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狂傲

 取回密碼
 註冊
搜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科全書版 - 鱟

[複製連結] 檢視: 6597|回覆: 3

切換到指定樓層
1#

美洲鱟.jpg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 螯肢動物亞門 Chelicerata

綱: 劍尾綱 Xiphosura

目: 劍尾目 Xiphosurida

科: 鱟科 Limulidae


美洲鱟 Limulus polyphemus
圓尾鱟 Carcinoscorpoius rotundicauda
巨鱟 Tachypleus gigas
東方鱟 Tachypleus tridentatus


     在動物的系統分類學上,鱟是屬於節肢動物門,螯肢亞門,肢口綱。鱟和海蜘蛛(海蜘蛛綱)及陸地上的蜘蛛(蛛形綱)血緣較接近,三類都是屬於螯肢亞門。

介紹:

     鱟的長相既像蝦又像蟹,人稱之爲“馬蹄蟹”,是一類與三葉蟲 (現在只有化石)一樣古老的動物。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惟獨只有鱟從4 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在寒武紀及奧陶紀時,鱟的種類及數量都很多,但現在全世界只剩下五種鱟存活下來,主要生活在北大西洋沿岸及東南亞沿海。

  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爲夫妻,便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一隻鱟,提起來便是一對,故鱟享“海底鴛鴦”之美稱。

     鱟(horseshoe crab)為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的一種,屬節肢動物門,肢口綱,劍尾目。鱟的祖先在古生代泥盆紀就已經出現於地球上,其形態至今並無多大的改變,因此有「活化石」之稱。現生種的鱟可分為四種,分別為美洲鱟、中國鱟、南方鱟及圓尾鱟,除了美洲鱟分布於北美東部海岸地區,其餘三種皆分布於亞洲地區,從北方的日本南端海域,沿著臺灣和中國大陸東南海岸,直到海南島、馬來西亞群島與婆羅洲群島等東南亞沿海。臺灣西部沿海原有許多中國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棲息,但是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及棲地破壞日益嚴重,鱟在臺灣本島幾乎已經絕跡,僅剩金門地區尚有稚鱟存在,而稚鱟的資源量在金門地區也有日漸減少的趨勢。

  金門地區成對的成鱟於4~9月,初一或十五的大潮時,上岸至高潮線附近掘沙產卵,行體外受精。多數雌鱟約產1~3窩卵,但多者可連續產11窩,每窩平均300~500顆卵。胚胎孵化前在卵內會脫殼2次,在自然環境中,中國鱟的受精卵約經5至6週後孵化為一齡稚鱟,之後在高潮線附近的潮間帶生長發育,再脫殼成為二齡幼生(葉1999)。成鱟主要為肉食性,吃食環節、軟體動物等,有時也吃食底藻。而稚鱟直到脫殼為二齡稚鱟後才開始攝取潮間帶二枚貝與多毛類等為食。

  稚鱟在金門的水頭、后豐港、浯江溪口、慈湖外海、古寧頭、嚨口、雞髻頭都有分布(陳等1997)。陳章波等並於1997年的研究中,在金門水頭、后豐港等地發現體長1公分到8公分大小不等的稚鱟,並且隨著其成長,逐漸向外海遷移。
月光下的遠古儀式每年5月,滿月的燦爛月光吸引成群的鱟爬上海灘交配、產卵。

     海岸的上灘和沼澤地的長草叢裡,正上演一場溫和輕柔的音樂會:微弱的喀擦聲,像是敲打著包覆住的響板,訴說那很久很久以來,數不清的鱟(horseshoe crab)與候鳥的古老故事。

    亙古以來,每年到了春天,數十萬隻鱟從深海底湧上美國新澤西州和德拉瓦灣的海灘上繁殖。滿月或大潮時,成群的鱟被沖到灘上,體型比公鱟大的母鱟,有時會有多達四隻小公鱟隨侍在旁。母鱟在大潮線附近挖洞,產下橄欖綠的小小卵團後,再由公鱟使卵受精。退潮時,大批鱟群又捲回大海中。

     晚上,可以在月光下看到、聽到鱟群的年度盛會;白天,許多水鳥聒噪地享用這些營養豐富的綠色蛋白。上百萬隻從中南美洲飛往北極圈的候鳥,順道停歇在此大快朵頤。三趾濱鷸、翻石鷸、半蹼鷸、黑胸濱鷸,以及全世界半數以上的紅腹濱鷸(red kont),都在這裡啄食營養豐富的鱟卵,以儲備長程遷徙所需的能量,其中有些鳥類的總飛行距離達6900公里遠。根據新澤西州魚類暨野生物局的記錄,這群水鳥在此停留期間吃下超過300噸的鱟卵。這些忙碌的活動到了六月就全部結束。鱟卵經過約一個月的日照後孵化,滿月時漲起的潮水便將鱟苗沖回大海;鳥兒則繼續牠們往北的旅程。

    德拉瓦灣和新澤西州沿岸,有許多地點可以觀賞到鱟群登岸和牠們的鳥類夥伴。新澤西州的南端有數條支線道路可直接通往理想的觀賞點,例如里德海岸、湯普森海岸、漢德平台及陽光海岸等;遊客只需留意不要破壞笛[行鳥]築在地上的巢。部分景點也設有步道,自然學家會在定點為遊客解說。針對一些想深入觀察的遊客,不少保育團體規劃了導覽行程。

    2001年春天,鱟和海鳥的數量甚是可觀,甚至在大潮後一、兩天仍很多。海灣的某些灣口,數十隻泥龜從水裡鑽出頭來,像是在觀賞沙灘上竄來竄去的鱟群,而黑脊鷗和黑背鷗則在沙灘上吵雜地踏步,尋找高爾夫球大小的鱟卵團。附近一處沼澤地,數百隻鱟擱淺在篦藻叢中,有些來不及趁著退潮脫困,有些則努力用牠們長著尖刺的尾節試圖翻身,而這正是這種器官的用途。
鱟的學名是Limulus polyphemus ,從墨西哥到美國緬因州一帶有許多地方可以看到,但數量最多的地區是在新澤西州沿岸。2001年,因為擔心鱟的數量大幅減少,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下令德拉瓦灣部分地區禁止捕鱟。漁民向來以人工養殖鱟,出售用作鰻魚和貝殼養殖業的飼料,每隻鱟的獲利可高達一美元。雖然科學家目前沒有鱟族群數量的確實資料,也不清楚牠們過去數十年來的變化過程,但是民間的記錄顯示,上岸產卵的鱟數量已減少許多,某些生態團體的報告更指出紅腹濱鷸的數量已減少了33%,極待保護。其他州也明訂要減少鱟的捕獲量。

全球現生的鱟分為 4種:
1. 美洲鱟 (Limulus polyphemus Linnaeus,1758):為綠褐色至黑褐色,分佈於北美東部緬因州海岸至墨西哥灣。

2. 中國鱟 (A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1819):灰綠色,分佈於日本、中國長江以南海岸(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香港、台灣和海南沿海),以及越南、菲律賓、婆羅州和印尼沿海。

3. 南方鱟 (Tachypleus gigas Muller, 1785):灰綠色,分佈於印度沿海、新加坡、婆羅州以及印尼。

4. 圓尾鱟 (Carcinosvorpius rotundicauda Latreille, 1802):深綠至綠褐色,分佈於孟加拉、泰國、印尼及婆羅州。喜歡居位於鹽度較低的河口,同時具有溯河而上的習性。

生態習性與特徵:

     鱟有四隻眼睛。頭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兩隻小眼睛, 小眼睛對紫外光最敏感,說明這對眼睛只用來感知亮度。在鱟的頭胸甲兩側有一對大複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個小眼睛組成。人們發現鱟的複眼有一種側抑制現象,也就是能使物體的圖像更加清晰,這一原理被應用於電視和雷達系統中,提高了電視成像的清晰度和雷達的顯示靈敏度。爲此,這種億萬年默默無聞的古老動物一躍而成爲近代仿生學中一顆引人矚目的“明星”。

鱟的腹面。腹面有五對步足,可以用來在海底爬行,也可以在沙地上挖洞
鱟的背面。鱟有兩對眼睛,一對單眼及一對複眼,全長在背甲上

     成鱟出現於每年 5月到8、9月間(產卵季節),東北季風起即會遷徙至20-30公尺深海域越冬。出現季節時母鱟及雄鱟於大潮清晨或傍晚,集體游上潮間帶高潮線附近的沙洲產卵,產卵於沙洲泥灘間,卵產在5公分深的沙中。卵直徑約0.3公分,淡鵝黃色,一次產卵百餘顆。卵孵化之後,漂至高潮線附近的泥灘地,經脫殼變態下來,過底棲的生活,以泥灘上之細小生物或碎片為食。長大至4-5公分隨水流逐漸遷移到以沙為主的地區,至10公分上下就離開潮間帶到較深海域生活。在深海中經過數年的成長後,當達到成體時,雄鱟即會尋找雌鱟而為配對,當到生殖季節時仍固定游回到海邊產卵。

     鱟居住於沙質淺水海域,常爬行或全身潛行於泥沙中。它的棲息地點與年齡有關,通常稚鱟生活於海岸泥灘地,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游向外海生活,為一洄游性生物。鱟於冬季時會選擇在較深的海域生活,直到來年水溫回升時再遷往淺水域覓食或於沙岸產卵。晚夏才產卵孵化的稚鱟可以潛伏在低潮線潮間帶過冬,天氣好時會爬出攝食。

     冬天時,會遷徙至較深的海域,直到隔年春天水溫升高時,再遷往淺水區尋找食物及產卵。 鱟的活動型態為晝伏夜出,雜食性動物,主要吃軟體、環節、腕足、腔腸動物、及藻類等生物。成鱟通常是生長在淺海中,約長至十四、十五年,待性特徵出來後,每年只有在產卵季節才游回潮間帶,逢農曆初一、十五等月圓之日至岸邊產卵。這時,雌鱟會在沙灘上挖沙,挖至深度約五公分左右,便產卵其中,再用沙子覆蓋,而後在太陽的照射下使其孵化。一隻成熟的雌鱟每次約可產一萬至一萬五千顆卵。

     鱟為分散風險,通常每一堆會產下約五百多顆的卵,再逐次分批挖沙產卵,以避免一下子就被海鳥或其他生物全部吃掉。而鱟卵是採體外受精,但雄鱟與雌鱟的比例卻是10:1,因此沙灘上約有51%的受精卵為附於雌鱟背上的雄鱟所受精,至於另外49%的受精卵則是那些單身鱟所為。 鱟雖採一夫一妻制,從一而終,永生不會分離,但由於雄雌鱟的比例不均,因此會造成雄鱟搶奪配偶的情況;牠們可能會企圖將雌鱟上的雄鱟頂開,並且使用尾節刺對方,但是基於找伴不易的心念下,已配對的雄鱟並不會因此而被趕走,奪偶之事恐怕很難得逞,這也是生物界有趣的現象。

     年到了春天,數十萬隻鱟從深海底湧上美國新澤西州和德拉瓦灣的海灘上繁殖。滿月或大潮時,成群的鱟被沖到灘上,體型比公鱟大的母鱟,有時會有多達四隻小公鱟隨侍在旁。母鱟在大潮線附近挖洞,產下橄欖綠的小小卵團後,再由公鱟使卵受精,退潮時,大批鱟群又捲回大海中。

     台灣南部及西南海域、金門、福建及廣東沿海都有鱟出現,名叫三刺鱟,又稱為中國鱟,主要生活在沙質的淺海海底。鱟是一種肉食性動物,主要吃海虫 (環節動物) 及軟體動物(貝類等),但有時也會吃一些海底的藻類。鱟有兩對眼睛,一對單眼及一對複眼,全長在背甲上,複眼常被用來作光線刺激眼睛及神經傳導的研究材料。鱟在每年的夏天進行生殖,雌性和雄性會聚集在潮間帶,雄性緊緊抱住雌性,在雌性用腳挖坑產卵的同時,雄性也把精子排放在卵上,完成受精,這和青蛙的假交配行為是相同的。

     分布於中國沿海的鱟於每年4~5月向淺海移動進行生殖洄游,在朔月或滿月的大潮來臨時,成對的鱟即靠近陸岸潮問帶附近,選擇氧氣充足,通風良好,以及能夠充分受到太陽熱的地方掘沙產卵,實施體外受精,受精卵就在此種天然的孵卵場裡孵化。

     中國鱟的卵在室溫下需經50天以上才會孵化為一齡幼蟲,是四種鱟中發育時間最長的。第一年夏天受精、孵化的中國鱟,到第二年夏天會連續蛻三次皮,第三年夏天蛻二次皮,第四年之後每年的夏天都會再蛻一次皮;如此雄鱟與雌鱟分別要到第13及第14年始達性成熟。目前鱟的人工受精技術已經很完備,健康的卵受精成功率幾乎可達100%。

     鱟的成長慢,生活史長,需經十多次蛻皮才能長成成體;而其在製備醫學檢驗試劑和在神經生理、生化與演化的研究地位上,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對人類貢獻良多。鱟的資源量在臺灣已漸趨稀少,又會受到污染及棲地破壞的威脅,因此如何及早採取行動保護現有族群,防止棲地被無規畫、無限制地破壞利用,以及開始人工養殖技術的研究、推廣生態保育教育等,就顯得格外重要。

鱟的脫殼

     鱟如同其它的節肢動物,是以脫殼而後成長的。由一次的脫殼而長大約之前體型的1.3-1.4倍,但死亡率也高,是一種博命的成長。鱟的卵於孵化前在卵膜內就脫皮四次,因此仔細觀察回轉卵,卵中就有如仙女的羽衣狀薄紗的殼,在回轉卵此時的胚體已經成了像鱟的體形。在剛孵化出的第一齡幼生由其形態看,與成體的鱟很相似,只是還沒有那特徵的尾劍。第二齡幼生其體長約為10mm,而在第一齡幼生時沒有的尾劍,在此時期也明顯的長出來。

     鱟的脫殼是由頭胸部的周緣裂開,而新的舊體才由其間隙跑出來。剛脫皮的甲殼非常柔軟,這甲殼要恢復到原來的硬度,也需要相當的日子,幾乎令人懷疑牠是否會恢復到原來的堅硬度。鱟由於生長速度慢,所以是一種不大能長大的動物,至今仍不明白確定幾年才能生長成成體。大概認為雄的脫15次皮,而在第13年成成體;雌的脫16次皮,於第14年成成體。

鱟的血液

     鱟的血液中含有銅離子,它的血液是藍色的。這種藍色血液的提取物—“鱟試劑”,可以準確、快速地檢測人體內部組織是否因細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藥和食品工業中,可用它對毒素污染進行監測。

為什麼鱟到現在沒有改變外型

     現生鱟的外形和四億年前的祖先幾乎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四億多年來牠們的外型和內部結構並沒有作很大的改變,當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必須隨環境變化不斷改變身體結構去適應新環境時,鱟卻能以不變應萬變,卻沒有遭受滅亡的命運。因此,牠們被稱為 “活化石”,這就是牠們特殊的地方。

     生物學家一直想知道鱟為什麼進化得這麼緩慢,四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原先推測可能是牠們的遺傳物質很穩定,不容易產生改變,後來生物學家發現牠們的遺傳物質產生變化的速度和其他動物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現在,生物學家推測這可能是鱟的祖先長久生活在海洋環境變化很劇烈的地方,例如溫度、鹽度和食物多寡等的改變。因此,牠們非常能適應劇烈變化的海洋環境。雖然數億年來地球環境一直在改變,但這些改變都在鱟所能容忍的範圍之內,鱟也都能在海洋裡找到牠們可以繼續生活的環境,所以,牠們在外形上不需作太大的改變。

如何區分雄與雌

鱟雌雄成體的型態不同,雌的大、雄的小。

鱟的第二個明顯性徵,是雌鱟頭胸甲前緣成圓弧形,雄鱟則前緣兩側各有一凹處。

第三個區別是雌鱟腹部背甲邊緣的棘後三對特別短小。

第四個區別是雄性個體頭胸甲前緣為一凹陷處,且第二及第三對步足特化為鉤子狀,而雌鱟的頭胸甲前緣為圓弧狀,在步足方面皆為鉗狀;在腹節方面,雄鱟腹節背甲的緣棘為六對,雌鱟的腹節背甲緣棘為三對長的及三對短的,以免妨礙雄鱟的伏身擁抱;另外也可以從生殖厴內的生殖孔來判別雌雄。

第五個區別是生殖乳突,雌鱟較大,雄鱟小。

其他:

學 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 中國鱟  
英文名:Horsefoot, Horseshoe crab, King crab

日文名:カブトガニ
分類:屬於節肢動物門,切口綱,劍尾目,鱟科,現生者共三屬五種,其中僅一種分布在北美洲大西洋西岸和墨西哥灣,其餘四種都分布在亞洲,從日本、韓國向南延伸到印度、太平洋一帶。  
俗 名:馬蹄蟹鱟(Horseshose crabs)或大王蟹(King crabs)
盛產台灣海峽南部海域,靠雙殼間的頸椎及尾巴控制而遨游於海洋世界。
  
形態及特徵:
本蟹類屬於劍尾(鱟)科( Xiphosuridae),係由頭胸部和腹部組成,身甲殼,頭胸部呈馬蹄形,背甲有三條縱脊,一對單眼,兩有長劍尾,全長可達50cm。
  
漁業(生態)及利用:
本蟹類分佈於東南亞海域,台灣西部沿海砂質底海域有分佈。鱟以鰓呼吸,性喜棲於沙質海底,春季繁殖,雄鱟常伏於雌鱟背上一起游泳。幼鱟須經8年才能成熟,以蠕虫和軟體種物為食。台灣產本種鱟之毒性至今未明, 但泰國產之類似種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已知含有毒,素主要存在卵巢,毒成分主要為河魨毒,次要為麻痺性貝毒。

中毒方式:食毒
危險:一般成鱟無毒而幼鱟有毒,為其體內細菌分泌河魨毒造成食物中毒所致。

預防:避免食用幼鱟。
  
     曾被報導引發中毒的兩種鱟,分別是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和Tachypleus gigas。一般認為,鱟的中毒事件多發生在生殖季節時被食用,尤其是食用未產下的綠色蛋和內臟。所以,食用鱟,必須像食用河豚一樣,經過專家處理,才較為安全。鱟的生殖季節在晚春、初夏間。在這段期間,牠們會向岸邊移動,雄鱟的腹面等貼住雌鱟背部,卵被產在淺水的沙洞中。中毒的症狀通常在食用後30分鐘顯現。有頭量、頭痛、腸胃翻攪、虛弱、惡心、脈博減慢、體溫降低、嘔吐、腹瀉、嘴唇麻木。接著失音,嘴、喉、冑有灼熱感,手臂和腳無法提起,肌肉麻痺,牙關緊鎖,唾液大量分泌,昏睡,失去知覺。死亡率尚不清楚,可能很高,通常在16小時內死亡。

鱟的民間俚語

拾得鱟: 形容運氣佳,買到便宜貨,或遇到便宜事。

掠鱟: 一對對公母的鱟稱為鴛鴦魚,但人們卻把女人「討客兄」或男人找「細姨」而在「相好」時,被人撞見稱之為「鱟」;掠是捉的意思,頗有捉姦的味道。

捉鱟公衰三冬,捉鱟母衰一斗久: 成年的鱟,無論是在水裡游行,或在海灘爬行,都是母鱟背著公鱟,漁民如果捉到鱟,一定是捉一對的,如果讓牠跑了一隻,捉到的這一隻就必須放走。

捉孤鱟,衰到老: 捉孤鱟,衰到老。意思是說捉單獨一隻的鱟,一定會倒楣一輩子,因為鱟夫妻非常恩愛,你捉了一隻,另一隻會孤單寂寞,同時警惕世人,拆散他人姻緣,會倒楣一輩子。

好好鱟,剎到屎若流: 剎鱟是一門大學問,不懂訣竅者,往往會把牠剎得一團糟。比喻技術不純熟,把一件美好的事給搞得面目全非。

雄與雌區分之圖示↓
頭部區分.jpg
雄雌區分.jpg
交配中.jpg
上面.JPG 底下.JPG

=====題外話=======

鱟的發音=「ㄏㄡˋ」

我超喜歡這一隻的~

外表超有型!!

我記得神奇寶貝裡面也有這一隻,「化石盔」XD

轉載於: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82515937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70405107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12413447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7051705790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70808847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2101128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1%9F&variant=zh-tw

內容整理:自己

[ 本文最後由 幻想始作者 於 07-8-21 05:39 PM 編輯 ]
 
轉播0 分享0 收藏0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全世界最先進的跳動筆

樓主真厲害:驚訝
找的那麼多:微笑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我想問一下有沒有人吃過,看見有賣這樣
口感?類似螃蟹嗎?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原文由黑崎 玄 於 07-8-21 07:58 PM 發表
我想問一下有沒有人吃過,看見有賣這樣
口感?類似螃蟹嗎?


我沒吃過=w=/(被巴

味道不知道

口感聽說很有嚼性與彈性
 

回覆 使用道具 檢舉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存檔|手機版|聯絡我們|新聞提供|鐵之狂傲

GMT+8, 24-4-25 01:47 , Processed in 1.20781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回頂部