朝,
並以獨創的軍事行動改變了歷史動向的少部份了。

那麼,以下就將這份列表公開:

春秋時代(四名)
  一、孫武
  二、伍子胥(名員)
  三、范蠡
  四、趙襄子(名無恤)
戰國時代(八名)
  五、吳起
  六、孫臏
  七、樂毅
  八、田單
  九、廉頗
  十、趙奢
  十一、信陵君(姓名為魏無忌)
  十二、李牧
秦時代(三名)
  十三、白起
  十四、王翦
  十五、蒙恬
楚漢爭霸時代(三名)
  十六、項羽
  十七、張良
  十八、韓信
前漢時代(七名)
  十九、周亞夫(父為周勃)
  二十、李廣
  二一、衛青
  二二、霍去病
  二三、趙充國
  二四、鄭吉
  二五、陳湯
後漢時代(八名)
  二六、鄧禹
  二七、馮異
  二八、岑彭
  二九、馬援
  三十、班超
  三一、曹操
  三二、關羽
  三三、周瑜
三國時代(三名)
  三四、司馬懿
  三五、陸遜
  三六、鄧艾
東西兩晉時代(五名)
  三七、杜預
  三八、王濬
  三九、陶侃
  四十、祖逖
  四一、謝玄
南北朝時代(六名)
  四二、檀道濟
  四三、韋叡
  四四、楊大眼
  四五、斛律光
  四六、蘭陵王(姓名為高長恭)
  四七、蕭摩訶
隋時代(三名)
  四八、韓擒虎
  四九、劉方
  五十、張須陀
唐時代(十二名)
  五一、李靖
  五二、李勣
  五三、秦叔寶(名瓊)
  五四、尉遲敬德(名恭)
  五五、蘇定方(名烈)
  五六、薜仁貴(名禮)
  五七、王玄策
  五八、裴行儉
  五九、高仙芝
  六十、郭子儀
  六一、李朔(父為李晟)
  六二、李克用
五代十國時代(二名)
  六三、王彥章
  六四、周德威
宋、遼、金時代(十三名)
  六五、曹彬
  六六、楊業(小說中稱為楊繼業)
  六七、耶律休哥
  六八、穆桂英(女性)
  六九、狄青
  七十、宗澤
  七一、岳飛
  七二、韓世忠(妻為梁紅玉)
  七三、完顏宗弼(女真名為兀朮)
  七四、虞允文
  七五、孟珙
  七六、完顏陳和尚(名彝)
  七七、張世傑
元時代(三名)
  七八、伯顏(八憐氏族)
  七九、郭侃
  八十、擴廓貼木兒
明時代(十名)
  八一、徐達
  八二、常遇春
  八三、姚廣孝(法名為道衍)
  八四、鄭和
  八五、于謙
  八六、王守仁(號陽明)
  八七、戚繼光
  八八、袁崇煥
  八九、秦良玉(女性)
  九十、鄭成功
清時代(九名)
  九一、多爾袞
  九二、明亮
  九三、楊遇春
  九四、李長庚
  九五、關天培
  九六、僧格林沁
  九七、李秀成(太平天國)
  九八、石達開(太平天國)
  九九、劉永福

上面的列表中,共整理出了九十九名,至於第一百名則留空,希望由讀者自己來選出。
筆者個人的候補名單,包括有蜀漢的趙雲;隋的沈光;唐的王式,宋的劉錡、吳璘;金的宗望;以及明的李文忠等人。
其中隋的沈光兼具有驍勇、俠義、以及灑脫,是"中國快意男兒列傳"中所不可或缺的人物。
然而由於他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指揮過大軍的經驗,因此這次只好割愛。
而蜀漢的趙雲,無論在為官的見識和戰術指揮的能力上都可說是五虎將軍中的佼佼者,
與被民眾神格化、祀奉於"關帝廟"中的第三十二人關羽是不遑多讓的。
此外,身為宦官,然卻以驍勇善戰之武將而知名的人物,則還有前秦的張如,以及宋的秦翰等。

在同屬亂世的五胡十六國、以及五代十國等時代,上榜的人卻意外之少的原因,
則是因為這些時代傑出的武將幾乎都自立為王的關係。
此外,雖然有著亂世出名將的觀點,然而往相反的方向思考,如果沒有統一天下的力量,
只是讓戰亂持續下去的話,那對民眾絕對是沒有益處的。
因此,前述名將的條件B看來就確實有其必要性了!
當然,歷史的狀況如果全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有所發跡的話,雖也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但這人一定若非名將即為大軍師,必定會留名後世的。

第五十七位的王玄策,可說是個相當特異的人物,
他所驅馳的戰場並非中國本土,而是在遙遠的印度。

西曆六四七年,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訪問與唐有友好關係之印度瑪卡達國的國王西拉迪提亞。
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後,卻發現西拉迪提亞王已死,王位被一個叫做阿爾裘那的人所篡奪。
同時,不光是瑪卡達國,當時全印度幾乎均陷入戰亂之中。
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還受到阿爾裘那派兵襲擊,身陷牢獄之中。
幸好後來王玄策安然脫困,逃離了瑪卡達。

王玄策這樣就逃回了大唐嗎?
沒有,他策馬自印度大陸北上,渡過了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
以喜瑪拉雅山脈為目標,一路來到了尼泊爾王國。
在這兒,他與阿姆修瓦爾曼王談判,借用了七千尼泊爾騎兵,
再度帶兵回到瑪卡達國向篡奪者阿爾裘那挑戰。

在激戰之後,王玄策終於獲得了勝利。
於甘地斯河畔的決戰中,包含象部隊在內的阿爾裘那軍戰死三千,
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斃的則有一萬之數,被俘虜者至少一萬一千人,大大地慘敗。
據推斷,其總兵力至少有三萬,王玄策以少數之兵獲得大勝,
而且還是在異國、並以異國之兵得勝,實在是不容易。

王玄策在俘虜了阿爾裘那、回復瑪卡達國的和平之後,就率領尼泊爾軍回到其母國。
當然,這時也救出了其他留在牢獄中的部下,最後回到了大唐。
如果王玄策是十八、九世紀大英帝國的將軍的話,他大可以就身陷牢獄一事要求賠償,
加上其恢復和平的大功,要將瑪卡達國當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再怎麼說,王玄策的功績都是可和世界史上著名的羅伯特·克萊夫匹敵,
而他更是對領土及權利的慾望無緣,到底這是個人的資質呢?
還是兩個所屬文明的價值觀不同?
本稿的討論就此打住。

背靠著萬年冰雪的喜瑪拉雅山、立於尼泊爾騎兵先頭、在辛都斯坦平原上奔馳的中國武將之姿,
我等可以想像。
只是歸國之後的他,並沒有再度出仕,而是在宮廷的一個房間裡默默地寫作《中天竺行記》一書。
冬日長安,停筆望向窗外,鉛色的天空粉雪無聲無息地飄落,一面哈著熱氣的王玄策心中在想些什麼呢?
而到了老年,他是否又會對著孫子們道往昔,說說那永不會落雪的遙遠南國的故事呢?
可惜的是,《中天竺行記》一書至今幾乎完全沒有殘留下來,
其活躍的史實也惟有從《舊唐書》、《新唐書》,以及從印度出土的銅版文書研究中探索了。

王玄策是往南行,那麼,在中國的武將中,向西行到達最遠的人又是誰呢?
走海路的是第八十四位的鄭和,他所率領的大船隊橫斷了印度洋,一直到達非洲的東岸。
至於陸路的話,則是第七十九位的郭侃。

西曆三五二年,大蒙古帝國的皇弟夫拉可汗率領大軍開始了往西方的遠征,
其中有位漢人的年輕將軍郭侃,他乃是第六十位郭子儀的子孫,
自祖父那一輩以來就一直出仕於蒙古帝國。

西征軍沿著絲路進軍,於一二五六年渡過阿姆河。
侵入波斯領土的第一個關口為鷲城阿拉莫德,
此地乃是在一百六十年間威猛席捲全西亞的回教伊斯瑪伊都派暗殺教團的根據地。
當時,五萬兵力死守絕壁上的要害。
死鬥之末,郭侃陷落了鷲城阿拉莫德,殲滅了暗殺教團。
而也以此事為開端,當其轉往東南準備征服喀什來爾時,竟然不戰而勝,
被稱為不費一兵一卒即可陷城的常勝將軍。
依據《元史》的記載,他是個有時利用騎兵的機動力展開奇襲,有時則下伏兵,
除了是位縱橫無敵的兵略家外,在攻城戰方面也相當拿手。
直到巴格達的攻防戰為止,他總共陷落了一百二十八座城池。

三五八年二月,這座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都城巴格達在決死的防衛戰中陷落,
結束了近五世紀的回教教主政權。
激烈的攻防戰中,郭侃於論格裡斯河上以浮橋勇敢地在敵前強行渡河,
而當教主企圖乘舟逃出巴格達時,就被郭侃手到擒來了。

在攻陷了巴格達後,夫拉可汗並沒有停止西進。
郭侃率軍進入敘利亞境內,準備討伐富浪。
所謂的富浪,指的是當時佔據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一帶的歐洲人基督教徒之騎士團或是小國家群,
這時的西方世界正是處於十字軍東征的時代。

中國的武將與十字軍的騎士展開了作戰,這並非幻想情節,而是實際存在於史實之中。
郭侃一共攻陷了一百二十座左右的富浪城池,在地中海岸策馬,然後北上侵入了小亞細亞半島。
當時,富浪的原文發音究竟如何我們不知道,惟一所知的,乃是他們都把身為敵方的郭侃稱為"神人"。

隨著小亞細亞的平定後,西征可算是告了一個段落,郭侃回到了夫拉可汗的陣前。
這時雖然發生了鋟入埃及的蒙古軍為單眼猛將拜巴爾斯所敗一事,
但東邊也傳來了忽必烈汗即位的消息,郭侃在拜別了夫拉可汗後東歸。
回到蒙古本土謁見忽必烈汗則是發生在三六○年的事。

蒙古的大遠征並不需要過度美化,然而中國的武將能夠見到地中海的落日,
並曾策馬攻掠十字軍騎士們做為根據地的城塞,則確實是件如畫一般不可思議的事。

關於郭侃,書上記載他"所向無敵",現代也是這麼使用來表現這樣的情況的。
不過,史上最初被如此稱呼的勇將又是誰呢?
那就是第二十八位的岑彭,他是後漢光武帝時代的人。

歷史上,叫嚷著要"再興漢室"的人不少,但幾乎都是徹底慘敗,成功的就只有光武帝一個。
他在前漢滅亡後,以二十八歲之姿起兵,並以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手腕統一了天下。
統一後,他也沒有肅清任何一位功臣,這點倒是超過了其先祖前漢漢高祖。
之後,他還提出了前所未見的奴錄解放宣言,在一代之中集創業(以實力統一天下)與守成(確立新的秩序、安定民生、振光文化、並育成後繼者等)兩者,簡直可稱為中國史上最棒的名君。
在他的手下,有所謂"光武二十八將"之稱的名將群,岑彭就是其中之一。
常勝不敗,而且軍規嚴正,從不做危害民眾之事。

光武帝在平定天下,只餘下隴和蜀兩位之時,位於前線的岑彭收到了光武帝的親筆書信。
光武帝本就為富有文才之人,這時的親書也以名句而為世所知:

"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這就是"得隴望蜀"的語源。
兩百年後,被第三十一位的曹操所引用,因而更為出名。

在平定隴地一年之後,岑彭準備從長江中游前往上游,也就是進入蜀地之中。
這時與之對峙的乃是在蜀稱帝的公孫述,他率領大軍沿長江而下,
出三峽而在長江中游築了一座大要塞。
他先在南岸的荊門山與北岸的虎牙山之間以浮橋連結起來,
在荒亂的激流中立起數千支的木樁以防敵船入侵。
接著又兩岸的斷崖之上築樓,列上箭弩,以數萬松明照亮夜空,不讓一名漢兵有可趁之機。

看到這樣的陣仗,即使是岑彭都不得不在第一時間考慮是否要退卻了!
這時,光武帝激勵的親書來到,接下來便展開了全面攻擊。
在某個強勁東風吹襲的日子,數千隻漢軍軍船帆滿載著風,溯著急流迫近蜀軍要塞。
水裡的木樁阻住軍船的進路,加上左右兩岸如雨般的箭矢,在一進一退的攻防之中,
漢軍的先鋒部隊終於立上了浮橋,放出了準備好的火箭。
火勢在強風之下一發不可收拾,籠罩了浮橋以至於城樓。
在猛火之中,岑彭發動了突進。
就這樣,有了《後漢書》中"所向無敵"的表現。

在一日中攻陷了水上要塞之後,岑彭雖欲一口氣攻下蜀國,然卻衩公孫述派出的刺客所暗殺。
在此一年之後,漢軍終於將公孫述擊斃,被了岑彭的仇,並因此達成了統一天下的偉業。
這是發生在西曆三十六年的事。

在中國歷史上,自力成功在統一天下的皇帝,自秦至清也不過大約十人,
因此光武帝與二十八將的一事績應當讓更多人所知,並給予更高的評價才是。
漢武帝雖為一位英雄君主,然卻有濫刑酷殺的傾向,常以無實或輕罪致人死於獄中。
此外,他對民政也幾乎無甚關心,竟讓黃河的堤防決潰二十年以上而不聞不問,
造成兩百萬的民眾流離失所、家屋家地流失也不救濟。
宋太祖趙匡胤則是自先帝手中繼承莫大政治遺產的幸運兒;
而明太祖朱元璋則以流血肅清,殺死了不少朝野的人才。
光武帝完全沒有這些人的所為,他之所以被日本所無視,乃是因為和楚漢爭霸時代或是三國時代相異,並沒有一本廣為流傳的宣傳文書來大吹特吹。
像是《三國誌》的讀者,應當都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戰」後將敵本陣中的文書加以燒燬,用以安定人心之事嗎?
其實,這乃是模仿光武帝在討伐了群雄之一的王郎之後,在其陣中燒去文書的行為。

好了,這次的列表並不是"聖人君子列傳",因此其中自然也有一些如問題兒童般的人物,
第二十五位的陳湯就可說是其中的代表。
他趁總司令官臥病在床的時候擅自動員官兵,而且還假稱受命斯瞞部下。
當得知事情的總司令官於吃驚之餘命令其軍隊解散時,卻被頂了句"事到如今怎能停止?
這個沒有用的東西,還不趕快下出動命令,同時還以劍相逼,甚至在作戰結束之後,
不但穿上了戰利品,還要求朝廷盡快給予恩賞,真是個亂來的傢伙。
不過,他在用兵方面倒真是個天才,決斷力和行動力亦非尋常,
在前漢末朝當上了西域副校尉一職。當時乃是匈奴的黃金時期,郅支單于在西域一帶威猛無敵,
陳湯領了四萬兵力對之全面攻擊,在天山山脈周邊激戰之後,大敗匈奴軍隊,討伐了郅支單于。
也因為這場大勝利的緣故,西哉也暫時回復了和平。

在接連下來的戰鬥中,陳湯曾有與奇妙的敵人作戰的經驗,
那就是以密集隊形作戰、帶有紅或金色毛髮、青藍睛眼的重裝步兵團。
本來匈奴將支配下的綠洲都市居民或是俘虜所集結編成。
因此,陳湯也不免為這特異不同的戰鬥法所苦。
但結果,陳湯還是將之追討降伏,並於祁連山附近興築驪軒城,讓他們居住於其中,
負責漢帝國的邊境警備工作。

這個驪軒城的居民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陳湯在西域之戰乃是發生在紀元前三十六年的事,而在經過了兩千年後的一九八九年,
澳洲的歷史學家在蘭洲大學進行了一場特別演講,終於將這神秘事件傳達於世。
根據他的說法,驪軒城的居民乃是羅馬帝國的戰士。
在紀元前五十五年,羅馬的執政官克萊斯士率領七個軍團往東方進行遠征,
而在與中世波斯王朝之一的巴爾迪亞軍作戰時大敗,克萊斯士被殺,羅馬軍亦潰滅,
好不容易其中有六千人突破了包圍逃出,但他們並沒有回到羅馬本國,
他們的去向成為西洋史上的謎團。
看來他們大概是在受波斯軍的追擊時,往祖國相反的方向--東方一直前進,
最後就進入了匈奴的勢力範圍中而成為其傭兵部隊。
目前,驪軒城的遺跡正在進行挖掘調查,看來陳湯與羅馬帝國戰士們的戰鬥,
在現代的考古學之下,應該很快就能判明了!

此外,雖然並沒有更在這次的列表之中,但在十八世紀初,清朝將軍也曾經與瑞典軍隊戰過。
這乃是因為在有名的北方戰爭中,瑞典軍的兵士為俄羅斯軍隊所俘虜,
並用在中亞方面與遊牧民族准噶爾族的作戰。
在此,俄羅斯軍隊打敗,瑞典人再度成為準噶爾族的俘虜,並傳來許多工藝及火炮的技術。
而當准噶爾族與清軍作戰時,這支瑞典人部隊最終就與清軍對上了。
所說其中也有再被俘虜而遠至北京的瑞典人,只是不知在非已意之下橫越歐亞大陸的他們心中做何感想就是了。

前面說過,這次的列表並不是"聖人君子傳",不過,其中還是出現了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人物,
那就是第八十六位的王守仁。
王守仁,號陽明,也就是"陽明學派"之祖的那個王陽明。
他是個偉大的哲學家,同時也以思想家的身份為日本人所知。
其實他是個誠實而有能力的大臣,同時也是代表明代中期的一位戰略學。

從小時候起,他就是個孩子王,常玩帶兵打仗的遊戲,同時也常保護弱小的孩子,擁有相當的人望。
長大後,他步向自己的道路,一面任俠,一面熱衷於弓術及兵法,也努力於文學,終於在科舉中及第而成為官僚。
由於他反對污職而惡名高漲的宦官,在受拷問之後遭流放至西南邊境。
但他並不因此而氣餒,以邊境知事的身份努力為政,甚至連被捕的盜賊都慕他的名。
後來,虐待王守仁的宦官失勢,回復了名譽的王守仁便正式開始了其戰略家的人生。

要說"武功天下第一"的話,王守仁的武勳倒是沒有那麼大,
不過,在此我們舉個例子,那就是他在西曆一五一九年平定了騷動整個明帝國的"寧王之亂"。

寧王家乃是明朝有力的皇族,擁有以南昌為中心的長江中游的廣大領地,亦自誇有七萬軍隊的富強。
第五代寧王時,正值武宗正德皇帝沉溺於異常淫樂、荒廢國政之際,因而起了篡奪的野心,
與官邸的奸臣們互通,立下種種陰謀,最後終於舉兵衝向南京,準備以實力奪取天下。

察知其叛亂計劃的王守仁,召集了附近的官軍,直指南昌城。
得知此事的寧王為了不讓根據地被奪,慌忙率軍返回。
王守仁一開始就等這麼一著,就這樣敵我合計共十四萬的大軍在鄱陽湖畔展開了衝突,
鄱陽湖乃是大於日本最大的琵琶湖六倍的廣闊淡水湖,兩軍就在水上、陸上死鬥。
官軍的將軍伍文定本想對敵使用火攻,然而卻因風向急變,火焰竟然燒著了自己的鬍髭,
讓人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中,王守仁的作戰指揮還是一一中的,
在死鬥第三日將寧王完全逼至絕地,其所乘的軍船亦為火焰和煙霧所包圍。

寧王的妃子以美貌和聰明為世所知,她雖早知其夫的野心而數度建言,
然而寧王卻不聽她的話,因而遭到了今日的悲運。
在領悟到已經不可能脫逃之後,王妃向其夫帶淚一禮說道:
"今後您就不必再為妾身擔心了?",於是便投身湖中。
寧王雖然也想自殺,但卻失敗而為官軍所捕。
被帶到王守仁面前時,寧王流著眼淚希望能夠厚葬王妃,王守仁承諾此事,
得到了王妃遺體後,便加以鄭重厚葬。

由於王守仁的關係,救了明帝國,然而腐敗背德的朝廷卻無視於他的功績。
正德皇帝周邊的奸臣將俘虜的守王先釋放後再把他捉回,欲將平定叛亂的功績攬在自己身上,
而王守仁則冷靜對應,勉於真理的追究,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學說。
本稿對於思想家的王陽陰並不打算加以論斷,幫在此打住。

王守仁的情況,是在中央沒有信賴、支援關係的情況下建立了大功,像這樣的事當然應該是一件好事。
另外,在南北朝時代,由於有力的皇族或將帥篡奪的事件層出不窮,因此皇帝的猜疑心特強,
其中還能保有對人之信賴而維持了五十年治世的,大概就是南朝梁武帝了!
他雖然篤信佛教,但並不是無抵抗的和平主義,當敵人攻來時,他還是會起而戰鬥的。

西曆五○六年,北朝的北魏發起了號稱百萬的大軍侵入了梁的國境。
雖然是號稱,實際上大約只有這數字的一半,但畢竟還是壓倒性的大軍,其目的當然要統一天下。
總帥為有能的皇族中山王元英,而實戰的指揮官則是第四十四位的楊大眼,算是當時天下剛勇第一的猛將。
而相對的,梁這方面則動員了二十萬的軍隊,總帥則為第四十三位的韋叡。

韋叡是武帝即位前就有的心腹,建立過不少功績,但他的身體卻較弱。
在他的生涯之中,往來戰場從來都沒有騎過馬。
他總是連甲冑也不著,一身襦服就乘上了木製的輿轎,由兵士抬著指揮全軍。
照道理來說,較高的位置總是敵方箭矢集中的所在,然而他卻從不害怕,揮舞著竹杖動員軍隊,以君子風格的智將身份受到兵士們的尊敬。

北方的猛將與南方的智將間激烈衝突的"鐘離之戰",
可說是南北朝時代約一百七十年間最大的"南北大戰",
其在歷史上的意義可與"赤壁之戰"匹敵,戰鬥的規模更是凌駕其上。
只不過這場戰役對日本人來說直到今日也沒有什麼人知道,
意欲概述卻數字難盡,還是以後等機會吧!
(譯註:作者另有一書《奔流》即是以鐘離之戰為背景的故事小說。)

雖然是從如開玩笑般的一句話所開始的企劃,但是機會難得,筆者確實是想借這個機會來介紹所知的名將。
下一回的連載會自何時開始雖然尚不得知,但必定會盡快使之實現,並希望能夠從韋叡和楊大眼的故事開始與大家大享。
而在這次的列表中,在《史記》中有登場的人物共二十二名;在《三國誌》中登場的人物共八名。
這三十名都是知名度甚高的人物,關於他們的事情,由於在其他地方比較容易見到,
因此我也可能就一筆給他帶過,反正筆者已經很辛苦地列出了這樣的一個列表,
衝著這一點,就請各位讀者原諒筆者的任性自我吧!

(本文收錄於《小說中公》一九九五年三月號/中央公論社)

(未完.待續)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這本書的一開始,雖然放了一篇「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這乃是收錄於《小說中公》一九九五年三月號內的文章,然而實際上寫這篇文章的時間卻更早,
應該是在一九九五年的元日一假期收假後的事。

在前面也說過,這份企劃其實一開始只是與中央公論社的編輯間的玩笑話而已,
如果那時我認真討論的話,那就一定會談到我下一部作品的確切截稿時間,
因而我只有努力地另找話題。

正巧在這時談到在中國發現《百帝圖》這麼一本書的事,
這乃是一本自中國歷代的皇朝中選擇出一百名皇帝,於其畫像帝附有短評形式的書籍。
談著談著,就說到如果把中國歷代的名將中也選出百人來加以短評的話,應該也蠻有趣的。
於是現在寫在這兒實在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那時如果我不想再受長篇小說的截稿壓力的話,
那就只好接受這種短篇形式啦!
就像是本金還不出來,所以就只好先還還利息來應應急一樣。
而也因為這樣子,當時候在《小說中公》中發表了這樣的事情之後,
就逼得我只有在新年收假之後來決定這最後選出的百人了。

說到這選取嘛,一開始是蠻快樂的事情,等到過了五十人之後,就開始不好玩了。
因為候選人太多了嘛!到底應該選誰,又該把誰刪去呢?
如果選了A而沒選B的話,那又是為了什麼要選擇A呢?
由於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理由,因而最後當我決定要選誰時,就越來越痛苦了。

總之,先以之前所寫的那篇文章中的條件來評斷一番,
最後總算在不偏頗任何一個時代的狀況下決定出了百人。
正確地來說,除了留給讀者所自行評斷的一人之外,應該為九十九人。
在整理了名單之後,如果每篇寫個五、六人的話,在頁數許可的範圍內,
每一個的確大概也只能寫個一到二頁的短評而已。

最後,雖然我是有在文章裡說到以後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會再介紹那些這次所遺漏的人,
但不管怎麼說,只要這樣寫了,以後我當然就有必須要在《小說中公》中介紹他們的議務。
這就大概像是在現實中你當然是不能夠永遠只還利息而已,也算是個教訓吧!

很可惜,後來《小說中公》因為某些原因而停刊,我的這份稿倆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但再怎麼說,我總不能因為別人的不幸而暗自欣喜。
之後,很意外地,從德間書店那兒提出了一個與陳舜臣先生對談的企劃。
而這次的對談,不能說完全以此為基準啦,但至少還是有些參考,
就在與陳老師談論了關於中國歷史上的許多人物之後,在中央公論社的同意下,
最後作為資料使用。
而另一方面,這本向陳老師請益對談的書,最後也由德間書店方面出版
(註:即《中國名將之條件》一書)。
從看完這本書的讀者所寄來的信函中提出:
雖然其中有提到名將百人,但幾乎全部都沒有什麼論及,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這真是非常嚴厲的指責。

因此,這回不管怎麼說,對於讀者可真是本金利息都得還了。
只不過,如果一個一個來寫的話,真不知道要寫到何時方了,只是趁這個機會,
一定要把那些之前也許只提到名字,其他完全隻字未提的人做個介紹才可以。

我想,就像司馬遷的《史記》所確立的、以傳記體的方式來書寫這本歷史書。
簡單地來說,就是集結各人物的傳記,然後再從中敘述出那個時代的故事。
以這個方法來集結可代表中國各時代的名將百人,然後再從中俯瞰中國全體的歷史。
當然,這樣的工程很浩大,不禁讓我想到以找的知識及關心所及的範圍,是否真能負荷。
但因與中央公論社等人之間的討論,最後還是寫出了這本書。

在長時間的前置作業之後,好不容易才將百人--九十九人依時代順序排列了出來。
像是戰國時代、南北朝時代等,就以這樣的時代為區隔,讓文章一一地依順序往前進。

以最後的列表看來,大致是自春秋時代開始,在此之前的時代均加以割愛。
這乃是因為關於在此之前的作戰--與其說是作戰,根本連時些時代本身都有一半為神話傳說支配,實在是難以用明確的史實加以判明。

中國有一個黃帝紀元的方式,以西元二○○○年來說,
那已經大約為黃帝紀元的四七○○年左右了!
而在這即使多少有誤差,但也大致相去不遠的四千七百年歷史之中,
其前面的三分之一歸屬於神話傳說領域的要素實在太強,因此還是決定將之省去。

就這樣,決定了自春秋時代開始進行這個選取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之企劃,
然而,說到中國歷史上最初的名將,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個名叫太公望的人應該不少吧!
太公望呂尚(註:生歿年不明,又號姜子牙。雖然在滅亡殷商、建立周朝之際為有名之謀臣,但除了兩、三項戰鬥的指揮與獻策外,具體的功績並沒有留傳下來。惟其為中國傳說中有名的軍師,在為關羽取代之前乃是中國之武神。從其「姜」這個性,以及「周」這個文字本來為盾的意思看來,據推測,周可能為西藏系統的戰鬥民族。--《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又號姜子牙。
由於這資助有人數上的限制,加上他在史實上無法判明的事情還不少,因此也只好將其捨去了。

既然決定了要從春秋時代開始,當然在此之前的太公望就不應該算入,
否則如果從太公望開始計算的話,那之前當然也有戰鬥,當然也有讓戰鬥轉為有利之人,
那這些人又該怎麼辦?就算是已經是神話世界中人的黃帝,他也有像軍師一類的人才呀!
關於這點,則幾乎連資料都找不到了,因此,我想由春秋時代開始還是有其必要的。

《春秋時代》
在春秋時代中,共有四人入選:
一、孫武。
二、伍子胥(名員)。
三、范蠡。
四、趙襄子(名無恤)。
其中三人為南方,也就是長江流域之人,一人為北方,也就是黃河流域之人。

關於孫武(註:生歿年不明。齊國出身。春秋時代之戰略家。春秋至戰國時代雖然思想家輩出,然而他卻是其中以強化軍事力為統一中國方針之兵法家。孫武與另一名叫孫臏的人均被稱為孫子,兩人雖然血緣相同,但孫武的年代較早。孫武在仕吳之前所著的《孫子》,被稱為兵法書的古典,而以孫子兵法為世人所知。其特色在於反映及於戰國時代的古老體制之崩壞,不再以貴族或精銳部隊之勇戰、力戰為前提,而在於集團戰及謀略說等。--《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傳〉。)
這個人,可說是相當知名,至少大家也知道他似乎就是寫下《孫子》這本書的人。
但實際上,關於這點倒並沒有那麼明確。
根據《史記》上的記載,只知他最有名的事跡,乃是為了證明軍律的嚴正,而斬去了君主寵愛的兩名美女而已。

在這個事件中,他為了要讓君主認知軍隊訓練的必要性,就命兩名美女為隊長,
帶領由其他美女數百人所組成的隊伍,並依軍令行動。
然而不論孫武如何命令,就是只聽聞笑聲,而沒有確實的動作。
於是孫武便認為這是隊長之罪,而將兩名美女叫來斬首。
如此一來,其他的人便不敢大意,而能聽從孫武的命令行動了。

從這個故事之中,我們雖然可以得知其所注重的乃是軍律的嚴格,但這大概也只是象徵的寓言,
畢竟連孫武這個人實際上是否存在,在歷史上都有很長一段時間表示懷疑。
關於這件事,在學界中後來雖然些有力的學說出現,
但我們還是把它當做一則有趣的故事來看就好。

而比較重要的,則是第二位的伍子胥(註:生歿年不明。名員。春秋時代仕吳之政治家。原為楚國人,但因捲入政爭而致家族被殺,因此亡命吳國。當時的吳國方被共同二分江南勢力之越國所敗,為了復仇而大舉進用人才。使用新型之戰車長驅中原,因而打敗了北方的楚及南方之越的伍子胥,在替吳國建立磐石的同時,也以破壞楚王之墓並將其屍體鞭打之舉復了父兄之仇。然而,由於懷柔之故,終日溺於敵方所送之美女西施的吳王夫差,最的竟逼其走上自盡之路。而他也因為伍子胥是在對吳下了詛咒之後而死,因此後來也以怨靈神的身份成了民間信仰之對象。--《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傳〉。)
他在中國歷史上也相當為人熟知,是個把替父兄報仇當成是一生職志的人。
聽說台灣的名漫畫家鄭問老師,在《史記》的登場人物中,最喜歡的人就是伍子胥。
只是,伍子胥是個性格非常苛烈的人,對日本人來說,也許是個避之惟恐不及的人物也說不定。

當這個人被國家所放逐的那段日子中,有段時間幾乎是空白的,
因此也有人認為伍子胥在這段時期內是在寫自己的軍事理論書,然後以孫子為筆名發表。
因為實際上,孫武這個人的實在性尚有所疑問,而伍子胥則沒有問題。
個人認為,伍子胥如果以這樣的形式來著書發表自已的思想和理論的話,那倒是個十分有趣的說法。
只是,為什麼伍子胥要以孫子為筆名呢?那就完全沒有提到了。

就在之前,於中國的西安,幾乎完整地發現了以竹簡書寫的《孫子》八十二篇共十四萬一千七百零九字。
如果此一報導屬實的話,那對現今只存留約六千餘字的狀況來說,
如此的大發現應當能對這一段歷史提供飛躍性的研究資料才是。

說到伍子胥,他的父親乃是春秋時代楚國的重臣,由於楚國發生了王位的紛爭,因此他的父親與兄長都被殺死。
正確地來說,其實應該是在聽離奇了父親被殺的消息後,伍子胥就準備逃難,主張以後再來為父報仇;
至於兄長這方面,則是在將此重責大任交給他之後,自己承擔了長子的義務,而和父親一起就死。
就這樣,伍子胥逃亡出境,後來碰到了吳王--闔癌這名人物。
這個人乃是春秋五霸之一,當時是非常英雄的人物。
而伍子胥就出仕於他,而與母國楚國展開交戰。
由於他具有相當的將才,因此屢次大破楚軍,
而在最後終於陷落楚的都城時,本為其復仇對象之楚王--也就是那個殺了其父兄的人物--卻早已埋身於墳墓之中。
氣憤的伍子胥就破壞了他的墳墓,把楚王的屍體拿出來加以鞭打。
這故事十分地出名,然而就日本人的感覺來說,似乎並不需要做到如此決絕的地步,甚至連當時伍子胥的親友都如此認為。
然而伍子胥為他的復仇花費了他的歲月,還因此說過--「日暮而途遠」的話,
流傳至今成為名言,充分表達出了一名一生都只想著復仇之老人的心情。

之後,吳國在與越國的作戰中也獲得勝利。
在此,越國的國王勾踐--他在日本也是個有名的人物--在前往吳國投降之際,
伍子胥曾向自己的君主提出應該把這個人給殺了的建議。

此時身為伍子胥君主的,乃是吳王夫差。
由於伍子胥自已乃是個花了終身生涯於復仇上的人,因此在攻破越國之後,
認為如果讓越王勾踐繼續存活下去的話,將來一定會前來報仇,就像他自己一樣。
然而,雖然他提出了將之殺死的建議,惟夫差認為越國已為自已的屬國,沒有再將勾踐殺死的必要。
於是伍子胥便放話說將來吳一定會為越所滅。
這話傳到夫差耳中,自然是大大不高興,而認為其非常高傲。

之後,吳王夫差認為既然自己已經稱霸一方,在中國全體中有相當的力量,
於是就有了征服北方的打算--吳國本來就位在南方的長江流域,
此時為了向北方征服黃河流域而打算出兵--伍子胥認為不可,
此舉讓夫差在心中認為這傢伙日後終會將自己取而代之,因此就下令賜死伍子胥。
而伍子胥在接受了這道命令之後,雖然不得不自殺,然在死前挖出了自己的眼睛掛在城門之上,說要親眼看見吳國的滅亡。

得知此事的夫差認為,伍子胥在臨死後還那麼自大,就指導他的屍體裝進袋子流放長江。
當地的人因對其憐愛,因此便設立了伍子胥的祠廟。

接下來談到之後的事情,果然如同伍子胥所預言的,戰敗的越王勾踐確實謀於復仇。
當然,一個人的復仇是非常辛苦的,在此,第三位的范蠡(註:生歿年不明。仕奉春秋時代的越國。當時的江南分為吳、越兩國。兩國間有著激烈的紛爭。當初是吳國較強,在將越國打敗後,俘虜了越王勾踐。而越則在范蠡的支持下,破吳再建奇功。此後,他往北方以陶朱公之名從事商業亦獲得成功。日後,「陶朱」一詞即代表商業,典故就是出自此處。而同樣地,成為俘虜時的勾踐,受到范蠡激勵的故事也相當有名,在日本,被流放至陷岐的後醍醐天皇,也曾在途中到訪兒島高德,在庭院的大樹上記下「勿讓天勾踐消逝,亦時時記取范蠡。」的故事。只不過,這段逸話的可信度十分薄弱就是了。--《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
雖然這個人列名於名將之中,但其實若要將之列名於「名宰相列傳」也是可以的。
他是個文武兼備的人,不但幫助越王勾踐訂定龐大的復仇計劃,
而且還為了要分裂吳王夫差與伍子胥,而在暗地裡活躍著。
最後終於趁著夫差大意之際,以突襲滅亡了吳國。

這時的夫差,因為自己已經沒有勝算而降伏,越王勾踐本想放了他,
就像當初他曾經放了自己一樣,但為了預防他將來會像自己一樣再度前來復仇,
所以本來是想把他流放到荒僻的小島上,而不想要他的性命,
不過,范蠡卻說道:他到底在想些什麼,難道伍子胥的例子還不夠嗎?
勾踐終命夫差自盡,夫差也惟有接受。
然而因為夫差自覺沒有顏面到那個世界中去見伍子胥,因而留下了以袖掩面自殺的故事。

范蠡在完成了壯麗的復仇大劇後,本來應該是要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才對的,
沒想到他卻在此時向越王勾踐求取休假,最後竟離國而去。
根據范蠡自身所言:他的君主乃是可以共同患難,但卻不是可共享榮華之人。

在此,如果范蠡自誇於功績,並求取宰相權力的話,最後必定會受到肅清,
看準了這點的他,自然還不如就此離開。
范蠡在往北方離去後,展開了他的商賈之旅,由於非常成功,因而成為當時天下第一等的富豪,
悠然地渡過了他的一生。

當時,曾有和他共渡一生的另一半乃是美女西施的傳說。
這個西施,在越國本來的身份並不高,應該是庶民之家的女子,
然由於其絕世的美貌,因而被范蠡所發現,並送到吳王夫差之處。
也就是說,范蠡乃是企圖以西施的美貌來使夫差英氣不再,
果不其然,夫差在有了西施之後,天天都與之宴樂,還為其建造宮殿。
這些都成了當時還健在的伍子胥的口實,
也讓夫差在心中立下總有一天要把那囉嗦的老頭子解決掉的決定。
這些傳說都是在《吳越春秋》一書中有歷史故事,非常有名。

西施乃是中國四大美女的第一人。
所謂的中國四大美女,依古今的順序乃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
到底是何時開始有這個稱呼,以及其中的貂蟬根本就可能是不存在的人物這點看來,
這樣的人選其實並沒有客觀的依循。
當然並不是說在這四人當中有哪一人並不美,這四人應該都是美女沒有錯,
然而到底是為什麼選了這四人,而又是什麼人所選的呢?這個就無從得知了。
算了,這說不定還比所謂的世界三大美女要來得好些。
所謂的世界三大美女,指的乃是克麗奧派特拉(譯註:埃及艷后)、楊貴妃、以及小野小町等三人。
這想這應該是由日本人所選出來的才是,因為再怎麼說,絕對不可能會有知道小野小町的埃及人才是。

如果對春秋時代做一個概觀的話,其實這乃是周朝的後半時代。
當時周王進衰敗,因而成了群雄割據的狀態,就像日本室町時期後半的戰國時代一樣。
周之國都在當時由西方往東遷移而來,這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原因,
而是群雄割據下不得不將都城遷移的結果,也因此,
周就在國都不同的兩個時期分別稱為西周和東周。
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周國分裂為西周和東周,而在是周的領域中,
國都在西的時期稱為西周時代,此乃是周的全盛時期。
此後周衰敗而將國都東移,就稱為東周時代。
東周時代再大致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
那麼,這兩個時代又是如何區分的呢?
在春秋時代中,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晉,
晉雖然一時有取得天下之勢,然終不免國勢衰敗、分裂為三,也就是趙、魏、韓等三國。
自此之後,就由春秋時代轉為戰國時代了。

關於第四位的趙襄子(註:紀元前四五七~前四二五年。名無恤。為構成春秋時代大國晉之趙的有力者。趙為背靠太行山脈,前擁河北平原,支配有霸王之地之稱的--今山西省至河北省一帶--的要衝之地。由於晉之支配力逐漸低下,因此有力之氏族魏、韓、趙等勢力大張。前五世紀中活躍的趙鞅,就以晉之有力「六卿」之一的身份專斷國政,到了其子趙襄子,也就是無恤的時代,由於擊退北方之代,以及南邊知伯的攻擊並將之滅亡,於是與韓氏、魏氏在事實上已三分晉國,使得勢力更加強大。紀元前四○三年,到了無恤之孫烈公之時代,周之威烈王承認此三家為其諸侯,在此,中原之強國趙國誕生。--《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
這名人物,他被稱為趙國的始祖。
這時他並未被稱為王,也就是說,在形式上,趙國亦尚未成立,他乃是晉國重臣之身份。

由於晉國此時已經衰微,重臣之間分為四股勢力,
其中的三股乃是之前提到的趙、魏、韓,而第四股,也是最強的勢力,乃是知伯。
知伯的勢力當時非常強大,壓倒趙、魏、韓只是時間的問題。
當時知伯與韓、魏同盟,準備將對立的趙氏滅亡。
而趙氏的領導者,也就是當家的趙襄子,名無恤。
關於知伯這個人,根據當時一族的證言,除了具有相當的才能和勇氣,同時還是名美男子,
是個非常具有英雄風格的人,惟一的缺點就是具有無盡的貪慾。
因此有知伯將來一定會死於貪慾的預言。
由於知伯自知自己是個智勇兼備的美男子,因此為人非常高傲,
雖說知伯是與韓、魏同盟攻打趙,但其實知伯根本就是把他們視為下屬,
而未屈服的就只有趙而已,只要將攻滅之後,整個晉就是知伯的東西,
而支配晉陞全體之後,接下來就是支配中原全土了。

來看看當時攻趙氏城池的情形,雖然這是座難攻不陷之城,但由於地勢較低之故,
因此可引周圍的河水流向此城,就像是日本史上豐臣秀吉攻高松城一般,
知伯也計劃利用水攻來陷城。
他在河上築結堤防,並引水流至城的周圍,而城也因此被孤立在水中。

當然,在趙襄子的城中當時也有不少食客,
因此他就派遺能言善道的食客到韓及魏的陣中進行說服:
如果這回讓趙滅亡的話,那接下來沒有利用價值的你們也一不寒而慄會遭到滅亡的,
還不如大家一起聯手對抗,方可保全。

本來韓與魏就不是高高興興地跟隨知伯,而是受其威脅的,
確實看起來是為了要滅亡趙才利用他們,當趙滅亡後,自己就沒有用了。
於是他們就接受了說服,在一夜之間切斷了堤防,讓水自行退去。
而不明所以的知伯受到趙軍的突襲,最後終被斬首。

這宣告著春秋時代的結束、戰國時代的開始,是非常具有象徵意義的戰爭。
大體上,說到春秋時代的兩大戰爭,一就是《吳越春秋》的故事,
而另一就是這個趙襄子與知伯間的戰爭。
當然,真要探究的話,春秋時代還有不少其他的戰事,
只不過這兩場戰役,也埋下了四人發揮的空間。

關於趙襄子和知伯的戰爭,之後還有另一個有名的故事,那就是知伯的食客,
也可以說是部下的豫讓這個人物。

豫讓這個人受到知伯的厚遇,由於感念念不忘其恩,因此數度企圖暗殺趙襄子,
然而趙襄子是一個度量非常大的人,他雖然一度捕到了意圖狙殺自己的豫讓,但卻將他釋放。
趙襄子認為人各為其君主盡其忠誠,因此實在不忍將之殺害。
只不過豫讓在之後卻燒燬、改變了自己的容顏,甚至還喝下毒藥破壞咽喉以改變自己的聲音,
又再度狙殺趙襄子。

當豫讓第二次被捕時,趙襄的部下認為一定要把他殺了。
而且,就算讓他活著,他也不該繼續為知伯盡忠,因為豫讓並不是一開始就仕奉知伯,
以前也曾仕奉過其他的君主,又為什麼沒有替之前的君主做些什麼,卻對最後仕奉的知伯如此盡力呢?
在此,豫讓回答,以前的君主只是視其為單純的食客,而知伯卻視他為親友,因此才想要報恩。
趙襄子雖然覺得可惜,但還是不得不讓他一死。
這時,豫讓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趙襄子能夠賜給他一件自己的衣服。
於是趙襄子脫下了上衣給他,由豫讓以短劍刺了衣服三劍,代表報了知伯的恩情之後自殺。

這乃是記載在《史記》中「刺客列傳」上的故事,
知伯、趙襄子和豫讓,三人間的關係十分地戲劇化。
而豫讓這個人,也是刺客的一種典型,不為自己個人的利益,只是單純地為了報恩,
也算是一種獨特的悲壯美學。

在此,春秋時代雖然結束,但在春秋時代的名將中,為一般人所知的還有一個叫做司馬穰苴的人,
這個人乃是春秋時代齊的將軍,也屬於名家出身。
這個名將在防止外國的侵攻方面擁有相當的名聲,後來好像是因為遭到他人嫉妒而失志病死的。
不管這個人實際如何,他以司馬穰苴這個名字著作了一本兵法書,這是一本非常古典的兵法名書。
可惜因為人數的關係,沒辦法將之加入名單之中。
畢竟與其說他是名將,倒不如說他是個軍事理論家還更貼切,而且,
到底這本書是不是他寫的都成問題,因此這回還是先將其放充,先讓春秋時代在此告一個段落。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戰國時代》
接下來就進入了戰國時代,在這個多采多姿的年代中,
一共有八人入選春秋時代,有春秋二十列國之稱,也就是有二十個大國,其他則還有許多的小國;
然而在進入戰國時代之後,本來是超大國的晉分成了趙、魏、韓三國,最後則有所謂的戰車七雄。
當時周的王室雖然承續了下來,但是卻只剩下形式上的都城而已,統治的範圍就僅限於其周圍。
這還是因為那是為了要保持諸強國間的平衡,因此並沒有特別要將之滅亡的必要,
而讓它繼續存活下來。

所謂的戰國七雄,也就是秦、楚、齊、燕、趙、魏、韓等七國。
關於這七雄,高中生應該都學習過,如果照秦、楚、齊、燕、趙、魏、韓的順序背下來的話,
我想就應該比較不會忘了,因為這樣剛好大致是依照逆時針的方向,從西方開始繞一圈回來,
而大致國力的強盛也是依照這順序。
因此,從這兩方面看來,應當算是個不錯的記憶方法。

在戰國時代的八人之中,最古早的是吳起(註:紀元前四四O~前三八一年。衛出身。與春秋時代的戰略家孫子並稱,而有孫吳兵法之稱。當齊攻魯之時,仕魯的吳起將自齊出身的妻子殺死,破除懷疑而當上將軍大破齊軍。其後在魏國也相當活躍,因和兵卒共同生活而受到信賴。是個相當著名,然其詳細情況則不明所以的人物。--《史記》卷六十六〈孫子吳起傳〉)
提到這個人就不能不提到在中國和日本都很有名的孫吳兵法。
孫吳的孫,指的是《孫子》的孫;
而吳,指的則是《吳子》,其著作者就是吳起。
吳子乃是對吳起的敬稱,就像是吳老師一樣的感覺,與孔子代表孔老師的意義是相同的。

吳起雖是大家所知《吳子》的作者,但實際上也有將《吳子》這本書說是其弟子所著,
或是後人之偽作的說法。
大抵上,凡是古典名著大概或多或少都有後人偽作之說。

當我在寫作中國的事情時,常倚賴的就是平凡社所出版的《亞洲歷史事典》,
上頭有關了「吳子」的記載,只有著作物解釋的《吳子》,而沒有吳起這個人。
雖說《吳子》這本書給了後世相當大的影響。
但其實吳起這個人本身也相當有趣。
只不過,後世的人所認為有趣的人,在當時可不一定具有人氣,像是日本的織田信長,
當時所生的人可能會認為怎麼會有這麼殘忍的人。
而吳起,似乎也有這樣的傾向。

這個人原本屬於儒家,也就是孔子的一門,但並不出名。
只知道他是曾進到孔子弟子中最孝順的人物。
就在此時,吳起的母親過世,曾子認為理所當然地吳起應該在家為母親服喪,
然而沒想到在塾中卻見到了他。
因此就問道:為何你沒有在為母親服喪呢?
吳起答道:母親已經死了,因此並不能夠再做什麼,與之相比,還不如追求學問來得重要。
曾子就認為這樣子的傢伙實在太過分,便破門將他趕走。

重要的是,曾子這個人認為孝順乃是所有道德的開始,從這點看來,吳起的為人著實十分糟糕。
而實際上,吳起不但重物慾,而且還好色,甚至連妻子都殺害,
從此應該也是多少可以看出端倪的。

在經過了一番辛苦、到處流浪的生活之後,吳起來到了魏國。
在一些戰事之中,他逐漸嶄露了頭角,也以其善辯的長振奮得到魏王的信賴。

曾有一次,在與敵軍的作戰中,有位負傷的兵士由於腳部的傷口惡化開始流膿,
沒想到吳起居然以自己的口親自替兵士吸膿,再加以包紮,
讓所有的兵士們都相當感激,願意為他而賣命。
聽說這名兵士的母親還因此而流淚,歎息著說:
這孩子的父親就是因為感念吳將軍的恩德而勇敢戰死,看來將來這孩子也一定是會這樣戰死。
而成了有名的逸話。

至於吳起自己本身,死時也是相當壯烈。
由於信賴吳起的君主死亡,而根據當時的情形,當君主死亡時,
受君主寵愛的人物多會為後繼的君王所肅清,特別是吳起的情況,
由於他實行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改革,因而受到許多名門的憎惡,
在前王的葬式還沒有結束之前,就發生了騷動,準備要殺死吳起。
數百人的兵士拿著武器追趕而來,讓吳起不得不做出已經不可能逃走的覺悟。

那要怎麼辦呢,他跑到了放置前王遺體的房間,將身體趴在遺體之上,
就這樣,追來的兵士所放的箭,就把吳起像剌蝟一樣射死了。
而當然,前王的遺體也為箭所射中,因此,殺死吳起的兵士,
就因為傷害前王遺體之罪而被捕,最後受到死刑之處分。

也就是說,吳起在死前竟然就向殺死自己的人報了仇,這當然是十分壯絕的死法,
也表示著吳起這個人是直到死前都還在玩弄著謀略的。

在《史記》的世界中,提到不少戰國時代的戰事,而這些在日本也有不少被寫成小說,
一般的讀者可能也較熟知,而這就是戰國時代初期吳起的故事。

接下來要說提第六位孫臏(註:生歿年不明。紀元前四世紀時齊之兵法家。根據《史記》〈孫子吳起傳〉,其為孫武百數十年後的子孫,仕齊,本名不明。所著之書被稱為《齊孫子》或是《孫臏兵法》,以與最初的《孫子》相對。在攻城戰及步兵戰等,可看出其中反映時代而與以前的許多不同。而關於《孫子》與《孫臏兵法》之連貫性及判斷兩者之不同的,乃是在一九七二年於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之前漢時代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簡。在這時的出土文物中,除了現行的三十篇《孫子》之外,還有以前所未知的關於孫武和孫臏之兩種兵書,經過確認整理,分別為《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文物出版社/一九七五年)出版。--《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傳〉)的故事。
孫臏這個人是實際存在的,也有人認為《孫子》這本書,其實應該是這個人所寫的才是。
依據近年報研究,認為第一位的孫武有其所寫的書物,
而第六位的孫臏也有書物留下,因此兩者都有兵法書傳世。
可是,《孫子》這本書之所以能夠一直留傳至今,其實跟曹操很有關係,
因為曹操在研究了《孫子》之後,訂下了註釋繼續留傳。
如果沒有他的話,《孫子》大概也不見得夠夠留傳到現在吧!
另有一個較極端的說法,就是《孫子》這本書會不會根本就是曹操聽寫的呢?
實際上,我想曹操倒確實有寫這種書的實力才是。

關於孫臏這個人,和之前所談到的孫武、伍子胥、范蠡等人合在一起,
在海音寺潮五朗所寫的《孫子》這本書中,倒是將之化為小說中的人物了。

孫臏的臏並不是本名,而是對腳部有殘疾的人的稱呼,而他又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在《史記》上這也是一則非常有名的故事。

在《亞洲歷史事典》中,關於孫臏這個人只寫了他姓孫,至於本名則未提到,因而無從得知。
只知這個人年幼的時候曾和另一名叫龐涓的人一同學習兵法,而他們的老師則是鬼谷子。

這個鬼谷老師是個相當神秘的人物,在此後數百年的故事中也有出現。
人當然不可能活到幾百歲,所以如果他不是個幻想的人物,
就是鬼谷子的名號和兵法乃是個代代相傳的流派,至於實際情況如何,那就不曉得了。

這兩個人在鬼谷老師的門下均十分優秀而有名,不過也有人開玩笑說那大概是因為弟子只有這兩個的緣故。

總之,這兩人的將來是十分受到矚目的,而其中的龐涓更是非常積極度地在各國之間遊走,
最後來到了魏惠王的身邊,其國家戰略之觀點受到惠王的認同。
在當時,如果自己不好好推銷自己,不將自己的理論說出去的話,那就無法得到認同。
由於龐涓這個人有相當的辯才,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立下了相當的武勳。
而這時龐涓就想到了好朋友孫臏。
由於我們不知道他的本名,因此就照孫臏這樣稱呼他吧!

之前,這兩人可能曾訂下了如果有一方出名的話,就一定要提拔另一個人的誓約,因此龐涓在自己取得了相當的地位之後,就想到了之前的約定而將孫臏叫來,並向惠王推薦。
孫臏這個人也是很能夠表現自己長處的人,因此也得到了惠王的信賴。

就破綻時看來有點像小說或戲劇的題材--龐涓的心中出現了惡魔,他認為,
當孫臏獲得了和自己相同的地位之後,由於孫臏比自己優秀,總有一天會追過並趕走自己的。
因此,龐涓就對自己之前把孫臏叫來的事感到十分後悔,而想要把他解決掉。
於是就用無實的罪名強加在孫臏身上,把他送進了牢獄。
在此孫臏必須選擇是要被殺,或者是接受一種叫做「肉刑」的刑罰,也就是把手或是腳切斷。

這種刑罰到底是直接把兩腳切斷,或者只是把骨頭打碎,具體的情形我們不知道,
總之孫臏從此就再也無法站起來了。
孫臏在牢獄中努力地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受到這樣的迫害,得出的結論就是自己受到了龐涓嫉妒。
當了復仇,孫臏費了一番工夫逃出了牢獄,從此不知去向。

之後,孫臏逃離龐涓所仕的魏國,最後亡命來到了齊國,經過了一番運作之後,
終於得到齊之有力貴族的後援,而成為齊的軍師。
當時齊的總司令官為田忌,這人也是個非常有力的貴族,名單上第八位的田單也是這個人的一族。

在齊與魏的作戰中,魏的總司令官理作當然地就是龐涓,而以龐涓的眼光看來,
應該已經在社會中無地自容的孫臏,竟然以敵軍的軍師身份出現,是他怎麼也想不到的。
在此,兩人便進入了必須竭盡智慧的作戰之中--這是在《史記》和小說《孫子》之中的說法,
實際上也形容得十分貼切。
總之,就是使用各式各樣的策略,最後孫臏勝過了龐涓。

首先,在龐涓自魏出征攻打其他國家時,孫臏就針對空巢一般的魏都突進,
而當龐涓聽聞此一消息慌忙回軍時,這慌忙而不整的軍隊就一一地被打敗。
這時--說過其實龐涓的心理狀態真的是非常小說化,他一面因為不知是否會被孫臏打敗而不安,
在想到對方不知會不會比自己更高竿的情況下,自然就相當地想要顯示出自己的優秀,
龐涓的心理狀態一一被孫臏看在眼裡,看來孫臏確實是比龐涓技高一籌。

軍隊前進時下陣地,當然吃飯是必須的大事,這時就得利用灶來進行煮炊,
而孫臏就利用操作灶的數量,增增減減來擾亂敵軍。
龐涓跟著齊軍,在計算了灶的數量後,發現灶一天天地減少,
就判斷齊軍每日都有不少逃兵,因而決定進軍。
然而這正好中了孫臏的策略。

最後,孫臏還在森林中剝下了一棵樹的樹皮,
在呈現白色的樹幹上寫下文字,然後再派軍埋伏於附近。
當魏軍來到此處之時,周圍的天色已暗,只有白色的樹幹上似乎有些文字隱隱浮現。
龐涓在發現了這東西之後,舉起松明火把準備看清楚上頭到底寫了些什麼時,
發現寫的竟是「龐涓死於此」五個大字。
正在大叫的時候,齊軍就以其手中的松明火把為信號萬箭齊發,把龐涓如刺蝟般地射死。

記得這個場面在《東周英雄傳》(鄭問/著)中也有描畫,
對龐涓來說當然有點可憐,但這也成了一個名場面。

得報了大仇的孫臏,死於何時並沒有資料,自報仇之後,就如同他的人生已經結束一般,
他自第一線引退,而後我想他大概就是寫他的兵法書去了。

以上就是關於戰國時代孫臏非常有名的故事,
不過,我想應該也有不少人在《孫子》或是《東周英雄傳》中讀過這個故事了才是。

好了好了,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第七位的樂毅(註:生歿生不明。戰國時代為們昭王所招募之將軍。為了燕對齊的復仇,而於紀元前二八四年聯合趙、楚、韓、魏一同討伐齊國,被封為昌國公。然而在昭王亡後,不為後繼之惠王所用,而使得燕國居於劣勢。之後,因流放樂毅而反省的惠王雖欲再度將之招回,惟為其所拒。這時,示其忠義之心的書簡尤為有名。後來,他在趙國亦受重用,而成為趙與燕兩方之客卿。是在以諸國均以統一中國為目標而相爭的時代中之典型謀將--《史記》卷八十〈樂毅傳〉)
和第八位的田單(註:生歿年不明。戰國時代齊之王族。田氏出身雖也曾有做至將軍職位的,惟其在歷史上留名乃是在紀元前二八四年、燕昭王派樂毅討伐齊國,齊國除莒與即墨以外的城池全都被攻佔之際。當時即墨以田單為將軍,進行與燕之抗戰。紀元前二七九年,燕昭王去逝,惠王繼位,田單派出間諜使樂毅失勢,再施以奇計火牛之計,使得燕軍大敗,齊國再度取回其失去的七十餘座城池。並將齊王請回莒城,對齊有再造之功。順道一提,這個火牛之計,在日本,也曾為木校園義仲所使用,因而為日本人所熟知。--《史記》卷八十二〈田單傳〉)
樂毅是燕的將軍,而田單則剛剛提過,和田忌一樣是齊有力的貴族及將軍。
這兩個人就像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田和上杉一樣,是敵對的關係,盡了力互相戰鬥。

我從之前開始,就像流水般地敘述了好幾位武將,然而確實在這些人之間到底經過了多少年呢?
說實話,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依著《史記》的敘述這樣一直寫下來而已,
關於年代的方面還有不少難以確實之處,還望大家多多包涵。

關於這兩個人,應該要多什麼地方開始談呢?
這兩人用盡力量的正面衝突,乃是發生在西曆紀元前二八四年間的事,
至於秦國統一天下,則是六十年之後的事情。

燕和齊這兩個國家,大致上是位在中國大陸本土的東北部而將之二分,
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雙方之間有著積年的怨恨。
樂毅本來雖是出生於魏國,但卻在燕昭王的招募下成為其將軍。

這個時代的中國,與某個時期的歐洲很像,即使是生於某一國的人,在不見容於本國之後,
就離開到名一個國家,並且仕奉這個國家的國王,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自出生到死都一直出仕同一個國家的人反而少見。
也因此,在這個時期向外國挖角的風氣很盛,
一旦不想再待在這個國家,立刻就可以去別在國家尋求支持。
不單是截止將而已,思想家、政治家也都是如此。
就是因為這樣的人會從一國到一國,因此各地才會學問興盛、國家也因此而繁榮。

而就像剛剛說過的孫臏一樣,年輕時所建立的人脈,與其後的歷史可能息息相關;
而年輕時的仇怨,以後也可能會演變為國與國的戰爭。

樂毅在出仕於燕昭王之後,於紀元前二八四年展開了對齊的大舉攻勢。
一舉攻佔了齊的七十餘個城池,大約也就是現在的七十幾個縣或州的感覺。
而在攻下了七十餘個城池後,齊只剩下兩個城,就快要完蛋了。
如果以現代的日本為例的話,四十七的都道府縣,就只剩下兩個縣,
其他則全都被某個國家所佔據一般,眼看就要亡國了。
當時,天下的人也是如此認為,而在燕與齊合併之後,就會出現一個更強的大國。

就在這個時候,留下的城池中,一個叫做即墨,在這兒有個叫做田單的人,
他和之前所提過的田忌一樣,是齊皇家的一員,
當然,皇家也會有本流與分支的不同,這個人屬於分支,
因而雖為皇家出身,然而卻沒有大的出仕機會,只能夠在都城的市場中當個役人。
在燕軍來攻之後,他就帶著他的族人逃離了都城。
只是在燕軍準備進攻即墨的時候,他卻就被民眾推舉成即墨的防衛司令官。

在此,田單是說了些什麼才接受這個任務的呢?
在《史記》中並沒有記述,總之他是接受了。
而由於他守城的方法十分巧妙,因此燕軍包圍了許久依然無法拿下這座城池。
這時,燕的國王昭王過世,而由惠王即位,是為燕惠王。
他和之前提過的魏惠王乃是完全不同的人物。

之前在敘述吳起的時候也曾經提過,當新的國王繼位的時候,
仕奉舊王的人可能會遭到冷凍,更甚者還可能受到肅清。
這時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這個燕惠王並不喜歡樂毅,與其說是感情上的討厭,
還不如說是對在前王時代獲得巨大武勳的人物的一種警戒心。

當然,燕的新王即位這個消息也傳到了田單耳中,在此,田單就派間諜放出流言,
說樂毅在將齊幾乎完全征服之後,就會自立為齊王,不可能再繼續在燕王之下當個聽話的官了。

而惠王相信了這個流言。

這乃是傳統的一種政治力學,會有這樣的流言,就是因為有會相信這種流言的心理。
如果想讓樂毅失勢,不再讓他繼續擁有進攻的權力的話--之前是因為他有前王可倚靠,
然而現在沒有了--要做的就是要讓這樣的流言傳出。
本來讒言就是想信的人就會相信,於是惠王就免了樂毅的職。

樂毅悄然自戰場離去,當然一定會有人前來接替,然而這個人並不有名,
也不值得去知道他的名字,燕軍還是繼續包圍著,只不過,總司令官樂毅遭到解任,
其他留下的將官士氣勢必受到動搖,在此田單就運用他的智慧,使出了著名的火牛之計。

他集結了千頭以上的牛匹,在夜晚於牛的尾巴上綁上松明及稻草,點上火讓其衝向燕軍陣地。
燕軍在休息之際突然遭到夜襲,一看之下,卻發現隨著動搖地軸般的轟隆重響聲之下,
居然有不知其真面目的一大群怪物帶著火焰殺到,不由得陣腳大亂,
而隨後則有田單選出的五千餘兵士,一舉就將燕軍擊退。
在燕軍方面,本來就因這場夜襲而十分驚恐,再加上樂毅不在後的不安,有許多人就逃走了,
結果在短短時間中,本來為燕軍所佔領的七十餘座城池便一一地為田單所收復。

結果,田單因此戰功而受封為貴族,此後過著平穩的人生以至終老。
說過來。田單這個人雖是位名將,然卻是在一役間成名天下,
在那之前之後似乎都沒有參加過其他的戰役。
只是他一戰就改變了歷史,如果沒有他的話,齊國早就滅亡,而戰國七雄也就變成了六雄。
田單在危急之際解救了齊國,光是這生涯中惟一一次的戰役,就成了留名歷史的名將。

另一方面,著了田單一道的樂毅,自己一個人悄然離開了陣地,此後又怎樣了呢?
他知道如果自己再晃回燕國去的話,一定會被殺的,於是他就亡命前往趙國。
由於他是具有實力和名聲的人,因此受到趙王的厚遇。
而在燕國這一方面,惠王雖然一度將樂毅流放,但在田單將燕攻佔的城池又佔回去之後,
他才發現樂毅的偉大,因而十分後悔,就給樂毅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夠回來燕國。
然而樂毅則鄭重地寫了一封回信,認為現在他如果回去的話,兩邊可能都會覺得尷尬,
日後可能又會發生殺人或被殺的事情,因此他不喜歡,就拒絕了燕王。
此後也老死在趙國之中。

讓戰國時代更顯壯麗的名對決,就在此合上了幕。

雖說是十分命運般的對決,但實際上在作戰時,樂毅是否知道田單這個人,
說不定都還是個問題呢!

當時,要是樂毅獲勝的話,也許齊就真的就此而亡,而燕則更為強大。
戰國時代雖是以秦之統一天下做為結束,但秦是位於大陸之西,
若是東側進入燕的支配之下的話,由於東側的農業生產力等均較高一等,
也許秦與燕將會東西分割中國,最後則會進入兩國間的最終決戰也說不定。
只不過,在此之前,齊國都城市場中的田單這個小小官吏居然改變了歷史就是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第九位的廉頗(註:生歿生不明。紀元前二八三年以戰國時代趙之將軍的身份與齊作戰,立下戰功而著名。由於其與秦、燕、魏、齊等作戰皆勝,因而名列信平君,一如相國之位。廉頗與藺相如(生歿年不明)的交遊尤為有名。藺相如在趙國欲將自楚國手中所取得之戰國時代名玉「和氏之壁」拿來與秦國交換十五座城池的事件中,看穿對方存心不良,因而守住了趙國的利益,自己也當上了外交官之類的人物。可是此舉卻讓廉頗認為一個非武人的口舌之徒,竟能夠立於自己之上,因而十分不快。惟藺相如認為他們兩人的爭端將導致他國得利,廉頗知道之後,就自己前往請罪,兩人也因此結為刎頸之交。這兩人連手之堅固,甚至讓別的國家認為只要有這兩人在,就不可能攻打趙國的說法出現。廉頗在此後也依然立下不少功績,惟晚年因不若之前有用而被迫亡命魏國,後又亡命楚國。可惜因年老而未曾再立下輝煌的戰功。--《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吧!
這個人雖為趙的將軍,但自古以來就是以老將著稱,當然他不可能一出生就很老,
只是因為他在有了一定的年歲之後才在戰場上活躍,因此給人這樣的印象。

在這個人的情況,與其次次地來敘述他戰勝的經過,是沒有什麼意義,
他有名的乃是與藺相如之間的友情。

藺相如這個人是個政治家,尤其擅長於外交,
在趙、乃至於當時的中國,也就是國際的社會中,都具有相當高的地位,是個非常有功績的人。
關於他偉大的事跡,在《史記》中也有不少記載,在此先略過不談。
藺相如這個人,在不動用一兵一卒的狀況下,自然並沒有建立任何的武勳,
他是以外交上的功績獲得了與廉頗並立的地位。
然而這卻讓廉頗感到不快,常常說藺相如的壞話,然而藺相如一向置之不理。
藺相如的友人看不下去,就對他說;像他這樣的人,你怎麼可以不聞不問呢?應該要回口才對。
然而藺相如卻說:這個國家是因我和廉頗將軍兩人才能得保的,如果我們兩人起爭端的話,那會感到欣喜的就只有外國而已。
廉頗在聽到這段話之後,發覺自己錯了,於是低頭道歉。
並希望與藺相如成為朋友,這是相當有名的故事。

只是廉頗這個人,也在隨著年歲增長之後,被新的國王所疏遠,不再看重他。
最後就因不爽而亡命他國,雖然歷經幾個國家,因其之前的名聲而受到尊重,但以後並不曾立下足以改變歷史的活躍戰功。

談完了廉頗,再來看看接續他的後輩趙奢(註:生歿年不明。最初為戰國時代趙的田官吏。由於不滿戰國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在當時是以威信徵收租稅,而非以法徵收,在衝突之中甚至還殺死了其隨從九人,最後則以統治之法說服了盛怒的平原君,因而受到世人尊敬。其後,當秦攻韓之際,廉頗等諸將皆不可能救援時,以惟一一個可能的將軍之身大破秦軍,被任命為馬服君,獲得與廉頗、藺相如同等的地位。戰國末期的武將們在確立壓倒性勢力的秦國前絕望的活躍,和戰國初期國家建設期武將的功能,可說是大異其趣。--《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
這個人當然也有兩把刷子,然而他真正為人所樂道者,乃是他與兒子趙括的組合。

該怎麼說呢,趙括這個人從小就非常聰明,能夠以滔滔理論把對手辯倒,
即使是對他父親趙奢,以經過許多的議論之後,輸的也一定是父親趙奢。
趙奢這個人雖然有許多實績,但也許他的口才並不是很好吧!
而趙括就因為這樣的情形,即使是名將趙奢在嘴上也不敵的事績,在非常年輕時就獲得了名聲。
甚至將要因此而當上將軍。
對此,趙括的母親,也就是趙奢的妻子,來到了國王的面前,希望國王不要通過這樣的人事案。
國王就問道:你的兒子即將出仕,為什麼你反而要來阻止呢?
趙括的母親回答道:這孩子在口頭上確實是勝過了父親,然而那只是桌上的空論,他並不像父親般具有實力,因此如果兒子當上將軍的話,很可能為此誤國。
但國王並沒有許諾她。

因此,趙括很年輕就當上了將軍,而就像大部分太年輕便出仕的人一樣,
他並未看重他的部下,什麼事都認為自己可以去做,因而逐漸失去了人望。

就在此時,等一下就會介紹到的,第十三位的白起這個人領著秦軍殺到,
趙括雖然率領了四十萬的趙軍迎擊,最後卻敗得很慘,除了本人在戰場上戰死之外,
所率領的四十萬大軍也因白起之故而盡皆被殺。
也就是因為這場戰役,因而造成趙國的亡國,這也可說是一種命運。

關於趙奢這個人,與其具體地說什麼他是如何如何戰勝的啦,
還不如說說他看透了兒子這樣的將來,而成為預言了趙這個國家衰亡的有名人物。
但同時也因為如此,如果在五年之後,我再次選擇這樣的名將百選的話,
若是知道了我現在所不知道的非常有名的將軍,我想我是一定會將趙奢這個人捨去的。

以《史記》來說,除了具體功績外,似乎也還蠻喜歡寫一些像寧瓣特殊逸事,
因此,在說到廉頗有建立什麼具體功績、趙奢有建立什麼具體功績這方面反而沒有許多的著墨,
倒是在其他方面留下了不少故事。
像是廉頗的情況是與藺相如之間的友情,趙奢則是輸給了兒子,然後看透了兒子的將來等等。

要正確一點地說,其實在《史記》上是確實有寫明的,
只不過在身為讀者的我的記憶中,卻沒有留下些什麼,因此責任應該是在我身上才是。
而同樣地,在日本關於《史記》的文章中,
不管是關於趙奢還是廉頗,也都不太注意其個別的作戰,而是在於這些逸話。

再下來就要談到第十一位的信陵君(?-紀元前二四四年。名為魏無忌。戰國時代魏昭王的兒子,與齊的孟嘗君、魏的平原君、楚的春申君等並稱為四公子,有食客三千人。信陵君的時代已為戰國末期,秦具有壓倒性的勢力。戰國時代的各國有力者雖擁有才能,並志於改革,然卻均在國內進行一已勢力排除的強力體制,並從爭端中勝出。這種與當時的趨勢矛盾的作為,顯示了當時諸國體制的不成熟。--《史記》卷七十七〈信陵君傳〉、《史記》卷四十四〈魏世家〉)
這個人乃是魏的王族,和在日本亦相當有名的孟嘗君並被稱為戰國四公子之一。
各國的王族,無論具體行事如何,總是當時具有人望與勢力的人物,
而信陵君的情況則是更具有軍事方面的優秀才能並為世所知。
要說孟嘗君有什麼樣的功績,可能還得側頭想一想,
但是信陵君具有軍事上的功績則是無庸置疑的。
由於信陵君是國王的弟弟,因此一開頭並不需要做些什麼,
自然就在貴族的生活中,集結了三千名的食客在其身邊。
所謂的三千人,倒不一定是具體的數目,只要把它想成是許多許多的意思就行了。

紀元前二五七年,秦的大軍包圍了趙的城都。
趙的城都名叫邯鄲,是個非常有名的古代都市。

由於城都一旦陷落,也就代表趙國亡國了,
而信陵君的姐姐正是嫁到趙國去的,因此他想要去救出他姐姐。
可是信陵君這個人是個貴族,雖然有豐裕的生活,但是卻完全沒有政治和軍事上的實權,
若想要救出姐姐的話,不發動大軍與秦相敵又不行。
在沒有發動大軍的權利之下,信陵君經過努力思考,
惟有使用一些小伎倆來奪得可發動軍隊所必要的憑證了。
所謂的憑證,指的並不是文書,而是虎符,一種虎形的兵符。
他在瞞過負責的人員後,以奪得的虎符發動了十萬軍力,直趕至邯鄲。
那此為止,還只是個貴族領軍出征的事件而已,然而他卻戰勝了秦軍,
由此可知其是個非常具有將才的人。

當然,這是一件任意出軍的行為,就魏國來說,如果因此而惹怒了秦國怎麼辦?
因此並不希望他回來,信陵君也就這樣子在邯鄲留下,過了十年平穩的生活。
而這一次,他則接到了秦國攻打魏國的戰報。
當然,信陵君放不下心,他集結了其他的國家,號稱五國聯合軍隊,
與趙、韓、齊等國的軍隊一同與之對抗。

信陵群領著聯軍擊破了秦國的軍隊。
當時,在戰國七雄當中,秦具有壓倒性的軍事力量,
其他的國家全都處於時時害怕秦國來攻的狀態,
而信陵君先是救了趙國,十年之後再救了祖國魏國,於是,其名聲自然傳遍了天下。

對秦來說,有信陵君這個人在,要滅趙或滅魏就沒有那麼容易,
於是就派出了得意的間諜,前往散發流言,說信陵君將要自立。
這樣的行為相當奏效,對戰國時代各國的國王來說,
幾乎都是處於隨時可能被有力的將軍奪取自己國家的恐懼中,因此信陵君自然受到了懷疑。
為此,信陵君自動交還了軍隊,以後就帶著他的家人,什麼也不做,只是飲酒作樂,
而在其死後,魏就被秦所滅亡了。

關於信陵君的事情,在《史記》中也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應該就會有人把信陵君當成主角來寫成小說才是,
這是那麼有趣而難以令人放手的題材。

就是這樣,誰在哪個時代背景下做出了什麼事情,
我想,《史記》的日本語版已經有不少譯本,讀了就應該會知道了。
因此之故,我在背景方面並沒有太多的著墨,我想寫的是將主題置於個人的活躍上的人物故事。

那麼,剩下來的,就是第十二位的李牧(註:?~紀元前二二八年。雁門出身。戰國時代末期,由於趙建國於現在的山西省一帶,因而與北方匈奴的抗爭不絕,令人十分煩惱。這也是北方列國著手興建長城的要因。趙人李牧就位於此面對匈奴作戰的前線,因確立了對抗匈奴之戰術而為人所知。他一面避免當面的抗爭,一面進行軍事力量的增強,之後,在與匈奴的作戰中大破東胡與林胡,安定了趙的北方前線。而大敗的匈奴在此後十數年間也不敢靠近趙的邊境。他在紀元前二四三年進攻燕國、前二三三年擊破秦軍,因而受封為武安君。(編者按:受封為武安君的人其實是排名第十三位的白起,此處系作者謬誤)對其感到恐懼的秦國於前二二八年,在其與國王的離間計劃中成功地將之殺害。很快地就造成了趙為秦所大敗的結果,而使得趙國滅亡。--《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了。
關於這個人,不詳細一點敘述是不行的。

這個人乃是趙人,身處於戰國末期,也是那個會感到不知何時秦一定會統一天下的時代的人。
我個人是從中學生時開始對《史記》感到興趣的,一共讀了好幾遍,
即使是以《史記》為素材的小說,或是以像名將傳記一類的東西在日本也不少,
然而就是從來沒來看過有那一本是以李牧為主的。
正巧我處在一種雖然讀過《史記》,但卻有不少地方遺忘的時期,
因此就買了中國所出的原書來閱讀。
而在中國所出的歷史名將集或評論集中,卻一定會見到這個李牧。

可是李牧到底是什麼人呢?
我立刻動手去翻了《史記》的日本語版。
原來李牧這個人並沒有怎麼與他國進行戰爭,重要的是,他是當北方匈奴,
隨時都在伺機尋找南下進攻的機會時,而李牧就在與匈奴的作戰中獲得了大功。

為日本所知的匈奴,乃是北方的騎馬民族,他們並不是在漢代就突然出現在北方的,
而是從戰國時代開始就一直窺何著中國本土。

而李牧正是確立了對匈奴侵攻戰術的人,
他挖掘塹壕、築建土壘、立起柵欄,因此在匈奴進攻之際,得以削弱其機動力而能進行持久戰。

對於像匈奴這種如風一般呼嘯而來,然後再呼嘯而去的行為來說,
只要利用柵欄或土壘來封死他們的機動力,他們也無可奈保,
一旦成了持久戰之後--匈奴本來就不是軍事物資豐富的種族,
也因此他們才會想前來中國進行略奪,等到他們的食糧耗盡,
再從後頭加以突襲,自然就能予其相當大的打擊。

也就是說,李牧乃是確立了農耕民族針對騎馬遊牧民族之防禦戰術的人,
在歷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此後,一般雖說是由秦始皇所築的萬里長城,
但實際上他乃是利用以前所築的燕與趙等的城壁,所連結而成這號稱萬里的長城的。
其中,築成趙之長城的,應該就是李牧。

相對於北方騎馬遊牧民族的速攻和奇襲,具有如此恆久的,
就算是一時的也好,像這樣的防禦物自然能夠建立起持久戰的基礎,
而確立了這個戰術的人,當然在中國歷史上能夠得到莫大的名聲了!
然而在日本,他則幾乎是完全無名。
在名單上從第一位到第十一位的那些人,當然在《史記》上均有所記載,
在日本應當或多或少也為人所知,然而李牧這個人卻不然。
因此,從中國的原書中得知李牧這個人存在這件事本身,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刺激,
也就是說,日本人和中國人對中國歷史上人物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

而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我開始思考對中國人來說所謂名將的條件,直到今日。
對於李牧這個人的存在,我也希望能讓更多的日本人知道。

李牧在對匈奴的作戰中獲得大功之後,再接下來則是被選為與其他強國作戰之指揮官。
這時已是戰國時代末期,秦為了統一天下而不斷出兵進擊的時期,
不過,就算在此時,李牧依舊有兩次大破秦軍的記錄。
於是,秦國又再度派出了間諜,說李牧將會擁兵自立的老套,可惜趙的國王依舊相信了,
因此李牧就被捕而遭到殺害。
這是紀元前二二八年,秦的統一天下也就在不遠。

就這樣,我關於戰國時代的敘述,最後也以李牧告終。

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中,我曾寫出做為名將的條件之一,乃是與北方民族作戰獲得功績,
如果我不知道李牧這個人的話,大概也不會想出這樣的條件吧!

這雖然是題外話,但也就是因為得知了李牧的存在,所以我才會這麼想的。
此後,隨著我到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地的一次次旅行,之所以會問到當地的人
「對於中國人來說,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是怎麼樣的人?」
這個問題,大抵也都是從知道李牧之後才開始的。

之前我也曾在雜誌上看到有名作家的對談,
這位作家曾對中國大陸前來的留學生詢問關於中國歷史上的人物,
像是孟嘗君、或是晏子等是否知道,結果卻是不曉得。
他提到如果像這麼有名的人都不知道的話,不由得令人慨歎中國大陸的歷史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讀到這兒時,我不由得嗯了一聲,對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中國人與日本的認識果然不一樣,
會有這樣的問題,我想這位作家應該是和我一樣,在提問題的時候,方向完全偏差了才是。

為什麼沒有接著提出「那麼你們知道些什麼樣的人物呢?」這個問題,應在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當然人各有不同,我這麼說可能是僭越了,
除了日本人所專注的知識之外,應該還有無限有趣的寬廣世界才是。
如果沒能從自當地而來的人獲得這樣的知識的話,那真是非常可惜。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秦時代》
嚴格說起來,秦的名將大多是在戰國末期為了統一天下而戰,
因此戰國時代與秦時代實在是難以完全區分。
尤其是如果只以從始皇帝死去直到秦滅亡為止列為一個時代的嚴格劃分的話,更是如此,
我在此總共只選出了三人,這乃是因為秦時代本身時間就很短暫之故。

首先來看看第十三位的白起(註:?-紀元前二五七年。陝西出身。仕奉秦昭王,乃是秦帝國建設期之軍人。自昭王十三年以至翌年間與韓、魏作戰,於洛陽郊外之龍門擊破魏軍,斬首二十四萬人。再於前二七九年攻楚,並於次年攻陷其都。楚只好遷都於陣意圖再興。前二六○年於長平一役大破趙軍,將其四十萬大軍全滅,予其致命之打擊,因而導致趙的滅亡。惟因後來失去昭王之信賴,而於前二五七年時剝奪其爵位,亦不允其居於都城咸陽,最後更命其自殺。在此,如果這些斬首什麼的數字均為真實的話,則表示出秦之武器以及武力的向上提升,還有不再役使俘虜兵士之體制的出現。--《史記》卷七十三〈白起傳〉),
這個人與其說為智將型,將不如說是猛將型來得更為貼切,
他非常會作戰,在日本也曾當上小說的主角。
我記得曾經讀過有關他的短篇,只可惜一時之間想不起來作者的名字。

從時代上看來,白起比李牧死得還早,因此在排列上可能有些矛盾,在此向各位讀者致歉。

白起這號人物凡是出兵作戰,盡皆獲得勝利,是一名光是率兵突進就能夠讓敵軍害怕戰慄的猛將。
這個人最有名的事跡,就是紀元前二六○年的長平之戰。
在此戰役中,他將趙的大軍全滅。
而這時率領趙軍的,正是之前提過的趙括。

白起在捕獲了四十萬俘虜之後,由於也不可能讓俘虜繼續活著,於是就把他們全員都給活埋了。
這主要是利用黃土地帶的地形,我想大家應該在電視節目中都看過這樣的土地才是,
在那兒,有許多如山谷一般的大洞,把俘虜趕下去之後,再把土覆上,一次就可能埋掉好幾萬的人。

白起在此後,當然也由於他是個武勳甚高的將軍--因此也遭到君主的懷疑,
而從秦都咸陽流放出去,並命其自殺。
這時的白起認為自己對國家有功,而且什麼罪都沒有,因而大叫為何自己要受到這樣的待遇。
再轉念一想,自己當初在長平之戰中殺死了那麼多降伏的趙兵,今天大概就是要來贖這個罪吧!
因此就毅然自殺了。

接下來要談到第十四位的王翦(註:生歿年不明。戰國時代秦人。與其子王貴一同仕奉秦王政(也就是後來的始皇帝),於統一六國有功。前二二八年滅趙、前二二七年滅燕、前二二三年亡楚、前二二二年平定並合併全江南。秦武將的活躍基本上是以秦帝國建設,也就是平定全國之功績,和以往戰國時代位居華北的列國之興亡均局限於當地的作戰活動有不同的意義。而秦的武將也因征服戰爭的進行而受到注目,王翦為其代表之一。其結果也就是確立了中國基本的領域,以及秦帝國的登場--《史記》卷六〈始皇帝本紀〉、卷七十三〈王翦傳〉)。

這個王翦在紀元前二二八年滅亡了趙國,接下來還滅亡了燕國和楚國,
對於始皇帝(註:姓嬴,名為政。紀元前二五九~二一○年。在位時間為西元前二四七~二一○年。為秦第三十一代國王,也是中國第一個統一帝國秦的初位皇帝。秦國本位於西側,屬於較邊陲位置的國家,在任用法家後實行大膽的改革,遂成為戰國時代的第一強國。在此改革中登場的秦王政因而統一中國,建設出空前的秦帝國。於統一中國後,他還統一了度量衡、文字、法典等,並進行帝都的營造,以及實行為了統治及維持大帝國之各項革新政治。同時也對在中國周邊急速擴張勢力的匈奴進行討伐,以及連續起之前各國所建的長城。他在國內各處所建設的道路和運河等事跡亦很有名。只可惜因其過於性急,過度的改革造成人民過度的負擔,死後帝國隨即崩潰。--《史記》卷六〈始皇帝本紀〉)的統一天下有著莫大的功績。
令人感到佩服的是,最初的燕和趙乃是北方的國家,而接下來的楚則是屬於南方的國家。
關於中國,大家應該也很清楚,廣大的中國大陸在北方和南方,
不論是氣候、風土、乃至於地形等都完全不同,
即使在北方能夠以騎兵為主力而在戰爭中取勝,但是在南方則不太可能。
南方的地形是陸地與河川、湖泊等交雜的環境,因此在戰術的運用方面必是全然不同。
所以,王翦竟然能在南北兩方的作戰中都取勝,可見其在用兵方面應當是屬於全方位的武將。

這個人也是在年歲較高的時候才開始活躍的。
而在他為了滅楚而領軍出征之後,他曾數度寫信給始皇帝,要始皇帝記得一定要給他約定的獎勵。
始皇帝則數度告知他會記得,請趕快前往作戰的回答。
關於此事,無論是熟人還是他的兒子均大為吃驚,
明明連作戰都還沒有開始,為什麼會一直想去要獎勵呢?而且你這個人也不是慾望那麼深的人呀!
他回答道:始皇帝--這時還只是秦王--是個疑慮非常深的人,因此如果自己只是一味地討獎賞的話,他就只會讓為自己是個小氣的老頭,而用不著擔心會被其肅清。相反地,如果自己無慾的話,始皇帝一定會想這傢伙不知道在打什麼主意,因此還不如做個貪心小氣的老頭來得安心。
這也是非常有名的故事。

實際上,後來王翦在獲得了大功之後,確實不曾受到懷疑,而悠然自適地得享天壽。

所以在《史記》中,除了他的功績和實力之外,也大大地讚譽他能夠以聰明的方式下台,是個很優秀的人。

再接著要談的是,第十五位的蒙恬(註:?-紀元前二一○年。齊出身。自祖父以來就一直以武將的身份仕秦。像是如此的事例還有不少,此乃因處於拔擢無名人材與名門出身者並用而活躍的時代之故。蒙恬雖然仕於始皇帝,惟此時平定六國幾乎已是時代的趨勢,因此他的名聲乃是在於與匈奴的作戰。當時,中國北方的匈奴勢力大伸,隨時意圖窺伺中國內部。蒙恬最遠進出奧魯多斯,而將匈奴驅逐,並建立起長城。與其弟毅共同受到始皇帝的寵愛,正當將為後繼者所用時,卻遭陷害而仰毒自殺。像這樣在軍事行動中斷絕後路而陷罪令其自殺,乃是中國人思想之一端,這種現象亦相當值得深究。--《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傳〉)。

這個人是秦的名將,而且是只要提到始皇帝就一定會出現的人物。
他非常受到始皇帝的信賴,特別是在秦必須要對匈奴進行防守,
而始皇帝就起用了蒙恬與匈奴作戰。
在天下統一後,直接指揮進行建設萬里長城的,也是蒙恬這個人。

只不過,除此之外,在其他的作戰中就幾乎都沒有敘述了。
而且,他也沒有像《孫子》或是《吳子》之類的兵法書著作傳世,
因此,也有人認為他只是背靠著秦國強大的國力,實際上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位名將也有人懷疑。
換一個方向來看,光是以他深受始皇帝的信賴,說不定就是他可以有成為名將的條件!
畢竟始皇帝這個人是非常討厭無能的部下的,如果無能的話,絕對不可能會受到其信賴的。

蒙恬這個人還有其他的傳說,據說毛筆就是由蒙恬所發明。
至於實情如何則難以得知,畢竟那是太久遠以前的事,可能只是個戲說也說不定。

當然,興築長城的命令是始皇帝所下的,然而實際上指揮這項大工程的則是蒙恬。
那麼,問題就在於:是始皇帝自己想到要興築長城的呢?或是有誰提出了這意見呢?
也許提出這個意見的就是蒙恬本人,只不過實情亦不可考。
只不過,始皇帝將自己的長男扶蘇交給了蒙恬,從此看來,蒙恬的確是非常得到始皇帝信賴的。
在始皇帝死後,由於惡名高漲的宦官趙高的陰謀,扶蘇和蒙恬都被逼自殺。
由於已知這是一道假的命令,在此時,如果蒙恬能擁扶蘇以反抗趙高的話,
也許往後的歷史會大不相同也說不定。

(未完.後續楚漢爭霸時代.字數太多.不得已而分篇.造成閱讀上的困難請見諒)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不過孫子兵法不是經過曹操去蕪存菁增刪之後
才剩下現今流傳的6000餘字本...

(亂入抱歉)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聖代手上的孫子兵法也是6000餘字的版本
不過曹操將孫子兵法刪減的傳說
只有聽說過有曹操註解的孟德新書..


《楚漢爭霸時代》
秦時代結束之後,緊接著就進入了楚漢爭霸的時代。
在此又是只有三位武將人選,因為楚漢爭霸這個時代,
自項羽於二十四歲起義叛秦以來,直到他三十一歲死亡為止,總共就只有七年。
在這七年之間,歷史上的有名人物一一出現,可說是歷史的能量相當壓縮的狀態,
也可說是非常熱鬧的七年。

第十六位的項羽(註:名籍。紀元前二三二~前二○二年。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出身。秦末混亂時期之武將。幼時因受叔父項梁養育而移往會稽。自幼就有不少豪放的逸話,即使諸事不學,但一定要學兵法這段尤其有名。在秦末的動亂中與項梁共同舉兵,以舊體制派的身份擁立楚王之孫--心,而兵臨天下。項梁戰死後依然統率楚軍西進關中,立楚王為義帝,而自稱霸王,意圖裁量天下。後來則與舉起叛旗的漢王劉邦展開楚漢之爭,在每次個別戰役中均壓倒劉邦,惟因政治力及組織力較弱,終反被對方壓倒。紀元前二○三年與漢結成和平條約,將天下二分分別支配。之後漢隨即背信,為打倒項羽而將之圍困垓下。這時的四面楚歌故事,以及與愛姬虞美人別離之歌等皆相當有名。--《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漢書》卷三十一〈項羽傳〉),
在此雖然是列入名將傳記,但是若要將之列入帝王紀中也無不可。

至於第十七位的張良(註:字子房。?~紀元前一六八年。活躍於秦時代以至於前漢初期中,為漢帝國建國時之謀臣。本來為韓之世族的後裔,在國家滅亡後帶著怨恨投入家財求取刺客,可惜力士以一百二十斤的鐵錘在博浪沙一地襲擊東遊之始皇帝一事失敗,張良只好改變姓名逃亡。在逃亡中遇到黃石老人授與《太公兵法》。後混入任俠之徒中,在陳勝、吳廣舉事之亂中與從者百餘人共同呼應,最後以韓王成之司徒身份進入劉邦手下,在鴻門宴中從項羽手中將之救出,因而開始活躍。在韓王成為項羽所殺之後,正式進入劉邦的帷幕之中,以其縱橫無盡之謀略為漢帝國的成立建立大功。除了替創業未久的漢帝國訂下基礎外,獨排眾議將定都之地從洛陽改至長安一事亦為人所知。--《史記》卷五十五〈留候世家〉、《漢書》卷四十〈張良傳〉),
在我將之列入名將傳的時候,也曾經一時之間認為不太合適。
大體上名將的定義,如果不仔細點來考量是不行的。
所謂的將,用在動詞方面,應該是有「率領」的意思在內,
率領兵士與敵作戰的,就叫做「將」。
而張良這個人,雖然有率領兵士作戰的經驗,然而卻沒有成功的例子。
也因此,從這點來看,他能不能算是名將就有問題了。
只不過,這個人在國家戰略之上,是讓漢高祖劉邦取得天下的關鍵人物,
在日本也認為他是軍師的一個典型。

接下來,是第十八位的韓信(註:?~紀元前一九六年。淮陰〔今江蘇省淮陰縣〕出身。活躍於秦時代以至於前漢初期中,有功於漢帝國之建國。在年輕時曾因貧窮而接受洗衣女之佈施、以及忍耐街頭無賴的要求自股下鑽過之「胯下之辱」等許多逸話留傳。在秦末亂動中,先意圖投靠項梁及項羽,然不為所用,而後進入四川出仕漢高祖,授予擊破項羽之策。由於其軍功而與張良、蕭何同被列為建國功臣並受封。由於戰略與用兵優越,因而在帝國明確完成後就被逐漸疏遠,後來更為害怕其實力之呂后與蕭何以謀計誅殺全族。於赴刑場之時大叫之「狡兔死、走狗烹」之句子尤為有名。--《史記》卷九十二〈淮陰候傳〉、《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廬吳傳〉)。
這個人則毫無疑問是位名將。
所謂的「多多益善」,這個人是所率領的兵士能夠愈多愈好,他對自己的指揮能力有相當的自信。
在此,張良與韓信,以及另一位蕭何--讀過《史記》的人應該都知道,
另外,最近司馬遼太郎的《項羽與劉邦》也已經出版--我想應當都十分知名才是。
而且,高祖劉邦在項羽敗亡取得天下之後也曾說過一段話,他說:
張良立定戰略、韓信指揮軍隊,而蕭何則負責穩固後方,自己就是靠著這三人而取得天下的。
這段話真的是非常有名,在日本,只要是提到項羽和劉邦的時代,就幾乎都會提到這段話,
尤其是寫給那些商務階級所看的歷史書中,更是百分百一定會出現。
也就是說,相對於個人,組織是比較容易獲得勝利的。
但當我在所聞這句話時,想到的卻是另一方的個人項羽反而應當更了不起才是!
重點是,相對於劉邦、張良、韓信、蕭何等的組合,項羽一個人卻能與之對抗,能力不是更強嗎?
只不過這在商場上倒是不適用的。
這樣說來,大家對於這些人具體的作為,應該都已經知道了才是,
我想在這兒就不必再一一加以詳述,但我個人倒是比較想在項羽身上多下些工夫。
總之,對我個人來說,在這個時代裡,項羽這個人是最了不想的,
我認為他是個能夠代表時代的人物。

那麼,書寫《史記》的司馬遷本人對於項羽又是作何感想呢?
其實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司馬遷相當喜歡項羽這號人物。
他對項羽身為政治家的情況雖然多做批判,寫了他不少不好的地方,
看來好像根本不可能喜歡這個人,但其實只要仔細讀讀《史記》的「項羽本紀」就可以明白,
這也是一篇有名的文章。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荊漢軍及諸侯之兵圍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是於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全文甚長,在此節略。
像這樣的名文、名場面,如果不是很喜歡項羽的話,是不可能這樣寫出來的。
若是討厭這個人的話,大可寫項羽垓下被圍,脫出後死亡,此乃惡報等等……就可以做一個交代了。
然而他卻將項羽之最終心境變化等,詳細留下了名聞天下的文章。

在項羽脫出垓下城包圍後,他的軍隊一一被討滅,到最後只餘下二十八騎。
然而在此時,項羽依然沒有屈服,帶領這二十八騎直衝漢軍,
討代了數百人之多,還一度逼退漢軍。
在此之時,漢軍有數萬大軍,而項羽方面則只有二十八騎,
經過一番追逼後,項羽一方居然只損失兩騎。

在這樣的狀況下,根據海音寺潮五郎的指摘,
只損失兩騎的「只」,一言就表現出司馬遷對項羽的感情。
本來在此應該是不需要特別寫下這種事情的,然而從
「將數萬的漢軍驅散,而細數我方只損失兩騎」的這段文字中,
充分鮮明地顯現出項羽的武勇,以及其戰鬥之巧妙。
當我讀到這一段文字時,也只有發出:啊,原來如此!而不由得慨歎起來。

總之,在漢語中,文言文的表現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這時使用的是「亡其兩騎耳」,以一個「耳」字就表現了複雜的心情。
而能夠從這一個字中讀出這些背景的海音寺,我認為他也很厲害,
畢竟自漢文的參考書中,也沒有一處能夠看出司馬遷是對項羽寄與同情的文字。
就是因為他能夠這樣寫,所以他能夠成為一名偉大的學者。
當然也許這只是我個人托大的看法,然而為何司馬遷要特別點出「只失去兩騎」這件事呢?
加上「耳」這個字之後,語感就大大不同了!
我認為,如果不能夠看出這一點的話,自然也就難以理解司馬遷的心情了。

大體上來說,項羽這個人自二十四歲起兵,死於三十一歲,從現在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看來,
還不是人格成熟悉的年齡,他只是努力釋放出自己的才能,直到自己的生涯結束。
我想司馬遷應當是對其相當愛惜的。
而海音寺也明白指出,二十幾歲純情的年輕人,是不可能勝過像劉邦那樣五十幾歲的老成的。
確實,我相信這也是一個理由。

在劉邦獲得勝利之後,雖然不僅只是因為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而獲勝,
而是因為輔佐的張良、韓信、蕭何等人相當具有才能,
不過,能夠驅使他們的人卻是自己,所以劉邦依然還是有著自大的心情。

「項羽本紀」也依然給予日本人相當大的影響,像是在日本古書的《保元特語》中就可見。
在此書中,有個威風出場的源為朝,而源為朝的部下就是二十八騎,
我認為這應該就是從項羽最後的二十八騎中演化而來的。

隨著劉邦的統一天下,像是韓信等的功臣也都遭到肅清,而只讓自己一族當上諸王。
這裡的王,並不是如同西洋史中的國王一般,而比較帶有王子的感覺。
重點就在於是皇族的男子。
而在這個時期,也有著「非劉氏者即非人」的說法,
這句話被日本《平家物語》的作者讀到後,就寫下了「非平氏者即非人」的台詞。

就是這樣的關係,像是《保元物語》中的源為朝,其人物造型就受到「項羽本紀」相當大的影響,
像這種日本文學作品受到漢文學影響的情形並不少見,在此暫且打祝在這場楚漢爭霸的爭戰中,
幫助劉邦的將軍尚有他人,但在項羽、張良、韓信的面前,其他的將軍似乎就沒有出場的必要了。

此較有名的大概就屬樊噲了,這個人非常努力。
在武田泰淳所著的《史記的世界》中有記載,在讀到樊噲的傳記時,
竟發現他在那一場戰役中斬了多少人,在那一場戰役中又殺了多少人,都有數字羅列。
然而就因為只有這些數字,才能夠令人感到他似乎還蠻歷害的。
不過,若從整體看來,我還是不會把他和韓信並列,
如果只能看這種數字的話,那可真是對不起韓信了!

實際上,韓信這個人乃是名將中的名將,無論在戰術指揮,還有用兵等方面都非常傑出,
只不過在政治判斷力上似乎有所欠缺就是了。

總之呢,最後在結果就是劉邦成為漢高祖。
本來,劉邦這個名字在《史記》上是沒有出現的。
在上頭只有寫道姓為劉,字為季。
劉邦這個名字是出現在《漢書》。
惟「邦」這個字究竟是否為其本名,已經無從查考。
本來,名字不清楚的話,大抵上都是因為其出身較低之故,然而一個開國皇帝如果本名不清的話,
似乎並不太好,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適當地安上一個字也說不定。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前漢時代》
在此,偉大的漢帝國時代開始了。

第十九位的周亞夫(註:?~紀元前一四三年。沛〔今江蘇省沛縣〕出身。為前漢建國功臣周勃之子。一開始雖為河內郡太守,但在兄長遭罷免之後,於前一六二年繼任成為絳候。由於其性格剛毅,因而在前一五八年防備匈奴之際,連文帝到陣中亦不讓其進入。連其部下都說:「軍中只聞將軍之令,不聞天子之詔。」文帝認為這個將軍之威令比自己更行得通,乃是真將軍,而賞賜其為中尉。以後亦深受文帝信賴,留下如果國家有難,必要請托於周亞夫之遺詔。前一五四年景帝在位時,這次因鎮壓吳楚七國之亂而活躍,並因功績升至丞相。惟後來因不喜無能外戚之登用,以及對匈奴之政策等,自認與當時政治不合而辭職。不久又因孩子的惡事而意圖引咎自殺未成,最後遭到解任。--《史記》卷五十七〈絳候世家〉、《漢書》卷四十〈周亞夫傳〉),
他的父親是周勃。
在下頭的說明中也規勸提到,周勃這個人仕奉劉邦亦曾立下武勳,乃是漢帝國之重臣。
他的個性正直,劉邦曾經說過,把事情交給他是絕對不會錯的。
基本上,劉邦這個人本身是比較隨便的,因此周勃這個人比劉邦要來得正經應該是不會錯的。

在此我想到另一件事,也就是和劉邦有關的有名逸事。
項羽被打敗--這真是有名的故事,在後世也是常常被拿出來談,
不管項羽勝過劉邦多少次,只是在最後一戰中失敗,就失去了天下。
在作戰之中,當我方的狀況相當惡化的時候,如果想要逃走的話,就會想到項羽和劉邦的故事,
反正只要在最後一戰中獲得勝利就行了!
而像現代的職業棒球比賽也是一樣,只要在第九回結束之前獲得勝利就行了。
而拳擊賽也是相同,只要最後還站在擂台上的人,就是勝利者。

就在劉邦已不知第幾次敗給項羽的時候,乘車逃走的途中,這時車子的御者叫做夏侯嬰,
當時劉邦的孩子也在車子上,而當快要被敵人追上之時,劉邦一心慌,就把孩子往車外放出。
然而夏侯嬰卻把車子停下,將小孩拾起之後繼續逃。
劉邦生氣地說道:
我是為了要讓重量減輕,所以才把孩子丟棄,為何你又把他給拾回來呢?這樣不是更慢了嗎?
這故事十分有名。

在司馬遼太郎所著的《項羽與劉邦》中寫道:
這並不是非常無道,而是在儒家的倫理中,把雙親看得比小孩子重要之故。
極度端地來說,小孩子死了還可以再生其他的小孩,但如果劉邦死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點對我個人來說,也是個蠻新鮮的見解。

只不過,這依然是違背了人情,因此夏侯嬰才一次又一次地停車把小孩子抬回。
在司馬遷的《史記》特別將這件事情寫出,他並沒有對其做判斷,
我想大概也是要把對於這件事交給讀者來判斷吧!
幸好,後來所有的人都得救,算是一個好的結果。
而從這樣的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劉邦這個人在某些方面似乎也是很難取得天下的,
我想之所以能夠成就大業,總是會有某些地方是凡人無從瞭解的。
相對地,在項羽這方面,當其感受到激發時,也會將敵人全都殺死,
其所代表的意味如果要拿來理解的話,似乎也不是非常正常,而難以肯定接受的。
只不過,比較起來,劉邦這個人還是比較給人不好的感覺就是了。

不好意思,我好像離題了,現在要談的是周亞夫。

周亞夫這個人最初乃是因為父親身為功臣,所以才出仕的,大概在紀元前一六二年,
他繼承父親之位為候,並以將軍的身份負責北方的防衛,也就是與匈奴作戰。
這時,漢文帝--也就是高祖的子孫--在到訪陣中的時候,卻受到兵士的阻擋而無法進入。
總之,兵士們是遵守著就算是皇帝,沒事也不能隨便進入陣中的軍律就對了!
文帝倒沒有因此而生氣,反而十分感佩,稱讚他是個真正的將軍。

其後,發生了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這乃是吳王、楚王等七王--之前也曾說過,
所謂的王指的都是王子,全都是漢皇室的一族這七王領有非常廣大的領土,
也擁有自己的軍隊,再加上非常任性,根本就對中央政府的命令置若罔聞。
如此一來,景帝就想要縮減他們的領土、削弱他們的勢力。
這自然造成了他們的不滿,於是七國之王聯合叛亂,導致漢帝國進入半混亂的狀態。

在此,景帝將進言建議削弱七國的人給殺死,希望能夠平息吳楚等七國的不滿,
然而卻沒有用,因而只好派周亞夫為將軍前往平定亂事。
周亞夫首先就施行不讓敵軍團結的手段--具體來說,
就是將從敵軍根據地出發的部隊,從中間加以分斷,使補給斷絕。
而當其慌忙回返時,便加以各個擊破,讓一場本來聲勢十分浩大的叛亂,在三個月間便遭到平定。

之前,吳楚七國也曾送使者前往匈奴,告知請其一同出兵,共同將漢帝國滅亡,
然在匈奴還來不及出動之前,叛亂便已平定,因而並沒有成功。

這樣的叛亂和在秦朝末年自然發生的全國性大叛亂有所不同,
而只是貴族因不願自己的權勢受到削減所起的叛亂,由於這不會得到民眾的支持,
因而有人認為這也是其不可能成功的原因。

周亞夫雖然建立了非常的武勳,但後來在一些事情上與景帝不合,甚至還被懷疑謀反,
最後竟絕食而死,結局非常地悲劇化。

再接下來,則終於進入了武帝的時代。

在此先來看看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直到這個霍去病為止,都是曾在《史記》上出現過的人物,
而《史記》的世界,也是在這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後告終。
由於《史記》這本書日本人已經相當熟悉,因此在此就不再多言。

現在回到第二十位的李廣(註:?~紀元前一一九年。隴西成紀〔今甘處奉安縣〕出身。代代為擅於使弓,於文帝在位之紀元前一六六年開始加入征代匈奴,在造成前漢政治動搖之吳楚七國之亂征討中亦十分活躍。其後也以上谷等之諸太守身份與匈奴對峙並加以擊破,立下轟轟烈烈的勇名,被匈奴稱為飛將軍,而對其感到恐慌。在武帝時代這次擔任對外戰爭之大任。雖具馳騁的勇名,可惜晚年不遇,在武帝登用衛青與霍去病之後,立下的武勳就不及他們了。於前一一九年隨衛青與霍去病徵討匈奴之際,因為了要負起延誤作戰之責,而在陣中自殺。由於其生來清廉,將恩賞全部分給部下,自己完全沒有積蓄,故受到部將的愛戴,而願意為其送命。--《史記》卷一○九〈李廣傳〉、《漢書》卷五十四〈李廣傳〉),
這個人在吳楚七國之亂時,是以率領騎兵活躍的人物。
他在很年輕的時候便加入軍隊,勇敢無人可以並稱。
李廣同時也是使弓的名人,留下一則「箭立於石」的故事。
當時,中國有許多老虎出沒,某一天,李廣遠遠見到老虎,
於是拉弓射出,沒想到老虎卻完全沒有倒下。
大家感到不可思議,於是便靠近察看,才知道那是一塊形如老虎的巨石。
本來,箭是不可能射在石頭上的,然而這時箭卻括於石中,
因而表示李廣這人弓箭威力之強,從此即以馬列之名人而出名。

之後,以對匈奴的北方防衛為主,他立下相當的武勳,
不但他個人武藝高強,在領軍上也有一套,相當受到匈奴的注目,稱呼他為飛將軍。

李廣雖然以匈奴為對象立下不少令人恐慌的大功,惟其後多少也有些失敗,還遭到嫉妒。
其實,當他來到陣中時,兵士們必定歡聲雷動,平常看來雖然輕鬆,然而一旦進入戰鬥,
卻能夠帶領整合全軍,對敵方使出尖銳的攻勢大破敵軍。
當其獲勝之後,自是會獲得許多的獎賞,然他會將所有的獎賞完全分給兵士,
自己則過著貧乏的生活,也因此獲得兵士們深厚的信任。

還有一次,當文帝出去狩獵的時候,眼前突然跳出一隻大老虎,
李廣立刻跳出與老虎扭打,最後以短劍將老虎刺死。
看到這情景的文帝不由得歎了一口氣,說道:
你晚生了五十年,若是早五十年出生的話,就能夠跟隨高祖打天下而成為大諸侯了!
因而對他感到十分惋惜。

在這兒我想到一件事必須要先提,那就是我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這篇文章中,
曾經寫過兩個名將的名件,然而現在我卻認為應該要再追加兩個條件才行。

之前已經有了A和B,因此接下來就是C。
這個C呢,我認為是對部下及兵士仁慈,並受到兵士們的愛慕,獲得他們深厚的信賴,
甚至願意為這個人而死。

再接下來的D,我認為是不犯秋毫。
在讀了中國的歷史書後,我發現這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到底是什麼事情呢?
其實就是掠奪以及虐殺等有害民眾的行為。
我認為中國的軍隊其實並不限於中國,只要是軍隊,就可能會出現掠奪物資,
以及虐殺非戰鬥人員的行為,而D的條件就是不做這些行為。
如此一來自然能夠得到民眾的信望,因此C和D兩個條件也是不可分的。

而李廣之難以再繼續出仕,乃是在進入武帝的時代後,在這時,他已經有一定的年歲。
武帝這個人是非常喜歡外表華麗的事物的,因此光是年紀大一點,就已經不討武帝喜歡了。
在此,武帝任命自己喜歡的第二十一位的衛青(註:?~紀元前一○六年。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出身。仕奉漢武帝之武將。父為鄭季,母為衛媼,從母姓。其家族本為仕奉武帝之姐平陽公主,後來其姐衛子夫因愛到武帝寵愛,故將衛青拔擢成為武人。功績拔群,於紀元前二八○年討代匈奴時斬首俘虜數千,翌年亦是如此之數,並有獲得家畜數十萬頭之戰果。他能夠與得意於騎馬戰之匈奴相對抗,有人認為是因他出身靠近匈奴活躍之地,因而擁有關於遊牧之知識。數度立功之結果就是於前一二四年被授為大將軍,甚至更成為以前之主人平陽公主的丈夫。人品雖然溫厚,惟因媚於武帝而有一些不好的評判。--《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驃騎傳〉、《漢書》卷五十五〈衛青傳〉)、
以及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註:紀元前一四○~前一一七年。前漢武帝時代將軍。是衛皇后及大將軍衛青的姐姐少兒之子。十八歲起便由侍中開始累進,跟隨衛青從事對匈奴的作戰,斬首兩千零二十八人,相當得到武帝的寵愛,於前一二一年列名驃騎將軍,以青年將軍之姿活躍。曾率領萬騎於甘針首都祁岸王二人斬殺,壞滅匈奴之王族,斬首三萬零兩百人。其結果造成渾邪王之投降,而成為匈奴衰退之一因。之後又在前一一九年與衛青共同突擊蒙古高厚上匈奴之根據地,並使其壞滅,惟三年後以二十四歲的年少之齡死亡。對這名天才般的武將之早逝感到哀傷的武帝便將其墓築於自己的墓在茂陵附近,並取其活路之祁連山形修成,也算是件有名的事。--《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驃騎傳〉、《漢書》卷五十五〈霍去病傳〉)擔任對匈奴作戰的指揮官。
即使李廣身為他們的前輩,依然必須列於其下。
就李廣來說,當然是老大不高興的事,
而就第二十一位的衛青看來,也相當令人不快--因為軍隊的秩充因此而產生了混亂--
也許衛青本人也並不想這樣,但總之事情最後就變得很麻煩。
在雙方的關係愈行愈遠後,李廣最後因故就自刎而死。
自刎這種死法,指的就是刎首,
具體來說,就是將劍橫於頸部,然後往前一拉,割斷咽喉死去的方法。
聽說當李廣死時,其兵士盡皆為之哭泣。

到了唐代,出現了一本叫做《李廣傳》的書,既然是為「傳」,那就是以李廣為主角的小說。
能夠成為小說的主角,可見李廣是相當受到歡迎的,
而在這本書中,衛青和霍去病就成了完全的惡人角色。

關於衛青這個人,他的姐姐乃是一個大美人,由於姐姐進入武帝后宮之故,因此衛青得以出仕。
然而,這並不只是因為沾姐姐的光而已,他本身也是一個相當有能力的人。

他在年輕時就進入軍隊,最初雖然是以士官的身份進入,
但隨著對匈的討代,他也不斷地立下大功。
在此,李廣因為運氣不好,多次移動部隊都沒有遇到敵人,因而無法戰鬥,
就在鬱鬱寡歡地歸隊的當兒,卻傳回衛青擊滅匈奴的消息。
跟隨李廣的人雖然不歡喜衛青,但這倒也不是衛青有什麼不對。

就這樣,衛青當上了大將軍。
所謂的大將軍,比單純的元帥更高,應該可說是帝國軍的最高司令官,
已是可以與宰相匹敵的地位。
而從李廣一族看來,更是怎麼樣都不可能喜歡他。
有一次,李廣的兒子還去毆打衛青。
衛青這個人的個性穩重,覺得還是不要與李廣多起事端,所以即使被打了也默不作聲。

然而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卻不願意沉默。
霍去病於十八歲時就以高級士官的身份進入軍中,
他趁著一次狩獵的時候,就一箭把李廣的兒子射殺,如此一來,自然引起了很大的騷動。
武帝認為這是事故,並沒有追究霍去病的責任,
然而也因為這件事情,他在《李廣傳》中也成了惡人角色。

霍去病這個人跟著衛青的姐姐--也就是霍去病的阿姨--自幼小的時候就在宮廷之中,
以大貴族的身份成長,再加上他是個天才型的人物,在與匈奴的作戰中每戰皆勝,
像這樣生在貴族之家的天才兒,自然難以理解底下人的心情,因而對兵士們十分冷淡。
倒並不是說他故意冷淡,而是說他實在是難以注意和體恤,史書上曾有兵士們因沒有補給而空腹,
在冷雨中顫抖的時候,而霍去病悠然在帳中過著豪華生活的記載。

然而不可思議地,兵士們倒不十分憎惡他,大概是因為霍去病這個人全身上下毫無邪氣的緣故。
最後,雖然這個人於二十四歲的少年之際身亡,
然而在此之前,他也當上了驃騎將軍,也就是元帥的階級。
像這樣子年輕時就身亡的天才型人物,自然是相當具有人氣,
之前在日本還當上了少女漫畫的主角,經過非常的美化呢!

和霍去病相比,衛青雖是個較為注意他人的感覺而身段較低的人物,然而卻沒有霍去病受到歡迎。
當然,這種事本來就見仁見智,不過,以司馬遷的《史記》上也有記載:
從武帝的眼中看來,霍去病這個年輕人是非常可愛的,
因此總是對他提供一些比較容易出頭的路走,不過,
就算是有人安排,也還是有人會失敗的,因此霍去病應該也確實是有些才能。
再加上他在極度少年時就死亡,武帝當更當他感到惋惜才是。

談了這麼多,在此也不得不提一提武帝這個人--也就是衛青和霍去病的君主。
在一般中國的歷史評價中,有所謂「瀆武」的說法,指的就是褻瀆了武這個字的君主。
本來,「武」指的是防衛,以統一天下之後,只要將來犯的敵人擊退即可。
然而,武帝這個人,之前就說過是個非常喜歡華麗事物、好大喜功的人,
因此非常想立下在軍事上的功績,而有著:如果敵人不來犯的話,那我就自己攻過去的想法。
為此,他曾出兵朝鮮半島,結果在當地設下了有名的樂浪郡,擴張了自己的領土。
不過,在當時也引起了將軍間的紛爭,就算是建有大功的將軍也遭到處刑。
總之,如果只是無謂地想要擴張領土的話,在中國未必是會受到尊敬的。

由於他好大喜功的個性,因此對於立下華麗大功的人他會看重,
而那些沒有立下什麼功績的人,他就會逐漸疏遠。
關於這點也反映在國內的政治上,他對於基本的事情不太在意,
像是黃河氾濫使得數百萬的民眾痛苦不堪,他居然能夠放著不管二十年以上。
也因此,他雖然是將中華帝國的國威輝煌四方的人,
但由於瀆武的緣故,在其他方面的評判並不佳。
而且他還重用酷吏,把所犯的罪不見得該殺的人也殺掉,
再加上聽信讒言之故,最後竟然連自己的兒子都給殺了。

到了這時候,武帝終於開始反省,自己似乎做了太多殺生之事。
隨著自己所愛的女性相繼去世,他留下了「歡樂至極哀情多」的名詩,
而在失去了權力和威望後孤獨地度過晚年。

武帝是位英雄般的君主沒錯,他擴大領土宣揚國威,然而在背後卻似乎太過逞強,流了太多無謂的血,在這方面的評價不高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這樣的治世,連書寫《史記》的司馬遷(註:紀元前一三五?~前九十三?年。前漢歷史家。夏陽〔今陝西省韓城縣〕出身。生於以編纂歷史書為職之家族中,自幼即有秀才之譽,加上二十歲時起就旅行諸國搜集資料,提高了不少見聞。他雖欲接續父親之職努力於歷史書的編纂上,惟在紀元前九十九年對匈奴之虎中,因為庇護成為俘虜的李陵而受宮刑,也就是去拋之刑。在忍住如此的屈辱下所完成的《史記》,不但創下了紀傳體書寫歷史之正史最初的典範,同時也成為傳世千古的名著。--《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本身,
都因為沒有那麼嚴重的事情而以不敬之罪入獄,受到宮刑的處分。
關於這件事可以參考中島敦的《李陵》一書。
李廣的孫子李陵,雖然也十分善戰,然而卻沒有受到應有的回報。
而就在疑為叛敵的事件中,為李陵辯護的司馬遷就遭到了很慘的下常由這些事件中,
我們可知武帝這個人,在歷史學家的眼中是功過參半的。

順道一提,直到霍去病為止的《史記》的世界,也隨著司馬遷的死亡而結束,
之後,也就進入了《漢書》的世界。

而至今所介紹的名將,除了李牧之外,應該都是為日本人所知的人物,
因此幾乎可說是名人列傳了!
再怎麼說,《史記》不但有日語的翻譯版,而取材於《史記》的小說,
日本也有不少人曾經寫過,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但問題則自現在才開始。

在很久之前,大概是三十年前的事吧,文藝春秋曾經出過「大世界史」這系列的書,
其中,第三卷的標題乃是《萬里長城》,就是訴說中國古代史的一冊。
這本書已經可以列入名著之中,而其執筆者乃是植村清二。
他除了是一位有名的東洋史學者之外,同時也是作家直木三十五的弟弟。

蠻有趣的一點的,這本《萬里長城》雖然已是名著,
但這位作者自己也說,不管他是正敘也好、倒敘也好,
日本對於中國的古代史幾乎就不脫《史記》的世界,而對其後的事情則不太關心。
他自己倒是希望能夠參照《漢書》、以及《後漢書》來介紹《史記》以後的世界,
不過,我想這個狀況到現在也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
我知道築摩書房曾經有出過《漢書》的日本語版,但是我那時候因為沒有什麼錢,
所以遲疑了很久,等我存夠了錢想要去買時,卻已經絕版了。
目前更是完全買不到的狀況,不由讓我在心中祈願著築摩書房能夠再出這些書。

就因為這樣子,關於日本所知的中國古代史,仍是偏重《史記》的世界,
這當然不是《史記》作者司馬遷的責任,基本上,像《史記》這樣有趣的史記,
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珍稀的,只不過,即使《史記》結束了,然漢王朝並沒有結束,歷史也不會結束。

好了,再接下來要敘述的是第二十三位的趙充國(註:紀元前一三七~前五十二年。隴西〔今甘肅省天水市〕出身。因其精於騎射之故,年輕時便加入近衛軍之御林軍中。最初是仕奉武帝、跟隨李廣前往討代匈奴,在昭帝時,因征供武都的氐,再與匈奴作戰,晉陞為將軍。宣帝即位時因與大將軍霍光同有擁立之功,受任為營平候。是個精於情勢判斷的沉著武將。因數度討代匈奴具有功績而擁有勇名。例如在與移往至中國近邊之羌的對應上,前六三年,由於周邊諸民族相對移動之故,因而推測背後的匈奴可能將會有所行動,必須加以防備。在受詔前往視察之義渠安國因對應不佳而大敗時,超過七十歲的趙充國竟自己前往征討西羌,在討平叛亂的同時,也立下了成為後世模範的屯田政策。——《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傳〉)。
這個名叫趙充國的人。
比霍去病要小三歲,因此可以把他們視為是同一世代的人。
霍去病在日本也相當出名,然而趙充國則不然,其實說起來也蠻可憐的。
趙充國亦是在很年輕的時候便加入軍隊而且十分活躍,
只不過由於霍去病出仕得早,他怎樣都追不上。
如果依據身為小說家的想像的話,我想霍去病和趙充國應該也曾經在哪個地方碰過頭才是。

總之,他加入了御林軍,也就是近衛兵,是個使弓的名人,雖然年輕,但個性卻很穩重。

其後,他也以其他將軍部下的身份到北方出征,與匈奴有過多次的戰鬥,
而他也似乎從這些戰鬥中學習到不少對匈奴的戰術與戰略。

而在年歲漸長後,他還是一直擔任對匈奴之作戰指揮,
「百聞不如一見」這句話,就是趙充國所留下來的。
這句話的含意在於:如果身在距離最前線數千公里之遙的漢都長安的話,
即使接到了戰報,也是委難以瞭解其實情的,因此必須要自己到前線去看一看才行。
當時,大家都認為趙充國的年歲已高,而且又身為朝廷在臣,根本不需要自己前往前線,
而在那時,他就是以這句「百聞不如一見」回答的,而在兩千年之後,這句話依然相當常用。

他就是這樣子指揮著對匈奴的作戰,不過,並不光是只會戰鬥,
他還讓匈奴不敢輕易進犯,立下了必須要守護為匈奴所壓迫之西域諸小國之政策。
關於漢帝國軍事的計劃,可說是大多由其立下並實行的,因而守住了國境的和平。
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屯田政策。
他讓最前線的兵士們在當地開發耕地,以能夠在其地永住及固守,也就是讓國境永久地中國化,
使得敵人不敢來犯,這個始於趙充國的邊境警備方法,之後也成了中國的傳統。

在這時其中,幾乎沒有起過什麼叛亂,由於沒有往南方出兵的必要,
因此大致上是只要壓制往匈奴,就能夠得保和平了。

接下來要談的是第二十四位的鄭吉(註:?~紀元前四十九年。會稽〔今漸江省紹興市〕出身。自兵卒榮達,而活躍於西域,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其功績在前六○年匈奴之日逐王先賢擇背叛單于準備投漢時,發動西域諸國的五萬兵力平安地將之後記送前往長安。以後,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繼續效力。此外,漢也封其為安遠候,並建立烏壘城,行使對西域的鎮撫。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漢書》卷七十〈鄭吉傳達室〉、卷九十六〈西域傳·上〉),
這個人的一生可說是傳奇又傳奇。
鄭吉生於江南,也就是長江流域的下游,然而他的人生大半,卻是在西域渡過的。
根據個人身為小說家的想像,也許就是因為他生於那樣的地方,
所以才會對那遙遠的西域有著憧憬也說不定。
因而在趙充國的手下——我想這個人應該曾在趙充國的帳下作戰過才是,
總之他是個出了西域,以匈奴為對手,為守護西域諸國和平而渡過一生的人。
所謂的西域都護在這個地位下,「都」這個字指的不是都城,
而是全體的意思——其工作就是守護西域全域。
而這樣的一個職位,也是從鄭吉開始的。

他擔任這個職位共十年以上,一直持續守護著西域,最後在前線死亡。
其間,雖然也曾數度與匈奴在沙漠作戰並獲得勝利,但並沒有什麼關於這方面具體的描述。
比較具體的描寫,則是在其後第二十五位的陳湯(註:?~紀元前六年。山陽瑕丘〔今山東省曲阜縣〕出身。於紀元前三十六年被任命為副校舍尉與長官甘廷壽一同赴任西域都護。這時,位於達拉斯河畔的匈奴勢力增加,不僅壓迫烏孫等部族,竟然還膽敢殺害漢的使者,為了避免其繼續坐大,見此情勢的陳湯便獨斷地出兵,結合了西域兵力攻擊匈奴的郅支單于,並將之斬首。而另一單于呼韓邪則一面欣喜,一面也感到驚恐。其結果雖使得西域重新回復平穩,惟其獨斷出兵卻成了問題,因而經過委長時間才加以論功行賞。後雖一度任命其為關內侯,惟因其穿著戰利品等事情暴露,因而問罪改貶至僻地。總之,是個問題很多的人物。——《漢書》卷七十〈陳湯傳〉、卷九十四〈匈奴傳·下〉、卷九十六〈西域傳〉)身上。
關於這號人物,我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之中也有著詳細的描述,
我想,他應該是在這百人之中品性最糟糕的才是。

不過,在陳湯的時代,漢帝國——在此指的是前漢——幾乎快到了結束了邊緣。
滅亡前漢的乃是王莽這個人物,而在之前,當王莽問道有那個人材能夠前往守護西域方面之時,
正巧陳湯已經久未升任,正想起用他的時候,沒想到陳湯卻死了。
在某種意味上,也許他反而運氣好,
因為他如果繼續用吊兒郎當的方式來與王莽應對的話,那可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呢!

就這樣子,前漢時代結束了,而接下來,則將要進入後漢時代。
在此,我必須要先做一個說明,我現在在文章中所寫的前漢、後漢,
在中國也常會分別稱其為西漢、東漢。
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前漢的首都乃是位在西方的長安,所以才被稱為西漢;
而後漢則建都在東側的洛陽,所以叫做東漢。
接下來,由於自稱為漢的王朝還有不少,為了避免混淆,故在此做個說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後漢時代》
在開始敘述後漢時代之前,首先要來看看之前也曾提過,篡奪了前漢王朝的王莽。
這個王莽在政治上的作為非常糟糕,其原因就在於王莽這個是一個儒教原理主義者,
想要把數百年前儒教認為理想之時代的政治搬到現在來做,這種倒推回八百年前的逆行作為,
就像是在現代的日本以鐮倉時代的政治來施行一樣。
這樣子當然無法做得很好,而使得各地發生了叛亂。

而在這裡統一天下的,乃是光武帝劉秀(註:後漢的始祖光武帝。紀元前六~紀元後五十七年。為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子孫,於王莽建立新朝後所發生的混亂中。糾合豪族與之作戰,重建了漢帝國,並於紀元後二十五年即帝位成為光武帝。雖然其重建帝國成功,惟因無法壓制發展中之豪族,因此其政權顯得較為弱勢。——《後漢書》卷一〈光武帝記〉)這號人物。
關於這個人,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中談到第二十八位的岑彭也曾多多少少提到過。
雖然說有人批評光武帝是很容易就取得天下的,然而事實並不是這麼回事。
至少,和唐的太宗李世民、以及宋的太祖趙匡胤比起來,他絕不會比較輕鬆。

在他起兵不久,其兄長就為背叛者所殺,接下來又在一次敗戰中,他的姐姐也被殺死。
只剩下劉秀本人和他的妹妹共乘一匹馬,很驚險地從敵人的手中逃脫。

接下來談到第二十六位的鄧禹(註:紀元後二~五十八年。南陽新野〔今河南省新野縣〕出身。在年輕的時候於長安就與劉秀相識,之後參加其舉義行動,在建立後漢時發生的赤眉之亂中,他因奔走鎮壓有功,而成為建國功臣。以年僅二十四歲的稚齡就當上了大司徒,而後更繼續升進,到了明帝的時候,則擔任太傅一職。——《後漢書》卷四十六〈鄧禹傳〉)、
以及第二十七位的馮異(註:?~紀元後三十四年。穎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附近〕出身。通《孫子兵法》,幫助光武帝有功。在討代王郎、赤眉之賊、公孫述等以平定國內戰役中亦立下不少功勞,惟最後在軍中病歿。為後漢建國創業二十八功臣之一。——《後漢書》卷四十七〈馮異傳〉)。

光武帝劉秀這個人物,在無名的青年時代,曾經進入都城長安的學校中求取學問。
在這時有位比他小七歲的少年,這個人非常聰明,
常常和長他七歲的劉秀互相競爭,這個人就是鄧禹。

在劉秀起兵之後,他曾以區區的三千騎擊破了王莽號稱六十萬的大軍,立下了非常了不起的大功。而光是在這點,就不能說光武帝是很輕鬆地獲得天下的。

在這場戰役後,鄧禹趕了數百里的路來到劉秀的跟前,讓劉秀非常高興,
就問道:你之所以到我這兒來,是因為友情的關係嗎?
鄧禹回道:並不是。
而在此就是有名的「功名垂於竹帛」這句話的出處。
因為鄧禹認為,只要跟著劉秀,應該就能夠在歷史上留名。
劉秀笑了笑,就收了他當做參謀。

同時,劉秀還宣言要在三十一歲時再興漢王朝,即帝位,並且任命鄧禹為大司徒。
所謂的大司徒,指的就是宰相,而這時的鄧禹應該只有二十四歲而已。
於此鄧禹雖然以參謀和指揮官的身份大為活躍,然並不是每戰皆捷,他也有一次很慘的敗戰記錄。
只不過他就是一直跟隨劉秀,也算可以說是一位大軍師。

第二十七位的馮異這個人,本來雖只是個地方上的官吏,
但在投入劉秀陣營以後,經過重重的苦戰,因而也立下不少功績。
在某一次的戰役中,劉秀吃了很慘的敗仗,
這時他左右一看,發現還跟著他的人,居然只有鄧禹和馮異兩人。
在這邊的事情,我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中大概也有寫過。
另外,在這兒也另外發生了一個在淒風冷雨之中,好不容易才發現一戶人家,
於是三人就將一碗粥分而食之的故事。

馮異這個人,有著大樹將軍的異稱。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在作戰勝利之後,當其他的將軍們都在大吹自己的厲害時,
只有他一個人微笑著坐在大樹之下閉目休息的緣故。
也由於他的個性非常樸實,因此才有了大樹將軍的名號。

而關於第二十八位的岑彭(註:?~紀元後三十五年,南陽棘陽〔今河南省南陽縣南〕出身。在劉秀舉兵後投於其幕下,以大將軍身份平定河北有功。在劉秀即帝位後亦盡力於平定事業,取得荊州後亦負責江南方面之鎮撫。雖以平定全國為目標而前往討代蜀之公遜述,然後來被刺客所暗殺。——《後漢書》卷十七〈岑彭傳〉),
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中已經寫過,所以就麻煩各位讀者看看那邊就好。

而在這一回百人的名單中,這個人雖然沒有入選,
但在提到劉秀的名將時,還是必須要來談一談吳漢這個人。
只不過要談到後漢的吳漢將軍,念起來還蠻拗口的就是了。

這個人無論是擔任宰相還是大將軍都十分具有能力,在建立的武勳上面,
可能比岑彭或馮異還要高,只不過,如果再把這個人加上去的話,
那仕奉光武帝的人就入選得太多了!
而且,這個人有復仇心太強的缺點,每當他到敵國的時候,就一定要進行燒殺。
因此在吳漢佔領之後,總會有人認為他們是殘忍的人而對漢軍爆發叛敵,
這時就只好交由岑彭來鎮壓。
岑彭這個人,之前也曾經提過,是個秋毫不犯的人,他絕對不會對民眾造成危害。
因此,當我在取決要將岑彭還是吳漢選入的時候,我選擇了岑彭。

只不過,岑彭這個人在為蜀軍之刺客所暗殺死之後,為其復仇的卻是吳漢,
關於這次戰役的經過,在劉基所著的《百戰奇略》這本書中有所敘述。
劉基這個人,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軍師,他將歷代名將之戰爭加以搜集成了這一本書。

吳漢這時進攻蜀地,經過八次的大激戰後終於獲得勝利而將蜀滅亡。
這時,他就以替被殺死的同僚岑彭報仇為名,將蜀王殺死,根本不顧光武帝曾說過要留活口的話。
吳漢是個非常情諸化的人,不過在力量方面,倒是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

接著的是第二十九位的馬援(註:紀元前十四!紀元後四十九年。扶風茂陵〔今陵西省興平縣東北〕出身。是個人望極度厚的人物,當他亡命北地時,居然傳聞有數千家庭願意跟著他。活躍於後漢初期,幫助光武帝即位,以及對外戰爭等工作。初期雖也有對北方之作戰,但不久後即轉至南方,前往討伐在交趾發起叛亂的越南姜奴達爾可及牆卻兩姐妹。西元四十五年時再度轉戰北方匈奴和烏丸間,惟陷入苦戰。四十八年時再度出征時又陷入苦戰病倒。此時雖受政敵派出問責使調查,然死後誤解解開,謚號忠成。——《後漢書》卷五十四〈馬援傳〉)。
這個人也是在光武帝手下立下大功的人。

在這時,有所謂的光武二十八將之稱,到了日本,也許就成了德川家康二十八將說法的來源。
不過,馬援卻並不是在二十八將裡頭的人。
為什麼呢?
因為馬援這個人的女兒,後來進入了皇室,於是他就成了皇族的人員,
而如果把身邊的人也放進去的話似乎不太好,因此馬援就不算在二十八將裡頭了。

馬援這個人,一直都住在西北邊境,本來他的身份並不高,
但由於善於經營之故,因此後來成了大牧場的主人。
而既然在邊境經營牧場的話,就當然會碰到邊境的異民族、也就是遊牧民族的攻擊。
在此時,他與之作戰而獲得勝利,並從中習得了軍事方面的知識。

其後,當天下大亂之時,他感到能夠統一天下的,應該就是這個人了,所以就成了光武帝的部下。
之後則以將軍的身份活躍。
是以馬援的活躍,雖是在光武帝手下,但卻是在天下統一之後,
其中最有名的,乃是平定發生於交趾(越南)的大叛亂。
當時,越南在秦始皇時,已經被劃入中國之領域,
由越南方面所見的獨立戰爭,自中國王朝看來卻是一種叛亂。

這時的馬援雖然年歲已大,但仍十分活躍。
當超過六十歲的他還準備前往前線之際,光武帝曾以年事已高為由想要陰止他,
沒想到他卻把一匹狂馬牽到光武帝面前,乘上它飛也似地來回奔馳,
而光武帝也只能苦笑著說:你果真是瞿鑠呀!
最後也只好由得他去了。
此後,瞿鑠這個詞,就被和來代表年歲已大但卻依然充滿活力的人,是相當有名的典故。

在後漢這個時代,或是說光武帝這個人,和前漢武帝是個性完全不同的人,
他極力避免無益的軍事行動。
就算是馬援出兵越南這件事,也是因為大家早就認定那是中華帝國領土的一部份,
因而才派馬援前去鎮平叛亂的。
如果那裡不是自己的領土的話,光武帝是絕對不會出兵的。
也就是說,大家必須認識到當時的越南乃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一部份,
也許,在從非常左翼的歷史觀下所寫的歷史事典中可能會看到認為光武帝乃是侵略,
而越南人則是起而反抗與之作戰的說法,但這和近代所謂的侵略之概念是完全不同且不正確的。

也因此,後漢的對外方面看來似乎並不是那麼充滿朝氣,
然而就算如此,卻還是能夠完全守住國內的和平。
光武帝本在統一了天下之後,不但努力於內政的充實,進行了不少改革,
同時還嚴格取締惡劣的役人。
也因此,所謂的西域,在前漢時代雖然已經被視為中國的勢力圈,
然而光武帝卻認為那是外國而不做無謂的動作,自然也就不再向西域出兵。
而匈奴就趁機進入,造成了西域的混亂。
在光武帝死後,有個叫做耿恭的人,他進入西域立下不少戰績,
不過,他最有名的事情卻是在被匈奴大軍圍困,已方受到孤立,
連水都沒有的時候,他只好向天訴求,結果竟掘土成湧泉,是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接下來,這兒可說是連繫上了班超(註:紀元後三十二~一○二年。右扶風平陵〔今陝西省咸陽市〕出身。父親為班彪、兄長為班固、妹妹為班昭,均為有名之學者。他雖生長於文學之家,惟認為文筆非男兒一生之事,因而當上軍人,前往經營當時幾乎已呈放棄狀態之西域諸國。曾以少數部下三十六人立下奮戰之功,讓西域將其視為神一般看待而降伏。其部下甘英被派往大秦國〔也就是今羅馬〕之事亦十分著名。——《後漢書》卷七十七〈班超傳〉、卷一一八〈西域傳〉)的西域大冒險。
關於班超這個人,井上靖所著的《異域之人》可說是最有名的,
而這個人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事的主角。
當他以後漢使者的身份前往樓蘭之時,最初雖然受到禮遇,
但某一天突然待遇變差——我想大概是飲食的菜變差之類的事情吧!
——不過,班超卻正確地判斷出事有蹊蹺,那就是——匈奴的使者出現了。
因此對方就受到禮遇,而對我方則變得冷淡。
於是,他便定下了計畫,以我方極少的人數,對匈奴的使者——帶有數百人的軍隊,
從人數看來是根本難以與之為敵的展開了奇襲,並將其擊倒。
當時,他的部下曾提出希望他不要亂來的建議,
然而他卻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吼了回去,因此才實行了奇襲計劃。
其後他也率領著軍隊,在西域諸國中,守護著那些與後漢友好的國家,
另一方面則與匈奴作戰,在沙漠中渡過其生涯。 

大體上,班超這個人的家族,其實並不是那種武勇的家系,
反而比較偏向文官的感覺,他的兄長乃是班固,而妹妹叫做班昭,這個班固就是《漢書》的作者。

因此,班超這個人自小就被稱為鬼子——家中代代都是與書本為伍,
但就只有這個小孩嫌惡每天讀書的生活——最後竟然還前往沙漠求發展。
當其打倒匈奴使者時,所率領的士兵竟只有區區三十六人,
然而在戰鬥之後,匈奴所遺棄之屍體則超過上百,因而打響名聲。

接下來,他在西域也待了不少時間,大概是有二十幾年吧!
這時後漢的朝廷中曾發生不少的權力鬥爭,連發明紙的蔡倫都被捲入其中,最後因而自殺。

而如果要說到這個時代其他名將的話,還有竇固(註:?~紀元後八十八年,竇氏乃是名門,竇固雖受父親竇融之恩而得以娶得關武帝女兒,但在明帝時也曾一時失勢。後來,在對匈奴戰中再受到登用,以後其對西域之政策也獲得成功,七十二年以後數年之間都待在西域,在章帝時再度歷任高官。由於其功績而蓄積了不少資產,與其說是因為生性儉約而沒有受到誹謗,還不如說是後漢帝國對豪族並不壓抑的本質吧!——《後漢書》卷五十三〈竇固傳〉)這麼一個人。
這人除了是個大貴族之外,發掘班超的也是這個人。
他是在北方和西域作戰有功的人,曾越過天山山脈,在遠征中獲得極大的勝利,
雖然不為日本人所知,但確實可說是代表後漢時代的一位名將。
再加上他不但有錢,還常常援助窮人,因此也受到相當的讚譽。 

至於在此之後的數十年,就比較沒有可稱為名將的人了。

在內外平穩地過了一段日子之後,終於進入了三國誌的時代。

在進入三國誌的時代前,朝廷內發生了不少權力爭端,像是常被提到的官僚派與宦官派的爭端,
不過,就算內部發生了不少這樣的政爭,但是在外倒是十分和平的。

從第三十一位的曹操(註:字孟德。紀元後一五五~二二○年。沛國〔今安徽省毫縣〕出身。後漢未群雄之一。擁戴當時失去勢力的後漢皇帝而建立三分天下的形勢,除智慧和戰略外,他也是位詩人。他的政治手腕尤為優秀,可說是三國時代第一級的政治家。一時之間雖呈現出統一中國之勢,惟在赤壁之戰中受到挫折。雖為實行多項改革的政治家,惟在後世的正統論中評價關沒有那麼高,特別是在《三國演義》流傳民間後,更以其為惡王論的代表。僅有明末的特異思想家李贄給予他極高之評價。——《三國誌》卷一〈武帝紀〉)開始,
雖然已經進入了三國誌的時代,然而他與第三十二位的關羽、第三十三位的周瑜等,
在二二○年後漢帝國滅亡以前就已經死亡,因此在這兒被歸入於後漢時代的人當中。

這時候再對黃巾之亂做說明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意義,
但自黃巾之亂起,到後漢滅亡為此的三十多年,基本上是屬於曹操的時代。
曹操他主導了這個時代,而由於反對他的人各地都有,因而戰事不斷。

曹操不只是在政治和軍事上,他在文化和藝術上也具有領導地位,
雖然是只差一步幾乎就可以統一天下的人,但和空間比起來,他更像是支配了時間的人物。
曹操十分尊敬光武帝,關於他意圖模仿先人的行為,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中也有提到,
在征服漢中之時,他曾引有了光武帝「得隴望蜀」的名言。
而這句名言,也引領出了後漢時代的最初和最後。

關於黃巾之亂,可說是農民的大叛亂,只不過這卻是宗教組織最初就以洛為目標所引起的政變。
惟因為在事前計劃走漏,因此參與計劃的人全都被殺,
然而這消息的洩漏,也使得全國的暴動一下子就蜂擁而起。

就這樣,在中國的王朝末期所發生的農民大叛亂,大體上都是自然發生,然後再延續數年之久。
不過,黃巾之亂卻在九個月之後便告終,因此與其說是農民的大叛亂,
還不如說是政變失敗所不得不在積壓地蜂起的暴動。

我記得這像是翻譯《封神演義》的安能務先生所提出的看法,我個人也是這麼認為。
只能持續九個月就告終的,應該不能說是農民大叛亂才是。

而關於曹操這個人,之前在敘述《孫子》的時候也曾經提到過,
就是因為有了曹操,所以《孫子》才會留傳達室到今日。
曹操這個人和項羽相同,也是足以記載於「帝王紀」中的人物,
不過在後漢末的戰亂時代裡,如果要在曹操陣營中舉出哪個將軍出來的話,倒是有點困難。
不管是提誰出來,都一定會有人有異議,因為曹操軍團的代表,就是只有曹操一個人,
這也是我個人長年閱讀《三國誌》的想法。

關於第三十三位的周瑜,是個在戰役中勝過曹操的人物,
其在赤壁之戰中領導者的身份更是讓他不得不被提及。

在三國誌的時代中,關於其他人提到不少,不過在見了這分名單之後,
我相信還是一定會有為什麼裡頭沒有諸葛孔明(註:字孔明,紀元後一八一~二三四年。琅邪〔今山東省沂水縣南〕出身。亮雖為其名字,但通常被稱為孔明,諸葛一族在豪族活躍的三國時代亦為有數的豪族,其族人在三國中各得要職而十分活躍。其中尤以幫助劉備建立蜀國的孔明最為有名。在三國中最為弱小的蜀國。於劉備之後所繼位的後主不但黯愚,人材與國力亦十分匱乏,支持著這樣的國家的,幾乎是靠著孔明的努力,因此在《三國演義》之中可說是超人般的人物,相當受到歡迎,惟實際上應該只是個資質清廉,能使一些策略的人物而已。——《三國誌》卷三十五〈諸葛亮傳〉)這個人的聲音吧?

《三國演義》中所設計的虛像,其魔力是十分驚人的,
實際上只是一個取天下失敗的地方政權的宰相,
然而認定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軍師的日本人可說是非常之多,關於這件事,
乃是由於這個人身為文官之評價較高的緣故,這點我在「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中也有寫過。

我必須強調一點,千萬不能夠將史實與杜撰的小說過於混淆。
在此,我還是要基於史實為主來描寫。
諸葛孔明這個人,在劉備本營中指導作戰的事實,其實一次也沒有發生過。
基本上劉備軍團是在赤壁之戰以後才組織起來的,之後,在劉備本營指揮作戰的乃是龐統這個人。
這是西曆二○八年開始的事情。
而在龐統於西曆二一四年戰死之後,自二一四年到二二○年為止,
劉備本營的作戰指揮則改為法正。
在這兩個人死後,劉備這方面就再也沒有勝利過了。

當這兩個人在世時,由於曾經獲得過勝利,因此關於龐統和法正,
在正史的《三國誌》中也有認為他們是屬於謀將或是謀臣之表現。
然在孔明這方面,則一次也沒有如此提到過。

在西曆二二一年時,劉備為了要報殺死關羽之憤,而向吳出兵,孔明雖曾阻止,惟未受到採納。
這時孔明就曾歎道,如果法正還在世的話,就應該能夠阻止君主了,
就算阻止不了,應該也不會失敗才是。總之,關於軍事行動的方面,法正是比較受到劉備信賴的。

那麼,孔明到底做了些什麼呢?
他在劉備出陣之後,在後方負責鞏固根據地,不讓後方發生叛亂,
同時也負責往前線輸送補給物資。

說起來,孔明負責的就是看家的任務。
只不過,他做得很完美就是了,除了他自己的人品廉潔、公正無私之外,他的能力也很堅實,
因此劉備也才能夠放心地出陣。
但劉備並不是一個具有將才的人,這點歷史也加以證明了。

另外,打敗了關羽軍隊而將之俘虜的呂蒙也是名將之一,
當他佔領關羽的根據地之時,他嚴令自己的瓿上不可略奪民眾,違令者斬。
這點很受到民眾歡迎,在正史及《三國演義》中都有寫過。

在NHK電視台的「人偶劇三國誌」中,為了要逼出城中的關羽,
有一段呂蒙將無辜的人一個一個加以殺害的設定,這不僅違背了史實,也和原作不同。
為什麼呂蒙會變成一個這樣惡質的壞人角色呢?
我實在也不知應該要如何解釋,只能說大概是為了節目高潮所捏造的吧!
在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國演義》所描畫的虛像,在來到日本之後,竟變成了如此極端的形式。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三國時代》
我想大家大概都知道,在關羽死後,劉備為了替他復仇而出兵,
卻被第三十五位的陸遜(註:紀元後一八三~二四五年,吳〔今江蘇省吳縣〕出身。為後漢以來的名家,仕吳。當建立蜀國的劉備為了要報關羽之憤而進攻吳時負責防備。以後雖然也以對蜀之擔為官身份受到重用,惟後來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爭戰。因此並沒有其他武功事跡傳世。於二四四年擔任丞相,可惜因被捲入當時國內的分裂事件中憂慮而死。——《三國誌》卷五十八〈陸遜傳〉)所敗。
這時,劉備底下的將軍大部份均已死亡,因此劉備的軍隊,也就是蜀軍,
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而這時的孔明就必須要掌握軍隊,不過,造成如此狀況的關鍵人物,卻是一個叫做魏廷的人。

魏廷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一直是違逆孔明,最後還因謀反而死,演出的是個非常不好的角色。
不過,魏廷這個人成為問題人物,是在劉備死亡以後,在劉備生前倒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問題。
劉備在西歷二一九年當上漢中王這時也是劉備的最盛時期。
而這時要任命誰為漢中太守,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所謂的漢中太守,指的就是北方軍隊司令官,
也就是當蜀與魏進入作戰時,必定得位在第一線的人物,因此非得要選出一個有能力的人才行。
當時,一般都認為應該是由張飛來擔任,而張飛本人亦如此認為。
只不過,後來擔任漢中太守的卻是魏廷,讓大家都吃了一驚。

魏廷這個人在此受到相當高的評價,而他對劉備也有相當的忠誠,
只不過,在劉備死後,對於孔明從魏廷的角度看來,實在不覺得這個人怎麼樣。
也就是說,對於在先帝生前從沒有上到過前線的人,他是怎麼都無法止住不滿的感覺。

在《三國演義》中,對於孔明偏心的場面不少,尤其是在對魏廷的時候更是明顯。
本來魏廷是在赤壁之戰後才跟隨劉備的,在他還在某位太守的身邊做食客的時候,
因劉備軍攻擊而來,魏廷將那位太守殺了,而後降伏成為劉備的部下。
這時,在《三國演義》中,孔明曾說過魏廷是殺死恩人的糟糕人物,因此最好是把他殺掉,
不過,劉備只是隨口應應而已,並沒有把他給殺了。
就這樣,這時的孔明已經看出魏廷具有謀反之相而提出將之殺死的這件事,
就一直成為以後的伏線。
不過,比較奇怪的是,之前其他的人
——還有許多將君主殺死後投靠劉備的人物——
孔明卻什麼都沒有說就接受了,為何只有在魏廷的時候會有這樣的主張呢!
如果是要做為數十年之後謀反的伏線,也未免太前後矛盾了吧?
因此我相信這一定是故意安排出來的。

隨著時間的經過,孔明進入了與第三十四位司馬懿的戰鬥中。
這就是葫蘆谷之戰,乃是在《三國演義》中,第一○三回內的故事。

他在非常狹隘的山谷中,準備把司馬懿引誘而來——
這個引誘的任務就是由魏廷負責然後現放火讓其無法逃生。
只要利用秘藏的火藥引爆即可引發強大的火勢,而在將司馬懿燒殺的時候,
也可以同時把魏廷一起燒死。
只不過,這時剛好下起了雨,使得司馬懿撿回了一條命。
而同時,魏廷也得救了,於是
——不過,這本來就是虛構的東西,這場戰役也不存在於現實之中——
魏延非常生氣,認為你明知道我還在其中,居然還放火,不是分明就想置我於死地嗎?
孔明倒是推托道沒有這回事,而是部下馬岱
——喜歡《三國誌》的人應該知道他是誰才是——
不小心點著了火,這完全是他的失誤,就將馬岱由將軍降為兵士。

依據本文的說明,孔明原本是想將司馬懿和魏廷一同解決的,沒想到卻失敗了。
當我第一次讀到馬岱最後只好穿著濕衣逃走的時候,不由得感到好過分,
我認為在《三國誌》中所出的策略,這是最骯髒的手段,在此之後我對孔明
——當然是《三國演義》的孔明——
就怎麼都難有好感了。
也因此我對於讀了《三國演義》後站在孔明那邊的讀者,
在讀了這一段故事後依然能夠對其感到尊敬自是感到不可思議。
只不過這段故事的有無,依版本而有所不同,因此也有可能是後代的編者所添加的。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在史實上的孔明是絕對沒有任何責任的。
在《三國演義》中即使是對其偏心,但作者是否具有別的意圖,
所以才有這一段不公平的策略描寫呢?
我倒是蠻想知道的。

好了,似乎跑得有些太快了,現在我們回到第三十二位的關羽(註:字雲長。?~紀元後二一九年。河東解州〔今山西省解州〕出身。活躍於後漢末年至三國時代。當號稱漢之後裔劉備舉兵時與張飛一同出仕,以忠義及豪勇為人所熟知。於二○○年為曹操所捕之際,他在斬殺了顏良、文丑以報不殺之恩後再回到劉備身邊故事尤為有名。當劉備於赤壁之戰後為吳所捉,與兒子關平一同遇害。對兵士雖然優遇,然對士大夫卻顯得傲慢,因此有關羽就是為此而失去荊州的說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關羽像都是與青龍刀及其愛讀的春秋一同出現的,不過,三國時代似乎並沒有使用青龍刀的例子,而紙也才剛發明,尚不普及。不過,其豪放忠義倒是抓住不少民眾的心,再加了《三國演義》的推崇,因而成為民間信仰之一,其人氣為苦於北方異民族侵入的王朝所利用。此外,由於包含其出身地解州在內的山西省商人在明代時活躍於全國之故,因而後來也變質成為商業之神,信仰再度擴大於全國。——《三國誌》卷三十六〈關羽傳〉)。
關於這個人,我想已經不需要再敘述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不過,在此倒必須要說一說為什麼關羽被選入,而張飛則沒有的理由。

在這一次名將的條件中,我們之前共設定了A、B、C、D等四項,
其中的C,也就是珍愛部下,並獲得部下深厚信賴這項條件,讓張飛落榜了。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個人乃是因被部下所怨恨而殺死的。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在仔細分析過後,其實在談到關羽時不得不談到張飛,
乃是因為他總是和關羽一同行動的緣故。
當然張飛是很厲害,這點是大家都沒有疑義的,
不過,關羽這個人在死後神格化,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關帝廟的存在。
與之相較,張飛這個人雖然在演劇什麼之中,是以天真的老粗將軍形象而受到歡迎,
但要說到是個名將嘛,由於他對部下並不優厚,因此也就只好讓他落選了。

另外還有一個我覺得比較可惜的人,在此稍征提一提,那就是趙雲。
這個人在日本也算十分受到歡迎。

《三國演義》的讀者應該大家都知道蜀漢有五虎將軍吧!
指的乃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以及黃忠等五人,
實際上,在歷史上是沒有「五虎將軍」這個稱呼的,
不過,在正史的《蜀志》中,倒是有著「關張馬黃趙傳」的文章,
傳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之順序而共同寫成一篇傳記。
大概也就是因為這樣,才會在虛構的世界中,有了五虎將軍這樣的稱號吧!

依據史實,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這四人在生前已是被認定為同格的人物。
當劉備當上漢中王的時候,也就是在西曆二一九年之時,
他任命關羽上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馬超為左將軍、而張飛為右將軍。
這前後左右當然是同級的陸軍大將地,
而在此時,趙雲則還在二級之下,趙雲這個人,大致是擔任劉備之親衛隊長這樣的功能,
而及不上其他四人乃是率領數萬軍力作戰的地位。
兩年後,當劉備正式即帝位之時,馬超為驃騎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兩人均已為元帥級的待遇,
不過這時的趙雲卻完全沒有晉陞。
只不過,要說實力和功績的話,趙雲和其他四人也沒有太大的差異,
因此在正史的《三國誌》著成時,其作者陳壽就將趙雲與其他四人並列而成一篇傳記了。
而在成為虛構的《三國演義》時,本來應該在五人最後的趙雲,
就依在關羽與張飛之後,而在馬超與黃忠之前了。
趙雲這個人在生前以其實力來說,雖可說是不過不失,但在死後,其評價倒是不斷上升。

關於第三十三位的周瑜(註:西元一七五~二一○年。廬江舒〔今安徽省舒城縣〕出身。三國吳之將軍,同時在音樂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詣,是個甚是教養之人,亦有人稱其為周郎。其先祖雖然出仕於漢,然到了周瑜這一代則出仕於孫氏,在平定揚子江下游一帶有功。而瑜與孫策之間有感情有如兄弟,他們兩人分別娶了喬家的姐妹為妻一事尤其有名。西元二○○年孫策死亡之後,周瑜繼續幫助其弟孫權,於二○八年時指揮赤壁之戰,阻止了曹操軍南下。另外,他也逐也曹操勢力平定南郡,其後就以南郡太守的身份駐守江陵。還有,他因對劉備得到荊州而使得勢力逐漸坐大一事亦有所恐懼,因此還立下了先得到四川的奇策,惟在進行攻略之前即病死。——《三國誌》卷五十四〈周瑜傳〉),
之前也曾提過,這個人乃是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的人。
赤壁之戰如同大家所知,造成了曹操致命性的大敗北,不過,我認為實際上倒是沒有到這種程度。

關於這段故事,我以前也曾經寫過一篇較短的文章,曹操主要的部下可是沒有一個人戰死,
將之與劉備敗於陸遜之際所戰死的將軍名單拿來一比,立刻就可以看其其中的差異。
接下來,曹操在赤壁之戰以後還修築的名為銅雀台的大型宮殿,
雖然進行了這樣大型的土木工程,然而在曹操的統治下,並沒有提高稅金的記錄。
因此無論是在個人的資源上,或是在財政上,都可以看出赤壁之戰其實並沒有造成那麼大的失敗。
況且他在之後還是持續地進行軍事行動,增加自己的領土。

只不過,失敗就是失敗,不管怎麼說,大家都相信曹操在此外是失敗了。
也就是說,這乃是政治上的效果,只要大家都相信了,曹操就是失敗了。
確實在實際的戰鬥上是對曹操不利,而且還發生了疫病由於和北方的風土完全不同,
因此得病的人不少。
不論怎麼想,由於都不可都再持續戰線,因此曹操決定退兵,造成了他的失敗。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赤壁之戰本身具有相當象徵性的意義,
其重點在於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戰役,幾乎都是北方進攻,南方防守的南北大戰。
在這樣的戰爭中,如果北方獲勝的話,天下統一就不會成功,而會造成此後持續的分裂狀態。
赤壁之戰也是其中相當具有象徵意義的一個例子。

是故,貝塚茂樹博士
——他乃是湯川秀樹博士的兄長——
在巖波新書《中國之歷史》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獲勝的話,那麼天下就會統一,
而此後的百年左右應該就會是個和平的時代。
然而,相反地,由於孔明及周瑜做了不必要多餘的事,所以亂世才會一直持續。
如果他的假設成真的話,《三國演義》就無法成立,而數千萬的讀者也會因此而失落了。

在赤壁之戰後,周瑜意圖進攻蜀國。
他的戰略是:如果能夠將長江流域統一的話,天下就會南北二分,而足以對抗曹操。
假設他成功的話,那真可說是讓南北朝時代提早來臨一般,只可惜在正式作戰前,他就暴斃了。

他暴斃的狀況,其實也蠻奇特的。
首先是任何人都會懷疑的,是不是劉備的陣營派出刺客來將周瑜暗殺死了呢?
因為如果周瑜「天下南北二分之計」實現的話,那麼劉備這一方就一定只有被消滅了。
是以周瑜的暴斃,最有利的就是劉備。

只不過,如果是劉備將周瑜暗殺掉的話,那麼周瑜的君主孫權自然是絕對不可能坐視的。
以這種大義的名份,他大可對劉備發起全面攻擊。
然而他卻並沒有這麼做,因此想來也只有病死一途了。
不過,如果以小說的方式來做其他想像的話,那倒是還有許多其他的可能性。

接下來的是第三十四位的司馬懿(註:字仲達。紀元後一七九~二五一年。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出身,為仕於後漢的司馬防之子。二○一年時當上郡的上計吏,出仕於曹操,曾獻上屯田策等諸多政策,在魏國成立後,在二二一年時於文帝手下當上侍中尚書右僕射。在文帝病倒之時,根據遺言,司馬懿與曹真、陳群等人一同輔佐其繼者〔也就是明帝〕,然不久後他就排除敵對勢力而掌握大權。二四九年以後當上丞相,二五一年則成為相國,並被封為安平公,奠立了創立西晉的基矗司馬懿的一生雖可說後來都在進行自魏篡奪王朝的政治做準備,但另玟面他也自魏握得指揮軍隊等大權,於二三五年平定遼東之公孫淵叛亂,,並取得朝鮮四郡。在日本以《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的好敵手而為人所知,惟當時的蜀國周知並無回復華北之力,對魏來說,雖是具有威脅,但司馬懿卻將其完全防禦。至於其外的部分,大抵就屬《三國演義》的誇張了。——《晉書》卷一〈高祖宣帝紀〉、《三國誌》卷一〈武帝紀〉)。
司馬懿,字仲達,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雖然是和孔明相對的可憐角色,
但是以將軍的情況來說,他應該是比孔明更高竿才是,至少他讓孔明連一步都無法踏進魏國境內。
在孔明死了之後,則是阻止了公孫淵
——這是支配魏國的東北部,也就是現在中國的東北地方以至於朝鮮半島北部一帶的大勢力。
形式上雖為臣服於魏,但實際上根本就是半獨立狀態。
在此司馬懿實行了急襲,一擊便將之滅亡。
雖然好像一句話就將之帶過,但以這時的作戰指揮看來,可說是形容地非常貼切。
總之,這是一場在歷史上也不多見的速攻作戰。

接下來是第三十五位的陸遜,這個人光是因擊破劉備就足以在歷史上留句子。
這個人的家族也是代代出文人,除了其子陸抗相當有名之外,
其孫子陸機則生於接下來的晉代,擁有非常高的文名,可說是背負著吳國的一族。

再接下來的是第三十六位的鄧艾(註:?~紀元後二**年,義陽棘陽〔今河南省新野縣〕出身。年輕時雖然貧困,但從官僚乃至於軍事職位中均嶄露頭角,且由於文官時代的經驗,而能夠在各種所在進行屯田,確保軍糧在戰鬥時不虞匱乏。於二六三年時以鎮四將軍、征西將軍身份討代蜀國。當時蜀之國力雖然衰退,然而他以跨越艱險山地之奇襲一舉將之滅亡。其後雖以蜀地為基礎,進行征吳的準備,惟因專斷之行為被懷疑而遭處死。——《三國誌》卷二十八〈鄧艾傳〉),
這個人乃是滅亡蜀國的人。
他越過了任誰都認為無法越過的險惡山地,突然現身於蜀之盆地,而向成都施以急襲。

在中國大陸曾經出版過一份中國歷代名將的撲克牌,
其中的一張,乃是一位如登山家一般使用繩索從出崖下落的將軍,
那時我還在想這是誰呀?原來就是鄧艾。
本來這個人是在魏國擔任等同農林大臣地位的人物,然後來轉入軍事方面,
卻呈現了天才般的用兵能力。
只可惜他在之後因為捲入陰謀而遭殺害。

此外,這個人也有口吃的毛病,在中國,要舉口吃的例子時,大概都會想到鄧艾。
而因為鄧艾的奇襲,也造成了三國之中蜀的最早滅亡。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回覆: 私撰中國歷代名將百人

《東西兩晉時代》
其後,雖然已進入了東西兩晉時代,但是到第三廿七位的杜預(註:紀元後二二二~二八四件,京兆杜陵〔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出身。本來是以官僚及學者的身份進行《春秋》的研究,當鐘會討征蜀國時,以長史身份從軍。後米鐘會發起叛亂自立,失敗之後遭到處死,杜預也被連累而暫時失勢。到了西晉之後,他則努力於律令的整飭。由於其原來乃是官僚出身再參加戰鬥的,因此他在灌溉等農業政策上也具有功績。——《晉書》卷三十四〈杜預傳〉)、
三十八位的王濬(註:紀元後二○六~二八五年。弘農〔今河南省弘農縣〕出身。最初是因為在四川方面的統治獲得成功,當西晉武帝要討代吳國時,再以益州刺史的身份赴任,於上游造船及訓練水軍。二八○年時率領大批水軍順揚子江而下,一舉攻入吳之首都建業,立下了攻略統一的功績,官位不斷累進,最後更特進至撫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之高位。——《晉書》卷四十二〈王濬傳〉)
這兩人為止都在《三國演義》中出過常只不過,
在日本,說到三國誌的時代,大體上在孔明死後便已告終,
因此不知道杜預及王濬名字的人應該不少才是。

杜預這個人,既是位學者,也是個將軍,讀了這人的傳記後,就會知道他根本就不通曉弓馬武藝。
就一般的狀況來說,像是呂布,應當會寫其通曉弓馬武藝等才是,
然而在提到杜預時,像這樣不足以自傲的事特別把它寫出來,看起來就更是顯出他的特異了。

這個人本來也是和鄧艾一般,是致力於政治上的,
不過他對邊境的農地開發、以及發生洪水時的對應等,都創立不少優秀的對策,因此才還漸出仕。
這時,蜀早已經滅亡,只要能夠將吳滅亡,就可以取得天下,
而杜預就提出了一些應該怎麼樣才能夠亡吳的建言,故被當成軍人來進用。
杜預在此時也有著「武庫」的綽號,也就是說,關於軍事方面的知識十分豐富,
就如同是活動的軍事圖書館。

在過了中年之後,他雖然已經開始做實戰的指揮,但推舉他的人乃是羊枯,
也是個擁有智略和人望的名將。
與吳的陸抗雖為長期對抗的雙方,但卻是互相敬重的君子之交。
這個人在死前就推舉了杜預繼任其位,而杜預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幾乎可說是每戰必勝,建立了不少武勳。
而且在佔領敵地之後,也具有能夠安定被佔領地人們的政治手腕,
甚至還有留下其為佔領地居民所傾慕的記載。
是以他自然是有著嚴整軍律,絕對不允許有略奪之類的事情發生,
光是這樣子,我認為他就值得被歸入名將之列了。
除此之外,他還建設水路,把荒廢的土地改為農地,讓佔領區的民眾更是感謝,
可說是另一種意涵的名將。

杜預的興趣就是追求學問,曾著有非常優秀的著作。
也存在當君主問起其興趣到底在哪時,杜預回答道:
只要能夠閱讀《春秋左氏傳》就是一種幸福的佳話。

接下來是第三十八拉的王濬,這個人是將吳滅亡、統一天下的關鍵人物。

在這兒有另一段著名的故事:
某一次,當吳的將軍在長江中游地帶進行巡邏時
——大家都知道,長江乃是一條具有相當幅度的河川,是條寬達數公里的大河——
突然漁民們興起了一陣騷動,將軍一看河面,只發現河流的顏色從上游起開始逐漸轉變,
在大感驚奇而仔細察看之後,發現是無數的木屑。
大量如刨屑般的木屑不知數百萬自長江水面順流而下,造成長江的水流變色,
自然引起漁民的騷動。
將軍雖然也覺得不可思議,但也不由得臉色大變。
這樣多的木屑自上游順流而下,表示在上游正在進行著前所未有之大船隊的建造,
因此才會造成木屑順流走了幾千里。
將軍慌忙趕往都城報告,而都城則立下了在長江的水中佈置數十條鎖鏈,
當船隊從上游而來時,就可以拉鎖阻擋的對策。
這時的上游——也就是蜀的土地,已為晉軍所佔領,而建造如此大船隊的就是王濬。
在船隊完成之後,就真的從長江順流而下,對吳圖展開了襲擊。

吳國雖然也以剛才說過的鎖鏈想要加以阻擋,只不過後來都為王濬的船隊突破,
於是吳國遭到了滅亡。

這是發生在西曆的二八○年,亦即黃巾之亂的九十六年之後,
也就是說,之前的亂世約持續了百年之久,而在此統一天下的,
乃是晉武帝,也就是司馬炎(註:紀元後二三六~二九○年。為司馬懿之孫、西晉武帝〔世祖〕。在位時間為紀元後二六五~二八九年。因受繼於祖父在魏時的政治蓄積,而以禪讓方式實行了帝位之纂奪,遂建立了西晉,並精進於屯田制及九品中正制度等魏以來的改革。紀元後王八○年時滅吳,成就了許久不見的中國統一。然一方面西晉的周邊持續發生異民族的入侵事件,其自身也在晚年時因沉迷女色而不顧政治。司馬炎的時代雖為統一的時代,惟也被稱為是為不久後發生的永嘉之亂等混亂做準備的時代。——《晉書》卷三〈武帝紀〉)這名人物。
這個人乃是司馬懿的孫子,關於這個人,倒是可以想成是在很輕鬆的情況下統一天下的,
因為大體上,辛苦的事情全都由祖父和父親做完了。
不過,司馬炎倒是個寬大的人,他對降伏國家的皇帝倒是一個也沒有加以殺害,
而讓其以貴族的身份終老天壽,寬大而優容,在此意味上可說是一位名君。

只不過,在統一天下之後,這個人就失去了政治的目標,
而將滅亡國家的後宮全都併入自己的後宮中。
大家常聽到後宮佳麗三千人的說法,而在晉武帝司馬炎的時代,後宮美女竟超過了一萬人。
司馬炎本人也在每日臨幸各處的後宮過度操勞而死,留下了不好的記錄。

在今日的日本,陪酒坐台的店家都有在入口處擺上一盆鹽的風氣,
這就是從武帝司馬炎的時代開始的。
由於司馬炎他擁有超過一萬人以上的美女,因此根本就搞不清楚誰是誰,
他乾脆就騎著羊拉的車,當羊停在誰的門前時,他就進入誰的房中臨幸那名女子。
在得知了這樣的事情後,大家就把羊所喜歡的鹽擺在入口的地方,用以吸引羊兒停下。
這在經過了一千八百年後的今日,也以陪酒坐台行業的風氣而殘留了下來。

在此,雖然寫的是東西兩晉時代,不過,卻是分為西晉和東晉這兩者。
所謂的西晉,乃是以較西側的洛陽為都的時代;
而東晉則是建都在東側的建康,也就是今日南京的時代。

在好不容易統一了天下之後,隨著武帝的死亡,天下又再度混亂。
繼承武帝的乃是被稱為惠帝的人,這個人曾數度出現在我所寫的文章之中。
基本上他的人品並不壞,但卻以昏君的狀態留名於歷史,最初當武帝發表要以之為繼承人時,
大臣們都不由得歎息地望著王座,心想著這樣的王座讓給他真是太可惜了。
因此,他是一個自年輕時便被歸於笨蛋公子之流的人物。

就這樣,在他即上帝位之後,正巧發生了大饑荒,當部下對他說人民沒有米可以充飢時,
他竟然說「那為何不吃肉?」的話,十足是一個昏君。

之後,還發生了所謂的「八王之亂」,一共卷入了八位具有王之稱號的皇族。
大致上是某位皇族因謀反而被殺,而後,殺人的又再因制衡而再被殺,
不但造成了大軍之間的衝突,也間雜著暗殺和政變,形成了無法無天的時代。
而就在惠帝也將被叛軍所殺的時候,有個名叫嵇紹的家巨,以身庇護惠帝。
在當嵇紹被殺死的時候,他的血噴到了惠帝的衣服上。
後來,當在惠帝被救出來之時,家臣們雖想要替其更衣,
但惠帝卻說這乃是忠實的嵇紹所留下來的血,因此並不想要更衣,
如此說來,如果這故事屬實的話,那麼惠帝這個人本身應該並沒有那麼昏庸才是。
當然,也有只有在危險的時候才突然跳脫昏愚而靈光乍現的說法,
但無法如何,這都算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反正最後惠帝也遭到了毒殺,因此也無法瞭解真正的實情。
不過,最重要的問題,乃是在於八王之亂的時候,這八位皇族為了強化自己的軍事力量,
不惜叫來了北方的匈奴,而造成匈奴勢力不斷進入。
由於晉本身的政治動亂,最後竟造成了大混亂,
而其結果就是使得以匈奴為首的北方遊牧民族在短期之間取代了晉。
最後,殘留的皇族之一往南逃,在渡過長江之後,將首都改置到了建康。

這就是東晉的開始。
在此時期中,中國也發生了自北往南的民族大遷移。
這乃是由於北方已為騎馬遊牧民族所逐漸侵入,他們雖然勇猛,
但也是非常嗜血的民族,因而在各處引起了殺戮。
漢民族因無法容忍,就乾脆隨著朝廷一起往南遷移,
甚至在渡過長江後繼續南移,造成了江南的人口急增。
要支撐一個園家雖然是需要這樣的人口,但隨著大混亂之際,也發生了不少謀反之舉,
就在這時,有一名叫敬灌的女子——在《三國誌》中有個出場的人物名叫苟彧,他是曹操的軍師,而苟灌這個人乃是其第六代的子孫——
當她所在的城為叛軍所包圍而快要陷落的時候,這個苟灌以十三歲的少女之姿,
率領兵士騎馬脫出城中,到遠處去求援,並引援軍回來解救了自己的城,這也是十分有名的故事。

在這時,她不只是帶了援軍回來,她還自己想到要從兩個地方引援軍回來,
當較早前來的援軍開始與敵戰鬥之時,第二批的援軍就現身衝擊敵人的側面,於是敵人自然敗走。
光是一名十三歲的少女居然能夠想到這樣的計策,當時的人自然讚譽她不愧為軍師的子孫。
其後,這名少女雖然不知後來如何,但由於苟灌的父親在平安無事地波過長江之後出仕於再興的晉之朝廷,因此推想苟灌應該也是一起渡過長江南行了才是。

就這樣子,好不容易才統一的天下,又再度進入了分裂的狀態;
北方乃是被稱為五胡十六國的時代,由於並不是要做歷史測驗,所以在這兒就不把五胡是哪五胡;
而十六國又是哪十六國一一做介紹了。
這一陣子,中國為了顧慮少數民族的歷史,連五胡這樣的說法都較為少用,
總之,在北方是一直持續著混亂的狀態。
而在南方,晉總算是確保了主權,大抵上是合併了三國時代吳與蜀兩國的領域,
整個長江流域都在東晉的統一之下。

此時,第三十九位的陶侃(註:紀元後二五九~三三四年。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出身。年輕時因家貧,故留下了母親將頭髮賣去以換得酒餚的逸話。在吳滅亡之後,因出仕東晉而嶄露頭角,於三一五年平定社弢之亂而勢力大增,以荊州為中心,擁有揚子江上游的龐大勢力。於三二七年因再度平定蘇峻之亂而登上太尉之職。因其生來即忠實於職務,故能為東晉所重用。——《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傳〉)出現了。
這個人本來就是江南之人,一直待在當地。
當東晉只剩下天下的南半部份,總算是保住了政權的時候,
他在當時發生的各個叛亂中與敵人作戰一一獲勝,是對東晉非常有功的人。

也因此,他在晚年一直當到了宰相,也就是背負著國家的人,統率東晉全軍達四十一年之久。
他也以人格高尚而出名,因此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逸話,
總之,他是不會花無謂的時間與軍費的人就是了。

此外,陶侃這個人,其實也就是有名的陶淵明之曾祖父。

東晉在總算獲得了和平之後,就繼續發揚著所謂的六朝文化。
六朝指的乃是在江南定都之王朝的總稱,包括有吳、東晉、以及宋、齊、梁、陳。
在此開出了文化之花朵,像王羲之也是這時代的人,
只是在這一回中,和文學的方面比起來,殺伐之事會談得較多就是了。

在東晉獲得了暫時的安定後,自然也會希望能夠恢復北方的故土,
這時登場的就是第四十位的祖逖(註:紀元後二六六~三二一年。范陽遵〔今河北省無極縣〕出身。年輕時即以極具氣概之人物而為人所知,後為元帝所發掘而活躍。於三一三年上疏北伐,而當上豫州刺史,之後,他渡過揚子江,大破石勒,使得黃河以南成為東晉之物,最後更累進成為鎮西將軍。然揚子江以北之地始終難以保留,最後就因不得志而哀愁病歿。——《晉書》卷六十二〈祖逖傳〉)。
這個人雖然在中國非常有名,不過在日本應該算是個無名小卒吧!
祖逖本來是北方的人,自八王之亂後,看到晉呈現十分糟糕的狀態,
年輕的祖逖就準備前往長江以南避難,而帶了數百人一同離開故鄉。
然而,後來由於還是希望能夠取回北方自己的故鄉,因此便當上了東晉的武將。
雖說如此,但其實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因此後來還是一直沒有辦法向北回復舊有的領土。

祖逖雖然在向皇帝請求後多少獲得了一些援助,但實際上卻是得集結自己以前的部下組成義勇軍。
在集結了約兩千人左右之後,他就往北方出發。
首先,必須要渡過長江,在渡河時,他以船的漿擊向水面,
發誓如果自己不能夠回復北方的話,就絕不活著回來,這是中國很有名的故事。
而領著兩千義勇軍的他,乘著混亂之際,以其用兵之巧妙,也一次次地獲得了勝利。

在長江之北和黃河以南之間,一直都是持續著混亂的狀態,
祖逖便在此活躍,將黃河以南完全替東晉恢復,
即使敵人很強,他依然在此施行讓居民得以安心的政治,於穩固了領土之後才歸田。

大致上這是四世紀初的事情。

接下來,在時代推移之中,第四十一位的謝玄就出場了。

要說到謝玄這個人,就有必要先來說一說北方的形勢。
總之,這時在北方是亂七八糟的狀態,就要偶爾有個英雄名將出現,
但也很快就有接下來的人將之打倒,因此混亂持續不止。
在中原之地有叫作苻堅的人物,他將北方做了某個程度的統一,這個人也就是前秦的皇帝。
之所以會被稱為前秦,就是因為要與另一個叫作後秦的國家相對應的緣故。

這個人是北方的異民族出身,然而非常喜歡中國文化,甚至可說是沉溺其中。
像這個人一樣,本來並非中國人,但卻沉溺於中國文化,雖然是別人家的事情,
只不過用到沉溺這兩個字的話,那就非常嚴重了。
他不但捨棄了自己的名字,也捨棄了民族的傳統和語言,反而穿上中國的服裝、說著中國話,
連漢文都能能自由讀寫,甚至還可以寫出詩來,像這樣子,可不能說只是沉溺的初期症狀囉。

而這個苻堅,任用一位名叫王猛(註:紀元後三二五~三七五年。前做謀臣。貧窮家庭出身,但通於學問。後來跟隨符堅貢獻前秦建國之力,並施行嚴正之政治。死時雖留下不可隨便進行制壓東晉之考量的遺言,可惜苻堅並沒有聽進去,隨後即進行對東晉之攻擊行動。惟在淝水之戰中失利,造成國家的崩壞。——《晉書》卷一一四〈王猛傳〉)的人。

王猛為漢人,也是南方的人。
為東晉的重臣桓溫所發掘,希望他能夠成為部下,然而卻為所拒。
當桓溫來訪時,王猛竟一面捉著自己衣服上的虱子一面應對的故事尤為有名。
這個人在前往北方之後,最後出仕於苻堅。
這個王猛在中國也十分有名,以地方政權的宰相之姿,
而有著與諸葛孔明並稱的名聲,非常了不起。

王猛受到苻堅的請托,大概也是因為氣味相投的緣故吧!
在當上宰相之後,於政治和軍事等方面所進行的制度整飭得了相當的成功。
由於他自己也曾率軍獲得勝利,因此將他列入名將傳中其實也無不可,
但畢竟其在政治上的業績較大。
尤其是前秦的首都建於長安,他將自長安通往天下的道路加以整備,全部都闢為林蔭大道,
因此無論是在交通的便利,以及治安的方面上都非常良好,使得前秦幾乎將整個北方完全統一。

就這樣,王猛就成了五胡十六國時代最偉大的政治家。

這個叫做苻堅的人,其實有些地方非常具有理想主義,他也不殺降伏的敵人。
本來他雖然並不是中國人,但心中卻燃燒著非得將全中國統一不可的理想。
王猛一直勸他理想和現實乃是不相同的,還留下了千萬不能夠逞強征服南方的柬晉之遺言而亡。

可只惜,符堅急於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無視於王猛的遺言,
率了號稱百萬的大軍準備渡過長江。
如此一來,自然造成東晉極大的騷動,而在此迎擊符堅之大軍的,
就是第四十一位的謝玄(註:紀元後三四五~三八八年。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出身。東晉武將。孝武帝時,華北的前秦符堅率軍南下,呈現出現即統一天下之勢,這時,謝玄受到叔父謝安所托,負責江北之軍事,而在淮水一帶進行戰鬥。紀元後三八三年,在河說為南遷之東晉最大危機的淝水之戰中團結一族,指揮避難至南方之流民與劉牢之的兵士等,以不可置信的少數軍勢擊退符堅。此戰的結結使得前秦崩壞,而東晉則繼續偏安於江南。後來雖然也出戰於山東及河南一帶,惟因與中央意向缺乏疏通,在未建功的狀態下病死。——《晉書》卷七十九〈謝玄傳〉)。

謝玄這個人乃是謝安的甥侄,至於謝安,則是被稱為支撐東晉的名宰相。
在此,謝安命甥侄輩的謝玄出軍迎擊,然而謝玄的軍隊只有六萬而已,
因此,到底要怎樣才能夠與之對抗呢?
謝玄雖向叔父抗議,但就是無法逃過,
於是他只好召集部下,以必死的覺悟想辦法與百萬大軍對決。

接下來,就發生了有名的淝水之戰,由於是百萬對六萬的戰爭,
不管怎麼想都是百萬那一方將會獲勝,然而最後的結果卻不是這樣。

謝玄這一邊總之就是只有六萬,雖然以必死的覺悟挑起了戰鬥,
然而對上的卻是有百萬大軍的苻堅,大家也認為必定是會失敗的。

這時符堅所定下的作戰計劃,乃是故意假裝失敗,然後誘敵以包圍進行完全擊滅的戰術。
只不過,這對百萬的大軍來說,實在是很難徹底連通實行的計畫。

六萬的東晉軍隊帶著必死的覺悟突進,而碰到符堅故意後退,準備一舉殲滅大意的敵人之際!
卻發生了奇妙的事情,原來在前秦的百萬大軍之中,
突然各處都可以聽到前秦軍已經失敗了的呼聲。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之前有一些東晉的武將在力盡之前降伏給了前秦,
而苻堅也一如以往地當場赦免了他們,並命其加入軍隊。
可是他們並不是真心服從苻堅,總是想著有一天要再歸順回東晉。
他們就趁著這個混亂的機會大叫前秦已經失敗了,使得軍隊陷人了混亂。

只不過,光是這樣就能夠讓百萬的大軍瞬間瓦解,其實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本來,雖然確實地集結了百萬軍隊,但是在統治上不確實也是真的。
就算符堅本人有將東晉滅亡統一天下的理想,然而周圍的人卻不見得這樣想,這才是根本的原因。

另一方面,東晉軍則是抱著如果失敗的話,就只有滅亡一途,
因此才帶著必死的覺悟,當敵方軍生混亂時就趁機一舉突擊其核心。
而不可置信地,突然之間,百萬大軍就此崩解四散,
當符堅發現到情況有異時,敵人早就已經迫近本陣了,符堅只有心慌忙逃逸。
接下來的大混亂之中,百萬人突然轟一聲地同時開始奔逃,
而六萬的軍隊則在其後追趕,這真是一幅十分奇妙的光景。 

百萬大軍就這樣子完蛋,苻堅所率的軍隊一次一千、兩千地減少,
此時發生的就是風聲鶴唳的故事,不管是風的聲音,還是鶴的叫聲,對前秦軍來說,
都像是敵軍的來襲般恐怖,一面害怕、一面哀嚎,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條命逃回北方。

於是謝玄就帶著可喜可賀的勝利凱旋。
當然,也不能說他完全是靠運氣而得勝,面對百萬大軍而沒有人叛逃,
那完全是靠著他的人望與優秀的統率能力。
至於他的叔父謝安,則與朋友一同在家中下著圍棋,
這時急使趕來大叫道:已經獲得勝利了!
賓客才問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謝安這個人就像個安詳的老爺爺一般,只是輕鬆地說道:
沒有,不過是兒孫輩和敵人做了場戰鬥而已。
在賓客回去後,他才跳起來大叫:太好了!
聽說這時還撞掉了他的門牙呢!
這也是個有名的逸話。

總而言之,來自北方的威脅自此告終。
在此,如果苻豎獲勝的話,那東晉便將滅亡,而天下也會再次統一,
不過,在過度逞強的狀態下,就算是一時間能夠統一,但一定也還會再度分裂的。
至少,在對東晉方面,如果他不是以軍事力量想要強硬地將之屈服的話,
也不會造成自己那麼快崩壞的。

就這樣,東晉在第四十一位的謝玄後暫且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繼承其歷史的南北朝時代,
而這些參加了淝水之戰的人物,在接下來也還會繼續出現。

順道一提,苻豎這個人在數年後被殺,同時,前秦這個國家也不復存在。
關於苻堅這個人,他還有一個「發十萬之師得一人半」的故事。
所謂的「師」,指的就是軍隊。
這時有一個叫做道安的有名和尚,苻堅雖然很尊敬他,但道安迴避戰亂而隱居在某個小鎮中。
當時,苻堅發動十萬大軍進攻這座小鎮,把道安與其弟子一同帶到了自己的身前。
而所謂的「一人半」,指的乃是其弟子只能算是半個人而已。
這在佛教史上雖然被傳為美談,不過,對這些被動員的兵士們來說,實在是件很愚蠢的事。
總之,苻堅這個人為了理想或目的,常是個不考慮現實的成本和風險的人,
從這則逸話也可以充分看出。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24 11:20 , Processed in 1.81357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